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技巧诸葛亮的故事

2025-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管理技巧诸葛亮的故事(精选5篇)

管理技巧诸葛亮的故事 篇1

益州郡有个豪强雍闿,听说刘备死去,就杀死了益州太守,并发动周遭各部落也跟随叛变。这样一来,蜀汉差不多丢掉了西南地区一半的土地。

可是,当时蜀汉刚遭到猇亭大败和先主死亡,顾不上出兵。诸葛亮一面派人和东吴重新讲和,稳住了这一头;一面奖励生产,兴修水利,积蓄粮食,训练兵马。过了两年,局面稳定了,诸葛亮决定发兵南征。

诸葛亮在出兵前,曾与刘禅说明出征意图:南中少数民族部落依仗地形险要,离开都城又远,早就不服管了。即使用大军把他们征服了,以后还是要闹事的。所以此次出兵,主要在于攻心,一定要叫南人心服,才能够一劳永逸。公元225年三月,诸葛亮率领大军出发。不出两月,大部分叛军就掩旗息鼓了,但唯独还剩南中酋长孟获继续反抗蜀兵。

诸葛亮一打听,知道孟获不但打仗骁勇,而且在南中地区各族群众中很有威望。诸葛亮决心把孟获争取过来。他下了一道命令,只许活捉孟获。

蜀军和孟获交锋的时候,故意败退下来。孟获仗着他人多,一股劲儿追了过去,很快就中了蜀兵的埋伏。南兵被打得四处逃散,孟获本人就被活捉了。孟获被押到大营,心里想,这回一定没有活路了。没想到进了大营,诸葛亮立刻叫人给他松了绑,好言好语劝说他归降。但是孟获不服气,说:“我自己不小心,中了你的计,怎么能叫人心服?”

诸葛亮也不勉强他,陪着他一起骑着马在大营外兜了一圈,看看蜀军的营垒和阵容。然后又问孟获:“您看我们的人马怎么样?”

孟获傲慢地说:“以前我没弄清楚你们的虚实,所以败了。今天承蒙您给我看了你们的阵势,我看也不过如此。像这样的阵势,要打赢你们也不难。” 诸葛亮爽朗地笑了,说到:“既然这样,您就回去好好准备一下再打吧!” 孟获被释放以后,逃回自己部落,重整旗鼓,又一次进攻蜀军。但是他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第二次又乖乖地被活捉了。

诸葛亮劝他,见孟获还是不服,又放了他。像这样又放又捉,一直把孟获捉了七次。

到了孟获第七次被捉的时候,诸葛亮还要再放。孟获却不愿意走了。他流着眼泪说:“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说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底里敬服。从今以后,不敢再反了。” 孟获回去以后,还说服各部落全部投降。

叛乱平息后,诸葛亮又命令各部落首领照旧管理他们原来的地区。有人对诸葛亮说:“我们好不容易征服了南中,为什么不派官吏来,反倒仍旧让这些头领管呢?” 诸葛亮说:“我们要是派官吏,就得留兵。留下大批兵士,粮食接济不上,叫他们吃什么。再说,刚刚打过仗,难免死伤了一些人,如果我们留下官吏统治,一定会发生祸患。让各部落自己管理,汉人和各部落相安无事,岂不更好?” 大家听了诸葛亮这番话,都钦佩他想得周到,此后几十年,南中再无纷争。【案例点评】

管理技巧诸葛亮的故事 篇2

一、统缆全局, 运筹帷幄, 占领市场

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是古代战略决策的成功代表。刘备后来正是实行了诸葛亮“复兴汉室‘’、“伸大义于天下”的战略决策, 才绝处逢生, 站稳了脚跟。

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是:兵遇机而动, 因时因地捕捉战机, 胸怀全局, 分步实施, 供曹操南征之机, 智激周瑜, 与孙权达成联合抗曹, 并借赤壁大战之机占领荆州。四年后, 曹操进兵汉中, 诸葛亮供机率兵入川, 得益州, 获得了战略上的根据地, 进川后明法纳贤, 内施仁政, 外结孙权, 收马超, 伏孟获, 使夷越尽服, 建立巩固了后方。

当今市场如战场, 每一个企业经营者应该自觉地学习和借鉴前人的智慧和谋略。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大潮中, 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要正确地、宏观地、战略地、实际地把握企业的命运, 占领市场。诸葛亮统缆全局、运筹帷幄等原则给我们的启示是:

l、要高瞻远瞩制定企业的经营策略。通过认真研究企业所处环境和国家政策, 确定目标市场, 精心研究用户的需要和消费者心理, 对本企业的自身实力作科学的分析, 从而制定出远期和近期的战略目标。

