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课程整合的理解(精选8篇)

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篇1

我所理解的课程整合应该是针对学科本位本义提出的,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和融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科本位主义思想严重阻碍了现代新型人才的培养。学科整合,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相互整合的学科之间互助互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简单将现代教育手段(信息技术、网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网络、信息技术等只是作为一个教学平台,或者说是教学工具,它的应用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观。

抛开信息技术在传统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注意,我用的不是整合),传统各学科之间也能做到相互整合。这里所说的抛开信息技术在传统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指我们要摒弃信息技术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平台。相反,我们要大力提倡在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这种新型的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现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相信,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而且必将引起真正的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提供的这个平台上,我们的传统学科自身应抛开学科本位主义,自觉地走到一起,相互融合,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课程整合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 相互整合的双方或多方应相互支持

课程整合应以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目的,其实质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整合的双方或多方应互相支持,而绝不能单方面的一方以另一方为工具或手段。在目前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所欠缺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应积极与传统学科配合,既要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探究到学科知识,又要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积极地学习信息技术,主动地掌握信息技术这种先进的学习手段。

2. 整合不必过分强调信息技术

整合不必言必提信息技术和网络。真正的整合应是该用时就用,不该用时就不要乱用,要用得恰到好处。在课程整合炒得火爆的今天,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应该静下心来平静地对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程整合的实质、课程整合的精髓,而不要被它在现代教育技术装饰下的华美外表所蒙蔽。而现在的优质课评审,却将是否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了能否成为优质课的必要条件之一。

3. 整合内容应是多方面的

如今的整合所指代的多是知识整合,而能力、素质也是可以整合的内容,而且也是教师应该研究的重点。敏锐的思维、鲜明的个性、坚定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渊博的知识一样成为现代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所以在课程整合中,还应渗透素质能力的教育。

4. “课程整合”并非“学科整合”

有相当多的教师把“课程整合”与“学科整合”混淆了,其实连笔者刚听说课程整合这个术语时,也是不由自主地把这两个术语混淆了,后来经过深入地研究才发现,原来这两个术语存在非常大的区别。“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简称,主要是指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语文、物理、化学或综合课等其他学科教学的过程,属于教育信息化范畴。而“学科整合”指的是学科之间,如数学、语文、物理、化学之间的相互贯通,属于课程改革范畴。由此可见,“课程整合”与“学科整合”是并不相同的两个概念。虽然它们在外延上存在交叉关系,但是各自分属于不同的教育科学研究体系,二者之间的差异也是非常大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表现为课程如何有效应用技术的理想追求,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各要素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从而达到聚积效应,获得更好的教育效益和效率。它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它应时而生,也会随技术应用成熟度而发生变化。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既作为基础学科,又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也就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体现整合,而不是孤立于其他学科之外,单纯地讲解技术,目前有效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不失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突破点;要开好信息技术课程就必须在课程中体现整合,这是由它的基础性、工具性、高速发展性决定的。如果信息技术课程脱离了其他学科,那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将显得苍白无力,“英雄无用武之地”,缺乏其发挥的空间,有效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可以改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外部因素即教师、环境、学生。其一,可以改变学校的软硬件环境为教师开展课程整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二,影响到全体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其三,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整合的目标得以实现。

第二层面:其他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有机地运用到其他课程,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学生学习的好伙伴,从而提高学科的教学效率;这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第三层面: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科间的整合,有两层含义:

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间的整合,使信息技术成为各学科整合的联系纽带和工具,使课程实施更趋合理;

二、通过信息技术的影响改变课程结构促进课程间的整合,使课程结构更趋合理。

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篇2

信息技术的一般定义为: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和应用的技术, 它覆盖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而成为一门综合技术。

针对信息技术这一特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定位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显而易见, 对于教育而言, 信息技术所应该突出的是: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其中对能力的培养正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要想了解这些信息技术能力与历史教学有什么样的联系我们必须了解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下面我们就从信息获取能力谈起:

信息获取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 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 并能通过各种媒体, 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 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 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而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我们当前教学的重点。信息只有通过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 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 重新整理组织、存储, 把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利用所掌握的信息, 通过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 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才能发挥其作用。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 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 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 得出创新的信息, 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过程正是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宗旨。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 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 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 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这是学科整合精髓。

通过以上内容就不难看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前提条件, 历史教学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条件。那么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怎么来理解呢?

