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与金融政策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涉农与金融政策(共8篇)

涉农与金融政策 篇1

关于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试点县域支行涉

农贷款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0]116号

吉林、福建、山东、湖北、广西、重庆、四川、甘肃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

为推进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经国务院批准,现就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有关营业税政策通知如下:

一、自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对中国农业银行纳入“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的吉林、福建、山东、湖北、广西、重庆、四川、甘肃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下辖的县域支行(也称县事业部),提供农户贷款、农村企业和农村各类组织贷款(具体贷款业务清单见附件)取得的利息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

二、本通知所称农户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发放给农户的贷款,但不包括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4号)规定免征营业税的农户小额贷款。本通知所称农户,是指长期(指一年及一年以上,下同)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范围内或者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以下统称农村)的住户,包括户口不在农村而长期在农村居住

住户、国有农场的职工和农村个体工商户。农户以户为单位,既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也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但位于农村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学校、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集体户,或者有农村户口但举家长期外出谋生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属于农户。

本通知所称农村企业和农村各类组织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发放给农村注册的企业及各类组织的贷款。

三、中国农业银行纳入“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的县域支行,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40号)第九条及其他相关规定,单独核算享受营业税减税政策的贷款利息收入;未单独核算的,不得享受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营业税政策。

附件:享受营业税优惠政策的涉农贷款业务清单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附件:

享受营业税优惠政策的涉农贷款业务清单

1、农业贷款

2、林业贷款

3、畜牧业贷款

4、渔业贷款

5、农林牧渔服务业贷款

6、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7、大型灌区改造

8、中低产田改造

9、防涝抗旱减灾体系建设

10、农产品加工贷款

11、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

12、农业物资流通贷款

13、农副产品流通贷款

14、农产品出口贷款

15、农业科技贷款

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17、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18、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

19、其他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

20、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1、农村公路建设

22、农村能源建设

23、农村沼气建设

24、其他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25、农村教育设施建设

26、农村卫生设施建设

27、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28、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

29、法人其他涉农贷款

30、农户农林牧渔业生产贷款

31、农户其他生产经营贷款

32、农户助学贷款

33、农户医疗贷款

34、农户住房贷款

涉农与金融政策 篇2

关键词:涉农企业,中小企业,金融支持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 涉农中小企业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 出现了扶植一个企业、富裕一方农民的景象。这些企业一头连接市场, 一头连接众多农户, 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 对涉农微小企业金融支持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应共同努力, 积极探索支持涉农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服务模式。

一、基本情况

汾阳市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西缘, 西倚吕梁山, 东濒汾河水,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是驰名中外的汾酒、汾州核桃、汾州香小米之故乡。市境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 总人口42万人, 其中, 农业人口32万人, 占总人口的近80%。

2014年, 全市完成GDP收入91.3亿元, 公共财政收入7.38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3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0863元, 市域经济实力进入全省20强。截至2014年12月底, 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达成172.71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达成56.8亿万元。

近年来, 在金融支持涉农企业发展中, 汾阳人行积极探索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先后推出“四轮驱动”、“三社联动”和引进私募基金三种模式, 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金融支持涉农企业发展的创新模式

(一) “四轮驱动”模式与作法

实施背景:金穗惠农卡是中国农业银行面向全体农户发行的综合性银行卡产品, 惠农卡具有存取现金、转账结算等基本金融功能, 在此基础上, 惠农卡还具备作为农户小额贷款的发放载体、财政补贴的直拨通道等创新功能。2010年初, 农行汾阳市支行被农总行确定为全国惠农卡首批153个重点推进县之一, 为推动该项金融新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惠农功能, 人行汾阳支行积极争取市委、政府支持, 主导建立以“征信系统+新型信贷产品+公司+农户”“四轮驱动”模式。

运作流程 (举例介绍) :人民银行通过征信系统向农行推荐优质企业--山西山宝食用菌生物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公司+农户”型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并推动市农行与山宝食用菌公司、种植户三方达成合作意向, 主要操作流程:农行依据该公司提供的蘑菇种植户的贷款申请, 并结合个人征信系统监测与审查农户资信状况, 对符合授信条件的农户, 通过农户申领的惠农卡向其发放小额贷款;公司为种植户在农行的贷款提供担保, 并负责为种植户提供菌苗、大棚、技术服务等, 贷款到期时, 由公司从种植户销售款中扣收通过惠农卡还贷。

实施效果:这一模式实现了“人行征信系统、新型农村信贷产品--惠农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户”四位一体、互为依托和补充, 这一模式不仅有利于促进金融新业务推广, 而且极大地降低了银行信贷风险, 同时有利于推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政府满意多方共赢的实现。截至2014年底, 汾阳农行累计共发放惠农卡94402张, 先后与6户农业产业化企业达成“四轮驱动”合作意向, 通过惠农卡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1100余户, 金额6000余万元。

(二) “三社联动”模式与作法

实施背景:2010年以来,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金融支农政策, 汾阳人行积极引导汾阳联社选定“三农”经济较为发达的肖家庄镇试点推行“三社联动”模式, 所谓“三社”即肖家庄镇信用社、当地农资企业--肖家庄供销社和专业合作社, 通过“三社”间互为支持的联动发展模式, 积极探索符合地域特色的金融惠农新途径。

运作流程:信用社--供销社—农户服务主线。即提供冬储化肥定向贷款, 每年四季度信用社逆势以优惠利率向供销社发放足量农资储备贷款, 供销社与全国30多家化肥生产企业长期保持的良好产销合作关系, 以批发价大量调运储备化肥。第二年春季再以优惠价格向农户与农资店提供化肥。二是信用社--专业合作社--农户服务主线。人民银行引导信用社依据国家相关惠农政策规定为专业合作社提供周转资金, 专业合作社采用“专业社+签约农户+生产基地”的生产模式, 签约农民依据合同要求进行种植, 专业合作社为农户种植提供技术培训及资金补贴, 并对收获的农作物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统一收购集中销售。

实施效果:“三社联动”模式的试点成功, 使得涉农企业与农户均收获了合作共赢的成果, 以肖家庄供销社为例, 近两年来, 该社逐步形成了以肖家庄为中心, 辐射晋、陕、冀、蒙三省一区8个县100个乡镇的农资销售连锁店, 年销售各类农资5万余吨, 销售总额达7000多万元。

(三) 引进私募基金模式与作法

实施背景: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直接融资工具的作用, 更好地多样化投融资需求”精神, 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企业融资途径, 推动直接融资新产品在辖区的推广工作, 汾阳人行将宣传和推动企业直接融资确定为一项创新工作重点推进。

运作流程:为切实开展直接融资产品的宣传工作, 汾阳人行组织人力物力配合太原中支、吕梁中支编撰出《直接融资产品宣传培训手册》, 该书已被指定为全省人民银行直接融资产品宣传工具书编印推出, 同时, 先后深入山西山宝信用茵生物有限公司、汾州裕源土特产有限公司等多家辖内优势涉农中小企业, 积极向其宣传和推介私募投资基金、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新型直接融资产品, 并得到相关企业的积极响应, 目前山西山宝信用茵生物有限公司已与华夏风险投资基金等两家私募风险基金完成6000万元投资合作。

