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常识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通用10篇)

常识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篇1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内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毛慧慧:

活动日期: 15.3.22 周次: 3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第二十一章解直角三角形的复习小结,20.1二次函数和20.2二次函数的图象(1-2)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内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孙慧娟:

活动日期: 15.4.11 周次: 5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解直角三角形小结和二次函数及图象4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共5个教案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讨论月考试卷的分工和重点、难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王静:

活动日期: 15.4.26 周次:7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共5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确定五一的分层假期作业。

(4)完成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共7个教案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讨论月考的阅卷和分析工作。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袁亚利:

活动日期: 15.5.10 周次:9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共5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根据学生实际补充相应练习题。(4)完成反比例函数和本章小结的教案。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根据月考情况,研讨查漏补缺的具体措施。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毛慧慧:

活动日期: 15.5.27 周次: 11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反比例函数和本章小结的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根据学生实际补充相应练习题。(4)完成22.1——22.3的教案。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研讨期中考试的复习计划。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孙慧娟:

活动日期: 15.6.8 周次: 13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22.1——22.3的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根据学生实际补充相应练习题。(4)完成圆周角和小结的教案。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进行期中考试的复习。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王静:

活动日期: 15.6.21 周次: 15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圆周角和小结的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根据学生实际补充相应练习题。(4)下周考试,暂时没有教案。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高中政治组高一年级集体备课记录 篇2

时间:2014年9月9日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1、传达市教研会议精神:对新老师的要求;工作作风的转变,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东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政治教师的特别要求;

2、教学研讨活动:(1)本周教学计划: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用三个课时讲完

(2)本课教学重点:商品的含义和属性;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纸币的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3)本课教学难点:商品的价值;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贮藏手段职能;纸币为什么能够代替金属货币;通货膨胀率和纸币贬值率的计算

(4)难点突破方法:a、商品价值的突破:举一个简单物物交换的例子,分析其中能够交换成功的原因,为什么要交换?(使用价值,质的不同);为什么能够交换?(价值量相等),由此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价值”的经济学意义;b、货币的产生与本质:简单的物物交换到扩大的物物交换的困难,引出一般等价物的含义;在列举历史上出现过的一般等价物,发现其中的缺陷与不足,由此讨论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由此得出货币的含义和本质。c、货币贮藏手段职能:强调执行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第二次集体备课

一、时间:2014年9月15日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进度安排:上完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框信用卡和外汇的内容;另一节课讲练习

2、下周教学安排:讲完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3、重难点分析:(1)重点: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2)难点:商品价值量的确定;社会劳动时间的概念;社会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

(3)突破方法:通过一个案例题,对涉及的量进行计算,从而弄清这几对关系

4、课时安排:本周第一课时讲完供求决定价格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本周第二课时讲完价值量的及对关系。

第三次集体备课

一、时间:2014年9月22(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讲完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3、重难点分析:(1)重点:需求定律和需求曲线;互补品、替代品的概念和关系;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概念与关系;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难点:需求曲线图;互补品与替代品;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

(3)突破方法:利用图像法说明互补品与替代品、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之间的关系;

4、课时安排:本周第一课时讲完价格变动的影响,结束本课课程;本周第二课时讲评本课练习。

第四次集体备课活动

一、时间:2014年9月29(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讲完第三课两框内容:消费及其类型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重难点分析:(1)重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衡量消费水平的指标——恩格尔系数;

(2)难点:如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水平提高的一般规律,消费结构。(3)突破方法: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这一个知识点时,要从三个方面讲解:

1、避免盲从

2、避免情绪化消费

3、协调消费,精神资料消费与物质资料消费协调;通过对知识点细致精讲,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4、课时安排:本周第一课时讲完消费及其类型;本周第二课时讲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五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0月13(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讲完第四课两框内容: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说明:由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内容较多,一节课讲不完,因此我们建议本课两框共用三个课时讲完)

3、重难点分析:(1)重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高考常考内容);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高考常考内容);

(2)难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以及三个具体表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注:本课知识点比较碎,易错点多,尤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框讲解时需要精讲精练)(3)突破方法:在讲生产对消费的反作用时,可以结合当前热点问题进行讲解,例如各种培训热,考试经济等;“消费所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这里要讲清楚“调整”和“升级”所表达的不同含义;在讲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时,一定要把每个环节所起的作用讲清楚;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定要注意“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区分开来;特别强调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一定要把公有制形式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区分开来。

第六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0月20(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企业的经营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结束第四课剩下的内容,讲完第五课第一框内容的前半部分:公司的类型;

(说明:由于上周内容还剩一个课时,企业的经营这一框预计要两个课时,因此本周新课部分实际只能上完企业经营的前半部分,即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因此集体备课时只把新课部分降到企业经营这部分。)

3、重难点分析:(1)重点:公司的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企业的经营;

(2)难点:公司的含义,尤其是对公司法人的理解;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 ;企业兼并与强强联合的区别,企业破产的意义;

3、突破方法:对的公司含义的理解,着重要讲透彻法人的含义,围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这两个问题来讲解;对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分,通过列举一个表格来说明,使这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

第七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0月27(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新时代的劳动者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 结束第五课第一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部分;讲完新课部分:新时代的劳动者

3、重难点分析:(1)重点:就业的意义;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政府,企业,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劳动者自身应树立的择业观;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意义;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从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自身角度谈;劳动者维权的途径

(2)难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重难点)

3、突破方法:就业对社会的意义,着重从社会稳定和社会再生产两个角度来进行;对于择业观,则运用案例法进行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现一些反应这些观念的图片来理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强调要用合法途径维护,反对用非法暴力手段(结合当前拖欠民工工资,跳楼讨薪等热点问题)

第八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1月3(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投资理财的选择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 讲完第六课的两框新课: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

3、重难点分析:(1)重点:储蓄存款的种类和利率的计算;储蓄存款的本质和意义;我国商业银行的种类和业务;股票的本质和特点;股票和债券的比较;债券的性质;商业保险;

(2)难点:储蓄存款的本质和利率的计算(尤其是年金的计算);三种债券的比较;储蓄、股票和债券三种投资方式的比较;商业保险的本质和意义。

3、突破方法:对三种投资方式的比较可以用一个表来说明,分别从收益性和风险性两个角度来进行比较。

第九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1月10(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期中考试复习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1)做完一套第二单元的测验卷(2)进行期中模拟测验。两张试卷讲解预计两到三节课(考虑到各个班级课程安排,有的班级有三节课的复习时间,有的班级只有两个课时)(3)讨论期中复习的问题和上次教研活动对本次期中考试的安排

3、内容概要:期中考试题型为20道选择题,两道大题;分值分布为选择题60分,两道大题40分;两道大题出题方向为价格的有关知识和社会再生产的有关知识

4、应对措施:两道大题非常像我们之前讲过的两道练习题,因此在复习时再给学生强调一遍。

第十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1月24(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个人收入的分配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 讲完第七课两框新课: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说明:第二框内容较多,因此本框由两个课时讲完,本周重点讲完本课第一框和第二框第一目,第二目兼顾效率与公平放在下周讲)

