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心思想(精选8篇)
“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内战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在当时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又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全文鉴赏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
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
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说课稿
一、说教学目标
《桃花源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很多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另外,浅显易懂,文章的语言优美,琅琅上口,值得品味。把本文的目标定为以下的几点:
(1) 知识目标:感受桃花源的美好情境,结合语境解释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领会本文的主题。
(2) 能力目标:通过对桃花源美景的描绘,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象思维的能力。
(3)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个人理想而努力学习的兴趣。
教学方法:朗读法、想象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二、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使用抄、查、读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进一步的熟悉文章。
抄就是将注释抄在字的上头(蓝笔);查就是查阅工具书将理解有困难的字解决掉(红笔);读就是就以上的解释进行全文的翻译。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然会对下一节课的内容高度关注。符合新课标中阅读浅易文言,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的要求。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三国两晋时的军阀混战,时局动荡的背景切入,我们要了解的大诗人陶渊明就生活在东晋,他的名篇《桃花源记》也在那个混乱丑恶的时代应运而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背景简单认识,暗示他们更好的理解文章须以此为依托。
(二)提出问题:
A说出自己对成语世外桃源的理解
B听读课文,陶渊明笔下的桃源具有怎样的魅力成为众人向往的洞天福地呢?
设计意图:边听录音示范边思考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专注阅读课文,无形中加强对全文进行了整体感知。在这个主问题的之下,师生互动,更容易牵引一些小问题:
(1) 找寻描写自然风光优美和桃源人安居乐业的段落指导朗读。
总结提升朗读效果的方法:
(1)了解内容,准确翻译。
(2)明确作者抒发的情感。体味表达的意境。
(3)、注意节拍、重音、语速。
(2) 对表现桃源另一特点即村民的纯朴善良的语句赏析。结合本节留白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
从景物描写入手。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入手。
设计意图:符合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学习诵读古文,有意识的积累,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审美情趣。所以,主问题牵引细碎的小问题更容易让学生推敲朗读方法、结合语境解释词语,训练发散思维。
(三)揭示主题
A找出虚构的痕迹。
B陶渊明为什么没有直揭社会现实,而是虚构了一个理想化、至少
在当时不会有的世外桃源?
学生先说,教师不马上说出答案,将课前学生查找的、老师整理汇总过的资料分发给他们,在其中找到答案,进而概括主题。
关键词:桃花源记,小国寡民,魏晋玄学
“小国寡民”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在政治领域的体现, “桃花源”则是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从《老子》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 中间间隔约八百年, 老子是道教始祖, 其思想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 主张无为而治。而陶渊明作为一个后人, 是在社会学风、仕途经历、家庭背景等方面的综合作用之下, 主动汲取经魏晋文人改造之后的新道家——玄学思想的养分。要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就必须谈到老子的思想在从先秦到魏晋的发展, 联系的节点是两个时代对待名教的态度, 魏晋玄学是连接老子与陶渊明思想的桥梁。
一
《老子》五千言, 章章文字表述非常简略, 虽增加了我们阅读理解之难度, 但并不能减退我们要清楚把握具体文本的内涵的耐心。老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思想一直广受赞誉, 他的本体论 (或称宇宙论) 是后世形上学发展的基点;丰富的辩证观念, 可以从《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对道家起源的阐述找到两方面原因:
道家者流, 盖出於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褔、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 清虚以自守, 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於尧之克攘, 《易》之嗛嗛, 一谦而四益, 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 则欲绝去礼学, 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 可以为治。[1]
老子的辩证观, 一方面来源于作为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褔、古今之道”, 另一方面亦可能受到《易经》中辩证思想的影响。这些辩证思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从“祸福相依”、“以柔克刚”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中体现出来。
与之同时, 老子的社会政治理论却遭到许多不应有的曲解, 最为典型的就是著名的“小国寡民”之论。
