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共12篇)

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篇1

第一条:为促进企业职工教育工作,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素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为开发和提高企业职工的职业能力,适应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对职工进行的政治、文化、技术、业务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企业职工教育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履行本规定的职工教育职责。实施职工教育的管理工作,第四条: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制订企业各类人员的培训规划、预算,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对相关人员开展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及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等;建立、健全企业各项教育培训管理规章制度;做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统计工作及基础资料和职工教育信息库管理工作。

第五条:财务部根据人力资源部教育培训规划,依照有关程序列入预算,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后使用。

第三章职工教育的内容

第六条:职工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一)政治理论、职业道德教育;

(二)按岗位规范进行的专业技术、工作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培训以及适应性的培训;

(三)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的继续教育;

(四)对企业富余职工进行的转岗培训;

(五)根据需要对职工进行的高等、中等学历教育。

第四章职工教育的范围

第七条: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包括:

1.上岗和转岗培训;

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

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

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经费支出;

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

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

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

1O.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

11.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

第五章经费来源

第八条:职工教育经费的来源有:

(一)按照国务院、财政部、省财政厅有关文件规定,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2.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

(二)属于企业开发新技术、研究新产品的技术培训费用,可直接在成本中列支;

(三)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的培训费用(包括出国费用),可在项目经费中开支。

第六章费用报销

第九条:经企业批准参加大专、本科学历教育的学费,凭毕业证及学费发票由企业按一定比例报销。其中:XXXX管理、法律专业由企业报销80%,其他专业由企业报销60%。

第十条:经企业同意参加各类培训教育并取得合格证书的,凭合格证及培训发票由企业报销。

第十一条:专业技术人员考评取得认资资格证书凭证凭发票报销。

第十二条:职工教育经费应单独建帐、专款专用。根据归口管理原则,教育经费由人力资源部审批开支。

第十三条:建立健全职工教育经费严格审批手续,不准截留挪用。当年用不完的,允许结转。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由审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和审计。

第七章附 则

第十四条:本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以法律法规为准;第十五条:本办法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篇2

一、职工教育经费的来源

2006年财政部长第41号令公布的《企业财务通则》第44条明确: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 专用于企业职工后续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国发[2002]16号) 第19条规定:各类企业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 承担相应的费用。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 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按2.5%提取, 列入成本开支。企业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 都应按规定比例安排资金用于职工技术培训。

二、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的办法

计提职工教育经费的统一规定是在成本费用中列支, 与企业所得税法规便产生了直接的因果关系。2007年12月国务院令512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确定了职工教育经费的实际基数和扣除比例标准。实施条例第42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在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 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本条不局限在1.5%~2.5%之间, 而是将职工教育经费的当期扣除标准提高到2.5%, 且对于超过标准部分, 允许无限制的往后纳税年度结转, 允许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全额在税前扣除, 只是在扣除时间上作了相应递延。因此, 即使有时当期多列报职工教育经费, 从税收角度来说不属违法, 也给企业开展职工后续教育与培训创造个较为宽松的经济条件。但其前提应符合《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文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特殊事项。这是确保企业职工学习权利和提高他们基本技能的政策基础。

关于计提职工教育经费的工资薪金基数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第17条:“工资薪金支出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 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职工的所有现金或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 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 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相关的其他支出。地区补贴、物价补贴和误餐补贴均应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因而依照税法规定, 从2008年1月1日起, 由于税前扣除变“计税工资”为“据实工资”, 计提的基数大, 计提的比例提到2.5%。企业能够支配和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增多, 职工教育与培训机遇更多了。

三、职工教育经费的财务处理办法

新税法规定,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 允许无限制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以及《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规定:“关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和考察, 其一次性单项支出较高的费用应从其他管理费用中支出, 避免挤占日常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开支”。企业在财务处理上可以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也可以在当期成本费用中列支。但在税法上, 企业在各种途径中列支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当年只能二者合起来的2.5%的范围内税前扣除, 超过的部分在今后的纳税年度税前结转扣除, 这仅限在与当期经营损益有直接关系的职工教育经费开支。

对于与当期经营损益没有关联项目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 根据《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文件规定, 对新建项目、引进项目、投资项目等资产化管理项目, 可在投资项目中提取职工教育经费, 用于施业人员的职工教育与培训。国有林场普遍是以营林工程投资项目为主要经济事项,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 理应在“营林成本”、“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成本科目反映。即依照财政部制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所规定的财务处理原则, 以工资薪金总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时, 可综合汇总账务。

借:营林成本

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生产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企业高管人员报支职工教育经费的监控办

单位在对职工进行的职业技能培训之外, 有时还安排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参加费用相对较高的培训和学习。学习费动辄几万或十几万元不等, 对这些高管人员的大额培训支出应区别对待。依照财建[2006]317号文件规定: (1) 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 所需费用由个人承担, 不能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2) 为保障企业职工的学习权利和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 职工教育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为此, 对企业高管人员报支大额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也就只能以不应超过年度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的40%为限, 属政策授权监控范畴。

