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管理和使用
为了切实规范和落实好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使用,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我乡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我乡党委、政府按照区委组织部通知要求,及时召开班子会议研究大学生村官管理制度,对我乡大学生村官的使用情况进行自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我乡现有7名大学生村官,3人任村支部书记助理,4人任村民主任助理,没有出现截留和借用的现象。为了培养好大学生村官,乡党委安排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乡干部担任驻村干部,方便指导大学生村官开展村级工作,并经常督促大学生村官认真完成村上的各项工作,采取“不定时入村督查”、“定期例会检查”和“电话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在岗工作情况、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检查,要求他们全力做好乡村两级的“联络员”和各项任务的“执行员”。
2、我乡党委、政府一直非常注重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一方面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村官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活动,通过各种专业培训,为他们提供不断充电的平台和渠道,增加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利用乡政府平台为他们提供实践平台,通过讨论座谈和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他们对自己深发展的想法,征求他们对大学生村官管理和工作安排的意见,根据本乡实际,结合他们的意见和意向,安排他们到乡
农业、民政、工业等各线实践锻炼,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同时,了解各线工作程序和相关惠农政策,从而更好的帮助村里利用政策和争取项目促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信用,档案
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涉及方方面面, 而大学生信用档案无疑是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使用有助于在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 有助于带动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与诚信氛围的营造, 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概念
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指大学生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 具有保存价值的诚信行为的历史记录。定义中使用“社会交往”这一限定, 意味着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会有不与社会其他成员和组织交往的单独行动, 这种单独行动不存在诚信与否的行为, 所以不产生信用档案。从外延上讲, 凡是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中所形成的历史记录都是信用档案, 是有形的、看得见的信用。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主要内容
凡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证明大学生信用的材料都应视为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内容, 具体以下述内容为主。
1、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大学生个人的身份证明、户籍、父母的姓名及居住地址, 学生个人的学号、所在院系、学历、所学专业、特长、在班级担任的职务、学籍变动情况、学习成绩、健康状况、婚姻状况, 研究生则还要包括原来毕业院校、曾经的工作单位等信息。
2、大学生的经济信息。包括大学生家庭经济收入情况, 个人在校所获的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贴、副食补贴、勤工助学等经济收入, 每年家庭提供的学习费用和在校期间的消费情况。
3、大学生的品行记录。包括良好记录和不良记录两部分, 良好记录包括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行为, 以及由此获得的各种荣誉、奖励等;不良记录包括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无信用行为以及因此而受到的批评、处分等。
4、大学生的信用记录。这是大学生信用档案的重点, 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国家助学贷款和其他借款时间、金额和还款情况, 学费、住宿费的缴纳情况。
5、大学生的就业信息。主要指大学生的毕业去向, 包括就业单位名称、联系方式、本人的联系方式、家人或朋友的联系方式等;升学学校、出国留学所在地名称、联系方式。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管理
从国家层面来说, 应当设立国务院领导下的国家信用管理局, 负责拟定全国信用管理的规章制度, 订立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关业务和技术规范、标准, 统一管理各类信用中介服务公司, 负责对全国信用行业的监督管理, 负责全国信用教育、宣传、培训和科研。在此前提下, 对大学生信用档案, 应当遵循“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原则, 分学生在校期间和毕业后分别建立和管理。
学生在校期间, 由国家信用管理局授权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学生信用登记制度和信用档案管理系统, 具体到高校内部, 应当由学校档案室牵头, 学校保卫、学工、教务、财务、就业等部门各司其职, 配合建立。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对个人信用档案单独设类、单独编目、单独管理, 个人优劣行为应指定专人随时记录归档。
学生毕业后, 由教育行政部门协调学校将学生信用档案移交给国家信用管理局或其委托的中介机构, 国家信用管理局或其委托的中介机构负责建立专业网站, 利用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作为信用档号,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搜集各银行关于学生的个人信用记录, 以及分散在社会上的其他学生个人信用记录, 连同学校保管的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汇集起来进行加工、存储和分析, 向上级领导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学生的有关信息, 并根据需要就大学生的信用状况提供咨询、评估服务。应国家助学贷款银行等利益相关方的要求, 在学生贷款还款期限内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走上工作岗位不守信用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入学前家庭地址、毕业学校、毕业后就业单位、详细联系方式等。
从长远来看, 为保证大学生信用档案的真实性、有效性和权威性, 做到有法可依, 有据可循, 依法管理, 应当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数据资料收集机制, 对收集数据资料的内容、方式、渠道做出明确规定。作为评价大学生信用的唯一依据,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修订和补充应由国家信用管理局或其委托的中介机构按程序进行, 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修改和补充。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使用
使用大学生信用档案有很强的政策性, 一定要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 具体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1、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公布。在适当时间系统公布大学生某一方面的信用档案, 包括良好记录和不良记录, 会起到弘扬诚信、威慑欺诈行为的作用。但是, 系统公布某一方面的信用档案, 应当由国家信用管理局或其委托的中介机构负责, 而且要尽可能避开纯属个人隐私的内容。
2、其他各单位掌握的大学生信用档案, 除供本单位查询之外, 可以而且也应该向有关单位提供利用。但是, 一般应限于在个别范围内查阅, 不宜张榜或上网公布, 而且也应当尽量避开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
3、注意分清运用信用档案与泄漏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界限。首先要分清何谓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原则上讲, 正当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以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为前提。其次是要证据确凿, 如果证据不实, 明明是运用信用档案, 却有可能被人诬为捏造诽谤、侵犯名誉权等。再次是提供利用的范围也要讲究, 比如某大学生档案中有在校期间犯错误受过处分的经历, 如果是提供给用人单位查阅而不向无关单位和人员传播, 相对于用人单位的知情权, 就不能说是侵犯个人隐私权。
参考文献
[1]肖文建, 尹恒.关于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的思考[J].档案时空, 2003, 2:19-21.
