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读后感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思维方式读后感(精选8篇)

思维方式读后感 篇1

在机场的书店,看到了稻盛和夫先生写的《思维方式》,毫不犹豫的就买了下来。

去年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稻盛和夫的《干法》,每次回想,都是满满的正能量,都仿佛有无限的力量在全身游走。

我是相信思维方式能改变命运的。稻盛和夫先生将思维方式分成了胸怀大志、积极向上、不惜努力、诚实正直、钻研创新、愈挫愈勇、心灵纯粹、保持谦虚、利人利世这九个方面,这几乎已经囊括了人性中的一切美好。有了这些优秀的品质,一定是能拥有最好的人生的。

其实,在人生中,总会有一些无奈、有一些命运多舛的悲凉。这本书会如同甘露,让我们逐渐干涸的心似乎又有了生机。

成大事者必是能历尽千难万苦,能忍受痛苦煎熬,能始终不忘初心,能坚定一直向前的,而我们缺乏的也许正是这种坚定和勇气。

回想一路走来的工作经历,有不甘有彷徨,有痛苦有无助,甚至有灰心有失望,但我们总是要一路向前,不能被这些负面的情绪包围着。所幸我终究一步步的走出来了。每走一步,命运都赠我以美好,在不同的岗位我都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原来有那么多全新的自己是我从不曾熟悉,却又在前方为我默默等待的。

你永远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今天我努力了什么。在稻盛和夫的书中,我们还是那个走一步停三步,瞻前顾后左右为难摇摆不定的胆小鬼,心有不甘又踌躇不前,胸怀梦想又望而却步,总是在现实矛盾中挣扎。

现在看来,还是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那么,努力调整自己吧,也许不能做到最好,但一定要做到最努力,为了让仅有一次的人生绽放光彩,结出丰硕的成果。

思维方式读后感 篇2

由于经济学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众多, 限于篇幅, 本文主要结合经济学三个方面的主题, 从实际工作和生活出发, 谈谈一些浅显认识及思考。

一、有关机会成本的认知和思考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只有理解了机会成本原理才能真正理解经济学。机会成本其实是指最优选择所放弃的次优选择带来的潜在收益。通俗地讲, 机会成本就是你在从事某一件事的时候, 丧失了做另一件事的机会, 也就是说做手头上这件事的成本要由丧失做另一件事所可能获得的收益来衡量。

现实中很多人是没有机会成本意识的, 因此资源的配置效率是很低的。财务管理的核心在于决策, 而无论是筹资决策, 还是投资决策, 均是建立在各个方案的选择上的。一旦某种方案被选中, 被放弃的方案可能带来的潜在收益将丧失。因此, 企业在进行任何一项筹资决策时, 始终需要权衡机会成本, 力图选择机会成本最小、经济效益最佳的方案。

企业在融资时, 应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 正确计量各种筹资方式的机会成本。但是如何合理确认机会成本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 它包含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下几点。

1.经营者用自有资金投资项目的机会成本等于如果这笔资金借给别人可得到的利息。

2.投资者自己管理企业的机会成本等于其若从事其他工作可能得到的薪水收入。

3.以前期间买进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的机会成本是即期市场价格, 即原材料若不用于生产而用于出售可能得到的收入。

4.投资期购入原材料、辅材料、雇佣的劳动、借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就是市场价格。

5.机器设备折旧的机会成本就是该种机器设备的即期市场价格与使用了若干时期的该机器设备的市场买价之差。

6.计算生产、开发新产品或替代产品的机会成本, 为生产原产品可得的净收入。一种机器原来生产产品A, 可得一笔利润收入。现在改用来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生产产品A可能得到的净收入。

在这六项中的第3、5、6项中, 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孰大孰小是不确定的, 第4项的机会成本等于会计成本, 而前面的1、2两项的机会成本均大于会计成本。一般的, 机会成本大于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是机会成本的一部分。在机会成本中, 会计成本是实际的货币支出, 因此, 会计成本也被称为显性成本。机会成本的其余部分没有直接反映在会计成本中, 只是存在于经济决策的思维中, 因此被称为隐性成本。机会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 我们在考虑一个项目的时候, 应充分考虑隐性成本带来的影响, 从而合理、客观评价投资项目。

