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交通事故典型案例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小学生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共11篇)

中小学生交通事故典型案例 篇1

(一)随家长出行惨死于车轮下:

①1990年6月6日12时许,江北区鲤鱼池小学学前班学生杨洋,男,6岁。中午放学爷爷接他站在校门口准备过路回家,这时他妈妈站在路对面喊他,杨洋就挣脱爷爷牵他的手,向马路对面跑去,刚跨进马路两三步,就被左边驶来的一辆北京牌吉普车撞倒并从身上碾压过去,当场死亡,他妈妈见此状,猛扑到杨洋的身上,杨洋!杨洋!从那天起,杨洋的妈妈天天来到杨洋被车压死的地方喊杨洋……。

②1992年4月台票5日11时许(星期天)南岸区南坪小学三年级二班学生甘小红,女,9岁。上午,跟随父母到李家沱赶场买鱼苗乘中客返回南坪下车后,自己就从中客车前面未注意左右来车,突然横穿公路被左边四公里方向驶来的渝州小货车,将她撞出8米远倒地死亡。

③1992年5月10日(星期天)下午,大坪解放小学二年级学生陈娟,女,9岁。跟随母亲去杨家坪买鞋,在大坪电报大楼前横过公路去赶车时,未注意左右来车,被左边杨家坪方向驶来的一辆大货车撞倒,抢救无效死亡。

④1995年4月11日12时正,九龙坡铁路小学一年级学生邹莹,男,7岁。妈妈接出校门准备回家,一同学在路对面喊他,他挣脱母亲手,突然向公路对面跑去,被左边驶来的一辆大货车当场撞压致死。

⑤1995年12月19日(星期三)下午3时许,菜园坝小学三年级学生胡小婷,女,10岁。放学后随母亲回家在南区路未看左右来车,突然横穿公路,被左边驶来的一辆大货车撞压致死。

⑥1996年2月8日11时30分,大足县龙水镇一7岁小女孩陶陈,与婆婆到医院看病人,她听公路对面有人叫她,马上横穿公路,被一辆小货车挂倒后碾压,当场死亡。

⑦1996年10月1日11时20分,合川市利泽镇小学一年级学生康某,女,7岁。与妈妈乘三轮车在国道212线1178公里处,从车上下来后不看左右来车,突然横穿公路,被一辆大客车撞倒,抢救无效死亡,妈妈也被撞成重伤。

(二)上学、放学横穿公路残死于车轮下:

①1990年12月4日13时许,北碚区同兴小学一年级学生周婧,女,7岁。中午上学在同兴桥路段,不注意左右来车突然跑过公路,被右边一辆拉砖的解放牌大货车左后轮挂脱10米多远,左腿骨断裂,截肢安装一个假肢,花一万多元,留下终生残废。

②1991年4月7日16时许,渝中区肖家沟小学一年级学生陈卓,女,7岁。下午放学回家,在急救中心对面两路口图书馆门前,没走天桥而从人行护栏缺口处进入车行道,并从左边驶过一辆车的尾部突然横公路,被右边驶向石桥铺方向的一辆9路大客车当场压成“肉饼”,围观群众都流下惋惜的泪水,父亲心疼得当场昏死过去,母亲也瘫倒在交警三队的办公室里。

③1993年4月16日17时许,两路口小学一年级学生王钟旭,男,7岁。姨妈把他送到嘉陵江北桥头站,他突然从五路电车头部跑过公路去赶车上学,刚跑出两步,就被从上清寺往观音桥行驶的翻斗车碾压当场死亡。他的姨妈吓得跑回家喊这个同学的妈,他妈连鞋都顾不得穿,光着脚板跑到马路上,扑到在儿子身上痛哭。

(三)在公路上追逐玩耍被汽车压死。

①1987年6月19日晚9时许,精一小学三年级学生陈渝生,男,10岁。晚饭后与几个同学在渝中区中兴路边 玩耍,陈突然跑过马路,被一辆大货车左前轮碾压右腿和头部,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②1995年3月(星期日)下午,巴南区陈家乡两名男同学公路上玩耍、打闹,其中一同学彭伟,8岁,突然跑过公路,被驶来的一辆渝州大货车碾压当场死亡。

③1995年6月12日中午11时30分,大渡口区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龚天平,男,7岁(龙凤胎)。由于班主任不在,提前放学,出校门在八桥镇路口天桥处玩耍突然跑上公路,被一辆大货车当地压死。婆婆气疯了。

④1998年10月4日10时30(星期日),巴南区蹇家馆小学二年级学生赵杰,男,8岁。父母在苦竹坝公路边摆摊,他与同学在路边玩耍时,突然横穿公路,头部撞在从土桥驶来的一辆大货车后轮上并碾压,抢救无效死亡。

(四)乘车扒吊车

①1989年12月30日7时许,江北区新村小学一年级学生刘浩,男,7岁。上学路上见一大货车行驶缓慢就与一同学扒吊在脚踏板上,快到校门口就跳下车倒地,被车后轮碾压,抢救无效死亡。

②1990年一天下午,21中一名男同学,放学后在大同路乘306路客车时,当车快进站时,他提前扒吊车门被众人拥挤车轮下碾压致死。

③1991年2月3日下午4时50分,大同路小学五年级学生李佳,女,11岁。放学后在二路电车站赶车回家,当一辆电车开来时,随乘车大人跑挤上车,被大人挤倒在车右轮下,当场碾压致死。

(五)骑自行车死于汽车轮下:

①1990年3月25日(星期天上午,孙家岩小学学生,何应均,男,11岁,刘钢,男,9岁,表兄弟俩人,租一辆自行车,何骑,刘搭坐于后,在巴山仪表厂一个大下坡路上骑耍,这时听到背后汽车驶来,何惊慌,车把左右摇摆,当车从他们身边驶过时,自行车向汽车倒去被佳压,何应均当场死亡,刘刚第二天早上死亡。

②1994年8月9日中午1时零5分,沙区歌乐山中学初一学生杨某,男,13岁,骑自行车上学,在歌乐山随道100米处占路中间骑行,后面一辆大货车鸣号不让,导致与大货车相挂撞倒地后,被大货车后轮碾压死亡。

③1996年3月1日(星期六)下午2时,巴南区道角职业中学学生牟与江,男,17岁。与另一同学各驶自行车从李家沱长江大桥南桥头经杨家坪、大坪、两路口、南坪行至七公里交通学附近,迎面驶来一辆三轮车,因下坡速度快,刹车不好,与三轮摩托车相撞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④夏某,男,14岁。巴南区跳石中学初二学生。1997年7月17日13时30分,夏某无证驾驶一辆二轮摩托车行至跳石岩,夏某来不及刹车,撞前车尾部,夏某头部受伤抢救无救死亡。

中小学生交通事故典型案例 篇2

1 案情摘要

X年X月X日, 一辆轿车涉嫌与一辆二轮车发生交通事故, 导致二轮车侧翻, 二轮车驾驶人治疗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 轿车驾驶员称自己在行驶过程中通过后视镜看到后方有二轮车倒地, 然后就靠边停车, 报警。交警通过现场勘查不能确定轿车是否与二轮车发生过接触, 为此要求对二轮车发生事故时是否与轿车接触进行鉴定。

2 检验过程

2.1 轿车车体痕迹检验

轿车车身颜色为金色, 车身右后车门及右后翼子板见2条擦痕。取右前车门前端与翼子板接缝处为纵向基准线A。

(1) 轿车右后车门、右后翼子板外表面见一条前高、后低、长度约为72cm的黑色带状加层痕迹, 擦痕最大宽度约为10mm, 擦痕起点距基准线A的水平距离约为160cm, 擦痕起点离地高度约为95cm;擦痕终点距基准线A的水平距离约为232cm, 擦痕终点离地高度约为80cm。痕迹面从前向后由窄变宽再变窄, 痕迹面两侧边缘较整齐, 痕迹面羽状毛刺翘起朝向车辆后方 (图1) , 右后车门与右后翼子板接缝处的门框处附着有黑色堆积物质。