实施效果:吕梁市辖内首家成功引进私募投资基金, 在有效解决企业运营资金需要的同时, 填补了这一直接融资新产品在辖区的发展空白, 具有很大的示范效应。

三、当前制约金融支持涉农中小企业的障碍与难题

(一) 信贷产品创新不足, 中小企业彰显贷款抵押难

目前, 多数金融机构的抵押品仅限于房屋或土地等不动产, 开展动产抵押的机构很少。即使开办了不动产抵押, 多数银行也从严控制抵押率, 房屋抵押率控制在60%—70%, 土地抵押率控制在30—50%。照此测算, 多数中小涉农企业抵押品不足值。《物权法》实施以来, 对物权抵押担保制度进行了重大创新, 规定应收账款、原材料、产成品等各类动产均可以设置抵押。但受各种因素影响, 应收账款质押、存货抵押等贷款新品种在我市还没有开办。由于缺乏符合小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 涉农经营企业贷款难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二) 担保机构发展缓慢, 中小企业凸现贷款抵押担保难

以汾阳市为例, 目前全市仅有一家由市财政出资组建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 其注册资本仅1300万元, 由于受担保机构规模小、注册资本低、担保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影响, 合作的银行机构数量不多, 使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育缓慢, 从而使担保公司发展与众多涉农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需求相距甚远。

(三) 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不规范, 银行判断企业资信难

当前, 多数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规范, 农产品经营企业同样存在类似问题。有的企业设立多套账, 购买原材料和销售产品不开正规发票, 个别的企业没有建立财务管理制度。由于企业财务资料真假难辨, 银行对企业家底不清、企业经营重大变化不了解, 盈亏真实性不明, 对借款人偿债能力不掌握, 难以对企业资信状况做出准确判断, 致使银行不敢贷款。

四、加强涉农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一) 中小企业需加强自身经营管理与财务制度建设

涉农微小企业要积极完善内部管理, 提高生产技术, 依法合规经营, 加强与金融部门沟通联系, 让金融机构了解自身真实情况和需求;涉农微小企业要努力规范财务和会计核算, 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 按期归还贷款, 形成良好的信用记录。

(二) 政府部门加大政策支持与税收优惠

国务院目前已出台了多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地方政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切实为企业发展减负:一是降低享受纳税优惠小微企业门槛。对涉农小微企业最直接的减负方式是直接降低税率, 减少成本, 刺激企业发展。如三年免征小微企业印花税、对小微企业实行差异化降低税率征收等。二是免交小微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微小企业缴纳所得税的方式一般是核定征收。固定的税收成本给收入不稳定的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免除微小企业这部分税收, 能够最大地鼓励企业发展。

(三) 地方政府应偿试建立小微企业创业贷款基金

创业贷款担保应该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地方政府可以将中央和省下拨的小微企业资金归总到财政部门, 地方财政配套等额的资金建立企业创业基金, 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 劳动保障部门以其中部分资金成立小微企业创业贷款担保公司, 为中小企业创业贷款提供担保。

(四) 积极探索成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的可行性

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等 篇3

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一系列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提高了个人、个体工商户和销售农产品的个体工商户的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二是对专营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和捕捞业的个体工商户或个人,凡其经营项目属于农业税、牧业税征税范围且已征收农业税、牧业税的,对其所得不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三是明确了取消农业特产税后,对减征、免征农业税或牧业税地区的个人或个体工商户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和捕捞业且经营项目属于农业税(包括农林特产税)、牧业税征税范围的,其取得的上述4业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商务部

降低禽流感对餐饮业影响

针对禽流感对中国的经济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并开始波及餐饮业的情况,商务部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餐饮业的管理和指导,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把禽流感对商业服务业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商务部规定餐饮企业一律不得从疫区购进活禽和禽类产品,对从非疫区购进的活禽和禽类产品,必须严格执行索证、索票等市场准入制度;所有活禽和禽类产品入库前,要严格验收,登记造册,建立购进和销售的可追溯制度。餐饮企业要对现有活禽和禽类产品库存进行清理,查验检疫票证,发现问题要及时封存,并请有关检疫部门重新检疫后及时妥善处理。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听证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国土资源管理行为,维护国土资源管理的民主和公正,国土资源部今天出台了《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提出,今后各地拟订或者修改基准地价、编制或者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拟征地项目的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拟定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方案等国土资源管理行为必须依法组织听证。对于规定应当听证的事项,如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组织听证,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将受到行政处分。从今年5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听证制度。

国资委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日前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的决策、批准及交易的操作程序等进行了规范,并明确了相关各方的法律责任。办法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此办法的出台,旨在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加强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这个办法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不受地区、行业、出资或者隶属关系限制。

银监会

发布《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监会发布2004年1号令,正式发布《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对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进行规范管理,并有效控制金融机构从事衍生产品交易的风险。办法自3月1日起实施。主要内容包括:明确了衍生产品的定义和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分类。经过广泛的讨论与征求意见,办法借鉴了巴塞尔委员会的做法,对衍生产品采用最原则的定义,即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

北京工商局

允许公民与外商合资办企业

涉农税收优惠政策选编 篇4

增值税优惠政策

一、农业产品

(一)自产初级农业产品

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

农业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

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农产品,是指初级农产品,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第一款)

(二)非自产初级农业产品

农业生产者销售非自产初级农业产品,或者非农业生产者销售初级农业产品,按照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

自2008年7月1日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业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设立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摘自财税[2008]81号)

(四)粮食

1、对承担收储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的粮食,免征增值税。

(摘自财税字[1999]198号)

免征增值税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由县(市)国家税务局会同同级财政、粮食部门审核确定,并需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认定免税资格,未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认定,不得免税。享受免税优惠的企业,应按期进行免税申报,违反者取消其免税资格。经税务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1999年内要全部纳入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自2000年1月1日起,其粮食销售业务必须使用防伪税控系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摘自国税函[1999]560号)

2、对其他粮食企业销售军队用粮(指凭军用粮票和军粮供应证按军供价供应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粮食)、救灾救济粮〔指经县(含)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凭救灾救济粮票(证)按规定的销售价格向需救助的灾民供应的粮食〕、水库移民口粮〔指经县(含)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凭水库移民口粮票(证)按规定的销售价格供应给水库移民的粮食〕,免征增值税。(摘自财税字[1999]198号)

3、粮食部门经营的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凡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比照“救灾救济粮”,免征增值税。

(摘自国税发[2001]131号)

(五)食用油

对销售政府储备食用植物油业务的,免征增值税。

(摘自财税字[1999]198号)

二、农业生产资料

(一)基本农业资料

1、农膜免征增值税。(摘自财税[2001]113号)农膜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地膜、大棚膜。(摘自国税发[1993]151号)

2、批发和零售的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摘自财税[2001]113号)

化肥、农药、农机的征税范围具体见《增值税部分货物征税范围注释》(国税发[1993]151号)和其他相关单行文件点出的属于化肥、农药和农机的货物。

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各种类型包装的日用卫生用药(如卫生杀虫剂、驱虫剂、蚊香、消毒剂 等),不属于增值税“农药”范围。(摘自国税发[1995]192号)

(二)化肥

1、生产销售的氮肥免征增值税。(摘自财税[2001]113号)

2、生产销售的尿素产品免征增值税。

自2005年7月1日起,对国内企业生产销售的尿素产品增值税由先征后返50%调整为暂免征收增值税。(摘自财税[2005]87号)

3、生产销售的磷肥(除硝酸铵外)免征增值税。(摘自财税[2001]113号)

4、生产销售的磷酸二铵免征增值税。

自2008年1月1日起,对纳税人生产销售的磷酸二铵产品免征增值税。(摘自财税[2007]171号)

5、生产销售的以免税化肥为主要原料的复混肥(企业生产复混肥产品所用的免税化肥成本占原料中全部化肥成本的比重高于70%)免征增值税。

复混肥是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加工制成的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的肥料,包括仅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复合肥和仅用物理方法制成的混配肥(也称掺和肥)。(摘自财税[2001]113号)

