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学素材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银行会计学素材

银行会计学素材 篇1

一、初心不改,19年风雨开拓路(背景简介)城市的脉搏涌动着无限金融生机,1999年华夏银行来到沈阳,将全新的金融理念和优质服务带给辽沈大地的千家万户。经历19年的经营发展,华夏银行沈阳分行以“诚信、规范、高效、进取”的价值理念赢得了市场的尊重和赞誉,现形成3家二级分行、23家营业网点、4家小微支行、2家社区支行的规模配置,在业内拥有良好口碑,取得了经营效益与营销业绩的双赢局面。(配图为沈阳城市取景、华夏银行沈阳分行大楼及部分营业网点取景)

二、爱在征程,促和谐进取建行(文化展示)

1、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团队

“以人为本”、“人人争优”是沈阳分行的人才的培养战略。通过拓展训练、运动会、羽毛球赛、纪念馆参观等丰富多彩文体活动,激发员工荣誉感、参与感、归属感。逐步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让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在和谐、向上、奋进、进取团队中体会“成就感”,实现“家园梦”。

2、客观至上、推行服务立行

服务是品牌,是形象,是核心竞争力!我行始终围绕客户需求抓服务质效,以超值服务、难忘服务为目标,从服务导入做起,规范服务标准、苦练业务技能,提高服务效率。沈阳营业部及鞍山分行营业部均获得过中国银行业协会授予的“百佳”服务网点称号,另有千佳网点1个,市级服务窗口2个,2017年初,在辽宁省银行业第二届业务技能大赛中我行代表队在30余家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获得服务情景展示第一名,在业界引起轰动,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应。良好成绩的取得更将激励我们踏实践行“以细节打动客户、以规范感染客户、以效率留住客户”的服务立行行动。

3、锐意进取、学习助力攀登

建立学习型组织始终是我行团队建设的目标,全员学习、轮流宣讲、内外培训、系统思考是我们一贯秉承的素质提升的有效方式。我行通过读书分享会、业务知识竞赛、行内外交流、外部授课等形式强化员工综合能力提升,并把学习作为一项工作任务,与考核和薪酬结合起来,建立起真正的“学习”文化。2017年在辽宁省外汇管理局举办的外汇知识竞赛中成功挺进决赛,在人行组织支付系统系统知识竞赛中取得团体三等奖荣誉。

三、斗志尤存,今朝再树“战狼”魂(赛前准备)1.高度重视,精心策划

通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精心策划活动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强化合作,全面推进技能大赛选手参赛及承办工作。(配图:工作协调会议)2.选拔人才,决战赛场

通过组织业务、技能比赛,在同城支行及二级分行进行技能大练兵,选拔优秀技能选手参与大赛。通过2轮理论与技能选拔大赛,严守参赛要求,优中选优,确定7名优秀选手参加总行技能大赛,并一举挺进北京决赛(配图各项选拔考试照片)。

3.强化集训,实战练兵。

为达到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快速提升,组织参赛选手积极集训,全力备战总行业务技能决赛。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示华夏沈阳员工风采,弘扬工匠精神,传承手工技能。(配用计算机环境选手照片、点钞环境选手照片、各种选手造型摆拍)

银行会计学素材 篇2

票据结算方式包括: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支票和商业汇票等。其他结算方式包括:汇兑、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等。这些结算方式在中级财务会计和银行会计教材中均有涉及, 内容繁多。

尤其是在银行会计课程中学习结算方式这一部分时, 学生通常感觉容易与财务会计所学的内容混淆。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已经学过这方面的内容, 而在银行会计中又出现新的会计科目和会计处理, 觉得难以理解。

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拟结合多年来在两门课程中的教学体会, 谈谈如何处理两门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安排, 同时介绍一些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银行结算方式的教学方法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涉及银行结算方式的内容有三处:第一处是在学习“银行存款”一节时;第二处是在学习“其他货币资金”一节时;第三处是在学习“应收款项”一节时。考虑到这三节所涉及的银行结算方式各有针对性,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1.在学习“银行存款”这一节时, 虽然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在这里会全面介绍所有银行结算方式的概念、特点和会计处理方法, 但考虑到一下子学习这么多的结算方式, 尤其是出现过多的银行结算的术语会使学生感觉吃力, 因此可以只讲解支票、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和汇兑四种方式。学生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已经对这些方式有所涉及, 尤其是支票。而对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 因为有较多的相似之处, 对比教学是最适合的方法。

2.在“其他货币资金”章节中全面讲解“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信用卡”。将这三种结算方式从“银行存款”一节移至“其他货币资金”一节中, 既能分解学习量, 又能将它们与其他货币资金的其他内容结合起来。在讲授“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性质、用途和结构后, 再辅之以较多的案例, 对这三种方式的掌握更加有利。

3.在“应收票据”章节中全面讲授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教材里应收票据只是从收款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 教师应全面介绍商业汇票结算方式的概念、种类、特点以及程序图, 然后引入应收票据的内容。对学生来说, 将商业汇票方式从“银行存款”一节移至这里, 比在“银行存款”中只凭借想象来学习要容易得多。

4.需要注意的是, 财务会计课程的重心是要求学生在熟悉这些结算方式基本特点的同时, 掌握每一种结算方式下购销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

教师在教学时应避免在各种结算方式的具体内容上浪费时间, 在这些方式全部讲授完后, 最好采用表格或者图解的方法对每种方式的会计处理进行对比, 可帮助学生强化记忆, 防止混淆。

