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科周工作总结(推荐10篇)
一、本周主要工作情况:
1、每天收集公司各种统计报表,及时、完整、准确地登记各种产品产量、质量等台账。
2、完成本周主要产品质量统计汇报。
3、完成焦化行业协会月报的填报并按要求及时上报计划发展部。
4、统计车皮载焦量。
二、下周工作计划:
1、每天收集公司各种统计报表,及时、完整、准确地登记各种产品产量、质量等台账。
2、下周主要产品质量统计汇报。
3、完成5月中旬旬报的填报。4、5月21日前根据各厂上报6月份产品产量计划、6月份化工原材料需求计划,编制6月份产品产量计划及6月份化工原材料需求计划。参加公司排产会。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统计工作是设计、搜集、整理、分析、研究统计数据资料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 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 实行统计监督。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工具, 是各级政府和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事实依据, 并对决策执行效果进行验证和监督, 据以修正错误。统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我们国家从中央到地方, 从上而下, 有国家统计局, 各省市县统计局。各行业部门从上到下也都有统计处、科、室。但千头万绪, 无论多复杂, 统计数据都是由基层统计数据层层上报汇总得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性数据也是由省各市各县、乡、村的基础数据汇集而成。当然这些数据有的是通过大型普查得到的, 有的是通过抽样调查、典型调查或日常统计报表等手段得到的。但无论如何, 基层数据都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基础数据的统计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层统计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基石。因此加强基层统计工作, 夯实统计工作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基层统计的现状
基层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完整与否, 直接关系到整个统计数据的质量。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基层统计数据的及时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基层数据如不能及时上报, 就会直接影响上一级的数据汇总。在日常工作中, 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上年度省社平工资是经常用的数据。由于数据发布的延迟性, 各项工作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要做到统计数据的准确、及时、完整, 必须对基层统计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我们现在的统计体系是典型的倒三角形。从国家统计局到各省市统计局, 到县统计局, 再到乡村统计员, 人员数量、专业化程度、设备、资金经费、重视程度都是自上而下递减的状态。国家和省市层面自不必说, 县级也还有县统计局, 到了乡镇就只有一个统计员, 而且很多都是兼职, 到了村一级几乎都是由村大队会计兼职。设备经费谈不上, 领导重视程度也不高。
全国有两千多个县 (含县级市、旗等县级单位) , 他们的数据准确完整关系到整个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而县级的统计工作又和乡镇、村、各基层企事业单位密不可分。在一个县域内统计工作内容项目也很多。各种大型普查就有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工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等多项内容。另外还有日常统计报表, 各行业、专业领域的调查, 如固定资产投资调查、房地产调查、居民消费价格调查等等。可以说工作量大、人手少、专业性强。在一个县域内仅仅依靠县统计局的有限的力量, 没有基层统计人员的配合是难以完成的。
三、基层统计工作中的不足
最基层的统计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 是统计工作的第一个环节, 也是最薄弱的环节。首先是重视程度低。在乡镇和村前些年计划生育是硬指标, 实行一票否决, 各地都重视计划生育。近些年以GDP论英雄, 各地主要抓经济, 热衷搞开发区,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近来国家狠抓环境治理, 很多地方领导被约谈, 各地开始注重环保。统计工作与这些工作相比, 被放在次要地位。在各机关事业单位部门, 上级业务部门安排的任务, 政府党委安排的中心工作和本部门的日常业务才是重点, 统计工作也被放在次要位置。各企业的老板经理, 挣钱是硬道理, 最主要的精力基本放在销售上, 其次是生产和技术改造, 统计也不被重视。
在统计人员的配备方面除了县统计局人员是专职统计外, 各单位、各乡镇村几乎都是兼职统计。乡镇工作千头万绪, 人员编制少, 多数是兼职。有的是乡镇办公室人员兼职, 有的是乡镇财政所人员兼职。在县直机关事业单位, 有的是会计财务人员兼职, 有的是业务人员兼职。在企业里有的是财务出纳兼职, 有的是质检员兼职, 也有办公室人员兼职的。
从统计人员专业素质上看, 参差不齐。在乡镇和机关事业单位中, 由财会人员兼职的, 多数具有统计和相关专业知识。村一级的大队会计不在此列。其他各类人员兼职的, 只有少数具备统计专业或相关专业知识。
在设备配备和经费方面也很可怜。由于经费紧张和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经费和专用设备基本没有。
基层统计人员的责任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基层数据的准确与否是个良心买卖。有时候凭着工作经验, 估计一个数也差不太多。把大量的日常数据整理出来, 汇总、计算, 上报一个准确的数据也可以, 但工作量会大很多。这不单是教育他们增强责任心的问题, 更要从制度入手, 实行标准化和加强法制化。
四、改善基层统计的建议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强基层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统一工作流程、台账、工作标准。加强统计执法力度, 引起各级领导和统计人员重视, 做到经费落实、人员落实、数据准确性落实。并大力加强统计人员培训, 提高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 做好各单位联网直报和基层单位电脑数据的利用。
摘要:加强基层统计工作, 夯实统计工作基础, 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事实依据, 并对决策执行效果进行验证和监督, 据以修正错误是十分必要的。要做到统计数据的准确、及时、完整, 必须对基层统计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针对基层统计工作中的不足, 在统计人员的配备方面、专业素质上、设备配备和经费方面提出了改善基层统计的建议。
关键词:统计工作,夯实基础,及时修正,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冯永梅, 王泽岗.事业单位统计管理目标的变革[J].管理观察, 2008 (09) :30-31.
