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产业支撑,促进城镇化发展(精选7篇)
××镇是潜江西南的门户镇,版图面积155平方公里,在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是全省“楚天杯”明显乡镇,全省百强乡镇。2012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3.5亿元,工业总产值1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2%和11.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亿元;实现综合财政收入77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87元;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
××镇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经济的理念,做到了经济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切实加强城镇规划、完善集镇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等一系列环节着手,实现了城镇化的良性发展。
规划先行,打造区域大镇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蓝图和依据,科学规划决定了城镇化的未来发展空间。根据张金区位、资源、产业等现实状况和优势特色,为充分发掘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镇聘请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潜江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的专家联合对总规进行重新修编,明确了城镇的功能定位,着力把××建设成为××市西南区域的中心镇。在具体城镇规划上,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按照高档次、高标准、高起点规划的总体思路,以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为特色,对区
域规划进行了新一轮修编,勾画出了“一心两带五区六节点”的城镇建设新蓝图。
××镇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与周边五镇四场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西南区域中心已初见雏形。
产业支撑,打造经济强镇
推进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是基础。××镇强化产业支撑,积极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奋力打造美丽乡镇。
——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充分发挥城镇对人员的集聚作用。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做强铝产业:以××铝电为依托,发展铝型材加工企业,促进幸福铝材、澳美型材和粤盛科技扩规,使型材加工能力达到十万吨,产值达二十亿,同时规划建设一个面积5000亩以上的铝材加工基地,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材料和不锈钢市场及加工产业园。以铝产业为带动,上马葛洲坝水泥公司技改扩规项目、邦润新型建材公司加气块蒸压砖项目、福达纸业公司瓦楞纸生产线扩规项目先后完工,以煤炭、水泥及熟料、粉煤灰、氧化铝粉、铝锭铝棒、铝型材等原材料和产品运输为主要业务的顺捷运输、鑫弘物流、安迪贸易等公司逐步壮大,物流运输业不断发展,形成工业与商贸业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做大服装产业,发挥镇内5家规上服装企业龙头作用,以“农民工创业
园”为平台,整合全镇服装企业资源,打造轻纺产业园。此外,××镇采取制定优惠政策、加快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等措施,充分发挥商会的招商引资平台作用,抓住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实施“回归工程”,积极引进一批企业到××落户兴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支持企业健康发展,××镇成功引进中银富登、工行等金融机构设立网点,加强政银、企银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鼓励发放企业贷款,加大信贷额度,促进经济发展。
——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大力推进集约规模经营。土地分散经营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瓶颈,极大限制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普遍推广和应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镇积极引导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优化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农业规模经营,鼓励建设“家庭农场”。组织种养植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以金台寺、五里碑、土地口、泰山垸、高桥、霸城寺、蔡台等村为核心建设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以港誉畜牧为重点整合资源,形成集仔猪销售、饲料供应、规模养殖、集中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养殖产业链,使全镇牲猪养殖扩规上档;以洪发养牛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全镇肉牛养殖;以高口、蔡台等村为重点发展蛋鸭养殖。充分发挥水产资源优势,以农兴水产为龙头,以张金渔场、铁匠沟渔场为基地,对全镇
1.5万亩渔塘进行升级改造,推广白对虾、泥鳅等特色水产养殖,实现水产养殖增产增效。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市场,形成多元化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成立农机互促合作社,不断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强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使传统农业快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功能完善,打造宜居新镇
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提升城镇承载力为重点,加大市政设施工程建设力度,加强集镇管理,完善服务功能,打造宜居新镇。
——提升城镇建管水平。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性工作,是提升城镇形象和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镇按照城镇建设保畅、保洁、保亮“三保”的要求,多方筹措资金改造老城区。安装路灯153盏,拆除旧损花坛50座,修补、拓宽路面11000平米,将集镇三条主干道整体刷黑,并铺设人行道彩板砖。对襄岳线集镇段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车辆过境能力,提升形象。紧紧抓住建设大园区的历史机遇,实施新城区“东扩”。拉大集镇骨架。切实加强城镇的精细化管理,实行集镇全天候保洁,新添置三台垃圾清运车,一台洒水车,三十个封闭式垃圾箱等基础设备,整治“脏乱差”现象,坚决拆除乱搭乱建等违章建筑,规范临街广告牌设置,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加强公共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居民医疗、教育、娱乐等实际问题,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张金中心卫生院投资800余万元新修住院部、公共卫生部、改造门诊大楼,创建省级示范卫生院,极大改善了医疗条件,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小学投资150万元新建教学综合楼,扩大班额,增加功能教室,提升教学硬件水平。先后完成了文化体育服务中心阵地建设、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建设、电信光纤改造等建设,不断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完善城镇服务功能。为改善集镇交通拥堵状况,拟将张金客运站外迁,通过招商引资在原址修建一个商贸综合体,集超市、服装、休闲娱乐场所为一体。为改善夜市经营条件,提高卫生条件,缓解集镇夜间通行压力,我们筹建了夜市广场。为满足过往客人住宿需求,提升接待能力,我们对幸福大酒店进行改造升级,酒店餐饮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建设集高档宾馆、超市、建材市场、农贸市场及商业市场等于一体的综合大市场,紧紧抓住荆石高速公路建设机遇,建设占地一百亩的仓储市场物流中心——大市场,形成以建材、工业原料、装饰、家俱、农机、摩托等销售为中心的产品集散市场。
——优化城镇居住环境。以往的乡镇建设是一户一基的模式,这种模式土地利用率低,环卫管理难度大,配套市政建设任务大,集镇品味形象不高,对居民的吸引力不强,为
