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管理结课报告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物流管理结课报告(精选8篇)

企业物流管理结课报告 篇1

通过此次档案管理经验交流研修班学习,使我更加明确了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档案是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主要信息源,管好用好档案,对资源开发、人才发掘、职务晋升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得到各级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一、此次档案管理经验交流学习的收获

一是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因为档案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选择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档案工作管理工作。因此,作为一名档案管理人员就要政治上坚定信仰、坚定忠诚,与主席总裁、公司党委同心同德、高度一致;制度上严肃,坚决遵守《档案法》、《山东省档案条例》、《青岛市档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作风上扎实,不断夯实基础建设,加大档案管理工作力度,有效发挥档案功能。

二是完善设施,确保档案安全。档案保存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管理设施的配备,需要按照《档案法》要求,实行库房、办公室、实物档案间、阅览室“四分开”的管理格局,全面落实防盗、防火、防尘、防潮等“七防”要求,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和突发性应急预案,为档案安全、完整管

理提供保障。

三是夯实档案基础管理。档案的基础管理是第一位的工作,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将收集好的文件资料整理归档,较好的保证归档文件的完整、准确。在档案整理中,按照集团的分类方案,做到组卷合理,标题正确,装订牢固、美观,编目排架合理。并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使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为公司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档案管理工作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记载着丰富的信息,汇集着大量的资源,利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整理档案,可按照文件形成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打印,这样,对于降低文件归档工作量、发挥计算机管理优势、减少手工操作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主要工作,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了,重视程度不够。

二是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由于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日常事务往往只是将材料放人档案盒,没有及时整理归档,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管

理不够,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

三、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是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重视实效”的方针,通过各种形式对《档案法》、《保密法》以及国家有关档案工作法规进行学习,充分认识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要通过档案专业知识继续教育,不断地更新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结合公司实际,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进一步明确档案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将工作情况纳入日常积分考核和年度考核范围,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档案质量。

企业物流管理结课报告 篇2

应收账款的功能是指它在公司生产经营中所具有的作用, 应收账款的主要功能就是促进销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提供商业信用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通的现象。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应收账款的功能, 权衡应收账款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成本和风险, 做出有利于公司的应收账款决策。其具体内容包括:制订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在发挥应收账款扩大销售功能效益的同时, 尽可能降低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 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收账款投资的效益;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及时有效地收回应收账款, 尽可能地减少公司的坏账损失。

二、应收账款形成过程中的利弊分析

形成应收账款过程中的有利方面有, 扩大了销售, 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赊销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 尤其在市场疲软, 资金匮乏的情况下, 赊销具有明显的促销作用, 对于企业研发的新产品, 也可以起到迅速占领市场, 从而快速获得收益。同时减少库存, 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弊端主要表现在, 加大了企业现金流量的压力, 从而增加了资金占用费;容易引起企业资金周转不良, 容易形成呆账的风险。

三、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健全客户的信用管理体系, 对应收账款在销售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有效控制, 以更好地管理应收账款。

(一) 建立客户档案, 进行有效的信用评估和跟踪记录

1.企业成立信用部门, 专门针对应收账款的客户进行评估以及跟踪记录。信用部门首先应对客户建立资信档案, 并收集客户的信誉、偿债能力、财务实力、财务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再通过设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 利用既有或潜在客户报表数据, 计算各自的指标值, 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 然后详尽的对客户的拒付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 有利于企业提高应收账款投资决策的效果。除了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标准外, 还要强化合同管理机制。

2.客户信用标准的定量分析。信用标准的定量分析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制定信用标准, 即确定坏账损失率, 以作为给予或拒绝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的依据;二是具体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

信用标准的制定主要通过比较不同方案之间的销售收入和相关成本, 最后比较不同方案之间的净收益来进行。但是, 在具体实行信用标准时, 首先必须对具体的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 同时确定对其提供商业信用时可能导致的坏账损失率。

(二) 事前控制 (签约到发货)

从初识客户到维护老客户, 业务人以及经办业务的各级管理人员都应全面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 选择信用良好的客户进行交易。

(三) 事中控制 (发货到收款)

1.发货查询, 货款跟踪。每次发货前客服部必须与销售合同保持核对;公司在销售货物后, 就应该启动监控程序, 根据不同的信用等级实施不同的收账策略, 在货款形成的早期进行适度催收, 同时注意维持跟客户良好的合作关系。

