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文化建设浅析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会计文化建设浅析(共9篇)

会计文化建设浅析 篇1

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浅析

作者:张建梅

来源:《财会通讯》2009年第03期

会计文化建设浅析 篇2

第一, 文化、会计文化、企业会计文化的内容。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会计文化, 有广义的会计文化和狭义的会计文化。广义的会计文化是指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会计文化是指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由此可见, 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 它是政治、社会对会计的影响、渗透的结果。会计文化同样由三部分组成: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会计物质文化是指会计工作条件等的集合;会计制度文化是指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表现和制度约束等;会计精神文化是指会计及其管理人员的文化心理、文化素养等。会计文化源于文化, 它既受文化的影响, 具备文化的特征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从会计文化的特征来讲:会计文化具有时代性、服务性、特殊性和综合性等特征;从功能来讲:会计文化具备导向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和凝聚功能。企业会计文化应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所构建的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的总和。企业会计文化与文化、会计文化同属上层建筑范畴, 是会计文化的一个子系统, 也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具备文化的三个层次内容, 具备会计文化的四个特征和四项功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探索构建完善的企业会计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二, 推进企业会计文化建设, 打造企业特色会计文化的设想。一是发挥导向功能, 重视理论建设。理论来源于实践, 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是最能发挥企业会计文化导向功能的基本要素, 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不可避免要解决好理论建设的问题。首先, 更新观念建设。观念的更新是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前提, 要围绕企业会计文化的主题, 对新时期企业会计行为与社会管理学、心理学、人类学、公共关系学等关系问题展开理论研究, 要树立和宣传新的会计文化观念, 要激发企业广大干部、职工都关心、支持会计文化的建设。加强会计文化建设, 采取寓教于乐的宣传、娱乐等多种活动形式, 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财务知识, 了解各种财经法规, 增强企业各部门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和理解财务监督行为的自觉性。其次, 文化价值观建设。价值观是人们对于人生价值的根本观点, 是对价值的本质、功能、认识、实现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价值观建设要从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方面入手, 要深入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坚决摒弃弄虚作假、造假账和会计无用论的行为和思想, 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要树立会计活动是执法活动的理念, 要宣传和树立依法理财、预算理财、民主理财、制度理财的新思想。要培养“求真务实、艰苦创业、守法廉洁、业务精通、甘于奉献”的新时代会计精神。最后, 创新与扬弃。要在继承发扬企业优秀会计文化的基础上, 虚心借鉴和学习国际、国内其他行业、同类企业的优秀文化、会计文化, 不断加强与国际、国内其他行业、同类企业的信息交流,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立足现实, 着眼未来, 使企业会计文化更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前瞻性。二是增强约束功能, 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会计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会计文化约束功能的重要保障。同时制度作为部门或系统的重要规则, 是经济管理活动在法律框架内有序运行的必要保证, 也是企业各部门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 积极推进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必须遵循依法、合理、可行、长效等原则。企业的会计制度建设经过多年来的努力,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些对于推动企业的会计工作和会计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目前国家、各部门、企业本身建立的制度比较多, 制度制定的内容、格式、标准不一致, 执行起来也是各行其是。这样既不利于工作的推进, 也不利于会计文化“品牌制度”的建设, 因此有必要在国家上层立法基础上, 建立企业特色的会计制度, 并且强调提高执行力, 使制度落到实处, 坚持和完善制度落实的责任制, 明确责任主体, 建立健全督查、监控、反馈和考评机制, 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三是强化激励功能, 提升会计队伍综合素质。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离不开的主体是会计人员。要提升企业会计文化品味, 提高会计队伍综合素质是关键。目前企业会计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会计类专业第一学历人员不足;中级以下职称会计人员分布不均;部分单位存在人才浪费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激励力度不够。激励能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 能有效地统一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 能有效地协调利益分配中的矛盾, 激励过程需要解决需要与目标、公平与奖惩等问题。而会计队伍中显然激励措施不足, 才会出现男性比例低、年龄偏大、高职称不多和具有技术职称但没在岗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坚持不懈地抓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探索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在岗会计人员建功立业;坚持持证上岗、落后淘汰制度。对在岗的会计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上岗证, 继续执行会计人员聘任制度,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和考核, 对会计人员的具体工作实行目标考核;突出凝聚功能, 抓好“会计人员之家”建设。要充分利用“会计人员之家”这个平台, 积极开展会计理论调研、为会计人员服务以及后续教育工作各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建议管理部门要多组织一些交流活动, 让企业的管理人员、会计人员能有机会参与;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比如会计基本技能竞赛;创建企业会计文化品牌, 开展品牌建设大讨论等。通过不断扩大交流平台, 激发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的参与热情, 把“会计人员之家”办成活泼、丰富多彩的会计之家, 要不断探索企业会计文化定位, 提炼文化品牌和文化理念。

