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第二课时教案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戏第二课时教案(精选9篇)

社戏第二课时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2、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3、感受文中浓浓的景物美、人情美。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的脉络,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教学重点

1、学习小说通过语言行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教学难点

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

教学过程:

文章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夜的豆并不好吃,戏也普通,那么难忘的是什么呢? 小组讨论,明确:难忘人美、景美、生活美、人情美。

(一)赏析景物描写。

1、去赵庄看戏的途中,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夜行船的美景的? 讨论归纳:嗅觉:(清香、水气)

视觉:(淡黑的起伏的群山,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听觉:(似乎听到了歌吹)

想象:(„„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

2、这样描写看戏途中的情景,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作者借助“我”,一路上领略了江南水乡的夜景。这段描写,从各种感官入手,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闪亮的渔火、宛转悠扬的笛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写得有声有色有味,然而更有情。写连山,以动写静;写笛声,以声传情;写渔火,由远及近。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又将社戏在仙境般的景致中呈给

读者。同时也表现了我急欲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3、明确下列几个问题:

(1)“朦胧”在句子里作什么词用?

“朦胧”原来是形容词,现在作动词。(下文中“模糊”也是这种用法。)(2)为什么说连山像铁的兽脊似的踊跃向船尾跑去? 这样写既形象真切,又突出了船行的快。

4、至于“深夜归航”的描写又怎样呢?为什么说“航船”像条“大白鱼”呢? 要求同学与上面的写景比较,讨论明确:

从赵庄回平桥村途中的描写以仙境再拟社戏,“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另外,还写得带有童话色彩,如“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烘托出了孩子们看社戏安全归来的愉快场景。

(二)分析人物。

1.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其他人物有谁?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他具有怎样的品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说主要描写了双喜,其他描写的人物有:桂生、阿发、六一公公。2.课文塑造了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用 “我最喜欢文中的xx(人物),因为他(他们)„.(评价其性格、品质),比如„..(举人物表现)”的句式,写三言两语,简笔勾勒人物形象。

(双喜:看戏前,当“我”因为看不到戏感到沮丧,人们都叹息地表示同情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提得恰到好处,很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当外祖母和母亲还有些不放心时,双喜马上表示“写包票”,同时提出了几条有力的根据,至使“我”能去看社戏。航船出发了,双喜“拔前篙”,第一个出动,像小伙伴中的领头人。这都表现了他的聪明、热情、机灵、能干。看戏时,双喜告诉“我”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这说明他已经来看过戏了,这一次是专意陪“我”的。这表现了双喜对“我”的友爱、热情。那铁头老生没有表演翻筋斗,双喜马上来安慰“我”,“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这表现双喜善解人意,对“我”非常体贴。当大家都不想继续看戏时,双喜说“还是我们走的好罢”,他了解大家的情绪,俨然像一个兄长一样。看戏后,双喜认为多偷阿发家的罗汉豆,阿发的娘若知道了会哭骂的;用了八公公的盐和柴,老头子会骂的。这又表明了双喜考虑周全。)

(对这个人物,作者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要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

格特征。)

桂生:因没有给“我”买到豆浆,要给“我”舀一瓢水来喝;这补偿对“我”的歉意,他还想出了偷罗汉豆的主意。

阿发:建议小伙伴们偷摘自家的豆。他多么纯真无邪,憨厚无私。

六一公公:只对小伙伴们摘豆“踏坏了不少”表示惋惜,这是劳动人民珍爱劳动成果的本色;他又亲自给“我”送罗汉豆,又表明他的淳朴,好客。(这些人物虽着墨不多,但勾画得颇为准确、生动,也要认真领会。)

讨论归纳:“我”所难忘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对这段生活的回忆也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归纳主旨

通过阅读,我们不难看出,《社戏》这篇小说并不是专门为了写看戏的,而是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永远的歌声》(第二课时教案) 篇2

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走出童年已经很久了,但童年的一些歌却牢牢地记在脑海中。

第二部分(第2至10自然段):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写“我们”为生病的老师上山挖草药、捉鱼的事。

第三部分(第11至12自然段):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巧妙回应了文章的主题,即回答了为什么以“永远的歌声”为题。同时,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使得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一、教学目标

1. 初步掌握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 读懂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品味“ 放学的路上……使劲地点了点头。”“而眼尖的小兰……一条一条地穿起来……”等精彩词句,感受“我们”对老师真挚的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教育。

3. 从词语的替换对比明白用词的准确更利于表达真实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复习

1. 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回顾上节课学生质疑的问题,引入新课。

品读课文,感受“歌声”之情

(一)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爱。学习课文6-10自然段。

1.(课件出示问题)默读思考,在整件事的叙述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孩子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2. 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相应的句子并引导学生理解、朗读。

句子一:“ 放学的路上……使劲地点了点头。”

①指名读,找出描写二牛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拽住”你会用哪个词替换?体会二牛的急切。

②听了二牛的话,“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感受到什么?真的有狼吗?从课文哪里可看出?

