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教育(精选12篇)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1
1、凡从事电气、焊接、起重等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由各地区主管部门组织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取得作业证后,方可从事作业。
2、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等有关规章制度,必须按规定穿戴劳防用品上班。精心操作,交接班要为接班者创造安全生产良好条件。
3、机修电工、值班电工必须熟悉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厂供电系统和配电室各种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任何电气设备或线路在末验电和认为无电以前,一律视为有电,在进行电气工作时,必须有两人进行,一人工作一人监护。在检修前应切断开关,切断后必须在断路器上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进出配电室MCC必须关门。
4、焊工在生产区域或禁火区内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许可证”由动火执行人随身携带留存,以便检查。动火执行人要认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制度,检查动火器具。动火作业时,投氧气瓶应离明火10米以上,乙炔气瓶与氧气瓶应离7米以上,并且有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5、起重吊装工程,必须明确分工,统一指挥作业,各种起重机械必须按额定负荷进行装吊,禁止超载使用。利用厂房顶挂吊钩进行吊装时,必须进行检查,确认可靠,否则不得任意挂接,电动葫芦的钢丝绳必须保持光滑,平时应加强检查,如有断丝必须及时调换,不可冒险操作。各种起重机械的操作使用,必须按规程进行。
6、特殊工种要有高度安全责任感,时时刻刻以“三不伤害”为原则从事工作,真正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7、定期对电气设备、风、电焊设备、吊装设备进行安全检修、保养,对操作的工具要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检修、保养安全作业。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2
1、本制度规定了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有关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公司下属各单位。
3、特殊工种操作规程技术要求高,作业危险性大,为规范其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4、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统一到总公司质量技术安全部登记注册。
5、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市劳动局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有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6、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未按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其操作证自行失效,该特种工不得上岗作业。
7、特殊工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体格检查,身体不适应特殊工种工作条件的人员,不得录用。
8、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按国家现行劳动保护条例需要调离作业岗位时,及时办理调岗,对特殊工种职业病患者要安排治疗休养。
9、项目部要对进场的特种工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并对其进行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施工前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特种工的劳动防护用品按时发放,并督促其正确使用。
10、对违章指挥,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有权拒绝执行,且应向有前领导反应。
11、特种工必须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不得伪造,涂改或转借。
根据笔者调查, 一些地方企业, 特别是个别乡镇企业在特殊作业 (尤其是动火、受限空间作业) 中, 不进行安全分析, 安全措施交底不清等问题严重。即使国企和部分规模较大的危化品企业, 在动火、受限空间、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的部分环节也同样存在风险分析不到位、防控措施不完善、安全交底不清楚等现象。究其原因, 都与特殊作业管理者、作业者在危险识别、风险防控、信息传递、行为安全管理方面, 存在风险管控思路及措施不到位有关。
基于以上情况, 笔者对特殊作业事故的成因归纳总结, 提出了把控好“能量安全、控制安全、信息安全、行为安全”这一风险管控思路, 同时, 笔者认为, 2015年6月1日, GB 30871—2014《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简称《规范》) 的正式实施, 对强化特殊作业的规范管理, 具有重要意义。《规范》对能量安全的危险分析、控制安全的措施部署、信息安全的教育交底、行为安全的具体规定等方面都有强制性要求。
事故成因要素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事故的成因, 乃至更广泛事故的成因, 都可以从能量安全 (危险) 、控制安全、信息安全、行为安全4个要素予以分析。
能量安全
能量安全是事故成因的首要要素, 也是其他3个事故成因要素的前提。能量安全主要包括2个维度, 一是能量状态的安全程度, 二是能量大小的安全程度。
能量状态的安全程度可以通过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理解, 即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在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 一般把“危险”定义为与事故发生有关的条件, 这种“条件”, 就是能够引发事故的能量, 就是足够大能量的不正常释放。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GB 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就是根据闪点、爆炸极限等危险性特征由物质能量大小来确定其危险的。