会计文化建设浅析 篇3

关键词:会计文化 会计职业道德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247-01

1 会计文化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

(1)会计文化、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

会计文化是会计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起源于会计又渗透在社会文化之中具体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行为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四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多角度的会计文化体系。会计职业道德指的是从业会计人员在进行相关业务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修养以及行为规范等。它是衡量会计行为规范的标准,直接对会计工作着的工作水准予以评判。集中反映出供给工作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相关的责任义务与,明晰了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承当所应承担的,不做有损道德的行为事宜。这些道德标准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这是财会法律法规所不能取代的。

(2)会计文化、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

全社会对于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在对于解决会计失真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学者着力于从会计主体进行外部的综合治理,采取了包括行政管制、道德教化、法律管制以及提高会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等相关措施,但是对于文化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因素有所疏忽。一方面、会计文化是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确定的主导因素之一,必然会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文化、会计意识形态的构成要素,不可能超越主流文化而独立存在。例如会计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诚信,会影响和引导会计人员的行为取向,形成“职业道德诚信”。

2 会计文化视角下医院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1)会计人员诚信缺失。

一些会计人员对于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毫不在意,毫无意识,非常的淡薄,从事一些违规行为,对会计信息予以造假。如果单位负责人对于会计人员所提供的虚假信息予以授意的时候,会计人员通过一些相关技术予以巧妙实施。

(2)法制意识淡薄。

一些会计工作人员不能准确理解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等,久而久之法制观念日益淡化,违法乱纪、弄虚作假现象严重,致使在会计工作中时常发生贪污、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现象。

(3)會计信息质量失真现象严重。

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他们自身所具备的业务素质不足以胜任自己的职业,导致工作质量大打折扣,有损职业道德建设要求。例如医院的会计岗位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收费工作,这一基础的工作并不涉及到一些高深的专业技能或者知识,但是依旧存在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例如多收钱,找错钱,处方的单子出错等,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追究其深层次的根源在于,会计文化的移位和缺失。

(4)服务水平偏低。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精神文化水准也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一些会计人员在办理相关业务时候,例如挂号,住院出院手续等,态度极其的傲慢或者冷淡,不厌其烦,甚至爆粗口,这对于医院的形象产生了不良影响。

3 会计文化视角下加强医院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举措

(1)加强会计精神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会计行为环境。

医院会计人员同样隶属于社会大环境,社会环境决定其自身理念的形成。当代会计泰斗潘序伦说:“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建立以“诚信为本”的会计行为环境,这不单单是某一部门、某一行业的工作,这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全方位加强会计诚信文化教育,传播良好的诚信理念。使得会计人员树立起自我约束与道德自律意识,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树立诚信责任意识,形成整个社会“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和诚信环境。

(2)完善会计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医院内外部控制制度。

会计制度文化的完善,将有效的对会计人员行为进行规范,最大限度的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一方面,内部控制制度在于其事先预防,建立起一系列的制度和程度,对于错误和违规予以遏制。另一方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靠会计人员自律,还有加强外部监管,一旦发现违规违法行为,必须给予应有的处罚,情节严重地,将依法追求其刑事责任,严惩不贷。

(3)加强会计物质文化的建设,激发会计人员的活力和凝聚力。

建设会计物质文化,有助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文化的激励功能。第一,提高会计的设施,科学和技术手段,为会计信息的质量提供了物质保障,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医院的会计核算率。其次,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及生活条件,为会计人员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各种形式的先进会计文化的应用,促使会计人员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投入到工作当中。医院的利益高于自身利益,医院的利益就是大家的利益,培养质量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4)加强会计行为文化建设,提高人性化服务理念及服务水平。

医院窗口会计人员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形象。好的医院,它必定有高水准的服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应该是一流的,这是医院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搞好收费窗口服务水平,体量患者,为医院着想,为人民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这对于医院的形象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5)通过继续教育加强医院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形成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只有通过教育,人满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价值意识,加深对会计职业的道德意识的理解,树立起遵纪守法,诚信责任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修养。另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于医院的会计人员进行提升,包括知识技能以及服务意识等,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文华.我国会计文化的特征及其重构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0(27).

[2]魏奇慧.试论财会人员的法制意识[J].法制天地,2011(9).

[3]高翠.新时期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1(2).

