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教学反思1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1(精选11篇)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1 篇1

欧姆定律这一节课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的导出以及对它内容的理解。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所以在我进行讲授新课之前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的教学内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然后重新给出上一节课的实验数据表格,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结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的内容。再根据内容给出表达式I=U/R.。这节课对欧姆定律的应用和进行练习前先给学生做好准备工作:

1、明确公式中各符号所代表的物理量是谁及其单位是什么。2、重新回顾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这样使学生在练习时知道如何思考,更节省时间,使后面的内容安排上不过于紧张。在例题讲解和学生练习过程中,还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欧姆定律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例如,在应用时,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三个物理量,必须满足同一性等相关问题。并要求要有完整的计算步骤。基本上来讲,本节课三个班完全都是按照预计的去完成,在八二班上的时候,学生参与意识不强,上课回答不积极,所以课的效果有点平淡,同样的课,在一、三班就不同,一、三班的学生已渐渐适应了新课的变化,能够积极投身于课堂中,思维比较活跃,在谈到电流形成的原因时,余镇塔把电流和生物上的生长素做了对比,不论这种对比有没有道理,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放开想问题。对于如何测车的流量,学生考虑的比较全面。这不全是因为这两个班的学生比较好的缘故——上课的积极状态与学习好坏没有太大的关系,八二班之所以这样是与我们长期的被动式教学模式有关,要改变这种现象,可以从两上方面入手,一是鼓励,多给那些平时不回答问题的学生表达的机会,二是让学生在课前(回答前)做充分的准备,只有心中有了底,才敢站起来。但总的来讲,不知道学生是怎么感觉的,我觉得课没有新意,有一种模式化的感觉,可能是课堂新教学的新鲜感已渐渐淡化的缘故,对于我来讲,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模式就是用来打破的,可能打破它为时尚早,但这是迟早的事。然而,突破口在哪里?下一个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课的目标定位在知识上,再好的课层次也不会很高,用知识去培养学生,发展学生,锻练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学知识,这才是正确的道路。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可能下一步的出路也就在这里。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二:

《欧姆定律》分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在上节课已经进行同一导体两端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验后进行,重点在培养学生自己得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并理解三个公式的物理意义,教师要注意引导,还要注意对欧姆定律建立的讲解,增加学生的物理学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欧姆定律(初中学习的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欧姆定律是电和磁一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自然科学》中重点内容之一。欧姆定律这节课特点是,十分重视科学方法教育,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了解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提出实验,通过做实验和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了基础。

在本节课中,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从而得出欧姆定律。虽然,这样安排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发挥得比较好,但演示实验可见度不大,学生动手参与率不高,学生主体作用也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另一方面,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具备做此实验的基本技能。因此,本节课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实验,对欧姆定律有了感性认识。然后由各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并交流探究成果,及时调控矫正,这一环节的操作要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其目的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反馈,对学生参与实验的态度和效果进行考证。

本节课的设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诸如:教学内容有点繁琐,没有给学生充分自由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的科学探究有效性不高,有点照本宣科,还有欧姆定律的计算还有待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三: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安排学生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去发现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从而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欧姆定律。实验中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在以前的基础上更加熟练地连接电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一种科学探究能力。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的数据并不是很准确,不能一下子得到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的关系,但是教师可以从他们的错误数据中,找到他们实验操作的错误或不妥,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解决问题,这对他们以后在解题中遇到电路故障题就比较容易解决。通过实验,本课重点即欧姆定律的内容不是老师强加到学生脑中,而是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在一定思考和推理情况下学到知识,因此这种教学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老师该讲的还是要讲,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

掌握本课的知识。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四:

课前:期待——课改在我心中是坚定的。本学期,“教学评”的思想给我们课改的道路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清楚如何上有效的课堂。在做教学设计之前,我反复的问了自己几个问题:教学评的一致性是什么意思?教学评价到底是什么?如何制定?最后我的理解是:“一致性”是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始终围绕目标进行,即避免教师在课堂上的随意性、盲目性。而教学评价则是确定学生有没有学会的依据。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是指导学生思考。

据此我精心准备了一节九年级的复习课——《欧姆定律》。

本章内容在课标中是要求是理解,也就是最高层次,因此也是各种考试的考点。从知识结构上来说,本章又是对电学基本知识的综合复习。知识点琐碎且互相联系。对学生来说,既不好记全,又容易记混。关键在综合复习之后如何把已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现阶段学生的难点。

结合同备课组教师的意见,我们将目标定位3条:

1、通过复习欧姆定律,用公式熟练进行计算;

2、通过复习用伏安法测电阻,会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复习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进行相关的综合计算。教师的引导以问题式呈现。每当学生要回答问题是,我都针对问题的回答是否准确给出的评价标准。每个大块的知识点复习完都会有一道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联系结合。教学设计做完之后,我很兴奋。自信这样的课一定能让学生受益,又能让听课教师赞赏。随后又依据教学设计精心制作了课件和学案辅助课堂。信心满满的等待着周三下午的到来。

