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与城域网建设

2025-01-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园网与城域网建设(共8篇)

校园网与城域网建设 篇1

第一章 概述

1.1项目目标

校园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运用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建设高效实用的校园网络信息系统。具体地说,就是以校园网大楼综合布线为基础,建立高速、实用的校园网平台,为学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课件制作、教学演示,为学生的交互式学习、练习、考试和评价以及信息 交流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最终形成一个教育资源中心,并成为面向学校教学的先进计算机远程教育信息网络系统。

1.1.1第一期校园网建设目标

将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首先运用于教学第一线,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基建设施,并对其进行改造及优化,把旧的计算机教室改造成为具有影像媒体课件制作系统软件可以使教师自行编辑课件及实现电子备课功能。第一期校园网设计内容包括:

1)建立学校教学办公的布线及网络系统。2)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中心和网络管理中心。3)建立多媒体教室广播教学系统和视频点播。4)实现教师制作课件及备课电子化。

5)接入Internet和CERNET,以利用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1.1.2第二期校园网建设目标

在第一期的基础上实施校园内全面联网,实现基于Intranet的校园办公自动化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课堂教学、教室备课,实现资料共享,集中管理信息发布,逐步实现教、学、考的全面数字化;建立学校网站,设计自己的主业,更方便地向外界展示学校;实现基于Internet的授权信息查询,开展远程网下教育和校际交流等。第二期校园网设计内容包括:

1)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校园网需要运行一个较大型的校务管理系统(MIS系统),建设几个大型数据库,如教务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图书情报管理及多媒体素材库等。这些数据可分布在各个不同的部门服务器上,并和中心服 务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分布式系统。MIS系统需在这个分布式数据库上进行高速数据交换和信息互通。

2)校园网站。指在Internet上建立学校自己的主页。

1.2 项目内容

将教学楼、学生宿舍与报告厅实现整体网络规划,校领导充分认识到21世纪将是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为了使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能够适应新的挑战,具备长远的发展后劲,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学校校园网的设想,将现代化数据通信手段和信息技术以及大量高附加值的信息基础设施引进校园,用以提高教育以及管理水平。

随着校园网的开通,多媒体教育、办公自动化、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方式多样化的实现,尤其是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连通,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资源,为今后的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取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项目的需求分析

2.1 网络需求分析

2.1.1网络应用的主要类型 Internet/Intranet网络公共服务 merce 公共信息资源在线查询系统

2.1.2应用概要分析 网络应用的主要类型 数据库服务

非结构化数据库系统:e.g.Notes, Exchange etc 公共专用服务系统应用类型

公共专用服务:VOD视频点播系统、Teleconference 部门专用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

网络基础服务和信息安全平台 网络基础服务:DNS,SNMP ETC 信息安全平台:CA,FIREWALL ETC 2.1.3具代表性的网络应用情况(1)校园网 特点: 网络负荷大 网络管理和维护量大 网络利用率高

网络操作系统应界面友好,易操作,易维护 安全要求高

网络设计要简单、模块化、可以节省资金、减少网络管理和升级工作量(2)校园网 主要应用需求: Internet服务 E-Mail FTP Web 主要应用需求:(4)计算机教学

多媒体课件制作、管理和网上分发系统 基于Web, Netmeeting, VOD/组播的远程教学 学生学籍、考绩管理系统和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5)图书馆访问系统

计算机查询、检索、在线阅读等(6)办公自动化(OA)

包括财务、资产、宿舍管理、档案管理等

2.1.4企业网应用分析:主要应用需求(1)Internet应用类型

E-Mail FTP Web(2)企业数据库及企业数据资源系统(3)专有应用系统

企业管理:企业信息库等方面

2.1.5宽带城域网 广播业务 点播业务 信息检索业务 交互式业务 电子商务业务 通讯业务

各种远程监控,交互式游戏,防火防盗报警,遥感遥测水、电、气、能源管理等等

2.2详细需求分析

2.2.1网络费用分析

网络设备硬件: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网卡等

服务器及客户机硬件设备:服务器群、海量存储设备、网络打印机、客户机等

网络基础设施:UPS电源、机房装修、综合布线系统及器材

软件:网管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外购应用系统、网络安全与防病毒软件、集成商开发的软件等

远程通讯线路或电信租用线路费用

系统集成费用:包括网络设计、网络工程项目集成和布线工程施工费用 培训费和网络维护费用 系统集成商的利润 硬件差价 系统集成费

软件开发费用

2.2.2网络总体需求分析 网络数据负载分析 信息包流量及流向分析

信息流特征分析:信息流实时性、响应时间和延迟要求等 拓扑结构分析

网络技术分析选择

2.2.3综合布线需求分析 需要的信息

中心机房位置、信息点数、信息点与中心机房的最远距离、电力系统供应状况、建筑接地等

需求分析内容

根据造价、距离、带宽要求确定线缆的类型和光缆的芯数:

根据调研中得到的建筑群距离、马路隔离情况、电线杆、地沟和道路情况对建筑群间光缆布线方式进行分析。E.g.架空、直埋、底下管道等

对建筑物规模、信息点数和层数进行统计。

2.2.4网络可用性/可靠性需求分析 根据不同的行业具体应用及要求考虑: 磁盘双工和磁盘阵列 双机容错 异地容灾

备份减灾

2.2.5网络安全性需求分析

分析存在弱点、漏洞与不当的系统配置

分析网络系统阻止外部攻击行为和防止内部职工违规操作行为的策略 划定网络安全边界,使企业网络与外部网络能够安全隔离 确保租用电路和无线链路的通信安全

分析如何监控企业的敏感信息、包括技术专利等 分析工作桌面系统安全

第三章 网络的总体目标和设计原则 3.1 网络设计原则

关于校园网的建设,需要考虑到一下的一些因素:网络系统的先进程度、稳定性、可扩张性、维护成本,应用系统与网络系统的配合度,与外界互连网络的连通,建设成本的可接受程度。下面是针对校园万建设提出的一些建议。

