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的历史典故(精选11篇)
据载有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伯牙大笑。道:“你真是我知音啊!”于是两人便结为兄弟。一起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转眼到了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又抱琴来楚国汉阳,向一位白胡皓须的老翁问路:“请问老公,这里可是集贤村?”老翁说:“集贤村有上下两个湾子,不晓得先生找的是哪个?” 伯牙说:“找我的知音朋友钟子期。”老翁一听说是找钟子期,眼圈就红了,眼泪一洒,号哭说:“您家莫是那个伯牙大人伯牙先生?我期儿坟上都长草了,今昼是他的百日,他闭眼那暂,还要听先生弹琴哪!”伯牙一听,跌脚捶胸,三泡眼泪四泡流,呜呜哭了一大场。他跟着钟父到子期坟头,把琴搁在拜石上,打起盘脚,愈哭愈弹。那上下左右湾的伢儿老小,听说大臣都跟子期上坟,一窝蜂赶来看稀奇,一见伯牙打坐弹琴,以为他好不懂事,还在取乐,就都嘘之啦沙、叽叽哄哄地走了。伯牙一见,越发伤心,搜出解刀,割断琴弦,举起瑶琴,卯起来往拜石上一摔,高声哭唱:“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知音是关系的产物, 没有关系就没有知音。知音是一种古典情怀, 也是一种现代情缘。知音不仅指向人人关系, 也不妨衍而化之, 由人人关系, 推及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宇宙乾坤的关系。就教学而言, 知音也是一种值得建构的新课堂文化。语文教师成为文本的知音、课程的知音、学生的知音, 乃至自我本色的知音, 岂非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和巅峰状态!罗才军执教的《伯牙绝弦》, 我以为, 他是邂逅了这种弥足珍贵的体验和状态。他的巨大成功, 正是知音文化的巨大魅力所致。
一、细读, 做文本的“知音”
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伯牙绝弦》这个文本的知音。我在小语界不遗余力、一再倡导的“文本细读”, 正是教师成为文本知音的必由之路、不二法门。
为执教《伯牙绝弦》, 才军细读此文, 沉入语词, 玩索不已, 几达“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我细读过他为此写就的长达7000余字的《伯牙绝弦》文本细读, 可谓研精阐微、识见卓荦, 深得文本的个中三昧。现摘几段如下:
———关于友谊的典故颇多, 如:管仲与鲍叔牙的“管鲍之交”, 郑少谷与王子衡的“生死之交”, 角哀与伯桃的“舍命之交”等。然而, 比较起来, 伯牙与子期的友谊更得“知音”之精髓。具体想来, 原因有二。其一, 管鲍之交、舍命之交皆赖于直接言说、行为激赏, 其交情是在切切实实的交往中愈渐浓厚的。而伯牙、子期则不同, 他们之间既无惯常的耳鬓厮磨, 亦无全然忘我的付出, 只在善鼓善听的一念之间。其二, 伯牙、子期的相交系于一张古琴, 可谓“自琴而始, 破琴而终”。在民族文化中, 古琴是与名士隐者的高贵气节相依傍的, 所谓“士, 无故不彻琴瑟”。显然, 伯牙、子期相交的格调, 是高于管鲍、角哀之流的。
———其中的“志”特别值得注意, 它是一种内心的感念、隐匿的怀抱。伯牙将这种感念与怀抱通过高超的琴艺倾诉出来, 并不是弹奏了一曲叫做《高山》抑或叫做《流水》的曲子。试想, 如果曲子早有成型, 即便子期听了出来, 最多也只能算是有些古琴素养, 却当不得“知音”之谓。故事妙就妙在伯牙即兴所致、直抒胸臆, 而子期却能心领神会、一语中的。这就使得两人的相遇相知充满了“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玄妙色彩。
很为这类细读感动。以其昏昏, 如何使人昭昭?在我看来, 《伯牙绝弦》的全部精神都在文中的一“志”上。在流水评中, 我已强调, “志在高山”者, “高山之志”也;“志在流水”者, “流水之志”也。志者, 藏之于心的怀抱也。用当下一个时髦的语词来说, 就是“愿景”, 它是生命修炼的第一要义。伯牙以琴声写志, 子期呢, 则以诗言度志。子期的回应, 妙就妙在“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诗性应答。正如后世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夸赞严子陵“云山苍苍, 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一样, 以苍苍云山、泱泱江水隐喻严子陵的高风亮节, 子期的应答也正是以峨峨泰山、洋洋江河来隐喻伯牙的高远志向和宏大怀抱。在文学, 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谓;在文化, 则是一切景语皆志语也。
知音者, 知志也。
读懂了“志”, 也就读懂了“知音”, 你就成了文本的知音。
二、定位, 做课程的“知音”
作为文本的《伯牙绝弦》和作为课程的《伯牙绝弦》是有区别的。作为文本的《伯牙绝弦》要解决“有什么”的问题, 而作为课程的《伯牙绝弦》则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有什么”并不能也没必要全部转化为“教什么”。因此, 作为课程的《伯牙绝弦》要集中解决的是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 (郑桂华语) 。
那么, 做课程的“知音”, 就是要求教师能敏锐而精准地把握和凸显《伯牙绝弦》这一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
作为古文的《伯牙绝弦》, 其语文核心价值又该如何定位呢?
习得一些文言词汇、文言句式吗?
习得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若干技巧和规律吗?
感受并表现文言文诵读的特有韵律和情味吗?
了解《伯牙绝弦》这个故事的情节和大意吗?
