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点分析培训总结(通用7篇)
第一章 工作分析概述
1.工作分析的含义: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直接收集、比较、综合有关工作的信息,就工作岗位的状况、基本职责、资格要求等做出规范性的描述与说明,为组织特定的发展战略、组织规划,为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他管理行为提供基本依据的一种管理活动。
2.工作分析的类型:⑴按客体分布的范围——广义的工作分析、狭义的工作分析⑵按工作分析的目的——单一目的、多重目的⑶按工作分析切入点——岗位导向性、人员导向性、过程导向性。
3.工作分析的流程: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4.工作分析的常规程序: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完成阶段。5.工作分析的系统模型:信息的来源、职位信息、工作描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6.工作分析的七要素(6W1H):①什么职位②谁来做③如何做④为何做⑤何时做⑥为谁做⑦在哪里做
7.工作分析的原则:⑴是分析而不是罗列⑵针对的是工作而不是人⑶以当前的工作为依据⑷事实而不是判断
8.工作分析中需要搜集的信息类型有哪些:⑴工作活动⑵工作中的人的活动⑶在工作中所使用的机器、工具、设备以及工作辅助用品。⑷与工作有关的有幸和无形的因素⑸工作绩效⑹工作背景⑺工作对人的要求
9.工作分析的相关术语:职业生涯、职系、职务、职门、职级、职等。
10.工作分析的作用:⑴整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科学化的基础⑵提高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需要⑶组织现代化管理的客观需要⑷有助于实行量化管理⑸有助于工作评价、人员测评、定员、定额、人员招聘、职业发展设计与指导、薪酬管理及人员培训的科学化、标准化。⑹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也是不可缺少的 11.工作分析的结果:⑴工作描述⑵工作说明书⑶资格说明书⑷职务说明书 12.工作描述的内容:①工作名称、职称、工资登记以及直接主管等信息。②工作行为、程序及规范。③工作目的与责任。④工作的人际环境⑤工作的物理环境⑥担任该项工作可以获取的资源。
13.工作描述的作用:⑴作为开发其他工作分析的结果形式的基础⑵作为可直接利用的原始材料⑶作为工作研究的依据
14.工作说明书:工作说明书又称职位描述、岗位说明等,用来描述一个职位的最重要的特征。它仅描述职位本身,而与从事或即将从事此工作的人员无关
15.工作说明书的主要内容:职位标识、职位概要、履行职责、业绩标准、工作关系、使用设备、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任职资格、其他信息。
16.谁来完成工作说明书:被分析岗位的直接主管、岗位分析专员、总经理。17.资格说明书:资格说明书有称工作规范,是工作分析结果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主要说明任职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资格条件及相关素质,规定了从事该工作员工的一般条件,如文化程度、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个性特征等,它规定的是 可以从事该工作以及在该工作的上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员工的最低标准和必要条件。18.资格说明书的主要表达方法:计分法、文字表法、表格法。
19.职务说明书:工作描述再生形式中最为完整的一种。包括了工作说明书和资格说明书中的所有甚至更多的内容。20.职务说明书的基本内容:职务状况、职责总述、职务及责任、权力范围、所需资格条件、职业发展道路、绩效标准、工作时间、工作换环境和条件、其他事项。
21.四种工作分析结果的关系:
工作描述:最直接、原始、基础的形式;是其他几种的基础。
工作说明书:岗位工作的规范化说明,以事为中心,对岗位进行全面、详细和深入的说明,是目标管理的基础。资格说明书:在工作描述的基础上对任职资格条件的界定和说明。以人为中心,主要说明什么样的人能干好工作的问题。
职务说明书:涉及的范围最为全面,是全面反映与利用工作描述信息的形式,既包含对事的说明又包含对人的说明。
第二章 工作分析的内容与组织
1.工作分析的具体内容:⑴工作内容⑵工作方法⑶工作分析的内容⑷工作原因与目的⑸工作过程与结构 2.岗位信息的主要内容:①岗位名称分析②工作描述分析③工作环境分析④工作人员必备条件分析
3.岗位责任:管理责任、非管理责任。
4.管理责任:风险控制责任、成本控制责任、指导监督责任、内部和外部协调责任、工作结果责任、组织人事责任、决策责任、法律责任。
5.非管理责任:生产的责任、保管的责任、与他人协作、安全责任。6.分析管理责任应考虑的因素:①被管理层的人数②管理的性质和程度③管理的公开层度④管理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⑤管理工作的类型⑥管理对象的熟练程度。7.岗位责任分析的原则:①用主动性的功能动词来描述②使用清晰、具体、明确的语言③按重要性程度来记录任务④注意任务的时间顺序⑤人物的量化指标的刻画⑥写好开场白 8.资格条件:⑴工作经验⑵智力水平⑶技巧和准确性⑷体力要求⑸其他心理因素 9.其他相关信息:工作分析概况、经验和培训、与其他工作的关系、非工作行为、对资料背景的说明
10.工作分析内容的标准化:是指对工作分析的内容进行规范化、结构化、分解化与体化的处理过程。
11.工作分析指标要素:名称、定义、标志、标度、注释。12.工作分析的指标体系:
㈠ 指标体系的要求:可操作性、普遍性、独立性、完备性、简约性。
㈡ 指标体系的构建:⑴ 构建原则:①测定指标与评定指标相结合②状态指标与结果指标相结合③单项指标与综合指标相结合④相对性标与绝对性指标相结合 ⑤普遍性指标与特殊性指标相结合⑥统一性指标与自拟性指标相结合(2)构建方法:①对象分析法②模块结构分析法③调查咨询法④文献查阅法⑤理论推演法⑥观察分析法
第四章 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工具
1.常用工作分析方法:①职位问卷分析法②工作日志写实法③测时法④工作抽样法⑤面谈法⑥关键事件分析法 2.观察分析法:由有经验的人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记录某一时期内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有关的工作因素,达到分析目的的一种活动。3.观察的形式:公开观察、隐蔽观察、他人观察与自我观察 4.观察法的局限性:①要求观察者具有足够的实际操作经验②不适用于工作循环周期长的工作③不能得到有关任职者资格要求的信息。5.工作者自我记录法:当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合二为一时,观察分析就成了工作者自我记录法。
