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党风廉政文化制度(精选8篇)
第一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勤政廉政为重点,及时纠正、认真处理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和违纪违法行为,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区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第二条本制度旨在推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有效,党务公开、居务公开规范透明,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社区党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为群众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社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
第三条结合社区党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实际,认真开展党的宗旨、理想信念以及法纪教育,增强社区党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法纪观念,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把“八荣八耻”作为加强社区党员群众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检验标准。利用辖区的资源优势,邀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和辖区单位党员组成社区党风廉政教育宣讲团,定期为党员群众上党课;利用社区图书阅览室、宣传窗、黑板报、社区简报等形式,加强日常教育;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等场所建立党风廉政建设服务咨询窗口,提供有关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政策法规的咨询服务。
第四条依托社区宣传教育资源优势,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活动。把社区廉政文化建设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法纪教育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六廉”活动,在社区建立廉政文化楼院、廉政文化活动室、廉政文化角、廉政建设讲坛、廉政宣传长廊,做到有主题、有内容、有阵地、有队伍。不断创新教育活动的形式和载体,提高社区廉政文化的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第五条社区党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在管理服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自觉接受上级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不得有下列行为:参与贿选等非法选举活动;在工作中接受辖区企业和群众的礼金、有价证券;挪用、侵占和截留扶贫、低保、再就业资金和实物;利用职权为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以各种借口吃拿卡要;参与赌博及封建迷信活动;侵占、私分社区公共财物。
第六条 社区党总支书记是所在党总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承担以下责任:
1、根据街道党工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社区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2、负责抓好社区工作人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对社区工作人员存在的不廉洁行为,要通过提醒、谈话等方式,进行告诫,督促改正。
3、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4、定期向街道党工委汇报党风廉政建设任务落实情况。
5、主持召开社区党总支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检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组织党总支成员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七条 社区党总支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承担以下责任:
1、按分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自觉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2、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3、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主动参加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各项活动,不断增强为居民服务的意识。
4、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搞好各项服务。
第八条 通过党务公开制度建设,确保党员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落实。
第九条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社区党总支要按规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党总支成员要针对自身存在的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或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认真负责地做出检查和说明。
第十条坚持“双评议”制度。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社区党总支及其成员和社区工作人员活动,党总支成员和社区工作人员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第十一条 坚持党务、居务公开制度。对需要做出决定的重要工作,一般要提前7日公开,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正在进行且需要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的工作,要及时公开;对工作结果,一般要在结果做出后7日内公开。对涉及群众利益的扶贫、救灾、社保、低保、再就业、捐赠等资金和物资的管理、发放、使用必须公开。
第十二条 社区党总支成员每年要进行一次述职述廉。述职述廉工作结束后,在十五日内将述职述廉材料上报街道党工委。
第十三条社区党总支成员要如实向党组织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并把报告个人重大事项情况作为述职述廉的一项重要内容,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第十四条街道党工委书记、纪工委书记要不定期与社区负责人谈话,了解掌握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实施党内监督情况和工作人员廉洁勤政情况,提出建议和要求,对社区负责人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要及时进行诫勉谈话。
第十五条社区党总支要注意了解掌握在职党员干部的社区生活情况,特别是廉洁自律和遵守社会公德方面情况,配合各级党组织做好对在职党员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