6、生产销售的钾肥先征后返。

自2004年12月1日起,对化肥生产企业生产销售的钾肥,由免征增值税改为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摘自财税[2004]197号)

(三)有机肥

自2008年6月1日起,纳税人生产销售和批发、零售有机肥产品免征增值税。

有机肥产品是指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有机肥料指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指由有机和无机肥料混合和(或)化合制成的含有一定量有机肥料的复混肥料。生物有机肥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禽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摘自财税〔2008〕56号)

(四)农机产品

1、农机产品按生产环节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批发和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其征税范围具体见《增值税部分货物征税范围注释》。(摘自国税发[1993]151号)

2、从2002年6月1日起不带动力的手扶拖拉机(也称“手扶拖拉机底盘”)和三轮农用运输车(指以单缸柴油机为动力装置的三个车轮的农用运输车辆)属于“农机”,应按有关“农机”的增值税政策规定征免增值税(生产环节按13%税率征收,批发和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下同)。(摘自财税[2002]89号)

4、农用水泵、农用柴油机按农机产品征免增值税。

农用水泵是指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的水泵,包括农村水井用泵、农田作业面潜水泵、农用轻便离心泵、与喷灌机配套的喷灌自吸泵。其他水泵不属于农机产品征税范围。农用柴油机是指主要配套于农田拖拉机、田间作业机具、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以及排灌机械,以柴油为燃料,油缸数在3缸以下(含3缸)的往复式内燃动力机械。4缸以上(含4缸)柴油机不属于农机产品征税范围。(摘自财税字[1994]60号)

(五)滴灌带和滴灌管产品

自2007年7月1日起,纳税人生产销售和批发、零售滴灌带和滴灌管产品免征增值税。

生产滴灌带和滴灌管产品的纳税人申请办理免征增值税时,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由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质量技术检测合格报告,出具报告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须通过省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相关资质认定。批发和零售滴灌带和滴灌管产品的纳税人申请办理免征增值税时,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由生产企业提供的质量技术检测合格报告原件或复印件。未取得质量技术检测合格报告的,不得免税。(摘自财税[2007]83号)

三、饲料产品

(一)部分饲料产品

从2001年8月1日起,下列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 单一大宗饲料。是指一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或矿物质为来源的产品或其副产品。其范围仅限于糠麸、酒糟、鱼粉、草饲料、饲料级磷酸氢钙及除豆粕以外的菜籽粕、棉籽粕、向日葵粕、花生粕等粕类产品。

混合饲料。是指由两种以上单一大宗饲料、粮食、粮食副产品及饲料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其中单一大宗饲料、粮食及粮食副产品的掺兑比例不低于95%的饲料。

配合饲料。指根据不同的饲养对象,饲养对象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按饲料配方经工业生产后,形成的能满足饲养动物全部营养需要(除水分外)的饲料。

复合预混料。指能够按照国家有关饲料产品的标准要求量;全面提供动物饲养相应阶段所需微量元素(4种或以上)、维生素(8种或以上),由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中任何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组分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置的均匀混合物。

浓缩饲料。是指由蛋白质、复合预混料及矿物质等按一定比例配置的均匀混和物。(摘自财税[2001]121号)

(二)粕类饲料

从2000年6月1日起,进口或国内生产除豆粕以外的花生粕、菜籽粕等其他粕类饲料,免征增值税。

豆粕从2000年6月1日起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摘自财税[2001]30号)

(三)饲用鱼油

饲用鱼油是鱼粉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主要用于水产养殖和肉鸡饲养,属于单一大宗饲料,自2003年1月1日起,对饲用鱼油产品按照现行“单一大宗饲料”的增值税政策规定,免征增值税。(摘自国税函[2003]1395号)

(四)矿物质微量元素舔砖

矿物质微量元素舔砖,是以四种以上微量元素、非营养性添加剂和载体为原料,经高压浓缩制成的块状预混物,可供牛、羊等牲畜直接食用,应按照“饲料”免征增值税。(摘自国税函[2005]1127号)

(五)饲料级磷酸二氢钙

自2007年1月1日起,对饲料级磷酸二氢钙产品可按照现行“单一大宗饲料”的增值税政策规定,免征增值税。(摘自国税函[2007]10号)

四、增值税起征点

纳税人销售额未达到规定的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增值税起征点适用于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云南省对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的增值税起征点为:销售货物的月销售额为5000元;销售应税劳务的月销售额为3000元;按每次(日)纳税的每次(日)销售额为200元。(摘自云财税〔2003〕19号)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

农用三轮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农用三轮车是指:柴油发动机,功率不大于7.4KW,载货重量不大于500KG,最高车速不大于40km/h的三个车轮的机动车。(摘自财税[2004]66号)出口退(免)税政策 对农副产品或以农副产品加工出口听货物按规定及时办理出口退(免)税。自2009年6月1日起出口的部分以罐头包装的蔬菜、野生菌,按17%征收增值税的,可按15%的退税率退税。

(摘自财税[1995]52号,国税函[2009]116号)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一、企业所得税法涉农优惠政策

(一)农、林、牧、渔业

1.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1)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

(2)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3)中药材的种植;(4)林木的培育和种植;(5)牲畜、家禽的饲养;(6)林产品的采集;

(7)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8)远洋捕捞。

2.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2)海水养殖、内陆养殖。

企业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发展的项目,不得享受本条企业所得税优惠。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

3.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2008版)(1)种植业类

①粮食初加工

A.小麦初加工。通过对小麦进行清理、配麦、磨粉、筛理、分级、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小麦面粉及各种专用粉。

B.稻米初加工。通过对稻谷进行清理、脱壳、碾米(或不碾米)、烘干、分级、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成品粮及其初制品,具体包括大米、蒸谷米。

C.玉米初加工。通过对玉米籽粒进行清理、浸泡、粉碎、分离、脱水、干燥、分级、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生产的玉米粉、玉米碴、玉米片等;鲜嫩玉米经筛选、脱皮、洗涤、速冻、分级、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生产的鲜食玉米(速冻粘玉米、甜玉米、花色玉米、玉米籽粒)。

D.薯类初加工。通过对马铃薯、甘薯等薯类进行清洗、去皮、磋磨、切制、干燥、冷冻、分级、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薯类初级制品。具体包括:薯粉、薯片、薯条。

E.食用豆类初加工。通过对大豆、绿豆、红小豆等食用豆类进行清理去杂、浸洗、晾晒、分级、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豆面粉、黄豆芽、绿豆芽。

F.其他类粮食初加工。通过对燕麦、荞麦、高粱、谷子等杂粮进行清理去杂、脱壳、烘干、磨粉、轧片、冷却、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燕麦米、燕麦粉、燕麦麸皮、燕麦片、荞麦米、荞麦面、小米、小米面、高粱米、高粱面。

②林木产品初加工

通过将伐倒的乔木、竹(含活立木、竹)去枝、去梢、去皮、去叶、锯段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原木、原竹、锯材。

③园艺植物初加工

A.蔬菜初加工

a.将新鲜蔬菜通过清洗、挑选、切割、预冷、分级、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净菜、切割蔬菜。

b.利用冷藏设施,将新鲜蔬菜通过低温贮藏,以备淡季供应的速冻蔬菜,如速冻茄果类、叶类、豆类、瓜类、葱蒜类、柿子椒、蒜苔。

c.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和食用菌通过干制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初制干菜,如黄花菜、玉兰片、萝卜干、冬菜、梅干菜、木耳、香菇、平菇。

* 以蔬菜为原料制作的各类蔬菜罐头(罐头是指以金属罐、玻璃瓶、经排气密封的各种食品。下同)及碾磨后的园艺植物(胡椒粉、花椒粉等)不属于初加工范围。

B.水果初加工。通过对新鲜水果(含各类山野果)清洗、脱壳、切块(片)、分类、储藏保鲜、速冻、干燥、分级、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各类水果、果干、原浆果汁、果仁、坚果。