(2) 轿车右后车门外表面见一条由前向后形成的前低、中高、后低、长度约为12cm的连续线状黑色加层擦痕, 擦痕宽度均匀, 约为1mm (图1) , 擦痕起点距基准线A的水平距离约为154cm, 擦痕起点离地高度约为95cm;擦痕终点距基准线A的水平距离约为166cm, 擦痕终点离地高度约为97cm。

2.2 二轮车车体痕迹检验

(1) 二轮车左侧把手端部为圆柱状黑色塑料, 将二轮车立放于地面, 左侧把手端部中心离地高度约为92cm。左侧把手端部外表面见一处絮状减层擦痕, 擦痕絮状物堆积于把手端部前缘, 擦痕最大宽度约为11mm (图2) 。

(2) 二轮车左侧把手前部设置有制动手柄, 控制手柄为金属材质, 表面覆盖有黑色油漆, 制动手柄端部为球面, 球面中心离地高度约为93cm, 制动手柄端部左侧见一水平方向由后向前形成的擦痕。

2.3 事故现场痕迹检验

据事故现场照片, 二轮车向左翻倒停于轿车后方路面上, 轿车停于二轮车前方。

2.4 微量物证检验

(1) 提取轿车右后车门与右后翼子板接缝处的门框处附着的黑色堆积物质, 作为I号样本。

(2) 提取二轮车左侧把手端部外表面絮状减层擦痕位置的黑色塑料物质, 作为Ⅱ号样本。

(3) 将提取的I号样本及Ⅱ号样本分别经红外光谱仪 (Nicolet 380) 测试, 二者的红外光谱图基本一致。

3 相关痕迹分析

3.1 两车车身痕迹分析

(1) 轿车右后车门见前高后低的黑色带状加层擦痕, 痕迹面从前向后由窄变宽再变窄, 痕迹面两侧边缘较整齐, 痕迹面羽状毛刺翘起朝向车辆后方, 右后车门与右后翼子板接缝处的门框处附着有黑色堆积物质, 符合擦痕由前向后所形成。

(2) 将二轮车立放于轿车右侧并互成一定角度 (图3) , 二轮车左侧制动手柄端部与轿车右后车门擦痕起点在高度位置上相吻合;将二轮车车身向左侧倾斜、轿车相对于二轮车向前移动, 二轮车左侧转向把手黑色塑料端部与轿车右后车门上的黑色带状加层擦痕各部位在高度位置上相吻合 (图4) 。故, 二轮车左侧把手黑色塑料端部及左侧制动手柄端部具备与轿车右后车门覆盖件发生接触的条件。

综上分析认为, 轿车右后车门、右后翼子板与二轮车左侧把手、左侧制动手柄存在发生过接触的可能性。

3.2 微量物证检测结果分析

根据I号样本及Ⅱ号样本的透光率, 提取的I号样本及Ⅱ号样本的红外光谱图的吸收峰强度和位置基本一致。综上分析认为, I号样本及Ⅱ号样本属同一种物质可以成立。

综合3.1及3.2的分析、检测结果, 二轮车在发生事故时, 其把手左侧、左侧制动手柄与轿车右后车门、右后翼子板发生接触可以成立。

4 结论

在交通事故中, 如果没有证人的证言或没有相关监控视频资料来确定两车是否发生过接触, 此时, 可以在事故现场痕迹, 两车车身痕迹相互吻合的情况下, 利用两车痕迹表面相互交换的物质进行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根据以上两种检测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就能够大大提高鉴定意见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韩均良.痕迹检验[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7.

[2]GB/T 19267.1—2008《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一部分:红外光谱法)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3]GA 41—2014《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校园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案例评析 篇3

2003年4月25日,某小学组织学生到野外春游,学生们都非常高兴,大家排着队跟着老师到野外的小河边。学生们尽情热闹和嬉戏。后来,老师安排学生分组自由活动,大家就三五成群地散开了。学生李某发现一种好看的野果,就问其他学生。没有人知道,李某就说:“我先尝尝吧。”于是,李某小心地摘了一粒果吃起来,觉得味道还不错,就又吃了一粒。其他同学看到,也一边摘一边吃起来。后来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好奇地吃起来,而老师并没有制止该种情况。等到下午要返回学校时,凡是吃了果子的学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腹痛、头晕现象,尤其以李某的情况严重。老师意识到学生可能吃了野果中毒了,于是赶紧将学生送到医院救治。结果因为李某吃得过多而中毒死亡。最后,大家才知道这种野果就是叫水麻桑果的毒果。

点评:该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造成该事故发生的原因,就在于学校或教师在出游的过程中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在发现学生吃野果的时候,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制止学生吃野果的行为,结果造成李某中毒死亡、其他学生不同程度中毒的事故发生。因此,学校及老师没有尽到职责,在他们的教育管理责任范围内是有过错的,属于学校责任事故范围,学校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来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未及时制止学生的危险行为导致校园伤害

上海青浦某中学生吴某在中午放学后,约了6名同学一起来到学校最北边的围墙处,在那里玩“射箭游戏”,围墙边满地的植物杆就成了他们“攻击敌人”的最好“武器”。在嬉戏中,同学庄某的“武器”正好射向吴某的右眼,班主任立即找来吴桌的父亲,将其送至医院,吴某为治疗花费了一万余元的医药费。后来因赔偿费用与学校及庄某家长没有协商一致,吴某家长将学校和庄某作为被告起诉至法院。

点评:学生之间的伤害事故,在校园伤害案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这类事故的加害人为另一学生,学校大多认为其不应为这类事故“埋单”。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本案中,吴某在中午放学后,约了6名同学一起来到学校最北边的围墙处,在那里玩“射箭游戏”,对自己和他人的人身都具有一定危险性,学校因疏于管理,未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劝阻,结果导致吴某受伤,法院审理后认为,由于学校对围墙边的植物杆未及时清理,且在学生游戏时未及时制止,属管理不当,负次要责任,承担20%的赔偿责任。

教师体罚学生导致校园伤害

小学五年级学生军军因迷恋上网已逃学两天。班主任唐老师了解实情后,利用自己上语文课的时间,罚军军站在讲台边。但军军站在那里并不老实,故意伸出舌头,左右摇晃脑袋,逗得下面的同学忍不住笑出声来。唐老师见状很是气愤,上前推了军军一把,导致军军摔倒在地,右手腕关节处的手骨移位,花去医疗费3200多元,还不得不休学一年。经教育局调解处理,学校赔偿了军军致伤的全部损失。

点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九项还规定: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案中,军军年幼贪玩,逃学上网,作为班主任的唐老师本应对他进行耐心批评教育,促使他认识到错误,逐渐改正缺点和不足,但唐老师却对军军又是罚站又是推搡,致其受伤。由于唐老师系学校工作人员,是代表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他体罚军军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依法应由学校承担。

学校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参加的活动导致校园伤害

某市一家在当地颇有影响的商场,与外资公司合营,重新装修,即将开业。为造声势,他们邀请了社会名流、领导来参加开业庆典仪式,还邀请了附近的某小学鼓号队助威。该商场许诺活动时间为5月18日上午9点到11点,前后两个小时即付学校酬金2000元,学校同意。鼓号队20名学生于18日上午8点40分就到商场门口等候。其中打小鼓的10岁的李某身体虚弱,这几天又在发烧吃药,早上他妈妈已经代他向老师请假了,可是学校找不到人替,非要李某来不可。这天天气气温反常,竟有36℃,身穿厚厚的演奏服背着鼓号的小学生们站在太阳下,大汗淋漓,可还得在老师的督促下,一遍一遍地练习着。就这样在烈日暴晒下,李某突然晕倒,经查为高温导致的急性脑颅出血。后经抢救治疗脱离生命危险,并不得不休学一年。

