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心理学书籍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场心理学书籍(共10篇)

职场心理学书籍 篇1

作者:博煜

内容简介

微反应是人们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的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读懂微反应能够让我们快速熟悉并理解他人的隐藏想法,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事半功倍。此外还增加对人们的日常习惯进行解读,帮助读者破解性格密码。

推荐理由

微反应源于人类本能,准确映射心理状态。

你会察言观色吗?

人与人的交往,就是心与心的较量。

本书向读者介绍微反应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大家识别和解读他人内心信息的能力,让读者练就一双“慧眼”,从对方的微反应,走进他的内心。

让你成为社交达人的20本心理学书籍推荐

1、《心理学与生活》

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极高的知名度,是心理学基础教材中第一品牌书。

2、《社会心理学》

这本书帮人们了解人们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是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的指导性书籍。

3、《爱的艺术》

爱是一种艺术,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如果你还不懂成熟的爱,请读这本书,必然会有所收获。

4、《拆掉思维的墙》

本书道破了很多被人们视为正常,其实很奇异的思维怪圈,其中“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for death”让人颇为感慨。等待,并不是一件坏的事情,可是有时候人们却陷入了期待完美的怪圈。

5、《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此书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

6、《少有人走的路》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20xx年。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7、《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的成名代表作。它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打破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梦的无知、迷信和秘感,同时揭示了左右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意识的奥秘。该书不但为人类潜决识的学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而且也建立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新里程碑。

8、《乌合之众》

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古斯塔夫・勒庞在他在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

9、《路西法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种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下,我们是否会像上帝最爱的天使路西法一样,不知不觉地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之事,从而堕落成魔鬼撒旦。善恶的界限在哪里,人性的脆弱超乎你的想象!犯罪行为是如何发生的?情境对人有着多大的影响力?人性本恶还是本善?如果你对以上问题感兴趣,这本书或许能让你找到答案。

10、《拖延心理学》

克服拖延的第一步:请摒弃你对拖延的恐惧、羞耻、担忧以及自我憎恶,只有在宽容乐观的态度和心平气和的情绪下,你才能看清自己为什么会拖延,才有可能让拖延之手从你的生活中松开!

11、《影响力》

政治家运用影响力来赢得选举,商人运用影响力来兜售商品,推销员运用影响力诱惑你乖乖地把金钱捧上。即使你的朋友和家人,不知不觉之间,也会把影响力用到你的身上。但到底是为什么,当一个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提出来时,你的反应就会从负面抵抗变成积极合作呢?

12、《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书籍和心理学研究之间的沟壑,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以一个专业人士的眼光看待这些仍炙手可热的历史研究。

13、《亲密关系》

作者综合了心理学多个分支的研究理论和成果,用饶有趣味的论述,总结出人们在交往与沟通、爱情与承诺、婚姻与性爱、嫉妒与背叛等方面的行为特点和规律。

14、《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

论述深入浅出,切中肯綮,书中介绍的应对死亡恐惧的各种观念生动具体,易懂易行。面对死亡的战栗经作者笔锋描过,顿时融为拂面春风,令读者不仅在文字上感受愉悦,在心灵上更是豁然开朗。

15、《内向者优势》

本书为性格内向的人以及那些深爱他们的性格外向的人指明,如何利用(而不是对抗)他们的个性来创造并享受美好的生活。书中内容涉及婚姻关系、为人父母 ——包括养育性格内向的孩子、社交活动和工作,书中有应对的策略、管理精力的策略及几百条很有价值的技巧。

16、《超越与自卑》

人类心理学先驱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巅峰著作,全书立足于个体心理学观点,从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多个领域,以大量的实例为论述基础,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帮助人们正确面对缺陷,正确对待职业,正确理解社会,理解生活,理解性。

17、《自控力》

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只需10周,成功掌握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径,在于弄清自己如何失控、为何失控。

如果你总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开始工作;总是月光,信用卡透支;想放松一下,却熬夜上网;一直想减肥,总是挫败;那本书就是专门为你而写的。

18、《每天懂一点性格心理学》

本书将带您探寻性格和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学,教您非常有效的磨炼性格的方法,让您在深刻认识自己个性的同时,将性格中的缺点变成优点。

19、《当尼采哭泣》

一本经典的心理推理小说,其中人物多来自真实的历史,作者假托19世纪末的两位大师:尼采和布雷尔,基于史实将两人合理虚构连结成医生与病人,开启一段扣人心弦的“谈话治疗”。

20、《怪诞行为学》

职场心理学书籍 篇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长的文化素质也得到不断地提高, 他们开始接受一些现代化的教育观念, 加强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数据显示:一个普通家庭的教育费用占整个家庭消费的60%, 其中有一大半的家长会选择把孩子的教育投资列为首位。那么书籍作为一种传递文化知识的载体, 是诸多家长的首选。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 出版商们纷纷加入这一行业, 使得儿童图书市场异常的火爆, 各类儿童书籍日新月异, 市场上的儿童书籍已经是泛滥成灾, 加上设计师们的水平参差不齐, 这必然影响儿童书籍的设计质量。

近年来, 儿童书籍在整个市场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品种越来越丰富, 材料趋于多元化, 设计也是更加漂亮, 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书籍设计方面主要的问题如:图书设计的安全问题、设计成人化模式严重、封面插图内容东拼西凑、设计风格照搬国外等等。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第一, 由于许多儿童书籍装帧设计人员并没有针对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进行深入地研究, 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把握儿童成长的需求。从而设计出的儿童书籍趋于成人化和模式化, 失去了童趣, 显得枯燥乏味。第二, 由于儿童书籍的读者对象是儿童, 他们缺乏一定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书籍的选择上带有明显的盲目性, 孩子们喜欢家长就买, 这样就使得出版商和装帧设计人员一味地顺应儿童的喜好, 从而忽视了儿童书籍的教育作用。比如现在市面上很泛滥的喜羊羊之类的书籍, 他的知识含量和设计含量又有多少呢?这个现状也说明了家长在引导孩子选择图书、设计者在对儿童书籍进行装帧设计时, 要在尊重孩子喜好的基础之上, 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方向和正能量的选择。第三是儿童书籍设计雷同情况严重。市场上的图书大多给读者都会有眼熟的感觉, 这是由于设计师在设计儿童书籍装帧时, 借鉴太多, 从而导致书籍缺乏创新。