第八十章短短七十几字的叙述, 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进行理解。第一层由开头到“复结绳而用之”, 是指在物质层面上, 让百姓不要被物欲熏心。老子的社会不是单纯的原始, 而是有自觉意识的“原始”, 即不是没有舟舆、兵甲、什伯之器, 而是没有地方用它们, 没有需要。《老子·五十七章》:“民多利器, 国家滋昏;人多伎巧, 奇物滋起。”[2]从这也可以看出, 老子反对“利器”、“伎巧”, 不等于老子抛弃一切器物。这个社会不是原始, 而是知其文明, 仍守其朴素;不是反对一切器物, 仅仅是反对“利器”, 反对那些百倍千倍于人力的先进工具, 实际上也是反对物质占有、土地掠夺的欲望。
第二部分, 由“甘其食”到“不相往来”, 描绘了一幅安宁的田园景象。对于单纯简约的衣、食、住、行, 人们都很满足, 没有索取于外、索取于人的欲望。所谓“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不见所欲, 使民心不乱”[3] (《老子·第三章》) , 老子所描绘的这个社会是经过一定文明发展后再自觉向自然生活的回归, 以最自然的方式与自然相处, 是一个“民心不乱”的社会。
“小国寡民”虽然是老子的社会理想, 但是却蕴含了老子思想的全部。笔者认为, “小国寡民”除了作为老子思想政治领域的体现之外, 还是老子在个人修养、精神追求层面上的体现。老子曾提出过, “古之善为道者, 非以明民, 将以
愚之。”[4] (《老子·六十五章》) 表面看来, 这似乎是在提倡“愚民”政策, 然而, 这里的“愚”与通常的单纯愚笨有天壤之别。宋代范应元在解释老子之“愚”的时候说:“使淳朴不散, 智诈不生也。所谓‘愚之’者, 非欺也, 但因其自然不以穿凿私意导之也。”[5]冯友兰先生认为:“‘不以智治国’, 即欲以‘愚’民也。然圣人之愚, 乃修养之结果, 乃‘大智若愚’之愚也。‘大智若愚’之愚, 乃智愚之‘合’, 与原来之愚不同。《老子》所谓‘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此使民即安于原来之愚也。此民与圣人之不同也。‘为道日损’, 若使人之‘知’与‘欲’, 皆‘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则理想的社会, 即可成立矣。”[6]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 老子认为知识需要和外物接触, 境界却要尽量舍弃各种知识和欲望的牵累, 需要靠内心的关照和反省才可以成就。先秦以来, 许多哲学家在理论研究的时候都有轻外物而重内心的倾向, 以至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成了中国哲学一个显著特点, 比如魏晋玄学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以及其中透露的浓重的思辨力量, 陶渊明的桃花源。在这其中, 老子哲学的影响恐怕是不可磨灭的。
二
在这一部分, 笔者将会借助魏晋玄学的一些代表人物的思想, 阐述老子道教思想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以及与时俱进的新改进。
魏晋时期, 是两汉经学向“玄学”过渡与转变的时期。建立在中央集权制基础上的国家大一统的相对稳定的发展局面被打破, 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不断扩张, 左右着国家发展。仕途生涯的不得志迫使文人力求与混浊现实相分离, 从从前积极、正面的正统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剥离出来。文人倾心玩味《老子》、《庄子》和《周易》, 一方面冷静客观地去试图分解品析引发当朝糜烂混浊社会状况的根源并且试图与混浊的现实生活拉开差距而追求精神的安定。
因此, 魏晋文人的思想重心主要分为安顿自我和批判社会两个层面, 在魏晋玄学思想传播与道家新发展过程中, 贯串其中的有一个关于“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有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等一批士人。魏晋玄学如何继承发展老子学说, 即对待“名教”的立场, 名教其实就是封建礼教。
王弼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 他继承了老子“道”本源的思想, 认为世间万物的本源是无相无形的“道”, 在为《老子》第一章“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作注时, 王弼称:
可道之道, 可名之名, 指事造形, 非其常也。故不可道, 不可名也。[7]
但是王弼的“道”跟万物的关系已经被发展为“本体”和“末用”的关系, 而不再是“本源”与“化生物”的关系。万物不再是由“道”这个有实存性倾向的物质化生而来, 而是把“道”看成是“无”, 而认为“有生于无”, 这里的“生”不是一种时间上的先后化生的关系, 而是一个逻辑上的先后循序。这个是王弼“贵无”的世界观, 而在政治领域的讨论则是自然与名教的关系, 王弼认为经验事物是有局限性的, “名教”就是经验事物的范畴, 因此王弼是采取批判、否弃的。“名教”在董仲舒那里是王道教化的天赋工具, 但是经过这样的批判, 它的神圣与权威就没有了, 虽然没有了权威性, 但是还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王弼主张“名教”等只属于“末用”, 与“本体”相对, 主张“崇本息末”。在王弼看来作为“本体”的“道”是自然无为的, 这一点与老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而作为封建礼教的“名教”则是“末用”, 是压抑人性的。但是王弼对于“名教”毕竟还是留有了一个“末用”的位置, 因此他的批判是温和的。
而到了阮籍、嵇康的时代, 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因而他们对于“名教”的批判更加直接和激烈, 他们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阮籍和嵇康在形上学层面上仍然坚持了元气为本源的宇宙生成论, 主张万物是依据元气禀气化生而来, 而万物由本源演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从绝对无限走向相对有限的过程, 因此分化堕落的万物需要归复于绝对的本源, 这里面蕴含着一个归宗的思想, 即是作为形而下的万物要归宗于作为形而上的本源, 这个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阮籍、嵇康等人对于“名教”的批判是进一步升级, 他们利用老庄道家的宇宙论, 对社会政治进行批判。“名教”作为相对有限的世界的一部分, 是变动不居和没有意义的, 阮籍和嵇康在批判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个人在社会生存中自由和追求的思考, 他们认为“名教”是压抑人的, 人应该追求一种“触情而行”的浪漫精神和自由追求。嵇康认为:
君子之行贤也, 不察于有度而后行也;任心无邪, 不议于善而后正也;显情无措, 不论于是而后为也。[8]