这些当然有其课程论的价值, 但未必就是本文的“语文核心价值”。
王荣生先生用“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的概念来分别描述、规范不同文本在教学中的功能。其中, 被标为“定篇”的文本, 如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的文章, 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传承优秀文化上。
《伯牙绝弦》, 正是这样的“定篇”, 其语文核心价值正在于“知音文化”的阐发和传承中。教材编排中的“资料袋”, 正是对知音文化传承的一种自觉担当。才军的设计, 所以精彩, 正源于他本人对“知音文化”这一语文核心价值的阐幽探赜、高屋建瓴上。
知音文化滥觞于《伯牙绝弦》, “高山流水”则成了“知音”的文化标志。
我们从全课的教学流程中, 就不难窥见这种知音文化的传承秘妙。课的结构大体上与《高山流水》的曲式相应, 分“起、承、转、合”四段, 一波三折、风生水起。“课起”为“纵情吟诵识知音”, “课承”为“高山流水明知音”, “课转”为“破琴绝弦祭知音”, “课合”为“千古传唱怀知音”, 显然, 知音文化作为全课主线, 起到了穿针引线、凝神聚气、融会贯通的作用。
在具体的课堂策略上, 才军巧妙地将教材的资料袋梳理成在时间长河中川流不息的五个知音文化节点, 以一种类似于电影蒙太奇的手法, 一帧一帧还原故事画面和场景, 配以原汁原味的古文诵读, 将知音文化演绎得荡气回肠、扣人心弦。
再如, 板书的设计, 通过呈现“志、念、心”和“知音”, 擦去“志、念、心”和“知音”, 最后又重书“知音”这样一种一波三折的教学艺术, 将这一古典情怀的当代守护与守望, 挥洒得既含蓄蕴藉又酣畅淋漓。
凸显了“知音文化”, 你就成了课程的知音。
三、理答, 做学生的“知音”
语文教师倘若做不了学生的“知音”, 则文本的知音、课程的知音必将黯然失色、茫然不知所措。语文教师的专业性, 既反映在课程开发上, 更体现在学情理解上。没有对学生、学情、学力的细致入微、全面周详的体认与把握, 就不可能有语文教学的优质高效。
此课的现场效果据说十分理想。无论是学生的诵读水平还是应答质量, 都出乎意料、令人叹服。我看课堂实录, 发现全场自发的掌声就有6次之多, 这在大型公开课中是鲜有的感人场景。这样的课堂效果, 学生的基础和准备是一个方面, 教师本人对学情的充分估计和动态把握, 也是毋庸置疑的一个要素。
譬如, 初读时, 对“谓”和“兮”的处理, 就是教师在充分估计学情的前提下取得的实打实的课堂效果。
又譬如, 对“志”“念”的理解, 由一开始的“心想”到后来的“志向”, 解读中教师精心安排了几处台阶:先是设问———“钟子期必得的到底是什么”;再是探问———“钟子期说‘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说的也不仅仅是伯牙的琴声吧”;最后才是追问———“什么样的志向?什么样的胸怀”。每一步都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每一步都促进了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协同发展。
学情从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学情总是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师经验、教学策略等变量交织在一起, 形成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生命之网, 笼罩在课程的每一个当下。教师只有不断地在课堂的每一个当下洞察学情、把握学情、顺应学情,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个性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理答应对, 是“教在当下”最典型的真实写照。且看才军的精彩理答:
———你看, 借助注释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 还能帮助我们朗读呢。这个“兮”和前边的“哉”一样都是语气词,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 在这样的词后边一停顿, 一延长, 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
———注意到没有, 他在理解这两句话的时候, 有注释的就借助注释, 没注释的就联系着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来补充, 这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
———善哉!“哉”字后边一延长, 好像琴声都落到心里去了。我觉得你不仅“善哉”读得好, “峨峨兮”“洋洋兮”也读得真好啊!当你读着“峨峨兮”的时候,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怎样的画面?
———真妙啊!“知我所志, 明我所念”, 多会说话啊, 我看你不仅是伯牙的知音, 也是文言文的知音哪!
这里有学法的巧妙点拨, 有发自内心的赏识和激励, 有信手拈来的精准评价, 有峰回路转、更上一层楼的教学引领, 而这一切, 无不基于教师对当下学情的瞬间敏锐的理解和顺应, 这是颇见功力的教学机智, 是直指心性的课堂智慧。
教在当下, 你就成了学生的知音。
厘清规则与价值
原则上说,股票市场只讲规则不谈道德,澳洲有一家妓院上市公司名叫Daily Planet,中文翻译成“日日新星”,2002年招股时也有一场媒体辩论,拖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在2003年5月正式挂牌上市了。在这家妓院公司上市之后媒体的反应却很平静,很多事情一旦既成事实,舆情争议就会自动消失。
和“日日新星”的业务相比,活熊去胆的残忍与“知音体”的媚俗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具体分析,活熊取胆与养鸡生蛋有区别吗?如果讨论动物的“人权”,谁能证明熊为何就比鸡高出一等?
《知音》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媒体之一,若能被核准上市,其市值应高于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投资界的人都知道1973年巴菲特大量买入华盛顿邮报的股票,成为仅次于大股东葛兰姆太太的第二大股东,巴菲特当时投入的一千多万美元今天价值超过了八亿美元,这一笔投资给巴菲特的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今天的中国和1970年代的美国非常接近,正处于一个文化传媒产业证券化的阶段,如果《知音》不能上市,请问人民网为什么能上?