第十六条街道党工委每年要对社区党总支、总支成员和社区工作人员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不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一、廉政文化的内涵
廉政文化可以概括为:以廉政为基本要求,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以廉洁大众化为目标而形成的文化总和。是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高级阶段,是“传统廉政文化”与“现代廉政文化”的集合体,“崇高价值理想”、“合理价值取向”与“科学价值评价”的统一体以及“行为模式”、“行为准则”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
农村廉政文化是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与农村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廉政文化与农村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廉政文化进农村不仅是要对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廉政教育,更关键的是要在农村树立廉政理念、营造廉政环境,增强广大农村群众参与反腐斗争的意识,促进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廉洁奉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1]。
二、中国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一)中国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廉政文化建设脱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践行的光荣传统,中国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已凸显脱离实际的缺陷,在建设过程中盲目树立大目标、大理想,严重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的现实。只是形式上的开大会作报告,会后不深入实施,达不到廉政宣传的效果。其次,廉政文化宣传形式略显单一。现阶段,农村传统的廉政宣传形式与载体的灵活性不够,针对性不强,内容呆板,套路陈旧,多为写标语和开大会、看宣传片等空洞的说教方法,严重脱离农村群众生活实际,因此村民参与度不高。最后,廉政制度缺失。农村廉政制度的合理完善是廉政文化建设在农村顺利开展的智力支持。目前,中国农村廉政制度薄弱,廉政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撑,难以开展。部分现行的廉政制度可行性差、配套性弱,脱离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形同虚设。
(二)制约中国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成因分析
制约中国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主要可以分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制度因素。
首先,制度建设是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一块“短板”。农村社会控制弱化和监管分配制度存在缺陷,部分乡镇部门缺乏系统、有效的检查考核机制;村级管理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混乱,干部选用制度不严格,民主监督力度相应地被削弱,廉政宣传制度不完善进而难以实施等。其次,经济利益是诱发农村腐败的根本原因,也是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相对缺失的关键性因素。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关注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惠农政策不断出台,相继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等税种,致使乡镇财政失去了大部分经济来源,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公款私用等贪污腐败现象难免出现,为廉政文化在农村的建设造成阻力。再次,农村腐败文化有着一定的市场和顽强的生命力,具体表现为:首先,一些村民认为腐败是现实生活的正常现象,在自身利益受损时敢怒不敢言,怕“官官相护”,又怕打击报复。其次,腐败干部的存在,使清廉干被孤立、排斥,甚至遭到打击,致使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开展举步维艰。最后,中国农村廉政制度缺失,社会控制弱化,监管分配制度存在缺陷,部分乡镇部门没有建立起系统、有效的检查考核机制;村级管理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混乱,干部选用制度不严格,民主监督力度相应地被削弱,廉政宣传制度不完善进而难以实施等。
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把握大局,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通过制度改革和创新,建立健全廉政的基本制度,加强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三、完善中国农村廉政文化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严格村干部任用制度
村干部是农村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带头实施者,村干部队伍建设是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要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结合起来,力求建立一支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干部队伍。
1.细化资格准入制度。建立一整套干部选拔、人事管理运行机制,要把好领导干部任命的选拔关。坚持和完善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成员的制度,重点解决选举中宗族势力干扰等侵犯村民民主权力的问题。各村党委、政府要抓住机遇,任用优秀的返乡农民工和响应号召到农村基层服务的大学生,改变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面貌。
2.推广村干部廉政教育制度。加强针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和廉政道德教育,提高觉悟,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推广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推广廉政道德教育,树立一种自我约束的道德规范,利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使村干部在对比中明辨是非,自觉抵腐败文化的腐蚀。思想政治和廉政道德教育并重,使村干部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道德上的纯洁性。
3.创建基层干部述职述廉制度。结合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定期开展述职述廉工作。针对一整年的工作情况,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合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在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大会上进行述职述廉,接受评议和质询。并认真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任前廉政谈话以及诫勉谈话,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勤廉考核。