C.花卉及观赏植物初加工。通过对观赏用、绿化及其它各种用途的花卉及植物进行保鲜、储藏、烘干、分级、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各类鲜、干花。

④油料植物初加工

通过对菜籽、花生、大豆、葵花籽、蓖麻籽、芝麻、胡麻籽、茶子、桐子、棉籽、红花籽及米糠等粮食的副产品等,进行清理、热炒、磨坯、榨油(搅油、墩油)、浸出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植物毛油和饼粕等副产品。具体包括菜籽油、花生油、豆油、葵花油、蓖麻籽油、芝麻油、胡麻籽油、茶子油、桐子油、棉籽油、红花油、米糠油以及油料饼粕、豆饼、棉籽饼。

* 精炼植物油不属于初加工范围。

⑤糖料植物初加工

通过对各种糖料植物,如甘蔗、甜菜、甜菊等,进行清洗、切割、压榨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制糖初级原料产品。

⑥茶叶初加工

通过对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和嫩芽进行杀青(萎凋、摇青)、揉捻、发酵、烘干、分级、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初制毛茶。

* 精制茶、边销茶、紧压茶和掺兑各种药物的茶及茶饮料不属于初加工范围。

⑦药用植物初加工

通过对各种药用植物的根、茎、皮、叶、花、果实、种子等,进行挑选、整理、捆扎、清洗、凉晒、切碎、蒸煮、炒制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片、丝、块、段等中药材。

* 加工的各类中成药不属于初加工范围。

⑧纤维植物初加工

A.棉花初加工。通过轧花、剥绒等脱绒工序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皮棉、短绒、棉籽。

B.麻类初加工。通过对各种麻类作物(大麻、黄麻、槿麻、苎麻、苘麻、亚麻、罗布麻、蕉麻、剑麻等)进行脱胶、抽丝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干(洗)麻、纱条、丝、绳。

C.蚕茧初加工。通过烘干、杀蛹、缫丝、煮剥、拉丝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蚕、蛹、生丝、丝棉。

⑨热带、南亚热带作物初加工

通过对热带、南亚热带作物去除杂质、脱水、干燥、分级、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工业初级原料。具体包括:天然橡胶生胶和天然浓缩胶乳、生咖啡豆、胡椒籽、肉桂油、桉油、香茅油、木薯淀粉、木薯干片、坚果。

(2)畜牧业类

①畜禽类初加工

A.肉类初加工。通过对畜禽类动物(包括各类牲畜、家禽和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以及其他经济动物)宰杀、去头、去蹄、去皮、去内脏、分割、切块或切片、冷藏或冷冻、分级、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分割肉、保鲜肉、冷藏肉、冷冻肉、绞肉、肉块、肉片、肉丁。

B.蛋类初加工。通过对鲜蛋进行清洗、干燥、分级、包装、冷藏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各种分级、包装的鲜蛋、冷藏蛋。

C.奶类初加工。通过对鲜奶进行净化、均质、杀菌或灭菌、灌装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巴氏杀菌奶、超高温灭菌奶。

D.皮类初加工。通过对畜禽类动物皮张剥取、浸泡、刮里、晾干或熏干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生皮、生皮张。

E.毛类初加工。通过对畜禽类动物毛、绒或羽绒分级、去杂、清洗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洗净毛、洗净绒或羽绒。

F.蜂产品初加工。通过去杂、过滤、浓缩、熔化、磨碎、冷冻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蜂蜜、蜂蜡、蜂胶、蜂花粉。

* 肉类罐头、肉类熟制品、蛋类罐头、各类酸奶、奶酪、奶油、王浆粉、各种蜂产品口服液、胶囊不属于初加工范围。

②饲料类初加工

A.植物类饲料初加工。通过碾磨、破碎、压榨、干燥、酿制、发酵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糠麸、饼粕、糟渣、树叶粉。

B.动物类饲料初加工。通过破碎、烘干、制粉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鱼粉、虾粉、骨粉、肉粉、血粉、羽毛粉、乳清粉。

C.添加剂类初加工。通过粉碎、发酵、干燥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矿石粉、饲用酵母。

③牧草类初加工

通过对牧草、牧草种籽、农作物秸秆等,进行收割、打捆、粉碎、压块、成粒、分选、青贮、氨化、微化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干草、草捆、草粉、草块或草饼、草颗粒、牧草种籽以及草皮、秸秆粉(块、粒)。

(3)渔业类

①水生动物初加工

将水产动物(鱼、虾、蟹、鳖、贝、棘皮类、软体类、腔肠类、两栖类、海兽类动物等)整体或去头、去鳞(皮、壳)、去内脏、去骨(刺)、擂溃或切块、切片,经冰鲜、冷冻、冷藏等保鲜防腐处理、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水产动物初制品。

* 熟制的水产品和各类水产品的罐头以及调味烤制的水产食品不属于初加工范围。

②水生植物初加工

将水生植物(海带、裙带菜、紫菜、龙须菜、麒麟菜、江篱、浒苔、羊栖菜、莼菜等)整体或去根、去边梢、切段,经热烫、冷冻、冷藏等保鲜防腐处理、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的初制品,以及整体或去根、去边梢、切段、经晾晒、干燥(脱水)、包装、粉碎等简单加工处理的初制品。

* 罐装(包括软罐)产品不属于初加工范围。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对《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内的项目进行调整和修订。

摘自(财税〔2008〕149号)

(二)高新技术企业优惠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1.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2.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 3.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

4.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 5.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科技、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3.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4.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5.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6.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称《工作指引》)的要求。(摘自国科发火〔2008〕172号、国科发火〔2008〕362号)

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申请、审核、认定程序和办法,见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云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云科工发〔2008〕29号)及《关于2009年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云科工发〔2009〕13号)

二、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一)具体政策规定 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是指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企业。

国家鼓励的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鼓励类项目和《中西部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企业。

我省贯彻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时间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执行期为10年。(摘自云财税〔2002〕19号)

自2006年1月1日起,对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国家鼓励类产业内资企业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目录的标准进行审核确认。

(摘自财税〔2006〕165号)

自2008年1月1日起,财税〔2001〕202号文件中《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执行。自2009年1月1日起,财税〔2001〕202号文件中《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第18号令)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商务部发布的《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目录(2008年修订)》执行。

(摘自国税函〔2009〕399号)

(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 农林业

1.粮食中低产田综合治理与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 2.国家级农产品基地建设 3.蔬菜、花卉无土栽培

4.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和养殖技术开发及应用 5.重大病虫害及动物疾病防治

6.农作物、家畜、家禽及水生动植物、野生动植物遗传工程及基因库建设

7.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繁育、保种和开发 8.种(苗)脱毒技术开发及应用

9.旱作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生态农业建设、耕地质量建设以及新开耕地快速培肥技术开发 10.生态种(养)技术开发与应用

11.农用薄膜无污染降解技术及农田土壤重金属降解技术开发及应用

12.绿色无公害饲料及添加剂研究开发 13.内陆流域性大湖资源增殖保护工程 14.远洋渔业 15.奶牛养殖

16.牛羊胚胎(体内)及精液工厂化生产 17.农业克隆技术研发

18.耕地保养管理与土、肥、水速测技术开发

19.农、林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地、保护区建设以及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开发和应用

20.农作物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包括青贮饲料、秸秆氨化养牛、还田、气化、培育食用菌等)

21.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沼气工程、生态家园等)

22.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恢复工程 23.食(药)用菌菌种培育 24.草原、森林灾害综合治理工程

