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学习感悟(精选7篇)
师者泛爱
——记山东访学归来有感
2017年仲夏,正值伏天,骄阳似火,气温达到历史极值。而扬州市师资培训中心正组织第二期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一行同仁前往山东曲阜——孔子故里进行访学活动。学员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不负组织者的热心,不输这40度的高温。
山东访学行程时间紧凑,活动频密。首先参观孔庙孔府孔林,而后又参观了曲阜师范学校,并聆听了专家的讲座。最后又同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进行了业务上的交流讨论。在曲阜这样一座沉浸在孔子思想的古城里参观访问,所见所闻都让我们对于二千年前的孔子及其所创立的思想体系有了更为真切地体会。空间上的亲近仿佛让我们能够超越时空与孔老夫子直接对话,作为万世师表的圣人和一名普通人民教师之间更多的是顶礼膜拜,更多的是学习和领悟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所创立的儒教文化。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先哲孔子就提出了超越那个时代的儒家思想包括其先进的教育思想。孔子的终身职业就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实践了其教育思想。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可以归为两点:
一 有教无类: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二 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答案,巧妙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和方法。
作为一个乡村教师,扎根农村教育近二十年,面对种种教育怪像的诸多疑问,面对教育中的许多困惑在学习和研究孔子教育思想中慢慢释然。在教书育人的问题上,我们其实面临着许多相似的问题。在如今的乡村,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生源特别是优质生源不断减少,教师的直观感受就是好教的学生变少,难教的学生变多。问题学生,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等诸多学生情况层出不穷。在这种抱怨中,如何心平气和地去对待所有的学生也就成了教育的首要问题。试想一下,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说明当时 的生源肯定也是良莠不齐,否则网上也就不会有嘲笑孔子教学的优秀率差的段子了。但是这恰恰是孔子坚持其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的实例。
面对当下的情形,我们不能挑剔我们的教育对象,相比较所谓的名校,我们所在的乡村学校在生源大战中是极度弱势的,现实的乱象其实是有违教育理想的。当然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时也会有意无意地渗出歧视的毒素。面对在不利的教育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发挥教师的个人影响和力量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而不因为其暗淡的背景、残缺的人格,更应该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艺而不因为学生薄弱的基础、后进的能力,更应该无私的奉献而不因为我们的回报不成比例,社会地位不够高尚。这次游学是对我们教育精神的一次洗礼,两千多年前的哲人都已经明白,身处二十一世纪的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更应该坚持“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并且能够在现实的困境中找到智慧的解决之道。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客观地认识每一个学生的差异,特别是经过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先天与后天的多重因素的综合下学生的差异有时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总之我们都要理性地对待,冷静地分析;其次要乐观的规划每个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马上新带的初中的起始年级,更要让学生又一次重新起跑的机会,让他们又一次重新认识数学,热爱数学的可能。这一点上,对于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是一样的。
教育首先是要公平,大家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教育是一场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人生马拉松。教育是人的最终发展。教育应该遵循人的意愿和个体差异,获得自身不同的发展,那是更高层面上的公平。也就是孔子所追求的“因材施教”。它既是教育上的大战略,又是教学上的小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开头所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尊重学生共同发展的前提下,让学生获得最大化的发展,不去刻意回避“差异”。当然“因材施教”的原则是要细化到教学的具体措施当中去的,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效率。
一 课堂教学中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的表现尤其是值得分析的迹象,从中有可能发现他们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教师要多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感到困惑,卡在哪里了?”“为什么老是出同样类型的错?”“为什么会出现反常现象?”学生学习中明显的顺利也是值得关注分析的,从中可以发现学生擅长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学习的动力所在,分析学生在什么状况下特别顺利,在思维和理解方面具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特性。
二 对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有的学生因为思维水平较低,有的学生因为学习风格的限制,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动机的障碍,导致了学习成绩差。在实际情景中,动机因素和能力、风格的因素是交杂在一起、相互作用的,因此,必须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学生在自尊自信的状态下学习,对于能力水平低的学生尤为重要。如果教育不得法,抹煞了能力较差学生的自尊心,则无异于雪上加霜,抽去了 他们发展的动力之源。
一、先秦思想家说略
古代中国社会, 对于不同的社会思想学说, 有九流十家之谓, 即:儒、墨、道、阴阳、名、法、纵横、杂、农、小说[1]。有人认为“小说家”不在其数, 故也称为“九流”。这只是先秦 (自孔子后) 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
西周初期, 大量的奴隶解放为自由民,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到明显的改善与解放, 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现存文献资料记述的西周社会面貌, 都是繁荣升平景象。但是到了西周晚期, 社会矛盾激化。厉王虐, 国人流王于彘到周幽王亡国, 便是其证。既反映了奴隶、自由民同周王朝及其侯国贵族统治阶级的矛盾;又反映了诸侯国同周王朝及其之间的矛盾。长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 纷扰着当时社会活动家, 他们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各自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学说。
老子, 姓李, 名耳, 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县) 人。《老子》一书, 反映了朴素相对论和辩证法思想, 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辩证思想。玄妙莫测的“非常道”, “非常名”正是“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他认为只有“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 才能解决当时复杂动乱的社会现实。