3、重难点分析:(1)重点: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的内容,原因和意义;按劳分配的内容和意义、适用条件;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2)难点: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3、突破方法:本课第一框理论性较强,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对现实经济生活的解释能力弱,因此在讲课时着重从理论层面进行讲解,弱化对现实经济生活,目的是要学生能够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一些概念;能够区分收入属于按什么分配。第二框题的难点是如何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围绕“一个制度,两个举措”进行讲解,第一个举措要特别强调“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所侧重的不同方面,前者是强调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秩序,而后者强调行业的收入差距;另外要注意第一个举措是在初次分配领域,第二个举措是在再分配领域;课堂上还要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不同。

第十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1(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财政与税收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 结束上周第七课剩下的一目,预计一个课时;讲完第七课第一框内容——国家财政;

3、重难点分析:(1)重点:财政的实质;财政预算和决算;财政的三大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处理财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财政的收支状况及其经济意义

(2)难点:财政的三大作用,尤其是第三个作用——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这里涉及到国家宏观调控和相关的财政政策

3、突破方法:运用相关的资料图片来说明财政的作用,比如财政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的作用;通过展示三峡水利枢纽、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图片,以此说明这些工程浩大,需要财政的强有力支持,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过展示金融危机时,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刺激内需的资料,以此来认识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进而讲解财政政策的类型和宏观国民经济形势。

第十二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8(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征税与纳税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讲完第八课第二框征税与纳税的内容;第一课讲完本框第一目,第二课讲完本框第二目。

3、重难点分析:(1)重点:税收的特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义务;违法税法的四种常见表现

(2)难点: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4、突破方法:增值税要注意讲清楚纳税人和特点。增值税的两个特点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地方,因此通过一个案例是说明税收的实际操作,以此来理解增值税的这两个特征;关于个人所得税,着重讲解计算方法和特点意义(注意区分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的不同)

第十三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讲完本课内容:市场配置资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重难点分析:(1)重点:资源配置的含义、必要性和方式;市场经济的含义、机制、优点和市场秩序;诚信体系建设;市场调节的缺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三大手段;

(2)难点:市场配置资源和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调节缺陷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之间的区别;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国家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突破方法:市场配置资源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讲课中可以运用具体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道理;市场调节的三大缺陷之间的区别主要区分自发性与盲目性和滞后性之间的区别,前者主要是由市场主体主观原因造成的,而后者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客观原因造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要注意的是科学的宏观调控,着重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因此宏观调控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做的更好,更有成效,这点可以结合08年金融危机中美两国的不同处理方式和不同效果来加以说明;国家宏观调控三大手段的区分,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进行说明;特别强调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注意原来的“基础性作用”变为现在的“决定性作用”。

第十四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22(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建设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讲完第十课的两框内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围绕主题,抓主线;

3、重难点分析:(1)重点:“三步走”发展战略;总体小康的特点;全面小康的目标和实现方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和措施;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资源节约些、环境保护型社会;

(2)难点: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和要求;

4、突破方法:本课理论性强,文件语言多,因此要结合我国社会现状充分挖掘文字背后的内涵。

第十五次集体备课记录

一、时间:2014年12月29(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

发言人:

主题: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二、教学研讨活动

1、本周教学安排:用一周两个课时讲完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这两框;

3、重难点分析:(1)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2)难点: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影响;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4、突破方法: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的不同影响主要从当前国家贸易格局来理解,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如何提高开发型经济水平主要结合我国国际贸易中处于价值的低端链来说明。

第十六次集体备课记录

主题:期末考试安排:

一、时事政治

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2014年10月22日——10月23日在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非正式领导人会议于2014年11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合作伙伴关系。习近平强调,应对经济新形势,亚太经济体应深入推进经济一体化,打造亚太经济带,形成利益融合、开放型的亚太经济格局,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3、2014年2月24日,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4、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定为国家宪法日。

二、期末考试问答题

1、在营造放心、安全食品市场问题上,政府、企业、个人各自应承担的责任

政治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篇3

一、活动时间:2016.8.25。活动地点:集体备课室。

三、活动内容:思想品德《自强》集体备课。

四、主备人:张娜

五、参加人员:全组人员。

六、活动过程:

毕老师 : 政治组集体备课活动开始,首先由张老师本次集体备课的整体预设介绍给大家,我们集思广益,加以补充完善。

张老师:下面我从本课设计理念、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的确立依据以及采取的教法和学法等方面加以 详细说明.(一)设计理念: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只有自强者才能生存和发展。而现在的青少年往往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因此在教学时充分了解学生的自身特点,设计符合他们要求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掌握一些自强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中的第四课第二目从 “理想,自强的航标”“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等三目,分别介绍自强的三个主要方法。依据课标“成长中的我”中的“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和学生自身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并知道如何做一个自强的人。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并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难点:联系学生实际来探讨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设计

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巩固练习四步教学来完成,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来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消化本节知识。

首先学生阅读教材51-57页的内容找出本课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加以说明。然后合作探究: 1你有自己的弱点吗?说一说战胜他的经验和方法。2求医问药--帮小红出主意她究竟该听谁的意见? 3自强宣言书

(五)巩固练习:

通过选择、探究与实践既达到复习巩固目的。也使知识更系统化,条理更清晰。

王老师::我觉得本课预设科学合理, 学习目标明确,点拨到位.问题设置富有启发性、层次性.并关注学生 的思维训练,达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促成高效学习.大家谈到板书设计需要加以完善。

吴老师:本课设计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板书设计这里我也有同感, 需加以改进.毕老师:本课设计的探究活动设置,利于学生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我觉得板书需加以改进.。:金延江:本课设计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训练,问题设置利于学生积级思考,给学生 参与教学的机会.,板书内容应详细一些.。

高二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1 篇4

研讨内容:

1、统一教学进度;

2、落实本学期的作文题目;

3、落实本学期开课老师及课题;

王晓:这学期因为校庆和国庆,在期中考之前完成必修五的教学任务是比较紧的。我们要抓紧教学的进度,前面的文言文、诗歌、写人记事的散文可以多花一些时间,第四单元的课文可以快一点。

黄金建:时间紧,任务重,教学时应抓住重点,突出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上,尽量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林庆丁:我、傅美群和林玉梨这学期是高三兼高二,以前没接触到新课程,要多向从高一上来的老师请教,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还要多了解、多实践。

郑玉仁:我也是第一次接触新课程的,看了学校发的那一本《高中新课改学生导读》,里面说了,高中语文必修的文本一共有五本,要在高二上学期期中考之前上完,这学期期中考以后还有几本选修的,任务可能更艰巨。林惠鹏:听说新课程还要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还要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课题学习,这些都是挺新鲜的。我还以为高二的教学可以轻松一些,现在看来比教高三毕业班的还要辛苦,看来得有思想准备。集体讨论决定:

1、本学期傅美群老师开课;

2、本学期作文要完成六至七篇;

3、本学期的每周一早上第三节为高二语文备课组的活动时间。

高二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2007年9月24日)

研讨内容:新旧课程观念怎么衔接

黄燕闽:如火如荼的高中课改已经实践了一学期了,但在具体操作中,仍使我们感到困惑的东西仍不少,亟待解决。

林庆丁:高中语文新课改强调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是不是就意味着要抨击传统课程,彻底否定现有的基础教育?否定系统的基础知识讲解,否定接受式学习等传统的教学方法?

