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韩国农业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赴韩国农业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共9篇)

赴韩国农业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篇1

为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促进我国农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赴韩国农业教育考察团一行四人于2000年4月19-28日对韩国农业教育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概况

我们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教育考察团一行四人,以陈辉同志为团长,应韩国农协中央会的邀请,于2000年4月19日-28日,对韩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学习考察。代表团参观访问了韩国农协大学、农协中央研究院、韩国中央农协会、安城农业指导者教育院、汉城良才洞物流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可乐洞农产品都卖市场、元堂农协营业所、大米加工厂、农业机械维修站、釜山水产品批发市场、济州岛柑桔农场等单位和地方,受到了韩国有关方面的热情、友好的接待,大家互相交流情况和经验,探讨了农业教育的许多有关问题,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建立了友谊。

二、韩国农业和农业教育

(一)基本国情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北以北纬38度为界,东、西、南三面环海,国土面积98992平方公里。全国行政区划为1个特别市(汉城),5个直辖市,9个道(相当于我国的省)。大城市下分为区、洞,道下分为郡(相当于县)、面(相当于乡)、邑(相当于镇)、里(相当于村)。韩国现有人口4600万,首都汉城人口占全国的1/4,农村人口占10%。韩国的经济发展是从6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82$,到199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2万$,韩国的经济属政府主导型模式,其政府管制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国可耕地面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用地逐年增多,到1997年止仅占国土面积的19.4%,每个农户的耕地面积也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呈缓慢增长趋势,1997年为1.32公顷。为了克服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农业机械化在全国农村得到了推广普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韩国农

业结构调整早于80年代初就开始,农民种植的作物种类发生了很大变化,除水稻以外的其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急剧减少,蔬菜、果树和特种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发展趋势向着高产、优质、高效和精加工方向迈进,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投入加大,社会化服务跟上,从而实现了整个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化。农业生产呈现出机械化、大棚化、工厂化的发展趋势。

(二)韩国的农业和农业教育

韩国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农业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约460万人,农业总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十。其农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已溶入世界市场体系中,受市场规律制约的那些成本高、品质差或产量低不能盈利的农产品已经萎缩。主要农产品有大米、蔬菜、果品、花卉等。虽然农业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但是,韩国政府对农业是非常重视的,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促进本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韩国自上而下成立了“农协”组织。农协是分级网络型的民间经济组织,机构庞大,功能齐全,网络密布全国,有自己的资本、产业(如银行等),有一定的社团功能,但很少政治色彩。从农协中央到地区农协类似于一个大型的农业托拉斯,他的主要功能在于经济方面,从收集、整理、发布信息,收购农产品,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到成立银行发放农业信贷,办教育培养跨世纪农民,其目的都在于抵御市场风险,保护农民利益,发展本国农业经济。韩国98%的农业 家庭都加入了农协组织。

韩国农协与政府的关系:①农协是依农协组合特别法设立的法人团体;②会员组合和农协中央会受政府农林部长监督;③农协信用事业部门受政府农林部长和财务部长会议监督;④如果设立会员组合,应当得到农林部长的批准;⑤代行政府对农林的金融政策政府对农村的特殊优惠事业等。

韩国的农业教育主要是由农协中央会和各级农协举办的。尽管只有460万农业人口,但韩国的农业教育网却遍布全国,成立了9所农业指导者教育院及若干所农协专门大学和研修院。从实用技术培训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3~5天的短训班到一年的半脱产班,二年制的全脱产班;从培训一般农民、骨干农民、农协职员到各级农学指导者,韩国的农业教育是一个功能齐全、涵盖层次众多的教育体系。在我们访问的农协大学,他的培养对象主要是农协的工作人员、农村经济

组织的管理者;农协中央研修院主要培训各级农协的领导者;农业指导者教育院主要培养骨干农民。农协大学,占地30万平方米,教职工45人,在校生总数1400人,其中二年制全脱产高职班200人,其余为半脱产班。农协大学每年教育经费3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600万元),其中90%来自农协中央会拨款,10%来自学生交费。与收入相比,韩国农业院校的学生交费是非常低的,甚至可以说是象征性的。农协大学开设的课程有农协会员班,农业科技班,农协工作人员班,农产品营销班,居民女子大学(主要学习家政知识、健康知识、汽车修理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经营管理、农产品流通、金融信贷知识、农协组织管理和新兴农业生产技术等,其上课方式每周2~4天、学制4~12个月不等,学生毕业后到农协的1100个组织去任职员。

中央研修院的任务是对中央农协会所属的1.4万名职员的能力、素质进行经常性的提高培训。安城农业指导者教育院始建于1981年,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有教职员35人,可容纳学生250人吃、住。主要培训对象是从事农业经营的劳动者,以短训班为主,每期三天两夜。每年要对10000名以上的学员进行培训,培训费99%由农协支付,学员只负担部分生活费。该院的主要教育内容:节约型农业技术课程,最新(最高)技术课程,地域农业开发课程等。具体教学内容有“农业生产经营的最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繁育、病虫害的防治、最佳营农方案的选择、农业贷款程序、农产品流通等。该院的教学特点是教学与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教的内容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营销,教学方法主要是实践性教学。该院有较大的教学实验示范基地,有1个现代化的玻璃温控实验室,还有15个塑料大棚,无农药栽培示范圃等。聘请有权威的专家教授给农民上课,同时请有实践经验的农民上讲台传授营农技能,到现场参观实习,学员之间进行相互交流讨论、加深学习印象,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对方,农民感到这种教育方法效果好,能学到真实的技能,教师与学员同吃、同住,亲切交流,感情很深,学员感动非常,都愿意到该院来学习营农技术,这个学院还从以色列等国聘请农业专家来给农民讲课。韩国农民学习营农技术的热情很高,一般都是自愿来参加学习培训的。

(三)教育对国民素质的影响

我们在韩国参观访问期间,不论走到哪个城市,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

韩国公民的素质较高,从大人到小孩个个体现出文明、礼貌、友好、热情的风貌。

韩国国民素质的提高主要始发于新村运动,新村运动的核心是新村教育。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开始,在农村进行小范围试点。1970年开始纳入政府工作日程,并设计实施了一系列的开发项目,以政府行为和开发项目带动农民自发的建设家乡运动。新村运动以勤勉、自助、协同为基本精神,并把这项运动开展得如何作为各地公职人员政绩的考核标准。进入90年代,新村运动的教育内容作了一些调整,主要是进行地区社会开发教育,意识革新教育,经营革新教育,青少年教育,市民教养教育。韩国是一个崇尚儒教的国家,处处体现出儒家风格,文化教育普及了高中,多数公民懂得汉语、日语、英语。许多职员白天上班,晚上参加培训班学习已蔚然成风,整个国民的时代精神、使命感和创造、创新精神、进取心特别强。普遍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公路。在城市里,市民的红绿灯意识和斑马线意识很强。不论走到哪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环境卫生干干净净,没有一个人丢果皮纸屑,即使在公共场所,偶尔看见一个纸屑,市民也会自觉地捡起丢到垃圾箱去。人民的爱国思想非常强,谁要购买外国车是会被人看不起的。因此,在韩国很少看见一辆外国车。

三、体会与建议

我们通过在韩国10天的学习考察,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尽快把我国经济搞上去。国家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只有经济发展了,在国际上才有地位,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在韩考察期间,我们亲身体会到,在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际上地位有了很大提高,自己脸上也感到光荣,人家对我们也友好。但是,与韩国比较,我们还是有较大差距。

(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加大对农业教育经费的投入。韩国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农业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农业总产值也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但是韩国政府对农业非常重视,特别是对农业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相当大,90%的农业教育经费来自政府投入,农民参加培训基本上不交学费。相比之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80%,而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把