[2]匡艳.浅谈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公开制度[J]统计与管理, 2007 (07) :20.
关键词:统计法;垦区统计工作;分析
1.要进一步加强垦区统计基础工作。垦区各统计局要经常对农场统计人员,以及辅助调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对农户记帐情况要进行督促检查,使职工按时、如实记帐,做到不重记、不漏记,确保抽样调查的样本数据的准确。
2.要对重要的垦区经济统计指标值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垦区统计干部,平时要做到腿勤、嘴勤,经常深入农场、田头,走走看看,问问听听,以掌握面上的实际情况。当抽样调查推算结果出来后,要认真评估,特别对职工人均纯收入、农业增加值等重要统计指标数值,要进行全面综合论证、评估,看看是否反映面上真实情况;比一比相关统计指标是否相呼应,相一致;想一想其增减数值和幅度是否有合情合理的原因。工作做得再细一点,再扎实一点,才能保证抽样调查的科学性,真实性,严肃性。
(1)充分认识依法统计的重要性。总局、分局统计局全体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和统计专业知识,依法统计。在日常工作、各种形式的会议、学习班等要求各级统计工作人员充分认识依法统计的重要性,認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和统计专业知识,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准确及时地提供统计数据,提高统计工作水平。总局、分局统计局还制定了统计行政执法责任制,把职责与义务细化到各科室,由各科长为责任人,依法统计。各分局统计局对其直属单位和所辖农场负责监督实施依法统计。总局、分局统计局利用省授予的统计执法检查权对垦区统计相对管理人进行专门执法检查,利用其他工作机会进行不定期执法检查,极大地促进了垦区依法统计工作,提高了统计工作水平。
(2)依法统计,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增强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垦区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以农副产品为加工原料的工业企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垦区千家万户收入的增加,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家庭农场经营得到了较快发展。同时,市场经济又是一把“双刃剑”,统计工作者唯有依法统计,极力提高统计工作水平,使统计调查对象报出真实、可靠、快捷的统计数据信息,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使统计数据较好地服务于垦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如有的分局、农场根据调查对象依法报送的统计数据信息资料,依据市场需求变化规律,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促进了家庭农场收入的增加。龙头企业统计工作者,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依法统计,努力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利用统计数据信息,及时给企业决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了企业稳步健康发展,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效益,也增加了基地农户的收入。依法统计增强了对垦区发展建设的服务功能。
3.农场各部门与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农场各部门要经常到统计部门了解统计信息,听取咨询,交流活情况,请统计部门的同志一道下基层查看农场生产经营、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情况。统计部门也要经常与农场各业务部门通气,互通各自的农场各地经济统计信息。对同一个口径的统计指标值,彼此出入较大的,要查明原因,还其真实情况;对于一些重要的统计数据,要作多方面的分析研究,以取得共识。
4.统计指标要进一步适应农场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职工人均纯收入是反映农场社会经济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各级党政领导对此十分关注。而在统计方法制度上,每年年底才能拿出这个指标,上半年不计算这个指标,只计算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这个指标。因为现金收入指标不反映未形成货币的实物收入,不反映农民自食的收入,也就不完全反映上半年农民收益真实情况,不完全反映上半年农村经济真实发展情况。尤其在农业结构实施之大调整后的今天,职工收入结构和收入实现时间都发生很大变化,统计部门更要进一步加大统计改革力度,使全年指标和半年指标相统一,把最能反映农村经济工作的指标,各级党政最为关心的指标计算好,早提供。
5.不断加强统计法制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要认真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确保统计法制建设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实现依法治统,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统计法制队伍做保障,这是依法治统的组织基础,也是统计法制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是垦区统计局要建立统计法制机构,有条件的垦区组建一支专职统计执法检查队伍,加强统计执法检查队伍的力量。其次搞好基础工作,根据统计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及落实垦区统计普法规划工作中,都承担重要的任务,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统计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培训,为了加强对统计执法人员的管理,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对兼职统计检查员坚持定期轮训制度。通过强化培训,提高专兼职统计执法检查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统计执法检查活动,从而保障了统计执法检查的质量。
1 统计思想简述
在统计工作中需要树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称之为统计思想。哲学上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基础, 是人们行动的指南, 也是统计工作中应遵守的指南。这里统计思想是指统计不同于别的学科所特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也是树立统计权威的基础。
始终站在研究对象的角度看待问题是统计的总体思想, 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的认识规律诸如大量观察法与大数定律法。所谓“站得高, 看得远”、“把握大局”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这要求统计工作者在工作中, 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因为, 总体资料是由作为承担者的个体身上搜集后综合而来的, 而个体资料千差万别, 有些界限还不好判断。这时就需要站在总体的角度, 看哪些符合总体要求, 哪些不符合总体要求, 避免“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避免偏离统计本身的功能。