首先, 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 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以及历史教学的需求, 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强, 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

其次, 要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学生学习不仅仅放在学会历史知识和技能上, 还要达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 这正是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历史教学得契合点。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教学的优势利用学校的网络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建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网络教学环境, 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发挥历史教学能够提高学生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再次, 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建立新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的教与学的方法。首先,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 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 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 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 进行自主学习, 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 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较大的体现, 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 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 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 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图形等软件, 可以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 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在师生互动合作中形成教学合力,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动力机制。

对学生课程理解的理解* 篇3

摘 要 学生课程理解不仅仅是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解释的活动,而且是游离于各方利益的中介,是教师课程理解的必要补充。然而,目前关于学生课程理解的研究少之又少。鉴于此,本文从本体论出发,分别从主客观的角度对学生课程理解做了概念鉴定;探讨了学生进行课程理解的两个原因,即自我体验的需要和理解教育的召唤;列举了能让学生课程理解成为可能的三个因素,即学生是课程中能动的主体,学生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学生场域资源的保障,以期尽可能地揭示学生课程理解的本真之貌。

关键词 学生课程理解本体论

目前,学生课程理解的研究现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理论不深、实践不足、学生不问。学生对新课程的理解正处于被理解、教师提供的二次理解或未理解的状态,其主体地位的体现已被大打折扣,这显然与新课程理念、课程范式民主转换的宗旨是不相匹配的。新课程的权利,尤其是课程理解的权利不应该只从课程管理者、制定者下放到教师,更要一放到底,至新课程的直接受惠者——学生,因为当前教师对学生课程理解的制约犹如课改前课程专家对教师课程理解的制约一样,都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加强对学生课程理解的重视既是对课程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是当今课程研究的明智之举。

一、什么是学生课程理解

1.主体的角度

从理解主体的角度看,课程理解领域中存在着不同的课程理解,如课程设计者的理解,课程管理者的理解,教师的课程理解,学生的课程理解。[1]其实,最早对课程理解主体研究的是古德来德,他认为人们在谈论课程时,往往谈的不是同样意义上的课程,即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2]从中可以看出,这五类课程并不是对最上位课程的层层剥落,而是四类主体对课程进行理解的结果。一一对应,学生这一主体所理解的课程应为经验的课程,即学生经验过的、正在经验的和即将经验的课程为学生所理解的课程。但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以及学生在教育场域中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致使学生课程理解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首先,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提法,让学生课程理解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学生的理解不仅仅是对教授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反而他们的理解有了很大的自由,或“对”或“错”,或线性或非线性……总之,学生课程理解的内涵不再确定,甚至“可控”。其次,教师和学生的主体间性促使学生课程理解的外延扩大了。学生的课程理解摆脱了经验的课程所带来的狭隘,正逐渐地往上辐射。因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和运作的课程都或多或少地掺合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期许,课改后,这种理解与期许分量的比例更高。

2.客体的角度

理解应是文本的理解、对象的理解,因此课程理解也一样,既没有无文本的理解也没有无对象的理解,这些文本和对象构成了课程理解的客观之维。那么,何为文本?关于课程“文本”概念,现在是在一个非常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的:社会实践和制度、文化产品,直至人类行动和反思所产生的任何结果。[3]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学生课程理解的文本既有显性的实体化产品,也有隐性的概括化经验,它们构成了学生课程理解的第一个客体。何为对象?文本不就是对象吗?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学生视域意义上的对象就是文本,甚至把对象局限于文本的一隅——显性的教材中,对象的概念在无形中被矮化了,课程的真正意义和全貌就被遮蔽了。理解是认识的前奏,理解本身的属性及其认识的规律决定其不固化在某一对象中、不断章取义的特质,因此课程理解应从源头开始。学生课程理解也一样,应回到理解的原点。这里的源头是指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等,甚至包括政策、教师等。这些都是学生课程理解的必要对象,而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这些对象很少被呈现,往往以不可教的借口予以搪塞。这显然是课程的“遗憾”:第一,这些内容毫无疑问是可教的,哪怕用最传统的教法解释给学生;第二,这些对象虽然没有某一门学科那样充实,但从宏观层面讲,它们却是学生走向课程最根本的原因;从微观层面讲它们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依据。例如美国许多学校要求家长每年至少一次带孩子去上班,感受父母的职业生活。[4]可以看出,美国的教育是比较注重让学生理解课程目标等这些对象的。因此,从客体的角度探究学生课程理解,它应为文本和对象一个都不能少的理解。