2 儿童审美心理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表现

人类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审美活动, 每一次经历艺术欣赏和创作活动都是对审美能力的发展。儿童教育要求从孩子的审美心理结构出发, 增强孩子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观念, 儿童在翻阅图书过程中就能不自觉地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审美情操。

所谓儿童书籍装帧设计, 它始终是围绕着儿童审美心理的研究去设计的。每个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都应充分地考虑儿童的心理和行为, 但由于每个人的理解方式和知识结构不同, 对把握儿童的审美心理上面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 从而导致市面上儿童书籍装帧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1 字体与字号

儿童是一部分特殊的读者对象, 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现代的教育对孩子也提倡让孩子多多读书, 扩大孩子的阅读量。例如现在新课标改革中所强调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达到145万字。于是书店里常常有大批量的“小学生新课程标准经典名著必读”, 有些图文结合得很好, 有些则字体太小。一套经典名著少则10来本, 多则20来本, 一本少则10万字, 多则更多。孩子在阅读的时候, 需要花费大量的注意力在文字上, 时间一长, 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视力, 还有可能影响孩子阅读的兴趣。

对于大量的文字阅读书, 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生理特征, 使用合适的字号和文字间距。让孩子在阅读时轻松自在。对于低幼儿类的图书, 可使用可爱的字体, 如:方正娃娃体、方正喵呜体、华康娃娃体等来增加图书的趣味性。

2.2 内容与色彩

儿童较成人而言, 更加地视觉化一些。因为儿童是最单纯的, 所以他们所接触的就是他们看到的。鲜艳的色彩比较容易让孩子接受, 但颜色不能太抢眼。例如大量的红绿相配, 会给孩子的视觉造成很大的刺激, 孩子会觉得不舒服。

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来看, 儿童天真活泼, 自然喜欢鲜明的色彩。红色、黄色、橙色、绿色、蓝色和紫色这些纯度高的颜色让人联想到色彩斑斓花朵、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欢乐的游乐园。这类色彩的性格趋向与儿童充满活力、喜欢大自然、单纯热情的心理特征也是相吻合。所以, 在儿童书籍的装帧上, 设计者可以大胆地采用丰富的颜色, 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当我们问到孩子是否喜欢某张画时, 孩子会完全地按照他自己的个人爱好来回答你的问题。如果画中所绘制的是一个他熟悉的事物或者是带有美好意义的主题, 孩子就会喜欢。例如, 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游戏BOOK·游戏活动》的第一课中, 选用淡黄色的背景配上一颗粉粉的爱心, 就已经能够俘获孩子的内心了。再加上这课的主题是让孩子和家长各自写上相互称赞和鼓励的语句, 贴在开心罐里, 孩子写给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写给孩子。这课的内容设定让孩子体会到亲人之间的爱并学会表达爱, 让孩子养成了关爱和鼓励他人的好习惯。同时让孩子自己动手完成, 也培养了孩子一定的书写能力。有心的家长在孩子完成后, 会将书完整保留下来, 成为孩子成长的记录。

一般来说, 由于缺乏心理上的衡量标准, 儿童并不能分辨事物的美与丑, 他们会普遍的认为有花草、有小动物、有玩具、有食物的画面是美的, 而那些有怪物、有诙谐色彩的画面是丑的。对于儿童来说, 他们更喜欢他们所熟知的和色彩明快的画面。

2.3 审美对象的偏爱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对象, 对审美对象的偏爱孩子的天性。儿童喜欢的对象, 我们可以从儿童的生活中和儿童的画中寻找答案。他们接触最多的一般来说也就是他们心中的美好形象。了解这些才能在审美趣味上尽可能地接近儿童。

有些书籍就靠一个形象俘获孩子的心。如市面上出现的大量的芭比娃娃、hello kitty、奥特曼、喜羊羊等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芭比巧手女孩手工书·粉红小屋》, 此书广受家长和儿童的喜爱。它有国际知名的卡通人物形象, 俏皮可爱, 有较强的品牌号召力。卡通明星和手工制作相结合, 让孩子能跟自己喜欢的芭比一起做游戏。书中的场景逼真, 每一个粉红小屋都如梦境般的一一呈现, 让孩子倍感亲切。再加上书中形式多样, 不仅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2.4 儿童的感性认识

儿童的情绪全都展现在脸上, 喜欢就笑, 讨厌就哭, 较成人而言, 儿童显得更加的单纯和感性, 他们会用直觉来选择感情。《爱心树》之所以是世界绘本的经典作品之一, 出版30年来, 一直是绘本世界的著名典范, 历久不衰, 魅力惊人, 销量超过600万册, 就是因为它足够以情动人的装帧特点。从形象、字体、材质和包装的精心设计上可以看出, 作者把书籍的感情基调定为温情细腻、耐人回味, 这样的感情同样可以传递到儿童那里, 引起儿童的共鸣。如今的儿童书籍都能注意色彩的对比, 但是书籍封面中红色的运用恰到好处。如何使这些对比色彩不起冲突, 形成彼此映衬的和谐美, 也正是装帧设计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书籍的外观是装帧设计者所精心营造的一片花园。小小的书籍设计包括了封面、插图、插图中的人物动物形象、书籍的版式、材料等, 这些的出彩都会给书籍的装帧设计添砖加瓦。儿童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机器, 他们天真活泼、感情丰富, 不仅懂得选择美丽的形象, 更能体会到真挚的情感。只有装帧设计者自己在设计书籍时用情用心, 儿童在阅读时才能有所触动。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 每个设计者都应该首先对图书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然后根据书籍的内容进行设计创作, 将书中内容的精髓体现在封面、目录、板式等等细节中, 让书籍设计更能打动人心;其次设计者可以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地与小读者和家长交流, 走进消费群体的内心, 从中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3 结语

随着儿童书籍装帧设计多样化的发展, 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儿童的心理, 尊重儿童的喜好, 我们要用儿童的眼睛看儿童的世界。只有这样, 才能赢得孩子和家长的喜欢, 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

摘要:随着儿童教育进一步受到重视, 儿童书籍市场也迎来了较好的发展, 设计者们推出的儿童书籍品种丰富, 设计漂亮, 而且内容多元化, 从而普遍忽视了书籍在装帧设计上的儿童趣味性。阐述了儿童书籍的发展现状, 然后根据儿童的心理特质, 分析了儿童审美心理在儿童书籍中的表现形式, 最后提出从儿童的心理出发进行儿童书籍的装帧设计, 以顺应孩子们的心理发展。

关键词:儿童心理,书籍装帧

参考文献

[1]袁奕.游戏BOOK[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12.

