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说课稿件

2024-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詹天佑说课稿件(共4篇)

詹天佑说课稿件 篇1

一、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北师大语文六年级第六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科学的精神。这是一篇传统课文,在以往多年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詹天佑的优秀品质。今天我教学本文时,除了以上内容要点,我还关注了詹天佑的科学精神——实证、实践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二、说学情

本课的学习者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学生的情感比较丰富,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已经具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但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和作品有关时代背景的限制,学生对文章中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务的爱国精神和“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型铁路”所体现出的创新精神难以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主题,结合学生的学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阻挠、要挟、轻蔑、毅然、勉励、藐视、赞叹不已”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快速阅读文章,用“圈画关键字”的方法,梳理文章内容,了解文段概貌;

过程和方法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联系时代背景,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深入实际、严谨踏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联系时代背景,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深入实际、严谨踏实、勇于创新精神,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事半功倍。鉴于这样的认识,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圈画关键字法,梳理文章内容;

抓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法;

创设情境法;

探究、实践法;

引导法;

演示法;

六、说学法

与教法相结合,学生将采用以下学法:

自主学习法;

读中悟情;

小组合作探究法;

动手实践法

七、说教具、学具

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课前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八、说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我给出几个探究点,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去探究。

投影:(1)詹天佑是怎样的人?找出本文的中心句,标出关键词。(杰出、爱国)

(2)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

这件事的?

(3)詹天佑有没有完成了任务?

【设计意图:教学本文时,我没有用细碎的讲解来牵制学生,而用纲领性的问题贯穿整篇文章,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去探究,让学生快速了解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这样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研读品味,感悟品质

<第一环节>联系时代背景,体会爱国精神。

1、爱国是詹天佑的魂,我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最能体现出詹天佑爱国精神的句子。【课件出示】: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2、抓住关键词“毅然”,引学生理解“毅然”。

3、引导学生在理解“毅然”的基础上,读出詹天佑的坚决,毫不犹豫。

4、理解到此处还不够,我还要求学生细读第2、3自然段,然后围绕“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领悟。

第一步:学生细读全段,找出重点词:阻挠、要挟、嘲笑。

第二步:在理解以上词语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阻挠的?阻挠不行就要挟,怎样要挟的?目的是什么?嘲笑什么?

教师引导:面对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要挟和嘲笑,面对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我们愤怒,我们屈辱,我们担忧。我们的愤怒,也曾经是詹天佑的愤怒;我们的屈辱,更是詹天佑当时的屈辱;我们的担忧,也正是詹天佑的担忧。但是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

第三步:引导学生注意语气,学生试读。

第四步:全班交流,并把自己的感情读出来。这样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情感的发展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分不开的,而语言文字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品析,学生不仅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也深化了情感体验,在层层的剖析中,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二环节>多种方法解读修路过程,感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爱国情怀

1、学生快速阅读修筑铁路的过程,边读边画边想,并用文中的词语给每个自然段标一个小标题。【课件出示】: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设计意图】在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动脑思考,通过抓住

关键字词,取其精髓,了解段落主要内容,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学习“勘测线路”部分。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课件出示】

自读提示: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样勉励工作人员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别用“——”、“﹏﹏”、“()”在书上标出。读到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在旁边写上阅读感受。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交流:

【说】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

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A、引导学生辨析“周密”和“精密”,抓住“精密”一词,体会詹天佑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和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的工作作风。

B、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通过詹天佑的语言体会他严瑾的工作态度。

C、创设情境:请大家想象一下,詹天佑在下列场合会怎样勉励工作人员呢?顺势引读,读出不同的感情:【课件出示】

①如果在施工动员会上,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工程人员说:

②如果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詹天佑语重心长地勉励工程人员说:

③如果极个别工程人员工作马虎,消极怠工,詹天佑严厉而又恳切地勉励工程人员说:

【做】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翻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路线,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课件出示】

(1)引导学生抓住“亲自、始终坚持、请教当地的农民”等重点词语谈体会。通过詹天佑的行动,体会他认真、吃苦、身先士卒、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

【课件出示】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3)学生练习朗读。通过想象詹天佑工作的场景,说说对詹天佑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想】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抓住“一定”一词,引导学生用高昂的语调,坚定的语气,读出詹天佑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进一步体会他的爱国精神。【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的语言、行动以及想法的语句,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推敲,展开想象反复朗读,以“读”取代教师的繁琐分析,体会詹天佑在修筑铁路过程中的优秀品质和爱国精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要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让学生通过读读、划划、议议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

3、学习“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1)画一画,学习“开凿隧道”。

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②我让学生小组合作,画出两种开凿隧道方法的草图。

③【课件出示】开凿隧道图,引导讨论:詹天佑为什么要根据地势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开凿方法呢?(节省时间,缩短工期。)。在讨论中,学生深深体会出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设计意图:这是本文的难点,我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他们在争辩中明理。,教师不需多讲,学生就自会明白了。】

(2)演一演,学习“设计“人”字形线路”。

首先,我让学生细读课文,再思考:①设计“人”字形线路,解决了什么问题?

