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彰显时代特征的和谐文化(共9篇)
构建彰显时代特征的和谐文化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目的.就是为培植和谐文化提供精神价值的基础和道德情感的氛围,而培植和谐文化的目的就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化力的支撑.
作 者:胡伯项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思政部 刊 名: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7(6) 分类号:B82 关键词:继承性
今天由昨天而来。今天里面就包括有昨天, 而昨天里复有前天, 由此上溯以至于远古……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注重和谐、求同存异,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关于和谐的思想主张, 在汗牛充栋的典籍里俯首可拾。概而言之, 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和而不同、对立共存的辩证哲学。如《论语》“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二是持中贵和的价值取向和中庸之道的人生态度。如《孟子》“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论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中庸》“中也者, 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三是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尚书·尧典》说:“百姓昭苏, 协和万邦。”《论语》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说:“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则安之。”在我国历史上, 曾多次出现四夷臣服、远人来朝的盛况, 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不断融合成为中华民族。这种极强的民族融合力, 得益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和谐文化底蕴。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顺应时代所需的新生事物, 它的提出既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也有未来文明的呼唤。我国优秀的和谐文化传统, 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 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今天, 我们建设和谐文化, 要坚持毛泽东概括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十二字方针,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而丰富的思想资源, 对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 融入时代精神而加以利用、改造和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共同精神追求。” (胡锦涛语)
民族性
中华文化曾长期领先:先秦文化堪与希腊文化媲美;两汉文化也足可同罗马文化齐驱;而唐代文化在当时更属举世无双, 也许只有印度文化能望其项背。仅就文学家而言, 早在公元前, 便出现了闻名遐迩、堪称世界文学巨人的屈原、司马迁等。许多世纪以来, 优秀的文学家生生不息, 倍增迭出。他们的作品象条条巨川, 汇入浩瀚的海洋, 构成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一部文学发展史。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体称谓。在我国科学文化史册上, 少数民族也写下了引人注目的篇章, 创造了许多中国之最和世界之最: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的《割圆密率捷法》, 独立研究出具有世界水平的13个公式;受到世界许多学者重视的《突厥语词典》的编篡者是维吾尔族的马合穆德·喀什噶里;我国第一个地球仪是元代回族著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扎马鲁丁创造的;我国最早的一部水利专著《河防通议》, 是元代回族水利专家瞻思所著;我国第一部水利工具专著《河工器具图说》, 是满族水利专家麟庆撰写的;元代维吾尔族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 是我国最早的饮食卫生与营养学专著;8世纪著名藏医宇陀·贡布编写的《四部医典》, 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重要遗产;赫赫有名的云南白药是彝族曲焕章发明的;闻名世界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清代的满族人;被称为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的藏族的《格萨尔王传》, 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提出, 并非空穴来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 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 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文化的产生是随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的, 这就使文化烙上了民族印记, 并以民族的形式发展起来, 最终形成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正是这种民族性, 使人类的文化充满丰富性、多样性、互补性、地域性。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社会主义在中国这个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空间内存在并进行, 因此,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天然具有中国及其各个地方的地域性特征, 而不是超时空的、无主体的和谐文化。
文化是环境的产物, 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文化。民族性是文化最根本的属性。文化,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 同时又是或多或少地吸收了其他民族文化因素的文化。如印度文化、埃及文化、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和谐文化的民族性, 是中华民族文化成熟的主要标志, 是中华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根本标志。它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淘汰、洗礼, 已经在中华民族成员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发生而且还将发生巨大的作用。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要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增强人们和谐精神的文化成果, 使和谐文化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 而且适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 并在更高的层次上表现出自身的民族性。
兼容性
共荣共存、共同发展是和谐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和谐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和”, 它所指的是不同的文化或者相同文化中不同的文化因素各自保持自己的个性、特色和相互间的差异, 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整体, 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
当前, 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伴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 人们思想活动和价值判断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增强, 所以格外需要尊重差异。在世界文化之林中, 有四大文明古国, 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 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 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 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原因何在?这便是中国文化的兼容性。
