江苏省常州工商行政管理局文件(精选6篇)
常工商人〔2004〕6号
关于局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分工的通知
各直属局、城区分局、市局机关各处室、直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经局党组研究,对局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通知如下:
局长、党组书记刘森同志主持全面工作。兼管人事教育处、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
副局长、党组副书记薛新生同志负责财务(审计)、机关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公平交易监督、经济监督检查、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分管财务处、机关党委(工会、团委)、公平交易处、经济监督检查支队、消费者申诉举报受理中心、消费者协会。协助局长分管老干部工作。
副局长、党组成员朱亦东同志负责商标、广告监督管理、市场监督管理、合同监督管理工作。分管商标广告监督管理处、市场合同监督管理处、广告协会、商标协会、企业信用协会、市场发展协会、经纪人协会、汽车流通协会。
副局长、党组成员顾正刚同志负责企业监督管理、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企业注册、工商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分管企业监督处、登记注册处、外资企业登记管理处、信息中心、企业咨询服务中心。
副局长、党组成员周建忠同志负责政务、法制、个体私营经济监督管理工作。分管办公室、法制处、个体私营经济监督管理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协助局长分管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
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蒋仁贤负责纪检监察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分管监察室。
二○○四年三月九日
主题词:领导 分工 通知
京工商发[2003]157号
关于深入开展“守信企业”公示活动的通知
各区县分局,市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机构,各行业协会: 为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百万守信企业”创建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企业信用意识,促进企业诚信经营,推动社会信用建设,现就深入开展“守信企业”公示活动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要充分认识开展“守信企业”公示活动的重要意义 “守信企业”公示活动是“百万守信企业”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重要手段,开展“守信企业”公示活动,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和信用意识,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对完善《北京市信用信息系统》,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首都经济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1各分局要充分认识“守信企业”公示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会同行业协会做好“守信企业”公示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这项活动。要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指导,使“守信企业”公示活动顺利开展。
各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性组织的作用,对自愿申请参加“守信企业”公示活动的企业加强培育和辅导,积极向工商部门推荐符合标准的“守信企业”。
二、要严格把握“守信企业”的标准
开展“守信企业”公示活动的基本方法是:政府组织、企业申报、协会推荐、社会公示。
“守信企业”公示活动遵循自愿参加、公开、公平、公正、非终身制的原则,要坚持标准、注重质量、严格把关。
(一)申报条件:
1.依法设立满两年;
2.年检通过A级;
3.无经营性亏损;
4.企业无失信违法行为。
(二)“守信企业”标准:
1.企业重视商业信誉和信用管理工作,有较高的信用意识和管理水平;
2.企业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3.企业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
4.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遵纪守法,经营信用良好;
5.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银行信用、质量信用良好;
6.在同行业企业中,经济效益良好。
三、要切实做好受理、申报和推荐、公示工作
(一)企业申请参加“守信企业”公示活动,应当向所在行业协会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北京市“守信企业”公示申请书》(一式三份);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3.企业所具有的行业资质等级证书的复印件;
4.上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5.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汇编及信用管理工作总结;
6.其他与企业信用、声誉有关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二)各行业协会受理企业申请后,应当对申报企业进行培育、辅导、考核。对符合标准的,每年1月15日前向企业住所地分局推荐,并报送企业申报材料。
(三)各分局应对行业协会推荐的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对申报企业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得低于30%。初审合格,并在《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无不良行为警示记录的,每年2月10日前向市局报送初审意见;不符合标准的,书面反馈行业协会并退回申报材料。
(四)市局收到分局初审意见后,对拟公示的“守信企业”名单在HD315网站上向社会征求意见,并于15天后作出是否
公示的决定。
市局对符合标准的“守信企业”,记入《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良好信息系统”中,颁发北京市“守信企业”证书,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进行广泛宣传。企业要求制发牌匾的,统一制做。
“守信企业”公示工作按进行,市局颁发的荣誉证书有效期为一年。
四、要加强对“守信企业”的信用监督
(一)参加“守信企业”公示活动的企业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行业协会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材料,正确使用荣誉证书,并接受协会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信用监督。
(二)“守信企业”在中因失信违法等行为被记入《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不良行为警示记录的,市局应予以撤销。市局对撤销的“守信企业”在HD315网站向社会公示,收回证书和牌匾,企业在2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三)各分局要在“守信企业”公示作出之日起30日内建立“守信企业”档案,录入金网系统,由市局将“守信企业”名单导入到《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向社会提供查询。
五、要做好对“守信企业”的宣传、扶持工作
(一)要通过开展“守信企业”公示活动,树立守信典型,加强正面引导和扶持,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良好氛围。