二、有关供给和需求的认知和思考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你只要掌握两件事, 一个叫供给, 一个叫需求。”可见供给和需求概念的基础性。

在市场经济中, 市场价格引导着资源配置方向, 使稀缺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由于市场供求是决定市场价格的基本力量, 因此, 对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有效的需要, 它包括两个条件: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和有能力的购买。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 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在供给和需求的互相平衡下, 市场同样会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市场的均衡过程就是实现商品均衡价格的过程, 也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实际生活中, 有诸多例子可以说明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的关系。例如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所催生的北京市机动车限购令就生动解释了政府在调节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中所制定政策的缘由。面对交通拥堵问题, 北京市提出:将采取优化供给和控制需求并举、更加有效的综合措施, 积极应对交通拥堵问题。优化交通供给包括道路和交通设施的增加及完善, 以满足交通出行需求。控制交通需求通过鼓励交通需求转向大容量的公共交通, 并对小汽车的使用和拥有采取控制和引导, 以更高效率地利用公共交通供给设施。优化交通供给不仅包括发展轨道交通、公交、道路等交通设施, 更重要的是要对交通出行结构进行优化。通过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扩大覆盖范围, 吸引更多市民乘坐公交出行, 从而提高公交出行比例, 优化交通出行结构。从控制需求角度来看, 通过加强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衔接, 可以对交通的刚性需求进行调整, 如在轨道交通沿线新建高密度小区, 尽可能缩短市民从住所到工作场所的距离。而弹性需求可以通过需求管理的方式进行调节, 如2010年4月份北京市大规模提高13个重点区域的停车费, 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市民出行。

三、有关市场与政府的认知和思考

从市场理论的基础上讲, 经济事务应该由市场来完成。政府的角色是规则制定者和规则执行者, 所以不应以经营者或者直接利益相关方的身份进行经济活动。在政府退出经济事务、退出经济领域和市场, 把经济决策权交给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后, 政府的角色就需要重新定位:作为规则制定者和规则执行的监督者。

在经济出现重大问题, 市场和企业力量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时, 善意的人们常常认为政府和官员拥有改进现实经济协作问题的动机和信息。从理念上说, 就出现了宏观调控的概念。这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市场化变革的一个基本思路。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在一些情况下, 政府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宏观调控的层面, 而是渗透到更加微观的市场管理上。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很多人得出了很荒唐的结论:认为由国家和政府来主导经济, 通过宏观调控甚至于微观调控, 就可以更好地抑制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的风险。这个结论跟整个经济史是非常相悖的。实际上, 美国政府介入一些公司和银行是其短暂的解决危机的手段, 政府并不是从此以后就作为利益主体直接去经营这些公司和银行。我们必须认识到不管是美国经济还是西欧经济都已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 美国经历了很多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但是每次它的经济都能出现根本性的复苏, 它每次都能从危机中以更强的姿态走出来。

逆向思维,不可忽视的思维方式 篇3

关键词:相反;求异;由果索因;知本求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95-1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性质、运算思路和方法都具有可逆性,如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扩大和缩小,正反比例等。计算13-8时,可以顺向思考,先用10减去8等于2,再用2加上3等于5,也可以逆向思考,几加上8等于13呢?数列1、2、4、8、16,从左往右看,依次扩大2倍,如果从右往左看,依次缩小2倍。逆向思维,是不可忽视的思维方式,小学数学教学应着手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意识,养成良好的逆向思维习惯,形成有效的逆向思维能力。

一、通过比较辨析,培养学生积极的逆向思维意识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几乎都是在比较中实现的,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乌申斯基语)。在教学中,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对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积极的逆向思维意识。

“人有两条腿”这句话是对的,如果反过来说“有两条腿的是人”将是一个笑话,在数学的知识海洋里,也有类似的“正反话”。如“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这句话是正确的,不妨反过来出示“1公顷的土地就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引导学生去辨析。学生从中感悟到:只要面积有10000平方米,都可以叫做1公顷的土地,跟这块地的形状没有关系的,如长500米,宽20米的长方形土地,面积也是1公顷。

又如学生牢记的一句话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但如果出示“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才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句话引导学生去判断,学生会凭直觉判断是正确的。

