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探讨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精选13篇)

探讨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 篇1

摘要:当前社会发展进步,国民更加注重教育,在学习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向起到领导者的作用,学校和教师起到一个误区,认为学生就应该听从教师的,其实教师、教材、教学应该起到服务学生的作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轻松的加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体现主体的地位。

关键词:英语教育教学学生主体地位

引言

我们国家很久以前就开始学习英语,而且英语已经成为国际通用的语言。虽然英语在教

学中处于很高的地位,但是我們国家的英语教学还处在劣势的地位。很多旧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英语知识的教学。这就导致了英语人才的短缺成了教育界最头疼的问题。[1]

教学、教师、学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但在如今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英语教学效果较差,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

一、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教师是学生指路的明灯,是学生迷茫中遇见的灯塔,所以要想学生爱上英语,首先教师要和学生多进行沟通,让学生对老师充满信心,用教师的风采吸引学生,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用教师丰富的知识让学生臣服。学生对英语教师感兴趣就会对学习英语有兴趣,教师要从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出发慢慢引入主题,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如果直接让学生学习难点,学生会气馁无法提起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有进步的同学提出表扬和奖励。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课外和课内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也可成立课外小组,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教师要在课间对课堂上有疑问的同学进行解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放学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课后指导。教师可以帮助学习差一点的学生制定适合学生的方案,让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所提高,要善于观察每一位学生,做到不抛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喜欢上英语课。[3]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气氛

想让学生爱上英语,首先要让学生爱上英语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任何情绪表现,都会把情绪带给学生。所以教师一定在课堂上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如何能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气氛,首先需要每天微笑的面对学生教学,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让学生不惧怕教师是营造良好气氛的课堂上的第一步。其次教师教课的时候可以换一种幽默的讲课方式,让学生愉快的上课,不让学生有紧张压抑感。教师也要在课堂上给予优秀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信心。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在教学中使用视频的方式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欢笑中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中的角色,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课堂上教师要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表情,也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曾经有位初出茅庐的教师,在给学生上英语课的时候,不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让学生角色扮演宝宝,让其他学生扮演家长,学生突然嚎啕大哭,教师惊呆后经过了解这位学生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孩子很想念母亲,所以在教师让其他学生扮演母亲的时候,学生触景生情哭了出来,发生这样的情况整堂课学生都无法用心在听下去,其他学生也会受到这位学生的影响,无法继续听讲下去,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教师无法预料到的,所以教师在调动课堂气氛的时候也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随时观察学生的表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快乐的接受英语。

三、利用情景教学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情景教学的概念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是对情景教学的内涵的认识是统一的。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情景教学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为学生营造一种欢快的气氛,在这个气氛中感受英语了解英语学习英语。情景教学是有很大的成效的,其中情景可以在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学到知识。情景教学是抽象的、感性的、理性的一座桥梁。可是使学生在情景教学的模式下对教材的认识加深。学校可以组织整个年组的学生一起分组进行情景模式,然后进行比拼,激发学生的挑战心理,让学生更加挖掘自身的优点。[4]

情景教学是教师在学生和教材之间建立的桥梁,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借助语言的感染力,在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现,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教师和学生就在此情此景中进行着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要利用情景教学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5]

四、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机会

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让学生看到英语就犯困,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教师的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生激励,无论是创新能力还是创新动机都是因归于终身学习。创新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培养讨论的习惯,可以触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该要有创新的思想和意识,有先进的指导思想,有良好的政治面貌,要有积极的态度,提高个人素养,想尽一切办法学习,拓展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要求自己,教师对自己创新的提高就能为学生带来更大的感染力。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话语,多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空间。

总而言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和学校应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挖掘学生更多的潜能,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在教学阶段,也要从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要明白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努力展现学生自身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闫德慧.以生为本 创设高效课堂-谈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教育教学论坛,,S2:247-248.

[2]雷岚.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初探田.科技信息,,巧:270-271.

[3]李峰.论高中英语主体性教学的几点探索认识田.中国校外教育,2011,13:73.

[4]李德俊.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主体课堂实践田.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6:137-138

[5]邱琳.高中英语主体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对策探究田.英语广场(学术研究),,0:4123.