假设购销企业均属于工业企业, 8种结算方式下购销双方的会计处理方法如表1所示 (见下页) 。

二、银行会计课程中银行结算方式的教学方法

(一) 银行会计的教学重点

由于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已经奠定了学习银行结算方式的基础, 当银行会计中再涉及该内容时, 教学中一定要突出重点, 以一定教学手段带动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围绕银行会计课程的教学目的安排好教学内容。

银行会计的一大特点就是会计核算业务与其经营业务密切相连, 往往同时进行, 具有统一性。银行职员接单审核, 对审核过的凭单进行处理、传递和登账的过程, 既是银行开展经营业务活动的过程, 也是完成会计核算的过程。业务活动结束, 会计核算工作也基本上告一段落。鉴于银行会计的这一特点, 学生在学习时既要掌握各种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也要对银行的经营业务了如指掌。

因此, 教师在讲授银行结算方式时应把重点放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支付结算的原则;二是支付结算的基本规定;三是支付结算的纪律;四是各种结算方式的相关规定;五是各种结算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 银行结算方式的教学方法

1. 以程序图带动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点。有的银行会计教材中会有结算程序图, 有的教材中没有。如果使用的教材中没有结算程序图, 教师则应在教学课件中下些工夫。

可将各种结算方式的程序图以及结算单据 (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信汇凭证、委托收款凭证等) 的格式体现在课件上, 讲解时不能忽略各种单据的填制和审核重点, 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银行结算业务。

比如, 银行本票结算程序及原始单据格式见图1、图2。

2. 着重讲授经办银行的会计处理实务。除学习各种结算方式的相关规定外, 学生还必须掌握银行业的会计处理方法。中级财务会计是从购销企业的角度学习会计核算方法;银行会计实务是站在经办银行的角度, 因此应向学生讲清楚会计主体的变化。

以银行本票为例, 应重点讲授以下内容:

(1) 出票行使用的会计科目。出票行应使用“本票”账户, 该账户为负债类账户, 核算银行签发本票收到的款项以及付款情况, 其结构如下所示:

(2) 出票行的会计处理。

出票行出票时:

如果持票人也在本行 (出票行) 开户:

如果收款人不在本行开户, 出票行付款时:

(3) .收款企业的开户银行的会计处理。

3. 采取表格归纳法对各种结算方式下的银行会计实务进行总结, 可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避免混淆, 如表2所示。

三、采用课堂讨论、写论文等方式带动学生对财务会计和银行会计实务进行比较研究

可在银行会计关于结算方式内容学习之后, 采用小组作业、写论文、课堂讨论等其他教学手段, 启发学生进行财务会计和银行会计相关内容的比较研究。例如, 将学生分成小组, 各小组可以任选一种银行结算方式, 在财务会计和银行会计领域进行比较研究, 并要求每组的代表以PPT的形式到讲台上展示小组研究成果。

开展财务会计和银行会计关于银行结算方式的比较研究,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两门课程内容区分开来, 同时也对启发学生的论文写作思路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2].志学红.银行会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3].谢获宝等.金融企业会计.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4].图解教学法在银行会计中的应用.陈其末.财会月刊, 2010;3

[5].温红梅等.银行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商业银行会计分析 篇3

[关键词]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准备金会计风险

商业银行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商业银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财务报表的编制、披露,都有其特殊的一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进一步深入的进程中,商业银行以上市作为其疏通资本补充渠道,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基本手段,已经逐步得到各方的认可。

一、商业银行会计的基本特点

1.管理内容的社会性。商业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生活的核心,是联结各会计主体之纽带,是调节货币流通的总枢纽。商业银行会计不仅管理本身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活动,而且管理其他会计主体的业务活动情况。

2.管理对象的货币性。会计管理对象均为货币,但一般会计管理中主要体现为各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货币表现,而非货币本身。商业银行是经营特殊商品——货币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的资金采用单一的货币形态,至于商业银行内部的固定资产等在其整个资产中所占份额很少。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固定资产净值占资本金的比重一般不得超过30%。因此,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对象基本上是货币和货币资本金的运作。

3.核算业务先导完成性。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与其各项业务紧密相连。商业银行核算过程就是商业银行业务处理过程,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是通过会计来完成的。例如,各项存款业务都要通过会计办理存取手续才能完成;各项放款业务也要通过会计办理放款手续才能完成。会计处于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第一线,而一般企业会计部门则处于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二线。

4.国家金融政策反映的直接性。商业银行会计通过第一线办理一系列银行业务,如放款、拆借资金等,直接反映国家的金融政策,引导消费、导向投资。同时,通过商业银行会计的监督作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的经营活动与财务活动进行监督,以促进各单位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政策,保证社会各部门的协调、高效发展。

5.内部监督机制的严密性。由于商业银行会计的性质、地位、作用等决定了商业银行会计的重要性。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会计必须准确、及时、高效。为此,商业银行会计采用严密独特的内部监督方式。必须建立科学的岗位责任制,严格的限额授权管理制度,配备计算机实时监控系统。

二、商业银行会计规范体系及贷款业务核算

1.会计规范体系。作为金融企业,商业银行会计规范体系将有以下特点:一是以新的《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为基础,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各类金融企业的特点,制定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二是在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金融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三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情况,完成包括表外业务在内的有利于防范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银行基本业务会计准则,作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