2 统计思想的几个方面
2.1 均值思想
均值作为研究对象简明而重要的代表。在统计学理论中几乎都涉及到了均值这一概念。是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它告诉我们统计认识问题是从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 侧重点不在总规模或个体, 体现了数量观和推断观。均值思想也要求从总体上看问题, 但要求观察其一般发展趋势, 避免个别偶然现象的干扰, 故也体现了总体观。
2.2 变异思想
统计研究同类现象的总体特征, 它的前提则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存在着差异。如果各单位之间不存在差异, 也就不需要做统计, 如果各单位之间的差异是按已知条件事先可以推定, 也就不需要用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就是要认识事物数量方面的差异。统计学反映变异情况较基本的概念是方差, 是表示“变异”的“一般水平”的概念。可以说, 均值与方差这两个概念分别起到“隐异显同”和“知同察异”的作用。平均与变异都是对同类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宏观度量。
2.3 估计思想
估计以样本推测总体, 是对同类事物的由此及彼式的认识方法。使用估计方法有一个预设:样本与总体具有相同的性质, 样本才能代表总体, 但样本的代表性受偶然因素影响, 在估计理论对置信程度的测量就是保持逻辑严谨的必要步骤。
2.4 相关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在变化中, 经常出现一些事物相随共变或相随共现的情况, 总体又是由许多个别事务所组成, 这些个别事物是相互关联的, 我们所研究的事物总体是在同质性的基础上形成。总体中的个体之间、这一总体与另一总体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相关概念表现的就是事物之间的关系。
2.5 拟合思想
拟合是对不同类型事物之间关系之表象的抽象。任何一个单一的关系必须依赖其他关系而存在, 所有实际事物的关系都表现得非常复杂, 这种方法就是对规律或趋势的拟合。拟合的成果是模型, 反映一般趋势, 趋势表达的是“事物和关系的变化过程在数量上所体现的模式和基于此而预示的可能性”。
2.6 思想
统计方法总是归纳性的, 其结论永远带有一定的或然性, 基于局部特征和规律所推广出来的判断不可能完全可信, 检验过程就是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来检验事先对总体某些数量特征的假设是否可信。
3 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应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信息应用和发布等D个环节;而作为统计工作成果的统计资料显然应包括调查的原始资料, 整理的系统资料和分析的深度加工资料;统计学研究统计工作的全过程, 同时也研究统计资料的可行性、可信性和可用性。3个涵义之间存在着严密的辨证关系。
统计工作的5个环节中, 设计是基础, 说统计学是方法论的科学, 最主要的就体现在统计设计上;统计工作能否达到目的, 关键也在于设计。若把统计工作看作是产品生产过程, 统计设计就相当于产品设计, 统计调查就是施工, 统计整理就是组装, 统计分析就是质量检验与分析, 统计信息应用与发布就是广告宣传与销售。每一环节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但设计和分析是技术性、理论性最强的工作, 统计的特殊功能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环节上。统计设计实际上是告诉操作者怎样去调查, 怎样去整理;分析与信息发布就是告诉用户统计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而这些目的是别的专业达不到的。发达国家为什么对统计如此重视, 联合国为什么专门设立统计委员会, 关键也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为了实现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对统计总体的认识, 因此目前无论是资料搜集还是统计规律的研究都是相对发达和完善的。统计工作者从调查开始到整理出对外服务的系统资料, 这一过程使人们对统计总体的外貌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如果我们能再从数字后面找出内部特征, 就能总结出现象发展的规律性, 结合社会经济运行的法则, 就可以提出管理社会经济的有效建议。统计指标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系统, 由统计指标所核定的数量是有科学涵义的, 指标之间是有严密分工的。因此, 统计分析是别的分析所不能比拟的。
4 统计工作如何改进
统计学虽然在20世纪已经取得了无可比拟的伟大成就, 但还没有成熟为一个具有完整稳固基础的知识领域, 因为就统计学的研究对象而言, 其所能涉及到的范围是如此之大、我们所面临的未知是如此之多而不得不需要不断夯实和拓展其学科基础, 以保证统计学定量认知的职能与功能。所以, 从人类不断增加和提高的对统计的要求出发, 我们要更强调多学科的交叉与相融, 要不断汲取其他相关学科例如数学、复杂系统科学、混沌学、仿真学、计算机学等的最新发展成果来补充、拓展统计学的基础, 否则, 统计学的发展就会缺乏生命力, 就会裹足不前。
在市场经济时期, 全面的统计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统计业务基础的专业人士和固定统计人员来完成工作。在企业管理方面, 相对稳定的统计人员会积累更多的呃经验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如若统计人员不稳定, 没有上进心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统计人员要善于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同时, 企业单位, 行业系统, 尤其是企业集团需要具有责任心、富有时代感, 并有开拓创新精神与较高业务素质, 能带领同事一道学习与工作的统计负责人。
在这种情况下, 统计人员应自尊, 要自信、自强, 方能自立。统计人员务必刻苦学习, 努力工作争取创新, 多出成果。与此同时, 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 也应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 组织他们学习统计知识及相关的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和微机知识, 支持他们参加统计工作会议, 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 引导他们积极提供统计资料, 主动参与企业管理, 对工作积极并有较大贡献或较快进步者, 应该及时给予表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统计人员对自身要求的不断提高, 以及国家对统计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使得统计学体系也越来越完备, 在不久的将来统计工作将进入一个更高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思想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 (04) .