探讨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 篇2

一、当前, 我国多数教师在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中的现状

由于英语教育工作属于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 现在, 小学课堂便已经开设了英语这门功课。关于英语教育的模式, 在中学和大学中已经基本上成熟, 但是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 却处于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和减负呼声下, 如何更好的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关注的焦点。这一问题体现课外作业的设计方面,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现状。一方面, 教师在设计小学英语的课外作业的时候, 往往局限于教材和知识点上的内容, 在进行课外作业设计的时候, 不能够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多层次的作业设计。另一方面, 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的时候, 往往存在着忽视口语的现象, 多数课外作业是要求学生“写一写”“练一练”。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 在课外作业的辅导方面, 许多英语辅导机构也相继成立, 辅导学生的课外作业。显然,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通过辅导机构, 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 通过通过这种方式, 很难从根本上发挥学生主观学习的能动性。因为, 随着英语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 要求教师在课外作业设计上, 更加的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 在进行课外作业设计的时候, 多以答案不一,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性的题目居多。这种在一定的主观思想上的辅导机构, 显然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中,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意义

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理念, 主要是以英语的语言为载体, 充分的体现了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即人文性、生活性和真实性。通过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做课外作业的过程中, 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达到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

三、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中,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1.在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时候, 注重课外作业的趣味性,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外作业的趣味性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方面, 通过“找一找”形式的课外作业,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英语。随着英语的普及,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许多的英语, 而且随处可见。英文商标、英文歌曲、英文说明、英文广告等非常的多。此时教师可以安排小学生发现、搜集和摘抄周围的英语, 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以此来扩大学生的英语量, 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 学生搜集到的“on”“off”分别表示开和关, “push”和“pull”分别表示推和拉, “Danger”表示危险, “Bank ofChina”表示中国银行等。另一方面, 在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时候, 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比较浓, 而且有针对性的作业内容。让学生在趣味性浓的课外作业中, 巩固学生的知识点。比如在学完了under、in和on这三个方位词以后, 可以设计课外作业为:画你的小卧室, 用学到的这三个方位进行空间位置的表述。

2.在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时候, 注重课外作业的层次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 设计课外作业。通常来说, 课外作业分为三个级别, 即比较简单的巩固课堂知识的作业, 比如模仿录音等题目。然后是难度和要求稍高的作业, 比如同学间表演对话, 词语替换等题目。最后一类是侧重于运用、想象和理解的作业, 比如, 创编对话, 同时进行表演等。通过在学生的基础上, 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层次性, 优等生能够“吃得好”, 而中等生可以“吃得饱”, 相对困难的学生可以“吃得了”。层次性设计课外作业, 很好的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便于他们在做作业的过程能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此外, 在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时候, 还应当注重课外作业的知识性和体验性的结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中, 通过在课外英语作业的设计中, 充分的重视英语的知识点和学生的个人体验的结合, 在学生个人体验的基础上, 合理的设计小学英语的课外作业,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我国多数教师在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中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然后分析了在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中,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意义。最后就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中,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出了几点意见。通过研究, 作为教育的主体, 教师应当积极的研究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中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充分的展现主体地位, 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 达到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裴娣娜.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主体教育·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之一[J].学科教育.2012 (01) .

探讨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 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生主体地位体现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32

我们都知道,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发展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能够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广西师大王才仁教授认为,英语教学活动并非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与学生相互间的交流与互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教学成果。如何交流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帮助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民主、平等的氛围下人们才有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欲望和热情。同样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有表现出来的土壤。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这样的和谐氛围:首先,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 把学生看作自己的朋友,与他们建立伙伴师生关系,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设身处地地与他们“分享”尚未获得的经验与知识,真诚地给予鼓励和帮助。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及积极性得到尊重和期待的时候,他们的主体意识就会逐渐得到加强。其次,教师要爱护我们的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真诚的爱,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这也为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主体的体现提供机会

王才仁教授说: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只有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其听、说、读、写等的基本技能,其综合素质才有可能得到提高。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仅是传播学生知识,而且必须成为这一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主动地从课堂主角的位置退下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去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的眼、耳、手、口等多器官参与学习中,使学生多方位感受和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增强学生主体实力

古语有云“受人鱼供一餐之用;受人渔则享用不尽”,这充分说明了教会他人方法的重要性。学生只有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并实践了学习方法,探索了规律,也锻炼了思维方式和掌握了科学的学习策略。学生在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后,自然增强了自信心,促进了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教会学生怎么学习的同时,要使其更善于学习,这才是教师教学的首要意义。《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在谈到教师的指导作用时指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四、进行分层教学,增强学生的主体信心

实践证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符合客观教育教学规律的,也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我们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优良个性的发展。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因而应实行分层教学,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表现的空间和时间,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英语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比如分层教学可以体现在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教师要采取的施教方法要分层;评价机制也要分层,评价机制不能是简单的终结性评价,而必须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注重形成性评价。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目标。大量的教学实践与专业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只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己的引导作用恰当地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新思路,灵活应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学生英语素质, 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新型社会的各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献臣.浅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课程 教材 教法,1998(6).

[2]庞景特.谈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00(9).