在正常的特殊作业过程中, 能量受到了减除、约束和限制, 按照人的意志进行风险管控, 就不会发生事故。但如果由于某种原因, 能量超越了人们设置的约束而意外释放, 就可能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如果失去控制的、意外释放的能量波及到作业人员, 或者使正常的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 (如窒息) , 作业人员必将受到伤害。
特殊作业过程中的能量主要包括机械能 (动能、势能) 、热能、电能、化学能, 除此之外还可能有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形式的能量。例如, 处于高处的作业人员具有的势能意外释放, 即发生坠落或跌落事故 (高处作业事故) ;当处于高处的物体具有的势能意外释放, 即发生物体打击等事故 (吊装作业事故) ;机械设备的动能意外释放, 即发生地下管道、电缆断裂事故 (动土作业事故) ;当作业人员意外地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时, 可能导致电能意外释放, 发生触电事故或全厂停电事故 (临时用电作业事故) ;当可燃物燃烧或爆炸时大量热能、动能意外释放, 作业人员和环境可能遭受伤害、破坏 (动火作业事故) ;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意外释放, 化学能会使作业人员受到伤害 (受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作业事故) 。
笔者认为, 能量安全实际反映的是特殊作业事故的“危险”程度。例如, 《规范》中规定, “作业前, 作业单位和生产单位应对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就是要求作业单位和生产单位辨识能量、辨识危险程度。从“能量安全”遏制事故的思路来说, 一是消除作业中存在的可能引发事故的能量, 即直接消除危险;二是尽可能降低可能引发事故的能量, 即减小危险;三是在无法消除或降低能量时, 要充分发挥控制安全的提前预防作用, 控制危险。而这些工作的计划、传达、实施, 就需要通过控制安全、信息安全、行为安全来最终实现。
控制安全
控制安全, 主要指对能量状态和大小所能进行的有效控制。一是对可能意外释放的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采取隔离的措施。比如, 通过设备、管道、阀门、法兰、垫片、焊接、盲板的安全可靠性, 避免因能量意外释放导致的事故发生。二是减少能量大小的措施。比如, 尽量减少储罐的大小, 降低危险物料的储量, 实施罐与罐的有效隔离, 清除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物质等, 使之低于引发事故的阈值。三是其他功能安全手段的实施。比如, 通过报警、连锁、承压、切断、隔爆、安全释放等手段降低能量积聚扩散危险。总体来说, 控制安全就是有效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实现物体对能量的控制, 实现人对物体的控制。控制安全强调的是作业之前的全部方案预备和所有手段控制, 不仅包括措施的可行性、计划的全面性, 还要追溯设计的合理性。
大到一个化工园区、危化企业, 小到一个工艺控制逻辑, 都要依据有关规范、规定进行控制安全设计。GB 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AQ 3009—2007《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以及总图、灭火、石油库等设计规范基本上包含了控制安全的内容。同时, 《规范》中规定, “作业前, 作业单位和生产单位应对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即是对于“控制安全”的体现。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 主要是指能量安全及相应的控制安全信息, 被正确存储及有效传递。事故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安全技术交底不彻底导致安全技术措施不落实、事故中信息传递不准确导致事故施救中没有做到有的放矢等。
信息安全包括3个方面:一是信息的有效储存, 即企业是否对能量安全及控制安全进行信息汇总, 形成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库, 例如, AQ 3047—2013《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规范》、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 以及完善的操作规程、规范的作业票等, 同时, 进行技术改造后, 应及时对操作规程进行修订 (变更) 。二是信息的有效传递, 即相应的信息是否传达给具体的作业人员 (包括监管人员等) , 例如, 对员工进行操作规程的培训以确保员工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票证书签发必须现场确认、本人签字, 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等。《规范》中规定“作业前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并明确了具体内容, 可以说是对于“信息安全”的体现。三是信息的有效载入, 指的是作业者“懂、能、会”的安全技能, 即作业者应具备理解、接受信息的能力, 具备相应的安全履责能力。
行为安全
行为安全, 主要指作业人员 (含监管人员) 对信息安全所传递内容的执行程度。行为安全主要包括2方面的内容, 一是主动执行信息安全所传递的内容, 即遵守, 包括遵守工艺纪律、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纪律等;二是被动实现信息安全所传递的内容, 即不违章, 包括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等。《规范》中很多条款, 涉及了现场人员的着装、监护、通知、作业等行为, 皆是“行为安全”的体现。
案例说明
以一起真实的典型事故为例, 某石化企业, 新建的2个废酸储罐, 其中一个罐运行后灌顶与罐壁焊接开裂较大, 进行修复作业前, 需要将2个罐上部连接的管道、平台、走梯等连接部位断开, 在另一正常废酸罐上进行焊割管道作业。焊割前, 要对焊割的竖立管道焊割点下方的法兰进行加堵盲板, 在用吊车抬起竖管加堵盲板时, 因为吊车用力难以准确把握, 竖管与罐盖的焊接处造成一定撕裂, 但现场人员当时未能发现。待盲板加堵完毕动火时, 气焊火花从焊道撕裂的缝隙中落入罐内, 造成罐体内部空间爆炸, 站在罐体顶部的7名员工在爆炸中死亡。
这起事故充分反映出了能量安全、控制安全、信息安全、行为安全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作业前对正常储罐里存在易燃易爆蒸气的能量分析没引起足够重视;二是对吊车作用力导致焊缝撕裂的可能性没有分析到, 控制安全失效;三是针对加堵盲板、切割管线作业没有办理危险作业证, 信息传递中断;四是动火作业中7名员工仍然在储罐顶部的不安全行为, 最终导致多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分析“四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对于化学品生产单位来说, 面对任何一项特殊作业, 乃至任何一项作业, 首先要从能量安全出发辨识危险, 再从控制安全的角度, 制定完善的风险管控措施,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 告知作业者管控内容, 最后让作业者按照规定动作确保行为安全, 实现安全作业。