点评:学生到学校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成长,以便将来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为自己的未来更美好而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学校重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学校为了某种目的往往不合时宜地安排学生从事与其不相适应的活动。在学校违反规定,让学生从事不宜的劳动、体育活动的情况下,造成学生受到人身伤害的,学校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属于典型的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其他活动,而造成学生人身伤害的事故,对此,学校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学校是本案事故的赔偿责任主体。

学校设施有疵瑕导致校园伤害

某中学的住宿生唐某到热水房去提水,在其接水时,锅炉发生爆炸。唐某来不及躲避,被开水泼溅到脸上及全身,造成大面积烫伤。学校迅速采取措施,对唐某进行紧急救助和治疗。后该学生脸部和身体留下大面积伤痕。

点评:《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必须有符合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第一款也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另外,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一项规定,因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而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小学生交通事故案例 篇4

2、1995年4月11日12时正,小学一年级学生...,男,7岁。妈妈接出校门准备回家,一同学在路对面喊他,他挣脱母亲手,突然向公路对面跑去,被左边驶来的一辆大货车当场撞压致死。

3、1990年12月4日13时许,小学一年级学生...,女,7岁。午后上学不注意左右来车突然跑过公路,被右边一辆拉砖的解放牌大货车左后轮挂脱10米多远,左腿骨断裂,截肢安装一个假肢,花一万多元,留下终生残废。

4、1995年3月(星期日)下午,陈家乡两名男同学公路上玩耍、打闹,其中一同学...,8岁,突然跑过公路,被驶来的一辆渝州大货车碾压当场死亡。

中小学生死亡事故案例 篇5

耿镇中学

政 教 处

2010年5月

中小学生死亡事故案例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学生死于安全事故,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一个40多人的班级消失!造成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有六大问题,死亡人数依次是:溺水、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打架斗殴和其他情况。仅以交通事故为例,2004年我国因交通事故造成中学生死亡1767人,受伤10098人;造成小学生死亡2556人,受伤10819人。这些数字触目惊心!安全事故已经成为 16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 40多人,就是说几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 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

发生的中小学生安全事故、事件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发生在农村学校的较多,说明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仍然是各地的一个薄弱环节;二是溺水和交通事故造成学生死亡的数量仍占前两位。1、2008年7月29日下午,旬阳县庙坪中学初中二年级住校学生王某、吴某吃过晚饭后到学校附近的小河游泳,不幸溺水身亡。2、2008年4月20日11:00左右旬阳中学高二18班(文科)同宿舍学生因打电话发生口角后发生肢体冲突,一学生用水果刀将另

外一学生刺中,同宿舍的学生迅速拨打110报警,并把伤者送往县医院,因为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3、2009年 2月19日15时左右,旬阳县仙河乡初级中学初一学生龚雪在上体育课结束前慢跑时突然前扑倒地,不省人事,老师同学立即将其送往乡卫生院进行抢救,但因抢救无效,于16时20分不幸死亡,经初步诊断,该学生因突发性心脏病死亡。(身体有病要提前声明。上课前后一小时不饮食,不大量喝水;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做好放松活动。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坐下休息,应积极整理、放松。)4、2009年2月10日清晨,西安市长安区108国道宫庄段,5名骑自行车上学的初中生遭遇飞来横祸,一辆肇事卡车撞死其中4人,撞伤一人,随即逃逸。(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骑自行车要靠右行驶,严禁骑飞车、快车,严禁骑车时勾肩搭背;不准突然猛拐,不准双手离把,不准扶身并行或追逐嬉闹。)5、2008年6月段家河中学六学生趁午饭后的时间下河洗澡,有两人溺水死亡。6、2008年12月1日夜到2日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堆子梁中学(含小学和初中)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同一宿舍的12名四年级女生煤气中毒,其中11人抢救无效遇难。目前事故认定和责任追究进一步明确。经榆林市委研究,免去定边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贾枫县委常委职务,并提请免去其副县长职务;定边县研究决定免去县教育局局长和该校校长职务。7、2008年12月8日上午第四节课,某中学七年级(2)班学生陈某在写作业时,多次与同桌说话。陈某所在小组组长郭某(13岁)便拿起课本击打陈某的头部数下,致使陈某当场昏倒在地。事

故发生后,学校立即派人把陈某送往医院,经诊断为癫痫病(击打行为系诱发因素)。陈某住院45天,其间花去医疗费、住宿费、交通费等各项费用共计7600元。

8、王某和陆某是某中学九年级同班同学。某日下午放学前的自由活动时间,在教室里的王某因数学老师要他改正作业,就从自己座位走上讲台拿作业本,在经过坐在前排的陆某身边时,陆某故意伸了个懒腰,手中的铅笔尖正巧戳进了王某的左眼。当时,王某因痛揉了揉眼睛,没在意,回去也没告诉家人。第二天上课时,班主任发现王某频繁揉眼睛,问了问王某得知他左眼被戳的事,但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次日晚上,王某爸爸在家发现王某左眼红肿、流泪,一问才知真相,即带儿子到医院治疗。经手术治疗后,王某双眼又并发交感性眼炎,视力急剧下降。医院鉴定王某的左眼视力为 0.06,右眼视力为0.2,且不能矫正,左眼角膜裂伤,外伤性白内障,双眼交感性眼炎,已达六级伤残。王某病情虽稳定下来,但随时可能发作,最终可能导致双目失明。致害学生陆某赔偿11.9万余元。9、2002年9月23日晚6时50分,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第二中学教学楼发生楼梯护栏坍塌事故,造成21名学生死亡、47名学生受伤。丰镇市二中是市属重点中学,有初中三个年级19个班,共1563名学生。2002年9月23日,晚自习结束后,1500多名学生从东西两个楼道口,在没有任何照明的条件下,蜂拥下楼。在西楼道接近一楼的最后四五个台阶处,楼梯护栏突然坍塌,前面的学生纷纷扑倒在地,后面的学生看不清,仍然纷纷往前拥挤,酿成事故。10、2005年11月14早晨5点40分, 山西省沁源县第二中学组织全校初二,初三13个班的900多名学生来到汾屯公路上跑操,学生们跑到汾屯公路118公里+206米处,在公路上调头返回.前面12个班都调头返回去了,尾随其后的初三121班转弯时,一辆车号为晋D13513的东风带挂大货车像疯了一般突然碾压过来,在一片惊呼和惨叫声中,学生们纷纷倒地.东风带挂车“扫”倒一大片学生后,撞断路边的大树又驶上公路斜横在路上才停了下来.当场有18人死亡,21人受伤,其中32岁的班主任老师姜华也在此次事故中丧生.死亡学生中,年龄最大的18岁,最小的15岁.11、2006年6月6某市第三高中发生火灾.由于起火房屋为土木结构旧房,过火较快,扑救工作难度较大,至次日3时大火才被扑灭,从火场中救出100多名学生.大火将住在该校同一宿舍内的6名男生烧死,烧毁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10间.起火原因是住在下铺的一名同学夜间点蜡烛看书,睡着后点燃床铺引发火灾.湖南湘乡校园踩踏案一审宣判 校长获刑1年半

2009年12月7日晚,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晚自习下课后,学生们在返回寝室过程中在教学楼楼梯上因为拥挤发生踩踏,事故造成8名花季少年罹难,多人受伤。

湘乡市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中指出,被告人叶继志身为湘乡市育才中学校长、校安全领导小组组长,被告人彭和良、陈新威分别作为校政教处干事、政教处主任、同任校安全领导小组成员,明知学校教学楼就读学生严重超编、且楼梯灯光不符合相关标准,对教学楼存在安全隐患不整改、不报告,导致楼梯间发生踩踏事件,三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湘乡市人民检察院指控其犯罪罪名成立,对三被告人均应追究刑事责任。