[2]孟志红.芭比巧手女孩手工书·粉红小屋[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职场心理学书籍 篇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开始注重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同时,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优生优育观念越来越普遍,幼儿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这种形势下,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进行幼儿书籍设计成为书籍设计的新方向。研究设计心理学视域下的幼儿书籍设计不仅能够使幼儿书籍更加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而且对幼儿教育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1.封面设计

封面是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书籍与概括书籍内容的作用。因此,在幼儿书籍设计中应注重封面设计,使封面设计富有童趣。首先,幼儿书籍的封面要能够给幼儿带来视觉冲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由于幼儿的智力还未发育完全,难以理解抽象的图形。因此,封面设计要使用比较简单线条和图形;其次,由于幼儿时期,辨别颜色的能力发展很快,因此,封面设计要注重颜色的运用,加强幼儿的颜色辨别锻炼;最后,幼儿书籍封面设计要富有创意,因为幼儿还没有深入经历社会,对他们来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新鲜的。在进行封面设计的时候,应拜托世俗眼光的束缚,设计富有童趣和创业的封面。

2.内页设计

内页设计指书籍的扉页、目录、内容等方面的设计,内页设计是幼儿书籍设计中最具吸引力的部分。因此,幼儿书籍内页设计要具有视线流动性,引导幼儿随着视线的流动进入阅读情景。幼儿书籍的内容是全书的额重点,也是幼儿的阅读重点。书籍内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阅读兴趣。因此,幼儿书籍应依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多运用图像资料,加入少量的文字。图像方便幼儿的直接阅读。而文字是为家长提供的说明,有利于家长向幼儿介绍书籍中的事物。另外,幼儿书籍的内容应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例如,幼儿书籍可以分为专门介绍植物的书籍、介绍动物的书籍、介绍水果的书籍等,明确的分类能够加强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帮助幼儿对事物进行分类。

3.色彩设计

幼儿时期正是颜色辨别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因此,幼儿书籍应注重色彩设计,为书籍添加绚丽缤纷的色彩。幼儿在3岁的时候只能清晰地分辨出红、黄、蓝、绿这四种颜色。4岁起,幼儿辨别颜色的能力快速发展。到6岁的时候,幼儿的颜色辨别能力明显提高,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颜色。幼儿书籍设计应重视幼儿颜色辨别能力的发展规律,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设计不同颜色的书籍。同时,幼儿书籍设计应注意色彩的协调。长时间的亮色刺激会导致幼儿产生视觉疲劳。因此,幼儿书籍应协调冷色和暖色,亮色和暗色。使幼儿通过阅读,提高色彩辨别能力。

4.形态设计

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书籍设计不再只是图形和文字的结合,设计者依据书籍的内容自行构造相关的形态,提高书籍的吸引力。儿童书籍设计中应注重玩具与书籍的结合,开发设计玩具书。设计师可依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对事物所具有的审美价值进行挖掘,并依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思维规律进行艺术渲染,重点强调事物的突出形态,加强幼儿对事物的认识。

5.插图设计

幼儿还不认识汉字,只能通过图形来认识世界。因此,幼儿书籍设计应重视插图设计。首先,在插图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事物的夸张。这是因为,幼儿缺乏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经常将很多事物的颜色的和形状混淆。例如,不同种类的鸟、蔬菜等。在幼儿书籍插图设计时将事物的突出特征进行夸大,使事物变得更加具体直观,有利于加强幼儿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其次,幼儿插图设计应注重想象,设计师应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利用想象力为儿童构建一个美好的世界,使儿童在阅读中锻炼想象能力,加强情感体验。

6.开本设计

幼儿书籍设计应重视开本设计,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设计书籍的开本。首先,从书籍的大小来说,由于幼儿的身体处于生长出其,幼儿的双手和胳膊较小,因此,书籍开本不宜过大,要保证幼儿两只手能够拿著书籍;其次,从书籍的形状来说,幼儿书籍多为方形开本,狭长的书籍不宜携带,甚至在幼儿拿出的过程中伤害到其他的身体部位。同时,幼儿书籍的边角要设计成弧形,避免书籍对眼睛等身体部位造成伤害;再次,从书籍的装订来说,因为幼儿书籍的目的是帮助幼儿认识世界,而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速度较快,幼儿书籍收藏价值不高。所以,幼儿书籍的装订选择简易经济的平装方式较好。

小结

幼儿书籍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教材。当今社会,人们普遍重视幼儿的教育问题,因此,从幼儿心理出发设计幼儿书籍成为幼儿书籍设计的新方向。幼儿书籍设计应充分了解幼儿需求、认知方式及心理特征,以幼儿为依据设计书籍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幼儿书籍设计的过程中积极运用设计心理学,进行封面、内页、色彩等项目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幼儿书籍的实用性。

新人职场的书籍 篇4

这个当然要排第一位啦。1-4一共4本,都值得看。不管是职场规则,人情练达,幽微人心,还是工作方法论,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2、《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作者:古典

讲的是职业规划,无论是对刚入职场的大学生,还是工作七八年的职场老鸟,都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3、《一个HRD的真实一年》作者:赵颖。

书讲的是一个HRD的工作纪实。我们很多都不到那个等级,从故事中可以看到高纬度的人在想什么,什么样的逻辑,也是很有帮助的。

4、《把时间当做朋友》作者:李笑来

这本书是我去年看过的所有书里最喜欢的一本。如果你想要成长,想要时间看得见,这是一本成长方法论。李笑来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升级操作系统的概念。

5、《外企HRM手记:我只是不想将就着过》作者:赵暄

三茅人力资源论坛里,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讲理透彻不啰嗦,入门三分,白玫瑰小姐不亏犀利姐之名。这也是一个外企HRM的成长纪实,希望我们能从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

刚进职场的书籍 篇5

1、追随这些法则,人们就会追随你

《领导力21法则》

一句话了解本书:在任何场合影响并领导他人

领导力大师——马克斯维尔博士40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以21条清晰的法则,彻底将抽象的领导力概念以具象的方式呈现,无论是培养将军的西点军校,培养政治家的哈佛大学,或是培养商界精英的世界500强公司,都聘请马克斯维尔博士专门开设领导力课程,并以“无论1前还是100年后,只要身在工作场所,就一定需要学习并不断提升领导力”为评语,将《领导力21法则》选为“任何时代的管理者必读的10本书”之一。

2、高效管理者实战进阶指南

《高情商管理》

一句话了解本书:自知才能知人,员工怎么想,上司怎么引导?客户怎么想,你怎么引导?

