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历次党代会简介(精选5篇)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 年7 月23 日晚
地点:上海法租界,受侵扰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画舫上举行 主要内容:一大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
主要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2 年7 月16 日~23 日 地点:上海 主要内容:大会根据世界革命形势和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指出,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在最低纲领实现之后,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主要意义: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3 年6 月12 日至20 日 地点:广州
主要内容: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主要影响: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
4.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5 年1 月11 日至22 日 地点:上海
主要内容:为了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加强对革命运动的领导,回答党所面临的许多新问题。主要意义: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5.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7 年4 月27 日至5 月9 日 地点:武汉
主要内容:大会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土地问题议决案》等,选出了党的中央委员会。随后举行的五届一中全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维汉、瞿秋白、张国焘、谭平山、李立
三、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兆征、张太雷等为候补委员;选举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陈独秀为总书记。大会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由正式委员7 人、候补委员3 人组成。
主要意义:党的五大虽然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汉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特别是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都未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回答,因此,难以承担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挽救大革命的重任。而真正结束中央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是在3 个月后的八七会议上完成的。
6.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8 年6 月18 日至7 月11 日
地点: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 主要内容: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它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一是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指出现阶段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二是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
主要意义:这两大重要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克服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
7.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45 年4 月23 日至6 月11 日,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 地点:延安
主要内容: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得到代表们的一致肯定。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功绩是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党的七大另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是将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主要意义:“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 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这次大会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它为党领导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深厚基础。
8.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56 年9 月15 日至27 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大会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判断;确定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9.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69 年4 月1 日至24 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毛泽东致开幕词,林彪作政治报告。政治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主要意义: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10.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73 年8 月24 日至28 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周恩来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和经修改的党章,选举了由195 名委员和124 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主要意义: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77 年8 月12 日至18 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大会宣告历时10 年的“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的任务,但没有能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2 年9 月1 日至11 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邓小平致开幕词,胡耀邦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7 年10 月25 日至11 月1 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大会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各项改革任务。
1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2 年10 月12 日至19 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1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7 年9 月12 日至18 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划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02 年11 月8 日至14 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江泽民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07 年10 月15 日至21 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12 年11 月8 日至14 日 地点:北京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党的生日为7月1日)上海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 上海
内容: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 “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
内容: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汉口
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5、遵义会议 ——1935年 遵义
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 ——1935年瓦窑堡
内容: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7、洛川会议 ——1937年洛川
内容: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延安
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9、全国土地会议——1947年
内容: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0、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内容:①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时期;
②指出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发展生产,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③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
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北平
参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的代表。
内容: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
③确定了国旗(五星红旗)、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首都(北京)、纪年方法(公元纪年)。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北京
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1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北京
