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展示体验中心(精选11篇)
一、設計概況
1.地理概述:
基地選在長沙市城北開福區,位於北正街和湘春路交匯處的工人第二文化宮現址內,近鄰湘江和湘江風光帶,緊靠一條名叫“西園北裏”的歷史傳統小巷,西園北裏將工人文化宮與百年老校“明德中學”相連接。基地附近正在舊城改造的進程中,通過改造北正街,拉通城市主要大街——黃興北路,並設置地鐵口,開發城市商圈附近的土地。基地在湘春路的對面,已新建成一高層樓盤——複地-崑玉國際。這是一片正在消失的歷史,拆與建的速度太快,已經不能確定一年後的景象。
2.歷史風貌:
這一片區為“長沙六大公館群”聚集區之一;附近有三座近代的教堂建築、老明德中學樂誠堂(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老周南中學李覺公館(長沙市近現代保護建築、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泰安裏古井(清末)、群力裏清代古牆(1885年)、左宗棠祠石山。還有四棟不可移動民居文物:西園巷29號民居(20世紀30年代),西園北裏1號民居(20世紀40年代)、48號民居(民國)、49號民居(1947年)、55號民居,均為磚木混合結構。基地內保留有一座1953年前蘇聯型制的舞廳建築,文化宮內的左宗棠祠石山,從1885年留存至今。
3.景觀資源:
基地周圍為密集的住宅、商業建築,間雜小學、中學等文化建築,主要景觀資源為湘江風光帶、基地內2000多平方米廣場,以及左宗棠祠假山石及其周邊的樟樹群。
二、歷史背景
1.長沙市第二工人文化宮:
1950年9月,市軍管會將順星橋泰山電影院撥交市總工會籌備委員會,作為長沙市工人俱樂部,後遷湘春路,更名為長沙市工人文化宮。該宮於1954年2月1日一期工程竣工。建有電影院、舞廳、籃球場、閱覽室、旱冰場、游泳池,還有假山、石舫等,是當時湖南第一個大型職工文化娛樂中心,占地面積17793.232平方米。1987年更名為長沙市第二工人文化宮。90年代初期,市二工人文化宮開始更新改造。1996年下半年開始拆除一些建築設施,2000年10月,投資興建活動樓,同時改造院內廣場。
2.湘春路:
湘春路原為長沙城北城牆的所在地。民國初年拆除城牆修建馬路,此段馬路因靠近湘春門而名湘春路。湘春門即長沙北門,今指北正街與湘春路交匯地段。舊時從北門進城即為北正街。2005年湘春路在不大拆大建的前提下改造成仿古商業街。
3.北正街:
北正街,顧名思義,即古時北城門所正對著的街道。古長沙城內南北向的大街有兩條,一為 1
南門正街,一為北門正街。南門正街早在民國時期已修成了黃興南路,就是現在的黃興路步行街。北門正街卻一直保留到現在。早在上世紀“文夕大火”前,北正街已是長沙城北的主要商業街。街上的美西司電影院、北協盛藥號、百花村南貨店、同利長南貨店、吳濟南藥號、吳恒泰醬園、挹爽樓飯店、湘華齋茶館、群藝劇院都是名盛一時的老字型大小,其他的西餐館、茶館、雜貨店多不勝數。北正街雖然彌漫著商業氣息,但並不低俗。北正街也是條文化街。科舉時期,舉子們從湘春門入城,從北正街折向東邊的學宮街貢院參考。1949年以前,北正街的老公館住戶,多為官宦人家,像周南中學裏面的李覺公館、西園北裏的趙恒惕公館(抗戰時為韓國臨時政府所在地),當年的北正街,在長沙的地位,如同北京的南鑼鼓巷,如同上海的武康路,顯貴雲集。
4.西園北裏:
西園北裏在湘春路的長沙市第二工人文化宮(紀念左宗棠的左公祠遺址在此)與達材中學(即“百年名校”明德中學的老校址)之間,有一條寬約兩米、且拐了兩個大彎但大致呈南北向的小巷,這便是西園北裏,——因其在西園(巷)之北且相交,故名。“西園”源自長沙的巨族龍家的宅院,作為宅第的西園已毀於1938年的“文夕大火”。西園北裏還曾有過湘軍總司令、省長趙恒惕的公館,抗戰時,韓國臨時政府駐所也在此。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韓國臨時政府從上海西遷長沙。1938年冬,戰火逼近長沙,韓國臨時政府遷到重慶。2010年6月,這裏被長沙市定為一般不可移動文物還有1號、48號、49號、55號,這些文物是修建於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民居。現在,惟有曾師從齊白石、潘天壽的金石書畫家李立(健在)的居所——“石屋”(西園北裏50號)仍留有當年名人公館的遺韻。
5.左文襄祠:
群力裏位於北正街西側,原名“左文襄祠”,街名即為祠堂名。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道光舉人。長期出佐湘幕,先後開辦福州船政局、蘭州製造局。屢立戰功,光緒元年(1875)收復新疆,光緒十年(1884)督辦福建軍務,病逝於福州抗法前線。左宗棠祠,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位於北正街西側至西園一帶,占地60畝。1938年,祠堂在“文夕大火”中全部被燒毀。目前,舊址處就只剩下這一座假山,並立有一塊石碑作為見證。假山分為兩大塊,據周圍的老人介紹,假山本來是很多座的,形成了一個假山群,假山旁邊還有個水塘。90年代初,為了修建房屋鏟掉了很大一片,只剩現在這兩大塊。
6.北正街教堂:
長沙基督教聖公會禮拜堂,一般人稱其為北正街教堂。1903年黃興在明德中學教書,將家從東鄉涼塘遷到了紫東園的一棟民宅裏。1904年春節,黃興、陳天華、劉揆一在西園龍宅成立華興會,準備發動長沙起義。然而,這次起義因被官方察覺而流產了。當局對革命黨人大肆緝捕。官府下令逮捕黃興,紫東園黃宅被軍警包圍。黃興趨避於西園主人龍璋家中。龍家“複壁藏賓”三天後,經革命黨人與長沙聖公會黃吉亭牧師設計,以龍家女眷出門為幌子,黃興坐轎進入北正街教堂。1912年,黃興回到長沙,在北正街教堂題寫對聯贈與教堂,對聯至今保存完好。2002年,北正街教堂被公佈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設計要求
現擬在長沙市第二工人文化宮原址上設計“社區文化展示體驗中心”,拆除1953年舞廳和原左宗棠祠石山之外的其他建築和設施,為新社區提供一處歷史陳列、休閒交流、文化生活的場所。基地占地8981.6㎡;擬建總建築面積(包括新建和舊建築改擴建)5000~6000㎡。