(二)创新村级管理制度
当前,中国农村正处于由传统逐步向现代转型的变革时期,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问题交错频繁发生,要健全农村廉政文化制度建设,就要创新村级管理制度,维持农村可持续科学发展。
1.健全民主议事和民主决策制度。坚持“一事一议”,乡镇党委、政府对需要决策和处理的事项,要经过党委会、政府办公会研究决定,人事任免、大额财务支出等重大事项必须经过班子成员集体讨论决定。健全村民会议、村代表会议、村民质询听证会等民主议事制度,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必须经由村民按规定程序集体讨论决定。
2.落实村务公开制度。村级组织要把支农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及其使用情况、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村集体财产处置情况、“一事一议”情况,以及村民关心的其他事项,全部纳入村务公开内容。村务公开工作要逐步从书面公告向村民质询会等形式深化,并坚决防止不公开、不及时公开和假公开等问题。
3.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村级财政管理体制,村财务开支要由经办人签字、会计审计、村民委员会主任审批等一系列审查后入账。成立村财务核算中心,加强财务审计,对村里乱开支要坚决予以抵制。落实“一卡通”制度,改变过去由村干部发放现金的做法,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打下财政制度基础。
(三)加强廉政监督制度
廉政文化建设制度是保障,监督是关键。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2],通过完善制度来加强对权力主体和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贪污腐败形成。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将监督制度从党内到党外,从干部到群众进行科学合理的革新。
1.开展党内监督机制。加强纪检队伍建设,强化村干部的监督意识。要求各级干部克服不想监督、不敢监督、不能监督的不负责心。强化基层组织内部监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推进乡党委负责的农村基层廉政建设责任体制,建立并完善县、乡、村三级互动体系,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加强监督,重振廉政的雄风。
2.落实法律法规监督机制。随着廉政问题关注度的日益加大,国家出台多部相关法律法规。如2010 年印发《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2012 年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但针对农村地区廉政建设的条文内容笼统,自由裁量范围较大。因此,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广大农村急需配套性好、可操作性强的村务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
聚龍里
聚龍里,又名苦力圍,位於夜姆斜巷(崗頂斜路)一側的一段斜坡上。顧名思義,這里的龍,就是中華兒女之意,專指當年聚集此地等待遠赴他鄉的華人苦力。“豬仔”是當時對苦力的俗稱,“被人賣豬仔”,今天仍為港澳一特色生活用語。
19世紀末,中國國力衰落,中華民族淪為國際列強的欺淩對象,澳門亦淪為國際列強混雜的據點。1851年,一名澳門人和兩名法國人開始做起令人髲指的苦力貿易生意。當時的“苦力”,據說大都來自廣東和福建,年齡在18歲以上,簽了賣身契,必須赴國外勞動8年。出發前,他們就被關在現在的天通街、沙欄仔街附近的不同建築內。因為環境惡劣,不少若力還未上船已死去,即使有命上了船的,海上死亡之神亦奪去不少苦力的性命。到1871年,澳門已有5家從事人口販賣的公司,數萬名華人苦力經澳門賣到國外或南美洲種植園從事體力勞動,他們的身世悲慘,與奴隸無異,甚至連非洲黑奴都不如。澳門因此在國際上聲譽一落千丈。數年後,澳葡政府不得不禁止了這種慘絕人寰的苦力貿易。
生活在今天的中國人可能難以想像曾經發生在澳門的不堪人道的歷史,而百多年前的聚龍里作為反映那段黑暗歲月的見證者之一,而吸引著不少遊人前來緬懷這里曾經發生的故事……
若是沿著崗頂斜路向上攀行,正好可細心體會當年來自中國內陸的苦力在這里的生活條件是如何的艱苦!由遠及近地迎面而來的是,一堵黑色的斑駁外墻、一面中式牌樓書寫著黑色大字——聚龍里,似乎在向世人講述著昔日這里的故事。當年這裡就是被販賣的苦力進出“苦力圍”的必經之門吧?一座土地公社端坐門樓一側,似是守衛著大門,或許亦曾經看遍那些囚禁在陰暗小屋中苦力的絶望……
今日的聚龍里,歲月已洗滌盡昔日罪惡的蛛絲馬跡,留下來的是散落小巷的岭南式房屋遺址和其破舊的身影,相偎著數幢現代住宅樓房,過道泊满各式電單車,門窗外晾曬著萬國彩旗般的衣物,偶爾有不知從哪裡跳出來猫咪,盤在過道晒午後的太陽,還有不知从哪一戶民宅傳出的電視聲音,處處散發著當地居民的生活氣息。
行走在這里,如同走過一段由中國近代邁向當今的時光機旅程,讓人感慨無限:這一處中國近代歷史的特殊遺址,至今仍舊是有序的生活社區,也成為居民的一片安寧小天地。徜徉其中,更是如同上了一堂活龍活現的近代澳門歷史課,從而倍加感恩和珍惜今日社會的富足生活……
聚龍舊社
若說對聚龍里有一種輕觸歷史的恐懼感及勾起後人對澳門歷史黑暗歲月的回憶的話,那麼位於營地大街關前街附近的另一小巷──聚龍舊社,卻是昔日清政府對西方列強博奕及對澳門仍然有控制權的歷史見證。
聚龍舊社,因巷內一古老土地廟──建於明朝的“聚龍公社”而得名,1869年正式命名,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了。在位置空間上,聚龍舊社距離清朝海關“澳門關部行台”的所在地——今關前街和關後街之間僅數步之遙。
關前街和關後街,澳門早期的中式古老歷史街道,今日卻因鋪設以各種波浪紋圖案的葡式石仔路,而令這里歐陸風情、中國風情各行其是,散發獨到的迷人風采,又因城市最初的肌理透徹的是傳統色彩的中式街道,特別是與關前正街相交的一道窄巷弄“聚龍公社”土地廟的保留,成為遊人尋尋覓覓中意外的惊喜。
今日,這間古老公社因依附在民宅之外墻下,其貌不揚,而不被人注意,一堵黃色的矮牆,配置一道東方式月門、一扇翠綠琉璃瓦窗花,因廟里一座樹立於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的諭碑,碑文載有:“泗勝坊乃闔澳咽喉之地,兼近海隅,舖戶民居甚密,日前延火延燒,皆由無備之故也……”記載了昔日這里的民風民情,而被澳門政府列為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文物而加以保護,可惜因設有玻璃罩,而難以看請文字及感受諭碑的真實感。旁側是由街坊加設的土地公公婆婆塑像,無聲地靜立在方寸之間的一隅,見證著澳門小城的風風雨雨,見證著百年時光在凝固中消逝……
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在区委、区纪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反腐倡廉制度推进年工作,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简称实施纲要)的要求,结合社区实际,积极探索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新路子,在全街范围内,重点开展了以“五个一”和“二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并以此作为“文化强街”的重要举措。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网络,为明确工作目标