王晓: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经过多轮尝试,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传统课程是课程改革的起点,传统课程是新课程的基础;而新课程是对传统课程的继承,是对现行课程的革新与改造。

林玉梨:面对新课程,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包括:“旧”课程的局限在哪里?“新”课程又新在何处?“新”课程标准能解决原有的问题吗?它在多大程度上对原有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它与“旧”的关系如何? 郑玉仁: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强调要改变的是“过于”注重的内容,并不是要否定传统课程的一切。因此针对旧课程应该 “扬弃”,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而不应该全盘否定一个,再全盘肯定另一个。高二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2007年10月8日)研讨内容:语文课老师还要不要讲?

王晓:实行了二十多年的高考制度已经造就出极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老师们是太清楚不过了。

黄金建:假如大家还习惯性地按应试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什么字词句、语修逻,什么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反反复复地讲、练,不仅违背课改宗旨,更会遏制学生能力的培养。

傅美群:按理说,我们的高中同学至少学了九年语文,已经分析过上百篇课文,对简单的语言文字、文章思路是一目了然的,用不着过分琐碎地帮他条分缕析。因而,我们试图拿文本的单一模子无所不包地套牢学生的头脑,无异于画地为牢,这是非常可笑的。而且篇篇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其中不少东西肯定是繁琐累赘、重复罗嗦的,如此刻板顽固,十足的形而上学。

林惠鹏: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不少学生不这样讲就不习惯,相当部分学生到了高中自己不能独立分析一篇课文,不能独立学习字、词、文学文化知识。简言之,我们的学生到了高中还不能独立开展语文学习活动,这不能不叫人深思:我们九年一贯制地全讲全评、包教包学,是不是培养了我们所追求的全面而缜密的分析能力呢?

林庆丁:因此,我们的语文课不妨试试老师少讲、精讲,对于一些基本的东西,可以大胆地放放,给学生一点空间与时间去实践、感悟,不要怕出错或不周到,删繁就简一树花,达到课堂目标最优化的效果。

林玉梨:当然,老师也不能完全放鸭子,任由学生天马行空、漫无边际乱想乱说,必要的引导与高屋建瓴的点拨仍然是课堂的主流。

高二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2007年10月15日)

研讨内容:接受式学习还能不能提倡?

黄金建:《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王晓:于是,有不少教师自然而然地把“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对立起来,历数“接受式学习”若干罪状。“接受式学习”难道就那么一无是处吗?当然未必。

黄燕闽:接受式学习是教师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的一种学习方式。通俗地说,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布置,学生训练”这一类的学习方式,应该是一种最基本、最基础、最常用的获取知识的途径。而且在常规下,这种“接受式学习”也符合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一般的认知规律。

郑玉仁:不仅现在不可以一棍子打死,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也是难以完全取缔的。比如说你没必要把所有课文的作者出处都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对于学生头一次碰到的“通感”、“互文”等修辞现象,你也不可能全让学生自觉自悟„„

傅美群:新课程实施也并不排斥接受式学习。课堂教学选择何种学习方式是根据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决定的。林惠鹏:在接受式学习的同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进行“探究式学习”,应该是学习方式改革的比较理想的途径吧。

林庆丁:总之,要搞好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传统教育教学观点必须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高二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2007年10月22日)

研讨内容:新课程试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

王晓:“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旧的教育模式支配着教师的教学。

黄金建:由于受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等陈旧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影响,当前教育运作上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为终极目标,使用统一的课程与教参,仍是“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教育。

林玉梨:这样的教育模式,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语文教师被教参上固定的教学目标束缚了手脚,而教师们又以同样的绳索去束缚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黄燕闽:在这样的以灌输为基本方式的教育氛围中,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郑玉仁:学生在众多的教材中无所适从,不知道主动去接受新的知识面对新的教材学生感到很新鲜。

林惠鹏:受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在新的知识面前缺少主动性,常常不会主动地去探讨、研究,仍然满足于教师提出问题、集体讨论、教师讲解答案、自己记下笔记这样一种旧的模式。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也常常是被动的。

高二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2007年11月5日)研讨内容:期中考质量分析

王晓:从这次考试的成绩看,高低分的分布还是比较正常的,呈现出两头尖,中间大的特点.适当地拉大距离,能使一些同学对语文有足够的重视,改变轻视语文的想法。对于一些名次靠前,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要加强对他们学习语文的督促。

黄金建:关于文言的翻译。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不能联系上下文对词语作出合理的推断,望文生义,脱离语境。关键的字词的意思不能掌握。此外表达不通,言不及意的现象也较严重。

林玉梨:关于名篇名句默写。写别字的现象仍不在少数,写不出交了白卷的估计不在少数。这一点和学生平时在早读不重视读语文有关。

黄燕闽:关于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对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文意的把握,对有关内容的整合与评价,写作技巧的鉴赏。学生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较差。满分18分,大部分得分在10分左右。

郑玉仁:这次作文命题采取自引话题的形式,审题难度不大,此次提供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写真话抒实情;主要问题有这一些:

①不切题。命题已对话题范围有严格的限制,可有部分学生不注意提示.②详略不当。部分学生原封不动转述原文故事.③低幼化。少部分学生在选材和语言表达方面很像一个低幼年级的小学生水平。

④内容空洞,材料贫乏。大部分学生选择了议论文体,但大都在空发议论,缺乏应有的道理阐述,缺乏必要的材料论证。

⑤书写潦草,字数不够,不拟标题,缺乏改造的所背语段的照搬,这些问题也都严重存在。

林庆丁:期中考后,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专题或专项训练,精选样题,有目的地批改、精讲。

高二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2007年11月19日)

研讨内容:学校教育资源的紧缺与教学实际需要间的矛盾

林惠鹏: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感觉到,新课程的最大的变化是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而模块化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教材的内容增量、教学活动增时,与之相反的是教学单位内容的实际使用的课时量却大量压缩。

王晓: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大家认为解决这样的问题,一是构建大容量的课时教学内容,增加课时教学的信息量,增加教学的基本环节,增加教学的基本节奏。

黄金建:但这样的教学组织结构带来的负面的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学生必要的活动被省略、学生有效的训练被取消,学生思考的流程被替代,反而进一步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林玉梨:也可以大量运用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在目前被认为是一个基本的出路,可以实现学生的直观性的了解、表象性的观察、多通道的思考,多信息的组合。

郑玉仁:但是,当大多数教师同时需要这些资源时,学校的多媒体、计算机以及其他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课时供应量就显得捉襟见肘,限制了教师大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可能性。

高二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2007年12月3日)研讨内容:教师的专业化紧迫感与教师的专业培训间的矛盾 林庆丁:根据新课程的特点,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进一步提高。

王晓:比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一个模块里有大量的古代诗歌,教学中,首先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朗诵能力,为了吸引学生,得带有文人风度吧,或者装着更像哲人。这样看来,一个专业的老师有必要成为一名欣赏家,朗诵家或者演员。