公式分析
基于把控好“能量安全、控制安全、信息安全、行为安全”这一风险管控思路, 笔者认为, 可以用公式A=H (E) ×R (C, I, B) 表述特殊作业事故的风险状态。
其中A为事故发生的风险状态;H为事故的危险程度, 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前提, 其由E (即为能量安全水平) 决定, 能量的大小及可能不正常释放的程度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R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其由C (控制安全水平) , I (信息安全水平) 以及B (行为安全水平) 共同决定。
根据公式可以看出, E (能量) 如果为零, 那么H (危险) 即为零, A (事故风险) 一定为零;同理, 不论H (危险) 多大, 如果R (可能性) 为零, 那么, A (事故风险) 也一定为零。因此, 想要预防事故的发生, 就要通过努力达成H (危险) 为零或R (风险) 为零来实现。
对于特殊作业安全, 首先要努力实现E (能量) 为零, 即使H (危险) 为零, 实现本质安全。比如:对于动火、受限空间等作业, 要通过提前做好排放、清洗、置换、分析等工作, 消灭危险源头, 实现能量安全。
但显而易见, 对于化学品生产单位来说, 很多特殊作业的H (危险) 难以为零, 那么, 就需要降低R (可能性) , 努力使R (可能性) 为零, 来实现事故不发生。R (可能性) 可以通过C (控制安全) 来降低, 而C (控制安全) 的内容是否能够准确有效地传达给作业者和监督者则取决于I (信息安全) , 其最终的实现程度取决于B (行为安全) 。
另外, 对于各类事故, 也可以本着这一思路对事故成因进行分析, 从而更好地指导企业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事故分析
某化工企业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煤气泄漏爆炸事故, 造成4人死亡、31人受伤 (其中8人重伤) 。事故直接原因:盲板安装错位, 并且未完全紧固, 煤气渗漏, 检修作业现场 (密闭厂房) 煤气富集;作业监护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报警, 但未引起重视;检修过程中机械作业产生的火花引爆煤气, 而且当时因3项检修作业同时进行, 致使伤亡较大。
根据事故及前文所述公式, 分析如下:
1.从H (危险) 角度。检修作业现场为密闭厂房 (有限空间) , 煤气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特性, H (危险) 较大。那么, 检修作业的首要安全措施, 就要从能量安全出发, 尽可能降低, 甚至消除E (能量) , 例如, 在厂房外部加堵盲板进行有效隔离, 使管道内不具有导致能量异常转移的可能。
2.从R (可能性) 角度。检修作业的全过程应做好风险防控安排并切实落实, 以降低R (可能性) 。一是要确保控制安全 (C) 准备充分。如果厂房外难以做到加堵盲板, 则应在厂房内的管道加堵盲板, 完成能量安全的有效控制。在厂房内加堵盲板, 应考虑一旦盲板加堵失效, 所应采取的控制泄漏的安全措施, 并做好及时分析空间可燃气体浓度的准备, 加强管道法兰、盲板等易泄漏环节的监测, 强化固定和移动便携式气体检测数据的采集与报警。二是确保信息安全 (I) 的有效传递。一旦发现异常, 报警要第一时间做到信息传递, 疏散人员, 查看漏点, 及时消漏。三是要确保行为安全 (B) 执行有力。在发生泄漏报警状态下, 所有作业人员要按照预案及时停止相关作业, 及时疏散。
贯彻《规范》保障“四安全”
摘要:铁路因其经济、快速的特点成为人类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然而近年来铁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主要是对影响司机人员作业安全的因素及其对策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减少或是避免铁路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人类的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铁路;司机;安全事故
1、影响机车司机作业安全的因素
造成机车事故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从人为原因、设备、环境三方面进行详述。
1.1人为原因
2004年1月13日某矿区铁路在大东章集配站,由于两名当班司机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大意,在机车行进过程中睡着了,结果导致火车追尾事故,造成九节车厢颠覆,一节车厢脱轨,直接经济损失达38.8万元。这起铁路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人的问题造成的。
①安全意识缺乏。机车司机人员安全意识不牢,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造成不顾安全的盲目蛮干。此外,一些单位仅仅把“安全第一”当作安全口号来喊,出了事故处分几个人,打几针“强心剂”就算了事了,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更不会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了。
②职工人员的业务素质比较低。其实铁路运输工作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并非很高,对一般职工的要求也仅限于具有足够的专业技术。目前,我国铁路现有40岁以上的职工中,平均学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文化素质的低下,直接造成了职工整体业务素质较低。
③机车人员在行车中精神状态不佳,身心疲劳。铁路运输工作要求运输职工在工作时间要至始至终保持稳定的注意和高度的警覺,这给造成司机人员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之,司机人员休息不够,或是生理、心理机能下降。此外,长时间的工作,对机车人员的身心机能产生不良影响。司机人员的身心疲劳,造成其职责意识减退,身体机能不适应,对各种信息反应的潜伏期明显延长和操纵动作的准确性下降。
④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每一起安全事故,都是由一系列的违章造成的。纵观近年来铁路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故,绝大部分是人为因素。有些职工思想素质较低在工作中不按标准办事。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没有自觉地、经常性的学习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和作业制度,严格执行作业标准。造成日常作业中对规章制度的掌握还不够,还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际作业中,还没有完全达到用规章指挥作业的目的,造成了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加之新设备,新技术大量使用,机车乘务人员对自身要求低,日常学习不积极主动,掌握知识水平差,导致上线后存在安全隐患。