25.利用非耕地的退耕(牧)还林(草)及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工程

26.动物疫病的新型诊断试剂、疫苗及低毒低残留新药开发 27.高产牧草人工种植 28.天然橡胶种植生产

29.无公害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的有害元素监测技术开发及应用

30.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料产业化技术开发及应用 31.农牧渔产品的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开发及应用 32.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 33.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工程 34.植树种草工程及林木种苗工程 35.水土保持综合技术开发及应用 36.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工程

37.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荒漠、草原等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生态示范工程 38.防护林工程

39.石漠化防治及防沙治沙工程 40.固沙、保水、改土新材料生产 41.抗盐与耐旱植物的培植

42.速生丰产林工程、工业原料林工程及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 43.竹藤基地建设及竹藤新产品生产技术开发 44.中幼林抚育工程

45.野生经济林树种保护、改良及开发利用 46.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 47.林业基因资源保护工程

48.次小薪材、沙生灌木和三剩物的深度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 49.野生动植物种源繁育、培植基地及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50.地道中药材和优质、丰产、濒危或紧缺动植物药材的种(养)殖

51.香料、野生花卉等林下资源的人工培育及开发 52.木基复合材料的技术开发

53.竹质工程材料、植物纤维工程材料生产及综合利用 54.林产化学品深加工

55.人工增雨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开发和应用 轻工

1.符合经济规模的林纸一体化木浆、纸和纸板生产 2.天然食品添加剂原料及生产技术开发应用 纺织

1.高档纺织品生产、印染和后整理加工 2.采用化纤高仿真加工技术生产高档化纤面料 3.各种差别化、功能化化学纤维、高技术纤维生产

4.纤维及非纤维用新型聚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葵二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生产

5.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的特种天然纤维(包括除羊毛以外的其他动物纤维、麻纤维、竹纤维、桑蚕丝、彩色棉花等)产品加工

6.采用高新技术的产业用特种纺织品生产 7.新型高技术纺织机械及关键零部件制造 8.高档地毯、抽纱、刺绣产品生产 9.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高档服装生产

10.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新型纤维(聚乳酸纤维、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动植物蛋白纤维等)生产 其他服务业

1.粮食、棉花、食糖、食用油、化肥、石油等重要商品的现代化仓储等物流设施建设

2.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流通设施及农产品贸工农一体化设施建设

3.农、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4.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及其它旅游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建设

(摘自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

(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鼓励类 农、林、牧、渔业 1.中低产农田改造

2.木本食用油料、调料和工业原料的种植及开发、生产 3.蔬菜(含食用菌、西甜瓜)、干鲜果品、茶叶无公害栽培技术及产品系列化开发、生产

4.糖料、果树、牧草等农作物新技术开发、生产 5.花卉生产与苗圃基地的建设、经营 6.橡胶、剑麻、咖啡种植

7.中药材种植、养殖(限于合资、合作)8.农作物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有机肥料资源的开发生产 9.林木(竹)营造及良种培育、多倍体树木新品种和转基因树木新品种培育

10.水产苗种繁育(不含我国特有的珍贵优良品种)11.防治荒漠化及水土流失的植树种草等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经营

12.水产品养殖、深水网箱养殖、工厂化水产养殖、生态型海洋种养殖 农副食品加工业

1.生物饲料、秸秆饲料、水产饲料的开发、生产 2.水产品加工、贝类净化及加工、海藻功能食品开发 3.蔬菜、干鲜果品、禽畜产品的储藏及加工 食品制造业

1.婴儿、老年食品及功能食品的开发、生产 2.森林食品的开发、生产和加工

3.天然食品添加剂、食品配料生产(限于合资、合作)饮料制造业

果蔬饮料、蛋白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植物饮料的开发、生产 纺织业

1.采用高新技术的产业用特种纺织品生产 2.高档织物面料的织染及后整理加工 3.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的特种天然纤维(包括除羊毛以外的其他动物纤维、麻纤维、竹纤维、桑蚕丝、彩色棉花等)产品加工

4.高档地毯、刺绣、抽纱产品生产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林业三剩物,“次、小、薪”材和竹材的综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生产

(摘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第57号令)

(三)《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目录》-云南省 1.优质桑、蚕产品的开发生产

2.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后续产业开发

3.特色食用资源开发及应用

4.亚麻加工、开发及副产品综合利用

5.丝绸产品深加工

6.动植物药材资源开发生产(列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限制类、禁止类的除外)

(摘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令第4号)

三、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对2007年3月16日新企业所得税法公布之前设立的企业,已经批准享受我省制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未明确优惠期限的,从2008年1月1日起给予5年的过渡期限,执行到2012年12月31日为止。

(摘自云政发〔2008〕75号)

符合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的,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所得税征免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124号)的规定,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确定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自确定之日起,比照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1〕124号)文件的规定,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林产品初加工取得的经营所得,并与其他业务分别核算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涉农与金融政策 篇5

白城市涉农金融机构全力支持备春耕生产

入春以来,白城市采取有效举措,组织协调涉农金融机构全力支持各地备春耕生产。

一是加强督导调度,确保资金充足。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座谈会等形式督促涉农金融机构积极筹措资金,目前已向农户发放贷款8.2亿元,计划投放规模还可有20亿元;二是创新信贷品种,满足多元化需求。推出“六权”抵押贷款、“直补保”贷款、保证贷款等信贷品种,努力盘活农户手中闲置资产,扩大贷款渠道;三是提升服务品质,便农惠农。以开辟“绿色通道”、延长服务时间、实施优惠利率、加大帮扶力度为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快资金划拨速度,减少贷款费用支出,不断提高农户满意度;四是支农成效初步显现。全市新打机电井146眼,安装大型喷灌设备18处,配套小型喷灌及提水设备67台套,新增标准化棚模近840个。

涉农与金融政策 篇6

首先感谢县委县政府和县组织部的领导给我这个参加“2012年江苏省大学生村官财政涉农政策示范培训班”学习的机会。使我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起来,使自己的能力和知识越来越全面,也为我在以后的农村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次学习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我还是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明白了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农民生活工作问题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的真心关怀。党和政府根据实地调研,研究制定了正确的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好处,减轻了农民的生活负担,有利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期间学习中,我体会颇深,对于此次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省综改办房民副主任给我们讲解了农村综合改革相关政策的知识。首先让我彻底理解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规定和程序。我是2011届的大学生村官,刚开始工作,对很多惠农政策不理解,通过房副主任的讲解,我知道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是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前提与基础,要确保做到“三严格,”三严格“即严格履行民主议事程序;严格执行上限限制标准;严格资金管理,杜绝平调挪用。自从我省2008年起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2011年,省以上财政投入一事一议奖补资金10.97亿元,引导农民筹资筹劳、社会募捐、村集体投入、县乡财政投入近12亿元,全省共实施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7700余个。其次让我真正了解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相关内容,知道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的具体要求与标准,也知道了近几年我省粮食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最后也了解了近几年我省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政策、化解经济薄弱村债务政策的相关要求与实施情况。

第二,通过观看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短片,让我们大家真正体会到了支农惠农政策的正确贯彻落实,让广大农民朋友都受益,真正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第三,省财政厅厅金融处朱从江副处长给我们讲解了财政支持农业保险及农村金融政策的相关知识。朱从江副处长详细讲解江苏农业保险的有关内容,让我们大家知道了什么是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的意义;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具体险种;补贴政策;条款及具体条款内容;投保理赔流程;提出具体案例分析解说,让大家更加形象地理解相关知识。其次是朱从江副处长详细讲解江苏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有关内容,让大家明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政策目标;政策适用范围;政策执行时间;主要政策的措施及具体落实情况。

