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作文周记(共13篇)
我先去探险世界玩。我看见几只大猩猩在穿衣服,更好玩在后面,突然一座雕像喷出火来,我吓得全身了一阵冷汗。
然后,我去了幻想世界,我最喜欢的是一部电影――米奇幻想曲。我看见一块块宝石飞向我,我就伸手去抓,一块、两块、三块。。。。。。,我抓到了好多块,心里乐滋滋的。接下来一只小狮子在唱歌,原来他就是狮子王,忽然,它一张口,就咬了我,我害怕得“哇”叫了一声。
一、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问题分析
(一)写作教学模式落后
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写作的教学有明确的固定,写作形式不应该被局限,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的东西应该是能够打动作者的东西。这就说明在语文写作中,应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真实见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但是在作文教学当中,部分老师会利用字数和文章结构来限制学生的写作,让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规范来进行写作,很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的写作才华无法体现。
(二)写作教学思想有待提高
教师自身的写作教学思想,对于学生的写作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一些老师出于为学生好的思想,把自己的习作想法传递给了学生,希望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想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来提高自身写作水平,可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教师对三年级的学生期待太高, 他们期待学生可以通过短期的学习就可以写出规范的文章,写出和范文一样优秀的文章,写作成绩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这样的写作教学思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写作教学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降低。
(三)学生语言积累不足
受学生年龄的限制,学生掌握的词汇很有限,而且学生的阅读量很小,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对于事物的认识程度很低。在写作的学习中,学生常常感到没有东西去写,没有办法独立的完成写作。 学生的语言积累量不够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要想在三年级起步阶段解决学生的写作心理与实际问题,就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积累。
二、三年级起步作文难点突破方法
(一)丰富教学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
三年级阶段是学生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写作学习对于学生还存在不少困难。让学生对写作充满兴趣而不是抵触, 是作文起步教学的重点,如果学生不愿意或者厌恶写作,那么学生怎么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写作学习。在写作教学的初级阶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兴趣,可以将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写作实践结合起来,遵循兴趣教学的原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教学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再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开放性的写作环境可以很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没有固定题目的限制,老师可以用多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观察,先让学生在心理上有表达的欲望,再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由于课堂氛围比较轻松,很受学生欢迎。“我手写我心”是写作的追求,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也是一样的,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然后通过作文的形式表达出他们的感受。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两人三足”的比赛,通过比赛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合作的意义所在。通过两个人的积极配合,克服困难最终到达终点,学生一定是充满喜悦的。活动结束以后,可以安排写作练习,让学生描述活动内容,可以突出描述让其印象深刻的情景。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感受到合作的力量。由于写的是学生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而且也是学生想写的东西,因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通过这种方式培训学生的写作,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注意巩固基础, 重视写作方法
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写作时,就像一个学走路的孩子,如果没有人在旁边进行有效的指导,他们总是会到处“乱爬”,没有目标也没有得到帮助,所以他们始终是迷茫的状态,在这种状态来进行作文的起步对学生很不利。在作文的起步阶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还要帮助学生打下一个好的写作基础。这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好技巧,形成好的写作习惯。
1.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是学生写作起步的关键,学生只有通过细心的观察,学生才能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例如:在三年级写作练习中有一个题目是要学生描写景物和动物,这个题目的要求很明显要让学生观察景物和动物才能更好地构建作文。可是这个观察不是没有顺序的,老师要知道学生怎样进行有效的观察,先观察景物的背景,再观察动物,这样可以在学生心里形成一幅画,在写作的时候描述也更细致。
2. 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除了要通过观察获取写作材料, 还要进行适当的想象。想象力也是作文创作的源泉。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的习作训练中,有一个题为“我的自画像”的作文练习。在这个练习中如果只是生硬地刻画自己的外貌特征,对于读者来说比较平淡。这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来丰富写作内容。
一、注重平时的积累