在涉及个税方面, 享用这些大额培训的高管人员, 是否存在按企业支付的培训费用计入工资、薪金总额, 缴纳个人所得税, 到目前为止尚无明文规定。现在我国立法条文中附加一个尾巴, 以“其他”或“等”代替挂一漏万的做法令人不可思议, 给执法部门许多弹性的自由裁量权, 这是中国式立法制度的“通病”。然而要面对现实, 如果是单位委派个人参加学习培训, 单位与委培单位签订合同, 且培训费是以单位名义直接汇给委培单位的, 笔者认为不需要承担个税。如果个人以发票报销等方式取得的单位职工教育与培训费, 则有可能比照“工资薪金所得———其他所得”承担个税的风险。这仅是一种警示。

五、违反职工教育经费管理规定的处罚办法

改进高等教育经费拨款制度 篇3

1国家的高等教育投入侧重于部分地区的部分高校,这种“扶优保重”的政策,致使教育投资出现明显的“马太效应”,人为地加大了部属院校和地方高校之间的差距,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完整的学术生态环境。

2为了获得教育经费,许多地方院校放弃建设暂时缺少吸引力的优势学科,积极增设一些生源好、学费高的“大众”专业,遏制了高等学校自身特色的发展。

3尚未建立教育经费的督导和激励机制,从全国来看,每年都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外,这种拨款制度没有竞争,缺乏激励,不能实现教育经费的最优配置。

建议如下:

1建立以国家重点学科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经费拨款制度。这样能充分调动各类高校发展特色学科的积极性,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适时调整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方向和结构,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和优势、全面支撑各行业和区域发展的国家重点学科体系,满足国家现在和未来的需求。

2倾斜西部高校,缩小地区差距。据统计,目前既是“211工程”又是“985工程”的高校全国共有59所,其中西部高校只有6所,要缩小地区间高等教育的差距,教育经费拨款有必要向西部高校,特别是有国家重点学科的西部地方高校倾斜。

3建立经费拨款监督机制,督促高校教育经费落实,为了保证教育经费拨款能够按照法律规定足额到位,我国应成立专门的“拨款委员会”,对各级政府教育经费拨款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以保证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篇4

一、职工教育经费的来源

根据《关于集团公司职工教育经费提取比例和缴纳的通知》(矿司[XX]105号)精神,集团公司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比例定为企业职工核定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点五。基层各单位要按照规定比例及时足额提取;其中,基层各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1.5%提取使用;集团公司本部按照集团公司职工工资总额的1%提取,由集团公司统筹使用。

二、职工教育经费的开支范围

1、开支范围

主要包括:

⑴培训(养)费。指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职工学历教育培养费;职工岗位培训、安全技术教育、职业资格培训等培训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业务短训和业务进修培训费;职工参加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品行习练费用等。

⑵兼课酬金。指聘请兼职教师的兼课酬金。

⑶开班费用。指由集团公司和矿(厂、处、院)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开班所发生的薄本费、培训资料费、出卷费、阅卷费、监考费,学员在培训学习期间的住宿、交通费等。

⑷评审、鉴定费。指集团公司在职职工晋升工人技师、工人高级技师所需的评审费,工人技能等级鉴定费等。

⑸公务资料费。指专职教职员工的办公费和资料费,教学器具的维修费,教学实验费,培训教材编印费等。

⑹设备购置费。指购置职工教育用一般教学器具、实验仪器、图书等费用。

⑺学员生活补助费。指各类学员在规定时间内的脱产培训或函授面授所享有的生活补助费。

⑻《徐煤教育》编辑稿费、印刷费。

⑼职工教育目标管理考核兑现奖;国家、省、市、集团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奖。

⑽其他必须由职教经费支付的零星开支。

下列各项不包括在职工教育经费以内,应按有关规定开支。

⑴专职教职员工的工资和各项劳保、福利、奖金等,以及按规定发给脱产学习的学员工资。

⑵学员个人学习用参考资料、计算尺(器)、小件绘图仪器(如量角器、三角板、圆规等)和笔墨、纸张等其他学习用品,应有学员个人自理。

⑶举办职工教育所必需购置的设备,凡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按规定列支。

⑷属于企业开发新技术、研究新产品的技术培训费用。

2、调整部分经费标准

⑴教师讲课费:内部聘请的兼职教师,高级职称者每课时30元,中级职称者每课时25元,初级职称每课时20元;外聘兼职教师,特聘国内外名教授、名专家,授课费用根据市场价格协商决定。