此,我们大力推进建设环境优美、物业完备、服务优良的现代居住小区,目前现代小区皓玥新区业已完工,鹏程新都项目已经动工,农民公寓正在筹建当中。同时我们加强提升已建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加大环境整治保护力度,使树更绿,水更清,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1 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其聚集效应使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进入城镇工业从事生产劳动, 一旦人口聚集到城镇, 那么城镇规模也将越来越大。产业在城镇化发展中发挥着动力作用, 是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也是维护城镇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石, 作为推动城镇化的三大动力产业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其发展的本质就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撑, 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都可以得到印证。
1.1 从历史的角度看, 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18世纪从英国发端的工业革命, 使西方城市的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开始从政治中心转向以生产和贸易为主的经济中心, 可以说第一次产业革命拉开世界城市化的序幕, 也是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工业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迫使大量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从事工业生产, 人口的自然聚集也就催生出新兴城镇。随着时间推移, 到了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 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实现了工业化进程。经过两次产业革命, 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从历史角度来看,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促使劳动力、资本等重要的生产要素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 使得城市产生了巨大的集聚力, 尤其在教育、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同时, 城市发展带动了服务业发展, 使第三产业在城市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到了20世纪, 城市化水平因新兴技术的兴起而进一步提高, 这一阶段服务业成为主导性产业。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成为新一轮城镇化发展的动力, 第三产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 不仅能够聚集更多的人口, 而且能够为就业人口提供更加优越的生活及工作条件。
1.2 从现实的角度看, 产业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城镇化质量的高低
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的城市化发展经验, 从中了解到, 要提高农业人口的就业机会, 必须建立高度细化的产业分工, 使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到适合的岗位, 才能实现城市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相反地, 亦可以吸取发展中国家的惨痛教训, 如拉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由于拉美国家城市化率很高, 但缺乏产业支撑, 城市就业岗位不足, 就会出现“有城无市”的现象, 生活窘迫的低收入者只能聚集在城市中的贫民窟, 社会问题频发如失业率升高、犯罪率上升等, 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这也为我国带来相当重要的启示。
由以上两方面可见, 只有产业发展好, 人在其中有活可干并能获得稳定的报酬, 才能进行消费并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生需求, 也才能更好地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2 缺乏产业支撑的城镇化难以为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尤其是最近十五年, 我国城镇化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2012年, 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 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受纳瑟姆曲线的影响, 中国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快速轨道。但目前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城镇发展“空心化”上, 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产业的“空心化”。目前全社会对于产业支撑城镇化的观念已经形成了共识, 为此, 很多的地方政府也在产城融合上做出了努力, 都在推出产业新城、新区项目, 但要辩证地来看这些新城、新区, 因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发展的关键不是城镇数量的增加, 而是城镇质量的提高, 目的在于使城镇居民能够在其中安居乐业。
2.1 缺乏产业支撑, 无法带动城镇就业
城镇化实质上是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那么农业人口进入城镇后首要问题是就业, 就业是生存的根本, 只有解决好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才能更扎实地推进城镇化。近年来, 我国城镇化速度较快, 但产业发展速度无法跟上, 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赶不上城镇新增人口的增长, 这是影响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大问题。有了就业岗位是农业人口留在城镇的前提, 农业转移人口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土地, 更加迫切需要在城镇找到稳定的工作, 没有这个前提就无法实现安居乐业。当然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生存问题, 还需要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这些都涉及产业支撑, 没有产业基础, 城镇化将成为空谈。
2.2 缺乏产业支撑的城镇很容易成为“空城”
改革开放以来, 三大城市群以及很多特区、新区都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深圳、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等为城市群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是, 近几年来, 很多地方政府建设新区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产业, 而是变为实现土地财政的工具。许多地方政府虽然在新城规划和建设过程中, 也考虑到产业承载、人口聚集的功能, 但实际上很多新城、新区建成后产业带动力不强, 无法形成有效的经济中心, 也无法吸引到人、财、力, 就变成了“空城”甚至“鬼城”。目前, “空城”、“鬼城”现象已不容忽视, 大多是由于缺乏产业有力支撑所导致, 从北到南, 从沿海到内地, 从一线城市到小县城都不乏存在。例如, 内蒙古的鄂尔多斯耗巨资打造新城康巴什, 幅员数十平方公里, 规划入住100万人口, 但建成以后只有3万多人入住, 房屋的空置率竟然达到百分之八九十, 新城之所以无法吸引到人口聚集, 我们要深刻认清其根本原因。
2.3 缺乏产业支撑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2012年, 我国三次产业比重为10.1%、45.3%和44.6%, 从这一比重可见, 目前阶段我国依然是以第二产业作为主导型的产业结构。而现代产业经济学理论表明,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对就业的正相关性有显著的作用。当今社会, 国际上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一般都超过了70%, 已很难再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导致这些国家存在比较高的失业率。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 当前的产业结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制造业逐步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产业转型优化升级速度加快, 进一步提高了其就业吸纳能力。从这一角度来看, 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对于城镇化推进有重要作用, 而且事关整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因此, 没有产业的支撑和良性发展, 很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3 提升产业支撑力将助推城镇化发展