第四,省财政厅经建处秦霞副处长给我们详细讲解村庄环境整治及家电下乡有关政策的知识。从学习中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农村建设和惠农的高度重视。

第五,通过大学生村官创业先进典型经验介绍,给大家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我们面对面地讨论农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家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逐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交流中大家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第六,省财政厅社保处戴民辉处长、教科文处沈益峰处长给我详细讲解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教科文基层财政政策。因病致贫现象现就是因为没有完善的养老保险和医疗制度出台而出现的。党和政府分析调研这种现象,制定并出台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减轻农民的负担,让更广的农民更有能力去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下一代,是祖国建设的后续力量,所以从小就要抓好儿童的教育。由于农村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儿童从小就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不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党和政府制定了有效可行的教科文基层财政政策,让祖国的下一代能够有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第七,省财政厅农业处冯晓鸣处长给我们讲解了“十一五”省级主要惠农政策及“十二五”思路。让我们了解“十一五”省级主要惠农政策具体落实状况和对“十二五”思路的展望。作为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的大学生村官的我们要坚决执行省的各项政策,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十一五”省级主要惠农政策的学习和“十二五”思路的理解,我们在以后的农村工作中,以身作则,带头表率贯彻省级的惠农政策,让广大农民朋友受益,为江苏的明天,大家共同努力。

涉农与金融政策 篇7

农村金融一直被视为农村经济的命脉, 要发展现代农村经济必须要处理好资金融通的问题。目前,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由两部分组成, 即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 其中正规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非正规金融机构又叫民间金融, 主要包括民间借贷、合会、私人钱庄等形式, 虽然在一定形式上填补了正规金融信贷的空缺, 但是由于民间金融没有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管制, 在资本趋利性动机的驱使下, 利率机制极其不合理, 同时监督和管理上难度比较大。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了“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因此, 抓住农村金融的信贷缺陷与发展空间, 对于指导我国农村信贷投入方向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二、实证分析

1. 指标选择

选用1990年~2009年年度数据。正规贷款指标选用“农业贷款ND+乡镇企业贷款XD=农村贷款DK”表示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的贷款规模;生产支出指标选用“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RTZ、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JTTZ”表示农村经济单位发展自身规模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选用“农村经营总费用JY”表示农村经济单位生产经营产生的费用, 其中农村经营总费用=农村家庭人均经营费用支出×农村人口数;消费性支出指标选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XF”表示农村经济单位用于生活消费和服务的规模。其中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数据来自《中国金融年鉴》;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家庭人均经营费用数据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各个指标数据均取自然对数。

2. 平稳性检验

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都非平稳的, 为了防止伪回归现象, 需要对变量做平稳定检验, 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结果如表1:

[注]***、**、*分别表示1%、5%、10%显著性

由表1知, 各个指标都是二阶单整。其中ln DK零阶、一阶都是平稳的, 说明了经济发展并没有很好地促进农村贷款地提高。

3. 协整检验

经济变量在短期会由于季节或随机干扰因素可能偏离均值, 如果这种偏离是暂时的, 那么随着时间地推移将会回到均衡状态, 如果这种偏离是持久的, 就不能说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均衡关系。协整检验就是验证经济变量间是否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 本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来分写检验变量间的协整关系, 检验结果如表2。

由表2检验结果得出:ln DK与lnGRTZ存在两个协整向量, ln DK与ln JTTZ存在一个协整向量, ln DK与ln JY不存在协整向量, ln DK与ln XF存在一个协整向量。这说明农村贷款与农村个人投资、集体投资、农民消费有着稳定的长期关系, 但与农村家庭经营没有长期稳定的关系。

4. 回归分析

对表2中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建立如下模型:α、β、γ分别为系数, C为常熟, μ为误差项。结果如下表3所示:

结果均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 可决系数较高, 总体拟合程度较好。农村贷款每增长1%将会导致农村个人投资增长0.754%、农村集体投资增长1.428%、农民消费增长0.735%。农村个人投资与消费对农村贷款的弹性均小于1、大于0, 农村集体投资对农村贷款的弹性大于1, 这说明农村贷款地增加确实促进了农村经济状况地改善, 但是并没有很好地促进农村居民个人经济状况地发展, 这反映了农民个人通过正规金融融资难度大, 数量少的特点;相比较农户个人, 农村集体单位具有较高的信用、较强的经济能力, 是金融机构放贷的主要对象。农民个人投资对贷款的弹性大于消费对投资的弹性, 反映了金融机构更加偏向于发放生成性贷款, 两者的弹性系数差距不大, 其原因可能在于农民以生产性借贷为由, 把资金用于消费用途。

5. 结论总结

综上得知, 农村家庭经营与农村贷款没有长期的稳定关系, 农村贷款促进集体单位的资金支出远大于促进农村居民个人支出水平, 对于农民个人而言金融机构更加偏向于发放生产性贷款。这与国内学者的调研结论基本吻合, 涉农贷款地增加对于我国农户经济状况地改善有着积极作用, 但是金融机构放贷对象更侧重于生产性放贷以及农村集体单位。

三、政策建议

1. 农村金融机构进行系统性改革

当前农业发展银行主要针对粮棉收购贷款;中国农业银行信贷重点放在城市;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产权不明, 经营机制僵化, 内部控制不健全, 自身资金有限;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只存不贷”。必须对这些金融机构进行系统性地改革, 使之在运行机制和内部制度建设方面更加激励为乡镇企业融资服务, 把建立完善的乡镇企业融资体系作为重要的改革目标, 完善乡镇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优惠体系, 增加财政贴息, 实行优惠利率。加大服务乡镇企业的产品创新, 根据乡镇企业不同需求推出合适的贷款产品和金融服务, 增加乡镇企业贷款品种地选择, 发展融资中间业务, 倡导票据融资, 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加强对乡镇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 设置对乡镇企业成功经营的奖励机制, 提高工作人员开拓乡镇企业业务的积极性。

2. 完善正规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机制

当前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用评级主要通过有无抵押品、担保品等显性资本作为判断农户是否具有还款能力, 这是阻碍大部分农户获得正规贷款资金支持的重要原因。四川南充美信服务公司的实证表明, 大量被正规金融机构抛弃的“无抵押、无担保”农户, 不仅具备还款能力和可持续性, 而且违约率极低。如何完善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用评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要加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发现市场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其次, 建立由各地乡政府牵头、人行推动、正规金融机构为参与主体信用评级机构, 专门负责对农户的信用评级和实地考察, 评级机构工资水平与农民贷款水平正相关违约率负相关。由此, 既能减少农民贷款程序, 提高贷款效率, 又对评级人员提供了激励与约束机制。

3. 创新信贷业务, 满足农民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村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 在农村金融组织中, 产品创新依然存有大量的发展空间, 多样化的信贷支持既能对农村经济起到促进作用, 又能加强农民的信贷意识, 将正规贷款产品局限于生产用途是短视的。首先, 在政策上对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给予鼓励, 适当放宽小额信贷的对象、期限等要求;其次, 要向农户提供多样化信贷业务, 金融机构网点可以针对市场性农户、维持性农户、贫困农户设置不同的信贷业务。比如对市场性和维持性农户提供农村消费金融业务, 促进农民消费水平, 支持农民对家电等个人耐用消费品、房屋装修、子女教育、交通运输、住房等方面的信贷需求;对于贫困农户, 可以加强扶贫贴息贷款, 并且可以专门针对贫困农户设立子女教育贷款, 以便有利于该类农户“脱贫致富”的趋势。

4. 发展新兴农村金融机构, 增加农民融资途径

新兴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截止到2010年底, 我国已经有437家村镇银行、21家贷款公司、37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新兴金融机构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缺, 扩大了金融覆盖面。然而, 依然存在着相关因素制约着农村新兴金融机构的发展, 如:村镇银行的发起人至少有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 导致村镇银行在经营管理上缺乏独立性;贷款公司的存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 上限基本开放, 形成高利率, 导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对农户的贷款;农村资金互助社风险防范制度大都基于“管理者尽职尽责”的假定, 缺乏风险管理细则, 又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导致互助社违规操作和擅自改变借款用途的现象屡次出现。因此, 对于新兴农村金融机构, 国家既要放宽其设立标准, 又要规范其运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徐笑波.中国农村金融的变革与发展 (1978-1990) [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4.