(二)要建立“守信企业”的激励机制,“守信企业”可在年检中免审,免于日常检查,并享有办理行政事项优先的权利。
(三)对假冒“守信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并记入不良行为警示系统。
六、妥善处理好各项衔接工作
目前,全市已有“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352家,这些企业参加2003“守信企业”公示活动,应当到企业所在的行业协会申请,没有行业协会的企业,可向北京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申请。
原经市局命名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符合“守信企业”标准的,公示为“守信企业”,其年限可连续计算。原“重合同守信用”证书牌匾收回。
各分局、各行业协会在开展“守信企业”公示活动中,要加强协调与合作,注意收集反馈信息,遇到问题,应及时向市局请示。
二OO三年九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守信企业公示通知
潭消综字〔2008〕16号
建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建阳市司法局关于建立消委
会分会人民调解小组的通知
各消委会成员:
为了进一步加大消费纠纷的调解力度,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增强经营者的法制观念与诚信理念,帮助广大消费者树立理性维权的意见,为“海西区”绿色腹地经贸强市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经建阳市消委会、市司法局共同研究,决定在全市各乡镇街道消委会分会设立人民调解小组,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将人民调解引入消费纠纷解决之中,为消费纠纷的解决建立“绿色通道”。现将各乡镇街道消委会分会人民调解小组的组成人员名单,通知如下:
潭城分会人民调解小组:
组长:刘祥鸣(司法所所长)
调解员:
洪旺兴(综治办主任)
黄启律(国土资源所所长)
许小芬(民政办主任)
刘健勇(城区工商所副所长)
童游分会人民调解小组:
组长:张健旺(司法所所长)
调解员:
章荣娟(综治办主任)
黄金梅(妇联主席)
李元新(工商所副所长)
江建光(工商所科员)
将口分会人民调解小组:
组长:周和婢(司法所所长)
调解员:
李正美(综治办主任)
蔡 斌(农技站站长)
陈建文(城郊工商所副所长)
杨荣富(将口村综治协管员)
崇雒分会人民调解小组:
组长:吴 义(司法所所长)
调解员:
陈建文(城郊工商所副所长)
田宝珠(综治办工作人员)
张德国(崇雒村综治协管员)
蒋飞健(个体工商户)
徐市分会人民调解小组:
组长:张瑞求(司法所所长)
调解员:
游海兴(综治办主任)
郑月英(居委会主任)
曾秀琴(妇联负责人)
吴锦明(综治服务中心科员)
莒口分会人民调解小组:
组长:陈俊(司法所司法助理员)
调解员:
张曷咕(综治办主任)
周承春(信访办主任)
林笑云(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刘弟勇(城郊工商所科员)
麻沙分会人民调解小组:
组长:黄峰(司法所所长)
调解员:
邱 松(工商所所长)
罗春华(综治办主任)
廖秀华(兽医站站长)
江美龄(中心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书坊分会人民调解小组:
组长:饶正旺(司法所负责人)
调解员:
赖上钰(司法助理员)
敖娟梅(妇联副主席)
叶章兴(个私协分会会长)
陈建辉(麻沙工商所书坊联络员)
黄坑分会人民调解小组:
组长:徐伯飞(司法所所长)
调解员:
肖昌辉(综治办主任)
熊光辉(企业站站长)
梁建平(综治办调解员)
徐祖钦(麻沙工商所黄坑联络员)
水吉分会人民调解小组:
组长:黄其林(司法所所长)
调解员:
魏 华(妇联副主席)
柯立明(工商所副所长)
张英才(综治办办事员)
吴火寿(营头村综治协管员)
小湖分会人民调解小组:
组长:徐治昌(司法所所长)
调解员:
黄水旺(综治办主任)
谢晓碧(国土资源所所长)
林贻阳(综治服务中心科员)
林福盛(综治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回龙分会人民调解小组:
组长:范子兴(司法所副所长<主持工作>)
调解员:
李有富(回龙中学副校长)
丁小妹(坪州村支委)
张振锋(回龙村综治协管员)
林长寿(浒州村综治协管员)
漳墩分会人民调解小组:
组长:范仁义(司法所所长)
调解员:
张陈成(综治办主任)
陈恩泉(信访办主任)
蔡金荣(农技站站长)
丁秀琴(妇联副主席)
建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建阳市司法局
二○○八年八月十八日
抄送:福建省南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南平市消委会 建阳市政府办公室
莆市荔工商„2008‟15号
关于开展2007内资企业年检及
个体工商户验照工作的通知
各工商所:
为做好我区2007内资企业年检及个体工商户验照工作,根据•企业检验办法‣等有关规定及省局•关于开展2007内资企业年检及个体工商户验照工作的通知‣(闽工商企注[2008]43号)文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年检、验照时间:
企业年检时间自2008年3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止;个体工商户验照时间自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
二、年检、验照范围:
2007年12月31日前设立的各类内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和其他经营单位、个体工商户。
三、委托工商所年检企业范围: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公司及非公司企业法人分支机构委托工商所进行2007检验工作。
四、年检办法:
按照•企业检验办法‣(国家工商总局令第23号)规定的企业年检程序、应提交的材料、主要审查内容和加盖年检戳记等要求执行。
五、年检应当提交的材料:
1、年检报告书;
2、企业年检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3、2007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及验资报告复印件。
4、经营范围中有属于企业登记前置行政许可经营项目的,提交加盖企业印章的相关许可证件、批准文件的复印件;
5、营业执照副本;
6、其他要求提交的材料。
六、年检注意事项:
(一)提交审计报告范围。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计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和从事金融、证券、期货的公司应提交审计报告外,从事保险、创业投资、验资、评估、担保、房地产经纪、出入境中介、外派劳务中介、企业登记代理的公司、注册资本实行分期缴付未全额缴齐的公司,2007年1月1日以后以入资凭证办理设立登记的公司和非国有企业法人,以及三年内有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
出资违法行为的公司,也应当提交审计报告,其他企业可以不要求提交。企业提交的审计报告可以是针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报告,也可以是针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审计报告。国家工商总局作出新的通知提交审计报告范围的,按新的通知执行。
(二)省工商局登记的煤矿、非煤矿山开采企业应先由所在地工商所进行年检初审后,再由企业将年检材料及工商所初审意见报送至省工商局办理年检。
(三)加强对涉及前置审批、分期付款、实行承诺登记等主要内容的审查,发现问题的要及时依法予以纠正。特别是从事高危行为和涉及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生产经营企业,其前置许可证件已失效的,应责令其办理相关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
(四)非法人分支机构应当提交隶属企业2006已年检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其他经营单位应当提交隶属机构的主体资格证明复印件。
(五)有设立分公司的公司年检时,应同时办理分公司的备案手续。
(六)企业年检要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印发†公司年检报告书‡等企业年检文书格式和企业年检戳记样式的通知‣(工商企字„2006‟34号)要求统一使用新版的年检报告书、通知书、表格及年检戳记,不得继续使用旧版文书表格及印章。个体工商户验照要求统一使用新的•个体工商户验照登记表‣。