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是探索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社会化路子的有益尝试,**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专题研究。街道成立了领导小组,每个社区结合宣传教育和举报工作,成立社区纪委,构建街道社区宣教工作网络组织。街道制定和下发了《关于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明确社区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任务、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即工作任务就是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精神,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要求,从社区工作的实际出发,以加强社区建设,提高居民群众思想认识,营造廉政、廉洁氛围,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紧密结合社区各项工作,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推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总体目标就是通过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使社区居民群众了解反腐倡廉工作,增强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决心,调动其参与和支持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和导向作用,使社区党员受到廉政警示,更加牢固地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增强廉
洁从政意识,在全社会倡导和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思想境界和
良好的社会氛围。基本原则就是一要注重实效性,积极创新载体,以新颖、活泼和有趣的文化形式增强廉政建设的吸引力、渗透力和感染力,做到以
廉洁氛围熏陶人,以优良风尚影响人,以优秀品德感召人;二要突出互动
性,使这项活动成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构建人性化的工作平台,坚持
专门机关、社会各界群众的多向互动,积极探索优势互补,合力共建廉政
文化的新路子,让更多的社区党员和人民群众乐于、便于参加廉政文化各
项活动,不断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三要坚持长期性,把此项
活动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把廉政文化建设各项活动寓于社区文化建设
和社区各项经常性工作之中,不搞形式主义,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二、以活动为载体,构建廉政文化互动平台
为确保“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顺利开展,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统一领
导、纪工委组织协调、社区具体实施、居民支持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了
和谐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是以“五个一”活动为载体,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向全街道覆盖。2008
年街道在社区主要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一是年初召开一次党风廉
政建设大会,统一全体干部思想;二是签订一次重点工程建设廉政承诺书,街道纪工委与全体参与拆迁人员签订重点工程建设廉政承诺书,保证干部
廉洁自律工作,杜绝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三是在都宝花园社区建设一个
廉政文化示范社区中的试点小区,使廉政文化进小区、进楼道;四是在每个社区建一个廉政文化社区图书室,让社区居民有学习和阅读的平台;五
是在**小学开展一次廉政主题班会,使廉政文化从娃娃抓起。廉政文化“五
个一”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加强**街道的党风廉政建设,为今年重点工程
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
二是以“八个一”活动为基础平台,推动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延伸。
街道各社区通过开展“八个一”活动,吸引了广大居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廉政文化阵地建设更加牢固。“八个一”活动包括:建一条廉政文化长廊、一个廉政宣传住宅小区、设立一个党风廉政建设谈话室(活动室);一个廉政文化宣传志愿者队伍、上一次廉政教育课、组织观看一部廉政教育电教片、组织一次廉政建设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晚会);在社区图书室辟出一个廉政图书专栏,使廉政文化融入社区居民的工作生活中。活动期间,共制作廉政宣传大型广告牌21块,利用“五栏一室”出宣传栏57期。同时,各社区还把廉政知识融入到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15场次,观看人次达万余人。如去年7月份开展的“迎奥运”纳凉晚会、中秋的灯谜竞猜晚会以及结合金秋城南文化月举办的的廉政文艺汇演,为居民群众提供了精神食粮,廉政文明之风深入人心。活动中,街道还组织开展了两次廉政文化书画展,在社区人才库中挑选出辖区单位多才多艺的在职党员20名,在都宝社区廉政文化广场现场泼墨挥毫,共展出作品50幅,寓廉政教育于高雅艺术创作之中,生动形象,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在活动中,街道及各社区聘请了辖区单位代表、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居民代表、社党员代表23人为业余监督员,成立了党风廉政监督员队伍,建立了“大宣教”互动平台。
三、强化“二进社区”,深化廉政文化活动内涵
1、强化干部监督进社区,公开透明。干部监督进社区是融洽干群关系、改进干部作风、加强社区建设的有力措施。西利民社区在小区内显著位置设立干部监督公示栏,制作了干部监督意见箱,向社会公布干部监督电话,加强了对领导干部“8小时以外”生活圈、社会圈、家庭圈、社区公德等方面的监督。
2、强化街道干部“述职述廉”进社区,接受评议。街道党工委成员、派出所所长、社区居委会主任、党组织负责人每年在社区居民中开展“述职述廉”,由群众根据工作实绩,为述职干部评定打分。
“二进社区”,二措并举,将廉政文化下沉基层,拓宽了横向和纵向领
域,进一步增强了干群廉政意识。
四、完善工作制度,使廉政文化进社区步入规范化轨道
一是建立了社区党员干部报到制度,在社区成立在职党员干部监督点,要求党员干部持单位党组织的介绍信到各自所在的社区党组织报道站报到,并主动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到目前为止,接受报到党员157名。
二是建立了在职党员干部社区活动反馈制度,将报到党员的活动情况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反馈其所在工作单位。
三是建立社区民意信访“首问负责制”。各社区居委会在醒目处悬挂有民意箱,公布民意电话,安排专门干部接访,实行72小时内接访反馈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于提高。虽然社区工作者的素质较之以前有较大提高,但对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知识面的了解和掌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等问题,社区工作者人手少、工作任务重的矛盾已比较突出;二是现有的基层党组织管理机制还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街道、社区对辖区单位缺乏监督管理权,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活动的激励机制还比较缺乏,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廉政文化宣传教育主要是依靠党员的自觉性。