会计文化建设浅析 篇4

网络课程建设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的设计很重要。以会计专业为例,会计专业网络课程主要是指在会计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把网络信息、网络资源及技术与会计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利用网络技术完成传授会计专业知识的、新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会计专业网络课程目标设计中,要有完整的学习内容,同时在网络课程中还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栏目和多种形式的学习与讨论,还有多种学习工具可供学生选择。这形成了会计专业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方法综合化和教学方式丰富化等特点。

一、正确的认识是会计网络课程建设的基础

高职高专网络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性工作。高职高专会计网络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它要求从专业需求出发,结合学校的建设规划,逐步建设优质的教学环境,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把网络课程真正建设为“示范性课程”。目前,对会计网络课程建设较为普遍的一种认识是:会计网络课程的建设就是把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网页或网站的形式发布出去,在建设过程中,以为只要相关网站建立起来,这项工作便结束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诚然,高职高专网络课程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但是这仅仅是一种教学资源表现形式。高职高专会计网络课程建设首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前期的调查研究、中期的开发建设、后期的不断优化更新维护等等;其次通过高职高专网络会计课程建设,能够促进学院相关专业的建设,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能够促进学院加大教学投入,提高教学手段、方式,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育环境。

二、会计网络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课程建设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其基本要求如下:

(一)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根据学校的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网络课程建设,要以网络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网络课程建设提高学院整体教学水平。

(二)师资队伍建设。网络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要通过网络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三)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要准确定位网络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教学内容改革应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大力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并积极探索用现代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改造传统教学内容的新路子,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突出重点、难点,并留有根据技术发展及时补充和更新的“接口”,提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三、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一)网上会计基础知识模拟学习与操作。网上会计基础知识模拟学习与操作是指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作全新的、全面的会计核算的教学软件,严格按会计核算具体要求设计不同的.模块,分步骤进行模拟操作;建立单项会计实验操作模块,同时设计综合的业务操作规程,使学生初步掌握会计核算的基础理论和会计业务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中的会计操作及要求,了解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的实现过程及步骤。同时,通过模拟实验操作,使同学们掌握供、产、销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流程,做到全过程的会计实务一体化。教师要带领学生拓展会计专业业务知识水平,培养学生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理解会计业务,适应信息社会给传统会计业务带来的冲击。这也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熟练掌握互联网的运用,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

(二)财务信息模拟分析与研究。财务信息模拟分析与研究是指教师模拟企业现实情景,提供财务数据、图表等实验材料,并从模拟企业情况或环境出发,设计有关财务问题;学生结合问题的性质,根据已有的会计知识,利用网络资源分析、整理相关资料,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一教学方式,即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探索问题,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及发展学生分析、整理所需财务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研究阶段提供不同的指导,如在学生探究财务问题时,引导学生确定问题的重点及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理论、方法的融合。

会计文化建设浅析 篇5

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环境的概念及其关系

(一)会计道德及会计环境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而会计环境则是对会计活动这一主体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因素的集合。

(二)会计道德及会计环境的关系

会计职业道德不同于思想道德,其本身更具有社会性的特征。职业道德的遵守虽然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自觉,但相当一部分的职业道德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受到了会计环境的影响。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无疑会对会计职业道德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亦然。

二、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外在环境分析

会计外在环境是对会计主体所处的并能够对会计主体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的集合。我们把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外在环境分为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以及工作环境。

(一)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社会环境分析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城邦的动物”,这句话说明,人类是天生集群的,也必然受到其所在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的同时,也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社会环境包括社会风气、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等人文环境。它对于会计人员的影响是长远的、潜移默化的。一个社会的诚信意识、开放意识等传统观念对于会计人员从业道德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一个公民道德意识败坏、自私自利的环境下是不会诞生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的。

(二)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经济环境

会计产生于经济活动,服务于经济活动。经济环境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经济越发达对会计的要求越高。在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因素中,经济环境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体制、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资本及货币市场的发达程度、关联方的利益分配等。下文分别对于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1、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的宏观经济体制;二是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组织形式。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会计活动,间接作用于会计人员。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经济体制紧密联系。

2、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需要依赖税收、财政、融资等国家经济政策,同时也受其制约。经济政策调节着企业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调节着企业的会计活动,最终作用于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影响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如企业要上市,必然需要达到国家的相关上市条件。而一些达不到相关条件的企业,为达到目的,往往会采取对资产负债表等技术处理的手段,这无疑是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一次挑战。

3、资本及货币市场的发达程度。企业参与经营活动,必然需要通过资本和货币市场作为媒介。一个健全有效的市场,必然是一个会计信息透明高效的市场。而一个会计信息透明高效的市场,必然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4、关联方的利益分配。企业的关联方包括企业内部的职工,企业的主管部门(工商、税务、财政部门),这些关联方之间的利益分配直接影响着会计人员的行为,最终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产生影响。