课中:引入——目标——问题——标准——学生回答——同学评价——练习——学生评价,课堂在顺利的进行。但是这种顺利却给我一种难受的感觉。然而就连这种顺利也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在目标2的第2个活动中就打住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回忆不起来,知识的不熟练导致知识之间的联系不清楚,以至于在练习中,作为题目铺垫的简单题目学生感到无趣,而知识提升部分又不会做。整体的课堂是死板生硬。我的激情在一点点的衰减,沮丧、烦恼随之在增加。最后,课堂检测的练习也没有完成。

课后: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学生的基础太差,没能跟上我的步调。反过来也就是说,我没有充分考虑学情,课堂环节不够优化,没有调动学生的思维,引起思想的碰撞,老师始终在牵着学生向前走,没有主动性,自然也就毫无兴趣可言。老师累,学生更累。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能有效,怎样设计教学环节才更优化呢?课后课改小组教师的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毛校长在会后又一个一个环节的点拨使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为什么课堂上学生死板,是因为老师没有把学生调动起来,是因为老师把课堂环节分割的太碎,就像一个馒头,你老师已经把他嚼成碎块了,学生吃起来必然是无味的。若是针对目标提出一个主问题,放手让学生围绕问题,依据课本,结合小组研讨,这样的课堂是否就恢复了生气。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所有的环节老师都死死的扣在自己的手中,没有放给学生,不相信学生。原因在于没有始终以学生为本分析学情,造成教学设计与学生脱节。所以这样设计出来的课堂定然是空中楼阁,甚至可以说是无效的。

收获:

1、通过用教学评一致性的思想来设计教学可以使目的更明确,规避随意、盲目性。加强目标意识、时间意识,教学目标不要面面俱到,而要有重点有突破。课堂环节不再啰里啰嗦,而要紧扣目标。

2、想要课堂高效,首先要有效,而有效的前提是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奋点,不仅要让学生想学,还能学得会。

3、复习课应该是知识打包的过程,充分讨论知识点之间的练习,达到以点到面,继而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1 篇2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能有效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问题;

(3) 知道实验推理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 通过理想条件下的推理, 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合作实验中,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了解科学进步的漫长、艰难的历程, 鼓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

◆教学过程:

一、玩中导入, 激发探索

师:今天请同学们在座位上弹玻璃球好吗?

生:桌子上怎么可以玩?

师 (故作惊讶) :怎么不可以玩呢?

生:桌子太小, 桌面还太滑!

师:“太滑”会影响什么因素?“桌子太小”有什么样的后果?

生:因为桌面太滑摩擦力小, 玻璃球滚动的距离远。桌子太小, 玻璃球很容易滚下桌子。

师:那玻璃球滚动的距离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摩擦力?

生:跟弹出去玻璃球的力有关。

师:那我们做实验来讨论吧。先设计一个弹出去的玻璃球与摩擦力有关的实验吧。告诉我你们还需要什么实验器材?

生:用布或者毛巾等。

师:我看行, 我给你们准备了毛巾和布。

生:老师, 我们组在做实验时, 弹出去玻璃球的力总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实验得出距离的远近跟摩擦力有关, 但是没有达到你说的要用科学的控制变量法。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实验有点不科学。

二、重点探究, 明确方法

师:这位同学的问题发现的好。我们说物体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 其实我们今天研究的是“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个玻璃球运动到底用什么维持呢?

2 000多年前,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 如果一个物体持续运动, 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销, 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也就是说“运动要靠力来维持”。而近代物理实验科学家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 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请各组组长领实验器材, 多媒体展示实验原理。请同学们做。

师:大家看过实验课件后, 我想问:小车为什么要从同一高度滚下?

(学生猜测不一致。)

师:因为我们所学的知识有限, 我告诉大家这是让小车滚到斜面底部时, 获取相同的速度。这就是解决刚才那个同学实验中获取相同速度来达到控制变量法的途径。

师:实验前先请各组设计实验表格, 填写相应的实验数据。

(教师巡视, 让先做完实验并把表格设计完整的小组把表格呈现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实验现象, 由此可得到什么结论? (说明:学生能说出“平面越光滑,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大,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说出“速度减少得越慢”。)

猜想:1.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 它将____。

2. 如果静止的物体不受力, 它将____。

师:摩擦力越小, 小车运动得越远, 那么请小组合作完成上面的猜想。 (让学生概括猜想, 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板书。)

师:其实刚才大家做的就是著名的伽利略实验, 伽利略通过这个实验质疑了统领人们2 000多年的亚里斯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误观念。牛顿也是通过伽利略和诸多学者的实验科学结论总结出了著名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实验事实, 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三、突破难点, 理解概念

师: (多媒体展示上图) 这是亚洲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 他凭什么有这种胆识去飞越气势磅礴的黄河呢?