郭象发展了魏晋玄学第三个时期, 他调和了以上两者关于“自然”和“名教”的关系, 认为“名教”也是自然合乎人性的。郭象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 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 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据, 而是各自成就了自己。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 他调和二者, 认为名教合于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也应符合名教。他以此论证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认为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事, 人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能力。有哪样能力的人就做哪一种事业, 这样的安排既是出乎自然, 也合乎人的本性。郭象“独化论”的中心理论是, 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源或共同的根据, 万物之间也没有任何的资助或转化关系。所以他说:“凡得之者, 外不资于道, 内不由于己, 掘然自得而独化也”, “万物虽聚而共成乎天, 而皆历然莫不独见矣”。
魏晋玄学继承了老庄道家的思想, 首先继承了“道”的本源思想, 天道无为, “道”的运动遵循“反者道之动”的变化规律, 从道演化为万物, 万物最终亦归宗于“道”。其次继承了一种文化、社会反省的意识, 对社会中的现象进行批判, 对个人提出超然的追求。魏晋玄学通过对“自然”与“名教”这样一组主要矛盾关系, 完成了一种反省, 这种反省有对社会的反省, 也有对个人生存的反省, 表现为对“名教”的批判态度, 也表达了个人精神境界的追求。这两点对于陶渊明同样有着深刻的影响。
三
在第二部分, 我们重点阐述了老子思想在魏晋发展为魏晋玄学的过程。这一时期随意去累的社会风气与无为之治的政治思想盛行, 社会动乱、赋役繁重, 在陶渊明的笔下, 这一切都促发成一个“桃花源”。
陶渊明的思想是多元化的, 儒释道三者他皆有习得。陶渊明自身有贫困生活的体验, 他可以被称为一个诗人与特殊农民的综合体, 去思考贫寒的原因以及理想生活的模样。这种两面性, 使他不会象农民那样将平均思想埋在心里, 寄于来世, 亦不可能挺而走险揭竿而起来实现所谓衣食富足。然而文人特有的敏锐力与感受力, 促使他在融合的思想中, 创造出一个以儒家思想极至的“大同”社会与道家乐道的“小国寡民”政治相结合, 并杂揉着农民“等贵贱、均贫富”思想的社会理想。因此, 我们可以说《桃花源记并诗》思想实际上是陶渊明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的文本我们已经非常熟悉, 笔者就不再就文章内容进行展开。接下来我们主要先来探讨“小国寡民”与“桃花源”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一种对于异化文明的超越, 对归宗思想的崇尚, 对个体精神追求的统一。
首先, 我们要谈谈何为“文明”与“异化文明”。“小国寡民”与“桃花源”这两个在精神层面构造出来的社会, 曾经无数次被后人冠以落后、封闭、局限性的骂名。但是不是越健全、严密的政治制度就是越文明呢?学界中有一个“异化文明”的概念, 我们借用来解释老子思想的话。“异化文明”即是指缺乏人文性、不合天道、违背自然的制度。对于这种“异化文明”, 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来使民“愚”, 冯友兰先生是这样解释这种“愚”的:
此即《老子》之理想的社会也。此非只是原始社会之野蛮境界;此乃包含有野蛮之文明境界也。非无舟舆也, 有而无所乘之而已。非无甲兵也, 有而无所陈之而已。“甘其食, 美其服”, 岂原始社会中所能有者?可套《老子》之言曰:“大文明若野蛮。”野蛮的文明, 乃最能持久之文明也。[9]
也就是说, 社会想要长久、可持续地发展, 最终是要不受“文明”之害, 必须一切皆是和谐、顺从道的, 摒除恶性循环。这种自然无为的思想, 在《桃花源记并诗》中也能体现出来, 如“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虽无纪历志, 四时自成岁”、“秋熟靡王税”等等。而《老子》中表达的对文明、巧智的不满, 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也有相应体现, 如“好读书, 不求甚解”, 正是对那些偏执于将文明穿凿附会, 强求甚解行为的蔑视。
归宗, 其实在老子的思想中表达了从“万物”回归与“道”本源, “小国寡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种倒退, 而是一种回归, 如果以现代文明物质文化丰富的程度来评定, “小国寡民”的思想却是回到落后的社会, 但是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 “小国寡民”的提出是让社会回归到符合“道”的特点的“无为”的社会。“桃花源”同样是陶渊明构想的一个理想社会, 虽然他笔下的“桃花源”跟老子建构“小国寡民”在内容上稍有不同, 但是可以看出陶渊明同样有这样的“归宗”意识, 他同样认为现实的世界并非遵循“道”而为之的, 他同样追求一个更接近“道”的理想社会模型“桃花源”, 陶渊明认为“桃花源”的社会模式应该是先秦时期存在社会理想, 但是他的理想更多的是一种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因此“桃花源”对于“小国寡民”是在吸收了“归宗”思想的基础上, 认为社会应该回归到“和谐”这个宗旨。
“桃花源”不但是作者构想的理想社会, 而且同样寄托了作者一份崇高的精神追求。老子的“小国寡民”是社会的“无为”, 这样的理想背后隐藏着个人的修养和追求, 主张个人也归于“无为”出世境界, 在“桃花源”里, 同样隐含了一种出世抽离的情怀, 想要现实中黑暗的官场和动乱的社会, 但不同的时, 同样受到儒家思想并且带有庄子超越思想影响的作者并非完全地想要出世而回归到自然当中, 陶渊明作为一个知识分子, 心中还存有忧国忧民的心, 只是吸收了道家的思想后, 铸就了一种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表达。
四
虽然陶渊明怀念上古社会的无为, 但是在《桃花源记并诗》中体现的理想世界, 与老子“小国寡民”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桃花源诗》开头便言:“嬴氏乱天纪, 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 伊人亦云逝。”点明桃花源会存在的原因, 是因为秦始皇残忍暴政, 打乱了天下的纲纪, 所以贤人纷纷避世隐居。桃花源存在的原因其实在某程度上也能够反映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并诗》的其中一个原因——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这种不满在老子“小国寡民”并没有明显体现, 因此笔者认为老子“小国寡民”更多是一种预见性的规勉, 就是担心人欲会给社会、自身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所以对待现实采取一种知其文明, 守其朴素的态度, 是一种对自然的回归。而《桃花源记并诗》是陶渊明对现世社会战乱、苛政、重税真实体验之后心底里迸发的对一种宣泄与渴望逃离的真实感受。双方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有一定差别。
如果说老子“小国寡民”是无为而治的一种体现。那么陶渊明的桃花源就是渴望“无君而治”的象征。
何谓之“无君而治”呢?汤用彤先生的《魏晋玄学论稿》就提到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体现的是“虚君主义”到“无君主义”的过渡, 这种“无君主义”是老庄绝圣弃智理想之最高表现。[10]在桃花源里面, 人人安居乐业, 根本不需要一个无所事事却又要求赋税征战的多余的君主。相反正是残暴的君主促使人们去寻找、建立自己的桃花源, 所以说陶渊明倡导的是一种“无君而治”, 无贤主则不如无主。相比“无为而治”更加具有现实需求的意味。