管子, 春秋时代政治家、思想家, 帮助齐桓公进行改革, 使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他同稍后的晏平仲, 成为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均提出“以人为本”, “以百姓为天”的思想, 推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道”政治, 是当时很有作为的政治家, 思想家。
隐逸之士。《论语》记载[2]: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 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孔子下, 欲与之言。趋而辟之。
《论语》中载述的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 其真实姓名为何, 不得而知。但是真实地反映了春秋时代隐逸之士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 不抱任何希望, 悲观到了极点, 不仅自身逃避现实, 无所作为。而且还反对孔丘参与社会现实的变革。
孔子,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鼻祖。名丘, 字仲尼。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 人。据载在鲁国做过中都宰、司寇、代理宰相, 积极参予社会变革。亲率弟子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 寻找从政机会。孔子大量接触、编辑过春秋之前的文献资料和文化遗产, 据载《尚书》、《诗经》、《礼记》、《易经》、《春秋》乃孔子编写。他极力称颂:“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 ”周监於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认为”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 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他积极从政, 变格社会, 创立私塾, 大量培养人才。相传弟子三千, 有名者七十余人。主张用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优秀文化、典章制度, 丰富人的思想, 规范约束人的行为, 提出以“仁”为核心的“王道”政治思想体系。
管子、老子、孔子共同的社会思想是:天下得到治理, 人民安居乐业。但是方法却又不同。管仲主张推行“霸道”, 建立以周天子为象征的侯国专政;老子主张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的互不拢攘的安乐社会。孔子明确主张必须继承和发扬春秋前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建立以“仁”、“德”为核心的理想社会。另外, 孔子谦虚地请教道教代表人物老子。称赞法家先驱管仲和晏平仲。非常平和的谅解隐逸之士的讥讽。他提出不患人之不已知, 患不知人也, 要“已所不欲, 勿施於人。”明显地表现出思想学说的包容性。
二、超前的教育教学思想
国民教育理应面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国民。我国目前只有初级教育, 即小学、初中是普及教育。从幼儿教育到小学初中、高中教育, 因为地区、户口、分数的不同, 人为的设置了程度不同的收费差额, 高昂的学杂费把没有经济能力, 数以千、万计的孩子拒之学校大门之外;精英教育, 重点中学, 在广大青少年之间, 划出了鸿沟。全国性教育改革的现状, 令人堪忧。
培养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是二十一世纪初期高等教育进行改革的共识, 大学校园里如此醒目的标语, 随处可见;诸公要人的报告、演讲, 不绝於耳。然而,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实际, 却大谬不然。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 课堂、书本教学仍然依旧, 基本上还是满堂灌。厚厚的参考材料和不必要的教学学习过程, 累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学生个性发展的天地已是很窄很窄。那么, 我们看看孔子是怎样培养学生的。
《论语》是最集中最真实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 不需要旁微博引, 直接受到教育。[3]
《诗经》是孔子进行教学的课本,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增长参与社会, 治理社会, 变革社会的知识。如果不能解决社会实践问题, 让学生到更远的地方工作;如果还不能独立的谈判酬酢, 不能处理问题, 那么《诗经》读得再多, 有什么用呢?
这是孔子对于启发式教学的简要的理论概括。下面我们再看在具体地教学过程中, 孔子是怎样运用启发式教学的。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何如?”
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瑳, 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贡问道:虽然贫穷贫困, 但不巴结谄媚人;生活富裕, 但并不骄贵, 骄傲、盛气凌人, 这样的品德, 怎样评价认识?
孔子回答说:尚可, 比较好。但是, 不如贫穷而且快乐, 纵有钱财却谦逊好礼。
子贡很有启发地说:《诗经》上有句名言, 要像玉匠治理、切割、琢磨玉石一样, 老师的教导, 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认为子贡的认识得到了提高, 有了进一步研究讨论的基础, 所以深入引导子贡说:赐 (即子贡, 姓端木, 名赐, 字子贡) , 现在可以同你继续讨论《诗经》的思想内容了。因为告诉你一方面的意思, 你能有所理解, 有所旁通, 有所发挥, 由此及彼, 推绎出更深层的道理。
孔子对于学生的感情, 真挚而深厚。颜渊死后, 孔子嚎啕大哭, 说道:老天爷啊, 要我的命呀!老天爷啊, 要我的命啊!哭得特别伤心。有人劝说:您太悲哀了。孔子说:我不为这样的学生悲哀还为什么人悲哀。
今天,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人才和劳动者的要求是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善于合作, 勇于创新, 擅长沟通的复合型人才。
《论语》和古代文化资料揭示, 孔子从不引导学生皓首穷经、死记硬背。他教导学生“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 不亦远乎”, 要求学生勇于参加社会现实的变革, 讨论研究社会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启发式、探究式以及善于沟通师生感情, 提高思想认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颇具超前性, 今天仍有教育和借鉴作用。孔子堪称万古师表!
三、中庸及其它
中庸, 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学阶段, 从各个方面得到的知识是:圆滑、折衷、调和、老好先生、中间派、不讲原则、保守……, 文化革命中认为历代统治者鼓吹中庸之道, 就是用折衷、调和、平庸保守的思想, 掩盖社会矛盾, 反对阶级斗争, 巩固和维护旧的统治秩序。
从孔子与学生探究式的对话中, 说明“中庸”是“主德”, 最高标准, 过分和不足都是不妥当的。“过犹不及”, 简明扼要, 极其准确地概括了如何认识真理, 把握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道理。孔子从不同的角度, 表达了自己的见解。《论语·泰伯》记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论语·为政》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踰矩。《论语·述而》云:“子曰:加我数年, 五十以学易, 可以无大过矣。”引文中的“则之”、“不踰矩”、“无大过矣”, 集中地反映了孔子对人的主观意识必须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看法。天, 大自然的发展变化, 神奇莫测, 只有帝尧能掌握他的变化规律, 造福人类。七十岁的孔子, 自以为经验丰富, 知识渊博, 无论做事说话, 都不会超越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但是, 他还是谦虚的说, 如果对专门研究, 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易经》再学习几年, 做事说话, 不会有大的错失了。
当代的学者, 唐译认为“中庸”和折中有本质的区别[4]。折中是把各种不同的思潮、观点、理论, 无原则地和机械地结合起来。它的观点是暧昧的、模糊的、不具体的, 它和中庸之道毫不相干。中庸强调的是适中, 即从客观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姜晓星认为[5]:孔子的中庸思想回答了什么是事物所处的最好状态问题, 他认识到了任何事物中都有确定的“度”。只有掌握适度的原则, 才能准确的把握事物, 指导实践。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已涉及到这一问题, 这是对人类认识发展的一大贡献!