管理需要的不仅是智商,更应该是情商。高情商的管理者能够把庸才变成人才、把困境逆转成机会。《高情商管理》通过28个一线案例实解、8种高绩效突围方案,给读者1次读懂高情商管理者的经验。为团队提供一看就会用的团队精进指南,轻松搞定员工、老板和客户,快速打造高绩效团队。

3、讲故事、讲故事、讲故事

《你的团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一句话了解本书:所谓的互联网时代,不过是比谁比谁更会讲故事

在现今的社会,人们不断强调大数据与批判性思维,而将情感表达的故事思维逐步排斥在团队外。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

团队运行依靠数字、事实、预测、流程,这些听起来无聊又枯燥,因为它们难以激励我们想要出类拔萃的鸡血涌动,只有多样化而富有激情的团队才能创造出革命性成果,而这些结果却赖于故事与情感的因素。

4、高业绩销售员的实战宝典

《高情商销售》

一句话了解本书:把面子留给顾客,票子留给自己!

《出版人周刊》《书单》等多家媒体重磅推荐的读本,99%的销售精英都认同:修炼好销售情商,你就是销售高手!《高情商销售》首次提出了简易可操作的傻子都会用的销售策略与工具:“DRIVE”工具、五个“为什么”、Q笔记、以及增强可信度的八种方法,全面构建销售前克服陌生、销售中建立信任、销售后维持关系三大架构,真正促成订单,把面子留给顾客,票子留给自己;

5、解决难题,不能用常规思维

《逆向管理》

一句话了解本书:颠覆传统理念的管理新思维

究竟“先思考,后行动”还是“先行动,后思考”?《逆向管理》给出了其中原因的答案,作者通过深度采访与调查联合利华、西门子等企业的各层管理者、世界经济论坛领导者,向读者阐释了在持续性的个人发展过程中,外在表现比内在认知更重要的原因,并提出了实用且易操作的方法来提升个人领导力。

职场必读的书

1、《谁坐了我的位子》

是“谁坐了我的位子”?是自己的工作伙伴、亲密好友还是对手、敌人。世事纷杂、职场险恶,你的言行举止和职场交际能力,会影响到你的一生。伙伴关系是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比如至交和密友是人生快乐的关键,办公室的朋友对于你的工作和工作满意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这本探讨职场关系的书中,简·耶格尔女士极富创意地将“友谊”和“工作地点”的结合在一起,用“工作伙伴”来描述这种微妙的、介乎普通同事和亲密好友之间的工作关系。

2、《最伟大的思想》

《最伟大的思想》讲述“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却因有“会思考”的本领而有别于世间的繁华万物。虽然这芦苇非常渺小,只需一滴水、一口气,都足以使它消亡。《最伟大的思想》是一本广袤而深邃的“文化地图”。思想成就了人的伟大。这里是历史上为整个人类思想进步,建立过卓越功勋的二十几位伟大思想家的思想的海洋。而真正伟大的思想是不受国界、地域和时间限制的,它可以穿越时空,影响千秋万代。本书突破了以往僵化地按思想家的生活年代或国别进行机械罗列的模式,将重心放在了对思想本身的内涵和影响等的阐述上。让我们感受崇高思想的伟大,以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不断地向前迈进。

3、《工作要有好心态》

心态影响着人的情绪和意志,心态决定着人的工作状态与质量。在工作中,有些员工常常抱着一副事不关己、我行我素的态度,他们问自己最多的问题就是:公司能为我做些什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得到最多好处?殊不知,这种态度与做法不仅给单位造成了损失,也同时扼杀了自己的进取心和创造力,于公于私都是毫无裨益,贻害深远。没有根基的大厦,很快就会倒塌;没有踏实工作的心态,

成功永远只能是空想。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将心态摆正,戒除浮躁,勤奋敬业,脚踏实地,抛弃借口;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要多关注工作本身,多关注在工作中能够学到的知识与经验。实际上,无论什么工作,你如果能秉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真正积极地重视它,它都一定会带给你真正想要的一切——幸福,快乐,成功与荣耀。(推荐书单,提升阅读技能,欢迎常到荐-书-堂看看~)

4、《谁杀了我的牛》

在《谁杀了我的牛》这则改变人生的寓言故事中,“牛”代表阻碍我们过渴望生活与应得人生的借口、恐惧、辩解与谬见,每个人实际拥有的“牛”可能比我们愿意承认的还多。作者以简单、深刻、感性、幽默、睿智的方式告诉我们如何摆脱让人表现平庸的恶习、借口与念头。成功人士有一项共通点:从来不会为了解释事情的结果而编造借口,也不会抱怨事情原本应该如何发展,只会积极行动。本书将告诉读者,如何摆脱借口、甩掉平庸,以拥有美满关系、成功事业、健康生活、充实人生。

一名睿智的老师带着学生踏上旅程,期盼让年轻人真正了解画地为牢的道理,看清阻碍成功的真正大敌。于是,他们造访了一户破败的.农家,目睹了一宗“杀牛”事件……

这个突如其来的事件如何在瞬间改变年轻人的一生?

每个人都希望能拥有美满关系、成功事业、健康生活、充实人生,却又耽溺于安适的生活状态,抱着“过得去就好”的想法度日,直到发现美好事物都已成过眼烟云。

职场句子

1、聚天下英才,招贤良能士。

2、揽一程清风,唯愿你扶摇直上。

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你只需要换个位置,你只需要得一人才。

5、众伯乐新大陆,千里马集散地。

6、你想飞,就给你一双翅膀。

7、海纳百川,唯才是举。

8、岗岗有人才,绩效论精英。

9、为良禽择佳木,为佳木觅良禽。

10、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1、门当户对,高瞻远瞩。

12、锦绣前程,伯乐慧眼。

13、企业招聘我帮忙,你来求职我服务。

14、引四海栋梁,助企业辉煌。

15、网络天下英才,共创辉煌明天。

职场励志书籍读后感 篇6

一直喜欢看成功人士的传记或者是励志的书籍,因为在字里行间,我不仅可以放松因紧张和压力而紧绷的心情,而且可以学习到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加热爱生命和生活。同时,帮助自己找寻生活的目标,并且为之付出努力,努力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正的获得成功。