生:靠惯性。

师:那什么是惯性?

[学生看书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叫做惯性 (板书) 。也就是说, 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师:请同学们快速抽掉钢笔帽下面的纸条, 观察现象, 并提出问题。

生:纸条抽出后, 钢笔帽为什么没有动?

生:惯性———钢笔帽保持了原来静止的状态

师:从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得知, 物体都要保持它们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 或者说, 它们都具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但是这种“本领”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请同学们把你们桌面上的玻璃球放稳, 把桌子突然向左边推, 小球会向哪边滚?

生: (做完后) 向右。

师: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

生:原来玻璃球和桌面是静止的, 桌子突然运动, 小球还要保持静止———也就是抵抗运动状态变化, 所以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那我想请同学们再做一个实验观察, 把玻璃球放在笔袋上一起运动, 突然让笔袋停下来, 那玻璃球会怎样?

生: (做完实验后) 笔袋停了, 玻璃球继续滚动。

师:为什么?

生:玻璃球和笔袋一起运动, 笔袋停下来, 玻璃球由于惯性继续向前。就像我们坐的车突然停下来是一样的。

师:回答正确完整, 还能跟生活中的现象联系在一起。说得极好。那么请同学举一些生活中惯性的例子好吗?

生:1.飞镖脱手后继续运动;2.小狗抖动身体, 甩掉毛上的水 (洗衣机甩干) ;3.足球在空中飞行;4.纸飞机离开手以后继续飞行5.洒水枪, 水离开枪后还能继续运动;6.投掷铅球时, 铅球离开手后继续运动。7.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紧急刹车, 不是马上停下来, 而是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

师: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有利必有弊。有的惯性对我们有利, 有的惯性对我们有害。那我们就要利用有利的, 防止有害的。

多媒体将小汽车展示出来:

请大家探讨一下:汽车上有哪些是利用惯性的, 那些是有益的, 哪些是有害的, 有害的我们怎么防止?

生甲:汽车是利用惯性运行的———是有益的。但是速度过快时, 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向前冲对人造成伤害———是有害的。所以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要系安全带。

生乙:有的时候车被追尾时, 车速加快, 但人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比较慢的速度向而向后仰, 很容易伤到脖子。———是有害的。所以车的靠背上有一个小枕头可以保护追尾时司机和乘客的颈部。

四、师生互动, 总结体会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方法。

生: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知识。

生:学习了科学的实验推理法。

生:也学会了就地取材进行实验验证。

五、作业开放, 学以致用

请大家回去写一篇百字小论文《如果没有惯性这世界会怎样》。

◆板书设计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一、探讨伽利略实验

条件:从同一高度滚下, 使小球获取相同的速度。 (控制变量法。)

现象:小球在光滑的木板上运动的最远。

推理:如果没有摩擦力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实验推理法。)

二、牛顿第一定律:

的作用时,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三、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叫做惯性。

四、解释惯性问题的思路:

1.找原来运动状态———物体 (物体的某一部分) 发生什么变化;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1 篇3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能有效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问题;

(3)知道实验推理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理想条件下的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了解科学进步的漫长、艰难的历程,鼓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

教学过程:

一、玩中导入,激发探索

师:今天请同学们在座位上弹玻璃球好吗?

生:桌子上怎么可以玩?

师(故作惊讶):怎么不可以玩呢?

生:桌子太小,桌面还太滑!

师:“太滑”会影响什么因素?“桌子太小”有什么样的后果?

生:因为桌面太滑摩擦力小,玻璃球滚动的距离远。桌子太小,玻璃球很容易滚下桌子。

师:那玻璃球滚动的距离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摩擦力?

生:跟弹出去玻璃球的力有关。

师:那我们做实验来讨论吧。先设计一个弹出去的玻璃球与摩擦力有关的实验吧。告诉我你们还需要什么实验器材?

生:用布或者毛巾等。

师:我看行,我给你们准备了毛巾和布。

生:老师,我们组在做实验时,弹出去玻璃球的力总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实验得出距离的远近跟摩擦力有关,但是没有达到你说的要用科学的控制变量法。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实验有点不科学。

二、重点探究,明确方法

师:这位同学的问题发现的好。我们说物体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其实我们今天研究的是“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个玻璃球运动到底用什么维持呢?

2 0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也就是说“运动要靠力来维持”。而近代物理实验科学家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请各组组长领实验器材,多媒体展示实验原理。请同学们做。

师:大家看过实验课件后,我想问:小车为什么要从同一高度滚下?