⑵班主任津贴:短训班(教学时间两周内),每期30~50元;长训班(教学时间两周以上、一月内),每期60~100元。

⑶出卷、阅卷、监考费:出卷费每份50~100元(视试题数量和难度而定);阅卷费每份0.8~1.0元;监考费每人每场50元。

⑷培训教材编写费:按每千字30元核算。

⑸学员生活补助费:一年内,职工脱产培训(含函授面授)时间不超过3个月的,按每天每人15元予以补助;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学历教育班学员补助按原规定执行。

三、职工教育经费的管理

1、严格实行预算管理制度。职工教育经费使用应由集团公司和矿(厂、处、公司等)两级教委编制预算草案,依照有关程序列入同级财务部门用款计划,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后使用。

2、坚持“专款专用、节约使用、节余结转”原则。集团公司和矿(厂、处、公司等)职教经费必须按照规定建立使用专帐,并做到“专款专用、节约使用”,当节余费用可结转下使用;禁止克扣、挪用和侵占职教经费。

3、强化两级教委对职教经费的管理。集团公司和矿(厂、处、公司等)两级教委分别负责职教经费的管理工作;两级教委主任负责职教经费的审批;两级教委办负责职教经费使用标准的审核。

4、加强职工外培费用管理。职工外出参加各类培训,须经集团公司和基层党委会研究同意,培训费、资料费由职工所在单位职教经费支出,住宿和差旅费由其他渠道支出;个人私自外出参加的各类培训所发生的任何费用,均由个人负担。

5、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工资发放、统计管理工作的规定》(矿司XX[40]号)的要求,加强工资(劳务)费用的统计工作。对聘请集团公司内部兼职教师的讲课费,由相应教育部门报工资部门备案,对审稿费和班主任津贴一律由工资部门按工资审批规定办理。

四、附则

现代远程教育经费保障制度 篇5

为保障全县各学校远程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特制定《远程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拿出专项资金,实行远程教育专款专用,给予经费保障。

一、经费投入:

1、凡经批准的远程教育经费由各学校校长统一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由远程教育负责人统筹使用。

2、远程教育经费开支范围:

(1)用于学校远程教育经费(维修相关远教设备、购置紧缺设备等等);

(2)复印、誊录、翻印、打印等费用;文具费等;

(3)校内各项远程教育活动经费;教师外出学习经费 ;

(4)是学校购置教育图书、光盘以及各种远程教育材料费用。

(5)教师的教材费、专家讲课费等费用学校都是全力支持100%的给予解决。

二、经费管理

1、各学校以学为单位划拨专款用于远程教育的考核与奖励。分学期考核,分学期划拨,在划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按实际所需款额划拨。

2、各学校拨款金额按参加远程教育教师数全年考核奖励金额百分之八十的比例划拨。

3、各学校用于远程教育的专款由教育局核算中心代管,经费专款专用。

三、远程教育与教研的激励制度。

把教师的远程教育与研究成果等方面设置专项指标,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估,把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条件。拟建每年一度的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骨干系列教师评选制度、优秀实验教师评选制度;设立了教科研专项经费、骨干教师进修专项基金、教师教科研成果奖励基金、教师教育教学奖金等,各学校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远程教育学习、交流研讨、到外地考察学习活动及教科研成果奖励等。这些制度的创建,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给远程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和硕县教育局

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篇6

活动实施方案

为加强财务管理,确保教育经费安全、高效,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快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决定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特制订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不断适应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增加和财务管理改革的新形势,以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和执行各项财务制度为主题,围绕“理制度、查不足、促整改、强内控、修办法、重管理”为主线,树立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意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建立健学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保障教育经费安全高效使用,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时间安排

按“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的布置从7月开始,12月结束。分为4个阶段,即:组织动员、查找问题、整改落实、验收总结阶段。

(一)组织准备阶段

(1)制定《小学教育经费管理规范年活动工作方案》和相关活动计划,做好“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准备工作,对现行有关财务制度、财经法规进行分类整理存档。

(2)召开学校“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会议,对“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进行学习。研究本校位如何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并加以布置。

(二)查找问题阶段

(1)理清制度:学校要对目前现行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整理,重点是对本校出台的一些具体管理制度,列出目录后,将有关文件装订成册,分发给出纳及会计,以便学习和检查。

(2)查找问题:学校组织教职工对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学习(次数不少于2次),逐条对照我校的实际操作情况,查找不足。重点检查内容为:学校制订的财务制度有无违反上级财务制度的内容;学校重大经济事项是否集体研究;重大财务开支决策是否符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规定;学校资金、资产管理、采购、资产出租和废旧资产处置、经济合同等有关财务制度是否严格执行;学生生活费、营养餐费、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财务岗位的设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财务核算是否规范,账物、账表、账账是否相符一致等。学校要形成查找存在问题阶段总结报告,对现行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提出有关修订制度的建议。

