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捏鸡蛋》
捏鸡蛋
昨天下午的科学课,在我们班上得很热闹!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那天,我们班的袁汶莹同学带来了一个生鸡蛋,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捏鸡蛋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曾老师停了一会儿,想了想说,“袁汶莹同学来点同学上讲台捏鸡蛋,上来的同学不能扔,不能砸,不能丢,也不能借用工具,只能捏。如谁捏破了,我奖他100元钱。每次只有10秒钟的时间哦!你们一定捏不碎。”
我心想:这还不简单!我一定能捏碎,这有啥难的!袁汶莹第一个点的是黄睿哲,只见他大摇大摆地走上讲台,摆出一副很有信心的样子,只见他捏着鸡蛋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可是鸡蛋完好无损。我又想: 一定是黄睿哲的力气太小了,对鸡蛋一点杀伤力也没有,我来的话,一定没问题!
啊!终于轮到我了,我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一脸兴奋地拿起鸡蛋,使出吃奶的劲,用力地捏着,刚才还是兴奋的脸现在却涨得通红,而鸡蛋依然毫发未伤!我灰溜溜地走下了讲台。后面的同学结果都一样,我们班全军覆没,这让大家惊叹不已!
最后,曾老师给出答案:因为鸡蛋是椭圆形的,把它放在手心用力捏,这个力量均匀地分布在鸡蛋壳的表面,这个力不足以捏碎鸡蛋。
“捏碎鸡蛋,小意思!”妈妈还挺有自信。
“如果你能用手捏碎鸡蛋,我以后就不乱花钱了;如果你捏不碎的话,就给我买个电动小飞机,怎么样?”
妈妈不以为然,拿起一个鸡蛋放在夹胡桃的夹子里一夹,说:“小丫头,怎么样?服了吧!”
我顿时傻了眼:“天哪,这位‘大侠’您好像没听懂我说的话哎,我是让您用手捏,不是用夹子夹呀!您不会这么‘聪明’吧!”
“我刚才逗你玩呢!”妈妈笑着又拿起一个鸡蛋,放在手心里,“小丫头,看好了,别等会又耍赖!”
我贼笑两声。这时,传来老妈“虎啸狼嚎”般的吼叫声:“臭鸡蛋,快给我碎掉!”看着妈妈涨红的脸,我高兴地笑了起来……
“呃,捏不碎就认输吧,妈妈,别跟可爱的鸡蛋过不去呀。”
“哼,再给我一次机会!”
“行呀,再给3次也不是问题!”
老妈把鸡蛋放下,先洗了洗手,接着拿起鸡蛋,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用力一捏,鸡蛋还是没碎。
“服了吧,老妈,给我买小飞机吧!”
老妈只好不情愿地说:“行、行,有时间我去买。”然后妈妈又有点不相信地喃喃自语:“奇怪,今天的鸡蛋怎么变硬了呢?”
我听后哈哈大笑:“老妈你上当了!不是鸡蛋变硬了,而是你在捏鸡蛋时,手心的力量被平均分散到了鸡蛋的各个部分。这时每点的力量就变小了。而且鸡蛋的各个部分都是拱形的组合,具有承载较大压力的特点,所以……”妈妈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然后一头扎进厨房。
我呢,当然乐呵呵地去做作业喽。因为我学到的科学知识得到了运用也得到了巩固。至于买不买电动小飞机,再说了!
征稿启事
注意啦!注意啦!《科学大众·小诺贝尔》向全国的小学生们征稿啦
征稿对象:小学3~6年级学生
征稿形式:观察日记、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以及其他和科学有关的作品。作品一经录用,即有样刊和荣誉证书寄出。别忘了附上一张你的照片哦,也许不久你就能在杂志上看到自己的靓影!