3.1.1选择高宽带的网络设计

校园网络应用的具体要求决定了采取高宽带网络的必要性。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了大量的声音、图像和动画信息,需要更高的网络通信能力(网络通信宽带)的支持。

众所周知,早期基于386或486处理器的计算机由于内部的通信总线采用了ISA技术,与10Mbit/s的网络带宽是相互匹配的,即计算机的处理速度与网络的通信能力是相当的。但是,如果将目前已经成为主流的基于Pentium IV技术的计算机或服务器仍然连接到10Mbit/s的以太网络环境,Pentium CPU 的强大计算能力将受到10Mbit./s网络带宽的制约,即网络将成为校园网络系统的瓶颈。这是因为,基于Pentium CPU的计算机或服务器,其内部通信总路线采用的是先进的PCI技术。显然,只有带宽为100Mbit/s的快速以太网络技术才能满足采用奔腾CPU的计算机和服务联网的需求。

总结上述分析,校园网络应尽可能地采用最新的高带宽网络技术。对于台式计算机建议采用10/100Mbit/s自适应网卡,因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计算机型很大一部分已经是基于Pintium Ⅲ处理器了。而对于校园网络的主服务器,比如数据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采用1000Mbit/s(千兆以太网络技术)的网络连接,为网络的核心服务器提供更高的网络带宽。

3.1.2 选择可扩充的网络架构

校园网络的用户数量、联网的计算机或服务器的数量是逐步增加的,网络技术也是日新月异,新产品技术部断涌现。校园网络建立在资金相对紧张的前提下,建议尽量采用当今最新的网络技术,并且要分步实施,即校园网络的建设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选择具有良好可可扩充性能的网络互连设备,这样才能充分保护现有的投资。

3.1.3充分共享网络资源 联网的核心目的是共享挤塑机资源。通过网络不仅可以实现文件、数据共享,还可以实现对一些网络外围设备的共享,比如打印机共享、Internet访问共享、存储设备共享等。这就要求选择具有良好可扩充性能的网络互连设备,这样才能充分保护现有的投资。

3.1.4网络的可管理性,降低网络运行及维护成本

降低网络运营和维护成本也是在网络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网络设计时选用支持网络管理的相关设备,才能为将来降低网络运行及维护成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3.1.5网络系统与应用系统的整合程度

软件系统应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上,并大量引入Internet/Intranet的概念,与硬件平台能完善地整合,并在技术上具有独到之处。

3.1.6网络组建成本的可接受程度

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很多学校在校园网的建设方面希望成本较低,为此,应当选用性价比高的网络产品,并根据学校不同的需求定制各种方案。

第四章 子网规划设计

4.1拓扑结构(包含拓扑图)(总图)

图1 校园网络拓扑

4.2主干网络设计

图2 主干设计图

4.3 分布层/接入层设计

图3 分布层、接入层

4.4 远程接入访问的规划设计

图4 远程接入访问设计图

第五章 网络优化思想 5.1 校园网络面临的挑战

“十五”期间数字化校园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基本实现了高带宽、广覆盖、可运营、可管理的数字化校园硬件平台,完成了学校基本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具体来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了万兆校园网改造、升级,解决了骨干带宽、出口带宽的问题;大规模的建设了学生宿舍区和新校区的网络,实现了校园网络的大范围覆盖问题;开展了认证、计费、管理和网络安全方面的建设。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实现了网络教学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和网络实验室系统等面向教学和科研的应用系统;在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社区服务系统、一卡通系统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当前数字校园网络还面临许多挑战,在解决了带宽和覆盖问题的同时,校园网络需要进一步优化,校园网管理需要更加智能和易用。

5.2 优化网络架构,提升可靠性

随着数字校园网建设的逐步深入,网络上运行的关键业务越来越多,对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节点备份、链路备份等局部的、秒级收敛的技术远远无法达到新型“整合型数字校园”的高可靠性要求。

在校园网骨干,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组网结构:单星型结构、双星型结构、环形结构等,目前均无法保障毫秒级的收敛。在校园接入网,由于接入层设备一般没有双电源、双主控、双归属等提高可靠性的技术和特性,因此接入层的可靠性和故障保护必须通过链路捆绑、设备堆叠等技术手段实现。但传统的捆绑技术无法实现跨设备的链路捆绑,传统堆叠也存在诸多局限。

对于校园核心网可靠性优化,可以采用先进的环网技术。目前数字校园核心网络拓扑多为星型,双归属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中,上行双归属连接的两条链路或光纤都处于一个地沟或管道中,这样就出现了SRG(shared risk group)共同风险组,链路保护无任何意义;同时该种网络中还会浪费核心交换机的端口资源和光纤资源。采用基于RRPP技术的以太环网技术,可以对校园核心网进行优化。环网拓扑下的网络由于节点间的光纤分别走不同的管道,不会存在SRG的问题,同时提供快速的保护倒换,且网络拓扑简洁。RRPP是H3C专门开发的针对环网架构的网络提供快速的保护倒换技术,该技术为软件特性,无需增加任何硬件成本,兼容普通的以太网口,且提供亚秒级的保护倒换,逐步为业界所接受。对于校园接入网的可靠性优化,可以采用H3C的创新性专利技术IRF,即智能弹性架构技术。支持IRF的多台交换设备可以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联合设备”,用户可以将多台设备看成一台单一设备进行管理和使用。这样既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来扩展端口数量和交换能力,同时也通过多台设备之间的互相备份增强了设备的可靠性。组成IRF的各个设备之间是负载分担和1:N备份的关系。在一台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其它设备可以照常运行并迅速接管故障设备的功能,此时,域内路由协议不会随之出现中断,通过跨越设备的聚合,通信链路也得到了完善的保护,转发流量和大部分业务都不会出现中断。