2.回款记录, 账龄分析。财务要形成定期对帐制度, 每隔一个月或一季度必须同顾客核对一次账目, 不能使管理脱节, 以免造成账目混乱互相推诿、责任不清;并且详细记录每笔货款的回收情况, 经常进行账龄分析。主要包括: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账龄分析、收现率分析, 以及根据有关会计法规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制度。

(四) 事后控制 (欠款到追收)

1.欠款到追收。对拖欠账款的追收, 要采用多种方法清讨, 催收账款责任到位。原则上采取大区经理负责制, 再由大区经理落实到具体的业务员身上。如果是单一的大区经销商或代理商, 则由客服中心定期对其进行沟通、催付。

2.总量控制, 分级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的计划、控制和考核。销售人员是应收账款的直接责任人, 公司对销售人员考核的最终焦点是收现指标。货款回收期限前一周, 电话通知或拜访负责人, 预知其结款日期, 并在结款日按时前往拜访。

3.对已拖欠款项的处理事项:

(1) 文件:检查被拖欠款项的销售文件是否齐备;

(2) 收集资料:要求客户提供拖欠款项的事由, 并收集资料以证明其正确性;

(3) 追讨文件:建立账款催收预案。根据情况不同, 建立三种不同程度的追讨文件——预告、警告、律师函, 视情况及时发出;

(4) 最后期限:要求客户了解最后的期限以及其后果, 让客户明确最后期限的含义;

(5) 要求协助: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 进行仲裁或诉讼。

(五) 预警管理

1.每一客户会计年度终结, 必须取得欠款人对所欠款的书面确认。

2.任何应收款应在发货之日起, 逾期一年零六个月, 一律报告公司总经理, 并通知公司法律顾问启动催讨程序。

总之, 通过有效的管理, 来减少降低企业在外资金, , 可以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化, 减少不必要的财务费用。保持充足的现金流量, 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发生的变化, 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抗风险能力, 更好地驾驭市场, 时刻重视产品的适销对路、控制应收账款的增长, 树立现代的营销观念, 加强管理力度, 切实将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 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应收账款控制在较合理的水平, 使企业产生更大的效益。

摘要:应收账款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 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材料或提供劳务等业务时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是在商品交易的信用基础上产生的, 其存在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现象。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应收账款, 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和生死存亡的重要议题。

企业物流管理结课报告 篇3

这是从2001年发起的年度“十位聚人气企业家、十位具价值经理人”的推选活动以来,本刊一直在扣问的两个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的缘起则是本刊对超过1000位以上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采访之后,就困挠他们心底的痛苦归纳。因为企业成败的关键人性内因,就在于执掌企业方向盘的最高领导层的分工与合作。

但是,由于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历程短暂,既缺乏储蓄企业家底蕴的时间,也局限了涵养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夹生的企业家市场必然导致企业家与经理人角色定位的混沌,而角色的混沌又常常带来合作的低效率,甚至无效率,乃至反目成仇。

今年本刊与新浪网、《北京青年报》和凤凰卫视联手打造第三届“双十”推选活动,不仅旨在提升中国企业的健康管理理念,也意在强化企业家和经理人的角色定位。

沐浴在2003年最后的夕阳下,回望和审视中国企业的管理走势,我们同样觉得很难简单地用流派或概念来概括众多中国企业管理之道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只有把视野直接放在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企业管理精英身上,才有助我们了解和把握事实的本源和面貌。

因此,从众多的企业家和经理人当中,筛选出365位人气旺盛、价值凸显的代表,并从中遴出2003年度“十位聚人气企业家、十位具价值经理人”,自然而然成了本期策划的基点和逻辑。

企业管理概论结课论文 篇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大小医院都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改革步伐,在新时期的这样一种大背景下,我国的医院档案管理目前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其中暴露出的很多问题,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社会发展需求,本文将会指出这些问题所在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路,希望能够对各大医院的档案管理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医院档案管理;问题;发展;现代化需求

不管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在医院的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如何针对目前医院档案管理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已经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

一、目前医院管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

(一)档案管理意识薄弱,利用率极其低下

在日常的工作中,医院的各个工作者并未对档案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精力都是放在如何经营上,他们根本就没有从内心上认识到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当前很大一部分档案工作着还是一直处于“重经营,轻档案”的观念下,很多时候都忽视了利用这些重要资源。而且在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的形式非常单一,利用率也极其低下。