③抓住“马上、立即 、使劲”等词语,引导学生感受孩子们为了老师不顾危险毫不犹豫的态度,以及对老师真诚的爱。

句子二:“而眼尖的小兰……一条一条地穿起来……”

①用“△”标出“我们”捉鱼动作的词语。

②抓住“摸呀,捉呀,追呀,堵哇”重点引导学生想象“我们”捉鱼的画面,体会抓鱼的快乐及对老师的爱。

句子三:“我们兴高采烈……老师、大人和同学。”

①用“○”标出描写“我们”神态的词语。

②“我们”高兴时会想些什么?(用感情朗读)

句子四:“在大人们的责骂和追问声中……泪水一滴一滴掉在我们的脸上。”

①“我们”为什么会遭到责骂?想象责骂的情景。

②用△画出写“我们”动作的词,用○标出写“我们”心情变化的词。

③“我们”为什么委屈?

④“献”可以换哪个字,从这个字你感受到什么?

⑤老师的泪水是什么样的泪水?(激动、高兴、欣慰、心疼、担忧)

过渡 :这是个什么样的老师,让学生不顾危险去为她挖药呢?(引入2-5自然段的学习。)

(二)感受老师的好。学习2-5自然段。

1. 课件出示问题:用线画出写老师好的句子。哪个句子是概括描写老师的好,哪些句子是具体写老师的好,这些句子分别表现老师哪方面的好?

2. 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①课件出示反映老师好的句子,分别指导。重点通过“荒凉破旧”和“从城里来”反映老师有爱心。

②从老师模样好、嗓音好、有知识、有爱心方面总结老师“样样好”。

3. 如果你有这样的老师,你会有什么感觉?(自豪、敬佩、骄傲)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这些句子。

回顾全文,畅谈收获

1. 为什么以“永远的歌声”为题?(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2. 既然以歌声为题,我们还可以怎样的方式开头呢?

3.学习了本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畅所欲言)

《社戏》第一课时 篇3

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了解课文所写的内容,能基本复述故事情节。

2.介绍小说的整体内容,帮助理解小说主题。

3.能分清小说的.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教学重点:

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了解课文所写的内容,能基本复述故事情节。

2.介绍小说的整体内容,帮助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

1.能分清小说的.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教学设想:

介绍小说前一部分的内容,帮助理解小说的主题。听录音机的范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划分课文的结构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帮助理解小说的主题。

一.导入:

《社戏》是鲁迅先生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记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前一部分写辛亥革命后,“我”在北京两次看京戏;后一部分写“我”在家乡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录的正是小说的后一部分。

小说的前一部分写在北京,“我”看过两回中国戏。

第一回是迟到,戏场里拥挤不堪,风气又极坏,只得走出完事。

第二回在“用不着争座位”的“第一舞台”;谁知竟是“连立足也难”,向旁边的胖绅士打听一下演员的`姓名,竟遭到白眼,忍耐到半夜十二点,主角却没有来,只得“挤而又挤”,出了大门;而戏院门外,却有一帮闲汉等着“看散戏之后出来的女人们”。

如此戏场,终于使“我”感到“不适于生存了”,从此便与中国戏“告了别”。

前一部分后有一段过渡,大意是:

“我”看到一本日.文书,其中有一段讲到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由此联想到自己“在野外看过很好的好戏”。

小说便自然地过渡到后一部分,即课文《社戏》所记叙的内容。

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十一二岁在家乡看社戏的趣事,表达了作者对曾经拥有过的那一片“乐土”和乐事的深切怀念,对农家小朋友美好情谊的由衷眷恋之情。

二.放录音,听范读。

1.学生看书,边听边标自然段,同时画出生字难词。

2.听完后请学生默看课文,之后找几位学生分别复述故事情节。

三.划分课文结构层次。(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提示:课文的中心情节是看社戏,在写社戏前后作者还写了其他的相关内容,请根据这个提示,把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学生思考作答,共同完成结构的划分。

(板书)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却全都嘲笑起了”),写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第二部分(从“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到“各自回去了”),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是结尾部分,写看社戏后的余波。

四.画字词,留作家庭作业。

抄词注音:惮、撺掇、凫水、篙、橹、吁、蹿、癞、楫子、偏僻、怠慢、蕴藻、屹立、懈、舀水、皎洁、撮、颇、行辈、归省、喝彩、弥散、絮叨

《社戏》第一课时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养花》第二课时教案 篇4

3、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美育渗透点: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乐趣,感受劳动生活之美好。

二、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启发谈话、引导、点拨。

2、学生学法:读中感悟.小组讨论。

三、教学重点:练习给自然段加小标题,体会老舍先生从养花过程中得到了哪些乐趣。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活动设计:激趣导入,组织学生阅读感悟与讨论、交流,提供媒体展示;相机点拨。

2、学生活动设计:阅读感悟、小组讨论、汇报、积累好词好句,扩展练习。

五、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

(1).指名学生板演:听写生字。

(2).解释成语:秉烛夜游、置之不理、自生自灭。

3、分段学习课文,练习给自然段加小标题。

(1)、看课件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2)、指名朗读,抓重点词句概括,鼓励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教师相机点拨、小结。

4、小组讨论:(学习要求:四人一组交流采取一组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及教师点拨的形式).(1)、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④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句话说明什么道理?(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人活着,就应该劳动.)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养花的新认识。

5、总结、扩展:

你从课文受到什么启示?(不止养花是这样,还有&&)

6、布置作业:

写话训练:选择一种喜欢的花草写一篇80字左右的短文,要写出这种花草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提示时问学生抓花的特点要从(花的颜色、大小、形状、生长习性)等方面写。

附:板书设计

有喜有忧 有笑有泪 热爱劳动

13、养花(乐趣)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燕子》第二课时教案 篇5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投影出示填空题

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2)请同学填空。

(乌黑发亮

俊俏轻快

剪刀似

凑成了)

(3)这段话写了燕子的外形,都写了它的哪些部位?