七、几点要求:
(一)各工商所要充分重视企业年检工作,所长要亲自抓,分管副所长要具体抓,做到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年检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全面推广企业网上年检预审。已领取CA证书的企业统一通过“网上年检”系统申报年检;信息股应保证“网上年检”网络畅通;注册股、工商所及时做好网上年检预审,并告知已通过网上年检预审的企业按时到登记机关报送书面年检材料参加年检,为参检企业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
(三)要做好公司新版营业执照的换发工作。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有关启用新版营业执照的通知精神,在今年年检、验照期间,按照以下要求开展换照工作:
1、仍使用旧版营业执照的公司及分公司,必须更换使用新版营业执照。无其它变更事项的可在年检流程中直接换照,除年检费用外不得另外加收其他费用。
2、仍使用旧版营业执照或注册号的其他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在年检验照中可暂不要求换照。
(四)省工商局已经根据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标准对登记软件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将于年检前进行升级,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类型和经营范围,注册股及各工商所要结合年检、验照工作对以下数据进行清理和补录:
1.企业类型。此次软件升级企业类型改动较大,系统将根据新旧对应关系进行自动转换,但在自动转换中可能会出现数据的错、乱现象,要根据股东或出资人的实际情况对所有企业的类型进行重新核对确定,并可通过数据维护通道进行修改。修改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将在软件改版培训工作中予以明确。
2.经营范围。新的软件将企业经营范围分为一般经营项目、许可经营项目和限制性用语三个部分。在升级时为了保证不出差错,将原有经营范围全部导入一般经营项目栏中。要结合年检工作,对新版软件的企业经营范围按照“一般经营项目+许可经营项目+限制性用语=原经营范围”的原则,通过数据维护通道进行修正,其中许可经营项目是指前置许可项目。
3.许可证件。新版软件已将企业“审批证件”改为“许可证件”,凡经营范围中涉及前置许可的企业,应要求重新提交前置许可证件,并根据新软件“许可证件”栏中的内容,通过年检模块重新核对录入,不属于前置许可的证件不录入,已经录入的要删除,不得保留。
4.食品行业特别标注。在年检、验照工作中要根据经营范围,对未正确标注食品经营类别的企业予以修改,特别注意主营业务不是食品经营的企业和个体户。
5、要充分利用年检的有利时机,加强对企业的回访和日常巡查工作,建立企业的联络员备案制度,巩固“企业之家”的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基层工商所经济户口属地监管十项制度,做好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的重新定级分类工作。
6、各单位要按照“谁年检,谁录入的原则”负责对辖区内参检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录入,年检信息的录入要及时、准确、完整、有效,不得有遗漏现象发生。
7、加强2007逾期年检企业的处罚和后续的注(吊)销工作。企业无正当理由逾期,超过登记机关批准延期年检期限的,应当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和•企业年检检验办法‣有关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罚,直至吊销其营业执照。2007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逾期年检由当地工商所进行处罚外,其他类型企业的逾期年检将由区局注册股进行处罚。
8、认真做好年检情况和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工作,结合已有的企业登记情况,进行系统、科学、深入的统计分析,为政府决策、监督管理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各工商所请于2007年7月5日前将企业年检情况报告和•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年检情况表‣上报区局注册股。个体工商户的验照情况报告也应同时上报区局注册股。
二○○八年二月二日
抄送:市工商局注册科,本局领导,存档。
省各直属工商行政管理局: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制服管理和着装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2006年工商制服换发工作和我省的实际情况,省局制定了《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着装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此件发至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六年六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工商 着装 管理 通知
抄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 2006年6月22日印发
打印:徐永琴 校对:范红军 校核:李宝湖
共印:220份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着装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全省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正规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全省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着装行为,树立工商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制服管理和发放办法》(工商人字[1998]第170号),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着装,是指符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着装范围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按照规定,穿着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统一的制式服装。
第三条 未列入着装范围的在编在职人员因工作需要可借用公用服,借用时机是临时执行市场监督检查任务、参加大型集会或在工商业务窗口工作时。
第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着装:
(一)工作时间非因公外出的;
(二)非工作时间未执行公务的;
(三)因涉嫌违法违纪被停止执行职务、接受审查的;
(四)因辞职、调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被辞退、开除公职的;
(五)身躯明显伤残、女同志因怀孕体形显著变化等不宜着装的。
第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着装人员(以下简称着装人员)执行公务时必须按照下列规定着装,保持仪容严整、着装整齐、举止端庄的仪容形象:
(一)除在办公室、宿舍内或者其他不宜戴帽的情形外,应当戴制式帽,按规定佩戴帽徽、肩章、领花、胸标;
(二)男性着装人员戴大檐帽时,帽檐前缘应当与眉齐高;女性着装人员戴卷檐帽时,帽檐前缘应??沿成水平状;
(三)男、女长袖立领衬衣做外衣穿着时,应佩戴软肩章、制式领带和高分子树脂胸标,下摆应扎在裤腰内;穿着短袖开领夏衫,应佩戴软肩章、高分子树脂胸标,下摆不得扎在裤腰内;穿着短袖立领夏衫,应佩戴软肩章、高分子树脂胸标,下摆应扎在裤腰内;
(四)着春秋服时,应配套穿着内穿立领长袖衬衣,系制式领带,佩戴硬肩章、领花和金属胸标;
(五)着冬服时,应配套穿着内穿立领长袖衬衣或半高领毛衣,佩戴硬肩章、领花和金属胸标,穿着内穿立领长袖衬衣时,应系制式领带;
(六)着防寒服时,防寒服内应着冬服,佩戴防寒服硬肩章和金属胸标;
(七)着大衣时,大衣内应着冬服,佩戴大衣硬肩章、领花,不佩戴胸标;