黄金建:还比如讲《兰亭集序》的书法“课外”欣赏时,我们最好是书法家或具备一定的书法家的欣赏水平。林玉梨:一些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这些能力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足。

黄燕闽:而对于新教师,面临着最大的问题是教学经验的问题,虽然他们勤奋好学、具有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愿望,也敢于去尝试,但往往把握不好度,再加上缺乏缺乏样板的引导和借鉴,容易把课堂搞的不象课堂。郑玉仁:对于这个问题,虽然我们在暑假已经到莆田六中进行过新课程培训,但是在实际工作运行中,我们认为培训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高二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2007年12月10日)研讨内容:学生实际水平和新教材要求间的矛盾

王晓:新教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了,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语文素养)并未明显提高,因此两者间的矛盾更见明显。

林庆丁:由于受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淡化语法”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学生普遍存在专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因此,上到高中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上新课之前还必须要先补初中的知识。

林惠鹏:比如在讲在讲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时候很多同学竟然不了解现代汉语的基本的句子结构,不知道什么叫主谓宾,什么叫定状补,所以要花很长的时间给他们补充最基本的知识,就影响了教学进度。

傅美群:学生的水平参差不平,在课堂上有些小组活动就难以顺利开展,这样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等都会受到影响。

郑玉仁:课堂交流中就容易使得那些层次相对较弱的学生处于弱势地位,长期下来,小组活动中人人参与、积极发言的局面就会容易回到老路上,成为少数学生舞台。

高二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2007年12月24日)

研讨内容:重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王晓:《新课标》(实验稿)中出现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后,不少老师就“因噎废食”,淡化语文知识的传授。

黄金建:其实,语文知识是学习理解母语掌握祖国语言的必备工具,是新课标的三大板块之首——“知识与能力”——的最重要的内容,不应该淡化更不能废弃!

黄燕闽:语文知识的内容很多,如“常用字”“常用词”“名言名句”“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等等。

郑玉仁:在教学中,语法知识要把它放到具体实在的语言环境,在“情境效应”的影响下,轻松而又牢固地掌握它;人文类知识要尊重学生个性,良性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去熏陶感染。傅美群:除了“实”,语文课堂还要“活”。

林惠鹏:教师要与学生互动。上课时,教师必须忘掉标准,忘掉已预设好的课件,要按课程及文本内容的需要随机应变,顺势而成。

林庆丁:特别是教师心中要装有学生,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与学生互动。也就是要有相当的教学机智。比如,课堂提问要不要讨论,课后的作业要不要细讲,可征求学生的意见。

林玉梨:一堂课上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效率的高低情况怎样?这完全可以通过课堂学生回答问题、课堂学生的情绪反应、课后作业反馈表现出来。

王晓:在课堂中重视效度,就不能“偏大求全”,一堂课下来,落实了几个或一个知识点,也比满堂灌下来学生一无所获好。

高二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2008年1月7日)

研讨内容:推广案例积累

王晓:快到期末了,又经过一个学期新课程教学实践,学校还有我们备课组都觉得把平时课改的案例加以总结并积累是很有必要的。

黄金建:教师不仅需要学习教学案例,而且需要撰写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来自日常的教育实践活动,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天然的联系。教师有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妥善解决,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大量的教育研究,有很多经验和教训。

林玉梨:教师有事实可说,有道理可讲。教育实践涉及的领域宽,发生的事例多,是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黄燕闽:撰写教学案例,是“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撰写教学案例,教师要对教育过程进行真切的回顾,“照镜子”,“过电影”,把自己的教育一览无余地再现,用新的观点进行严格的审视,客观的评价,反复的分析。郑玉仁:教育过程中的是非曲直、正确错误,都能由模糊变得清晰。能使教师把某些教育问题认识得比较深刻,解决得比较恰当。利于教师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看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傅美群: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教育事实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林惠鹏:从教学案例的线索引申开去,思考教学案例反映的教育现象,就有可能产生一些深刻的认识,独到的见解。

林庆丁:再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使之带上条理性和科学性,就有可能发现某些教育规律,特别是解决某些教育问题的规律,从而产生某些创新。创新多了,就会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111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 课型研讨——个人初备——共同备课——个人细备。

2、集体备课的基本内容:

课型研讨:语 文——讲读课、阅读课、复习课

课任学科——新授课

个人初备:由教师个人自行备课。

共同备课:上周授课产生的问题展开研讨。

对下周的授课内容共同探讨。

3、集体备课的目标的是:实现“四统一”,搞好“四备”,钻透“四点”、优化“四法”、精选“四题”。四统一:

课型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统一课时和进度,四 备:

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四 点:

重 点、难 点、知识点、能力点。四 法:

导入法、教 法、学 法、总结法。四 题:

练习题、作业题、实践题、创新题。

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集体备课时要有明确的目标与内容,在小组内共同探讨;调研组长组织同学科教师对相关学科的新授课模式的探讨,进而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同学年组的教师要在集体备课时要将课堂中的重点、难点、困惑点进行探讨,对典型题、易错点要逐一列举。

3、教师在集体备课前要主动学习课标,认真钻研教材,在集体备课时要统一认识,积极参与。真正实现教学上的“四统一”,搞好“四备”,钻透“四点”、优化“四法”、精选“四题”。

4、形成的教案要有可行性、实效性,教师授课时要严格按照教案进行,并保证“有教案才上课”。

@@@@@@@@@@2012—2013学上学期高二语文备课组教学计划

本学期高二语文备课组总体上继承了原高一备课组的班子。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齐心协力,认真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宝安区语文均分第六名的好成绩。新的学年,我们要继续精诚合作、勤奋踏实、精益求精,在教学、教研、教改三个方面下气力,既重结果,也重过程,为提高高二语文教学质量倾心倾力,争取在区统考中保六争五,夺取更大的胜利。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年级和语文教研组提出的各项要求和指标,本着务实高效、精诚合作的精神,作好组员职责分工,充分发挥团队合力,组织好教育、教学工作。二.工作重点 1.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2.整合教材、研讨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3.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入手,做好“扬峰填谷”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具体工作1.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坚持集体备课、研究教材,确立重点、难点,明确上课的思路。每课都编写出学案或适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堂堂过关。2.加强组内听课活动以及跨组交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3.抓实日常教学工作,规范备课,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4.优化练习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范地布置作业,资源共享。

5.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着“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态度,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6.开展阅读、朗诵、书法、作文等比赛和戏剧表演等课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的能力。7.根据学校“分层教育”的思想,对班里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对作业也适当分层。8.鼓励、提倡组内教师对部分学生作一些课外辅导。此外,还要做好对学生的竞赛辅导。

小说题解答的基本步骤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步骤,以求有条不紊。

首先,整体感知

感知人物的性格,情节布局,环境的烘托,文章主旨。① 认识环境 环境是小说结构的重要元素,它决定着情节的发展,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阅读鉴赏时,应从点到面,从小处看到大问题。一般说来,环境描写的作用不外乎是以下几方面: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某种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