(三)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制度环境

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法制健全。会计人员置身于经济活动之中,难免受到各方面利益的诱惑。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会计人员,往往会寻求一些法律制度上的漏洞为自己谋求经济利益。而一个完善的会计制度体系,无疑对于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说,制度环境为会计职业道德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四)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工作环境

会计活动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其必然受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企业的会计工作环境是由会计主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单位的人事政策和内部组织结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程度、内部审计制度、会计活动的独立性以及会计主体的性质等要素构成的,这些因素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

三、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环境分析

会计机构的行为是企业管理当局的行为意图的体现,其行为一般受到商业伦理的约束。而会计机构的行为是组成这一群体的会计个体的行为的集合,换言之会计机构的行为最终是以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来衡量的,企业会计行为受到企业会计个体的行为意志的调节。当会计机构或者会计人员实施会计行为时,会计行为的判断标准最终是依赖于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和伦理判断,这些判断因素构成了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环境。具体来说,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环境因素包括会计人的道德修养、职业态度、专业能力、会计人际关系等。

(一)道德修养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

道德修养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道德修养是一种长期积累并不断养成的习惯。道德修养的养成依赖于会计人员所受到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自我学习欲望等因素。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会计人员,在开展会计活动时就会自觉地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抵制不良诱惑的影响。

(二)职业态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影响因素

职业态度是指个人职业选择的态度,包括选择方法、工作取向、独立决策能力与选择过程的观念。简而言之,职业态度就是指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一个正确积极的职业态度对于会计人员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专业能力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制约因素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会计人员要从事会计活动就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缺乏了必要的专业能力就丧失了对于会计活动正确与否的基本判断能力。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正是体现在对于会计活动的基本价值判断上,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会计职业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四)正确的会计人际关系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保证

会计人际关系是由于财务会计活动的需要而发生的交往与联系所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会计人员在公司治理中与各利益相关者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包括主从型的会计人际关系,合作型的会计人际关系和竞争型的会计人际关系。主从型和竞争型的会计人际关系对于保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都是不利的,对于会计职业道德都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企业的会计人际关系中,要积极建立起合作型的会计人际关系。

会计委派制浅析 篇6

会计委派制是政府的会计主管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或企业产权所有者监督其所属单位资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制度。会计委派制通过对会计人员进行直接管理、统管统派,使会计人员能更好地履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会计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均由政府部门或产权所有者负责,实践证明,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加强会计监督,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善性、可靠性,维护财经法纪,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完善会计委派制,规范委派会计的管理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实行会计委派制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一)会计委派制度来源于基层实践,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当前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预算内、外资金管理失控,帐外设帐,私设“小金库”;一些单位领导人干扰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权,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甚至贪污贿赂,侵吞公款的现象仍然存在等等,为此,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就势在必行。

(二)实行“会计委派制控制工程论文http:///kzgclw/”能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避免或减少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

会计监督是否有效,关键在于会计人员的独立性。所谓独立性包括经济上的独立和工作上的独立,即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能够不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制约和支配。如果缺乏这种独立性,则会计监督就会形同虚设,而实行会计委派制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会计委派制没有固定模式,可依各自的实际情况、受委派单位的性质、特点采用不同的委派方法;既可以将委派人员纳入财政局视同正式干部直接管理;又可以将委派人员编制控制在财政局,其它方面均在原单位,工作上接受财政局监督的间接管理;或是将委派人员的编制、人事关系留在原单位,其工资性经济收入纳入财政局统一发放,不参与原单位的人和经济分配,接受财政局和受委派单位的双重领导和监督等等。会计人员解除了受委派单位的依附关系,能排除干扰,消除顾虑,行使会计法规赋予他的权利,对违反财经,不符合财务制度的人和事作坚决的斗争。

(三)“会计委派制”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善性、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实行会计委派制后,将对委派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严格考核,并且与其劳动报酬挂钩,籍此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严格按照财政法规、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及时、准确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财务报表。

(四)“会计委派制”对提高会计队伍的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实行会计委派制,对委派会计多采用招聘、考试选拔等形式竞争上岗,这就有效避免了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低,业务水平不高导致记账不规范、帐务处理混乱、帐帐不符、帐实不符等现象发生。

(五)会计委派制是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财政改革的保证

各单位纳入会计集中核算后,政府采购资金可以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制服,资金直达供应商,减少中间环节,克服回扣等问题,加快了资金周转,既保证了专款专用,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在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实行会计集中核