各位领导,“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作为加强廉政建设中的一项新课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开拓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前进,才能显现出新的生命力。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的新途径和方法,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使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实效。
——试谈街道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思考
XXXX街道纪工委书记XXXX
加强街道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街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XXXX街道纪工委在认真分析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腐败新形势的基础上,坚持多措并举创新廉政文化载体,丰富廉政文化内涵,实践廉政文化建设,通过街道纪工委坚持之不懈地“引”,社区与企事业单位互为联动地“推”、居民群众热情高涨地“促”,相继打造出许多富有街道社区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廉政文化新品牌,全街道的廉政文化建设初步形成竞相发展的良好势态。但在工作实践中,也存在起点不高、标准不
一、认识不足等不可忽视的问题。对如何扬长避短,兴利除弊,推进街道廉政文化建设上新水平、出新精品这一课题,笔者进行了多层面多方位地探索,认为应从 “高、深、全”上多一些新思考。
站在高起点谋划构建街道廉政文化新机制
针对街道廉政文化建设已由最初的“自发”阶段上升到目前的“组织化”阶段的良好态势,在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对街道廉政文化建设在载体创建、内涵挖掘上应加以规范和引导。首先,加强街道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应把街道
1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党工委的宣传教育工作之中,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统一检查。实施街道廉政文化建设责任制,将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庭院、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的“六进”活动分别落实到牵头社区和配合单位。各社区各单位应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实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一把手”工程,发挥各级党政“一把手”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统揽全局的作用。其次,注重搞好纪工委系统外的组织协调。建立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街道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发挥组织、宣传、党校、文化、教育、电教、工青妇等部门、单位的职能作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第三,加强纪工委内部的组织协调,街道纪工委要经常听取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由主要领导负责抓,把廉政文化建设贯穿于廉洁自律、案件查处、纠风正纪、执法监察等各项工作之中,重大活动应协调纪检全体人员集中开展,形成工作整体合力。第四,健全街道廉政文化建设的考核机制。廉政文化建设应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进行考核,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由纪工委一家“独唱”转变为各级党政组织“大合唱”,建立党工委统一领导、纪工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配合、干部群众支持参与的运行机制。第五,高起点谋划街道廉政文化建设。一方面应在全街道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逐步创建一批廉政教育基地和廉
政文化建设示范点,打造廉政文化建设品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应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街道的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下去,克服一蹴而就思想和短期行为,抓好建章立制,形成有章可循的规范化运作机制,确保廉政文化教育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
重在深层次拓展打造街道廉政文化新品牌
社区廉政文化建设是街道廉政文化建设重要基地,也是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从XXXX街道的情况分析看,各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先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廉政文化形态。应在总结经验、树立典型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有建设规划、有活动场所、有专门载体、有活动内容、有建设成果的“五有”标准,广泛开展创建活动。街道应在社区层面致力于搭建廉政文化展示平台、文艺活动渗透平台、社会宣传舆论平台、廉政党课教育平台、电化教育平台,创建自己的廉政教育基地。街道社区廉政文化建设既应有文化广场、书画长廊、活动展板、清风墙(亭)等传统形式,又应利用电子显示屏、网站等现代传播形式,做到电视有图像、电台有声音、报刊有文章、路旁有标语、墙上有专栏,把廉政文化渗透到最基层单位,延伸到社会各个层面。通过挖掘各层面的廉政文化内涵,特别是进一步发扬“红色廉政文化”功能,进而体现出廉政文化富有生命力的最佳表现形式。应依托城区的烈士陵园、纪念场馆以及古塔、运河等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挖掘其蕴含的廉政文化资源,突出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教育,推出具有街道社区特色的廉政教育“品牌”基地。建成富有自己特色的廉政教育“品牌”基地,无疑将使街道社区廉政文化的品牌更加突出,廉政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教育效果也将更加明显。
活在全方位推进提升街道廉政文化新水平
来源:法制日报
任何一种制度都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化价值观念,先进制度背后必然有一套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廉政制度需要廉政文化作支撑。
考察人类社会制度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中国或者还是外国,在没有建立政治社会之前,是
没有廉政和权力制约制度的。到了古代雅典社会才出现社会权力制约的政治制度,即梭伦改革。它将社会成员按财产多寡划分为四个阶层:前三个阶层的人可以担任官职,占社会成员多数的第四阶层享有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言和投票的权利,人民保留有决定的权力。古雅典的政治制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各阶层都享有一定的权力,从而实现社会平衡、稳定。另一方面,提修斯和梭伦改革所倡导的权力平衡价值观念也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现代权力制约制度创立于英国、法国,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先哲们对政治理论的贡献相联系。公元五世纪,基督教教义在欧洲各国盛行并取得统治地位。基督教所建立的原罪理论逐步被欧洲社会所接受,并成为架构世俗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念。孟德斯鸠在其1748年发表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明确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孟德斯鸠的权力制约学说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政治制度的基本理论支柱。美国著名政治活动家杰佛逊曾明确指出:“构成一个社会或国家的人民是那个国家中一切权力的源泉。”“左右政府的势力必须归全体人民共有。”联邦党人汉密尔顿设想共和政体的权力结构应当是“把权力均匀地分配到不同部门;采用立法上的平衡和约束;设立由法官组成的法院,法官在忠实履行职责的条件下才能任职;人民自己选举代表参加议会。”在他看来,通过这些手段,共和政体的优点得以保留,缺点可以减少或避免。