(三)整改落实阶段

学校要召开会议,研究整改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对近来财务检查及经费使用发现问题的整改;二是通过查找不足,对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提出整改意见、落实具体措施和责任单位或责任人;三是本学校制定的财务制度违反上级的财务制度的,按照上级财务制度修订本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四是从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入手,规范资金使用决策程序、加强银行账户、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及内部控制,出台有关内控制度。

学校要对照自己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确保财务制度执行不走样,并对本单位经费管理规范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复查结束后,学校要将本学校现行的财务制度上墙。

(四)验收总结阶段

县教育局经费管理规范年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总结情况,迎接上级对我单位进行抽查。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是2013年我县教育财务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具有长远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是维护财经秩序,严肃财经纪律的需要,也是提高各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需要。学校负责人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亲自组织协调各阶段工作。学校成立“教育

经费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相互配合,明确责任,确保“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二)加强宣传,增强财经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要充分利用学校例会宣传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提高影响力和知晓度,充分调动教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对财政体制改革政策和财务规章制度进行宣传和普及,使依法管财、科学理财、节俭用财、讲求效益的观念得到普遍增强。

高校教育经费管理的问题研究 篇7

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管理的现状

高校教育经费是指维持高校教学活动正常运转的经费, 它是保障高校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基本前提, 是高校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 我国高校教育经费在其来源、数量与管理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1. 高校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 在1978年以前,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经费98%是由政府财政拨款。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高等教育的转型, 使高等教育经费来源逐渐多元化。目前, 我国形成了以财政拨款为主, 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管理体制。其主要经费来源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学费和杂费、其他教育经费。

2. 高校教育经费总量不断增加

近年来, 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不断增长, 总体呈上升趋势, 从2001年的2.79%上升到2012年的4%, 实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 2012年达到4%”的目标。随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大幅度的提高, 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也“水涨船高”, 其占到全国教育经费的四分之一左右。

3. 高校教育经费管理的复杂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和高校大规模的扩招, 使高校由原来单纯收与付的经费管理模式, 逐步形成对高校经费合理计划、高效经营管理和有效使用等复杂化的管理模式。其体现在对高校教育经费的管理时, 既要考虑高校长远发展的所需, 又要考虑近期维护高校正常运转的资金需求;既要保证教学、科研等高校重点工作的投入, 又要满足行政、后勤服务等一般工作顺利开展的开支。

二、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管理面临的障碍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促使高校开始提高高校教育经费管理水平,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但也存在诸多障碍。

1. 高校教育经费不足且分配不均衡

目前,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虽已达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规定的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 但与世界平均水平5.1%相比仍处于低位。而且由于我国高校规模的扩增, 使得生均教育经费不断下降, 高校教育经费的增长基本上被高校扩招所抵消。同时, 我国教育经费在分配上也存在严重的不均现象, 表现为对东中部经济发达区域高校投入的教育经费多, 而对处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高校经费的投入不足, 致使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更加贫乏, 生均经费低。

2. 高校教育经费管理规章制度陈旧

随着高校经费管理内容的复杂化, 现有规章制度不仅不能对一些现象进行规范, 且其中相当部分的内容已过时, 很难满足高校的实际要求。如目前很多高校所执行的还是90年代的规章制度, 完全不能适应高校改革发展要求。在这种无章可循的状况下, 管理人员只能依照个人的主观臆断去管理, 从而使经费管理不规范、不合理, 未能发挥经费的最大效益。

3. 高校教育经费使用率不高

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 由于高校管理者及教职工对高校教育经费管理能力差、责任意识不强, 导致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低, 如高校盲目的购进大量无实际效用的仪器设备, 使相当数量的仪器设备闲置或是由于利用率低下而提前报废。目前, 全国高校的仪器设备20%都闲置着, 仅中关村地区的部分高校5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不开机达40%。同时, 在我国高校行政后勤等人员的配置高于专职教师, 这使相当一部分的教育经费用在非教学和教师身上, 从而使用于教育教学的经费大幅度减少, 阻碍了高教事业的发展。

4. 高校教育经费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使高校在人、财、物等管理上具有较大的自主权。由于自主权的不断扩大, 要实现教育经费的最大效益, 堵塞经费管理漏洞, 有效地监督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高校教育经费运行监督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经费运行监督观念淡薄, 从而使教育经费在实际使用时, 不按规定使用, 截留、挪用教学经费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健全高校教育经费管理的路径选择

我国高校教育经费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已直接影响到了高校教学质量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加强高校教学经费管理已成为高校提高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路径。

1. 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加大资金投入

一方面, 政府应完善“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绩效支出预算”的高等教育经费拨款机制, 稳步推进高等教育拨款制度改革。另一方面, 高校应广纳财源, 拓宽筹资渠道。首先, 增加办班收入。学校应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积极举办成人继续教育、招收专业硕士生等增加收入;其次, 争取捐赠收入。高校培养出了众多有识之士, 其应与他们保持联系, 建立校友捐助渠道, 使他们为母校建设发展出一份力;同时, 高校还应与其有过合作关系的企业及爱心企业家密切联系, 为高校拉赞助;最后, 做大做强校办企业和后勤集团,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经济资源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增加办学经费。