(羽毛、翅膀和尾巴。)

“乌黑发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突出了燕子活泼机灵的特点。)

(4)课文为什么用“凑成”,而不用“组成”?

(“凑成”能体现出燕子身形灵巧、搭配和谐的外形特点。)

(5)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2、读第二自然段。

(1)这段话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细雨、微风、柳丝、草、花、燕子。)(2)为什么写它们“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这里运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3)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如果你是文中的燕子,你会有什么感觉?

(飞行的心情一定很欢快。)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燕子“斜着身子”飞行说明他飞行时身体轻快灵活,且因为心情欢快而唧唧的叫着。)(2)仿照课文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4、读第四自然段。

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投影出示: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想五线谱啊!(1)这句话把什么比做什么?

(把燕子停在电线上的情景比作五线谱。)(2)作者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来比喻?

(电线的样子很像乐谱中的五条线,燕子停在电线上很像音符。这个比喻与最后一句话相呼应,更好地体现了歌颂春天这一主题内容。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燕子停息的美。)

(三)练习背诵。

课文描绘了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文中语句优美,让我们一起背诵。

(四)总结全文。

线索:本文从燕子的外形,写到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接着从燕子飞行的美,又写到燕子歇息的美。

主题: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更有生机,而燕子因为有了春天的衬托,又显得更可爱。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6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荷花》。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叶圣陶,叶爷爷是哪里人?

生:江苏苏州人。

师:对,叶爷爷是一位——

生: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生:作家,儿童文学家。

师:不错,看来你们从上一节课的名人小卡片中掌握了不少信息,叶爷爷的写作风格还记得吗?

生:语言洁净,感情朴实。

师:是呀,好的文章最打动人的是他的语言和语言背后藏着的情感。(板书:语言情感)那《荷花》这篇课文,哪些语言让你喜欢,这些语言中都藏着叶圣陶爷爷什么情感呢?让我们翻开课文一起来继续学习、发现、交流。

二、品析文字,想象画面,赏荷花之美

1.读懂大意

师:让我们循着荷花的清香来到荷花池边!(屏显第2自然段)自己放声读一读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在荷花池边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读后交流)作者在荷花池边看到了荷叶、荷花。

2.赏荷叶,读出画面

师:让我们一起来观赏荷叶。谁来读读写荷叶的句子。

师:(出示句子)自己读一读这句话,你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荷叶很多,荷花池里到处都是碧绿的荷叶。

师:具体是哪些词让你感受到荷叶很多的?

生:挨挨挤挤、一个个。

师:你能不能跟大家具体说说,在读着“挨挨挤挤”这个词时,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生:我看到荷叶很多很挤,荷花池都挤不下了。

师:(出示荷叶图)看,荷叶多得怎么样?

生:池塘几乎看不见水面了,一眼望去全是荷叶。

师:是呀,紧紧地挨着挤着,你能读好这个词吗?

生:(读后)我觉得有的荷叶都被挤到旁边荷叶的底下去了,一层又一层的。

师:是呀,层层叠叠,就像诗中所说“莲叶何田田”。你除了感受到荷叶数量多,还感受到荷叶的什么特点?

生:荷叶很绿,书上说“碧绿”。

师:碧绿就是绿得——

生:绿得像碧玉一样,青绿颜色。

师:短短一句话,不仅写出了荷叶数量多,颜色美,并巧用比喻写法,(板书:像)写出了荷叶的形态美,多么生动的语言呀!我们一起想着画面,轻轻地读一读。

3.赏荷花,细品文字

师:(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读读这一句,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仿佛看到荷花顶开挨挨挤挤的荷叶,用力地从荷花池中钻出来。

生:我看到荷花很快地从荷花池中冒出来。

师:荷花使劲地冒出来,想要干什么呀?

生:荷花冒出来,想要看看外面的美景。

生:荷花冒出来,想让大家看看自己的美丽。

师:想展示自己的美丽,带着满心的喜悦和期待出来的呀,请你读。

生:荷花冒出来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生读)

师:听出来了,荷花是充满了快乐地出来的。同学们,你们看,一个“冒”字把荷花写活了,多么传神。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感受一下。(生齐读)

师:“冒”出来的白荷花,有哪几种形态?

(生交流三种形态,出示三幅图并引导学生寻找对应的文字)

师: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荷花刚刚开放?

生:“才”“两三片”让我觉得荷花刚开。

师:你看,短短一句话,用词多么准确与洗练。(生读)

师:全开的荷花什么地方吸引了你?

生:我喜欢它嫩黄色的小莲蓬,嫩黄色让我感觉莲蓬很可爱。

师:洁白的花瓣衬托着嫩黄的小莲蓬,多美!正是这种淡雅的色彩造就了荷花超凡脱俗的美。

师:写花骨朵儿的句子,哪些词让你欣赏,为什么?

生:饱胀。

师:“饱胀”意思懂吗?