从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观点不难看出, 春秋战国时期, “华夷之辨”开始式微;秦王朝“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 (范文澜《中国通史》) 治理, 更是强化了华夏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四海之内”共“天下”的观念。汉唐以降, 中华民族虽然几经战乱波折, 如“五胡乱华”、蒙古族、满族先后入主中原等, 但按照“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征服了的民族底较高文明所征服”的规律, 中华文化均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雅量容纳了草原文化、西域文化、佛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 中国历史上多次呈现出民族大融合景观。而在这一过程中, 中华文化又多方面地吸收了新鲜养料, 如游牧人的骑射技术, 边疆地区的物产、技艺, 从而增添了新的生命力。
由此可见, 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之间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 而是可以统一的, 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共生共荣的。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抛开偏见, 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 求同存异, 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价值。
多元性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和而不同”,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语出《中庸》) 。文化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 是它的丰富性、多样性。千篇一律、单调划一的文化毫无生命力可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虽然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性, 但它绝不是一花独放、一支独秀, 而是尊重多元文化, 主张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 (费孝通语) 。
从中华民族整体的根本利益上看,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是、也只能是一元的;但就世界文化格局而言, 由于有多元的经济和政治主体 (种族、民族、阶级、阶层、宗教、不同层次的利益群体和个体等) 存在, 文化多元化, 多种文化共存, 仍是不争的事实。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下的文化和谐, 必须坚持“面对外部多元、发展自身一元、用一元引导多元”的立场。
是的, 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 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文明模式应该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 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 在求同存异中共谋发展。时至今日, 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政府仍然片面追求国家利益, 企图强行在全球推进美国的社会模式, 坚持按意识形态把一些发展中国家划定为“邪恶轴心国”、“流氓国家”、“非民主国家”、“暴政前哨”等, 把恐怖活动视为“文明冲突”。其结果, 美国自视越高, 朋友越少。美国越“治”, 世界越乱。难怪英国《卫报》网站坦言:世界因为美国的政策变得更加危险, 美国总统布什与他痛恨的仇敌拉登是对世界和平威胁最大的人。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创新性
对立统一规律, 是宇宙的普遍规律。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展, 都要服从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正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继承与创新, 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是辨证的统一。两者互相渗透, 不能截然分开。没有创新, 一切效法前人, 亦步亦趋, 抱残守缺, 发展必然停止;没有继承, 一切从“零”开始, 那么就只能回到动物状态, 当然谈不上创新。
和谐文化建设, 基础在继承, 关键在创新。继承传统, 就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继承传统, 一定要推陈出新。要在建设和巩固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 大力提倡艺术民主和学术自由, 大力倡导文化创新, 大力发展不同的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学术派别, 推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推动各种文艺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 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 在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奋斗中, 不断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要:本文试图从继承性、民族性、兼容性、多元性和创新性五个方面对和谐文化的时代特征进行探讨, 为建设和谐文化抛砖引玉。
一
在国际教育体系中,人文教育担负着培养大写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品格经教育而更加情韵悠长、光明磊落的责任。而我国教育现状如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形势越来越显得严峻,教师和学生都感到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一方面,教师觉得书是越来越难教了,而学生面对家长与教师的双重期望,也对读书与未来的出路充满了不安和困惑。从以往的教育来看,中国学生以刻苦、勤奋和基础知识的扎实而著称,但是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心理调试能力不足也不容回避。在现实中,教育的功利化日益严重,惟有好的学习成绩才是成才的标准、才是家长炫耀的资本、才是教师眼里可雕塑的材料。但是随着社会价值追求的多元化,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影响着他以后的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如果一向“顺从”和“服从”,而缺乏独立自我的人格,无异于培养“奴才”,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
所谓教育的功利性,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在教育的目标上,重成才,轻成人。教育的本真是培养真正的人和真正培养人。它应该关注的是人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然而,受旧教育习惯的影响,功利化的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特长、轻全面发展,追求成名成家、忽视如何做人。其结果成了惟智育教育,学生发展片面,难成大器。
其二,在教育价值取向上重经济效益、轻教育质量。就当前高等教育而言,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大学,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办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赢利。学校收费大到十余万的赞助费或择校费,小到百元的书本费、学杂费、服装费、补课费、上机费等。项目之多,金额之大令人吃惊。