(二)档案管理制度亟需进一步完善,缺乏信息资源的整体性

新时期的大部分医院都制定了比较健全的医院管理制度以及各级工作职责,但是涉及档案管理的职责、制度以及考核标准却非常少,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形成一套统一规范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各大医院也并未将档案管理纳入到考核方案中去,这就直接导致信息管理与档案管理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这样会对档案的安全性和整体性方面极为不利,因为这会造成医院的各种信息资源缺乏系统整合性质,是杂乱无章的,这样显然是无法跟上新时代步伐的,不方便后期的管理。

(三)档案工作的硬件不足,现代化管理水平比较低下

当前有某些医院因为医疗用房不够,导致用于档案存放和管理的空间很狭小,根本就不符合档案保管的标准。除此之外,用于档案管理的设备大多数都已经落伍了,管理技术方面也跟不上现代的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的医院在培养医院人才方面,通常都是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并没有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纳入到计划和要求中去,在人员配备方面也显得不够重视,流动性非常大,加上真是是档案专业的工作人员非常稀少,同时还有专业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思想观念落后以及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

二、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发展思路

(一)建立一套完整而系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是一件极其严肃而具有条理性的工作,要根据新时期这个大背景的实际要求再结合医院的实际状况来建立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出来,以此来促进档案工作的规范管理,同时也可以大大减少档案管理的随意性,保证档案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于目前的档案管理人员,依据他们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层次,多开展一些档案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邀请国内外实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授课。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定期的对相关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这样就能够清楚他们的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当前的工作。

(三)建立一整套科学而且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模式

具体做法就是:首先由医院院长直接分管、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各科室负责人以及专职(也有的是兼职)档案管理员为主要构成的医院档案三级网络管理模式。这样能够实现统一领导、统一保管、统一操作,能够大大有利于贯彻实施上级的精神;同时也对组织监督各个职能部门的档案管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还可以有利于解决档案综合管理中的经费以及人员等问题。

(四)加大投入力度,尽快的实现现代化的管理

我们可以通过引进当今社会当中较为先进的管理技术来为我所用,这也是医院档案管理在未来的发展趋势。首先我们需要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配置齐整,引进计算机或者投影仪等先进的设备;然后是配备专门的档案储存室,同时做好防潮、防火、防虫工作。实践已经得到充分证实,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不但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可以大大方便查询和阅读,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是阐述了新时期这个大背景下我国目前的医院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主要是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以及大家都档案管理这份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再加上人员素质偏低和硬件投入不足等问题。鉴于此,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然后再紧密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和三级网络管理模式,同时多对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创新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出色的完成这份工作。

参考文献:

[1]史跃华.谈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J].兰台世界.2013,(23)

[2]李萍.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03)

[3]肖荣芬.当前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科学.2011,(14)

[4]刘茵.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3,(21)

企业物流管理结课报告 篇5

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实现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中国,由于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战略管理还仅仅是一个开头。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日益加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主要参与者的我国企业,是我国实现经济繁荣和充分就业的决定因素,加强企业战略管理,是提高我国企业管理体制水平,提高竞争能力的有力工具,结合我国企业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企业战略管理。

关键词 : 战略管理决策规划执行

一、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企业在一定的战略期内总体发展的总水平和总任务。它决定了企业在该战略期间的总体发展的主要行动方向,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一个企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长远奋斗目标,古语“有志者事竟成”,没有宏伟战略目标的企业,犹如一个没有志向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只有确定了宏伟的奋斗目标,才能使企业凝集全部的力量,众志成城,向一个共同方向努力。有种说法,一个老板有多大的雄心,这个企业就能发展到多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美国Oracle公司,公司上下一个口号,同心同德,要赶超微软,做世界第一,大家齐心协力,经过几年跳跃式发展,虽说尚未成为世界第一,可也成了响当当的世界第二。再如,中国的海尔集团,提出要在未来若干年,大步跨入“世界500强”的战略目标。眼下已经冲出中国,走向了全世界,在美国投资建厂,甚至美国地方政府还命名了一条“海尔路”,让海内外华人激动不已。

二、战略规划:

由于战略目标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不是马上就可以实现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必须有一个艰苦的奋斗历程。所谓战略规划,就是要将这个奋斗历程予以规划,以期充分调动企业资源,沿着既定方向前进,尽快实现战略目标。这个问题显然和企业的性质有

关。对某些服装企业而言,下个星期的清仓大拍卖可能已经算是“长远的未来”了。但是建造一部蒸汽涡轮机可能需要4年时间,另外还要再花两年的时间来安装机器,因此对涡轮机企业而言,6年可能算“最近”的事情。不同的领域需要拟定不同的时间跨度。至少可能要花5年的时间,才能把销售组织建立起来。目前工程和化学领域的创新,至少要5年后才能在市场和利润上有所收获。也就是说,为了达成目标,管理层必须设法在最近的将来(未来几年)和5年以上的长远未来之间,通过“管理支出预算”,而取得平衡。因为几乎所有影响平衡的决策都被视为会计师所谓的“管理支出”——这些支出由目前的管理决策决定,而不是由不可改变的过去决策(如资本费用)或当前企业经营上的要求(例如劳动

力和原料成本)来决定。今天的“管理支出”将成为明天的利润;但也可能成为明日的亏损。除了要权衡最近的将来和长远的未来之外,企业管理者也必须在各种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哪个目标更为重要:是扩张市场,提高销售量,还是提高投资报酬率?应该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在提升制造部门的生产力上?如果把同样的精力和资金投注于新产品设计上,会不会获得更高的回报?在此基础上,企业进行深化和具体化后,对全体职工进行宣传和鼓动,以战略规划为核心建立公司上下一致的奋斗方向。

三、战略基础:

企业的总的核心能力构成企业的战略基础,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市场竞争之中立足,以致于发展壮大,是因为这个企业必定有特殊的、超过别人的、与种不同的地方,这个不一般的地方就是企业的核心能力,这是一个企业生命力的关键,如可口可乐公司,其核心能力就是其秘密配方和品牌;微软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其卓越的软件开发能力。作为企业董事会和最高领导人,应该认真分析判断本企业的核心能力之所在,然后巩固核心能力,发展核心能力,保护核心能力。否则一旦丧失了核心能力,企业也就如同一具行尸走肉,没有了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四、战略保障:

一个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还必须通过严格的经营管理来实现,包括:计划预算编制与实施、现金控制与管理、成本利润分析、技术开发制度、采购与付款方式、销售与收款政策、筹资与投资决策、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形象设计等各个方面,这是企业成功的战略保障,也是企业战略核心能力得以发挥的基础。

五、战略决策:

现代经济生活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一个人的经验和能力所能控制的范围,必须建立良好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报告体制,以保证决策的灵敏性、准确性。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应该共同讨论,各展所长,形成科学决策。经过几百年的市场经济的实践,董事会决策和委员会咨询是企业决策的有力工具。真正重要的决策,都是战略性决策,必须设法了解情势或改变情势,找出可用的资源或应该采用的资源。这些属于管理决策。任何管理者都必须制定这类战略性决策,管理者的层级越高,则需要制定的战略性决策就越多。董事会中应该包括有股东代表、经理层代表外,更关键的是必须有足够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不代表个别股东或高级管理人员的利益,而是代表整个企业的长远利益,为企业董事会决策提供专业意见,以弥补内部董事的种种缺陷。全体董事会成员对其决策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包括经济责任甚至刑事责任。美国法律规定:一个公司必须有独立董事和由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这是美国公司决策成功的关键之

一。同样,建立各种专业性咨询委员会,容纳各方面利益的代表,进行蹉商,为有关方面提供决策依据,也是通向科学决策的有力工具之一。在我国虽然曾经广泛建立过深有影响的党委会集体决策模式,但是由于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要目标,而党却是以政治为主要目标是有严重冲突的,本质上党委会并不是企业产权所有者利益的代表者,不符合法律和国际惯例,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无法适应经济运行规律,而导致这种决策模式失败,现在虽然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等机构。但是,由于长时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长期封建社会意识的残留,现在很多企业反过来形成了厂长、经理一言堂,主观臆断,独断专行的怪胎,在少数民营企业犹其突出,往往造成了一言兴“国”,一言亡“国”,最高管理者一个盲目决策,最后有可能不仅葬送了企业,也葬送了最高管理者本人。巨人集团史玉柱因随意决策兴建“第一高楼”差点破产,可见在中国建立科学的战略决策体制已经是刻不容缓。