(学生猜测不一致。)

师:因为我们所学的知识有限,我告诉大家这是让小车滚到斜面底部时,获取相同的速度。这就是解决刚才那个同学实验中获取相同速度来达到控制变量法的途径。

师:实验前先请各组设计实验表格,填写相应的实验数据。

(教师巡视,让先做完实验并把表格设计完整的小组把表格呈现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实验现象,由此可得到什么结论?(说明:学生能说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大,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说出“速度减少得越慢”。)

猜想:1.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 。

2.如果静止的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

师: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那么请小组合作完成上面的猜想。(让学生概括猜想,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板书。)

师:其实刚才大家做的就是著名的伽利略实验,伽利略通过这个实验质疑了统领人们2 000多年的亚里斯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误观念。牛顿也是通过伽利略和诸多学者的实验科学结论总结出了著名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实验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三、 突破难点,理解概念

师:(多媒体展示上图)这是亚洲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他凭什么有这种胆识去飞越气势磅礴的黄河呢?

生:靠惯性。

师:那什么是惯性?

[学生看书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板书)。也就是说,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师:请同学们快速抽掉钢笔帽下面的纸条,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

生:纸条抽出后,钢笔帽为什么没有动?

生:惯性——钢笔帽保持了原来静止的状态

师:从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得知,物体都要保持它们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或者说,它们都具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但是这种“本领”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请同学们把你们桌面上的玻璃球放稳,把桌子突然向左边推,小球会向哪边滚?

生:(做完后)向右。

师: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

生:原来玻璃球和桌面是静止的,桌子突然运动,小球还要保持静止——也就是抵抗运动状态变化,所以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那我想请同学们再做一个实验观察,把玻璃球放在笔袋上一起运动,突然让笔袋停下来,那玻璃球会怎样?

生:(做完实验后)笔袋停了,玻璃球继续滚动。

师:为什么?

生:玻璃球和笔袋一起运动,笔袋停下来,玻璃球由于惯性继续向前。就像我们坐的车突然停下来是一样的。

师:回答正确完整,还能跟生活中的现象联系在一起。说得极好。那么请同学举一些生活中惯性的例子好吗?

生:1.飞镖脱手后继续运动;2.小狗抖动身体,甩掉毛上的水(洗衣机甩干);3.足球在空中飞行;4.纸飞机离开手以后继续飞行 5.洒水枪,水离开枪后还能继续运动;6.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继续运动。7.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紧急刹车,不是马上停下来,而是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

师: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必有弊。有的惯性对我们有利,有的惯性对我们有害。那我们就要利用有利的,防止有害的。

多媒体将小汽车展示出来:

请大家探讨一下:汽车上有哪些是利用惯性的,那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有害的我们怎么防止?

生甲:汽车是利用惯性运行的——是有益的。但是速度过快时,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向前冲对人造成伤害——是有害的。所以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要系安全带。

生乙:有的时候车被追尾时,车速加快,但人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比较慢的速度向而向后仰,很容易伤到脖子。——是有害的。所以车的靠背上有一个小枕头可以保护追尾时司机和乘客的颈部。

四、师生互动,总结体会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方法。

生: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知识。

生:学习了科学的实验推理法。

生:也学会了就地取材进行实验验证。

五、作业开放,学以致用

请大家回去写一篇百字小论文《如果没有惯性这世界会怎样》。

板书设计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一、探讨伽利略实验

条件:从同一高度滚下,使小球获取相同的速度。(控制变量法。)

现象:小球在光滑的木板上运动的最远。

推理:如果没有摩擦力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实验推理法。)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三、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解释惯性问题的思路:

1.找原来运动状态——物体(物体的某一部分)发生什么变化;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 篇4

本节课我首先通过复习两个问题来让学生猜想电流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1: 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问题2: 对电流起阻碍作用。

猜想:电流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前面的两个问题,让学生的猜想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再通过两个实验提出进一步的猜想.

实验一:

条件:同一灯泡(电阻不变)。

现象:电压越大,灯泡越亮,通过的电流越大。

猜想:在电阻不变时,导体上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实验二:

条件: 电压不变。

现象:电路中的电阻越小,灯泡越亮,通过的电流越大。

猜想: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上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通过上面的实验,让学生的猜想有了实验依据,但还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撑,不足以说明是否成比例变化。

师:这些猜想是否正确,我们需要用实验来验证。

下面先进行探究课题一: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我们要探究一个量随两个量的变化趋势,通常用什么研究方法?让学生通过回忆提出本节课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明确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该控制电阻不变。实验中,选择几个定值电阻?怎样测定它的电流与电压?如何获得多组数据,让结论具有普遍性?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老师的提问逐步明确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在如何改变电压的问题上,由于有前面的引入实验,多数学生会提出改变电池节数的方法。老师首先肯定改变电池节数是可行的,但由于要拆装电路,电压成倍数变化,数据具有特殊性,如何能够更方便操作,同时让数据具有普遍性呢?这个时候有部分同学会提出使用滑动变阻器。下面请各位同学根据要求设计出电路图。