[关键词]大学生 信用 档案
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涉及方方面面,而大学生信用档案无疑是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使用有助于在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带动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与诚信氛围的营造,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概念
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指大学生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诚信行为的历史记录。定义中使用“社会交往”这一限定,意味着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会有不与社会其他成员和组织交往的单独行动,这种单独行动不存在诚信与否的行为,所以不产生信用档案。从外延上讲,凡是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中所形成的历史记录都是信用档案,是有形的、看得见的信用。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主要内容
凡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证明大学生信用的材料都应视为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内容,具体以下述内容为主。
1、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大学生个人的身份证明、户籍、父母的姓名及居住地址,学生个人的学号、所在院系、学历、所学专业、特长、在班级担任的职务、学籍变动情况、学习成绩、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研究生则还要包括原来毕业院校、曾经的工作单位等信息。
2、大学生的经济信息。包括大学生家庭经济收入情况,个人在校所获的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贴、副食补贴、勤工助学等经济收入,每年家庭提供的学习费用和在校期间的消费情况。
3、大学生的品行记录。包括良好记录和不良记录两部分,良好记录包括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行为,以及由此获得的各种荣誉、奖励等;不良记录包括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无信用行为以及因此而受到的批评、处分等。
4、大学生的信用记录。这是大学生信用档案的重点,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国家助学贷款和其他借款时间、金额和还款情况,学费、住宿费的缴纳情况。
5、大学生的就业信息。主要指大学生的毕业去向,包括就业单位名称、联系方式、本人的联系方式、家人或朋友的联系方式等;升学学校、出国留学所在地名称、联系方式。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管理
从国家层面来说,应当设立国务院领导下的国家信用管理局,负责拟定全国信用管理的规章制度,订立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关业务和技术规范、标准,统一管理各类信用中介服务公司,负责对全国信用行业的监督管理,负责全国信用教育、宣传、培训和科研。在此前提下,对大学生信用档案,应当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分学生在校期间和毕业后分别建立和管理。
学生在校期间,由国家信用管理局授权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学生信用登记制度和信用档案管理系统,具体到高校内部,应当由学校档案室牵头,学校保卫、学工、教务、财务、就业等部门各司其职,配合建立。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对个人信用档案单独设类、单独编目、单独管理,个人优劣行为应指定专人随时记录归档。
学生毕业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协调学校将学生信用档案移交给国家信用管理局或其委托的中介机构,国家信用管理局或其委托的中介机构负责建立专业网站,利用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作为信用档号,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搜集各银行关于学生的个人信用记录,以及分散在社会上的其他学生个人信用记录,连同学校保管的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汇集起来进行加工、存储和分析,向上级领导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学生的有关信息,并根据需要就大学生的信用状况提供咨询、评估服务。应国家助学贷款银行等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在学生贷款还款期限内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走上工作岗位不守信用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入学前家庭地址、毕业学校、毕业后就业单位、详细联系方式等。
从长远来看,为保证大学生信用档案的真实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依法管理,应当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数据资料收集机制,对收集数据资料的内容、方式、渠道做出明确规定。作为评价大学生信用的唯一依据,大学生信用档案的修订和补充应由国家信用管理局或其委托的中介机构按程序进行,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修改和补充。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使用
使用大学生信用档案有很强的政策性,一定要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具体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1、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公布。在适当时间系统公布大学生某一方面的信用档案,包括良好记录和不良记录,会起到弘扬诚信、威慑欺诈行为的作用。但是,系统公布某一方面的信用档案,应当由国家信用管理局或其委托的中介机构负责,而且要尽可能避开纯属个人隐私的内容。
2、其他各单位掌握的大学生信用档案,除供本单位查询之外,可以而且也应该向有关单位提供利用。但是,一般应限于在个别范围内查阅,不宜张榜或上网公布,而且也应当尽量避开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
3、注意分清运用信用档案与泄漏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界限。首先要分清何谓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原则上讲,正当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以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为前提。其次是要证据确凿,如果证据不实,明明是运用信用档案,却有可能被人诬为捏造诽谤、侵犯名誉权等。再次是提供利用的范围也要讲究,比如某大学生档案中有在校期间犯错误受过处分的经历,如果是提供给用人单位查阅而不向无关单位和人员传播,相对于用人单位的知情权,就不能说是侵犯个人隐私权。
参考文献:
[1]肖文建,尹恒.关于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的思考[J].档案时空,2003,2:19-21.
[2]张志俊.对大学生信用评价问题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3:57-58
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我县现有25名大学生村官分别在11个乡镇的所属村任职,其中:党员22名,大专学历3人,本科学历18人,硕士学历4人,担任村支部书记1人、支部副书记2人。针对如何加强和改革大学生村官管理考核工作的相关问题,通过重点走访、分片座谈和情况汇报等方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存在问题
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我县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通过调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工作职责模糊。当前很多大学生村官名义上在村,实质上是在乡镇工作,当然,外在环境也助推了大学生“村官”为“乡官”现象的发生。很多村没有必须的办公条件;没有固定的休息场所;没有必要的交通工具。许多乡镇对此也无能为力,既要让村官做点事,又要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的生·
活工作条件,也只有把他们安排到乡镇驻地,这样对于大学生村官下村了解实际情况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大打折扣。
二、技术知识缺乏。初出校门的大学生村官自身经验和阅历不足,加之所学专业偏离农业及其相关知识,对农村实用技术了解少,不能很好的解决村民遇到的各类问题,工作局面难以打开,带领群众致富本领需进一步提高。
三、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虽然出台了管理考核办法,但在抓落实上力度不够。由于没有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期满后大多数村官不知何去何从。更有少数村官一开始就把工作当成过渡,不能沉下心去搞工作。
主要做法
一、明确工作职责。
1、在思想和行动上融入群众,广泛收集村情民意;掌握村街基本情况,制定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与农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自己融入农村的大环境中去,扎根基层,以为广大农民谋利为根本出发点,向广大农民学习,磨练意志,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要在乡党委的领导下,积极配合村“两委”干部做好日常工作。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做好村党支部、村委会各类会议的记录,以及各类材料的起草、存档等。