5.3 由点到面,加强安全性

网络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就是校园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校园网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由于学生对技术的热衷和好奇心驱动,终端计算机常常成为攻击的目标和载体,传统的基于用户名和密码的身份认证、授权、审计的信任模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安全需求了。

2)各种蠕虫、病毒、应用层攻击的泛滥使威胁更加危险和难以抵御。

3)频繁的组织构架调整和人员的变化、业务的变化带来安全策略的变化,原来的静态业务模型和安全策略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安全需求了。

在这种咄咄逼人的安全形势下,校园网络从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到网络出口,从用户端到业务端到网络端,都面临着安全威胁。

校园网与城域网建设 篇2

高等院校校园网建设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和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培训部门及机构提供的各种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以此同时,能够为本校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学习资源、以及各类生活娱乐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课堂延伸,方便学生与教师相互间的交流、沟通与探讨。

1 校园网特点及需求分析

1.1 校园局域网的特点

自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技术的不断成熟,校园网一般采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由于网线支持的最大传输距离在100m左右级联Hub之后支持的最大传输距离为205m左右和光纤极大地提高了传输带宽,校园网络建设正逐步完善。

1.2 功能需求分析

(1)通过划分更多的虚拟局域网(VLAN)来减小广播风暴的影响。

(2)高校校园局域网要求各管理、教学辅助部门及教学单位间都能相互通信并和外网连接,但部分涉密部门则需要限制和其他主机的通信,比如网络中心、某些高机密的办公部门。本方案借助较为简单的模块实现该功能。

(3)广域网中各高校的核心路由器间需要连接入网,可以用静态路由、RIP或者OSPF实现不同路由下各主机的相互通信。由于校园网络实际建设中存在拓扑结构不确定问题,最好采用RIP、OSPF等具有自主学习功能的高层网络协议。

(4)高校各单位、部门内主机数量较多,且每个网段主机个数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固定每台电脑的IP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高校需要利用DHCP(动态IP分配服务来有效利用有限的IP资源),以便管理。

(5)校园网是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服务的一种学习工具,可通过建设FTP资源来满足学生交流学习的需要。

(6)对于校园局域网内部Serve上限制访问的内部资料可在接入时在路由器上设置ACL(访问控制列表)来实现过滤,从而达到访问控制的目的。对于有分校区的学校,也可以通过路由器上设置的ACL达到资料在不同校区间共享的目的。

1.3 网络拓扑结构

目前,高校通常接入的网络有CERNET、CMCC及CNC。按照网络功能区域划分,可将学校分为办公区、教学区、住宿区、图书馆4个部分。学校中心机房安装两台以上核心交换机,其中办公区、教学区、图书馆每栋楼安装一至两台交换机,每层楼安装一个路由器,每台电脑均可通过网线与Internet以及校园网进行连接。学生居住区每栋楼安装一个中型交换机,每个楼层安装一个小型交换机,方便学生与Internet以及校园网进行连接。

1.4 子网需求划分

为了提高IP地址的使用效率,需采取子网划分功能。子网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子网掩码来区分的,掩码的作用就是用来告诉电脑把“大网”划分为多少个“小网”,以及每个子网中的主机数目。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子网采用借位的方式进行,即从主机最高位开始借位变为新的子网位,剩余部分仍为主机位,这使得IP地址的结构分为网络位、子网位和主机位三级地址结构。

1.5 VLAN 需求划分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称为虚拟局域网,简单地说就是将一个大的物理的局域网(LAN)在交换机上通过软件划分成若干个小的虚拟的局域网(VLAN)。因为交换机通信的原理就是要通过“广播”来发现通往的目的MAC地址,以便在交换机内部的MAC数据库建立MAC地址表,而广播不能跨越不同网段。VLAN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网络管理的问题,能实现网络监督与管理的自动化,从而更有效的进行网络监控。

1.6 实际布线,以图书馆为例

外网经过光纤连接到网络中心经过光电转换器后接入ATM路由器。图书馆与总交换机相连接,距离在2km以内采用多模光纤,大于2km采用单模光纤。图书馆共6层楼,每层设置一台交换机,1楼的网络中心有28台计算机,2楼的电子阅览室有150台计算机,3楼的学生阅览室有100台计算机,4至6楼的借阅室内共有14台计算机。布线图如图1。

2 校园网络设备配置

2.1 交换机模块设计

高校校园网使用多个核心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冗余的连接防止单点失效。从逻辑上,大型网络可分为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大型网络的每层都有其特点,层次化设计的优点包括简单性、可扩展性、设计的灵活性、可管理性。

2.2 路由器模块设计

路由器是内部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分界点,主要是能够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和路径的选择。另外,路由器要能够支持不同网络提供商的接入,实现线路的冗余。

在大型局域网络的建设中熟练掌握路由和交换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采取什么样的路由算法,要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而定,路由协议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3层,因此它的作用主要是在通信子网间路由数据包。路由器具有在网络中传递数据时选择最佳路径的能力。

3 校园网络服务器配置

3.1 WWW 服务器配置

WWW是建立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之上的。WWW是以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Hyper Markup Language)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为基础。它能够提供面向Internet服务的、一致的用户界面的信息浏览系统。其中WWW服务器采用超文本链路来链接信息页,这些信息页既可放置在同一主机上,也可放置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主机上。WWW客户端软件(即WWW浏览器)负责信息显示与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3.2 DNS 服务器配置

DNS服务器在互联网的作用是把域名转换成为网络可以识别的IP地址。简单的说,就是为了方便我们浏览互联网上的网站而不用去刻意记住每个主机的IP地址,提供将域名解析为IP的服务,使上网的时候能够用简短而好记的域名来访问互联网上的静态IP的主机。