通过上面的问题设计,让学生顺利设计了所需要的电路图,也能明白在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在探究课题二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很多学生认为电源电压是恒定不变的,感觉加个滑动变阻器很多余。此时,老师补充一个小实验,让两节相同的干电池分别给两个不同的电阻供电,用电压表测量两次电路工作时的电源电压,发现电压不是同一个定值,让学生明白干电池提供的电压是不稳定的,需要控制。再通过另一实验,利用探究一的实物电路,将原来5欧的电阻更换为10 欧电阻时,让滑动变阻器的位置不变,让学生观察电压表的读数,此时学生会发现电压表的读数已经发生变化,认识到调节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反思 篇5

作为学校选拔骨干教师的一个程序,昨天上午在教研室抽签定课题,今天上我用初二年级某个班上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课。

本节教材中包含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定律在计算中的应用、运用定律推理解释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大小等要点。而我选择其中一部分用了一节课进行教学。理由是:欧姆定律是初中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物理定律,运用定律解题并进行数理推导也是初中生第一次面临的问题。养成好的定律学习习惯和解题习惯,对今后的物理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用一个课时来进行运用欧姆定律解题的学习和训练。

整节课以欧姆定律应用为线索,在内容设计分为几个层次:直接运用定律求电流——运用变形公式求电压、电阻——在同一电阻上通过电流或电压的变化来求变化后的电流或电压——在不同导体上求电压或电流。逐步灵活地运用欧姆定律解题,并领悟解题中各量在电路中的对应关系。本节以运动欧姆定律规范解题为主要目标,在过程设计上有教师示范、问题分解、学生演练、师生共同评价。一步步纠正学生解题中的错误,把学生引导到熟练运用定律规范解题的路子上来。因为目的是运用定律规范解题,所以在题目的拟定上我一律选择简单的数据,降低计算的难度,让学生把精力放在过程上而不是结果上。在学生展示和老师巡视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学生达到了学习的目标。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1 篇6

《欧姆定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格教育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引入新

.找学生回答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 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如果将电压变为10V,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多少?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A,因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3.在一个10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20电阻的电流为1A,因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

电阻大小成反比,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启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复述,指出这个结论就叫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节两个实验结果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的这种关系首先由德国

物理学家欧姆得出,所以叫做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

2.介绍《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3.欧姆定律中的电流是通过导体的电流,电压是指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电 阻是指这段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

如果用字母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用字母R表示导体的电阻,字母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呢?

(二)欧姆定律公式

教师强调

(l)公式中的I、U、R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

(2)单位要统一I的单位是安(A)U的单位是伏(V)R的单位是欧()

(三)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例1】

一盏白炽电灯,其电阻为807,接在220V的电源上,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指导

(1)要求学生读题.

(2)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3)找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图

()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巩固练习

练习1

有一种指示灯,其电阻为6.3,通过的电流为0.4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练习2

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1 篇7

【教学片段】

师:1平方分米有这么大 (实物展示) , 老师将1平方分米的纸片对折剪开, 拼接成一个长方形。 (师出示下图)

师:现在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吗?为什么?

生:长方形面积不是1平方分米了, 因为它不是正方形! (大部分学生持这种观点)

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回答, 主要是对1平方分米的概念理解不正确造成的。“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分米”, 学生将这概念误解成“只有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 面积才是1平方分米”。

师:哦?不是1平方分米, 那它的面积是多大了呢?同桌试着分析或者借助手中的学具来研究。

生:通过测量讨论, 我们认为长方形面积还是1平方分米, 因为1平方分米的每条边都能摆1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也就是1平方分米里有100平方厘米, 现在平均分成了两份, 每份都是50平方厘米。拼成长方形后, 有2个50平方厘米。因此还是100平方厘米, 也就是1平方分米。 (自发掌声)

师:太棒了, 借助1平方厘米的测量推算得出了一个与原先不一样的结论。

生:我们也认为是1平方分米, 我们组不用测量就推算出来了, 因为剪开后又拼接, 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还是1平方分米。 (自发掌声)

师 (困惑神情) :为什么刚开始大部分同学认为这个长方形面积不再是1平方分米了呢?

生:因为我们看到图形形状变化了, 以为面积也变了。后来通过讨论才知道, 面积没有发生变化。

师:太棒了, 通过测量讨论, 我们发现了一个数学上很重要的真理:等积变形。也就是说形状变了, 面积却没有变化。……

【课后反思】

1.此环节设计巧妙。教师常常会让学生知道 (甚至背熟)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概念, 就认为学生理解了概念, 认为1个面积单位的实际空间观念已经建立。实际上, 这对学生概念的正确建立是没有帮助的, 甚至会成为思维桎梏。为了检查学生对1平方分米的概念理解, 笔者设计将1平方分米的纸片对折剪开、拼接, 发现了理解上的瓶颈, 问题也得以暴露。

2.教学策略得当。遇到问题, 教师没有苦口婆心地解释、给出答案、纠正误解, 而是充分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合作、交流、探讨, 问题一辩则明。这样的“绣球”抛还给学生, 学生的智慧得以展示和涌现。