[2]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叶敬忠, 朱炎洁, 杨洪萍.社会学视角的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J].中国农村经济, 2004 (8) :31-37, 43.

[4]佘传奇.安徽农村金融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2.

涉农与金融政策 篇8

关键词:金融产业政策;机制与风险;政策框架

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1-0019-04A?

收稿日期:2007-07-22

作者简介:孙伟祖,副教授,经济学博士,金融学专业,主要从事金融发展理论研究;

黄宁,辽宁大学2006级金融学研究生。

一、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产业政策演进

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了各式各样的金融产业政策。尽管具体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但都遵循金融政策的一般规律。回顾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金融产业政策的演进大致经历了无意识运用、有意识运用和自觉适用三个阶段。

在金融产业形成时期,由于许多私人银行陷入困境或信任危机,并且高利贷仍有着很大的影响力,金融发展缓慢并且不能满足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众多国家由政府介入来解决这些问题。银行业方面,欧洲许多国家的政府采取的办法是改建或创建“公共银行”,这种机构得到政府的担保并受到严格的监管。公共银行承担货币兑换、存放款业务、征收税款和铸造货币等职能,减轻了教堂的影响,抵制了高利贷,为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准备了基础。保险业方面,一些国家,诸如两班牙、意大利、荷兰、英国和法国不断颁布法令制订了有关经营海上保险的规章,行使特许经营权或对私人保险业进行管理。这些政策有的直接规范了保险业的发展,有的则促成了非官方自治理念和规则的形成和完善。英国劳埃德保险社的发展就是典型例证。有组织的金融市场方面,则主要针对证券交易所等存在的负面效应运用法律手段被动地规制,但是往往效果不明显,投机依然风行,危机时有发生。例如,荷兰在1610年就开始明文禁止买空卖空,并在整个世纪中定期重申这一法令,但都无法制止这一行为。一切都表明这一时期的金融产业政策还不具自觉性,虽然有的政策是主动采取的,比如保险特许制度,但是那是为了获取垄断利益。所以当时金融产业政策尚处于无意识运用阶段。此时,政府虽然认识到了金融的重要性,对其载体进行了调控,但主要是被动地进行,根本是受到金融产业早期发展时期所显现的风险的驱动。稍有例外的是日本,后发展加上主动模仿,使其超越了被动适应阶段,政府对金融产业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金融产业的成长时期,货币的分散发行造成货币内在价值不均一,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组织体系整体稳定性差,美国历史上的“野猫银行”和市场上流通着各式各样的银行券的状况在许多国家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别只在于持续的时间。此时先发展国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干预政策已经有了比较多的经验。因而开始有意识干预金融产业来解决这一系统存在的问题。堪称现代金融发展自然演进模式代表的英国,以法律的形式给予英格兰银行成立股份制银行支持,并授予它一系列特权,尤其是通过一系列法律促成了它拥有货币发行的独占权,这成为英格兰银行演化为中央银行的关键因素。美国则通过立法直接建立第一国民银行与第二国民银行尝试创立中央银行,只因客观经济与政治条件不成熟才没有成功。日本明治政府更是直接制定了各种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措施,进行币制改革和设立中央银行。尽管世界先发展国家尤其是当今的主要的发达国家具体采取的模式不同,但是都对于与金融基础功能相关的金融产业组成部分进行了重点干预,这成为一个标准的金融产业政策支撑点,以此来带动其他金融产业系统的成长。一些后发展的国家还直接涉足普通银行业的成长,在其成长之初就普遍地通过执照发放等形式介入其成长过程。一些典型国家的金融产业发展史充分展示了政府对于金融产业有目的的政策行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政府实践经验的积累使得政府对于金融产业政策处于有意识运用阶段,但无论是金融产业政策的地位还是其功能的发挥在这一阶段都不理想,也没有明确其真正含义。

在金融产业的成熟阶段,金融功能充分显现。与此同时,金融产业政策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人们的实践经验也有了长足进步。金融产业政策进入到自觉适用时期。最鲜明的表现是从经济大危机开始至今的发达国家的历程。随着欧盟各国、美国、日本等经济的崛起,对更高层次金融功能的需求日益迫切,对金融功能的需求也更加全面,同时这些国家处于凯恩斯主义占主导的大环境下,从而对各自的金融产业采取了大力扶持的政策,对金融产业发展的干预全面而具体。而在20世纪80年代金融创新高潮之后,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对金融产业的政策定位发生了变化,转变到以强化市场功能、鼓励本国金融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国际比较利益为目标。各个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进行了放松管制的变革,美国颁布实施了《金融现代化法案》,取消了影响本国金融产业竞争力的管制政策,特别是结束了分业经营制度和单一制银行制度。日本实行“大爆炸”改革,促进金融产业提高竞争力;管制最少的英国也新出台了金融产业现代化政策,实现进一步的金融自由化,提高本国金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金融产业政策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原理

金融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基于整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金融产业进行定向干预,促进特定金融功能作用发挥的政策。它要由一个体系来实现总的目标,一般由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政策、金融产业结构政策、金融产业组织政策、金融产业布局政策、金融产业技术政策和金融产业风险防范政策几个部分组成。

金融产业政策是政府主观意图与客观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的综合体现。从政策到目标的实现需要传导路径,可分为直接与间接两个路径,经济金融环境决定了具体路径的选取。直接路径是指政府创设金融组织以实现特定金融功能。金融组织具体的创设方式有两种:直接投资兴办和支持私人创办。前一种方式在金融产业发展的早期比较普遍,比如欧洲历史上由城市政府设立、经营和监管的“公共银行”;这一方式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也适用,当代广泛存在于各国的政策性金融组织就是例证。后一种方式采取授予私人特权由私人创办的方式来完成政府的意愿,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更经常被采用。直接路径往往是政府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促成并保证金融产业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组成部分的发展,其效应直接、迅速。间接路径则是指政府通过一般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直至行政手段改变金融组织生存的外部环境达成目的。这一路径虽然作用方式间接,但作用更为根本与持久。间接路径手段的作用对象主要为金融资源的供给方,辅之以金融资源的需求方。前者比较普遍,各种管制就是例证;后者的例证如金融活动实名制的要求、金融商品消费的差别税收政策和差别金融保证金的规定等。

金融产业政策以一定的机制实现其目标。这一机制的核心就是在金融系统特别是金融产业系统中加入新的要素,以替代或互补效应来达成政策目标。一方面,政府创设或通过相关手段促成新的金融组织出现。新出现的金融组织,要么与原有的金融组织竞争,最终替代或者促使后者转变行为方式。比如历史上公共银行对高利贷金融组织的竞争,从而牵动整个金融组织系统也即金融产业按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功能载体的要求演进。要么与原有金融组织形成互补关系,产生一个补充或倍加效应。最典型的是政策性金融组织与商业性金融组织的互相促进关系;再一个例子是金融产业内部发挥直接融资与起着间接融资作用的组成部分的互补关系。另一方面,政府直接改变金融组织生存的外部环境的关键要素。主要是金融环境,次之是经济环境。比如建立征信体系、金融管制政策、反垄断政策、政府信誉的确立等,这些新要素与原有要素产生了替代与互补效应,形成新的金融组织的生存环境,间接促进或抑制相关金融组织的演进,甚至催生与消灭某类金融组织。