李开复博士20XX年12月出生于台湾,他所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20XX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之一。而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于20XX年击败了曾获世界冠军的国际象棋大师。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李开复博士先后在苹果公司、SGI公司担任要职。20XX年,他加盟微软公司,亲手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20XX年,升任微软公司的全球副总裁,随后成为比尔・盖茨的七个高层智囊之一。20XX年7月19日,李开复博士被Google公司任命为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博士在事业上无疑是相当成功的,同时,他的人生相当精彩,他为人处世的信念,值得我们年轻人好好的学习。《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为帮助中国的青少年选择未来的道路所写的。

李博士在书中提出了“成功同心圆”的的理论,它以价值观为核心,引出六个方面的态度,再相应外扩为六个行为,而这六个行为可谓是影响我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做最好的自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做为引导,那么就会陷入误区,从而离成功越来越远。相反正确的思想指引正确的行动,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一个明礼,诚信的人,不论是在什么地方,都能赢得他人的信赖。

做最好的自己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态度是行动的先导,从一定程度上说,态度决定了成功与否。拥有了正确的人生态度,在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不焦躁,不气馁,在失败的情况下保有乐观向上的态度,并且能够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付之努力,那么成功触手可及。

做最好的自己必须不断的树立目标,为之努力。人是社会的人,只有融入到这个社会之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没有目标的人生是空虚寂寞的人生,要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的总结,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自己的潜力和梦想。每个人的成功都不能以同一条标尺为标准来衡量,或许有的人只是想做一位好母亲,有的人只是想挣更多的钱,也有的人只是想帮助别人,只要他们的这些目标实现了,并且他们能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享受到了乐趣,体验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那么,我们能说他们不是成功人士吗?

李开复博士希望中国青年读了此书,能够成为:一个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均衡自己的价值观、态度、行为的人;一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一个既有勇气又有胸怀,既有理智又有激情,既自信又谦逊,既聪慧又善于表达的人;一个追寻理想和兴趣、终身学习和执行、深谙与人相处之道的人;一个能够从思考中认识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开采、从交友中品位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的人。

做为一名大学生,我应该将开复博士的“成功同心圆”理论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之中。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多向周围的同事请教,同时认真的.反思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努力的改进自己为人处事的方式和方法;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目标,并且为之不懈的努力。成功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我们没有看到,没有好好的把握转瞬即逝的机遇。我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踏踏实实的做人,不断地实现自己的短期目标,从而实现长远的目标。“积跬步而致千里”,相信成功就在眼前

这本再平常不过的自传带给我许多思念。是它陪伴了我初三一年。每天在完成复习功课后,在睡觉之前,总会偷偷打开台灯,翻上几页。在寂静的夜晚,看这本书,感觉很好,我受益匪浅。

李开复,我敬佩的一个人。他先后在苹果公司,SGI公司担任要职。20XX年,加盟了Microsoft,并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20XX年,升任Microsoft全球副总裁,并成为盖茨的七个高层智囊之一。20XX年,李开复加盟Google,被任命为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我敬佩的不仅仅是他出色的工作,更是他做人的理念,处事态度以及成功之道。

这本书主要围绕着“成功”二字。从成功的真正意义――成功的源头――成功的选择――成功的必要因素――成功的“罗盘”――成功的阶梯――成功之道,最后到用智慧选择成功。这本书把这一过程分析得很透彻。点明每一步骤的关键。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总结得相当精辟,每一点都十分重要。

职场新人如何度过心理不适期 篇7

作为一个职场“新鲜人”, 要丢掉随性的休闲服, 把自己裹进硬板板的套装里;不能再肆无忌惮地大笑;对待同事热情但不要黏糊;工作要十二分地投入……一边念诵着各位师兄师姐的“工作经”, 一边幻想着明天第一天上班的情形。“嗯, 9点钟上班, 7点就得起床, 争取在8点半之前赶到单位。”入睡前我这样对自己说。

事实上, 我是7点钟起床, 却是在9点半到达单位的。在接连三天都迟到的情况下, 我惊恐地意识到, 自己所有的精力全在迟到以及应付不要迟到的惊恐中耗尽。而我还没有开始工作, 就已经担心这份工作保不住了。主任把我叫到他跟前:“说说你的理由。”“住的地方和单位之间没有直达的公交车, 每次我要倒两班车, 下车还要走20分钟才能到单位……加上路上塞车, 我肯定得迟到了。”主任哈哈大笑:“你三天都遇到了塞车, 对吧?”我羞愧地点了点头。“你知道原因所在吗?想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为了不再迟到, 我买了一辆自行车代步, 在经历了几次“撞车事故”之后, 我终于摆脱了迟到的纠缠。等后来熟悉了环境, 我才发现, 从住处到单位其实有很多直达的公交车:离单位5分钟的路程, 还有地铁。而与同事熟悉后, 他们告诉我, 只要穿过一个小区, 就有一条直达我住处楼下的公交路线。得知这个消息, 是在我摸索了一个月之后。

进入新的工作环境, 要学新的东西, 要认识新同事……新问题真是层出不穷, 本就有限的精力再遇上各种繁杂小事, 只能是小猫缠线团, 越理越乱, 赵乱越烦。而幸好在我理不清的时候, 主任指了一条路。而如果我肯早一点求助于同事, 我的生活会不会变得更加清爽?

新来乍到

我是那种在陌生人面前, 如果他 (她) 不先说话, 我决不会先开口的人。认识我的人都说我“很内向”, 我一直都没觉得这种性格有什么不好, 因为这样可以不用委屈自己去附和别人。

工作第一天, 主任把我介绍给大家, 然后对我说:“有困难和问题, 可以找大家帮忙。”然后就走开了, 同事们也去各忙各的了。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大家好像都很忙的样子。“打扰人家不好吧!”我心想。午休的时候, 大家结伴去吃饭, 他们聊各种有趣的话题, 我根本插不上嘴, 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透明人。

一周后, 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 问我这一周来有什么收获, 我只能老老实实地告诉他我当了一个星期的“沉默羔羊”, 还什么也不懂呢。“你不懂, 怎么也不问别人呢?”“我看大家都很忙, 不好意思打扰大家。”“你是怕打扰人呢还是怕问人呢?你不问, 你怎么知道别人不愿意帮你呢?”