生:就是吃得很饱,都发胀了,我觉得让我感受到花骨朵儿鼓鼓的。

师:它正积蓄着力量,准备开出最美丽的花朵,这就叫含苞欲放。(出示:“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4.聚焦语言方式

师:作者连用三个“有的”写出了白荷花三种不同的形态,非常精彩。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感受一下这种表达方式。(生齐读)

师:你从这样的语言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了呢?

生:我感受到作者很喜爱荷花。

师:(板书:喜爱)让我们把这份喜爱之情和这美妙的语言悄悄珍藏在脑海中吧。(指导试背这一段)

三、欣赏画面,学用文字,赞荷花之美

师:(多媒体映示的荷花形态)你看到了荷花的哪些姿势呢?

生:我看到了立着的荷花。它亭亭玉立在湖中,好像在观赏美景。

师:还看到了哪些姿势的荷花?

生:我看到有的荷花躲在荷叶下,好像怕太阳晒黑了自己。

生:我觉得荷花躲在荷叶下,像在捉迷藏。

生:我看到两朵荷花挨在一起,像两个好兄弟在聊天。

……

师: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你能学着书上第2自然段的方法,也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把荷花这几种姿势写得具体、形象些吗?(出示: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有的,有的……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生练习后交流)

生: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亭亭玉立,像在欣赏天上的白云。有的躲在荷叶下,像在乘凉。有的两朵紧挨在一起,像两个好兄弟在聊天……香气轻轻地飘散着。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

师:真是千姿百态。难怪作者这样说——如果把眼前的(生接读)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真了不起。

师:这是作者对美丽的大自然发出的由衷赞叹呀!让我们想象着刚才的画面,也来由衷地赞叹吧!(生齐读)

四、入境诵读,想象中丰富情趣,品快乐之情

师:(播放音乐,渲染情境)看着,看着,作者深深地沉浸在这美丽的画面中,看着,看着,他忽然产生了美妙的感受——

生: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师:荷花,你站在阳光里感觉——

生:我感觉非常温暖、舒服。

师:一切多么美好。一阵微风吹来——

生:(生接读)一阵微风吹来……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师:美丽的荷花,你和伙伴们一起在风中舞蹈,你的心情如何?

生:我感觉非常快乐、很温馨。

师:随风而舞,舞出的是自由,感觉真是美妙。过了一会儿,风渐渐地小了,风慢慢地停了——

生:(接读)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师:静静地享受这美妙的清晨,这时,好朋友来了——

生:(齐读)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师:多么有趣呀!除了蜻蜓、小鱼,还可能会有哪些朋友来与你聊天?

生:小青蛙会过来和我聊天,告诉我昨晚捉害虫的事。

生:小蜜蜂飞过来,告诉我劳动最快乐。

生:小鸟飞过来,告诉我这儿的景色真是美丽极了。

生:蝴蝶飞过来,为我表演了精彩的舞蹈。

师:头顶上有阳光沐浴,脚下有池水荡漾,身边有朋友细语,多么温馨,多么舒畅!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份和谐与美好!(生配乐齐读)

师:过了好一会儿——

生:(齐接)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师:你们说说,看荷花的怎么会变成一朵荷花呢?

生:因为荷花太美了,作者看得太入神了。

生:因为景色好看,作者沉醉了,所以才这样想象的。

师:是呀,面对这一池美不胜收的荷花,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让人陶醉其中?(板书:想象)

师:同学们,我们读着课文,读着这样优美的、有趣的语言,你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作者非常热爱荷花。

生:作者觉得很快乐。

生:作者觉得很温馨,很舒服。(板书:热爱、快乐等)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拓展延伸

师:其实叶爷爷眼里、心里,带给他快乐,让他喜爱的不仅仅是荷花,还有生活中的许多事物,他还这样写道——

(出示:有一天早上,在学校里看牵牛花,朵朵都有饭碗大,那紫色鲜明极了,镶上一道白边儿,更显得好看。我看得出了神,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牵牛花,朝着可爱的阳光,仰起圆圆的笑脸。

还有一回,在公园里看金鱼,看得出了神,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条金鱼。胸鳍像小扇子,轻轻地搧着,大尾巴比绸子还要柔软,慢慢地摆动。水里没有一点儿声音,静极了,静极了……——叶圣陶《诗的材料》)(师生合作配乐朗读)

2.小结:回归“情感”与“语言”

师:在叶爷爷眼里,一草一花,一鸟一虫都是美好的,他对它们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所以他的笔尖才会流淌出这种美的语言。

3.布置作业

师:好的语言需要积累,老师给大家布置作业,课后让我们把这篇文章背下来。另外,让我们也来观察一下大自然里的一花一草,记录下你对它们的感情。

《背影》第二课时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2、朴实的语言风格。

3、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教学重点:

朴实语言、平凡细节的深刻内涵;体会关键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体会作者新颖独特的描写角度与朴素感人的语言。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教学难点:

找出文中四次背影、作者三次流泪在文中的位置及其作用。在分析中,深刻透彻的体会这种伟大的父爱。重点分析4、5、6段。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这篇课文,分析了这篇课文的段落层次,情节线索及从“背影”这一新的视角命题立意选材组材的意义,对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一节课我们重点分析本文朴实自然的语言,体会作者怎样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用平凡的细小的事情来叙事抒情,以及感受当中的父子之情。

二、具体过程:

1、分析本文朴实自然的语言:

(1)简洁: 大家先看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先请同学看一下这段话中的“的”字和“了”字,有没有哪个是可以省的。)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除了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如用“已二年多”不用“已经两年了”。用精简的语言表达准确的意思。(由学生找出另外一处类似语言并自主分析。)(板书)

(2)朴实:如送行那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些语句都是没有经过加工的白描。”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朴实,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不仅仅是这一段是这样,本文记叙事实全部用白描,不作任何修饰、渲染。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背影》中作者白描的技巧很高。请读下边的文字:(第五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父亲的背影,儿子是太熟悉了。但这次要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作者写了当时父亲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着重描绘了过铁道的情景。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也看到了一位慈父不经意的动作流露了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作者没有什么形容的笔墨,也不去渲染它,用极朴实的文字,却生动地勾画了父亲的形象。(板书)

语言特色

简洁

没有多余字眼

朴实

用白描的手法描写

拓展:白描的核心就是“真”;实际上,真也正是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本质特点。现在分析散文,常常分析它的意境,但对《背影》却不能如此分析。在一九四七年,当《文艺知识》的编者向朱自清提出这个问题时,他回答说: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文艺知识》连丛,第一集之三)

作者这几句话,不仅告诉了我们《背影》写作的契机,而且说明这篇散文是完全写实的,说不到意境上去。以白描的文字,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是本文取得成功的原因。朱自清对父亲的爱,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都在具体的叙述和描写中表现出来。这感情真挚、强烈,又表现得恰到好处,父子间的至情被作者记写得那么动人,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这怕是《背影》长久不被忘记的原因。我们分析《背影》,用不着去探求它的意境之类,抓住内容的真实和感情的真切,就能深入了解本文的好处。一个“真”字,是把握全篇的一把钥匙。

2、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平凡的细小的事情来叙事抒情: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

①“买橘子”与“紫毛大衣”:文中所写买橘子等细节,使每个读者难以忘怀。此时的父亲已是负债累累,囊空如洗,这一堆朱红的橘子便不同寻常了。

②父与子的穿戴对比:父亲的穿戴是: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作者却带着一件较为华美的紫毛大衣。此时,为服孝,父亲已把所有的贵重物品全部变卖了,但父亲却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儿子定做了一件紫毛大衣,并亲自为他铺在座位上,以期抵御北国的风寒。

③作者在本文写作中为什么不选用其他角度,而着力描写背影这一细节来表达主旨?又是怎样突出背影的?这篇散文突出背影的写法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背影,作者印象最深。那一回送行,整个过程,这一刻是父亲最费劲的,也是父爱表现得最强烈的一刻。在父亲的许多好处中,这次送行是最突出的,在这次送行过程中,过铁道买橘子是最突出的,在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中,爬那边月台的背影是最突出的,背影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着力描写背影,可以强烈地表现父爱,可以给人最深刻的印象。重中之重,也是精彩瞬间,形象的定格。突出这一瞬间形象,提起父亲,头脑里就出现这一形象,由这一形象又会想起前前后后的种种事情。再则,背影这种视角也新。背影引人想像正面形象,开拓了想像空间,无尽的想像更能引起感情的激荡。总之,将背影作为全文的焦点,可以凝聚作者对父爱的独特发现和深刻体验,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突出背影,是这篇散文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3、当中感人的父子情: 本课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本文语言平实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是文章语言又一特色。全篇文字平平实实,但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话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读者都有这种生活经验,因此也容易引起联想,由此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1)从文中父亲的四句话分析:

课文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却表达了父亲怜爱儿子的深情。

四句话是: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④“进去吧,里边没人。”

①句: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句: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也看在眼里,自己费点事,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无微不至。

③句: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④句: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2)买橘子为什么感人?

父亲买橘子为什么费劲?作者先作了交代。句句都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一定要穿过铁道?因为卖东西的是在那边月台的栅栏外。为什么穿过铁道费事?一则“须跳下去又爬上去”,二则父亲是一个胖子。

重点描写,细致刻画。写看见的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语句不多,但饱含深情,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在这父子即将远别的特定情境下,父亲那熟悉的穿戴,才那样引起作者的注目;他那劳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样感人至深,给作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可能大家看这段文字并不觉得感人,这都是生活常见的情形,但若细心品尝朱自清的每一个字,假如在你要远离家乡去读书的那一天父亲为你做同样的事,你不感动吗?)

作者的第三“看”,是饱含着热泪,热泪欲滴和热泪下落的“看”。“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泪眼模糊中的背影,这是爱子敬父感情升化的背影。

4、思考:作者在文中三次写了流泪,每次写法各有什么不同,各自在什么情况下,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朴实无华的语言中如何饱含着深情。(先由学生讨论分析回答,老师再进行分析补充。)

第一次:在第一段(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第一次流泪是在交代家境衰败的情况下,见着父亲,面对家破人亡的景象,“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次掉泪表现出触境伤情的悲哀。为写“背影”,渲染了悲凉哀愁的气氛,对深化主题起到了成功的铺垫作用。这一次掉泪,引出父亲的在文中为数不多的重要话语:“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父亲的这几句话,表达的感情是很丰富的,很深沉的。这里有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和劝慰,也流露了父亲在逆境中的淡淡的哀愁,同时,也可以看出父亲内心深处不甘受命运摆布、不怨天尤人的自我宽解、自求振作的复杂心情。(板书)