3、根据村内现阶段实际情况,配合村“两委”班子制定·
完善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别是结合当地特点,尽其所能发展致富项目,在引导、扶持、服务、带动上下功夫,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4、按要求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使用工作,向党员群众宣传政策、传播知识,提高党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引导广大村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5、认真履行上级党委、政府规定的其它职责。
二、强化大学生村官管理,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1、明确责任,健全机制。一是明确工作岗位。根据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和特长,把他们安排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要参与村级班子实质性分工,让大学生村官直接参与具体工作,在处理村务中提高农村工作能力;二是落实工作职责。明确分工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村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三是实行工作承诺。年初由大学生村官就工作目标和分工岗位职责,向街村党组织、向所在村党员群众作出公开承诺;年终由村党组织、所在村党员群众对大学生村干部进行实绩考评和群众满意度考评。
2、搞好培训,加强锻炼。一是搞好教育培训,搞好岗前培训,通过岗前培训和任前谈话,促进大学生村干部尽快进入角色;二是组织专题培训,发挥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作用,重点学习政策法规、农业科技、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等多·
方面知识;三是改进培训方式,丰富教育内容,通过组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信息咨询、外出参观等小型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教育培训的实际成效;四是加强实践锻炼。要建立轮岗锻炼制度,适时调整分工,实行轮岗交流,提高他们把握全局的整体工作水平。还要把引导扶持自主创业作为教育培养大学生村官的一个重要途径,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在创业实践中提高大学生村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与水平;五是要为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在项目选择、资金贷款、技术培训、市场开拓上给予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3、定期交流,强化监督。一是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建立每月汇报、每季座谈、半年考评、全年总结的工作交流制度。大学生村官每月作好工作汇报,报乡镇党委;大学生村官分片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交流座谈会;乡镇党委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考评;二是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建立请销假制度,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履行请销假手续,三天以内由村党组织书记批准,七天以内由乡镇党委批准,每年请假时间累计超过一个月的,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级;三是建立工作日志制度,要结合工作实际,对每天的工作开展情况和思想动态等进行详细记录。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日常管理;四是要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谈心制度、提醒制度,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并妥善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4、全面考核,有奖有惩。一是完善考核机制。考核内容主要为岗位履职、民主测评和创业创优等方面情况,对大学生村官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分半年、年终进行考核。考核采取听汇报、查资料、实地查看、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民主测评、量化打分等形式,逐人进行考核。岗位履职主要考核工作目标和分工岗位职责的完成情况。民主测评由乡镇党委组织实施,测评结果折合计入考核总分。目标考核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结果列入个人档案,作为续聘、晋级、选拔、任用的主要依据。完善群众评议机制。结合村党组织和村干部述职活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由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民主测评和评议。二是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对政治上要求进步、符合党员条件的大学生村干部,及时吸收入党。对适应农村工作快,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工作实绩明显、在带民致富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好的大学生村干部,适时推选为村级党组织书记。
三、考评结果如何在定向考录、公开选拔以及期满流动中运用。
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得动,是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大学生“村官”队伍整体活力的根本动力。到村工作并不等于要扎根农村,流得动才能充分盘·
活人才资源。
1、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考核体系,确保期满流动就业具有优势。完善的制度、健全的机制具有导向鲜明、规范有力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村官能否流得动、流得好。缺乏这些机制,流得动就形同虚设,同时也影响大学生村官的活力和信心。完善流动机制,考核机制是前提。除日常工作、考勤外,考核内容应当增加“三农”发展实绩的比重,体现大学生村官工作特点。相关部门、领导和普通村民要共同参与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评价,充分体现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的意见,反映工作的实绩。考核不仅要分出等次,还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对优秀的在干部选拔、招录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时候优先考虑。通过竞争择优、奖优罚劣,形成正确导向。
2、认真安排培训工作,提升综合素质。随着大学生村官人数和素质的提高,在培训流程机制、培训专家队伍、培训知识体系结构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对于组织和管理能力、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等方面的培训。
3、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拓宽流动渠道。针对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考取公务员、选调生、应聘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选任乡镇的领导干部以及留任村干部、选任村委会成员,目前相关优惠政策较少,还需拓宽就业渠道。
意见建议
一是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除要预留一定比例岗位规定在·
基层锻炼3年以上的大学生村官报考,并结合考评结果择优录取;二是协调一些相关企事业单位设置针对大学生村官的招聘;三是出台一些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政策及其实施细则,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自主创业的平台。
自2010年10月,任xx镇xx村副书记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三委班子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所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走村入户,掌握村情,了解农村工作
了解整个村的基本情况,了解这边的风俗习惯、语言,了解村民生活,深入田间地头,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二、了解党和国家以及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三农的政策和法律规定