六、战略执行:

任何正确决策必须通过准确有效的执行,才能予以贯彻。战略执行主要是通过经理层、各职能机构、各分公司、各经办人员的活动来完成。应该通过公开招聘审查,选定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员承担职责,配备各种人才组成具有整体协作能力的团队,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科学设置各职能机构,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来保证机构的运行。在一个企业里,无论班子,还是队伍,“人”是最能动的组织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每个企业都应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仅千方百计地招揽和培养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且努力塑造良好的组织氛围,使每位员工能用其所长,将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企业的智慧,打造“学习型组织”。依靠全体职工。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真正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充分依靠和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去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以保证决策更好地执行。

由于战略管理把规划出的战略付诸实施,而战略的实施又同日常的经营计划控制结合了在一起,这就把近期目标(或作业性目标)与长远目标(战略性目标)结合了起来,把总体战略目标同局部的战术目标统一了起来,从而可以调动各级企业管理人员参与战略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并提高协同效果。

七、战略控制:战略控制是将战略执行过程中实际达到目标所取得的成果与预期的战略目标进行比较,评价达标程度,分析其原因;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纠正偏差,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实践表明,推行目标管理是实施战略执行和战略控制的有效方法。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进行战略调整。建立跟踪监视市场变化的预警系统,对企业发展领域和方向,专业化和多元化选择,产品结

构,资本结构和资金筹措方式,规模和效益的优先次序等进行不断的调研和战略重组,使企业的发展始终能够适应市场要求,达到驾驭市场的目的。

名优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的决策者能够为企业制定科学、正确的发展战略;一些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的决策者战略决策失误。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世界上每破产1000家大企业,其中85%都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决策不慎造成的。”可见,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是必要的、十分紧迫的。

参考文献

1.企业战略管理含义及企业战略层次 .完美论文网[引用日期2013-01-14].

2.如何进行企业战略管理 .东奥会计在线[引用日期2012-08-1].

3.企业改善战略管理四大注意事项 .华人企业管理网[引用日期2012-11-15].

DSP结课论文报告格式 篇6

结课论文

楷体小初居中

设计题目:××××××

宋体小二居中

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级:09农电一班

名:霍 春 阳

号:20094072107

宋体小三居中

目录

(空两行)

宋体二号居中

1………………………………………………………………页码 2………………………………………………………………页码(要求:给出一级目录,宋体加粗,四号字,1.5倍行距。)

宋体四号(报告正文部分):

(要求:正文部分一律用小四号字,宋体,1.5倍行距。一级大标题靠左,加粗。二级大标题靠左,不加粗。)题目设计的内容如下: 1.设计目的

2.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根据选定的监测项目来确定课程设计的题目。3.题目设计报告内容 3.1 XXXXXXXXXXXXXXXX 3.2 XXXXXXXXXXXXXXXX 3.3 XXXXXXXXXXXXXXXX

(注:设计原理图必须保证描绘清楚,也可以用手画)

4.总结

企业物流管理结课报告 篇7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我校“国示范”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为了提高物流服务与管理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使我校培养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适应行业岗位需求,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重点建设项目专业组围绕学校“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内容,深刻领会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切实体现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使专业建设与改革和企业岗位设置及其能力标准相对应,围绕2013级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人才需求市场调研,经过以上调研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2 调研对象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重点建设项目专业组成员于2014年3月2日至2014年7月6日期间走访或电访了苏州物流商会、苏州育华培训中心、苏州工业园区恒隆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苏州苏沪杭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涵盖了行业商会、物流培训机构、物流企业、货代公司、加工贸易、加工制造)就苏州物流发展状况、课程体系建设、学生实习、相关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职业能力、企业内部物流(特别是商贸物流)专业职业能力以及职业技能,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基本素质需求情况等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方面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71份,并通过EXCEL进行数据分析。