面对这种局面,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必须强化产业支撑力在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 要对过去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 必须立足产业这块基石来推动城镇化发展。李克强总理在《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文章中, 提出“城镇化需要不断强化产业支撑”, “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来充实, 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 这些思想无不表明产业支撑对于城镇化的重要性。可以说, 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也是扩大内需的新引擎, 要提升产业支撑作为助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3.1 合理进行产业规划和产业布局
在考虑产业规划和布局时, 每个城镇应该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 有战略地侧重, 避免盲目跟从。规划是一切行动的先导, 新城规划要把产业规划和产业布局作为重点考虑的方面, 本着集约的原则, 用最少的土地实现最大的产出和人口聚集。从未来发展情况来看, 新型城镇化主要通过发展城市群的方式, 为了实现我国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目标, 在规划产业时, 应将其更多地布局于城市群范围内。
3.2 培育有生命力的接续性产业
培育好城市的产业, 关键在于选择好接续性的产业。培育有生命力的接续性产业应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一要明确产业方向。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发展具有带头效应的产业, 同时兼顾当地实际需要和产业基础;鼓励农村剩余人口进城创业, 推动城镇化, 在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 依靠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同步推动。二要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城市产业选择上要有的放矢, 避免盲目发展, 避免追赶潮流发展严重脱离城市实际情况的产业, 而应该有目的地重点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 既能充分发挥城市资源禀赋, 具有城市特色, 树立城市品牌标杆, 又符合产业发展规律。
3.3 要树立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理念
产城一体强调的不是单纯发展产业, 也不是简单“造城”, 而是“以城促产, 以产兴城”。同时也是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的过程, 产城融合的理念可以很好地协调和处理产业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城市发展要以产业为支撑, 防止“空心化”;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依托, 防止“孤岛化”。产城一体也是工业集中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的趋势。特别在建设产业新城时, 要以产业功能来定位, 以城市功能来配套。不能单纯地考虑产业的聚集, 还要考虑到产业聚集与人口聚集实现同步。“空城”就是使人与产业出现分离, 因此,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 新城在规划建设上应更加重视产城一体化问题。产城一体也是统筹城乡到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其目的是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在一个区域内实现工作、娱乐、购物、医疗、教育等需求。产城融合也符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是建设田园城市和现代文明的重要举措。
3.4 通过实体经济夯实城镇化的产业基础
一般理论认为, 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是持续推动城镇化的三大主要动力, 也就意味着夯实城镇化的基础需要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实体产业方面进一步强化。首先是强化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现代农业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一个产业体系, 也是完整的产业链条, 从生产到销售涉及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 就是要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相结合, 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方法加强改造传统的农业, 实现其向高效、集约的现代农业转变。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要通过提高产业效率来加强农业发展, 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可以进城务工, 从而可以为城镇化发展形成助力, 同时现代化农业又能够为城镇提供更充足的粮食产品。从供求关系上来看, 如果能保障物质产品供应, 进一步满足城镇的消费需求, 那么就会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提供充分的农产品保障。其次是强化工业发展的突出作用。因为工业体系是否完善是城镇经济能否良性运转的关键, 发达国家把他们的制造业、纺织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放到发展中国家, 考虑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充足, 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结果却造成“工业空心化”的怪现象, 这也是导致发达国家国内就业岗位不足、失业率攀升等社会性问题的原因所在。因此,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 必须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在城镇就业中的支撑作用, 要在产业选择上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 突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才能为城镇就业提供源泉。最后是强化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服务业是城镇就业的重要方面, 是最大的容纳器,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城市就业的数量和水平。20世纪50年代以来, 以电子信息、计算机等新技术为标志, 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这一阶段也是服务业走向主导产业的新产业结构形态的开端。服务业的发展, 就会带来许多新的就业岗位和机会, 会加快城镇人口聚集, 也会为城镇居民提供舒适的工作条件。生活性和生产性的需求正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源泉, 因此可以看出, 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形态演变与发展, 最终成为了推动城市化历史进程最为重要的力量。
摘要:在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过程中,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变迁的重要反映。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产物, 而产业则是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也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力量,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就不可能有生机和活力。产业会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只有将产业作为内部支撑力才能更好地助推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产业支撑,城镇化
参考文献
[1]曾湘泉, 陈力闻, 杨玉梅.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3 (04) .
[2]汪大海, 周昕皓, 韩天慧, 曾雪寒.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支撑问题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 2013 (08) .
[3]王雪雁.强化产业支撑筑牢城镇化基础[J].新长征, 2013 (09) .
一、坚持规划引领,明晰农业发展思路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从山区农业县的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思维和传统方式,坚持用工业发展的理念来谋划农业,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之路,推动农民增收由依靠传统农业向依靠现代农业转变,由单纯依靠一产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
二、做强特色产业,壮大农民增收支柱