2.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核算。对贷款的核算,应该尽可能应用现代数据管理技术,对其相关的信息要素,可以选取一种最重要的分类标准,按此设置会计科目参与复式记账并在表内加以披露;至于其他方面的信息,则利用现代信息库技术,通过设置信息代码进行反映,这些信息代码要素在计算机内进行不同的组合,即可得出不同的分类统计结果。这些结果可在表外披露,以更好地满足银行内部及外部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此外,对于应付利息的计提,通过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按照定期存款的原定利率和实际存期逐笔计提,避免多提或少提的情况发生,保证利润的真实性。

三、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

我国现阶段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信息披露受到商业银行自身的治理结构、经营水平等的制约,必须考虑信息披露对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活动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商业银行的透明度是市场约束机制的必然要求。

1.对上市商业银行和非上市商业银行制定不同的披露标准:上市商业银行应按照证监会关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要求和时间进行详细披露;其他商业银行应根据经营规模大小、业务特点和不同的监管要求按照“侧重披露总量指标,谨慎披露结构指标,暂不披露机密指标”的指导思想进行披露。

2.加强会计报表附注内容的披露、制定有关资产质量、或有事项与衍生金融产品等方面信息披露的标准以及有关风险控制方面信息披露的标准。同时,明确报表附注必须披露的内容,加强附注披露的管理。

3.参照其他先进国家的惯例,建立提取普通准备金、专项呆账准备金和特别呆账准备金制度,使普通、专项和特别准备金互为补充。普通准备金是针对贷款的不确定损失计提的,是弥补贷款将来损失的一种总准备,具有资本的性质,在计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时计入资本基础。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是按照不良贷款的内在损失程度计提的,不计入资本基础,而要作为资产的减项从贷款总额中扣除,这样计算的资本基础能真实反映商业银行的资本状况,能得到国际间的认可。

4.商业银行正确披露对资本的内部评价机制和风险管理战略的信息,需要依赖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因此,对资产质量的规范披露需要商业银行不断建立和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提高经营人员的专业水平,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一个合适的资产信息披露规范。

四、改革商业银行准备金制度

1.准备金制度可以一步到位与国际惯例接轨,但准备金的实际提取要真正做到与国际惯例接轨则需要一个过程。按照目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水平,如果完全按贷款的内在损失计提呆账准备,估计应提取的呆账准备将是现有呆账准备余额的若干倍。在现阶段,这将大大超出商业银行的实际承受能力,使其经营难以为继。同时,也会造成商业银行的巨额亏损,损害我国商业银行的对外形象,进而有可能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因此,改革后的贷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不宜一步到位,而应确定一个过渡期,通过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

2.在过渡期内,应当允许商业银行在兼顾质量与效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前提下,按照先优质贷款后劣质贷款、先增量贷款后存量贷款的原则,先在部分资产质量较好的贷款品种(如个人消费贷款)以及新发放的贷款中推行新的准备金计提制度(即提取专项准备),待时机成熟时,再对全部风险性资产计提专项准备。

3.关于贷款专项准备的提取方式,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以贷款的五级分类为基础计提专项呆账准备,五级分类则是从企业经营管理、资产负债、现金流量、抵押保证等多方面对贷款风险程度做出的综合分析判断,是较为科学的定性分析方法,也是国际通用的方法。但这种分类方法对分类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容易出现较大的人为误差;另一种则是以“一逾两呆”为基础计提专项呆账准备,“一逾两呆”是按银行账面反映的贷款资产的实际状态进行的资产分类,直观性强,易于操作,主观成分低。如果以五级分类作为呆账准备金的计提基础,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要按照岗位职责分离、权限分级控制的原则,通过初分、复审、终审等环节合理确定贷款分类结果。同时,为确保分类结果的客观性,可以考虑引进外部审计制度。

五、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

商业银行存在一定的会计风险:银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银行会计制度的建设迟缓,无法满足银行风险防范的需要。银行内部控制没有落实,内部相互制约机智不健全,银行人员素质不高,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在银行会计业务中得到广泛应用,高科技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利用高科技犯罪,给银行造成的损失隐蔽性更强、危害更大。

要防范这些风险,首先要建立健全适应商业银行经营要求的会计管理体制,应尽快改变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主体虚拟的现状,应改革现行分级分散的会计核算体制,在建立全行统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行大集中、管理型的三级核算新体制,各商业银行还可以考虑采用基层领导轮换制、会计人员委派制、稽核特派员制度等办法,从人员上保证全行集中统一的会计管理落到实处,进一步防范、化解“本位主义”引发的银行会计风险。其次,要加强对银行风险的内部会计监督,构建防范银行风险的监督保障系统,加强银行会计信息的披露与揭示,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最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各商业银行一定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致力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本土化的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通过这些人才,消化吸收国外的先進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银行会计学论文银行金融学论文 篇4

姓名:陈建超

【摘要】银行会计实验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授课教师结合专业和学生学习特点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创新,通过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因素,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验教学;银行会计学;摸拟教学

一、引言

由于与商业银行业务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银行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有些学生由于前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十分牢固,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感到费力,对学习逐渐丧失信心;但我们发现,他们对实验教学往往很有兴趣,动手能力也不差。如何充分引导他们的这种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正是我们在银行会计实验教学中不断探索的内容。