3 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电话访谈法。

4 调研内容

4.1 行业发展趋势

苏州市位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境内有长江、运河及42.72公里可利用岸线资源,临近长江入海口,是江海联运最理想的节点;高速公路十分发达,形成了“一纵二横、一环两射”的高速公路网络,截止到2011年底,苏州全市公路总里程为12415公里;苏州站是沪宁铁路干线上的货运一等站,年发货运量300多万吨;苏州的航空运输主要凭借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及苏南硕放机场,苏州距虹桥机场仅70公里,距浦东机场为150公里,距苏南硕放国际机场23公里。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苏州2013年的GDP为13015.7亿,2013年全市全社会货运量达1.89亿吨左右,比2012年增长6.8%。全社会货运周转量181.5亿吨公里,增长6.5%。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4.8万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2.9%;社会物流总费用1990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8.7%。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将超过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左右。据专家测算,苏州各类物流从业人员在100万人左右。苏州市物流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从事仓管人员10万人,快递业务的人员近5万人。

4.2 物流人才需求

物流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必然带来对物流专业人才和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的大量增加。随着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发展迅猛,社会需要大量各种层次的物流管理服务业应用型人才,苏州2013年的GDP为13015.7亿,按每年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需要25个物流从业人员,每年物流人才需求约32万人。

苏州市中国制造业的中心城市之一,现有一万多家外资企业;同时苏州又是重要外向型经济城市,因此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看,目前我市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集中在三类企业:一是制造企业占54.1%,如采购、储存保管、半成品或成品库管理、包装、分拣、配装等岗位群;二是商贸企业占24.3%,如报关、货代、报检、单证操作等国际物流岗位;三是物流企业占25%,如理货、配送、拣货、快递等物流岗位。

5 调研分析

5.1 调整专业方向,满足企业需求

物流人才是当前我国紧缺的人才之一,苏州是长三角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据估算苏州物流人才需求约32万人,社会巨大的需求量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机遇,我们要借国家近两年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契机,加快专业建设,扩大招生规模,同时搞好软件及硬件配套措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笔者获悉,目前河北省大部分高职类院校都设立了物流管理专业,但都处于起步阶段,招生规模小,但都在努力探索,细分培养方向,扩大招生规模,培养的人才“不专”也“不精”,虽然就业率还可以,但从事物流工作的只有一半左右,且大部分在小的货代公司或快递公司工作,就业质量不高。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扩大招生规模,满足不断人才需求的需要,还要确立专业方向,培养“又专又精”的人才。

5.2 结合企业人才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从调查的结果看,苏州物流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制造企业(占54.1%)、物流企业(占25%)和商贸企业(占24.3%)。因此,我们要确立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在三年的学校教育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注重学生技能的培训,鼓励学生参加劳动部门举行的职业鉴定大赛,使每个学生都有拿到物流专业的资格证书和上岗证书,使学生工作后马上就能实际操作,避免工作后的再培训。

苏州物流人才需求集中在操作人员或初级管理人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分析:第一,到2013年第一季度,苏州企业数量突破37万家,其中生产制造类企业134267家,贸易经营类企业66005家,对外贸易类企业17072家,信息技术类企业7213家,旅游类企业1829家。而制造企业存在内部物流,具有与生产相关的原材料、能源、配件、工具以及行政办公用品等的采购、储存保管、半成品或成品库管理、包装、分拣、配装等岗位群。第二,苏州又是一个重要外向型经济城市,据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苏州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093.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出口1757.06亿美元,增长0.6%,进口1336.42亿美元,增长2.0%,分别超全省平均增速0.7、0.5和0.9个百分点,三项指标在全省占比分别达56.2%、53.4%和60.2%。巨大的进出口业务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大力发展,产生了对报关、货代、报检、单证操作等国际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第三,2013年苏州市社会物流总额达5万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2.9%。发达的商贸业,带动了国内物流配送产业的发展,使之出现了对快递、仓储、配送、制单等物流岗位人才的需求。

5.3 加快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技术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为了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从事物流工作所必须的知识,具备从事物流工作所应有的能力学生实训、实习基地的构建是一个关键环节。为此,在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实训建设上,使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实训环境保持国内先进性;按照物流企业的需要,改革实践教学内涵,丰富职业培训项目;使实验实训环境既具有教学和培训能力,还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功能上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发展。强化与现有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合作,同时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开发和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完善机制,强化管理,使其持续稳定并良性运行。

6 调查结论

6.1 正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培养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严谨创新等良好职业素养,熟悉物流配送、仓储、运输、国际货代等业务流程,掌握物流业务操作技能,能够运用物流信息管理软件进行一线物流业务操作及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6.2 构建“双证融通”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措施