⑤家庭因素。机车乘务员工作性质较一般工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先上班不规律。由于线路、运量、天气、人员等因素,绝大多数货运机车司机上班无固定时间,导致平时对家庭贡献少,照顾父母时间少,陪伴妻儿时间少,可能带情绪上班,影响正常工作。
1.2 设备原因
运输设备是铁路运营的基础。社会生产力越是发展,越是现代化,技术设备的作用就越大,其技术状态和质量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输生产的能力、效率和安全。维护保养不当或设备陈旧、“超期服役”以及存在故障而未即时修理等是影响机车设备安全的原因。如 8G型电力机车于1988年至1991年间由苏联分批运抵中国。由于我国的机车大修工厂大多不具备对国外进口机车检修的条件,因此8G型机车的大修均由太原机务段负责,同时,设备自然损耗随着运用公里数增加而日益加剧,且原制造厂已不再提供技术支持和生产所需配件,导致进口配件短缺并影响机车的维护和使用。
1.3 环境因素对人员和设备的影响
人和设备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因此环境就会对人和设备产生各种影响。所以说,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就是通过人或设备间接起作用的。如,高温容易使人疲劳和烦躁,嘈杂的噪声使人难以听见异常声响和报警信号。环境对设备的影响:各种运输设备长期暴露在环境中,会受到腐蚀而影响使用寿命,甚至直接遭到破坏,如洪水、泥石流、地震等毁坏线路,大风造成车辆溜逸等等。例如,1994年4月6日5时17分,因大风导致兰新线天山站3道停留的车列溜逸,在天山三个泉区间,与紧急停在K752+475处的243次旅客列车发生正面冲突,还好未出现人员伤亡,但机车严重破损,货车脱轨颠覆14辆,中断行车将近十个小时,造成行车重大事故。
2、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行车的安全运行
通过上面的论述,对影响机车乘务员作业安全的因素,有所了解,因此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和铁路管理部门要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1 增强机车乘务员的安全意识
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效益是永远的目的。铁路运输工作要把安全和效率有机的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安全是效益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有了安全才有效益,只讲效率,只顾多载快跑,拼设备,吃老本,甚至吃掉设备的安全系数,迟早会出现安全事故。当然,“安全第一”也并非“唯一”,作为企业,效益才是我们最终所追求的目标,要学会向安全要效益,用常用的眼光来看待安全的重要性,让两者相辅相成,才是运输企业的正确道路。
2.2 端正态度,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端正态度,落实责任制,日常作业讲究的就是一个自觉,自觉遵守两纪,自觉执行作业标准。如果自己不自觉、靠领导盯,有人检查,就多看一眼,没人检查就敷衍应付,那就不是负责的态度。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按规章制度办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减少或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提高机车乘务员的业务素质
指导司机是机务系统最基层的管理干部,是机务系统安全管理的关键,指导司机队伍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机务行车的安全生产,目前,指导司机的业务素质偏低,不利于货车列车的安全运行。因此,指导司机不仅要参加业务培训,更要加强日常学。同时指导司机要做好乘务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带领机车乘务员开展岗位练功,总结推广安全、保养、平稳操纵等典型经验,做到项点明确、讲解准确、指导详细。特别对新职司机、练习人员和薄弱人,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指导计划,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手把手教学,必须达到学懂弄通,真正掌握。
2.4 机车乘务员工作中要精力充沛
司机人员在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精神欠缺,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司机人员在工作中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不该有的安全事故。由于运输工作需要24小时内不停运作,所以司机人员上班前必须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机车乘务员的家属要照顾好日常生活,杜绝带包袱上班。机车人员要坚持安全第一,强调劳逸结合,千万不可因为个人原因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2.5 保证设备质量和减少环境的影响作用
铁路设备质量的好坏关系着铁路的运行状况,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机车的保养养护,认真检查机车,对小问题,小毛病及时处理,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杜绝“带病”上线。机车检修质量是保证机车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机车检修作业要严把作业质量,及时消除质量瑕疵,确保机车出库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车机乘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由于自身问题,如安全意识淡薄、精神状态不佳等,机器设备的原因和环境因素,导致其作业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给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要根据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从人员、设备和环境三方面采取措施,从而确保机车乘务人员的作业安全。
参考文献:
[1]肖贵平、胡安洲:《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分析初探》,《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第S1期