来稿请寄:南京中山东路三条巷4-1号科学大众杂志社“能力展示”栏目收(210002)
E-mail:xiefei00001@sina.com
日记培养习惯
徐毅6岁开始写日记,最开始,用铅笔歪歪扭扭记日记,只能写几句话,后来写一段话,半年后就能写出较为丰满的一篇日记了。在语文老师张晓琼的辅导下,7岁在《少年先锋报》发表处女诗《假如》。目前,先后在《青少年日记》《文学少年》《中国少年报》等数十种刊物发表日记、小说、诗歌、童话等近10万字。
阅读,是写日记的第一步。徐毅张开饥饿的大口,不断吸食文字的营养。金波爷爷、雷抒雁爷爷的诗,古今中外的童话,他都爱不释手。至今,他一直保持着早读诗歌,晚读小说或童话的习惯。每天,都把当天的经历,或者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三年来,他已积累了厚厚几大本日记本。
观察,是写日记的第二步。春天桃花李花盛开,我们在花丛中赏花,数数花瓣,他说,桃花李花都想第一个给春天报喜呢,便写下了《桃李争宠》。一年四季,花兒有不同,他写下了《我和春夏秋冬捉迷藏》。
童诗净化心灵
有了日记基础,徐毅已不甘于只是记录自己的生活,他要拿起笔,创作小说、诗歌和童话。幼鹰站在崖边,扑腾扑腾翅膀,想要飞翔;小诗人站在诗歌的门口,也有了写作的冲动。除了写日记,徐毅还要用诗歌发声,爸爸告诉他,仿写、观察、想象均可。仿写决不是抄袭,可以是题材、技法的模仿,但不允许雷同。比如读了金波爷爷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他仿写了《如果我是一片树叶》;读了叶圣陶老先生的《风》,他仿写了《风长什么样子》。去年5月的一天,山城的雨点滴滴答,雨声沙沙沙,拨动了小诗人的情弦。徐毅格外兴奋,站在阳台听雨。一会兒,一幅《小雨沙沙沙》的诗意图出现了:小雨沙沙沙/鸟兒喳喳喳/快躲雨吧/到屋檐下/小雨沙沙沙/知了哈哈哈/淋浴真好/我要长大……这首诗是他7岁那一年较为成功的一首。
在徐毅的情感世界里,还有对大自然的喜怒哀乐,比如《雨是伤心的云》:一朵大大的云/被烟囱的臭气/欺负了/云朵散开了/白云非常伤心/“哇哇哇——”/流下了一滴滴眼泪/雷公公很生气/敲着大鼓/“轰隆隆——”。
童话激发想象
诗离不开想象,想象多神奇,诗就有多神奇。读童话,可激发想象力。如今,古今
中外的童话名篇几乎都读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在童话王国里,徐毅插上想象的翅膀,想飞多高就飞多高。
从8岁起,他的诗歌手法摆脱排比段,自由舒展。其中的代表作有《夜空的嘴》、《雨是伤心的云》等。比如想象夜空,月亮是夜空的嘴巴/月亮像一根弯弯的香蕉/夜空呀/你在微笑吗?/月亮像一个大月饼/夜空呀/你是不是看到好吃的/情不自禁流口水啦?/乌云密布时/夜空呀/你长蛀牙了吗?/如果是真的/回家刷刷牙吧!
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几乎融进了徐毅的诗。每年他都要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去旅游,接收大自然的灵感。著名诗人、《星星诗刊》常务副主编龚学敏先生评价,徐毅想象力真不错,观察也有他自己的独到之处。兒童诗本身就有一种天趣在里面,不能把兒童关在房子里,失去了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遇阻其发展。诗人的灵性就在于大自然。
首先,我精心挑选了了一个圆溜溜、完好无损的鸡蛋,然后把鸡蛋放在手心里。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随便捏捏嘛!说时迟那时快,我立马劲往一处,开始捏鸡蛋。咦,怎么鸡蛋像坚硬石头纹丝不动的啊!我右手死死地握住鸡蛋,屏住呼吸,咬紧牙关,面色凝重,眼睛也死死地盯着那个鸡蛋,好似把全身的力气都贯入五个手指中,可是看看鸡蛋还是毫发无损。我想为什么呢?平时轻轻一磕就会破碎的鸡蛋,怎么今天我使劲捏它,它却没事呢?是不是因为我力气太小?要不换个大人试试?我去找妈妈,希望妈妈能帮我这个忙。