6.写实性工作分析法:当观察对象与内容为某个片段时,常用写实法。7.主管人员分析法:由主管人员通过日常的管理权力来记录与分析所管辖人员的工作任务、责任与要求等因素。
理论依据:主管人员对这些日常工作有相当深刻地了解 偏差产生:偏见
偏差消除:与工作自我记录法相结合。常用表格:工作调查表、职位分析表。
8.访谈分析法: 访谈的对象:工作者、主管人员。形式:个别访谈、集体访谈 访谈步骤:㈠ 问题设计㈡ 访谈技巧 9.问卷调查法基本程序:① 调查准备② 设计调查问卷③ 填写调查问卷④ 回收并处理调查资料⑤ 填写工作说明书 10.各种工作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观察法: 优点:能较多、较深刻地了解工作要求。缺点:不适用于高层领导、研究工作耗时长或技术复杂的工作、不确定性工作。
面谈法:优点:效率较高 缺点:面谈对象可能持怀疑、保留态度;
问卷调查法:优点:费用低;速度快,调查面广,易于量化 缺点:对问卷的设计要求较高;可能产生理解上的不一致。
实践法:优点:短期内可掌握的工作 缺点:不适用于需进行大量训练或危险的工作
典型事例法:优点:可揭示工作的动态性,生动具体。缺点:费时;难以形成对一般性工作行为总的概念。
第五章 任务分析
1.任务分析:通过目标分解、调查、观察等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对构成岗位职责的各项任务逐一归纳与整理,使之清晰化、系统化、模块化的过程。
2.子任务的特点:⑴ 由单个人来完成 ⑵ 通常能用动宾结构短语进行描述 ⑶ 可以与其他的子任务组合在一起 3.非连续性任务:又称为程序性任务,即按照某个程序性文件上的规定去完成一系彼此独立的子任务操作顺序可以颠倒。4.连续性任务:要求按照任务本身的运作方式连续操作各子任务,子任务的顺序不能颠倒。
5.任务分析的评判标准:⑴ 可信性 ⑵ 统一描述标准 ⑶全面的分析性指导 ⑷行为描述中对个人能动性的控制。6.任务分析的基本方法:⑴ 决策表 ⑵ 流程图 ⑶ 语句描述 ⑷ 时间列 ⑸任务清单
7.任务分析的步骤: ㈠ 制定任务分析方案,确定执行这一方案所要求的人员条件,明晰其责任,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㈡ 进行工作系统职能和工作系统运行分析。㈢ 形成任务分析的结果描述 8.任务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⑴ 系统人员管理,设备和工作空间设计。⑵ 安全工作的开展 ⑶ 工作设计
⑷ 培训方案的开发和评价 ⑸ 人员资格要求的开发
9.任务分析的步骤:分析系统任务 →选择培训的任务 →制定工作执行标准 →选择指导背景与方式 →确定培训的基本资格要求 →确定学学习目标
10.任务分析的方法与过程 :调研 → 建模 → 需求定义 → 框架定义 →优化 11.用户任务模型的建立包括:⑴ 面向过程的任务分析 ⑵面向对象的任务分析 ⑶ 以用户为中心的任务分析
12.如何开展任务分析: 确定分析的范围与方法 → 工作项目分析 → 工作任务分析 → 工作行为分析 → 操作频率与难易程度分析 → 专业工作任务分析人员综合分析
13.任务分析表的应用:⑴ 对潜在错误的评估和防范 ⑵ 安全工作的展开 ⑶ 工作设计 ⑷ 培训方案的开发和评价 ⑸ 工序的开发和评估 ⑹ 人员资格要求的开发
14.用户任务模型的内容:
⑴ 动机和目的 ⑵ 行动计划 ⑶ 具体操作 ⑷ 任务评估
第六章 人员分析
1.人员分析的含义:人员分析就是成功地从事某项工作的个人特征。
2.人员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① 人力资源规划 ② 人员招聘 ③ 人员配置 ④ 人员培训 ⑤ 职业生涯规划 ⑥ 薪酬管理
3.人员分析的步骤: 任务分析→职位描述→对工作者的要求→确定人员分析的要素→选择人员分析的方法→进行人员分析 4.人员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㈠ O*NET工作分析系统 ㈡ 职能分析系统 ㈢ 职位分析问卷 ㈣ 能力分析量表
㈤ 关键事件技术 ㈥ 工作要素分析法 ㈦ 医疗人员分析系统 5.工作要素法(JEM)
⑴ JEM的背景知识 ⑵ JEM要素的常规分类
⑶ JEM的主要内容 ⑷ JEM的主要目的 ⑸JEM的主要步骤 6.JEM的优缺点: 优点: ①开放程度高,适应性强。②标准化程度高 ③对人员选拔与培训效果好。缺点:①对主题专家组的依赖性高 ②有很大程度的主观性,初始要素太多。③评分过程复杂,需要强有力的控制。
7.信度的类型:① 再测信度 ② 复本信度 ③ 内部一致性信度 8.效度的类型:① 内容效度 ② 构想效度 ③ 关联效度 9.职能分析法应考虑的因素:
① 工作设施要与职工的身体条件相适应。
② 要对职工工作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③ 要考虑工作环境条件对职工生理和心理的影响。④ 要考虑职工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
第七章 方法分析
1.方法分析的含义:指过程分析或程序分析,它是以整个工作过程的方法为分析对象的,是在任务、步骤等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在作动态分析,以便找到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效果的优化途径。
2.方法分析的步骤:选择重点→现场观察与记录→运用方法分析的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方案,研究优化→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改进方案
3.方法分析技术的步骤:⑴ 问题回答的分析技术 ⑵ 有效工时利用率分析技术 ⑶ 鱼刺图分析技术 ⑷ 路径分析技术 ⑸ 网络分析技术 ⑹ 程序优化技术 4.问题回答分析技术的步骤:
① 目的分析 ② 地点分析 ③ 顺序分析 ④ 人员分析 ⑤ 方法分析 6.路径分析技术的概念:路径分析是一种对影响工作方法的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分析技术,包括对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的分析。
7.路径分析的假设前提:⑴ 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不具有反馈性,又称递归模型。⑵ 变量间具有线性可加关系 ⑶ 变量具有等距以上测量尺度 ⑷ 所有误差均为随机的,外生变量无测量误差。
8.网络图绘图的原则: ⑴ 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矢线唯一 ⑵ 网络图的始点,终点各有一个 ⑶ 不许出现环路 ⑷ 虚矢线的运用
第八章 工作分析质量鉴定
1.工作描述的类型: ㈠ 定性与定量的描述 ㈡ 结构与非结构化的工作描述 ㈢ 客观与非客观性的工作描述 2.工作描述的信度鉴定:
㈠ 工作描述的信度 :可靠性
㈡ 影响因素:① 目的 ② 方法、工具 ③ 鉴定者 ④ 其他 ㈢ 信度系数 ㈣ 概化信度 3.工作描述的效度及鉴定
㈠ 工作描述的有效程度:真实、有效性。