不妨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你能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不一样的梯形吗?学生很快想到很多种方法(如下图)。学生根据示意图能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不一定要完全相同,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可以了。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只是为了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通过这样的辨析比较,可以帮助学生灵活地掌握概念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防止学习知识的误区,引导学生正反思考,培养了学生积极的逆向思维意识。

二、通过检验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逆向思维习惯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运算思路和方法都具有可逆性,如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扩大和缩小,正反比例等。在计算中,应经常引导学生去检验计算的正确与否,检验的目的不仅为了判断结果的对与错,更为了培养良好的逆向思维习惯。

1.验算一遍会更好。

如这样一个问题:□÷9=6……☆。☆最大是( ),此时□是( )。很多学生能根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确定☆最大是8,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得到□等于54+8=62。问题并没有结束,学生的解答一定正确吗?此时应让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将62放到除法算式里,重新计算一遍。

2.不怕失败,重头再来。

把下面的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精确到百分位)3.154≈( ),3.148≈( )。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应该没有问题,可是一旦学生遇到下面的问题,学生就有些不知所措了。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后是3.14,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很多学生以为最大填3.149,最小填3.141,如果不去检验就做错了,因为3.149≈3.15,虽然3.141≈3.14,但不是最小的。

学生积累经验,不停尝试最终会得到最大的三位小数是3144,最小的三位小数是3.135,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锻炼了自己的思维意志。

三、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有效的逆向思维策略

当代最负盛名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说“逆向思维是思维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学生“反其道而行”。

如课堂上出现这样一道问题:将519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自然数,得到另一个新的分数与12相等,请写出这个自然数。

班上许多思维敏捷的同学都能直觉猜出结果,却不清楚其所以然。因此,我让学生独立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思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不一会,方法出现了,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列表:

分母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分子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从表上可以看出1428与12相等,所以这个自然数为28-19=9。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对于一些思维活跃的同学,肯定会想其他方法。这时,一位同学说道:先写出与12相等的分数有1020,1122,1224,1326,1428…,通过比较,1428是519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9形成的。

这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正向思维,一种是逆向思维,都闪现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关于创新思维的思维方式 篇4

(1)概念

逆向思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思维方式,它的思维取向总是与常人的思维取向相反,比如人弃我取,人进我退,人动我静,人刚我柔等等。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逆向思维模式,当一种公认的逆向思维模式被大多数人掌握并应用时,它也就变成了正向思维模式。

逆向思维并不是主张人们在思考时违逆常规,不受限制地胡思乱想,而是训练一种小概率思维模式,即在思维活动中关注小概率可能性的思维。

逆向思维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的局限性,是决策思维的重要方式。

(2)特性

A?反向性

反向性是逆向思维的重要特点,也是逆向思维的出发点,逆向思维离开了它也就不存在。

B?异常性

逆向思维总是采取特殊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是它的异常性。

C?“悖论”

反向性和异常性的存在,使得逆向思维在实践中常给人“悖论”的特性。牛顿的物理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其中就包含了对立物共存和互相作用的逆向思维观念。

(3)类别

A?反向思维

通常对普遍接受的信念或做法进行质疑,然后察看它的反面是什么。如果对立面是有道理的,那么就朝对立面方向进行。

在如下情况下,可以进行反向思维:一是考虑要做某种相反的事情;二是考虑用其对立面来取某物;三是如果意识到别人是错的,而你是正确的,但你仍然认为对方错误的观点中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B?雅努斯式思维

在人的大脑里构想或引入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并使它们同时并存于大脑里,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似之处、正与反、相互作用等,然后创造出新事物。这种双面思维相当艰难,因为它要求保持两个对立面并存在你的大脑中,是一种大脑技能。

C?黑格尔式思维

采取一种观念,容纳它的反面,然后试着把两者融合成第三种观念,即变成一种独立的新观念。这种辩证的过程需要三个连续的步骤:论题、反题以及合题。

(4)方法

A?怀疑法

有一种敢于怀疑的精神,打破习惯,反过来想一下,这种精神越强烈越好。习惯性做法并不总是对的,对一切事物都报有怀疑之心是逆向思维所需要的。

B?对立互补法

以把握思维对象的对立统一为目标。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差异,也要看到事物之间因差异的存在而带来的互补性。

C?悖论法

就是对一个概念、一个假设或一种学说,积极主动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以求找出其中的悖论之处。