1.功能設定:
社區文化展示體驗中心的功能設定,要求在基本策劃的基礎上,考慮面對時間變化的彈性。文化展示內容自定,比如可以展示長沙市的城市發展過程、社區歷史人物與故事、民生民俗民風等。在展示的同時,為多類人群提供體驗和文化生活。
1)文化展示區:2100 m2
·展示空間:1600m2
包括基本陳列、臨時展廳、室外展場等,各種展示空間的主題、面積自定。可劃分為多個展示空間。
·文獻資料中心:90m2;
·展具儲藏:50 m2;
·藏品庫:200 m2(一般為封閉式管理,可考慮對外開放展示)
·藏品技術間:4×40=160m2(包括登記整理、攝影、修復、模型、辦公)
2)體驗互動區:1800m2
包括視聽體驗、場景體驗和綜合互動等,各體驗空間的內容和麵積自定。可劃分為多個體驗空間。
·體驗空間:1440m2
·80座專業性放映廳:約120 m2
·150人報告廳,240 m2;
3)行政辦公區:100 m2
·辦公室:2×15=30 m2
·會議室:1×80=50 m2
·保安值班室:1×20=20 m2
4)公共服務部分:150m2
·咖啡吧或茶室:100 m2
·旅遊紀念品商店:50 m2
5)輔助空間:1000㎡
門廳、走廊、過廳、樓電梯等;衛生間(展廳和內部辦公區分設)。
6)擴展的功能內容(視需要而設定):室外舞臺、兒童遊戲場地、手工藝加工作坊(開放式的)、創意工作室等等。
2.設計限制:
1)基地占地面積:8981.6㎡.2)建築密度:新建建築占地面積不超過基地占地面積的35%。
3)綠化率:不低於 35%;機動車停車位:地面15輛(3mx 6m/輛),應考慮無障礙設計(主入口的殘疾人坡道,以及殘疾人專用廁位,電梯)。
4)建築高度:不超過四層的低層或多層建築,且總高度不超過24米。
5)建築退讓:基地紅線圖為建築控制線,可不再考慮退讓,但應滿足消防要求。
3.圖紙要求:
1)總平面圖1:500(環境與建築佈局;表示出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與基地邊界、基地周邊建築物、構築物之間的平面尺寸;各角點測量座標值、場地現狀標高;指北針、風玫瑰圖);
2)各層平面圖1:200~300(佈置結構柱網,底層平面可結合總圖佈置環境,主要房間要求
佈置傢俱);
3)景觀平面圖1:100~200 進行景觀分區,並對核心景觀進行詳細設計;
4)立面圖(2~4個)1:200~300(區分細線,分面線和分體線,標注材質和主要標高,可畫配景);
5)剖面圖(1~2個)1:200~300(可畫剖透視,要求標注層高和總高,複雜剖面可標注主要用房的名稱,可畫配景);要求平立剖面統一繪圖比例。
6)各種分析圖(包括城市基地分析圖、功能分析圖和其他分析圖,如生態分析等);
7)SU結構骨架模型、交通流線示意模型、圍護系統示意模型、空間體系示意模型等;
8)材料與構造細部:SU表現材料和節點 1:10~20(要求變通地設計有特色的構造細部,鼓勵用大比例手工模型來表達節點的材料與構法;2~4個);
9)建築實體的各種視角和建築空間序列(SU或其他軟體);
10)主要透視圖(或鳥瞰圖)表現1~2個(表現手段不限);
11)手工實體模型1個1:100~1:200;
6月15日,世界语言大会展示馆·语言文化研习体验馆开馆活动在苏州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关系与公众宣传助理总干事艾瑞克·法尔特、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等为展馆揭幕。世界语言大会展示馆·语言文化研习体验馆,坐落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学士街389号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苏州)基地内,是集记录、展示、体验等于一体的多功能语言专题展示馆。展区面积约700平方米,由“世界馆”和“中国馆”两个单元组成。
整个展馆尽得资料记录、互动体验、艺术鉴赏等特色于一身。可以说,作为世界语言大会的后续成果,世界语言大会展示馆·语言文化研习体验馆的开馆,既很好地展示了世界语言大会的成果,又可以促进语言教育和语言能力提升之理念的推广,还为广大语言与语言艺术爱好者提供教育与体验相关的专题研修场所。有关高校分别在该馆设立了“南京艺术学院语言文字创意实践苏州基地”“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苏州基地”“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创新实践基地”。科大讯飞公司为展馆提供了普通话模拟测试系统,以及“海外汉语学习平台”“汉维翻译”“智能批改”“开心熊宝呼歌”“开心熊宝云伙伴”等语音技术产品体验平台。
本次“科技活动体验区”由“科普展示区”、“科普咨询区”和“科普互动体验区”三个部分组成。
“科普展示区”设“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三个展示部分,共展示展板270块。其中“节约能源资源”部分,向公众介绍了我国先进的节约能源资源措施,普及了如何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的知识;“保护生态环境”部分,围绕着“拯救濒危动物”、“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等,向公众介绍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普及了环保知识;“保障安全健康”部分,向公众介绍了安全健康常识,指导公众科学生活。为了增强科普宣传效果,各学会还根据展示内容,精心设计了多种问卷,引导公众通过展板了解科学知识。
在“科普咨询区”,各学会发挥人才资源优势,邀请专家现场为公众答疑解惑。中国药学会的专家现场为公众检查身体,讲解用药安全、营养保健等医学知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心理专家为公众提出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中国地质学会的专家现场为公众鉴定珠宝……在咨询区,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陆延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王玉平,中国感光学会秘书长赵震声,中国金属学会毛素英副秘书长等学会领导还亲自参与咨询活动,为公众解答疑问。