一是狠抓洛牌产业规模扩张。2011年,“洛猪”突破双百万,实现产值7亿元,“洛桑”面积11.6万亩,跻身全省前十位, “洛果(核桃)”发展到45万亩960万株,位居全省第一,“洛烟”面积7.5万亩,产烟叶18.7万担,单产分别位居全省第二和第一,“洛薯”发展到10.7万亩,总产22.7万吨,产值2.2亿元。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坚持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财政资金,以奖补方式大力扶持生猪、核桃、蚕桑、烤烟、薯类、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三是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11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8个,累计达到252个,其中省市级示范合作社17个。同时从资金投入、技术改造、税收减免和贷款贴息等方面落实扶持措施,稳步推进九州缫丝厂、成华公司3万吨马铃薯精淀粉加工、财安公司百万头生猪综合深加工、天玉公司核桃深加工等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基本实现了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企业的目标。四是完善金融保险服务。金融支农力度加大,2011年底“三农”贷款余额16.6亿元,同比增长28.6%,占全部贷款余额的60%。截止目前,投资7750万元的古景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区已全面建成,被列入全省2012年10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鹿池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全面开始规划实施,全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三、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农村发展条件
一是大兴农田水利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1年完成水利投资1.45亿元,同比增长40.8%。建成张坪水库导流洞、临时供水洞等设施。保安、灵口、石门水毁堤防修复工程竣工,修复河堤7.6公里。建成石坡桑坪等78个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6万人饮水困难。全县新修农田1.02万亩,改造提高农田2.1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积各5000亩。二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成天保工程造林、退耕还林造林、一般社会造林7.7万亩,三大战线绿化1494公里,栽植、扦插杨柳1182万株,花果型庭院建设栽植楸树、银杏121.2万株。三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2011年新建沼气池1860口,建成养殖沼气项目和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各10个,全县累计建成沼气池17688口。
四、统筹城乡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推动工业率先发展。坚持工业强县、以工促农不动摇,以实施工业赶超计划为抓手,着力扩总量、调结构、转方式、提效益,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二是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积极实施“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和“雨露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1.7万人次。完善县、镇、村、组四级劳务输出网络,动员县镇干部职工带领农民工外出务工,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2011年全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2 万人,创收7.3亿元 。三是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按照“三位一体”思路,启动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规划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36个,实施移民搬迁3026户,其中10个安置点建成,2139户房屋主体建成,搬迁入住439户。实施扶贫重点村续建项目44个,完成投资1400万元,投放小额到户扶贫贷款、扶贫龙头企业贷款1.2億元。贫困人口人均增收790元。四是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坚持把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移民搬迁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实施,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40%。启动建设新农村示范村15个,完成投资980万元。
五、强化机制保障,激发农村工作合力
一是夯实目标责任。坚持利用年初全县农村工作会等有关会议,与各镇各部门分产业、就重点单项工作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夯实责任。二是坚持抓点示范。对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移民搬迁、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行“抓点示范”制度,把各级领导的责任落实到包工程、包项目、包企业、包镇村、包农户上,聚集力量,重点突破,示范推动。三是严格督查考核。强化对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评比、半年一考核,对连续两次处于末位的,及时约谈主要领导进行问责,评比结果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进一步增强了各镇各部门抓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寿光强化特色产业集群培育 促进工业转调发展
作者: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3年第02期
潍坊寿光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坚持“高端规划、顶层设计、分步实施”的理念,以造纸包装、石油装备、汽车制造、海洋化工、建筑防水等产业为重点,由抓单一的项目向抓产业、培集群转变,真正培育起“龙头强、龙骨壮、规模大、贡献多”的特色产业集群。
一、2013年整体经营情况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建行支行一般性存款余额为15.47亿元,较年初新增4628万元,增速3.08%,其中对公存款39887万元,较年初下降4400万元;贷款本年累计发放3.6亿元,余额43666.08万元(未含公积金委托住房贷款3000万元、信用证683万美元、海外代付229万美元),较年初新增1707.79万元,增速4.07%,高于我行存款增速1个百分点,其中公司类贷款余额39800万元,较年初新增550万元。
除此之外,未纳入人民银行信贷报表统计口径的其他企业融资还有: 1、2013年为锂业股份有限开立信用证用于购买原材料(锂矿石等)68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302万元;
2、为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代付(6个月)22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42万元人民币;
二、2013年支持地方经济的主要措施及作法
2013年,建行支行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人民银行、金融办、银监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认真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克服困难,服务大局,调整贷款结构,在继续加大对县域内大型骨干企业、和民生领域类医院等客户支持的同时,以“金融支持中小企业”为中心,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主要作法是:
1.早安排、早部署、早见效。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短平快”的特点,建行支行在2010年底就制定了2013年中小企业发展计划,确定了目标客户对象,开展了“迅雷”调查行动,由行领导带队将公司条线、风险条线人员混编成三组,对辖内的中小企业进行了走访和摸排,初步确定了中小企业客户贷款培育对象;同时与县经信局联合召开了银政企联谊座谈会,向有关企业介绍了建行的中小企业政策和信贷产品,相关客户提出了其自身需求和相关问题,通过银政企三方面对面交流,沟通了信息,消除了企业的疑虑,为银企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如通过走访和座谈,支行筛选了金皇乐爽鹿业有限公司、民建饲料有限公司、科宇服饰有限公司等12个客户作为目标发展客户和培育对象。2.领导带头、高层决策,再寻商机。在初步确立了中小企业客户发展目标对象后,支行及时向市分行领导进行了汇报,已求得上级行领导的支持。对此建行市分行领导高度重视,身先士卒,轻车简从,带队对支行的小企业客户进行了实地调研。如市分行一把手罗德发行长在听取了支行的汇报后,便亲自到支行,实地走访了美丰工业园区、银华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洪城新区等企业,在对相关企业考察后,现场决策,对部分客户的资金需求作出了答复,对支行提出了明确要求。
3.整合资源,统一调配,高效为企业服务。针对支行对中小企业服务客户经理缺乏的现状,新增小企业客户经理一人,同时支行从创建活动出发,在人员缺乏的情况下,整合资源,将公司大客户经理、风险经理与小客户经理一道,纳入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团队,对筛选的中小企业贷款分组作业、统一审核,有效的提高了申报效率,得到企业的好评。仅2013年一季度支行上报省分行准入客户5户,获批3户,实现新增投放1200万元,为创建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4.适时调整信贷结构,有保有压、有进有退,实现中小企业贷款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创建质量。针对中小企业经营情况变化快、风险想对较大的特点,支行以区域、行业、产品、客户等多维资产组合管理,做好行业细分与区域比较优势的结合、客户需求与产品组合安排的结合、业务综合收益与客户风险状况的结合;加强监测考核,实施资产组合结构管控,不断优化小企业信贷结构,实行“一户一策”,确保贷款质量。2013年,支行在加大对部分优质中小客户信贷扶持的同时,对部分存在风险隐患或不符合信贷管理要求的客户实行了退出机制,全年共退出客户3户,贷款金额1430万元。