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下村入户,转达党和国家以及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三农的政策以及重要文件精神,开展日常生活会,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让农民群众了解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与引导。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推动xx村的特色产业 在县级领导和各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三委班子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xx村依托特色牛羊肉加工项目,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养殖,预计可增加农民收入37万元。另外,xx村近几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倡导民族、民俗特色游。我与村三委班子成员经过多次调研,深入探讨后,拟定了大力培育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及回族特色清真美食项目的申请调研报告,其中针对回族清真美食做出了详细的说明,该项目以获县级部门审批。目前正在承办中。
四、2010年至2012发展了15名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党员生活会。坚持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旗帜鲜明,跟党走,立场坚定,反分裂。
五、借鉴其他乡(镇)与村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从事充分改善我村的工作做法,从中找出差距,明确改进方向,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六、帮助五保户、低保户,给他们解决住房问题和生活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七、逢年过节时跟村支部领导一起向村里面的老党员和五保户慰问,并发放慰问金,让他们知道党和政府把他们永远牢记在心中的。
以上工作真正达到群众眼里有身影、群众心里有信任、群众感到有实效的目的领导的肯定,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上做的更好。
八、意见和建议
今年是国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第三年,又一批大学生抱着满腔的抱负,本着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宗旨走进了农村。农村这个广大的舞台,给了大学生村官施展理想的沃土,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了希望。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任职有什么优势呢?一是文化素质高,接受能力快。由于大学生受到过高等教育,从知识层次和个人素质上来看,要比文化水平低的村干部接受能力快,能够正确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二是表达能力强,具有说服力。由于受到良好的交与,大学生村官们沟通能力比较强,讲解政策、和村民沟通的时候表达能力较强,词能达意。三是敢于创新,致力服务基层。因为大学生村官享受国家补贴,工资基本上和公务员一致,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建设当中去,大学生村官普遍懂网络,能够利用一技之长,为所在村搜集信息,敢于创新,比如引导村民假如经济合作社,农村农业产业规模化,拉投资、搞建设,有年轻人才有的冲劲、干劲,为村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障碍性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 大学生村官的行政权利边缘化。
在扬州地区走访调研中, 作者发现, 选聘赴农村基层服务的大学生村官, 本应承担起“外来管理精英”的角色, 但是, 大学生村官普遍被委任到一些与自身专业不相符合的“虚职”岗位, 其并未深入到村务管理的核心中, 也未参与村里重大行政事务的决策。
(二) 大学生村官的法律角色定位模糊。
从法理上来看, 首先, 村委会作为村民的自治机构, 村官必须由村民选举产生, 且只能由本村村民担任。[1]大学生村官作为一名“外村人”, 只能定位于村干部助理的角色。其次, “村委会”作为一个基层村民的自治机构, 它并不属于国家的行政序列, 严格意义上大学生村官并不是真正的“官”, 他没有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再次, 大学生村官不属于公务员, 也非党政系统干部, 其既非村民, 又非干部的身份,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 地位尴尬。
(三) 大学生村官岗位的“水土不服”。
首先, 由于大学生村官所从事的现实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 且这些岗位多为技能型, 而非知识型。从而导致了具备理论知识, 缺乏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村官在工作实际中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其次, 长期在城市生活的大学生村官, 对于农村朴素的生活条件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再次, 大学生村官多为80后, 90后的独生子女, 缺乏农村“熟人社会”的为人处事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很难深入到农村群众中。
二、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障碍性因素产生的原因
(一) 精英决策模型与乡土社会的冲突
精英决策模型与乡土社会的差异是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障碍性因素的最主要原因。公共管理分析模型之一的精英理论模型指出, 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 掌握权力的少数人, 其政策偏好反映的是治理者本身的需求与价值, 而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则是消极的冷漠的。大学生村官, 刚走出校园, 从“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换中, 往往将自己定位于外来治理的精英, 他们对于农村社会的核心———乡土社会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在走访调研中, 发现很多大学生村官在制定或者执行公共政策的时候, 往往只顾及符合精英决策者本身的偏好, 而没有遵守乡土社会的宗族规则。
(二) 普通村干部对知识精英的逆歧视
普通村干部对知识精英的逆歧视是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障碍性因素产生的次要原因。“逆歧视”是管理学与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析方法, 它是指在劳动力输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物价消费水平及劳动在生产成本都高于劳动输出地, 当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 所获得的货币工资相同的时候, 则对本地劳动力产生了“逆歧视”。[2]大学生村官, 在成为劳动力之前投入了大量的知识储备与资金, 并承受着来自城市的较高生活成本的压力。当他们与在农村土生土长, 没有受过高等教育, 且生活在较低生活成本的村干部, 享受同等工资待遇的时候, 就不可避免的对大学生村官产生了逆歧视。
(三) 相关政策的不完善
政府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配套政策不健全, 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之后出路迷茫, 同样也是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障碍性因素产生的原因。比如大学生村官三年任期届满之后面临的“二次就业”、大学生村官未来进入编制困难等问题。
三、解决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障碍性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一) 积极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工作
各级政府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工作, 应把好资格审查关。首先, 应重点选拔对农村情况较为熟悉, 来自农村的优秀大学应届毕业生。对于大学生村官这一岗位而言, 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 他们是农民的子弟, 不仅生在农村, 长在农村, 更了解农村, 了解农民。往往能够更快的打开局面, 迅速进入大学生村官这一角色。其次, 在选聘大学生村官的过程中, 需要对大学生的奉献精神进行考察。再次, 在选聘大学生村官过程中, 不仅要注重对于大学毕业生的行政能力的考察, 更要发掘他们的工作潜力, 考察他们的沟通能力。
(二) 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人文关怀
各级政府应制定多项激励政策, 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人文关怀, 才能使他们真正“留得住、干得好”。一是要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福利待遇水平, 保障他们的劳动所得, 使得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标准能够不低于城镇企业一般收入。二是要对大学生村官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措施, 如优惠购房, 优先安排子女上学等, 让他们将青春奉献给农村基层的同时, 能够有所回报。三是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关怀, 可建立大学生村官的联席会议制度, 安排上级领导与他们谈心, 及时向领导反馈大学生村官的心声。
(三) 努力完成大学生村官的退出机制
各级政府应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村官的退出机制, 保障大学生村官的进退顺畅, 解决好他们的前途问题。对于服务农村满三年的大学生村官, 符合考核优秀的条件, 可给予其相应的上升机会。若不愿意继续服务于农村的, 政府可以给予其一次性的补助金, 并安置相应的工作。除此之外, 政府应赋予大学生村官的合法地位, 规范其扮演的实际角色, 使得他们在届满之后, 可以合法的升任村干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M], 法律出版社, 2010.