媒体的别称就叫“职业谎言制造者”,英文叫做Professional liar,所以是媒体必有谎言,有谎言必有争议,在媒体中找纯洁,就像在电影里找原型一样,不是媒体和电影有问题,而是找的人脑子有毛病。如果说《知音》不够“人民”,谁又能证明人民网就比《知音》更“人民”?如果将来“本山大舞台”也能上市,我们是否也会再来一轮道德论战呢?文化传媒很难界定雅俗标准,特别是在中国,文化是否“低俗”的标准更是因人而异,很受公众欢迎的赵本山小品不也有人说很“低俗”吗?民俗者,本来就是以“俗”取胜。历史上,“雅”的艺术家多半是被富婆包养的,而“俗”的艺术家才能靠百姓吃饭。公众公司不能求包养,从这个角度看,《知音》的“媚俗”或许就是其主要的投资价值,就像本山小品,郭德纲相声和周立波清口一样。
让道德裁判“下岗”
越是在一个道德缺失的社会,人们就越会热衷于讨论道德话题,俗话说:“缺啥想啥,想啥没啥”。关于活熊取胆和“知音体”媚俗的争论,背后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的担忧。正所谓:世风日下,怨声载道。忧国者忧心,忧心者忧德,归真堂和《知音》都是忧国者“怨声载道”的牺牲品。如果这两家公司仅仅是由于道德舆情而未能上市,那就是资本市场的损失。所以在我看来,上市公司的审核不应该有舆情标准,监管机构不应该为舆情左右,更不能哗众取宠主动扮演社会“道德裁判”的尴尬角色。
企业的经营者要讲社会道德,违法的事情不能干,缺德的事情不能干,只要能做到这两点并具备上市公司的条件,拟上市企业就不应该再经受所谓的道德审核。在现代商业社会,没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具有资格充当商业活动的道德裁判员,斗胆去扮演这个角色的机构或个人,多数是以道貌岸然凌驾于市场之上伺机寻租,迟早会引火烧身面临社会的道德审判。道貌岸然是一句中国成语,用在这里很贴切:商业如水,道德为岸,而这不可混为一谈。所以还是一句话:商道之“道”非道德之“道”,此“道”非彼“道”。在商业社会,多讲规则,少谈道德。宁可做讲规则的商人,也不做讲道德的坏人。
责任编辑:诸葛晓岚
适遭云罗解,翻谪夜郎悲。
拙妻莫邪剑,及此二龙随。
惭君湍波苦,千里远从之。
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
遥瞻明月峡,西去益相思。
【译文】
你家全盛的时候,祖宗高居相位,何等气派绚丽!助女娲斩除鳌鳖,也是炼石补天手。日月光辉频顾,三次招为宰相。一旦失势,就隐居在青门傍种瓜自保。仍然是高朋满座,宾客盈门,三千光路歧。皇恩浩荡,雪洗愤懑,松柏也再次欣欣向荣。我不是王羲之那样潇洒的东床快婿,很惭愧与你姐姐举案齐眉。浪迹江湖,并未出世,只有空名震动京都。恰好遇到天罗地网的陷害,我被贬谪到几千里以外的夜郎,悲哀无比。你姐姐是莫邪剑那样的能干女子,与我紧紧相随。你远送我千里之外,真的让我很感动,很惭愧。我们一起渡过白帝城和黄牛峡,水流湍急,猿声哀愁。遥望前面的明月峡,我们就在这里分手吧,西去的路还遥远,更惹相思。
《金陵白下亭留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
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
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
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
【译文】
驿亭外三株白杨树,正面当着白下门。吴烟蒙蒙笼罩长条柳枝,滔滔汉水啮裂杨柳的古根。向着来送行的朋友,回首难以笑言。以后你们再见到这杨柳的时候,为我攀一枝寄给我,聊表相思。
《赴南巴留别苏台知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贾岛。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过梅岭上,岁岁北风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只应持钓竿。
《留别之望舍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宋之问。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同气有三人,分飞在此晨。
西驰巴岭徼,东去洛阳滨。
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
谁怜散花萼,独赴日南春。
《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融。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斑鬓今为别,红颜昨共游。
年年春不待,处处酒相留。
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
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
《留别丘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归鞍白云外,缭绕出前山。
今日又明日,自知心不闲。
亲劳簪组送,欲趁莺花还。
一步一回首,迟迟向近关。
《长乐驿留别卢象裴总》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祖咏。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来已握手,宿别更伤心。
灞水行人渡,商山驿路深。
故情君且足,谪宦我难任。
直道皆如此,谁能泪满襟。
《留别郭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
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
《夜宴南陵留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嘉祐。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满前庭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
预愁明日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
《留别王司马嵩》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
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
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甫吟。
苍山容偃蹇,白日惜颓侵。
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
西来何所为,孤剑托知音。
鸟爱碧山远,鱼游沧海深。
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
他日闲相访,丘中有素琴。
《留别柳中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端。其古诗全文如下:
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
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
江海正**,相逢在何处。
《西湖留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苏州江岸留别乐天》作者为宋代文学家张籍。其古诗全文如下:
银泥裙映锦障泥,画舸停桡马簇蹄。
清管曲终鹦鹉语,红旗影动薄寒嘶。
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话离情翠黛低。
莫忘使君吟咏处,女坟湖北武丘西。
《贺圣朝·留别》作者为宋代文学家叶清臣。其全文如下: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译文】
斟满淡绿色的美酒,请您再住几日,不要就这样匆匆离去。剩下的三分春色,二分都是离愁别绪,一分又充满了凄风苦雨。年年都见花开花谢,相思之情又有多少呢?就让我们高歌畅饮,不要谈论伤感之事。明年牡丹盛开的时候,不知我们会在哪里相逢。
《颖亭留别》作者为元代诗人、文学家元好问。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译文】
一片月出海,几家人上楼。
砌香残果落,汀草宿烟浮。
唯有知音者,相思歌白头。
知音者诚希
[唐]韩愈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长安书怀呈知己
[唐]项斯 经典诗句
江湖归不易,京邑计长贫。
独夜有知己,论心无故人。
一灯愁里梦,九陌病中春。
为问清平日,无门致出身。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明)冯梦龙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系辞上》
1、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唐·李白
2、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贫交行》
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战国·庄子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
5、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6、朋友,以义合者。——宋·朱熹