2、因时因地, 抓住时机, 灵活用兵。

企业的命运在市场, 而市场的风云变幻实难预料。企业在竞争中要审时度势, 有理、有利、有节抓住时机, 掌握主动权。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以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巧用攻心, 开拓市场, 广结仁士

因南方少数民族与蜀汉缺少文化交流, 南蛮首领孟获反复无常, 难以靠武力征服, 诸葛亮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 对孟获通过仁德感化, 使部落默首领诚心归顺, 为后来北伐中原解除了后顾之忧。攻心谋略运用于企业管理中的表现之一是企业的公关战略。

首先, 市场竞争, 一是物质形态有形的竞争, 一是社会人心无形的竞争。产品质量优劣是能否占有市场的前提, 但在产品竞争的背后, 还包含着社会信誉、顾客心理、人心向背的竞争。在同等市场环境和同等的产品质量条件下, 谁把握了顾客的心理, 受到了用户的信赖, 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 坚持诚实不欺的原则, 顾客至上, 以信为本。将企业利益与顾客利益、社会利益统一起来。经商也要取信于民, 先得人心方能占市场。

第三, 要广交朋友, 减少对手。企业与企业之间既相互竞争, 又相互依赖。单纯抱着“打败对手”的竞争心理, 企图“一花独放”, 终究会因失掉人心而失败。

第四, 注意舆论宣传, 让顾客熟悉和信任企业。既有强大的实力基础, 又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才能赢得市场, 赢得企业的未来。

三、以柔克刚, 刚柔相济, 随机制宜

诸葛亮提出“总文武之道, 操刚柔之术”:善于带兵的人, 刚强而不可折断, 柔和而不可屈服, 所以能以弱制强, 以柔克刚。如果只有柔弱的一面, 势力必然会削弱, 如果只有刚强的一面, 其趋势必定会走向灭亡。刚柔适中, 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常规。

诸葛亮的柔胜谋略在企业管理中, 往往表现在用辩证的“以迂为直”寻机突破。不因暂时的弱小而气馁, 相信弱小中孕育着强大, 知微见著, 创造弱小转化为强大的条件;不因小胜而不为, 从微小开始慎重初战, 扬长避短, 避实就虚, 力求必胜。

柔胜谋略在企业竞争中, 往往表现为固本强基, 选择适当时机后发制人。古人云:“凡人取果, 宜待塾时, 不撩自落”。柔胜谋略要审时度势, 随机应变, 计划上保持弹性, 留有余地, 实施上灵活机动, 在被动中争取主动。

四、治军之道, 人和为本, 筑造精神

诸葛亮在“和人”篇中提出“夫用兵之道, 在于人和, 有和则不劝而自战矣”。人和为本是诸葛亮的治军哲学, 这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的开拓, 都具有重要的启迪:

1、重天时地利, 尤重人和, 这是企业管理的出发点。

因为企业的竞争不但是经济实力的对比竞争, 也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竞争。因此, 要在尊重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基础上, 更要重视人的因素。要善于体察民情, 倾听群众的呼声;坚持从严治内, 赏罚分明;注重培养人才, 创造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

2、以人和为本, 筑造团结进取的企业精神。

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首先要努力培养职工的团结精神。干部与职工精诚团结, 企业内外友好和谐, 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因此, “人和为本”也是企业经营的哲学。要重视从生产到用户各个环节的广泛联合与合作, 创造企业内外部人和的条件, 才能抓住机遇, 扬长避短, 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现代企业管理》, 王方华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

[2]《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陈佳贵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8年

诸葛亮的故事 篇3

诸葛亮和黄硕夫妻情感的亲密,世上恐怕无人可比。

诸葛亮父母早亡,由叔父抚养成人,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他的兄弟姊妹随叔父一起来到襄阳。当时关中混乱,中原鼎沸之际,襄阳是各地达官贵人、商贾士子避难的地方。

诸葛亮一家来到襄阳城外20里的隆中,以耕种为生。

诸葛亮25岁时,叔父故去。他的大哥诸葛瑾远赴东吴做官,姐姐诸葛惠远嫁到南漳,家中只剩下诸葛亮和他的弟弟诸葛均。诸葛亮当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古代,尤其是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一般十五六岁,甚至十三四岁就结婚,小丈夫和小媳妇成双成对。像诸葛亮这样25岁还未成家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以诸葛亮的条件,必然是名门世家选择乘龙快婿的理想对象,谁也没有料到他找了个丑女结婚。

黄硕身体壮硕,人如其名,黄头发,黑皮肤,皮肤上起了一些鸡皮疙瘩,让人瞧见身上就发凉发冷,但她的善良远近闻名。黄硕是河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一段情节:蜀国与东吴亭大战,陆逊大败刘备,蜀国将领死的死、亡的亡,刘备也在此战役中病死在白帝城。当时,留守成都的诸葛亮听到消息,匆匆赶来。为挽救危局,设下八卦连环阵,就用一些石头困住陆逊的几十万大军。在千钧一发之时,就是这个黄承彦突然出现在八卦阵内,把东吴大将陆逊及几十万大军领出阵外。他破了诸葛亮的连环阵,救了几十万条性命。