笔者对于孔子及儒家的思想体系, 没有能力从理论、政治思想方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只是想说明一个初学传统文化的青年人, 抹去了脑海中固有的糊涂认识, 即“中庸”是调和、折衷和滑头哲学。初步认识到“中庸”是孔子倡导的儒家学派的精深思想;中庸是研究、认识自然、社会的认识论和思想方法;中庸是孔子“过犹不及”的哲学思想。一部《论语》使我认识到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社会活动家, 也是一位真正经得历史考验的文化巨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称孔子是:全中国的无冕皇帝!
二十一世纪, 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如果有人还要把沉重的古代文化的精神遗产, 一古脑儿不加分析批判地让人们学习、继承、发展, 引导人们厚古薄今, 自然是错误的, 极其有害的。但是谁也没有回天之力, 一声呐喊, 就让人们把那些代表古代文化遗产前进方向的优秀文化, 忘得干干净净。只要想想影视片《红楼梦》、《西游记》、康熙·乾隆皇帝等影视片所拥有的不同年龄和文化素养的热情观众, 就会明白这个道理。对于传统文化, 不管采取何种态度, 无论人们认识多么不同, 似乎都应实事求是, 尊重历史, 深入研究, 具体分析, 具体对待。我深信代表古代文化遗产前进方向的优秀文化, 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借鉴作用的;孔子学院林立于世界的文化现象是值得深思的!
参考文献
[1]朱金元、熊月之:《传统文化ABC》, 友谊出版社, 1996:47。
[2]杨伯峻:《论语》, 中华书局, 1958:235。
[3]朱熹:《四书集注》, 中华书局, 1983:204。
[4]唐译:《读中庸做领导》, 文化出版社, 2009:134。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作为教师,他热爱教育事业,培养大批学术人才,提倡终身学习。他不仅鼓励学生现在学,而且鼓励学生终身学习。当时终身学习作为生存概念已经萌芽。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在2500多年前就开始萌芽,比柏拉图早近两百年。
一、孔子终身学习思想的理论基础
孔子终身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心理基础 、社会基础与政治基础。
首先,孔子终身学习的心理基础,主要是他通过实践观察后提出“性相近,习相远”(《阳货》)的主张。也就是说人的性情本来是相近的,由于习惯不同就相互疏远了。当然“性相近”并非“性相同”,人生来差不多的本性,却也包含一定的差异性。比方说:“苗有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子罕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雍也》)。但从“习相远”来看,这句话表明了人的后天社会习性差异很大,他把这种后天的习染主要归结为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发展的影响。关于环境的影响孔子提倡“择里处仁”、“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必须注意从环境去接受其善的影响,拒绝其不善的影响。后天习染的第二个原因是教育因素“学而知之”、“敏以求之”,孔子指出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的话,那就不能真正形成仁、知、信、直、勇、刚等各种人格的品质,反而产生种种弊端。所谓,“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篇》)”[1]。他认为终身学习在人的智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去努力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终身学习的心理基础主要是“性相近,习相远”。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当然,孔子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在今天来说,终身学习的心理基础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为智力在人口中趋向于正态分布。
其次,学而优则仕表达了终身学习的政治思想。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君子,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也就成了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没有做官的资格。这样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终身学习的巨大积极推动力量,他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实现。相对周后期文化垄断、世袭制度致使教育不被重视的局面是很大的社会进步。目前,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科技经济的发展,“学历化社会”、“继续教育”都是现在提倡终身学习的表现。
孔子的终身学习思想还有它的社会基础即文化下移。春秋时期,诸候升起,天子失官。由此,学术官守、学在王宫变为学在四夷。民间分布多种学术人才记录历史文化、思想学说的古籍作为学习的材料,各种学术散布民间后发展成为一家之言。因此为平民终身学习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况且,大国争霸需要知识分子的支持、参谋朝政,人的一生不断学习是当时社会的需要。孔子创办私学并成为实施终身学习的先驱者。经济下移,政治下移出现了文化下移,礼下庶人然后“富之”[2]。“天命”观念发生动摇,人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改变自己命运,这突破了贵族对文化知识的垄断。这不仅符合历史潮流,而且推动历史的发展。当时出现大批杰出的学术人才,并且孔子就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说法。可见,孔子的终身学习思想有着丰富的基础。
二、孔子终身学习的主要表现方面
1.学而不厌
孔子总结自己一生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喻距”(《为政》)。不仅学生要学习,而且教师也要不断学习; 不仅教学生现在学,而教学生终身学习。孔子有句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体现了他终身热爱学习始终保持一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的积极精神状态。终身学习是终生必须的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一生好学乐学,终成一代师表,这种终身学习的热情经久不衰。终身学习呈现出稳定的特点:(1)不因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而转移,《论语》中写道,“饭疏食,一瓢饮,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其弟子颜渊也象老师一样乐业,孔子称道:“贤哉,回也!”(《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还堪忧,回也不致其乐”(《雍也》)。(2)不因年龄增长而减弱。“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孔子还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孔子乐学程度可见一斑,不因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他从《论语》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学而》)到“子入太庙,每事问”(《乡党》)就足以看出其不停学习的态度。(3)不因无常师而丝毫松懈,因为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3]。并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从这些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从来不以学习为苦,反而乐之忘返,也是他终身学习最高境界的最主要的原因。
2.温故而知新
孔子不但乐学好学,而且注重在终身学习中更新知识的问题。学过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分析,得出新的体会,悟出新的知识。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温故”就是温习已有知识,“知新”即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认识。只有温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出新知识去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这才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当时社会动荡文化下移,新观点、新知识不断涌现,各家都想立足以成一家之言。如果老师只满于现有知识而不终身努力学习,知识终究会变得陈旧不堪,也不能出现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
3.教学相长
《学记》作者根据孔子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教学相长”的命题。孔子在教学中主张师生共同切磋学问,砥励品行,已有教学相长的实践,只是没有明确提出这个命题来,如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也就是,师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以致相互提高的过程。作为他教学相长的哲学基础的,首先是“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后一代是站在前人的肩上,比前人高。其次,“当仁,不让于师”表现了师生之间可以相互批评的民主作风。[2]孔子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今天教学相长对于教师来说仍有可取之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不断学习去提高自己,这样才能与学生切磋交流新的知识。教学相长不仅是教师学习的优良品质,更可以反映孔子不分时间地点终身学习的思想与实践。这种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鼓励学生进修