检验标准:① 形成工作说明书的有效性 ② 辅助人力资源专家工作的有效性 ③ 人力资源问题研究与检验工具的有效性
㈡ 鉴定方法:① 不同鉴定群体的的评价与比较 ② 专家实地考察 ③ 不同方法、结果的相关性分析。④ 评分者一致性信度 ⑤ 工作描述的使用者对工作描述的评价。⑥ 人力资源产出指标 4.工作分析质量鉴定的数学方法:
㈠ 描述性统计方法:
① 百分比与百分比分布 ② 集中趋势分析 ③ 离差程度分析 ④相关性分析 ⑤ 重叠统计方法
㈡ 一元统计方法: ① 组间差异统计 ② 组内差异统计
㈢ 多元统计方法: ①因素分析 ②聚类分析 ③多元回归分析 ④组间差异多因素分析 ⑤典型相关关系⑥ 多维度量表
5.工作分析方法选择的考虑因素:①目的②成③工作性质④分析客体 6.工作分析方法的选择:㈠ 基于企业组织整体角度:① 考虑组织架构与技术 ②考虑劳资关系③ 考虑企业现行的管理方式 ㈡ 基于所分析工作的角度:①考虑所分析工作的特点②结合企业业务流程 ㈢ 基于工作分析方法角度:①考虑各方法的优缺点②考虑选择方法的成本效益 ㈣ 基于工作分析信息角度:①考虑工作分析信息的最终用途②确保收集信息的客观性和动态性
第十章 工作评价
1.工作评价:依据工作分析的结果,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工作的性质、强度、责任、复杂性及所需资格条件等关键因素的程度差异,进行综合评价的活动,是对组织各类活动的抽象化、定量化与价值化的过程。
2.工作评价的特征:① 工作评价的对象是岗位,而非岗位的任职者② 工作评价反映的是相对价值 而不是岗位的绝对价值。
3.工作评价的原则:⑴ 明确性原则⑵ 一致性原则⑶ 客观性原则⑷ 准确性原则⑸ 弹性原则⑹ 代表性原则⑺ 实用性原则
4.工作评价的依据:⑴ 组织的发展战略⑵ 组织的阶段性目标 ⑶ 关键业绩指标⑷ 职务说明书⑸ 在岗员工基本情况⑹ 组织的员工结构
5.工作评价的价值:① 可以为建立公平合理的薪资和奖惩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② 可以为招募甄选、职位管理、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决策提供参考③ 有利于健康的组织文化建设④ 有利于组织管理的优化升级⑤ 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6.工作评价的质量保证:①依据组织模式选择方法② 对评价人员进行培训和约束③ 对岗不对人,及时总结,随时沟通④ 取得各方面的支持和合作。
7.工作评价的现状:⑴ 方法越来越复杂⑵ 综合使用多种方法⑶ 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紧密⑷ 由专业组织开发并进行商业运作
8.工作评价的发展趋势:① 复杂化② 个性化③ 高智能设计化④ 操作简单化 9.为什么要进行工作评价?
⑴为将来的岗位定级及工资级别设定奠定良好公正的基础 ⑵评估公司内部岗位相对大小关系的一致性
⑶同工同酬只有通过正式的岗位分析评估尔得到体现
⑷正式的工作评价为企业对未来组织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变化作出反应提供了策略性框架
10.工作评价与工作分析的关系: ⑴工作分析是工作评价的起点,工作分析所得到的信息是对工作评价的重要基础,而工作评价则是工作分析的重要目的和服务对象,是运用工作分析成果的重要领域之一。
⑵工作信息的收集是基础,工作分析是中介,工作评价是核心,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是我们的最终目标。11.工作评价的目的: ㈠ 基本目的
①完成对各工作职位的比较,决定这些职位在其职位类中的相对价值水平,也就是在相同职类内进行纵向比较,排列出先后顺序。这对于人员晋升、职业规划和人员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②对隶属不同职类的职位进行比较,是一种跨职类比较。㈡ 具体目的 ①为建立内部客观公正、外部公平合理的薪酬结构提供基础 ②为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提供科学的基础
③为处在不断变化环境中的岗位工作提供客观的评价结果 ④为员工关于薪资问题提供诉讼程序和反应意见的渠道
⑤为人员晋升、奖励以及薪资决策和薪资谈判等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12.工作评价的方法:
① 排列法 ② 分类法 ③ 点数法 ④ 因素比较法 ⑤海氏职位评价 13.职位评价的非量化方法:① 排序法 ② 分类法 14.职位评价的量化方法:① 要素比较法 ② 要素计点法 ③海氏工作评价系统 15.排列法:分为直接排序法、交替排序法、配对比较排序法 16.排序法的优缺点: 优点:快速、简单、费用较低。
缺点:①在排序方面很难达到共识 ②主观性较强 ③具体价值差距大小无法得到和明确的解释 ④不适用于职位的数量较多的组织 17.分类法: 分为自主时间段法、决策带法、卡片发。
18.分类法的优缺点: 优点:简单、容易解释,执行起来速度快,对评价者的培训要求少。一旦职位的等级定义明确,管理起来比较容易。缺点: 在职位多样化的复杂组织中,很难建立起来通用的职位等级定义;对职位要求的说明可能会比较复杂,对组织变革的反应也不太敏感;很难说明不同职位之间的区别
19.因素评分法的优缺点: 优点:评价更为精确,评价的结果更容易被员工接受;能够反映组织独特的需要和文化,缺点: 方案的设计和应用耗费时间,这种方法适用于职位数量较多,管理水平较高的大中型企业。
20.因素比较法优缺点: 优点:比较精确、系统、量化,更加有利于评价人员作出正确的判断,很容易向员工解释这种职位评价的方法 缺点:评价过程比较复杂。
21.海氏工作评价系统的步骤: 培训工作评价人员→信息准备→对应因素→工作评价结果质量鉴定
22.选择工作评价方案应考虑的因素:岗位的稳定性岗位职责的清晰度薪资体系的特点⑤组织的整体特征④工作评价资源的充分性 23.工作评价的准备:
㈠前期准备 ㈡工作评价方案的比较 ㈢工作评价方案的选择 ㈣工作评价方案的最终确定
24.工作评价的操作实施:①对有关职位信息的搜集 ②进行工作信息分析,制作职务说明书 ③确定工作评价的要素 ④进行工作职位的排序 25.工作评价的总结和应用:
㈠ 结果的申诉和修正 ㈡ 工作评价的总结 ㈢ 评价结果的应用 26.评价结果的应用:
⑴ 建立组织的薪酬体系 ⑵ 对职位进行重新整合 ⑶ 整合职位之间的监督、管理和合作关系 ⑷ 找出对组织最有价值的因素 ⑸ 用于员工的晋升、去留、培训和轮换等活动。
27.工作评价的可能遇到的问题:
①人们对工作评价的理解与认识往往存在偏差 ②工作评价自身的缺陷 ③拒接执行工作评价结果的现象有可能发生 ④ 劳动力市场对工作评价和薪资决策之间关系的冲突 28.解决问题的对策:
早在远古时代, 人们就经常聚在一起, 如进行篝火晚会之类的活动, 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就形成了群众文化的雏形。正是由于这种群众文化的不断发展与相互交流, 才促进了人类文化建设的发展, 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各种性质的社团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带动了社会潮流。由此可知, 是社团的出现将群众文化变得更加规范、欣欣向荣与专业化。没有社团形式的出现, 群众文化就很难发展, 因为群众文化需要人群的传播与相互交流, 而社团就为群众文化搭建了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 人们由无意识的寻求结伴到后来自发的聚在一起, 为追求同一个目标而达成共识, 形成规模性的文化活动。备受广大老年人喜爱的广场舞, 就充分演示了这种由自发到有组织、由业余到专业的文化发展过程。并且随着人们观念的与时俱进, 人们制定各种社团规则, 并积极接受培训进行学习, 将社团群众文化组织的日渐专业化。社团组织是群众文化的载体, 促进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而群众文化的形式多样, 充实了社团组织内容, 提供了精神食量, 为社团组织确立了前进方向, 无形中促进了社团的发展壮大。所以说二者相互构建, 相辅相成, 共同进步与发展。
二、群众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群众文化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建立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是一个民主国家, 人民当家做主人, 因此发展群众文化是大势所趋。发展群众文化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与素质, 从而使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社团群众文化所包含的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故其群众文化内容随之发展的越来越丰富多彩, 涉及领域广泛如音乐、舞蹈、武术、围棋、戏曲、文学、书法、绘画、瑜伽健身、广场舞等, 可以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且随处可见。这些社团逐渐地发展壮大, 吸引了很多专业骨干, 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及水平, 在团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 “产业文化”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的思想, 人们对产业文化认识的逐层加深, 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日益增大, 必定会给社区团队带来兴盛的局面。如文艺社团由起初的的自娱自乐发展到纯公益性的演出, 再到有报偿的服务, 可以说这实现了群众文化的三大飞跃, 构成了社团组织与群众文化完美结合的最终局面。
四、社团群众文化培训的方面
(一) 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
在社团队伍的建设上, 要对各层次在职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加强培养, 重视工作人员的人才素质培养, 只有提高了人才素质, 才能提高社团的整体素质, 有助于建设群众文化。因此, 国家和社会都应该重视社团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 只有组织者的素质提高了, 才能使群众文化深入人心有更好的发展。
(二) 以群众为主开展工作
群众文化的组织者对于社团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需要明确的是群众文化的主体是群众, 因此, 在发展社团群众文化的过程中, 不是仅靠几名工作人员就能够使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 因此组织者开展工作与权衡利弊时一定要以群众为主, 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这样才能使群众真正参与进来, 才能将社团群众文化发展好。
(三) 社团专业化成长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专业意识越来越强, 且越来越重视品牌效应。作为社团群众文化的领导者, 应特别注意这一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 应努力争取专业人士以及在这领域名声在外的人士参与进来, 这样不仅激发了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且能使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学到更多专业性的知识, 提升了自身修养, 不失为一个一举多得的创新举措。
五、社团群众文化发展前景
群众在参与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中, 提升了自身文化修养, 满足了自己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国家以及文化部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 而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保障人们的文化权利, 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是国家以及文化部门的责任与工作宗旨。随着世界文化和我国人民整体素质的发展, 我国的群众文化事业也会蒸蒸日上得到长足发展, 前景不可限量。
加强社团建设是我们当前应做的工作, 我们有义务去提高整体群众文化水平。如何使社团群众文化以专业美好的形象深入人心, 更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准, 更好的为大众服务, 为精神文明建设出一份力, 是我们每一位热爱社团群众文化的人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跟进。社团群众文化是人们共同建立的进行自娱自乐一种集体活动。社团组织与群众文化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具有自发性、随意性、专业性的相同特点, 共同促进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社团,群众文化,内容,培训要点
参考文献
[1]全晓丹.对于社团群众文化组织发展的探索思考[J].群文天地.2012, 3 (25) :56-57.
[2]王富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12, 5 (28) :32-33.
[3]于国燕.群众文化的现实作用及其发展导向[J].戏剧丛刊.2010, 2 (16) :55-56.
[4]宋长颖.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建设与发展[J].参花 (文化视界) .2013, 4 (15) :89-90.