[2]庞有贵.统计工作及统计思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03) .
一、规范统计基础工作,对发挥统计整体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统计工作在整个国民经济管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加强统计工作;经济越搞活,越需要发挥统计监督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出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作用得到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其职能也从单一向多功能发展和完善。摆脱了单纯为上级、为计划编制收集资料和提供信息的观念,向具有提供信息、咨询、实施监督等多功能的统计现代化目标迈进。
统计的整体功能,即统计信息、咨询、监督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彼此依存,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相互促进。只有发挥三种职能的整体效应,才能充分体现统计工作在决策与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统计信息职能是统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是保证统计咨询和监督职能得以发挥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准确、丰富、系统、灵敏的统计信息,科学决策和管理是不可能的,发挥统计咨询和监督职能也就缺乏科学依据。因此,规范统计基础工作,对发挥统计整体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1.宏观经济管理是建立在大量的经济总量信息的分析基础上的。企业统计是建立完备的社会经济统计的微观基础,微观数据不完整、不真实、不准确,直接影响经济总量信息的完整和准确,影响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正确和决策水平。
2.企业要实现经营机制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实行现代化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统计信息系统。
因此,统计工作在整个国民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统计工作关键在于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一个很好的工作模式。
二、制约统计整体功能发挥的因素
近几年来,统计工作在改革中不断提高和发展,无论在统计队伍建设,统计信息网络建立方面,还是在内部统计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完善等方面都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从整体上看,仍未完全摆脱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下统计工作的观念和习惯,阻碍了统计工作整体功能的发挥。
1.统计方法单一,自上而下基本上仍沿袭过去的统计報表制度。
2.企业内部指标体系不完整,现有指标体系只是对应上级主管部门设置的指标报表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只能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已经发生的事实,没有发挥科学预测的作用。
3.缺乏强有力的统计工作制度保证体系。由此可见,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立统一的工作秩序和标准,实现统计机构网络化,原始记录规范化,台账报表标准化,统计资料档案化,管理制度科学化和计算手段现代化,是实现和发挥统计整体功能的基础和保证。
三、扎扎实实搞好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充分发挥统计整体功能
1.建立稳定的统计机构,充实统计队伍。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统计培训经常化、制度化、目标化。
2.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统计报表制度。做到统一管理,内容明确,填制流程合理,格式规范整齐。
3.建立健全各种统计管理制度,这是实现统计规范化的保证。按照统计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程序化的要求,完善企业统计工作的各项制度。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咨询、监督职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企业原始纪录、统计报表的统计台帐目录,及时公布内部检查整改的情况,对企业内部检查不合格的单位提出要求,限期整改。
4.加强统计分析,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5.建立统计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统计手段现代化。
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为企业统计工作发挥反馈信息,提供咨询,实施监督和支持决策的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开辟统计工作新领域,即参与企业发展决策,经营开发决策等创造了条件。因此,我们要把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踏踏实实做好这项工作,使统计工作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企业一套表
近两年来,中国统计正通过“企业一套表”的改革试点和对统计科学发展的不断探索,进行一场深刻的统计生产方式革命。为了适应这场统计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县区基层统计应及时转变统计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模式,跟上改革的步伐。
2011年年初,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人们日报发表文章,文中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中国统计服务科学发展应努力的方向,更明确这次统计生产方式变革的工作思路。在规范统一的原则要求下,国家统计局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出了实施“企业一套表”统计改革措施。
企业一套表——是以统计调查对象为核心,通过整合现行统计报表制度,规范统计标准和业务流程,在同一软件系统下采集、审核、上报、汇总和处理统计数据的一种新型统计调查制度。企业一套表就是由被统计调查单位报送纸介质报表改为通过互联网报送电子报表;由基础统计部门进行数据采集,审核,逐级汇总报送改为调查单位数据一步到位,直接进入国家国家数据中心平台,统计数据报送体制有链条变为直线。
企业一套表统计改革的重要意义在于打破了专业界限,是对传统的统计工作生产方式和工作模式的改革和完善,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也适应统计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各方面日益增长的统计需求,通过企业(单位)联网直报,减少中间环节可能出现的对统计数据的干扰,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最终实现统计部门依法独立统计的法定目标。
下面结合县区基层统计2011年年报和2012年2月份月报工作,分析“企业一套表”对县级基层统计机构工作思路转变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
1.转变工作思路的具体要求