从那以后, 遇到不懂的问题, 我就虚心向大家请教, 心想:如果A拒绝了, 也没有关系, 我还可以问B嘛。后来我发现, 很少有人会拒绝对别人进行帮助。我也一直记得主任的话:“学问, 要学就要问。你现在年轻, 有问题问别人, 没有人会笑话你。如果等到10年、20年之后, 再问人家, 结果可想而知了。”话虽然很简单, 但道理很通透。“对不起, 我新来乍到, 请大家多多帮助。”请不忘经常使用这句话!当然, 自己分内的事, 不能以寻求帮助之名让别人去做。

遭遇嫉妒

与我一同进入公司的还有欣然, 她与我的性格截然相反, 开朗活泼, 一来就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如果谁出去办事, 主任说:“带上她们吧, 也让她们学习学习。”一般大家都会选择欣然。这个时候, 我觉得自己胃里就开始泛酸了。欣然在我眼中一下子变得危险起来, “她会不会说我的坏话?这样下去, 我会不会过不了试用期就要走人”?我开始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也开始窥视欣然的一切活动, 她跟谁说话了, 说了什么等等。我也开始想各种方法, 想着怎样让大家讨厌她。

直到我与欣然合作一个策划时, 我发现, 我们的合作简直无懈可击。她想出梗概, 我马上会添枝加叶;我细心, 适合出谋划策;欣然善交际, 出击就交给她……我俩成功地完成了那项任务, 我也和欣然成了很好的工作伙伴。欣然告诉我, 我一直是她心中的“假想敌”。看着我惊异的表情, 她笑着说:“不过, 我不是真的想与你为敌, 你是我的目标和榜样。”试用期过后, 主任本打算二选一的, 但由于我俩的突出表现, 最后两人都留了下来。

渐渐地, 我明白了, 同事应该像同一战壕的战友一样, 大家一起克服困难, 把工作做好, 这样公司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职场新人必读的书籍有哪些 篇8

郭媛媛

如果在一小时内你查阅四次邮件。那么你应先问问自己,这样真的能成功吗?或者问问自己是否感觉立即回复邮件给你带来的压力使你厌倦了呢?冷静挑战了我们与生俱来的快速反应。快速阻碍了人类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了客户、同事、管理者甚至家庭成员对速度的狂热追求,快速也使人们不会判断如何真正提高生产力和取得成功的技能。

职场15部必读的励志书籍 篇9

摒弃世人心中的黑暗,影响了亿万渴望幸福和成功的人

2、《与你在巅峰相会》齐格*金克拉——国际知名演说家,作家及全美公认的销售天王。若能细读全书,将能彻底改变你的生活方法。

3、《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最权威的成功学大师,以为誉满全球的成人教育巨擘。

4、《唤醒心中的巨人》安东尼*罗宾

启发人们释放内在的巨大潜能,因而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

5、《攻心为上》哈维*麦凯

哈维*麦凯——排名世界第一的人际关系大师,被国际演讲协会评为全球五大演说家之一,他还是美国嘴最手的商业代言人,《财富》杂志称其为“万能先生”。此书是每一个想成功的人必读的书籍

6、《富兰克林自传》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1706——1790)

天论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国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影响力都是十分巨大的,而他的自传不仅是其个人心路历程的真实问题,而且也是一本包含了诸种善与美的道德律令手册。该书自出版以来,相机被译成多种文字,被迄今为止的几代人当作人生修养的范本。

7、《依靠自我》

8、《自己拯救自己》塞缪尔*斯迈尔斯——西方成功学之父,在西方国家是人们必读的人生丛书之首,被誉为“跨越时空的永恒经典,泽被后世的心灵福音”和“个人的奋斗标本”。

9、《伟大的励志书》奥里森*斯韦特*马登

振奋人心的最有力书籍

10、《致加西亚的信》阿尔伯特*哈伯德

许多政府、军队和企业都将此书赠送给士兵和职员,作为培养士兵、职员敬业守则的必读书。该书堪称一部成功学圣经,影响了无数人。

11、《巴比伦富翁的秘密》乔治*塞缪尔*克拉森

让追求财富的人更好的理解金钱的本质,以获得更多的财富,激励无数人走上致富之路。

12、《思考致富》拿破仑*希尔

指导个人取得成就方面,美国总统罗斯福、发明家爱迪生等都从中获益匪浅。

13、《一生的计划》格莱恩*布兰德

白手起家,开创自己的事业

14、《主动思考的力量》诺曼*文森特*皮尔——“心灵卫士”

帮助那些曾经失败和挫折的人,是使们确信生活的真正秘诀就是正面的思考并对生活充满信心。

15、《人人都能成功》克里蒙特*史东——“主动致富学大师”

职场心理学书籍 篇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全球化竞争时代的到来,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识到, 员工心理资源是组织竞争优势获取的又一重要来源。众多研究表明, 员工优秀的心理品质, 良好的精神状态, 积极的态度等心理资源是产生高绩效的重要源泉。因此, 如何获得、开发和利用员工的心理资源, 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进而获得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王雁飞等, 2005;2007) 。但现实情况却是:企业员工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新事物层出不穷, 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数字时代海量信息的冲击, 新人辈出, 生存环境的恶化, 林林总总的诱惑和选择, 对职业发展和企业前景的疑惑, 未来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预期的不确定性等, 这一切都使企业员工的心理亚健康, 心理不健康现象越来越突出。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对员工本人带来痛苦甚至伤害, 也会对组织变革目标的实现带来阻碍, 严重时出现的危机事件甚至会对企业形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目前西方企业普遍实施的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系统 (workplace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system, OPHPS) 由于在提高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水平和工作生活质量,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方面所发挥的显著作用, 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人员的重视。

1 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研究的源起与发展

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企业注意到员工的酗酒、吸毒和其他一些药物滥用问题会影响员工和企业的绩效, 于是一些企业开始聘请专家帮助员工解决这些个人问题, 这就是职场心理健康促进实践的开始。与此同时, 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上关于健康概念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身体健康层面, 认为只要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 很显然, 传统健康概念中没有心理健康的内容。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也改变了人们对健康的理解。随着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对社会影响程度不断增大, 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理论界认为, 应该将传统“健康”内容从原来的身体健康扩展到心理健康。相应的, 在组织中健康促进 (health promotion) 中也应增加心理健康促进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的内容。这样, 心理健康促进的问题就被提出来了。经过多年的发展, 国外职场心理健康促进服务的重点已经从最初的酗酒、滥用药物等行为矫正方面的内容发展到目前对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全面综合性服务, 呈现出系统性、全面性、动态性和超前性等特点, 并已逐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心理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综合文献研究, 我们认为职场心理健康促进主要是企业针对在职场中员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系统角度出发, 通过全面考察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各种要素, 全面整合心理援助的各种资源和措施, 来促进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最终达到个人与组织双赢的目的。职场心理健康促进计划是员工援助计划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 EAP) 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 它不仅可以为个体提供科学完善的诊断、评估、培训、指导与咨询, 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心理行为问题, 还从个人的身 (身体) 、心 (心理) 、灵 (价值观) 等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以全面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在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同时, 也促进了组织的和谐发展。

