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象的英语作文(共11篇)
他的体型非常巨大,很笨重,皮肤也很灰,眼睛乌黑乌黑的,像珍珠一样,眼神很可爱温顺。耳朵也非常巨大,像蒲扇一样,夏天,它可以用耳朵扇风。它的腿也很巨大,走起路来声音很大,像地震一样,很多游客还以为打雷了呢。它的腿很粗,像一根大柱子一样。尾巴又细又长,像绳子一样,当蚊子咬它的时候,它可以用尾巴甩来甩去,驱赶蚊子。
大象很聪明,想吃东西的时候,它用鼻子把高处的食物给摘下来,奇怪的是,它喝水是用鼻子喝的,大象可真奇妙啊!
根据从事多年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体会,笔者认为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师语言留白可用“留、舍”来概括,即:留有余地和空间,舍得等待。具体如下:
一、该“收口”时“不开口”
现行的英语课堂教学很多是“教师独白”式的教学,学生话语权没有真正从教师的话语中体现出来,它只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附属品。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英语知识积累少,无法丰富、 顺畅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这是正常现象。然而,我们的教师往往在课堂上该“收口”时“不收口”,使学生养成惰于动脑的坏习惯。
例如,在教学There be句型时问学生这样的问题:What’s in our classroom?还没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教师就可能会着急地自问自答:“There is a teacher’s desk.There are some desks and chairs.”学生便无形中模仿老师的示范,因而答案千篇一律。每一个多余的附加的示例都可能会剥夺孩子发挥创造性的机会,扼杀孩子的思维。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用语一定要力求精简,做到该“收口”时“不开口”。要让学生充分获得课堂话语权,同时要留出充足的时间来倾听学生的表达,因为“倾听是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二、“引火”燃烧学生
埃米尔认为,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文本意境的再现和创造,尽可能少讲,尽可能不一语道破,摈弃传统教学中的精雕细琢、面面俱到、全盘托出的做法,有意识地设置暂时性的知识“留白”。有时候老师只需“引火”, 把“燃烧”的热情传给学生,把话语的空间留给学生。这样既避免了课堂的“过度饱和”,排除了学生听觉压抑,而且易于激起学生急于 “填补、充实”留白,并使之完善的欲望,最大限度地向学生提供思维想象、尽情言说的空间。
课例一:7B Unit 5 Reading
T:What do you think of Zhang Hua?
Ss:He’s brave.
T:Anything else?
Ss:(沉思一会,无人回答)
T:A,please.
Sa:He’s brave and helpful.And...
T:Oh,good,you think he’s brave and helpful.I think so,because he helped his neighbour—Mrs Sun out of a fire.What a brave and helpful young man! Thank you.
课例二:7B Unit 5 Reading
T:Fire can help us a lot,but sometimes it’s dangerous,Right?
Ss:Yes.
T:Then what can it help us to do?And What dangerous things can it do?Let’s have a talk in groups.Then give us your ideas.
Ss:(小组讨论约两分钟)
T:Ok,stop.Give us a report about your group members’ideas. Anyone,please?
Ss:(教室一片寂静)
上述课例一中,学生回答He’s brave and helpful.后,有着继续表达思想的愿望和要求,刚表达出了And...此时教师则认为学生已经表达出了自己的预设答案,而“帮助”和代替学生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证明,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课例二中首先肯定的是教师设置的参考性问题有助于学生的话语输出,但是教师可能考虑到教学的时间问题而仅给学生两分钟进行小组交流的话语权。而此时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有的小组连一位同学都未表述完整,还有的小组成员正面面相觑。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汇报(Give a report)就显得过分注重活动的数量和频率,有“为活动而活动”之嫌,学生的话语权也只是一种假性赋予。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如何“引火”,把燃烧的热情传给学生,把话语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徜徉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意境中尽情体验、畅快表达。
三、经营“评价留白”
评价对于学生而言尤其重要,通常教师采用的都是即时性评价,即对于学生的成绩、所作所为给予及时的评价。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的回答符合老师的意图时,有的老师立即给予表扬。这时有的学生会舍弃自己原有的思路而接受新思路,那么,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还能得到培养吗?
课例三:7B Unit 5 Reading
T:What can you learn from Zhanghua(the fire)?
S:We must be helpful and brave when others meet difficulty.
T:Good! But do you have any different ideas?
Ss:(沉思一会,无人回答)
T:You can talk about it in groups.
S:(after a few minutes).When we help others in danger,we also must learn how to protect ourselves.Learn how to survive in a fire.