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③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4、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北京
内容:①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讨论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④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1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北京
大会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国内形势,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力,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确定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工作的一系列方针;
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
16、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北京
在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全会取得一系列具有决定意义的成果:
恢复和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
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提出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方针。
意义:这次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北京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断。党的十二大对全面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18、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北京
大会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完整地概括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大会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大会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新道路的历史经验作了初步概括,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
19、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 北京
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江泽民在报告中回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4年来的实践,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和依靠力量、实现祖国统一九个方面,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大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四大和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20、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北京
大会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为主题,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并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江泽民在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大会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及其相互关系。大会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大会。
2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年
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22、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2003年10月在北京举行。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五个统筹”:(1)统筹城乡发展;(2)统筹区域发展;(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23、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点解析: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三个关系”)。
党执政五十五年的主要经验(“六条基本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四个‘执政党’”):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五种能力”):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24、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共分十部分(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
25、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全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党的十七大于200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26、中共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第八次
第九次
第十次
第十一次第十二次时 间 1921年7月23日 1922年7月16日-23日 1923年6月12日-20日 1925年1月11日-22日 1927年4月27日-5月9日 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1956年9月15日-27日 1969年4月1日-24日
1973年8月24-28日
1977年8月12日-18日
1982年9月1日至11日
地 点 人 数
上海
出席会议13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
莫斯科 12人。代表党员195人。
广州 30余人(其中有表决权的19人),代表党员420人。
上海 20人,代表党员994人。
武汉 80多人,代表着57900多名党员。
莫斯科 出席大会的共有142人。
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共计755名,代
延安
表全国121万党员。
出席正式代表1026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候补代表86
北京
人(另21人未到会)。
北京 出席代表1512人,代表全国2200万名党员。
北京 出席代表1249人,代表全国2800万名党员。
北京 出席代表1510名,代表着全国3500多万党员。
正式代表1600人(出席开幕式1545人),候补代表160人(出席开
北京
幕式145人),代表着全国3965万党员。
1987年10月25日第十三次
至11月1日 1992年10月12日第十四次
至18日 1997年9月12日第十五次
北京 北京 北京
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出席大会开幕式的共1953人),代表着全国4600多万名党员。
正式代表1989人(出席开幕式1965人),特邀代表46人(出席开幕式35人),代表全国5100万党员。
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出席开幕式的代表和特邀代第十六次
第十七次
至18日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 2007年10月15-21日
表2074人),代表了全党5800多万党员。
正式代表2114名、特邀代表40名(共2154名)(出席开幕式的代北京 表和特邀代表共2134人),代表了全党6600多万党员。
中共历届党代会简明内容 1921.7 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出席大会代表共 13 人,代 表全国 50 多名党员。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党成立后的基本任务;规 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 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1922.7 中共二大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阐明了中国社会性质 , 中国 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在中国近代史上第 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且指出要通过民主革命为实现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创造条件,这是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 章程》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1923.6 中共三大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问题。出席代表 30 余人,代表全国 420 名党员。大会正式决定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民主革命 的统一战线。同时大会又强调指出,在国共合作中,共产党必须保持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 性,努力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大会制定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第一次国共 合作的形成,为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创造了重要条件。1925.1 中共四大 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着重讨论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以及为了参加这一 运动,党在组织方面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的问题。提出了历次代表大会都没正式提出过 的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 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还要反对 封建的经济关系,“反对帝国主义工具之买办阶级”。这是党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重大进步,在实际上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1927.4 中共五大 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四. 一二”政变发生后召开的。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张,但对于当时 夺取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均没有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通过的土地问题 决议是不彻底的,在会后也并未实施。这次代表大会实际上没有能够解决任何问题。没有能 够在紧急关头担负起挽救革命的任务。1928.6 中共六大 由于