2. 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高校教育经费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纵观国内外教育法与教育发展史, 教育经费都单独立法。因此, 一方面我国应制定专门的《教育经费法》、《教育投入法》及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制约教育经费的来源、分配、使用、管理与监督。另一方面, 高校需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健全教育经费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确保经费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高校应组织管理者深入研究日常经费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 在不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的情况下, 及时更新经费管理中陈旧过时的内容, 弥补日常管理所暴露的欠缺部分。

3. 提高高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降低教育成本

首先, 必须加强高校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学校应聘用既会管理又会经营, 既能考虑办学的经济效益, 又能考虑社会效益的高校管理者。其次, 明确教育经费的使用范围。比如划拨到各学院的教学经费, 应由各学院掌握使用, 做到专款专用, 不得用于与教学无关的开支。最后, 降低采购成本, 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学校可设相应的采购部门集中采购教学设备, 并将这些设备购买及应用的情况汇编成册, 以便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所用, 从而避免资金的浪费, 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

4. 建立高校教育经费监督体系, 保障经费有效运行

科学而合理的高校教育经费监督体系是高校经费正常运行的坚实保障。高校教育经费管理监督的主体有政府、教师和学生。政府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度体系, 对高校教学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 并将评估结果与政府财政拨款相联系, 引导高校教学经费的投入与管理, 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同时, 教师和学生也应加强对高校教育经费的监督。如果学生对高校教育经费运行和使用中存在疑问, 完全可以像买商品一样向供给者发出质疑, 要求合理的解答, 还可对滥用经费者进行举报等。

参考文献

[1].史万兵.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谢军占.高等学校财务管理.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4.

[3].王杨.浅议高等院校教育经费精细化管理.致富时代, 2009 (10) .

[4].苏天佑.高校教育经费的积极筹措与合理使用.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 (3) .

浅议高等院校教育经费精细化管理 篇8

关键词:教育经费;精细化管理

高等院校教育经费是指维持院校教学活动正常运转的经费,它是实施院校教学的财力和物力保证,是院校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保障院校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基本前提,是决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仍处于较为粗放的状态,因此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是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院校财务工作者必须对院校教育经费实行精细化管理,努力盘活现有资源,挖掘院校自身潜力,这是发挥院校职能,提高办学效益,缓解院校办学经费短缺的重要途径。

一、树立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

随着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对教学、科研的条件和手段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经费保障管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的服务性工作,它还具有较强的政策性、计划性、经济性和技术性,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有其自身的工作程序和组织管理原则。全面加强院校教育费精细化管理首要的事情是培植意识。

院校管理战略是“面”,政策方针是“线”,细节管理是“点”。如果“点”真正完善了,那么“线”就简单了。“点”的完善是无止境的,所以院校教育经费管理的精细化要从管理的每一“点”做起,它存之于院校管理的每个环节,同时贯穿于整个院校教育费管理活动的始终。院校教育经费精细化管理,重在理财,而非管财。管财,有可能是消极被动的管控;而理财则是积极主动的理顺和配置,是人人参与管理,全面、全程、全员、全新管理,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管理,以逐步树立起“人人的财务,为人的财务和为财务的人”的理财意识和财商观念,其核心是通过实现“三个转变”——财务工作职能从记账核算型向管理理财型转变,财务工作领域从事后的静态核算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控制转变,财务工作作风从机关型向服务型转变,以促进院校教育费管理水平的提高。从管财到理财,从粗放式到精细化,这是一种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文化的变革。

二、细化院校教育费收支预算

(一)领导重视是实现教育经费预算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保证

教育经费的预算工作是为院校的教学这一中心工作服务的,预算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到院校教学发展的整体规划、各项计划和任务能否完成,涉及到院校内部的教学保障职能部门和各专业部系,包括教学场地、教员培养、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和每个环节。因此院校教育费预算工作必须要站在全院发展的高度,科学合理的进行,必须要在院校领导和党委的高度关注和科学谋划前提下进行。

(二)建立科学的院校内部预算项目体系是精细化管理的必经之路

院校内部的预算编制就是将资金合理配置到承担教学场地、教员培养、教学活动任务的各个方面或职能部门的过程。财务部门作为院校预算编制的职能部门只有依托教务、教保等业务主管部门,将经费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合理的预算区分,明确各个项目经费的开支权责,才能做到职责明确,管理到位。