2 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的理论基础

企业员工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四方面:组织社会化理论、组织健康理论积极组织行为学和职业健康心理学。

2.1 组织社会化理论

组织社会化理论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theory) 主要关注如何加快员工适应组织的进程, 以减少员工紧张、焦虑和角色冲击 (role shock) , 消除员工面临的不确定性和现实冲击感, 加快员工适应组织的过程 (Flanagin et al., 2004) 。组织社会化理论最初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解决新进入组织员工的适应问题, 后来关注的重点扩展到组织的所有员工, 由于环境变化和组织发展的不确性, 员工的组织社会化其实也是一个连续和终身的过程。组织社会化过程不仅包括组织和员工单方向的过程, 还包括其互动和匹配的过程。通过有效的组织社会化策略, 不仅使员工具备相应知识技能, 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也帮助员工有效渡过不适应期, 有效解决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 最终实现员工与组织的共同发展。组织社会化理论为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研究工作提供了一般理论基础。

2.2 组织健康理论

组织健康理论 (Organizational Health theory) 认为, 组织如同人体健康一样, 也有好与不好之分, 一个健康有效的组织既既要注重内部发展能力的提升, 又能有效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从而有助于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员工主观满意与客观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 (时勘等, 2007) 。可以看到, 组织健康理论强调员心理健康管理必须要重视心理健康问题的组织环境, 组织的健康管理必须要纳入到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范畴中来, 组织健康与员工健康互相依赖, 没有员工健康就没有组织健康, 员工健康是组织健康的基础, 要有效促进员工健康, 不仅需要被动反应式的EAP和压力管理, 还需要进行前瞻性的全面健康管理, 做到“防优于治, 防治结合”。这些重要的观点为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研究工作提供了直接理论基础。

2.3 积极组织行为学

积极组织行为学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OB) 的理论基础源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积极心理学派倡导心理学要在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帮助人们走向幸福, 特别是在儿童健康成长、家庭幸福美满、员工心情舒畅、公众称心如意方面做出贡献。积极心理学在组织管理领域的应用导致了积极组织行为学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的出现。积极组织行为学主要关注那些积极导向的, 能够被有效测量、开发和管理并与高绩效相关的心理资源或要素的研究和应用。后来, 积极组织行为的倡导者Seligman教授又在2002年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 认为可以将那些导致个体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例如, 自我效能感 (自信) 、希望、乐观、幸福感、情绪智力和复原力等纳入资本的范畴 (Seligman, 2002) , 这一观点极大地开阔了研究者的思路, 并引发了大量关于心理资本的探讨 (Luthans et al., 2004) 。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 为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往的心理健康研究过多关注压力、悲伤、抑郁等负性情绪对员工和组织的影响, 管理者则采取消极被动的方式予以应对。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 使研究者和管理者认识到挖掘组织中积极正向因素对促进员工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它们为组织中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 为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研究和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同时, 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研究的进展也有助于拓展积极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可以说, 积极组织行为学为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原则。

2.4 职业健康心理学

职业健康心理学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OHP) 是在心理学研究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领域, 研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根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 和美国心理学协会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的观点, OHP主要研究心理学在提高工作者工作生活的品质, 保护和促进工作者的安全、健康和幸福等方面的应用。其中保护主要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尽量避免工作者暴露在危险的工作场所里, 促进主要指训练工作者掌握知识和资源来提高他们自身的健康水平以及抵抗工作环境危害的能力 (Quick et al., 2002) 。OHP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工作场所中工作者身体 (例如安全、健康) 、心理 (例如满意、幸福) 、精神 (例如成长、归属) 的平衡, 尽可能消除工作场所中威胁工作者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 (例如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不当的工作流程、不适合的管理方式、模糊的角色设计等) , 以达到工作者与企业双赢的目标。对于企业员工而言, OHP给他们带来的是在健康的工作场所发挥潜能, 创造卓越绩效, 对工作满足进而享受幸福人生。可以说, 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直困扰着政府和企业管理者的职业疾病、安全与心理健康等问题, 促进了个体和组织两方面的健康成长。职业健康心理学为职业心理健康促进研究工作提供方向与解决问题的思路。

3 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系统的建构

鉴于职场中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 组织有必要建构旨在促进职场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系统, 从机制上来保证员工的心理健康促进的效果。根据心理健康的理论以及职场中心理问题的特点分析, 本研究建构了一个员工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系统 (见图1) 。从图中可以看到, 职场中员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人因素、工作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四方面内容, 而职场员工心理健康促进系统的主体部分则包括七个环节。它们分别是:确定受援助者、界定援助目标、选择援助模式、获取内部资源、启动社会支持、实施援助计划和评估援助效果。现分述如下:

3.1 确定受援助者

企业员工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系统运作的第一步就是采取专门的测试或评估确定哪些人员是要接受心理援助的对象。按照Quick (1999) 的观点, 可以根据接受援助者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 将接受援助者分为三大类型: (1) 初级受援助者; (2) 次级受援助者; (3) 高级受援助者。企业中的心理援助工作者可以通过观察、咨询、测评或介入等方式, 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受援助者, 进而采取不同类型的援助措施。这里需要提出来的是, 在许多时候, 接受援助者不仅包括接受援助者本人, 还包括与受援助者在工作、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士。

3.2 界定援助目标

在确定了接受援助对象之后, 就要确定特定层次的接受援助者, 通过心理促进系统所要达到的援助目标是什么。由于对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促进的目标既可能是个体水平的, 例如, 增强职位工作能力、增加适应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生活质量;也可能是团队、组织水平的, 例如团队水平的人际关系改善, 群体凝聚力或团队精神提升, 组织水平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等。援助的目标不同, 援助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3.3 选择援助模式

在确定援助目标之后, 就要选择心理健康促进系统的援助模式。这一方面需要考虑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 还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目前, 可供选择的援助模式有如下四种方式:

(1) 内置式

组织自行设置心理健康援助实施的专职部门, 主要由内部管理人员来兼任咨询服务工作, 必要时也会聘请社会工作、心理咨询和辅导的专业人员来协助实施健康援助。内置式的优点是针对性强, 适应性好, 能够及时为企业员工提供援助服务。