二、学生因何要理解课程

1.自我体验的需要

人本主义课程学者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激活学生的个性化意识,达到自我实现是课程的核心。[5]学生要想在课程中达成自我实现并不能仅靠理解教师过滤后的理解就能实现,而是更要注重将自身置于体验的情境中。教师的体验或者理解代表的是教师生命所经历的东西,它并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课程理解。被视为某个体验的东西,不同于另一个体验——在这另一个体验中是另外的东西被经历——就像它不同于另一种生命历程一样——在这另一种生命历程中“没有什么东西”被经历。[6]课程体验作为课程理解的一部分,与课程的客观理解构成了完整的课程理解。两者的对象虽都指向了意义构成物,但侧重的角度却不同。客观理解侧重于意义构成物的外部,比较容易达成一致;而体验理解则寓于意义构成物内部,更易于培养独一无二的精神实在。回顾我们的课程理解,体验成分是比较缺乏的。拓展学生课程理解的难度,并不是学生能否对课程进行“准确”的理解,而是学生能否对课程形成自我解读。自我解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的个人体验,在新课改下,这种学生对教育的自我意识都得到了相应的体现,体现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课程的感受力。比如新课标经常提及的几个词,素养、领悟等。教师如何教这些素养?准确地说,是建立在学生对课程的体验之上。但需要说明的是,体验理解并不是造成课程理解主客观分野的“罪魁祸首”,相反它通过想象力能更好地提升客观理解。当今课程对学生课程理解的呼唤,其实是有所指的,即在学生客观理解比较成熟的时候,对学生体验理解回归的期盼。总之,学生因何要课程理解?就是要把课程变为自己的。

2.理解教育的召唤

理解教育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它认为理解是处于特定教育世界中的师生与理解对象的沟通,在感情、认知与行为上筹划并实现生命可能性。[7]可以看出,理解教育对以往教育概念生产式的研究进行了悬搁,进而转向了对教育的释义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这直接影响到了课程领域。学者们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课程开发生于1918年,卒于1969年,今天的课程领域开始为理解所占有。[7]因此,课程理解可以被看作是理解教育的一部分。纵观理解教育提出的背景和理解在教育中的意义,它是比较注重理解的情感层面。所以理解教育呼唤的是双向的、沟通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程理解,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独裁式的课程理解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到这种理解,进而影响到理解教育的施行。面对这一难题,加强学生的课程理解应该是最有力的破题之法,因为理解的本质是相互的,没有学生课程理解和教师课程理解的互动,就没有优良的课程理解环境出现。此外,理解教育还应是一种彰显能力的教育,是占有与超越的统一。[8]占有与超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都可以看作是理解的一种能力,但前者注重对理解对象的拿来,后者注重对理解对象的再生产。那么,如何赋予学生这些能力?与其说是赋予还不如说是引导,因为占有易学,超越难得,占有通过教师给予学生一些技巧反复练习即可获得,但是超越需要的却是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教师直接教的方式对这一能力的习得会很乏力,因此学生课程理解成为成功获取这些能力的必要。

endprint

三、学生课程理解何以可能

1.内因:学生是课程中能动的主体

理解可以解释为理解主体运用已有经验并借助一定的帮助对理解对象意义的再现或者创生,获取经验、寻求帮助显示出了人这一主体特有的能动性,这一能动性在学生课程理解上体现为对课程想的能动性和做的能动性。在心理学上,想的能动性主要指的是学生认知系统的成熟,具备注意分配、知识表征解读的能力,并能在知识表征之间建立起联系;做的能动性指的是学生运用一定心理科学方法策略、排除影响理解的相关变量去解决理解问题的能力,具备信息加工的能力,并在对理解的决策与推断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理解策略。在教育学上,想的能动性是指学生具备接受教育后的宽阔视野,在接触过各门学科课程后,学生理解问题的视域、视角都会发生变化并逐渐地丰富起来,他们会用学科的视角去看待理解对象,因此理解的可能性和丰富性会增多。学生每天面对的是由学科课程组成的综合环境,这种近距离的氛围使联想更容易产生;做的能动性指的是接受教育后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因此学生比较容易区分主客观理解,能够科学地和人文地进行课程理解。此外,学生还能实践地理解课程,学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能动的反映论,在理解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结合物性和人性,更好地把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道德关系,这在客观上也会使学生的理解符合伽达默尔式的实践理解论。理解是人的理解,学生具备了人,特别是教育意义上人的能力,所以学生课程理解是可能的。