7、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唐·李白
8、朋友切切思思。——《论语·子路》
9、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羌村·其一》
10、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明·冯梦龙
11、君有奇才我不贫。——清·郑板桥
12、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唐·王维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翁照《与友人寻山》
14、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15、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明·冯梦龙
16、于患难风豪杰。——清·魏禧
17、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8、乐莫乐兮新相知。——战国·屈原
19、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宋·欧阳修
20、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21、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史记》
22、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三国·曹植
2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西晋·付玄
24、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
25、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旧题苏武诗》
26、婴其呜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
27、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
28、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抱朴子·交际》
29、刎颈之交。——汉书《诸葛丰传》
30、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乐府》
31、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32、布衣之交不可忘。——唐·李延寿
33、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
34、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题长安壁》
35、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史记》
36、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赠范晔》
37、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
38、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清·蒲松龄
39、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箜篌谣》
40、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雁门集》
41、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宋·顾夏
42、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
43、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鲍溶
44、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淮南子》
4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46、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47、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周易》
48、礼尚往来。——《礼记——曲礼》
49、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5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
5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争报恩》
52、人生乐在相知心。——宋·王安石
5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系辞上》
54、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
55、知音世所稀。——唐·孟浩然
5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57、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陈刚中
5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59、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晋·陶渊明
60、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
★ 知音难逢作文
★ 高山流水觅知音散文
★ 关于友谊和知音的名言
★ 高山流水觅知音杂文随笔
★ 古诗句
★ 品茶诗句
★ 日月诗句
★ 诗句签名
★ 霸气诗句
一、爱:音乐教师的情感基调
一堂好的音乐课, 音乐教师对音乐、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之情会充盈整个课堂, 并成为他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基调。这种爱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滋润着孩子的心灵, 呼唤着孩子对音乐的热爱。笔者试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音乐教师的情感基调。
其一是爱音乐。音乐教师对音乐的热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感品质, 而是对音乐的一种独特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东西, 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存在于教师个人的内心世界。教师没有对音乐执著的热爱, 没有视音乐为自己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将无从激起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对音乐的热爱浸润着课堂, 作为一种气氛弥漫于教学过程之中, 并以爱的光芒触动学生去体验和感受音乐作品, 进而打动学生的心灵。
教师只有对音乐抱有真正的热爱, 才会不断地追求与钻研, 才会对音乐产生独有的领悟与感受。关于音乐教师热爱音乐的巨大价值, 柯达伊曾经给予高度肯定:“你热爱音乐, 你传播着音乐教育, 无论在工作中或在家庭里, 你燃起那支音乐教育的灯光, 这支灯光是那样的温暖和光明, 它使你的生活和其他人的生活更加美好。”[1]
其二是爱教育。此种爱源自于第一种爱, 音乐教师真正热爱音乐时, 自然会产生让别人也拥有美好感受的欲望, 并希望把这种对音乐的爱传承、发扬下去;教师也才会期望通过音乐教育这一传授途径, 使学生获得音乐文化的真谛。做教师意味着生命中有了一种召唤, 它是一种教育的召唤, 也是一种使命的召唤。音乐教师通过热爱音乐教育承担起音乐文化传承的使命, 也就是倾心向学生传递他对音乐的热爱, 培养学生渴望高尚音乐的情感, 并将这种渴望持续其终生。
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叔同先生就是这方面的杰出榜样。在丰子恺先生的回忆中, “李先生上音乐课必早到, 黑板上早已清楚地写好本节课内所应写的东西。上课铃响时, 他站起身来, 深深一鞠躬, 课就开始了。李先生用这样的态度来教我们音乐, 因此我们上音乐课时, 觉得比其他一切课更严肃了。同时对于音乐教师李叔同先生, 比对其他教师更敬仰了。音乐科, 在他未到以前, 是学生所忽视的。自他任教以后, 就忽然被我们重视起来, 几乎把全校学生的注意力都牵引过去了。课余但闻琴声歌声”。[3]以自身的努力奠定音乐教育的尊严, 李叔同是音乐教师的典范。现实生活中, 一些音乐教师常常抱怨自己的学科不受重视。其实, 孩子们正是通过音乐教师来理解音乐学科的, 因此音乐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来树立音乐教育的学科尊严。