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银行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的统一性,长期以来,银行会计学的实验教学基本借助外购的商业银行模拟教学软件对虚拟的业务内容亲手进行处理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模拟分支机构设立和虚拟银行业务岗位设置,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按实验教程要求的资料、方法和步骤进行分岗协作或个人独立实验,验证性地观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实验后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写出实验报告。通过这种实验模式,学生虽然,但仍存在以下教学难点:(1)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实训系统绝大部分是采用纯软件方式来实现,学生无法完成相关凭证打印、刷卡交易、密码小键盘及ATM查询功能;(2)在银行联行往来结算过程中,收报行使用的会计科目难以理解;(3)商业银行外汇业务中,国际结算方法众多,使用单据复杂;(4)经理国库业务中预算收纳和报解的核算难以理解。加上结算业务中使用的凭证联次众多,传递方向复杂,学生经常觉得无所适从。由于以上内容的高实践性特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显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化难为易,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索、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是本文的研究目标。

二、创新教学方法,活化实验教学

(一)完善实验教材

为了解决上述银行会计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在银行会计学实验教材方面进行完善。目前不少高校实验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与实验教学软件配套的操作手册,以这种资料为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验课程结束后只会使用软件,不了解软件的基本原理,即软件究竟是基于什么理论开发出来的,也就是说,他们无法从现有的银行会计学理论上来弄懂银行业务的记账原理,只是简单地把银行会计教学等同于用计算机和业务软件完成另一种方式的实验。

实验教材方面,不能仅仅成为某软件的操作指南或只是简单地对一些子系统进行设计,应该既对银行业务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说明,又注重分析银行业务处理的基本原理。

(二)以模拟情境教学法为辅助教学手段

由于学生没有金融工作岗位的实际接触,直接导致学生对枯燥的银行会计学知识很难理解。为解决此问题,任课教师在实验教学时可采取模拟情境教学法,给学生以真实的银行环境,这些场景中具有与实际相同的功能及工作过程,只是活动是模拟的。比如在讲解“银行汇票”业务时,教师把每4名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分别代表甲(银行汇票申请人)、乙(出票行)、丙(持票人)、丁(代理付款行),摆放两张桌子,分别作为乙、丁的办公场所。为求得更为真实的感觉,我们专门制作了银行标牌,连同申请书、汇票等票据置于其上。情境布置好后,通过学生亲自传递凭证、操作模拟银行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并能在头脑中形象地呈现出清晰的银行汇票业务操作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加深对这一业务核算的理解的目的。最后由教师对经过学生核对的票据进行最后把关,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让学生分饰不同的角色,通过“轮岗”,让他们了解不同主体的行为及会计处理。

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在一个相对现实的环境氛围中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具体的、形象的全面理解,因而较易为学生接受,并且一旦学懂之后,将比来自讲课和阅读得到的知识更加牢固;另外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模拟情景比阅读材料更加有趣,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必然更好。

(三)精心设计实验教辅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金融业务凭证的填写和单证的流转,为了加深学生的形象认识,尽量找一些金融部门使用的真实凭证给同学们展示。总账、分户账、日计表、日结单、各类委托书以及托收承付凭证等基本上可以从银行购买,做到与银行实际工作所用的一致。对有些不便向学生们展示的银行重要空白凭证(存单、存折、支票、信用卡、汇票、本票、联行报单、限额结算凭证等)和有价单证(定额存单、定额汇票、定额本票、金融债券等),更多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计算机屏幕向学生们介绍有关单证的内容、格式和基本操作流程。

(四)充分应用图解教学法

银行会计核算往往涉及多个行处针对同一业务的不同会计处理。因此,银行会计核算具有涉及会计主体多、资金流转环节多、业务流程复杂的特点。学生首先需要弄清该业务涉及哪些行处,然后厘清各行处之间的关系,了解各行处针对该笔业务的核算手续,正确确定资金汇划方向,最终才能正确做出相关各行处的账务处理。采用图解教学,将业务核算过程中涉及的各个行处的上下级关系抽象概括为图表形式,同时标注资金的流转方向,形式直观简洁,图文并茂,十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银行会计实验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图解教学法。

对于从总行至经办行等各级清算中心的上下级关系和账务处理,可以利用绘制金字塔式的树形图的图解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在结构图中标注各经办行的借差或贷差,可以清晰了解联行之间的资金清算汇划方向是由贷差行划往借差行,并且是通过在各上级行处的备付金存款的调增调减来实现资金的清算的。由于图表上能清晰地显示出上下级关系,因此很容易确定某个会计主体在整个汇差资金清算体系中的位置,再结合汇差资金的清算方向确定各下级行处在本行

,将各下级行处借差和贷差相抵减后确定是本行处占用他行处资金还是他行处占用本行处资金,据此调整自己在上级行备付金存款的增减。下级行处对上级行处应用资产类科目“存放联行款项——存某上级行备付金存款户”核算,上级行处对下级行处应用负债类科目“联行存放款项——某下级行备付金存款户”核算。最终确定各科目的借贷方向,成功做出相关会计账务处理。

(五)加强实验室的“软”建设,实现实验室网络化

目前实验室建设存在“重硬轻软”现象。相当一部分高校都建有电算化实验室,配置了可基于不同平台运行各类商品化实验教学软件的先进计算机设备。也许因为其它标准难以量化,人们常常以实验室拥有多少实验设备作为衡量该实验室水平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导致长期以来人们注重实验室的设备投入,而忽视实验室的管理、实验体系的设计、实验内容的升级、实验方法的重构、实验组织的创新等“软件”建设,致使许多先进设备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或束之高阁,或降级使用。

实验室的网络化建设使银行会计实验模式多元化。基于网络技术,可以将传统实验中主要环节讲解转化为全程实验的多媒体演示;可以将传统银行会计实验以教师指定任务为中心的集中化模式转化为会计实验视频点播的个性化模式,推进了传统银行会计实验教学向多媒体实验、远程实验和个性化实验的转化,加速了银行会计实验模式多元化进程。