第二次:在第五段,父亲去买橘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第二次流泪是在浦口送别时,作者眼看父亲跨过铁道蹒跚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次掉泪是情不自禁,为父亲的背影所感动。这一次掉泪,因为是在车站上,又是在临别之前,特定的情况决定了作者的举止,“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又是一次复杂的心态显示。怕父亲看见了要伤心,应是赶紧拭泪的主要原因;怕别人看见了不仅是怕自己显得不雅,而且也怕要给父亲带来难堪。(板书)

第三次:在第六段,在读父亲的来信时,回想起两年前与父亲分别时的情景。(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第三次流泪是在读到父亲来信中那种感伤之词时,出现了“晶莹的泪光”。这一次闪出“泪光”,应是别父两年多的现在,即执笔为文的时候,想象两年多前离别时的情景,不禁黯然长叹。这种在“泪光”中再现“背影”时,戛然而止,与开头背影相呼应,其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有如撞钟,余音不绝。(板书)

板书: 第一次

触景生情

第二次

看见父亲蹒跚背影

第三次

想起别离情景

作者写这三次流泪语言都很平淡,甚至拙朴,但细细品味,却感到质朴中含着真情,其中蕴含着一股感人的力量。朱德熙先生说朱自清的散文,“于平淡中见神奇”,我们从《背影》的描写中可以得见。

5.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语段。

本文4、5、6段,特别是第6段的描写,是全文的核心段落,集中表现了作者“最不能忘记的”父亲的背影。

(1)要求学生朗读4、5、6三个自然段。4、5段主要是写父亲送别时的细心照顾。

第6段主要写作者眼中的父亲的形象和言行,朗读时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语句。

(2)引导学生分析4、5段。4、5段写父亲浦口送别时对儿子的处处关心,都是通过儿子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的,着重写了父亲的动作行为和语言。作者的叙述,毫不修饰,唯其朴实,始觉真切。表面看来,作者似乎是在那里向友人述说那次父亲送别的情景,事无巨细,原原本本;实际上,作者的述说却经过了精心的挑选,每一个细节都渗透了父亲年老颓唐、境遇不佳而对儿女却一片深情的特有表现。

首先是送不送,这就颇费踌躇。(板书)

作者很细致地叙述了父亲在送与不送上的犹疑不决。这一过程表面看好像是多余之笔,其实恰好极其生动自然地反映了父亲在老年光景惨淡力不从心的情况下,爱子的特殊心态。“说定不送”则“再三嘱咐茶房”;“终于不放心”,踌躇之后还是“决定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也无济于事。“我”已经二十岁了,其实用不着送。正是在这种可以不送、应该不送而又终于送了的反复过程中显示了父亲对儿子关心的周到入微。

其次是怎么送。父亲年纪大了,本可一切让儿子自己去做。但他不,却事必躬亲。先是“照看行李”,后是“忙着讲价钱”,再是“嘱咐路上小心”“不要受凉”等。做这些看来对于一个成人儿子的多余的事,已经足以使人感受到爱子情切;而“我”之不放心,暗里笑他“迂”、事后又自责等一系列的叙述,就更反衬出父亲爱子之“执着”。作者两处责怪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语言朴实真切,感人至深。(板书)

链接拓展:问题思考: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为什么这样说?你在自己的父母、长辈面前,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看看父亲爱子的行为方式,对父爱的感知会更深一层。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几十岁的孩子还是孩子,朱自清的父亲也这样。尽管急于谋事,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去送儿子,到底放心不下,惟恐孩子有什么闪失。讲价钱要自己讲,拣座位要自己拣,买橘子要自己买,力不胜任的事情也要自己上前,能为孩子尽心尽力,心里就会感到满足、舒心。“背影”,为了儿子而勉为其难的形象,正是中国慈父形象的定格。中国的慈父总是甘为孺子牛,自己能省则省,最好的东西让儿女享受,请注意,父亲是一身布衣,给儿子的是紫毛大衣。)朱自清那一年20岁,北京大学学生,写《背影》那一年28岁,清华大学讲师,这是心智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年龄,所以对父爱的感受也迥然不同。20岁时的心智还不够成熟,28岁就比较成熟了。文中一再写当时怎样自以为是,现在想起来非常后悔,为什么起初体会不到父爱,反而对父亲的言行不以为是呢?一方面,因为中国父母不太理解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长大了,有很强的自立自强的要求,总是替孩子包办一切,无论孩子多大也要“抱”在手里,实在是吃力不讨好,两代人之间容易起冲突。另一方面,20岁那样的岁数,又懂事又不懂事,容易自以为是,对父爱不容易体察到,对父亲的行为方式往往以为陈旧而反感。待到真正成熟了,才理解父辈的行为方式是他那个时代养成的,应该透过这种行为体察父亲的爱心。作者一再自责“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太聪明”就是半生半熟的状态,真正成熟了才是真聪明,真聪明才能理解父辈的行为方式,不去计较父辈的行为方式,才能感受父爱。你是否也会像作者那样在这个容易争强、自以为是的年龄里,与父母起冲突,看不惯父母的一些行为?那么试着用朱自清28岁的观点去理解父母,或者从中你会发现父爱与母爱的深沉,你的父母就如同文中朱自清的父母一样。与父母沟通,理解父母,让父母也理解你,知道你的想法。