其次, 我们前面已经提及, 陶渊明的桃花源不仅仅是吸收道家“小国寡民”思想的产物, 它还体现了儒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有三个基本特征, 人人都能受到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人都能尽其力却没有“多得”的欲望。这三点在《桃花源记并诗》中都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其实老子“小国寡民”最终要达到的境界, 和儒家大同社会的境界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也就是说两种表面上看起来难以调和的思想, 却在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中达到了一种和谐。我们可以推出, 老子的“无为”最终也是为了“有为”。因为儒、道虽各有体系, 但是它们的根源却有着共同点:它们一同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 两种思想都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意识的体现。两者思想产生的根源应该是类似的, 但在反映方式上存在差异。儒家反映现实的出发点是要改变现实, 而道家反映现实的出发点则是以超现实的批判态度对待现实。这两种思想在它们产生之时, 就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性, 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则是实现儒道思想结合的一个范例。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感情。
2.熟读背诵课文。
3.运用在本文积累学习古文的方法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言字词句。
难点:理解陶渊明创作这篇文章的目的。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在正式上课之前呢,我想请同学们看一个小短片。(开始放片,板书:桃花源记,陶渊明)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这个小电影的?这个小短片叫《桃花源记》,荣获2006年中国动画“美猴奖”最佳短片,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去网上看看完整版。
好,老师最近呢读到了两首古诗,一首是王维的《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第二首是毛主席的《登庐山》:“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在这两首古诗里面提到了一个共同的地方,是哪里呢?没错啊就是桃花源!那这节课啊就跟着老师的脚步我们继续来探访神秘莫测的桃花源,去聆听诗人对理想的诉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诵读和复述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听读,从而熟悉字词读音、朗读节奏。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三、疏通词句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
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3、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找优秀同学作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重点讲解难点。
四、稍作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诵读课文。
(1)自读。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
(2)指名读,点评。
2.了解文意。
借助工具书、结合文下注释以及小组讨论疏通文意,注意落实关键字词的意思,将不懂的做上记号,自学结束后提出来全班讨论。
质疑求助——归纳整理
如:
(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
(2)古今异义字词
(3)通假字
(4)一词多义
(5)同义词
(6)成语
(7)句子翻译
(8)故事内容等。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顾
教师就上节课所学对同学进行提问
二、想像桃源之“美”
1.“我们已经回忆起了上节课桃花源内部分景色的特点,那么我们顺着思路,老师想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并且思考:如果你穿越到了作者的时代,成为了5A级景区桃花源里的村民,你会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村庄呢?老师一会儿会请一位桃花源人进行采访,现在开始!”(要包括桃花源的内在的景,桃花源的村民)
2.找同学总结前面对桃花源的描述。
3.给同学展示桃花源外的世界,4.教师小结:肯定同学的回答,引入作者陶渊明的内心世界,升华课程,让同学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联系实际,进行德育
引入“中国梦”的教育
四、布置作业
1.课后选读以下诗作:《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花溪》(张旭),可以摘抄文中优美诗句,也可以写心得体会。
2.想一想你心目中的中国梦,写一写你心目中现在的世外桃源。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景色美-落英缤纷
生活美-怡然自得
一.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前的“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特新颖,被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散文来读,并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二.字音字形: 1.缘(yuán)
2.豁(huò)然
3.俨(yǎn)然
4.阡(qiān)陌(mò)交通
5.垂髻(tiáo)6.怡(yí)然
7.便要(yāo)还家
8.咸(xián)来问讯
9.语(yù)云
10.遂与外人间(jiàn)隔
三.字义:1.武陵人捕鱼为业
职业
2.缘溪行
顺着
3.忘路之远近的 4.渔人甚异之
很
对„„感到诧异
5.复前行
向前,往前
6.欲穷其林
穷尽,走完
7.仿佛若有光
8.便舍船
舍弃,放下
9.初极狭
刚开始
10.复行数步
几
11.土地平旷
开阔
12.屋舍俨然
13.阡陌
交通
14.悉如外人
都
15.黄发
垂髫
16.并恰然自乐
一起
17.乃大惊
竟,竟然
18.具答之
详细
19.便要还家
20.设酒杀鸡作食
摆设,准备
21.咸来问讯
都