6.2.1“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

根据企业需求调研结果,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现代物流服务业,主要为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培养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严谨创新等良好职业素养,熟悉物流配送、仓储、运输、国际货代等业务流程,掌握物流业务操作技能,能够运用物流信息管理软件进行一线物流业务操作及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为主线,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适应企业需求,建立和实施“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充分利用学校课堂教学、实训室理实一体教学、企业顶岗实习,创设教、学、做合一的学习环境,把学习与实习贯穿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培养适应相关工作岗位,具有较好实践操作能力及一定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专业方向、专业岗位及相关技能证书关系如图1所示:

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岗位技能要求不同,“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职业感知:学生在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完成职业模块的各项初级训练,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和苏州市通用英语初级证书,并通过参观、讲座、参加企业冠名技能大赛等形式指导学生感知职业,了解岗位人才需求,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阶段———职业准备:学生在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共同指导下,进行职业模块的核心内容训练,完成基于岗位需求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展开仓储与配送作业实训、供应链管理、实训、运输管理实训等实训项目,考取助理物流师、国际商务单证员、助理电子商务师等职业证书。同时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将职业规范、职业态度、职业习惯渗入到教学中,学生通过仿真实训,作好充分的职业准备。

第三阶段———职业体验:顶岗实习阶段,学生把部分专业核心能力模块移师企业实习,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履行其实习岗位职责,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学校通过三方协议、校企共管、学生返校、追踪调查、实习总结等方式确保实习的规范化。

6.2.2 构建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以物流管理专业岗位群定位及该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目标为依据,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模式。如2图所示:

6.2.3 优质特色教材建设

就目前来说,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材相对比较完善,但实训操作教材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理念及技术相对比较滞后,为顺应实践性教学需要,由专业教师及兼职教师共同开发和编制本土实用性的教参、教辅资料,编写《仓储管理与作业实务》、《物流信息技术》等优质特色教材用于学生课堂教学或用于进行省、市技能大赛的培训。

6.2.4 实行“教学模块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

按照“教学模块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思想,围绕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和探索。

(1)在教学内容方面,体现实用性与基础性的统一。现代物流是将传统运输、仓储、包装等行业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经过整合、重组而形成的创新产业,随着技术更新步伐的加快,对物流行业人才知识更新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在课程教学中,以仓储岗位、货运代理和电子商务等岗位为载体,将相关知识点分解到实际项目中,通过对项目的分析和实践,把实践教学分成基本技能训练、项目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等模块,使学生在某一特定的技术方向有特长。密切产学合作,注重该专业新技术、新规范、新方法的引进,及时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更好地利用企业资源,探索有效的能力培养模式和途径。

(2)在教学手段方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交互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岗位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融入到各教学环节中,利用通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速物流知识的传播和更新,提供给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6.3“双师型”教师培养

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重心,形成以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参与的教学理念先进、实践技能较高、双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推荐专业教师担任企业访问工程师、到国内外相关机构进行培训,让其获得前沿信息技术和先进教学方法,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和考证。目前,我校具有4名高级物流师,3名物流师,他们为专业建设、(下转第270页)课程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等主要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6.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6.4.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各类社会人员职业培训为目标,按照“工学结合”的原则,不断更新实训基地建设理念,建设并完善物流综合实训室、物流沙盘模拟实训室、助理物流师实训室、供应链管理实训室、德意通收银员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用友ERP沙盘实训室等功能实用的实训室,新建报关模拟实训室、3D物流实训室,主要设备价值总计350多万元,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并加强实训基地环境文化建设,形成地方物流技能训练与物流职业培训“共享资源”平台。积极探索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

6.4.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校企“双赢”的原则,与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不断完善校企共建共管机制和组织机构,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注重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拥有了苏州工业园区恒隆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苏州伟中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等10多家关系紧密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工作场景,满足顶岗实习需要,同时又为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职业院校目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文中基于所在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初步探明了企业对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认知,提出了“双证融通”物流管理人才模式,并从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改革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企业需求,市场调研,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锡宝,朱剑萍.探寻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5):47-49.

[2]彭后生.我校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现代物业,2010,(3).

[3]郑毅.刘存山.邹炽导.基于过程工作的课程体系开发与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1,(2).