②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中怎么上坡?接着,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火车爬坡的过程。然后,我让学生用笔当火车在文中插图上试开。

③引导学生帮助詹天佑出谋划策,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在合作探究中,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詹天佑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教师小结:勘测线路,詹天佑做到了精益求精;开凿隧道,“人”字形线路的设计,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板书:创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完全放手,让学生先讨论,再画图,然后演示,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启发想象,学生始终处于主动位置上,思维也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这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大发展,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而且体会出詹天佑的创新精神和超人智慧。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第三环节>引导想像,学习第四段。

(1)齐读第四段。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藐视”“赞叹不已”。

(2)引导学生发现产生这种重大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工程师不但能建成京张铁路,而且提前两年竣工的自豪感。

(3)反复地朗读这一段,指导学生读出自豪的语气。

(4)引导想像:如今,当游览中国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的铜像,看到京张铁路这一伟大工程,都会赞叹不已,他们会发出怎样的赞叹?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尽情地赞叹吧!

【设计意图:这样扩散学生的思维,展开合理的想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詹天佑的确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三、感悟写作特点,提升写作能力

1、学生讨论交流:课文是怎样体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的?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2、让学生利用本文的表达方法写一篇人物日记,引导学生将阅读方法拓展迁移到习作中,拓展到生活中,形成“阅读——习作——”三者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九、评价与思考

本课着力于下面四方面的训练:一是训练语言。着眼于“篇”,抓住课

课文《詹天佑》说课稿 篇2

1、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小学语文s版第十一册第十七课。首先我来谈谈我对这篇课文理解,这篇课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修筑北京到张家口这段铁路中,不怕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克服各种艰苦的困难,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英雄事迹。从而表明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段、句、词,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理解詹天佑是我们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3、教学重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并理解“两端凿进法”、“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

4、教学难点

理解“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讨论为什么说“詹天佑士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说教法】

1、品读 2、精思 3、感悟 4、演示

【说学法】

1、边读边画边想,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增强其思维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体会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种多样的“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说教学过程】

这一篇课文可以设定为两课时。下面我将具体说一说我对第二课时是怎么达成我的教学目标的。在教学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做起:

一、复习导入,感知课文

对于课文的第一环节,我打算安排两个小步骤。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詹天佑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杰出、爱国】

2、詹天佑的杰出体现在哪里?他的爱国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在修筑铁路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困难?分别在哪些自然段?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克服困难】

【这一步目的是让学生在复习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引出新课,在老师定向的引导下,一下子能捕捉住课文的重点段,然后再从重点内容入手,去仔细品味、剖析围绕一个中心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每一个事例,这对全文来说起到了居高临下,总览全局的作用。】

二、精读课文,品词品句

1、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一节,我请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由去读,从文中找出答案。

(1)、这段话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詹天佑是怎样做的?

(3)、詹天佑对工作人员说了些什么?你怎么理解?

(4)、遇到困难,他又是怎样想的?

【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定向阅读,对中下等学生起到引路作用,对上等学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会在书上划注出现成答案;能力强的学生,会边读边想,准备概括出完整答案。这样上中差兼顾,既避免了学生读书漫无目的,走过场的形式,同时也向学生暗示着抓一段话中重点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的阅读方法。】

2、引导学生自己交流,先标出小标题,再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进行品读、理解、感悟。【板书:勘测线路】【这一步,是学懂课文的关键,不仅要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句,评议结合,揣摩作者的用意,体会文中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在这一自然段的教学,我可以运用品读法来进行。学生通过读中悟,悟中读,理解詹天佑坚持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和顽强的意志。】

3、引导学生当堂归纳本段的学习方法:读——思——议——读:

【对于这一部分的处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要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4、运用刚才的学法自学第5、6自然段。

