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劝学》鉴赏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言文《劝学》鉴赏(推荐9篇)

文言文《劝学》鉴赏 篇1

劝学诗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原文: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作:少年易老学难成)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注释

1、池塘春草梦:这是一个典故,源于《南史·谢方明传》,谢方明之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话。”尝于永嘉西堂四诗,竞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神功,非吾语也。”“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后被赞誉为写春意的千古名句,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

2、秋声:秋时西风作,草木凋零,多肃杀之声。

赏析

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作者介绍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生平

淳熙二年(1175年),与陆九渊为首的另一学派在信州(今上饶)鹅湖寺相聚,就两学派之间的哲学分歧展开辩论。淳熙五年(1178年),经宰相史浩推荐,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知军。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茶盐常平提举,来到抚州常平司官邸。在任期间,他募集钱粮赈济灾民,百姓得以安生。拟调直秘阁,他以捐赈者未得奖赏不就职。宰相王淮以浙东大荒,改荐朱熹为浙东常平提举。待捐赈者得到奖励,他才赴绍兴就职。后官至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兼侍讲。

绍熙间(1190~1194),朱熹应在祥芝芝山讲学的著名学者邱葵的邀请,到芝山游览,与邱葵互相唱和,并留下题咏芝山的诗文,其诗曰:“床头枕是溪中流,井底泉通石下池。宿客不怀过鸟语,独闻山雨对花时。”后人将此诗刻石立碑于芝山上。[1]庆元二年(11),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著名诗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塘镇)以纪念朱熹。在南丰曾巩读书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书“书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书“墨池”二字。朱熹还先后到过乐安、金溪、东乡等地。在乐安流坑为村口“状元楼”题写了匾额。应陆氏兄弟之邀,到金溪崇正书院讲学,并书“一家兄弟学,千古圣贤心”相赠。在东乡路过润溪(水名)时,留有《过润溪》诗。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7)诏赐遗表恩泽。淳熙九年,冯去疾提举江南西路,特建南湖书院(今富奇汽车厂址),以纪念朱熹。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后延平府今南平市),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熹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他师承当时的洛学一脉“南剑三先生”李侗的教诲,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与“南剑三先生”并称为“延平四贤”。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的上方有什么?”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不若是,非人也。”朱熹十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友刘子、刘勉子、胡宪三人皆是道学家。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中进士,三年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从此开始仕途生涯。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的“南剑三先生”道学家程颐的再传弟子李侗。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十岁的朱熹决心向李侗求学,为表诚意,他步行几百里从崇安走到延平。李侗非常欣赏这个学生,替他取一字曰元晦。从此,朱熹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而破坏和谐的是“人欲”。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就是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与当时著名学者陆九渊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交流思想。但陆属主观唯心论,他认为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着善良,主张“发明本心”,即要求人们自己在心中去发现美好事物,达到自我完善。这与朱的客观唯心说的主张不同。因此,二人辩论争持,以至互相嘲讽,不欢而散。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会”。从此有了“理学” 与“心学”两大派别。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宋金关系紧张,金统治者完颜亮分兵四路南进,马踏长江北岸。宋高宗准备出海南逃,由于右相陈康伯竭力劝阻而作罢。不久宋军击溃金兵,消息传至当时朱熹求学的延平,朱熹为民族的胜利欣喜若狂,写下了庆贺的诗篇,表达他不可抑制的喜悦心情。同时,他又给负责军事的大臣写信,指出必须乘胜出击,坐视中原而不进取是不明智的。不久高宗退位,孝宗继立,在广大军民要求的压力下,起用了抗战派张浚,平反了岳飞的冤案,贬退了秦桧党人,朱熹这时上奏孝宗,提了三项建议:(一)讲求格物致知之学;(二)罢黜和议;(三)任用贤能。在奏章中鲜明表达了他的反和主张。这一奏章使朱熹得幸被召。他赶至临安,正值宋军失利,朝廷派人议和,朱熹仍强烈反对,在孝宗接见时连上几道奏章,慷慨陈词。孝宗有感朱熹的忠心,命其为开学博士侍次,此职非其所长,未免有点讽刺。朱熹乘机面见张浚,提出北伐中原的具体想法。但不久张浚罢相,出任外地,病死途中。朱熹专程赶至豫章(今南昌)哭灵,痛惜抗金受挫。此时朝廷内主和派势力猖獗,金兵渡过淮水。朱熹对此忧心如焚,但难有所为。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回福建崇安,临行前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夫沮(阻)国家恢复之大计者,讲和之说也;坏边陲备御之常规者,讲和之说也;内(拂)吾民忠义之心,而外绝故国来苏之望者,讲和之说也……尖锐地抨击了那些议和投降派。