2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说
23.率
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
妻子儿女
同县的人
与世隔绝的地方
24.遂与外人间隔
于是
25.无论魏晋
26.皆 叹惋 都
感叹惋惜
27.余人各复延其家
请,邀请
28.辞 去
告辞离开
29.此中人语云
告诉,对„„说
30.不足为外人道也
值得
31.便扶
向路
32.处处志之
名词动用,做标记 32.及郡下
到了
33.诣太守
34.太守即
遣人随其往
立即
派遣
35.寻向所志
名词,标记
36.欣然规往 计划
37.未果
实现
38.寻病终
随即,不久
39.后遂无问津者
40.遂迷
四.成语:1.世外桃源:古义,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乱、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义,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3.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4.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古义,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今义,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或心情由沉闷一下子变得愉快。
5.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6.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7.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交错相同。8.黄发垂髫 :老人和小孩。
9.鸡犬相闻 :鸡叫声和狗叫声可以相互听到。五.句子翻译:
1.缘溪行,忘路之远。翻译:。(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 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翻译: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4.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翻译: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翻译:(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翻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翻译: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翻译:(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
9.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翻译: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现往。未果,寻病终。翻译: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12.后遂无问津者。翻译: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六.问题:
1.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______,名______,字_______,生活在战乱苹繁的晋朝.文章虚构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风气淳朴,人人劳作,人人平等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和平安详,和睦团结,平等淳朴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渴望摆脱战乱、剥削、压迫的愿望.(2){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3)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的生活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描写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最能体现桃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6.皆叹惋的原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描写桃源人社会风尚从哪两个方面进行的:
人际交往和生活状况。
8.从文中哪两件事情能够看出桃花源是虚构的: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先秦时代来此,衣着又怎么能和晋代人的衣着一样?“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沿着路标走又怎么会迷路?
9.作者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目的及意义:
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10.文中结尾的作用:
“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已在增强故事的真实效果,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11.武陵人发现桃花林,他“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 1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武陵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的经过。
沿溪行,发现桃花林,穷其林,尽于水源,发现山洞,舍船入洞,发现桃源。
13.渔人临别时,桃源人嘱托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反映他们什么心理?结果怎样? 他们怕桃源外的人知道后,干扰了自己和平安定的生活。渔人没有遵守桃源人的嘱托,直接去报告了太守。