三、支持地方经济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支行面对大型企业“金融脱媒”的现状,积极开阔思路,调整信贷结构。2013年针对舍得曲酒股份有限公司贷款减少6000万元的严峻形势,支行积极应对,确立了“金融支持中小企业”为思路的路子,认真贯彻落实信贷政策,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以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加大有效信贷投入为目的,取得了较好成绩。近年来支行中小企业客户数、贷款额均大幅增长,2010年支行较2009年新增小企业贷款客户6户,新增贷款额3430万元;2013年较2010年新增客户7户,新增贷款3990万元(以上数据未含退出客户3户,退出金额1430万元),截至2013年12月末,支行小企业贷款客户数12户(其中:含2户审批通过,未放款客户),贷款余额8250万元。实行了中小企业贷款快速、健康发展;同时支行,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服务中小企业为出发点,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县金融办组织的金融机构服务水平测评中,取得服务质量、服务技能、服务效率、服务态度四项全部第一的成绩,赢得了广大中小企业客户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赞誉,同时原支行行长鲍勇同志也评选为县委、县政府表彰的金融系统先进个人。
四、典型案例
支行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过程中,以客户需求为出发,急为企业所急,想为企业着想,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赞誉。如:省明塬机械有限公司系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公司以研发、生产、销售液压破碎锤为主,该公司于2010年8月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投资8000万元新建5000台液压破碎锤/年,公司在成立之初由于基建开发商未履行全垫资的承诺,导致其流动资金暂时紧张,投产期延后。该公司在向他行申请贷款未果的情况下,找到建行,建行对此高度重视,行领导亲自考查该公司并与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座谈,在项目尚未投产的情况下作出准确研判,特事特办;支行在积极申报的同时,针对该公司系新建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尚未办妥无抵押资产的情况,积极为该公司联系担保公司,解决了贷款过程中的担保问题,在该公司获省分行准入的当日,便完成申报文件,次日便得到市分行对该公司800万元授信批复。从该公司向我行申请贷款到发放贷款完毕,前后仅10余天,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该公司项目也按期投产,建行的行为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赞誉,目前该公司经营正常,产销两旺。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建行支行在支持地方经济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受县内重点企业贷款减少影响,(2013年减少贷款6000万元、公司水电固定资产贷款分年还款700万元合计6700万元)支行贷款增幅和增长额度不大,受建行信贷政策的影响,对农户小额贷款及以房屋产权为抵押的个人类贷款暂不能办理,使我行贷款增长点较少;
2.受市分行“斯来福”事件的影响,从2013年9月起,省分行暂停分行(含)的小企业贷款新增业务,致使我行下半年无贷款新增,其中已准入、审批通过的2户,1100万元贷款亦暂不发放。目前,斯来福公司的不良贷款已移交,2012年省分行将对分行开放小企业贷款新增业务;
3.客户需求与建行信贷管理政策之间存在矛盾。如建行对行业的选择上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县内部分有需求的客户不符合建行政策要求;
4.对中小企业客户的服务手段和渠道需进一步加强,金融创新有待进一步提高。2012工作安排的初步思路
虽然我行2013年贷款新增不理想,但我们对全县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对信贷业务的发展充满信心,也请县委县府相信我行强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决心和努力。
1、继续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1).我们坚信,“发展有风险,但不发展就会有危险”。坚定贷款投放是第一要务的工作思路,加强与县委县府和省、市分行的请示汇报,争取对项目的支持和信贷规模倾斜。
(2).加大力度,支持地方重大项目建设。对全县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密切跟踪进度安排,及时主动提供信贷服务,积极争取上级行支持。
(3).对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企业如舍得、电力等,协调解决好信贷规模等关键事宜,大力支持其壮大发展。对涉及社会民生的学校、医院给予资金支持,支持其有效改善就医环境和就学环境。
(4).在支持小企业发展上,遇到的困难是暂时的,目前在市分行的积极努力下已得到有效解决,对此,我行将继续坚持以发展中小企业为中心的思路和决心,对小企业要“弯下腰”,“倾注真情”,建立“痛感机制”,做小企业的“贴心人”。我行已确定2012年将新增对5-10户小企业进行贷款投放5000万元-1亿元,真心实意地帮助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5)继续做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优选项目楼盘,2012年拟投放个人住房贷款5000万元。(6)加大对文化产业的研判力度,找准信贷切入点,有效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7)继续主动在前期嵌入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为招商引资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争取上级行支持,开通个人助业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贷款品种,继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提升内部核心竞争力,以公平、公正的手段参与市场竞争。
3、加强安全运营,防止事故、案件的发生。
4、全力以赴为政府、企业和市民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履行好建设银行作为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
为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和部署,2013年12月30日召开了县金融工作座谈会,此次会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必将进一步提高我县金融服务地方、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建行支行2013年金融支持地方经济方面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2013年整体经营情况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建行支行一般性存款余额为15.47亿元,较年初新增4628万元,增速3.08%,其中对公存款39887万元,较年初下降4400万元;贷款本年累计发放3.6亿元,余额43666.08万元(未含公积金委托住房贷款3000万元、信用证683万美元、海外代付229万美元),较年初新增1707.79万元,增速4.07%,高于我行存款增速1个百分点,其中公司类贷款余额39800万元,较年初新增550万元。
除此之外,未纳入人民银行信贷报表统计口径的其他企业融资还有: 1、2013年为锂业股份有限开立信用证用于购买原材料(锂矿石等)68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302万元;
2、为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代付(6个月)22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42万元人民币;
二、2013年支持地方经济的主要措施及作法
2013年,建行支行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人民银行、金融办、银监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认真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克服困难,服务大局,调整贷款结构,在继续加大对县域内大型骨干企业、和民生领域类医院等客户支持的同时,以“金融支持中小企业”为中心,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主要作法是:
1.早安排、早部署、早见效。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短平快”的特点,建行支行在2010年底就制定了2013年中小企业发展计划,确定了目标客户对象,开展了“迅雷”调查行动,由行领导带队将公司条线、风险条线人员混编成三组,对辖内的中小企业进行了走访和摸排,初步确定了中小企业客户贷款培育对象;同时与县经信局联合召开了银政企联谊座谈会,向有关企业介绍了建行的中小企业政策和信贷产品,相关客户提出了其自身需求和相关问题,通过银政企三方面对面交流,沟通了信息,消除了企业的疑虑,为银企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如通过走访和座谈,支行筛选了金皇乐爽鹿业有限公司、民建饲料有限公司、科宇服饰有限公司等12个客户作为目标发展客户和培育对象。