② 梳理情节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应该注意情节安排的特点: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欲扬先抑,先扬后抑,铺垫,悬念,照应等

③ 感知形象 小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微型小说在人物的表现上通过人物某一动作或行为片断,“闪现”人物性格、心理、情感、情绪、思想、意识和人物命运的某一点细微特征。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揣摩: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③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④ 分析主题 微型小说主题必须十分鲜明,它常常是以小见大,以微见著,以小事件或平常现象反映大的或感人的主题。所以阅读微型小说时,必须分析、概括出作品的主题。具体而言,把握小说主题的方法有: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联系作品的典型环境的精当描写;③有时还须联系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的动机。

⑤ 鉴赏技巧 微巧妙的构思首先表现在新颖、独特,有悬念、有起伏,结构精巧,尤其以出人意料的结尾而见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捕捉微型小说的精妙技巧: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倒叙、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先抑后扬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其次,重点精读

结合题干要求,重读相关语段。抓住相关片段的重要信息、关键信息,结合主旨,结合文章整体,结合小说三要素。

再次,掌握答题思路与方法

①认真审题,明确题干提示的答题范围、规定的答题思路、隐含的答题信息等 ②对各种类型的试题答题步骤和内容范围了如指掌。③尽量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④掌握答题思路与方法,以求答准、答全

⑥ 规范答题,思路清晰,内容准确而全面

小学英语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篇5

时间:2014年9月15日 地点:学校教研室 Unit 1 How are you? 主备人:邱水红 教学内容:

3A第五单元第一教时。教学目标:

1.能学会使用问候语How are you?及其四种应答语。2.学唱歌曲“Hello!How are you?”

3.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团结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能学会使用问候语How are you?及其四种应答语。教具准备:

录音机、人物图片、小黑板、词条。教学过程:

Step1.Warm up 1.Free talk.T(出示图片)ook.Who is the girl?(Nancy)T(把图片给一生):Now, you are Nancy.Hi, Nancy.T: Who wants to say “Hi” to Nancy? 2.Sing a song.T(贴出图片): Now, let’s sing “Hi” to Nancy.OK? Step2.Presentation & practice 1.T贴出图片Mike)One day, Nancy and Mike are meeting.What is Mike saying? Listen.播放两遍录音。

T: Who can tell me?(出示:How are you?)领读句子。

T:Mike says “How are you?” What is Nancy saying? Listen.播放两遍录音。

指名说听到的句子。(出示:Fine, thank you.)领读句子。看板书,听老师说chant。跟老师说chant。齐说。2.T:Now, let’s play a train game.T教师示范游戏规则)The first row please stand up and turn round.Then say “How are you?” one by one.师生问答。学生互相问答。

3.学生问,教师答。引出句子 “And you?”。出示并领读句子。师生问答。引出答句 “I’m fine, too.”。出示并领读句子。师生看板书说chant。4.Draw and say.T: Nancy is fine.So we can see her smiling face.(在黑板上画faces on my thumbs.(在手指上画 教师示范自问自答。

学生在手指上画,尝试自问自答。师生问答。学生互相问答。

5.听英语歌《Hello!How are you?》。分组伴着音乐分角色唱。

6.师生分角色唱。引出答句 “Not bad, thank you.”。出示答句并领读。教师示范:学生问,教师答。

学生分小组表演说对话。指名说对话。

把本节对话伴着的《Hello!How are you?》音乐齐唱。

7.T: One day, Mike and Nancy meet again.But Nancy is ill.She is very sad.(画they saying? Listen.听录音两遍。

T: What is Nancy saying? 出示:Not so good.伴着表情领读句子。

师生问答,引出I’m sorry.出示句子并领读。教师示范在手指上画,示范自问自答。学生模仿在手指上画,自问自答。8.Sing a song.教师伴着歌曲《两只老虎》的音乐范唱,学生伴着音乐齐唱。Step3.Consolidation 1.T: Today, we’ve learned Unit 5.Please open your English book on page 30.Let’s read after the tape.学生跟录音读对话。2.分小组读对话。

3.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幅图与同伴表演对话。指名表演对话。Step4.Homework 1.Practice the dialogue to your father and mother.1.教者精心设计教案,创造生动的教学场景,以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喜洋洋、美羊羊的对话,询问对方身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回答。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兴趣盎然。

2.教师个人素质较高,课堂驾驭能力强,口语流利,动作优雅,富有激情,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自身人格魅力较高,使整个一节课神采飞扬。

3.体现了任务教学要求,在呈现,充分操练的基础上,带着问题整体感知对话内容。

4.在教学设计上,教学环环相扣,没有多余的东西呈现,重点突出。过渡环节的设计非常自然,而且有一定的悬念,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刘老师的课纯朴自然,有趣活泼。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课本内容,还能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有一定的知识扩展。

周浩老师以学生们熟知的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为主线,将所学内容贯穿其中,寓教于乐。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非常流畅。在教学过程中,刘蕾老师将新知与旧知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后来的巩固练习部分刘老师选择让学生们看卡通,听音乐,同时布置相应的任务,使学生们在放松的同时又学到了知识,劳逸结合。

本节课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所授内容置于一个学生异常喜爱的情境之中,在其中呈现操练新知识,但是她又没有脱离文本,时间分配也恰到好处,这一情景的设计同时也彰显出年轻教师的无穷活力。在教学过程中,刘蕾老师能够将新旧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后来的巩固练习部分刘老师选择让学生们看卡通,听音乐,同时布置相应的任务,使学生们在放松的同时又学到了知识,劳逸结合。从这节课上可以充分显露出教者很高的个人素质,课堂驾驭能力强,口语流利,动作优雅,富有激情,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自身人格魅力较高,使整个一节课神采飞扬。

三年级是学生初次感受英语的年级,是英语启蒙阶段,对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这一阶段极为重要。刘蕾老师以其极强的亲和力,洋溢的激情,精心的课堂设计深深地吸引着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刘老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形象喜洋洋、懒洋洋、灰太狼等引出课文的学习,生动、新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歌曲《Hello, how are you》优美的旋律一出现,学生就兴趣十足,急于模仿,教者精心安排这个与文本内容紧密关联的歌曲,充分激发学习激情,用不同于会话、模仿的方式巩固课文,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学习效果较高。

1、教者设计小朋友喜爱的喜洋洋、灰太狼等卡通人物跟学生对话,呈现学过的日常用语,引出新的问候语,以旧带新,促使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在对话中为新句型“How are you?”创设语境,同时渗透答语“Fine, thank you.”为下一环节的教授作铺垫。

2.对话的操练呈现示范到位,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巩固操练所学日常交际用语,同时还让学生介绍朋友,既改变了以往师问生答的模式,又融洽了师生的关系。

3.小学生对于抽象的回答较难接受,生动的课件,笑脸和哭脸的设计,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模仿说出“Not so good.”的语调,在对话中体会到对他人的关心。4.歌曲在小学生中比较受欢迎,让学生唱跟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让学生动起来,又为新授做铺垫,创造了学习英语的氛围,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周老师执教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英语,对英语非常感兴趣,但于此同时存在的是他们的基础还非常薄弱,还不会说很多的英语句子。这一节课上的是3A unit5 How are you part a。如果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会显得枯燥乏味,并略显简单。在本课中,周老师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大胆实践,把重点放在句子的运用过程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刘老师利用学生喜爱常见的卡通人物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等引出句型How are you ? Fine,thank you.And you? I’m fine ,too.生动,新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性高,气氛活跃。

时间:2014年10月15日

记录人:管志丹

第一单元 备课主题 Hello

地点:学校教研室

参加对象

全体小学英语教师

中心发言人纪要: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以下日常交际用语,并能运用所学交际用语进行自我介绍及询问对方姓名。

Hello/Hi ,I’m …

What’s your name?