金融产业政策实现的关键是确立一个支撑点,主要是选择实现金融功能的主导性金融组织系统,以此为节点牵动整体,面面俱到的政策不可能也不必要。历史经验也是如此,一般多选取基础性金融功能的相关金融组织为节点。在商业经济时期大都选择建立直接服务于支付结算等金融功能承载的金融组织。而在工业经济发展初期则促进与保证承载资源配置功能的金融组织的发展,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金融产业政策实现金融产业定向发展的效应是以人为扭曲有关生产要素配置为代价的,并且,金融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存在着“政府失灵”的风险。促使金融产业按服务特定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演变就是金融产业政策的收益。这是通过对金融产业发展过程施加主动影响的方式实现的,其主要途径就是弥补或者抑制市场的自发作用,并且二者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有不同的组合。其中,抑制市场的作用就是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配置生产要素,相对于市场的自然作用,很多时候这是对生产要素配置的一种扭曲。和其他公共政策一样,金融产业政策不是万能的,它对金融产业演进的干预存在着政策风险,即由政府失灵引起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金融产业的干预过度和干预不足。

三、中国未来金融产业政策的一般构架及内容

1.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政策。

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关系政策是金融产业政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与一般产业的产业政策有所不同,后者一般不需要此项内容。但是金融产业由于其特殊产业属性,具有强大的渗透性、支配性,所以必须规制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主要是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资本结合问题。另外,金融产业具有基础性的特征,经济运动基础设施的关键地位,要求其与其他产业保持协调发展,即在量上有个合适的度。总体上,对于资本层面的产融结合问题,要以限制二者的结合为主,注意防范其中蕴藏的风险,产融关系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二者的适度结合。在协调与其他产业的发展关系方面坚持需求导向为主兼顾供给导向。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以上的发展阶段,庞大的经济规模与巨大的人口总量能够给金融产业提供足够的发展动力,并且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慢于实体产业部门,事实上二者关系已经处于需求导向的状态。此外,需求导向也是顺应金融产业自然演进的产业发展政策,所以,需求导向原则应是我们的政策基调。但是,当前直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面临强大的资源约束、环境约束以及严重的结构问题。这需要有强有力的调控手段来解决,金融产业无疑是担当重任的载体之一。可以通过金融产业在某个范围内或某一方向上的超前发展,发挥供给导向,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金融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是产业政策的支柱之一,主要职能是维护产业内部的竞争来保证市场效率,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产业内部的有效竞争和其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金融产业是一个特殊产业,其产业组织问题也不同于一般的产业,适度竞争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原因在于:金融产业的产品具有虚拟性特征,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金融产品价格的关联性远强于其他产品,所以,价格波动频繁,幅度较大,传染性强。另一方面,金融组织的自有资本比例较其他产业低的多,金融组织之间的关联度极高,所以,金融产业整体上呈现一种与之强大控制力和重要地位不相称的脆弱性。拥有强大影响力和脆弱特征的双重矛盾属性决定了金融产业只能实行适度竞争。金融发展的历史表明,这种适度竞争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金融产业内单一细分产业的高度垄断与整个产业高度细分的结合;二是整个产业低度细分与寡头金融组织的组合。后一种形式在20世纪80、90年代金融自由化浪潮之后成为一种趋势。我国当前实行的是一种分业经营的制度,同时各行业内部垄断程度较高。为此,政府应通过改革金融行政审批制度降低市场进入壁垒等方法,以制度为各类金融组织造就公正、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市场为媒介通过效率的改进完成由现有形态到适度竞争产业组织形态的转变。

3.金融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是产业政策另一个支柱,合理的结构与合适的规模是产业效率的关键性决定因素。结构效应与总量的增长一样也具有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我国未来金融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围绕某一个金融功能进行牵动,实行以功能为导向的结构倾斜政策。这一政策的关键是选择政策的支撑点,资源配置功能就是可供选择的比较恰当的牵动点,以此为支撑按照与这一功能的联系强度协调相关金融组织的发展。因为资源配置功能是工业化为主导的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的我国经济的基本金融需求,也是更高发展阶段所需金融功能的基础。当然,这一战略实施的重要前提是金融基础功能的完备。因为,这不仅是目前我国金融产业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是未来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具体在融资层面,重点改革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及与直接融资相关的金融组织,使它们从服务于国企改革的特殊目的转到一般意义的金融功能承载上。而其他金融组织主要是对它们实行商业化改造。这些具体政策实施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合理的融资结构所要求的金融组织体系结构。

4.金融产业布局政策。

金融产业是一个兼具集中与分散特征的产业。其集中是指功能的集中,往往形成少数金融中心主导的功能聚集区。分散是指金融组织特别是银行、保险组织要具有覆盖具体客户的分散的分支机构,功能的集中是以分支机构的分散为保证的。功能中心的形成是经济金融自发演进的结果,但是政府的政策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金融组织分支机构的设立由金融组织自主做出决策,但是金融产业同时又是受到严格管制的产业,所以受政府政策影响很大。金融组织分支机构的属地化特征决定了其与地方经济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关联更为紧密。因此必须协调功能聚集与机构分散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金融产业布局政策比较理想的目标是实现金融产业在地区之间的合理布局和区域内分支机构的合理设置。在我国,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保持金融产业地域布局的中央政府主导权,限制各地区在促进金融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金融中心建设中采取以税收优惠为主的政策,而应鼓励各地实行以信用环境塑造为主的政策措施。在区域内,分支机构的设立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公正、透明的市场准入制度。

5.金融产业技术政策。

金融产业技术政策规定金融产业的技术发展目标、金融产业的技术结构、金融产业人才政策、金融产业的产品结构,旨在通过技术进步保证金融功能承载效率的提高,是确保金融产业发展动力的政策。具体包括研究开发援助、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以及职业培训、技术限制政策。金融产业技术政策对于我国具有比较特殊的意义,只有在金融产业技术上的自立才是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总体上,我国应该鼓励金融组织进行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再创新,通过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促使金融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并且通过进一步的结构整合,形成整个金融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金融产业技术政策的核心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综合运用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其基础是激励性人才政策,通过薪酬、人力资源管理等制度的变革推动金融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尤其是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成长。

6.金融产业风险防范政策。

首先,以保证金融功能的实现为目标来加强、完善监管和金融产业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这一层次要围绕维护和强化人们对金融产业的信心进行,无论是短期调控行为还是根本性改革措施都要有利于增强人们对金融产业的信心,这是风险防范政策的根本。其次,促成行业自律体制的形成与完善,在行业层次以自律机制约束金融组织的行为。第三,通过相关法规和行业监管机构特别是注意利用资本市场的作用来促进金融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在微观层次防范金融风险。最后,对金融产品实行差别化的分层风险防范战略。比如,衍生金融产品风险最大,更易形成泡沫,因而,要更加注意监测这些金融商品的市场情况,更严格地监管经营这些商品的金融组织,从而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白钦先,孙伟祖.论基于金融产业的金融发展[J].浙江金融,2005;5

[2]秦池江.论金融产业与金融产业政策[J].财贸经济,1995;9

[3]孙伟祖.功能观视角下的金融发展理论及其延伸[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5

[4]孙伟祖.金融产业演进与金融发展——基础理论的构建及延伸[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上一篇: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下一篇:高中信息化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