探讨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 篇4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1.以生为本

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努力探究。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要建立在学习基础之上,引发学生积极努力,思考学习策略。因此,教师在新接到一个新班集体的时候,要善于通过各种活动掌握学生

现有的英语能力以及英语基础,并确定每一个学生不同的英语层

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真正确定学生的英语水平,以便能够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准进行教学策略的安排。

2.以学定教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特点确定能够适应学生现有知识水准的教学策略,并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退居课堂的引导地位,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重点探究。

二、努力形成大英语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在学习中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认清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学习。教师要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自主通过努力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及时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表现,增加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英语能力。

2.努力形成大英语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实现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努力在教学中形成大英语观,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在交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在各种英语

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英语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不仅能够在教学中使用,还可以在英语交际中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如,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采用课前一两分钟的时间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作文,让学生讲一讲身边的故事、讲一讲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这样通过对话、朗读等多种方式引发学生学习。而在单元复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英语单元作文、进行演讲比赛。学生在各种英语活动中提升了英语能力,也更加提高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三、前置性作业,让学生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1.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学会预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就要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可以设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课前完成。前置性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利用自己已有的英语能力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预习,让学生增加英语的实践量和信息输入量。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现有技能让学生进行课前思考,以便学生能够在课上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2.教师要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

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方法指导,要安排学生对在预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记录并加以整理,并利用相关工具预习生字词。对课前不同的问题,在课堂听讲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沟通。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1.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教学情境中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容易进入到英语教学的情境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的效果,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师利用多媒体进入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渗

透,要能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加大课堂训练力度

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式加大课堂的容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堂训练突出学生的英语思维训练,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进行互动式探究,学会运用语言,并不断获取语言技能,提升英语运用

能力。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生为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英语能力以及英语层次组织教学,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以及独立思考中提升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坤。高中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初探[J]。成功:教育,(07)。

[2]冯露艳,孙琳。英语写作教学中母语干扰作用的表现及其对策[J]。高教与经济,(01)。

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篇5

素质教育积极推进的今天,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亟需更新.新的时代要求教师树立新的学生观,即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各个阶段,以及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动能动性.那么体育教学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表现;其次要明确学生主体地位作用发挥的条件;再次要掌握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途径.

作 者:李金涛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南张中学,山东济宁,272055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6) 分类号:G620 关键词:体育   主体地位   意识  

探讨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 篇6

漳县三中

漆想文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整个活动,才能培养具备较好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当前人们在观念上一般并不反对学生是主体,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却往往不把学生作为真正的主体来对待。因而,课堂上如何真正落实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下面就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发挥,谈几点看法。

一、遵循主动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主动性原则是指教学中必须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把教学活动看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生过程及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过程。坚持主动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必须注意二点:

1、提供努力目标,增强主动参与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主动传授文化知识,在课堂上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实施传授。传授效果,即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只有通过大量的作业和习题加以强化和巩固,只有通过考试和测验加以检验。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课后被动地做大量的作业,为了日后考试的成功忍苦负重。老师在课堂上满堂灌,灌得辛苦,学生课后题海溺得难受,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率低下就不足为奇了。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应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一种有目标的学习向往,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目标导学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就明确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我认为,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一般在一节课的课始,亮出总的目标,使学生有个总的“奔头”,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通过过渡语或投影等形式使学生明确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目标导学的根本在于: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识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

2、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主动参与学习

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这正体现了主动参与学习的优越性。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首先教师要创造真正意识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如在讲“简单电现象”这一节内容时,教材的范例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碎纸屑的实验。但这个实验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上就知道,而且比较熟悉,让同学们根据教材和教师的指导做这个实验,这表面上看似乎全体参与,全体动手,实质上是让学生按教材和教师设计好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到终点的。这种流于表面的浅层参与,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如果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就给全体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他们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得出结论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有学生想到把实验改成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一小撮棉花后再将棉花甩出,就可以用橡胶棒控制棉花在空中运动的方向,即“棉花跳舞”。其他学生看到了感到非常“奇妙”。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有的在猜想棉花跳舞的原因,有的急着想自己动手做。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主动的探求愿望。为了要创造真正意识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课堂上要允许和鼓励学生:

(1):好问。好问是中学生心理的特点。反映在课堂教学上,有不少学生常常与周围同学交头接耳或不时举手发问。教师要善于鼓励,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他们敢于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事实追根究底、打破沙锅问到底、探究真相。

(2):不满足。不满足教师的讲授和物理课本上的现成的结论与方法,不满足现有手段和途径,乐于寻求捷径和佳途。

(3):好冒险。学会猜测,并有面对被批判的勇气,敢坚持已见来应付未知的情况。(4):爱动手。爱将头脑中的创意或见解构思出来,直到亲手自动使之具体化。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

其次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每个人都有一种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主动性。其实,中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必须提供学生成功的机会。以课堂提问为例,在设疑点提问题让学生解答时要因人而异。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提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他解答,答对了及时给予肯定;对基础差、反应慢的同学可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如还有困难再作提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战胜困难的欢乐,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品质化、人格化,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达到优化课堂教学之目的。