3.提炼精确得当。在学生明晰了变形后面积还是1平方分米后, 教师并不就此止步, 而是进一步让学生比较为什么一开始大家都觉得不是1平方分米。从而体会数学中变与不变的精妙, 理解等积变形的实际事例, 为今后探究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1 篇8

课本对焦耳定律推导过程如下:

焦耳定律:电流做功时,消耗的是电能。究竟电能会转化为哪种形式的能,要看电路中具有哪种类型的元件。

只含白炽灯、电炉等电热元件的电路是纯电阻电路。电流通过纯电阻电路做功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导体的内能。电流在这段电路中做的功W就等于这段电路发出的热量Q,即

Q=W=IUt

由欧姆定律 U=IR

代入上式后可得热量Q的表达式

Q=I2Rt (4)

如此引入,Q=W=IUt,U=IR两式成立均需要条件:纯电阻电路。学生很容易顺理成章地认为焦耳定律的表达式Q=I2Rt,也是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虽然课本中对此表达式做了一些解释:

在推导(4)式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Q=W”这个条件,它要求电流做的功“全部变成了热”,也就是电能全部转化为导体的内能。因此,(4)式中的“P”专指发热的功率。

但仍不能让初学者明显地看出此式适用于任何电路。学生很容易去想既然Q=W=IUt,U=IR两式成立均需要纯电阻电路,那么对于非纯电阻电路,为什么热量的表达式仍然是Q=I2Rt?如何推导?教学中虽再三强调,和学生一起分析教材,学生还是很难正确理解。

当然课本中有从特殊到一般推广的例子,比如静电力做功只跟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的特点。先让学生研究匀强电场中静电力做功的特点,进而告诉学生在一切电场中静电力做功有相同的特点。如此处理是因为学生的数学知识跟不上,无法研究非匀强电场中静电力做功的特点,不得不如此处理。并且有重力做功特点做对比,把静电力做功特点由匀强电场推广到一切电场,学生是容易接受的。而本节中,学生对于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是有能力去研究的,哪些公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哪些适用于一般电路学生是有明确认识的,再由纯电阻电路推广到一般电路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肯定会有一些疑问。

这里完全可以把电功率和热功率分开研究,恢复焦耳定律这个实验定律的本来面目。然后再寻找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虽然说焦耳定律的探究过程很难模拟,还是可以把焦耳当年得出此定律的过程以文字资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把科学规律得出的真实过程呈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实验中学)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篇9

我趁热打铁,布置了几个连加的题目,让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观察后回答:加法交换律只是二个加数位置的交换,和不变,而结合律中,有时要把后二个加数相加,有时把后二个数相交,有时根据需要还需要先交换位置然后再利用加法结合律相加,我发现在上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学生对于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的比较好,然而对于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常混淆,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在练习课时要加以改进。

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探索时,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算法。于是我在教学中强调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学会分类:在教学中我把各种简算题型分类整理,尤其对于乘法分配律进行详细归类和整理。让学生从整体认识到个别比较,加深简算的印象。我发现这样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思维。例如:201×87=(200+1)×87=8700+87=8787(乘法分配律拆项法)54×43+54×56+54=34×(43+56+1)=34×100=3400(乘法分配律添项法)

2.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悟出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不同。在教学中,我比较重视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的比较区分,可学生还是多次把分配律说成结合律,在计算过程中,也多次出现这样的混淆。尤其是对乘法分配律的算理还是不理解,针对这一问题,我让学生注意观察,乘法分配律有两种以上运算符号,而乘法结合律只有一种运算符号。让学生在比较中区分,在区分中比较。

3.让学生知道如何一下就能凑整。简算与学生的数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让学生多观察数据,用选数凑整十、整百的方法训学生,对学生提高运算能力,大有益处。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而是需要大力练习。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篇10

篇一: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一、设计的指导思想

依托网络媒体的支持,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与量作为最高目标,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新途径;以媒体支持环境为平台开展教学互动,拓展教师、学生个体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渠道。

二、与传统教学设计的差异

1.增加了教学的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完整、系统。

一般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让学生在理解楞次定律的基础上,学会如何使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而我的设想是不仅要如此,而且要通过楞次定律的应用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的本质——利用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或电能的转移。

2.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以教师的引与导为辅,以媒体环境为支撑,以任务单为活动线索,使学生活动活泼、有趣,更有序。

为了贯彻二期课改要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的精神,本次课改的探索目标是如何开展以媒体为支撑环境下的互动教学。在初步的实践后,我们发现如何处理好教师、学生、媒体三者的关系,将成为此次实践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而有了这一设计。

三、教学的得与失

1.在以媒体环境为支撑的互动教学活动中,如何谐调好师、生与媒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尤为关键。