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抓下去。应该肯定,由于各级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和广大从事农业教育者的努力,我国的农民技术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长期以来,有许多人认为教育是一项软任务,重视还不够。关键要提高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程度,真正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一项从政指标,坚持长期抓下去。

(三)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方针,从体制上解决农科教结合,把教学、培训、推广捆在一起,把有限的经费集中使用,培训资源共同分享,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借鉴韩国的经验,最关键的有两条:一是打破行业分割,条块分割的格局,增强农技服务组织的服务实力,把单纯的技术服务拓宽到教学、培训、购销农产品,提供农资信贷服务等领域;二是为农技服务机构要转换运营机制,与农民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要放眼国际大市场,帮助农民提高产品竞争力,如提高品质,改善包装,创造名牌等。真正把科教兴农落实在行动上,不要停留在纸上。

(四)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中国最大的一所没有围墙的远距离农业成人教育学校;是一所面向“三农”,提高农民素质对农民进行终身教育的学校。办学二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三百多万中初级农业科技人才,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这所学校现在已经形成中央、省、地、县、乡五级办学网络体系。最近,又被教育部确定为由部委管理的重点中专学校之一。由于农广校符合中国国情,她具有投入少、效益高的优势,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农广校的投入。从一个省看,有省级农广校;省级农广校下辖地、州、市农广校;地、州、市农广校下辖县(市)、区农广校;在校生有2万名左右,但是从投入经费上看,全省各级政府对各级农广校的经费投入总的加起来还没有一所有围墙的农业中专学校的经费多。因此,造成各级农广校师资队伍不足、办学条件较差、许多文件精神落实不了、部门领导办学积极性不高的结果。我们认为,借鉴韩国的经验,应该加强对农广校的经费投入,改善各级农广校的办学条件,培养更多的青壮年农民,迅速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步伐,以适应我国农业加入WTO的需要。

(五)要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指示和“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号召,通过在韩国10天考察,我们亲眼目睹韩国的职工白天工

赴韩国农业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篇2

一、日韩两家农机企业的基本情况

1. 日本井关农机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有36家工厂, 1个研发中心和1个研修所, 员工总数6 700名, 年销售额1 447亿日元 (2008年) 。拖拉机年生产量25 000台, 水稻插秧机年生产量20 000台, 在日本占2 6%的国内市场, 水稻收割机年生产量5 000台, 育秧播种机年生产量20 000台, 大米加工机年生产量3 000台, 蔬菜移栽机年生产量700台 (只在日本销售) 。

公司于1926年成立, 1961年开始生产第1台割晒机, 2 0 0 3年在中国建立井关 (常州) 农机有限公司。经过逐步发展, 现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井关集团。现设有东京公司事务部, 井关松山制造所、井关熊本制造所、井关新泻制造所和井关邦荣制造所4家主要生产工厂。另有3家生产公司, 2 1家销售公司, 6家合作公司, 3家海外公司。

井关公司作为一家专业农机制造商, 产品以收割机、田间耕作机械 (轮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管理机、割草机) 、栽培机械 (插秧机、蔬菜移植机) 、调制机械 (碾米机、烘干机、计量筛选机) 等农业机械为主。

企业目标: (1) 为农民提供可靠的产品; (2) 为员工创造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 (3) 给董事正当的分配。

该公司的农林水产类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连续7年在全日本名列第一位。

2. 韩国大同农机公司基本情况

大同公司创建于1947年, 经过60多年的发展, 现已成为韩国大型农机制造企业之一。目前拥有大同工业、大同齿轮厂、大同铸造厂、大同链条厂4家工厂和2家销售公司, 生产的产品有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发动机, 工业齿轮和工业链条。其中轮式拖拉机年产量达2.5万台, 手扶拖拉机年产量达1 0万台, 联合收割机年产量1万台以上, 插秧机1.5万台。2007年销售额4亿美元, 2008年销售额5.1亿美元, 拖拉机在韩国的市场占有率2 0 0 7年是3 8%。

在韩期间, 代表团专程参观了距首尔300 km的大丘生产制造基地。该基地的整个厂区占地3 3万m2, 建筑面积达9.9万m2, 固定资产总额2 370万美元, 建有发动机装配车间、拖拉机装配车间、收割机插秧机装配车间、铜板车间和配件储存与分配中心, 全厂员工仅有7 8 5人。我们主要参观了拖拉机装配线、联合收割机装配线、插秧机装配线和发动机装配线。据公司负责人介绍, 大同公司1997年新扩建了产品研发中心, 该中心占地面积2 500 m2, 建筑面积4 000 m2, 现有员工100多人。

3. 日、韩农机制造企业的特点

1) 产品品种多、新而全。如:全液压控制的整地机械、各种双向翻转犁、旋耕机、圆盘耙等系列, 土豆、洋葱、甜菜等大型全自动根茎收获机械。自动化温室育苗设备, 先进的播种、中耕除草机械, 除雪机, 融雪机, 牧草收割包装机等, 所有的农业作业项目均有相应的机具。

2) 产品结构合理、性能先进。人工智能仿真作业, 采用电脑程序控制, 作业精度高。如:中耕除草机、移栽机等 (产品技术水平已领先我国几代) 。

3) 均有自己的专利产品。基本上不存在同一产品的多家重复生产的情况, 技术开发是企业最强、最重要的部分。

4) 企业管理科学先进。

5) 生产制造手段、设备先进、效率高。所有的板材、冲压、切割均采用电脑程序控制, 自动化加工。焊接是普遍采用机械手自动焊。机械加工采用的是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线制造, 而不是专用设备。根据季节组织生产, 淡季加工零部件, 旺季组装销售, 产品不积压。

二、日韩两国农业机械化法规建设及国家对农机的扶持政策概况

日、韩两国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时期, 都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列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并纳入法制轨道, 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 规范和促进本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些国家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之路, 对于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很强的借鉴性和指导性。

1. 法规建设概况

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日、韩两国非常重视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的建设, 明确规定政府主管部门推进农业机械化以及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支持方式和途径。农业机械化立法在日本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也是日本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农机化的重要保证。农业机械化的法律法规是日本政府发展农机化的依据, 也是农机化发展资金、农业现代化资金援助、农机研究、制造、试验、培训、推广、销售、使用、安全管理及涉农部门等各方面工作的行为准则。日本早在1 9 5 3年就制定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这使得日本的农业机械化一开始就在法律的保障下正常发展, 并根据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 在1965年和1993年进行过2次修订, 及时调整修改其中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不一致的条文, 使《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更加趋于完善, 更具有现实性。韩国于1978年制定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后又经过多次修改。其主要内容包括农业机械化的基本计划、资金支援, 农业机械化的检查、管理, 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委托以及罚则等。

日本和韩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均明确规定, 国家或地方政府都有促进农业机械化的义务, 明确规定了政府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措施:增加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 包括贷款和无偿援助;引进推广高性能农业机械;进行农机具的性能和质量检查等。从政策、法律法规上保证并有力支持了农业机械化的顺利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农机质量和安全生产直接涉及农民利益与农产品生产质量。由于早期的农业机械质量和安全性差, 因而制定安全技术规定和标准是日、韩两国农业机械法规最主要的内容。日本制定了有利于农业机械改良和推广的有关官方鉴定制度。从1962年起, 农业机械研究所成为日本农业机械鉴定的惟一官方机构。农业机械检测和鉴定分为现场检测和实验检测, 其内容包括:测量和评价性能特性、生产效率、工作质量、噪声和震动、可靠性和耐久性、维护和操作性、使用安全、用户手则以及与经济性相关的项目等。严格的质量检验鉴定制度, 促进了农机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 为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2. 扶持政策概况