1164年,金朝打压宋朝,隆兴协议之后,宋金结为侄叔,关系暂时缓和下来,朱熹便一头钻进理学中去了。他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生徒盈门。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儒家思想成为全面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洞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局法官法 朱熹一生虽然为官时间不长,但总是努力设法缓和社会矛盾,或多或少地为下层人民办好事。他退居崇安时期,崇安因水灾发生饥荒,爆发农民起义。有鉴于此,朱熹主张设“社仓”,以官粟为本,“俾愿贷者出息什二,……岁或不幸小饥,则驰半息,大俊则尽”。设立社仓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地主豪绅在灾荒时期用高利贷剥削农民,无疑是有惠于民的。此后,朱熹并在多处推行。1178 年朱熹任“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一带),上任不久发生灾荒,朱熹上疏要求减免租税。同时,请求政府兴修长江石堤,一方面解决石堤失修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雇用饥民,解决他们缺食问题,饥民称善。

1190年朱熹知福建漳州,时值土地兼并盛行,官僚地主倚势吞并农民耕地,而税额没有随地划归地主,至使“田税不均”,失地农民受到更为沉重的剥削,阶级矛盾激化。为此,朱熹提出“经界”,即核实田亩,随地纳税。这一建议势必减轻农民负担,损害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后者的强烈反对。“经界”终于未能推行,朱熹愤怒不已,辞职离去,以示抗议。

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途经杭州,入对七札,陈述时弊。到职后,微服下访,调查时弊和贪官污吏的劣迹,弹劾了一批贪官以及大户豪右。他不徇私情,牵连攻击了王淮等人。于是,王淮指使人上书抨击理学,斥其为“伪学”,朱熹被解职还乡。

1187的朱熹出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管理赣州(赣县)江州(九江)一带地方的司法、刑狱、监察、农事等方面事务。不久王淮罢去,理学一时得势,朱熹更是仕途顺利。几年后受当时南宋宰相赵汝愚推荐,当上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刚即位不久的南宋宁宗全面肯定了理学,称朱为“儒宗”,这反映了偏安江南的南宋企图以理学加强内部团结的希望。朱熹为宁宗进讲《大学》,每逢双日早晚进讲,但他借此机会对朝政多有批评,终于使宁宗不满,加以干预朝政的罪名,被逐出朝廷。

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侂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韩因朱熹曾参与赵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于是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庆元二年叶翥上书,要求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程朱义理不取。监察御史沈继祖乘机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建阳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可见他是如何矢志于树立自己的理学,然而生前终未如愿。朱熹的一生志在树立理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但因理学初出,影响不深。同时,朱熹在官场上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权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

思想

教育思想

朱熹的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论述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 “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朱熹认为,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是由朱熹的弟子对朱熹读书法所作的集中概括。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熟读精思即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朱子读书法”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哲学思想

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④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 “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行为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美学思想