由于媒体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极有可能从教学活动中游离出来,从而影响教学,因此在这类形式的教学中,必须加强的学生活动的引导与控制,做到收放自如,使教学活而不乱。为此这节课我再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变革:(1)强调课前预习,并在课前每人发放一份活动任务单,明确活动的内容与要求,同时将这份任务单带入课堂作为课堂活动的内容来完成;(2)对课件的使用做必要的说明——由于有些课件学生课前并没有接触过,对其作用和使用方法并不熟悉;(3)加强对学生活动的监督与指导,使行为偏差的同学及时得到纠正;(4)利用演示文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教师的影响力;等等。通过实践表明,以上的变化还是起到了良好作用。

2.合理选用互动课件,最大限度地发挥课件的功能,是媒体支持下互动开展成败的关键。

当前,每一个相关内容的教学课件在网上都能找到很多,但是,是否适合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设计。所以,找到一个合适的课件真的不容易。另外,有的课件并不适合互动活动的开展,而有的课件还存在科学性问题也不能使用。一个合适的互动课件至少具有以下特征:(1)科学性;(2)可视性,特别是实际实验中的微小变化与瞬时变化;(3)变量的可调性;(4)使用的便捷性;等等。本节课中,我在探究“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方向关系”时,所选用的课件是合理且有效的。

3.正确处理好效率与质量的关系,是一份教学设计成功的关键。

“方法新一点,形式活一点,容量大一点,效率高一点”是我校对当前教学活动要求的总结性形象化表述,然而,这里却少了一个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应该贯彻始终的一点,那就是质量。没有质量,“方法新、形式活”就成了花架子,“容量大、效率高”就成了>口号。质量是效率的基础,是效率的最终归宿。在“楞次定律”这节课的设计上,由于过于追求量,而影响了质的提高是一个教训。

篇二: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营造一个让学生合作互动学习的良好环境,对本节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即:“回顾旧知识→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楞次定律→课堂讲练→巩固练习”。这种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引导他们自己获取知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节课,我尝试的探究课强调的是学生的一种参与和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具体到探究课的设计,我在强调“过程性”的前提下总体上把握好了这样几个环节。

1、激发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构建情景,引出问题,用复习已有的知识或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事件引出问题进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产生强烈的求知冲动:“我想要学习。”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我让学生在实践中努力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寻求规律。强调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创新,让学生“参与”,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手段去了解、学习许多新的知识,并在课堂上向老师发问。这一来,教师做起来就难多了。但是再难,也要给学生这个机会。今天我们教师确应具有转换自身角色的紧迫感。教师要与学生一起交流,合作互动,共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参与、全面发展。

3、促使学生用心体验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努力运用假设猜测、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去获取知识,更去体验发现规律过程中的艰辛和快乐,这种体验的不断沉积,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他们一种能力——学力。当然,仅仅强调第二环节中的参与,一堂课或许也会非常热闹,但热闹的下面却可能会没有任何实质的内容。我想说:参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体验,实实在在地体验过程才是探究课所要达到的更高境界。当然,在这里还要再次强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学生参与体验中,将学生动手实验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将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认识——实验结果可信,媒体演示直观,让学生能够更热情地参与,同时更真切地体验,以此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之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4、激励学生在发现规律后不断探索

我还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一种发现新问题的习惯。学生时时获取,又不断有所发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大概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循环状态吧?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在创设情境问题上,要放在能激发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上;在知识模块的时间安排上还要更合理些;在课堂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去摸索。而且我觉得在探究过程中,关键还在于体现其“重过程”的核心要求。还要应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大胆地放开,让学生用心去体验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快乐与艰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总之,我觉得探究课中的环节,环环相扣,互为依存。同时各环节又都有其追寻的目标,有新意;学生参与讲究“全”:要让全体学生参与,更要让每一位学生全方位的参与;用心体验强调“细”:要慢,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要引导学生仔细,成功和失败的体验同样重要;获取规律后力求“变”:既要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规律,更要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的能力。这四个字“新、全、细、变”或许就是探究课众多模式当中的一种了。

篇三: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思路反思

本节课是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旨在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教学中应以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为主线,抓住探究式学习的本质和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教师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分析问题、实验探究、收集证据;教师启发,寻求“中介”归纳规律,图表记录、实验检验、评估结论。最后,通过对现象的再分析总结楞次定律应用的步骤,并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理解“阻碍”的含义„„

二、教学过程反思

本节课最初,利用电磁炉点亮电灯的实验引入课题,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熟悉的家用电器发生并不熟悉的现象,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最大限度激起学生迫切探究的欲望,教师适时引导分析,即复习了前节内容,为本节探究实验打下基础,又为下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发现以感应电流的磁场作为“中介”来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中,可以从分析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入手,构建各相关量关系的流程图,引出“中介”—感应电流的磁场,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楞次定律的简洁表达,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将探究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利用图表这种直观生动的方法总结出楞次定律,实验中不乏盲目、不知所措的学生。对于线圈绕向,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关系,磁铁运动与磁通量变化关系等问题,仍有多数学生缺乏直接经验,针对上述问题,为顺利突破难点,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可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结合前节《探究感应定律的方向》自主设计实验,原则简单、直观,便于发现感应电流方向规律及磁通量变化清楚。