我把鸡蛋递给了妈妈,拉着妈妈的手,央求妈妈说,“妈妈,把这个鸡蛋给捏碎了吧”。妈妈笑眯眯地接过了我递过去的鸡蛋,跃跃欲试。当妈妈气喘料吁吁、涨红了脸,使出了浑身解数捏鸡蛋,可鸡蛋还是没有任何的变化。妈妈像斗败的公鸡,没有了刚开始的那种自信了。哎呀,这是怎么了,我是小孩可能是力气小,所以捏不碎,可为什么大人力气大也不行呀?带着疑问,我请教了老师。梅子老师告诉我们:鸡蛋捏不碎的原因是:捏鸡蛋时,手的杠杆力平均分散到了鸡蛋的各个地方,不足以把它捏碎,因为鸡蛋是拱形结构,拱形是最稳定的结构。建筑师根据这个“拱形结构”设计了既省料又安全的建筑,人民大会堂和北京鸟巢都是按照这一结构建造的。
一个鸡蛋一只手是捏不碎的?但你试过一只手捏二个鸡蛋吗?一捏你就会发现,不用费多大的劲就能将鸡蛋捏碎,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一只手捏两个鸡蛋时,手的杠杆力集中到了两个鸡蛋的接触点,因为接触点作为受力点,面积很小,所以鸡蛋一下子就碎了。别说是两个鸡蛋,就是一手捏两个核桃,也能将它们捏碎,这是同样的道理。
首先,老师叫黎颖上讲台去捏鸡蛋,黎颖把蛋放在自己手上,只见她使出吃奶的力气使劲捏,蛋完好无损,看,她原来神气十足的样子,现在显得十分遗憾。接着,班里的跆拳道高手杨岸直上了讲台,只见他手中捏着鸡蛋,咬牙切齿,手在抖动,最后,他也失败了。
放学回家后,我迅速地拿出一个鸡蛋,我使出浑身的力气,使劲一捏,而蛋却完完整整,没有一点儿破损。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茉莉老师满脸笑容地走进教室,只见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鸡蛋说:“同学们,对于鸡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很简单就是看谁能将这个生鸡蛋捏碎。”前几天我刚做了生鸡蛋和熟鸡蛋比赛转圈的实验,今天又来个“捏鸡蛋”,真不知道这鸡蛋身上还有多少奥秘,好奇心驱使着我更加期待这节课程啊。
“捏鸡蛋在我看来就是小菜一碟。”我们班的“小胖”大涵得意洋洋的说道。老师示意他上去先试一试,只见他站起身,甩了甩头,大步流星地跨上讲台。他捋捋袖子,伸出胖乎乎的大手,拿起鸡蛋放在掌心,满脸自信地面向大家,又胖又短的五指收紧了一下,咦?鸡蛋没破,大涵尴尬的笑了一下,又使劲一捏,怎么回事儿?鸡蛋还是毫发无损。“嗨呦”,大涵又加把劲,这次他咬紧牙关,眉头紧凑,使出吃奶的力气,脖子暴着青筋,脸颊涨红通红,手都发抖了,大约持续了一分钟左右,大涵终于松手认输了,垂头丧气地回到座位上。
大家都觉得大涵力气这么大,竟然捏不碎鸡蛋,那会不会是一只“钢蛋”呢?学霸小聪也不甘示弱,可是最终也是无功而返。
“老师,我想试一下。”原来是我们班的淑女小美:“也许我能以柔克刚。”说罢她便脚步轻盈地走上讲台,纤细的手指温柔地拿起鸡蛋,小心翼翼的放在她那娇小的掌心中,手指微微收缩,鸡蛋毫无反应,她又试图用力捏,还是没反应,难道只是鸡蛋真的无坚不摧?最终小美也被这小小的鸡蛋打败了,她只好将鸡蛋放在桌子上。
“咔”的一声,鸡蛋裂开了一条缝,这是怎么回事?大家那么用力捏都捏不破鸡蛋,就这么轻轻一磕,鸡蛋怎么就破了呢?我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秘吧!老师似乎看穿了大家的`心思,为我们解开心中的疑惑。“由于鸡蛋是椭圆形的,当你捏的时候,鸡蛋表面的曲面结构会分散所承受的压力,所以鸡蛋不容易被捏破;而磕的时候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因此鸡蛋容易磕破。”
回到家中我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放在手心里,说:”哼,你遇到我算你倒霉的了。跟我比起来,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于是我便用了三成力捏了捏,结果没碎。我心想:可能是我力气太小了。于是我又用了五成的力气,使劲一捏,结果还是没碎。于是我干脆使出全部的力气,结果还是没捏碎。我火了,我真的火了。小样!你以为我会这么容易被打败吗?你错了。啊!我的小宇宙爆发了!于是我使出了浑身的力气,结果还是没碎。坑爹,太坑爹了!花了我这么多时间。一个鸡蛋我都捏不碎,这要传出去了,我还怎么在“江湖”上“混”呢?