(八)着夏服时,男同志戴夏季大檐帽,女同志戴卷檐帽。着春秋服、冬服、防寒服和大衣时,男同志戴春秋季大檐帽,女同志戴卷檐帽;
(九)胸标佩戴于衣服左胸处。着夏服佩戴高分子树脂胸标时,胸标位于口袋上方正中位置,胸标下沿应与衣服口袋上沿相距约一公分。
第六条 着装人员着装时,应当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同制式制服不得混穿,制服不得与便服混穿;
(二)不得歪戴大檐帽和卷檐帽,不得披衣、敞怀、拂袖、卷裤腿。春秋服和冬服内着衬衣或者毛衣时,衬衣和毛衣不得外露;
(三)不得在外露的腰带上系挂钥匙或者饰物;
(四)不得赤脚穿鞋或者赤足。着装时,穿黑、棕色皮鞋,不得穿其它颜色皮鞋,男同志鞋跟不得高于3厘米,女同志鞋跟不得高于4厘米;
(五)男性不得留长发、大鬓角和胡须;女性不得戴外露饰物(耳环、手饰、项链),不得浓妆艳抹、染指甲、染彩发;
(六)除工作需要或者眼部有严重伤疾外,不得戴有色眼镜。
第七条 着装人员着装时,应当举止文明。不得袖手、背手、插兜,不得边走边吃东西、扇扇子,不得搭肩挽臂。
第八条 着装人员着装时,不得在公共场所以及其他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除参加重大礼仪性活动需要外,不得在公共场所饮酒;非因工作需要,不得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
第九条 着装人员不得围观和参与社会游行、示威、静坐等活动,不得传抄、张贴、私藏非法印刷品,不得组织和参与集体上访。
第十条 着装人员着装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行政执法活动时,应当随身携带行政执法证。第十一条 着装人员应当爱护和妥善保管制服、帽徽、领花、肩章、胸标等,不得变卖、出租、抵押、伪造、变造或者擅自拆改,不得赠送、转借给非着装人员。着装人员调离、退休,其帽徽、肩章、领花、胸标等工商行政管理标志一律上交。
第十二条 季节换装的时间和着装要求,应根据当地气候情况由省各直属局统一规定。第十三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要加强对着装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对不按本规定着装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情节轻微的,可当场进行批评教育和纠正,情节严重、影响恶劣或屡教不改的,应作出相应的处罚。
关于印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
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
意见》的通知
(2008年2月22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二○○八年二月四日已经总局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1、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
3、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
二○○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附件1: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保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确行使职权和全面履行义务,严格依法行政,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结合工商行政管理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是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本办法规定对本级或者下级机关及其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检查与评判的监督活动。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作为本机关工作目标考核或者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三条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指导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
第四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成立由局领导负责,法制、人事、监察等有关机构参加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机关、本系统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
法制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人事、监察等相关部门配合。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关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五条
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和奖优罚劣的原则。
第六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评议考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第七条
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实行组织考评、自我考评、互查互评相结合,日常考评与考评相结合,原则上采取百分制形式,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
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省级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当年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情况书面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第八条
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主要方式包括:
(一)审阅有关报告材料或者听取情况汇报;
(二)组织现场查看或者暗访活动;
(三)调阅有关文件、资料或者实行案卷评查;
(四)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水平测试;
(五)组织执法检查或者专题个案调查;
(六)听取地方人民政府评议意见,召开座谈会或者面向社会发放执法评议卡,设立公众意见箱,设置执法评议专线电话,聘请监督评议员,举行民意测验,进行问卷调查;
(七)评议考核机关确定的其他方式。
第九条
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主要内容:
(一)行政执法制度建设方面,主要包括行政执法制度建设是否健全、规范;
(二)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方面,主要包括行政执法主体是否符合规定、认定事实是否清楚、调查取证是否充分确凿、适用法律是否正确、执法程序是否合法、执法内容是否合法适当、立卷归档是否规范;
(三)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方面,主要包括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培训情况,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情况;
(四)行政执法效果评价方面,主要包括地方人民政府的评议意见,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各界的评议意见;
(五)行政执法监督方面,主要包括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情况,行政执法行为引发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信访案件的数量及其后果情况,行政复议决定和行政判决执行情况;
(六)评议考核机关确定的其他内容,包括履行法定职责方面的情况,对违法或者不当行政执法行为的整改情况等。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当年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重点和范围。