上述课例三中,当教师分析完7B Unit 5 Reading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你从Zhuanghua身上学到了什么?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回答:勇敢,乐于助人……教师立刻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但同时又问:“有没有不同角度的想法呢?”并且教师留给了学生们几分钟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就有了不同角度的回答———当我们去帮助处在危险中的人时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比如,如何在火灾、地震中逃生。这一环节教师合理地运用了评价留白,从而给了学生一个自由思考、激烈争论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从而获得了更多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说上课时应当适当地巧用评价留白,从而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关键词:《大象》;校园暴力;问题少年;符号
《大象》(Elephant,2003)是导演加斯·范·桑特根据1999年发生在美国哥伦拜恩中学那场震惊世界的校园枪击案改编而成的影片。关于影片的创作初衷,桑特曾经这样说道:“我们并不想真正明确地解释这场可怕的屠杀……我想让观众也来思索这样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关于哥伦拜恩中学惨案为什么会发生,我确实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并没有把所有这些都放在电影里。我在试图达到一种更为诗意的意境,让观众进入到那种意境中去,并指出一个答案或者原因。”[1]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片中并没有过多的导演强加的意志,“他只是简单地采用大段跟拍,力图还原各个当事人当时真实的生活状态,冷静观照他们平凡琐碎的日常点滴,进而以最大可能贴近枪击案的真实情状”[2]。枪击只在故事的最后一个段落出现,大概只占片长的四分之一,这样的安排是一种非常合理的叙事需要,也体现了导演对影片节奏感的准确把握。在《大象》看似混乱的叙述结构和时空线索背后,其实隐藏了深刻的意味,本文将从如下4个方面对文本加以解读。
一、主题的不明确性
由于桑特一直刻意地与影片保持距离,因此《大象》并没有直接体现导演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念,他想让观众自己从影片中寻求答案。事实上,这个高明的导演已经用摄影机帮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只是他内敛的性格使他不喜欢直接说明,观者要做的便是去寻找他隐藏在镜头后面的玄机。导演自始至终都在运用镜头和场面调度暗示我们,引导我们去思考,所以这部片子的主题由于镜头语言的隐晦而变得不明确(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不明显)。这种表达方式也促使大家去思考和关注校园暴力现象,促使大家去探寻青春期孩子的成长问題,围绕着家庭、社会以及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而进行的反思是影片主要的主题。青春期的孩子犯错,家庭、社会和学校都应该负起责任来,而不是互相推诿然后当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试问当那么多年轻的生命逝去,谁能问心无愧地说这不关自己的事呢?导演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像艾瑞克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他同时也控诉了学校教育的失败。影片指出,问题并没有随着一个事件的结束而得到解决,校园暴力事件还将继续,而每个人都应该坐下来反思,想想自己能为解决这个问题做些什么。
二、道德感的隐退
看完这部影片,我们并没有对艾力克斯和艾瑞克进行道德批判。虽然没办法认同这种暴力行为,但我们内心决不想对这两个同样也是受害者的单纯孩子进行批判。在我看来,在观众与孩子身上都有道德感的隐退。孩子的道德感和法律观念是模糊的,当他们从家庭和学校都得不到关于道德的标准,便转而向社会求助。于是,他们看到了缺乏道德评判的网络杀人游戏,看到了不受道德与法律制约的售枪网络,看到了疯狂的纳粹纪录片,而这些正好契合了他们原本不愿受约束的天性。孩子们把这些向所有人敞开大门的媒介当成老师,并向这些媒介学习生存的本领,而他们最终学到的恰恰是打破规则、拆除道德围墙的破坏本领。面对这样一类孩子,观者的道德感被解构了,很自然地隐退到镜头后面。
三、同性恋观点
作为一个同性恋者,导演桑特在片中并没有任何鲜明或偏激的关于同性恋的观点,他只是设置了一个同性恋—异性恋联盟开展讨论的场景。在同学们嬉笑地说着如何辨别大街上的同性恋者的话题时,导演借这些单纯的孩子之口,以调侃的姿态描绘着人们眼里“同性恋”的怪异形象,并且用了一则公羊同性恋的新闻来戏谑人的无知与并非无所不能。除此之外,片中还有艾力克斯与艾瑞克在浴室洗澡时的亲吻,在我看来,这个吻可以视为朋友间的相互温暖与新鲜感的尝试,就像阿卡迪亚亲约翰一样,无需复杂解读。
四、符号分析