其三是热爱学生。正是因为热爱学生, 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尽早地体验音乐生活。柯达伊曾经深情地回忆他儿时的第一次音乐体验:“那个夏日的黄昏, 房间里充满了晚霞微红的金色光线, 我的父母在演奏音乐。我当时大约有三四岁的样子, 躺在地板上靠近钢琴腿的地方。就在那时, 我得到了第一次、而且是非常深刻的音乐的印象。后来我知道了这首作品是莫扎特的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如果那天我的父母演奏的是流行的通俗音乐的话, 相信我的今天不会成为一个音乐家, 确切地说, 我根本不会成为一个音乐家。”[1]柯达伊在此向我们呈现了一个音乐家的幼年音乐生活, 早期的音乐体验开启了一个孩子的音乐人生。
在一般意义上, 健全儿童都应该具有自然、健康的音乐感觉, 音乐是他们交流的方式、情感的表现。但是, 如果不是音乐爱好者或这方面的专业人士, 一般的父母很少能够对儿童的音乐能力给予特殊的关注。音乐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一种专业责任, 即如果一个孩子在早期缺乏正确的音乐教育, 就可能丧失音乐体验的最佳时机。长此以往, 孩子身上自然的音乐感觉就可能停止发展, 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也可能变得麻木和迟钝, 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也许会从此度过没有音乐的一生。因此, 音乐教师有责任关注正在成长的学生, 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生活世界。
总之, 热爱音乐、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一位优秀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品格。爱音乐是前提之爱, 爱教育是责任之爱, 爱学生是生命之爱, 后一种也是前两种爱的延续:“教师期望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育途径真正传授给受教育者, 必须爱他的教育对象, 并且全部地接受他 (她) , 从他 (她) 的身心发展、文化继承、个性培养、创作力的开发等诸方面考虑, 将自己对音乐对学生的全部的爱, 通过各种方式与手段全部地倾注给受教育的‘客体’, 将他们培养成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自我、有创造、有音乐文化素养的新型公民。”[5]
二、知音:音乐教师的教学角色
“高山流水遇知音”, 这一流传千年的音乐故事曾经感动了很多人, 正是出于对音乐的共同热爱, 成就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两人友谊的佳话。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努力追求这种境界。对音乐教师而言, 要从两个方面理解自己作为知音的角色:音乐教师既是音乐作品的知音, 又是学生的知音。只有这样, 音乐教师才能开启一个孩子的音乐人生。
一方面, 音乐教师是音乐作品的知音, 他要让作品的“意义”显现出来。作为审美的对象来看, 音乐的世界不是一个既成的事实的世界, 而是一个可能的世界。音乐家用音乐作品在“说”一个世界, 或者说让这个世界自己“说”出来。“听”音乐不仅是听“音响”, 而且是一种“理解”。只有“理解”了, 才是“听懂了”。从这个意义上说, “音乐”只为“知音”而存在。[6]因此, 音乐教师作为一个欣赏者, 首先要真正理解音乐家与音乐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不要用概念的方式去分析和解读作品, 而是一个完整的人直接去体验音乐作品。
在课堂上, 当教师用竹笛深情地吹奏《彩云追月》的时候, 孩子们也渐渐地进入音乐境界, 陶醉其中。此时此刻, 师生都感到与音乐融为一体了, 不需要用任何语言来强调母语音乐的价值, 音乐已经感染了课堂上的每一个人。
另一方面, 音乐教师是作品与学生的沟通者, 他召唤学生进入音乐的生活世界。奥地利哲学家舒茨说:“一段乐曲是一个具有意义的关系域, 对于作曲家来说它具有意义, 这意义可以为听者所理解, 表演者的任务在于正确解释这个意义。”[7]可见, 音乐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正确地向学生诠释音乐作品的意义。但是, 这里的“意义”不同于语言系统中的运用。音乐没有表述功能, 无论是一段音乐或是一个音乐主题, 都不具有语义的性质。所以说, 人们无法对音乐中的意义进行证实或证伪。虽然, 音乐的呈现有一套形式和规则, 但是, 对于音乐体验来说, 这一切是无关紧要的。一个乐句、一个旋律, 甚至一段音乐停止了, 但它们在体验着音乐的人的意识中并没有消失, 而是存留于他们对音乐的体验中。例如, 在特定情境中, 人们的耳边可能回响起以前欣赏过的音乐曲目。
在课堂上, 音乐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媒介把音乐作品中的“世界”“说”出来给学生“听”, 也就是让学生欣赏作品, 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一个“音乐的世界”、一个“美的世界”。这里的“听”不仅是感觉性的, 更是一种理解性的, 其意义不仅在于“悦耳”, 更在于理解其中“意义”。总之, 音乐教师要真正建立音乐作品与学生的关系, 也就是要让学生与作品之间真正形成“说”与“听”的关系。“听”不是“听”见了“声音”, 而是“懂得”了“意义”。[6]
在这里, 可以看到音乐教师作为知音角色的作用, 他促成音乐作品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关系。“对话”就是不同的人“说”同一件“事”, 这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正“交往”, 并且学生由此进入了一个音乐的生活世界。
三、专业信念:对音乐教育的专业理解
没有信念就不能称其为教育, 充其量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所做的每一件事, 就是将自己的专业信念付诸实践。这种专业信念也正是在爱音乐和爱孩子基础之上的情感升华, 源自于音乐与人的本然联系。
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的生命中不能没有音乐, 没有音乐就没有完满的人生, 人类灵魂的有些地方只能通过音乐来照亮。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 柯达伊能够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写出上千首歌唱和读谱练习的作品。李叔同先生在从教生涯中, 一直努力实践其音乐教育的信念, 他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
令人遗憾的是, 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 由于应试为主的知识教育对艺术教育的挤压, 广大音乐教师已经缺乏内心的平静。在一定程度上, 一些音乐教师表现出对音乐价值、音乐教育价值和专业信仰的自我怀疑, 并由此担忧自己的内在价值。这既影响他们对自己专业价值的理解, 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对自己人生价值的理解。
因此, 作为音乐教师, 有必要形成对专业信念的深刻理解, 进而深入理解自己职业生涯的使命和意义。首先要明确一点:“教音乐和学音乐的堂堂正正的理解, 恰恰就在于人的最深刻的价值。”[9]孔子早就用诗、礼、乐来比喻人生的境界。子曰:“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论语·泰伯》) 。“成于乐”意味着人在音乐世界完成自己。
如果缺乏这种深刻理解, 音乐教师就难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在理解音乐教育真正要提供什么之前, 音乐教师要确信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确信音乐文化有着独特的根本意义。拥有这样的信念, 是一位音乐教师成熟或者心灵安宁的标志。他也因此成为一个具有内在价值感的人, 这也是其专业生涯最宝贵的财富。
总之, “一字成文, 一声达意, 一音立乐, 这是人们努力追求却永远无法达到的最高境界。然而, 尽管追求的历程如盲人探路, 常使人迷道中途, 却无法阻止人们为此作出前赴后继的努力。”[10]拥有强大专业信念的音乐教师无论教授什么样的音乐作品, 都会非常自信。当然, 音乐教师的行动是一种音乐教学艺术的表现, 表现出来的是一个音乐的世界。在这样一个音乐世界中, 教师对音乐的爱会时刻传染给学生, 学生们和教师一起深深地融入音乐作品之中, 彼此心心相印, 成为知音, 并一同遨游在音乐世界里。
参考文献
[1][2][4]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22、45、38.
[3]商友敬.过去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268.
[5]郑莉.现代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145—146.
[6][8]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326-327、324.
[7]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149.
[9]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10.