2.要求读音正确,语调自然。特别要注意I’m 和name 的正确读音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际的意识和勇气。

3.认识五个人物: David ,Liu Tao ,Yang Ling ,Mike ,Nancy.4.能听懂、会说以下八个动物类单词:

a dog, a cat , a bird , a tiger ,a monkey , a zebra , a panda ,an elephant。要求读音正确。

讨论纪要:

周浩:

本单元的一项日常交际项目是确认所属,my/your/his/her.在三年级时已出现,学生需在。This is /That is...的朗读上下功夫,并带上肢体语言而且要让学生明白your/you的区别。在训练时,要生积极练说,练多了就熟练地会说了。

吴建忠:

在本节课设计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设计者尽力做到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我认为本节课所需注意的是,由于时间有限,有些活动可草草收场,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希望在教学中能够得到改进。

曹丽娟:

本节课的内容设计新颖合理,思路清新,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能充分反映出本课所教内容的重点,也能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教学。教练的引进结合,可以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新知。

综合修改意见:

常识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篇6

活动时间:2010.9.5下午第3-4节课

活动地点:第3节在高三组办公室

活动主题:高三备课活动计划; 高考听力具体安排

到会人员:张眉香,严洁蓉;金培城;戈壁;楼雪清

活动内容:

本备课组认真研究课标、高考,指导学生备战高考。这一学期来,认真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研究课标,梳理知识结构,有计划地落实复习任务,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研究课标、高考,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1、精选试题,以高考经典题为重心,尽量避免“题海战”。

2、备课组认真制定教学复习计划,统一教学进度、教学要求,资源共享,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二、有的放矢开展复习工作

1、大量练习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课本复习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关键。从开学之初即对课本知识点认真归纳和总结,通过练习的形式进行学习反馈。主要是各地市的模拟试卷,认真把握教学工作中的练习环节。

2、听力训练作好提高成绩保障。

征订了一套百朗听力风暴,供学生在课上或课下时间进行听力训练之用。这套材料是高考播音者录制的,含金量高,所以标准的听力材料成为学生最为得益的听力助手。同时早上开始听32套。

3、扩大阅读,培养英语能力。

4、认真批阅学生英语作文,推荐学生优秀作品。

本学期对学生的英语作文尽量进行面批,主要是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小学科学组集体备课活动总结 篇7

8月29日下午,全区三年级科学教师齐聚百川小学会议室,参加小学科学集体备课活动。虽然天降大雨,但是有六位老师还是按时到达备课地点。两老师未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原因不详。活动分如下几项进行:

一、本组成员相互认识交流:活动三点正式开始,利用大约20分钟的时间相互认识,留下了联系方式,建立了本组的QQ交流群,以便在分散备课时相互交流。大家还交流了对科学学科教学的见解,新教师提出了一些问题,老教师一一解答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交谈融洽,相信这一学年的三年级科学备课一定能很好的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二、学习课标、教材,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3点20至4点,我们学习了新修订的《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认真领会了《科学课程标准》精神,按照课标要求进行教学。内容上着重学习三年级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相互研讨科学课的教材教法,交流心得体会。

三、分工安排,主备人说课:4点10分至5点,先根据组长的分工,针对第一单元的每一课由主备人自主备课,然后逐课进行说课,其他成员参与意见。

信息技术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篇8

(二)活动内容:

讨论议题: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在校园的应用

刘国锋:不断提供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评课活动中大家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总结优点、改进不足。通过听课评课,每位教师都有了很大提高。

陈超:在校内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开展多层面的教师培训活动。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只靠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坚持对全校青年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实用技巧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对 信息技术的认知和实用能力,为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加快教学手段现代化、信息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培训内容:如电子讲桌的使用方法,课件制作,网页制作,office办公系统的使 用等,尽量满足教师们的不同要求。刘国锋:组织学生社团活动,活跃学生生活,学生对信息技术本来就有很大的兴趣,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他们不但增长了知识,还开阔了眼界。

张侠:建设校园网,让校园网有丰富的资源供教师们查阅使用。

陈超:全校每个教师办公室都分配电脑,并联成网络。教师们使用电脑的效率提高了。

信息技术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三)活动内容: 中心发言及内容:

刘国锋:今天是我们组这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主要是大家一起商量一下每个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进度情况前阶段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教学效果和教学经验及存在问题:

1、成功之处:去年学生能100% 通过了考试。

2、注意点:以前的教学中,我们教师注重了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培养,忽略了他们上机习惯的培养,造成好多学生上机不带书、不带笔的坏习惯

3、教材教法分析(教学目的、要求、进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渗透德育的方法和途径:七年级到八年级均为宁夏自己的教材,初一主要学习电子板报的制作,初二学习电子表格,初三学习易语言。

4、提优补差及第二课堂活动:每节课利用五分钟让学生练一下键盘。

信息技术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四)活动内容:收看示范课《画图的使用》

听课记录:

一、动画导入。

(1)、让学生欣赏《龟兔赛跑》地动画,最后画面定位在龟兔赛跑快到终点处。(2)、欣赏后教师提问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知识点:

(1)、同窗口的复制与粘贴。

A、选定

B、编辑—复制

C、编制—粘贴(2)、不同窗口的复制与粘贴。

A、选定

B、编辑—复制

C、切换窗口—粘贴

三、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并对此与学生共同商讨,表扬画得比较好的学生

五、动画播放《新龟兔赛跑》。

六、渗透德育教育。

七、小结。评课

刘国锋:1、这节课使用了任务激励法、兴趣引导,促使学生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2、应该听听不同学生的声音,不能太单一

3、评价作品不能太笼统,不能单一的说“美啊”“画得真好”。要切中要点,美在哪里?好又好在哪里? 陈超:优点:

1、各个学科都是有共性的,这节课设计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

2、用鼓动、欣赏的态度去评价学生。

困惑:

1、教学内容比较多,在普通地中小学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2、教材的处理,取舍部分内容。张侠:优点:

1、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介绍了自己学校如何制定一到六年级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

2、授课过程中渗透了德育教育。

不足:

1、课堂时间过长

2、学生的作品比较单一(没有创意)

信息技术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五)参加教师签名: 活动内容:

收看示范课《拼音输入练习与字体效果设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新课 1. 指法练习(5分钟)

2. 老师提问:大小写字母的切换有哪几种方法?(一种:通过“Caps Lock”键切换,另一种:按“Shift + 字母键”)3. 那么字体的大小又是怎样改变的呢?下面我们来共同研究学习。