2.外因:学生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

理解可以被看作是认识的动力,因为课程理解当属认识论范畴,理解的宗旨是达成认识,它是认识的前奏,可以说没有理解的先行就没有认识的后觉。但理解并不是认识的源动力,理解虽对认识有促进作用,可认识并不为理解而认识。认识的源动力应是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是认识论中诸多行为的动力,也包括课程理解,因而学生求知欲望与无限知识的矛盾也就构成了学生课程理解的外部动因。外部动因虽然只是动因的一个方面,但其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在学生课程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并不完全了解这一矛盾,但它们一定会遇见矛盾的变体,亦或是矛盾的呈现物——好奇与未知、难题与无解、希望与期望……以上这些分化了的矛盾正是从微观层面促进了学生的课程理解,使学生理解有了外部诱因,最终使课程理解可能。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的课程理解应是这些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教师理解后的行为应是辅助性的,而不应代替学生的课程理解,因为尽管教师理解导向学生的认知矛盾,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矛盾。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二是由于时空背景的变化。此外,兴趣作为求知欲和无限知识矛盾的衍生物,从侧面维系着学生的课程理解,从而延长了学生理解的注意。总之,求知欲与知识的矛盾是学生课程理解不可或缺的动因。

3.保障:学生的场域资源

欲使学生课程理解稳定进行,少不了各方力量的保障。第一,国际教育呼吁体现生本价值的教育,这些先入为主的教育理念,能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舆论支持;第二,各式各样的教材是学生课程理解的主要对象,因为课程理解的核心是教材的理解,从而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了内容支持;第三,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各项政策,大多都是体现着学生自主性的政策,从而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了政策支持;第四,教育专家对课程的研究,能让学生课程理解遵循教学规律,从而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五,学校以其较丰富资源、特色的活动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了环境支持;第六,教师以其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影响着学生,为学生课程理解提供帮助支持;第七,学生以其个性差异和发展潜力为其课程理解提供了人力支持。以上这些经过梳理的学生场域资源,是让学生课程理解成为可能的保障。因为教育环境中的学生,最初是知识储备不足、经验欠缺、理解实践经历少、解决问题能力欠发达的学生,要让学生自主地理解课程而不借外力和资源,那是根本行不通的。但是假如学生练就了利用各方资源理解课程的话,他也就实现了自我教育,这也是学生课程理解的最大功能——自我教育。

综上所述,学生课程理解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师课程理解的必要补充。学生课程理解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宗旨所在,同时也是终身教育所追求的。因此,学生课程理解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亦或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更是一种教育的目的。

————————

参考文献

[1] 张攀.农村教师课程理解的问题研究.杭州师范大学,2011.

[2]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7] [美]威廉F.派纳等.理解课程.张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黄志敏.中美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及其启示.教育与职业,2011(12).

[5] John D.McNeil.Curriculum: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New York City:Little,Brown & Company Limited,1985:5.

[6]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诠释学上).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7] 熊传武.理解教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李栋(1989-),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杨道宇(1978-),男,河南商丘人,渤海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王颖】

对课程与课程改革的理解和体会 篇4

对课程与课程改革的理解和体会

从昨天的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到今天的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就我这样一个工作没有几年的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者的理解,其间发生最为根本性的改变就是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真正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放在了与“双基”和“能力”培养的同等重要的地位,把学生的能力发展作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根本目的,课程改革中对学生的评价制度改革就成了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关键所在。

一、对课程的理解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方案中明确指出,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部分。前者是以文化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为主的,如语文、数学、自然等,后者是以活动形式进行的,包括晨会、班会、队会、文体、科技、社会实践活动等。在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充分估计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作用,这也是一个重大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就是在上述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来进行的。

二、对课程改革的体会

(1)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事业当育人为先

小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实施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第一阶段,是促进人的心理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既然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已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放在了与“双基”和“能力”培养的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师就不该再一味地注重学生的分数,而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学教材,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数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我们完全应该结合数学教学,把握好它育人的特殊作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下面就联系我的教学实际谈些体会。

通过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广泛应用,不断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圾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把今天的学习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逐步联系起来。教师不仅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素材,还可以通过组织参观、访问、专题队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使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本学科固有的特点进行有关的思想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首先,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例如,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计量的产生等,浅显地揭示数学知识与客观现实世界的关系,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其次,环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如通过数的分解和组成、等与不等、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比例与反比例、正向题与反向题等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另外,可以结合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选择富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我国数学史上的优良传统等内容,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用数据说话是最生动具体