算后,清理、撤销各单位所有在银行帐户,由会计核算中心开设统一帐户,能保证收缴分离、罚缴分离、各项资金按性质合理分流,预算内收入进金库,预算外收入进专户;各单位不能直接收款,这能防止收支不入账、应缴不缴、坐支挪用、“体外循环”等现象。

会计委派制的可行范围

会计委派制的本意是政府委派,是一种行政管理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为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的可行范围为:

各级行政机关。

所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对国有大型企业已由国家派驻“稽察特派员”的,可由行业主管总公司下派理财专家,协助监督和理财,审计也应列为审计的重点范围。

对中型国有企业,若属于垄断性的,可视同国有大型企业对待,未派“稽察特派员”的,可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派“财务总监”;若属于非垄断性的,应和国有小型企业一道,经改造改制后分别情况对待。

对经营性的、财政也不拨款的事业单位,可划分两类:

一是具有“准政府”职能,有罚款、收费权力的,或具垄断、稀有性质、由预算外收入的,可由财政部门委派财务总监;二是无特权、无非常收入的纯经营性事业单位,对大中型的这类单位可由行业主管部门下派理财专家参与领导班子;对小型的也可不下派。

对国家控股公司,应按公司法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下派董事长及理财专家(可任副董事长),并经董事会委任总裁,财务副总裁,由财务副总裁任用子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全体会计人员。

对国家参股公司,也应执行公司法,按股权派董事,其中应有“国资”部门下派的理财专家,出任正或副董事长或常务董事。

其它城镇集体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

中外合资(或合作)企业。

浅析会计信息化建设 篇7

在企业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中, 都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来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并且需要这个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种类多、数量大, 因而这个信息系统就需要有多个不同的子系统来组成, 以适应有效管理的需要。会计信息系统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如果会计信息系统能够集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与会计决策支持于一体, 并与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以及企业组织外部的相关经济信息系统实现无缝联结, 达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融合, 这样我们就可以说, 企业组织已经实现了会计信息化。

一、会计信息化概述

(一) 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信息化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构, 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基础上, 建立起技术与会计工作高度融合、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促使企业推进全面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设满足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新一代会计信息系统, 来迅速提高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二) 会计信息化的特点

1、会计信息化综合性强。

首先, 会计信息化涵盖会计的各个领域, 从算账、报账、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 到根据信息原理和信息技术重整会计流程;其次, 会计信息化不仅要采用计算机技术, 而且要以网络和通讯技术为主, 进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2、信息流通实现双向甚至是多向交流。

企业由于实现了信息化, 数据处理高度自动化, 信息高度共享。企业既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外部数据 (如证监会、银行、企业的生产部门和人事部门) , 外部信息网络也可以根据本企业的授权, 获取本企业的数据。

3、实现会计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作为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是一次质的飞跃。它不单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或是计算机应用的延伸, 而是由此引发对现代会计规则的挑战, 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这场革命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4、多元性。

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 会计系统通过对企业内外各个机构、部门的信息接口转换、接受货币和非货币形态信息, 空间渠道多元化;会计期间已不再是提供会计信息的约束条件, 不仅可以随即快速地生成即时信息, 还可以提供历史信息和未来信息, 使提供信息的时间多元化;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采用, 会计系统除了提供数字化信息, 也可以提供图形化信息以及语音化信息, 提供信息形式多元化。

5、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智能型”系统。

会计信息化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电子商务为手段, 由人、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程序、软件等有机结合的信息系统, 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 更具有控制和分析等管理功能。但它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作用, 会计信息系统再先进, 也必须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所以, 在会计信息化时代,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 由此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实用、可靠。

二、会计信息化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 安全性问题。

在会计信息化大环境下, 网络安全、信息畅通等问题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层出不穷。会计信息系统也会产生非法访问、未经授权拷贝、黑客的闯入和病毒的侵入等, 这些情况发生时, 会计信息可能会被毁损或者篡改, 这不仅会影响企业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质量、效果, 同时还会影响会计人员使用信息技术的信心和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同时, 我国会计软件的数据安全保密性也比较弱, 在多数软件中数据往往暴露在所有用户面前, 许多软件缺乏日记记录功能, 对操作人员、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完全记录下来, 出现问题无法追究责任, 使企业缺乏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