看来不动真格的是不行了,于是我使劲一扔,“啪!”碎了。这一幕正好被刚回来的妈妈看见了,糟了,赶紧跑。”站住。“随着妈妈的一声怒吼。我怯怯地回头,看见老妈张黑着个脸,好像会随时爆发一样。看来我又得准备涕泪磅礴了。都是鸡蛋惹的祸。
于是这场我与鸡蛋的战争中,我”光荣“的战败了。
后来我经过上网搜了一下,我才知道原来鸡蛋的壳虽然很薄,因为它是椭圆形的,有无数个拱形,能承受很大的压力。当你去捏它时就会把你使出的力量均匀地分布到各个部位,所以鸡蛋捏不碎,如果我们用力一戳鸡蛋还是会碎的,就像我们拿鸡蛋往锅边一磕鸡蛋会砰的一下碎了,那是因为它受力不均。
小实验-捏鸡蛋作文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就是捏鸡蛋。首先我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妈妈让我用五个手指一起捏,我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红了,却没有一点用。我真不服气,怎么我的力气那么小呀。妈妈说:“让我来。”只见妈妈用两个指头捏住鸡蛋,轻轻的一捏,只听到“咔擦”一声,鸡蛋破了。这是为什么呢?妈妈笑着告诉我说:“用手捏鸡蛋时,由于手上的.力分散到整个鸡蛋的表面,压强很小,所以不会把鸡蛋捏碎。用两个手指捏鸡蛋,由于接触面积小,压力集中在手指用力处的鸡蛋壳上,压强很大,鸡蛋就容易被捏碎了。”小实验――捏鸡蛋作文200字
中国大学网小学生作文网
蒋老师侧着头想了想,请了瘦精精的朱紫嫣来捏一捏。朱紫嫣微笑着走到鸡蛋身旁,准备和鸡蛋比一比高低。我真希望朱紫嫣“扑”的一声把鸡蛋捏个“粉身碎骨”。可是令人大失所望的是,朱紫嫣涨红了脸,用尽了力气,鸡蛋完好无损。朱紫嫣挑战失败。
蒋老师见朱紫嫣不能把鸡蛋捏碎,就请了几名男生来捏一捏。他们有的涨红了脸,有的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可是,都纷纷败下阵来,鸡蛋还是毫发无损。
在我们的叹气声中,蒋老师请出了“大力士”――贾伟豪。贾伟豪先摩拳擦掌,然后接过鸡蛋。大家的加油声刚刚响起,只听“扑”的一声,鸡蛋“爆炸”了,蛋汁飞溅,竟然到了窗户上,还把坐在第一排的杨栎莘变成了“蛋黄超人”!啊,贾伟豪不愧是“大力士”呀!”大力士“终于战胜了小鸡蛋!
为什么这么小的一个鸡蛋却如此难以捏碎呢?听了蒋老师的一番解释,我恍然大悟:原来,鸡蛋是圆的,它可以分散力量。怪不得那么多同学都不能把鸡蛋捏碎哪!