国内处于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 召开。大会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有关中 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体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六大把工作中心 从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转到从事长期的艰苦的群众工作,确定以争取群众作为党的首要任 务,把“左”倾作为主要危险来反对,这是党的工作的一次重要转变。六大的路线基本上是正 确的。
1945.4 中共七大 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召开的。大会正确分析了形势,指明抗战的 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大会通 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 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团结 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被载入史册。1956.9 中共八大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断,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 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 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1969.4 中共九大 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在全国各级党组织还不能正常工作,绝大多数党员还没有恢复组织生活,相当多的八届中央委员仍处在被审查、被监禁的极不正 常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自始至终为“左”倾思潮和个人崇拜的狂热气氛所笼罩。大会通过的 政治罢工和新党章,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及其错误理论,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 法化。在组织上,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写进了党章,林彪、江青集团的一批骨干和 亲信进入了中央委员会,而许多久经考验的老干部,却被排除在外。九大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1973.8 中共十大 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召开的。大会批判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 罪行,揭露了他们的反革命两面派本质,但十大的政治报告和党章没有正确地分析林
彪事件 发生的原因,总结必要的教训,仍肯定党的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的“左”倾错误得 以延续下去。在组织上,康生和王洪文当上了中央副主席,张春桥成为政治局常委,江青、姚文元当上了政治局委员,江、张、姚、王得以在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江青反革命势力 又得到了加强。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指导方针没有改变,因而大会不可能从根本 上总结经验教训。1976 年 4 月 7 日中央政治局错误撤消邓小平的党内外一切职务,1977 年 7 月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并决定开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党籍,撤消其党内外一切职务。1977.8 中共十一大 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取得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的情况下召开 的。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 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 认为十大的路 线是正确的, 肯定“文化大革命”和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这次大会没 有能从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1982.9 中共十二大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又经历了
十一届六中全会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之后召开的。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走自 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大会提出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提出了我国经济建 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同时提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 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1987.10 中共十三大 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规 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政治体制改革的 目标。全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作出的贡献。邓小平从十三大开始退出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常委,但他作为党和国家重大问题决策人的地 位和作用没有变。1992.10 中共十四大 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概括 , 分别从社会主 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 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构想
为实现大泉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大泉乡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王 道 强(2011年2月23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中共大泉乡第八届委员会的委托,向本次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宝贵意见。一、五年来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区、地、县三级党委(扩大)会议精神,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创新为首,富民兴乡为本,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克难奋进,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党的建设不断深化,全面和超额完成了第八次党代会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2010年全乡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3亿元,比2006年增长106%;村集体经济达到363万元。经过五年的工作,我乡社会经济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顺利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任务,开启了“十二五”发展的新征程,呈现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村经济强力推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我乡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紧紧围绕“稳棉粮、兴果蔬、强畜牧、重招商”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较好地实现了“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2010年,全乡完成农业总产值1.76亿元,比2006年净增长7715万元,增长7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570元,比2006年增长55%。
一是特色农业成果显著。以农产品调优为方向,倡领农民生产市场潜力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现已初步形成河西村的优质西瓜、城郊西村的鲜食番茄、鲜食花生、三道沟村的设施林果、中泉村亨氏机采番茄等各类特色农业示范基地5个,培育出的大圣蟠桃、小黄玉西瓜、牛奶西瓜、绿色无公害蔬菜已经享誉县城及周边县市。
二是牧养殖业强力推进。积极调整优化畜群结构,推行“五统一”饲养模式,依托天泉等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扶持养殖专业村和专业小区建设,先后建成养殖小区 9个,大型养殖场6座,暖棚暖圈120座,牲畜存栏达4.25万头(只),防疫率达到200%,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39%以上,我乡现已形成了全县最大的生猪和仔猪批发基地。
三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大力推广“三模一技”、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品种改良等先进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指导涉农部门推广新品种共18个,累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8.4万亩;推广高新节水滴灌面积5.6万亩。并将设施农业发展作为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建造设施农业大棚 260余座。同时,积极引导农民注重品牌建设,培育了“添泉”肉类品牌、“绿源”蔬菜品牌、“范志进”蔬菜瓜果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增加值。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乡域经济发展再添活力。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投资环境,充分调动方方面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积极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紧抓招商苗头不放松。