1) 对农民购置大型农业机械或装备实施直接补贴、低息或贴息、购机贷款担保等政府优惠政策。日本的农业是国家政策高度扶持的产业, 日本对农业机械一直有政府扶持政策, 其中对农民组织、团体购买农业机械实行补贴从1964年开始, 一直延续了40年。40多年来, 农民使用机械的积极性一直很高, 政府都有高额的补贴, 1 0%~5 0%不等, 特别是购买使用先进的、价格高的补贴比例和额度也大, 大大促进了农机化的发展。上世纪8 0年代开始, 日本政府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提供7年还清的无息贷款, 目前政府对购买先进的农机产品给予 (1/3) ~ (1/2) 补贴, 而对非先进的农机产品给予低息贷款, 利息比银行一般贷款低3个百分点, 贷款期限达1 0年。韩国1 9 9 4年颁布实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第4条 (资金支援) 规定, 国家或地方自治团体对农业机械的购买者或利用其相关附带设施的设置者、农业机械制造者、售后服务者及农业机械共同利用者要支援必要资金的全部或一部分;国家或地方自治团体要支援农业机械的制造者在农业机械的开发、生产及售后管理中所需的必要资金的全部或一部分。第7条 (新技术农业机械) 规定, 国家或地方自治团体对生产或购买被指定、告知为新技术农业机械的单位, 在生产或购买的必要资金上优先给予支援。随着韩国农业的发展, 1 9 9 5年开始通过贴息, 促进农机化发展, 农民购买农机的贷款利息3%, 比一般贷款低4个百分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韩国政府对农民购买农机提供5 0%补贴。目前虽然没有补贴, 但仍然向购买农机具的农民提供长期低息或贴息贷款, 并建立了2 6个机械化示范区和服务体系, 中央、地方政府各出资2 0%, 其余6 0%由政府向农民提供贷款。

2) 对农业柴油实行减税和补贴, 其目的是降低农业机械作业成本, 减轻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负担。如韩国政府给农户提供比市场价格低5 0%~8 0%的免税油。

3) 重视和资助农业机械化科研及技术推广。日本、韩国为什么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答案是科研先行。这些国家均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机科研开发体系和巨额的科研经费投入。不但国家有专门的农机科研机构, 农机企业也有专门的农机科研机构。日本把农机化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纳入现代化农业发展规划中。全国建有国立和公立科研机构、大学、民间 (企业等) 三大系统组成的科研体系。国立机构主要有国家农机研究所、农业综合研究院下属机械研究所、各大学农学院的研究机构等等, 负责基础技术研究、新产品检测鉴定以及与农机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等等。民办研究机构主要是各农机企业下属的产品研发机构, 负责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创意。1 9 9 5年, 日本政府农业科研经费预算7 7 2亿日元, 占农业预算的2%。2000年前后, 日本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2%左右。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业机械研究单位的人力、物力也随之不断增加。如日本的久保田农机企业科研人员就多达1500多人。研究单位的开发研究和试验工作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农业经贸考察团赴台考察报告 篇3

一、台湾农业经贸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台湾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全岛有三分之二地区属于高山林地,南北长394公里,东西宽144公里,土地总面积近3.6万平方公里,气候温暖,年均降雨量1594—2340毫米,年均气温21.7—23.8℃。现有人口2300余万,其中农业人口400多万,人口密度为世界第二。现有耕地1290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种植面积540万亩。经济作物以甘蔗和茶叶为主,盛产的阿里山高山茶享誉海内外。园艺作物包括水果、蔬菜、花卉等,水果种植面积345万亩,主要品种有香蕉、菠萝、柑桔、葡萄、芒果、柚子、橙、莲雾、释迦、槟榔等;蔬菜种植面积255万亩,品种超过90种;花卉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台湾农业的重要产业,享有“蝴蝶兰王国”的美誉。畜牧业中生猪饲养量超过1700万头,牛饲养量16万头,其中以乳牛居多,占75%;鸡饲养量1亿多万羽,鸭1000多万只。渔业发达,年产量130多万吨,其中养殖渔业占22%,近海渔业占19%,远洋渔业占55%。发达的台湾农业体现了十分突出的特点,归纳起来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理念超前。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纵观产业转型后台湾农业的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停滞—复苏—腾飞三个阶段,农业增长方式由原来的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阶段,再到产业经营和效益农业阶段,当前台湾农业已处于世界领先发 1

展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台湾针对各个时期的现状提出的超前发展理念,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台湾农业发展进入停滞期,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小,经济地位十分低微,90年代初台湾当局提出了发展“精致农业”的构想,利用有限的资源总量走出了一条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现代农业之路。同时,针对近年来农业占经济总量不断萎缩的现状,台湾还提出发展休闲体验农业的理念,在考察中我们参观了台北生态教育农园、台一休闲农场等休闲农业基地,业主把生产食品的农场拓展为集种植、教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庄园,农业逐步由第一产业拓展为第一、三融合的产业,已逐步为社会广泛认知和认同。

二是技术先进。随着台湾现代农业的纵深发展,台湾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和实际应用,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结合。岛内拥有台湾大学农学院、东华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嘉义大学园艺技术培训中心、台湾蔬果花卉产业科技发展协会和亚太生物移转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致力于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的院校和企业。目前,在农业品种的改良、食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台湾从世界范围内广泛收集作物品种和种源资源,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农业试验所及其分所,均有相当规模的种质库。在高新技术方面,台湾农委会采用航空遥测技术,迅速有效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而准确的信息。在生物技术方面,以基因工程为基础培育出抗虫白菜、甘蔗、花椰菜、抗病木瓜,以组培方式培育出果树、花卉的种苗,对于动物防疫已完成了“六合一”疫苗的开发和畜产品药物残留检验试剂的研制。

三是产品精细。受平地少、山地多的因素制约,台湾无法推行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而只能选择精致农业的道路,产品精细成为了台湾农业的一大特点,“精”指的就是农产品的品味高、质量好,而“细”则是指农产品加工的链条长、种类多,简单的说就是“质量上乘、品种多样”。台湾巨农有机农场是台南一家中型有机农场,业主采取全电脑监控并引进循环生态模式,利用益虫消灭害虫,利用害虫喂养禽类,再利用禽类粪便给农作物施肥,整个过程全部实现有机化生产,收获的蔬菜瓜果价格是同类非有机产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除了产品质量好,台湾的农产品加工业同样非常发达,旺旺、统一等都是在大陆家喻户晓的大企业。我们在台湾一些地方参观时了解到,仅仅是茶产品,除了各式各样的茶饮料外,衍生出的加工产品种类繁多,各式糕点、保健品、化妆品中都可见到茶叶的身影。现在台湾农产品加工已经突破传统界限,向保健、生物、医疗、环保等产业发展。

四是管理规范。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台湾的农会组织网络健全、管理规范,在农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都有农会人的身影和足迹,深受台湾农民的欢迎。农会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全、运行十分规范的农民组织,为镇(市)农会、县(市)农会、省农会三级,分别接受同级相应农政部门的指导。其职能涵盖农业政策、农技、农产品的推广,农产品的加工、运输、经销,农户权益保障,以及涉农企业的项目资金投资等各个领域。同时,台湾的农业组织积极向现代企业管理借鉴,推行严格

规范的企业化管理,大力培育产业文化。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几乎每一家台湾农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有产品陈列展示室、产品文化和企业文化宣传室,对产品的品牌、发展历史、发展前景、生产加工过程和标准都有系统全面的宣传、推广体系。板桥市农会还创办了“板农活力超市”,成为推广当地农产品、服务广大民众的平台和窗口。