庭审期间,被告人叶继志及其辩护人在庭审中作了辩护,提出叶已经履行了校长职责,踩踏事件属于意外。湘乡市人民法院查证后认为,被告人所提出的无罪辩护理由均不能成立,法院不予采纳。但法院考虑到三被告人在案发时采取了积极的抢救措施,案发后能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及时妥善处理伤亡学生的善后处理工作,且三被告人一贯表现较好,故依法可对其从轻处罚。被告人彭和良、陈新威在本案中的责任要轻于被告人叶继志,依法可适用缓刑。

据了解,育才中学踩踏悲剧发生后,湘乡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朱清华因对校园踩踏事故负有领导责任,已被免去教育局党委副书记职务,并按程序被免去教育局局长职务。

福建南平砍杀小学生案凶犯被执行死刑

新华网福州4月28日电(记者孟昭丽 郑良)28日上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和执行死刑命令,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2010年3月23日发生在该市南平实验小学门口的郑民生杀害多名小学生一案,依法进行公开宣判,随后对罪犯郑民生执行枪决。

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确认:被告人郑民生因恋爱多次受挫,图谋报复泄愤,竟迁怒无辜,选择在学校门口行凶,持刀连续捅刺,致8名小学生死亡,5名小学生重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后果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所犯罪行极其严重。第一审判决、第二审裁定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法裁定核准被告人郑民生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广东突发校园凶案 男子挥刀砍伤19师生

昨天(2010年4月28日)下午3点左右,广东省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恶性暴力事件。一名30多岁的男子突然冲进学校的教学楼,持刀砍伤19人!当时,这名男子已经用手中的刀具先后砍伤了18名学生和一名老师,正骑在一栋教学楼顶楼的护栏上挥刀阻止他人接近。与此同时,19名伤者均已被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现场挤满了家长,校方不断用喇叭告知其余学生迅速撤离。

据目击者称,下午第二堂课的上课铃声刚刚响过,该校五年级的一名美术老师最先在教室门口遇见了行凶者,正当他询问男子是什么人时,这名男子突然拿出刀来将美术老师首先砍伤。现场顿时乱作一团,混乱中这名男子开始继续持刀追砍学生。

事后有群众回忆,昨天下午2点40分左右,有路人曾看到这名男子去过雷城第三小学并试图进入学校,后在保安的询问下被挡而离开。仅仅十几分钟后,这起校园凶案就在数百米之外的雷城第一小学教学楼内发生。

学生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篇6

年仅13岁的李某为某职业技术学校(民办)的全日制寄宿学生。11月29日,李某晚自习结束后与两名同学溜至学校附近的网吧玩游戏。次日凌晨3点,李某等3人回校时见校门已关,便从学校北侧围墙边借助爬树进入学校。入校后,其他两个同学躲进了教室。李某因听见有人喊怕人发现,便钻进了一辆停在校内的货车底部。此时货车司机恰好要出去买菜,不知内情的他启动车辆后将李某碾压致其身亡。交警部门调查后确定货车司机为学校职员,驾驶车辆系职务行为,但未认定事故责任。

事故发生后,该学校与李某家属签订协议书,约定由学校一次性赔偿李某家属各项费用共计68万元。该学校为货车投有道路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及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为此共获得保险公司各项理赔金36万余元。

中小学生交通事故典型案例 篇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逐渐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然而,道路安全方面也因此产生了一定压力。例如,2011年,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422.4万起,造成62 387人死亡,237 42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8亿元,万车死亡率约为2.8人/年[1]。

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消除事故隐患,由此需要了解事故的影响因素或事故致因。应用统计工具进行事故数据分析,虽不能直接揭示事故机理,但对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查找道路设计的潜在缺陷,均有重要意义。同时,此类研究也为深入研究交通事故发生机理指明了方向。因此,针对不同交通安全对象的统计方法研究获得较大的发展。

1 研究现状

以事故数据为基础,应用统计方法探求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在交通安全研究邻域应用得非常广泛。根据统计模型的因变量进行分类,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事故数(或事故频率)和事故严重程度。从模型来看,对于前者,国内外已有研究经常运用计数数据模型,其中以泊松模型和负二项模型的应用最为广泛[2];而后者,则通常用各种离散输出模型加以分析[3]。

以泊松模型和负二项模型为工具,路段事故记录为基础,分析事故数与交通流特征、道路设计参数及所处环境的关系的研究在国外开始较早。S.Miaou[2]以泊松模型和负二项模型分析了涉及卡车的事故与路段几何线性的关系;而后,随着数据量日渐充实,统计技术手段日新月异,更精确的模型和更细化的研究路段划分方法成体系地出现[4,5];但是,基本的泊松模型及负二项模型应用仍最为广泛[6]。其他关于事故频率研究的现状及可用计数数据模型的综述见D.Lord等[7]的研究。在国内,此类研究的起步稍晚,但发展迅速并根据国内实际有了许多改进[8,9]。

对于事故严重程度,传统的做法是将事故根据事故中最严重伤者的伤亡情况划分2类或多类严重程度的事故,通过估计离散输出模型各类事故的变量参数来分析各种变量,尤其是道路因素对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10]。道路因素主要指事故发生地点的道路因素,如Hu等[11]的研究指出事故发生地点、路面铺装类型及路面状态等道路因素对碰撞中央隔离护栏事故的伤亡情况的影响;P.T.Savolainen等[12]的研究也表明路面状态是影响各种事故形态事故伤亡情况的显著道路影响因素。另一项研究表明,路面的摩擦系数和事故地点位于平曲线的位置也可能对某些严重程度的事故有显著影响[13];此外,平纵曲线设计参数[14]、道路限速[15]、车道数[16]、照明情况[16],以及道路等级[14]等也是研究者关注的潜在道路影响因素。但是事故严重性不仅限于划分最严重的伤亡情况,对于死亡事故来说,尤其是对于重特大事故而言,死亡数或者更确切地说死亡率是衡量事故严重性更直观的指标。用它们作为事故严重程度的评价手段,不仅数据相对容易获取,而且数值直接反应事故严重程度,是直接可比的;同时涉及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历来受到重视,在统计中缺漏较少[17]。然而当前关于交通事故死亡数/死亡率的研究,以宏观层面的研究为主,多利用线性模型进行分析预测[18],不仅精度不高,且对于交通安全工作实践的意义有限。另一方面,从更微观的层面考虑死亡率的研究,例如,以非线性统计模型分析道路因素对交通事故死亡率的影响,在国内还不多见。因此,针对国内道路的重特大事故,有必要在传统事故严重程度的研究基础上,以事故的死亡率为研究对象,分析道路因素对事故死亡率的影响,拓展事故严重性研究的深度。

笔者利用泊松模型和负二项模型,以区分事故形态的方式建立不同事故形态下某一起重特大交通事故死亡率的道路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建模数据来自交通管理部门的数据库,共有发生于2009~2012年的443条事故记录,分属追尾、正碰、侧碰、撞行人和其他单车事故5类,以重特大事故为主。

2 基本建模方法

对每个事故形态分别建立泊松模型和负二项模型,其因变量为一起事故的死亡率,自变量为事故发生地点的道路因素。现实中,实际影响道路事故的道路因素可能有多种,受所能够采集的数据的影响,笔者研究的各类因素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及当时的天气、照明状况,事故发生地点的道路情况、路表情况、道路转弯半径与坡度、道路技术等级、事故路段所处地形、事故地点的路口路段类型、事发路段的车道数与车道宽、该路段是否有路侧防护设施及中央隔离设施等。