会计实验室的网络化建设可以极大地促进会计实验资源的公共化。网络化可以使实验资源,特别是案例资源,在一定的管理机制下,通过外部不断地充实

和完善,使实验资源关注者的协同效应发挥到极致,极大地丰富实验资源,提升实验资源的应用价值。

三、结论

银行会计学的实验教学是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高校要实现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从实际出发,进行持续的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银行会计学习心得 篇5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会计在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工作是银行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实现银行上述职能的重要工具,银行会计是我国市场经济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核算、反映和监督实现对国民经济进行组织、控制、调节的管理职能.银行会计的职能主要包括:

1、组织办理银行业务,反映资产、负债的变化;

2、反映银行资金运作状况,考核经营效益;

3、反映货币政策执行和信贷资金活动变化;

4、提供企业经济信息,为银行拓展业务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银行是社会资金活动的枢纽,是调控社会资本周转过程和运行方向的基本机构。具体来说,中央银行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经营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

通过对银行会计学的学习,我才慢慢的了解了银行以及银行会计学的重要性.银行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有一定的难度,它要求学员具备会计学、货币银行学及国际金融学的有关知识。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味的将书本中各项内容都学个精通.后来学员不妨参考一下我的意见:在学习本课程时应着重把握基本的核算方法,对于教材中有关内部控制及实务操作方面的介绍,作一般了解即可。

因为银行会计与其他部门会计相比,具有较突出的特点:

1、银行会计和业务紧密相连

2、银行会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3、银行会计具有高度的原则性

4、银行会计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所以,学员在学习银行会计学的时候应当树立一个高尚的思想之墙.始终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事实求是的精神,以为国为民的高尚节操指导的行动,防止行为腐化和犯罪.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拷问自己,鞭策自己,我自己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始终以为人民服务的心态办事吗?

个人认为:学习一门功课,关键不在功课用出的大小,而在于自身的行为节操能否得到提高.试想,一个道德败坏的人,掌握的国计民生的命脉,那么后果渴想而知。许许多多的事实告诉我们祸国殃民的祸害往往只是因为一念之差。所以,树立强烈的道德法律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作为一名财会人员不能自满,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会计制度不断改革、完善,新制度不断出台,面临新形势与职责,会计人员不仅仅是做帐、核算,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能否表演好,关系到我们财务人员的使命,如果不注重学习新的财务知识,就会落伍,就会被淘汰。所以必须处处不断地学习和丰富自已,更要拓宽自己的视野。作为一名企业的财务人员,不仅要熟悉和撑握财会知识更要熟悉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熟悉内部监督、考核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立足于地。

第二,财会工作除了记帐、算帐,对现金流量要有深刻的认识还要知道会计是一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门学科,除了需要了解会计本身,还要了解商界、金融界各项交易,透过交易这个“现象”,发掘它的“本质”,还给它本来的面目,然后用会计文字来表达在帐目上。

第三,做勤勉的会计财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被误解、受委屈,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良好的心态和素质,因为“会计人”的累,不仅体现在“身累”,更体现在“心累”。一年到头终日忙碌,逢年过节还要加班加点,却难以总结出自己每天都干了些什么。

第四,要有宽广的心胸和气度,能包容他人的缺点,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要看他的胸怀有多大。与自己不喜欢或不喜欢自己的人相处,是对胸怀的一个极大的考验,做大事的人的胸怀都是宽阔。

第二,要有无私的胸怀,良好的心态,甘于平凡,甘于清贫,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公正的处事原则,是一个会计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

第四,决不要轻视底层的基础工作,凡事都要从基础工作做起。如果你耐不住枯燥乏味的数字,别在这一行浪费时间,做任何工作都要专心对待,“敬业”是任何时候都必须的,这也是对人的个性的一种磨练。

行业会计银行会计作业 篇6

2、B公司因急需资金,申请将一张200 000元3年期定期存款单提前支取,假设定期存款利率为6%,活期利率为2%,已存半年,银行同意受理,会计分录为。

3、小王急需资金将2万元定活两便存款要求提前支取,已存6个月,6个月定期存款年利率2%(按银行规定,利息打6折),会计分录为。

4、2010年12月25日建行向丙公司提供了200万元的3年期的信用贷款,贷款年利率8%,每季付息一次,手续办毕款转入丙公司的账户,会计分录为。

5、2011年1月2日,开户单位中国移动公司持商业承兑汇票办理贴现,商业承兑汇票的到期日为4月2日,票面金额1000000,经审核后予以办理(月贴现率为0.5%),银行按月计提利息收入,4月2日贴现银行收到付款人开户行退回的委托收款凭证及汇票,当日中国移动公司账户内存款余额为500000。

银行会计学素材 篇7

《评估报告》客观地评价了中国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报告指出:2007年1月1日,1 570家上市公司被首次强制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其财务报表。财政部协同相关监管机构,提供了支持上市公司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南和监督机制。财政部会计司撰写并公布了一份《中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2008年再次公布了一份类似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以大量事实论证了企业会计准则持续平稳的执行状况,并最终得出结论,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了对适用会计准则和报告规定的高度遵循,这是世界银行对中国会计准则实施情况的充分肯定。