其三,在教育行为上,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重结果、轻过程。无视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体的正常社会交往需要和人生体验,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成了惟一,分数成了命根子,文凭成了终极目的。这样教师成了教书的机器,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谁升学有望就重视谁,谁升学无望就忽视谁。成绩好,一切都好;成绩差,一切都差。这样的教育,其结果只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埋下无穷的灾难。
其四,在教育的途径上,教学成了惟一的途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被排除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之外。学校搞封闭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生活、脱离人民。
教育只为考试,忽视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原因是教师教书是为了分数,学生学习也是为了分数。离开社会实践活动,背离人文教育,不仅人的知识难于转化为能力和信仰,人的社会性难于生成,人的和谐发展也难于实现。
当代教育家陶行知曾经用一句话精妙地指出了教育的目的,他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固然是正经,无须多论,然而,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使教育和谐发展,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作为家庭这一方面,对教育带有功利的思想就更为严重了。长期形成的“望子成龙”、“金榜题名”的思想,使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都希望子女考取名牌大学,光耀门第。这样,对学生就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会导致一些畸形的人格产生,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
总的来说,素质教育推行了十几年,务实的少,务虚的多;沉浸在实践中的少,浮躁在理念中的多;探究深入、积累丰厚的少,课题虚夸、论文浮华的多。在这种潮流下,文件成了“文山”,会议成了“会海”,公开课成了“表演课”。教育行政部门消耗财力、物力,教师、学生消耗了体力、精力。可以想象,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时代主流的当今,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解问题已经上升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教育的本义按照韩愈的说法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我们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一代人才,同样不能只重“授业”,而淡漠“传道”、“解惑”。传为人之道,解人生之惑,美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丰富其头脑,崇高其精神……,倘若偏了人本,任由功利化倾向甚嚣尘上,那教书、读书就真的无用了。
二
放眼世界,笔者认为,对于素质教育问题求解迫切的是对青少年学生的行为、思维、能力产生深刻影响的教师,是教师的博学与睿智、高尚的道德、精湛的业务能力以及崇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构筑着青少年成长的背景、环境;教师的判断、决择,提供着青少年们价值的参照和导向。一句话,教师的综合素质、自身形象影响着青少年们的前途、希望。
由此可见,作为教师,其自身的素质、能力将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发展以及才能的发挥,这种无形教育使下一代受益终身。教好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教师的眼睛不能只盯着学生试卷上的分数,必须得认真研究教育对象,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个性特点,关心学生的心态、情感。人才的教育培养,要根据个性特点、志趣、爱好及特长,因势利导,因人施教,敢于破格培养。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是辩证的统一,断然决非舍此取彼。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一个超越,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三
那么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实施?在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十几年里,有关国家教育刊物、地方教育杂志以及教育类的报刊,已刊登了不少教育专家的论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如湖北省的孝感高级中学,江苏省的启东教育等,他们的做法就是对推行素质教育难题的最好破解。
笔者认为,只要敢于负起责任的同行,都有这样的共识和认同,就是按科学的教育规律办事,就是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应突显人文理念,人文自我,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应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使受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得到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以人为本,和谐教育,对所教学生不能同步、同一水平和同一模式要求他们,要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在规范化教育的基础上推行个性化教育、人文教育,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和谐教育中健康、愉悦地学习、发展并走向成功。
总之,不论哪种形式的教育,都离不开教书育人这一原则,现在还应加上“两个育人”,即“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界那种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发展的教育理念,给我们以启迪,应当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当前,素质教育提上我国教育日程的时候,以人文教育为突破口,抓个性化教育,全方位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彰显人文自我,构建和谐教育,理应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并成为教师在新世纪、新阶段创新教育中的奋斗目标。[e]
企业文化是新世纪新兴起的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人们通过对各方面的管理方法的比较研究,并发现了蕴含在企业中的各种观念、态度、意识以及物化文化,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团队精神和古朴的诚信思想等是许多企业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企业在发展中积淀下来的各种精神财富,对于建设和发展企业文化、市场经济与企业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中国的众多企业中,有许多企业以观念为力量推动企业的迅速发展,成为世人瞩目、值得信赖的一流企业。海尔的成功经验第一个被引入了哈佛MBA案例。海尔总裁张瑞敏在总结时强调,“观念革命”是海尔腾飞的关键,海尔在“质量是船,名牌是帆”、“人人是才”、“卖信誉,重长远”等理念的指引下,使其产品避开了大多数中国产品在世界上走的“低价道路”,走出了让人心高气爽的高档产品、高档价格的价格线路。
企业文化大致可分为三层,即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制度层起着精神层和物质层的连接作用,物质层则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企业文化的这三个层面相互依赖、相互连接构成了具有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在其建设中这三者缺一不可。与此同时,企业文化的建设更需要其他的标志性、系统性、历史性和可塑性文化四大特征来贯彻和完善,我们要充分利用四大特性更好的建设企业文化。