3.3 实现 DHCP 动态分配 IP

首先我们要在DHCP服务器上新建一个作用域。输入作用域的名称和描述,在这里将名称设置为DHCP,描述为ServerPool。接下来设置能够分配的IP的地址范围,这里就以设置VLAN2的地址池为例,之后再按照此方法为其他网段进行设置。将电脑主机通过交换机连接到服务器后,DHCP将根据分配的IP地址范围来给各主机分配IP地址。

4 校园网络安全问题

主机安全技术主要是加强网络上结点计算机的安全,包括系统防火墙的规则设置及更新、系统漏洞补丁升级更新、增强使用者防范意识等。

访问控制技术是指对信息的权限的控制,阻止了非授权用户进行信息的浏览,修改甚至破坏。适当地控制对Web和FTP内容的访问是安全运行Web服务器的关键。使用Windows和IIS中的安全功能,您可以有效地控制用户访问Web和FTP内容的方式。可以控制多级访问,从整个网站和FTP站点到单独的文件。

受开发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本方案校园网络的组建模式较简单,涉及的内容深度和一些细节的东西存在欠缺。规划建设中对网络安全方面考虑较少,尤其是局域网的安全性,还需进一步完善。

摘要:本文从校园网需求分析入手,对校园网的现状、功能需求、拓扑结构等方面进行讨论,并对校园网的设备、服务器配配置、网络安全管理等环节进行阐述,为高校校园网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校园网建设 篇3

1 无线局域网技术

(1) 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是指利用微波等无线技术进行信息传递的局域网。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一样,同样需要传送介质,常见的传送介质有射频系统、红外线、微波以及激光,无线局域网主要采用射频系统。

(2) 无线校园网关键技术

微蜂窝覆盖及漫游:无线微蜂窝覆盖,就是将多个无线接入点AP形成的无线信号覆盖区域进行交叉覆盖,各覆盖区域之间无缝连接。所有AP通过双绞线与有线骨干网络相连,形成以固定有线网络为基础,无线覆盖为延伸的大面积服务区域。无线终端通过就近的AP接入网络。微蜂窝覆盖大大扩展了单个AP的覆盖范围。

无线中继点:由于微蜂窝覆盖技术中,每个AP需要与有线网络相连,学校面积较大的场所如大礼堂、室内体育场等可能无法全面覆盖,这时就需要采用无线中继的方式,通过无线中继点来进行网络接力,进一步扩大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中继点的构建,需将AP互联,从而达到无线信号覆盖全场的目的。

无线网桥:利用无线桥接设备,可以为两个或者多个独立的局域网络建立空中连接。无线网桥的构成包括:无线桥接器、2.4GHz WLAN专用天线、信号放大器以及分配器和避雷器等附件设备。无线网桥支持点对点方式以及单点对多点的方式。

(3) 无线网络的拓扑结构

无线网络通常使用两种拓扑结构:一种为对等网,每台装有无线网卡的PC机同距其300英尺内的装有无线网卡的PC机发送和接收数据;另一种拓扑结构中, PC机接收和发送数据则要通过一个接入点。当接入点接收到数据后,能够更大范围地将信号通过无线频率传送到所覆盖区域的其他PC机上去,或者传送到有线的以太网络上。

(4) 无线网络设备

①无线网卡。无线网卡有适用于便携机的内置PCMCIA卡、台式机的内置PCI+PCMCIA卡,以及外接USB适配器等种类。

②无线基站AP。无线接入点 AP是无线子网的基站,同时也实现WLAN和LAN之间的桥接。通常一个AP最多可支持80台计算机接入,数量为20~30台时工作状态最佳,典型室内覆盖范围是30~100m。

2 无线校园网的优点

与有线校园网相比,无线校园网具有很大的优势:

移动性强:摆脱了线缆的约束,师生可以在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之间自由移动并和网络保持持续连接,在校园内“随时随地”访问校园网和互联网。

灵活性高:组网灵活,易于扩展,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增加工作站或重新配置工作站,通信范围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小,拓宽了网络的传输范围。

传输速率高: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带宽目前可达108Mbps甚至更高,能充分满足校园网用户对网络速度的要求。

维护成本低:由于后期维护方便,维护成本比有线网络可减少50%左右,而且对于经常移动、增加和变更的动态环境,无线网络的长远投资收益就更加明显。例如单位改组、内部调整、新配办公室、新增办公大楼时,无线网络设备可以随办公环境的变化而轻松转移和布置,有效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并保护用户的设备投资。

3 无线校园网组建方案

在原有的有线校园网基础上构建无线校园网,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进行。

(1) 室内指原先没有安装有线网络的教室、会议室等房间。首先要确定AP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环境(如教室的面积等)、教学环境对网络带宽、速度的要求、覆盖频率、信道使用和吞吐量需求等来确定AP的数量和安装位置。AP通过线缆与有线骨干网络相连,无线终端通过就近的AP接入网络,访问整个网络资源。

(2) 室外指校园操场及其他公共场所等。室外的情况要比室内复杂一些,采用的设备主要有:AP、无线全向天线、无线定向天线。全向天线在所有水平方位上信号的发射和接收都相等,而定向天线在一个方向上发射和接收大部分的信号。

室外无线架设的关键是通过配置无线接入点,把距离较远的局域网连接起来。具体的实施过程是:在网络的每一端即每一栋楼房或建筑物上接入AP,并在距离远或信号弱的地方外接高增益天线,以实现几公里以内的两个网段之间的互联。具体操作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各栋楼之间的实际距离以及障碍物等)来考虑选择设备。在楼房上架设无线网络设备时还需加装避雷器、防潮箱等设备,防止无线网络设备的损坏。

通过有线和无线的有机结合,将使学校校园网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个覆盖校园每个角落的安全、便捷、高质量、高效率的校园网将对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及教学管理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对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产生积极影响。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无线校园网建设必须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因为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中任何人都可以监听网络的通信,所以必须建立可靠的网络安全机制和提供完善的支持服务。

参考文献

[1]校园无线网络解决方案.中国教育科研和计算机网.