2010年公务员培训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由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转型”的工作主线,继续实施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战略,坚持以德为先,以能力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打造规范、创新、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机关,为成功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一、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着力提高公务员政治素养
1.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原则,大力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务员队伍公信力和执行力的重要基础。今年将在省公务员局的统一部署下,启动公务员职业道德全员培训,不断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素养,进一步规范公务员职业操守,塑造公务员良好的职业形象。
2.按照反腐倡廉要求,大力推进公务员廉政教育。以提高公务员廉洁自律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党风廉政纪律教育,着力提高公务员拒腐防变的觉悟和能力。把廉政教育作为公务员任职培训、初任培训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公务员廉洁从政的自觉性。
二、以突出重点培训为抓手,着力提高公务员行政能力
3.深化初任培训。进一步加强新录用公务员的培训,突出初任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开展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依法行政、公文写作、市情教育、公务员精神、行为规范和通用能力为重点的培训,通过开展公务员宣誓活动、拓展训练、警示教育等增强培训效果。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完善新录用公务员下基层锻炼制度,继续选派新录用公务员到实践基地锻炼培养,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着力培养提高新录用公务员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
4.优化任职培训。坚持调任和晋升处(科)级公务员任职前或任职后一年内进行任职培训制度。突出任职需求和能力建设,以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开展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以及廉政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着力培养和提高处(科)级公务员驾驭全局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5.强化专业培训。按照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公务员队伍专业化水平的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各自专业特点,积极开展公务员专业学习和岗位技能培训及岗位练兵活动,制定培训考试办法,进一步提高公务员专业培训的水平。
6.深化在职培训。2010年是实施“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的最后一年,通过骨干培训、网上学校和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完
成最后一门必修课《创新能力》和部分选修课的学习培训,同时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做好“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五年的总结工作。为提高公务员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防范能力,按照省统一部署,在全市公务员中开展保密工作全员教育培训。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大力加强公务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以《公务员法》颁布实施5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的宣传学习、贯彻落实、监督检查力度,推进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的深入开展。本着工作需要、学用一致的原则,鼓励公务员利用业余时间在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行政管理人才。
三、以创新培训方式为载体,着力增强培训效果
7.全面启动公务员网上培训系统。充分发挥网络培训便捷、高效的优势,为公务员提供设施先进、内容丰富、要求明确、管理规范的培训资源,全面启动,分类实施,为建立学习型机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公务员作出积极的贡献。
8.积极开展沿海开发培训。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区域共同发展和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开发战略的总体要求,根据省公务员局的统一安排,启动实施南北对口培训和沿海开发开放培训,培养一批适应新农村建设和沿海开发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9.组织实施优秀青年公务员培养工程。选择一批学历较高且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青年公务员,列入人才资源开发总体部署,把领导水平和艺术、创新意识和沿海开发开放战略作为培训重点,为新
一轮沿海开发开放提供人才储备。
10.探索建立公务员出国培训的新途径。为学习借鉴国外在公务员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与有关职能部门合作,适时组织公务员管理者赴国(境)外举办公务员高级研修班,加快打造一支具有现代理念、具备战略思维、拥有现代知识水平、能与国际接轨的党政干部人才队伍,使我市公务员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四、以规范培训管理为突破,着力提高培训质量
11.提高认识,制定培训计划。公务员培训工作是依法提高公务员能力和改进公务员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公务员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结合实际,认真制定落实好2010年本地、本部门公务员培训计划。并按照《**市公务员培训学分制管理试行办法》(通人公„2006‟48号)要求,实行培训计划上报制度。市级机关各部门举办的专门业务培训以及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在职培训,报送组织人事部门备案并列入学分统计。
12.加强检查,强化培训效果。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向基本现代化阔步迈进的起始之年,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市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完成情况,研究拟定“十二五”公务员培训规划。按照原人事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公务员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的意见》要求,切实开展对公务员培训质量进行督促评估、检查指导,保证培训方案、培训措施、培训保障和培训效果四落实。
13.严格管理,完善奖惩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公务员培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起具有我校特色的继续教育制度,使我校教师继续教育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具有竞争力,结合中心校制定的小学教师培训计划,特制订我校教师培训规划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遵循在职教师培训的规律和特点,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按需施教、学用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力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校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新格局。
二、培训对象: 全体教师。
三、培训目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确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基本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培训内容:
主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更新与扩展,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实践研究,计算机基本技能,学历提升等,要突出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培训活动内容为小学各科单册教材,采取听评研讨课、录像课、教材通研、专题讲座外出学习等培训形式,突出培养教师使用新的课标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五、培训方式:
采取外出学习、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和学历培训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以集中培训为主。
六、工作要点:
1、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按要求组织教师参加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安排的继续教育的培训。
2、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文件认真做好教师职称评聘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切实抓好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职评的结合,及时做好宣传组织、资料呈报和证书办理。
3、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充分发挥我校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作用,让他们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让他们承担校本培训任务。