五是环保质优。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十分完善。设有《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农产品市场交易法》、《农药使用管理办法》、《食品卫生管理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根据农业生产、流通和检验工作的需要制定了安全标准,已对20种不同作物,289种农药制定了1149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同时严格市场准入,在主要的果蔬产地、批发市场和超级市场,均设有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生化法)站,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实施快速检测。建立了产地追溯制度,进入市场的果蔬产品均依标准进行分级包装,并注明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编号)、产品等级、供应市场等字样。同时大力推行质量认证,在果蔬方面推行了GAP(吉园圃)、CAS(优良农产品)认证,在畜牧方面推行了ISO、HACCP和GMP认证。通过认证,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树立了品牌产品的信誉。

二、主要体会和启发

(一)要始终把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台湾农业的快速发展,与健全、完善和发达的市场流通网络密不可分。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领域的农产品市场流通

体系,按照“一个产业一个物流营销平台”的思路,加快建设和改造一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大力培育市场流通主体,积极开拓市外、国外市场,扩大农产品的销售空间。综合运用多种营销策略,加强农产品市场宏观指导,努力实现农产品产需基本平衡。加强产地农产品市场建设,积极鼓励发展农产品配送、营销中心。优化公共营销服务,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主角、市场运作的原则,继续开展“特色农产品进超市”等系列活动,为农产品生产主体和市场之间搭建多种形式的对接平台。

(二)要始终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技术农业。台湾农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把科技摆在了重要位臵,发展现代农业,最根本的是要在提升综合效益上做文章,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一方面,我们要依托市县两级的农业技术科技服务机构,加大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逐步增加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对农业新品种的引种、选育、栽培及示范推广项目的科技研发资金要继续加大,带动农业科技上台阶、上水平。同时,要注重培育科技龙头企业,支持农业规模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联合创建农业科技研发中心,鼓励农业科技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多种形式引进科技人才,开展技术研发,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三)要始终把培育产业基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台湾精致农业是农业适应土地资源严重不足而发展起来的,这对于同样是以“七山两水一分田”的我市来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具体地说就是要充分

利用自然资源,走特色、质量、效益的发展之路。要深入推进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大特色产业发展计划,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大力抓好苎麻、茶叶、楠竹、水产等有规模的传统产业的效益提升,进一步扩大苗木、水果、速生林、鸡鸭、生猪、马铃薯等新兴产业生产规模,加快形成“一县一品、一市一业”的大格局。

(四)要始终把延伸产业链条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大力发展产业农业。多年来,台湾重视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工业,不断完善集产地、批发、零售为一条龙的农产品三级运销系统,实现了产、加、销一元化。近年来,我市掀起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热潮,但效果还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产前、产中、产后缺乏有效链结,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共同利益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农产品深加工上还有欠缺,难以真正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对此,我们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植和扶持如巨宁森工、温氏养鸡、精武鸭业这些具有带动辐射能力、有使农产品加工增值、有市场需求的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引进新设备、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推进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提高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水平。

(五)要始终把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台湾新兴发展的生态休闲农业对我们是一种启迪,可以说,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新方向。休闲农业一般具有提供休闲场所、教育市民认识农业、体验农村生活、维护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增加就业提高农业收益等多种功能。咸宁作为作为武汉市的后花园,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环境,要把生态农业发展同当前我市蓬勃发展的农家乐产业结合起来,重点发展一批不同区域特色、不同功能定位、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发展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共存,养生休闲与农民增收的共赢互利。在操作过程上,组织方式要多样化,要结合各地实际需要,因地、因业制宜,加强分类指导,防止违背客观规律,盲目大干快上造成资源资金浪费的情况发生。

赴韩国农业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篇4

[2008-08-05] ·作者:邹哨兵 ·来源:开县农业局

(2008年7月)

为了进一步推动“大解放促大开放、大开放促大发展”大讨论活动的深入开展,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充分挖掘蔬菜产业在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市场供给方面的巨大潜力,推进我县蔬菜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加快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城市“菜篮子”保障供给能力。按照局长办公会安排,7月12日至19日,由分管副局长带领相关部门和县蔬菜产销协会负责人,一行4人,赴山东省寿光市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分别参观了享誉全国的寿光蔬菜生产基地——我国最早采用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寿光市三元朱村、国际蔬菜科技博览园及“全国蔬菜批发十强市场”之一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深入“中国西红柿之乡”——古城街道蔬菜种植农户家中调查了解了种植技术及效益情况。总的感觉是该市农业经济,特别是蔬菜产业十分发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发展以蔬菜产业为龙头的农村经济经验对于拓宽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视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辖14个乡镇、街道,耕地135万亩,人口108万。近年来,该市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连续九届跨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目前位居第67位,农业增加值列全国第19位,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200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8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4.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7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00多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36元。

寿光人种菜有着悠久的传统,上个世纪80年代初,寿光市率先试验成功了

冬暖式大棚蔬菜,推动了一场遍及全国的“绿色革命”。寿光市是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也是被国家命名的唯一的“中国蔬菜之乡”。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达到了80万亩,总产38亿公斤,其中大棚蔬菜面积达到40万亩,无土栽培蔬菜发展到5000亩。目前,全市共推广应用蔬菜生产新技术24类300多项,引进荷兰西红柿、日本伊丽莎白甜瓜、韩国苦菜等30多个国家的蔬菜新品种500多个。可谓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竞争力较强。种植地多集中于南部土地肥沃的乡镇。每个标准蔬菜大棚年纯收人可达2-3万元,彩椒等稀有品种年纯收入可达近20万元。寿光市种植蔬菜收人超过当地农业收入的70%。蔬菜产业近年来逐渐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现代化加工、市场化运作的方向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目前寿光具有国家及省市级蔬菜标准化养种植示范基地785个,无公害蔬菜57类,绿色产品20个品牌。近年来,寿光市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已兴办以蔬菜加工为主,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4家,年加工能力达80万吨,产品除销往全国各地外,还出口至日、韩、香港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完成农产品出口10多万吨。

该市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先后在市区建设了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在8个乡镇建设了10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全市农贸批发市场发展到26个、集贸市场186个。其中,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总资产达到了2.5亿元,占地600亩,是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化龙头市场。去年交易量16亿公斤,交易额30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利润1000万元,在旺季到来时有近1.5万人在市场交易。2003年,寿光市还投资4000万元兴建了国内第一家蔬菜电子拍卖中心,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日交易量达100多万斤,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蔬菜交易电子化。目前,寿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和中转站。寿光蔬菜市场之所以发展为闻名全国的大市场,关键是政府重视,坚持引导与规范并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票据、统一结算,做到了公开交易、平等竞争、自由议价的市场服务宗旨。目前,该市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辐射全国30多个省、区、市的300多个城市。同时,他们开通了寿光到北京、哈尔滨、海南的“绿色通道”,设立了网上专卖店,在全国20

多个大中城市开展了直供直销、专柜专销,建立了连锁店,带动了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

我们考察的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位于寿光最南端,紧靠济青高速公路。全村共有216户,865口人,耕地面积1295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600亩,果园310亩。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三元朱经济的迅猛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为群众开辟了一条前景广阔的致富之路。2007年,全村年总产值3860万元,人均收入10700元。先后被评为“中国特色经济村”、“全国科普先进村”和“省级文明村”。也是胡锦涛总书记先进性教育联系点。三元朱村是全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为不断适应新形势,三元朱村广大干部群众勇立农业科技的最前沿,博采各种最新技术成果,大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低效问题。今年,该村在完成土地调整360亩,新建大棚118个的同时,投资近200万元,研制开发了领先全国水平的第五代高档次、高科技温室大棚;并投资6702万元,新建设了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现在已连村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15000亩。