2.1 泊松模型

事故中的死亡人数,由事故参与人数N及其死亡率p共同决定,为重复的伯努利试验(Bernoulli trial)[19]。Lord等[19]的研究表明,若相对于N而言死亡人数n足够小,可用泊松分布近似处理。用于本文的泊松模型的形式如下。

式中:yi为第i起事故的死亡人数;P(Yi)为第i起事故导致yi人死亡的概率;λi为事故i的泊松参数,也是事故i的死亡人数估计期望E(Yi),λi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λi为事故涉及人数;β为估计参数向量;Xi为与事故i相关的道路因素显著自变量向量,从本节所述的备选道路因素中依下面介绍的方法选取。上述模型设定使exp(βXi)直接代表第i起事故的死亡率。

虽然泊松模型处理离散数据的能力较强,但泊松分布的一个特性是模型的均值等于方差。该特点不容易在现实数据中满足,因此使用该模型需要验证数据的过离散性α[19]。

2.2 负二项模型

在事故死亡人数的原始数据中时常存在过离散现象,此时需采用负二项模型。负二项回归模型也称为泊松-伽马模型(Poisson-gamma model),它是泊松模型针对数据过离散的拓展。考虑到原始数据可能存在的过离散因素,亦建立了进行事故影响因素分析的负二项模型,以对比选择能够最佳拟合事故数据的模型。

在该模型中,假设泊松参数λi服从伽马分布,并在其计算公式中加入修正项εi,即

其中exp(εi)服从伽马分布,其均值为1,方差为α。在加入修正项后,事故数Yi的方差不必严格等于E(Yi)。

式中:α表征了数据的过离散程度,称为过离散参数。当α=0时,负二项模型就变为泊松模型,这说明泊松模型是负二项模型的特例[19]。

2.3 模型拟合

使用统计语言R进行模型拟合。拟合时利用向后逐步回归地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以AIC为评价指标选择最佳模型,即首先建立包含所有备选道路因素变量的事故率分析模型,再根据AIC逐渐剔除变量,直至AIC达到最小。在此基础上,考虑各事故形态的负二项模型的过离散参数α的估计值及其p-值。对于负二项模型过离散参数α不显著的事故形态,选择泊松模型,否则选择负二项模型。最后筛选其中代表性良好的事故形态加以分析。

3 结果分析

原始数据包含的正碰事故共83起,其他单车事故共124起。这2个事故形态的建模结果显示上述道路因素对它们的死亡率没有显著影响,故以下各节分别论述追尾事故、侧碰事故及撞行人事故的建模结果。

3.1 追尾事故建模结果

原始数据包含的追尾事故共67起。对可用变量的概要描述见表1。

针对追尾形态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数据分别建立了泊松模型和负二项模型。后者的过离散参数α=0.095 704 62,且不显著,表明数据的过离散程度不大。比较AIC后,选择负二项模型。

模型中将事故涉及人数作为偏移项乘在指数项之外,故估计参数实际上表示对死亡率的影响。负二项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2。

由表2、表3可知,相对于四级及以下公路,追尾事故死亡率随着道路等级提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如果重特大事故发生地由四级及以下道路依次变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三级公路,则该事故死亡率是原先的1.580,1.434,1.015和1.316倍。该现象是较高等级道路平均行车速度增加带来的事故发生时车辆操控难度增大的综合结果,也反映出现有的针对高等级公路的交通安全工程设施可能存在部分缺陷,无法消除引发严重事故后果的倾向。由于数据分组上把普通城市道路和二级公路同属一类,虽就设计速度而言如此处理是合理的,但现实中,普通城市道路由于存在拥堵现象和较多的路口,其实际运行速度低很多;同时,复杂的交通环境迫使驾驶人集中注意力,也提升了发生事故时的处置能力。这两者都降低了在普通城市道路发生追尾事故时的伤害。另一方面,行人极易卷入城区道路的碰撞事故,而部分此类事故可能无论事故形态如何均被归为“撞行人”事故,造成统计数据上“撞行人”事故较多而缺乏显著影响因素,而其他各形态事故严重性相对偏低的情况。

具有路侧防护设施的道路发生追尾事故时的死亡率为不具有此类设施时的75%。这说明布置合理的路侧防护设施有利于降低追尾事故的严重程度,这是因为追尾事故中部分车辆容易失控冲出车道,在缺乏合理路侧防护设施的情况下加重了追尾事故的严重程度。

模型显示当其他情况不变时,涉及车辆数每增加1,事故死亡率降低约5.5%。需注意模型还需乘以事故涉及人数。因此该变量结果表明,当事故涉及总人数不变时,事故车辆越多,整体死亡率越低。若追尾事故涉及较少车辆同时涉及人数却较多,那么事故中涉及的人更多的是乘客。相对驾驶人而言,在我国现阶段,乘客存在更高的不系安全带的比例,而且车辆设计对驾驶人的防护相对来说更好。相反涉及车辆数越多而涉及人数不变,则涉及人员中更多的是驾驶人,也就越可能受到更良好的保护,相应的死亡率也就越低。

3.2 侧碰事故建模结果

原始数据包含的侧碰事故共121起。对可供选择的连续变量的概要描述见表4。

模型建立方法同3.2节。结果显示数据的过离散程度很小,并且泊松模型得到更好的拟合优度指标。

道路、环境因素对事故严重性会有2种作用。首先,良好的道路因素(比如,路面平整、天气良好等)倾向于提高平均行驶速度,使得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性更大。然而,此类因素也降低了处置事故紧急情况的难度,比如,设有路侧防护设施则通过合理刮蹭碰撞可以避免产生更严重的伤亡与损失。统计模型的估计值所表达的,是两种作用叠加后的综合影响。

不良的路表状况主要指路面积水、积雪、油污、泥泞等导致附着力下降的情况。建模结果显示,不良的路表情况反而降低侧碰事故死亡率(死亡率降低55%),这是由于不良路表情况不仅降低了平均车速,也令人加倍小心驾驶,反而抑制了恶性事故的发生。而天气的作用则相反,不良天气下的侧碰事故死亡率为良好天气下的1.73倍。这是由于不良天气不仅影响路面附着力,同时干扰视线,影响驾驶人预判事故风险。类似的情况还有路面结构,沥青水泥路面的死亡率远低于砂石土路(51.7%),该现象应与砂石土路普遍等级较低,缺乏防护设施等因素有关。

显著变量“路口路段位置”则说明发生于不同地点的侧碰事故可以进一步细分。路段上发生侧碰事故的死亡率较路口高18.8%,是由于路段上的侧碰事故以超车错车时的刮蹭为主,而路口的侧碰事故则以视距遮挡造成的侧向碰撞为主,前者车速较高更容易导致车辆失控。

模型反应坡度越大,侧碰事故的死亡率越低。每增大1%坡度,侧碰事故死亡率约减少7.2%。事实未必如此,该结果是事故数据中不区分车辆处于上下坡导致的。

3.3 撞行人事故建模结果

原始数据包含的撞行人事故共38起。对可供选择连续变量的概要描述见表6。

模型建立方法同3.1.2节。结果显示宜选择负二项模型。

模型表明,不良的路表情况引起行驶速度降低,这反而降低了撞行人事故的死亡率(90%)。而道路等级变量则折射出行驶速度对被撞击行人死亡率的影响,随着道路等级的降低,行驶速度逐渐下降,撞行人事故的死亡率也逐渐下降。相比于高速公路,在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及以下公路上发生的撞行人事故,其死亡率依次降低16%,23%,17%,30%。行车速度对死亡率的影响还反映在平曲线半径上。半径越大、平曲线越接近直线,其行车速度越快,死亡率也相对高。

模型还显示车道数每增加1条,撞行人事故导致的死亡率将降低3%。这是因为,车道越多,路面越宽,车辆失控后越不容易发生次生灾害。相应地,当撞行人事故发生时,虽然行人由于较多车道导致的较高行车速度而受害;但对于车内的人而言,由于车辆不易再发生侧碰、翻车等情况,则受伤害情况相对较低。