凝聚和激励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功能,为了实现这种功能,实施职工合理化建议措施,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俗话说“打仗要靠父子兵”,因为他们血脉相通,所以他们可能团结得像一个人,将各自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互相信托,勇于牺牲。就企业而言,我们也希望有一种家庭式的的风气,这种家庭式的风气并不是之指一言堂、长幼有序的传流风气,而是那种具有浓烈的家庭亲情氛围,团结一致、相互依靠、互相帮衬的协作气氛,也就是说企业成员凝聚并不是为了一个经济目标,里面还有许多感情和其他的成分。在这样的企业中,员工以企业为家为荣,把企业当做自己小家的延伸,把工友当做自己的亲友来扩展,他们凝聚在一起的目的,可能除了这里能给他们以经济利益的满足之外,更多的是这里有一种令他们愉快的东西。这样的团队是一支坚强战斗力的的部队。
同时,听取职工合理化建议的做法,是企业低成本获得咨询的好办法,也是企业凝聚成员的重要措施,只是不少企业在这方面认识不深,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这样做的结果,既得不到群策群力的结果,也挫伤了员工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是十分遗憾的事情。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而逐渐积累起来的一整套代表着该企业个性的、为全体员工所共同自觉遵循的、积极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它有着积聚的功能、感化的功能、激励的功能、规范的功能和导向的功能。
因此我想谈谈企业文化, 我认为一切有底蕴的事物才是长久的, 像广博这样的企业, 正是深知其中的道理。放眼商海, 大多数有所建树的企业并不只是简单的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产品销售上, 而是以产品作为载体, 向购买者进行企业文化的输出, 这也是通过市场细分、定位, 从而满足不同消费群体文化诉求来实现的。
以广博的青花系列产品为例, 每当你看到它的时候, 就会被它身上那深深中国文化元素所吸引, 广博赋予它更多的时代感和文化内涵。不仅如此, 环保概念更是全面进入广博文具的每一个产品中, 甚至成为企业的最新目标。为了保证环保文具产品的生产制造, 广博通过多种合作方式拟建再生纸厂, 确保产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并且与国内外环保研发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进行技术交流和研讨, 并自主研发了竹浆纸、苇浆纸、石头纸等多种环保高科技产品, 将其应用到产品开发当中。在广博走向世界的环保文具战略思维中, 其环保意识是与文化同行、与创新同行、与世界同步、与理想同步的核心基因, 它有力推动着广博产业向专业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关键词]和谐文化;时间扩散;空间扩散;等级扩散
[中图分类号]G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1-0028-03
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但是我国的城乡精神文化水平提高缓慢,发展滞后,与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强烈反差。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党和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的执政理念,和谐文化建设的命题也相应提出,和谐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和”不仅是我国古代先贤的思想理念,也是我国古典哲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还是我国重要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对于社会发展与和谐文化的传播来说,智慧的选择就是社会达到天和、人和、心和的三和境界,促成生态、世态、心态的三态平衡[1],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而社会先进文化能否快速、有效地扩散并被大众所接受,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对和谐文化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对于正确引导和谐文化的传播极为重要。
一、和谐文化时间扩散
(一)起源与发展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的传播在政治因素主导的作用下,利用现代社会的各种传播媒介,如互联网等在全社会迅速传播开来。和谐文化的传播是和谐文化从文化创新者向大众进行传播并被大众接受的动态传播过程。其传播在时间轴上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和谐文化由高层次文化源头进行创新,对我国传统和谐文化要素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中心位于北京,通过多样的媒介方式向外扩散。主要表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电视、网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例如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均明确指出和谐文化的概念、内涵和意义,并且突出强调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对如何建设和谐文化做出具体部署。这一阶段还表现为高级学者对和谐文化的一系列概念和内涵的深度解读,以高校教授发表和出版的以和谐文化为主题的实体和网络的文章、书籍为主要形式,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哲学研究室主任张小平主编的《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阶段和谐文化的接受者主要为政府的文化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工作者,普通民众尚处于了解和兴趣阶段。
第二阶段。和谐文化传播到基层文化工作者和政府的文化行政部门之后,由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工作者“双管齐下”,对和谐文化进行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社会环境因素较好的社会公众群体和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个人将作为早期接受者,并成为“示范者”,扩大和谐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型的传播和谐文化的全国巡讲、政府和民间和谐文化传播组织的建立。例如2007年由人民网、和谐中国网等主办的“和谐中国万里行”活动的开展,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2009年)的建立等均推动了和谐文化在全社会的进一步传播。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反映社会、家庭等和谐的个人事迹,早期接受者所产生的示范效应(道德提高所产生的社会环境的和谐),使更多民众开始对和谐文化的传播效果建立了自己的评估标准,和谐文化传播进入民众对和谐文化的评估和实验阶段。
第三阶段。在大量先进事迹、政府及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影响下,和谐文化的传播完全进入基层,由基层率先理解和谐文化的民众以及和谐文化的模范人员向其他民众传播,掀起和谐文化的基层学习热潮。这一阶段的主要传播方式为基层人员的“言传身教”,主要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和谐文化进社区、和谐文化下乡、村镇道德模范评选等基层民众自发组织的活动。
(二)和谐文化的扩散类型
和谐文化的传播方式明显地表现为传染扩散和刺激扩散。第一、二阶段表现为传染扩散,对于高层的和谐文化理论,地方借助现代传播媒介自主地、直接地接触和谐文化理论,主要传播内容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视频、音频讲话和文字读物;第三阶段在传染扩散的基础上增加刺激扩散,表现为和谐文化理论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的变异。和谐文化理论直接向普通民众传播存在障碍,因此基层文化工作者对于和谐文化的理论内容进行表现形式上的变革,保留了和谐文化的精髓,改变了和谐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使其更适于在基层传播,如民众自创的和谐歌、和谐快板、八荣八耻歌等各种宣传和谐文化的艺术文化活动都能让民众直接接触和学习[2]。
二、和谐文化空间扩散
(一)距离因素影响不明显
和谐文化的空间扩散,发源地是北京,但是其传播的主要媒介为电视和互联网络,因此距离因素在扩散过程中的影响不明显。主要影响因素仍然为政治因素,该因素使得和谐文化的出现、和谐文化在空间上的扩散达到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同步。如十六大、十七大做的关于和谐文化的重要讲话依靠电视和网络的直播以及全国各个层级的国家机关的在线即时学习,能够同步传播。此外,和谐文化的主题网站—和谐中国网建立之后,各省均创建了本省的和谐文化网站或者政府门户网站的和谐文化板块,能够让民众获取和谐文化的相关信息。因此,和谐文化空间扩散的距离因素影响不明显[3]。