为规范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入职、离职程序,特制定本流程。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我公司下列工种属特殊工种:
a.焊工 b.抛光、打磨工 c.喷漆工 d.涂胶工 e.粘结工 f.脱塑工g.磷化工h.RIM机操作工 i.注塑工 j.吹塑工
1、各公司、部门有特殊工种操作工的人员需求,部门负责人(工段长)必须在申请中写明所需工种,经总经理签字,报子公司安全员,交集团办公室。
2、集团办公室在招聘时,要求应聘人员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入职、离 职体检规定》进行体检,并将招聘特殊工种操作工的信息传递给集团公司安全员。
3、当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招录到位、岗位调动以及离职后,各子公司安全 员应及时刷新《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管理台账》。
4、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离职时,用人部门负责人应及时告知集团办公室,并在《离厂手续会签单》上注明,同时由子公司安全员会签。
5、集团办公室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入职、离职体检规定》要求,必须 进行职业病体检,方可办理离职手续。
集团公司办公室
目的为规范公司范围内特殊作业的安全管理,控制和消除生产作业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公司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特殊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
管理部门与安全职责
3.1
公司综合安全部管理特殊作业审批管理部门。
3.2
综合安全部根据本办法制定、管理和监护公司的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3.3
负责认真贯彻、落实、执行本制度,保障各项作业安全实施。
内容与要求
4.1
特殊作业前,作业负责人必须向综合安全部填报特殊作业审批表。
4.2
如实填报审批表,作业负责人和审批人需签字。
4.3
对作业区域应有明确的警戒标识。
4.4
作业监护人应坚守岗位,不得擅自职守和做其他工作。
4.5
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按规范标准清理作业现场,并撤除警戒标识,及时向综合安全部汇报作业完毕。
管控措施
5.1
动火作业现场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并在作业前对灭火器进行检查,看是否能使用。
5.2
动火作业前检查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若有需通知综合安全部统一隔离。
5.3
作业人员必须持特种作业资格证,在综合安全部进行登记。
5.4
设置警戒,严禁与作业无关人员或车辆进入作业区域。
5.5
动火作业人员在动火点的上风作业。
5.6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保证设备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
5.7
作业前对进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并对设备进行可靠的冲洗,确保干净,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
5.8
高处作业必须熟悉现场环境和施工安全,对患有职业禁忌症和年老体弱、疲劳过度、视力不佳及酒后人员等,不准进行高处作业。
5.9
高处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5.10
食堂从业人员(炊事员)岗位职责
为了进一步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炊事员)管理,坚持“安全、卫生、质量”六字方针,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有效完成学校食堂相关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体师生,特制定本细则。
一、工作职责
1、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2、学生早餐时间不能晚于8点,午餐时间不能晚于11点20分,晚餐时间不能晚于6点。
3、负责食堂烹调制作,刻苦钻研烹饪技术,不断提高伙食质量和服务质量。
(1)按食谱安排,加工制作主副食品,做到精心细作,花色品种多样化。
(2)做好开饭前的准备工作,保证开饭时间,不断改进就餐供应办法,减少师生排队时间。(3)不得克扣师生饭菜份量。
(4)不向学生出售腐败变质或感官形状异常,可能影响学生健康的食物。
4、搞好食堂清洁卫生工作,保证饮食卫生安全。(1)生菜要洗好洗净。
(2)不加工、出售腐败变质的食物。(3)生熟食要分开,分别加工。
(4)炊具和盛放容器要洗刷干净,定期消毒。(5)盛饭时不用手接触成品、食物,操作时不准吸烟。
(6)对主副食品及原辅料要妥善保管,防止鼠害虫咬,腐败变质,对存放熟食品的容器要加盖加罩。(7)餐具要洗净,定期消毒。(8)餐桌和售饭菜台擦抹干净。
(9)每天早、中、晚饭后打扫食堂,每周至少对厨房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
4、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理发,不留胡子,不随地吐痰,工作时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5、节约水、电,爱护食堂炊具,器皿等公用财产,对损坏的公用物品及时上报。凡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损失必须由当事人赔偿。
6、励行节约、杜绝浪费,千方百计降低伙食成本。工作任劳任怨,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不与师生吵架。
7、重视安全工作,不用湿手接触电气开关,防止热气、热油、开水烫伤等意外事故发生。
8、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工作时禁止打闹,严禁带亲友进入厨房。
9、不准从食堂内往外拿食物、炊事用具,违者重罚。
10、虚心听取员工对伙食的意见,研究改善伙食的措施。
11、服从指挥,完成学校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工作纪律
1、按时上下班,有事需请假(按照学校请假制度执行),不旷工,不擅离岗位。
2、严格按照第一条工作职责规定的内容完成本职工作。
3、服从工作安排,与其他员工和谐相处。
4、对学校领导和考核人员指出的问题,要立即纠正。
5、不做有损于单位形象和声誉的事。
三、工作区域
巫山县特殊教育学校一楼食堂
四、考核办法
1、每位炊事员明确工作要求。炊事员应按照学校的工作要求,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2、炊事员的管理工作,由学校工会负责,并予以考核,并将其工作情况及时记录在案。