保证报表单位的真实性,提高对基本单位名录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使其完整真实,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实时更新,特别是对“三上”企业的名录库更新和建设,这是企业一套表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先入库,再出数”是企业一套表的基本原则,也是为了确保调查单位的真实性。对三上企业的名录库建设要做到准确、及时,把新增的、“三下”变为“三上”的、注销的和停止生产经营还未注销的企业更有及时掌握情况,在名录库中予以反映,一免造成统计工作的漏报和误报。要做到上述要求,县级基层统计机构工作人员就要进入企业多走,多看,掌握第一手信息,确保填报单位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深入企业督促指导,确保源头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企业一套表”改革之前,县区统计机构把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放在繁重的企业原始数据收集、汇总、审核和向上级报送上面,每个县区的限上企业少则几十家多则上百家甚至几百家,县区有限的几个工作人员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很难有时间深入到企业,了解每个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而现在,由于企业一套表的实施,把我们从之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进而转向对原始数据的核查和对企业基础统计工作的督导上面,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对数据的真实性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同时能够面对面的指导和解决企业统计工作人员在报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第一时间给相关部门做出反馈。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单位)联网直报的实施,县级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很少有机会与纸介质统计报表“见面”,也不能面对统计报表直接审阅基层的统计数据,所以,深入企业督促指导,确保源头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将成为基层统计机构的常规任务,这一常规工作任务的转变将大大的减少源头统计数据的不实处理行为的发生。
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化与统计工作的结合。马建堂局长《“十二五”时期中国统计服务科学发展努力的方向》一文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统计人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统计生产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传播统计信息资源。企业一套表要求统计机构各级工作人员和企业统计人员人不再面对纸质报表,而是人机对话,因此加快统计现代化建设,提高统计工作人员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化与统计工作的结合,成为统计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同时,为适应这一变革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基层就应该进一步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化与统计工作的结合,争取达到统计工作从调查方案设计、调查任务布置到统计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加工和公布的全流程电子化、网络化,实现无纸化办公。
加强统计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统计必要性和法定性的认识。《“十二五”时期中国统计服务科学发展努力的方向》一文明确指出:只有社会公众了解统计调查的重要性、复杂性、法定性和个体资料的保密性,才能支持配合統计工作。只有社会公众知悉统计制度的严密性、调查方法的科学性、数据生产的规范性,才能放心使用统计产品。只有社会公众掌握基本的统计知识,具备必要的统计素养,才能正确运用统计信息。作为与社会各阶层的关联度最高的县区基层统计机构,要想把工作顺利推行下去,并被社会公众所接受,达到上述三个“只有…才能…”的效果,各级统计机构就必须加强统计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统计必要性和法定性的认识。作为一名县区基层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对这点感受良多,有时深入企业调研、了解情况,不能得到企业的认同和理解,对加强统计知识的宣传,提高统计地位的愿望就更加迫切。
加强统计法制保障工作。依法行政是当前统计工作的行为准则,也是提高统计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更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也是统计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实施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的工作中,对联网直报企业(单位)无故拒报、迟报和源头统计数据的不实处理行为,县级基层统计机构应充实法制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夯实执法办案基础,依法严肃查处。
2.存在的问题
统计机构内部各部门配合紧密度不够,不能满足当前数字化,信息化的快速反应的需求。以限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为例,到现行统计制度规定一套表年报上报时间结束时,我们的一套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还没有开通,这使得我们对辖区所有相关企业开年报会是的要求变成一纸空谈,失去公信力。
现行一套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和基本单位名录库系统bug太多,在实际的统计应用过程中变动、修改和升级过于频繁,给县区基层统计机构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系统一条指令的改变,基层的统计工作人员就要给辖区内所有的企业重新下通知并一一解释指导工作,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有时这条指令的改变所带来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一条新的审核公式又加上去了,我们又要重复上述的工作,使得县区统计局对辖区内调查单位发出的通知和工作要求失去了权威性,降低了统计工作的严肃性,为后续工作带来很多的不利影响。
统计执法可操作性差。统计数据讲求时效性,而执法讲求依法行政,对于不理解、不配合企业,当我们按照法律程序往返企业,协调催报,时间往往就超过了报表要求的报送时间。另外,对于数据的真实性,取证难。
1.存在的问题
(1) 统计数据质量不高; (2) 统计工作的质量不高, 统计工作者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工作中数据出现偏差; (3) 统计工作不够规范, 企业统计没有设立基本的台帐; (4) 统计人员综合素质不够, 造成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统计数据运用的广泛性和统计数据分析的全面使用性得不到深入发挥; (5) 企业领导层重视不够, 或由于统计数据质量不高造成企业领导决策失误或偏差; (6) 企业统计工作停留在政府“要我统计”层面。
2.问题原因分析
从统计历史看, 我国的统计工作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是为配合国家统计和统计调查而建立的。长期以来, 企业管理者认为统计是为政府部门、行业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 因此, 从统计人员到管理层对统计工作认识不高, 重视程度不够, 从而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不高。由于综合素质不高, 数据的统计和计算误差较多, 统计分析和预测更无法做到为企业自身服务。
3.问题解决方法
(1) 珍惜大环境对统计工作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国家的重大决策都以真实、准确、高质量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多变, 及时掌握正确的统计数据尤为重要, 统计工作因此受到关注和重视, 且国家领导人对统计工作的开展作出了多次指示。
2009年1月7日, 温家宝总理就统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努力做好统计工作,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提供准确的信息、科学的判断和政策依据。这在今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2009年1月4日, 李克强副总理视察国家统计局时指出:“今年可能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做好今年的统计工作,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尤为重要。”
