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报表编制例题(共9篇)
某公司2010年12月成立,注册资本50万。假设公司是一般纳税人。属于贸易公司,2011年发生以下业务:
(1)用银行存款购买固定资产20 000元。
(2)购进A商品一批货款250 000元,进项税额42 500元,货物已经验收入库;货款、进项税额均已从银行支付。
(3)从银行提取现金20 000元备用
(4)企业管理部门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800元。
(5)出售给甲公司A商品一批,计1 500 00元,销项税额255 00元,销项税额及货款均暂欠。该产品成本120 000元。
(6)支付半年房屋租金,计6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7)职工李阳出差联系商品供应工作,暂借现金10 000元。
(8)以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30 000元,职工医药费10 000元。
(9)职工李阳出差回来原借10 000元中报销差旅费4 000元;找回现金6 000元。
(10)去银行取现支付给职工工资20 000元。
(11)用银行存款支付电费15 00元
(12)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000元。
(13)从银行收到甲公司前欠应收账款70 000元
(14)企业因业务需要向银行短期借款100 000元
(15)计提短期借款利息1 000元
(16)销售乙公司A商品180 000元,销项税额30600元,销项税额及货款银行均收到。该产品成本130 000元。
(17)计提本期应交城建税 教育费附加1360元。结转未交增值税.(18)结转本期各项收入、费用,求出利润总额。
一、对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的调整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CAS20) 将企业合并划分为两大基本类型, 即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于前者, 合并方法主要采用权益结合法, 即:参与合并的所有企业都不改变其计价基础, 所有资产、负债都按原来的账面价值计价。而后者, 则对主并企业和被并企业的资产、负债的计价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即主并企业不改变其计价基础, 而被并企业则要改变其计价基础, 资产、负债按合并日的公允价值计价。所以,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如果不存在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 则不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而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根据CAS20第十五条的规定:“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 母公司应当设置备查簿, 记录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在账务处理上, 除了存在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外, 还应当根据母公司为该子公司设置的备查簿, 以记录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该子公司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 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那么, 对非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怎样进行调整呢?这其中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 (1) 将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等由购买日的账面价值调整为购买日的公允价值; (2) 对被购买方 (子公司) 购买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 (3) 进行相应的所得税处理。
对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进行上述三个方面的调整后, 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和净利润数就成为抵销母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的基础。
二、对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的调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控制的,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 控股权取得日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要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简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 规定, 允许企业直接在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但所生成的合并财务报表应当符合合并财务报表准则。限于篇幅, 本文不讨论此种处理方法。
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要怎样进行呢?根据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 我们可以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三个明细科目 (成本、损益调整和其他权益变动) 来进行相应的比较, 即可看出要进行哪些调整。具体讲要进行三个方面的调整:
一是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当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 成本法下不用做处理;而权益法下则需要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二是对投资收益的调整。成本法下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进行确认, 而权益法下则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经调整的净利润进行确认。
三是对其他权益变动的调整。成本法下不做处理, 而权益法下需要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
根据以上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比较, 可以得出调整分录为: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 对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贷记“营业外收入 (购买日后年度用未分配利润——年初数) ”科目;根据权益法需确认的投资收益减去成本法下已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差额为正数或负数, 分别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对于其他权益变动, 根据其数值是增加还是减少, 分别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 下面举例说明上述调整步骤。
例:20×7年1月1日, P公司用银行存款3 000万元购得S公司80%的股份 (假定P公司与S公司的企业合并不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P公司备查簿中记录的S公司在20×7年1月1日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详细资料见下表。
20×7年1月1日, S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3 500万元, 其中股本为2 000万元, 资本公积为1 500万元, 盈余公积为0元, 未分配利润为0元。
20×7年, S公司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 提取法定公积金100万元, 向P公司分派现金股利480万元 (假设当年即进行了现金股利分配) , 向其他股东分派现金股利120万元, 未分配利润为300万元。S公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资本公积的金额为100万元。