[4]冼碧霞.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教育导刊,2012,(7).

企业物流管理结课报告 篇8

关键词:供电企业;公共关系;外部公众;内部公众;利益协调;企业发展

公共关系强调的是通过人性化管理,组织的社会责任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化解矛盾、协调对立和冲突,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加以全面有效的调整协调,使组织内部、组织与组织、组织与整个外部社会环境形成和谐安定、协调有序的良好关系。

一、关于公共关系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关于公共关系的概念叙述有多种,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以下两种说法:一种是美国公关关系协会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为获取大众之信任与好感,借以迎合公众之兴趣而调整政策与服务方针的一种经常不断的工作;同时,公共关系是将此种已调整的政策与服务方针加以说明,以获得大众了解与欢迎的工作”。另一种是美国R.哈罗博士的结论,“公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职能,它帮助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建立和保持相互沟通、了解,接受与合作的渠道;参与问题和纠纷的处理,将公众的意见传达给管理部门并做出反应;明确与加强为公众利益服务的管理责任”。

综合他们对公共关系的表述,一个共同点就是借助某种渠道来沟通,并实现一种良好的愿望。总之,公共关系就是利用各种传播手段,沟通内外部关系,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经营管理艺术。它一般体现以下特征:

(一)它是一种长期活动,公共关系着手于平时努力,着眼于长远打算。不能拘泥于一时一地的得失。

(二)它的目标是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是企业富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公关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三)它的对象具有相当的广泛性。一般是与其相关的组织和社会公众。企业与公关对象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发展。

(四)它总是以一定的利益为基础,这种利益要协调、兼顾企业利益和公众利益,不能损人利己。

公关关系的主要特征表明,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在把握公共关系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公共关系处理的好坏可影响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发展。如在2005年的中海油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失败案中,对于中海油而言,失败的原因不在于资金、技术或资源整合能力,而在于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及众多利益团体未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公关。目前,大到一个品牌的树立,小到一件商品的销售,都要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形形色色的竞争对手,在他们中间如何脱颖而出。沟通好、营造好与其相关组织的关系、兼顾好各方的利益是成败的关键,也就是说公共关系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品牌、一件商品能否成功。

二、供电企业加强公共关系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供电企业是典型的公用事业型企业。服务对象遍布全国大中城市、党政机关、广大城乡工矿企业、广大乡村农户等,决定了它需承担众多的社会责任,如保障安全可靠供电、提供优质服务、保护生态环境、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促进企业和员工发展等。由于担负着众多的社会责任,使它与众多的社会组织、经济实体甚至社会中人有很强的关联。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对构筑良好的公共关系给予了进一步重视,在许多重要会议和文件上都提到加强公共关系管理,加强公共关系是服务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许多国家著名企业都把加强对外沟通交流,改善公共关系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电力企业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而艰巨,许多工作还需要攻坚克难,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同时,我国已处于矛盾多发的转型期,在网络和信息化高度发达、市场日益开放的背景下,也要求供电企业增加开放和透明度,增进社会公众对电力行业和电网企业的了解、认同。

三、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形成良好的企业内部员工关系,不能只靠经济和物质奖励,还要保证员工对本组织的知情权,如:企业的收入与费用、人事变动、安全管理等状况,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直接或间接受益的内部交易以及违规事件或是其他对企业的声誉、安全、赢利能力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给予员工更多的精神刺激,为员工创造参与决策的条件,使“主人翁”的承诺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四、结束语

公共关系是供电企业优质服务工作的延伸,供电企业属公共事业型企业,提供给客户的主要商品就是电能和服务。但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看,即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服务,那么供电企业不仅仅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还应包括开展充分的调查研究,了解客户的需求,还包括把优质服务加以广泛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优质服务,还包括通过自身的传播工作引导更多的公众,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支持者。供电企业应树立公众意识,它体现在供电企业在与客户交往过程中要做到了解客户、服务客户、尊重客户、影响客户,引导市场需求,进一步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实现公共关系新途径的全新机制,实现企业、客户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郑芳方.A供电企业危机公关管理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李彦,袁安兵,朱茂.地市电力企业媒体公共关系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以国家电网舟山供电公司为例[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2014:2.

上一篇:大学三好学生感谢信下一篇:我最熟悉的一个人作文500字-写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