2.领导带头、高层决策,再寻商机。在初步确立了中小企业客户发展目标对象后,支行及时向市分行领导进行了汇报,已求得上级行领导的支持。对此建行市分行领导高度重视,身先士卒,轻车简从,带队对支行的小企业客户进行了实地调研。如市分行一把手罗德发行长在听取了支行的汇报后,便亲自到支行,实地走访了美丰工业园区、银华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洪城新区等企业,在对相关企业考察后,现场决策,对部分客户的资金需求作出了答复,对支行提出了明确要求。3.整合资源,统一调配,高效为企业服务。针对支行对中小企业服务客户经理缺乏的现状,新增小企业客户经理一人,同时支行从创建活动出发,在人员缺乏的情况下,整合资源,将公司大客户经理、风险经理与小客户经理一道,纳入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团队,对筛选的中小企业贷款分组作业、统一审核,有效的提高了申报效率,得到企业的好评。仅2013年一季度支行上报省分行准入客户5户,获批3户,实现新增投放1200万元,为创建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4.适时调整信贷结构,有保有压、有进有退,实现中小企业贷款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创建质量。针对中小企业经营情况变化快、风险想对较大的特点,支行以区域、行业、产品、客户等多维资产组合管理,做好行业细分与区域比较优势的结合、客户需求与产品组合安排的结合、业务综合收益与客户风险状况的结合;加强监测考核,实施资产组合结构管控,不断优化小企业信贷结构,实行“一户一策”,确保贷款质量。2013年,支行在加大对部分优质中小客户信贷扶持的同时,对部分存在风险隐患或不符合信贷管理要求的客户实行了退出机制,全年共退出客户3户,贷款金额1430万元。
三、支持地方经济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支行面对大型企业“金融脱媒”的现状,积极开阔思路,调整信贷结构。2013年针对舍得曲酒股份有限公司贷款减少6000万元的严峻形势,支行积极应对,确立了“金融支持中小企业”为思路的路子,认真贯彻落实信贷政策,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以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加大有效信贷投入为目的,取得了较好成绩。近年来支行中小企业客户数、贷款额均大幅增长,2010年支行较2009年新增小企业贷款客户6户,新增贷款额3430万元;2013年较2010年新增客户7户,新增贷款3990万元(以上数据未含退出客户3户,退出金额1430万元),截至2013年12月末,支行小企业贷款客户数12户(其中:含2户审批通过,未放款客户),贷款余额8250万元。实行了中小企业贷款快速、健康发展;同时支行,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服务中小企业为出发点,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县金融办组织的金融机构服务水平测评中,取得服务质量、服务技能、服务效率、服务态度四项全部第一的成绩,赢得了广大中小企业客户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赞誉,同时原支行行长鲍勇同志也评选为县委、县政府表彰的金融系统先进个人。
四、典型案例
支行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过程中,以客户需求为出发,急为企业所急,想为企业着想,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赞誉。如:省明塬机械有限公司系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公司以研发、生产、销售液压破碎锤为主,该公司于2010年8月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投资8000万元新建5000台液压破碎锤/年,公司在成立之初由于基建开发商未履行全垫资的承诺,导致其流动资金暂时紧张,投产期延后。该公司在向他行申请贷款未果的情况下,找到建行,建行对此高度重视,行领导亲自考查该公司并与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座谈,在项目尚未投产的情况下作出准确研判,特事特办;支行在积极申报的同时,针对该公司系新建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尚未办妥无抵押资产的情况,积极为该公司联系担保公司,解决了贷款过程中的担保问题,在该公司获省分行准入的当日,便完成申报文件,次日便得到市分行对该公司800万元授信批复。从该公司向我行申请贷款到发放贷款完毕,前后仅10余天,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该公司项目也按期投产,建行的行为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赞誉,目前该公司经营正常,产销两旺。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建行支行在支持地方经济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受县内重点企业贷款减少影响,(2013年减少贷款6000万元、公司水电固定资产贷款分年还款700万元合计6700万元)支行贷款增幅和增长额度不大,受建行信贷政策的影响,对农户小额贷款及以房屋产权为抵押的个人类贷款暂不能办理,使我行贷款增长点较少;
2.受市分行“斯来福”事件的影响,从2013年9月起,省分行暂停分行(含)的小企业贷款新增业务,致使我行下半年无贷款新增,其中已准入、审批通过的2户,1100万元贷款亦暂不发放。目前,斯来福公司的不良贷款已移交,2012年省分行将对分行开放小企业贷款新增业务;
3.客户需求与建行信贷管理政策之间存在矛盾。如建行对行业的选择上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县内部分有需求的客户不符合建行政策要求;
4.对中小企业客户的服务手段和渠道需进一步加强,金融创新有待进一步提高。2012工作安排的初步思路
虽然我行2013年贷款新增不理想,但我们对全县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对信贷业务的发展充满信心,也请县委县府相信我行强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决心和努力。
1、继续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1).我们坚信,“发展有风险,但不发展就会有危险”。坚定贷款投放是第一要务的工作思路,加强与县委县府和省、市分行的请示汇报,争取对项目的支持和信贷规模倾斜。
(2).加大力度,支持地方重大项目建设。对全县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密切跟踪进度安排,及时主动提供信贷服务,积极争取上级行支持。(3).对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企业如舍得、电力等,协调解决好信贷规模等关键事宜,大力支持其壮大发展。对涉及社会民生的学校、医院给予资金支持,支持其有效改善就医环境和就学环境。
(4).在支持小企业发展上,遇到的困难是暂时的,目前在市分行的积极努力下已得到有效解决,对此,我行将继续坚持以发展中小企业为中心的思路和决心,对小企业要“弯下腰”,“倾注真情”,建立“痛感机制”,做小企业的“贴心人”。我行已确定2012年将新增对5-10户小企业进行贷款投放5000万元-1亿元,真心实意地帮助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5)继续做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优选项目楼盘,2012年拟投放个人住房贷款5000万元。(6)加大对文化产业的研判力度,找准信贷切入点,有效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7)继续主动在前期嵌入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为招商引资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争取上级行支持,开通个人助业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贷款品种,继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提升内部核心竞争力,以公平、公正的手段参与市场竞争。
3、加强安全运营,防止事故、案件的发生。
一:勤学习,努力提升员工素质,打造学习型班组
为了适应公司的快速发展,每个员工都要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不断的学习:一是严格理论学习制度,不断加强对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认清新形势,了解客户需要,了解公司发展近况,增强理论政策水平和创新进取知识;二是加强专业技术学习,在工作中边干边总结,摸索出一系列利于生产的经验,并在工作中进行推广。作为班长有责任带领大家学习钻研技术;作为技术高手有义务培养技术骨干,出于这样的认识,班组实行师带徒把技术好的和技术差的分在一组,使技术好的带动技术差的最终达到岗位要求,在班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全班成员个个能够熟练操作,独挡一面。二:提高安全认识,加强日常管理
安全管理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效益。因此我们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每天利用班前会和周四例会讲解安全知识,并每天对安全隐患及时排察,有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班组无安
全事故发生。
三:强化产品过程控制,树立班组产品优质品牌