3、在每学期中出现不按第一条工作职责履职的情况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其整改,若拒不整改的视为违反劳动纪律,累计出现三次拒不整改的视为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学校有权予以辞退。当月连续出现3次以上不按第一条工作职责履职的情况时,虽经整改合格,仍视为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学校有权予以辞退。
4、累计迟到、早退3次的视为旷工一天。累计旷工5天的视为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学校有权予以辞退。
5、工作中有故意伤害学生及其他员工行为的,学校有权予以辞退。
6、工作期间多次出现与本人相关的民事等社会纠纷的,学校有权予以辞退。
7、工作中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学校有权予以辞退;并依法追究其刑事民事责任。
8、其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学校有权予以辞退。
特殊教育学校
施工作业人员不擅自变更交通控制区或扩大作业区需要变更的需要路政部门的许可,影响交通安全的,需要公安交警部门许可。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收集的作业人员安全的承诺书,仅供参考!
作业人员安全承诺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南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为加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预防施工安全事故,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和正常运营,我单位在尾工施工过程中时承诺如下:
1、施工作业车辆符合国家有关机关安全技术标准,牌证齐全,悬挂统一标志,在行驶和作业时按规定开启黄色频闪灯。
2、车辆不随意开启中央活动护栏、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转弯、倒车、逆行。
3、农用三轮车、拖拉机等不进入高速公路进行施工作业。
4、施工作业时施工现场有现场管理责任人(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执勤人员等。
5、养护施工作业人员要经过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养护施工作业操作规程培训。
6、施工人员按规定着安全反光标志服,作业人员不得走出作业区,不将任何施工机具伸出或放到作业区域外,不得横穿高速公路。
7、施工作业人员不擅自变更交通控制区或扩大作业区需要变更的需要路政部门的许可,影响交通安全的,需要公安交警部门许可。
8、施工标志、安全标志齐全、规范、清晰、视认性好、设置地点准确、设置牢固,能够有效地提示和引导驾驶人员通过施工路段,施工作业不夜间施工。
9、施工场地各种材料、机具、设备等物品按规定范围摆放整齐、有序,不随意在施工路段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10、作业完成时,向路政管理部门报告,在不影响正常交通和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清理现场并有序的撤离施工现场,恢复正常使用的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
我单位承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规范施工,确保零事故。如违反上述承诺,造成的一切安全责任事故,本单位愿意承担全部的法律责任。
承诺单位(签章):
负责人:
年 月 日
作业人员安全承诺书
一、甲方下达乙方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1、消灭重伤、死亡事故,杜绝重大设备及火灾事故;
2、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
二、甲、乙双方安全生产责任(权利和义务):
1、甲方负责人(项目经理)是该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甲方有权对未持有效特种作业人员证的分包单位进行处罚,并责令无证人员立即退场;
2、乙方进入甲方施工项目时应主动提交特种作业人员有效的特殊工种操作证,并应对证件进行审核,要求做到人、证相符,严禁冒名顶替,严禁使用假证、未经复审的过期证件应经复审合格后才能使用,否则作无证处理。乙方有权按时接受培训、复训按规定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有权拒绝违章指挥,乙方应对甲方负责,服从甲方的正确领导。
三、安全保证措施:
1、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架工、焊工、塔吊工、塔吊指挥工、三机工、司机等工种的工人。
2、特种作业人员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30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等规定,接受专业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持有效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复审、培训。
4、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还必须接受入场“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5、特种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熟悉作业环境,接受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名确认。
6、作业中应正确使用工、器具,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拆移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警示标志、消防器材等。
7、电工应按规定每天做好电工日常巡视维修记录,塔吊工施工电梯操作工应按规定填写交接班及维修记录。特种工作人员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及险情应立即报告项目部。
四、对违反上述规定以及甲方其他安全管理规定的,按甲方安全生产、防火管理要求及处罚规定给予当事人及所在单位或集体进行经济处罚。
1、特种作业人员未持有效证件上岗或伪造、涂改证件及审批单,弄虚作假冒名顶替者,视情节轻重给予一次性罚款人民币500—1000元,并责令退场;在对直接责任人(行为人)处罚的同时,对责任人(行为人)所在单位集体予以处罚人民币5000—10000元。
2、如因分包单位未加强管理使特种作业人员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及公司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按项目部及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并由此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责任人(行为人)及其所在单位或集体承担,直至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本承诺书一式叁份,甲、乙方各持一份,送公司存档一份。