作文需要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论文章是朴实,还是绚丽,都是平时积累的成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好词、好句、好短的积累,况且“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能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有段可模。课外学习或布置作业时,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既丰富学生的见闻,又能帮助他们获得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写作材料。这样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写作的素材库就能不断丰富与完善了,写作自然能得心应手。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观察是认识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亲自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能获得真实、细致、深刻的第一手素材。当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自然比较生动和真实。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若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观察和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价事物显然是是很困难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描写能力,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为了能不断地提高学生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应注意观察事物的顺序性,或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或由表及里、或由近景到远景。在细致留心地观察事物时,应指导学生分清事物的重点和次要点。
三、体验生活,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
写作文就是写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抒,那学生的作文就要体现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但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他们的生活呢?我觉得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精彩场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懂得写作文就是在描绘生活。其实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感人的作文不在于文采有多么的绚丽,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能写出生活中真實的情感是很成功的。内心的真实感觉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较大程度地释放学生写作的空间。
四、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应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进行指导。记得去年的清明节,那时候我还在任教六年级。假前我特地布置了一个题目自拟的作文,要求介绍在这清明节假三天里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其中有一篇作文吸引了我,其中一段这样写道:“今天是清明节,我和弟弟吃完早饭,便在大姑姑的带领下,拿上一把铲子和一把锄头去了山坡。自打我三年级起,每年清明我都会和弟弟来山上给坟添上新土。今年下了好多雨,坟上长了好多白色的草,我和弟弟就先用手除草,花了好久才把坟上的草给扯完了,然后大姑姑挖土,我和弟弟就将土倒在坟头上。虽然天气还有点冷,我还是看到了弟弟头上的汗珠。我让弟弟休息,他说:‘不行,我要把爸爸妈妈的房子还要堆高一点。’我说:‘差不多就行了,他们看得到的。’姑姑在旁边什么都没说,但是眼里充满了泪水。我也只好什么都不说了。”尽管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局限性,但是朴实的语言一样能打动我们。
五、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勇于写作、乐于写作。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学习很吃力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恩情的词“寸草心”,于是我在评语写道:“你很用心,加油,老师相信你的作文定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作文成绩较薄弱的学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总之,作文是生活的反映,而生活是作文的基础,离开生活,作文只能是空中楼阁。在三年级作文的过渡阶段,教师可以解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按一定的方法去引导去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耐心地引导他们走上提高写作水平的科学途径,写出一篇篇具体又精彩的文章。
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小主人公金铃上六年级,是个活泼开朗、心地善良的小女孩。她长得胖乎乎的,人见人爱,就是学习有点马虎,语文、英语还算可以,数学却一塌糊涂。金铃的妈妈特别关注她的学习,一心想让她上重点中学,所以给她报了许多补习班,可她依然成绩平平。为此,金铃妈妈很苦恼,甚至带金铃去脑科医院检查智力是否有问题。最后,有了孙老师的关心和指导,金铃的成绩突飞猛进,最终信心十足地踏上了小升初考试的起跑线……
可爱的金铃一心想要做好孩子,善良乐观而又富有爱心的她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得到家长、老师、同学们的认可。掩卷沉思,我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好孩子呢?学习成绩优秀就是好孩子吗?才艺出众就是好孩子吗?不,这些都不全面。好孩子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大家去深思。在我看来,品行端正、乐观开朗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其实,只要自己想做,只要自己愿意努力,再粗心落后的学生也会变成聪明好学的优等生;再调皮浮躁的学生也能变成踏实认真的好学生。因为我相信:只要你想做,任何事都能做到!
老板问道:“你们是来买书的吗?”父亲回答:“嗯!”老板拿出了那一本限量版的好书递给他,父亲接过那本好书,翻开来开始看,结果看了六七页,都没有停下来。老板见他们半天不吱声,抬起头来一看,只见他们看得入迷,连眼皮都不眨一下。老板赶紧催促道:“想看就快点买下吧!这里不是图书馆!”父与子才回过神,付了钱之后,又开始看了起来。
回家路上,他们还是忍不住从包里把书拿出来接着看。他们一边走一边看,撞到了电线杆,头上鼓起了大包,他们依然津津有味地看着。过一个路口时,红灯了,他们还在走,一个司机喊道:“喂!是什么书这么好看,给我也看一下嘞!”父亲这才知道,他们把交通堵塞了,父亲赶紧跟他们道了歉,带着儿子匆匆跑回家了。
回到家,妈妈让爸爸泡茶,父亲心里还是惦记着那本书,把儿子叫了过来。他一边泡茶一边看书,眼睛盯着书上,结果好好的一袋茶,一下子全被抓完了,所以只能从茶叶里面吸水喝了。
到了晚上,爸爸还在看书,妈妈喊他去洗澡,爸爸把水打好之后,拿着书直接跳了进去,连衣服都没脱,儿子也趴在浴缸旁看。
()()()()()
hūránquēfáwěiqūquánshìɡuǎnɡkuò
()()()()()
二、组词(10分)
较()抢()郊()除()评()
校()枪()效()余()怦()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4分)
五彩缤纷的()()的目光
香甜可口的()()的衣袖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12分)
()天()地打()惊()自()自()
乘风()()聚精()()半()半()
五、按要求写句子(6分)
1.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改成被字句)
2.中国虽然贫穷,但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照样子说一句话)
3.秋天是一个色彩丰富,声音美妙的地方。(修改病句)
六、默写古诗《出塞》并写明作者(8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分)
乌鸦兄弟
乌鸦兄弟同住在一个窝里。
有一天,窝破了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结果谁也没有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
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小乌鸦想:“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一直到了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kuāɡuā)着,大雪纷纷地飘【扬落】。乌鸦兄弟都蜷(juánquán)缩(suōsō)在破窝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