这一评选活动去年首次进行,今年是第二届。副总理戈罗杰茨和俄总理梅德韦杰夫的新闻秘书季马科娃分获第二、第三名。马特维延科再次夺冠后说,这其实是对联邦委员会作用与影响的评价。她也与公众分享了成功秘诀:“要专业、内行、努力工作;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做好自己的事。”她鼓励女性“要坚信事业与家庭可以兼顾”。
走上从政路的“模范生”
马特维延科1949年出生于乌克兰西部赫梅里尼茨基州舍别托夫卡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她父亲曾是军人,上过前线,在她读小学时就去世了。担任剧院服装管理员的母亲,艰难地拉扯着马特维延科和另外两个女儿。马特维延科在家乡读完中专后,她考入列宁格勒化学制药学院。在学校,她是模范生,积极从事学生工作,后来当上学校团委主席。她能说乌克兰语、德语、英语与希腊语,也爱打网球、排球和篮球,擅长高山滑雪,还会画画。2009年,在圣彼得堡举行的慈善拍卖会上,她的一幅画作曾拍出1150万卢布(约合232万元人民币)。
大学期间,马特维延科与同年级的弗拉基米尔结婚。1973年,24岁的她生下了独子谢尔盖。弗拉基米尔后来在俄军事医学院工作,以上校军阶退役,因为身体不好,如今只能坐在轮椅上。他现在住在圣彼得堡郊外的一栋别墅里。谢尔盖已是亿万富翁,并为马特维延科生下两个孙子。但马特维延科如今很少有休闲时间,与家人呆在一起是她最大的乐趣。近两年,她总是回圣彼得堡过年,每年都在家布置一棵枞树,还自己动手做年夜饭,她说,这和为家人亲手准备礼物一样,“是一种满足”。
学生时代锻炼出的政治才能,为她从政打下基础。大学毕业,她进入列宁格勒的彼得格勒区团委书记处,后成为苏共列宁格勒市红色近卫军区党委第一书记,随后转入列宁格勒苏维埃委员会,参与人民议员大会工作,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
1991年,马特维延科转向外交领域,成为苏联驻马耳他大使,是苏联最年轻的女大使。苏联解体后,她在外交部工作了一段时间,1997年又被派驻希腊任大使。1998年,时任总统叶利钦任命她为副总理。由此,她进入了核心权力层。
与普京惺惺相惜
就在副总理任上,她结识了比自己小3岁、时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的普京。有报道说,她当时就对普京印象很好,觉得他“个头并不起眼,衣着也很普通,但只要跟他交谈两分钟,就会被他吸引住。”普京对她也很欣赏,还在她的生日送去鲜花和蛋糕,给了她一个惊喜。
1999年12月31日,普京担任代总统。他挽留马特维延科继续在副总理任上分管社会问题。俄罗斯一度出现近百万流浪儿童,影响社会稳定。在她的努力下,最终让大部分流浪儿童重返家庭。车臣战争期间,她代表俄政府与车臣叛匪谈判,最后将车臣首都格罗兹尼一个敬老院的数十位老人安全撤出。这些都让普京很满意。但与分裂分子打交道,也给她带来了危险。2004年和2007年,她先后两次遭到刺杀威胁,第一次是极端分子在网上发布威胁信,第二次是两名极端分子准备了两枚手榴弹和半公斤塑料炸药准备袭击她,幸而两起案件都被俄安全部门及时侦破。
马特维延科一直想当圣彼得堡市长。2000年,她公开声明参加圣彼得堡市长选举,但因民众支持率不高而放弃。2003年3月,普京为她“圆梦”创造了条件。他任命她为总统驻俄西北联邦区的全权代表,辖区包括圣彼得堡市,帮助她提升在选民中的人气,随后还让曾负责操办自己总统选举的利特维年科负责她的市长竞选总部,执政的统俄党也对她表示支持。这一次,她得偿所愿。
在圣彼得堡市市长任上,马特维延科以强势作风推进城市发展。她曾经要求全市所有官员每月乘坐一次公交车,以推动解决交通问题。她说:“当大家亲眼目睹百姓是如何乘坐公共汽车的,他们就会找到更多的资金来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她积极推动俄中友好。2007年6月,她被授予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时任上海市市长韩正为她颁奖,她则回赠韩正一只带有圣彼得堡市徽图案的花瓶。韩正开玩笑说,将用这个花瓶来喝伏特加酒;马特维延科也幽默地回应:“(用这个喝酒)多了一点。”
圣彼得堡是普京的“根据地”,普京对马特维延科的工作也特别关注,两人经常直接通电话。2008年,普京第二届总统任期将满,他声明不会参选下届总统,但马特维延科公开表示普京应该“再度留任”。她说,普京“做了许多事情,是他将国家从深渊中拯救出来”,“俄罗斯的大方向应该有继承性。”2012年5月,普京开始第三个总统任期。10月7日,普京60岁生日,马特维延科与几位政治家一起为他祝寿,称赞他将俄“从一个濒临危机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多项指数都发展顺利的国家”。
当总统“没有列入计划”
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梅德韦杰夫任总统,普京当总理,形成“梅普”体制。但外界时有“梅普不和”的猜测。2010年10月7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人问马特维延科:“您支持普京还是梅德韦杰夫?”她当即回应:“请不要挑衅我。您可能希望听到的答案是听不到的。”她说:“两人都是我们的同乡,都了解我们的城市及其问题,都给予圣彼得堡帮助和支持。”
2011年夏天,她被任命为代表圣彼得堡的俄联邦委员会代表,重回莫斯科。当年秋天,她被选为上院议长。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对她深表赞许,说任命一位女性到国家最高领导岗位之一,能够促进国家更好地发展。其实,女性从政在俄罗斯并不容易。最近20年,俄女政治家比例从30%下降到10%左右。俄现代发展研究所理事会成员贡特马赫尔说,自己曾与马特维延科共事多年,无论从管理者的角度还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看,她都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性。
作为女强人,马特维延科会不会成为俄罗斯的第一个女总统?对这个问题,马特维延科也早有答案。2011年,她公开表示:“应该让妇女本人有愿望并能够承担起管理这种大国的责任。”但她强调,当总统“没有列入我的计划”。作为俄政坛“常青树”,马特维延科深谙政坛进退之道。
2.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汉书》
3. 说我们好话的不一定都是知音。尼日利亚作家 约翰·克拉克 《英拉词典》
4.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南宋诗人、词人 方岳 《别子才司令》
5. 词家从不觅知音,累汝千回带泪吟。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 《已亥杂诗》
6.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北宋词人 晏殊 《山亭柳》
7.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
8. 山上高松溪畔竹,清风才动是知音。唐代诗人 杨行敏
9.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唐朝诗人 李贺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几个做儿女的整天都忙于工作,大半时间都是老爸一个人过。步入晚年的他,早已看惯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既不喜欢看电视,也不喜欢打牌、下棋或聊天,惟一的爱好就是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可以说,现在的老年人物质上大都不缺什么,而精神上却比较孤独。为了能让老爸度过一个幸福健康的晚年,2006年我们就订了一份《求医问药》,并把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老爸,没想到老爸非常的喜欢,说贵刊是真正为他们老年朋友办的,是他们老年朋友的知音,很适合他们老年人阅读及消遣。有时候为了陪陪老爸,我也会顺手翻翻贵刊,我发现贵刊不但版式设计精美,可读性强,知识和信息容量大,而且每期都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为读者介绍一些怎样防治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知识,尤其是对怎样防治老年人易患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知识介绍得比较多。老爸觉得非常实用。由此可见,贵刊的确是凝结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心血。所有编辑都像厨师一样,使出了浑身解数,每个月都为广大读者精心烹制出一份精美的健康佳肴。怪不得老爸这么喜欢“吃”它,并且表示要一直“吃”下去。非常感谢贵刊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精神食粮!