让学生默读这两段,画出詹天佑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的?再标出这两段的小标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开凿隧道、设计线路】。为了加深理解我运用演示法,通过媒体出示课件,进行演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两端凿进法”、“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在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在第一课时就安排学生同桌讨论,自己再画一画示意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朗读这段文字,就能够更好的理解了。

【对于这一段的设计,我认为,让学生先讨论,再画图,然后让学生通过演示,从视觉上感知,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三、拓展练习,加深理解

在这一环节,我安排学生学习课文最后一段时,引导学生抓住“不满”“提早”“有力的回击”“赞叹不已”感知詹天佑的伟大,【板书:有力回击、赞叹不已】并让学生讨论课后问题: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接着再安排课内练笔,写出心中最想对詹天佑说的话,全班交流。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学生有了前面的品读、理解、感悟,使得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此时安排练笔正好升华了课文的主体。】

最后安排作业:就是拓展阅读,找一些相关的科学家的故事读一读。

四、总结课文,升华课文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把课文中的文字输入到孩子的头脑,使学生真正达到书入我心、我心用书的境界,力争让学生在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突破教学重难点。当然,由于本人的教学水平有限,设计思路肯定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课文《詹天佑》说课稿2

我叫xx,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今天我将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六年级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的事迹,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这篇课文按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文章选材典型,前后呼应,结构严谨,使读者通过课文的具体内容了解一个伟大人物。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凸显了本单元的主题——“民族之魂”。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一定的收集资料的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学生对当时社会背景了解不是很多,所以对一些关键词句的理解不可能很到位,需要老师的引导启发及课外资料补充,才会使学生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我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个人化学习环境,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和单元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的言行、想法等关键词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詹天佑的事迹,体会他的爱国情怀和杰出才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在实践中的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

在读、思、议、画、演中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种种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从而体会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这一中心。

说教学难点

抓住詹天佑的言行、想法等关键词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五、说教法

本节课我采用“导——读——悟——积”四步教学法。即:复习导入,整体感知;结合资料,读中悟情;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归纳方法、积累运用。

六、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板书:杰出、爱国

【设计意图:紧扣文章的中心词“杰出”、“爱国”来组织教学,自始至终环环紧扣这两个词学习课文,从中落实训练点,突破难点。这样,课文的主镜头相当突出,教学思路也非常清晰。教学上能形成一个整体,学生易于掌握,体现了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原则。】

<第二环节>、结合资料,读中悟情;感受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壮举,体会他强烈的爱国热情

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活动:

1、爱国是詹天佑的魂,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出呢?【课件出示】: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引导学生在理解“毅然”的基础上,读出詹天佑的坚决,毫不犹豫。

2、詹天佑不怕困难和嘲笑,那么遇到了哪些困难和嘲笑呢?学生自由读第2、3自然段,找出相关词句,全班交流。

主要引导学生圈画令人气愤的语句,如: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抓住“阻挠”、“要挟”、“嘲笑”去读去谈。【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帝国主义者阻挠的目的是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让学生看京张铁路地图【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理解“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进而认识这条铁路的重要性。

②由于学生对当时社会背景不了解,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帝国主义者为什么会这么猖狂?他们凭什么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我链接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课件出示】中国自1840年战争之后,常受外国列强的侵略。特别到清朝末年,清政府更加软弱无能,再加上当时科学技术落后,中国没有修筑铁路的专门技术人才,帝国主义的气焰更加嚣张。

③在理解帝国主义者的嘲笑时,让学生观看一组图片,【课件出示京张铁路的地理环境图】引导学生理解“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进而感受京张铁路恶劣的地理环境。

3、通过教师的激情小结:帝国主义国家看不起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工程师,更是对整个中国国格的侮辱!一石激起千层浪,顺势引导朗读:【点击课件出示“学习小贴士”:读了第2、3自然段,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当我读到

这句话时,我感到非常〔愤怒、屈辱、兴奋、担心……〕,因为......。】

全班交流,并把自己的感情读出来。

面对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要挟、和嘲笑,面对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我们愤怒,我们屈辱,我们担忧。我们的愤怒,也曾经是詹天佑的愤怒;我们的屈辱,更是詹天佑当时的屈辱;我们的担忧,也正是詹天佑的担忧。但是詹天佑(深情接读)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

【设计意图:学生情感的发展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分不开的,而语言文字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通过链接当时社会背景和京张铁路的地理环境,填补了学生认知的空白,并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环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多种方法了解修路过程,感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爱国情怀,我为学生设计了四个活动。

1、学生仔细读修筑铁路的过程,并用文中的词语给每个自然段标一个小标题。【课件出示: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学习“勘测线路”部分。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

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样勉励工作人员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别用“——”、“﹏﹏”、“()”在书上标出。读到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在旁边写上阅读感受。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教师适时出示课件,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并进行补白朗读。

3、通过引导:文中的哪些地方最能体现詹天佑的杰出才干?进入“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部分的学习。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小组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1)默读课文,思考:在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詹天佑是如何克服的?这些方法好在哪里?