孔子不但自己终生好学乐学是个终身学习者,而且教学生终身学习。孔子问子贡与颜回相比,孔子说:“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勉励子贡进一步深造,子贡有些望而却步。孔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公冶长》)。孔子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学无常师,随时随地注意向别人学习的态度。鼓励学生进修已成为孔子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主张学习不受场地、时间、方式的限制,无论是学习、工作、生活应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目前,“学历社会”,“学习化社会”等等教育思潮的涌现也是孔子终身学习的继承与发展。
以上几点,只是孔子丰富的终身学习略举几例而已。
三、对孔子终身学习的理性思考
孔子是终身学习的典范,虽然当时没有明确提出“终身学习”这个命题。两千多年后,1965年法国教学家保罗·朗格朗(P.Lengrand)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原则”。1972年,埃德加·富尔(E. Faure)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的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从纵的方面寻求教育的连续性和衔接性,从横的方面寻求教育的统合性。打破现行教育制度中的一切已有界限,使人的一生成为受教育的一生,使整个社会成为“教育社会”。因此,终身教育是指“人们一生中所受到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来促进人的发展”[4]。
孔子这种终身学习的思想及实践源远流长,带来了以后学术上活跃,百家争鸣在历史上更是一道风景。今天“回归教育”“生计教育”“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创新学习”等大教育观思想的提出,可以说是孔子终身学习思想的丰富发展。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发展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目前知识更新加速,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更需要不断学习、创新、发展。2000多年前,尽管孔子终身学习表现十分丰富,由于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限制,相对于现在终身学习的充分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今天的终身学习应该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孔子研究文集[M].北京:教育出版社,1987.
[2]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3]孔子思想与当代社会[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早就传及亚洲各国,今天他是为世界所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先世为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时,因 其 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木金父亦被降为士,并“绝其世”,即被剥夺去卿大夫的世袭地位。为了区别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华氏之逼逃亡鲁国(今山东)定居。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鲁国贵族孟献子属下一个“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两次战功,提升为陬邑(今山东曲阜南)大夫。孔纥大约六十几岁时同一个年纪不满二十岁的姑娘 颜徵在成婚。年龄的差距,可以看出其阶级地位的悬殊。传说他夫妻俩因祈祷山神来不及回家,妻子就在山洞中生下孔子(此洞便以“坤灵洞”和“夫子洞”命名,今尚在。山即称“ 尼山”,位于曲阜城南)。
孔子三岁时,先丧其父,十七岁时,又丧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视礼仪之教。生活贫困,促使他较早为谋生做事,学会多种本领,他自称:“吾少也贫,故多能鄙事。” 他青年时期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管理仓库),还当过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触到社会 下层,了解到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孔子生长于当时的文化中心——鲁国,在周礼的熏陶下,六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习鲁国保存 的中国古代文化,从中寻求治国救人之道。这一基本方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了儒家的思想特点。
孔子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 而 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假使有人用我治理政事的话,一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大有成效。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 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于是,他就招收弟子从事讲学活动。直到51岁,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后来,他“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由 大司寇行摄相事”。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在做官期间,他并未停 止办学。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55岁时,他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先后经过卫、曹、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一面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一面坚持流动教学,68岁时返回鲁国。此后,他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著的。孔子大约在30岁(前522年)左右时,从事创办私学活动,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 间,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工作达四十余年。他一生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着教育工作,这是他之所以获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条件。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搜集并整理出《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还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教育 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统地论述,对后世的教育影响极大。《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有“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自己也说:“受业身通者 七十有七人。”他培养了这么多人才,可谓教育硕果累累,做了前人未做到 的事。
公元前479年,一代教育家孔子病逝,其弟子以父母之丧礼之,皆服孝三年。“三年服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
人往 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孔里。” 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论语》,这是 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
二、重视教育的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 立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通过冉有之问,孔子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庶、富、教三者的排列关系上看,孔子已直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即劳动力、发展生产、进行教化和发展教育事业。
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既是孔子“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又 是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结晶。
三、教育的对象比较广泛