六、本承诺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工程竣工验收后自动终止。
(甲方)交底方:
工程项目部(签名)
年 月 日
(乙方)接受交底方: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作业人员安全承诺书
本人承诺在单位从事爆破相关工作中,认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不转让、转借、转卖爆破物品,确保做到未经公司同意不把个人爆破作业证书转借于任何单位及个人,如有违反,本人自愿在承担相应损失后,不推拖由公司追究本人过失造成的相关责任(经济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保证人(印):
作业人员安全承诺书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确保作业现场工人的安全操作,项目安全部同(单位)(姓名)签订XX年个人安全作业保证书,保证内容如下:
1、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3、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机械操作必须持证上岗;
4、遵守安全生产责任制,遵守操作规程,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服从安全指导;
5、对安全防护措施不全、单分项工程工长未作安全技术交底及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施工,情况报安全部门处理;
6、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遇险情可撤离现场报告领导处理;
7、团结协作,做到身边无事故;
8、拆除砌块墙体严禁自下而上拆除及整体。
9、努力提高安全意识,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对以上九条遵照执行。
2、经常组织对特殊作业人员的基础理论,消防知识、安全生产的培训和记录。
3、对危险作业人员定岗、定员、建档建册。
4、严格操作规程,严明组织纪律,对违章作业人员进行监督、教育、警告、罚款直至到下岗的行政处罚。
5、做好危险作业人员的防护用品发放工作,工作时必须执证上岗,特种工作业时必须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为了加强特种作业安全管理,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定义
(一)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为特种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是直接从事特种作业者。
(二)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工、电气焊工、尾矿库工、安全员、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等符合本制度基本定义条件的其他人员。
(三)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1、年满十八周岁,工作认真负责,没有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2、具备本工种作业所需的文化程度,经安监部门进行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
3、矿对特殊工种人员要建立档案、登记、培训、考试、考核相关内容,并由矿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特殊工种人员定期进行复审。
4、复审内容:
(1)复试本工种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进行体格检查。
5、对特殊工种的奖惩:
(1)对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复审不合格者要没收特殊工种资格证,不得继续独立作业,直至调离工作岗位,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为规范特种作业的管理,杜绝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伤亡事故,保持公司生产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特种作业全过程的安全环境管理和控制。
3、职责
3.1安全环保办负责程序的建立、维护和更新。
3.2安全环保办负责联系对全厂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发证工作,并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负责联系对全厂特种设备的年检。
3.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所辖特种作业设备和作业人员的管理。
3.4安全环保办负责全厂特种作业设备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监督。
4、程序
4.1特种作业的范围
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
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压力容器操作;
高、低压电工。
4.2安全环保办负责特种作业人员的界定和检查,特种作业人员基本条件。
4.2.1年龄满18岁,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疾病和生理缺陷。
4.2.2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
4.2.3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
4.3特种作业人员的监督与管理
4.3.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3.2安全主任必须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4.3.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司应收缴其特种作业操作证。
未按规定接受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
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违章操作记录达两次以上的;