4 结束语

基于相对有限的较为严重事故的数据,利用泊松模型和负二项模型对影响事故严重程度死亡率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计数数据模型可用于挖掘以事故形态分组的事故数据,分析事故背后潜藏的道路因素,能用于对事故严重程度(以死亡率考虑)进行影响因素研究。若把该方法用于某特定道路或地区的事故数据研究,则其结果将有助于揭示该地区道路建设的潜在缺陷。同时由于数据是按事故形态分组,模型结果可以辅助事故黑点筛查和预测,并作为道路安全工程改善的参考,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模型表明,从事故死亡率角度考虑事故的严重性,在追尾事故中表现为车速越快事故越严重,而通过在低等级道路上设置路侧防护设施,则有望降低追尾事故的死亡率,这一点对于山区、临水临崖的公路改造有实际意义;侧碰事故方面,可通过改善路面条件,如硬化路面及时养护等措施,降低事故的死亡率;而在撞行人的事故中,行人是天然的弱势一方,降低行人的死亡率需通过降低行人的暴露水平进而降低撞行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实现。

由于大规模重特大交通事故数据的获取较为困难,本文所使用的数据非常有限,且当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所采集的影响因素的信息相对有限,故模型结果应该还有很大改进空间。未来在数据方面,不仅应将数据限制在较小地理范围内,还应将交通量、事故车型等信息再包括进去;因变量方面,也可将死亡率细分为行人、驾驶者、乘客分别考虑;模型方面,可考虑采用多变量的计数数据模型。

摘要:基于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探究事故影响因素对于认识事故的影响因素、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近年来国内典型较严重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应用泊松模型和负二项模型,以区分事故形态的方式建立追尾事故、侧碰事故及撞行人事故的事故死亡率的道路影响因素分析模型。这些模型以三类事故中涉及人员的死亡数为因变量,以一系列道路因素为自变量,将事故涉及人数作为偏移变量。模型的具体形式以过离散系数及赤池信息量准则(AIC)为依据进行选择。结果显示,追尾事故的死亡率与道路等级、路侧防护设施显著相关;侧碰事故则与天气、路表情况、路口路段位置、坡度以及道路结构有关;撞行人事故与路表情况、道路等级、车道数、平曲线半径有关。本文拓展了事故严重性研究的深度,其研究成果对于更好地利用重特大事故的深入调查数据有现实意义,也可为事故分析及道路设计等提供借鉴。

中小学生交通事故典型案例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事故类型;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0-0067-03

建筑施工属事故多发行业,建筑施工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工人流动性大、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多、劳动繁重、产品变化大、规则性差、施工机械品种繁多等,且是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虽然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总体状况保持稳定,主要表现在:一是事故总量下降,二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减少。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事故总量仍然较大,二是死亡人数下降幅度趋缓,三是部分地区形势严峻,四是较大及较大以上事故还时有发生。本文将对多年来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并进行总结分析,为有效遏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提供指导。

1 建筑结构引发事故的统计分析

排架结构是建筑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工业厂房建筑的常用结构类型,而预应力大跨结构则多受报告厅、体育馆等对空间需求大的建筑物青睐,办公楼、居民建筑以及图书馆等公共建筑多采用框架或框剪结构,部分还使用剪力墙结构。由于公共或民用建筑中多采用框架结构和大跨度结构,所以其引发事故的可能性比较高,大跨度结构引发事故的发生率为27.9%,框架结构引发事故的发生率为34.6%(事故统计详见表1)。

2 建筑施工中常见事故类型的统计分析

建筑安全事故的类型可参照在建筑安全事故后人员所受的伤害程度及经济财产的损失程度来划分,即为普通事故、较严重事故、重大事故与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判断依据如下:

(1)构筑物、主体结构及建筑物严重倒塌。(2)建筑物基础超出限定范围并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建筑物出现倾斜现象;建筑主体结构开裂、强度不足,对建筑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及其使用周期均造成严重影响,并存在永久性且不可修复的缺陷。(3)对建筑物系统和相关设备使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建筑设备严重变形、隔热效果和隔声效果较差等。(4)由于收集的事故资料中,很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方面资料都无法取证,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大多都无据可依。

大跨度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与高层建筑或者多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类型区别在于:大跨度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主要分为四类,即坍塌类、严重变形类、开裂类及其他类(如表2)。而高层或多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主要分为五类,即坍塌类、严重变形类、开裂类、表面缺陷类及其他类(如表3)。从表2可知,大跨度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中,坍塌类和严重变形类安全事故比例较大,坍塌类占48.3%,严重变形类占34.5%。从表3可知,高层或多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中,坍塌类和开裂类安全事故比例较大,坍塌类占37.4%,开裂类占33.3%。主要是由于大跨度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跨度相对较大,变形控制难度大,且混凝土本身具有容易开裂性质。

3 事故发生时间段的统计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时间段可分为两部分,即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其发生时间段事故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表3所示。从表2可知,不管是大跨度混凝土结构,还是高层或多层建筑混凝土结构,除了开裂类安全事故之外,其他安全事故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几率高于建筑工程使用阶段。其中大跨度建筑混凝土结构占69%,高层或多层混凝土结构占62.7%。主要是因为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且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容易遗留下许多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所以变形严重、表面缺陷、坍塌等安全事故均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而混凝土裂缝形成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开裂事故通常发生在建筑工程使用阶段。

4 事故产生原因的统计与分析

4.1 设计方面的原因

4.1.1 地质勘查错误。由于建筑工程在地质勘察上出现严重错误,不能将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清楚反映或者不能及时发现建筑工程中存在的不良地质状况,导致地基基础在设计时出现误差,建筑结构严重失稳、主体结构开裂,甚至出现严重倒塌现象。

4.1.2 工程设计错误。在设计时,未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或者直接套用同类施工图纸,导致工程内力分析或者荷载分析出现严重误差。例如,某建筑物倒塌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建筑梁柱承载力严重不足导致的,其南北方向边柱的轴压比值为1.53,超出了规定比值0.9,而中柱轴压比值则为2.82,也是超出了规定比值0.9。其配筋、地基、底板等承载力都不能承受上部结构荷载量。

4.1.3 构造处理不当。施工单位对建筑构造要求不够重视,采取的构造处理措施不合理。例如,框架结构的梁柱配筋未能达到配筋率的最小值,混凝土强度未能达到工程规程要求,框架梁柱上的节点未设置箍筋,梁端也未设置负筋,填充墙内也未设置有相应的拉结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

4.2 施工方面的原因

4.2.1 施工违反设计。未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对于特殊性的建筑构造也未能按照规程要求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临时使用设施也未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搭设。例如,某建筑未能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导致工程质量较差,建筑中柱配筋率仅达到规定的70%,而边柱配筋率仅达到规定的60%,而框架柱基底面积承载力未能满足规程要求,混凝土强度不足规程标准的二分之一,导致整个建筑物需全部拆除。

4.2.2 施工现场混乱。由于施工现场管理较为混乱,导致很多违章施工现象的产生。大多数施工现场人员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对施工安全事故遗留隐患不够重视,也未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产生。

4.2.3 施工材料低劣。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较差,因为入场前未进行严格质检,导致不合格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例如,某综合建筑楼倒塌事故中,经过分析了解到,该建筑楼采用的混凝土强度仅为10.2MPa,而最低甚至达到6.1MPa。对其钢筋进行检测,发现大多数钢筋都不合格。

4.2.4 人员素质较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未经过正规的培训和考核就上岗,很多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知识了解甚少,不具备上岗就业资格。