由于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引导、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 做好统计工作, 获得正确的统计数据尤为重要。企业统计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高质量的数据支持, 并企业经济运行中发挥信息、咨询、监督的作用。
(2) 建立健全企业统计工作的上报体系。
企业统计, 是运用多种统计手段和统计方法根据自身行业需要收集、汇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产生各种数据, 并整理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以供企业领导进行决策。就电影服务行业而言, 有电影放映场次、观众人数、上座率、观众人群、票房收入等信息要素。关注每部电影市场占有率和收益的变化, 分析软件和硬件的不足。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对比, 找出问题及其与同行的差距, 提高对服务质量, 扩大市场占有率。
(3) 设立专职统计岗位, 建立统计台帐。
统计作用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 大到企业的长远规划, 小到班组核算, 凡是能用数据反映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地方都离不开统计。做好统计工作, 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统计体系, 才能更好地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首先企业要建立统计台账, 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台账统计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 也是保证统计数据真实性、及时性。其次设立专职统计人员, 要求统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只有高素质、丰富经验、全面知识的统计工作人员, 才能把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只有通过对有效、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分析才能获得正确的信息, 做出正确的判断, 从而赢得市场。
(4) 把“要我统计”模式转变为“我要统计”模式。
在统计工作建立初期, 企业统计是围绕政府统计而进行的工作, 是忽略了企业自身需求的统计。
为本企业服务是当今企业统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统计人员应采用以服务企业经营为主, 兼顾政府部门、行业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的平行统计模式。企业统计工作者应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和行业的特点, 遵循全面性、客观性和可行性的原则, 设置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 将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融为一体, 把企业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指标具体化。这套指标体系应涵盖政府部门、行业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统计工作的所有指标体系。企业内部要素应包括收入、成本、费用、损耗等。统计工作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财务成本管理水平, 使营销策划者更好把握市场。对企业自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5) 抓住机遇全方位开展统计工作。
当今统计是高质量、高水准和快速的统计, 是多方位、多职能的统计, 是能够帮助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统计。
高质量的统计数据是建立在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上。培养良好素质的统计人员, 同样是当今统计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所谓的良好素质是指担任统计工作的人员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财务知识以及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应改变统计工作的繁琐、单调、甚至于枯燥的状况, 吸引更多的人才集聚统计工作, 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的基础工作存在于工作的每个环节。若基础统计工作质量低, 会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与失误, 就无法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 更无法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因此统计数据的质量决定着统计工作对企业管理层决策的影响。所以培养高素质的统计人才, 已成为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方位普及统计工作知识;让企业了解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招揽多方位的统计人才, 合理利用各方面的知识资源, 对现行的统计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都是我国企业统计工作面临的重要工作。改革企业统计模式, 使企业自身意识到统计可以为本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为创收服务、为扩大经营范围服务, 提高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统计的积极性。因为经营管理层重视, 是提高统计工作质量的前提和关键, 对于统计数据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只有经营管理层重视, 才能在企业内营造出一个依法统计的良好氛围, 才能设立快速上报统计数据的通道, 才会有统计数据的高质量。
摘要:企业统计工作者应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需要和特点, 遵循全面性、客观性和可行性的原则, 设置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 把“要我统计”的被动模式变为“我要统计”的积极行动, 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扩大市场占有率服务。
一、水利统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水利统计工作不仅担负着为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服务的艰巨任务, 也肩负着记载水利发展历史的重大责任, 如果不努力去做好水利统计工作, 就会导致事到临头, 毫无警觉, 风险隐患在哪里不清楚, 就没有详细、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案。
第一, 做好新形势下的水利统计工作,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跟上社会形势的变化, 不断调整研究的重点, 转移注意力的方向, 对过去不太重视的指标, 现在要高度重视,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做好水利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 做好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 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水利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五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加强防洪排涝抗旱设施和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第三, 做好新形势下的水利统计工作, 是推动水利事业发展创新的现实需要。在新形势下, 我们的统计调查制度还不够健全, 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 基层统计力量还比较薄弱, 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要认真加以解决, 特别要充分发挥水利统计人员的职能作用, 提供统计优质服务, 为促进水利建设发展创新建言献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 领导重视不够。统计员兼职的多, 专职的少, 且变动频繁, 在机构改革中, 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大多被撤销或合并, 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