第十条
对评议考核中发现存在问题的,评议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评议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充分听取被评议考核对象的意见。
被评议考核对象应当执行评议考核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并将执行结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告评议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第十一条
评议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在评议考核结束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被评议考核对象通报评议考核结果。
评议考核结果应当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奖惩机制,依据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结果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奖惩制度。对行政执法绩效突出的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予以表彰。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一般结合考核进行。对在处理突发事件和承担专项重要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应当及时给予奖励。充分调动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和水平的积极性,形成有利于推动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良好环境。
第十三条
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由评议考核机关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并作为工作目标考核或者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对在评议考核中被评为不合格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并追究机关及其相关责任人员的行政执法责任。
第十四条
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的行政执法人员,由评议考核机关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并作为公务员考核确定优秀等次的重要依据。
对在评议考核中被评为不合格等次的行政执法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并追究行政执法责任。
第十五条
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结果是衡量被评议考核对象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依据,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对行政执法部门岗位责任制考核等其他监督检查与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相结合,避免对行政执法活动进行重复评议考核。
第十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派出机构。
第十七条
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本机关、本系统的实际,制定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2: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监督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促进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过错责任,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违法履行或者不当履行法定职责,致使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产生其他危害后果所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
第三条
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惩处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范围
第四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本办法第五条至第十条所列行为,造成危害后果 3 的,应当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第五条
下列行为属于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中的执法过错行为:
(一)违反规定,擅自增加或者取消行政审批、行政许可项目;
(二)擅自增加或者减少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的法定条件或者程序;
(三)擅自实施已经取消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项目;
(四)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
(五)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申请不予行政审批、行政许可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核准决定;
(六)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申请予以核准或者超越法定权限作出核准决定;
(七)不在办公场所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材料;
(八)在受理、审查、决定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过程中,未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
(九)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不一次告知申请人必须补正的全部内容;
(十)未依法说明不受理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申请或者不予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的理由;
(十一)依法应当举行听证而不举行听证;
(十二)办理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牟取其他利益;
(十三)擅自收费或者不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
(十四)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实施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依法收取的费用;
(十五)在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的法定条件之外,附加有偿咨询、培训、指定中介服务。
第六条
下列行为属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中的执法过错行为:
(一)无法定依据或者适用依据错误;
(二)违反法定程序;
(三)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或者范围错误;
(四)对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财物不妥善保管,致使其丢失或者损毁;
(五)对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财物不依法处理。
第七条
下列行为属于行政处罚中的过错行为:
(一)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或者适用依据错误;
(二)违反规定,滥用自由裁量权,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或者重责轻罚、轻责重罚;
(三)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
(四)违反有关法律中关于委托处罚的规定;
(五)不使用罚款、没收财物单据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门制发的罚款、没收财物单据;
(六)违反有关罚缴分离规定自行收缴罚款;
(七)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财物;
(八)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收缴罚款据为己有;
(九)使用、丢失、损毁、违法处理罚没财物;
(十)依法应当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而不移送或者在移送过程中违反有关移送规定;
(十一)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
第八条
下列行为属于行政征收中的过错行为:
(一)无法定依据或者不按照法定范围实施征收;
(二)擅自增减征收项目或者改变征收标准;
(三)依法应当征收而不征收;
(四)不按照规定使用专用票据;
(五)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征收款项;
(六)违法集资、摊派费用等违法增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义务;
(七)不公开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
第九条
下列行为属于实施行政监督检查中的过错行为:
(一)无法定依据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监督检查;
(二)超越法定权限和范围实施行政监督检查;
(三)不按照规定出示有效行政执法证件实施行政监督检查;
(四)对行政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不依法制止、纠正或者不移交有关机关处理。
第十条
下列行为属于行政复议中的过错行为: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
(二)不依法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或者无正当理由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三)不履行或者无故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
(四)阻挠、变相阻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第十一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一)涂改、隐匿、伪造、偷换、故意损毁有关记录或者证据的;
(二)妨碍作证,或者指使、支持、授意他人做伪证,或者以欺骗、利诱等方式调取证据的;
(三)泄露与行政执法有关的保密信息,造成不良后果的。
第十二条
其他需要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行为,应当报经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
第三章 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承担形式
第十三条
对应当承担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作出如下行政处理:
(一)责令自行纠正或者限期整改;
(二)通报批评;
(三)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前款规定的追究方式可以单独或者合并适用。
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四条
对应当承担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可以作出如下行政处理:
(一)诫勉谈话;
(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三)通报批评;
(四)责令离岗培训;
(五)调离执法岗位;
(六)取消执法资格。
前款规定的追究方式可以单独或者合并适用。
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的执法过错行为违反政纪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按照公务员管理权限和程序,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政纪责任;涉嫌犯罪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六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一)故意导致违法执法行为发生的;
(二)拒绝纠正违法执法行为的;
(三)干扰、阻碍对违法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案件进行调查的;
(四)对控告人、检举人、投诉人打击报复的;
(五)一年内两次以上被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
第十七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轻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一)积极配合调查或者有其他立功表现的;
(二)主动纠正错误,有效制止损害后果扩大的。
第十八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一)因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规定不明确或者存在冲突,造成行政执法过错,并且工作人员无主观过错的;
(二)因出现新的证据,使原认定事实和案件性质发生变化的。但是,故意隐瞒或者因过失遗漏证据的除外;
(三)未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
(四)行政相对人弄虚作假,致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无法作出正确判断的;
(五)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违法执法行为发生的;
(六)执行上级领导的决定或者命令,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时,在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后,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要求立即执行而造成执法错误的。但是,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造成执法错误的除外。第四章 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追究
第十九条
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导下,实行分级负责、自我办理的承办原则。
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直接追究下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第二十条
行政执法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移送监察部门:
(一)被司法机关已生效的裁决撤销、变更、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责令限期履行,确认违法的;
(二)被行政复议机关已生效的复议决定撤销、变更、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责令限期履行,确认违法的;
(三)被本级或者上级行政机关通过执法监督程序依法确认违法或者予以撤销、变更的;
(四)被审计、信访以及其他行政机关依法确认违法的;
(五)有其他涉嫌违法情形的。
第二十一条
对本办法第五条至第十二条所列执法过错行为,由监察、人事等有关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作出处理。