在“科普互动体验区”,各学会利用科普器材、科学设备,与公众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互动活动。在专家的指导下,公众通过参与动手体验,在乐趣中了解科学现象、学习科学知识。《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组织的青少年科技竞赛区,许多青少年与家长一起同场竞技,沉浸在趣味科学的海洋中,久久不愿离开;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两台“国民体质检测车”前,排起一列长长的队伍,等待专家为其检测体质,提出健康建议;《科技新时代》杂志社的场地,众多公众围绕着科普专家,兴趣盎然地观看着生活小实验,听着专家风趣的讲解,不时传出阵阵欢快的笑声……互动体验区内,常常出现排队等待参与活动的现象。
活动期间,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中国科协青少科技中心副主任单长勇、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高堪等领导先后来到“科技活动体验区”,看望各学会的工作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鼓励。据不完全统计,共有逾6000公众参与了为期2天的“科技活动体验区”活动,共发放各类科普宣传资料63900余册,发放各类科普奖品13150余件。
充分发挥全国学会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
“科技活动体验区”以“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积极调动了各全国学会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会的人才和资源优势,丰富了活动的内容。同时,通过为学会搭建的这个科普活动平台,一方面促进了学会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也为学会提供了一个展示资源、服务社会、宣传形象的机会。
紧扣社会热点贴近公众生活
“科技活动体验区”的内容选取紧扣了当前社会“节能减排”热点,紧贴公众对“健康、安全”的需求,很多内容与公众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受到了公众的普遍欢迎。在展示区内,不时能看到公众在展板前认真地记录生活知识;在专家的咨询台前,常常聚集着众多民众对生活中的难题征询专家的意见。一位老大爷在咨询了中国营养学会专家后说:“我得高血压这么多年,虽然了解一些食物不能吃,但通过这次专家的指导,才知道合理安排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回去以后我要根据专家的建议,改善调整自己和全家的饮食,这样的活动要是多搞几次,我可以少去医院好多回。”
活动形式多样广受公众欢迎
——XX学院成长体验成果展示会策划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人之常情,也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中国乃礼仪之邦,自古就有“得恩不忘报”、还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古训。为引导同学们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国际学院展开了以感恩为主题的成长体验活动。
二、活动主题:
知恩感恩报恩 做人立人成人
三、活动负责部门:
团总支组织部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6月5日18:30A20
4五、活动参与对象:
XX学院XX级全体学生
六、活动流程:
1、主持人开场白
2、主持人介绍评选展示及评选规则
3、各班按抽签顺序上场进行展示和讲解(限时10分钟),评委老师按评分单上各项打分。
4、“感动科大十大学子”XX同学现场展示
5、有请老师为本次成长体验活动进行点评
6、为获奖班级颁奖
7、活动结束,有序退场
七、具体细则:
1、各班负责人提前半小时到场进行抽签并将PPT拷到多媒体电脑里
2、各班根据顺序进行展示,每个班展示结束,老师在评分单上根据各项目打分。
展示具体要求:以PPT展示为主,各类型小活动为辅(如:以感恩为主题的诗歌朗诵,班级小合唱,班级情景剧等),每班展示时间为10分钟。
3、展示结束后根据班级评比时及平时的表现,由学院各老师讨论评定并最终选出一、二、三等奖,由李红亮老师为获奖班级颁奖。
八、活动展望:
生活不是一帆风顺,但我们总能够乘风破浪,奋勇直前,是因为有人一直在默默地支撑着我们,生活给予我们的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回报的。所以,我们应当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位亲友、同学、老师,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要感激的人太多太多。通过这次成长体验,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更加体会到感恩的力量,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命中的美好,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让我们因着感恩,去努力,去奋斗,去收获,去成功。生命有了感恩,就会多一份温暖,多一份色彩,让感恩伴我们成长!