(二)城乡差距显著
在我国的城乡二元化体制下,城乡信息资源分配不均。和谐文化的空间扩散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距。和谐文化在城市的传播速度和深度都较农村高,虽然通过电视媒介,城市与农村能够较为同步地获得和谐文化的基本信息,但是对于和谐文化的深度解读和传播落后于城市。以和谐中国网为例,该网中有两大板块,“和谐城市”与“和谐村镇”。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10月21日),两大板块中和谐城市条目下关于和谐城市建设的新闻通讯信息共有28页196条,而和谐村镇条目下关于和谐农村建设的新闻通讯信息仅有12页84条,两者的信息量相差1倍。地方省区的和谐网也表现出同样特点,和谐四川网中和谐城市板块信息为327条,而和谐村镇信息仅为112条。再以“和谐中国万里行”为例,“和谐中国万里行”活动从2007年10月10日起先后在江苏宜兴,上海,辽宁大连、凤城、宽甸、鞍山,河北张家口等地由多领域的专家、教授进行了为期20天的巡讲,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但是巡讲活动的地点多数位于县级以上城市和大型企业。巡讲活动结束后,高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将“和谐中国万里行”在城市巡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带进农村进行和谐文化传播。由此可见,和谐文化在空间传播过程中,城乡差别显著。因此,对于和谐文化传播的城乡差别,政府、民间文化传播组织应向农村倾斜。
三、和谐文化等级扩散
和谐文化的传播过程表现出明显的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的等级扩散特点。这种等级扩散表明和谐文化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多,是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这种方式有利于和谐文化快速传播,但是对深度扩散不利,并且在由高级文化工作者组成的传播者与由普通民众组成的接受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势差。这种文化势差的存在虽然是和谐文化能够传播的前提,但现实中更多地成为了和谐文化传播的障碍。因此目前和谐文化的等级扩散方式不能满足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需要增加等级反馈机制,使得和谐文化更利于民众接受,并能对和谐文化的传播效果进行反馈。在和谐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和谐文化能够向下传递的前提是上一等级能够对下一等级产生示范效应,即文化传播的比较优势以及文化能够衍生出经济效益,两者结合能够对区域产生综合社会效益示范效应。如果这种前提无法实现,则和谐文化的传播将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被庸俗文化所替代。
这就需要完善和谐文化的传播扩散体系,增加第二等级即将基层文化工作者纳入和谐文化传播等级体系中并独立出来,使其作为沟通官方和民间的桥梁,缩小创新源同传播对象的文化势差。此外,还需要增加第四等级即文化传播企业的介入,对和谐文化的市场化、产业化前景进行评估,并投入物质要素,推动和谐文化的传播,使传播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应注意,文化传播企业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谐文化的内涵,准确挖掘和谐文化传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而不使和谐文化像我国某些优秀传统文化一样在商业化过程中畸变,是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该进行积极干预的。
和谐文化的宣传内容应体现和谐文化的魅力,让百姓对和谐文化感兴趣,其宣传的重点不在于和谐文化的理论、内容等公理性的东西,而在于和谐文化能够使人怎么样,即人们运用“和”的理念之后能够怎么样。例如,宣传“家和万事兴”,前期重点不是让人学如何“家和”而是让人知道“家和”的结果,即“万事兴”,即通过“万事兴”这一美好愿景让人对“和谐文化”中“和”的理念产生兴趣。可以通过典型示范作用,让百姓真切地了解“和”的理念给人带来的好处。
关键词:课堂教学文化;内涵;特征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而课堂教学改革最终应该指向课堂教学文化的改变。课堂教学文化从本质上反映了教学改革的深化程度。教学作为一种过程应该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进行,同时应该致力于生成、创造新的文化。本文将试图以德育课教学为支撑,探索和谐德育课堂教学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何为和谐课堂教学文化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智慧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谓课堂教学文化是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在《教学的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方向》一文中,肖正德博士对课堂教学的文化研究作出了较为完整的界定——教学的文化研究,即运用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讨教学现象或教学问题。
在传统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背离了学生本位这一根本出发点,学生置于被安置、被操纵的地位,学科至上,知识本位,学科教育目标单一,而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忽略了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宗旨,这一点在职业教育类的学校尤为突出。
本文认为,课堂教学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从整体上来把握课堂教学的文化特质,在深层体现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信奉的教育理想,共同具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旨趣、价值观念等。课堂仪式、课堂制度规范等等都属于课堂教学文化的范畴。从教学上来讲,可以分解为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不同层次上发生的相互作用。新课程实施几年来,教师难以将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内化为其自身的教育信念和教学行为,其深层原因就在于来自文化的冲击使教师处于认知不协调、行为不统一、态度不一致的困境中。教学改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文化变迁的过程,只有从文化建设和改革的高度来透视和设计教学改革,才能够收到实质性的效果。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课堂教学文化是制约新课改深入的重要原因,适宜的教学文化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石。因此,聚焦课堂文化,构建以科学的教学观为前提,以课堂为主要空间,以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促使学生逐步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民主、合作、创新的课堂教学文化,是推进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和谐课堂教学文化的特征
(一)师生互动,激发课堂活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石。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思维,从而降低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捕捉问题的能力。现代意义上的课堂是一个学生和教师进行交往的场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人文情境,让教师与学生真正进行“面对面”地真诚交流。教师除了知识的传递,更应该为学生的社会交往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必要条件,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从而介入课堂交流与对话。在这一情境中,教师既是学生的向导,更是学生的朋友,是课堂交流主题的设计者。