大乌鸦想:“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能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了。”。”
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zhīzhǐ)是把身子蜷缩得更【近紧】些。
风越刮越大,雪越下越猛。结果窝被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
1.划去文中带点字的错误读音。(4分)
2.保留文中【】里用得合适的词,划掉另一个。(2分)
3.“窝”字是__________结构的字,共_____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音节是________。“耐”字是________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在“耐得住”这个词中,“耐”的意思是:
()①忍受;②厌烦;③麻烦;(10分)
4.在原文的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合适的语句,使文章完整。(2分)
5.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八、写作(20分)题目:一件有趣的事
要求:叙事完整,用词准确,语言流畅,写出“趣”来
1、课文《老山界》第一段“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 地图上叫做越城岭, 土名叫老山界。”“30里高”?一公里等于一千米, 30里就是15公里, 15公里就是15千米, 即15000米。世界第一高峰、有“世界第三极”之誉的珠穆朗玛峰多高?8848.13米。老山界比珠穆朗玛峰还高?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作者陆定一表述有误。那么, 老山界到底有多高呢?《辞海》 (1999年版, 缩印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 介绍如下:
越城岭, “五岭” (即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的总称) 之一。亦称始安岭、全义岭、越岭。在广西东北部和湖南边境。东北—西南走向。长200公里。为花岗岩断块山。海拔1500米以上。主峰真宝顶 (2123米) 在资源东北, 最高点苗儿山 (2142米) 在资源西南, 为广西最高峰。山势雄伟, 有原始森林, 并有珍贵树种铁衫。
老山界最高点2142米, 何来30里?研读课文, 以下几段文字值得注意:
打听前面的路程, 知道前面有一个地方叫雷公岩, 很陡, 上山30里, 下山15里, 再前面才是塘坊边。
这很短的山爬完了。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 同他谈谈, 知道还差得远, 还有20多里很陡的山。
下山15里, 也是很倾斜的。
原来, 作者陆定一要表达的是:从老山界山脚下爬上山顶一共有30里的路程。并非是说老山界的海拔高度是“30里”。
那么, 《老山界》第一段可以这样修改: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上山有30里路程的瑶山, 地图上叫越城岭, 土名叫老山界。如果要突出其高, 则可改为:我们决定要爬一座海拔2142米高的瑶山, 地图上叫做越城岭, 土名叫老山界。揣摩作者意图, 第二种改法好些。
如此明显的一处失误, 编者偏偏要为尊者讳, 不但不改过来, 竟还在文后设计了“探究·练习”, 煞有介事、故作高深地说什么“有些看似普通的词语, 仅仅从字面上理解, 常会出错。阅读时除了要查字典、词典外, 还要仔细推敲上下文的意思。”然后叫学生“根据语境”推导出“30里高”的“准确意思”。这简直是荒唐。
2、《<长征>节选》这篇课文中的问题更多。
第23页第4行的“特写”:草地上倒下各种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的红军烈士。都成“烈士”了, 还能“拼命挣扎前进”?红军烈士还有“各种”?如果要凸显红军战士的“活”, 可以改为“草地上有许多倒在地上、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的红军战士”;如果要突出红军战士的壮烈牺牲, 则可这样改:草地上倒着牺牲前还保持着各种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姿态的红军烈士。
这篇课文篇幅不太长, 2827个字。但文中4次出现“猝然”一词:
彭德怀俯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 猝然眼花, 栽倒在草地上。
警卫员猝然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
彭德怀猝然拔出手枪, 对准战马扣动了扳机。
毛泽东怀着异样的情感猝然站起身来。
这不是“反复”的修辞, 而是惊人的重复。暴露了作者语言的贫乏。而且这个词在这些语境中用得是否妥当, 值得商榷。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编者竟在“探究·练习”中将“猝然”的意思理解为“表示事情虽说出乎意料, 但又在情理之中”, 这完全歪曲了“猝然”的含义, “猝然”意为“突然;出乎意外”, 哪有“在情理之中”的意思?编者还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猝然”这个词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这就更不应该了。编者用错误的理解引导学生对作者使用得并不高明的词句进行分析, 其结果只能是坑害学生。
第30页, 有两段文字:
男女红军相继起舞, 草地篝火变成天然的舞台。
毛泽东、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等年长的老红军也结伴起舞, 气氛相当热烈。
第一段文字有语病, “篝火”不可能是“舞台”, 只有“草地”才是“天然的舞台”。这句话可改为:男女红军相继起舞, 燃烧着篝火的草地变成天然的舞台。
第二段文字中的第一个顿号应改为“和”。毛泽东所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过草地的时间大约在1935年的6-8月, 毛泽东 (1893.12.26-1976.9.9) 时年42岁, 董必武 (1886-1975) 49岁, 徐特立 (1877-1968) 58岁, 谢觉哉 (1884-1971) 51岁。与董老、徐老、谢老比, 毛泽东相对“年少”, 不应在“年长”的“老红军”之列。
3、课本第35页倒数第五行“题目的重点在‘新鲜’, 要写出事情的不一般化的地方”。这儿的“化”是后缀, 作为后缀的“化”的用法是: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 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显然, 此处“化”字冗余, 应去掉。
4、课文《最后一课》48页“个个人那么专心, 教室里那么安静。”中的“个个人”别扭, 可把“人”字去掉, 也可改为“每个人”或“人人”。
5、第十四课《我的母亲》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 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句话中的“流”用得不当, “汗珠”怎会“流”呢?应改为“滴”或“滚”。
还有, “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 轻轻把被窝盖上, 向我额上吻了几吻。”这里, “被窝”应为“被卧”。被窝:为睡觉叠成的长筒形的被子。被卧:被子。“向”应改为“在”。
像以上的错误在教材中还有不少, 在此仅举以上几例, 旨在抛砖引玉, 务请专家学者多多指教。
知识目标:
认读5个字,能按要求写出词语。
能力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诗中的童趣。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诗中的童趣。
教学难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冰花吗?把你见到的说给大家听。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文中的窗花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看谁能读准字音。(对照课后生字表)仍不认识的字问老师或同学。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用手势表示出,标错的及时改正过来。
2.课文中有很多生字小朋友,你记住他们的名字了吗?