写到这,我突然接到老爸催我为他订明年《求医问药》的电话。看来我得赶紧去邮局了。
◇深圳市盐田区梧桐路2052号先进公司J25部门 肖茹月
我喜爱《求医问药》
我是贵刊的一名新读者,现已退休。我从2006年1月开始订阅《求医问药》,现已阅读了10期。读后我觉得贵刊内容丰富,指导性很强,很实用,而且通俗易懂,使我增长了不少治病用药的知识,开阔了养生保健的视野。
我每月收到《求医问药》时,就按照栏目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比如我把小验方都抄下来汇集成册,已抄录八期上的35个验方,其中有65个方剂、能治25种病。我这样做是为了使用时查找方便。我对贵刊的文章进行整理,主要是因为贵刊的这些文章都能用得着。
正因为我喜爱这个杂志,令我爱不释手,我就向邹太昌、张永宽两位老同志推荐了这个杂志,现在他们也订阅《求医问药》了,也都很爱看。我希望贵刊能够坚持这样办下去,越办越红火。
关键词:文学文本,知音式阅读,创造式阅读
阅读文学作品, 既需入得其内, 又需出得其外。入得其内, 然后才能批文入情, 含英咀华, 这种阅读方式可称之为知音式阅读;出得其外, 然后才能去粗取精, 为我所用, 这种阅读方式可称之为创造式阅读。在知音式阅读中, 读者甘居被动的地位, 尊崇作者的权威, 努力探求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思路及创作技巧, 其主要特征可用“客随主便”一词加以概括。在创造式阅读中, 读者以自我为中心, 不惜曲解作者的原意, 夺作者之酒杯, 释自己之胸怀, 其主要特征可用“反客为主”一词加以概括。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接受美学兴起以来, 人们把关注的目光过多地集中于读者的再创造能力, 而对作家素质的超群性和作品价值的客观性有所忽略。作家是社会的精英, 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 作家群体的素质远远高于读者群体的素质, 这是不争的事实。马克思曾经说过:“现代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以他们那明白晓畅和令人感动的描写, 向全世界揭示了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 比起政治家、政论家和道德家合起来所作的还多。”[1]因此, 真正地读懂作家, 努力地做作家的知音, 这应该是文学接受活动的首要任务。
世上须有伯乐, 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故而古今作者常有踽踽独行之感。楚辞《宋玉答楚王问》中有个“曲高和寡”的故事:有个歌手在楚国唱《下里巴人》, 群众能够与之唱和的多达数千人;当唱到《阳阿薤露》的时候, 群众能够与之唱和的降至数百人;再唱到《阳春白雪》时, 群众能够与之唱和的仅剩数十人而已。可见作品越高雅, 知音就越少。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出版时, 文坛上的反应非常冷淡, 司汤达失望地说:“我的作品也许一百年以后才会被人理解。”数年后, 受尽冷落的司汤达饮恨而终, 他的葬礼也是冷冷清清, 只有屠格涅夫、梅里美和表弟三个人参加了安葬仪式, 这就是曲高和寡的缘故啊!
优秀的作品往往被误读得面目全非。例如:伊索寓言《狐狸和乌鸦》本意是讽刺狐狸贪婪狡猾, 巧取豪夺;个别小学生却错解为赞颂狐狸足智多谋。又如:朱自清的《背影》本意是表现父爱的伟大, 个别中学生却错解为父亲因为失业了, 怕儿子嫌弃他, 所以才那样辛苦地买橘子来讨好儿子。岂止是普通的读者难成知音呢?即便是有些文化修养高的读者也未必能够做到真正的知音。例如:杜甫的《古柏行》中有佳句“霜皮溜雨四十围, 黛色参天二千尺”, 宋代文人沈括却指责道:古柏直径仅七尺, 高度却达二千尺, “无乃太细长乎”!杜牧的《江南春》中有佳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明代文人杨慎却指责道:“千里莺啼, 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 谁人见得?若做十里, 则莺啼绿红之景, 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诸如此类的误读层出不穷, 这真是把麒麟当做麋鹿, 把凤凰当作野鸡, 把珠宝当作砾石啊!
知音难遇,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人相轻、崇己抑人。在古今文坛上, 文人相轻的事例不胜枚举, 例如:汉代班固与傅毅的文学水平本来不分伯仲, 班固却讥笑傅毅写起文章来下笔千言, 不知节制。西晋陆机的文才本不及左思, 听说左思写《三都赋》, 陆机却大加嘲讽道:“京城里有位狂妄的家伙写《三都赋》, 我看他写成的东西只配给我用来盖酒坛子!”其他又如邢邵不满魏收的陈腐, 李清照不满苏轼的豪放, 杜牧不满白居易的艳俗, 韩寒不满巴金的语拙, 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知音难遇,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贵古贱今、贵远贱近。例如:秦始皇读到韩非子的《储说》, 非常佩服, 以为是古人的杰作, 叹息自己不能和作者同时代;一旦得到韩非子之后, 却听信谗言, 将他打入囚牢。汉武帝读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非常喜欢, 以为是古人的杰作, 叹息自己不能和作者同时代;一旦得到司马相如之后, 却不愿封以高官, 委以重任。像秦皇汉武这样的做法, 不就和“古代的月亮更加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一样无知可笑吗?