在职业院校,德育教师应该时刻牢记职校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尽管职校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但是他们的自尊心并不比其他学生差,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的自尊心可能更强。因此,对德育教师来说,要想学生配合自己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应该注重在课堂上甚至生活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只有认为教师是自己的朋友时,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与观点。
(二)尊重差异,促进课堂和谐
课堂教学是产生分歧与偏见的场所,也是产生差异的场所。差异是和谐的前提,只有正视学生的差异,才能使各类拔尖人才脱颖而出,适应新的人才竞争。那种“异口同声”没有异议的课堂并非是和谐的课堂,而是思维与灵性被窒息的课堂。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从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出发,将平等、和谐的理念贯穿在教学的过程中的始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展示教师的人文关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下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程强调要尊重学生,但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无原则地让步,盲目地顺从学生的意志,甚至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尊重个体差异,就应该分析和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教师既要保护思维活跃、踊跃发言的学生的积极性,又要关心照顾相对弱势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本身的特殊性出发,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细心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研究其思维特点,找出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信心,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独特价值,从而充分展示自己。
(三)教学生活化,提升课堂价值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贴近生活,要建立“建构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的理念,为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走进生活。陶行知先生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的课程,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拿全部的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教学需要的素材,教师应该善于捕捉生活素材,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使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个性和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学生的直接经验、个人知识、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生活经历成为教育的起点,生活成了教育的背景。将生活中的问题恰当地引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课堂上重回他们熟悉的生活之中,这样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到亲切,能很自然地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和体验。在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将学生现实生活的活动作为载体,将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作为教学空间,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德育课堂融人生活,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新课程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课堂不再是教学的终点,而是一个起点,是学生通向现实生活的起点。
(四)合作学习,打造和谐课堂
合作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直截了当的答案,使得教师一个人的思考代替了大多数学生的独立思考,弱化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主体需要。课堂互动只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否认了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同龄人之间相近的身心发展水平使其在平等的同伴交往中更愿意倾诉与交流。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会意识到教师给的答案可能不是他们满意的答案,而在他们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周围同学合作学习的需要就出现了。合作学习是否真实有效,关键在于学生自身是否具备主动合作学习的品质,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行为是否具有自主性和真实性。
合作学习倡导一种多边立体的互动,从而推动教学过程的发展,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和谐、民主、开放的经验交流氛围中,学生更愿意表达,也更敢于表达。在这里他们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习者之间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尊重,每个成员都有机会,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倾听其他人的观点,在共同进步的过程中交流、质疑、发展思维和品格,并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而教师在这种合作学习过程中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对话者与合作者。
总之,课堂教学文化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和终极目标,我们所构建的课堂教学文化虽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应该把学生看作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和谐的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
2.吴也显,《课堂文化重建的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
3.刘冬岩,《和合而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文化》,《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第4期
4.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学苑出版社,2001.3
5.肖正德,《教学的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7
一个企业内部和谐融洽,同心协力,上下一致,这就是一种凝聚力、向心力,是一种团队精神和无形的巨大力量;它对外与社会公众、与顾客和谐相处,就能“和气生财”,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竞争力。因此,构建和谐的企业管理文化,实现企业目标和人的价值目标,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社会繁荣与进步做出贡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营造内部和谐的环境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包括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外部的人际关系两方面。企业的兴衰,自身的原因始终是第一位的。因此,加强自身的团结,加强企业的团队精神,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创造一种整体与个体的高度和谐和相互融洽的良好的内部环境,这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前提。企业内部关系的和谐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企业领导班子之间关系的和谐;二是领导与员工关系的和谐。领导班子的团结首先需要各成员有相互容忍,相互妥协的愿望和气度,有求同存异的愿望和意识,个人专断和集体协商二者不可偏废。