五年来,先后与21家企业(个人)签定合同,落实资金3800万元,2010年引进投资4000余万元的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三道沟村培训基地已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底完工,将建成集科技培训、技术交流推广、特色农产品展示、健身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基地,将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五年来,我们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建设机制,积极外引内联,抢抓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实施的机遇,以道路交通、水利设施为重点,着力解决道路畅通、农田灌溉等基础问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全乡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铺设砂石路面130公里,完成乡村道路摊铺60公里,完成了7个村办公室改扩建工程;对8个村“三室一场”进行了粉刷维修;全乡完成防渗渠道建设39公里,打机井48眼;完成了8个村的自来水改造;兴建抗震安居住房1250户,沼气池485座,完成卫生厕所240座,投资修建了8个村农民休闲娱乐广场,配臵了健身活动器材,为村民休闲娱乐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平安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局面和谐稳定。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平安大泉”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落实到村到户;深入开展“党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使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充分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经常性地法制宣传教育,因地制宜开展户户联防,采取专职巡逻等方式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禁毒、消防和安全等工作,着力构建综治工作长效机制,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形势良好,刑事案件、矛盾纠纷逐年下降,社会稳定和谐。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不放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深入开展“三大”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四级文明单位参与星级管理,全乡有五星级文明单位15个,四星级文明单位3个,乡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坚持科教先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普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全乡科技贡献率达45%,五年来累计完成教育投入1000余万元,全面改善办学条件,配套教育教学设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顺利通过了“两基”复验工作。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乡卫生院改造工程,完成13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农村医疗条件明显改善。计划生育实施“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100%,全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围绕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党的执政根基进一步夯实。五年以来,我们把树好党风、抓好政风、带好民风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力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党委、政府整体合力得到充分发挥,全体机关干部和村队基层干部精神焕发,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绩,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是始终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机关政治学习制度,加大干部培训,强化“双语”学习,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二是全面推行干部绩效考核,落实了党政领导包村和优秀机关干部驻村任党建指导员的工作机制,增强了党员干部抓农村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继续深化“三级联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扎实搞好创先争优活动、“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四是党员致富工程与党内扶贫工作得到有机结合,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党员队伍焕发了新的活力;五是党员发展工作扎实有效、民主评议党员严肃认真、不合格党员处臵力度加大,有效改善了党员队伍的结构,五年来全乡共发展党员87名;六是村级“三室一场”标准化建设目标基本完成,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充分发挥了党在农村工作中战斗堡垒的作用。七是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明确职责,强化监督,形成了求真务实、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八是坚持党管武装和群团组织原则,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军事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民兵整组、兵役登记和征兵工作;强化对青年、妇女工作的领导,广泛开展了青年创业活动妇女“双学双比”活动,教育了广大青年,团结了妇女同志,促进了大泉民风的整体好转。
过去的五年,是我乡经济建设取得新成绩、乡村面貌发生新变化的五年,是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群众生活有较大改善的五年,也是我们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群策群力、克难奋进的五年。总结本届党委的工作,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关键是以下几条基本经验:一是有一个好的团队,班子团结统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结果;二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敢闯敢试的结果;三是以民为本,转变观念,狠抓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结果。
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全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乡党委向全乡党员干部和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大泉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影响和制约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强,城郊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在大农业产值和人均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高。可以说,当前我乡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足,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快发展。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城郊优势,大力推动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使城郊优势真正变成经济优势,这方面我们的工作还差的很远,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我乡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随着中央对新疆特殊支持政策的实施、鞍山对口援沙工作的推进等重大机遇叠加效应的不断释放,必将对我们有效破解发展难题、挖掘发展潜力、拓展发展空间、促进科学跨越提供强大的外源性动力和千载难逢的政策支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正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求新思变、敢为人先的勇气,以干大事、创大业的气魄,卓有成效地做好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各项工作,推动大泉率先跨越发展。
二、大泉乡“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们实现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泉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我们必须以更高昂的精神状态、更强烈的事业心、更扎实的作风,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来赢得新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依托城郊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稳粮、压棉、强畜、扩蔬、兴果、增设”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实现大泉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而努力奋斗。
“十二五”期间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十二五”末,全乡生产总值达到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2万元以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展,率先在全县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乡党委在较短时间集中精力实现科学跨越、赶超一流的坚强决心,也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对建设美好家园的热切期盼。
三、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努力实现大泉乡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