(2)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草图。【出示草图、学生在投影下讲解】

4、小组内根据插图互相讲解,自制火车的模型卡片演示火车行驶过程。【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完全放手,让学生先讨论,再画图,然后演示,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启发想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开凿隧道,“人”字形线路的设计,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板书:创新】

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思考,联系上下文讨论: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进而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第四环节>、归纳方法、积累运用

1、学生讨论交流:课文是怎样体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的?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突破本课及单元训练难点。

2、京张铁路修筑成功后的几年里,詹天佑一直为祖国的铁路事业,四处奔走,呕心沥血。詹天佑深情地说:【课件出示:阅读链接】“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南北大干线无法建成,初建全国铁路网的梦想破灭,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憾事。所幸的是,我的生命早已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段铁轨,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

因为《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我们的语文课不仅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课,更重要的是它还担负着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所以,拓展课文资料升华主题。

詹天佑说课稿件 篇3

本课是“义教”第十册教材第六组的最后一篇讲读课文,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组课文。学习时要注意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掌握的语文基本功,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运用中得到复习巩固,为进入中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课文以人物姓名为题,选取了詹天佑一生中最典型的事迹——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二、说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主要处理内容,因此确定以下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3、学习生字新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弄懂詹天佑能成功地修筑京张铁路的原因。

四、说编者意图

1、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和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学习“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说教法

《大纲》提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从整体入手,弄清课文讲了什么,然后围绕中心(杰出、爱国)突破难点,让学生在具体环境和事例中自悟自得。

2、处理“詹天佑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这一内容时,采用以读代讲法;处理“勘探线路”这一内容时采用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处理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的内容时,采用学生自学、讨论的方法。

六、说学法

1、边读边画边想,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增强其创造思维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体会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种多样的“读”,培养朗读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出示詹天佑肖像的投影。

2、简介詹天佑。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有关詹天佑的哪些内容。

2、读边画出受感动的地方。

3、检查。

(三)讲研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讲了什么。

2、分别说一说这三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3、出示幻灯:“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1)这句话和“这是一条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比较有什么不同?

(2)从“第一条”、“完全”、“我国”等词中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学习“当时”的情况部分。

1、默读2、3自然段,思考:(1)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为什么受到帝国义阻挠和要挟?(2)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

2、教师引读,初步理解内容。

3、出示幻灯:“消息一传出,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1)带点的词说明了什么?(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读一读。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一个笑话,为什么?出示幻灯:“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京张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4、再读课文,体会詹天佑的爱国思想。

学习“勘测线路”这部分内容。

1、默读本段内容,画出你受感动的句子。

2、同位交流看法,说说句子的意思。

3、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

4、检查。(1)交流。(2)投影:a.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出身工程人员之口。”b.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修筑的……失掉信心。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两个句子的认识。

5、朗读。

6、总结学法。

自学5、6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詹天佑采用了哪两种不同的方法?

2、詹天佑是怎样解决火车爬陡坡的问题的?

3、学生自学,讨论,画示意图。

4、检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

1、京张铁路提前峻工的原因是什么?

2、外宾看到这项伟大工程时会怎样赞叹?

3、再读,体会。

(四)说说自己的感想。

(五)作业:概括中心思想,想想课文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达的。

八、说板书

围绕中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服务学生。

21、詹天佑

阻挠 杰出 勘测 线路

要挟 开凿隧道

嘲笑 爱国 设计人字形线路

詹天佑说课稿件 篇4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 课 稿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宁阳英才学校 刘月清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课《中国人失掉自信 力了吗》。