4.3 使用方面的原因

图1 事故施工方面原因分析结果柱状图

图2 三个方面原因事故对比结果分布图

4.3.1 使用功能改造。使用功能不符合工程设计规程的要求,任意增减建筑工程使用荷载量,最终导致建筑物使用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例如,某厂房由于机械故障,产生气体在屋面形成冰块,而其荷载量超出了设计规程的4倍,导致厂房屋面严重坍塌。

(下转第17页)

(上接第68页)

4.3.2 建筑结构改造。施工人员未经过准确运算,就对建筑物结构进行任意改造,如,在上部结构上增层;任意设置洞口或者减小结构处的承载力等。例如,在某建筑物接层施工中,未对接层进行有效计算,未对地质资料进行严格审查,也没与地质资料核对,盲目设计施工造成倒塌。

通过对各类施工安全事故产生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可以针对不同安全事故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事故监督和控制措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再次产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不是单一性的,也可能由设计、施工、使用三个方面原因导致。所以,对三方面导致的安全事故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具体如图1、图2所示。

由统计结果分布图可以看出,在导致事故的三方面原因中,施工原因占的比例最大,为59.5%,这与前面的事故发生阶段统计分析结果相吻合。在设计原因当中,设计方案不合理占到68.3%,这主要是事故中设计方往往没有对具体工况加以详细分析,随意套用图纸造成的。同时,方案的不合理也为日后其他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在施工原因中,违反设计与规范以及现场管理混乱这两种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42.0%和27.3%。而在使用原因中,擅改结构因素所占比例(57.9%)略大于改变使用功能因素(42.1%)。

5 结语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框架结构的事故最多,且在施工阶段的事故也较多。而从事故类型来看,坍塌事故与变形过大事故最多。最后就事故原因而言,施工原因所占的比例最大,为59.5%。总体来看,设计原因中的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原因中的违反设计与规范以及现场管理混乱,还有使用原因中的擅改结构和改变使用功能,是引发事故最常见的原因。

毫无疑问,本文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为今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有助于工程界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更加有效地监督管理,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曹英波.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统计分析[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5).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案例 篇9

案例一:

一天傍晚,王诚瞒着爸爸妈妈溜出家门找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一个小朋友在前面逃,王诚在后追,不知不觉中跑到一个交叉路口。被追的小朋友怕被捉住当“俘虏”,就飞快的奔到了马路的对面。王诚又一心想追上他,也急急的冲过马路。但就在这时,一辆小车驶来,司机虽然发现了他们,马上猛踩刹车,但由于距离太近,小汽车的右后轮仍然碰到了王诚的双腿,他倒下了,鲜血流了一地。后来王诚虽然被及时送到医院,但由于伤势太重,当天夜里,医生们做出了截除他右腿的决定,如果不这样做,一旦伤口恶化,性命也难保。王诚虽然活了下来,但右腿却永远失去了,从此,再也不能和小朋友一块蹦蹦跳跳地玩啦!

温馨提醒:

1、行人走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必须靠路边走;横过马路时,要选择有人行道(斑马线)的地方,注意来往车辆,遵守交通信号指示灯或交警的指挥。红灯亮时,不能过马路;绿灯亮时,也要看清左右确定没有车来,才可以过马路;如果马路过了一半时,信号灯变了,要赶快过马路,千万不要惊慌。

2、在横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时,应当左右看观察往来车辆的情况,确认安全后再过马路;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过或者中途倒退、折返。

3、不得在车行道内停留、嬉闹;不得有追车等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

4、在列队通过道路时,每横列不得超过2人。遇人行横道较窄或者行人较多、行进有困难的情况,成年人的队列可以紧靠机动车道右侧通行。

骑车也要有限制

案例二:

亮亮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满十岁。平时爱学习,体育也很好,还是班里的中队长。一个周末,亮亮的叔叔有事来找亮亮的爸爸,叔叔骑了一辆漂亮的摩托车。叔叔走时,亮亮缠着叔叔非让带他出去玩一圈。一开始,叔叔要求亮亮报紧他的腰,亮亮照做了。当他们经过一个公园门口时,亮亮看到几个同学,便挥舞双手给他们打招呼。突然,前面出现了堵车,叔叔来了一个急刹车,毫无准备的亮亮从摩托车上栽了下来。经过医院的紧急抢救,命虽然保住了,但胳膊却截肢了。从此,亮亮再也不能带中队长的臂章了。

温馨提醒:

交通事故典型案例 篇10

高某要求车主张女士、洗车公司以及保险公司共同承担其损失。

张女士认为自己与洗车公司形成承揽合同关系,不具有主观过错,也没有事实侵权行为,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保险公司同意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高某的损失。

西城法院经审理,判决保险公司给付高某医疗费、残疾赔偿金共计3万余元,洗车公司的经营者李某给付高某医疗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12万余元。

法官析案

此案的承办法官认为,张女士与洗车公司之间形成了承揽关系,她对于具有汽车维护资格的洗车公司的选择没有瑕疵,并且对于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的损害不承担赔偿责任,所以高某要求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没有法律依据。

法律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由事故双方按责任比例依法赔偿,法院据此作出上述判决。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主要包括残疾赔偿金的赔偿标准、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赔偿标准、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残疾辅助器具费的赔偿标准、医疗费的赔偿标准、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护理费的赔偿标准、交通费的赔偿标准

主要包括残疾赔偿金的赔偿标准、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赔偿标准、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残疾辅助器具费的赔偿标准、医疗费的赔偿标准、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护理费的赔偿标准、交通费的赔偿标准、住院伙食补助费的赔偿标准、营养费的赔偿标准、丧葬费的赔偿标准等内容。

残疾赔偿金的赔偿标准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5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1残疾赔偿金性质的确定

残疾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还是精神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解释》是以《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为依据,确定残疾赔偿金的性质是指对因残疾而导致的收人减少或者生活来源丧失给予的财产损害性质的赔偿,否定了法释[」7号《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残疾赔偿金的定性。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侵权责任法》再次对残疾赔偿金的性质予以确认,明确规定残疾赔偿金属于财产损害赔偿,而不属于精神损害赔偿。

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认定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1条的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处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不能自理部分。

伤残等级的认定标准

我国关于伤残等级的鉴定标准可以说“令出多门”,针对不同人员的伤残,不同的主管机关制订了不同的鉴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一般应适用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残疾赔偿金具体计算公式:

所谓等级伤残,就是多个伤残。比如某人上肢为9级,下肢为8及,腹部为10级。那么这样的多个伤残,如何计算残疾赔偿金呢?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 )附录B中,列出了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计算公式,这个公式是根据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赔偿指数等来计算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金的法定公式,公式如下:

C=Ct×C1×(Ih+ ∑Ia,i )( Ia≤10%,I =1,2,3……n,多处伤残)。在这个公式后,附录B是这样让我们理解公式运用的:

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

Ct――伤残赔偿总额元;

C1――指赔偿责任系数,即事故责任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按一般情况,交通事故责任中对赔偿义务主体的责任包括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全部责任、同等责任和无责任,这五种责任相对应的损害赔偿负担比例一般是70%、30%、100%、50%和0%。这也就是说0≤C1≤1(即0%≤C1≤100%)实际表达的意思就是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

Ih――指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这句话的含义指受害人有多处伤害的,以其最重伤害所对应残级赔偿指数(即拾级伤残赔偿10%、玖级伤残赔偿20%、捌级伤残赔偿30%……余类推)

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10%;(Ih + ∑Ia,i)≤100%。

实际案例:伤者龚某某(63岁)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楚雄支公司一案〔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官民一初字第3135号〕,尤学律师作为龚某某的代理人,提出龚某某因交通事故受

伤,伤残为二个八级,因此伤残赔偿金=16065元××100%×(30%+4%)。这里C是伤残赔偿金,Ct是伤残赔偿总额为273105元(16065元×17年),C1指赔偿责任系数为100%(因为龚某某无责任),Ih是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为30%,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为4%。最终法院采纳了尤学律师的计算方法,确定伤残赔偿金为92855.7元=16065元×17年×100%×(30%+4%)。