再一个是领导与员工关系的和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干群关系。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因素有客观形势,环境因素,资金、物质设备等客观因素和企业员工的人心这一主观因素,在众多因素中,人心向背,员工的积极性这一因素才是最重要的。实行这一层面的和谐,领导人要尊重和信任员工,只有尊重对方,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而相互的尊重,才有利于信任的建立和有效的沟通交流。麦格雷戈指出,为了实现企业的和谐,领导人须改变人性自私懒散的假设,把人看成是可以信赖的,可以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的,相信员工能把个人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和谐所体现的对人性的尊重和信任,主要表现在:一是关注员工的情感。企业的任何目标都需要员工去完成,只有懂得关注员工的情感,才能取得更好的业绩。二是授权管理。任何一件事,只有亲自参与才有责任感。三是民主管理。注重沟通与团结合作,充分听取员工意见,有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亲善感、向心力和忠诚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鼓励开放沟通的环境。开放沟通的机会越多,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彼此接触的机会就越多,也就有更多的分享思想和经验的机会。沟通结果所得到的反馈可以帮助进一步阐述、验证对方的意图,减少沟通的误解。同时良好的沟通,也能促进对自己民族文化和异质文化更好的理解。这种文化逐渐养成人们对争论的良好的容忍性,并鼓励有关问题的建设性冲突,这样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广阔的视角,以及减少思维的一致性来提高公司的创造力和整体的竞争优势。
再次,营造学习的氛围。首先鼓励公司的经理在文化环境中学习,他们必须能够不受已有的文化视角的约束,在实践中学习目标市场的文化。他们不但要学习目标市场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手段,而且要学习目标市场的文化、社会特点,熟悉当地的传统和习俗。其次还要鼓励文化间的学习交流,这意味着自我意识的开放,能够卸下自己文化中的包袱和累赘,学习异质文化新的思想和优势,博采众长,从而达到整体最优。
此外,领导人要树立榜样,以崇高的人格力量实行道德感化来使人服从。亚科卡出任克莱斯公司总裁后,使濒临破产的公司奇迹般地得到重建和恢复,靠的就是说服和沟通,靠率先垂范。
总之,和谐的内部环境就是要创造这样一种工作氛围:同一部门之间的交流不存在隔阂;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顺畅;各层级之间的互动沟通渠道畅通无阻;层级观念最大程度的弱化。
二、坚持义利统一的原则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政府部门、企业界、社会其他行业打交道,企业的言行和后果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社会。企业的牌子,并不是靠企业的规模来定;企业的产品能在市场得到青睐,也不单单靠营销手段。诚信经营理念被企业家奉为成功首要之道。如果一个企业在社会上失去公信度,就会失去市场。这就是说企业应与社会利益和谐一致。
一般来讲,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义与利是统一的,义利兼有,应是企业盈利中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责任。义利统一也就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是相生相长的。但也有矛盾,当一方损害对方的利益、甚至生存时,义与利就会发生尖锐的矛盾和对抗。在这种冲突和对立中,企业应能超越一己私利,把社会利益放在企业利益之上甚至牺牲企业利益,把奉献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然而,我们一些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顾社会利益。为了小团体利益而利令智昏,采取欺诈、违法、恶意中伤、诽谤、窃取商业机密等不文明手段进行恶性竞争,其结果往往两败俱伤。
从长远来看,企业如果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甚至见利忘义,最终必然丧失信誉,失去顾客的信赖和支持,最终失掉整个市场。即使侥幸偶有所得,也绝不会长期存在和发展。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多行不义必自毙”。事实上,现代企业应崇尚“理性”的竞争,严格恪守企业道德,坚持义利统一。企业通过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增加利润;同时改善和提高售后服务,提高社会公信度,取得消费者的信赖,达到规模经济。“理性”竞争的结果是企业成功的必然之路,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美誉度和社会地位,而且还获得了高额的经济效益和无形资产。将会实现“共赢”的目标,即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最终消费得利。海尔企业文化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证。
三、树立和谐竞争的理念
和谐并不是意味着盲从附和,而是应该“和而不同”,是既讲团结又讲竞争的协调和谐。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和谐的竞争是一种创新竞争,是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支持下的竞争,是一种新的竞争理念。它要求企业能够独辟蹊径,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以新求胜、以变求胜、以异求胜。如“小天鹅”的“末日管理”其实质就是一种不断完善和不断创新的管理,否则“小天鹅”没有明天,从此来激发全体员工的危机感,振奋精神。日立公司的“诚、和、开拓者精神”;佳能公司的“忘了技术开发就不配称为佳能”;百事可乐的“胜利是最重要”;美国商用机器公司的“IBM就是最佳服务的象征”等,追求的都是一种独具特色具有个性的企业价值和精神价值。
树立创新的竞争观念是和谐竞争的重要保证,创新竞争是企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加速器,也是企业维持自身活力的关键所在。为树立创新的竞争观念,企业管理部门和领导人员,应该认真调查员工的需求,竭力了解其员工的所思所想、痛苦与欢乐之所在,真正关心员工的生活福利和职业生涯成长,切切实实把员工当作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透彻地把握员工的事业追求与人生目标,然后根据员工的这些动机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如融通式激励,发问式激励,影响式激励,或期望式激励,建设共同愿景基础上的企业文化。而对那些甘于现状、不思进取,特别是缺乏敬业精神的员工,则必须综合运用经济、制度、契约、思想政治工作的多种手段,催其奋起,而对那些严重丧失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完全不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员工,则必须坚决按制度处置。不如此也不能建立并巩固“人尽其能,才尽其用”的优良企业文化。只有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树立和谐的竞争理念,企业与员工凝成利益共同体时,上上下下才会齐心协力最大限度地去满足顾客需求,并进而求得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和谐 大学生 宿舍文化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心理发展水平正处于由逐渐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每天有将近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宿舍中度过,并且大学生的宿舍成员组成在入学到毕业基本保持不变,大学生宿舍就好像大学生在学校的家一样,并且大学生习惯的在入学后就将宿舍成员按照年龄排序。宿舍是大学生生活起居的重要场所。和谐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和谐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1.