《评估报告》也指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税收规则倾向于影响一般目的财务报表的编制。为了满足税务机关确认应税收入和可抵扣费用的要求,一般目的财务报表的编制者通常倾向于遵循税务规定。二是公司及其审计师在实施中国会计准则时面临一些实际的限制。一些企业会计和审计师在执行适用准则时对于公允价值和减值损失概念的应用面临困难。三是考虑到中国的经济规模,专家对不动产、厂场和设备进行估值仍存不足。四是在银行一般目的财务报表中,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提取主要基于审慎规定。银行一般以中国银监会批准的准备金提取模型为基础来计算贷款无担保部分的减值。该方法可能会产生与遵循会计准则所不一致的结果。五是未决赔偿的技术准备金的折现方法有别于国际公认原则。保险公司需要遵循中国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技术准备金计量的规定,其具有固定的模式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采取的计量原则有差别。

(四)第四部分——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本部分主要描述了中国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情况。《评估报告》肯定了我国审计准则建设的成果,指出:中国审计准则的运用要求审计师对风险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形成一个包括系统、交易和余额测试的审计战略和计划,可以使审计师获得足够的审计证据以表达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

《评估报告》指出了在审计准则实施中不同事务所之间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一般而言,对适用审计准则的遵循水平在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存在差异。相对于中小型事务所,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一般显得更倾向于有效地遵循审计准则。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将受益于审计实务的进一步改进。

(五)第五部分——对财务报告质量的观察。本部分对中国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进行了评估,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反映实务中具体准则的执行情况以及财务报告提供有效信息的数量和有用性。

《评估报告》充分肯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促进作用。报告指出:中国的财务报表使用者似乎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比较满意。与银行、信用评级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代表的访谈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上市主体(包括上市银行和保险公司)提供的财务信息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和期望。这可以广泛归因于公开交易的企业在运用中国企业准则后质量的改进,并且经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拥有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其财务报表得到高度信赖。

《评估报告》指出了我国企业财务报告质量各地区参差不齐的不足:企业财务报告质量在中国各地不完全相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务报表编制者和审计师在恰当处理复杂会计和审计问题上能力相对薄弱。

(六)第六部分——政策建议。本部分在充分肯定中国会计审计改革的成就和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系列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进制度性框架以扩大准则执行范围。报告建议:1.当审计中涉及公共利益(无论该主体的法律形式)时,要求对法律主体的财务报表或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通常情况下,这些主体应包括上市公司、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以及其他大型主体,其中包括一定规模的国有企业(可通过其收入金额或拥有的资产量或雇员数量来确定)。2.要求公共利益主体(不仅是目前的上市公司)向公众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及其附注。3.银监会和保监会监管范围内的银行及类似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均应经过财政部和证监会批准的审计师进行审计。

二是加强各相关部门机构的能力建设以提高监管效能。报告建议:1.财政部继续努力保持其工作人员的高水平技能,以确保中国高质量的企业财务报告。2.证监会应聘用更多专业合格的且有经验的会计师,并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进一步加强未来对财务报表和审计执业检查的有效性。3.银监会、保监会应当建立一个核心团队,并进行补充培训,以发现银行和保险公司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和审计违法行为。4.中注协需要更多合格的人员,包括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以开展审计实务检查。

三是改进监督和强制执行以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和财务报告工作的重视。报告建议:1.审计师应当揭示关于适用标准的违法行为,以引起法定监管部门的关注,为银监会和保监会履行其职能的能力提供补充。2.履行告知程序以提高对财务报告规定的遵循程度。相关监管机构应当持续激励公司主体的最高管理层遵循会计和财务报告准则。财政部可为全国各地的企业财务主管和会计人员引进推广课程,以传播会计和财务报告准则和实务的最新进展等方面知识。

四是加强学术和职业教育及培训。报告建议:1.应当检查大学水平的会计课程以确保中国大学遵循一致的方法。2.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应按国际先进实务接受更多会计和审计规定的实践培训。3.鼓励和说服国有企业会计人员参加新会计技能的培训项目;公司也应该持同样的态度支持员工的培训和学习,以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4.财政部应当制定进一步的指南,以安排提供有关会计和审计准则以及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实际执行方面的高质量培训项目。5.中注协应当更新其职业会计师的执业培训要求。6.财政部和中注协应强调职业后续教育的重要性,以确保满足其会员提升职业知识的要求。7.应当鼓励财务报告过程的实务参与者参加教育和培训,使之有效地履行其职业职责。这一建议涵盖了企业会计师、监管者、审计师和税务官员。

三、关于世界银行《评估报告》的发布及各方评价

《中国会计审计评估报告》完成后,世界银行与财政部2009年10月29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发布会。世界银行副行长佩内洛普·布鲁克、首席财务管理官兼财务管理局局长托尼·赫加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主席罗伯特·邦特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理事杨·安格斯通、亚太地区会计师联合会主席卡姆莱什·维卡塞等来自世界银行和20多个国外会计执业组织、监管机构的80多位国外代表,以及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国家会计学院等单位的40多位国内代表参加了发布会。

财政部李勇副部长出席发布会,并在开幕致辞中高度评价世行评估项目。李勇副部长指出,G20和FSB高度重视财务报告在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稳定中的作用,并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加强各国对国际公认的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的遵守。世界银行对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建设及实施的评估,既是落实G20和FSB倡议及其工作计划的重要举措,也是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参与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尝试。李勇副部长感谢世界银行长期以来对我国会计审计改革的支持,并表示“中国典范”的总结是对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建设和实施成果的充分肯定。财政部王军副部长在发布会前一天会见了布鲁克副行长一行,就世界银行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技援项目、ROSC中国会计审计评估工作以及进一步加强双方在会计审计领域的合作问题交换了意见。王军副部长表示,我国会计审计改革取得的成绩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广大中国会计审计人员的共同参与,世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等国际组织给予的支持。