D?批判法

对言论、行为进行分辩、评断、剖析,以见正理。以批判法来进行逆向思维仍然需要以一般性的思维技能为基础,比如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

E?反事实法

数学思维方式 篇5

1.在题设条件中给出一个函数f(x)二阶和二阶以上可导,把f(x)在指定点展成泰勒公式再说。

2.在题设条件或欲证结论中有定积分表达式时,先用积分中值定理对该积分式处理一下再说。

3.在题设条件中函数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且f(a)=0或f(b)=0或f(a)=f(b)=0,先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处理一下再说。

4.对定限或变限积分,若被积函数或其主要部分为复合函数,先做变量替换使之成为简单形式f(u)再说。

第二部分 《线性代数解题的八种思维定势》

1.若要证明一组向量a1,a2,„,as线性无关,先考虑用定义再说。

2.若已知AB=0,将B的每列作为Ax=0的解来处理再说。

3.若由题设条件要求确定参数的取值,联想到是否有某行列式为零再说。

4.若已知A的特征向量ζ0,先用定义Aζ0=λ0ζ0处理一下再说。

5.若要证明抽象n阶实对称矩阵A为正定矩阵,用定义处理一下再说。

6.题设条件与代数余子式Aij或A*有关,立即联想到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以及AA*=A*A=|A|E。

7.若涉及到A、B是否可交换,即AB=BA,立即联想到用逆矩阵的定义去分析。

8.若题设n阶方阵A满足f(A)=0,要证aA+bE可逆,先分解出因子aA+bE再说。

第三部分《概率与数理统计解题的九种思维定势》

1.欲求二维随机变量(X,Y)满足条件Y≥g(X)或(Y≤g(X))的概率,应马上联想到二重积分的计算,其积分域D是由联合密度的平面区域及满足Y≥g(X)或(Y≤g(X))的区域的公共部分。

2.涉及n次试验某事件发生的次数X的数字特征的问题,要联想到对X作(0-1)分解。

3.凡求解各概率分布已知的若干个独立随机变量组成的系统满足某种关系的概率(或已知概率求随机变量个数)的问题,马上联想到用中心极限定理处理。

4.若为总体X的一组简单随机样本,则凡是涉及到统计量的分布问题,一般联想到用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定义进行讨论。

5.如果要求的是若干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马上联想到概率加法公式;当事件组相互独立时,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6.若给出的试验可分解成(0-1)的n重独立重复试验,马上联想到Bernoulli试验,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7.若某事件是伴随着一个完备事件组的发生而发生,马上联想到该事件的发生概率是用全概率公式计算。关键:寻找完备事件组。

8.若题设中给出随机变量X ~ N 马上联想到标准化X ~ N(0,1)来处理有关问题。

六种思维方式 篇6

我们可以理解为横向思维、思维的组合,也就是思维控制的过程。是思维者、会议主持人、讨论参加人对思维方式的选择。就是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哪种思维或思维组合,选用什么样的思维顺序。是回答:下一步怎么想,下一个议程是什么的问题。就好比乐队的指挥,该钢琴、该小号还是该低音贝斯还是哪些乐器的组合等等。

在使用这种思维时要注意:我们在思考什么?使用的是哪一种思维?我们的思维是否在思考范围之内?还应该使用哪一种思维?我们应该按照某一模式思考多长时间?还需要延长吗?是否应该转换思维?转换成哪种思维?我们怎样总结现有的结论?我们的决定是什么?还有哪些不完善,应该用哪种思维来完善我们的决定?

合适的思维组合通常可以起到促进者的作用,指出不合适的意见,促使团队做出合适的决策。在阶段性评估时,我们通常使用认同思维与质疑性的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在小结时采用认同思维和质疑性的思维加上信息扩展性思维再加上创造性的思维提出下一阶段的计划,最后用情感性的思维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中去。

2、质疑性的思维

我们可以理解为批判性的思维、否定性思维、质疑性的思维、逆向思维,也是寻找和发现困难因素的思维。是从相反的角度去审视、反思、调查所面对问题的真实性、正确性、可行性、正确性、合法性、普遍性并剖析其弱点及不利条件,发现风险和隐患等等,用电影“创业”里的话来说就是“横条鼻子竖挑眼”。找出所选择方案、设想的各种不足之处。