(三)明确各预算项目的开支范围,有利于更好的开展预算的事中管理、监督和考核

在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下,教育经费在编制预算时将常规的项级预算科目根据院校发展需要实际进一步进行了细化、区分,形成了院校明细科目。这些明细科目是进行精细化预算的基本方法,但是要想真正在经费支开过程中起作用就必须明确各项级科目和明细项目的开支范围。例如,确立了“职工工资”项目的开支范围就是教学保障岗位上的非编职工工资福利,那么所有职工的福利支出都必须在这一科目中列报,不能挤占其他经费项目。明确开支范围是加强预算执行力度的最基本条件。

三、全面监督加强预算执行力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推行精细化管理当是如此。在推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拦路虎”。我们只有提高认识,强化执行力,才能把精细化管理执行好。

(一)以严格制度为本

一套完善、详实、科学的管理制度,能使整个院校教育经费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对教育经费科学合理使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确保更好地实现办学目标。制度化管理是院校教育费向科学管理迈进的重要一步,是教育费精细化管理的重中之重,更是精细化管理重要的实现途径。院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化,使院校对教育费管理精细化的推行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了可执行的依据和检验的标准。

(二)以强化执行为重

精细化管理的灵魂是强化执行力。管理制度的成败不仅取决于设计和编制,更在于不折不扣的执行,再好的管理方式也会因为落实不到位、检查不得力、流于形式而达不到管理的目的。就院校教育经费而言,执行力高低强弱,关键取决于财务人员对细节追求的深入和执着。在教育费的各项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力,通过培养财务人员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意识,养成精细的工作作风,使精细化成为每个人员的习惯。

(三)以发动群众为要

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篇9

为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我校高度重视,保障日常公用经费的投入,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现对近两年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情况进行自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教育经费的保障情况近两年来,上级教育部门对我校义务教育经费按要求按时、足额到位,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兑现,统一发放。财政对基础教育转移支付经费由教育主管机构所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全部用于教育;学校还大力开展勤工俭学工作,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以及财政对学生杂费的补助,全部补充了教育经费的不足。

二、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我校属事业单位,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教育的方针,如实反映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学校对教育经费的使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1、经费使用无存在挪用、移用、挤占和截留的情况,日常公用经费开支也无存在发放教职工津补贴和奖金福利。

2、能按时缴存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实行财政收费两条线管理。

3、公用经费使用规范,无挤占开支招待费、旅游疗(休)养和发放教职工福利等。

4、教育费附加使用规范,无挤占发放于教职工工资、奖金和福利等情况。

5、每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和“爱心营养餐工程”经费能属实填写上报,按时发放,并无存在虚报冒领情况。

三、教育收费情况学校教育收费,一切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执行,无存在乱收费行为: 1.从未为学生办理代办服务费,一切收费规范。

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篇10

摘 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近年来,义务教育公用经费逐年上涨,如何合理的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进行合理分配,使其发挥出最大效益,成为当前教育部门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使用现状进行简单分析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改革措施,以期为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使用效益;管理对策

教育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言而喻。近来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国家在教育事业中的投入也逐年增长,作为教育经费中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主要用于教学设备采购、维修、后勤服务以及教学活动等方面。其应用是否合理规范,关系着学校的正常运行及发展。因此,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义务教学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重要性

(一)教育经费概念

教育经费是指国家从国家预算中支出的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费用,其投入以政府方面为主,同时,也包含私人投资费用,而私人投资多来自企业、社会捐助。近几年,私人教育经费捐助逐年上升,由此可见,教育发展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二)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的重要性

教育经费根据其使用用途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经常性公用经费,二是专项性公用经费。但两项经费存在都是主要以维持

学校日常运转为目的。专项性经费常用于学校建设发展。而其管理关系着学校运转情况。许多学校在教育经费方面投资较多,却仍出现经费不足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经费管理不当。而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教育经费投资也逐年上涨,这在一方面改善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学条件,同时,也使提高了义务教育学校的开支标准,导致许多学校缺乏经费管理意识,教育质量也长期处于平稳状态。甚至一些学校因教育经费管理混乱,导致学校经费紧缺,严重影响学校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只有实现教育经费合理化管理、勤俭办学、统筹兼顾、量入为出才能有效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现状分析

(一)学校领导缺乏教育经费管理意识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多以应试教育为主,大多数学校为提高升学率,纷纷将教学作为学校发展中心,而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也通常以学生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学校领导多将精力发展教学管理中,忽略了教育经费管理的重要性。加之,许多学校对财务管理没有建立明确的考核制度,学校领导财务管理知识缺乏,无暇顾及经费管理问题,导致学校经费管理混乱不堪。

(二)缺乏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

就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学校财务管理整体来看,会计核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会计科目及经济事项混乱,经费使用没有明确的记录,导致经费用途不明。特别是某一项目经费开销过大,会计通常采用分摊方法,将超支费用分摊到其他事项开支上,导致支出混乱。第二,缺乏经费支出凭据。许多学校在经费支出凭据方面存在伪造、变造嫌疑,经费使用分项不明确,后续难以查证其使用是否合理。加之,许多学校贪污腐败现象严重,许多领导通过教职工福利名义,将教育经费占为己有,致使学校正常运行受阻。