(2) 综合式

这种模式与内置式的区别在于, 在企业内部成立一个专门为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援助的服务机构, 不仅配备了管理人员, 还有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综合式的优点是专业性强, 效率高, 内部协调好, 能够整合内部力量, 为企业员工和组织量身定制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促进计划。

(3) 外设式

组织将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促进计划外包, 由外部具有心理咨询和临床治疗的专业人员或机构来提供心理健康援助服务。外设式的优点在于保密性好, 专业性强, 服务周到, 能够为组织提供最新的信息与技术, 更能赢得企业员工的信任。在有些情况下, 由于救援人员的特殊身份, 不宜采用内置式来解决问题, 并非内部人员不能解决这些心理健康问题, 只是出于尊重企业员工的隐私要求, 才采用外设式的援助模式。

(4) 联盟式

组织内部的实施部门与外部的专业咨询机构联合行动, 共同为企业员工提供援助项目。该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降低组织内部人员负担, 内外互补, 既减少组织经济支出, 提高知名度, 也能充分发挥内外部的优势。

3.4 获取内部资源

不论是哪种心理健康的服务模式, 都需要从组织内部获取各方面的资源支持。这些资源支持包括:培训系统、监督执行系统和心理援助合作系统 (例如大学、研究所、专业社团机构) 的支持, 此外, 还包括实施心理健康促进功能的服务系统的支持, 例如专业咨询的网络资源服务, 对于企业员工专门设置的心理测试和远程互动咨询互动式的心理咨询网等, 还包括必要的生理、心理训练的设备和场所。

3.5 启动社会支持

在确定来援助模式之后, 就要启动社会支持系统, 来充分利用企业员工所处社会环境的心理支持。一般来说, 对企业现有的心理健康援助的社会资源系统进行审视和评估后, 有利于制定出更为个性化的援助方案。需要启动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内容包括: (1) 组织心理健康援助的经验积累; (2) 受援助者的亲友、家庭和同事援助服务系统; (3) 组织党政工团等机构; (4) 社会和组织的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务系统; (5) 社会与组织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援助系统; (6) 网络资源 (心理咨询网、就业指导网等) 等。

3.6 实施援助计划

在完成上述的五个步骤的准备工作之后, 心理健康促进系统就要为救援人员提供稳定的诊断、培训、指导与咨询, 也就是正式开始实施援助计划。具体的心理健康促进援助计划, 包括了需求评估、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和数据库的信息支持等三方面的工作。通过心理测量工具 (例如SCL-90, EPQ, MMPI等) 的使用, 对企业员工的心理状况进行测量, 发现导致企业员工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心理咨询室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心理咨询的固定场所, 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咨询热线、网上咨询和团体辅导等多种方式;数据库主要用于建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档案, 进行企业员工心理状况的跟踪与记录。总之, 心理健康促进系统通过专业人员的心理咨询、知识讲座和数据库等科学手段, 来帮助企业员工解决各类心理问题, 完成常态情况下和突发事件情况下的心理援助服务工作。

3.7 评估援助效果

为了评估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促进系统的服务效果, 建构效果评估反馈系统非常有必要。评估心理援助的效果主要收集的信息包括:接受过促进系统帮助的人员反馈信息、其他参与促进系统工作的相关人员的反馈信息;直接执行促进系统工作的人员的自评信息;监督机构或专家反馈的信息等等。评估部门将根据救援活动的周期, 选择特定的评估指标来收集信息, 以获得救援人员心理健康促进系统设置必要性的证据, 此外, 对于促进系统的有效性的效标不仅来自增益效果, 也来自于减少或避免了多少损失。

4 企业员工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系统实施的建议

4.1 预防为主, 主动服务

企业员工在职场当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 企业应该把企业员工在工作与生活适应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在前面, 尽早进行组织干预, 不要进行“组织急救”。在保障个人隐私的前提下, 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系统的建构与实施不应只解决那些已经发生的问题, 而应该采取主动出击的服务, 提前预期问题的发生, 提前进行预防, 发现企业员工在适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做到防患于未然。

4.2 组织主导和个人主导的职场心理健康策略相结合

在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系统实施的过程中, 应注意针对不同情况, 将组织主导和个人主导的职场心理健康策略结合起来, 不仅要快速有效地解决员工职场心理健康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 扩大服务的覆盖面, 而且还需要注意针对个体的特殊情况, 推广个别专业帮助和辅导服务, 为企业员工个人主动信息收集提供方便与平台。除此以外, 还要注意对企业员工心理行为健康与整体组织机构和谐相结合, 使他们的心理行为处在集体的互动关系之中, 以进一步促进他们职场心理健康水平的进程。

4.3 全方位的心灵关爱, 体现内外结合

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系统的实施不仅要考虑新进组织的企业员工, 还需要考虑与他们有密切关系人员, 例如他们的上级、同事、家庭、亲属和好友等, 即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的相关人员, 企业外部的相关人员也要纳入考虑的范畴。职场心理健康内容设计不仅要有关于心理与行为技能方面的提升计划, 还要将其融入到企业其它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之中。同时, 提供支持和帮助的主体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人员与机构, 还要结合外部的专业人员与专业机构共同来完成。企业内部的职场心理健康促进活动要更多地从简单的项目发展到系统的整体推广, 外部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则主要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4.4 不断完善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系统的服务

一个有效的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系统必须以不断完善作为保障, 采用项目管理模式有助于职场心理健康促进系统的完善工作, 这包括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设计, 严格的服务流程控制和相对准确的效果评估系统, 并能及时从服务对象那里获得反馈信息, 以便做到及时改进。

参考文献

[1]王雁飞, 朱瑜.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研究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 29 (5) :32-39.

[2]王雁飞, 朱瑜.国外员工援助计划相关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2) :219-226.

[3]SELIGMAN ME.Authentic happiness: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M].NewYork:Free Press, 2002.

[4]LUTHANS F, YOUSSEF C M.Human, social and now positivepsychological capital management:Investing in people for competitiveadvantage[J].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004, 33 (2) :143-160.

[5]QUICK J C, MACIK-FREY, M, COOPER, G.Managerial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health:the healthy leader work[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7, 44 (2) :189-205.

[6]时勘, 郭蕊.健康型组织建设思考[J].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 1:12-19.

[7]FLANAGAIN A J, WALDECK J H.Technology use and organiza-tional newcomer socializ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2004, 41 (2) :137-165.

[8]QUICK J C, TETRICK L E.Handbook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J].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2002.

上一篇:西岗重九的原文及作者简介下一篇:医院保洁员培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