广域网加速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篇4

校园网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不可缺少的支撑环境,校园网一方面它为学校提供各种本地网络应用,另一方面它是沟通学校校园网内外部网络的桥梁。所以保障校园网的运营和管理是未来校园网的主题。建立起可运营和可管理的校园网可以保证校园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重要业务的稳定的运行,保证校园网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使学生和老师充分享受校园网带来的利益。

2、面临的问题

随着高校信息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多媒体视频应用的普及,加之P2P应用的不断增长,校园网的带宽性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大量P2P流量占用过多带宽,一些正常应用如WEB访问、收发邮件等速度较慢;一部分人使用P2P应用占据了过多带宽,一部分人却无法获得带宽,带宽资源得不到“公平”使用;关键应用如多媒体教学、数字化图书馆、WEB网站等无法获得更高的优先级及带宽保证;由于较大延迟、丢包的影响,TCP应用的响应速度及传输速度较慢,尤其是跨运营商、跨国的访问等等,这是广大校园网信息中心在网络运维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3、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华夏创新提出了针对高教行业网络出口的加速解决方案,通过在其网络出口透明部署LotWan广域网加速系统,让互联网资源做一个合理的流量控制,抑制P2P的滥用,并保障关键应用的带宽,对整个网络TCP应用进行加速,可以大幅度提高访问互联网的速度,有效提升带宽利用率。

流量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优化广域网使用的“封堵”技术手段,

能够“很好控制流量”就意味着广域网问题的基本解决。目前,网络流量管理设备厂商绝大部分只能通过丢弃已收到数据包的方式限制下载方向流量,从而导致下载方向带宽的损失。解决不了这一难题,“带宽杀手”就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高校希望的优先级控制也无法达成。针对这一问题,华夏创新开发了精确的端到端带宽控制与均衡技术,在不损失任何带宽的情况下精确控制下载方向上的带宽使用并实现动态带宽分配。华夏创新精确流控技术不仅可以对TCP进行有效控制,在对国际及中国流行的使用UDP传输的多媒体和P2P软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对UDP的下载控制机制,从而使其应用交付设备的流量控制对下载方向的所有流量普遍有效。这一技术特别适合学校流量控制:只要能够平衡带宽使用,避免P2P抢占多数带宽,绝大多数人能够“公平使用带宽资源”的要求就能够得到满足。

在流量控制的基础上,利用LotWan广域网加速系统中业界独创的单边TCP加速技术,可有效提升内网用户访问互联网的双向传输效率,包括上传与下载速度;有效提升远程用户访问内网应用服务器的速度;有效提升带宽利用率。我们知道TCP协议及应用优化是广域网加速的核心技术。目前广域网加速产品普遍采用将TCP协议转化为私有传输协议,所以需要在链路的两端都部署同样的加速设备或软件客户端。这种方案称作“双边部署”。华夏创新LotWan是唯一支持“单边部署”的广域网优化产品,通过其独特的单边TCP加速专利技术,华夏创新的加速引擎可以对接任何标准TCP协议栈,从而只需要在一端部署就可以达到其它厂商通过双边部署才能达到的加速效果,对跨运营商访问尤为有效,加速效果达几倍甚至十倍以上。

LotWan广域网加速系统是中国第一款集流量控制与应用加速为一体的广域网优化产品,它通过使用多项世界领先技术,满足用户全方位的网络控制与优化需求,最大限度的提升用户网络效能与高可用性。

校园网与城域网建设 篇5

鹿 建平

(2009年3月11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举行晋中教育城域网合作建设签约仪式,标志着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首先代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真诚欢迎联通公司与我们的合作!并对这次合作表示热烈的祝贺!

晋中教育城域网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标志性和突破性工程。它不仅能够为我市教育实行数字化管理、开展网络教研、举行远程培训、加快公文流转、扩大对外开放搭建方便、快捷、高效、节能的平台,还能够为我们进一步拓展农村远程教育应用领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一体化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对于实现晋中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极大推动。

六年前,我们与晋中民营企业合作创办晋中教育信息网的时候,原晋中网通,也就是现在的晋中联通,就给予过我们大力的支持。在这次晋中城域网筹建过程中,联通公司又从工程设计、成本核算、运行机制、后续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我谨代表全市教育系统向联通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联通公司把教育作为投资领域是有战略眼光的,教育系统把联通公司作为合作伙伴也是正确的选择。我们相信整个合

1作将会印证这一点。

最后,希望各县(区、市)教育局和学校配合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1.抓紧完成网络中心扫尾工程。没有完工的县(区、市)要抓紧施工,保证四月底以前完工;榆社、开发区要尽快落实经费,列出时间表,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所属学校能够按时入网。

2.做好应用平台建设和软件配套工作。今年,各县(区、市)要完成两项指标:一要完成市里统一组织的网络应用任务;二要至少开展一个教育网应用自选项目。

3.搞好人员培训。要切实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各应用岗位人员的实用技术培训,真正把晋中教育城域网管好、用好。

4.积极主动争取财政支持,把运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市教育局把这项内容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加大考核权重。

5.做好学校接入和网络收费工作。各县(区、市)教育局要确定一名副局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各级电教馆要全力以赴做好学校接入和后期管理、收费工作。

6.市、县教育局要分别与本级联通公司建立长效的对话协调机制。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网络运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确保晋中教育城域专网顺利健康运行。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的签字仪式迈开了晋中教育系统和晋中联通公司友好合作的第一步,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打造一流的教育网而努力!