4、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校本培训要加强层级管理,就是各个管理层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校本培训管理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校级决策层,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握校本培训的方向,提供人、财、物、时等方面的条件;二是继教执行层,主要职责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和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并通过管理扩大参与面,提高培训水平。具体做好五项工作:①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②师资队伍建设;③组织培训;④负责培训效果测评;⑤档案建设;三是教研组基础层,教研组长主要职责是:①动员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培训;②主持以组为单位的教研活动。
5.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把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训作为本学期校本培训的核心工作来抓。⑴、围绕新课程改革,组织全体教师完成好“四个一”培训任务: 与一次课改交流与研究;提交一份优秀教学设计;上好一节课改研究课;写好一篇课改经验论文。⑵、围绕新课程改革,主要开展好“三项”校本培训活动:一是开展好“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大家谈”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然后人人交流学习心得。并从每个教研组筛选1—2名教师在校本培训时间交流;二是开展好“与新课程同行,在新课改中成长”经验交流。以教研组为单位,筛选1—2名教师,利用校本培训,交流自己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成功的做法或有益的尝试,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三是开展好课改研究课和说课活动。在要求人人讲研究课的基础上,各教研组推荐一节最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的课,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向全员教师展示,并且授课人现场说课,说课以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行为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主要内容。
5.实行学历培训提高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教师在参与学历培训与提高时做到培训与教学两不误。积极鼓励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学历培训提高。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较高学历的培训与提高,要求学校已达大专学历的部分教师参与本科学历的培训与提高,去更新知识。
6.在全体教师中继续开展“以老促新”。要求双方在指导和学习过程中提出具体的要求,师傅力达三带:带师魂、带师德、带师能。徒弟力求虚心请教,诚恳学习,以此来尽快完善自己的师德修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7.加强全体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在加强原“五项基本功”的基础上,我校把教师的对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列为教师的第六项基本功。本学年将对全体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培训,力争全体教师都会操作计算机和会使用办公软件,并能制作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牛埠镇新建小学
XX年XX公司将进入改革发展的深水区,在履行XX管理服务与稳定职能的同时还肩负着深化改革、XXX等工作重任。公司培训工作要紧密围绕各项重点工作,直面改革进程中已经存在和将会出现的人才问题,重点解决人才短缺与人员结构性富余并存的矛盾,在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中大胆实践,提高各级干部管理水平,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员素质,加大内部资源培养与挖掘力度,使人才队伍素质与精神面貌更加契合改革要求。
一、XX年培训工作目标
(一)培训计划项目完成率达到100%,培训覆盖率达到95%以上,鼓励全体员工参加培训;
(二)大幅提高人均培训小时数,年人均培训小时数不低于88小时,其中:直管领导人员年人均培训时间不少于98小时,其他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84小时;
(三)重点开展员工转岗素质储备类取证培训项目。创造条件让员工参加各类公司急缺的知识、技能资格类取证培训,促进员工一专多能,为后期公司改革带来的岗位变换提供知识储备。
(四)增加网络、多媒体等培训形式所占比重,占总培训学时40%以上;
(五)各类培训项目、费用向骨干人员倾斜,尤其是加 大青年骨干人才的培养力度;
(六)加大内训课程开发力度,全年开发不少于20门内训课程。年初各单位要根据实际制订年度课程开发计划,开发计划需在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并确保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XX年培训工作要点
(一)三支队伍培训重点内容
1.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一是将提升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放在首位,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有机统一。通过学习、培训充分理解党中央精神内涵,将文件精神与工作环境相结合,鼓励通过讨论的方式将思想内化,探索符合改革方向的工作方法。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大局意识、改革意识,提高对公司改革思路与政策的理解。
二是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管理能力。尤其要重视M11级以上领导人员的管理能力培养,通过领导艺术、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使其会带队伍、能带队伍、带好队伍,能够在改革进程中稳定队伍、团结队伍,铸造有凝聚力、能胜任各项工作的团队。
三是全面分析管理队伍结构问题,以补充、提高后备梯队人才的数量和能力素质为思路,提升管理人才培训的靶向性与系统性,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在锻炼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一是将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与创新能力作为培训工作的核心,注重培训课程内容 的前瞻性,多学习了解行业先进技术,多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
二是加强对骨干人员,尤其是青年骨干的培养,从中多培养、多发展内训师,鼓励其分享工作经验与心得,带动整体专业水平提升,营造乐于分享、积极学习的专业氛围;
三是为专业人员搭建多种交流平台,可定期举办研讨会、技术论坛、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讨论交流会,在学习成功经验的同时亦可总结失败的教训,从正反两方面总结经验、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3.操作人员的培训。一是电工、钳工、焊工、管工等工种以提升实操能力为核心,充分利用实操基地车间多学、多练,有效发挥技师、高级技师及项目工作经验丰富人员的技术引领作用,开发、完善培训课程体系,提高专业培训能力;鼓励员工参加总公司技能鉴定,鼓励“一专多能”;
二是后勤、服务类工种培训重点应当从提升服务技能向提高服务监督能力、服务标准制定能力、客户管理等能力转变,由一线服务人员向服务监督人员转变。引导其多学习、借鉴同行业优秀企业实践经验,树立具有公司特色的服务标准,配合公司建立与之配套的、注重职业化养成的课程体系,助力公司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三是加强班组长管理、协调、组织能力、团队建设方面培训,适应公司改革重组过程中角色定位、服务内容、业务界面等方面转型的需要。
(二)抓实人才梯队建设,按需培养后备人才 以人才梯队建设为核心,“查缺”和“补漏”两步走提升培训的靶向性,加速培养后备严重不足的重点岗位人才。具体落实以下工作:
1.各二级单位、机关各部门要全面梳理人才梯队情况,分析各梯队后备人才在人数、专业能力、资质水平几方面的不足;重要岗位必须保证一名以上后备人才,有条件的单位应采取多名后备、同时培养的方式。通过对梯队把脉、体检,各单位要将后备不足、后备素质欠缺情况上报公司,为“补漏”工作提供依据;
2.针对专业性强、要求高、培养需求紧迫的人才,“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统一组织资格取证培训,为全公司有学习意愿的员工提供支持;各二级单位要明确培养人与培养对象,落实重要岗位的培养责任,监督培养效果,着力提升被培养人的实际工作能力;
3.以激励政策为推手,用职业发展通道做支撑,加快梯队建设。全面落实自学成才奖励制度,提升员工自学取证的积极性;在职业发展通道中明确某些专业的“硬件”要求,以此引导和促进员工自我学习与发展。
(三)优化人员知识结构,盘活结构性富余人员,未雨绸缪做好转岗培训
正视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人员结构性富余情况,不仅在改革进程中做好转岗培训工作,更应合理预测,提前着手培养,缓息改革阵痛,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重点发现和帮助那些愿意学习、勇于改变的富余人员,支持其向公司相对匮乏的专业发展,鼓励其自学或参加公司统一组织的学历或资格取证培训;
2.对改革过程中可能富余的操作人员培训,应注意在专业和水平上对标主业,考察和学习一线作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鼓励一专多能,缩短上岗周期;
3.坚持“先培训,再上岗”,各二级单位在员工晋升、转岗前必须开展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普及办公软件应用等通用类培训,提升软件熟练度,为转岗打下良好基础。
(四)员工培训实行“学时制”,并将学时完成情况作为考核指标
员工培训实行“学时制”,各单位要根据自身人员素质特点及实际岗位需要,分层次、分岗位为员工设定完成学时数。学时应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公司指定员工参加培训和员工自主选择参加学习,其中员工自学部分以多媒体和网络培训课程为主。最终每位员工形成年度个人培训计划,一人一表。年终,各单位领导要根据员工提交的自学课程学习心得、学习记录以及培训管理部门提供的员工参加必修培训的情况,确认员工年度学时完成情况并在考核表上评分。
(五)培训预算基本维持XX年水平,少花钱、多做事、做好事
优先开展迫切需要的、与深化改革密切相关的培训项目;提高内部讲师使用比例,减少外请讲师费用;在培训组织过程中,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在执行《XX公司培训管理办 法》(体系文件HR-00-02)的基础上,努力降低组织费用,整体培训预算基本维持XX年水平。
各单位要规范管理制度,合规使用培训费,今年下半年公司人力资源部将会同相关部门,适时对培训工作及培训费使用情况开展专项调研与督查工作,保证流程合规,列支得当。