20×7年12月31日, S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4 000万元, 其中股本为2 000万元, 资本公积为1 600万元, 盈余公积为100万元, 未分配利润为300万元。假定S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与P公司一致。S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
首先, 对S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做调整分录:
然后, 再对P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1) 由于P公司初始投资成本3 000万元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S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2 800万元 (3 500×80%) , 因此初始投资成本不用调整。
(2) P公司投资收益。由于按照成本法已经确认了480万元, 因而按照权益法应该确认的数额为797万元[ (1 000-5+1.25) ×80%]。编制如下调整分录:
(3) 对于其他权益调整。由于S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为80万元 (即资本公积增加额100×80%) , 因而成本法对此不再确认, 所以在权益法下应做如下调整分录:
假定P公司与S公司维持母子关系, 在需要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情况下, 应编制如下调整分录:
经过上述步骤后, 对P公司、S公司即母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调整即已完成。
三、调整对报表产生的影响
由上述实例可以看出,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对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时, 先要确定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然后确定调整的方法:若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则采用权益结合法;若属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则采用购买法。由于调整的方法不同, 因而会给合并财务报表产生一些影响,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在购买法下, 合并方按照公允价值对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和或有负债重新予以计量;而权益结合法下不存在重新计量问题。因此, 在物价上涨和被合并方的资产质量较好的情况下, 采用购买法所体现的净资产价值通常大于权益结合法下的净资产价值。
2. 对利润表的影响。
采用购买法一般会减少合并财务报表的净利润, 其原因是, 根据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规定, 购买法要求在未来期间按增值之后的资产价值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这导致折旧额和摊销额会相应增加, 从而减少利润。而权益结合法下不存在上述问题。
3. 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权益结合法下, 利润较高, 所有者权益较低, 因此, 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通常会较高。但如果出现负商誉或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 则结果正好相反。另外, 由于资产评估价值通常高于原账面价值, 因此购买法下的偿债能力指标通常要优于权益结合法。
摘要: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中, 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对母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 它是后面合并抵销的基础。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等的规定, 运用实例详细解说了调整过程, 并分析了对由此给合并财务报表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个别财务报表,报表调整,成本法,权益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原行政事业体制下,出版企业向外提供的说明企业整体会计信息的为汇总财务报表,也就是将各单位财务报表加总得出的数据作为判断集团整体实力的依据。很显然,在内部交易众多的出版集团,汇总财务报表不能公允客观地反映其财务状况。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为了综合反映集团整体的经营状况及经营成果,要求企业集团必须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一,何谓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又称合并会计报表。它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个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它是通过抵销内部交易或事项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后编制而成的。所谓合并是将子公司报表纳入母公司报表。母公司所控制的所有子公司都必须纳入合并范围。母公司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其他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此从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这里所说的控制充分体现会计核算上“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是指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的实际控制权。合并财务报表不仅能够对外提供反映由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经营情况,而且,合并财务报表还有利于避免一些企业集团利用内部控股关系,人为粉饰财务报表的情况。
二、出版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
现行会计信息主要是借助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向使用者传递的。会计信息以企业的经济资源及其相应的要求为中心,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动和未来发展等多角度反映企业的价值。而相关的财务比率有助于了解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和财务地位的强弱。它可以反映一些问题:公司的流动性如何;管理层运用公司资产是否获得了足够的资产收益,公司是如何筹资获得现有资产的;所有者(公司股东)在公司的投资是否获得了足够的收益。
根据近两年统计数据,通过一家出版集团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汇总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计算出几个关键性的财务指标相比较分析(见表1):
1.杠杆比率
此指标可以说明公司的资本结构。从数据上看,集团的汇总财务报表中负债总额占权益的l 23.50%,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中负债总额占权益的86.24%;可以看出汇总财务报表下的负债权益比率都比合并财务报表下的该项指标略高。合并报表后,集团整体的负债水平下降,对于债权人来说,根据合并财务报表得出的数据更让人放心。集团汇总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比率55.26%,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比率46.31%。一般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50%左右,从公司债权人的立场来讲,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这样,公司的偿债能力有保证,从比较表中的数据来看,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比率比汇总财务报表中比率低并在50%以下,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债权人的利益可以得到充分保障。