校园局域网的设计与实现 篇6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小校园都想建立自己的校园网。但往往由于缺少组网经验的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对组网工作就显得无从入手。对此本人结合实际的网络情况提供一套比较可行的规划与设计。

2 校园局域网的规划

大中型的网络一般采用分层结构,一般把网络分为3层: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1]。由于是小型网络,只采用核心层和接入层两层。核心层是各子网和区域网络中所有流量的最终汇集点和承受者,用于实现骨干网络数据的优化传输,其主要特征是冗余设计、负载均衡、高带宽和高吞吐率。接入层是网络系统的最外层,为用户提供了网络访问接口。接入层负责各业务接入点的接入,应该具备价格合理、易于安装、易于管理、吞吐量大、稳定性好的特点。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星形拓扑结构。网络拓扑图和使用设备如图1,表1所示。

3 VLAN技术的使用

VLAN的组网方式有以下5种,按端口划分的VLAN、按MAC地址划分的VLAN、按网络层划分的VLAN、按IP组播划分的VLAN和按策略划分的VLAN。这里我们采用按端口划分VLAN的方式,基于端口的划分方式是最简单和常用的。它的优点是配置起来方便,而且基本上二层交换机都支持这一方式,所以实现成本也较低。

VLAN的规划表如表2所示。

4 校园局域网实现的具体配置

核心层交换机型号是CISCO Catalyst 6506,属三层交换机,带有千兆光纤模块。接入层交换机型号是CISCO Catalyst3560 XL,属二层交换机,也有千兆光纤模块,核心层交换机与接入层交换机使用千兆光纤口互连。在核心交换机上划分VLAN11~VLAN17,对于不同VLAN之间的访问是这样规划的,VLAN11与其他VLAN之间可以互访,而其他VLAN之间不能互相访问。以下为具体配置过程。

4.1 核心三层交换机C6506配置

(1)配置VTP服务器

配置交换机工作在VTP服务器模式,并配置管理域,参数配置如下:

(2)配置干道链路

干道(Trunking)是连接两台交换机的提供网络流量传输的物理或逻辑链路[3],在核心交换机端干道链路配置如下:

对核心交换机上其他光纤接口进行同样的配置,这里不再列举。

(3)核心交换机上创建VLAN11~VLAN17

VLAN的创建如下,创建VLAN的时候给各VLAN命名,便于区分。

(4)在核心交换机上给各VLAN分配IP地址

二层交换机无法进行不同VLAN数据的交换,不同VLAN的互访必须在三层交换机进行,前提是各VLAN设置IP地址,这个IP地址就是对应VLAN网络的网关,在交换机上设置:

接着给VLAN12~VLAN17配置相应的IP地址。

(5)设置DHCP服务器

下面的配置可以使各VLAN都可以向同一台DHCP服务器获取动态IP地址:

再给VLAN13~VLAN17做相同的配置。

(6)设置VLAN间互访限制

VLAN互访限制是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s,ACL)来实现的,首先创建ACL:

同样的,在交换机上创建和启动列表。

(7)配置默认路由

核心交换机的默认路由作用是把要进入互联网的数据包发向路由器,路由器与核心交换机连接的端口地址为172.18.0.2,默认路由的配置如下:

C6506(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72.18.0.2

4.2 其他二层交换机C3560配置

(1)配置VTP客户机

(2)配置干道链路

在所有接入层二层交换机做以下的配置:

(3)将二层交换机C3560的端口划分到各VLAN

以C3560的f0/1端口划分到VLAN 11为例:

对具体交换机端口划分到哪个VLAN中,应该根据具体的网络规划进行分配。这里要强调的是VLAN是跨交换机的,可以规划不同交换机的指定端口组成一个VLAN,一个交换机不同的端口可以属于不同的VLAN,在交换机的使用和实际布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4.3 路由器RouterOS的配置

RouterOS是由MikroTik公司开发的一种基于Linux内核的路由操作系统,它能安装在普通的PC机上使其变成一个专业的路由器。网卡ether1与电信互连,ether2与核心交换机互连,ether3与学校网站互连。

(1)网络适配器IP设置

(2)路由设置

给各VLAN添加静态路由:

同理,给VLAN 13~17添加相同的静态路由,其中地址172.18.0.1为核心交换机与ether2互连的端口IP地址;

配置默认路由:

这里默认路由的作用是把数据包发向互联网。

(3)NAT设置

添加源地址NAT:

同理,给其余VLAN配置源地址NAT。

添加目的地址NAT:

添加目的地址NAT是为了实现外网对Web服务器的访问。

5 结语

对于局域网的规划,VLAN的设计与路由器的配置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外,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而各3G运营商收费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在校园网中提供无线接入将是势在必行。实际上很多学校在固定区域都提供了无线接入功能,所以现在规划校园局域网的时候,应把无线功能也考虑在内。路由器RouterOS对无线接入能够提供很好的支持,这里就不作详述了。

摘要:结合现实案例,阐述了一个小型校园局域网的设计及实现,并列出了大部分网络设备的配置命令。

关键词:交换机,路由器,VLAN技术,校园网

参考文献

[1](美)Richard Deal.CCNA学习指南[M].邢京武,何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50-52.

[2]王达.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302-304.

无线校园局域网的构建 篇7

关键词:校园无线局域网;子网规划;覆盖区;盲点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1

Construction of the Wireless Campus LAN

Li Junjian

(Zhaoqing Second Technical School,Zhaoqing52606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in the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of a lan on the inside are a substitute for cable networks of a trend.In a big trend for the wireless network,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will help to the school campus of the network upgrade,and it will help to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ve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way of life.