(邓武军)为丰富全局干部职工的文体生活,增强干部职工团队精神,浏阳局组织开展了以“体验登山乐趣,展示水文风采”为主题的徒步登山活动,全体在岗职工参加了此次活动。
10月20日下午,秋高气爽,局全体干部职工带齐登山装备,向浏阳市西湖山进发。大家精神抖擞,体力充沛,在空气清新、环境优雅的山间林地,步履矫健,谈笑风生。陡峭的山形和蜿蜒曲折的山道让慵懒的人望而却步,但却无法阻挡我们水文人的热情。大家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并且充分发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经过不懈努力,参加活动的全体干部职工均顺利登上了顶峰。站在山峰上,呼吸着大自然的气息,向四周瞭望,美好的景色尽收眼底。
碁山镇中心小学办学特色阶段性汇报材料
-------碁山镇中心小学 戴世恒
一、学校简介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碁山镇中心小学其前身大庄坡联小,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完全小学,1987年更名碁山镇中心小学。学校现有1755名学生,专任教师147人,其中驻地小学校现有在校生989名。专任教师68名。
2013年碁山镇党委政府根据乡镇规划发展需要和学校教育事业的中长期发展,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异地新建碁山镇中心小学。
新校区选址在碁山镇城镇新区,用地面积25812平方米。建筑面积10043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办公实验楼建筑面积共7236平方米,餐厅908平方米,体育馆302平方米。绿化面积2992平方米。体育用地10267平方米。教学楼共三层,设24个教学班,能满足1080名学生的学习需要。
2015年4月,学校整体搬迁至现址,新建教学楼及办公实验楼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建筑设计、用料贯穿节能环保理念,学校拥有微机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舞蹈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综合实践教室、科学实验室等。学校建立了校园网、教师实现无纸办公、教育教学达到信息技术现代化。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管理策略,坚持“启智明礼涵养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核心理念:幸福教育,学校精神:追求幸福感,办学目标:创建受社会广泛认可的“幸福教育”特色学校,校训:明礼善行 笃学广博,校风:崇德博爱 养正致成教风:博雅善思 静心育人,学风:勤勉善学 传承创新,学校形象定位:书香雅韵,幸福沁心,学生培养目标:明礼笃行,全面发展的幸福少年。围绕特色办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特色办学思考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教育家乌申斯基的话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反思今天的教育,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学校教育不只为升学作准备,更是为了学生终身幸福奠基,这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确定了这样一个新目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将随之发生改变。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人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每个人追求人生幸福的过程。而学校的本质功能是就为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提供最大的发展可能,也就是应该使每个人在校园里享受到成长的幸福。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正确的人生幸福观,就很难为学生的人生奠定“学会尊重,学会赏识,学会信任,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创造”的幸福基石。我们就应该实施人文的“幸福”教育,实施以学生幸福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基于这种思考,我们提炼、确立了“启智明礼涵养幸福人生”的办学特色。
教育又不仅仅是育人,教育工作更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学生还得在社会上生存、生活、学习、工作并获得幸福。因此,人生的幸福感需要学校教育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幸福教育、幸福校园自然成为我们的一个办学追求,“幸福校园”建设因此也成为我们的办学特色重要体现。基于以上思考,形成了碁山镇中心小学“涵养幸福人生”的办学思想体系。
三、特色办学实践
(一)美丽校园建设 碁山镇中心小学围绕“幸福教育”进行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美化绿化,设计立足点是:合理的总平面功能布局、幸福特色浓郁的校园文化建设、温馨、活泼的建筑形象和丰富的绿化设计。认真搞好绿化,使配置的树木与花草构成一副优美的风景画。使学校的主建筑及各种场所、各类设施,尽量体现幸福氛围,和谐优美。让人一进校园就能产生温馨、亲切和无限愉悦、恬美的幸福感受。
突出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育人的功能,学校构建了特色化与教育计划紧密结合的幸福走廊,精心设计了校风、校训、教风和学风等,如校训镶嵌在学校醒目的位置上,便于师生警示和铭记。校园宣传栏展示教师教研活动、学生文体活动、安全教育、法律教育、手抄报、优秀活动成果展等栏目,开阔学生视野,发展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教育功能。主题教育标语布置在墙壁上,点缀于绿荫间,既
烘托育人环境的气氛,又改观校园整体布局。同时注重师生学习、办公室环境的创设。学习环境与办公环境要求做到“静、敬、净”,“专、思、主”。通过多层次、多方位布置设计,创设出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二)人文校园建设
1、德育工作始终贯穿“以人为本”思想。
以“学会做人”为核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志向高远、品德高尚、个性鲜明、创新尚美的现代文明小公民。学校的德育工作、幸福课堂构建等教育教学活动、文化艺术熏陶、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尤其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和《幸福花开》文学社,无不渗透“以人为本”思想。
2、因材施教,“幸福教育”的特色。学校本着“创建受社会广泛认可的幸福教育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尽可能地让学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根据学生特长和自愿,开设各类幸福体验系列校本课程,组织开展兴趣小组:美术、合唱、舞蹈、体育„„举办“幸福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学生特色作业展让学生大显身手。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广场舞”更是一大特色,丰富多彩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发展个性特长的平台。
3、建立为学生服务的群团体系,关爱学生。公平教育,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体现。行为困难生,经济困难生,心理、生理缺陷学生,在我校都得到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学校成立“心灵驿站”、“留守儿童工作站”和“乡村少年宫活动站”对各类学生排查、摸底,定期和不定期对这些学生谈心、学习、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心理咨询。设立校长热线电话及谈心工作箱,及时听取学生、家长、社会和教师心声,为他们排忧解难,调整工作情绪。
学校党员、骨干教师,对学困生长期实行“一帮一”或“一帮二”的结对子活动。
(三)幸福校园建设 “幸福”是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点。幸福校园,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是学校创建特色办学的核心理念。
1、和谐的干部队伍建设,幸福校园的核心保障
学校干部团结协作、依法治校、以德治教、以诚管校、以爱助人、处事公平,遇事不缩头、不因人论事,在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上阳光作业、校务公开,突出管理的教育性、民主性、开放性。听取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起到了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科学的干部队伍建设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保障。