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 接受 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 的办 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教无类”,东汉马融说:“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梁朝皇侃说:“人乃有 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其本意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 招 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 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平民,如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于三天不 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居室蓬户不完上漏下湿之原宪,父为贱人家无置锥之地的仲弓。也有个别商人出身,如曾从事投机贩卖的子贡。还有少数出身于贵族的,如鲁国的孟懿子和南 宫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孔子私学中,弟子品类不齐,各色人物都有,实是“有教无类” 的活标本,当时有人对此不理解,产生种种疑问。南郭惠子讥笑性地问子贡说:“夫子之门 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木隐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虽门下人品混杂,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教育家胸怀的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高明善化。
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 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 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教育的目的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 精 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 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 出许多
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 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 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 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 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 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 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五、教学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奴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总之,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 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以及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贡献。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 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孔子改编的“六书”,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从荀子的《劝学》篇开始尊为“经 ”,故后世称为“六经”,除《乐经》已亡佚,其他“五经”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教材。“六艺”与“六经”的不同在于:“六经”偏重于文化知识,属于文的范围;“六艺”则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因“礼、乐”也具有这方面的性质,所以也列在“六艺”中,“射”是射箭,“御”是驾车,都属军事课程。
总的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有三方面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他的教材,都属于社会 历 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他虽不是无神论者,但对鬼神持存疑态度。他不谈“怪、力、乱、神”,不宣传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内容列 为教学科目,这种明智的态度,成为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其二,偏重文事。他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仍是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 教学居于次要地位。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他所要培养的是从政人才,不是从事农工的劳动者,他不强调掌握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他既没有手工业技术可传授,也没有农业技 术可传授。他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生产劳动,所以他从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樊迟要学种田、种菜,他当面拒绝。
六、孔子的教学特点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 教 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
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 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 的 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 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 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 的 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 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 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 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 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三)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 状 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 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七、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敏 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回答子贡的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他也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若圣与仁,则吾其敢。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也。”他为后世的教师树立了六个方面的典范:
学而不厌。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 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温故知新。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 社会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
诲人不倦。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就在从政的5年间,也仍 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有的学生品德很差,起点较低,或屡犯错误,他也 不会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以身作则。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 化 学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 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 长 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自己。