14.桃花源位于:武陵一条两岸都是桃林的小溪源头处的山口处。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的境界? 答: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他对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对受苦受难的人民深切同情,因此他虚构了这一宁静安乐,民风淳朴的美好境界,以此来衬托自己的社会理想——对没有战争,没有压迫,和平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16.桃源人与世隔绝,问渔人“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正如: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17.桃源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答:写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18.从“初极狭”到“豁然开朗”与陆游的哪句诗韵致相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9.文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0.概括渔人在桃源所见的人:a.衣:悉如外人。B.貌:黄发垂髫。C.行:往来种作。D.情:怡然自乐。
21.概括渔人在桃源所见的景:a土地平旷。B屋舍俨然。C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22.桃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对他们有弊的一面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3.文中描述了几种美?答:桃林美,田地美,民风淳朴美。
2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桃源社会怎样的景象?答:借代。指老人和孩子。表现出桃源社会里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生活安乐,无忧无虑。
25.文章4、5段写太守遣人寻访而迷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用意何在?答:目的在于增强文章的真实感,更充分地表现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心情,同时也说明桃花源在当时社会是一个无法寻觅的地方。
26.初见桃花源的整体感受:豁然开朗。
27.写桃花林的美好有什么作用?答: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做铺垫。
28.桃源人来这的原因是什么?答:避秦时乱。
29.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答: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再过动荡的生活。
3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用《大道之行也》中那句话来形容?答: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1.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句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2.写桃源人与世隔绝久远的句子:见渔人,乃大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3.课文中表现渔人不讲信用的句子: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34.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从文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发现桃源 ——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35.桃源人见到渔人大惊的原因是:这里的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已经很久没见到陌生人了。
36.本文从哪几方面对桃源人进行描写?答:生活环境,居住环境,精神风貌。
37.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答:a.为自己与世隔绝久远,消息闭塞而叹惋。B.为桃源外社会动荡而叹惋。C.为世人饱受战乱之苦而叹惋。七.古今异义: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很像。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及邮电事业的统称。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且看:
晋太元中, 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作者娓娓道来, 貌似平淡无奇, 其实不然。联系后文, 我们可以说, “渔人”的这次遭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但偏偏就被“渔人”遭遇了, 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遭遇, 不恰恰正是“渔人”的“奇遇”吗?“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其景美不胜收。想想陶渊明生活的时代, 兵戈不息, 战乱频仍, 整个社会到处不都是断壁残垣, 满目疮痍吗?外界的景象同这里的美景相比, 此处美景岂得不为“奇景”!正是这里的“奇景”吸引了“渔人”, 让“渔人甚异之”, 故引发“渔人”寻幽探胜之“奇想”, 他才“复前行, 欲穷其林”的。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桃花林的尽头, 就是溪流的源头, 在那里发现了一座山。要知道, 一个以打鱼为生的“渔人”, 在那样一个社会里, 生活的重担是多么沉重地压在他的肩头!可是, 眼前之景让他陶醉, 使他“忘路之远近”, 一直顺着溪流且行且欣赏, 直到溪流的尽头, 发现了那座山。这“奇景”诱人, 不是最好的说明吗?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有“小口”之山道多矣, 不足为奇;但有光便有光, 无光就无光, 这里却是“仿佛若有光”, 不能不引发读者奇异的感受。这就是进入桃花源社会的“奇门”。果然, “仿佛若有光”的神奇吸引着“渔人”, 使他“便舍船, 从口入”, 于是, 似平凡但又神奇的景象再次出现了, 那个山洞“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桃花源社会终于撩开神秘的面纱, 连同桃花源里的人们一同出现在“渔人”面前了:“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这里的“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与外界和平年代, 太平盛世也无二致。但须知, 对于看惯了兵灾战祸, 听惯了在战火蹂躏下人民痛苦呻吟的“渔人”来说, 眼前的景象怎能不令其大吃一惊!特别是这里的人们,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无论是老人, 还是头发下垂的儿童, 都是那么精神愉悦, 恐怕在当时的外界社会, 是找不到的。“渔人”真的是世外遇“奇人”了!
桃花源里的人们见“渔人”, 先是“乃大惊”, 继而“问所从来”, “ (渔人) 具答之”。一番问对之后, 疑惑尽消, 于是热情好客的桃花源人们“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在那个粮食尚不足以养家糊口的时代, 桃花源人们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偶遇的“渔人”尚且如此热情款待, 恐怕也是当时外界之人难以做到的!这淳朴的风俗自当也是“奇俗”。