2.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比率主要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表中显示,合并财务报表的流动比率为237.49%,远远高于汇总财务报表中的流动比率185.11%。流动比率反映的是,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所以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从数据中来看,合并财务报表和汇总财务报表相比,速动比率及现金比率都有提高,尽管在两种报表下,该项指标都能反映出该集团整体偿债能力很强,但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在合并财务报表情况下反映出来的数据中,更能看到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好,同时也说明了集团短期运营几乎没有财务风险。
3.效率比率
效率比率可以判断企业对其投资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表中合并财务报表存货周转率是166.67%,与汇总财务报表存货周转率204.90%相比,合并财务报表比汇总财务报表的存货运营效率降低了,这里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就越快。从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来看,合并财务报表后集团整体的资产利用效率远低于汇总财务报表。再看,合并财务报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是1454.61%与汇总财务报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1378.71%相比,合并财务报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了,如果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应收账款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企业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的能力。
4.赢利能力
赢利能力是各方面关心的核心,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只有长期赢利,企业才能真正做到持续经营。因此,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对反映企业赢利能力的比率非常重视。衡量企业获利能力的3个指标分别为:净利润率、资产收益率和普通股股东权益收益率。数据显示,汇总财务报表的净利润率、资产收益率和普通股股东权益收益率分别是7.07%、3.59%和7.26%;而合并财务报表的净利润率、资产收益率、普通股股东权益收益率分别是9.49%、4.02%和6.50%;合并报表后净利润率、资产收益率有所提高,而普通股股东权益收益率反而降低。结合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公司资产利用效率偏低及权益过高影响的结果。
除以上指标外,再根据集团公司资产总额和营业总收入做进一步分析。因为资产总额和销售额是判断企业规模的重要依据,世界500强的排名主要是据此两项数据产生。根据集团公司的数据来看,在汇总财务报表中,集团资产总额为339.3亿元,营业总收入为160.2亿元;合并财务报表中,集团资产总额为277.7亿元,营业总收入为105.8亿元。对比显现,合并后集团整体实际规模比汇总情况下的规模要小。由此可见,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个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它是通过抵销内部交易或事项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后编制而成的,反映了自身的真实经济规模。
nlc202309021031
三、分析结论
1.合并财务报表是客观评价集团整体实力的基础
汇总财务报表是将报表的各项目简单加总得出,并无抵销内部交易。对于一个关联方交易频繁发生且交易额非常大的集团来说,这种评断标准显然是不客观的。集团管理层必须要了解本集团的整体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此为基础评价集团实力,从而认识到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为将来的战略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条件。
2.信息使用者有了解集团整体经营状况的需要
出版业的改革打破了原有状态,出版资本要走出去,其他资本也会参与进来,出版集团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机会越来越多,投资人或合作方需要以合并财务报表为依据了解集团整体经营情况。另外,股东、债权人及财政、审计、税务部门等都需要了解集团合并信息,维护国家或自身的经济利益。
综上所述,合并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汇总财务报表相比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足可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如集团债权人、投资人、政府部门、集团管理层等对集团整体经营状况的判断。对于集团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客观地了解一个集团的规模、实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赢利能力及竞争力很有必要,是各个使用者是否给集团提供债务信用、是否与集团合作、是否为集团投资、是否能公允地判断一个集团财务及经营状况的关键依据。对于集团管理层来说,客观了解这些情况更为必要。要提高集团整体竞争力,整体规模和效益,集团内部整个各级决策必须优先保证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追求子公司局部利益必须有助于提升集团整体利益而不是毁损集团整体价值。从目前出版集团情况来看,母子公司及各个子公司之间关联交易多,且子公司之间从母公司争取业务,形成一种内部竞争的态势,这种竞争态势可能会导致集团的一块蛋糕在子公司之间进行分配,而不是集团整体去将蛋糕做大,不利于集团整体市场竞争力的发展。在汇总报表的情况下,这种弊端不易发现,如果是依据将关联交易抵销后的合并财务报表来判断,子公司的经营是否提高了集团的外部竞争力便显而易见。根据合并报表所提示的信息,集团管理层所作的财务预测及所制订的财务决策也更会合乎集团整体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为,合并财务报表比汇总财务报表更能客观公允地反映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对于集团内部管理层来说,合并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对集团整体的经营管理及财务管理有更好的借鉴价值,管理层可以站在集团的立场,为提高集团整体规模、效益及整体竞争力作出更合理的经营及财务策略。
(作者单位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步骤/方法
1
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是指会计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可以为使用者所理解。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是为广大阅读者使用,以提供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财务信息资料,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所需的经济信息的,因此,编制的会计报表应清晰易懂。如果提供的会计报表晦涩难懂,不可理解,使用者就不能作出可靠的判断,所提供的会计报表也毫无用处。当然,对会计报表的这一要求,是建立在会计报表使用者具有一定阅读会计报表能力的基础之上的。
2
真实可靠性
会计首先是一个信息系统,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主要是满足不同的使用者对信息资料的要求,便于使用者根据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作出决策。因此,会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必须做到真实可靠。如果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不真实可靠,反而会由于错误的信息,导致报表的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作出相反的结论,导致其决策失误。