这种思维方式是进化成人类以来就具有的,遇事先审视环境是否对自己有害,握手就是由原来早期人类伸出手,向对方表示自己没带武器,主动让对方审视,使对方有安全感而演化为友好表示的。质疑性的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绕开或排除隐患从而做出最佳决策,能够提前预见困难从而设法避免。

认同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配合起来是一个强大的评估工具,在我们审视自己的工作、自己起草的公文时更要注意和质疑性的思维反复使用。

在针对自己工作的具体思维过程中,要注意质疑性的思维和认同思维相协调。过少或过多使用质疑性的思维都是不利的。过少使用质疑性的思维、过多使用肯定性的思维会让人轻信、莽撞,过于乐观自信;过多使用质疑性的思维,过少使用肯定性的思维则容易使人过多地看到阴暗面,感到困难重重,失去前进的勇气。

当然也可以从相反的角度去应用它。在军事上,有示形的做法,强则示弱,弱却示强就是促使对方在思维方式上犯错误,我们在对付竞争中的对手企业时也可以利用这些思维。空城计中,诸葛亮以弱示强,吓走了司马懿。还有孙膑用增兵减灶之计以强示弱促使庞涓思维发生错误,最后打败庞涓。

3、信息扩展性思维

我们可以理解为信息扩展性思维,是用新的事实、信息来填充原来思维的基础。在两种对立的情况难分正误时可以暂时把这两种对立的情况平行放置,必要时作记录,接下来寻找新的信息,评估原有情况的相对性和准确性。我们还可以区别信息是事实还是推论,再用信息填补信息与事实的差距。扩展原有的思维范围,来深化和解决问题。在这种思维过程中,我们可以问自己:

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

我们想得到什么信息?

我们需要什么信息?

我们怎样获取遗漏的信息?

4、直觉思维

我们可以理解为感受性思维、直觉思维、情感性思维、预感性的思维和潜意识。这里的情感性思维并不是感情用事。

在进行这种思维时,可以不必问“为什么”。事实上,人的一生中凭直觉和知觉的思维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在不能做到或来不及进行深层次思维时,都可以凭直觉思维来随机应变。我们往往有这种经验,在一种成熟认识形成之前,直觉往往是各种还没有充分加工过的信息在头脑中的总和,其正确的比例相当高。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所谓的“第六感官”、直觉是不容忽视的。在一些警匪片中,警察有时就凭直觉去查找线索。

但是如果只是凭直觉思维,不去扩展信息往往也会被自己的一时情绪、情感所蒙骗,越是自信的人越要注意这个问题。空城计中,带领二十万大军的司马懿被仅有少数老弱病残的诸葛亮骗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同样,庞涓过于相信自己看到敌人锅灶数量逐日减少的“事实”,思维发生错误,被孙膑打败。试想如果当时他们如果把认同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配合起来历史可能就要重写。

5、创造性思维

我们可以理解为创造性思维、创新思维。是针对原有的信息、条件、正负面因素、兴趣点、兴奋点通过灵感、筹划、讨论而产生的新设想、新方案、替代办法的思维。

在解放战争中,孟良崮战役就是一个使用创造性思维的例子。当时重点进攻的国民党军队有45万人,全部美式装备,而且其中还有国民党的王牌军——74师。我华东野战军只有33万人,其中有相当部分还是才收编不久的部队。粟裕将军经过十多天的部署,完成了对国民党黄伯韬军的包围。在总攻前20个小时,获得了一个新的信息:国民党的王牌军——74师孤立突前,进入了孟良崮。粟裕将军果断地使用创造性思维——还有更好的方案吗?又,打74师——决定改变围歼黄伯韬军为围歼74师,并在十多个小时时间内完成了战略调整,使双方的最高统帅都吃了一惊。经过艰苦的战斗,终于全歼了74师,一举打破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使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进攻。是解放战争的一个战略转折点,粟裕将军的创造性思维起到关键作用。

在使用创造性思维时,我们经常要回答:是否有更多的代替方法?在这个领域理有什么新的思路?能否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同时要注意摆脱平常的思维定式,就是要按照理性去分析问题,而不要按照套公式的思维去考虑问题。