在中国古代和现代思想史上,也曾经有人提出过“民重君轻”、“监察以廉”的思想。但在“皇权至高无上”的社会制度中,没有也不可能产生类似西方国家那种以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为主要内容的权力制衡理论。所有的监察制度都是自上而下的权力监督,或皇权以下百官之间的监督。自周代以来的监察御史制度莫不如此。在中国,占统治地位几千年的是儒家文化。儒家强调“君权神授”和“忠君”思想。它要求人们必须绝对信任皇上,皇权是至高无上不可监督的。
廉政文化与廉政制度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对廉政制度的基础性作用。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看到,一些优秀的廉政文化成果可以通过执行者的认可或立法程序转化为法律制度,比如政务公开、招标投标等等;而有些制度却因缺乏社会认知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基础,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如对公务人员收受礼品、有价证券的登记制度,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制度等。常有人问,五六十年代我国法律制度并不健全,人民生活也不富裕,为什么那时的贪污受贿、失职渎职犯罪反而较少?而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法律制度完善了,腐败案件反而增多了?这其中固然有社会政治、经济等制度和条件发生变化的原因,同时也有由此而产生的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和对遵法守法态度、道德水准评价的变化。
文化作为根植一定社会人们内心的一种知识、信仰和普遍认同,当与廉政制度在价值取向上相一致的时候,就能够促进该制度的完善,并保证廉政制度自觉遵守和执行;而当廉政制度与廉政文化的价值取向不一致,或超越廉政文化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街道名称标识,城市形象
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其价值和意义已被人们深刻认识;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和地区的战略性资源, 其巨大作用也在发展竞争过程中充分显现;文化形象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形象表达和集中体现, 也就自然地成了各省市竞争力、影响力的重要表征。众所周知,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而陕西省“文化软实力”的彰显, 就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而言则更突出地表现在其省会———西安市。街道名称标识, 作为城市某一部位的特殊记号, 它既是城市形象硬件, 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为人们提供服务, 同时又是形象软件, 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服务态度和管理水平, 它是文化软实力的集中表现之一, 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它的价值在于它的渗透性及所营造的情势。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道路标识系统是西安实现其国际大都市目标的不可逾越的一步。
城市道路标识语与城市形象的互动关系
城市街道标识语与城市形象是部分与整体的互动和相融的关系。公示语是公开和面对公众, 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凡公示给公众、旅游者、海外宾客、驻华外籍人士、在外旅游经商的中国公民等, 涉及食、宿、行、游、娱、购行为与需求的基本公示文字信息内容都在公示语研究范畴之内。城市道路标识语属于公示语的一种。作为城市某一部位的特殊记号, 它既是城市形象硬件, 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为人们提供服务, 同时又是形象软件, 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服务态度和管理水平。这种特定功能的文本形式, 应用历史悠久, 在世界各民族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进程中都发挥着规范、协调、保障、稳定的功能机制。一言以概之, 城市道路标识语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 而城市形象的塑造体现也需要城市道路标识语的不断提升, 两者相辅相成。
西安市道路名称标识系统现状探究
经过细致地实地考察西安市东二环、南二环、北二环和东郊、南郊、西郊和北郊区域的道路标识双语牌, 并经过缜密地比较研究发现目前西安市街道名称双语标识普遍存在如指示不明, 形同虚设;表述不当, 语用“失范”;信息不全, 误导普遍;外语错误, 比比皆是;中外信息, 互不一致;形式驳杂, 缺少规范等问题, 影响了指路标志系统对交通流的引导效率, 也降低了道路网络的整体服务水平。具体来说表现在:
一是关于二环线路, 如东二环、西二环、北二环和南二环的译法存在多种形式, 亟须统一。
例如:东二环:East NO.2 RING ROAD;E.2nd Ring Rd;RING ROAD (E)
西二环:Two Ring W.RD;TWO RING W.RD
南二环:Two Ring S.RD;S.2nd Ring Rd;SOUTH NO.2RING ROAD;2nd RING ROAD (S)
北二环:SECOND RING N.RD;N.2nd Ring Rd;Second Ring N.RD
二是道路指示标识中的通名译法比较混乱, 须进一步考证并加以统一。
例如:路:太华路TAIHUALU RD太华路立交TAIHUA Bridge朱宏路ZHUHONGLU ROAD互助路立交HUZHULU Interchange
门:土门TUMEN玉祥门YUXIANGMNE西门WEST GATE
街:纺西街FANGXIJIE STREET;FANGXI STREET
县:蓝田LANTIAN;LANTIAN County户县HUXIAN;HUXIAN County
桥:三桥SANQIAO;SANQIAO Bridge浐桥CHANQIAO;CHANQIAO Bridge灞桥BAOQIAO;BAOQIAO Bridge
三是道路中有数词出现时, 是当作整体译入标识中, 还是以序数词对待。
例如:凤城一路FENGCHENG YILU ROAD;FENGCHENG2nd Rd凤城四路FENGCHENG SILU ROAD;NO.4 FENGCHENGROAD高新四路GAOXINSI RD;GAOXIN SILU ROAD;GAOX-IN 4th Rd
四是关于专有名词的规范书写形式。
例如:咸阳XIANYANG;XIAN YANG;Xianyang临潼LINTONG;LIN TONG;Lintong;机场Airport;AIRPORT东湖路DONGHU Rd;Donghu Rd火车站RAILWAY STATION;Railway Station;Railway station长安路CHANGAN Rd;Chang’an Rd
五是英文标识中含有内涵意的, 是直译还是意译。
例如:科技路KEJI Rd;Sci-tech Rd电厂DIANCHANG;Power Factory友谊路YOUYI Rd;Friendship Rd环东路HUANDONG Rd;Circle City East Rd霸陵园新区BALINYUAN NEW DISTRICT草滩生态产业园CAOTAN E-COLOGICAL INDUSTRY.