(六)继续强化内部培训资源挖潜
从机制、制度与平台搭建三方面促进内部资源的挖潜,提升讲师的专业与讲授水平,提高内训课程的数量与质量。
1.在机制方面,一是由指派开发向“招投标”式的课程开发模式转变,年初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及各二级单位公布年度课程开发计划与目标,所有员工均可根据课程要求进行开发,通过评审的课程将纳入公司内训课程并给予一定开发费用;二是改变“单打独斗”的课程开发管理模式,建立课程开发与评估工作小组,负责统筹、指导、评估内训课程的开发。
2.在制度上,根据总公司管理规定制定课程开发费用标准,对课程开发者给予一定的开发经费,激励员工分享知识的热情。
3.在平台搭建上,一是继续为内部讲师提供展现与锻炼平台,举办内训讲师技能比武活动,让内训讲师在竞赛中成长,在交流中提高;二是持续建设内训师与培训管理者两个资源分享平台,丰富其中资源,为资源分享提供便利条件;三是用好各类社交工具,为内训师和培训管理者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与资源提供平台,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三、相关要求
(一)结合公司根据新版《人力资源管理条例》重新修订的《XX公司培训管理办法》,各二级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修订本单位培训管理细则,重点关注领导审批权限、培训费支付范围、培训体系建设费用标准、奖励职工岗位自学成才标准等内容;
(二)各二级单位要依照本培训工作要点及公司年度培训计划项目,制定本单位XX年培训计划以及课程开发计划。培训计划经本单位领导班子审核,并重点研究单项3万元以上培训项目开展的合理性,在XX年3月10日前将培训与课程开发计划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各二级单位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年度经营业绩将对队伍建设进行专项考核;
有效的新员工员工教育培训不仅可以传递企业文化以及核心理念,还可以塑造员工的行为,为新员工迅速的适应企业环境并与其他员工展开良性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企业管理者面对新员工的到来常常出现一种误解“报到上班后慢慢来,自然会熟悉一切,何必大费周章。”进而没有对新员工进行有效的员工教育,为员工日后发展埋下隐患。那么如何做好新员工员工教育培训呢?华恒智信分析员根据多年从事人力资源咨询服务的经验,为您出谋划策。
第一、明确员工教育培训目的,做好新员工的需求分析。
对于新员工而言,当刚入新企业时,面对不熟悉的企业战略与同事,容易迷失方向,不变东西。强烈渴望能苦涩的了解企业的现状、企业的发张方向、自己在企业之中能够付出什么,能够遇到哪些机会,又能得到什么?教育培训初期就应该根据企业的需求分析新员工的能力,为其树立正确的员工教育培训目标,为之后员工教育培训方法以及教育培训内容的选择埋下伏笔。
第二、制定新员工的教育培训计划,企业各部门分工配合。
根据教育培训的目标,制定教育培训计划,促使新教育培训的有序进行。计划之中需要着重考虑教育培训师资的问题,教育培训场地的安排以及相应的后勤保障安排。这就需要企业各部门的分工配合。例如,人力资源主管负计划的安排,明确教育培训分工,协调组织教育培训方案以及协助分配新员工;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师了解新学员拟分配的岗位,有的放矢的调整员工教育培训内容,参与新员工的评估等;基层主管主要负责做好新员工的咨询指导,了解公司用人制度,与教育培训者统一口径,避免“令出多门”增加新员工的困惑。
第三、明确员工教育培训内容,提高教育培训的效率。
通过新教育培训,主要目的是使员工更快的熟悉企业的运作,了解自己将要做什么?如何才能符合组织的要求。因此,在新教育培训过程之中可以设计一下教育培训内容:针对岗位要求和岗位技能的员工教育培训,这方面的员工教育培训一般由用人部门的负责人主讲,主要是让员工明确接下来自己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要把这个工作做好需要准备什么?合理的员工教育培训内容设计可以让员工在短时间内了解企业,了解岗位的要求,少一些迷茫,多一些从容。
当然,教育培训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与员工技能的提升,还要对新员工进行认知教育培训以及职业员工教育培训。
认知教育培训主要包括企业概况、企业主要管理者介绍、企业制度、员工守则、企业文化宣讲等内容,学习的方式实行集中教育培训,并由公司的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门主讲。认知员工教育培训主要是帮助新员工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企业、了解企业,从而尽快找准自己的企业中的定位。认知员工教育培训结束后一定要进行认知性的测验,以强化企业的各项基本知识在员工脑中的记忆和理解。
职业员工教育培训是为了使新员工尤其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完成角色转换,成为一名职业化的工作人员。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交礼仪、人际关系、沟通与谈判、科学的工作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压力管理与情绪控制、团队合作技能等。
第四、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构建一套易于管理并方便操作的新员工控制体系。
新员工有很多时候被当作“灭火队员”来使用,让人感觉这样使用代价过于残酷,而新员工也容易产生逆反情绪,这样选择逃避的可能性就比较高了。所以应该更清晰地了解新员工的真实想法,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作为新人来说,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而企业有义务去尽可能地帮助新员工,增加与新员工交流的渠道。因此,确定督导人员对新员工进行指导、督察是很有必要的,新员工才进公司后,什么都是新的,他们很希望去接触新的事物,但苦于找不到适当的渠道,这样有时甚至会感到很茫然。因此,为他们选择一位比较合适的督导人员对他们合理引导,甚至为新员工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第五、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员工教育培训评估方式。
为了保障教育培训效果,提高教育培训管理水平,企业应密切关注教育培训的质量,特别是从教育培训目标出发去跟踪其成效,应该对新教育培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评估,通过教育培训前评估,可以保证教育培训需求确认的科学性,确保教育培训计划与实际需求的合理衔接;帮助实现教育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教育培训效果测定的科学性;通过教育培训中评估,可以保证教育培训活动按照计划进行;教育培训执行情况的反馈和教育培训计划的调整;过程检测和评估有助于科学解释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通过教育培训效果评估,可以及时检验教育培训的效果,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同时对学员的学习也起到促进作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保障教育培训的知识及时吸收和消化。通过员工教育培训评估,可以清
楚地了解员工教育培训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一、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努力拓展干训工作新局面
我校以“三个代表”为方向,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为宗旨,按照省委、市委“人才强省”、“人才强市”的要求,拓宽了农村基层干部、妇女干部、理论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参训面,大力推进了我县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以“三个代表”为动力,坚持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干部,按照“党性修养,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理论素养”及“三基本”、“五当代”来设置教学专题,学员通过学习,增强了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
今年,按照县委干训计划,我校成功举办了农村支部书记和妇女干部培训班,聘请了省上的专家作了专题讲授,培训干部167人。我们深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到乡镇举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代管理理论、法律、WTO知识等培训班,共8期,培训干部、公务员、管理人员800多人。同时,还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施,承办了党政网管理人员技能培训,为广电局、地税局、建行、财产保险公司等单位举办了管理人员计算机培训班,共8期,结业学员300多人。
二、积极适应新形势,走多功能办学之路,为地方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进入新世纪,应对新形势,我校大力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拓宽门路,多功能办学,2004年成绩突出。
1、党函教育工作稳步发展。今年,在党函生源严重萎缩的情况下,仍招收了新生207人,其中法律、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157人,村干部经济管理专业大专生50人。我校今年有90名大专学员顺利毕业,209名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法律专业本科学员即将毕业,为我县三个文明建设输送了高素质人才。
2、电大教育工作有新突破。学校充分利用电大网络优势,广开办班门路。一是为系统办班:为政法系统、卫生系统举办了法学、卫生事业管理本科班。二是在乡镇中学扩建电视中专办学点:今年我校与官升、东岳、瞿河、万林、碧庄等乡镇中学新建了五个中专办学点,招收新生460多人。2004年招收电大本专科新生196人,其中本科63人,专科133人。现在校生443人,(其中本科110人,专科244人,中专89人)。同时,我校大专财会、金融、法律等专业92名学员已顺利毕业。47名学员学习期满,各项教学工作已圆满完成,毕业在即,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培养了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
3、剑桥少儿英语培训规模扩大。少儿英语培训班类增多,在校生规模扩大,培训质量经上级管理部门检查考核,获得好评。
三、实行教学模式改革,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围绕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教学科研为动力,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全面实行教学模式改革。面对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根据成人学员特点,进一步推进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转移。加快从单一的纸介质媒体向数字化多媒体的综合运作转移;从封闭的课堂单向传授理论知识,向开放的多渠道双向交互式、对等式教学转移。在集中面授辅导教学中,注意突出“三点一线”的教学特点。