二、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随着社会信息量日益增大,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使课堂上的“注入式”、“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改变为“指导式、启发式、诱导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指导、启发、诱导的作用。学生要改变“死读书、读死书”,“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受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将课堂知识学懂、学活。

我认为一节高效的课堂它的结构应为:

引入:诱导实验-----自主实验-------诱导归纳总结.深入:诱导实验-----自主实验-------自主归纳总结.提高:自主探索-----自主实验-------自主归纳总结。

教学策略应是“发现即学习”。教师不把教学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学生亲身实验研究,然后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发现,发生有意义的学习。教学策略应是引导的“分层递进”。教师的引导源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又高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从引入-实验探究-得出初步结论-验证-得出初步结论----,层层递进,步步紧扣,使学生的认知一步步深入,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应主要以“自主探究”的模式进行,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思维具有独立性和主动性。教师对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发生的问题应正确引导,切莫胡乱批评。整堂课以提供最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活动。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实施素教育的途径就是要打破以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即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如今,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多数是被动的,剖析其原因主要有这样二类:(1)学生不愿自主参与学习。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学生不懂事,让他自己学能学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怀里,扶在手里,使学生丧失了许多参与的机会,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也逐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消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在观摹一些公开教学课时,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教师布置自学或讨论内容时,很多同学消极参与,被动地等待老师讲解。反正老师要讲的,又何必费尽心思想答案,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日渐淡薄,消极等待思想逐步抬头。(2)学生不会自主参与学习。要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首先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倘若学生连书都不会看,又谈何自学课本。多数同学的课前预习,就是把要学的内容读一遍,至于是否看懂,能不能进行一些模仿练习等从不考虑。当然,有些老师也曾布置过让学生预习的作业,可是又没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办法,结果布置与不布置完全没有两样。所以,教师应随时注意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与强化。

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地说教师可以从如下二方面着手:

1、大胆改革课堂45分钟的时间分配,还学生自由。现在我们的教学课堂,虽然改革的意识人皆有之,教师们在展示课、研讨课上也能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安排一点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但由于学校教育仍受制于“升学率”这根无形的指挥棒,“应试教学”仍然是许多学校的基本事实。有很多的课堂往往是这样的场面: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听着、小心翼翼地回答。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够自由。现在要求教师每堂课“灌输”知识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而应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实验、去实践。学生的学习活动多了,教学时间不够怎么办?办法是“少讲”、“精讲”,将个体学习、小组讨论与集体听讲穿插进行。个体学习有利于思维独立性的培养,而4人一组的小组讨论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在不变的教学时间内所提供的发言机会猛增了好几倍。因此,作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积极采取讨论、引证、实验、参与、指导等方式积极地加以调控,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学生自立自学,合作探究的风气和习惯。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要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现行教材基本改变了传统的“叙述式”的编写方式,用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一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地看、做、读、想中进行学习,得出结论。教材对许多结论和公式作了提示,留下方框,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自己填写结论和推出公式。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自主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三、激发学生的个体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性是主体性的重要特征,也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要真正落实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个体创造动机,培养其创造能力。所谓创造动机,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而去创造的欲望,是推动人们去发明、去创造的“内趋力”,创造动机对青少年创造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是很大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我们应在以下二方面努力。

1、使学生正确认识创造的含义,扬起创造理想的风帆

说起创造,学生都认为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其实不然。八年级是学习物理的初始年级,在“现象篇”的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让他们参观前面学生的优秀小制作、小发明,例如:小孔成像、测力 计、浮沉子、变阻器、潜望镜、直流电动机、调光灯等。同时将这些小制作的功能演示给同学们看,告诉他们,创造并不神秘,这些小制作、小发明都是创造,甚至用不同他人的方法解题、撰写小论文等等都是创造。同时通过大量的创造发明事例让学生知道,人人都具有创造的天赋,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曰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物理问题时积极尝试创造,争当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

2、使学生深刻认识创造的社会功能,志趣创造

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接触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像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等。如:在学习光现象时,让学生知道城市中光的反射会造成光污染;在学习电磁波时,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等的使用会给环境造成电磁波污染;学习核能时,让学生了解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这样使学生意识到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些甚至危及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从而能很有效地把物理、技术和社会三者融为一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的爱心,潜移默化地在学生中形成“治理环境”、“发明能源”等的创造动机。

探讨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 篇7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参与意识