文言文《劝学》鉴赏 篇2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 文言文还是一种较新的文体, 读起来有些拗口, 加上学生没有讲文言文的环境, 所以不少学生是不喜学文言文的, 笔者想拿初中文言文篇目中写人的课文作为切入口, 从如何把握人物形象入手, 探寻教学中的艺术。《孙权劝学》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课文, 主要写孙权劝学, 吕蒙听取劝说进行学习, 从而学识大增让鲁肃刮目相看的事。课文篇幅短小, 人物的描写也比较简洁, 对话也只有4处, 但所展现的三位人物个性却非常鲜明。本篇就以此为例进行探究。

二、案例描述

在课堂上我带领学生用各种“读”的方式, 让学生深刻感知三个主要人物形象, 以下是课堂的一段情景。

师:课文主要通过什么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请分别找出相关语句自由地读一读, 要求读出人物对话时的语气语调, 并试着品析人物性格。师:请四位同学朗读课文, 其余同学准备点评他们读出了人物的什么语气, 还有什么不足。 (学生朗读, 教师请几位学生进行点评。)

生1:我觉得读鲁肃的同学读出了惊讶的语气。读旁白的语气是叙述的语气。生2:孙权的语气读得很坚决。

师:你是通过哪个词听出来的?

生:通过两个“不”字, 双重否定表达坚定的语气。

师:还有哪个词要重读?

生:当涂。

生3:孙权的第二次说话应该有一种责备的语气。

师:你觉得哪个词要重读, 来表达这种语气?

生:但当, 岂欲。

师:请你把这句话再读一次, 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孙权的这种语气。 (生读, 比刚才那位同学有明显的进步, 并且还把“耳”这个语气词读出了味道, 教师鼓励。教师引导学生把后面两句孙权所说话的语气也品味一次, 学生很快地抓住了“孤”“常”“大”这些词, 品味出了批评、恳切的语气。接着很自然地就抓住了“晚”字品出了吕蒙的自豪语气。)

师:通过刚才的品味, 你们能感知到这三个人的性格吗? (请原来的四位同学再分角色读一次, 这次效果明显好于第一次朗读, 也促进了同学们对于三位人物形象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人物形象。)

生1:孙权是一位循循善诱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读孙权的第二次语言来理解孙权的善劝的特点, 并引导读鲁肃的语言及行动理解孙权劝学的效果之好。) (全班齐读孙权的语言, 再次体会孙权的形象。) 生2:孙权还是一位有长远眼光的领导, 他让吕蒙读书提高自己, 其实也是帮助他治理好国家。生3:孙权对部下要求严格, 是一位很有耐心的领导。

师:其他两位人物呢?

生4:吕蒙能够知错就改。

师:从吕蒙的语言看出吕蒙怎样?请你把吕蒙的话读一次。 (学生答不出,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不同的回答方式, 从而得出吕蒙是一位比较豪爽、坦诚的人。) (学生本人再读, 加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生5:鲁肃是一位很爱才的将领。 (教师让全班集体分角色朗读, 分成四大组朗读。)

师:朗读时还可想象当时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 也可添加些人物的语言, 再辅以适当的道具, 请四人小组运用创造性朗读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学生讨论, 两组同学上讲台表演朗读, 教师与学生共同点评学生的创造朗读。)

生1:第一组孙权的动作加得好, 体现了孙权上对下的严格要求和对吕蒙的批评指责。第二组孙权语言加得好, 从当今形势的角度分析告诫吕蒙不可逞匹夫之勇, 更有说服力。生2:两位吕蒙的动作表现很形象。生3:鲁肃的惊奇的神态和吕蒙的知错就改的神态演得好。 (教师综合同学所评, 评出最佳动作奖、最佳神态奖、最佳语言奖、最佳创造奖。)

三、案例分析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 笔者充分运用了“读”的教学手段, 带动了整节课, 学生在朗读中逐步理解了人物形象, 并且还能以创造性的朗读丰富人物形象, 对人物可能的神态、动作、语言表演形象, 在轻松自然中愉快地结束了这节课的学习。综合这节课, 我主要用朗读完成了这样一些教学任务。