2、和谐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幸福校园的基础 师德高尚、素质优秀、结构合理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工作的目标考核,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学校重视感情激励,尊重和信任教师;主动关心、真诚理解教师在工作、生活学习方面的正当合理需求;设身处地的为教师着想,审时度势把握宽严尺度;激发其主人翁意识,促“他律”为“自律”;以制度和奖励形式促进教师成长、提高;努力为教师创造和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幸福的师生群体是幸福校园的目的。德育是和谐师生群体的重要方法。为达到这一目的,我校富有特色的开展“幸福”教育。培养和提升师生的生活幸福感。同时,教师做到“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改作、认真辅导、认真考核);引导学生做到“三个善于”(善于学习、善于守纪、善于尊重)。从自信心、幸福感、意志力的培养入手,关爱、激励学生,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幸福成长。
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建设幸福班集体。学生干部竞选产生,任期轮换。设立文明值日岗,教育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宽容、谦和待人、待自然,让诚信、爱心充满校
园。
3、幸福和谐的校园,环境是保障。学校千方百计使学校环境美化、亮化、现代化。从校园布局设施到周边环境的融
合,既渗透人文理念,又体现幸福氛围。
安全健康环境,保障了学校的和谐发展。牢固树立“以生为本,安全第一”思想。建立健全并贯彻各项安全措施和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自救教育,清除安全隐患,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问题学生开设心理辅导和咨询,给予心理疏导,让学生以平和心态对待生活,对待社会。要求教师优化自己情感,以健康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杜绝师与师、师与生矛盾,任何时候有义务和责任化解任何方面的矛盾。
净化周边环境,加强安全保卫,杜绝校园暴力。坚持行政值日,节假日巡查周边环境,对网吧、游戏厅巡查,严禁黄、赌、毒、迷信侵害师生身心健康。拒绝校外无关人员进校,环境和谐有力保证了校园幸福范围。
4、营造幸福校园文化
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语录牌、座右铭、名言警句、宣传栏、校报《幸福花开》、广播站、艺术节、各种社团、各种知识竞赛、师生才艺展示各得其所,构成了文化立体环境,营造了幸福、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5、幸福的融入社会,走进家庭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合作的教育体系,利用家庭教育独具的优势,指导帮助家庭营造育人第一环境。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开好家长会。
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积极参与公益劳动和文明建设活动,做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学校倡导师生的幸福和谐关系。强化服务意识,强调诚实守信。教师是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引路人、帮助者、可信赖的良师益友。
四、特色办学成果
“全国示范家长学校”、“省级绿色学校”、“市级规范化学校”、“市级办学水平优秀学校”、“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市级优秀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县级规范化学校”、“县明星学校”、“县级教育技术先进学校” 等诸多荣誉称号。
作者联系电话:***
本刊讯随着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和差异化服务策略的实施,在全业务经营新形势下,中国电信省客户服务中心全力打造体验式服务文化。
省客服中心狠抓服务落地,制定流程穿越项目的各阶段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岗位穿越、部门穿越等方式,从客户感知出发,打造体验式服务文化。从中心领导、基层管理人员到客服代表人人参与流程穿越,真正实现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全流程穿越。迄今为止针对网厅、掌厅、人工服务已完成460多次流程穿越测试,提出50多项优化改进措施;针对10000、10001自助语音流程共计92个按键选项点进行穿越,以按键选择是否便捷、合理提出优化建议41条。
随着3G牌照发放和产业融合步伐的加速, 服务成为核心的竞争力。作为电信服务的窗口, 省客服中心突破常规, 将由客服代表、业务管理人员、质检员、内训师等不同岗位成员组成虚拟工作团队。团队成员在处理好日常工作的同时, 在每一次新推业务、服务前, 都要召开虚拟团队会议, 由客服代表代表客户来体验业务、感受服务。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会谈等方式发现问题, 并将问题及时反馈到公司前后端部门以有效解决, 真正做到心系客户、想客户之所想, 不断提升全业务综合服务能力。
关键词:展示设计;“临境化”体验式;教学改革
近年展示设计教学一直以来借鉴、模仿、学习西方设计形式为主,造成了缺乏自身文化与内涵的创作方式,抑制了本土文化原创力的体现。其不断追逐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注重展示形式的多元化,而忽略了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忽视了地域与民族特色独特个性。另一方面,展示设计教育教学中基本仍然在沿用传统艺术和美术教育的方式,停留在假想设计和“图纸化”教学的状态中,忽视了展示设计的制作实践阶段的学生的“临境化”体验过程,忽略与展示产业需求的结合,以致展示设计的教学结果与社会产业需求产生了差距。通过对展示设计课程的“临境化”体验研究与教学改革,对现阶段的展示设计课程教学进行改良,做出一个既切合现实又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探索。
1 “临境化”体验式教学理论依据
展示设计是综合类的设计学科,需要借鉴环境艺术、视觉传达、广告创意、舞台美术、展示陈列、多媒体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相关设计学科的知识和理念,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临境化”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建立,把单调枯燥的传统教学方法改变为丰富有趣的现场情景的教学和具有当地地域特点的教学。
2 “临境化”体验教学的特征
“临境化”体验式教学中,主体是学生。教师起到引领的效果,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体会对知识更理性的认知。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强调尊重与信任。体验式教学中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对话、交往、理解而达成综合的感知体会,更注重情感的体验与认知。
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学生尽快融入所学课程中,形成更深刻的记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灵感,产生丰富的情感式体验。把课堂中引入设计思维、逻辑推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模式,使学生具有独立的思辨能力与理解力。体验式教学的劣势在于受教学外部环境影响较大,需要一定的特定活动空间。对学生安全性有一定要求,容易造成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难度大。
3 融入展示设计教学中的体验式方法
体验式课堂教学是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逐渐开展的,对于学生本身知识结构、专业潜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鉴别力,提升学生自我反思、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设计课程必须尝试民族民间美术传统与现代展示艺术观念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展示艺术实践的有机结合;展示理论研究与操作实际案例的有机结合。通过系统地分析、研究地域性民族风格,培养学生在现代设计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与实践能力训练。
让学生从地域与民族特色中吸取营养,将地域文化艺术渗透到展示空间、色彩、策划、平面设计等教学实践中,加强对传统文化进一步认识、开发利用,赋予现代设计崭新的艺术生命力。