酒宴之间, 宾主的话匣子打开了, 桃花源社会里的人们向“渔人”介绍了他们来到此间的原委:“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原来这是一群“避秦时乱”而“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的人, 这不正是一群“奇人”吗?自避乱绝境至“晋太元中”偶遇“渔人”, 一千多年过去了, 外界的事情当然一概不知,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桃花源人们竟然连外界改朝换代的大事都不知道, 对外界发生的一切, 他们只能“皆叹惋”。让人称奇, 却又合情合理。
这里, 读者更应当注意:桃花源社会的人们因不堪战火之苦而避乱隐居, 那么生当陶渊明所处的那样一个乱世, 陶渊明又该怎么办?显然, 桃花源社会的人们已为陶渊明做出了榜样。作者在奇异故事的娓娓叙述中, 就已经把陶渊明对现实的憎恶和对理想的追求和盘托出了。
饱尝了外界战乱之苦, 避乱“来此绝境”的桃花源人们, 当然不愿意重新回到遭受残酷剥削与压迫的外界社会, 他们过惯了“春蚕收长丝, 秋熟靡王税” (1) 的自在生活, 所以当“渔人”“停数日, 辞去”之时, 他们叮咛嘱托“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但这次的“奇遇”怕是以后很难再有, 而桃花源社会, 桃花源人们留给“渔人”的印象太深刻了, 所以, 沿着来时的路归去之时, “渔人”是“处处志之”。可是, 当武陵太守得到“渔人”的报告, “遣人随其往”, 竟然“寻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连“南阳刘子骥……闻之, 欣然规往”, 也是“未果”, “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社会偶尔露了一下“峥嵘”, 却又忽然不见了, 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而去桃花源之路前文似写得可寻可见, 后又突然难寻难觅, 虽名曰“奇踪”, 亦不为过。《桃花源记》所记之事, 亦可谓“奇事”矣。
综观《桃花源记》全文, 虽然乍看好似平淡无奇, 实则处处设奇, 虽誉为“奇峰林立”, 也不为过。《桃花源记》虽处处蕴奇, 但整篇文章非但不给人以荒诞不经之感, 而且恰恰相反, 它却令人感到真实可信, 其原因又何在呢?原来, 文章之奇又是借助平凡的事物来表现的。
首先, 《桃花源记》文笔质朴自然, 通篇无生僻艰涩之字, 更没有佶屈聱牙之句, 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但这些看似平淡的语言, 叙述起来却是那样从容不迫, 层次井然, 细腻逼真, 娓娓动人。作者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以渔人所见所闻为根据, 处处给人以耳闻目睹、身临其境之感。所以, 尽管文章奇峰迭起, 读来却是那样亲切, 令人信服。
其次, 作者的奇特幻想全部是借助平凡的事物来表现的。桃花源里没有琼楼玉宇、奇花异卉, 也没有悟道仙人、珍禽异兽, 有的只是土地、房屋、桑竹、鸡、犬和普普通通的男女老少, 为每一个读者所熟悉。但是, 就是这些平凡的事物, 在作者的笔下却组成了一幅优美、和谐的画卷。“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不是外界的断壁残垣, 满目疮痍;“鸡犬相闻”, 不是外界的兵荒马乱, 鸡飞狗跳;“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同外界人民因兵灾战祸的蹂躏和赋税徭役的残酷压榨而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痛苦呻吟, 更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些极平凡的事物就是如此和谐地组合在一起, 犹如一幅奇妙的图卷, 显示出陶公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的热烈向往。
其实, “凡”和“奇”有机结合, “凡”中蕴“奇”的基调是作者一开始就定下了的, 并且贯穿着文章的始终。“晋太元中, 武陵人捕鱼为业”, 极为平常的一句话,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发现桃花源这神奇社会的人和他的职业。作者似乎在告诉读者, 这是一个平常的渔人的经历, 是一件平凡的事情;但是作者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安排在“晋太元中”, 让人无从查考, 这似乎又在暗示读者注意故事的传奇性。然后, 循着渔人的行踪——经桃林, 越山径, 桃花源社会终于在“豁然开朗”的天地里出现了。但作者却没有让这个社会的主体——桃花源中人立即露面, 而是着力对这里人们的生活环境作了一番侧面烘托:“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通过这步步深入、层层展开的渲染, 桃花源人们终于出现了:“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悉如外人”四字, 把桃花源人们以极平凡的面目展示在读者面前。不仅如此, 而且桃花源人们竟然连外界改朝换代的大事也不知道, 似乎是愚鲁的, 实在平凡极了;但他们却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外来客人“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这样, 既显出这里的和平与安宁, 也显出这里人民的生活富足和风俗淳朴。同外界人们的生活相比, 又是一个奇迹。至于下文, 如上所述, 作者更是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充分显示了故事的传奇性。
由此可见, 《桃花源记》是掩盖于平凡的外衣之下的一篇奇文, “凡”中蕴“奇”, “奇”由“凡”生, 是它的艺术特点。正因如此, 才使文章既变幻莫测, 又似实有其事, 令人信服。我想, 把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中评论李白绝句时“只眼前景, 口头语, 而有弦外音, 使人神远” (2) 的话移来作为对《桃花源记》的评价, 应是十分恰当的。只不过《桃花源记》是散文, 而非绝句而已。
“凡”中蕴“奇”, 并非只有《桃花源记》一篇作品如此, 陶渊明的全部作品, 特别是那些恬淡清远的田园诗, 何尝不是篇篇皆然呢?他的人格是那样平凡而伟大, 他的作品是那样“天然”而“真淳”, 飘然静穆与“金刚怒目”本来就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有其人方有其文, 孰云非然呢?
注释
1 《桃花源诗》。
2 转引自游国恩:《中国文学史》,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版。
上回说到:武陵渔人巧遇世外桃源,在其间停数日,然回武陵郡,忘桃源中人之忠告,欲禀太守之,于来太守府也。
府前守兵甲:来者何人?所为何事?
答之:吾乃武陵平民,有要事告之太守大人,望且通报而谢之。
府前守兵乙:太守大人近日忙于公务,时间紧也。尔等不可多加拖延。吾已通报,汝自前行。
渔人:余谢之。
渔人到府中,见太守,于禀之:大人,余近日发现一世外桃源,乃前朝遗民之处所,吾不敢自断,特来见大人,望且定夺。
太守:武陵郡竟有此事,汝可领吾手下一探究竟?