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所需的内部驱动力,而学习动机又来自于学生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在讲代数式时,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动手去做:取黄豆若干粒,让一个学生分成相等的三堆。然后老师蒙上眼睛,让该同学从第一堆中取10粒放入第二堆,再从第三堆中取5粒放入第二堆,最后从第二堆中取出与第一堆中余下的粒数相同的粒数,这样第二堆余下的粒数老师能立即答出是25粒。如此变换黄豆粒数,让不同的学生动手去做,教师都能立即说出最后的粒数,这样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于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设每堆黄豆x粒,那么从第一堆中取10粒,余下(x-10)粒,从第三堆中取5粒,余下(x-5)粒,都放入第二堆得(x+10+5)=(x+15)粒,再取出(x-10)粒,最后得(x+15)-(x-10)粒,即25粒,从而把x消去,使未知转化为已知,展示了代数式的奥妙,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问题得以解决。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所学内容,精心设计各种活动,以活跃学生身心,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 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生活环境是决定一个人是否成才的重要因素,同样课堂环境对学生课堂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在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就需要建立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可见师生之间的情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在积极情感的催化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体现出民主的教学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以平等的心态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方式学习,倡导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智,张扬自己的个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善待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又要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不要怕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教师教学中的错误,相反要虚心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教学氛围是安全的、自由的,进而才会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热烈气氛。学生在和谐、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活泼的探索,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顺利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3. 重视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过教师要给学生“六大解放”:解放学生的脑,让他能想;解放学生的手,让他能干;解放学生的眼,让他能看;解放学生的嘴,让他能讲;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能到大自然去扩大视野,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填满……这“六大解放”实际上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课堂教学中要做到:(1)让学生多观察。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人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2)让学生多思考。数学概念的理解、解题思路与方法、知识的纵横联系,都要求学生多思考。(3)让学生多讨论。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讨论,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对问题的理解就会更全面、更深刻。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促使学生眼、耳、鼻、舌、手多种感官并用,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去探索、去求知。

4. 彻底转换教师角色,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在新课标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合作者;由课堂的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学习内容的拥有者转化为与学生共同探索的合作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精心设计教案,精心选择教具、教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发现不懂的概念、定理、题目先记下来,听课时带着预习的问题,把握重点、难点,学会思考,学会做笔记。其次,要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不断进行复习;指导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自己组织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讨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 篇8

一、教学不应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应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

在传统的课程观和教学观里,课程被窄化为学科方向,计划、方案全部定好了,照做就行。课程成为一种指定、指令(专制),教材成为圣经(其实是枷锁),教学是教师传递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只是片面地强调敬重课本,尊敬教师,而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在新观念中,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特征要求我们,教学过程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不应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应该随着学生的反应而变化。教学是民主的,意味着教师和学生说了都算,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火花,而不是既定不变的“圣经”。教学是开放的,意味着能容纳学生的不同观点,而不是老师“一言堂”。教学是科学的,意味着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让课堂上传递前人的经验被学生真正感悟到、体验到、积累到,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并从中产生创造的火花。教师的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课程的过程,学生学习也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更应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通过教学,通过学生的反映,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课程意义的不断变更,课堂教学因不同的学生而个性化。在课程创新开发中,强调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儿童“文化”。鼓励学生个性化理解,鼓励老师创造性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二、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师教学的过程,而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到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其反面,成了遏制学的力量。学生在课堂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只应占他所接受知识的一小部分,而我们的学生正好相反,除了老師教的知识,其他就不知道。没有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更无谈有创造力的发展。

学生主体性特征要求我们,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以求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对学生不仅“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得知识,更获得主动学习的能力,知道如何终生学习。同时教师在倾听、沟通、尊重学生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这样的胸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教学不应只关注学科知识,而应该关注人

传统教学观认为,学科教学的本位在学科,把教师学科化、工具化而非学者化,课堂教学以学科知识为本位,造成对人性的肢解。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评价,应有益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我能行”;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关注他们是否达到了从问题意识到创造意识的飞跃,学习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为主体,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及人格的形成——把学生培养成有教养的、自尊自信的、有诸多能力,并能获得发展的高尚的人,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了道德提升和独立人格的形成过程,会使学生受益终生。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才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

探讨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 篇9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构建现代语文课堂

作者/张晓阳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与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目光盯着高考,还要拓展思维,全面、深刻领悟新课程理念,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思维能力与协作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加自主和高效,以“自主、探究、互动”的教学模式,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一、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高考应试教育模式,让许多高中语文教师陷入了单向教学的思维定式,习惯于按照直接讲授的模式组织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学背景和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同时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求和引导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依靠自身的努力和相互合作,自主获得学习成果。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启发与引领者,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思维方式的启发和引导。