(三)经费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性

合理的预算管理是教育经费使用合理化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影响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重要因素。而在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经费预算编制管理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学校经费预算制度混乱,经费预算项目与使用项目出现不符现象,造成教育经费预算记录混乱现象。(2)经费预算管理缺乏科学、合理性。特别是经费预算项目分配没有原则,导致预算指标混乱,各项目出现分配不合理情况。(3)缺乏预算控制管理机制,导致教育经费实际应用偏离预算目标。(4)缺乏专门的经费管理机构,经费管理问题责任未落实到个人身上,一旦经费管理出现问题,便出现责任推诿现象。

(四)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就目前义务教育学校财务管理队伍整体来看,财务管理人员学历及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甚至许多学校将财务管理定义为后勤服务,未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之,缺乏规范的奖惩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工作中,出现敷衍现象,难以对教育经费进行规范化管理。

三、改进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的可行性措施

(一)加强校领导教育经费管理意识

在学校教育发展中,校长不仅肩负着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总设计师,同时,也是保证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活动的核心人物。因此,要想使学校财务管理更为规范、合理化,必须让校长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其财务管理意识。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1)明确个人财务管理责任。学校应举办财务管理培训活动,鼓励学校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其中,相互进行考察活动及经验交流,并从中吸取现代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同时,校方领导应看清自身在财务管理中充当什么角色,对自身责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2)积极做好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作为校领导,校长应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并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对财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确认教育经费是否有滥用、乱用及贪污情况。

(二)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杜绝贪污腐败现象

要想保证学校教育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全面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对此,学校应对经费管理措施进行修订,建立完善的经费财务管理制度,明确经费各项收支明细,特别是经费使用前,应严格按照审批、审核、支付以及核算流程进行,严惩贪污腐败,以保证经费使用合理。

(三)强化经费预算控制管理考核制度 如果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经费预算难以顺利实施,这就要求各学校必须不断加强经费管理制度。因此,在公用教育经费管理中,应根据学校实际发展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以便对公用教育经费预算进行有效的监控考核,以确保其预算顺利实施。

(四)提高学校财务管理队伍管理水平

只有全面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管理水平,才能有效提高学校公用经费管理效益。因此,学校应全面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如定期聘请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对学校展开培训活动,详细向财务人员讲解业务知识、技能以及财经法规等内容。促进各学校财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沟通,使其相互分享管理经验。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在管理工作中,做到赏罚分明,充分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另外,学校还应定期安排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建立完善的职称评价体系,为财务人员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从而有效保证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根本,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因此,其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对义务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视,将其定为九年义务制教育,并在各义务教育学校中投入相当多的资金,这也就要求各义务教育学校必须不断加强财务管理。而我国大多数义务教育学校经费管理意识缺乏,财务管理薄弱,造成经费管理混乱局面。而要想改变这一局面,使我国教育经费管理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就必须不断加

唱好教育经费三部曲 篇11

1特色立校。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创办于1995年。创办伊始,生源贫乏,师资薄弱,资金困难,在农村中小学中毫无优势可言。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向课堂要质量。课课有教案,课课有反思;每周不少于两次的推门听课,且听课后要说课、评课;每周上交一篇教育故事,这些作为教学常规来落实。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质量终于位居全县前茅。质量上去后,“家长进课堂”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家长们怀着不同的心态,相同的目的(为了自己的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走进课堂,课后,免不了就孩子的方方面面和老师探讨一番。老师和家长的距离拉近了,对学生的了解充分了,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心灵。轰轰烈烈的活动背后是老师课堂水平的提高,是孩子学习的乐趣,是家长良好的口碑。

2荣誉共享。在赢得家长的口碑后,生源问题随之解决。此时,有远识的校长没有松懈,而是想方设法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师生的自身价值。校园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是师生思维碰撞的结晶,有谋的出谋,有力的出力,写字拿手就写字,绘图出色就绘图,使学校从外到里充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科技制作、绘画长廊、手抄小报等都是师生们团结协作的收获,搜集材料、动脑创意、外型布局,到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最佳才艺为止,这些文化作品每月更新展出一次。在不断地更新展出中,师生们变得爱学习了,爱动脑动手了,具有团队精神了。有努力就有收获。师生获得的奖杯、奖状、荣誉证书琳琅满目。上级领导乐了,记者来了,电视台来了,学校要攀附的企业该露面了。即使学校分毫未得,也不应该吝啬荣誉共享的机会。“学校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某某集团的支持。”校长言辞恳切。企业家笑容满面。试想,企业被戴上“尊师重教”“慈善家”的帽子后,还好意思不流油吗?