六是具有西安市地方特色的交通道路标识的译法有待商榷。
例如:西安快速干道、西宝疏导线、汉长安城遗址、汉长安城长乐宫、汉长安城未央宫、前殿遗址等。
七是关于标识中的缩略问题。包括通名的特定缩略、表方向词的缩略以及标识中为简洁起见而缩略的形式。
例如:路、街、桥、高速公路等通名在标识中多采用英文缩略如St.Rd.形式还是全拼Street和Road。
西航公司、西临高速、西宝高速、咸宁路等是照字面来缩略翻译还是具体阐释。
同样的问题还涉及龙首北路、太白南路、万寿北路、长安西路、广场西路等中的方向词“南”、“北”和“西”多采用缩略形式还是全拼。这里的最大问题出现在了带有“东南西北”方位的道路标识书写上。在这里, “长安西路”, “长安南路”被分别写成了CHANG’AN XI RD., CHANG’AN NAN RD.。很显然, 在这里, 表示方位的字“西”和“南”变成了专名的一部分, 在汉语拼音加英文的书写方式中已经无法让人看出来道路的方位走向。由于表示方位的字变成了专名的一部分, 因此, 这个街道的名称也就变成了“长安西”, 换句话说, “长安西”成为了一个地名。但是, 根据上述路名的汉字, “长安”才应该是一个地名, 而这个街道被分成了两段, 一段在西, 一段在南, 所以才会有“长安西路”这个说法, 相应带有“东南西北”, “上、中、下”, 还有“前、后、内、外”等表示方位的路名是中国地名的一大特色, 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地名的文化传承。但是, 这类路名却给我们造成了书写和翻译困难。笔者的看法是, 把“东南西北”这类表示方位的字变成专名的一部分是不可取的, 因为这种书写方式造成的后果是拼音信息与汉语信息之间会出现意义上的误差。至于方位词放在前置和后置位置上哪个更合适, 笔者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参考和借鉴国际惯例, 如果国外有直接对应的表达, 就直接借用, 如果没有, 那就参考国外范例进行仿造译写。
讨论与结论
西安作为驰名中外的古都及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双语标识将极大地方便外国客人在西安的生活, 同时, 这也是西安逐步实现“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整体理念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1.西安市的英文路标与西安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息息相关, 可是不规范的乃至错误的垃圾英文路标在过去一直玷污着西安的城市形象, 是到了该更正的时候了。
2.特别建议相关立法机构着手修改《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汉语地名部分) 》 (1984年)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划》国家标准 (1996年) 和《地名标牌》国家标准 (1999年) 中对于地名通用部分也必须使用汉语拼音的不合时宜的条款, 而代之以地名通用部分可以使用标准英译的条款。
3.在上述国家法规与标准得到修改的前提下, 作为地方政府的西安市可以通过立法规定:无论是纯地名还是准地名, 其中的地名专名自然是必须按照汉语拼音, 但是其中的通名部分则必须遵守标准英文翻译。笔者认为, 作出这样的规定, 有利于西安成为真正文化意义上的国际大都市。
与北京、上海相比, 西安的城市标识英文翻译还不是很多。规范、完善城市标识的英文翻译, 是一项亟须进行的工作, 因为它直接反映城市的开放程度和城市的服务水平。如何让人们迅速获得所需要的标识指示并使之规范化、系统化和人性化, 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所在。为改善城市的形象, 城市领导者及有关部门首先要统一认识, 加强领导, 然后可邀请高校英语专业的师生、外籍教师、外事机构及旅游、交通系统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就城市标识的英文翻译、书写等问题共同协商解决, 也可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统一完善城市标识翻译, 特别是当前西安地铁线路正在紧张施工建设过程中, 应将完善城市标识及翻译工作与城建同步进行。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城市的发展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此次整改涉及的点和面是有史以来范围最广的, 也可理解为波及到市民生活的大街、小巷。这次全面整改可促进全民与时共进, 提高英语知识能力, 为全民开口说英语打一前站。众所周知, 西安市的涉外饭店、旅游景点、交通干线等公共场所, 部分英文标识翻译不规范, 一直为海内外相关人士及媒体所关注。
英文标识翻译不规范关系到一座国际大城市的文化形象, 所以整改是势在必行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为使街道双语标识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这次标准的辐射核心点应是面向市民大众的, 应是在坚持国际标准和英文习惯下, 同时保持西安古都特定的文化性的。因此, 笔者深信这一标准的出台必将影响深远, 使古都焕然一新, 展现现代与古文明的完美结合的一面。当然, 街道名称英语标识译法规范的这一地方标准, 依然会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在今后仍需要继续修订和完善。随着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城市双语标识要在进一步规范、统一的基础上, 加大检查监督力度, 建立起长效机制, 不断扩大英语标识规范的成果与范围, 让它逐渐成为全民参与的一项活动。
参考文献
[1]徐剑.公共场所中文名称的结构与译名的规范[J].中国翻译, 2006.
[2]北京规范公交文娱及文博英文标识明年完成更换[N].北京日报, 2006-09-16;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网URL:<http://www.beijing2008.cn/98/38/article212043898.shtml>, Release date:2006-09-16.
[3]田方.路牌标识混乱, 老问题需要新思路[N].南方都市报, 2007-07-31.