4 结合地域特色“临境化”体验式教学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图纸式”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展示设计和制作等方面的突破,当代展示设计在视觉效果上逐渐走向了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展示设计课程应依循地域民族文化的特点,结合实际境况和展示产品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展示设计课程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直面社会的设计实战,引进真实案例,走出校门,走进展场、展厅、博物馆,走进地域与民族文化的栖息地。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用概念设计的思路去表现,在不断地进行试验、改良、调整中理解展示的功能性和形式美的规律,培养展示设计的鉴赏能力。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展示设计》课程以实际的展示设计项目、结合地域民族特色作品为课程作业,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创作能力和设计水平,构建出具体地域特色教育情境对课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1)以模拟实践展现情境。在展示设计模拟活动,对展示设计品牌进行头脑风暴的构思,同学相互进行创意比较、创意筛选、对创意稿件进行深刻剖析。
(2)利用优秀作品案例再现情境,成功的作品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设计理念和经验,学生在感情上容易接受、认同案例内容,学生就会接受先进设计文化的熏陶。
(3)到设计现场进行情景体验。对展示设计中的空间尺度、配套环境、材质材料、历史背景等知识进行现场的整理与收集。
(4)體验式教学教师要根据设计任务的内容,采用现代教学多种模式的展示课程教学,引入数字虚拟技术、动画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手段,把教学内容直观地、形象地表现出来。
(5)面向社会、实题实做的“临境化”体验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地域民族特色为设计来源的教学,让学生认知自我、了解传统的文化符号。
5 课程评价体系
课堂作业并不能完整说明课程的实际效果,需要用多重的评价体系进行评判。
(1)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中应激能力的表现,把课堂变为具有真实性和情境性的。即更注重学生在课堂情境中的随机表现,注重学生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
(2)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设计课程的作业评价、课堂上观察评价、实践能力的评价、课堂记录等多种形式,各自占据一定的分数比例。
(3)学生的自我行为评价和同学互评的方式。课堂中的随机讨论和分析剖析,对特定选题进行相对公平与准确的集体评价,是学生在整体的班级环境中得到专业知识的提升。
(4)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对课堂开始的学生水平与课后的实践能力进行比较,着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6 结语
体验式教学通过全面剖析展示案例,从设计选题、调查定位,到设计实务、现场施工与制作等过程的分析,使学生对设计流程各个环节所必需的技能和素质有完整的认识。在严格选定的体验式教学实践上,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体会民族和地域的特殊性,最后完成相关设计项目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文影.浅谈体验式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2).
[2] 罗小涛.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地域文化的实践教学探索——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2014(19).
[3] 张春新,邓航.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研究[J].当代美术家,2014(02).
行性报告
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当前,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人民生活全面迈入小康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产品安全工作已经提上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省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更优化、山川更秀美、环境更安全、经济更发达的“绿色浙江”的宏伟的目标。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建设“绿色浙江”,打造绿色浙江农业和农产品安全工作及正在实施的浙江绿色农产品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着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发展绿色食品符合农产品发展方向,是引导和促进农业结
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有效措施。绿色食品将成为我国农产品扩大出口的一支新兴的主导力量,是积极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工作。对于提高我省农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帮助广大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推进我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省到目前为止累计开发蔬菜、茶叶、酒类、罐头、鲜果、粮油、干果、海产品等不同种类的绿色食品56只,绿色食品生产资料1只。现标志有效使用权期内的产品40只。绿色食品产量10万多吨,销售额4亿多元,利润5000多万元,全省省内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监测面积超过4万多亩。还有28只产品已通过环境监测,正在进行初审。绿色食品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从总体上看,我省绿色食品工作的发展还比较迟缓,与打造绿色浙江农业的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截止2001年底,全国绿色食品企业达到1217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2400个,实物总量达2000
万吨;年销售额500亿元,出口额4亿美元。我省绿色食品所占的份额与我省在全国农业经济中的地位极不相称。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绿色食品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升为农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已成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任务。新形势为绿色食品事业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创造了全面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为了逐步建立起绿色食品销售服务网络,创新经营机制,大力开拓绿色食品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发挥绿色食品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依靠市场机制大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我们准备利用丽水市莲都区浙西南农贸城现有硬件设施条件联合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
一、目的意义
1、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是构建浙江绿色食品市场体系的当务之急。绿色消费是世界性的潮流。我国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形势良好。浙江是全国的资源小省,经济大省。浙江农业必须走绿色食品产业的道路,浙江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成为全国发展绿色食品的先进省份。目前,浙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尚处于相对滞后水平,迅速构建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体系,尽快形成绿色食品消费交易中心,是浙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迅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的关键。全省大部分农产品市场都以发展绿色市场为已任,开业在即的丽水市浙西南农贸城更是高举绿色市场大旗。全省开发绿色食品的企业也不断涌现,唯绿色食品展示展销中心尚未问世。从全国而言,目前也只有哈尔滨等几个为数不多的城市建有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加快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将绿色食品的展示展销与绿色食品的发展培育有机结合,可迅速促进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壮大,从而带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形成。可以认为,加快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乃是构建浙江