新课改中我对通用技术课程的理解 篇5

长沙市雷锋学校

罗明强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认为通用技术课程新课标的实现,要求广大中学原有劳技教师要转变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通用技术课程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劳动技术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为满足社会全面多元的需要,我们实行了多年的传统劳动技术在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方式上都需要彻底改头换面。如果再继续因循守旧,单纯地为了动手而动手却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与国际教育的距离将会越来越大。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广大中学通用技术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改中去,迎接挑战,与时俱进。

一、改变教学观念

通用技术课程作为新课改的一门必修课程,必须为实现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过去的几年中,通用技术在原有劳技课程的基础上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忽视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的主导思想还是学技能,为了动手而动手。授课往往是模仿试教学,实践操作过程中永远是老师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做。使本来有趣而极具拓展空间的实践课程,变成了对很多思维活跃的学生来说只是单调的任务式的课程。严重扼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惯性”极大,致使有的教师在新课程实施时难免“穿新鞋,走老路”,总认为提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要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实现,面对新教材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容量。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新歌谱旧曲,或者干脆左手新教材右手老教材。可见教师转变观念,是用好新教材的前提。只要我们在观念上真正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跟上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步伐,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运用新教材让学生在了解技术、掌握技术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且设法解决问题,最终提出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

二、更新教学方法

教育观念和教学目的决定了教学方法。素质教育旨在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技术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将传统的演示教学法和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应大刀阔斧地改革教学方法,变效仿式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运用所学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用技术课程知识的传授应该是引导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实践操作领会教学内容,再通过设计与创新环节提高教学效果。再也不能够老师指定一个作品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就像学生只能在老师画好的圆圈里活动永远找不到突破口,更谈不上创新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得到充分肯定,无需太注重设计的结果,我们要把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基点和重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能力将使学生受益终身,而有些技术和设计的概念或规律,学生能了解就可以了。

三、转变课堂角色

在传统教学课堂上老师是主导者,新课堂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通用技术课堂上,学生在自主设计、实践和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和创作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角色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这时候教师要做的主要工作是,创造机会把学生融入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和搜索所有有价值的参考,更进一部加深理解。鼓励学生参与活动,通过作品交流和各种评价方式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在心理上有成功的喜悦。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无论是师生之间的合作还是生生之间的合作都是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背景和条件。

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篇6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教师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肩负着重大责任。本文针对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 教师容易产生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 旨在更好地提高教师适应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能力。关键词: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 学习者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 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已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教育部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途径。但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深入,教师因自身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认识的不足, 造成偏离课改目标的现象也需要引起注意和反思。

一、培养教师对课程整合内涵的认识,避免信息技术万能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出发点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 整合的过程是以建构主义为主要学习理论基础,强调利用信息技术, 把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1]。但有的老师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简单的认为是在网络教室中采用信息技术实施学科教学的全部内容, 而学科教学是否真的需要, 却不加考虑, “为了用而用”的现象非常普遍。不分学科, 不分教学内容, 课堂变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内容变成了课件;课件变成了黑板的替代品(一些学科教师因为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使用能力有限, 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教师才能完成课件制作, 更是增加了整合的难度)。这种把整合等同于技术与课程的简单相加的观点, 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限定在了工具层面上, 并没有真正理解整合应该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 “融合”的内涵。

另外, 这种现象的存在与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也有很大关系, 在课堂中是否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成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硬性标准, 使很多老师不得不用。

实例

一、欣赏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 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学思路: 教师根据音乐本身的特点, 把音乐分为四节让同学欣赏, 节与节之间引导学生讨论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以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效果, 笔者在制作课件前, 先把 《梁祝》按欣赏顺序裁剪为四个部分, 然后逐段引入课件中, 先不说在 Powerpoint 中引入大段音乐本来就不符合课件制作原则, 只前期把 《梁祝》裁剪为四个章节就费了很大精力。课件制作者和音乐教师都深感不便, 音乐教师更是坦言以后再不用课件上课了。其实, 完全可以不用这么兴师动众的制作课件, 一台简单的录音机和一盒磁带就完全可以满足上述教学思路, 但为了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路, 只好如此事倍功半。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中心理念是 “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一种有效方法, 为学生提供 丰 富 多 彩 的 教 学 环 境 和 学习工具”。在强调信息技术对新课程改革的优势时, 也应发挥传统教学工具的积极作用, 合理的使用传统教学工具也能实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而过于迷信信息技术, 将使课堂教学变得呆板, 失去应有的活力。