(1)自主识记。
(2)这些生字小朋友在文章中你还认识他们吗?快试一试吧。
(3)自己读课文。看谁不丢字,不加字,读音准确。
(4)读词语卡片,生练习读并扩词。
(5)识记多音字。读音,组词。
三、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说说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直线画出有关句子,并练习做旁注。
2.全班汇报学习情况。
(1)说说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2)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小作者的心情都有那些变化。
(3)体会小作者的不同心情,自己试着有感情的读一读。
四、美丽的窗花把我们带竟了进了童话世界。想象一下,窗花还可能像什么?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五、作业。
选做题:
1.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2.读词语,照样子写。
轻轻地
密密的
(1)读一读词语。
(2)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于晓
随着新年元旦钟声的敲响,忙碌而充实的一学期又即将过去。但我认为过去并不意味着失去,而是伴随着过去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希望,因为正是拥有了精彩和富有意义的过去,才会搭建起希望的桥梁。美好的东西总是令人难忘的,下面将我这学期的教学做以下的总结:
一、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④扩充学生的知识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针对目前高考与现代社会对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在课本的基础上拓展相关的知识面,使学生的思想不被禁锢于学校的方寸之地,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进而能够随时适应和应付社会上的各种情况,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尽量克服作为一句新老师所出现的语言不连贯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并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在课堂上不只老师讲,而且学生也要站起来讲,形成教学互动,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在减轻学生的负担的同时对其知识进行巩固与提高。
二、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三年级的学生属于过渡时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个别学生还有抄袭作业现象,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利用自己年纪与其相仿的优势,在有共同话语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朋友,能够说出知识话来;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并积极寻找差生所拥有的优点,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有一无是处,充分利用他们身上的优点进他们进鼓励,刺激他们学生的兴趣与自信心。
三、本学期开展了两次全校性的语文公开课,也积极参与了语文科组的公开课交流,观摩师傅和鈡屋小学的优秀课,虚心向师傅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认真学习了新课标的要求,并勇于从事语文教学的新尝试,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水平。
四、注重夯实基础,指导语文教学。
三年级的写字教学往往被老师忽略,本学期,我重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利用写字课、午读时间,让学生练习写字本,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 2
真书写。
在教学中,我继续加强词语、句子训练,引导学生自学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在进行课文学习时候,我首先进行泛读,发挥示范作用,其次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
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只有肯说会说才会写作。因此,我非常重视每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每次课上,我都要求学生说话完整、围绕主题。每节口语交际课带领学生创设交际情境,全班一起参与讨论、交流,重视说与听的训练。
五、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正式开始。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作文的选题入手,以写童话、想象文为主,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另外,积累大量的语汇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每周让学生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利用中午空闲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并能用上自己所积累的好词句练习说上一两句话。在这样的训练下,学生在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
六、存在的问题。
1、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本班 3
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其中有一些学生在习惯方面存在着的问题,如写字习惯很差,写字姿势不正确,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还有个别学生字迹潦草;还有的学生作业不能按时上交;或遇到难题没有坚强的意志,不会主动克服解决。
2、写作方面水平差异太大,导致全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不够均衡。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以克服。
七、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 教师常常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 小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运用。 小学三年级学生思想还不是十分成熟, 思维方式比较简单, 这个时期的学生还比较贪玩, 不能理解学习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时间相对比较少。 这就要求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 采用小组学习教学方式, 让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学习语文知识,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小组学习的具体方法
小学是学生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 需要教师格外关注学生。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 学生年龄比较小, 活泼好动, 不能听从老师安排,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讲课的难度。 因此,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 通过以下具体措施进行教学。
1.生字合作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学中, 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认识生字。 在认识生字以后, 让同桌组成小组, 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 两个同学相互提问并检查生字。 一个学生进行听写生字, 另一个学生进行监督, 然后角色互换。 最后两个同学针对错的生字再次回到原文学习, 及时纠正对方的错误, 并提高双方的学习效率。 这样能够充分利用课堂, 在课堂上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2.词语练习
在小学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教学中, 学生认识基本的生字以后需要对词语进行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小组学习模式,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中, 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学到更多词语知识。 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增加学习难度, 使得学生能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通过近义词或者反义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 让学生进行小组分析。教师让学生说出词语“热闹”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时, 需要让学生组成若干个小组, 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掌握知识程度不同, 通过大家的观点集合在一起, 在能够回答出教师问题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程度, 还能判断哪些是近义词, 哪些是反义词, 挖掘到更多词语。 另外,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朗读合作
在小学阶段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不断开发学生学习潜能,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中, 需要关注学生的字词发音, 从小锻炼学生学习普通话。 教师可以将课文的长度合理划分, 让学生分层次进行朗读, 并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例如, 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时, 教师可以让小组之间进行讨论, 把文章分成哪些层次, 再让学生朗读, 也可以根据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看看哪一组同学的朗诵最具有感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写作教学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材中, 每一个单元都涉及写作。 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写作探究,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要求在教师安排写作内容以后, 对小组分析的形式进行讨论, 正确把握写作的方法,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限, 因此需要在小组讨论中, 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灵感, 提高写作思路。
三、小学三年级语文小组学习的主要形式
在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 许多教师已经运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 但是有些小组讨论学习模式比较落后, 不能满足当代的教育需求。 为了提高小组讨论的教学效率, 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设计以下几种小组模式。
1.常规小组模式
小学三年级在进行分组时, 要合理分配学生,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组, 要求小组成员合理分配任务,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合理分配任务, 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其中, 使得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发挥自身功能, 最大限度地提高小组学习效率。
2.兴趣爱好形式
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及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不同产生了一系列个体差异。 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性格及兴趣都存在一定差异。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分组的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进行分组学习。 例如, 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蒲公英》这篇课文时, 教师可以让喜爱植物的同学分成一个小组, 在共同的兴趣爱好的前提下, 有效提高学习兴趣。
3.学习方式形式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分组, 使得小组成员能够在一个平等的范围内进行学习,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有的学生喜欢朗读课文, 有的学生喜欢默读课文, 有的学生喜欢拿笔记录。 通过教师观察, 将具有相同学习方式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 这样能够使得学生之间能够高效率地配合学习, 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四、结语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采用小组学习模式, 能够有效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 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感情。 在小组学习中, 能够营造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基础上, 提倡运用小组学习教学方式。小组学习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 很多教师已经采取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 小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本文针对小学三年级语文的教学特点, 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小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淑香.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J].赤子 (上中旬) , 2015 (04) .