世界银行佩内洛普·布鲁克副行长、中蒙局刘晓芸局长,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理事杨·安格斯通,以及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印度尼西亚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泰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都对我国在会计和审计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和赞赏。新华社、国务院门户网站、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网、中国证券报、中国会计报等媒体在报道发布会时一致评论,“世界银行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建设和实施以及相关法律、市场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本人代表财政部会计司在发布会上做了总结,对于世行的《评估报告》发表如下意见:

(一)世行《评估报告》对中国会计审计的评估结论的评价是客观的、恰如其分的。

世行《评估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国会计审计改革的成就,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了一些不足。总体而言,《评估报告》对中国会计审计评价报告的结论是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估报告》的结论也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欧盟和香港有关方面对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及其实施的评价基本一致。

(二)世行《评估报告》是对中国财政部、其他监管部门及公司会计和独立审计师、会计学术界等有关各方共同努力工作的褒奖。

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高度重视世行此次评估,积极协助世行评估项目组高质量地完成评估工作。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建设和实施所取得的成就,是与上述部门等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采用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会计审计准则确实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三)世行《评估报告》所反映的我国会计审计改革的成就,得益于世界银行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帮助。

需要强调的是,在中国会计审计改革过程中,离不开世界银行技援项目的支持,更离不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审计鉴证准则理事会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等相关国际组织所给予的技术支持。上述有关方面为中国会计审计改革取得的成就做出了贡献。

四、世界银行中国会计审计评估项目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各国落实G20倡议和FSB工作计划。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正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强化国际金融体系是其中重要工作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有关各方认识到,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对于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稳定至关重要,实现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必须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并严格执行。G20和FSB要求各国加快推进会计国际趋同,以实现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目标,并高度关注各国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市场经济基础性规则和制度的遵循情况。世界银行的评估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为基准,要求各国缩小其与国际准则的差距并提供改进路径和时间表。在这一背景下,世界银行经过一年的努力,论证了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已经实现了国际趋同,并将进一步与其实现持续全面趋同。可以说,中国响应G20倡议和FSB工作计划,已经为应对金融危机在会计审计方面做出了贡献。

(二)有利于我国顺利通过FSAP评估。

目前,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正着手对其成员进行金融部门评估规划项目(FSAP)。我国的FSAP评估已于2009年9月启动,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ROSC项目对会计和审计的评估是FASP一个组成部分。《评估报告》的发布意味着ROSC中国会计审计评估比中国FSAP整体项目提前了一年。同时,在整个世界银行评估项目的进行过程中,财政部作为牵头部门,有效地组织协调了各利益相关方,其中包括政府机构(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监管机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会计职业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银行、保险公司、国有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企业会计人员和学术界等,最终协助世行成功完成了最终报告。在此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FASP其他方面的评估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有利于提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认可程度和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影响力。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成果得到了世界银行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高度认可,夯实了中国会计审计准则趋同和有效实施的基础,从而大大地提升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认可度和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影响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响应G20和FSB的倡议和承诺,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随着中国准则制定水平的加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根据中国的准则,对《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进行了修订。2009年4月,中国还倡导成立了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AOSSG)会议机制。11月马来西亚第一次会议的成功举办,预示着亚太地区将成为继美国、欧洲之后主导国际准则制定的第三极,中国将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将根据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的要求和工作时间表,积极投身到新一轮改革之中,进一步完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立全球高质量会计准则做出贡献。

五、高度重视《评估报告》,努力改进和强化相关工作

世行的评估报告在充分肯定我国会计审计改革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系列政策建议。我们认为,世行指出的不足是中肯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尽快发布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修订完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

我们将根据《评估报告》提出的各项意见,以及国内外各界对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的反馈,修改并尽快正式发布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并根据路线图的要求和工作时间表,进一步推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在建设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修订完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持续提高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

(二)继续扩大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范围,促进非上市的国有企业提升财务报告的透明度。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35个省(区、市)的大中企业执行了企业会计准则,我们将积极促进剩余地区尽早实施会计准则,从而实现在2011年前我国所有大中企业全面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为建立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奠定扎实基础。与此同时,积极探索涉及公共利益的非上市企业向公众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表问题。

(三)持续加强监管部门的能力建设。

《评估报告》对于加强各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的能力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就财政部会计司而言,在世行支援项目的资金支持下,多次派送专业人员出国学习。2005年全面启动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建设,并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会计司专业团队由40人组成,其中多数成员有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世界银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至少1年及以上的经历,对提高这些人员的专业能力、外语功底和综合素质具有很大帮助,这对中国会计准则建设、国际趋同与等效以及有效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今后能够与世行继续加强合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打造一支有实力、高质量的专业团队。

(四)切实改进会计教育和职业培训。

浅析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措施

作者简介:贾玉华(1963-),吉林四平人,吉林银行审计部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1-0051-03

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让各国银行业监管者再度重新审视本国的金融监管政策。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各类金融企业都要加强风险管理,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商业银行业的资产在整个金融资产中比例较高,商业银行体系的安全始终受到密切关注。在当前危机持续深化的复杂环境中,如何做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对监管者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会计监管作为商业银行外部监管的基础之一,其运行有效与否对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意义重大。