拥有“中国西红柿之乡”的古城街道,是常年种植西红柿的定点乡镇之一,目前,全街道种植西红柿面积达2.1万亩,有高标准冬暖式大棚1.1万个,面积

1.3万亩,品种66个,年产优质西红柿9000万公斤,产品远销国内各省市及俄罗斯、日本、韩国。我们走访了三个农户,重点对温室蔬菜种植过程中的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及温湿度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了解。这三个农户户平拥有2个大棚(每个大棚面积为2亩),每年生产两季蔬菜:一是春节前成熟上市的秋延迟栽培;另一季是在3月中下旬成熟的早春栽培。由于选用的是美国、荷兰等国家的优良品种,一般亩产可达到1万—1.2万公斤,产值达1.5万元—2万元,户平年收入在6—8万元。

二、启示与收获

这次考察,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整体考察了寿光的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特别是该市蔬菜生产在引进、推广世界先进品种、先进技术、先进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县实际情况,重点就如何抓住特色,打造行业亮点,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考察。通过看现场、听介绍,我们对寿光的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照我县蔬菜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使我们在学到许多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受到了很深的启发。

近年来,尽管我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蔬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但由于受种植品种、技术的影响,没有形成特色和规模,蔬菜在农民增收上发挥的作用不强。这种情况下,积极发展蔬菜产业,提升蔬菜业质量和效益,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几点启示

目前,寿光蔬菜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规模膨胀”和一味求新、求奇的阶段,进入了种植选择理性化,种植技术精细化,市场应对灵活化的阶段,种植效益不断提高。寿光蔬菜业的发展方向,正逐步走向区域经济合作化,产品生产定单化,市场销售品牌化。从寿光蔬菜的发展中我们不难得到以下启示。

蔬菜产业发展一靠政策、靠领导,并能长抓不懈。从蔬菜发展起步时提供土地、贷款优惠到发展阶段的各种配套服务提供,在近30年的时间里,寿光市政府的历届领导都始终把蔬菜产业发展放在农村经济的首要位置很抓不懈。寿光市蔬菜局是寿光蔬菜主管部门,编制28人,正科级,专门负责蔬菜产业的规划、引导和服务。

蔬菜产业发展二靠科技。寿光市政府先后聘请10多位院士担任顾问,长期与国内各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并吸引了国外八大种子公司在寿光建立科研、示范、推广基地。对农民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每年外派输出技术人员数百人。

蔬菜产业发展三靠市场。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占地600多亩,乡镇专业市场34处,村级产地市场100多处,形成了蔬菜市场的梯级结构。蔬菜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竹业、种子、农资等各业市场的蓬勃发展。

蔬菜产业发展四靠龙头企业带动。目前寿光围绕蔬菜产业形成的加工企业达320多家,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业效益,同时也进一步带动蔬菜种植的发展。

蔬菜产业发展五靠广大菜农的积极创新。广大菜农对新科技的接受能力很强,可以说寿光菜农每人都是技术员。

蔬菜产业发展六靠蔬菜世博会的带动。一年一届的寿光蔬菜博览会对提高寿光蔬菜产品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平时的展示厅、订货会、推介会也起到了很明显的效果。

(二)初步收获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我们感觉有四个方面的收获:一是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看到了差距、增加了压力,振奋了精神,坚定了信心,为服务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打下了思想基础;二是了解了国内外蔬菜生产的前沿技术和发展方向,特别是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农药、新肥料、新的管理手段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为进一步提高我县蔬菜生产技术水平找到了支撑;三是初步与三元朱村和古城街道的有关部门就引进技术人员进行了洽谈,并达成了意向性的引进协议,为下一步引进人才、引进智力搭好了桥梁;四是从蔬菜科技博览园小批量引进了巨型南瓜、彩色辣椒、超长丝瓜等5个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的蔬菜新品种,为我县蔬菜生产向特色化、优质化方向发展探索了道路。

三、几点建议

(一)调整重点,加大对蔬菜产业的支持力度

一是建议县、乡两级政府要把蔬菜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很抓不懈,进一步落实“菜篮子工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持蔬菜产业发展,每年要按一定比例预算蔬菜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蔬菜的科技进步、生产技术培训、引种示范、标准化建设、产地(产品)认证、技术推广,不断完善公共财政的支持方式和重点,加大对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二是

建议我局在今年的蔬菜基地建设中调整财政补助方式,探索新型大棚建设路子,在试点的基础上引进水泥、塑木、镀锌钢管等大棚棚架,逐步替代原有的简易竹架大棚。引进国内外新优蔬菜品种,改善基地蔬菜种植结构。打破旧的平均扶持模式,对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的业主加大扶持的比例,试行蔬菜种植大户直补政策,力争形成基地和产业两个方面的亮点;三是建议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明确专人负责蔬菜发展工作,逐步健全服务网络。

(二)引进吸收,推动我县蔬菜科技进步升级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引进、学习、吸收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首先,在适当时候邀请市农业局蔬菜处、西南大学园艺系和重庆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专家和教授来我县实地指导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校(所)地合作关系、联合技术攻关工作;其次,建议由工厂化育苗项目业主从寿光市引进一名技术人员,所需的5、6万元聘请费用,由业主自筹40%,县农发资金补助60%,从而搭建一个外连寿光等国内蔬菜科技前沿阵地的桥梁;第三,在8月初,由县蔬菜办公室组织技术人员到潼南、武隆等地考察学习,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第四,由局里向有关部门申请接受一名蔬菜专业毕业的“西部志愿者”强化蔬菜办的技术力量。

(三)打造亮点,形成开县蔬菜的特色和品牌

按照“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基地优势,生产骨干品种,培植主打品牌”的思路,压缩露地、常规品种蔬菜面积,扩大特色蔬菜产业规模、城市蔬菜基地生产规模、设施栽培集成规模,提高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蔬菜产量和质量、城市蔬菜供应自足能力、蔬菜产业总体效益。按照分区布局的原则,在城市近郊区以发展优质叶类蔬菜和精细菜为主,中远郊区以生产大宗品种蔬菜和特色蔬菜为主;在低海拔的沿江河谷地带,大力发展春季早熟蔬菜;在海拔200—400米的浅丘平坝地区,发展大宗品种和叶类蔬菜;在8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区,发展反季节蔬菜。积极支持竹溪蔬菜业主申报品牌和无公害认证,扶持“岩水辣椒”“关坪白菜”“竹溪精菜”“铁桥生姜”等品牌的发展、壮大,力争打入重庆及周边市场。

赴韩国农业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篇5

稿件来源:信息所

提交日期:2011-6-7

2011年5月 17 日-18日,由市局标准化科、信息所组织,各县市局负责标准化业务的同志一行19人,赴寿光市考察学习农业标准化管理的工作经验。

考察组先后听取了寿光市质监局在农业标准化方面的经验介绍,与寿光市质监局分管标准化业务部门负责人就业务进行了交流,并实地考察了我国蔬菜大棚的发源地三元朱村的“乐义”蔬菜生产基地和燎原农业合作社。虽然这次考察学习时间不长,但参加考察的同志都十分珍惜这次机会,每次交流、参观过程中,都踊跃提问,挖掘真经,并深受启发。现就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寿光市是全国农业产业化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市通过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推行农业农场化、农民职工化、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培植起了粮食、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五大支柱产业,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特别是蔬菜已成为寿光最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该市农业标准化发展水平较高,建立了蔬菜和畜牧两套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加强质量检测监控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其中寿光市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成为全省十大区域性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至目前,全市建设了6个国家级蔬菜示范基地,26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有97种农产品获准使用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乐义”蔬菜等23种农产品注册了商标。先后荣获“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县”、“全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二、寿光市农业标准化的经验与做法