这里有一段笑话,是调侃诸葛亮与黄硕的。笑话说诸葛亮与黄硕成亲是黄承彦做的大媒。说黄承彦破除世俗观念,自己找到诸葛亮门上,问:“听说你正在选媳妇,我有丑女,黄头发,黑皮肤,想嫁给你,你同意不?”诸葛亮二话没说,答应了。黄承彦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亲自把女儿送到隆中。

事实上,不是黄承彦把女儿送过来的,而是诸葛亮亲自前往黄府提亲。对诸葛亮的到来,黄承彦是做了充分的准备,老早就吩咐家人:“只要诸葛亮相公一到,不用通报,请他直接登堂入室。”

传说,诸葛亮来到黄家,突然,堂屋两廊间蹿出两条猛犬,直扑诸葛亮。里厢闻声而出的丫环连忙朝两只猛犬“叫停”,并上前用手拍打猛犬的额头,霎时两条猛犬就停止了扑跃之势。诸葛亮仔细一看,原来两只猛犬都是木头做的机械狗,不禁哈哈大笑。

诸葛亮盛赞两只木犬制作神奇。黄承彦说:“木犬是小女没事时闹着玩的,不想让你受惊了,真是抱歉得很啊!”

诸葛亮环顾四周,见壁上绘有一幅曹大家宫苑授读图。黄承彦立即解释:“这画是小女信笔涂鸦,见笑了。”

黄承彦又指着窗外如锦繁花说:“这些花花草草都是小女一手栽培、灌溉、剪枝、护理的。”

诸葛亮把黄硕娶回家门,他的邻居们以貌取人,讥讽道:“莫学孔明娶个丑媳妇。”他们哪里知道,诸葛亮看到木犬、图画、花草时,早已把黄家闺女的模样与才干,在内心深处凭着想象绘出了一幅轮廓鲜明的画,他知道这就是他追求的目标:相见时,他心花怒放。这会儿,正庆幸自己娶到了一位贤德的媳妇呢。

黄硕到诸葛亮家后,种地做饭,里里外外的粗活儿与琐事,都处理得妥妥贴贴。诸葛亮自然是身受其惠。

诸葛亮爱交朋友,像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颍川石广元等人经常来喝酒做工诗,谈论国事,这位丑嫂嫂做饭烧酒,非常热情。原来朋友们看着丑媳妇,心里总感到别扭,而通过她亲切的照顾后,人人都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久而久之,来人对诸葛亮媳妇的好感油然而生。诸葛亮见朋友们高兴,心里自然高兴。

《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这种工具比现在的还先进,不用能源,不会造成能源危机;发明“连弩”这种新式武器,克敌制胜;为避瘴气而发明了“诸葛行军散”、“卧龙丹”等,实际上这些都是他媳妇教的.。

要说诸葛亮对蜀国贡献大,那是大家知道的,而黄硕的贡献也实在不小。

诸葛亮的的故事 篇4

在读私塾时,学校养了一只公鸡,是先生用来报时的。先生讲课很精彩,深入浅出,牢牢抓住了弟子们的心。小诸葛亮听得入了迷,多么希望先生能多讲一会儿啊。可讨厌的公鸡一到中午下课时就叫起来了,天天如此,非常准时。只要它一叫,先生就宣布下课,让大家放学回家。小诸葛亮恨死了这只公鸡。

回到家里,小诸葛亮还在恨那只可恶的公鸡。正在厨房里做饭的母亲发现儿子闷闷不乐,就关心地问:“儿子,你怎么啦?”

小诸葛亮便把公鸡的事讲了一遍。然后他问:“娘,先生的那只大公鸡真讨厌,我想多学一会儿,它都不让。它为什么一到时间就叫呢?怎么才能让它晚点叫呢?”

母亲听后说:“这好办啊。先生的公鸡一到时间就叫,那是人调教的结果。要想让它听你的,你也可以调教它呀!”

“怎样调教呢?

“那就看你怎么动脑子了。”母亲一边淘米一边说,“只要肯动脑子,任何事都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你好好想一想,也许就能把办法想出来。”

小诸葛亮眨巴着眼睛,看到母亲手中的大米,忽然眼前一亮,一个“收买”公鸡的方法就产生了。”

第二天,小诸葛亮用小布袋装了一点米就出门了。从这天开始,先生的公鸡就叫得不按时了,越叫越晚,没有规律。甚至中午时间早过了,先生还在滔滔不绝地给弟子们讲课呢。

为了弄个水落石出,先生开始留心他的鸡。他发现一到以前报时的时间,那只鸡就站到窗前做出准备叫的姿势,但这时有个学生悄悄向窗外撒了一把米,鸡一见到米,忘了报时的事,跑去吃米了,而撒米的那个学生就是诸葛亮。先生大怒,训斥道:“你小小年纪敢戏弄先生?”