[2]郑云凤.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4.
坪坝:平坦的场地。绚丽:灿烂美丽。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鲜艳: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形容灿烂艳丽,色彩丰富。
招引: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第二课 金色的草地
盛开:(花)开得茂盛。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引人注目:引起的人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合拢:合到一起。
假装:故意做 出某种动作或姿势来掩饰真相。
第三课
爬开都峰
笔陡:像笔杆一样直上直下。形容坡度很大。发颤:发抖。
奋力:努力、尽力,充分鼓起劲来。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兴奋,振作。汲取:吸取的意思。居然: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第四课
槐乡的孩子
耷拉:下垂。觅食:寻找食物。
炊烟: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满载而归: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大。常用来形容外出办事圆满成功,成果显著,含褒义。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灰雀
惹人喜爱:引起人们的喜欢和爱护。仰望:抬着头向上看。可惜:值得惋惜。
果然: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例:大雨过后,天空果然了同现了一道彩虹。婉转:(歌声、鸟鸣声等)悠扬动听。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
第六课 小摄影师
明媚:景色鲜明可爱。打量:观察的意思。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停当:齐备;妥当。
第七课 奇怪的大石头
孤零零: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或没有陪衬。平整:平正整齐。考察:实地观察、调查。震惊:大吃一惊;使大吃一惊。
严严实实:不留空隙或出口,形容非常严密。恐怕:猜想,估计。突兀:高耸的样子。
遗迹: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第八课 我不能失信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扑空:没有在目的地找到要找的对象。
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练武。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努力。闻,听的意思。鸡:指鸡鸣。舞:指舞剑练舞。
翻来覆去:指躺在床上来回翻身。比喻事情一再重复。效力:这里指出力。凛冽:刺骨地寒冷。酷暑:极热的夏天。纪律:规则,制度。支持:这里指鼓励或援助。
第三单元 第九课 古诗两首
萧萧:指风声。客:漂泊在外的人。知:推测,料想。篱落:篱笆。独:单独。异乡:他乡。异,别的,其他的。逢:遇到,碰到。佳节:这里指重阳节。实际泛指一切。倍思亲:加倍地思念亲人。遥:远。
登高:古时习俗,每年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上高处。夜书:晚上写。书,写。
第10课
风筝
精心:特别用心,细心。憧憬:向往。
凌空: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天空中。翩翩飞舞: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大惊失色:惊慌得脸色都变了。
千呼万唤:指多次呼唤,再三催促。唤,呼叫,喊。倏地:极快地,迅速地。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样子。
第11课
秋天的雨
留意:注意;小心。五彩缤纷:形容颜色很多。频频:屡次;次数多。
第12课
听听,秋的声音
道别:告别。
歌韵:和谐悦耳的歌声。文中指蟋蟀好听的叫声。叮咛:反复地属咐。掠过:轻轻擦过或拂过。歌吟:歌唱,吟咏。辽阔:宽广;空旷。绽开:裂开,开放。
第13课
花钟
争奇斗艳:竞相展示形貌、色彩的奇异、艳丽,以比高下。争先恐后 争分夺秒 力争上游 据理力争 百家争鸣 灼伤:因温度高而烧伤。吻合:完全符合。
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大致:大概、大约。欣然:愉快的样子 适宜:合适,相宜。淡雅:(颜色、花样)素净雅致。
第14课
蜜蜂
超常:超乎寻常的。证实:证明其确实。
激动:(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如:情绪激动。迷失:弄不清(方向),走错(道路)。准确无误:正确,没有差错。沿途:沿路。
本能:人类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第15课
玩出了名堂
名堂:成就;成果。看守:负责守卫、照料。聘请:请人承担工作或担任职务。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第16课
找骆驼
愤愤:很生气的样子。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第17课
孔子拜师
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日夜兼程:形容不分白天和黑夜地赶路。风尘仆仆:比喻旅途的劳累。纳闷:疑惑不解。佩服:感到可敬而心服。相距:相互间距离。大概:大致的内容或情况。
迎候: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到来的人)。请教:请求指教。
毫无保留:一点儿也不保留。毫,数量极少,一点儿。毫不费力、毫无办法、明察秋毫、秋毫无犯 止境:尽头
品行:有关道德的行为。
第18课
盘古开天地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混沌: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奔流不息:指水急速地流动而不停息。茂盛:生长得多而茁壮。滋润:增添水分,使不干枯。浊:浑浊
第19课 赵州桥
设计: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雄伟:雄壮而伟大。坚固:牢固;结实。美观:(形式)好看;漂亮。
遗产:借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回首遥望:把头转向后方,向远处望着。
第20课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名扬中外:指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形容名声很大。悠闲:闲适自得。溜达:散步;闲走。
传神:(优美的文学或艺术品)描绘人或物,给人生动逼真的印象。摊贩:摆摊子做小买卖的人。官吏:旧时政府工作人员的总称。形态各异:形状、样子各不相同。
含异字的成语:异口同声 异曲同工 异想天开 奇珍异宝 日新月异 乘:古代指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惊扰:惊动扰乱。
传神:(优美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人或物,给人生动逼真的印象。风貌:风格和面貌。
第六单元 第21课 古诗两首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中断:从中断开。开:开通。至此:到这里。回:回环,转弯。出:高高地耸出。