(一) 以读带教。教给学生朗读出人物语气语调的方法与技巧, 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本课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找出人物相关语言的语句自由地读一读, 并读出人物对话时的语气语调, 学生能凭着语感大概感受到人物说话的语气, 但细化到具体每一句的时候, 就有些拿捏不准, 这时我及时点拨学生通过句中的某个词来感受, 让学生抓住朗读的切入点, 很快就能清晰地判断出人物说话时细微的语气变化, 再读之时朗读的水平就有明显的提高。

(二) 以读带研。带领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体会为什么这样读, 以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在学生读出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调之后, 来品析人物形象, 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多种不同方式的朗读来促进理解, 分析孙权形象时采用了逐句朗读, 分析吕蒙形象时采用想象不同的回答进行对比朗读, 加强理解人物形象时进行个人反复读、全班齐读等, 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反复诵读中理解人物形象, 理解越来越清晰化、准确化。

文言文阅读鉴赏如何备考 篇3

1.第一维度:建立以教材复习为主的横坐标(x轴)

教材是依据,是根本,是学习文言知识最熟知的语境,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的活标本。教师可采用串讲、点拨、分析等方法进行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让学生利用早晚读进行诵读、清理、归纳等工作,减少“背诵默写”的压力。(有些篇目是高考的必背篇目)

教师通过对重点文言课文(或者“必修模块”)中文言知识的串讲,能够使学生从熟知的语境中迅速把握一些关键的字词句,大大提升文言知识积累的效率。这种将教材横向联系起来整合文言知识的方法,效果比较理想。

2.第二维度:建立以考点复习为主的纵坐标(y轴)

考点复习体现了备考的针对性,选择一本完善的高考文言复习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中的文言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进一步提升学生文言知识复习的广度和效度。同时,考点复习结合往年的高考真题来讲解,并且围绕一些经典的模拟题来帮助学生训练提高,都符合知识掌握的一般规律。而学生纵向地训练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考点中的重点。比如120个实词中哪些是经常考到的,在经常考到的实词中,哪些义项是经常考的。在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学生也都可以进行相关的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训练笔记”。

教师除了让学生读懂文段练习考题之外,还可以围绕考点,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的考点知识清理。教师根据考点,进行必要的疏通和引导,加上学生反复的纵向训练和归纳,文言字词句落实了,文言知识巩固了,运用能力也在无形中加强了。

3.第三维度:建立以针对复习为主的竖坐标(z轴)

学生在横向清理与纵向归纳的基础上,还应该将备考继续引向深入,即根据自身的复习实情,主动建立重难点突破的第三坐标。比如,“断句和翻译题”,其实断句和翻译的知识根基还是文言字词句的落实。怎么突破翻译?怎么突破断句?教师可以加以引导,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些简短的文言趣文,让学生进行自我翻译。也可以拿往年高考试题中的文言文段直接进行翻译,既规范又可以达到训练的效果。至于断句,当然也可以拿高考试题中的文言语段让学生进行整体的断句训练。

对于古代诗歌鉴赏,惯常的复习备考常常是围绕“语言、内容、手法、主题、风格”等指标来进行的。其实,在学生的实际阅读鉴赏中,最大的难点依然是怎样有效地读懂一首诗歌的字面意思。因为任何鉴赏都离不开最本质的语言载体,而对最本真的诗句的解释与分析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二、如何对诗歌的字词句进行有效解读

1.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大多离不开意象,意象经过诗人的不断感知、体认,一般在表意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学生在复习中有意识地掌握大量的古代诗歌意象,无疑对诗歌文句意思的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2.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创作常识

古代诗人写诗常常讲究一字传神,讲究炼词、炼句与炼意,所以考场里需要鉴赏的字词句大多与诗歌的情感或主旨有关;古代诗人写诗,特别讲究音韵和谐,多用整句、对仗句,这些句子语义常常相关、相近或者相反,这就为我们解读诗歌的字面意思提供了上下联系理解的可能。另外,为了平仄押韵的需要,诗人常常将文句内容进行必要的倒装。