影片中有许多的符号,首要的最鲜明的符号就是片名——大象。纵览全片,影片跟“大象”其实并没有紧密联系,只有在艾力克斯的房间里,镜头扫到墙上一张大象的素描画,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跟大象有关的事情。对《大象》这个片名的含义有三种解读。第一种观点认为,“片名参考1989年BBC制作的关于北爱尔兰政治暴力的同名电影《大象》,同样向社会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不容回避的问题——生命要么被忽略,就像大象出现在起居室,人们或者视而不见,假装它们并不在那儿,或者自欺欺人地认定它们不是真正的大象”[3]。这里面也体现了上文中提到的“真实”的问题。人们逐渐把现实当成拟象,怀疑身边的真实可见的东西,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从而导致了校园暴力这种结果。同时,这也讽刺了那些只会互相推卸责任的专家们。正视一个问题比逃避更有价值,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种观点认为“片名取自‘大象进了瓷器店’这个西方谚语,形容校园暴力的巨大破坏力”[4]。这一解释提醒大家必须要重视校园暴力这个现象,不要因为他们是孩子而忽视他们的破坏力。第三种观点认为“片名取自公元前2世纪印度佛经里那个著名的寓言故事——盲人摸象”[5],意指对待同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并认为自己是对的,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受到个人视野的局限,我们仅能看到事实的某一部分,并不能得到事实的真相。关于这个观念,我们从影片的叙事结构上就能体会到,影片运用了大量跟拍的段落镜头,故事也是在狭小的空间中发生发展。从对每个人的跟拍中只能得到片面有限的线索,你不能像在飞机上那样一览全貌,而只能从局部感知全局,人不是全知全能的。就好像在谈论辨别同性恋的问题时,你不能因为别人染了粉色头发或是戴了彩虹项圈就认为那个人是同性恋,那是片面的。但是人往往只能从这么片面的角度去认识事物,所以会犯错,从而得不到真正的事实真相。这部影片也只是一个局部的展现,我们看不到的是隐藏在这座冰山一角下面、牵扯而来的关于社会的大问题。而以上也只是我对“大象”这个符号的片面理解,并不可能是全面的解读。
片中的空镜头也多少带有符号化的色彩。除此之外,艾力克斯和艾瑞克两人杀人的装扮是杀人者形象的符号化,艾力克斯房间贴的狂乱或暴力的素描与抽象画是他外表平静内心狂暴怨怒的符号转移……
五、结语
桑特虽然对学校和家庭感到绝望,但是他对那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充满了怜爱与关注,所以他在努力为孩子们寻找希望。对于青春期也曾处于边缘地带的桑特来说,这部片子也是他对自己过往经历的一次回望。桑特说他想要探讨社会结构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这让我想起阿卡迪亚给约翰的那个吻,那个充满疼惜与关爱的吻,应该是桑特在青少年时期所渴望的友伴的关爱、母亲的关爱。在影片前半部分,那些有着美好早晨的孩子们,一个个都或多或少有着鲜明的缺点或者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他们依然单纯美好,观众会记得米歇尔跑步时对着天空微笑的美好情景,记得内森走向美好爱情时的钢琴曲,记得朝气蓬勃的草地上勃发的生命力,记得艾力克斯和艾瑞克在水龙头下青涩单纯的吻……
“影片在艾力克斯用枪对准内森和卡丽的时候,戛然而止,只留给我们一个风云变幻的天空的画面。”[6]影片留下的其实不只这些,还有我们的思考。
注释:
[1] 小松编译:《格斯·范桑特:影片〈大象〉导演》,《英语沙龙》2003年第12期。
[2] 张体:《“仿真”时代的青春——浅析〈大象〉的真实观》,《世界电影》2004年第5期。
[3][4][5] 沙蕙:《透过〈大象〉看美国校园枪击案》,《天涯》2004年第4期。
[6] 罗岳:《行走的含义:〈大象〉》,《当代电影》2004年第3期。
have you heard a story about an ant and an elephant? there is an ant and an elephant live in a forest, they are not good friend, the ant always wants to bring shame on the elephant.
one day , the ant dug a hole on the way of elephant’s home. hided itself in it, except one of its leg outside the hole, he wants to use it to fall down the elephant, the elephant knows that, it raised its heavy leg , stepped on other plants, let the ant know it was very dangerous, after that they became good friends, and the ant took out its camera to take a photo of the elephant about this vigorous pose.
A number of years ago, I had the rather unique experience of being backstage in MadisonSquare Garden, in New York, during the Ringling Brothers Barnum & Bailey Circus. To saythe least, it was a fascinating experience. I was able to walk around looking at the lion tigergiraffes and all the other circus animals. As I was passing the elephant I suddenly stopped,confused by the fact that these huge creatures were being held by only a small rope tied totheir front leg.
No chain no cages. It was obvious that the elephants could, at any time, breakaway from their bonds but for some reason, they did not. I saw a trainer near by and askedwhy these beautiful, magnificent animals just stood there and made no attempt to get away.
新年快到了,大象比伯就变得更加忙碌起来,这不,加上现在又流行网购,好多小动物足不出户,动手点点,就能买东西,因此,大象比伯的工作量更加多了起来。
渐渐地,大象比伯累的生病了,躺在床上起不来。
可是它想:“不成不成!如果我不去送货,那小动物们怎么能收到自己网购的年货?又怎么能过一个好年呢?”
于是它挣扎着爬起床,准备穿好衣服去工作。
大象太太心疼的说:“亲爱的,不要去了,你病成这样,还怎么送货啊?”