饮湖上:在湖上饮酒。湖指西湖。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形容水波流动。淡妆:妆化得很淡。宜:合适。
楚江:指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亦:也。奇:奇妙。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他三位是: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第22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
富饶:在课文中指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饶:富足。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瑰丽:非常美丽。交错:交叉,错杂。
千奇百怪:多种多样,形状各异。栖息:课文指鸟类停留休息。绽开:裂开。本课指花朵开放。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庞大:极大、巨大。本课指海龟身体大。必将:必然,一定会这样。
第23课 美丽的小兴安岭
淙淙:流水的声音。
葱葱茏茏:形容草木青翠茂盛的样子。苍翠:草、木等植物呈深绿色。
第24课 香港,璀璨的明珠
琳琅满目:满眼都是各种各样的美玉。比喻眼前充满了美好的东西,常用来形容东西很多很漂亮。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部都有了。物美价廉:东西好,价格便宜。一应俱全:一切应该有的全都有了。举世闻名:全世界都很著名。
奔流不息:流得很急的水流,永不停息。五洲四海:指全世界各处。
漫长:长得看不见尽头的(时间、道路等)。佳肴:精美的菜肴。
胜地: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
含光字的成语:光辉灿烂 光天化日 湖光山色 明珠:比喻美好的事物。
第七单元
第25课 矛和盾的集合
固然:本来,原来。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合二为一:把两种方法或两件物件合并在一起。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左抵右挡:向左右抵住和阻挡。抵,抵抗。挡,挡住。注意抵的右半部分不要少写一点。
难以招架:对方来势猛,很难抵挡。紧张危急:形容情况十分紧急危险。
大显神威:形容充分显露自己的高超的本领。
第26课 科利亚的木匣
躲避: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第27课 陶罐和铁罐
奚落: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懦弱:软弱无能,不坚强。如:性格懦弱。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恼怒:气恼,发怒。如:十分恼怒。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和睦相处:相处得好,不争吵。羞耻:不光彩,不体面。如:不知羞耻。理会:理睬。如:谁也没理会他。
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如:岁月流逝。覆灭:全部被消灭。如:全军覆灭。覆盖:遮盖。如:覆盖上积雪。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光洁:光亮、洁净。
朴素:朴实,不浮夸;不虚假。
第28课 狮子和鹿
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没精打采:形容没有精神,不高兴的样子。机灵:聪明伶俐,机智。犹豫:拿不定主意。
凶猛:(气势、力量)凶恶强大。
灰心丧气:(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精美别致:精致美好,新奇,跟寻常不同。
第八单元 第29课 掌声
文静:(性格、举止等)文雅安静。轮流:依照次序一个接一个,周而复始。注视:注意地看。骤然:突然,忽然。
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使镇定。忧郁:忧伤,愁闷。持久:保持长久。
歧视:不平等地看待。文中是指看不起英子,不把她当正常的同学看待。
第30课 一次成功的实验
如实:按照实际情况。
不假思索:本文中的意思是不经过思考,脱口而出。激动:(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第31课 给予树
试探:用含义不很明显的言语或举动引起对方的反应,借以了解对方的意思。宽裕:宽绰富余。
分享:和别人分着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体贴:细心考虑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切、照顾。诚挚:诚恳真挚。
沉默不语:不说话。这里是指金吉娅为没能给大家买到更好的礼物而难过;另一方面她也害怕妈妈的责怪。
显然:容易看出或觉察到;非常明显。如愿以偿:文中指小女孩的愿望得到实现。
第32课 好汉查理
课堂教学在面对这种乱课堂的情况,我们教师要引用好的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学习上,把学生转换成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会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又散,这样的课堂教学肯定会乱。
所以,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跃而不乱,教师应该在学生思维形式与学习方式上拟定好课堂秩序的新规范,才能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明确要求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郑重地向学生强调,听和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听明白,要善于表达。
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因此,说要大胆、听要专心,在倾听的基础上再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那就更好了。
三、要发挥示范作用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吐。教师要专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偶尔作提示,但不要打断学生的发言,发言时要让学生养成举手的好习惯,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到别人说完再说,不要在课堂上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等。
教师的评价中也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这样学生会在无形中受到了潜移默化,我相信在这样秩序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少一些毛病、多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师:同学们,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 景色秀美, 其中, 三峡就是我国著名的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课前, 我们简单了解了三峡, 现在, 有一位三峡老爷爷特别想带我们去三峡游览, 他可是生在三峡、长在三峡的哟, 对三峡十分了解。孩子们, 就让我们跟随老爷爷的步伐, 一起去三峡看看吧!