Keywords:Campus Wireless LAN;Subnet planning;Coverage;Blind spot

一、无线局域网的概念

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Network)是指以无线信道来代替传统线传输介质所构成的局域网络。无线局域网是在有线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无线网络的出现能够使各种网络终端设备摆脱有线连接介质的束缚,使其具有更多的移动性和灵活性,并能够实现与有线网络之间的互通。

二、无线校园网络的特点

无线校园网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信息点

随着笔记本电脑和现代信息化教学的普及,在一些场所,比如教室、图书馆、会议室等地方在同一时刻如果有大量的电脑,而目前的有线校园网不可能在这些场所布设太多的信息点,使得学生们在这些区域就无法同时上网。采用无线网络,在有限的信息点上连接无线接入器,就可以从一个信息点扩展到几十个信息点的应用。

(二)安全性

无线局域网安全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访问受到控制。可以说,传统的有线网络普遍存在安全威胁和隐患,一些无名的以及任何不可相信的无线设备都有可能在信号覆盖范围区里进行网络接入的尝试,这样就暴露了网络的存在。第二,数据加密方面。如果有外部人员存有私心,可以通过绕过防火墙来访问网络,从而看到并非法存取学校内部数据;或者校园内部的教师和学生也有可能私自设置无线网卡,例如使用例如P2P等方式与外界通信,这样就可以在不为人所知情况下大量占用宽带网络。所以说,一定要做好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这样才能保证了网络的稳定和数据的安全。

(三)节约成本

如果使用无线网络,一个无线接入点即可满足要求,能节省建一个大型机房的空间和一大笔维护一个大型机房的费用,并且无线网络系统的实用价值还会更高。

三、无线校园网络的子网设计

(一)无线校园网络的子网规划

1.教学子网:建立校园网的目的是利用网络实现信息化教学。教学过程中,主要传输的是文本、图像和视频等数据,对带宽要求较高,所以设计时教学子网用有线接入百兆无线设备进行覆盖;

2.办公子网:办公子网主要是用于学校的领导以及各职能部门办公,计算机所要做的主要就是对数据的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等。

3.图书馆子网:图书馆可以布设信息点,在信息点上连接无线接入器或者在图书馆设网络分中心,进行有线接入以无线设备进行覆盖,这样就可以减少布线的麻烦。

4.宿舍区子网:宿舍区子网使学生可以直接浏览学校主页及教务管理系统,也可以在宿舍接收老师的远程教学,由于宿舍区范围较大,进行分层无线覆盖。

(二)建筑物内与建筑物外的设计

1.建筑物内:在室内设计WLAN的时候首要解决的是要确定AP的数量和位置。覆盖区的间隙往往会导致在这些区域内无法连通,这就是我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俗称的“盲点”,那么在安装AP的时候,我们最好通过以实地的测试来确定一下AP的数量和位置。一般情况下一个AP可以支持25-3O台计算机的接入,这样的情况是最佳的。另外,AP的地点的设置也要综合考虑实际环境,如教室的面积的大小和教室可以容纳的学生数量等;还有校方对机房网络的要求,如教学中对网络宽带、网络速度等的要求,包括覆盖频率、吞吐量需求等,一般的AP在空旷的环境下理论上有100米到300米的覆盖范围,在办公的环境下有35米到100米覆盖范围。

2.建筑物外:在室外进行网络布置的时候,首先要清楚信号是要传输到另外的较远的建筑物,还是对室外空地进行信号覆盖。

操场和其他地方的覆盖:在学校网络中心中安装一个全向天线,另外在其他的教学楼中安装一个室外的增益天线,利用各座教学楼的信号的相互覆盖就可以将学校中的空地进行信号的覆盖。在构建本方案的时候,可以体会到无线应用的范围很大,无线设施的便利点就是扩展起来方便、安装方便、使用方便。这样来看无线校园网又减少了投资、方便了管理,还能使用户随时随地上网。

无线校园网作为近几年教育行业信息化中出现的一个热门领域日益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有线校园网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对建无线网络产生需求。到目前为止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无线网络只是充当有限校园网的补充的角色,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无线网络在高校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使用无线网络进行网络沟通和交流的方便性大大提高,其设置和维护也渐趋完善后,无线网建设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无线网络取代有线网络的一天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王顺满,陶然,陈塑鹰,吴长奇.无线局域网络技术与安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孟祥宏.无线网络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4

[3]朴雪,吴昌明.简析无线校园网的组建[J].教育信息化,2005,6

[4]陈建斌.无线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J].教育信息化,2002,7

第三组:校园网建设感想与心得 篇8

第三组 电商0902 赵淑宇 学号 23

维持几个星期的校园网建设,让我颇有一番领悟。还记得当时李老师开始布置这个讨论题时,我对此不屑一顾,以为不就是画个图嘛。可是当真正实践起来,才知道有多么的不容易。它包括多方面的工作:实地考察南校区、画网络拓扑图、南校区校园网需求分析、校园网设计原则、校园网建设方案,其中包括有拓扑结构的选择、服务器、核心交换机、传输介质的选择及校园网经费预算等。下面将从我这段时间实践中认识到的一些体会与经验与大家分享下:

一.目前校园网普遍存在的问题

1.对校园网缺乏全面认识和了解

校园网就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应具有教学(科研)、管理、通讯三大功能。这就要求:校园网是一个宽带,具有交互功能和专业性很强的局域网络。而许多学校并没认识到这个最根本基础的问题。2.重视建网,轻视管理,重硬件建设,轻应用投资

许多学校首先不经过需求分析,也不搞什么规划,就招标搞硬件投资,购买几百万先进的服务器、交换机、计算机之类的硬件设备,并提出这些设备要三年不落后五年不淘汰,舍得硬件设备的投入。以致钱花了,却未能达到校园网建设的真正目的。3.校园网缺乏良好的管理与维护或缺少运行资金

有人认为,只要在学校的任何地方能上网,网络畅通了就说明了校园网运行正常,殊不知在保证校园网畅通的同时,有大量的后期保障与资源建设的工作要做,学校要成立专门信息中心或网络中心来负责校园网工作。要明白校园网不仅是一个网络平台,而且更应该是一个现代教育教学平台。