二.授课 1. 显示两篇文章

一篇没经任何设置,一篇经效果设置,对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优劣。2. 字体效果设置

老师演示了如何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设置字体的形式、大小、颜色等。

三.练习

1. 显示范文(经效果设置的一段话)

老师说:你们尝试制作类似的一段话,期间遇到疑难可以向会的同学请教,或者可以小组讨论解决,或者 向老师求助。总之,遇到疑难要想办法解决。2. 学生输入文字。3. 进行字体效果设置。

四.小结

1. 小结从巡堂解答疑难中得知难点。2. 解决疑难。

五.作业

回家练习,希望你们能从练习中发现更多。下节课与其他同学共享“你的发现”。评课

刘国锋:以问题出发,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运用了比较教学和示范教学。

陈超:老师只不过是一位引导者,学习主要靠学生自主探索。

常识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篇9

活动时间: 2013.8.28

活动地点: 东一楼办公室

参加人员:三年级全体教师

活动主题:讨论本学期三年级组学期计划

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记录:讨论本学期三年级组学期计划

张玉芬:

我是以学校总体工作为依据,以提高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增强教学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教科研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数学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数学教学的研究,造就学者型教师,实施开放式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三年级组教学、教研工作水平。(大家讨论发言)

赵彩梅:我觉得应该先确定工作目标:精心备课,精心选择素材,创设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有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拓展知识视野,感受数学与社会、自然的广泛联系。

折慧芬:我觉得应该在组里制定工作措施:如:1.加强备课组建设。2.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整体构建备课组,进一步规范备课组活动制度:每两周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通过一系列活动将全组数学教师凝结为一个整体,强化整体意识,发挥整体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刘小华:听课要强化、扎实,互相学习,携手共进。

张乐琴:根据学校的教研活动安排,认真上好每一节预约课,组织好每一次的理论学习,做到教学相长。

马金梅:通过听课和评课以及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素养,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高艳: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每一个教师都会感受到一种压力和挑战,为此我们必须要构建理想的知识结构。构成这个结构主体是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这三个板块。知识结构的建构依赖于不断地学习、汲取,面对学习内容的无限、学习时间的有限,全组教师都应把学习视为职业生活的迫切需求,在辛勤耕耘的同时,莫忘给自己“充电”:读读专著,翻翻教学杂志,做做读书笔记,浏览教学网页,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高进华:多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重视对师生关系的研究,重视对学生的研究,因为学生是研究的重点,是教学中的主体。在评课和说课中,要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重点,以合作学习的时效性为重点。

集体备课记录 篇10

时间:2月24日 主备:邓梓娴

参加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年级:六年级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2、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能力目标:

1、形成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空间观念。

2、探索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情感目标:

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教学难点: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集体备课共性意见:本单元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认识圆柱的基础上,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会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概括思维能力、分析综合等数学能力,为以后学习其它几何形体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猜想圆柱的表面积是什么?(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一)、猜测面积大小,激发情趣导入

1、用你们手上的A4纸做一个尽量大的圆柱?(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的圆柱,另一种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的圆柱。)

2、这两个圆柱谁的侧面积大?为什么?

3、这两个圆柱谁的表面积大?为什么?(底面半径大的圆柱的表面积要大)

生:因为两个圆柱的侧面积一样大,只要看他们的底面积谁大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就大。

(二)、组织动手实践,探究圆柱表面积

1、我们把做好的圆柱加上两个底面后,这时候圆柱的表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

2、请同学们看着圆柱表面展开的图形想一想:圆柱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3、如果老师让你们比较这两个圆柱谁的表面积大?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 生:不能。要通过计算。

4、观察圆柱展开图,底面是圆形,圆的面积公式还记得吗?

5、两个底面是圆形的我们早就会求它的面积,而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侧面积呢?观察侧面展开图,展开的侧面是长方形,想一想,侧面和长方形有什么联系。生1:把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生2:把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板书)师:大家对照老师的板书,说一说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呢? 生: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板书)师:如果用s表示侧面积,c表示底面周长,h表示高,你能写出圆柱体侧面积的公式吗?(板书:S侧=Ch)

刚才的环节中,用现成的练习纸,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做一个圆柱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比、评”中唤起对圆柱侧面积知识的回忆。

6、现在老师告诉你们展开图侧面的底面周长是25.12cm,高是20cm,求侧面积。

7、已知d=8cm, h=20cm,求侧面积。(板书S侧= d h)

8、已知r=4cm, h=20cm,求侧面积。(板书S侧=2 r h)

9、现在请同学计算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三、知识应用。

P22 做一做第 1题 求下面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6m,高是0.7m。(2)底面半径是3.2dm,高是5dm。2.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3.P21做一做一个圆柱形茶叶桶的侧面贴着商标纸,圆柱底面半径是5cm,高是20cm。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23页练习四,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7题。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3月17日 主备:陈雪兰

参加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年级:五年级 课题: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的意义。能力与方法:通过主动学习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为分数配图,发展学生对美的体验与欣赏;揭示分数的产生,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养成学生倾听、质疑等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能从具体实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单位”1”.集体备课共性意见:《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学习的,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理解单位“1”

1、谈话交流引入

教师板书“1”,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是几?今天我们就从这个小小的“1” 来开始展开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老师往这一站就可以用几来表示?“1”除了可以表示一个人,还可以表示什么?(生答:一台电脑、一块黑板、一张桌子等等)。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一年级的孩子都知道,但现在我们是五年级的同学了。“1”除了可以表示一个人、一台电脑、一块黑板等等,还可以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吗?(引导学生说出“1”还可以表示一群人、一堆物品、一排桌子等等)演示: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物体,深入理解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都可以用“1”来表示,加深对整体单位“1”的理解。

比较:现在的“1”和以前的“1”还是一样的意思吗?(现在的“1”不但可以表示一个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堆物体、一群物体等等。)

结论:通过我们刚才的谈话和观察我们发现一个物体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都可以用“1”来表示。在数学中我们通常把这个广义的“1”叫做单位“1”。

2、深入理解单位“1”

课件出示: 三个西瓜你会用几来表示?如果我想用单位“1”来表示应该怎么办?(用集合圈把它圈起来)。六个西瓜还能用一来表示吗?那应该用几来表示呢?为什么?12 个西瓜呢?为什么?(因为这里有四圈也就是4个“1”)

总结:原来我们发现有一个单位“1”就可以用1来表示。有几个单位“1”就可以用几来表示。导入新课:这些都是我们了解的整数,可要是不足单位“1”那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那你会想到什么数?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四分之一,看到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回答,回忆三年级学过的内容。)

1、理解一个物体的四分之一

同学们刚才说的很好,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学具圆片、正方形纸、和练习册等等,利用这些材料折一折、分一分、画一画,找出四分之一。可引导学生想想:你是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的?分成了几份?其中的几份就是四分之一?

强调:你在分时应该怎样分才合理?你找到的四分之一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是谁的四分之一?。

2、理解一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课件出示下面一些物体:你能不能从下面这些物体中找到出四分之一呢? 我想让同学们先交流交流,在练习纸上分一分,画一画找出四分之一,小组交流后汇报。在学生找的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你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平均分成了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单位的“1”的四分之一?