注意事项

第一步:保护好现场。保护好现场后,再及时向事故发生地交通管理部门报案,由交管部门进行事故的现场勘查。最好先明白在事故中负不负责任,再向保险公司报案。如果肯定负责任,不管责任大小,都要向保险公司报案;如果肯定不负责任,就不必向保险公司报案。

第二步:报案。这时,您要做的是,带上您的保险单、行驶证和驾驶证,开上受损的车到您的保险公司;在理赔部填写“车辆出险登记表”、“出险通知书”,协助保险理赔人员查检出险车辆。

第三步:定损。拿着“车辆出险登记表”去找理赔部定损人员,并确定修理项目和修理费用。定损后,会给您一张“定损单”,一定要留意:1.不要遗漏修理;2.注意修理费不能定得太低,以防修车时不够用。如果在保险公司指定的修理厂修车,您就不必管修理费定得高低――反正修理厂保证把您的车修好,若修不好保险公司得负责任。

第四步:修车。送车时要拿上“定损单”,把它和车一起交给修理厂。修理厂将按照“定损单”上所定项目修车。车修好后,您可以凭“提车单”支付修理费后把自己的车提回,同时索要加盖修理厂公章的“修车发票”、“托修单”、“施工单”、“材料单”。

第五步:开具事故证明。您拿着对方车的修车发票和对方车主一起去交通队结案,得到一张加盖交通队公章的“事故证明”,也可以拿回自己被扣的证件。

第六步:递交单证。您将准备好的“出险通知书”、“定损单”、“修车发票”、“托修单”、“施工单”、“材料单”、“事故证明”、“赔款结算单”到保险公司理赔部,就可以等着领赔款了。

中小学生交通事故典型案例 篇11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维护

1.引言

据统计,煤矿机电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人员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且由于机电电气事故引发的矿井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吸取教训,切实有效地转变现有机电设备管理模式,提升煤矿机电系统人员素质与机电设备管理维护水平,对于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2.从设备管理管理维护方面

2.1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及维护的现状

我国很多煤矿都是由老旧矿井不断更新改造达到现有的生产提升能力,其中许多陈旧设备由于设计初期缺陷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设备,如非阻燃电缆,胶带,防爆圈等,老式的绞车、电控、少油断路器等,都没有及时更换,仍然有部分在继续使用,这些成为生产中的安全隐患,为此,急需对陈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从设备选型购置开始,逐步消除隐患,提高设备自身质量、技术性能,加强设备管理工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对设备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改造、直至更新,来改善和提高装备素质,充分发挥生产设备效能,改变现有的管理维护现状。

2.2 建立适宜煤矿企业发展的设备管理模式

建立适宜企业发展的设备管理模式,既可确保煤矿生产稳定运行,又能使设备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矿的设备维修管理共经历过三个阶段,通过事后抢修及周期性维修(如更换部件及易损件等),以实现对设备磨损状况的不断补偿,采取的是以修理为主的维修方式;实施以维护保养为主、修理为辅的管理模式,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由单纯的重视维修转变到重视日常保养上,即维保定修制;实施预知检修与维护点检相结合的维修模式,即预防维修制。

通过引进、学习和消化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经验和方法,并逐步摸索演变成适合本企业生产特点的以预防维修为主的设备管理维修模式。近年来又推行了利用生产间隙,实施机会检修的措施方法,有效解决了生产规模不断上升和设备负荷不断加大的矛盾,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建立健全维修制度、实行点检制,实施故障管理,实行设备包机制等管理手段,不断完善管理模式,提高生产设备利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3.从人员的方面

人才断层和断档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煤炭工业发展的障碍。尤其是煤炭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更不足,特别是随着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更需要大批懂理论、会操作的复合型高技能机电技术人才。现阶段我国煤矿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工程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3%左右,高级技能人才只占一线工人的5%,煤矿企业确实缺少专业人才。劳动者的素质与目前技术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不匹配。我国煤矿机电事故频发,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较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3.1 从业人员纪律涣散,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以我矿最近的事故案例来看,如:2012年2月29日,我矿安装队班长李辰、王威、艾尼江.阿不都带领员工宋德良、沈新刚、吐尔逊.阿不都等人在E4104工作面下顺槽甩车场进行装料提放车工作,3月1日凌晨1:30左右,因为装在平板车上的皮带机头底座在提升过程中刮电缆,导致车辆在甩车场起坡掉道。李辰等人将钩头车上道后,准备将皮带机头底座卸掉重新装封车,在拆开平板车上方封车卡子,固定吊挂时,宋德良站在平板车中部、皮带机头底座下方抽取封车钢丝绳,掉道平板车上的皮带机头底座下滑挤伤宋德良右小腿,造成右小腿腓骨骨折。事故主要原因是宋德良自主保安意识不强,站位不当、习惯性作业违章操作,而当班班长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做到联保互保,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次要原因。所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水平,特别是提高遵章守纪的意识,才能大幅降低机电事故的发生率。

3.2 从业人员对设备操作维修的认知度不高是造成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

例如:某矿运输队给煤机胶带有跑偏现象,当班班长朱某带魏某和闫某对正在运行的给煤机胶带跑偏进行调整。而此时闫某擅自使用短木板清理运转的给煤机机尾主滚筒内粘贴的浮煤,导致自己右手臂卷入滚筒内。由于闫某对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违反了严禁在胶带运行中使用刮滚筒积煤的方法进行调偏的安全管理规定。由于煤炭行业缺乏高素质操作管理人员,对设备操作维修认知度不够,导致事故率一直居高不下。

4.从安全管理方面重视安全责任

安全管理是一套科学、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安全管理上要简单直观,制度条款实施性强。要完善和强化安全责任机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分层次、细致具体地明确领导、职工、技术人员的安全责任教育和责任目标。一是在管理层中引进资格认证制度,保证管理者的专业素质、管理水平符合规定要求,同时不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强化管理层的安全观念;二是引进先进管理经验、方法、制度,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用好的制度来约束人,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三是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组织氛围,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能得到鼓励支持,尊重个人意愿,使人员增加对管理的参与,增加归属感。在这样的氛围下,安全隐患很快能被发现并得到排除,从而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5.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措施

5.1 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机制,保证矿井维护、检修设备所需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

分项列资金明细,如大、中、小修,购置备品备件等,各有所用;配件备件准备齐全,井下生产场所也要备用部分易损件,便于随时更换。

5.2 更新测试手段,定期对设备进行技术测定,大型主要机电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探伤,以便发现内部缺陷,提前消除安全隐患。

5.3 与大中专院校形成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格局。

针对机电领域的各类生产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管理及技术改造等方面,引进素质优良、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具备机电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5.4 从加强机电职工培训入手,努力提高机电职工的技能和经验。

可以采取自培、委培、代培、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速度;通过岗位综合培训、集中学习、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培养员工操作技能,促进员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完善员工的综合素质。

5.5 采取激励措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职位,制定不同的人性化管理措施,建立合理、公平的激励制度,发挥员工的潜力,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在机电管理维修方面有杰出贡献的员工及时奖励,鼓励积极性,激励其它员工学习技术的热情。

5.6 加强机电质量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坚持旬检查、月验收制度,样按照标准化要求逐项检查验收。

6.结束语

在目前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水平条件下,谁也无法保证煤矿生产不出事故。俗话说:“出炭不出炭,关键看机电”。这句话十分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机电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只有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才能确保其运行正常,从而充分发挥其性能和作用。只有认真落实好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煤矿三大规程,坚持设备、管理、培训三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强煤矿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机电事故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艾井石.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2008(2).

上一篇:玻璃幕墙下一篇:漫谈班级管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