省绿色食品市场体系的当务之急。
2、建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丽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自然条件分析,丽水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是华东乃至全国少有的“生物基因库”。丽水是浙闽六大水系之源(瓯江、钱塘江、闽江、飞云江、灵江、交溪),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生态屏障。丽水是沿海发达省份中的欠发达地区,绿色生态是丽水的后发优势。从产业基础分析,在生态示范区环境中生产的农产品,从广义而言,均为绿色食品。以此这基础,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丽水完全可以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以市场为导向、现代科技为支撑,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具有区域特色,现代化特征明显的“绿色产业集聚谷地”,各种生产要素将向绿色产业集聚,产业结构朝着绿色经济的方向调整,经济战略重点向绿色经济倾斜。在培育绿色食品产业的过程中,势必会带动绿色市场的形成,促进生态旅游业等相关的绿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3、建
设浙江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丽水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中共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生态立市、绿色兴市,建设浙江绿谷”的奋斗目标,并正在积极筹办首届中国丽水绿色食品节,这完全符合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绿色浙江”的战略决策,同时也是对丽水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准确定位,是丽水对外开放,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的新亮点,谋求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有此共识,全市特别是莲都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业化经营
105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于4月15日开幕,紧邻琶洲广交会展馆的「广州国际采购中心」也同期举办「2009广州国际采购中心博览会」。作为大陆目前最大的民营独资展馆,广州国际采购中心成为广交会最大的场外馆,应是民营企业「借船出海」的重要表现形式。
延伸广交会的商机
广州,两千多年悠久历史名城,中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广州市政府已将琶洲定位为广州的曼哈顿——集会展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外事中心、酒店娱乐中心于一体的珠三角经济总部。广州国际采购中心正处于琶洲会展商圈的核心位置。
「我们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与亚洲第一展——广交会的会展中心展馆并肩毗邻,已成功举办了百多届的广交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0万的客商,但广交会每年只举办两次,而且交易的时间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采购商与供货商深度商洽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配套更完善、市场化、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大型展贸平台,延伸广交会的商机,打造永不落幕的交易场所。」广东银宜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涂国雄说。
由广州银宜集团投资30亿兴建的广州国际采购中心总建筑面积达27万平方米,是一座集展厅式写字楼、工艺礼品专业市场和专业展览馆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商品展贸中心。
打造中国工艺品殿堂
纵观国际会展业,培植世界级的会展中心必须走国际化、专业化、大型化之路,德国汉诺威有世界上最顶级的工业展、美国亚特兰大有世界最大的工艺品展……都已经成为本领域内世界上最权威的展览,国采中心要在强手如林的展览业界分一杯羹,如何定位其专业展功能,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国采中心的营销团队经过长达5年的市场调研,最后为国采中心定位为工艺礼品采购中心。因为大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地,而广州是国内最大的工艺品集散地,但商贸市场分散,均没有形成具备真正国际化的工艺品采购中心,广州国际采购中心将会是整合广州工艺品市场,成为广州艺品最集中,最高端的专业展贸市场。据悉,国采中心目前已经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上海工艺品协会、福建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等行业组织达成合作意向。
「我们的目标是建成类似美国亚特兰大展示中心的中国工艺品殿堂!已推出的『艺品世界』首期单位已经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工艺礼品企业强势进驻,在区内设置常年展示窗口。二期单位全面的推出将连同来自世界各地的艺品商家,强强联合,打造一座工艺礼品的超级展览商城。」涂国雄副总对国采中心的项目定位充满了信心。
五星级服务理念办高质量展会
目前,国内许多大型的展览项目都是由政府投资兴建,在如今完全被资本化了的国际市场上,其展贸方式和运营理念日渐显现出「体力不支」。国采中心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民营独资展览项目,必须跳出大陆会展业严重依赖政府的操作模式,独创新的展览营销理念,后发制人,抢夺市场商机。
「因为是完全民营资本运作,我们有许多与同行不一样的个性化经营方式,我们提出:以五星级服务理念办高质量展会,建立了外贸、工商、商检、海关、税务、出入境等一站式政府服务体系。配套的商务(票务、会计师、律师、银行等)、物流(通信、邮局、快递等)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商务解决方案。在采购商选择方面,我们正在极力争取联合国采购基地进驻国采中心,同时还邀请了美国沃尔玛集团、欧尚集团、百安居、家得宝、乐华梅兰、欧培德、家乐福集团、美商智迈企业,Hobby LobbY…等国际知名买家进场。为加强与国际展览界的交流与合作,中心已加入会展业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国际展览业协会(UFI)。」
涂国雄副总还告诉记者,国采中心最新的营销策略是——致力打造一个同地区同类产品集中参展的专业出口交易平台!让各地区政府在广交会期间展示自己的城市品牌,以采博会为窗口向全世界宣传自己的地区形象,带动本土民营企业走向全球!「目前国采中心正在与香港贸发局合作『香港馆』,与潮州市政府合建『潮州馆』、还准备筹建『台州馆』『温州馆』等地方特色馆」。涂副总还特别对本刊记者提到:「台商做外贸的特别多,有很多台商企业已经进驻国采中心,我本人是台胞,有很多的台湾朋友也正在和我们商议计划做『台商馆』,我们也希望通过《台商》杂志邀请台商朋友来国采中心考察、共同商议,我很愿意为台商在这里提供便利。」
为企业国际化加速助跑
展示设计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及交叉性的艺术学科。展示设计旨在会展活动、商业产品展示、文化宣传及社会活动中, 以空间为媒介传递信息、传播文化。其功能及意义不仅是艺术表现的审美性, 更多的融合了商业性、社会性及科技性等属性。展示设计伴随着社会发展, 在社会文化生活及商业活动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及意义。随着web2.0、3G、物联网等新的数字技术和服务平台的使用和普及, 数字技术为展示设计实现新的功能与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现代人的审美方式与心理认知的转变也对展示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展示设计由早期的展品与受众单一互动模式, 向双向交互模式发展;由静态参观到动态体验发展;由实体空间展示向多维虚拟空间展示发展;由展商或主办方主导向受众主导发展;由固定呈现模式向不确定呈现结果发展。将展示活动中的主导控制权更多的交给受众掌握, 充分满足受众即用户体验的需求, 从而回归展示设计服务用户的根本意义。
二、用户体验与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
1. 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 (User Experience, UX或UE) 是指用户使用产品 (包括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 或享有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 设计人对产品、程序或者系统交互过程中的所有方面。用户体验的概念最早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的人机交互设计领域, 以可用性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为基础。