板书:浦口送别

送与不送

父亲对儿子的关心

怎么送

(3)引导学生分析第6段。

第6段集中描写了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这是全文的精华,点题的文眼,写出作者留在心灵深处的永记不忘的“背影”。这里,作者不惜笔墨,详细写了父亲的外貌特征(胖、穿戴黑帽褂)、动作特征(“蹒跚”、“慢”、“探身”、“手攀”、“上缩”、“努力”),极力勾绘出父亲行动艰难时的背影。正是这个“背影”,反映了父亲家境衰落的颓状;正是这个“背影”,反映了父亲送子远行的困顿;也正是这个“背影”,激起了作者从未有过的感激、怜爱之情。

橘子买回来了,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个简单的动作,淡淡的描写,却十分逼真地发掘出父亲完成自己的心愿后的某种心理上的满足。两句简单的言语,“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正是一个父亲临别前最重要的嘱咐;而走了几步又回头,叫儿子“进去吧,里边没人”,更显出老人关怀留恋之情。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这时的感情已达到了最深的境界。

思考:父亲买好橘子,终于离去,文章至此,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接下去又写了一段,写父亲近年老境颓唐的苦况。这一段可以说是对背影描写的深化。它一方面起到和开头的气氛、情调相呼应的作用,反映出父亲生活道路的坎坷,透露出当时社会的阴冷,另一方面继续加强背影的形象。父亲晚年,境况不好,待儿子有时不如往日,年老体衰,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为儿子奔走操劳,但他那颗疼爱、关心儿子的心并没有变,“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如果说父亲以前为儿子做到了“鞠躬尽瘁”,现在到了晚年,则做到了“死而后已”。儿子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父亲的背影,应该说,儿子这时意念中的背影,并不单单是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而且还包含着老年父亲的身影,这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沉的思念,加深了读者对全文的印象。

板书:回想两年前与父亲分别情形:

外貌

动作

心灵深处父亲的背影

父爱 分析结束后,按照板书提示,让学生再读一遍第6段课文。

6、练习:熟读课文,把四次写背影的文字找出来,联系全文细细品味,回答下列问题。(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2)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3)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见父亲的背影,却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是什么原因?

四次写背影的文字: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1)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

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2)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写这个背影,能表现这样的感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

(3)父亲在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泪如泉涌,含着眼泪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所以这一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

7、教师检查课后练习二,指定学生作答,大家可以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归结时把握这样两点:

①文中的确流露了“淡淡的哀愁”,这种情绪要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②文中思想感情的基调是父子情深,是惜别之情。作者在文中表现的父亲的感情,哀愁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应在逆境中镇定、宁静的深沉心情。课文中的另一种思想感情,是儿子对父亲的怀念、怜惜和感伤之情。这是儿子的这种复杂的感情,才衬托了父亲的那种复杂心情。这两种感情在文中是互相依存、互相映衬的。

板书设计:

思想感情:

惨淡、哀伤

关怀、体贴

儿子的思父之情:

怀念、理解

怜惜、感伤

8、作业:

① 文中还有哪些用语是用得恰到好处的?请举例并说明。

老王教案(第二课时) 篇8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提高朗读和快速阅读的能力;

2、通过仔细阅读,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通过文章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提高写作

能力;

4、学习文中人物的善良人格,感悟人性美的光辉,学

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如何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学习他们的善良品质。

教学难点:从文章的字里行间领悟人物的善良品性,联系实际,学会善待他人。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工具: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上节课讲到老王生病了,接着引出下文。

二、分析文章内容(8—22自然段)

(一)朗读并解析第八自然段。

1、重点解析词汇:“镶嵌”、“可笑”;

(1)镶嵌的两个意思:①比喻深深地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②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2)用来镶嵌之物的特点:①死物;②较薄。(3)作者在这里用“可笑”二字的原因:

①以笑写悲; ②故作轻松。

2、学习新的修辞手法:拟物。

(1)把人当作物来写,赋予他们物的表现和状态。(2)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3)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

3、简单回顾学过的修辞手法:夸张。

4、整合文中表现出老王生病的外部特征:直僵僵、镶嵌、面如死灰、翳、枯黄的干皮。

(二)解析第九自然段至十六自然段。

1、分析作者在老王送香油、鸡蛋的事件中,从见到老王到目送老王离开的整个过程中发生的情感变化: 吃惊—感动—心酸—担心—愧疚。

2、把“强笑”和“笑着”进行对比分析。

3、老王对作者“转身”这个动作非常敏感的原因:

(1)了解作者,知道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

(2)害怕作者误会他的来意。

4、分析十五自然段的“理”字。

5、分析“叠好”这个细心的动作。

(三)解读十七自然段至二十二自然段。

1、快速默读这个部分的内容。

2、分析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关爱不够;

(2)平等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三、作业

《家》第二课时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课文学会“白、云”两个字。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采用多种形式读,让学生读中悟情,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

3.指导学生练习说话,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这一句所包含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1.屏示“家”,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个字吗?指名读,齐读。

2.小朋友,你们看,这个家的上面的(课件点红“宝盖头”)像什么?是呀,它多么像屋顶呀,能为我们遮风挡雨,(边说边点红)家下面有这么多撇呀,就像是我们的家人,在家里,每个人都相互关心,相互依靠,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