一、消防水源状况对扑火救灾的影响
消防水源是指供灭火用的水资源。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的江河、湖泊、水塘等水源。另一类是给水设施输送给一定区域的消火栓。供消防车等装备取水灭火用。 扑火救灾。—般地讲就是取水灭火的过程,以城镇消防中队取水灭火为例。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从中不难看出,消防水源的建设、管理是扑救火灾的关键,水源环节出了问题,或是水量不足,或是水压不够,或是消火栓布局不合理。或是消火栓管理维护不善而损坏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火灾的扑救。此时无论消防车辆装备如何精良、人员多么勇敢,而无水战车。就好象没有弹药的武器一样难济于事;加之现在城市消防站数量偏少,装备落后,而对水源匮乏的火场,往往是虽然殊死拼搏,也难免造成大的损失。例如:2005年2月18日23:25。台江区义洲街道太平里40号发生火灾,而距火场300米范围内仅有两个地下消火栓,其中一个无水。责任中队到场后,消防车的水很快打完。只得到2公里外的消火栓处运水,刚刚减弱的火,等消防车运水回来后时,又升腾起来。期间市消防支队调集了市内三个中队9部消防车参加运水灭火战斗,虽经消防官兵奋力扑救,但终因水源不足失去了灭火的最佳时机——初起阶段,只收到了控制火灾蔓延的效果。火灾最终造成了2人死亡,8户32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约4_2万元。
此外,有的城区建设得很好,而整个城区竟没有一个消火栓,一旦发生火灾,只得靠原始的方法扑救,往往是小火酿成大灾。
一个城市,如果重视消防水源及设施的建设、管理,消火栓布局合理、完整好用、水量充足、压力达标,即使消防队装备差一点,人员少一些。也能够迅速占据水源,对火灾形成不间断的强大攻势,必定会及时将火扑灭。减少损失。
二、城市消防水源及设施现状
近年来,福州市不断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加大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力度,全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但从整体上看,仍存在着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地区建设和经济发展,轻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现象,从而造成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具体体现在(一)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经费紧张而挤掉消火栓设施的投入。根据福州市市政消火栓建设最新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市区)市政消火栓数量为2147个。与应建的消防栓数量还有很大的差距。如盖山、城门、鼓山、新店等地基础设施薄弱,未铺设消火栓供水干管。无法安装消火栓。(二)消防站数量严重不足。根据国家《城市消防站局与技术装备标准》的规定,城市消防站应按照责任区保护面积4~7平方公里,消防队接警后5分钟到达责任区边缘的要求设置。福州市面积为1.2万平方公里。而现有的执勤消防站只有24个,每个消防队(站)保护半径过大,个别消防站距辖区边缘地区达两个小时车程。(三)城市道路不能满足消防车行车要求。福州市内有相当一部分街道不能满足消防车行车要求。如福州鼓楼区由于处在老城区,道路改造难度大,沿街建筑不断扩建,致使路面十分狭窄,一些大型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一些新改造的街道由于没有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加以改造,未能在街道两边的建筑沿街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度220米时。设置穿越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四)市政消火栓布局不合理。由于对消火栓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消火栓建设不按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执行,且建成之后疏于管理,很少主动地对其进行维护保养,有的几年不动一次。纵观全市(市区)市政现有的消火栓布局,仍然存在分布不平均,水压不足,人为损坏,维修保养不当,型号不统一等问题。 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城市消火栓建设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着城市抵御火灾侵害的能力。
三、加强城市消防水源建设、管理的途径
建设、管理消防水源,以备灭火急需,这在古代我国人民就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据南宋《咸淳临安志》记载,杭州城在府治、三省、六部等衙署附近的其他地区,曾建有二十余处防虞水池,以备救火使用,景定四年(1263年)镇江府学渊源在学生“会食之所前凿池蓄水,以备不虞”。有“救火全资水力”之说。清代末年,随着一些大城市自来水设施的兴建。出现了近代消防水源—消火栓。时至今日,消火栓已是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消防安全设施了。对消火栓的建设、管理,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法规和标准中,做了明确的规定。只是由于在执行过程中,由于一些人为的因素或客观的原因,影响了市政消火栓的建设、管理,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随之影响城市的消防安全。要加强水源的建设管理,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认真贯彻落实法规,依法加强建设和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消防法规及技术标准,是我们加强消防水源建设、管理的法律依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城市消防管理工作中的通知》中指出:“要结合市政规划,妥善规划市政消防设施。新建的市区和卫星域,必须按照有关的规范和标准设置相应的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和消防站,因不符合要求的旧市区的消防设施,要结合城市的扩建、改建加以改进。”可以说,国家对消防水源及设施的建设管理问题已讲的清清楚楚,只要各级政府能够认认真真地加以贯彻落实,消防水源及设施的建设就能够与经济建设同步进行。要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各级政府要切实提高对消防水源设施建设的认识,摆正城市经济发展与消防安全设施建设的关系,以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增强消防水源设施建设的主动性。二是要吸取忽视消防水源设施建设。遭受大火焚烧的教训。从别人或自身的失误中对照找出本地工作的问题,并努力克服不足,勿蹈覆辙。三是应建立一定的制约机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对那些城市消防安全工作成绩突出的,大张旗鼓的奖励;对那些城市消防安全工作不落实的要予以相应的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对违反消防法规,损坏消防设施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惩处。 2、加强消防水源建设。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 国家的消防法规虽然对消防水源设施建设作了明确规定,但各地具体情况是不尽相同的。贫水地区与富水地区,平原与山区,沿海与内陆,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要贯彻落实消防规范,,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消防水源建设规划,并积极付诸实施。该一步到位的一步到位,如:新城区建设的同时,必须一步解决好消防水源及设施,不留隐患。不能一步到位的,要持之以恒逐步解决,如:旧城区的消防水源设施发展就要结合城区的改建来完成。暂时不能改造的,要积极维护、保养好,使之处于完整好用的状态。只有这样,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按照制定的计划,稳步认真地付诸实施,一个城市的消防水源及设施建设肯定会出现改观。 3、消防水源设施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现有的消防水源设施建设、管理和使用状况分析,存在建设管理和使用脱节的问题。它的弊端在前面已经讲过,不再赘述,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把建设管理和使用有机结合起来。一是从源头抓起,在城区规划消防水源设施时,应依法吸收消防部门技术人员参加。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督,竣工时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以保证消防规范在建设中的贯彻执行。二是城市供水部门和消防部门应密切配合,解决管理维护和使用脱节的问题。一方面要建立信息沟通制度,每月报一次消防水源设施信息,重大问题随时通报,使双方都能全面了解情况。另一方面,要建立定期联合检查制度,两部门定期联合对消防水源设施进行检查,每年不应少于2次,及时解决存在问题。这样密切配合,就能做到管理维护及时,完备好用。三是应保证消防水源设施费用。政府在年度预算中对消防水源设施的维护要专项列出经费。保证维修养护工作的开展。这笔钱与建设经费投资相比是小得多的,不要因小失大。四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爱护公共消防设施的意识,自觉保护消防水源,积极同破坏消防设施的行为作斗争。对成绩突出的先进人物,大力弘扬,逐步形成一个全社会重视消防安全的局面。