一、说教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这篇文章写于 1934 年 9 月 25 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 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的论 调。鲁迅作为民族之魂的思想家,针对舆论界曾有“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 已荡焉无存”悲观论调,写下了此文,旨在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的精神。因此,解读这篇文章,重在走进鲁迅的世界,倾听鲁迅的呐喊,感悟鲁迅的民族精神。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文章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述,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调,有力地论证了“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论 证缜密。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首民族脊梁的颂歌。作为民族之魂的鲁迅先生,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 国人在”。歌颂了“中国的脊梁”的铮铮铁骨、耿耿丹心。文章思想深刻,鲜 明的体现了鲁迅作为思想家的风范和魅力。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语言泼辣、犀利、有力,感情色彩浓重。文章语言保持了鲁迅杂文的一贯风格,犀利如刀与热情似火两种不同的语言 风格,相互映衬,相辅相成,显示出鲁迅杂文语言艺术的色调丰富、绚丽多彩。根据以上对文章的理解,确立以下学习目标:

1、抓住论辩的要害,分析本文严密的逻辑性,学习驳论的方法。

2、品味关键词语,欣赏鲁迅杂文尖锐泼辣而深沉热烈、富有战斗性的语言 风格。

3、联系历史现实,继承鲁迅“民族魂”,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自豪感。学习重点:理清本文的思路和逻辑结构,体会本文凝练而精彩的语言。学习难点:理解鲁迅忧国忧民,关心民族命运的思想情怀,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说教法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学习本篇文章,引领学生通 过诵读、讨论、交流,与文本对话:站在鲁迅的身边——讨论“中国人失掉自信 力了吗” ;贴近鲁迅的心灵——体会我是怎样的“中国人” ;沿着鲁迅的足迹 ——挺起民族的“脊梁”。

2、遵循感知——理解——欣赏——评价的阅读教学规律。先整体感知,理 清结构;再揣摩语言,欣赏鲁迅尖锐泼辣而深沉热烈、富有战斗性的语言风格;

最后联系历史与现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补充有关的背景资料、历史图片、音像史料等,增强直观,形象效果。

三、说学法

1、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去感知、领悟、理解文章。

2、抓住关键的词语探究、讨论、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品味文章的语言,获得情感的体验。

3、展开讨论,进一步学习驳论的方法,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鲁迅及本文写作背景资料,老师利 用多媒体补充历史资料。学生既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又对文章的情感有了初步感知,为学习课文 做下了铺垫。

(二)、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三)站在鲁迅的身边——讨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站在鲁迅的身边——讨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站在鲁迅的身边——讨论“

1、朗读课文——要求准确掌握生字新词,标注不懂的语句;学生质疑发问,相互解答,教师适时点拨

2、问读课文——讨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

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自读后交流,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作者“驳”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理清驳论的结构。让学生明确:文章首先摆出敌论据和论点。用三个“事实”,列举出敌论据引出敌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接着批驳敌 论,先直接反驳,指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揭露敌论的 荒谬。再间接反驳,树立自己的观点,用确凿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 的中国人在”,形成“摆—驳—立”三步骤。(板书)

(四)贴近鲁迅的心灵——体会我是怎样的“中国人”?、贴近鲁迅的心灵——体会我是怎样的 中国人” 贴近鲁迅的心灵——体会我是怎样的“

1、默读全文,标划文中含有“中国人”的语句,思考它们不同的含义。

2、自读课文,中国的脊梁指哪些人?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品读,教师范读。

3、论据延伸——学生根据作者论据,列举出具体人物事例,教师借助多媒 体向学生补充有关音像史料,学生谈感悟。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品味两个重要的词语:一是“中国人”这个词在不 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含义;二是中国的脊梁指哪些人。让学生在揣摩语言,感悟 事例中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

(五)沿着鲁迅的足迹——挺起民族的“脊梁”!——挺起民族的、沿着鲁迅的足迹——挺起民族的“脊梁” 设置情境:鲁迅先生热情洋溢的盛赞“中国的脊梁”,而当今社会,有的人 崇洋媚外,有的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更有人想方设法踏出过门,再不回来。然后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提出问题: 有人说:当今中国人的确失掉自信力了。面对这种观点,你如何进行批驳?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设置这个问题,一是进一步学习鲁迅驳论的方法,二是当今的学生面对纷繁 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的会感到迷茫,通过讨论、批驳,让学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增强爱国情,增强民族自信力。

(六)练习阅读课后附文《WTO 门前的企盼与忧虑》 结合实际生活讨论:在改革开放日渐深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应如 何保持并增强民族自信力? 设计这个题目,让学生在思考、交流、讨论中认识到:从历史到今天再到将 来,中国人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失掉自信力。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我们都是中国 人,我们都应该做一个有脊梁的中国人。

五、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上一篇:高三数学复课计划下一篇:《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填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