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读书的古诗(推荐10篇)
宋代: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清代: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风
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劝学诗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垓下歌
两汉: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2.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6.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7.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8.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1.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2.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3.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2.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3.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4.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清・曹雪芹・红楼梦
5.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明・吴承恩・西游记
7.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8.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
9.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10.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1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12.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13.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14.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15.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陆游
16.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17.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8.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辛弃疾・南乡子
19.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20.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21.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韩愈・调张籍
22.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
23.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24.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春天总是生机勃勃的模样,让我们感受到春天带给我们的励志。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宋】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语如酥,春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暮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赏析】花是不经开的,人是容易老的,不要等到浓烈的春天回到大地时再触目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
苏溪亭
【唐】 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 谁渏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 一汀烟雨杏花寒。
【赏析】四句诗全是写景,而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无迹。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咏柳
【 宋】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赏析】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诗人抓住了柳的特色,将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春别曲
【 唐】 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 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 那不长系木兰船。
【赏析】诗句写暮色春色,以“堪染”表现色彩之浓重,其夸张手法可作借鉴。
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
【唐】 孟浩然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醒。当杯已入手,歌妓暮停声。
【赏析】作者与友人就着美景良辰,来此畅饮,并希望歌女的歌声莫停,不露痕迹的表达了惜春的心情。
送春
【宋】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赏析】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换不回来的,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
桑茶坑道中
【宋】 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 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初春景物,刚下过一阵雨,暖日和风、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绿花红、柳荫浓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围和生机无限的意境。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赏析】三四两句如石韫玉,似水怀珠,照亮四周,是全诗精神所在的地方。全诗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色。
长江春水绿堪染, 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 那不长系木兰船。
【赏析】诗句写暮色春色,以“堪染”表现色彩之浓重,其夸张手法可作借鉴。
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
【唐】 孟浩然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醒。当杯已入手,歌妓暮停声。
【赏析】作者与友人就着美景良辰,来此畅饮,并希望歌女的歌声莫停,不露痕迹的表达了惜春的心情。
送春
【宋】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赏析】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换不回来的,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
桑茶坑道中
【宋】 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 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初春景物,刚下过一阵雨,暖日和风、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绿花红、柳荫浓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围和生机无限的意境。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赏析】三四两句如石韫玉,似水怀珠,照亮四周,是全诗精神所在的地方。全诗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色。
长江春水绿堪染, 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 那不长系木兰船。
【赏析】诗句写暮色春色,以“堪染”表现色彩之浓重,其夸张手法可作借鉴。
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
【唐】 孟浩然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醒。当杯已入手,歌妓暮停声。
【赏析】作者与友人就着美景良辰,来此畅饮,并希望歌女的歌声莫停,不露痕迹的表达了惜春的心情。
王孙游
【南北朝】 谢朓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赏析】诗人在绿的氛围中缀以红花的点染,巧笔对比,着意渲染,流露出文人精心构制的痕迹,表现出“雅”。雅俗结合,创为佳构。
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赏析】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可以看成是一种创作见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兰溪棹歌
【唐】 戴叔伦
1.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3.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4.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 植《赠白马王彪》
5.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 列传》
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8.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9.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康熙还写诗作文歌颂泰山。他在《南巡笔记》中曾这样描写泰山:
泰山石路险峻不平,我缓步攀登四十里。在御帐崖,瀑布悬空直泻,秦代的五大夫松还在山崖上,也许这是后来栽植的吧!进入南天门后,抚摸秦始皇的无字碑。站在“孔子小天下”处,真可放眼遐荒,使胸怀畅爽。我在山上题“普照乾坤”“云峰”诸字。当天住宿在山顶,夜间月色清明,在月下赋诗遣兴抒怀,第二天登上日观峰,看东方日出。
他的《登岱》诗还是颇有见地的:
巍巍泰山呵,其高无极;
努力攀登呵,站在峰头。
天门路险呵,青气四合;
日观顶峰呵,白云飘游。
高岗振衣呵,身凌千仞;
远望茫茫呵,难辨九州。
君臣同心呵,崇尚实干;
封禅虚名呵,不必心留。
雪梅 作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行路难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通:馐;直 通 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 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 一作:韧)
石灰吟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长歌行 作者: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夏日绝句 作者: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离骚 作者: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风 作者: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劝学诗 作者: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垓下歌 作者: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从军行 作者: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劝学诗 / 偶成 作者: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作:少年易老学难成)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金缕衣 作者: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 一作:有花)
行路难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少年行四首 作者: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群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病起书怀 作者: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扬子江 作者: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题乌江亭 作者: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论诗五首·其二 作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铁杵磨针 作者:郑之珍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劝学 作者: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南园十三首·其五 作者: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白鹿洞二首·其一 作者: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小松 作者: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作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出塞 作者: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上堂开示颂 作者:黄蘖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苔 作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也学 一作:亦)
戏为六绝句·其二 作者: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冬日归旧山 作者:李白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漫感 作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画鹰 作者: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代出自蓟北门行 作者: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始闻秋风 作者: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望阙台 作者: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作者: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二砺 作者:郑思肖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勤学 作者: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定**·次高左藏使君韵 作者: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作者:李白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衰老。
答章孝标 作者:李绅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松 作者: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倪庄中秋 作者: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壮士篇 作者:张华
2.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辛弃疾《水龙吟》
3.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
4.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是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5.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黄庭坚《清平乐》
6.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7.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8. 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韩元吉《六州歌头》
9. 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周密《玉京秋》
10. 东风似旧,向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刘辰翁《摸鱼儿》
11.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12.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13.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柳永《蝶恋花》
14.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关于勤读书的古诗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2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劝学诗》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 欧阳修《画地学书》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 刘昚虚《阙题》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 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 —— 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 —— 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 —— 高適《答侯少府》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 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 黄庭坚《送王郎》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王禹偁《清明》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 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 谢逸《送董元达》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 王建《寄旧山僧》
又是今年忆去年。 —— 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 于鹄《题邻居》
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 —— 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 谢逸《送董元达》
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 —— 王维《偶然作六首》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 黄庭坚《寄黄几复》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 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 孟郊《劝学》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 陆游《读书》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 杜甫《柏学士茅屋》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颜真卿《劝学诗》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 章碣《焚书坑》
【励志读书的古诗】推荐阅读:
励志的读书格言06-01
读书励志的名人警句05-26
关于读书的励志句子07-22
读书励志的名言警句10-05
励志读书学习的名言11-12
勤奋读书的励志名言02-17
精选经典的读书励志名言11-28
读书励志的演讲稿02-13
勉励读书的励志名人名言12-13
关于读书励志的名言名句有哪些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