第2期
(总第192期)
中共黄陵县委组织部 2012年2月27日
黄陵县五项举措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就业
本着“创优环境、激励关爱、有序组织、合理流动”的原则,黄陵县委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大学生村干部“选、培、育”的基本要求和疏通就业渠道的政策规定,采取五项举措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就业,收到良好成效。
公开推荐“选”。坚持把择优选拔大学生村干部到乡镇任职作为培养优秀党政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换届中,把全县59名任职两年以上、年度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干部与在职乡镇机关干部同等推荐、同等考察,不论资历、不讲条件,先后竞争性选拔1名优秀大学生村干部任仓村乡副乡长,1名招录为省级公务员的大学生村干部任店头镇站所副职。
事业单位“聘”。坚持在事业单位招聘中优先录用大学生村干部。2010年以来,先后为47名大学生村干部创造招
录考试机会,通过考试、面试,择优招录,目前已有6名大学生村干部被招录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多岗交流“培”。在充分考虑大学生村干部专业特长、气质性格等因素,合理设置村两委会负责人助理、乡镇党政文书、农村信访专员、农业技术员等岗位,采取“以村为主、兼顾其他”的办法,让大学生村干部多岗位、多途径接受锻炼、早日成才。为了加强大学生村干部培养,县委组织部先后抽调8名熟悉党务管理、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干部到县委组织部、党史研究室等部门单位锻炼提高。
压实担子“育”。坚持给重任、压担子、挑梁子,实行一线培养锻炼成长。村“两委”班子换届中,通过依法选举、按规操作,先后有30名大学生村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担任隆坊镇官庄村村委会主任助理李永宁,由于扎根农村、实绩突出、群众公认,被依法选举为该村村委会主任。
政策激励“考”。大力倡导大学生村干部积极参加选调生和公务员招录考试,近年来县委组织部采取基层推荐,民主评选的办法,先后推荐符合条件的24人参加乡镇公务员和选调生定向招录考试。目前,已有6人被录用为乡镇公务员或选调生。
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全县自2008年以来,先后选聘大学生村干部85名。目前,在岗69名,多途径就业16名,占我县招录大学生村干部的19%,为广大大学生村干部创造了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信息员:王健)
送:市委组织部研究室,县委各常委
xxx村村支部副书记xxx 转眼间到xxx村任职已经一年半了,在这段时间里我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不断总结经验专心做好各项本职工作,现将2009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重要思想,学习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等党和国家在农村工作中的路线、方针、政策。另外,我还把农村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以及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作为榜样,学习他们艰苦创业的事迹,扎根农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和工作经验,从而为自己以后工作的展开打造学习样板。
二、工作方面
(一)、配合上级工作,完成好各项上传下达临时性工作
1、计划生育百日攻坚工作。积极组织妇女进行普查,我查找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坚持每天走家串户进行宣传。
2、H1N1和儿童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我们组成临时防疫小组,每天坚持对各户进行消杀。我利用村中广播和发放宣传单的形式及时为村民提供最新信息资讯,组织开展医疗检查。
3、卫生整治工作。我与村支两委对街道两侧、卫生死角堆放的杂物进行清理,并在村里建了垃圾池。
4、祖国建国60周年。为确保国庆安全保障,我们在村里设立国庆安保站,专人负责对每天出入人员进行登记,上报。
5、入村后我把宣传教育做为工作的重点之一。除开展经常性的广播宣传外,还建立了板报专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致富信息,农业科技,日常生活安全建议,饮食卫生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建立村民文档,记好民情日志
1、我对村内的各项资料进行了整理、分类,为我村村民建立了家庭档案,对各户进行详细了解统计,调查好村民经济生活水平。完成了“一户一档”的工作。
2、深入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我们把记好工作日志和民情日记作为重要步骤。入村后,我坚持多问、多听、多记,记好工作日志。
(三)、谋求发展,积极寻求致富路
入村后,一直把解决村中资金短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里,由于该村经济基础薄弱,集体经济只有外债,没有创收的来源。想为村民办实事真的很难,为解决当前局面多次到相关单位寻求资金支持,如今已争取资金20多万元。
五月我们在了解完百姓日常经济纯收入后又发现,村中百姓经济收入低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村民仍靠单一种植玉米为生,现如今玉米产量每况日下,百姓基本生活出现问题。针对之一问题,老干部建议我们多想些新思路,寻找些新办法。通过网络资料查
询,实地考察,我们又引进雪莲果3500棵。
2010年工作计划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增强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做好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党委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的宣传贯彻工作。
2、当好参谋和助手,协助村支“两委”做好村里日常工作。协助做好村内的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社会保障等服务工作;完成镇村两委交办的其他各项任务。协助做好制度规范、文字和档案管理工作;做好远程教育、科技普及和精神文明推进工作
3、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协调村两委班子关系,团结两委干部,努力在工作中和谐关系,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4、多看,多问,多干。坚持多看、多问、多干,不断地摸索工作道路,不断地总结工作得失。对于日常问题的处理,除了包村干部及村支书的“耳提面授”外,的需要自己用心观察。多问。要多问村支部书记、主任,多问村委会其他工作人员,尽量全面的了解相关背景关系资料,避免因为轻易下结论的工作作风而造成问题难以解决。
经过一年的磨练,我在工作中有了很大进步,不仅让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了提高,也让自己对农村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积极投身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
村中去,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为赵家沟村的新农村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绝不辜负大学生“村官”这一称号,做一名让组织和群众都满意的大学生“村官”。
2010年3月17