二、提高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教学的能力,把握课堂教学。1.加强对学习者信息技术能力的分析, 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是为了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但是, 如果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应用过于复杂, 超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 降低学习效率。因此,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之前, 应针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分析,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程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否则信息技术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学习[2]。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就要照顾到信息技术能力最低的学生。而不同的学生学习同样的计算机课程, 其计算机使用能力也与其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有关系。当前, 部分教师仍根据学生年龄以及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情况想当然地估计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即缺乏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实际了解, 也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能力差异, 常常出现 “学生不会用, 老师非要用”的局面, 这样就为课堂教学过程埋下了隐患。

实例二, 地理课 《走进巴西》,在网络教室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 通过引导学生对巴西国旗颜色的探究, 理解巴西国旗的寓意, 进而总结出巴西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特点。

教学任务: 要求学生通过自主上网来查找资料, 探究巴西国旗颜色的象征。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初始能力, 学习结果要体现在学生身上。案例中,学生虽然知道如何利用搜索引擎寻找相关网页, 但还不具有总结归纳学习资源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会使用搜索引擎, 便推断学生具有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导致最初制定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 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重视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的分析, 创造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环境, 是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而不是学生学习的绊脚石。

2.培养对课程引导问题设计的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 任务式教学法与问题式教学法因为能充分体现 “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采用。而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设计的任务, 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完成知识的学习。问题应该为教学的目标服务, 对教学的质量有直接影响;任务应能自然的带动学习过程的进展。难度应由浅入深, 逐层推进, 问题与问题之间、任务与任务之间应该是系统的, 关联的。另外任务的数量也应该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符。但是, 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时,主要依靠教师自身的主观理解和知识经验来完成的, 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在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不可控性与不可操作性。

三、鼓励教师在整合过程中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模式,避免千篇一律。

建构主义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在整合过程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而建构主义又特别强调学习情景的创设, 希望学生能够在尽可能真实的情景中学习。所以, 教学过程中, 能体现学习情景创设的教学模式就受到了大家的特别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法”等教学模式因为其在教学实践上的成熟性、与信息技术良好的交融性,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认可, 此类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步骤基本包括以下几方面: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 布置课堂任务”——“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解决任务获取知识”——“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成果,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布置练习题,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此类任务式教学法既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又能够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可需要注意的是,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能 “包打天下”,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此类教学模式, 如果盲目使用信息技术, 创设出的教学情景却偏离了教学目标, 这样不仅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所以, 学习情景的创设一定要符合教学目标, 要能够将学习内容渗透到学习情景中, 引导学生在学习情景中发现问题, 自主探究, 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3]。在上面的例子中, 老师在创设学习情景时,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 创设的学习情景偏离了教学目标, 虽然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最终无法引导学生完成整个知识的自我建构。因此, 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不应总是局限于一种模式, 而应在理解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选择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方法, 形成符合学习内容规律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对高校体育欣赏课程的理解和建议 篇7

21世纪大学体育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 以全面发展学生为中心, 向终身接轨;体育欣赏是人们生活方式多元化和体育文化大众化、生活化的产物, 它可使个人在身体和精神方面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体育教育的牲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创新性) 、强化人才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努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要完成以上目标必须首先让现代大学生读懂体育并欣赏体育。因此, 有必要对体育欣赏的方法展开分析与探讨, 让学生掌握体育欣赏的方法, 提高学生体育欣赏能力;使体育教师能在体育教学目标、思想、内容与方法中结合体育欣赏的方法进行教学, 满足学生个性的需求, 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我们根据任务需要, 调查和走访了本地区的教育专家、学者33人, 确定问卷样本和抽样方法, 对我省部分高校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 并经过效果检验。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践分析法、数据统计法等。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 通过座谈会、谈心、讨论、课堂等方式针对体育欣赏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访谈。

二、结论与讨论

1.个体对体育欣赏特性的了解是体育欣赏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体育欣赏特性是固有的又是可变的。体育欣赏特性一般有直觉性、创造性、趣味性、超越性等。当然, 也能反应出个体的首先与修养程度。作为欣赏者, 要认识到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 而不仅仅是一种竞技比赛。