产品质量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作为产品生产的重要工序,担负着产品质量的双重责任。一方面要保证月产的最大化,;一方面又要保证质量的最优化,在生产中班组成员严格遵守工艺操作,并在转号过程中,严格执行手指口述,使得几年来无一例插错管道现象发生,避免了质量事故的发生。在日常生产中,每个员工都始终谨记“质量就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的质量理念,严把质量关,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使产量最大化,月月都有所提高。四:细致落实民主管理,打造一支和谐班组
在注重开展各项生产工作的同时,班组非常注重实施人文管理,合理利用“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分配机制,并保证每月班务公开,并始终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受到职工一致好评,在人员管理上,更多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团队的力量,始终将提高班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重点来抓,大家平时都互帮互助,对工作、生活上有困难的职工,大家都主动伸出爱心之手进行帮助,使其感到家庭的温暖,因为班组成员皆为女性,在平时大家亲如姐妹,在生活上有什么烦心事也愿意在一起唠唠,让大家出主意,在大家唠过后所有烦事也都烟消云散了,不把烦事带到工作中去。
在生产中,大家都愿意把自已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讲
出来,供大家分享,使得班组成员在技术都不断提高。
目前,班组成员围绕在班组长周围,团结一心,和谐向上,积极营造学习先进,尊重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把劳动创造的壮美旋律融入“我们把不懈的追求谱写在蓝天上,我们把阳光的基业铭刻在大地上”这一激昂的大合唱中,不断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为易成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共同谱写百亿易成跨越的新篇章。
微粉二厂一车间
关键词:区域特色审计,产业集群,PM2.5,亩产强度
一、问题的提出
毫无疑问, 审计与会计一样, 是一门应用学科。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 经济发展程度对会计的影响如此, 对审计亦如此。中国会计的发展趋势是与国际会计日益趋同, 但缘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之争是各国利益之争, 在当前全球会计趋同的潮流下, 每个主权国家都希望能够保持本国特色。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阶段性、复杂性和不平衡性, 决定了趋同只能是一种渐进的趋势, 在很长的时间内存异将是一个客观事实。
中国的会计改革应从中国传统的思想精粹中汲取营养和精华, 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 将之作为当前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 并在将来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争取更多的发言权, 而不是听任以“趋同”为标准, 用IASB、FASB等的标准统一天下, 强求接轨, 进而牺牲本国利益。国与国之间如此, 那么国内各地区之间是否也可以参考这个思路?
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是, 国内一些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之大已经丝毫不亚于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根据经济越发展, 会计 (审计) 越重要的思路, 笔者提出如下命题:构建符合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审计新体系, 强化区域特色审计实践正当其时。
二、建立区域特色审计体系的切入点
要建立区域特色审计体系, 首先要进行区域经济产业集群的分析与审计比较指标的设计。2012年6月27日,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 为促进落实国家有关土地和资源环境保护政策, 对11个省市2009年至2010年土地管理及土地出让收入等资金征收使用情况、环境保护领域利用国外贷款项目绩效状况进行了审计, 还关注了重要资源能源开发利用等情况。一些企业落实节能减排要求不到位, 执行“三重一大” (即: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决策制度也不够严格。
从审计报告披露的内容来看, 十年前的审计工作报告与今天的审计工作报告相比有了一些变化。从着重关注经济指标逐渐开始关注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性问题指标, 这是一个进步。对于审计风暴, 大众对它的态度, 从审美到审丑再到今天的审丑疲劳, 除了老问题审计“只管开处方, 不能动手术”之外, 笔者以为, 大众的关注重心有所偏移, 大家也开始更为关注一些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同样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 诸如PM2.5问题。
PM即颗粒物, 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平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物的含量, 这个值越高, 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2010年9月22日, 美国太空总署公布了卫星检测全球空气质量的PM2.5数值图 (2001~2006年) 。PM2.5小于10为安全值。中国空气质量全球最差, 中国东部尤其严重, PM2.5超过50接近80。PM2.5指标近期来日益受到国内人士的重视, 我们审计人员也可以加以利用。以浙江杭州市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该开发区三年行动计划 (2012~2014年) 指出, 要构筑现代产业集群, 努力打造1个“千亿级” (汽车产业) 、2个“五百亿级” (电子信息、食品饮料产业) 、3个“百亿级” (生物医药、新兴产业、精细化工) 产业, 实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这些产业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有些产业的经济前景确实看好,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大, 但是相应的, 这些产业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可能更为严重, 也就是说, 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极大, 通过PM2.5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这种负面影响。
此外, 有关研究表明:中国的GDP每增长1%, 用地量为日本的8倍, 单位能耗亦长期是日本的8倍左右。如何在可持续增长目标下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更值得我们深思。
审计发展到今天, 我们不仅仅要审计经济问题, 还要审计当前的重大社会问题, 这就是笔者提出的符合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布局与发展的特色审计。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都与经济和社会对该学科的需求密切相关。在这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笔者认为, 考虑符合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布局与发展的特色审计体系的建立, 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1. 必须强调可比性。
(1) 要强调自身的纵向对比。也就是说, 首先要强调的是本区域内的各指标对比。以杭州市为例, 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不同类型的开发区, 我们在设计指标时, 肯定要考虑它们的性质不同, 引入企业的类型不同, 因而在一些即使是相同指标的对比上, 可能也不具有可比性, 或者说, 具有较小的比较价值。同时, 以某个具体的指标而言, 比如亩产强度指标, 又可以细分为亩产销售额、亩产投资额、亩产税收等指标。在开发区发展的不同阶段, 还要重视不同指标的对比:在初创期, 要强调的是亩产投资额, 在成长期, 要强调的是亩产销售额与亩产税收等指标, 不同指标增加的幅度、增加的意义都是不同的。
(2) 要强调与其他经济区域的横向可比。比如, 在商务部关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综合指数438.60分在53家被考评开发区中首次名列第十, 排名前十名依次是天津、苏州工业园、广州、昆山、青岛、烟台、北京、大连、漕河泾、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就具有很高的可比性, 当然其他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不是说就与这些国家级的开发区没有可比性, 而是比较的价值相对较低。
同时, 在某些指标的设计上, 要考虑到近年审计中发现的一些新情况:如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普遍变相减免或返还财政性收入, 这不利于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此, 应组织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清理规范, 或者在指标比较之前, 先调整这些不可比因素。