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和质量, 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优势, 应建立并实施一些安全保障措施。首先要在信息技术的角度做好保障, 对各个层次采取安全措施, 建立一套多层次的安全体系。通过加强对信息输入输出的控制与管理, 来保证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对信息加密, 保证信息能在公共网络进行安全传输;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网络接口处建立会计数据系统的防火墙, 通过网络之间建立一道屏障, 利用数字签名技术对来访用户进行认证;为了防止系统出故障造成信息丢失, 要加强核心数据的备份和硬件的维护;及时对系统软件进行升级和平台转换, 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此外, 要建立和完善专门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 对网上交易的支付方式和行为进行有效规范。

(二) 人才问题。

现在单位不缺会计人员而缺综合素质高的会计人员。也就是说, 高素质会计人员的匮乏已经成为当前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面临的问题。会计信息化需要即懂信息技术知识, 又熟悉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才。但是当前许多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才不懂会计, 而精通会计专业知识的人员不能灵活、熟练的掌握现代网络、电子商务以及计算机技术。

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推进员工的再教育工程, 提高员工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工作技能。通过专业化的教育与培训, 培养既能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 又能掌握现代会计知识和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实施信息化建设的继续教育工作, 实现人才培养教育工作的连续化、规范化、制度化,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 开放性和通用性问题。

信息的开放性差,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信息不但能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共享, 同时还应该在企业与证券部门、税务部门、其他企业之间也能实现流通。但是, 在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组织及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和运用大都由财务部门一手把持。财务部门与企业外部社会成员 (投资者、税务、财政、审计、银行等部门) 及企业内部其他部门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 不能进行必要的信息传递。企业财务部门的“自闭行为”无法满足信息化发展对企业信息管理的要求, 严重影响着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所以, 领导要高度重视, 加强企业与政府部门, 企业与会计及管理软件开发商, 企业与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企业内部组织成员之间, 企业与其他外部单位及个人之间等的互动, 通过各方互动, 共同推进会计信息化。使各方面的信息得到充分利用, 减少信息冗余。

目前, 各个企业会计信息化软件的通用性差。会计信息系统不仅与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输、人事等子系统脱节;而且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也只是以转账凭证的方式联系;从而造成数据不能共享, 信息不能畅通, 无法进行数据更换、信息共享和控制管理, 很难形成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另外, 企业各自购买自己的会计软件, 而各软件公司为了技术保密相互缺乏交流和沟通, 也没有业界的协议, 自然也就没有统一的数据口, 信息共享性极差, 很难实现数据、信息的交流。所以就要求企业、政府、社会各组织、开发商及用户加强合作和互动, 重构企业全局共享数据库, 实现互联互通的集中化管理。

(四) 内控问题。

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 我们还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可有效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带来的危害。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制度、操作制度、安全保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等等。在企业运行过程中需要正确划分每个工作人员的权限, 共同参与对当前实行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进行分析、清理, 对不符合新形势和会计信息化需求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要及时修订更新。总之,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从制度上保证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必将对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

(五) 发展问题。

由于我国的会计信息化路程刚刚起步, 作为新生事物, 具体在会计程序和方法上如何操作, 理论界和实务界还都在探索。目前在我国, 会计信息化实践比理论发展的快, 所以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应鼓励理论的发展, 适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而不能一味地等待会计信息化实践成熟后再来制定政策法规。但需要指出的是, 要特别注意会计信息化实践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的过程, 因为过早地制定详细的政策法规, 也很可能会抑制会计信息化实践的创造性, 这反而不利于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所以, 当前应尽快制定既能指导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又不束缚会计信息化实践的政策法规。

三、结语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对当今日益形成的社会信息化需求的产物, 是新经济环境发展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革命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会计信息化与社会现实中的各种业务和信息体系相关联, 其实施过程将会是相当地漫长;同时, 由于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较晚, 信息化水平较低, 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滞后, 我们必须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还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要从我国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水平和企业自身出发, 加强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建立起会计与企业和社会的、便于进行交互式活动的信息系统, 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温彦君.会计信息化专题/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丛书.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2]查政, 孙静静.浅析会计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东电大学报, 2008.3.

会计文化建设浅析 篇8

关键词:高职 会计实用软件 课程建设

“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一门专业技能和实务操作课,是现代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实用软件”课程建设中必须优化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和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要求。笔者依据多年从事“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对“会计实用软件”课程的建设谈几点思考。

一、准确定位课程地位,明确课程教学任务

“会计实用软件”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务操作技能,是培养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会计实用软件的基本理论和现代通行财务软件,熟悉会计电算化技术,了解现代企业財务软件的功能和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最终出具会计报表的能力;能够利用财务软件提供的管理功能,具备参与企业管理,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会计信息的能力。课程初级任务是获得电算化会计证书,终极任务是具备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能力,为企业信息化服务。