和谐的宿舍文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有数据显示,大学生这一群体中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己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心理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心理健康不良者比例颇高。这与全国各大高校逐年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有关系,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和重要性也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发生变化,表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并且自从我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已逐渐成为了我国社会的主流。大学生独生子女人数不断增多,独生子女,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父母的保护与溺爱中,在这种家庭下成长的儿童多半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经受不起挫折很容易受到打击。大学的心理问题,是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宿舍”,在宿舍这个相对狭小的空间,接触与碰撞将不可避免,也将是矛盾丛生的地方。这是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区域、拥有不同性格、思想,不同长相,不同习惯等,宿舍成员不断融合。从而对大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心理健康等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健康向上和谐宿舍气氛能够使宿舍成员有很强的归属感与心灵的栖息地,而消极对抗充满矛盾的宿舍气氛使宿舍成员都在想方逃离宿舍,人际关系紧张。和谐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良好宿舍气氛与较差宿舍气氛中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
2.和谐的宿舍文化有利于学风的建设
和谐的宿舍文化,和谐的宿舍气氛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宿舍的归属感、安全感,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更加有利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宣泄。有利于压力的释放。宿舍是大学生生活起居的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宿舍学习将起到重要作用,宿舍成员的学习状况对宿舍成员个体产生影响,大学生校园人际关系构建最初都是从宿舍开始的,大学新生最初都是全体宿舍成员共同出行,所以,宿舍成员更容易成为大学期间的学伴,积极向上的学伴对学习态度与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整洁、干净的宿舍环境,将为大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一个健康、积极、向上宿舍文化对宿舍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3.和谐宿舍文化有利于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建立
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以及长期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良的宿舍人际关系是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宿舍人际关系不良引发一系列事件很多。例如,“2004年2月23 日,云南大学在校学生马加爵因与宿舍同学打牌争吵后,为发泄不满用钝器将4名同学击打致死。2006年,广州某高校女生由于与室友关系紧张,跳楼自杀。发生这些事件一方面暴露出当前的教育的弊端,中小学教育过分关注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培养,学生不会交往,缺乏沟通能力;家庭教育中父母百般呵护、溺爱,学生耐挫折能力差,自立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宿舍文化的缺失,一个个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家庭,不同生活、学习习惯,不同性格,比较陌生等等大学生,要在一起相互融合,难免会有矛盾,在矛盾不能解决将会出现矛盾的激化。当前高校缺少有关宿舍人际关系方面的讲座,对宿舍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为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提供指导;试想一个健康的、相互包容的,没有鄙视、只有鼓励,相互帮助,求同存异,积极上进的宿舍文化,怎么不会有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
二、构建和谐宿舍文化的措施
1.完善宿舍环境的硬性因素
也就是大学生的居住条件与配套设施、生活环境等。随着近几年来各高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在校学生规模正逐年增加。同时也带来了大学生住宿高度紧张。一些高校在后勤社会化进程逐步加快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方式新建了一批公寓式的学生宿舍。新宿舍住宿条件与配套措施较以前有很大改善,如宿舍内配置卫生间、程控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校园网等。良好的宿舍环境将给大学生将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良好的心情与对学校的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且学校要经常对宿舍进行维护,例如,对宿舍等不定期的进行粉刷与清扫,保持宿舍环境的整洁;对基础设施进行足够的维修与检查,如“对安全通道是否畅通,电线是否老化,消防器材数量是否充足,寝室是否防盗”,提高学生宿舍的安全性。
2.提高宿舍环境的人文性
在当前宿舍管理中存在管理、服务与教育不到位,缺失人文关怀。例如,学校的宿舍管理制度不健全,宿舍工作人员态度粗暴。只注重管,而忽视了在管理过程中以教育为主,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欠缺、工作方法不当。容易让学生对宿舍管理及管理者失去基本的信任感与安全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或抵触情绪,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的热情。
应健全学校宿舍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服务意识。教育工作者应多走进宿舍,与同学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学生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困境,帮助解决。开展宿舍文化竞赛、交流、讲座。例如,开展宿舍人际关系方面的讲座,开展宿舍文化方面的竞赛,宿舍方面辩论比赛等。重视“宿舍长”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加强学生宿舍干部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高校学生宿舍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应重视这一亚文化,同时也是抓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胡金莲,李辉,余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996一2004)综述[J].云南电大学报,2005,7(2):32一33.
【构建彰显时代特征的和谐文化】推荐阅读:
构建和谐校园,形成以和谐为特点的校园文化06-13
建设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06-21
建设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论文05-24
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07-18
构建和谐校园论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11-07
论构建和谐的人居关系05-26
构建新型和谐的城乡关系12-09
创新模式彰显活力课堂07-01
如何构建新时期和谐的警民关系05-30
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