总之,孔子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笔者认真阅读了《论语》,对孔子教育思想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发现他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首先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的教育思想。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八佾》)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注》中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八个字所归纳的,但孔子确实有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地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就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为政》)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正因为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比如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先进》)就是说他的学生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正是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同样问“仁”、问“孝”、问“政”,孔子的回答往往是难易、深浅、详略、繁简各不相同。如樊迟和颜回都问“仁”,孔子回答樊迟是“爱人”,回答颜回却是“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出现了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怪现象,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课”分数,高分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其次孔子还主张“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之。”(《述而》)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
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意思说,在学习中发现了乐趣,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了,那么,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孔子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悦,“欲罢不能”(《子罕》)。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呢?
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应该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感情冷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并进而如同“爱屋及乌”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学习的兴趣浓了,劲头足了,此所谓“亲其师而近其道”也。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从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学生学习。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今天,我们更应该像孔子那样,对学生讲平等,讲民主,讲感情。
二是正面表扬激励。这是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有让人肯定的心理。孔子就善于从正面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据统计,《论语》中关于孔子对学生的表扬共有17处,批评只有6处,说明孔子是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此,他的学生总是爱学习,学习起来有积极性,乐此不疲。我们今天的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分数,都可以给学生很大的鼓舞,从而使他们学习起来更投入。
一、前言:
随着社区大学在国内的发展,成人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逐步在我们的社会中推展开来,除了社区大学的课程之外,各大学也纷纷推出各种级别的在职专班课程,再配合社会上各种文化机构本来就在推动的各种讲座及进修课程,我们的社会中许多已经投入职场多年、甚至是已经从职场中退休下来的人士,纷纷加入全民再学习的行列。这一个社会现象包含了几种型态,其一是本属专长的再深造,其二是第二专长的进修,第三则是个人兴趣的追求。其中第一种及第二种学习都还是与工作及职业有关,而第三种成人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则是为提升生活品质、深化生命意境而作的。这就是一个社会迈向更成熟的阶段的指针,每一个社会中人都对知识有着向往与学习的动机,并且有着良好的学习机制与学习资源。这样的社会当然是一个仍然在向上提升的社会,至于它的愿景则是借着新知识的再创造与利用,而让人人都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当人们对于生活的照顾已经满足,并不需要再为职场生活烦恼,纯粹是为了个人的兴趣,而转向提升心灵境界的学习方向之时,这样的学习,就是对人类传统智能的学习,此时,古今中外各种传统智能即成为学习的课题,这样的学习目标,主要就是对于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以及理想人格的陶冶等目标的学习,也就是一种生命智能的学习,这种生命智能的学习当然就是终身学习的最终目标。
我们说对于专业知能的学习是为着职场的知识技能的锻炼,学习锻炼之后即将再度投入职场,投入职场则或为一己温饱、或为提升生活品质、或为服务大众、或为实现理想,这都是对于人类生活有益的作为,无论动机是服务自己抑或是服务别人,这都是服务知能的提升的作为,其效果皆导向服务。藉由服务与人互动从中寻获心灵的安定,这其实就是人类一生的生命意义所在。每一个生命都必须在社会中扮演角色,藉由角色扮演能力的再锻炼而使角色扮演得更准确,这就是对于自己的生命负责任的表现。因此职场能力的学习也就是追求生命智能的手段,而生命智能的意义也就表现在服务的人生态度中。
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说,所学习的对象有职场知能以及人生意义之分别,但是从学习这种活动的终极意义而言,它就是生命意义的开展的本身,无论是职场知能抑或是古今中外人生智能的学习,它们都是终身学习的最高境界,都是要在学习中提升能力、获得智能的活动。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
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以下,我们就从《论语》的语录中来学习孔子对于教育、知识、与好学精神的智能话语。
二、孔子自称自己是最好学的孔子是懂得谦虚的人,但是唯有好学这件事情他可是一点儿也不谦虚的。他说: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孔子博学是众人皆知,人或以为他是天生聪慧而得的学问,孔子却要强调说这是他后天努力得来的。孔子自谓好学精神是别人不及的,本性的良善或有人及之,这是孔子不敢自居的,但是好学却是后天的努力功夫,任何人愿意学习就可以学习的,就学习的精神而言,孔子就不谦虚了,这其实也是孔子对后人的策勉,天生智能本能大家或许有所不同,但是努力的精神却是人人可为,孔子就以这样的不谦虚来激励世人,他并不是天纵英明,而是努力学习得来的成就。又见: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孔子自己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人,并且在其中得到了莫大的快乐,因为在学习中的快乐是任何人间名利权势所不可替代的,学习就是提升智能能力,智能能力就是生命的本身,而这件事情是人人可为的,同时也不是任何人可以不学而能的,如果不是一个捷敏求知的态度,是不可能拥有丰富的知识的,「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孔子也自己说他之所以知道许多的事情以及做人的道理那都是后天勤奋的结果的。又见: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罕)
人家夸奖孔子什么都会,简直无法仅用几种优点来称赞他,孔子听了很高兴,也不好自夸自己在道德文章上的境界,但是至少在一般的生活技能上如射箭、驾车的事情孔子是可以说自己还算专精的,这就是说所学习的东西一定要精通,但是人的一生却可以不断地精通各种知能,一生都活在学习新的技能中的日子是令人愉快的,任何时候需要任何知能时自己就都能应付了。又见: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子罕)
人家夸奖孔子多能,孔子弟子以为孔子是老天爷对他特别厚爱,才让他既如此有智能又具有众多的艺能。孔子却自谦地说,自己是因为讨生活的需要,所以才用心学习各种职场知能,但是又因为自己还有更重大的志向,所以也不会就耽
乐于某种特定的谋生技能中,而不再追求学习其它的知识能力,因此会了一样再学一样,所以知能众多。
看了孔子对自己学习精神的满意心情,岂不引发心向往之而乐于学习的情绪呢。
三、孔子称赞颜回的好学精神
孔子一生教育子弟无数,在他的学生中最为孔子称道的就是颜回,颜回为什么值得孔子赞许呢?实在就是好学而已。参见其言: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
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在为人处世的意境上,为人处世则是一个日常生活态度的把持的问题,儒者是要在社会上做事的,做事就会有过失,有过失就承担下来改过即是,并不需要掩饰过错甚至推委于他人,能够在生活上展现承担的精神,就是真正懂得学做人的人,这样的品德在孔子的弟子中只有颜回做得到,所以孔子赞其好学,所以对孔子而言真正的好学就是在生活中展现德性一事而已。又言: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
孔子说,只有颜回对于我所说的道理是真当一回事地认真实践,勤奋不已,从不间断。也就是说,对于为人处世的智能之学习就是要实践,实践才是学习到了家,否则只是空话。又言: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
颜回的进德修业的动能是时时无止境的,这就表示颜回的德性纯熟,日常生活中一切进退周旋都应对有方,孔子找不出他的缺失之处,故「未见其止也」。可惜颜回早死,故而孔子极为伤心哀叹。又言: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先进)
在好学的颜回去世之后,孔子就从来不赞许其它任何弟子是好学的人了。可见好学的标准是很严格的,其中真正的意义就在德性的纯熟不偏失。
终身学习就是智能之学,学了就是要做,做就是时刻不止息的做,进德修业是没有一息可停的,亦即生活中的任何事件都不可以有德性上的亏损的,这就是颜回之所以受到孔子肯定的原因,今日之学者就是应该学习这样的精神。
四、学习的目的在成德以为服务社会