2.体育欣赏的直觉性牲根据有三点:第一, 体育欣赏活动的感性形成的存在。第二, 具有直接性和整体性。第三, 具有情感体验性和模糊性。体育欣赏的直觉性是研发的, 但它是渗透着理性, 即体育比赛或活动中既有事, 还有理, 更有情。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体育欣赏直觉性教育, 使学生的感性世界办有丰富的精神多样样。

3.体育欣赏的创造性。体育欣赏的创造性特征是体育欣赏的重要牲, 无论从动力过程还是结果来看, 体育欣赏都趋向于新形式、新意象的发现与创造。在体育教学中, 要结合体育欣赏内容充分调动生的积极性和多种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多方位创新能力。唯有创新才具活力, 使学生懂得去体验, 有利于学生个性原始化的真实张扬。

4.体育欣赏的趣味性。趣味是指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某些现象表现出的一种富有感情和个性牲的喜爱和癖好。在体育教学中, 要依据体育欣赏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产生兴趣, 提高对该项目的欣赏水平, 养成习惯、培养意识, 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5.体育欣赏的超越性。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 暂时的存在。但是人在精神上有一种趋向无限、趋向永恒的要求。欣赏主体在欣赏体育活动中, 往往超越个体生命存在的有限性和暂时性, 冲开人的精神束缚, 获得审美愉悦。在体育教学中, 要多利用体育欣赏的超越性, 改善学生的不良心理, 增强自信、担当责任、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促进学生心理正常发展。

三、建议

1.体育教学必须增加体育欣赏基本知识传授, 才能满足学生对它的渴求, 体育教学内容必须含有一定时数的体育欣赏基本知识传授来满足学生对体育欣赏知识的渴望。现代体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 掌握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并拥有健康的体魄, 理解体育活动在促进人类健康中的作用, 形成体育生活方式, 达到具有科学的体育素养的人。根据培养目标内容来看, 只有提高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目标。而我们现有的体育教学大纲上根本没有这些内容。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应包括有体育欣赏方法的基本知识, 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把体育教学改革落实到实处, 增加学生想要的知识传授。为形成一生的体育习惯作准备。

2.加快对体育欣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为了满足现代学生需求, 我们必须加快体育欣赏的理论研究。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进一步完善体育科学体系, 更有效地去指导高校体育教学, 提高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 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3.重视学校体育文化建设。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文化价值就在于人自身的价值, 即人们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是人的身心的完善展开和全面实现, 是人体人格和社会人格的和谐与统一。体育文化的产生是满足人类的需要。体育欣赏也是现代学生的基本需要。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体育文化的建设, 才能满足现代化学生的渴求。

4.加强学校体育环境的建设。学校体育环境的建设必须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体育物质环境。加大与学生身惦全面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体育物质环境的投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体育锻炼、医疗保健、饮食卫生、生活居住、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环境条件, 为学生安全、健康、生动活泼的成长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化育物质环境。另一方面是体育精神环境, 在学校要营造一个体育文化甚浓的氛围。

5.加强体育老师对体育欣赏知识的培训。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 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不仅仅是学习几个体育动作, 而是对体育全方位的需求。体育老师是传播体育的文化人, 这就给学校体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 存在许多对发展学生个性起着良好作用的潜在因素, 我们只有充分挖掘, 利用多途径向学生传授和传播体育欣赏的基本知识。并结合影响因素进行合理优化教学, 让学生去真实地感知欣赏体育比赛和活动的乐趣, 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兴趣, 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地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并参加体育, 形成“欣赏体育热”, 才能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发展学生个性, 从而最优化地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

结论

1.在学校体育教学中, 必须以生活世界为基础, 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整合, 满足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需要, 使学生在体育欣赏中, 关注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 从而实现欣赏与实践的转化。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动力和自激互动的内在活力, 使社会体育及其欣赏与实践的驱动力源于人们内在的生活需要。

2.通过论述欣赏体育的方法、了解体育的特点、提出对策的基础上, 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体育欣赏对于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于现代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对于人文奥运和绿色奥运的认识是绝对必要的。

摘要:体育欣赏课程能让学生掌握体育欣赏的方法, 提高学生体育欣赏能力;使体育教师能在体育教学目标、思想、内容结合体育欣赏方法进行教育, 满足学生个性的需求, 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与此同时, 对即将到来的奥运会各项目的欣赏也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体育欣赏,课程,理解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桐乡一中.费甫明.加强培养学生体育欣赏能力[N].中国体育报2008, (2008-08-27) .

[2]项城市东街小学.付海珍.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N].周口日报, 2008. (2008-07-11) .