播放视频:三峡风光 (1分钟)
【创设情境】
师:这就是老爷爷的家乡, 你们看到了什么, 它们留给你们怎样的印象呢?
生1:我看到了很多山, 很多水, 山很高, 水很深。
生2:我看到了张飞庙, 还有丰都鬼城, 它们让我觉得害怕。
……
师:看来三峡真是名不虚传, 一个短片, 就让同学们有说不完的话, 那更何况是生在那儿、长在那儿的老爷爷了。可是老爷爷现在不在三峡, 他跟随三峡移民的大军, 离开了三峡。当我问他想对三峡说些什么的时候, 他饱含深情的朗诵了一首诗, 这首诗就是《三峡情》。
师:请孩子们齐读诗题。 (两遍)
师:看到这个题目, 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老爷爷的情况, 你有什么问题?
【从诗题和创设的情境提出问题, 给学生的学设置疑问, 给教师的教埋下伏笔】
生1:老爷爷为什么要朗诵这首诗?他到底想说什么呢?
生2:三峡又不是人, 它怎么会有感情呢?
生3:三峡情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情啊?
二、初读全诗, 学习生词, 初步感知《三峡情》
师:孩子们很会开动脑筋, 问题提得好, 带着这些疑问, 请孩子们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通顺诗句, 并看看全诗一共分几个小节。
生自读。
师:一起告诉老师, 全诗一共分几个小节?
生:四小节
师:哪位小朋友来读第一个节?其它小朋友要仔细听, 一会儿要做小小评论家, 来评评你同学的朗读哟。
【学生读评, 让学生学会倾听、评价, 纠正字音】生读生评。
师:这一小节里面有没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呢?
生:叶笛。
师:哪个孩子来帮帮她, 告诉我们大家叶笛是什么?
生:叶笛就是用叶子做成的笛子。
师:你很聪明, 知道用分一分的方法来理解这个词语。来, 我们一起来看看叶笛。 (展示牧童骑在牛背上用叶笛吹奏的图片)
生:竹篙是什么东西呢?
生2:竹篙就是用竹子做成的可以撑船的工具。
师:非常棒, 看来同学们见识很广, 来, 我们来看看竹篙。 (展示小孩子用竹篙划船的画面)
师:孩子们, 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 我们读通了第一小节, 让我们把竹篙、叶笛的意思读进诗句里面吧。
生齐读第一小节。
生读, 生评第二三四小节。
……
三、重组诗文, 指导朗读, 体会三峡景色美
师:刚刚看短片时, 同学们发现三峡有很多美丽的风光, 那你们知道老爷爷最留念三峡的什么风光吗?在诗中找一找。
生:三峡雨和三峡云。
师:请孩子们找找, 看看诗中哪些地方写到了三峡雨和三峡云, 把它们勾出来, 并想想它们是怎么样的, 老爷爷为什么会留念?
【学生自己重组诗文】
学生边读边做批注。
生:我勾了第一小节的诗句“三峡雨, 三峡云, 故乡的景, 故乡的云”我想正因为这些云和雨是故乡的, 所以老爷爷才这么想念。
师:说得很棒, 孩子们, 月亮啊是故乡的最圆, 星星是故乡的最亮, 这云和雨呀也只有故乡的才最值得留念。来, 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诗, 读出留念之情。
生齐读。
生2:我勾了“细如丝, 柔如锦, 洁如玉, 白如银”我觉得那里的雨和云很洁白很干净。
生3:我也勾了这几句, 我觉得写得很美。
师:那你能从这些诗句里面体会到老爷爷的留念吗?
生:能, 因为它们都很漂亮。
师: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漂亮, 这种留念呢?
生1:读得轻一些, 慢一些。
师:谁来试一试?
生1试读。
生2试读。
师:老师也来读一读 (师示范读) 。
师:好, 孩子们, 请看大屏幕,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诗句, 读出云的洁白如玉, 读出雨的细与柔, 读出三峡云、雨的美丽, 读出老爷爷的留念。 (师领读)
板书:风景 (云、雨) 美留念
【结合对文本的分析, 通过学生试读, 教师范读, 教师领读等多种方式, 在朗读中体会景色美, 感受留念情】
四、图文并行, 读想结合, 感受三峡生活乐
师:同学们, 天晴的三峡, 蓝天白云, 绿水青山;下雨的三峡, 细雨蒙蒙, 云雾缭绕, 这一切都让老爷爷怀恋, 可是他更怀恋的是在这云里雨里的童年时光。孩子们, 找找, 哪些诗句写了老爷爷的童年生活?