渔人:谨遵大人吩咐。
太守“:如此甚好。
约一炷香之时,渔人与数十官兵一同出发,只见路上寂静非常,凄凉无比,两旁树木直冲云霄,遮天蔽日,实为罕见,官兵见之,无不心生寒意,忽,一官兵摔于路边之石上,足断,不得已,兵头差两兵抬之回营,余下之人继走。众人来到桃源进口,渔人找到所标之记号,不甚欢喜,遂领众人随记号而走,走之久也,却不曾见一人,反似两旁树林阴翳,看似平常,却暗藏杀机,一官兵触碰周边竹子,却牵一发而动全身,整片竹林摇来摇去,似是竹林机关也。官兵四处逃跑,个个面带恐惧之色。
待停下来时,渔人四处张望,所剩官兵为数不多也,不禁仰天长啸,以诉心中之伤,渔人与其余下官兵继前行,忽见前面地势开阔,鸟语花香,一副美好景象,以是到了桃源,一官兵不甚欢喜,却忽掉下万丈深渊,崖底绝声,待到仔细一看,石碑上狂草之字:断肠崖。渔人不甚恐慌,迅走之。
再前行,只见前方无路可寻,只见一木桥,长达百米,似无尽头,渔人、官兵路无可选,于上桥前行,桥到尽头,众人下之,木桥突自断而毁,前出无路,后桥自断,只见忽然间风云变色,电闪雷鸣,瓢泼大雨,骤然而至,岂入万山丛岭无人之处,余人皆不知如何是好也,只得仰天独自无语耶。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逾旬未果,遂夜宿桃花林。晓梦,若有牛喘之声,遂醒,寻其声,乃水源汩汩之声,细审之,见源旁有土异常,似为填埋之迹,掘之,土始坚,时有石出,再掘,较前益松,石渐少,土渐多。
日中时,得一小口,仿佛有光,如二十年之初,渔人从口入,再见天日,恍如隔世。少间,向之待渔人者,见渔人,大惊,细审之,虽老许,尤可识其为向之渔人,问其所来由,渔人尽道之。
关于《桃花源记》的研究十分广泛。各界学者对于此篇文章有着不同的界说,影响较大的有体裁争议、桃花源真实性与寄托乌托邦理想的争议、陶渊明隐逸思想倾向的研究、桃花源人与渔者在诚信上的价值研究。另外,研究最多的是当前我国中学教师在《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上的推陈出新。下面就谈谈这篇古文的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一、研究综述
(一)体裁争议
《桃花源记》在体裁上的争议主要是它的文体到底是小说还是散文的争议。我国古代学者对于“小说”与“散文”不作区分,笼统地用“古文”或“文”来加以概括。另外,鲁迅将《桃花源记》认作杂传类作品。因此,《桃花源记》长期以来被归入“游记类散文”或“传记类散文”。[1]然而近代以来,对于文体争议越来越多。早在1995年萧东海就曾提出《桃花源记》体裁是小说,而非散文。2011年杨秋荣详细指出,《桃花源记》是魏晋时期最伟大的志怪小说,并以陶渊明对神异鬼怪之书的浓厚兴趣进行佐证。
(二)真实性与乌托邦理想的争议
彭伊立等人曾就桃花源的真实性进行探讨,分析东晋时代背景下太守、武陵渔、刘子骥都是当时的真实人物,并推断出该地是酉水流域“武陵蛮”生活的地区。[2]反对者认为,桃花源实则是隐逸精神乌托邦,如黄文凯《桃花源记》并诗阐明政治影射和隐逸精神乌托邦的建构。陶渊明渴望“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之境。[3]
(三)隐逸思想倾向研究
数据库最早记录的关于陶渊明隐逸文化思想研究的是2001年邓安生从儒道两家论述陶渊明隐逸文化的根源,隐逸文化哺育了陶渊明,他认为隐居躬耕生活的经验和人生况味,是陶渊明借助想象希冀改变社会现实,陶渊明个性解放而隐的隐居使他存其身而保其真。另外在黄文凯的论文中也以隐逸精神为主线论述《桃花源记》并诗。[4]
(四)诚信价值研究
桃源人曾请渔人保密,然而渔人离开桃花源之后,背信弃义,透漏出世俗的丑态,急着向太守邀功请赏,这里陶渊明对渔人是批判的。这类研究代表作者姚永玲认为,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诚信教育对当下学生的影响。[5]
(五)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大同小异,多是一线教师对《桃花源记》的教学思考以及设想。如劳少丽的教学设计从教材分析开始,列出教学目标是熟读成诵、体会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列出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这些老师的教学法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诵读法,该方法的确能加深学生的体验感悟。教学过程大体是诵读、翻译、复述、品位研读以及拓展延伸。
二、教学建议
(一)划清文体
对于目前中学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对于《桃花源记》的文体划分是有差异的,或者避而不谈的。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该文的认知。建议学者能就文体体裁达成一致,避免教学中存在的空白区,我个人主张《桃花源记》是散文,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抨击,对人心不古的鞭挞。
(二)诚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学习过程中应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6]就目前网上公布的课堂实录而言,教师对渔人背信弃义行为并没有提及或提及甚少,如金陵中学某老师的教学实录,完全可以用桃源人“设酒杀鸡作食”和“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与渔人“诣太守,说如此”的行径作对比,更进一步显现出桃源人的淳朴、渔人的世俗险恶心理,从而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三)问题设置
问题设计应注重启发性,结合学生阶段性心理认知结构设计问题,避免无效问题。这里举出在精读课文阶段,我设计的三个问题:
【《桃花源记》中心思想】推荐阅读:
游“桃花”—游桃花岛作文11-19
桃花源记练习06-13
桃花源记课文11-19
暗恋桃花源解读11-13
《桃花源记》教学建议06-14
桃花源记_教案06-25
桃花源记的译文07-20
赏析桃花源记周记10-29
桃花源记的教案12-17
教学设计桃花源记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