1.课程开设符合经济发展、企业管理升级对会计工作电算化日益增长的需要。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我国企业管理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期的“新管理”时代,企业管理正在实现国际化、信息化、系统化,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进入21世纪后,顺应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需求,企业行为必须快捷、灵敏,要求企业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上不断创新,借助当代信息科技的最新成果,优化和加强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提高企业会计人员参与管理、为决策服务的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人员的参谋职能。“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正是顺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学科。

2.课程开设符合职业技术教育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的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通晓国际实用会计、审计以及相关经济领域知识,具有一凭多证(一个文凭,多种证书:计算机等级证、外语等级证、珠算证、会计电算化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一专多能(一个专业,多种能力),胜任本专业工作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办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会计电算化专业多次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初步尝试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改革就是强化实践技能的一个突破口。

3.课程开设符合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会计工作者能够准确、快捷、系统地提供会计信息,并且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服务,而目前由财务软件公司开发的ERP软件可以满足企业这一需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掌握作为会计电算化核算岗位工作人员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最终出具财务报表,达到财政部对会计人员的初级会计电算化要求。同时能够利用财务软件提供的管理功能,为管理层决策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具备会计信息化的能力,财务软件的高效、自动、准确、及时、数据量大、完整、全面为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为重点,与用友财务软件集团及其他企业合作进行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课程在设计上以企业实际业务为依托,在实际操作中以企业的具体经济业务为例,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基本流程为主线组织教学。采用举例法、比较法、讨论法、演示法、一揽子实验、岗位轮换、顶岗实习等方法组织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会计电算化核算工作岗位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职业能力。教学设计中以企业的具体经济业务事项核算处理为教学内容,顺序开展教学。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巩固课堂知识,熟练职业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改革教学内容,强化技能训练

“会计实用软件”课程针对会计职业岗位要求以及完成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来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安排课程教学内容。为了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将“会计实用软件”教学由学期课程改为阶段性课程,并将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组织教学时以理论够用为度,序化教学内容,注重会计电算化核算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

在教学安排上,“会计实用软件”课程的教学以用友ERP-V8为蓝本,按照强化职业能力要求组织教学。本课程的教学分为两周理论教学(合计6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4学时,上机操作26学时);两周会计实用软件实训教学,学生通过岗位轮换提高对财务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五周会计综合实训,将会计理论课程转化成职业技能,并比较手工账与计算机账的异同,深刻体会财务软件对企业信息化的作用与意义;最后为期3个月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会计职业环境中进行实务操作,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四、课程主要的特色与创新点

1.以任务驱动序化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教学的任务是取得电算化会计证,达到财政部对会计人员的初级会计电算化要求。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紧紧围绕会计电算化岗位职业能力展开,按照教学任务序化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每名学生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均能独立完成企业从电算化资料的准备、建账、记账、结账、自定义报表到生成财务报表的全部工作。

2.实现会计技能与实际会计工作的“零距离”对接。课程教学与企业会计核算密切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近几年来为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很多企业已从原来单纯使用财务软件转变为在企业整个范围内使用ERP软件,因此我们在课程内容设计上随着企业的变化而做了相应的调整,讲课及实践用的软件升级为用友ERP-V8软件,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突出学生的职业或岗位技能训练,使学生毕业后到企业上手快,操作技能强,实现了会计技能与实际会计工作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张玉胜.高职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7(3).

浅析新医院会计制度改革 篇9

摘要: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各项制度的制定及更新有着更高、更深的要求,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也不例外。为解决旧有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些许问题,如不够完善的医院财务报告体系等,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与2012年1月1日正式实行。本文旨在围绕医院会计制度的变化进行解析。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变化。

一、《医院会计制度》主要变化

随着时代的前行和经济的发展要求各项制度的不断制定和更新,医院会计制度也是如此。新修订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点,强化了医院的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在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会计科目和财务报告体系、医院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等方面凸显了一系列重大创新。与旧制度相比,新《医院会计制度》还规范了科教收支、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医疗收入确认等的会计处理,并梳理完善科目体系及核算内容;新制度中成本核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实行成本核算可以及时客观的反应医院成本亏损情况,同时也增强职工的节支降耗意识,降低成本促进医院优质高效服务理念,低耗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使人民群众享有了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此外为医院成本测算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科学制定医院服务价格和完善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更为医院实行绩效工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完善了医疗成本归集核算形式等等。一言蔽之,新制度反映出医院与企业会计准则接轨的趋势,更易被信息使用者理解,通用性得到增强。

二、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对比

(一)、资产类科目主要变化

1.新制度下“应收医疗款”科目增加有关同医疗保险机构结算的处理规定;