这个四分之一是把谁看做单位一呢?怎样才能把这四个苹果看做单位“1”呢?课件展示四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操作:你们的学具袋中也有一些像老师这样许多物体组成的单位“1”,拿出来画一画、分一分,从单位“1”中找出四分之一,并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强调:你在分时是把谁看作单位“1”。

3、对比总结

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四分之一,这些四分之一的单位“1”相同吗?各是把谁看作单位“1”?可为什么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引导学生理解:虽然它们的单位“1”不相同,但它们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取了其中的1份。

4、寻找分母是四的其他分数

课件出示刚刚同学们的操作材料想:除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找到其他分母是4的分数吗?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5、创造分数

拿出学具中的12根小棒,利用这些小棒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能从小棒中发现哪些分数。思考:你把这些小棒分成了几份其中的几份就是这12根小棒的几分之几?

6、总结分数的意义

在前面观察、操作、交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三、认识分数单位

告诉学生: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它的分数单位。在分数中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如:四分之一、六分之一、三分之一、十二分之一都是分数单位。并让学生说说都是哪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如六分之一是六分之五的分数单位等等.四、深化练习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4月7日 主备:董用武

参加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年级:二年级

课题:表内除法

(二)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关于除法的基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集体备课共性意见:加强教材研读,关注常态备课,打造有效课堂。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7、8、9的乘法口诀。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二、新授(一)教学例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1)有56面小旗,挂呈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56÷8=()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板书:56÷7=()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二)完成“做一做”

1、出示7×4 口诀:

(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出发算式。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一。第1~4题。

四、总结

五、作业布置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4月20日 主备:刘秀云

参加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年级:四年级

课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2)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4)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服务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学生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进程。做到:问题由学生提出、分析、解决;概念由学生归纳、概括、提炼;规律由学生探索、发现、揭示。从而达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有机统一。围绕这一理念,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从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问导入,探究应用中教师精问、巧问,生成追问等方面来体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教师引出课题:三年级时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对小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循序渐进,探究新知: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A、学生自己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经常与小数打交道。(抽4~5名学生回答)

B、CAI显示超市价目表,请一名学生来做“服务员”为大家介绍一下商品价格。

2)请同学们选择两种自己喜欢的商品写在购物单上,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并写出计算方法,写完以后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3)抽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板书他们的购物单,并说一说他们的计算方法。

4)学生总结小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5)老师总结小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板书:小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再相加。

6)比一比:同桌之间互相比较,看看谁用的钱多?多多少?

7)抽两名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讲一讲。

8)学生总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9)老师总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板书: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再相减。

10)学生总结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都是先要小数点对齐)

三、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小小采购员”:老师准备用50元班费来布置教室,你们能帮助我想一想该买些什么?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四.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能跟我们讲一讲吗?

五.布置作业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5月5日 主备:黎于婷

参加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年级:一年级 课题: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元、角、分的关系

问:你知道1元=()分吗?

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电脑出示第49页的例4,让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的第一题(2)说凑成的钱数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课件出示第48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第49页的做一做)师:1元钱能买什么学习用品?10元呢?

3、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四、全课总结(略)

五、作业布置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5月19日 主备:石龙招

参加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年级:三年级

课题: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在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使他们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口算、估算和列竖式计算的方法。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引导学生利用以有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2、在学习中,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自感悟和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重视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发展,逐步形成技能。

4、重视对两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回顾和整理,培养学生总结 和归纳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8 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

2、笔算乘法。

4课时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6月2日 主备:黎于婷

参加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年级:一年级

课题: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能力

(课件出示场景切换,配上明快的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课件切换到夷陵广场或书上的主题图)

2、师:瞧,这些美丽的花将我们的大自然装点得多美啊!你能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吗?

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3、课件从左慢慢移入一个花农骑车进入。

师: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二、创设情景,在生活中学习。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师: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样最快的数出来的?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学生分组互相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馈,交流整理。

师:刚才老师看见小朋友们在小组里说的可认真了,那谁愿意大声的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算式呢?

师选择的板书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这道题哪个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组里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课件里花农伯伯说:小朋友们快来帮我摆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

师:同学们,你们能据花农伯伯说的话来完整的说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自己想一想这样解答?你是怎么想的?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

3、巩固练习,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摆一摆,算出结果。

4、观察整理,总结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你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什么数?(他们都是整十数,)

师:在计算时要怎么办?(整十整十的相加减)

三、强化练习,1、练习十的1T

(出示1T图)老伯伯看见同学们这么热心特地买来矿泉水来谢谢大家了。你能看着图说出图意吗?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T:独立计算,并仔细观察。

上下2题什么不同的地方?3+2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30+20里的30又是什么意思?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在计算时要注意,记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减,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减。)

3、课堂作业

四、全课总结。

你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吗?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减。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比如,借助教材设计的运送鲜花场境提供的资源,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讨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五、布置作业。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6月16日 主备:杨嘉英

参加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年级:五年级

课题:总复习第二课时——分数的性质和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用分数表示一个量与表示两个量的关系有什么不同。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会比较分数的大小。3.巩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因数与倍数有关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分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辨析和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

一、重视情境设计,使学生自主参与整理与复习

在整理和复习课上,学生非常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课的开头设计与学生学习紧密相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整理和复习。如本单元复习中,我出示了两个分数:11/6,8/4,让学生想,看到这两个分数根据本单元学习的知识,你想到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问题连续追问,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把每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这两个具体的事例展示知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兴趣高,引发了探究欲望,轻松自如地置身于学习中,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本单元的知识点一一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二、重视学生自主规纳整,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能力。

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归纳复习与整理的方法。整理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合理、简洁、清晰、有特色的形式进行整理,展现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明晰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在相互评价整理情况时,相互交流、补充、完善,相互质疑、辩论、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取长补短,张扬个性。这样从整理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方法、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重视练习题的设计,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知识概念教学比较多,分数的意义、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大小比较等等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练习和测试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知识的水平。在练习时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填空、选择、判断、比较等等,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同类知识系统练、易混知识对比练、易错知识反复练等,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调整部署,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板书课题)

二、指导复习 1.梳理知识要点。(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回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知识。(2)全班反馈。(用实物投影出示学生记录的内容,教师适时做好补充)2.反思交流。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1)什么是分数的意义?你能举例说明吗?(2)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举例说明吗?(3)什么是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你能举例说明吗?(4)什么叫约分?什么叫通分?你能举例说明吗?(5)通分和约分的依据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小组交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3.答疑解难。

师:在这部分内容学习中,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8 ~119 页“练习二十八”第5 ~8 题。1.第5 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2.第6 越:先让学生按题意要求在线段上描点,再组织反馈。通过反馈、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与整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3.第7 题:先让学生填空,再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填写的依据。4.第8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依据。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整理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相关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认为哪些知识最重要?哪些知识你感到理解起来最困难?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总结。

新 诚 小 学 数 学 集 体 备 课

上一篇:教师的教育心得体会:爱就是力量下一篇:1.1创建党建示范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