第二, 数据质量不高。有些统计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没有被安排过调研水利建设项目, 一些统计指标不能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要求来填报, 如此路径采集的信息跃然于统计数据库中, 它将成为历史的资料被存档, 然而数据的真实程度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三, 统计员队伍素质较弱。实际工作中, 往往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 造成了统计数据的严重错误。
三、思路与对策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水利统计体系。尤其要按照国家水利部和统计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认真做好水利基建项目统计、水利综合统计和水利服务业统计上报工作, 积极按照各项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 统筹兼顾, 科学安排, 周密部署, 认真做好水利统计各项准备工作。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不断夯实统计工作基础, 提高源头数据质量。要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 促进统计工作的规范化, 推动统计工作方式的变革, 实现各部门和全社会充分共享统计信息资源, 努力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要进一步把握统计工作的定位与发展方向。要将统计工作定位在搞大综合上, 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功能作用, 为水利建设建立好数据资料库;要将统计工作定位在出大主意上, 充分发挥统计咨询功能作用, 为水利部门领导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要将统计工作定位在谋大战略上, 充分发挥统计监督功能作用, 为水利事业的发展创新做好监测预警。
四、要求和任务
多年负责水利统计和报表日常性工作让笔者对新时期水利统计工作的要求与任务有了初步认识。
第一, 水利统计工作的要求, 水利统计是水利规划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评判水利投资计划完成情况、建设管理质量的重要依据, 也是搞好水利规划、计划等工作的基础。
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水利综合统计的领导, 要建立和健全统计工作质量保证体系, 培养和激励统计人员, 树立中心意识、质量意识、时效意识、发展意识, 从人员、制度及工作环境等方面为统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坚持依法统计, 严格统计报表制度。各单位要及时、全面、准确地报送各类统计报表。工程建设完成投资、实物工作量和有关统计信息资料, 要客观反映水利建设运行态势、建设成果及存在问题。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逐步实现水利统计信息化和现代化。统计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计部门掌握着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 要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科学管理, 以优化各类信息资源为中心, 不断调整统计工作流程和信息传输渠道, 让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及时了解水利建设的最新动态, 为经济建设和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 水利统计工作对广大统计人员的要求。广大统计人员要增强服务于新时期水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中心意识。要紧紧围绕水利建设中心工作开展水利统计工作, 突出工作重点, 为本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二是时效意识。要增强统计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增加统计频度和缩短报送时间, 准确反映水利各个领域的新变化, 为水利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三是质量意识。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水利统计成果要有针对性, 提高使用价值, 能够满足水利工作的实际需求。要不断推出高质量的统计成果, 加大统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 提高统计成果的科技含量。
广大统计人员要坚决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从单一的数字信息向数字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等多样化信息转变。从单一的事后统计信息向预测信息、事中监督信息和事后统计信息相结合转变。从传统统计向现代统计转变。要构建新的指标体系, 包括统计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和核算指标体系;采用先进的统计调查方法和统计手段;为水利工作提供良好的统计服务和支撑。从简单应付统计任务向主动服务、超前服务转变, 展有价值的统计分析。
鲜字当先
保持一个“鲜”字。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面对生产力的快速变化,人员、资金、信息、商品快速流动,统计数据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难度加大。近年来,伴随着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过快、就业压力增加等一系列经济及社会问题的出现,一部分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产生了质疑,统计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部分统计工作者有沮丧、灰心的情绪。
笔者认为,当前统计工作亟待提振“精、气、神”,其中,“精”是指要集中精力,振奋精神,在挑战面前,在困难面前不懈怠、不低头、不服输。面对新情况,只有保持一个“鲜”字,常学常新,并付诸于统计工作的实践中,才能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60年来,我国统计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的实践土壤,以及无数统计人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始终保持着对统计工作、统计事业的鲜活感,是我们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只有保持一个“鲜”字,始终振奋精神,才能助推现代统计建设并结出硕果。
勤字居中
坚持一个“勤”字。当前,经济活动和经济结构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统计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统计能力与社会需求相比,还存在着能力不足的现状。比如,依法组织和动员各方力量、统筹调配各种资源开展统计工作的能力,统计设计能力,统计调查能力,统计管理能力,统计保障能力等等。因此,提升政府统计工作水平,提升各项统计工作能力,必须坚持一个“勤”字。努力提振“精、气、神”中的“气”,即在压力面前有做好统计工作的气概、劲头、气势,迎难而上,乘势前进,勇于实践、勤于实践,辛勤工作,争取在未来几年内实现统计“十二五规划”中的各项目标。
同时,“勤”也要求我们要积极有效地回应社会各方关切,创造性地做好统计新闻宣传工作,充分考虑调查对象的客观实际,真正做到“尊重调查对象、方便数据填报”。