二、前延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学习基础

许多语文教师对于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将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了课堂之中,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能够将学生的课前预习作用发挥出来,影响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学生不熟悉教学内容以及一些基础性内容,导致课堂教学时间运用效率不高,师生互动效果较差,学生的相互研究学习也缺乏必要的基础。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注重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活动。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预习提纲,针对基础性知识内容及重难点要求,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活动,不仅要将文学常识、字词类等基础知识掌握了,还要针对自己在预习活动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筛选与记载,做到“基础性内容全部掌握,难点问题全部记载”。这样做便于学生在接下来的语文课堂学习中有的放矢,也为自主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拟定探究纲要,活跃课堂思维状态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将学习活动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体现这一模式与理念较好的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式教学活动。教师在组织自主探究模式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有一条引领学生思维主线的线索,探究提纲承担了这一职能。(本网网 )笔者在教学中,将教学重难点及其他目标充分融入其中,设计成一组探究提纲。探究提纲的设计注重体现“全面、重点突出和兼顾整体”原则,整个探究提纲就是本节课教学目标实现的同步过程,同时要结合教学设计中的难点环节和重点内容,还要考虑到语文教学中每一个层次学生的能力与基础,保证每一名学生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有思维发挥的空间。通过设计这样一组具有较强思维启发性的探究题,将学生的思维引领到其中,将学生思维的自主性与独立性体现出来,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四、组织小组探究,集中大家智慧能量

设计了一组全面的、重点突出的探究提纲,还要借助于合适的学习载体组织实施,才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成效。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合作载体组织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学生合作学习也大多流于形式,较多的还是依靠教师的讲解来完成。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必须要借助于科学的学习载体,才能够实现学生独立思维与合作学习成效的最佳结合。笔者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作用,专门设置了学习小组配合这一教学模式的开展。每一个小组里面都安排一名语文学习成绩较好的牵头人,组织本小组成员对照学习提纲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小组成员中分布较为均衡,主要考虑到优秀生对学困生的带动作用,以及更好地发挥学生探究讨论成效。教师在学生开展研究学习的过程中,还应当及时巡视,以便及时获得各种教学信息,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尽可能地让学生自行解决,也可以相机组织集中点拨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度。

五、推选代表交流,补充完善学习成果

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和合作讨论活动,对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观点差异,也应当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注重为学生搭建辨析与讨论的平台,给予学生自主发言和指点、点评的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予以进一步完善。在学生分小组研究学习环节之后,笔者侧重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原则上每一个学习小组安排一名学生进行交流,其他学生也可以主动要求发言或者补充与完善。采取这样的方式,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汇报交流中自主完善学习成果,遇到观点不一致的情况,笔者将话语权交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分析研究,也可以进行交流辩论,直到总结出较为准确的学习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当堂开展检测,了解目标达成效果

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学习成效如何,应当及时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予以验证,这样的反馈信息也是教师需要的,能够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调整起到参考作用。许多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反馈信息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进行收集,实际上这样的反馈信息无法体现及时性。笔者为了体现教学反馈信息及时性原则,专门针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增加了课堂要点检测环节,将本节课教学的难点问题和重点知识点简要设计成检测题,了解学生在本节课中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活动达成了哪些教学目标,教师依据这些目标达成度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教学活动优化与创新,让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更加高效与生动。

七、组织课外活动,延伸语文教学课堂

作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环节,课外活动的作用应当得到重视,要将学生的课外活动与语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延伸语文课堂。笔者在语文教学之余,立足于补充、拓展和延伸课堂这一原则,组织多种课外主题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兴趣小组的组织上面,笔者先后组织了写作、古诗文、现代文学等兴趣小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指点,要求学生自己确定研究课题,自行开展研究分析,尤其是结合教材中涉及的名文名家及外国名著等,提高学生文学造诣。另外,笔者还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活动,并向学生介绍了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框架记忆法等先进的记忆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课内外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整个学习与活动的主角,提高参与性与积极性,为语文教学成效提升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与优化,促进教学成效提升。

探讨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 篇10

一、先学先问,后导后教

1.先学先问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本班学生的特点,认真备课并通过教研组的研讨设计导学案。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布置学生课前完成导学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前预习对新知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将不太明白的问题标注在书本上,以便在课堂授课的时候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

2.后导后教

在学生通过导学卡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教学重点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教学重难点。对学生在课前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要有选择地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针对学生的现有能力选择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教师要想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要把新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已经具备的英语能力有机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在新接手一个班级或者在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要能够准确了解班内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掌握学生的知识层次以及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教学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在原有的英语能力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三、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初中学生的英语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教师要根据同组异质以及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合作小组的分配。而在合作小组内,教师要选择动手、动脑能力、英语综合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让每一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中共同进步。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创新,提高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

探讨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 篇11

关键词:数学教学;观察;思考;讨论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十分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

通过教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逐步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从不同方面来说,教师应及时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有关因素。在各种各样的因素中,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趣,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只有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发挥学生主观学习的动机,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运用讲故事,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知,既能变抽象的为生动的,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设置问题,能调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使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设置问题再到独立或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不断体验解决问题带来的愉悦,让学生体会到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