3.家是一个多么温暖、多么快乐的地方呀!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家(齐读)。

二、创设情境

读悟结合(一)、学习第二句诗

1.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家,那你们知道,我们共同的家是什么吗?祖国

出示词卡——祖国,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日本人的祖国就是(),美国人的祖国就是(),不同国家的人,祖国也不一样。

指读、齐读(读准)。

2.(出示祖国地图)看,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它像一只神采飞扬的大公鸡。最近这只大公鸡显得比以前更神气了,神舟七号宇宙飞船载着刘伯明、景海鹏、翟志刚这三位宇航员成功地飞到了太空,向全世界证明我们中国是非常强大的,让我们一起来自豪地呼喊一下我们伟大的祖国。(出示:祖国,指名读,齐读)

3.不仅如此,我们祖国还有巍峨的高山,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沙漠,雄伟的长城,看了这么多图片,你觉得我们的祖国怎么样?(指名说)

(出示鲜花图)我们的祖国真美啊,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小朋友就像是这美丽的大花园里的——(出示:花朵,美读)

所以说——(出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指名读

祖国真是小朋友们幸福的家,就让我们挺起胸膛抬起头,幸福地说——

4.多么幸福的家园啊!听,小朋友们都开心地唱起来了。(播放《娃哈哈》,师生表演。)

过渡:看,小朋友每个人脸上都笑哈哈的。因为我们有一个温暖的小——(家),还有一个值得我们骄傲的大——(家)。

(二)、学习第一句诗

1.过渡:除了我们有家,动物、植物有没有家呢?对,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的家。瞧!有几个调皮的大自然宝宝从家里跑出来了,看,认识它们吗?谁来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

(出示:白云

小鸟

鱼儿

种子)

指名读、齐读(读准字音)

它们的家都在哪里呢?

(出示:蓝天

泥土

树林

小河)

指名读、齐读(读准字音)

现在呀,要请小朋友们帮帮忙,请你帮助左边的大自然宝宝们找到他们的家,谁来说一说,哪里是谁的家?

(相机学习4句诗)

2.(出示蓝天白云图)

(1)你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样的?(词卡:碧蓝碧蓝、一望无边)

指名读,齐读蓝天(读出蓝天的美、辽阔)。

(2)师述:白云飘在蓝天上,风婆婆一吹,它们一会儿飘到东,一会儿飘到(),一会儿变成小白兔,一会儿变成——,一会儿又变成——

,(指名说)

白云宝宝在蓝天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多自在呀!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句子)

(3)其它小朋友想读吗?(齐读)

3.(出示树林图)

(1)看,这是一棵树吗?两棵树吗?有很多很多的树,这就是——树林

这是一片怎样的树林?(词卡:茂密)指名读,齐读树林(读出树多)

(2)小鸟们在树林里干什么呢?

小鸟在树林里生活多么愉快,谁能读出小鸟的快乐来?

指名读、齐读小鸟

(3)当大风吹起来的时候,树林为小鸟(),当大雨下起来的时候,树林还会为小鸟(),师:生活在树林里,小鸟是多么安全,多么舒适呀!谁来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

4.(出示小河鱼儿图)

(1)生说:小河是鱼儿的家

(2)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呢?(弯弯的,清清的,清澈见底的)

如果你就是一条小鱼,你想在小河里干什么呢?

师述:看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不由得想起了这句诗:鱼戏莲叶间,生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谁能读出你们刚才在小河里游戏的快乐来?

指名读、齐读

(4)小鱼儿,其实岸上更好玩呢,你愿意离开小河跟我到岸上玩玩吗?(学生答)

(5)是呀,鱼儿一离开水,就没有了自由,甚至会没有生命,只有在水里,在小河里,鱼儿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成长,所以说——小河是鱼儿的家(齐读)。

(6)小朋友们,小河不仅是小鱼的家,它还是谁的家呀?指名说

5.(出示图)

(1)一粒小小的种子,它住在泥土里,肥沃的泥土给了种子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当春天暖暖的阳光照着泥土时,小种子就醒来了。它踢踢小腿,生根了;它伸伸手臂,发芽了。在泥土温暖的怀抱里,它慢慢地长大了,有的长成花,有的长成草,有的长成树木,有的长成庄稼。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2)泥土是种子多么温暖的家呀!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泥土不仅是种子的家,还是谁的家呢?

6.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瞧!每个人都有自己温暖的家,他们都在各自的家里,生活得那么快乐,那么幸福!

三、句式迁移

拓展训练

过渡:其实,只要小朋友平时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温暖、舒适的家。

1.(出示图)你能看着图用这样的句子开说一说吗?

2.除了图上看到的,你的小脑袋里还有其他的诗句吗?

(指名说一说)

3.小朋友们可真聪明,真像一个个小诗人。

四、整体感知,诵读全诗

1.看,今天耿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小诗——家,(出示全诗),多美的小诗呀,老师忍不住想来读一读,可以吗?(师配乐范读)

老师读得美不美呀?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美吗?我可是有朗读法宝的哦,想知道吗?我呀是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美丽的画面,你们想来试试吗?(指名读齐读)

六、作业

上一篇:初中数学论文精选之生活中的数学下一篇:现货黄金白银每天走势分析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