孔子好学,颜回是最好的学生,但是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不论是学知识、学能力、还是学智能,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修己成德以为社会服务。参见其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孔子说,平日教导子弟学习的目标就在为人处世,在孝养父母、友爱兄弟,在完成与人约定之事业,在为社会做着照顾百姓的事业,在时时以仁德的胸怀关爱周遭,然后,行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古往今来人类文明中各种文化知识与能力,也就是礼乐教化治国平天下的知能,从而有机会则能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就是教育的目标以及生命的意义。又见:
「子曰:君子食无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要论好学,就是要在做事中提升德性,为人服务。儒家的价值信念就是要为社会服务,因此有能力的人不是把力气放在自己的生活舒适的满足上,而是把力气放在作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上面。谨慎与人应对进退,创造良好的社会互动气氛,使得事业易成。对于有德性者要乐于亲近,以他们的典范做为规正自己的标准,这才是好学的人。总之,好学就是要把服务的精神贯彻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践履,学习就是为了服务,有能力就要为社会做事,终身学习就是终身做事,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如此人的一生都有了生命的意义了。又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为政)
孔子自述年轻时就立志向学,学习立身处世的道理之后就要在社会中扮演角色,从而逐步提升人生意境,在一定的齿德之后就要作为他人的典范,将自己明白的道理教导出来,不仅对己有用,还要指导他人,并且始终谨守在德性的标准上,从而达到任运自由的境界。对于社会的现象的实际固然不能一朝改之,但是对于自己的生命意义、与言语进退至少能做到心安理得。这是孔子自述一生成长的阶段,也是我们当代人可以时时拿来作为齿德徒增的检验标准。又见: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学习各种知识技能之后就是要将其适切地运用出来,运用之际即要与人互动,与人互动之际即要对我们的知识技能的使用是能照顾到众人的整体利益,这就需要适切的礼节的节制,唯有使用知能时能顾及他人的利益,这样的使用才能有效,也才能让自己对知能有信心,而不会变成以知能伤害社会的结果。这就是「博学于文」培养能力的意义。又见: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卫灵公)
有所学者即有所承担者,能承担才是君子,君子的价值不是表现在有多少知识、多少技能上的聪慧炫耀之间,而是在社会周遭有所需求时能当下承担,所以能学时要及时而学,有事时要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承担,不思有所承担只知炫耀才能则是不知学之要义,这种人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又见: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
学习就是要学作君子,作君子就是要服务社会并做为他人行事的典范,不论是专业技能的学习,或是为人处世的道理的学习,都是学会了以后对社会有用,对社会有用的道理与作为是多方面的,君子并不将自己限定在某一种技能中,只要有所需要的能力就应该学习,更重要的是,君子要懂得做管理者及沟通者,而不是要拳守某一种技能,别人能够做得更好的时候就要让别人来做,自己则应该要再去学习别人还不知道、还不能做的知识能力,所以君子为了社会整体的利益,是不会把自己局限在某一种特殊技能中终身不再学习的。又见: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
孔子的知能固然多于众人,特别是关于社会服务、公众事务、为人处世的道理诸事,但是这些都不是彼此不相关的,反而是都有着共同的基本原理,那就是对整体社会的关怀,对周遭人群的责任感,「一以贯之」之道即是仁爱的胸怀,唯有仁爱的胸怀才能统驭众多的价值知识。
既然学习的目的在为社会服务,那么学习也就成了知识分子的责任,那么终身学习也就是为了终身服务。
五、学问的价值在自己成德
终身学习是为了终身服务,服务是为他人的服务,可是既然是自己的职责,那也就可以说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做的服务,因为为他人服务是在成就自己的人生意义,是自己在成德,而不是把服务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参见孔子之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对于知识的学习是学来有用于日常生活的,故而应该时常温习、时常使用、使自己总是生活在有知有能的状态中,这就是有意义的人生,岂不快慰哉。至于对于自己的所学,是对自己能有用才是重要的,而不是拿来炫耀的工具,因此他人不知道自己的才学又能毫不介意,这才是有修养的人的境界,这就是君子,君子不求人知,只求己能,有用到自己的时候当仁不让,其它时间则悠游在学习的快慰中。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学问的目的在培养德性,有德性即是时时愿望着为社会付出,为社会付出的动机是出于自己的仁德的关怀,故而仍是为己之学,是自己该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如果只求社会利益,便会随波逐流,唯利是图,甚至出卖灵魂,那就是为人,为人就是只求他人有利益给自己就为他人做事,自己得了私人利益却坏了社会公益,这就是不知学问的正道目的,孔子是时时教诲这点的。又见: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
求为人知者即不是为德性而学,读书学习贵在自得,自得即有实功,有实功才能应世,而不是一心只求名闻世俗却无实力。成长的阶段力气只能用在求实力,即便有了实力之后力气还是要用在继续求实力的增长上,为社会所用的机缘自会到来,然而仍须注意为正道所用而不是为虎作伥。如果有机会为正道所用,却实力不足,坏了社会公益,岂不惭愧。又见: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卫灵公)
知识与能力不是用来炫耀的,那叫做好行小慧,好行小慧者只是一个私心自用而已,私心自用者平日与一群在社会上无用之人彼此标榜,讲一些互相吹捧而且较竞欲望的事情,不仅对社会无益,更且有失德之忧。所以人活着就要做各种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仅能找一些臭味相投无所事事的人互相消耗生命的人是最可怜的。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生命的意义在于知道道理,不知道道理则人的一生是白过的,知道了道理、知道了生命的意义则生命才有光辉、才活得心安,活得心安才能死得心安,生死一遭就在尽全了生命的意义中,了解生命的意义真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闻道也者,闻晓做人的道理者,做人的道理就在学习与服务,这都是管理自己生命的事业,学习了智能可以管理自己的生命。
六、修养德性是一永恒的历程
原来学习固然是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但是服务社会却是成全了自己的生命,所以认真学习、努力付出就是自我实现的方法,这便应该是一个永恒的成长历程。故而应该终身学习之。其言: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
孔子说,读书说话的事情我还做得可以,说到君子的德性我是不敢自我标榜的。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一辈子都是人就要一辈子都在学做人,孔子自谓七十岁才完全可以不犯错,所以未达此境之前,任何人都不要说自己已经是君子了,只是必须要一直以君子的德性为生活的目标而已。又见: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述而)
孔子说,就圣人的境界以及仁德的胸怀而言,我真是无法企及的,我唯一可以告慰的不过就是认真去做、努力去学、然后不厌其烦地教育弟子而已。所以终身学习正是孔子之所以为孔子的真正写照,至于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则是不需在意,不过就是持续就对了。又见: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学了就要做,还没有作好就又学了新东西这样是会让有责任感的君子心惊的,因为德性未熟,心中有愧之故。
连孔子这样的人才都不以为学已足够,都还要继续学习,并且更不敢自称君子、圣人、及有仁德,由此可见人的一生,根本就是一个不停止息地学习成长的历程。
七、读书就要会做事
读书当然是要为社会服务的,但是为社会服务是要服务成功的,不是光说做事却总做不成事的,做事不成就是书没读好,就是学有未成。见其言: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读了诗三百,学了文辞之美,却不能从事政务,要他出使他国却不能独立代表团体的立场、知道天下形势、而做出正确的对应,这样的读书就是无效的。读书就是要为社会服务,就是要有做事的能力,不会做事不等于会读书,不能安定天下、经营组织就是白读书了。孔子对这一个做事能力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又言: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学习要有宗旨,宗旨就是要有服务社会的意志,有了意志要能定着,要能定着就是意志要坚定而实力要足够,当能应付一方局面之时则还要能处理大的变局,变局是时时会有的,社会本就是变动的,人心更是多变的,众人之事更是变化万千,心思沾滞即不能应变,心思沾滞就表示为天下服务的智能不足,故要能权变,权变亦有宗旨,是真为天下人共同利益之权变。
从做事能力上去检证世人学习的成效是孔子的重点,这却是儒者必然的要求,儒者即为承担天下之学,不能承担即谓未学可矣。
八、学习要勤勉不止息
学习是有方法的,必然是不能止息的,一定就是终身学习的。其言: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所学习的知识的背后就是做人的道理,道理就是思考的原则,原则一定就可以自己推演,可以推演才是学习有效果的表现,能温故而知新就是能理解知识背后的道理,理解通透者才可以教人,否则只能教授技艺。又见: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寑,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需要有知能的时候就要拿出力气来学习,而不是自己在空想动机就能拥有能力的,能力是在做事中学习锻炼的,学了就要做,做了才真会,学得愈多做得愈多就会得愈多,这才是学习的要点。又见: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学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意义的反省,一方面是知识的操作,意义的反省是思,思当然是很重要的,思才能明白道理,但是道理必须要实践,也就是要把学会的知识在生活中操作,有理解、有实践这才是学习的完整意义,光有操作却不理解知识使用的意义则将会有迷惘的时候,光有反省却不能在生活中落实则所学也是白学的。又见: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生而知之者少矣,若有生而知之者只是才性纯厚,人都是学而知之者,学而难知则再学矣,此即困勉而学者,人都是学而知之及困而学知者,但仍有人困而不学,这就不可论矣,因为此人已丧失为人的价值,他的人生必是无所事事毫无意义的。世人多困,困而不知学,智能总在迷惘中,做事多在困顿中,如何能不戮力学之。