第二阶段,执行探究实验,将两个小组研究的过程、现象记录的图表通过展示台展示(可能什么都没有,或不着边际),各小组讨论;如何体现探究的相关因素,如何记录现象、怎样归纳、整理(通过图表、对比、控制变量法等),得出规律。

第三阶段,改进方案,再次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图表优势,利用多媒体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动态展示,整理,总结出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实验进行中对于出现的关于灵敏电流表偏转方向、线圈绕向和电流方向的问题及其它突出问题可采取统一讲授解决,三个阶段逐步推进,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式学习”,“我也可以”的感觉,从而突破难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习题教学的反思

本节课难点中还有对于“楞次定律”中“阻碍”一词的理解。这时,不妨将课堂上的探究实验示意图,作为第一个例题以多媒体展示出来,将楞次定律中几个重要因素逐个对照,得出感应电流方向,再与实验现象对比;第二个例题可将法拉第感应圈作为例题,潜移默化地将楞次定律的应用过程整理为四步,让学生规范记忆、应用;其余练习引入感应电流效果阻碍导体与磁铁间相对运动,及结合能量守恒理解“阻碍”的含义。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本节课探究的目的在于掌握探究的步骤,领悟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的构建知识体系,切不可盲目追求探究的形式而致“学习”不顾,探究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进行必要的指导,充分估计学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对于基础性问题,可在前节探究基础上提前解决,否则本节课的探究实验很有可能流于形式,变成教师与个别学生的“独角戏”而失去意义。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1 篇11

【关键词】有效教学;实践;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探究——解释——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做到教材的内容尽量与现实生活中问题相挂钩,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显示数学的实用性。这方面,人教A版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教材编写了很多实例,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开始就以实例入手,引出元素和集合的含义,而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体现自己的个性,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以下是本人教学实践的个案

一、抽象的教学内容与直观化、通俗化、具体化教学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案例一:“函数单调性”,由f(x)=x2的图象观察y随x变化情况。

函数的单调性,教材编写的很好,从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数学语言,一步一个台阶,可在实施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探究后,犯错、徘徊后才提醒,教学过程中发现,文字语言:“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学生在初中里用过,一下就能说出来,而最后一个台阶,学生却很难跨上,即数学语言:“当0f(2-x)的解集。我把f(x)和x比喻成戴帽的人与没戴帽的人,两个人比高,要相同条件,要么都不戴帽,要么同时戴帽,增函数可理解为一般的普通的帽子,高个子戴着仍然是高个,矮个子戴着仍然是矮个子,减函数可理解为魔术帽,矮个子戴了变高,高个子戴了变矮。

因此,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和选择,应尽可能地来源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历,应找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们接触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捕捉学生的生活的疑点、兴奋点,社会生活和热点,同时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直观、更通俗、更具体。

二、堂上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也就是说,要合理分配两者的时间。一节课中,如果教师为了让学生多点的时间进行笔头练习,自己过早地抛出题设结论和过程,就会使学生失去探究学习和求知的兴趣,这与新课标的精神不相符。但数学科有它自己的特点,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有牢固的知识技能作基础。

案例二:在研究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时,我讲完课本的例1后,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究y=2x,y=2x,y=x2,y=log2x在(0,+∞)的增长情况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关键点,找出交点,在课内的探究,时间有限,数字运算不可能太复杂。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与动脑,在亲自体验过程中获得发展,而一节课的时间很有限,处理好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是提高上课效率的关键。

三、学生实际水平与新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我充分利用教材,同时也大胆地整合教材,使我的课堂教学更适合我的学生。

案例三:“函数”,初中到高中,初中的函数,教材采用“变量说”,高中提出了“对应说”,人教A版采用了从实际例子中抽象概括出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定义函数的方式介绍函数概念,把“映射”作为“函数”的一种推广,这种安排我在实践中觉得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理解函数的概念。而具体教学过程,我为学生设计他们熟悉的“行程问题”、“比例问题”、“价格问题”,利用图表、图形(如课本第26页的练习2),让学生探究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从学生熟悉实际背景和定义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要求学生认识、描绘以及概括模式。

到了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尽量挖掘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以及实际生活的联系,如电话费、水电费、出租车费与用时的关系,银行利息与存款时间的关系,保险、物价、抽奖、股票、债券等等。引导和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和研究,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在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思维的潜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提炼数学,应用数学。

总之,在教学反思的行动中,我坚持:一是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好奇心‘唤起关心’,唤起对现在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东西的关心。正是好奇心使人们摈弃熟悉的思维方式,用一种不同的方式來看待同一事物。二是要经常、反复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来理解对象、理解自己,让自己与对象对话、与自己对话

参考文献:

[1]章水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中学数学研究,2006

上一篇:表扬信可以怎么写下一篇:经侦支队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