关键词:Java;Java 2企业版(J2EE);企业版Java Bean(EJB);开源软件(OSS);基于组件的软件引擎;网络学习;学习管理系统(LMS);开放式大学支持系统(OpenUSS);校园资源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2-21491-03
Developing, Deploying, Using and Evaluating an Open Source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MA Zhao-wen1,2
(1.Guandong Teachers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Arts, Guangzhou 510640, China; 2.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China)
Abstract: Every modern institution involved in higher education needs a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 to handl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ocesses. It is necessary to offer e.g. electronic lecture materials to the students for download via the internet. In some educational context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offer internet tutorials to be able to give the students more personal support and accompany them through the whole lecture period. Many organizations have introduced commercial LMS and gained the experience that monolithic solutions do not fulfill the dynamic requirements of complex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are very cost-intensive. Therefore, many universities face the decision to stick to their commercial LMS or to switch to a potentially more cost-effective and flexible solution, for instance by adopting available Open Source LMS. Since we have made profound experience in developing and operating an Open Source LMS, this contribution enlighten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alternative. This paper describes a use case dealing with a full product lifecycle (development, deployment, use and evaluation) of an Open Source LMS at the University of Muenster (Germany). It identifies relevant instruments and aspects of system design which software architect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domai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Key words: Java; 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 (J2EE); Enterprise Java Bean (EJB); Open Source Software (OSS); Component-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 e-Learning;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 Open University Support System (OpenUSS); Campus Source
1 引言
2000年初,对于LMS人们面临着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问题就在于人们拥有LMS的可执行代码但其却是基于私有的技术。我们能够重构和扩展私有的LMS吗?或者我们能够扩展LMS以致于其能够更开放而且易于扩展吗?另外一种途经就是去购买商业的LMS。当时市面上有大量的优秀的商业LMS。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发现大商家出售诸如Blackboard和WebCT等的LMS。大多数商家出售的LMS功能完善而且避免了系统与某种制度的特殊需求不匹配,商家能够在技术顾问的支持下扩展其功能。这种途经的主要问題在于经济方面。几乎所有的LMS商家都提出一个昂贵的软件许可,而且每一年价格都不同。单单依靠我们系的力量按照这一途径是不可能的。如果整个大学去购买一个商业LMS那是不可行的。然而购买的过程因为大量不同的环境而将非常复杂。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过程在像经济,历史和美术这样的系是不同的。而且,那个时候对我们大学LMS的真正价值总体上是含糊的。
事实上我们决定从草图上重建LMS,因为我们也意识到网络学习(e-leaning)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我们学校的战略性应用。因此,开放大学支持系统(OpenUSS)应孕而生,用于提供一套充满活力的LMS,能够处理日益增长的学习服务的内在需要,先从系开始并在将来推广到整个大学。接下来的环境是我们定义的:
根据我们的实践,LMS非常成功的一个方面就是灵活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标准和新理念下的用户需求。为了保证源代码的修改,我们决定减少在GNU常用公共许可(GPL)下的产品开发。这一合法的框架确保了一个开放式的开发过程,以至于其他教育系统有资格使用和更改我们的代码。
为了开发一个可升级,可扩展和可维护的产品,我们决定冒险采用多层架构。我们也使用了基于组件的软件引擎方法。我们特别选择了Java and J2EE(Servlet and EJB)作为基础技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虽然J2EE在2000年还未被广泛使用。Java自身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当时已经有大量的Java图书馆。另外,Java当时正在积蓄能量程为计算机科学教育的标准语言。
为了实现经济增长,OpenUSS必须支持应用服务提供模型。其必须在同一种实例下能够管理任何数量的制度例如大学,学校和公司。
2 设计特色
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系统主要采用了清晰的设计和基于组件的架构,这在图1有所体现。
J2EE使得OpenUSS组件的开发和配置不再依赖于商家。因此,我们能够在一个开源的或者商业的J2EE容器[2]安装OpenUSS组件。然而,对我们自己的OpenUSS实例来说我们单单是使用了开源J2EE容器,库和框架用于挖掘OSS的优势。在一个标准的规范之上使用诸如Java和J2EE的开源的可执行代码减少了系统规范化的投资,以致经济方面的障碍被根除。
万一我们选择的开源的J2EE容器不能充分地升级和运行,我们可以方便地将OpenUSS组件移进商业J2EE容器。而且,每一个OpenUSS组件能在任何分布式的网络节点上运行。因此,此系统能够在高峰时分散访问量并且显示一种高度的可量测性。这一特性是非常有用的,因為通常来说LMS是一种周期性的应用程序。特别是,系统负载并不是有规律地产生而是偶然性的。例如,LMS系统在学期中负载很大而且据我们观察在考试期间却是很低的。因此,系统必须绝对可靠地工作。
图1 OpenUSS组件架构
3 采用OSS的问题
因为OpenUSS是一个纯开源的工程,我们遇到了全方位的不用应用方面的障碍。根据TOE框架,应用的问题与技术,组织和环境等方面有关。
从技术方面说,我们遇到的是关于J2EE层的问题。作为一个Servlet容器,Enhydra的使用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在当时其已经很成熟。关于EJB容器,市面上有两套开源的产品:JOnAS和JBoss。在分析了这两个产品之后,我们决定使用JOnAS,因为他的文档简明、实用。一开始因为JOnAS还不成熟,所以存在稳定性的问题。但是通常,这些问题随着软件升级而消失。我们所遇到的技术层面的主要问题是当我们使用OpenUSS服务同时超过1000人的课程时系统呈现低性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介绍一个具有负载均衡特性的服务器群环境(图2)。
图2 OpenUSS物理架构