6、认同思维

也称阳光思维,我们可以理解为顺向思维、认同思维、肯定性的思维。是从逻辑关系上顺延、深化原有的思维,找出所选择方案、设想的各种益处:简捷性、合理性、可行性、低风险、低成本、高收益、易接受等优点。

中印思维方式差异分析 篇7

1从儒家中庸之道和佛教中道观比较中看中印思维方式差异

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出的最高道德标准, 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最完美的品德。“中庸”之意为无“过”与“不及”, “过”与“不及”都是错误的, 要信守其“中”, 即对立的两端之间的适度状态。《中庸》指出:“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这种“执两用中”之说, 即为中庸之道。

中国儒家推崇中庸之道, 印度佛教倡导中道之说。而在印度佛教中, 可以说“中道”思想贯穿了整个佛教思想史。中道一词在许多印度佛教经典中都曾提到, 如《大智度论》卷四十三说到:“常是一边, 断是一边, 离是两边行中道”, “诸法有是一边, 诸法无是一边, 离是两边行中道。”大小乘佛教都对中道做过解释, 但二者解释不尽相同。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创始人龙树在其《中论·观因缘品》中讲:“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出。”龙树指出中道就是真正把握一切事物现象的实相的方法和途径, 他把中道提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 尤其强调了中正不偏的“中道”之理。小乘佛教一般以八正道为中道, 法相宗以唯识为中道, 三论宗以“八不”为中道, 天台宗以实相为中道。从宏观上讲, 中道即指, 所讲道理, 不堕二边。通俗来讲中道就是脱离两边即两个极端的不偏不倚道路或观点。

从字面解释看, 佛教的中道似乎与儒家的中庸相近, 事实上, 与中庸之说相比较, 中道的内容更为广泛。儒家的中庸, 偏重于人道, 是一种“用中”与“时中”, 讲究的是道在具体的履践过程中, 对“时”与“度”的恰到好处地把握。儒家的最终关怀点还是现实人生。而佛家的中道作为一种智慧, 却是一种“出世的智慧”。佛家的中道指向就在“心”内, 或者说, 就是心本身, 并不在“心”外。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 是离二边的极端, 取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

由此可见, 孔子的“中庸”与印度佛教中的“中道”在实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孔子的“中庸之道”其核心是“过犹不及”, 否定两个极端, 既反对“过”又反对“不及”, 而主张采取中间路线。中庸之道一概排斥矛盾的两个对立方面, 排斥矛盾双方的互相对立。可以说在一定条件下中庸之道是一种调和妥协, 缓解与消除矛盾冲突的折衷主义。印度文化中的“中道观”, 则要求人们“离二边、行中道”。它并不排斥矛盾的两个对立方面, 并不要求人们走不偏不倚的中间路线, 而是要求人们在较低层次上对矛盾的两个互相对立方面给以等同视之, 并予以合法承认。在最高层次上, 要求人们站在宗教佛性的高度去超越矛盾和冲突, 以使达到解脱。从“中庸”与“中道”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两国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可以这么说: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过分强调均衡调和, 强调缓解矛盾冲突, 趋于寻求对立面的互相统一。另外中国人也习惯于居安求稳, 且努力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均衡。相比之下, 印度人的思维习惯却是勇于超越矛盾冲突, “梵我同一”, 向内追索, 追求永恒, 注重理念。

2从中国传统报应观和佛教果报观比较中看中印思维方式差异

中国传统报应观与佛教果报观存在不同的特性, 中国传统报应观呈现伦理性、现世性、家族性和功利性特征, 而恰恰相反, 佛教果报观却呈现戒律性、出世性、个体性和精神性的特征。从二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印思维方式的差别所在。