3.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

关于古代的文化常识,可以让学生从古代文言阅读中积累,也可以由教师进行专门传授讲解,对一些常见常用的文化常识进行整理归纳,以帮助学生丰富储备。

4.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

古代诗歌是古代诗人在文言的基础上写成的,对一些诗句的理解依然要依靠文言基础知识,所以对很多诗歌字面意思的解读都离不开文言翻译的功底。这一点,学生也要特别加以重视。

至于古诗文名句默写部分,落实字词句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这里的“重要”主要体现在“书写准确”这一点上。在备考中,对于一些易错字、易错词、易错句应该摘录以强化记忆,并且反复默写。

(作者单位 吉林省柳河县第八中学)

文言文《孙权劝学》翻译 篇4

孙权劝学

朝代:宋代

作者:司马光 撰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拼音】

chū ,quán wèi lǚ méng yuē :“qīng jīn dāng tú zhǎng shì ,bú kě bú xué !”méng cí yǐ jun1 zhōng duō wù 。quán yuē :“gū qǐ yù qīng zhì jīng wéi bó shì xié ?dàn dāng shè liè ,jiàn wǎng shì ěr 。qīng yán duō wù ,shú ruò gū ?gū cháng dú shū ,zì yǐ wéi dà yǒu suǒ yì 。”méng nǎi shǐ jiù xué 。

jí lǔ sù guò xún yáng ,yǔ méng lùn yì ,dà jīng yuē :“qīng jīn zhě cái luè ,fēi fù wú xià ā méng !”méng yuē :“shì bié sān rì ,jí gèng guā mù xiàng dài ,dà xiōng hé jiàn shì zhī wǎn hū !”sù suí bài méng mǔ ,jié yǒu ér bié 。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朗读节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单独翻译为 从事。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到。

30、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31、论议:讨论议事。

32、大:非常,十分。

33、惊:惊奇。

34、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35、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6、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37、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8、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39、即:就。

40、更(gēng):重新。

41、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4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43、何:为什么。

44、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45、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46、遂:于是,就。

47、拜:拜见。

48、别:离开。

拓展阅读:文章道理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7) 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8)劝人要讲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10)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张咏劝学文言文翻译 篇5

原文:

君曰:子学可以已不青,取之。于,而蓝于青蓝;冰水为,,而寒于之。木水直绳。以为中,其轮中曲规。有槁暴,不复虽者挺,使然也之故木。绳则受,直就金砺利,君则子博而日参省乎学己,则明知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而日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所;吾尝望而,矣如登不高博见也之登。而高招,臂加长非,而也者见远;顺而呼风声非,加疾也,闻而者。彰舆马者假,非足利也,而千里;假舟楫者致,能非也,水绝江河,而子生君异也非善,于物也假 。

土积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生焉;积龙成德善而,神自得,明心圣备。故不焉积跬,无步以千至;不里积流小,无成以海。骐江一跃骥不能十步;驽马,驾十功,在舍。不而锲之,舍朽不折;木锲而舍不金石可,镂蚓。无牙爪之利,骨之强筋,食上埃土,饮黄下泉,心一用也。蟹跪而二六,非螯蛇之穴鳝可寄无者,托用躁也心 。

文译

君子:学习不说可停以止。

靛青是 从草中蓝提的取但,它颜色比蓝的更青;草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冷更一块木材。直,很合乎木匠拉直墨的线假,用如烤使它弯曲做成轮,车它弯度的就可符以合规圆的画。即使圆又干了,也晒再不再能挺,直这由是于人力加使它变成这工的.样所。木以经材墨划过线斧锯,加工就了直,属金剑刀拿到刀石上磨磨过就锋了利,君子泛地广学而且每天习对己检查自省察,能聪慧就明达行,就为没有过错会 。