好字断后
突出一个“好”字。严把数据质量关。建立并严格执行全流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开发并不断应用信息化研究成果使其服务于统计数据采集、汇总、评估、发布。做精统计产品。对于政府统计部门而言,数据是安身之本,服务是强身之力。有为才能有位,数据是统计的生命所在,力求做到数据准,情况明,分析透,打造高质量的统计产品。
当前,全社会对统计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良好期待,统计人更应该突出一个“好”字,力争在未来几年初步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符合国际通行规则,服务水平一流的现代统计体系,基本实现统计现代化。上下同心、心齐气顺,做到“精、气、神”中的“神”,即统计工作要有神采,方能共创统计事业的美好明天。
了解社会, 企业如果没有数据来反映的活。是不具有说服力的 , 没有数据统计也不能全面的反映企业发展状态。。企业通过对数据的了解可以制定出对其最有利的决策。针对特定的目标客户群减小因为数据的不确定性盲目投资的风险。经济的全球化和21世纪全面风险体系的形成, 利益主体越来越接近多元化, 社会经济市场结构越来越复杂, 让统计者统计数据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数据的准确度也千差万别。统计数据偏离实际而使企业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损失惨重的事例也是层出不穷。采用有效的统计方法, 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 通过有效的统计分析报告, 把数据, 情况问题相结合。
一、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统计人员提供数据与事实相差太大
统计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 不顾工作职责, 提供一些自己编造的一些毫无根据的数据, 或者有些统计人员为了快速完成工作任务, 提供一些东拼西凑的数据, 有的统计人员因为偷懒, 直接借用以前的人员调查过的老数据, 然后随便改一些数据, 没有实际调查。这种虚构的数据有的与事实相差很大。有些统计人员设计的统计指标不完善, 设计的调查问卷目标不明确, 未能很好的反应调查数据, 设计的问题与要调查的数据不匹配。
2、数据不够全面
有些统计人员在统计数据的时候有意或者无意的将本需要调查分析的数据遗漏掉了。致使分析的数据出现误差。有的统计人员在统计的时候太过偏面, 数据统计太集中, 不够分散, 不能反映整个地区的平均水平。有的数据调查范围不够广, 范围狭窄, 空间间距小, 就不能够真实的反映调查事物的全貌, 最终也无法对事物的变化性规律做出准确的判断。
3、统计方法单一
有些统计部门统计人员的统计方法单一, 有的仅仅只是通过发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到数据, 而这种调查方法调查的并不一定准确全面, 应该也利用更多的统计方法, 如采用现场访问的方式来采集数据或者通过网络信息来采集数据。另外, 统计部门的统计水平还未达到一定的要求。导致调查人员只能采用单一的调查方式采集数据, 有关部门应该明白统计部门的重要性, 加大统计部门统计工具的投资, 利用网络技术, 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全面的调查
二、提高统计工作水准策略的具体措施
1、加大调研工作的力度, 提高调查数据的质量
统计数据的准确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所以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尤为重要, 统计部门就是企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谋, 统计部门统计的数据直接决定企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统计数据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盈利与否。统计人员得到统计数据时。要对统计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 考察。看看得来的数据是否准确。学会排除一些得来没有依据的数字, 利用一些有真凭实据的数字, 避免主观臆断造成的数据不准确。
2、统计部门应重视统计数据的的检查, 强化统计分析
各部门国家机关应加强对统计部门统计人员的检查工作。有一些统计人员为了追求自己地的利益, 恶意的篡改一些调查数据, 伪造一些虚假数据, 给决策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所以各部门应该加强对统计部门的稽查工作, 给统计数据人员制定严格的职业操守, 适当的惩将制度。树立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工作的权威。
3、使用科学先进的统计工具, 找准统计方法
统计部门要有优良齐全的的统计工具, 对统计工具的要求要高, 找准统计管理方法。要有科学的核算方法, 准确的核算出调查数据, 通过搜集, 汇总来来反映事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采用现代先进网络技术相结合调查的方法,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建立准确的核算系统。
4、对统计人员要有一定的要求
与统计数据准确性直接相关的就是统计人员的工作。一项统计项目能否给公司带来营利, 也直接关系到统计人员, 所以企业应招聘一些诚实、刻苦、踏实的工作人员, 并且还要有职业道德操守的人员来做统计工作, 严厉打击那些为谋取个人私利而不顾公司利益的人员。同时还要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 定时的对企业的统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不合的人员一定要进行相关的培训, 并在培训合格后才能在此进入工作岗位。
5、加强企业数据库的建设力度
各统计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 多收集一些有用的数据, 以备平时之需。数据在进行收集的过程中需要满足数据库在内容上应该全面, 包括政治、经济、农业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平时注意在网上发布的一些可靠的新闻及一些部门公布的有效信息。这有保证收集的数据全面, 才能保障整个数据库的实际效用, 为企业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统计部门制定有效的统计工作水准策略的意义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统计部门, 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统计部门, 统计部门是国家、企业的一个智多星, 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 企业的生死存亡。通过对数据的准确统计, 人们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我们身边的事情, 有效的减小国家企业的投资策略风险。减少企业的损失, 给国家给企业带来财富, 促进国家的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维持各大企业的对市场的信心, 为国家和企业创造财富。
四、结语
统计是一门对统计数据质量要求很高的部门, 所以个统计部门应该对统计工作水准有较高的要求, 制定有效的统计策略来提高统计人员的统计水准, 让统计数据越来越准确, 给更多的企业带来利益, 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为此, 需要加强统计工作的水准, 提高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这样才能够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开生;服务统计系统发展如何[J];山西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 2003
[2]幸俭;提升统计工作水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
【统计科周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统计工作先进个人事迹(统计站)10-31
统计科工作总结12-05
统计工作流程10-11
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冲刺练习题05-29
依靠统计制度建设,促进统计工作规范化10-24
贸易统计工作总结05-31
统计半年工作总结07-20
统计教育工作总结10-14
粮食统计工作总结12-17
乡镇统计工作规程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