中国传统报应观把世俗的伦理规范——从春秋的德礼到儒家的五伦四德以及秦汉以后的三纲五常作为评判善恶的准则, 以人们言行的善恶作为报应的“因”, 认为凡是符合伦理规范者为善, 反之为恶。佛教果报观把佛教教义和戒律作为评判因果报应的善恶标准, 这与中国传统报应观评判善恶标准有明显的区别。佛教认为凡是遵守佛教戒律, 如五戒、具足戒是善, 反之为恶。符合佛教教义者为善, 违背则为恶。在中国传统报应观里, 报应的世界是本人或其子孙的实实在在的现世人生, 报应方式不存在地狱、饿鬼、畜生之类概念。而相比之下, 在佛教果报观里, 佛教的报应方式是三界、三世、六道之轮回。众生的三世因果报应, 都是在三界、六道的生死世界中如车轮般循环不已。如《大般涅磐经》言“善恶之报, 如影随形, 三世因果, 循环不失”。中国传统报应观的承受者是作为者或者其子孙, 认为假如作为者此生未遭报应, 则其子孙后代必定有人会遭报应。佛教果报观报应的承受者却是行为者本人, 六道轮回, 业果相续, 只发生在行为者个人身上, 其所做善恶不会由子孙代罪受过。“父作不善, 子不代受;子作不善, 父亦不受” 由此看来中国传统报应观和佛教果报观的报应承受主体存在家族性和个体性的差别。中国报应观追求善的目的没有脱离现实人生, 它鼓励人们积极入世, 追求有价值和美满的生活。中国传统报应观关注因是为了报, 它的终极关怀是果, 企图通过好因获得好报, 神秘之中带有显著的世俗色彩。佛教果报论的终极关怀是因果之外的涅磐境界, 关注因是为了从因上断尽导致生死轮回的业的果报, 最终摆脱因果, 得到彻底解脱, 带有强烈的出世色彩。

从对以上两种报应观的对比中, 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了中印两国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从以上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思维是感悟的, 经验型的, 中国人常为亲身体验和眼见传闻所局限, 缺乏想象力和宏大的思辨力。中国人未曾设想在他们面对的这块天圆地方的空间之外, 还有另外的世界。尽管中国原始宗教很早就有灵魂不灭观念, 但是, 那时人们感官中的天帝居所也只是一个非常模糊的空中境界, 那些鬼魂们还更可怜, 《左传》中古人们描绘的鬼魂, 可以说都居无定所, 飘忽不定, 其生活的世界不但模糊且没有确切名称, 既没有地狱天堂之类的概念, 也无具体的可以描绘的宇宙位置和形状构成。相比较之下, 印度人的思维却是幻想型的、思辨性的、哲理性的。在从《诗经》和《摩诃婆罗多》的比较中, 也使我们看到与中国人关注于现实世界的思维方式不同, 印度人在虚幻世界中展开了无尽的幻想。从《周易》和《奥义书》相比中, 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人感悟式的思维方式与印度人思辨性、哲理性思维方式的不同。开放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使印度人具有恢弘的想象力, 印度诸宗教业报轮回的范围也都打破了人们所居住的现实物质世界。

从中国传统报应观现世性和功利性特征上看, 我们还能看到中国人思维意识里执著于追求现实人生, 追求实用主义, 热衷于人世功利。相反, 从佛教果报观出世性和精神性特征上看, 印度思维意识里更多体现的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热衷, 在印度佛教徒心目中, 除了涅磐境界, 人世间一切功利, 都难以激发起他们的宗教激情。

3从墨辩与因明比较中看中印思维方式差异

墨辩与因明同为世界逻辑的起源, 二者都对世界逻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先秦的逻辑成就集中体现在墨派的《墨辩》六篇, 墨辩提出了辩、名、说、辞等基本逻辑思维方式, 并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辩” 的对象, 范围和性质, 它还总结了譬、或、侔、假、推、效、援等具体论式, 揭示了推理论证中的思维规律。因明是古代印度五明之一, 它是古印度的逻辑, 由古印度的正理派所创立。因, 指推理的根据、理由、原因;明, 指显明、知识、学问。因明是通过宗、因、喻所组成的三支作法, 进行推理、证明的学问。三支中, 因是主要部分, 故称因明。