高一语文劝学文言文重点难点 篇6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日晒)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通“至”,达到)

(2)古今异义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3)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作动,变直)

(4)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浅谈初中文言诗文形象的鉴赏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诗文形象;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语文中考的改革,诗文鉴赏已经由课内古诗文鉴赏向课外古诗文鉴赏延伸,如再像之前一样,依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来完成检测,已经不可能,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古代诗文鉴赏能力,已成为初中语文老师急需面对与解决的问题。

诗文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文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一般来说,包括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这两个方面。人物形象又包括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如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描写的孙权,他是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形象,而借景抒情的辛弃疾则是抒情主人公。诗文作品中的自然景物不再是客观景物,而是作者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称之为意象,而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艺术境界,称为意境。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即在外漂泊游子所见之萧瑟景象,营造凄凉意境,以烘托此刻人物孤寂、惆怅的心理。初中阶段,更多考查学生对于诗歌意象、意境的理解,即诗文作品中自然形象的鉴赏。

例如:唐·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试分析此诗的景物特点,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紧扣“秋”字,诗人抓住了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的开阔景象。虽然鹤是孤独的,但一个“排”字,所蕴含的深意,所呈现出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表现出一种高扬的精神和开阔的胸襟。所以这首诗,不仅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然而,在诗文鉴赏的考查中,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诗中“鹤”的形象,进而影响对诗文情感的把握。实际上,这样的答案并不是空穴来风,编者主观臆测出来的,而是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思考探究鉴赏而来。简而言之,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诗人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具体思路:

一、找出诗中意象,分析特点

诗文中的自然景物是显而易见的,但因为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才使之成为意象,所以需要借助与之相关的字词,如形容词、副词、动词、叠词、拟声词、数量词等,才能够更清晰地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上文所提到的《秋词》,“晴空”“碧霄”充分展现了秋天的特点,渲染了一副开阔、明朗的意境,而“排”即沖破云霄、排云而上之意,指引人们看到了那展翅高举、矫健凌厉的鹤。又如温庭筠的《望江南》中“斜晖脉脉水悠悠”,斜阳欲落未落,对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落日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一个“脉脉”,一个“悠悠”,在此时此刻的思妇眼中,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由此可见,诗歌作品中与意象息息相关的字词需要细细品味与探究,从而鉴赏出诗文中的形象。

二、挖掘作者思想感情

仅仅依靠意象来把握诗文的情感,不仅片面,而且对于初中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还需要借助更多的背景、常识来解读诗文,也就是常说的知人论世。如《秋词》的作者刘禹锡,在他的另一首作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明自己谪居巴山楚水这凄凉之地已经二十三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既暗示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变迁,自己回归后的生疏和惆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表现出豁达的胸襟。“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更是让人振奋精神,表达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由此看来,诗人刘禹锡所具有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再结合《秋词》中“鹤”的形象,诗文的形象和情感就不言而喻了。又如李白的浪漫情怀、杜甫的忧国忧民、陶渊明的悠然自在、陆游的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等等,以及不同诗文的创作背景,在进行诗文形象鉴赏时,都需要认真的考究。

三、积累古诗词的典型意象

随着古代诗歌作品的发展,一些意象被赋予了一些特定的含义,并为大众所熟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在进行诗歌形象鉴赏时,同样需要借助这些典型意象,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漂泊无定的“杨花”,叫声凄凉的“子规”这两个意象出现在开篇,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因而,常见的典型意象需要积累,以期更好地鉴赏诗歌形象。

典型习题分析:

品析李煜《相见欢》中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所蕴含的情感。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而“锁”住的也不只是这满园秋色,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情此景,表达的正是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文无定法,同样学习与掌握鉴赏文言诗文形象也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方法,关键还是在于积累大量优秀诗篇,达到厚积薄发的境界。

作者简介:陶艳龙,女,1988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中学二级,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文言文《劝学》鉴赏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与《伤仲永》比较)