2、大力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科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基本思想,鼓励教研人员进行社会调查,作专题性科学研究,特别是结合教学内容、结合现实重大问题、结合县委县府有关专题进行社会调查,进行理性思考。学校对科研工作有成果者给予了奖励。
3、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学校非常重视,从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师的选聘,教学时间的确定到考试工作安排,都周密布置。在教学部门值班的同时,学校坚持行政带班制,加强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通过学校领导的指导监督、部门及班主任对教学工作的检查以及学员对教学工作的民主评议的三维一体的管理,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内部管理,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2004年,学校党总支、行政,大力加强思想、组织、党风廉政、文明卫生单位建设,进一步深化中层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保证了学校各项工程的顺利完成。
1、加强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认真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了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扎扎实实开展了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和发展民营经济大讨论,学校被县委评为整风工作先进单位。深入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建设活动,学校班子团结、廉洁、风气正,工作务实求真,富有创造性,被县委评为“四好领导班子”。
2、认真开展文明卫生单位创建活动。学校认真贯彻县委、县府创卫工作会议精神,狠抓软、硬件建设,坚持建管并重,标本兼治,彻彻底底治理了脏、乱、差,为我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作出了贡献。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努力办好文明市民学校,积极采用会议、板报等形式进行普法、防非创卫、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爱岗敬业、艰苦创业精神,充分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在学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开展有意义的文体活动,积极参加县委机关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和文体活动,展现党校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暨工作要点》。
3、进一步深化内层机构改革。年初全校教职工实行了竞争上岗,极大的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各项工作成效突出。如电视中专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各工作部门都完成或基本完成了目标任务。目前,为了处理好“规模”、“效益”与“公平”的关系,进一步整合各部门的人力、物力资源,学校决定对现行的部门工作运行机制实施方案作进一步修改。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党总支经过反复酝酿、讨论,对科室的设置和部门目标任务等内容进行修定,学校决定中层科室精减为4个,即:办公室、教学教务科、招生办公室、中专教育科。新的改革、新的机制,更充分体现了责、权、利的有机结合,更能够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更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更能够把全校各项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4、加强内部规范化管理。一是学校教职工实行了岗位目标管理。正式员工根据“三定”及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原则,科室负责人及科员分别与学校、科室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以此作为上岗的依据。聘用人员年初与所属科室签订聘用合同,认真履行职责。年终综合考核,奖惩兑现。二是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今年,建立健全涉及思想政治建设、创卫、综治、精神文明建设、教务及教学质量管理、教职工学习、工作纪律管理等内容的制度20多个,为全校各项工作的规范运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五、艰苦创业,勤俭办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办学,在办学收益十分微薄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今年,购买了两台微机改善了办公条件;维修了教学楼门窗,整修加固了教学楼铁质护栏,消除了安全隐患;购买了盆景增加了绿化面积,美化了校园。
一年来,我们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县委、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其主要不足表现在:深入进行社会调研,为县委、县府决策服务不够;教学环节管理有待加强;校园窄、教学楼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问题亟待解决;我校招商引资工作虽然进行了广泛宣传,学校及全体教职工也进行了广泛联系,但迄今为止仍无实质性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党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2005年工作要点
2005年,我校工作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县工作中心,搞好党员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继续办好党函和电大学历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努力把党校办成培训和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阵地,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
一、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
1、继续加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
2、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廉洁自律,防微杜渐,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防腐拒变的能力。
3、培养全体教职工艰苦创业、勤俭办学的精神,进一步树立“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
二、进一步发挥主渠道作用,办好干部培训班
1、根据县委干训计划安排,保质保量办好领导干部、中青年(后备)干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培训班。
2、进一步发挥党校比较优势,协助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及乡镇做好时事政策宣传和党员干部培训工作。
3、切实抓好村干部经济管理大专班学员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4、继续做好党政干部、公务员、财务人员等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培训工作。
三、努力办好党函、电大学历班
1、做好党函招生工作,完成招收新生80人。同时做好在校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完成毕业学员的社会调查及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答辩工作。
2、拓宽电大办班门路,努力做好招生工作,完成招收新生200人。同时做好在校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完成毕业学员的毕业作业(论文)指导评定等毕业工作。
3、面向基层,继续争取在有条件的乡镇建中专办学点,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完成招收电视中专新生350人。同时做好在校生的管理工作和毕业学员就业推荐工作。
4、继续办好“剑桥少儿英语”培训班。
四、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积极探索出符合各类成人学习特点的面授辅导教学方法。
2、科学设置课程,既要注意党性修养、现代新科技知识、前沿性理论知识的教学份量,又要注意夯实领导干部的理论基本功。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做好教学质量的监督、考核和评估工作。
五、加强理论研究,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提高为县委县府决策服务的水平
1、强化科研工作的基础地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科研工作的提高。
2、组织科研力量,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开展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为县委县府决策进言建议。
3、坚持“三个服务”的科研方向,坚持正确的科研导向,加大对科研工作的管理和奖励。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七、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党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八、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二00三年十二月十四日
【工作要点分析培训总结】推荐阅读:
贷后管理工作要点分析06-15
镇年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06-22
乡镇年度重点工作总结暨工作要点06-27
“扫黄打非”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09-22
财务工作要点及工作总结 (8000字)12-15
党委宣传部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12-12
广电局四月工作总结和五月工作要点06-11
镇政府工作情况总结和工作要点汇报09-15
城市管理2021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要点11-23
机关事务局年度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要点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