3校企双赢。企业最看重的是形象,在得到企业的赞助后,不妨再给学校挂上“某某集团希望小学”之名,学校挂名帮企业树立了更加完美的形象,为产品的销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让良好形象保持下去,企业也毫不吝啬投资,为学校发展助一臂之力。这样,学校取得了办学经费,企业树立了良好形象,最终达到了校企双赢,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浅谈职业教育经费管理问题 篇12

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政府相关部门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 职业教育经费增长缓慢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等相关主体对该项工作的投入, 但是职业教育经费问题不时困扰着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职业教育国家政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从2006年到2013年, 年均增长率为43.6%, 这充分显示了我国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对于现代的职业教育来讲, 该建设包括师资队伍、教育设施、相关教育资料以及配套的相关教育资源要求。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国务院就特别强调指出:加强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应当起到带头作用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开展提供支撑。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省教育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本省职业学校人均经费标准, 并对后续经费的拨付情况进行监督, 确保经费按时足额交到学校。县级和地方政府以及相关机构也应当随之增加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各级地方财政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持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 从2005年到2013年它们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累计已达1.23万亿元。单看这个数额是比较大的, 但是将这项支出与其他的教育事业支出相比就少了, 还是远远达不到发展要求的, 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 职业教育政府投入的比例偏高, 对社会资金利用不够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德国的社会团体、劳动部门以及其他相关的民间组织对于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占到了一定的比例,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德国政府的财政压力;相比之下, 韩国除政府机构之外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也高达48.5%;但是, 对于我国来说, 财政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在整个投入中达到了74%, 成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力量。中央及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是根据一定的水平做出的, 并不能够满足职业教育的整体需要。根据谁受益谁买单的原则, 职业教育是对在职的高素质人才进行后续的教育培训, 因此在国家相关部门给予支持的情况下, 企业作为受益方应当承担起部分的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共享的局面。我国在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做出了相应的要求, 明确指出企业作为职业教育成果的既得利益主体应当担负起一定的责任。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身职业教育, 但是我国截至目前并没有颁布有关的法律文件, 对这种鼓励进行相应的规范。可见, 缺少除财政支撑以外的其他投入对我国职业教育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 应当不断吸引各个投资主体的参与。

二、加强职业教育经费管理的重要性

对教育经费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能够促进教育经费的适当运用, 这也是教育经费管理的目的所在。通过对教育经费进行全过程的管理能够实现教育经费设立的目的, 从而促进职业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对教育经费进行适时的管理和监控应当受到政府的重视, 加强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经费管理的进程, 提高经费的利用效率和效果。随着国家及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持续增加, 在努力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的同时, 对现有的、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和使用, 这是目前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只有加深对其认识才能发挥管理在职业教育经费上的作用。

三、对职业教育经费管理的几点建议

(1) 多渠道筹措经费, 加大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国家相关部门应当想法通过扩大筹资的渠道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通过兴办特色产业、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举办各种培训等方式, 调整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使之更加贴近市场的需求, 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 逐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这样才能够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 从而刺激他们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以便能够早日解决职业教育经费存在的棘手问题。

西方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情况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比如资金来源主要是捐赠, 这也同样说明了西方国家内部各个主体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情况。我国应当吸取这一方面的经验, 改善社会参与度极低的情况。因此, 我们应当在吁请社会各界捐赠教育资金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政策立法工作。比如说, 我国立法应当做出明确的规定, 社会各个主体在对教育进行捐赠时, 如果他们通过非营利机构进行该项行为, 应当允许他们的捐赠资金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之前进行扣除, 这样能够激发他们对捐赠的兴趣, 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2) 把重视职业教育落到实处, 从经费投入方式上保证办学质量, 将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关于职业教育经费的运用问题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以期发挥更大的价值, 但是这种优化工作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正确认识和把握好职业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与可能性, 确保经费安排合理;充分发挥教育管理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才能保证职业教育建设的急需项目之所用, 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益, 促进职业教育经费管理新局面的形成。

(3) 加强对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职业教育管理对于职业教育工作运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各个机关应当对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这是做好职业教育工作的基础要求。各级教育、财政及审计等相关的部门, 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以进行专项检查, 建立绩效考评机制, 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加强审计监督作用, 这样便能够提高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此外, 为了使职业教育能够达到提升人才素质以及不断适应市场化的要求, 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还应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 不断创新办学理念, 努力加强学校管理, 提高教师素质, 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

摘要:由于学习的知识在不同的发展时段会发生新的变化和更新, 因此需要对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以便能够使他们掌握最新的知识, 从而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职业教育为该项知识的补充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但是, 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经费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着多种阻碍职业教育效果发挥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经费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对策和建议, 以期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撑。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费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周劲松, 李怡.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教育与职业, 2007 (07) .

[2] .姜光辉.美国社区学院的社区性和平民性解读.世界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2) .

上一篇:民事(仲裁)委托代理协议下一篇:公民办理因私护照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