【教学重点】

1、字词。(本文是略读课文,字词部分以课外准备、课内教授相结合)

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教学设想】

1、学生在课下借助工具书自渎课文,对字词自读质疑。

2、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方仲永》导入

二、解题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本文写的是孙权劝说吕蒙(三国时吴国的名将)要浏览群书,广泛学习的事。

三、简介孙权、鲁肃、吕蒙

四、简介《资治通鉴》及司马迁

五、诵读课文

用两分钟的时间初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

六、疏通文意

七、握以下重点词

八、注意下列句子中出现的倒装现象和句子成分省略现象

九、文言翻译五字法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如果再简洁一些,还可以用这样几个字概括:

留:年号、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

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

移: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补:省略句中省略的主语或谓语;

删: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等。

十、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品析课文

1、理清文章的`结构

⑴ 孙权劝学

⑵ 吕蒙就学

⑶ 鲁肃赞学

2、《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⑴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⑵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学习的目的、方法)

⑶ 卿言多务,孰若孤?(委婉的批评)

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

3、吕蒙就学

⑴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⑵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⑶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⑴ 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

⑵ 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⑶ 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⑷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5、朗读全文,思考:

⑴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话表现孙权对吕蒙的什么态度?

亲近、关心,有长者之风。

⑵ 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侧面描写)

⑶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猜一猜吕蒙说这话时,是什么语气和心情?

调侃语气

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⑷ 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⑸ 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⑹ 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

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总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⑺ 下列加红色的词表示什么语气?

① 邪!

②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③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四、掌握下列加点的词语

A、但当涉猎

B、见往事

C、乃

D、吴下阿蒙

E、刮目相待

五、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蒙乃始就学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六、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文言文《劝学》鉴赏 篇9

一、重点词语

1、用

①用心一也(因,由)

②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采用)

③兵精足用,英雄乐业(物资财用)④吾不能早用子(任用)

2、暴

①虽有槁暴(pù,晒)②暴殄天物(bào,糟蹋)③性情暴躁(bào,急噪)

3、望

①吾尝跂而望矣(远看)

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③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④德高望重。(名望,声望)

4、假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伪装)

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给)

④假天子之诏,发人往徐州伪托。(伪托)

⑤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假期)

5、备

①圣心备焉(具备)②有备无患(准备)③关怀备至(完全到位)

6、强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qiáng,强大)②乃自强步,日三四里(qiǎng,勉强)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有余,有多)

7、绝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消失)

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④佛印绝类弥勒(极,尽)

⑤秦汉以来所绝无而仅有(全然,绝对)⑥绝句(旧体诗的一种)

8、就

①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趋向)②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动词,成就)

③就职演说(居,充任)

④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完成,达到)

9、致

①故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到达)②致敬(送达)③树草栽木,颇有野致(意态,情趣)

10、而

①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示转折关系)④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⑤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11、于①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

二、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会

2、假舆马者,非利足

古义:借助 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3、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在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具

今义:金子

4、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腿,蟹脚 今义:两腿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托身,安身

今义:把希望、感情等寄托在某些人或事物上

三、通假字

1、虽有槁暴“有”通“又”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3、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向上 向下

2、名词活用为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游泳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其曲中规

弯曲的情况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善行

4、数词活用为形容词或动词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专一(形容词)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跳十步远)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倒装句

①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为后置标志,无实义)

②状语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被动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语义被动)

4、省略句

木直中绳,輮以(之)为轮

六、固定结构

1、輮以为轮

“以为” ①介词“以”+动词“为”,也可用为“以„为”,译为“把„当作”或“认为„是”

如: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②等同于动词“认为”

如: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2、无以致千里

“无以” 动词+连词 是“无所以”的省略,也可用为 “无„以„”

译为:“有(没有)什么可用(拿)来”如:河曲智叟亡以应

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可以”

动词+介词

译为“可以因此(或凭借)”

上一篇:语文老师代表发言稿下一篇: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