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篇8

【关键词】学习 创新 矛盾 参与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87-01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由被动静听的机械学习到主动探索式的创新学习的转变,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客观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培养既有扎实的基本功底,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人才,是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今天的教育必须从教育理念、评价体制、教师、学生等各方面实现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

一、物理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开放思维的沃土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一,是20世纪的宏伟学科。它涵盖了精湛的理论思想,庞大的科学体系,广博的研究内容,独特有效的探索方法,开创了许多新技术、新学科。信息、生命、环境、能源、材料等科技都是从物理的基础理论中发展起来的。作为理工科各专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础课,它对开放性思维的训练,科学的精神和态度的培养,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扬,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开拓开放思维的沃土。

二、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突出矛盾

杨振宁说过:“中美传统教育方法的区别之一是:中国教育按部就班,严谨认真;而美国是渗透式的,允许跳跃。”现在我们所学的力、热、电磁等都属于19世纪前建立的经典物理体系,它们强调对知识的验证、推算、计算。对学生独立思维,开放思维的要求不强。作为物理这门严谨的科学,基本概念、原理技能的训练,永远都是它的核心,也是我们物理教学的优良传统,如果舍弃这些,就谈不上什么科学素质的培养。

但是物理学的严谨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些结论性的内容上,更多的是它涵盖的概念、原理的得出过程所体现的睿智与创新精神。鉴于此,物理教學不能扭曲成为教和学知识技能,应该在原有的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地强调探究过程、渗透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才能,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给他们参与进来,做一定程度的跳跃,使学生不过分依赖教师,有利于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如果能把这些方面和谐统一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突破,这需要全面的整合,上下统一。物理教学的矛盾解决不是要取代传统教育,而是传统太乏味,应该给它“调味”。

三、物理教学创新的先导是理念、体制的创新

物理教学要富有时代感。现在使用的教材,己经大大滞后于科技发展的需要。作为新技术、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的近代物理部分,教学内容所覆盖的知识面需要更宽、更广。激光、光纤通讯、超导、纳米科技、基因技术等与物理有关的前沿课题都可以引入教学。但不能是新闻式的报道,要讲出其中的物理内涵,强调出它们的近代物理原则。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应当适当增加物理学发展史的一些内容的比重。反映物理规律的大事件,实验案例,著名人物的科学成就,都可以启迪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纵观物理学的发展,从经典物理的形成,到近代物理的开创,本身就是一部创新史,这里面充满着创新思想和创造性的工作。物理教育的改革,应该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观,从以书本知识为中心,转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加强物理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以学生的技能为培养主线,提供广博的知识背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强化思想文化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创新也就产生了动机。

教学形式应多种多样。传统授课形式的比例要减少,增加讨论课、小型研讨会(Seminar)、专家讲座、调查参观等形式的学习,不流于形式,重在实效。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可选择题目或某方面的专业课题,经学生自行参考,学习后,做课上的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新颖的创意。

考核方法的多样性。由小组作业、讨论发言、小论文等决定分数,放弃“一次考试决定一切”的做法。诊断性考试时,突出考查学生的物理思想、分析方法、解题思路的掌握,回避死记硬背的公式记忆和繁杂的数学运算。

四、改变评价方式推动物理教学创新

祖国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学校责无旁贷应肩负起这项使命。遂行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从实践中涌现出的评定方法。以前韩国的小学生在成绩单上以“秀”“优”、“美”、“良”、“佳”来表示成绩,并据此划定学生的等级。这样的评价方式引起了不必要的竞争和过重的学习负担。现在的成绩单取消了那样的分级,把所有的评价以叙述的方式来表示。“育成创意的人才”并不是在这一两年才成为学校的教育目的,可是传统评价方式与步骤阻碍学生的创意性的育成。随着韩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开放教育在小学的扩散,人们对教育的评价也进行了研究。评价的理由、目的、内容与方法都有所改变,而评价的记录方式与用途也发生了变化。

从语义分析来看,遂行评价是对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活动情况的一种评价。对教师而言,遂行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叙述性主观式评价与观察表现和态度的评价结合起来完成的。对学生而言,遂行评价不是让学生选择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把正确的大致内容表现出来的评价方法。特别是在道德、体育、音乐、美术、实科等培养学生具有正义感及培养学生技能的、创造的学科,要放弃用选择型试题来评价,而是制定适当的评价标准与方法评价学生的态度、表现与技能等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上一篇:项目进度报告说明下一篇:写冬至的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