小诸葛亮连忙向先生道歉:“对不起,先生。你讲的课非常好,我害怕公鸡叫起来打扰你,才故意让它晚叫一会儿。”

“哦,你原来是为了想多学一会儿?”先生原谅了他,“好吧,你愿意的话,放学后可以来我家里,我会给你讲习功课的。”

诸葛亮火烧新野的故事 篇5

夏侯惇轻敌冒进,被赵云引入博望坡峡谷。这时背后火光冲天,两边芦苇也跟着烧了起来,曹军被烧得人仰马翻。夏侯惇从小路拼死逃走。

刘备军队大胜而回。关羽、张飞两人此时才佩服孔明的才智。见到孔明,两人下马便拜。

孔明知道曹操一定会自引大军再来攻打南阳的新野。孔明劝刘备趁刘表病重,取了荆州安身。刘备说∶“他对我有恩,我怎么可以这样做呢?”孔明说∶“现在不取,以后就会后悔了。”

夏侯惇领着残兵败将,逃回许昌,叫人把自己绑起来去见曹操。曹操不怪他,放了夏侯惇。曹操又起兵五十万,兵分五队,要踏平江南。

挑拨离间

孔融劝曹操不要起兵,打这种没有意义的仗。孔融的仇人郗虑又趁机挑拨离间,曹操大怒,便杀了孔融全家。

荆州刘表病势日渐严重,他将两个儿子托付刘备,要刘备管理荆州事务。刘备只答应辅佐刘表的儿子,却不肯亲自统领荆州。

刘表死后,蔡夫人与蔡瑁、张允伪造遗嘱,立她的亲生儿子刘琮为荆州之主,并且不让长子刘琦和刘备得知刘表已死的消息。荆州军队由蔡氏娘家人带领,蔡氏与刘琮却到襄阳去驻扎,以防备刘琦、刘备。

曹兵进到襄阳,原刘表部将傅巽、蒯越等都主张降曹。刘琮不肯,但蔡夫人坚持要投降,只好命宋忠前往递送降书,将荆襄九郡献给曹操。

宋忠送降书途中,被关羽抓获,刘备才知道荆州内部的变化。伊籍劝刘备以悼丧之名擒住刘琮,除掉蔡氏同党。刘备不肯答应。决定放弃南阳新野,到樊城以避曹军。

孔明差孙乾往河边调拨船只,救济百姓;差糜竺护送各官家眷到樊城。一面聚诸将听令,先教云长引一千军去白河上流头埋伏。各带布袋,多装沙土,遏住白河之水,然后与刘备到山上俯望,等候胜利消息。 孔明安排人马一会儿红旗,一会儿青旗,将许褚引进鹊尾坡。许褚见刘备、孔明在山头饮酒,便引军寻路上山,不料山上檑木、炮石滚滚而下,无法前进。

曹仁领兵到新野,见城门洞开,城中无人,便引军进城中驻扎。夜来时分,城中火起,赵云领兵赶来混战。

曹仁率兵逃到白河边,军士见河水不深,纷纷下马喝水。这时,关羽在上游令兵士撤去堵水的沙袋,一时水势滔滔,曹兵人马被淹死的不计其数。

厮杀

曹仁败军行到博陵渡口,忽听得喊声大起,被张飞兵马截住,两军又是一阵厮杀。

孔明料樊城不能守,便要刘备取襄阳。全城百姓都愿意跟刘备过江,扶老携幼,拖男带女。刘备叹息说∶“我原为保护百姓而来,不料反使百姓受难。”便要投江自杀,被众人苦劝才打消念头。

刘备领军到襄阳,刘琮紧关城门不出。部将魏延打开城门相迎,却与文聘大战起来。刘备见襄阳城内部残杀,不肯入城。孔明又献计让刘备取荆州要地江陵。

刘备领军民十余万,缓缓往江陵而去。眼看曹军骑兵就要追上,众将劝刘备赶快率军先走,但刘备不愿丢下百姓。他说∶“凡能成大事者,都要优先照顾百姓的利益。现在百姓都愿意跟我走,我怎能抛开他们不管?”众将听了,都很感动。

曹操兵到樊城,召刘琮来见,刘琮不敢去,便派蔡瑁、张允前往,曹操封二人官位,并让他们转告刘琮,让他永为荆州之主。

上一篇:本科毕业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下一篇:如何成为一名伯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