用户体验, 贯穿于整个设计活动和生产实践过程中, 所有有用户参与的活动就有用户体验的存在。从早期运用在人机工程学领域的可用性设计开始,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设计师开始关注用户体验, 从而使得用户体验在各个设计领域有个重要的地位。
2. 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
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 本文所指的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是:以虚拟现实为展示技术手段, 以展品、展示空间与受众的双向交互为展示呈现方式的基于数字虚拟技术平台双向互动的展示设计形式。
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是一种交叉艺术表现形式, 不仅涉及到展示设计, 更多的融合了新媒体艺术、影像艺术等当代艺术范畴, 使得其又具有数字艺术的形式语言;而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的表现较传统展示设计更加丰富多彩, 媒介的多元化和全方位的感官呈现使得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赢得更多的文化及商业价值。
三、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
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 其本身具有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的属性;同时将用户体验设计的方法与流程运用到交互式体验设计的过程当中, 将用户体验始终贯穿在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的过程中。从而建立展示设计作品、展示空间、受众、设计师之间的互动关系, 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及意义。
将用户体验作为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的核心及指导方法, 将用户体验设计的方法与流程与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中涉及的虚拟设备、空间设计、交互方式等相互融合。
用户体验设计的设计流程一般为“需求分析、开发设计和设计测试”三大阶段, 具体为“用户研究、需求分析、任务与系统模型、原型设计、评估测试、产品Demo、开发设计、产品测试、发布与维护”等过程。
展示设计的一般流程为:展示设计前期准备、展示艺术设计及技术设计、展示施工制作三大阶段。设计前期准备阶段包括:前期策划、文字脚本、资料收集、细节意向脚本;展示艺术设计及技术设计阶段包括: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及技术设备应用设计;展示设计施工制作阶段:施工工程预算、施工进度制定、施工、安装调试。
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的设计流程借鉴用户体验设计流程可以归纳为:
1. 需求分析
在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的前期, 除了对展会主办方进行品牌、行业、产品特点、企业文化、活动主题等方面的调研, 更多的对用户群体及受众对象进行分析, 了解受众群体的需求, 从而满足展示设计的根本意义。
(1) 用户研究
这里的“用户”有两层含义:一是设计师面对的主办方;二是展会或活动面对的受众群体。用户研究是用户体验设计的关键, 成功的展示设计不仅要得到展会方的认可, 更源于对受众对象需求的了解。用户研究要分别对双方进行考量。
(1) 主办方:展示设计主办方的主题展示、品牌形象、行业特点、产品优势、展示目的等做相关的调查。
(2) 受众:对可能参与展会活动的受众对象从心理及行为两方面研究。心理研究主要从情感出发挖掘受众内心需求, 对品牌、产品的理解, 消费动机、过往经历及日常习惯等。行为研究主要通过情景构筑的方法, 参与受众行为生活情景, 了解真实的受众生活行为。通过心理研究和行为研究, 建立用户模型档案, 为展示需求提供参考依据。
(2)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主要从资料收集和设计需求实验:
(1) 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包括两方面, 一是设计前期的调研性资料, 通过主办方内部、媒体、网络、档案等多渠道收集展会主题相关、活动相关的信息;受众群体的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相关信息;关于展示空间的面积、电路供给、设备铺装及相似案例活动的预算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对与交互式虚拟展示的展示效果和活动结果有着重要的作用。二是展示活动中的展示资料即展品, 也是展示活动中的主体和展示媒介。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的展品大多为新媒体设备, 更多的需要数字影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 设计需求实验。设计需求实验通过用户体验设计的实验方法对目标受众进行用户访谈、调查问卷、焦点小组、群体文化的研究;运用人机工程学的数据分析、感性工学等, 建立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的需求文档, 为后期设计工作提供指导。
(3) 任务与系统模型
在前期的用户研究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将分析数据和结果转化为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的具体任务, 明确设计的呈现目标。同时细化设计需求文档, 将展示设计中涉及的展具、展品、空间环境、照明条件、色彩氛围等具体化;以及对新媒体材料的加工安装, 虚拟现实设备的数量、硬件、软件的要求明确化。
2. 开发设计
开发设计是交互式虚拟展示的核心部分, 从设计原型的确定, 到展示空间平面布局规划;从预想效果图确立到虚拟演示;直至完成虚拟设备的调试及影像效果的制作达到测试要求。
(1) 原型设计
展示设计的原型设计就是前期的方案草图, 而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式虚拟展示的原型设计是将受众、展品、作品之间的交互流程、用户体验方式 (五感体验、社会文化体验等) 、虚实空间布局形式做出相关的图表, 以明确整个设计呈现形式及流程。
(2) 评估测试
对原型设计中提出的交互流程、用户体验方式 (五感体验、社会文化体验等) 、虚实空间布局形式做相应的测试与评估, 抽样受众的调查及对实验手段是否能够满足、预算能否达到要求等。
(3) 开发设计及效果演示
开发设计, 根据以上步骤的结果进行展示空间的平面图、立面图及效果图的绘制, 交互式虚拟展示还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程序编写调试的过程。效果演示需要在虚拟现实平台上演示预想的交互虚拟展示效果。
(4) 设计测试
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的测试, 主要针对的虚拟展示的部分, 进行交互软件测试及可用性测试。包括交互反馈的模式、操作方式、进入路径、操作时间等。
3. 设计施工
设计测试后需要依照图纸将交互式虚拟展示设备安装及空间规划布局搭建, 各种展品、展具、展板、展架等进行布置、安装、调试, 已达到最初设计的效果。
四、小结
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 将用户体验作为设计指导思想和核心组成部分, 以用户体验设计的流程与方法为架构, 对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重新思考;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 使受众参与展示设计活动得到双向交互体验, 成为展示设计的“创作者”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旭.城市公共设施交互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 2010 (10)
[2]罗仕鉴, 朱上上.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3]黄建成.空间展示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社区文化展示体验中心】推荐阅读:
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推进社区文化建设06-17
花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自查自纠报告12-19
民族文化展示03-14
文化艺术节展示07-11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202-17
寒假社区服务体验报告11-09
校园文化展示施工方案06-05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06-23
4.展示华夏文化魅力.doc07-15
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展示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