“什么,鸡蛋捏不破?打死我也不相信。”我怀疑地说,“我也要试试。”
我来到厨房,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挽起左手衣袖,紧紧地握住鸡蛋,使出全身的力气,鸡蛋却完好无损。我还不相信捏不破鸡蛋,就换作力气大的右手。这回,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脸涨得通红通红的,牙齿咬得咯咯响,可是鸡蛋还是毫发无损。哎,只好请老妈出场了。只见老妈用力地握住鸡蛋,手上青筋直冒,握了好久,鸡蛋竟然还是安然无恙。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得赶紧去网上查一查。原来是因为它的形状是圆的,当我们把鸡蛋捏在掌心时,它表面所受的压力是相等的;这个压力不够使鸡蛋壳破裂,所以蛋壳不破。
鸡蛋真的捏不碎吗?自从我学了《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后,这个疑问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星期天,我就和爸爸一妈一一妈一做了这个实验。我先去拿了个生鸡蛋,放在桌子上,便对爸爸一妈一一妈一说:“今天我们做个实验:鸡蛋会捏碎吗?”说完,我就第一个冲向前去,拿起鸡蛋,使劲地捏,捏到我的手都酸了,可还是没把鸡蛋捏碎,我气急败坏,好像热锅上的蚂蚁。我便狠下心,用手指猛地一捏,只听“啪”的一声,鸡蛋碎了,蛋清蛋黄像淘气的孩子,溅到了我的身上。我可吓坏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爸爸一妈一一妈一看见了我这副模样,都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过了一会儿,我这个“傻人”才回过神来。爸爸一妈一一妈一对我说:“捏鸡蛋都是用手掌握的而不是用手指去捏的,要不然,鸡蛋不碎才怪呢!”我听了,半信半疑。这时该是一妈一一妈一出场了,她拿起鸡蛋,用手拼命地捏,可鸡蛋就是不听话,纹丝不动,一点儿变化都没有。可一妈一一妈一并没有放弃,还是死命地捏,到最后,鸡蛋还是不碎,一妈一一妈一认输了!爸爸看到一妈一一妈一连鸡蛋都捏不碎,便骄傲起来,说:“唉!你的力气也太小了吧!连薄薄的鸡蛋都捏不碎。”我和一妈一一妈一都不服气,异口同声地说:“呵!如果你捏得碎,那我们就服了你啰!”爸爸听了,不以为然地说:“等着瞧吧!”说完,爸爸信心十足地拿起鸡蛋,使劲地捏,却捏不碎,可我发现爸爸手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眼睛眯成一条缝,手也抓得更紧了,还越来越往外伸,脸都涨得通红。这时,爸爸为自己找了个台阶,笑着说:“这东西真结实啊!”“呵呵,这下老爸要难堪啰!”我笑着说,嘿!还真被我猜中了。”爸爸泄气地坐在沙发上,一声不吭,好像一头沉默的老黄牛呀!他原来神气的样子哪儿去啦?
只不过,鸡蛋为什么捏不碎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去网上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薄薄的鸡蛋壳可以把承受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各个部分。因此,鸡蛋捏不碎。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还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此时,我茅塞顿开。
今天,我们的小丸子老师教我们“捏鸡蛋”,我转念一想:鸡蛋很容易碎,肯定一捏就破了。还是让我们眼见为实吧!老师先请了一位壮壮的女同学上来试一试,一看她的眼神和动作,就知道她很有自信捏碎它。她先用一只手摊平,然后把鸡蛋放在手掌心,最后用力捏。只见她的脸憋得通红,一边用力,一边把手慢慢往里缩。我们觉得这下鸡蛋应该破了吧!打开手心一看,我惊呆了,鸡蛋竟然完好无损!难道这鸡蛋是“不死之身”吗?!为了再见识一下鸡蛋的威力,小丸子老师又请了一位自称是“大力士”的男生上来试,他的动作跟之前的女生步骤一样。我们觉得这次,鸡蛋应该破了吧!但是打开一看,还是没有破,这刀枪不入的鸡蛋让我们大吃一惊。
为了大家都能亲手体验这鸡蛋的威力,小丸子老师决定让我们自己试一试。我摊开手掌心,把鸡蛋放进手掌中间位置,用吃奶的力气捏,还是没有破。我怀疑鸡蛋有问题,但是转念一想:这鸡蛋是我妈妈傍晚刚刚给我煮的,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呀!此时同学们也纷纷议论开来,有的说鸡蛋壳太硬了,有的说力量都用在了手指上导致鸡蛋不破,有的说这鸡蛋是不是被施了魔法……但是我认为:鸡蛋在生的时候鸡蛋壳周围没有东西撑住,但是熟了以后,里面的蛋白变大,撑住了鸡蛋壳,让它比生的时候更坚硬了。
这次捏鸡蛋让我懂得了:只要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就应该大胆地说出来,就会产生自信。
最后,小丸子老师得出了结论:是手放出的压力被分散,鸡蛋就变得坚硬了。这话一出口。我们,都恍然大悟。
作者:毛昱人
【日记《捏鸡蛋》】推荐阅读:
学做鸡蛋日记300字09-11
握不碎的鸡蛋日记350字06-12
为什么鸡蛋捏不碎的小学作文09-27
鸡蛋供货合同03-01
鸡蛋的实验04-19
抓鸡蛋小学作文06-10
鸡蛋观察记录作文06-21
春分坚鸡蛋作文12-02
鸡蛋花树的作文12-12
鸡蛋沉浮记作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