三、发挥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观察、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来,为学生创设学习的参与机会,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1.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等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观察。如,教学“数的产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从中发现了什么?教学“直线、射线和角”时,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发现直线、射线和角的联系与区别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让学生走到实践观察之中来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2.让学生多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必须动脑思考的课堂,知识的获取不是轻而易举的。数学概念十分抽象,公式运用起来十分灵活,而推导的过程非常不容易,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但求解的过程需要学生用心地去思考才能获取,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等,都需要学生多动脑去思考。学生多动脑了,积极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去才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3.让学生多讨论

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去讨论,学生讨论的方式可以采取同桌之间、合作学习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然而,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去讨论。在一节课中,只要本课的重点、难点学生不易懂的时候,多种学习方式仍然无法解决时,在通过合作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学生间可各抒己见,达到交流进而形成知识上的共识。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发挥。

四、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小视

环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为学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只有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自身的积极进取,以身作则为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让教师好的言谈举止影响学生的一生,只有这样学生才敬佩你,教师的召唤才会一呼百应,师生之间才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以教师的博爱换取学生的敬爱,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探讨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论文 篇12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 达到教学目的,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

通过教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逐步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从不同方面来说, 教师应及时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有关因素。在各种各样的因素中,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趣, 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只有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动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能发挥学生主观学习的动机, 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运用讲故事, 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知, 既能变抽象的为生动的, 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设置问题, 能调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 使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设置问题再到独立或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 不断体验解决问题带来的愉悦, 让学生体会到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

三、发挥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观察、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来, 为学生创设学习的参与机会, 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1. 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等问题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观察。如, 教学“数的产生”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从中发现了什么?教学“直线、射线和角”时, 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发现直线、射线和角的联系与区别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让学生走到实践观察之中来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2. 让学生多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必须动脑思考的课堂, 知识的获取不是轻而易举的。数学概念十分抽象, 公式运用起来十分灵活, 而推导的过程非常不容易, 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 但求解的过程需要学生用心地去思考才能获取, 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等, 都需要学生多动脑去思考。学生多动脑了, 积极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去才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3. 让学生多讨论

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去讨论, 学生讨论的方式可以采取同桌之间、合作学习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然而,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去讨论。在一节课中, 只要本课的重点、难点学生不易懂的时候, 多种学习方式仍然无法解决时, 在通过合作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 学生间可各抒己见, 达到交流进而形成知识上的共识。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发挥。

四、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小视

环境,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为学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 教师只有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以自身的积极进取, 以身作则为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 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 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 让教师好的言谈举止影响学生的一生, 只有这样学生才敬佩你, 教师的召唤才会一呼百应, 师生之间才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以教师的博爱换取学生的敬爱, 获得学生的信任, 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总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围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以下几方面论证: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小视。

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学生主体性 篇13

摘要:[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全面尊重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并通过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本论文主要针对探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找到解决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教师学生课堂主体性新基础教育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

1.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就是通过建构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语文教学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每一个学生不是带着空白的脑子走进课堂的,而是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因此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之上进行启发和迁移。

2.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施加的思想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练习和应用才能内化,转化自己的东西。[2]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将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更新、改造,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生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教育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求知、求异的探索态度,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操作能力。

3.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鼓励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创新思维,在学生的自由交流和对话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课堂生成超越课前预设。而缺乏学生全身心参与的课堂是呆板的,犹如一潭死水,没有活力,没有生机。我在上《普罗米修斯》时,整堂课看似很顺畅,各个环节也都显得很完整,但上完课后发现,这样的课无法给学生和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没有思想的碰撞,没有精彩的课堂生成。究其原因,这堂课缺少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的回答都在我的预设范围之内,没有出彩的地方,每个环节和课堂思路都是由老师“牵”下来的,学生成了配合课堂配合老师设计的配角,没有主动创新、探究创造的余地。

二、造成问题的原因

1.课堂教学内容过多,担心时间不够,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某老师在上四年级略读课文《文成公主进藏》时,从文成公公主进藏前,进藏途中,进藏后三个部分都进行

了具体分析,样样都讲,样样有不深入,整堂课就像是“一盘散沙”,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抓住教学重难点,备课抓的点太多,太详,面面俱到,反而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并深入重点,交流并参与课堂。

2.教师无法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由于心理结构认知的因素,上课发言不积极,教师无法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导致学生课上缺少热情,失去参与课堂的兴趣。

3.教师观念没有更新,认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自己尽可能把更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造成了传统的接受学习。而缺乏启发式教学,忽略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