1、制定政策措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该市先后出台了《蔬菜标准化生产考核奖惩办法》、《蔬菜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及考核奖惩责任追究办法》、《关于全面加强蔬菜质量检测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有效地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为适应国内外市场

对蔬菜质量安全的要求,该市按照“完整、接轨、配套、简便”的原则,重点围绕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以市场为导向,抓住主导产品,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寿光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汇编》和《寿光市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用手册》等36项标准规范,将农业生产全部纳入标准化体系,解决了无标生产、无标流通、无标销售的问题。

2、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该市成立了由质监、工商组成的执法大队,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到精选产品、加工包装加强了全程监控,特别是对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坚持自检和抽检相结合,加强例行监测、监督抽检和质量监控等工作。寿光市政府出资200万,市质监局投资500多万元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配备了农药残留检测气相色谱仪、农药残留快速测定仪、条码追溯应用系统等仪器设备,负责蔬菜产前环境质量、产中农资投入、产后加工处理及市场质量管理等全程质量检测,每月检测蔬菜样品800个以上,其中定量检测200个以上。各乡镇设立了无公害蔬菜市场专营区,对生产和流通中的蔬菜,检测中心随时抽样检测。为确保检测工作落到实处,该市还建立了检测结果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问题的追根溯源,跟踪检测,跟踪执法,有效杜绝了不合格蔬菜的产生。

3、强化基地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该市从强化基地建设入手,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由农业部门设立基地认定前置条件,严格申报程序,并按照五个统一的管理模式,规范设立基地,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物资供应、统一配备检测仪器、统一制度规范、统一推向市场。对达不到标准的,坚决不予申报,对要求续报的,从严把关。同时,针对农户分散经营难以监控的矛盾,市政府与14处蔬菜镇(街道)、镇(街道)与村、村与户层层签订了蔬菜质量安全责任状,把农户链接到基地上,由基地逐村分区,统一编号,实现了对农户管理的档案化和智能化,并搞好现场指导与督查,使农户严格按有关规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组织生产。

4、健全服务网络,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该市围绕解决蔬菜标准化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进一步健全了市、乡、村三级科技培训网络,定期对全市农民进行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切实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

5、注重形象宣传,提高农产品知名度。该市每年都组织辖区内的有关企业和部分蔬菜种植户积极参加中国(北京)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上海、青岛、烟

台等大城市农产品对接会,宣传寿光蔬菜,推介名优产品,进一步提高了寿光蔬菜知名度。同时,从2000年开始,该市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二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展示寿光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考察体会

寿光市农业标准化的经验和做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特别是该市围绕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在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监测,促进农业规范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做法,让我们拓展了思路,看到了差距。

一是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认识还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使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从而获得经济、社会、生态的最佳效益。德州作为一个农业大市,推动农业产业化必须科技先行,实现科技兴农必须以标准化工作为基础。但我市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缺乏紧迫感和应有的力度,农业标准化工作仅局限于开会发文件,真正抓落实的不多,还没有把农业标准化工作与当前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形势紧密结合起来。

二是以农业标准化创效益的宣传力度不够。虽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的负担逐步减轻,但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仍然还很低,应该将增加农民收入做为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管新闻媒体也曾对我市相关工作作过一些宣传报道,但是在突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效益方面所作的工作还不够。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生动有效、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争取政府的政策倾斜,使广大农民朋友了解、掌握中央关心农村、关注农业、关爱农民的方针、政策、共同探讨农村发展的思路,让广大的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农业标准化的好处、自觉投身于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中来。

三是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带动作用还要进一步加强。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农业标准化已培植了一些龙头企业,形成了开发一个基地、培植一个龙头、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方收益的良性循环局面。但是也有不少示范项目还存在推广力度不大、效益不显著的问题,不能把农业科技的成果迅速转化成农业发展的生产力。今后我们还要积极探索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模式,让科技真正成为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四是农业标准化的监督监测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市目前在农业标准化 的监督监测机制上明显落后。做好检测工作,需要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监测网络,力争把全市的农产品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借鉴寿光市质监局经验,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加强对农产品的例行监测、监督抽检和质量监控等工作,对全市农产品实行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抽检,对已认定的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配合省里进行抽检,建立一套完整的长效监督管理体系。

四、推进我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1、各级政府应重视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的普及和宣传的力度。首先,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与推广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应象重视农业科技工作一样,将农业标准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其次,要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的普及和宣传力度,应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和手段,宣传农业标准化与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增强基层农业部门及农产品生产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自觉性;通过宣传农业标准化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户的成功经验,显示其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成效,调动广大农民开展农业标准化的积极性。

2、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农业标准化涉及到五大体系即:一是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结合本地特点确定生产的品种、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产地环境及检测方法等标准,做好标准制定与实施工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研,确定省级以上有本地特色产品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对象,加强现场引导力度,制定统一的包括种植、生产、加工、物流、销售各个环节的标准规范。二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制定适应本地推广的技术操作规程,使其技术与推广体系相配套。三是检测监测体系建设。加大向上争取投入的力度,不断完善检测体系。四是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全面启动认证工作,以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出口产品为重点,打造知名品牌。五是农业标准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全面检查督导协调体系,只有全面协调才能实施到位。

3、尽快建立统一的农业标准化管理机构,加强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全市农业标准化统一领导组织机构,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使各部门各尽其职、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一股合力,努力打开我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二是尽快建立健全各级农业标准化管理机构,建立包括县市区二级农业标准化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规划与部门实施本级农业标准化工作,尽快改变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上市和无标流通的状况。

赴韩国农业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篇6

为推动工艺美术行业发展,拓展韩国工艺美术市场,了解韩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状况,学习借鉴他们推动工艺美术发展的先进经验,应韩国首尔市政厅邀请,2012年12月12日至17日,福建省联社谢超雄主任带领、省工艺美术重点产区主管部门和重点工艺美术企业负责人一行6人赴韩国开展工艺美术漆器类产业发展考察与交流。

在韩国期间,考察团就韩国工艺美术漆器类产业状况开展考察与交流,考察了首尔市彩绘漆器工艺研究所、南原市漆器工艺研究所、南原市工艺品一条街及首尔市仁寺洞漆器工艺品街等漆器市场,参观了首尔市民艺馆。■

赴韩国美容整形考察 篇7

一:行程性质: 韩国忠清北道政府邀请:

邀请美容行业从业者赴韩国·忠清北道进行美容项目,化妆品项目,整形项目,医疗器械考察: 二:行程特点:

(1)韩国整形一条街考察访问

(2)访问韩国敬仁女子大学美容学院进行进修

(3)访问韩国美容美发连锁培训机构(4)访问韩国美丽身姿整形连锁机构

(5)访问考察韩国化妆品工厂 2家

中韩产业促进会

(6)访问韩国美容仪器工厂

(7)访问整形医疗器械工厂

(8)韩国·忠清北道政府全程保驾护航 三:报名要求:美容行业从业者和整形行业从业者,医疗美容相关工作者 四:访问时间:

暂定为2018年 10月20日-10月26日 五:首团仅招募 25人 六:具体行程如下:

第一天:郑州出发

--到达仁川机场(2个小时10分钟)到达后赴韩国·忠清北道

(车程约3个小时)到达后

赴韩国美容美发全国连锁机构进行交流考察

(约中韩产业促进会

3个小时)考察结束后

赴《欢迎晚宴》 结束后入住酒店-忠清北道国际酒店

第二天:酒店内早餐后

赴韩国美丽身姿整形医院

进行交流访问,(美容院和整形医院前台业务体系课程,会员管理体系等专业知识的培训)上午2个小时培训课程,午餐后

稍作休息,下午14;00--16:00 美容院和整形医院服务体系的培训

结束后回酒店 休息1个小时左右

分享晚餐

入住酒店

第三天:酒店内早餐后

韩国·美丽身姿整形医院

-体验韩国美容管理项目(每人一个项目),后

中餐,中餐后

赴韩国化妆品产业园区访问

生活化妆品工厂 1家,院线化妆品工厂1家

访问交流后

赴忠清北道(省)道政府-与《忠清北中韩产业促进会

道政府交流洽谈》--洽谈后政府接待

晚宴

-入住酒店

第四天:

酒店内早餐后

参观访问韩国(微整)美容美发连锁机构,进行交流访问,后中餐

中餐后 访问韩国美容器械工厂1所,韩国医疗整形器械工厂1所,后

晚餐入住酒店

第五天:酒店内早餐

后赴 韩国敬仁女子大学美容学院(车程约3个小时)到达后 中餐

中餐后 韩国敬仁女子大学美容 学院 进行专业课程培训

后晚餐及

东大门或明洞 自由购物

后入住酒店

第六天:酒店内早餐后 后赴仁川国际机场--

赴西欧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篇8

教育的运作体系、管理方法以及积累的经验,结合我省职业教育实际,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我省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代表团由省教育厅支小纪副厅长带队,职教处长、办公室主任、海口、三亚、琼中、白沙、保亭县市教育局科局长、省直

中专学校校长以及其他中职学校校长共18人。

代表团在西欧期间,先后访问考察了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国际时装设计学院、奥地利的莫尼黑应用科技大学、德国海德堡

大学城、法国的巴黎职业教育研究学院、巴黎大学,着重就西欧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体制、管理模式、办学形式、课程设

置、职业教育就业以及与行业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质、能力培养、测试、职业教育立法、职业教育投入

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并与有关人士进行了交谈和讨论。

我们代表团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接待和欢迎。考察的这些大学、研究院等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向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提供有关资料。

通过这次考察,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路,得到了启示。虽然我国与西欧社会制度有根本的区别,国情、省情不同,但

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立法、投入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在推进我省职业教育改革中学习和借鉴。

一、西欧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西欧国家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建立在终身教育理论基础上的技术与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不只限于学历教育,真正从传授知

识为主转到以培养实际能力为主。进入小学、中学、大学、职业教育大学就读,只凭本人学历就可以入学,甚至进入大学、职业大学也不需实行全国统考,各级学校的大门永远向社会开着。把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实际能力的教育,因此,规定大学毕

业后要进行三至五年的职业教育,只有拿到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才能准许就业。

(一)在学校管理上,职业学校只管教育。学生的食宿、生活等服务管理交由社会去办,在校外利用社会资源,由学

生自己管理自己。

(二)依法规范劳动就业市场。西欧各国的劳动法明确规定,没有经过职业教育取得相应职业教育资格证书的公民,各行各业包括政府部门均不准录用。根据学习考核成绩的高低,选考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

三个档次。法律对不同职业资格级别的最低工资作出规定:获初级职业资格证书者就业后,每月最低工资200—300欧元,中级每月最低工资2000—2500欧元;高级每月最低工资3000—3500欧元。且每二年按不同档次级别晋升一到二级。

(三)关于学制。

在学制管理上,①小学学制。小学学制4年。学生5岁开始上小学,一进入小学就开始建立学生档案,进入中学时,只

需填写本人学历和档案,交由录取学校审核就可。中学学制。②中学的学制分为三类:

——普通中学,学制5年。主要是招收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约占全国中学生总数的30%。

——实科中学,学制4年。主要招收成绩中等的学生,约占50%。

——文理中学,学制3年,主要招收成绩较好的学生,约占20%。

学制长短随学校类别变化,成绩级次不同的学生进入不同类别的学校就读,对号入座。

③大学学制:大学学制5—6年。全国各类大学根据学生的自己选择及其在中学学习的成绩录取学生,不实行全国统一高考

④职业教育学制3—5年。

在大学就读的大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学完所学的全部课程,考核合格者,经学科教授签名核准才生效,教授要

对自己的签核负法律责任。全部考核合格者才准予毕业,发给资格证书。学生就业后所在用人单位如发现学生不能担任工

作,且与所学专业相关,有多家用人单位联名投诉者,毕业学校教育、教授签名要承担法律责任。欧共体各行各业为学生

提供实习、就业的场所和机会,全面为学生开放。

(四)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经费投入由国家负责。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其学费均由国家负责,一律免费

入学,除外籍学生以外。做法是:先由学生向银行申请学费贷款、办理贷款手续,由银行将学费转入学校。学费贷款指数

按规定,每名大学生540欧元/月。毕业后,每年学生个人学费贷款由国家从财政经费中划拨,归还银行学费贷款。学生的生活费由个人支付,一般大学期间大学生生活费用200欧元/月。

二、几点启示和体会

通过这次考察,使我们对西欧职业教育有了比较直观的全面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不少有益的经验。我认为,有

不少有益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在推进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我省职业教育事业中学习和借鉴的。

(一)要把职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上。

中央关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中指出:经济增长要转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职业

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培养人才的摇蓝。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经济

发展,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保证。

(二)改革学校管理。

西欧职业教育的学校,只管学校教学,不管学生食宿、生活等后勤行政管理工作,学生的生活管理交由社会去办。这

一管理模式,较好地利用和整合了社会资源办学,形成政府办学、社会办学、学校办学的合力。既减少了政府教育经费投

入,又有利于学校集中主要精力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利于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这

些管理模式值得借鉴。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学校周边环境比较好的职业学校,先进行改革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

完善和推广。

(三)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提高培养学生的技能,而且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

期,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因素、丑恶现象,对广大青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在道德观、价值观取向上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必须强化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处于十分重要地位,职业道德建设必须从学校抓起,从

职业教育抓起。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针的重要途径,是道德建设基础性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职业教育立法。

西欧各国把职业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必须加速对职业教育进行立法。海南省是特

区具有一定的立法权,省委、省政府领导曾多次提出,海南省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抓基础教育、抓职业教育上。要从职业

教育体制、经费投入、管理模式、职业教育就业市场等方面加强和完善立法。做到有法可依。这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依

法执政的必然要求。

(五)进一步改革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学制。

第一,为加强对我省职业教育的管理,省政府应设专门的机构,负责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和管理,主要负责全省的职教

工作的领导协调,设机构可以单独也可设在教育厅下设职教处。

第二,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管理机制。

第三,改革职业教育学制。

(六)加大职教投入

办好职业教育,一靠法制,二靠体制、机制,三靠投入。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在投入上,要定两个比例,一是教育经

费占全省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二是职业教育占全部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要根据职业教育规模、学生人数,适应增

赴江苏新教育考察报告 篇9

林家村小学

4月16日到18日,我们随教育局考察团,赴江苏考察学习。其间,我们采取 “望、闻、问、索、买” 的策略,在海门东洲小学、宝应实验小学,听学校安排的报告、课堂听课、与专家互动交流研讨、观摩部室、课间操、参观校园等,使我们感受很深,收获很大。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学习对新教育理念的把握握和理解

通过在南通海门的东洲小学和宝应县实验小学的考察学习,从两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学校文化的凸现、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活动成果等诸方面做了初步的了解;听取了许多专家、教师的报告,使我们对新教育所产生的巨大效应深感震撼,同时对新教育理念有了较深的理解,对我们下步开展实验指明了方向。

1、新教育实验的办学理念 :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潜力;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2、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一是改变学生生存状态: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让教育赋予人以尊严,赋予人生以价值,让生命和谐、健康地成长,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和奠基。二是改变教师行走方式:重建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建立一种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新型职业生活方式,唤醒教育理想,激发教育热情,增强职业幸福体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三是改变学校发展模式:倡导文化立校、特色办学、可持续发展。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涵养新文化,创设新路径,拓展学校办学优势,丰富学校办学内涵,走重品位、有特色、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3、新教育实验的基本方法:“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而称之为“六大行动”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聆听窗外声音”、“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理想课堂”,则是新教育实验的基本方法。