生:齐读“从小爱在云里走, 口吹叶笛赶羊群, 从小爱在雨里淋, 手挥竹篙驾船行。”
生:老师, 为什么他们会在云里走呢, 他们又不是孙悟空?
生:他们为什么喜欢淋雨呢, 不会感冒吗?
师:孩子们很会发现问题, 来, 老师先给你们看看图片, 结合图片你来想想这到底是为什么? (展示云雾缭绕, 雨雾蒙蒙的三峡图片)
【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让学生直观了解三峡云雾缭绕的景致】
生1:是因为那里雾很多, 看起来像到处都是云。
生2:他们那儿下的雨很小。
生3:山很高, 高到云里边去了。
生4:雨下得很多, 他们要干活, 不能撑伞, 所以只能淋雨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哈哈…… (全班笑)
师:孩子们很会思考问题, 确实是这样的, 三峡云多雾多, 山又高, 所以经常像走在云里一样。而三峡雨水充沛, 细如丝, 洁如玉的雨, 淋起来啊还很舒服呢。孩子们, 请闭上眼睛, 听老师朗诵, 边听边想象画面, 去三峡的云里面打个滚, 雨里面洗个澡吧。
【教师示范读, 学生闭目听, 边听边想象, 带学生进入情境, 真切感受三峡生活的快乐】
师示范读。
师:睁开眼睛, 孩子们, 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山羊在吃草。
生2:我看到了, 老爷爷在吹叶笛, 声音很好听。
生3:用竹篙撑船的一定很好玩, 我也好想试一试。
……
师:同学们想象丰富, 老师看到了这些:蓝天白云下, 小男孩正在快乐的吹奏着叶笛, 羊群们在山坡上自由自在的吃着青草;细雨蒙蒙中, 小女孩正在悠闲的撑着竹筏, 绿水倒映着青山, 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孩子们, 你们觉得这样的生活怎么样呢?
生1:自由自在。
生2:很快乐。
生3:很好玩。
生4:很美。
师:老爷爷就是这样自由快乐地长大的。板书:生活乐留念
师:带着这份快乐, 让我们来读读这几句诗。
生齐读。
五、回味诗句, 深情呼喊, 领悟热爱思乡情
师:同学们, 三峡的云和雨是这么的美, 三峡的生活是这么的快乐, 可是老爷爷却离开了三峡。在他乡, 老爷爷常常独自站在山顶向着自己家乡的方向眺望着眺望着……孩子们, 你们觉得老爷爷会想些什么呢?
生1:他会想家乡。
生2:他会想他的叶笛、羊群, 他撑船用的竹篙。
生3:他会想三峡的云三峡的雨。
生4:他想回家。
……
师:他会想他是否还能吹响曾经吹过的叶笛, 他会想羊群是否还能听懂他的呼喊, 他会想曾经用过的竹筏是否还在, 他会想“几时再登巫山顶/唱支山歌唤羊群/几时再登夔峡门/喊一声号子驾船行”他会想:生齐读“几时再登巫山顶/唱支山歌唤羊群/几时再登夔峡门/喊一声号子驾船行” (配乐) (读三遍)
【全文教学高潮, 三峡情的背景音乐和反复朗读加深孩子的情感】
师:孩子们, 老爷爷是想家乡, 想回家, 可是他毕竟已经离开, 你们觉得他心情怎么样呢?
生1:伤心。
生2:难过。
生3:后悔。
师:他为什么伤心难过呢?
生:因为他想家乡, 思念家乡。
师:请看黑板, 孩子们, 三峡云三峡雨让老爷爷留念, 三峡的生活更是让老爷爷回味无穷, 可是老爷爷却不在家乡, 那孩子们, 这三峡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 老爷爷到底想说些什么呢?
【照应开头, 强调思乡情】
生:思念家乡的感情。
师:板书思乡情
师:刚才有孩子说老爷爷会后悔, 是啊, 离开这么美丽的家乡是应该后悔, 可是老爷爷不后悔, 他说是因为三峡移民才离开的家乡。孩子们, 为什么因为三峡移民离开家乡就不后悔了呢, 老爷爷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自己思考, 课后孩子们可以与我进行交流。好了, 孩子们, 让我们带着对老爷爷最深最真的祝福, 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祝福老爷爷平安幸福, 祝福天下所有离开家乡的人快乐美满。
【教师设疑, 学生自己领会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六、欣赏歌曲, 背诵全诗, 再次感知《三峡情》
生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师:孩子们读得真好, 老爷爷感动了!他呀, 不是别人, 就是这首诗的一位作者, 他为《三峡情》谱了曲, 他要将他心中对家乡的爱和思念传唱。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会唱的孩子可以一起唱唱。孩子们在优美的《三峡情》歌声中结束此课。
【三年级上语文作文周记】推荐阅读: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作文09-24
三年级语文课本上09-11
三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11-16
三年级上语文复习总结12-01
苏教三年级上语文阅读05-28
三年级语文上秋天的雨09-09
三年级语文上成语故事11-22
语文三年级上说课稿12-03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05-28
八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