(一)依托城郊优势,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按照“依托城郊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五个一”和“千百十”工程为抓手,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机械化和农民组织化、农村城镇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继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城郊乡的种植业结构转变,扩大番茄、蔬菜、林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使农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到2015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到4.1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十二五”期间全乡优质小麦播种面积保持在1万亩左右,瓜果蔬菜种植达到2万亩以上,番茄种植达到3万亩(其中:亨式机采番茄种植1.5万亩)。将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末,全乡设施农业面积达到4000亩。大力推广“三模一技”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实现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全覆盖,高新节水滴灌面积全覆盖,农作物标准化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0%以上。依托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把三道沟村和中泉村设施农业和亨氏机采番茄示基地建设成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水平领先、辐射带动明显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鼓励具备条件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组成联社,进一步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围绕“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两大方向,着力提升畜牧业发展能力,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加快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2011年完成杨家庄村养殖小区后续工程建设,河西村养殖小区及管道式挤奶厅建设;“十二五”末,全乡高标准养殖小区达到20个,饲养面积达2000亩,牲畜存栏达到8万头只。充分发挥天泉等养殖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到2015年,生猪出栏达到12万头只,畜牧业产值达到1.8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三是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依托城郊优势,重点培育一批郊区田园农庄、民俗文化和“农家乐”示范点,使农家餐饮与旅游休闲和发展绿色无公害果蔬相结合。到2015年把城郊西村、城郊东村、三道沟村、中泉村打造成为集现代农业示范园、郊区田园农庄、民俗文化村落和“农家乐”为一体的观光农业示范村队。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态人居环境。2011年完成大泉路和县城至三道沟村道路拓宽亮化改造工程;完成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三道沟村培训基地建设;完成10个村的饮水工程建设;完成15000亩高新节水滴灌项目;完成5000亩土地整理项目。到2015年,全乡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农田防护林占耕地总面积10%以上,残膜回收率达80%以上,抗震安居房比例达到全覆盖,“一池三改”沼气普及率达到40%以上;乡村、村内主巷道全部实现黑色化,农村安全饮水、通讯、通电普及率达到100%以上,“三室一场”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高。把三道沟村、中泉村、杨家庄村、烧坊庄村建设成为高标准小康示范村,积极鼓励农民兴建高标准住宅小区,有效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一是优先发展科教事业。积极实施“科技兴乡”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巩固和扩大“两基”成果。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推进双语教学快速发展。二是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年内完成乡文化站后续工程和文化广场建设,继续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做好乡村两级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和提升文明创建成果,力争把我乡创建为自治区级文明乡镇。三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医疗工作,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十二五”末实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四是进一步巩固“双创”成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做好老龄、妇女儿童工作,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四)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持把稳定工作作为硬任务、作为第一责任,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维稳方针,严厉打击、严密防范“三股势力”和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推进各项维稳工作常态化,为大泉跨越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要继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广泛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二是要加强村级群防群治网络建设,提高基层综治组织工作的保障力度。逐步提高村队综治主任政治待遇,加大专职巡逻队伍建设,“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三是要迅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乡综治维稳中心职能作用,深入推进村级综治工作站建设,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村队、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是要坚决打击非法宗教活动。继续坚持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稳步推进村队党组织成员担任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组织负责人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五)创新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打造新时期坚强堡垒。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工作成败,关键在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归根到底要靠全乡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和执行力。
一是提升基层党组织驾驭发展全局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责任,自觉主动地向书本、群众、实践学习,不断提高将上级决策部署同本单位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本领。要坚持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积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用先进理论、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武装党员干部,提高干部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的能力。创新培训方式,增强针对性,建立完善的政治理论、现代知识、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培训内容体系,深入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使干部谋划发展有新理念,指导发展有新思路,驾驭发展有新水平。要以实用为原则,继续抓好“双语”培训。逐步把干部分批派出到外地参观学习,引导干部通过学习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推动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把大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大力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政治观念,严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立场坚定、旗臶鲜明。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协调一致、共谋发展的工作局面。严把党员“入口”关,认真落实党员发展“五项”制度,做好在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力争十二五末新发展党员100余名。充分依托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三道沟村培训基地,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实用人才队伍。
三是抓基层、打基础,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扎实搞好创先争优活动。让每个党组织和党员迅速投入实践,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突出重点内容,突出重点人群,突出实践特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做跨越发展推动者、民族团结促进者和长治久安维护者,形成万众一心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力量;围绕解决突出问题、推进重点工作,发挥优势实现一年一变样,切实运用好承诺、点评、评议、表彰等方式,不断深化拓展,推进乡域发展上水平、社会稳定固根基。全面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通过担任实职、工作指导、发展党员,为健全组织、扩大覆盖创造条件。全面落实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的要求,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活跃基层、打牢基础。要继续推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切实增强“三级联创”活动实效,以“五个能力”为标准,提高基层组织的整体发展水平。要大力实施“五好”党组织创建及“党员创业带富”等工程,推动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实施固本强基工程,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加大村队阵地建设力度,力争完成二道河子村、杨家庄村等6个村“三室一场”的维修扩建工程;全面推进党务公开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提高基层组织管理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防腐拒变能力。要坚决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新农村建设,把防治腐败寓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精神,重点整治农村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要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解决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创造廉洁高效、和谐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继续实施“提升执政效能攻坚工程”,强化为民服务意识、争创最佳办事环境,推进形成争先创优的工作局面。
【中共历次党代会简介】推荐阅读:
历次党代会时间汇总09-10
党的历次重要会议06-03
考研政治:党的历次会议12-26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1-03
中共政府06-29
中共纪委11-27
中共党史讲稿提纲06-11
中共五大参观心得07-23
在中共历史上10-24
中共党史学习心得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