经区级医院确认健康状况不适宜继续从事所规定的特种作业;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4.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4.4.1特种设备必须经市级质量监督部门检验合格,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当地安全监督部门考核签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4.4.2安全环保办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维修人员经常检查特种设备,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病运行。
本标准规定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编制依据
——GB530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术语
特种作业:是指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者。管理要求或规范
5.1 特种作业范围
——电工作业
——压力容器操作
——金属焊接(气割)作业
——机动车辆(汽车、铲车、电瓶车等)驾驶
——冲压
——特种气体操作
——电梯操作
5.2 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a 年满十八周岁以上
b 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经体检无禁忌症
c 具有本工种作业所需的文化程度的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实际经验。
d 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的。
5.3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a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和本公司的规章制度,遵守作业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作业;
b 对作业工具和设备认真进行维护和保养;
c 工作时,设备发生故障,影响安全作业或发生险情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并立即报有关部门和人员;
d 努力学习所从事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e 拒绝违章指挥,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4 培训
5.4.1 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
实际操作训练,并经市劳动安全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
5.4.2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试标准和基本培训教材,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统一编印或指定使用。
5.4.3 培训方法如下:
a 公司组织到安监局培训。
b 公司安全部门组织培训。
c 各个部门组织培训。
5.4.4 培训的时间和内容如下:
a 公司培训的本种作业连续时间不少于6~12个月。
b 培训内容为本种作业的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5.5 考核与发证
5.5.1 特种作业人员经安全技术培训后,必须进行考核(考试),合格者发给操作证,方准
独立作业。
5.5.2 各单位对自行培训期满人员,应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向劳动
人事教育部门呈报,申请考核发证。劳动人事教育部门经核实,审查无误后,连同理论考试试卷和成绩转设备管理部门,由设备管理部门发给《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对市管工作由市主管部门组织培训考核发证。
5.6 复审
5.6.1 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复审。
5.6.2 复审期限,原则上每二年进行一次(市管工种按市规定执行),连续在本岗位上工作
十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复审时间可延长到每四年一次。
5.6.3 复审内容包括:⑴复试本工种作业的安全,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⑵健康检
查;⑶违章作业记录检查;⑷安全生产新知识和事故案例教育;⑸复审由发证部门或其他指定部门进行;⑹复审不合格者,可在二个月内再进行一次(市管工种按市规定执行),如仍不合格者,则收缴操作证;⑺凡到期未经复审的,不得独立操作。
5.7 工种变换和复工。
5.7.1 特种作业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确实不合适本工种作业或其他原因调离时,应报劳
(一)事特种作业人员的必备条件。
(二)年龄必须满18周岁以上。
(三)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及生理缺陷。
(四)能自觉遵守安全法规、责任心强。
(五)必须具备本工种作业所需的文化程度、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并持有有效的上岗证。
(六)新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审批手续:
(七)新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分厂、车间部门同意提出申请,安全技术部审核后,报人力资源及行政部批准。
(八)从事特种作业人员,作业前必须进行体检,证明本人没有妨碍从事特殊工种的疾病和缺陷。
(九)必须经公司总经理批准确定认可。
(十)新从事特种作业人员,须经特种设备主管部门进行系统培训,经考核合格领取合格证后方能上岗作业。
(十一)特种作业人员复审、培训、考核的规定:
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十二)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上岗人员,必须进行定期复审。
(十三)复审期限按国家规定执行。
(十四)复审内容:
1、本行业作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践操作。
2、进行体格检查。
(十五)复审不合格者,在两个月内再进行一次复审,仍不合格者取消本年度复审资格,收缴操作证。
【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教育】推荐阅读:
“特殊”的作业07-26
特殊作业作文300字06-13
一次特殊的家庭作业作文10-03
作文一份特殊的作业450字09-11
一次特殊的作业小学生作文400字09-18
特殊教育学校安全集中整治工作总结06-10
同安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安全责任书07-15
特殊一年医务人员总结05-28
高空作业人员安全要求06-24
特殊教育教学随笔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