我们决定为OpenUss配置四台的分布式的英特尔服务器。特别地是,三个服务器为OpenUSS的表示层和业务层提供服务,同时一台专注于做数据库服务器。图2表示这种分布式的OpenUSS方案[3]。在我们使用负载均衡来分散在表示层组件中的访问请求之前。随后,人们提出一个要求,使业务层组建能够互相通讯,即产生业务进程(例如文档下载,邮件列表)。在众多案例中,业务层组建从数据库读写数据用于收集必要的结果。然后,业务层组件用铜种方式向用户返回计算结果。在之一物理架构下,我们使用表示层和业务层组件集群,从而使那些组件的失败能够被其他组件平衡。尽管如此,在这一架构下仍然有一点失败之处保留在一些其他组件中。例如,万一免数据库服务器崩溃而使整个系统崩溃。这一情况的补救方法就是使用集群数据库。使用一个开源产品如C-JDBC(集群JDBC),我们只能增加一个数据库集群而不改变系统本身。这一扩展将使得之一架构更有活力,因此每个服务器节点具有相同的功能并且单一节点的崩溃不会影响整个系统。使用分布式技术,我们能迎合不定期的系统工作量。例如,在学期中系统就要提供能同时服务1000个用户的高容量,然而学期结束,只需要一台服务器来处理一些基础工作。
选择J2EE作为基础技术,开发高效的软件,首先要具备的是技术,然后是深层次的知识,两者不可或缺。因为对渊博的J2EE软件引擎的知识的低水平的传播,只有少数开发者能够建立和维护OpenUSS,甚至在大学,也学我们选择开源项目的流行语言PHP,情况就会有所不同,特别是对于网络学习领域。在我们的工程中,为了发展对于系统开发和维护犹为必要的人力资源,我们教学生J2EE编程。这是有意义的常识,其排除了技术的匮乏这一在采用OpenUss中具有同质性的组织方面的障碍。
环境障碍是在我们工程的支持方演变而来的。我们使用了一系列的开源工具,并亲自用测试程序进行了软件评价。当然这个过程是相当耗时和耗经费的。根据我们的实验,这一方面的探索对更加深入的科学性、实践性研究贡献巨大。
4 用户活动和接受程度
为了跟踪传播过程,我们使用了不同的手段来观察用户活动并分析用户的接受程度。为了描述一幅完整的图像,我们决定使用非透明和透明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一种有价值的数据源市基于服务器的日志文件。网络日志提供所有基本的用户事件作为系统使用的历史并且能够通过使用网络日志分析工具来分析。因为网络日志仅仅汇报经验行为,我们也决定使用集中的,随机的代表OpenUSS前沿的使用测试方法。
通过网络日志分析,我们分析了2002-2003下半学期(六个月)的用户活动。用户活动的分析的意义是重大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它认真地来观察用户的需求,从而防止系统瓶颈。功能和性能变现最重要的系统的瓶颈类型。面对匮乏的资源,花费太多时间在一些用户无论如何也不会使用的功能方面是没用的。这也适用于在用户的接受程度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系统的性能方面。
尽管事实上大量的开源软件产品能分析基于服务器的日志文件,但是开发合适的分析软件还是必要的,因为J2EE软件包的日志文件入口是非常隐蔽的而且需要强烈的元数据的综合。用这些软件我们能够生成标准的报告,就像前十页视图(正如图3所示)。
通过网络日志分析,我们发现OpenUSS中使用得最多的用户功能是课堂资源的下载组件,共有170,000页的日志视图(见图3)。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学生使用LMS来获得课堂资源。典型地说,课堂资源以Microsoft的PowerPoint或者Adobe的PDF文件格式存放成电子文档。业务进程是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LMS的重要加载导致了高度的网络阻塞。第二个是论坛组件,除此之外基础组件中的登陆页面有超过25,000页页面。这些结果使我们很好的调整所有功能模块的性能从而提高用户接受程度。
此外,我们每周通过观察登陆请求的平均数据发现了有趣的结果(看图4)。从星期天开始,系统的登陆请求增多,这是因为学生们要准备他们下一周的课程。星期五,LMS使用频率由于周末的到来而戏剧性地减少。
这种单一的用户活动分析对评价用户接受程度是不充分的。因此我们基于可用性引擎技术,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用户运行一个可用性测试。在OpenUSS系统,有两种用户角色:教师和学生。这个测试将在稍后进行。一开始,构建具有代表性的用户分布图。我们的研究集中在20至30岁的男性和女性学生,具有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础知识。总而言之,73个用户被分成三组(见表1)。
表1 测试组和方法
A组和B组的测试者接受了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的任务。一个任务示例如下:“你正处在OpenUSS的开始页面上,请随后使用登陆按钮进行登陆。这一任务在你定位到你的个性化主页后就算完成。”这一任务限制你在300秒内完成。这一任务的结果在图5中描述。
图3 前10页视图
图4 用于注册和登陆的任务
图5 用于注册和登陆的课外作业
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几乎30%的在测试组A中常规计算机和互联网用户无法在给定的时间限制内完成任务。相反,同组中所有没有经验的用户能够毫无困难地完成任务。
另外一个途径就是执行C组的测试,就是回答一系列的基于系统的主观实践的问题。问卷提供了从0(差)到9(好)的范围。表2显示了此问卷的平均结果,共分为5类。每一类包含一个或更多问题。
表2 问卷平均结果
很明显地我们可以看到,使用得简易度(帮助文本,新功能的测试,任务的执行和用户界面的操作)和系统信息需要深刻地重新返工。另一方面,显而易见,对系统地估价要高于一般印象,界面和性能这些分类的平均水平。这就印证了我们的选择J2EE技术作为基础技术假设对于高服务器负载的严格的任务执行系统来说是足够的。
5 结束语
在开发OpenUSS的过程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使用纯开源工具和环境构建和运行的具有活力的LMS系统的可行性。特别地,使用J2EE建立和配置一个基于组件的LMS对于管理系统的负责度来说是出色的。自从我们使用J2EE作为核心技术,我们不得从草图开始来开发系统。市面上有极少的开源J2EE组件,以致于我们被迫开发类似于邮件列表和登陆进程的基础服务。
其他大学采用OpenUSS并且自定义OpenUSS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例如:语言翻译)。虽然相比较于商业产品来说一套像OpenUSS这样的开源的解决方案能够提供重大的经济利益。这一平台的辐射率还是较低。在我们的经验中最成功的使用因素是蕴藏在J2EE软件引擎和管理J2EE复杂度的能力的这一意义深远的技术的存在。为了减少障碍,我们建立了新的以减轻开发J2EE组件负担的基础工程,特别是对OpenUSS来说。
在开发部分之后我们还要在产品环境来配置。人们不应当低度这样一项任务,那就是人们花了很长時间来优化系统环境以适应沉重的负载。因此,为其他制度提供一套ASP解决方案那绝对是有值得的,那将不需要拥有相应的容量和实施用于维护一个产品环境。
在软件生命周期即将结束诗,为了分析用户的接受程度和活动来评价LMS是必要的。从评价结果可以明显地看出为LMS建立用户见面很容易,这已经为所有系统用户所接受。对于大多数学生和教师对于这一网络学习的环境还是新手时,清晰的导航和功能菜单有助于提高用户的接受程度。
上述研究的结果将在系统开发的下一生命周期被吸收,并且将对不断地优化整个系统产生贡献。
参考文献:
[1] B. L. Dewanto, "Learning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with Open Source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http://edu.netbeans.org/support/oss.html(current July 2003).
[2] TheServerSide.com, "Application Server Matrix," http://www.theserverside.com/reviews/matrix.jsp (current July 2003).
[3] H. L. Grob, Informations erarbeitung in der ochschullehre, Working Paper,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Teaching, No. 25, Muenster, 2003.
【大学生村官管理和使用】推荐阅读:
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官管理与考核工作》的调研报告05-29
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办法01-19
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与教育工作总结11-09
大学生村官制度09-12
湖北大学生村官11-27
大学生村官计划01-18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工之家使用管理规定07-15
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05-27
2024大学生村官感想06-11
上海大学生村官考试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