一、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概述

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是通过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主体,对商业银行的会计活动和行为及相关内容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种制度或一个过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主体有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门、审计机关、银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根据主体的不同,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被分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管。其中,以银监会为代表的政府监管是主体和核心,以民间审计和银行业自律为主的社会监管是重要补充和环境保障,它们与商业银行内部会计监管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会计监管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的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会计人员、会计机构设置以及相关会计活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管理”;第三十六条规定:“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责令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如实向社会公众披露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状况、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变更以及其他重大事项等信息”。《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结算、呆账等情况随时进行稽核、检查监督”。另外,政府监管还包括对商业银行进行的效益监管。《银监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报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经营管理资料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即通过各商业银行机构报送的会计报表,特别是损益表,分析其经营效益及盈利情况,并检查是否存在效益管理混乱现象,要求商业银行具备正常的盈利能力也是保障其正常经营,抵御风险,并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二、加强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的必要性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外部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也逐步加强。但由于种种原因,外部监管效果不如人意。一些消极金融现象仍禁而不止,并时有泛滥。就商业银行来说,有些银行受自身利益的驱动或业务部门考核的需要,不顾会计法规的严肃性和强制性,随意篡改账表,如大量逾期呆滞贷款不单独列账,少提呆账准备、应付利息、折旧等以增加利润等。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外部会计监管来加以遏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从外部会计监管依据看,我国会计监管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存在会计监管专项法规空缺,部分已有法律法规不完善、操作性不强或不适应银行业发展等问题。从监管主体看,政府监管是外部监管的基础,但政府监管存在多方共管,易出现监管盲区或重叠的情况。目前,商业银行监管由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共同行使监管权力,以银监会监管为主,其他部门辅助。但具体实施监管时,却各自为政,容易出现监管真空,信息共享机制也无从谈起。从外部会计监管的实施看,由于当前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体系不完全匹配,这增加了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实施审慎资本监管的难度,也无法实现监管资本的可比性。上述问题给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的有效运行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加强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有利于维护金融秩序,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存在一定问题,但仍然要重视外部监管。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特殊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一般企业或公司有着巨大差别。它的经营目标除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外,还应照顾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稳健。商业银行的运作资金大部分来自储户的存款,这一特殊的资本结构表明存款人在银行中具有最大的利益要求。但是,分散的存款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对银行的股东和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更没有专门的技能来分析和监督商业银行对资金的运用、会计信息质量、经营活动状况等情况。同时,从客户角度出发,评价金融产品的质量,除了其收益外,还必须考虑其安全因素,包括产品提供者的可靠性和产品本身的安全性。客户往往不具备了解该产品信息的条件,而作为金融产品出售者的商业银行,却具备丰富的信息来源和信息分析能力,可以利用其在交易中的有利地位,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不顾客户利益,或者利用客户尚未知晓的信息抢先进行交易,或者隐瞒有些信息,并欺骗客户。有鉴于此,外部监管者必须作为广大存款人及公众利益的代表成为商业银行的外部重要监管者,以加强对商业银行的会计监督和管理。

三、商业银行加强外部会计监管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与健全外部会计监管法律制度

各项监管法规要根据金融业务的开展及时调整修订,避免出现监管纰漏。监管部门要以现有的金融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和完善各种会计监管实施办法和操作规程,尽量把实际工作中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补充进去,逐渐充实完善。监管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公开办事程序和操作规程,处理问题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会计监管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针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空白,需要摸索制定一些必要可行的法律法规,保持开放的眼光,做到取长补短,扶持国内银行业稳步发展。

(二)明确界定商业银行外部会计监管主体的监管职能

要协调各外部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银监会、人民银行的互动协调机制。银监会在制定银行业会计准则时,必须考虑中央银行的立场和角色,并发挥中央银行的行业优势。同时,以各类会计师事务所、银行业协会和媒体为主的社会监管作为重要补充,可以弥补监管当局的不足,更好地预警风险。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外聘审计师在保证银行会计核算真实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由于外聘审计师的意见有助于确立财务报表的可信度,有效防止银行管理层的舞弊与错误,因此,有关监管当局(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应强化商业银行外聘审计师的准入审批机制。在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外聘审计师执业行为的基础上,完善信息披露的监督控制机制,加大对虚假信(下转61页)(上接52页)息的处罚力度,以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建立外聘审计师向监管当局提交报告书制度和银行、外聘审计师、监管当局三方联席制度,从而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外聘审计师保证银行会计核算真实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确立完善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只列示主要财务报表项目,一些非主要、但对评价银行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十分重要的项目通常无从体现。从整体而言,我国银行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偏低。国内银行会计监管主体要综合吸收国际监管标准和会计准则,努力提高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质量和实施力度。积极借鉴IASC关于会计核算的有关标准,对我国银行会计核算和评估进行修改与完善,从而为有效的外部监管提供标准。

(四)打造高素质的会计监管队伍,加大监管力度

任何决策都无法排除风险识别和判断的主观错误,这就要求银行会计监管人员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和市场分析能力,尽力控制风险损失。同时,监管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对违规问题要坚决查处。查处力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辖区内金融秩序的好坏和金融风险的防范。各监管职能部门要达成共识,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从维护金融秩序大局出发,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实事求是,依法查处,敢于动真碰硬,以体现会计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责任编辑:文峰)

参考文献:

[1] 吴越、刘鸿.商业银行会计监管的要素、内容和方式[J].商业时代,2007,(20).

[2] 吴越、吴倩.对商业银行加强会计监管的必要性及措施[J].浙江金融,2007,(07).

上一篇: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下一篇:探望权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