墨辩与因明在逻辑特征上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墨辩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政治、伦理问题联系过于紧密, 因此墨辩具有明显的社会人伦性质。因明最初是为论辩而生的, 自从创立后它很快便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与佛教相结合了起来, 很大程度上被作为了佛家的论辩术。墨辩与因明相比较而言, 它并没有与宗教结合起来, 在理论上缺乏宗教支持。墨辩与因明二者在逻辑内容的侧重点上也有很大不同。墨家逻辑的内容以名辩为中心, 墨家提倡有名, 并详细地探讨了辩的对象、性质、作用、方法等许多问题。因此可以说“墨经的逻辑学带有唯名论色彩”, 因明在逻辑内容上则偏重于对立和破的研究, 它构建了较为规范的三支论式, 并讨论了论证的形式。墨辩和因明在逻辑体系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墨家逻辑的成就虽然无可否定, 但从总体上来讲其内容比较散乱, 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墨辩虽然涉及了很多逻辑问题, 但是它却没有把这些问题综合起来进行考察。与墨家逻辑相比, 因明的逻辑体系则完备的多, 因明以因三项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内部联系较为紧密的体系, 因明中的九句因、比量论、三支论式、名言论等都以因三项为基础形成了联系, 这就使得因明在逻辑特征上更具有系统性。

通过对墨辩和因明的比较, 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的思维模式偏重直觉感性, 缺乏分析性的思维, 这些导致了《墨辩》著作中所表述的逻辑思想和观点较为笼统, 缺乏认真的推理论证和逻辑分析。另外中国的思维模式崇尚实用和功利主义, 墨家逻辑就被其创立者们赋予了很多的政治和伦理功能, 它的应用性很强。如墨子的逻辑旨在论证非攻兼爱的主张, 后期墨家则明确声明了墨辩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处利害、决嫌疑”、“审治乱之纪”。另外墨辩还非常重视对名的研究, 所谓名是指作为思维的基本构成要素的概念。墨家为何如此重视名呢?这主要与中国思维模式注重整体统一的综合思维有关。因明与墨辩不同, 因明较重视对立和破的研究, 而这与印度的宗教式的辩证思维模式有关。印度历来是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国家, 其思维模式在其形成过程中也受到了宗教的巨大影响, 成为了一种宗教式的思维模式。印度的佛学思维模式是一种否定的思维模式, 它认为事物的“实相”不可能由世俗的肯定性认识来把握, 而只能在对各种认识的不断否定中去体悟。实际上也即是通过否定事物具有的一般的、个别的性质而认识事物的本质, 在对现实的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因而它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也就非常具有辩证色彩。与印度思维模式不同的是, 中国思维模式注重中庸调和, 缺乏批判性, 因此我们也可找到因明为何比墨辩体系更加完备的原因了。

摘要:由于中国和印度在文化、信仰等方面存在着差别, 因此导致了两国在思维模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通过对中印两国文化的某些方面进行比较来分析中印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性, 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印,思维方式,差异

参考文献

[1]大般涅磐经.遗教品第一[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5.

[2]郄超.奉法要[M].引《泥洹经》, 弘明集:卷13[C].四库全书:第1048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期刊编辑的思维方式 篇8

期刊这个产品,确实是能赚钱,搞好了能赚钱,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力也许和你的经济效益是无法相比的。

期刊的第一个支撑点,我们把它称为信息支撑点,就是说期刊一定要有一定的社会信息基础。第二个支撑点是观点的支撑。观点对今天来说,是我们期刊影响力的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方法。最后一个支撑点是智慧和情感。

期刊除了把它定性为影响力经济以外还有一个最珍贵的资源,我们把它稱为“注意力经济”。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的好的内容加上我们所讲的市场经济中最稀缺的注意力资源,也就慢慢地形成了我们产品的社会影响力。

注意力资源的第一要素是品牌要素。其一,期刊要有标志。其二,一本成熟的杂志要看他的栏目是不是相对稳定,一本成为品牌的杂志关键就看他有没有品牌的栏目。当社会有某种需求想到你这本杂志的时候你的品牌就形成了。第三是定位的明确。其四,我认为改变期刊与读者之间纯商业的关系叫“杂志社群建设”。

注意力资源就是和作者联系在一起的。一本杂志如果不能把你这个行业内的,你这个圈内的有影响力的作者拉到你这本杂志上来,你的注意力是很难聚焦的。作者是出版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内容的创新也是注意力资源的一个很重的东西,要用创新来感动我的读者。

注意力资源和形式要素也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很多形式把我们的注意力全部消磨光。你看封面,杂志的封面,有人讲报纸看标题杂志看封面,我觉得是有道理的。杂志的封面很要紧,他必须要学会抓住你的眼睛。在数字化时代,技术也是注意力资源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上一篇:考试大纲数学分析下一篇:灭火器使用活动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