大象比伯摇摇头,就要出门去。
这时候,门铃响了,大象比伯打开门一瞧,门口站满了小动物,它们都说:“大象先生,我们是来拿快递的,在您生病的这段期间,就让我们来你家拿吧!请您好好休息!”
大象比伯听了,感动的说:“谢谢你们!”
小动物们说:“应该是我们谢谢您啊!谢谢您这么勤勤恳恳的为我们工作!”
小猪想教小象跳舞,可是小象说大象不会跳舞。在小猪的鼓励下,小象试着学跳舞,可是总也学不好。小象很受打击,闷闷不乐。这时,小松鼠们来学跳舞,她们点名的老师让人意外的不是小猪,而是小象。原来,小象特色的“舞蹈”也是有人欣赏的。这下,小象自信、开心起来了。
绘本特点
《Elephants Cannot Dance》是An Elephant and Piggie Book系列中的第4本。这一系列绘本都是讲发生在小象Gerald和小猪Piggie之间的故事,画面简洁,内容轻松幽默。从简单的故事中可以体会到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珍贵的友情。
绘本启示录
狗熊来到了大象家,对大象说题目:“大象,你的裤子做好了,快试试吧!”狗熊递给大象裤子。大象接了过去说了声谢谢,就穿上了裤子。
大象说题目:“太紧了,不过很漂亮。”“不可能,我穿着明明很合适。”狗熊说道,并自己穿了上去,“看,很合适”狗熊对大象说。大象说题目:“你是不是根据自己的尺码做的?”“呃,好像是吧。”狗熊回忆着,大象又找了一块布,说题目:“狗熊,用这块布再给我做条裤子吧,这次,比着我的身子做。”
于是,狗熊拿起剪刀,比着大象的身子做了一条裤子,大象试了试,正好,很合身。大象对狗熊说题目:“谢谢,我真喜欢这条裤子,那条裤子送给你了!”狗熊对大象说题目:“太谢谢了,以后,我们还做朋友。”
夏天,火辣辣的大阳烤着大地,小猴热得满头大汗,它决定去自己种的西瓜地里摘西瓜。看着又大又圆的西瓜,小猴迫不及待地把西瓜敲开来,看到红红的西瓜肉,小猴拿起西瓜就往嘴里送,啊,真甜。
小猴吃了一个又一个,还不过瘾,小猴还想把这些西瓜都搬回家。可是,西瓜太沉了,小猴搬不动,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候,大象甩着扇子似的耳朵路过,大象看到小猴愁眉苦脸的样子,问“小猴,怎么了。”小猴说:“这些西瓜我搬不动。”大象说:“我来帮你吧!”说完,它用长长的鼻子把所有的西瓜搬到了小猴的家里。小猴说:“谢谢你帮我搬西瓜,我请你吃西瓜解解暑。”
我最喜欢的就是可爱的大象了。大象身上一抹灰黑,皮很厚。透亮的眼睛下面长着一个大嘴巴,大象的眼睛两旁都有一片大大的耳朵,仿佛一片荷叶。嘴巴两旁还有一根坚硬无比的象牙呢!嘴巴上面还有一条如同塑料水管似的长鼻子。大象的腿就像四条粗大的柱子一样,脚掌像一块石头似的,谁要是被大象踩中了,一定变成肉饼。大象喜欢生长在热带地方,比如泰国、非洲、云南......大象还可以帮助人们搬柴、运树木......各种粗重活。唉!大象不但可爱,而且能帮助人们干各种粗重活。这些大象真惹人喜欢哪!
大象的身体很笨重,所以走起路来很慢。它的鼻子很长很长,像水管,两只又大又圆的耳朵,像两把圆扇子。大象的象牙又长又弯,洁白如玉,可以做成雕刻品,很珍贵,所以有人想捕杀掉它们,太残忍了,我们要保护大象。它的四肢很粗壮,像四根大柱子,支撑着它的身体。它还有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像一根毛笔,摆来摆去。
大象的皮毛很少,所以必须经常洗澡,不然就会得皮肤病。大象洗澡的过程是这样的:它先把鼻子伸进水中,吸足水,就像水枪一样,再把鼻子弯曲,鼻孔朝着自己的身体,把水喷射出去,就像花洒一样冲洗。看着好玩极了。大象的鼻子很灵活,还可以做很多事,比如吃东西,搬东西......
【关于大象的英语作文】推荐阅读:
关于大象的故事-大象当王03-14
乌龟和大象的作文03-18
写大象的作文900字12-05
聪明的大象300字优秀作文06-08
大象比赛作文07-17
观察大象的日记09-30
动物园观大象作文600字10-03
《大象的耳朵》观后感12-08
哲理故事:大象的路标02-03
观察大象的日记怎么写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