除依照本办法对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处理外,对实施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依法依纪应当采取组织处理措施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办理;依法依纪应当追究政纪责任的,由任免机关、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对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提出复核或者申诉。
复核、申诉期间,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决定不停止执行。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3: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以下简称处罚裁量权),推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政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确行使处罚裁量权的重要性
处罚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时,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在职权范围内选择对当事人是否处罚以及处罚种类和幅度的权限。行使处罚裁量权的过程是行政机关从法律目的、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方面综合裁量并作出决定的过程。
处罚裁量权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执法中被普遍行使。总体来讲,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能够统一思想,明确目的,正确行使处罚裁量权,在制止和打击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过罚不相当、同案不同罚等不规范行使处罚裁量权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
有效促进处罚裁量权的正确行使,既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需要,也是构建工商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需要。行政处罚是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对处罚裁量权的行使进行制度上的规范,有利于行政处罚的公平公正,能够有效防止重责轻罚、轻责重罚、同案不同罚等现象。促进正确行使处罚裁量权,防止滥用自由裁量权,是对行政执法权进行监督制约的重要方面,将对防治腐败工作起到重要作用。总之,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确行使处罚裁量权,有利于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水平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有利于提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社会形象。
二、正确行使处罚裁量权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公正原则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使处罚裁量权时,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个被处罚的当事人,不得以案件事实以外的因素差别对待当事人。对违法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基本相同的违法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时,适用的法律依据、处罚种类和幅度应当基本一致。
(二)过罚相当原则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使处罚裁量权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相当。禁止处罚畸轻畸重、重责轻罚、轻责重罚。
(三)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使处罚裁量权时,既要制裁违法行为,又要教育当事人自觉遵守法律。行政处罚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
(四)程序正当原则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使处罚裁量权时,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依法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五)综合裁量原则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使处罚裁量权时,要综合、全面考虑案件的主体、客体、主观、客观及社会危害性等具体情况进行裁量,不能偏执一端,片面考虑某一情节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
三、正确行使处罚裁量权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一)明确行政处罚种类之间的轻重关系。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较常使用的几种行政处罚而言,通常情况下,警告是最轻微的一种行政处罚形式;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是较重的行政处罚形式。
(二)关于不予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从轻行政处罚和从重行政处罚的含义。
1.不予行政处罚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对特定违法行为不给予处罚。
2.减轻行政处罚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在行政处罚的法定最低限度以下适用处罚。减轻行政处罚主要包含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该违法行为法定应当受到的一种或者几种处罚之外选择更轻的行政处罚种类进行处罚,或者在应当并处时不进行并处;另一种是在规定有处罚幅度的行政处罚的最低限以下予以处罚。
3.从轻行政处罚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在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和法定幅度内适用较轻的种类或者选择法定幅度中较低的部分予以处罚。从轻行政处罚主要包含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该违法行为法定可以选择的几种行政处罚中选择较轻的处罚种类进行处罚;另一种是 8 在适用规定有处罚幅度的行政处罚时,选择该幅度内较低部分予以处罚。一般地,在实施罚款这一行政处罚时,选择最低限处罚,或者在从最低限到最高限这一幅度当中,选择较低的30%部分处罚时,可视为从轻行政处罚。
4.从重行政处罚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在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和法定幅度内适用较重的种类或者选择法定幅度中较高的部分予以处罚。从重行政处罚主要包含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该违法行为法定可以选择的几种行政处罚中选择较重的处罚种类进行处罚;另一种是在适用规定有处罚幅度的行政处罚时,选择该幅度内较高部分予以处罚。一般地,在实施罚款这一行政处罚时,选择最高限处罚,或者在从最低限到最高限这一幅度当中,选择较高的30%部分处罚时,可视为从重行政处罚。