三、解决问题方案

(一)聚焦重点 为学生留出思考时间

1.聚焦重点段,重点突出。提升自身处理和整合教材的能力,实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备课过程中,不求面面俱到,能抓住不同文章的特点和特色,进行精讲。如语言优美可以抓语言,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语言的美;如二年级的《找春天》、五年级《桂花雨》等等,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的美;如果结构和写作手法有特色,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结构的特色和技巧,也可适当模仿写作;如二年级上册的《黄山奇石》、三年级上册的《美丽的大兴安岭》、六年级上册的《索溪峪的“野”》等等,都是典型的总分结构段,可把“总分结构” 阅读理解或习作的训练作为教学重点。同样对于过渡段、过渡句很有特色的课文,可以把过渡段或过渡句的教学作为重点,围绕“过渡段或过渡句”的教学来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领会中心。如果文章思想内容深刻,也可通过自品自悟,在思想方面得以提升„„

2.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①时间上要有宽度。因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情感的勃发,需要时间的保证。所以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能对课堂的重点知识有所思考和准备,那么在课堂上开展自主活动时,学生就能积极参与活动,展现自己。②活动上要有广度。可提倡全班内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参与的广泛性充分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体会到了公平和信任,他们学习也越来越主动了。③内容上要有深度,问题有梯度。教学内容要达到一定的深度,教师的问题要经过精心设计,保证有深度,也能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具体建议:一是表达要清楚,指向要明确;二是对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回答要有一定的启发性;三是要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表达习惯的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只有提问少了、精了,教学才能集中,主题才能鲜明,课文也才会有“整体感”。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系统连贯地理解和把握,多给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学生一旦养成了连贯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好习惯,就基本具备了有效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改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在课堂教学中,改善师生关系,实行教学民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个人意识会比较强,自尊心也会很强。老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尽量营造轻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允许提出不同的见解,有思想的碰撞,才能激起课堂的火花。只有教师关心和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带着一种良好的心境,来提高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保持师生之间的和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充分发扬民主。

2.组织课堂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参与度。在语文课堂上,其实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比如通过朗读,感受语言文字的内涵,可以朗读多样化,通过男女读、指生读、小组比赛读、分角色读等等,提高学生的参交与度。还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读自悟,相互评价,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景。[3]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上《全神贯注》一课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采取多种朗读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有分组读、比赛读,师生竞赛读。分组读,怎么读,都是在学生互帮的过程中完成。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整个读书过程都体现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如:开始指名读得不好的同学读,通过大家的带、助,让其读好(暗中带动了其余读得不好的)又如:小组长辅导小组读。又如:每次老师的示范读都是在学生困难之处。满足了不同层次朗读水平的同学。结合我的课堂——《普罗米修斯》,其实最缺少的就是个性化朗读。整堂课都是通过齐读来表现,使得课堂失去了活力。其实课文中也有很典型的对话,在火神和普罗米修斯对话这部分,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来体现,请生表演读,深入其人物性格。另外,也可通过学生的相互评价,鼓励创设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根据课堂信息反馈,进行恰当评价。教师的评价语对于学生很有激励作用,到位的、精辟的评价很容易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不妨,在课堂上多谢鼓励,多谢包容,多些尊重。窦桂梅老师在每一堂课上都有非常精彩的课堂评价。[4]在执教《再见了,亲人》时,真实妙语连珠啊!“祝贺你,对你爱在细节。你用的成语无微不至来形容爱。眼神里已经透露这个爱了。”不但肯定了学生,还提示通过眼神表达情感。“向你祝贺。你善于读生活中的书,这也是一种学习。”“就像她这样讲,抓重点句子„„你看呢,这样语言就有色彩了,说服

力就够大了„„”,这又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渗透,用这样精彩的评价语,不但激起了学生的课堂表现欲,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营造这种民主氛围,让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培养其主体意识,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伙伴型合作关系,以树立小学生学习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主的意识,便于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

(三)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原有认知

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师要转变自己的传统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地从多方面、多渠道充实自己,时时关注着学科发展的动态学习先进的理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及时适应课堂中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课堂氛围。[5]真正落实好新基础教育的“四个还给”:(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4)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一堂真正的好课,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6]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在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爱听不爱听,听得懂听不懂,反正从头到尾讲下来,不顾实际地讲课,这种“填鸭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要注重学法,教师不但要把学生领入知识的殿堂,更要把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师教导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启发诱导,学生边听边想,使教师的讲引起学生的联想、回忆、判断、推理,讲要讲得发人深思,引人入胜,学生觉得余音未绝。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觉主动学习,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有机整体,只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第1版

[2]“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11)

[3]于永正《全神贯注》课堂实录

[4]窦桂梅《再见了,亲人》课堂实录

[5] 叶澜“新基础教育:为学生夯实发展基础 ” 《文汇报》2004年4月

[6]《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出版)

[7]

上一篇:对支部班子的意见下一篇:测量员的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