一、研究方法
调查近年来东湖街道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组织情况和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对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采取主观抽样的方法,每个社区选取参与文体活动的居民8-9人,不参与文体活动的居民1-2人。通过这种方式,更全面地了解居民参与文体活动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组织5次座谈会,每次座谈会7-10人,通过这种方式倾听群众心声,向群众学习、请教,同时调查社区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基本队伍及活动的状况。
二、结果
1、受访者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收集问卷73份,其中有效问卷72份,有效率为98.63%,其中男性占27.78%(20人),女性占72.22%(52人)。在年龄分布上,40岁至50岁的居民有10人,占13.89%,50岁以上有62人,占86.11%。女性多与男性的原因是女性参与社区文化体育活动比男性更多。
本次调查具有受访者学历较高的特点,这与东湖街道地处望京高新技术产业区的特别吻合。虽然本次调查群体年龄偏大,但除13位受访者(占18.05%)外,均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其中23人(占31.94%)具有大学以上学历。65.28%(47人)的受访者来自中等收入家庭,占受访者中的大多数;有32%(32人)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来自低收入家庭;来自高收入家庭的仅有2人,占2.78%。调查显示,中低收入者更愿意参与到社区文体活动中。
2、群众对文体活动的需求
本次调查问卷列出了14类文体活动供居民选择,希望得出最受居民欢迎的文体活动项目。但最终的调查结果表明,除了田径类和交通类的体育项目选择居民相对较少以外,其余12个项目选择人次相差不多(见图1),可见居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是广泛、多元的。其中女性更喜爱娱乐类活动,男性更喜爱体育和读书类活动。
3、街道文体队伍的基本情况
经过调查走访,2013年东湖街道文体队伍共有41支,而今年东湖街道增加了26支文体队伍,现队伍总量已达到了67支,其中社区文体队伍62支,街道队伍5支。这62支队伍中,既有传统的国学班、书法班、刮痧班、太极拳队、手工队、京剧及戏曲队等,也有大众性质的广场舞队、合唱队、晨练队、摄影队和乒乓球队等,还有新潮的仪杖走队、电脑学习班、英语提高班等。队伍类型可谓多种多样,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以文艺和体育队伍为最多。每支队伍最少4人,最多百人,平均一支队伍30人左右,最早的队伍建立已超过5年。
可见,东湖街道的文体队伍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群众的文化的需求也比较高,虽然各队伍间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所有队伍的队员都抱有极高的热情参与到活动当中。
4、社区文体活动的组织情况
东湖街道上半年共组织各种文化体育的活动43场,除2场主要针对假期学生外,其余41场的参与者均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其中文艺类占34.1%,包括群众性舞蹈、唱歌、艺术团体活动、联欢会和周末大舞台等;文化类占36.6%,包括读书、书法、绘画、剪纸、电影、摄影、灯谜、社区大讲堂等;体育类占22.0%,包括健步走、乒乓球和气功;其他占7.3%,主要为美食和厨艺。
从这些活动可以看出,文艺、文化活动组织的内容较丰富,而体育类活动开展的比较单一。
三、讨论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文化体育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越发突出。它不仅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快乐幸福,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和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是灵魂》一文中强调:“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社区中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区域,费孝通曾对社区给出过这样的解释:“社区,它的含义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共同的、一起的、共享的,就是一群人有共同的感受,有共同关心的事情,也常常有共同的命运”。社区的文化体育活动是链接社区人群的重要桥梁,是把社区人群凝聚到一起粘附剂,对社区的文明、和谐和团结有重要的意义。中老年人群是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的主体。了解他们的需要可以更有效地开展社区文化体育活动。
调查显示,东湖社区女性中老年人更愿意参与社区文体活动。其原因除了与男性退休年龄较大有关外,还可能与我们组织的活动适合女性的类型较多有关,例如我们组织的体育活动类型比较单一。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中老年人的爱好十分广泛,文化体育需求是多元、多层次的。这与学校和工作单位的文化体育活动需求有明显不同。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只是在学习和工作之余进行文化体育活动,活动的时间有限,需求较少。但社区中老年人大多数已经退休,或者事业有成,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参与社区文化体育活动;而且,社区中老年人中祖籍、文化背景、家庭收入、社会经历和健康状况比学校和工作单位的人员更加复杂,因此其需求也更加多元化。
根据本次调查,我们认为社区的文化体育活动应以小型、多元为宜,类型广泛,适合于不同的人群。因此,需要政府组织和群众自发组织相结合,加强宣传,增加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沟通,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才能开展更多、更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促进积极、健康、良好的社区文化的形成,维护地区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立政,陈阳波,魏爱云.习近平文化战略思想[J].人民论坛.2014.(24):14-15.
[2]左茜颖.河南省城市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大家.2011.(10):15.
[3]余纯璐.对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3): 77-80.
[4]习近平.文化是灵魂[M].西部大开发.2012. (12):120.
[5]费孝通.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J].江海学刊.2002.(03):15-18+206.
【街道党风廉政文化制度】推荐阅读:
东兴街道党风廉政建设汇报材料12-16
街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汇报11-09
街道社区廉政文化汇报材料03-05
街道廉政谈话制度实施细则10-03
街道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自查报告06-09
街道市民文化节06-01
街道文化墙设计方案02-14
街道禁毒制度03-14
街道签字背书制度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