营造书香校园。营造学校浓厚的书香氛围,注重发挥学校图书馆的功能,以丰富的活动

1促进教师和学生自主阅读,让师生共同成为真正的读书人,为师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主要内容:(1)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2)建设高质量的图书馆;(3)根据推荐书目指导师生开展读书活动;(4)鼓励老师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指导;(5)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共读”活动,创建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6)每年9月25日举办阅读节活动。

师生共写随笔。引导师生从每一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出发撰写随笔(日记),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使教育随笔(日记)成为教师进行思考和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真实记录。主要内容:(1)教师结合本职工作撰写班主任工作日记、课堂教学反思、读书笔记等,每周至少撰写一篇随笔,每年编辑一本随笔集;(2)教师在教育在线建立个人随笔专帖或专业成长博客;(3)学校定期向有关媒体推荐教师优秀随笔,并以校刊方式出版教师随笔精品集;(4)学校结合实施校本课程编写学生日记写作教材;(5)学生每周撰写日记2篇以上,并在“教育在线”学生习作专栏设立学生日记专题帖;(6)推荐学生优秀日记发表或出版;(7)学生每年编辑一本日记集;(8)学校图书室设专柜收藏教师随笔集和学生日记集

聆听窗外声音。充分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开展学校报告会活动,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社会,激发学生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创造的激情。主要内容:(1)定期邀请教育教学专家、学生父母和社会各界人士为师生作讲座;(2)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3)指导学生借助现代传媒广泛获社会信息。

培养卓越口才。通过双语口才训练,创设良好的双语听说氛围,开展中英文听说活动,培养学生具备终生受益的口头表达能力。主要内容:(1)每天开展课前三分钟讲话活动;(2)定期举办故事会、辩论会和演讲比赛等活动;(3)开设学生论坛;(4)编演课本剧和英语情境剧;(5)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及英文名篇诵读活动。

建设数码社区。以“教育在线”为平台,以校园网为基础,整合各种网络教育资源,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培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和学生群体。主要内容:(1)整合学校网络资源,提高信息化水平;(2)建立学校主题网站;(3)组织学

生利用网络进行探究性学习;(4)学生制作个人网页;(5)开展电子档案袋评价实验。

构筑理想课堂。以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作为课堂教学基本原则,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精神成长与能力提升的重要阵地。主要内容:(1)按照理想课堂“六度评价表”实施与评价课堂;(2)教师定期开设专题研究课,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反思随笔;(3)学校定期按学科举行专题教学研讨活动。

二、本校开展新教育实验的优势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环境,走在教科研的前列,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努力开展特色创建,积淀了较厚实的学校育人文化,具备了实施新教育实验研究的诸多优势。

1、有一支强有力的项目实验的骨干力量

校长历建福同志亲自担任实验课题组长,负责课题研究的全程管理领导与专业指导。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总结了深厚的实验研究经验。先后承担过《小组合作均分制》、《小组合作有效性研究》等潍坊级课题实验研究,《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习惯培养》、《诵读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等诸城市级课题实验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有一支教育教学能力强,乐于教科研研究的教师队伍,目前我校有潍坊市教学能手4人,诸城市级教学能手8人,诸城市学科带头人2人。他们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2、师生读书习惯已逐步形成我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了科学发展,快乐成长的理念,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管理科学规范,学习氛围浓厚,教师勤奋好学,专业知识扎实,学生爱好阅读,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读名著,读好书蔚然成风。近年来,学校始终如一的坚持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取得效果显著。开展了“朝阳读书计划”、”主题语文阅读”、“经典诵读,传承文明”、“读经典美文、写规范汉字、做少年君子”等活动。用读书来引领、浸润孩子们的心田,不断地刷新儿童的人生底色。

3、教科研引领形成本校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深入开展了“潍坊市345优质高效课堂” 和我镇“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整合的研究。利用划片教研,广泛开展“研课标、煮教材、论教法”活动;持续开展两项练就内功活动,即组织教师开设“业务论坛”,开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讨论;开展“课堂教学达标”活动,通过“示范”、“过关”、“跟踪”等观课议课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强全体教师对新课标的把握,熟悉所教教材编排体系,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开展“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活动,通过“拜名师、结对子”、“定目标、压担子、架梯子”等措施,尽快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目前我校的青年教师均参加过市级以上“教学新秀”、“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成绩突出。

4、主题活动引领发展学生个性,体验成功快乐

一是“风华少年”、“科技小能手” 和“阳光少年”系列活动;二是“三三制学用结合”活动;三是“小组多元合作”活动;四是“五个一”活动;五是“读经典美文、写规范汉字、做少年君子”活动;六是德育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和健康发展搭建了有效平台。我们始终把这些活动的开展坚持正常化,并不断深化和完善。定期搞好活动总结,坚持积累,形成经验与做法。

三、开展新教育实验的初步打算

新教育理念正如三月和煦的春风,在向我们徐徐吹来。作为新教育诸城实验区学校之一的林家村小学,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实验启动前的准备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在营造书香校园的过程中,使每位师生“多一分书卷气”,增强挑战自我的勇气,培养超越自我的精神;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到学有所成,教有所得。依据学校现有优势和这次考察学习的收获,我们计划从如下几个方面突破,为实验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创造佳绩。

(一)健全机制,对新教育实验做到校长关注,分管投入,全体加入。

1、对一把手校长而言,要将新教育实验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关注实验动态,调度解决实验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对分管领导而言,要将新教育实验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天拿出一定时间,了解各实验项目的最新主题帖,了解本校实验教师的参与情况,及时把握第一手的实验情况。

3、对实验教师而言,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学习新教育理论,创新工作做法,积极参加各论坛的研讨活动,把实验工作变成自觉的行动。

(二)出台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大胆开展新教育实验工作。

1、学校新教育实验团队实行动态管理,凡参与新教育实验的教师,在学期末绩效工资考核中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

2、凡有实验成果的教师(能进行晨诵展示汇报、学生有系列完整的读写绘作品、有两万字以上的教学随笔以及与家长学生沟通的记录、能上高效课堂示范课及有与新教育有关的四优作品、论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奖励。

3、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凡在外出学习、培训、观摩的机会,优先给予新教育实验团队的教师。

4、评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各种模范标兵以及职称晋升等,新教育实验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

(三)积极营造书香校园,将晨诵、午读、暮省作为一项制度落实。学校规定每天的具体时间;每周拿出一节综合实践课作为阅读课,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进行指导,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各年级确定晨诵主题,引导学生捐书、购书,开展好书换着读以及班级之间图书漂流,各班在黑板报上开辟“诵读园”、“每周一诗”、“今时推荐”等符合班级特点的栏目,学校开展读书之星评选活动。学校购买《给教师的建议》、《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专著等,鼓励教师到图书室借阅合适的书籍,促进教师专业阅读。

(四)引导教师积极上网写博发帖,与教育大师对话,促进教师专业写作,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要求教师每天上网浏览《与你同行》博客及《教育在线》网站,学校在《教育在线》建立新教育实验主题帖,引导教师积极跟帖、回帖和发表文章。要求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做到每周至少一篇教学随笔,每两周一篇教学反思,让读书、看网、写作成为教师一种生活习惯。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打造学校新教育实验的星光大道。让每块墙壁说话,让每块展牌育人,给学生以教育,给学生以熏陶。

上一篇:钻床夹具设计论文下一篇:地下车库竣工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