(三)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1.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2.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3.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2.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3.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4.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五)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从轻行政处罚:
1.能够主动改正或者及时中止违法行为的;
2.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或者尚未产生社会危害后果的;
3.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
4.因残疾或者下岗失业等原因,生活确实困难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六)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从重行政处罚:
1.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或者严重扰乱社会管理秩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的;
2.有悖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规定的阶段性工作重点的违法行为的;
3.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的;
4.坑农害农等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行为的;
5.当事人曾在二年内因相同或者类似违法行为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的。
(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适时建立健全规范处罚裁量权的相关制度。
1.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切实加强对下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确行使处罚裁量权的指导。应当制定或者修订处罚裁量权的适用规则,对于处罚裁量权的基本概念、原则、适用的基本规则等进行阐述,对于处罚裁量权的适用程序、过错责任追究等进行规定。可以自行制定处罚裁量标准,也可以要求下一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制定处罚裁量标准,进一步细化、量化含有处罚裁量权的处罚条款。
2.在制定处罚裁量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等因素设定相应标准。同时,根据处罚裁量权制度本身的特点,在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环境、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 9平等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对处罚裁量标准进行调整。
3.应当与办公自动化工作相结合,建立信息化案件处理辅助系统。形成行政处罚案件的电子数据库,并在细化、量化含有处罚裁量权的处罚条款的基础上形成处罚裁量权应用系统,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使处罚裁量权提供快捷、便利、有力的支持。
四、加强对行使处罚裁量权的监督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建立健全对处罚裁量权的监督机制,从多环节、多方面、多角度对处罚裁量权进行监督。
(一)在听证报告、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者其他处理决定中应当将处罚裁量的情况进行表述,不予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从轻行政处罚、从重行政处罚的,应当说明理由。在处罚案件核审过程中,核审机构对处罚裁量部分应当加强审查力度。
(二)在涉及行政处罚行为的行政复议、信访及其他执法监督程序中,复议机构、信访机构等执法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处罚裁量行为的审查力度,对于不规范行使处罚裁量权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切实起到监督作用。
(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积极建立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开制度,通过政府网站等途径向社会公示行政处罚决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进行案卷评查、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等考评工作中,应当特别关注行政处罚中的处罚裁量行为,增加处罚裁量权行使情况的考评比重。对于不规范行使处罚裁量权情况严重的,要坚决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
(五)对于重责轻罚、轻责重罚、不按程序行使处罚裁量权等滥用处罚裁量权的行为,要按照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五、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能力
(一)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法律知识培训。应当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以自学为主的方式,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学习通用法律知识,特别是行政处罚以及处罚裁量相关的法律知识。
(二)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实践能力。应当收集、整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行政处罚案例,以案说法,既能够进一步加深行政执法人员对处罚裁量权的理解,又能够为行政执法人员正确行使处罚裁量权提供参考。
六、切实加强对处罚裁量权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从反腐倡廉、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正确行使处罚裁量权的重要性,认真贯彻本指导意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促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
(一)认真贯彻,积极落实。应当按照本指导意见的要求,明确推进正确行使处罚裁量权工作的工作机构,制定落实本指导意见的具体办法和配套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规范处罚裁量权,将本指导意见落到实处。
(二)注意总结,经常交流。在工作中应当及时总结处罚裁量权工作的经验、教训,不断认真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应当同其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促进处罚裁量权正确行使。
【江苏省常州工商行政管理局文件】推荐阅读: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依法行政考核办法12-04
江苏省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江苏教育12-01
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09-23
江苏省出台物业管理条例11-18
江苏省城乡供水管理条例11-21
江苏省会议费管理办法09-29
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07-10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09-27
江苏省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管理的通知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