(3) 需要对本特色区域的经济产业集群辩证地进行分析。这个分析包括: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支柱发展产业、产业的相关性、相比较区域的发展时期等等, 这些分析更加有利于对本区域内相关指标的数据分析与判断, 从而更加有利于对本区域的发展提出可供决策层参考的意见与建议。同时, 还应该从区域内比较引申到区域外比较, 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更应该开阔视野, 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 应与国外同类型经济区域的相同指标进行比较。
2. 要突出新指标设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如上文所述, 单纯的经济发展或者说经济发展优先论 (环境可以先破坏后治理) 等论调已经开始不为大众和相关研究者所认可。当然, 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在指标设计与选择上, 我们既要设计诸如亩产强度、科研开发投入与产出比例等经济指标, 又要考虑PM2.5、土地使用量、节能减排 (单位能耗) 等环保指标。加强审计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发挥整体合力, 当然, 这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集群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提出适合本区域的目标。确定相关政策当然包括审计重点的选择, 增强政策措施的协调性、配套性和可操作性, 使各项政策互为补充、有机衔接。至于相关主管或者国家职能部门, 应该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平台, 加强资源整合, 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切实增强不同区域有关审计指标比较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3. 要逐步建立不同审计指标的标准值。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不能厚此而薄彼。在改革初期, 我们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 自下而上, 敢闯敢干, 许多地区走出了改革开放的繁荣之路, 但也有的地方思想不够解放, 错过了时机, 改革到了今天这个阶段, 再单纯凭着一股闯劲, 恐怕只会南辕北辙, 事与愿违。现在很多事情必须自上而下, 凭借先进科学的顶层设计,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避免走弯路, 这才是正确的发展之路。这就是初创期与发展期的不同道路, 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到具有区域特征的特色审计体系的建立, 因为目前尚处于初创期, 所以可以自下而上, 在发达地区先行试点, 摸索经验, 再逐步推广。
当然, 作为先行先试的地区, 作为地区的顶层设计, 要把问题尽量考虑得仔细周全, 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应强调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 通过初期不同区域指标数据, 确定一个标准值, 通过标准值的比较, 进而判断各区域指标数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比如在前文提到的十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亩产投资分别是什么水平, 取一个平均数 (或最低值) , 作为一个标志值, 作为其他同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标杆, 是超过它还是低于它, 通过观察超过或低于的幅度就可以比较科学、合理地判断该区域的发展水平。通过这种标杆的设立, 可以让其他地区“赶有目标, 超有对象”, 逐步缩小不同区域标准的地区差异, 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区域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建立稳定的投资机制,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制度的衔接和逐步完善。
第二, 这个标准值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盲目地不顾实际地设立高标准的标准值肯定是不合适的, 如果大家都做不到, 恐怕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因此不同阶段应该设置不同的标准, 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务实选择。
三、区域特色审计的功能与作用
通过审计指标的比较, 各不同的管理层级就可以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当然比较也分三个方面:与自己比较、与自身所在区域其他产业相比较以及与区域外的对比。
1. 在与自己的比较中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
这个层面的审计指标比较可以是本区域的历年数据比较, 也可以是本区域内某个产业或某个企业的自身历年数据比较。近几年来, 浙江经济明显呈现出集群化趋势, 即出现了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 如诸暨市大唐镇的袜子、山下湖镇的珍珠、浦江的水晶、永康的小五金等等, 集聚效应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单位成本, 竞争优势明显。但从自身的比较来看, 由于周边区域竞争愈来愈激烈, 某些指标如单位产品利润率越来越低, 如何继续发挥优势并进一步扩大优势, 就得另辟蹊径了。
2. 在与本区域内其他企业或产业相比较中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
这个层面的审计指标比较可以给决策层的产业发展规划或者企业引进提供依据。如浙江省杭州市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三年要构筑现代产业集群, 努力打造汽车、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产业, 这些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亩产销售额、亩产投资额、亩产税收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是截然不同的, 有的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那么在土地可供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 在确保PM2.5小于75 (举例) 的压力下, 对这些产业与企业的审计结果首先可能会影响行政管理当局对企业的奖惩力度, 其次可能更会影响对招商引资的具体产业与企业的选择结果。
3. 在与区域外的对比中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
同样是亩产销售额、亩产投资额或者亩产税收指标, 在前述的相关主管或者国家职能部门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上, 不同区域之间的对比分析有助于了解本区域所处的地位以及可供改进的空间, 从而对本区域的优势发展产业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 就在于义乌没有孤立地搞专业市场建设, 而是在推进“兴商建市”的同时, 充分发挥商贸资本雄厚、市场信息灵敏、经商人才众多等优势, 积极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策略, 引导商业资本向工业扩展, 大力发展与专业市场关联度密切的小商品加工业, 推进工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 形成了与专业市场紧密联动的工业产业体系, 构筑了小商品、大世界、小企业、大集群、小产业、大市场的工业发展格局, 推动小商品集散中心进一步向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的方向发展。
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功崛起, 全国各地竞相仿效。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巨大型的区域性大型市场。在很多指标上直逼义乌, 但是义乌市场的先行之利, 以及随之形成的良好的组织价值链, 是众多仿效者在短期内难以撼动的。其他市场有必要逐步积累, 各个击破, 分步赶超, 有些原来的劣势就有可能转化为优势, 或者至少使这种差距逐渐缩小。
综上所述, 只有不断加强区域特色审计的理论建设与实践检验, 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不断创新, 具有自身的特色, 真正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审计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12-06-27
[2].白岩松.审计:还是老面孔, 还是老问题.央视《新闻1+1》, 2012-06-28
[3].陈伯庚.论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创新.上海土地, 2011;3
【强化产业支撑,促进城镇化发展】推荐阅读:
强化质量管理促进企业发展07-16
强化发展战略管理促进企业长远发展10-23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05-24
强化制度执行 促进廉洁自律07-05
强化工会组织建设推进学校和谐发展探讨09-18
做活做强农业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06-2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07-07
发展特色蔬菜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10-25
珠海产业发展05-31
合肥产业发展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