2.“其他应收款”科目增加应收长期投资利息或利润的核算内容;

3.“坏账准备”科目增加改变坏账准备计提范围、允许多种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由规定统一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改为规定累计计提坏账准备上限、明确坏账准备计算公式、定义坏账准备核销条件;

4.增设“预付账款”科目,核算出现坏账痕迹先转入其他应收款,然后再按规定进行处理;

5.“库存物资”科目核算范围扩大,包括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其它材料。药品核算由售价核算转为进价核算,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使药品为零差价缓解了人民群众医药费用的负担从而杜绝了开大处方、拿回扣等等问题。并全面规定了取得、发出、盘盈盘亏物资的确认、计量和财务处理;

6.“再加工物资”科目增加对明细科目设置提出新要求,要求健全自制物资成本核算体系,包括成本核算对象,如药品、材料类别或品种,自制物资成本构成,如直接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并要求采用适当方法对生产费用进行归集与分配;

7.“短期投资”科目明确核算内容主要是指短期国债,“长期投资”科目核算内容包括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账务处理不再与“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相对应,明确了投资成本的构成以及投资持有期间取得收益、处置投资的会计处理;

8.“固定资产”科目明确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提高和使用年限,原来计提折旧由“固定基金”科目核算转为“待冲基金”科目,提取修购基金转为计提折旧,明细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明确盘盈固定资产的计价变化,等等。

(二)、负债类科目主要变化

1.新制度增设“应缴款项”科目,核算应上缴的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等;

2.增设“应付票据”科目,增加核算带息票据应在会计期末或票据到期时计算应付利息;

3.新制度在“预收医疗款”科目下增加核算预收门诊病人医疗款的核算内容;

4.改设“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增设“应付福利费”科目;

5.增加“应付社会保障费”核算范围;

6.增设“应交税费”科目;

7.新制度的“其他应付费”科目核算范围缩小;

8.“长期借款”科目的借款利息处理更为明确,等等。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特色

(一)、强化预算约束与管理

新制度将医院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是良好的成本核算绩效考核能够较好地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为医院各部门执行相关的成本考核责任制作好前期工作。只有将成本核算具体落实到医院内部各个部门科室,将部门管理效益以及工资薪金发放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才能够保证部门科室维护预算的完整性、严肃性,杜绝随意调整项目支出等问题,促进医院规范运营。从整体上看并不尽人意,大多数医院在编制预算时,只是财务部门按财政下发的预算编制要求仅仅只算准财政拨款的相关科目,对其他科目则随意性比较大,更谈不上科学预算,使得预算流于形式,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只有通过成本核算才能提高医院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推动医疗机构财务信息的阳光化;有利于推动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和基础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成功进程。

(二)、夯实资产负债信息,加强资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

新成本核算的准确到位,堵塞漏洞,只有将准确的医药品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具体分解到科室里的每个人,执行奖罚相结合、考核制度,才能够使医院员工人人关心成本,进而自觉从行为上去防止医药成本浪费,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的成本核算效率和准确性。制度规定财务信息应全面、真是反映医院资产负债情况,为严格规范医院筹资和投资行为提供有力的政策依据。

(三)、科学界定收支分类,规范收支核算管理

新制度规定:我们可以了解到医院成本管理对象的确定、收入成本的分摊、费用的分类核算管理系统与医院其他系统的衔接等,仅仅靠医院财务部门或某一个成本控制部门来管理是没有办法单独完成的。所以“根据收入按来源、支出按用途划分的原则,合理调整医院收支分配„„根据业务活动需要,收支分类中单独核算科研、教学项目收支。”等。这些规定既体现了医院的公益性质和业务特点,又规范了医院的各项收支核算与管理。

(四)、硬化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

医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科学考评医疗服务效率”等。这对于医院加强自身的运行管理、全面提升成本核算与控制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并为今后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提供了参考依据。

(五)、改进完善会计科目和财务报告体系

新制度对科目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完善,充实了各科目的确认、计量等核算内容,是医院的日常核算依据更为明确;同时,新制度完善了医院财务报告体系,新增了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及报表附注,改进了各报表的项目和排列方式,还提供了作为财务情况说明书附表的成本报表参考格式。

四、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体制的不断发展、深化,医疗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启动旧有的医院会计理念已无法满足新环境的需要,因此,我国医院的整体经营理念必然会越来越高的要求。适时提出符合新经济及医疗环境的会计理念对于提升医院会计及财务工作效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我国医疗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使成本管理效益能够得到长足的进步。类似的探索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不断创新适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医院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上一篇:落叶礼赞的作文600字下一篇:优惠促销活动的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