我们的校园网络建设总体的目标是采用先进实用的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一个覆盖全校所有建筑和机构的综合网络,建立一个技术先进、高效优质的校园网络系统,为师生、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提供一个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所以要深度认识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二.在校园网具体建设中的些许体会

1.网络建设基本原则

校园网的建设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兼顾软、硬件均衡,充分考虑未来需求,合理利用资金。一般来说,学校资金并不很充足,不可能一步到位。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基础比较差,老师有可能意识不到计算机网络的用处,应用水平较低,即使安装了某些系统也利用不起来,因此需要分步实施。分步实施一定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如果缺乏统一规划,系统将会陷入相互不兼容或者前期投资浪费的情况。在这里还应特别注意系统实施的顺序:先调查用户需求,确定应用系统,再确定系统软件,最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而不应该先买来一堆设备再考虑怎么用。2.校园网建设的基本要求

经济性:投资合理,使用周期长。安全性:校园网建设要有可靠的安全管理措施。既要防

范不被授权的用户擅自使用网络资源,也要防止个别用户对系统数据的窃取和篡改等。同时也要有防病毒措施,保证校园网安全有效地运行和应用。3.校园网络布线

校园网络布线是个很复杂的工作,它包括多方面的考虑。同时,它也是校园网建设的核心。要进行网络布线,首先要进行校园网基本需求分析,校园网实地考察,校园网内主要网络节点,采用的网络协议,硬软件的选择,安全措施的防范等几个规划要点。就说我们湖南工学院南校区说吧,学校的大型网点有图书馆、综合楼、教学楼、T型教室、百花公寓、教师宿舍等六大网点。校园网的网络中心放在综合楼,所以一些大型的、重要的服务器也都放在综合楼。湖南工学院南校区就只有经济与管理系,加上所有老师与学生总共有数千人,要基本满足宽带上网,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电子图书管理等应用。考虑到这些方面,最后我们提出的一下解决方案:

采用星型拓扑与总线型拓扑结构的综合,以TCP/IP网际协议。主干千兆上用光纤连接,支干线路,像一栋楼的不同楼层间就用双绞线(第五类UCP)连接。

3层交换的千兆以太校园网解决方案 方案特点:

(1)高性能全交换,千兆主干,满足大负荷网络运行需求;

(2)虚拟网络方便管理、提高网络安全与性能;

(3)高效三层交换,按需划分网络;

(4)支持多媒体应用,包括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学;

(5)管理简单,浏览器方式无需专门培训;

(6)强大安全特性,专用防火墙产品支持大数据量访问;

(7)带宽优化技术,降低链路费用。

主要的解决方案讨论出来了,接下就是如何与实地距离联系起来,如何布线了,如何根据经费选择买取所需的硬件、软件设备了。大概的硬件设备有,一台路由器,一个硬件防火墙,一台核心交换机,另一台多层交换机(采用的是48个端口的型号),数台第三层交换机(要基本满足每一栋楼有一个第三层交换机连接),数台服务器(MAIL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数百米光纤,和数箱双绞线。接下来是选择硬件品牌。经过我们第三组七位成员的讨论,除了服务器采用IBM(IT行业的领头羊),其余均用思科品牌。服务器选用IBM品牌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大家一般都知道IBM的价格是非常贵的,但是它的质量却是一流的,没的话说的。所以若从长远考虑,我们还是选择IBM Syetem x3850(7145119).这款标配了两个Intel四核Xeon E7520处理器,况且它采用的是模块化的设计,这就意味能够按需自定义系统。同时这款还提供一种简便的、经济有效地升级途径。其他的设备用得是CISCIO, 如防火墙用的是cisco ASA5580-20-BUN-K9,它处于高性能防火墙,便于加强校园网的安全后盾。路由器选的是cisco 7340系列,路由器接在网络层,这款路由器能提供网络高可用性和多协议支持。核心交换机选的是cisco WS-48PS-E,这款交换机具有高性能,高安全性,出色的服务质量,且易于使用—“即插即用”配置。增加了不少方便性。之所以防火墙,路由器,交换呆得点都选择cisco这个品牌,是因为cisco具有它不可替代的特点。不管是从价格,还是质量,还是售后服务方面,cisco相对于其他品牌都具有它独特的优势。校园网Internet的接入方式应该具备多种方式,整个校园网建议采用统一的TCP/IP作为核心协议。具体解决方案应统一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子网划分及IP地址的分配,并适当考虑一定的冗余。每个应用点都应能申请得到独立的Intranet网络内部的IP地址,一级节点到中心交换机的主干链路总带宽可根据该节点对中心服务的需求量做相应设计调整。用光纤进行宽带接入,校园内部组建内部局域网,以一个端口连接外网。

三.校园网组建后的网络管理与维护

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对网络管理和维护的复杂性与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一个投资上百万元的校园网不要因管理和维护不到位而经常不能使用,学校要抽调技术过硬的教师来任专职的网管人员,全面负责网络基础环境的建设(调研、规划、设计)与维护管理(线路通畅的保障、带宽控制、安全防护、病毒防杀、电子身份和认证服务),提供基础服务(如WWW、FTP、MAIL等),并负责向全校提供校园网方面的技术支持,负责协调、管理校园网络出口的问题。要保证一天24小时网络安全畅通,以免因系统某一部分出现故障而影响学校教学和科研管理。保障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学校教学、管理资料的安全是校园网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另外,说到我们学校上网收费问题,说实话,校园网收费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与湖南工学院合作的电信采取计时制的收费方式,我们一致认为不能满足我们对网络的需求。我们希望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能够使网络被合理的使用,在满足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上网需求的同时更促进校园网的良性发展。

上一篇:职业规划标准范本下一篇:房地产交易登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