要做到真正的知音, 先要做到“知人论世”。“知人论世”之法自古就是读书的要诀。所谓“知人”, 就是要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兴趣爱好、文化修养等;譬如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先要考察李清照晚年国破家亡的不幸遭遇, 然后才能领悟作品感情的沉痛, 这便是“知人”。所谓“论世”, 就是要了解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 作品产生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文化背景、宗教背景、风俗背景等;譬如读关汉卿的《窦娥冤》, 先要考察元代吏治腐败的背景, 然后才能领悟作品批判现实的深刻, 这便是“论世”。鲁迅先生说过:“倘要论文, 最好是顾及全篇, 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 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 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 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2]这句话便是对“知人论世”的现代阐释。
要做到真正的知音, 还要做到“积学储宝”。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精神的宝库, 读者要想进入这个宝库, 需有深刻的思想修养、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否则永远只能是个门外汉。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一个名句“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大多数师生在赏析这句话时仅注意到通感的修辞手法, 这就好比买椟还珠, 忽略了该句的精神内核。在中国文学的传统中, “高楼”的意象往往有特殊的含义, 譬如汉乐府民歌《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 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马致远的《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九天雕鹗飞, 困煞中原一布衣。悲, 故人知未知?登楼意, 恨无上天梯!”可见, 在中国文人的眼中, “高楼”常引发登高望远的遐想, 催生逃避现实的愿望。《荷塘月色》中出现高楼的意象并非偶然, 实际上是作家内心苦闷情绪的委婉表达。
当然, 知音式阅读并非是适合一切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有时候, 读者与作者在生活环境、人生遭遇、价值观念、艺术修养等方面存在巨大反差, 难以产生共鸣, 在这种情况下, 知音式阅读失去了用武之地, 创造式阅读便派上了用场。在创造式阅读中, 读者不为求知, 不为受教, 不求甚解, 只管把别人的作品当作原材料, 对其肢解, 加工, 润饰, 重组, 使之变成一部完全适合自己价值取向和审美理想的新作。那么如何进行创造式阅读呢?技法不拘一格, 兹举如下三法:
第一是“饰演”法, 即读者钻进作品中, 饰演其中一个角色。例如:德国诗人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发表后, 在年轻人中间掀起一场“维特热”, 许多读者把自己想象成了维特, 他们穿“维特装” (黄裤子、黄马甲、蓝外衣) , 用“维特杯子”和“维特香水”, 甚至还有读者模仿维特自杀!读者对作品中角色的兴趣并非总是和作者一致, 读者不仅仅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主角, 有时还会把自己想象成是作品中的某个年龄性别、身份地位、价值观念等方面和自己相似的配角, 读者一旦饰演这个配角, 便把这个配角改造成主角, 并对作品的背景、情节和结构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造, 以便使自己在饰演角色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
第二是“补足”法。德国文论家伊瑟尔曾指出:“文本是某种竞技场似的东西, 在场子里, 读者与作者参与一场想象比赛游戏。如果向读者提供了全部的故事, 没有给他留下什么事情可做, 那么, 他的想象就一直进入不了这个领域, 结果将是, 当一切都现存地设置在我们面前时, 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厌烦, 在某种程度上说, 文章未写出的部分刺激着读者的创造性参与。”[3]可见, 文本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文本中大量存在的空白, 这些空白强烈地刺激着读者“补足”的欲望。文本空白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情感空白、情节空白、思想空白, 等等。例如:欧·亨利的小说《警察和赞美诗》写流浪汉苏比在教堂外受到赞美诗的感化, 正打算痛改前非, 重新做人时, 却被警察当作小偷抓去坐牢;小说写到这里就嘎然而止, 那么苏比被抓时没有有据理力争呢?入狱后对这黑白不分的社会有没有丧失信心呢?出狱后有没有重新做人呢?这些是都是文本留下的情节空白。又如冯骥才的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最后一段文字:“逢到下雨天气, 矮男人打伞去上班时, 可能由于习惯, 仍旧半举着伞。这时, 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 觉得那伞下好象有长长一块空间, 空空的, 世界上任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小说从头至尾都没有描写主人公的心理, 矮男人在丧偶之后为什么一直坚持独身呢?他那半举着伞的姿势是否意味着对亡妻的怀念呢?这些都是文本留下的情感空白。读者一旦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来补足文本的空白, 这就等于参与了文本的创造。
第三是“夺胎换骨”法。宋代文人黄庭坚提倡以“夺胎换骨”法来创作诗文, 意即对别人的作品加以改编, 使之变故为新, 变俗为雅。在创造式阅读中, “夺胎换骨”法的含义是指读者对作品的立意、语言、情节、背景等方面加以改编, 使其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和心理需要。例如对作品的立意进行“夺胎换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本意是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现代读者多解读为“真理、正义或新生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又如对作品的语言进行“夺胎换骨”:庚信《马射赋》中有句“荷花与芝盖齐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 王勃将此句改造成“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其音律和意境皆胜一筹, 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合情合理的创造有如妙笔生花, 点铁成金;拙劣的胡编乱造则如狗尾续貂, 大煞风景。例如:陶渊明《饮酒》诗中有佳句“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苏轼评论说:“因采菊而见山, 境与意会, 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 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4]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一字千金, 随意一字的篡改, 就是化金为土了。还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在教《孔乙己》这一课时这样启发学生:丁举人把孔乙己打成这样, 孔乙己为什么不去告状?于是她和学生组织了一个模拟法庭, 让孔乙己洗尽冤屈, 扬眉吐气;甚至有个同学在《孔乙己告状》的作文中, 不仅让孔乙己伸了冤, 还让孔乙己当了官。这样, 原本庄严肃穆的悲剧添上了一条光明的尾巴, 结果变成了一部轻松逗乐的闹剧, 真令人啼笑皆非。
俗话说,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知音式阅读有助于读者触摸到作家纯洁而高尚的灵魂, 接受新知识, 获得新教益;其短处在于容易使读者丧失自主性, 过分迷信作者的权威。创造式阅读有助于读者培养自主意识和创造能力;其短处在于容易使读者空疏不学, 固步自封。因此, 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 读者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选择最适合的阅读方式, 以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2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402.
(2) 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344.
(3) 伊瑟尔.阅读过程---一个现象学的论述[J].上海文论, 1988, (5) .
【知音的历史典故】推荐阅读:
关于知音的诗句06-15
以知音朋友为话题的作文07-11
知音文化06-24
知音教学反思12-16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知音》教案09-14
宋朝的历史典故07-01
关羽的历史典故11-25
南宋灭亡的历史典故05-29
有关汉朝的历史典故11-11
余秋雨历史散文《历史的暗角》简介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