九、随时随地向周围的人学习
就学习的方法而言,只要处处用心,其实处处有可学之事及可学之人。见其言: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人人各自不同,有贤于己者有不贤于己者,有好学精神的人见到自己不如人的时候,所想的并不是要去伤害他人,而是要去把自己不足的部分补充起来。若见到别人有不当的行为的时候,就要赶快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过失。见到别人的过失自己会知道那是不对的,但是日常生活中自己也可能因着欲望而作出同样的错事来,见到别人的过失自己会为对方感到羞愧,因此如果自己也是那样那岂不就是自己的羞愧了。所以任何人的是非对错都是反省自己的题材,而不是幸灾
乐祸的不当心想,幸灾乐祸者也容易自己犯错,因为自己把是非对错当成了人际利益,只进行优胜劣败的计算而不进行修养己德的功夫,功夫守不住,利益来时自己就是会犯错的。又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我们生活中周围的人时时都要接触的,公事不接触私事也要接触的,接触的时候只要我们用心观察,注意自己与他人的差别,这里头就大有学问了,别人有优点我就注意到,就学习。别人有缺点我也注意到,也要自己警惕不要犯了同样的过错。而不是见了别人为恶自己就不修善,或是见了别人的好就兴起忌妒之心从而思有以害之。
这两段文字都是在警惕世人,应善于观察周遭,而自做修正。
十、学习者自己要有强烈的动机
孔子在教育弟子的时候最重视弟子的学习企图心,有企图心的弟子教了就学,学了就会,若是没有企图心,常常教了也是白教。其言: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
孔子说,弟子若愿意学习,则只要准备最简单的见面礼,自己就愿意教学。束修就是干肉,这是北方农业社会里最廉价的食物之一,家家户户都会有着几块干肉搁着,以此为见面礼只是一种礼貌,根本无关礼物的价值。所以孔子重视的是好学的心意,束修只是意思表示的符号,非关重点。又见: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弟子学习的时候,要能够主动思考,而不是靠老师的灌输而学生被动而已,孔子并不是择其聪明可教者才要教之,而是要求学生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不知道就要问,不知道才要学,不知道没关系,本来就是不知道才来学的,可是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知欲,那么教了也学不到东西,因为懂不懂自己都不知道,那样学习如何会有效果。又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学习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是要让学习学到个人的人格内蕴里头才是真学,这样的学习便是轻松之至,不仅愿意学习更且是乐在其中,也就是日常生活都处在实践德性、与进德修业的心安理得的乐境中。这样的学习当然是最有效果的学习。
十一、小结:生命的意义就在终身学习
看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于教育学习的种种谈话,我们可以体会到他
孔子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典型代表,在他深邃的教育思想中也闪烁着创新的光点.我们认为,这种创新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学官分离、穷变则通、先富后教的思想.
作 者:吴清云 王搴 作者单位:吴清云(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83)
王搴(零陵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南,永州,425006)
“人类社会靠文化传承而延续,靠文化创新而进步,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离不开教育。”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三乐之一,优良的教育传统是我们光辉灿烂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深度改革和深刻转型的历史进程之中,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同时,如何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思想资源,始终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贵阳中医学院杨柱教授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撰写的《孔子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发展》(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一书,做了积极的探讨。全书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回溯与反思,并结合当代教育发展的实践,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孔子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作为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历史功绩,主要是通过其教育家的言论和实践体现出来。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曾说过,“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又差不多都由孔子那里出来。”千百年来,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历来备受社会所关注,人们对其存在着诸多不同的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理解孔子教育思想显得非常重要。杨柱教授通过“回到原典”,梳理和回顾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认为孔子教育思想并非孔子独创,而是中国古代先哲集体智慧的结晶。孔子教育思想是他的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它以本心修养为开端,立足于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教育目的,强调“修己以安人”,君子既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活力来源于继承与创新的发展机制,在个人道德觉悟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由人的发展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具有普适性价值。作者认真分析了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着力探究了孔子教育思想中所蕴含的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谐教育和创新教育密切相关的思想观念,并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在历史(孔子教育思想)与现实(当代教育发展)之间寻求到若干的新的契合点。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学有所教”的要求,把教育公平提到了新的高度来认识和阐述。杨柱教授在书中敏锐地关注到这一问题,提出:“真正的教育平等必须以提高教育效率为前提,真正的教育效率必须以实现教育平等为目标。”并认为:“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和他的‘仁爱思想一样是有‘差等的,道是无类却有类。”这些分析和评判既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孔子教育思想,也有助于我们面对目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复杂局面。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和更好地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服务,就必须创新教育发展理念,把握教育发展规律,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真正做到优先发展教育。为此,我们不仅要学习研究现代教育,还要学习研究传统教育。传统教育是指由历史传承下来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等,其中不乏智慧的光芒。所以我们认为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不仅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新构建和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均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必将“有功效于将来”,是人类文明远行的重要资源。
【孔子教育思想学习感悟】推荐阅读: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05-24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大05-23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论析09-16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07-12
论孔子思想10-26
分析孔子仁的思想10-25
孔子与老子思想的相同11-11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比较06-27
课文《孔子》教案06-11
评价孔子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