3
相关可比性
相关可比是指会计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联并具有可比性。如果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资料能够使使用者了解过去、现在或对未来事项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并为使用者提供有关的可比信息,则可认为会计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相关可比。
4
全面完整性
会计报表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貌。会计报表只有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提供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才能满足各方面对财务信息资料的需要。为了保证会计报表的全面完整,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该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填列,凡是国家要求提供的会计报表,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编报,不得漏编漏报。企业某些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5
编报及时性
信息的特征具有时效性。会计报表只有及时编制和报送,才能有利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使用。否则,即使最真实可靠完整的会计报表,由于编制、报送不及时,对于报表的使用者来说,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1、全面系统地揭示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果和现金流量,有利于经营管理人员者了解本单位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经营方向,制定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为经济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2、有利于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了解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通过对各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了解和掌握各行业、各地区经济的经济发展情况,以便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3、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各方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投资收益、发展前景等,为他们投资、贷款和贸易提供决策依据。
[例]某家庭3月份发生的经济活动及其它相关资料如下:
1.月初手头持有现金4000元
2.月初活期存款存折50000元
3.月初牡丹卡信用卡余额20000元
4.上月底借给亲戚经商100000元,以30天计,每天 10元利息, 本月底还本付息
5.年初购入二手房价值1600000元出租,本月收到月租收入1000元
6.本月15日购得某公司发行A股,市价为25000元,以活期存折帐户支付,本日收盘价为30000元
7.本月初卖出某公司可转换债券,卖出价为30000元,购入时(去年)成本为28000元
8.本月初购入某国债品种10000元,假设年利率3%,单利,以现金支付
9.定期存款50000元,年底到期,已存三个月,假定利率为复利3%
10.拥有黄金,按目前市值为5000元
古董(瓷器),按目前市值为8000元
纪念币5套,面值为100元,现市价为750元
11.月初购买意外险、医疗险2400元,以信用卡支付
12.工资收入15000元
13.有住房一套,九个月前购置,成本为 800000元,30年期还贷,月还3500元,本月银行帐单显示,第九个月付贷款,商业贷款 2810元,本金673元,利息2137元,结余 508150元,公积金481元,本金153元,利息328元,余 97268元
14.去年9月贷款买车150000元,月还款2870元,本金2223元,利息647元,余136808元
15.接通知应付契税15000元,下月初支付
16.支付电信费450元,水电煤等600元,以现金支付
17.有家电50000元, 家具45000元
18.入股朋友公司,投资30000元,本月收到季度利息1000元
19.本月长城信用卡透支消费购衣物2000元,下月还
20.生活费一家2000元, 物业费300元, 保姆费800元
21.预付新家具费1000元
22.民间借款60000元,20个月还清,月还款额4000元,本3000元,利息1000元,本月余额36000元
23.收到女儿托人带外汇2000美元,合人民币16000元
1 简析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合并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 合并报表中的专业用语在措词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逐渐产生并发展壮大了许多并非是企业的实体经济, 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 有关企业会计准则中合并报表范围的规定目前主要都是针对“企业”、“公司”做出的规定, 关于“实体”缺乏详细的解释和规定, 由于措辞的不严谨和不准确, 就导致合并报表容易出现问题。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 如果在制定合并财务报表时只注重强调企业, 而忽略了对非企业实体的合并财务报表关注, 就会使做出的合并财务报表中所提供的信息不准确。因此, 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应当加强对实体经济这一概念的强调和叙述, 使会计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更加准确和完整, 保证财务状况能够精准的反应出来。
1.2 企业财务合并报表中存在一些人为的影响因素
说到有关人为操控财务报表, 主要是一些企业集团在收购一家子公司后, 这些集团会在一定时期内将其再次出售, 赚取其中的差价, 而不是通过对子公司的改造进行长远的盈利。业内所提到的短期控制, 就是指母公司将子公司在短时间内在出售从而获取利益。由于“暂时性控制”, 因此母公司不需要将再次转让子公司的盈利纳入合并财务报表之中, 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对公司的利润进行调节, 粉饰财务报表。因此我们可以从国内外对“控制”定义的比较上, 能够看出我国会计准则缺少对“暂时性控制”的规定。因此需要加强对暂时性控制这一概念的说明和补充, 使控制的定义更加完善, 从而确保准确控制的定义、减少人为操纵的可能性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应当包含有关暂时性控制的内容, 并将其具体化、准确化, 将相关的规定尽量清楚、详细和完善。同时, 对于与暂时性控制的子公司有关联的财务信息, 企业需要在财务合并报表中做出注释和标记, 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 满足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对这些会计信息的掌握和需求。
2 简述关于企业财务报表合并编制的思路
关于财务报表合并编制的思路, 应当注重调整, 也就是母公司结合相关的调整标准, 对与其相关的子公司做出业务上的调整, 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抵销做出的准备工作, 保证这些工作在多年后仍能发挥作用, 即会计人员未来在对财务报表合并编制的时候, 仍然需要将第一次做出的调整作为现在调整时的参考项目。
2.1 对子公司的相关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关于调整子公司的财务报表, 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即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这两种。
当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所做出合并后所获得的子公司, 所采用的政策等应当与母公司相一致, 对财务报表进行合并编制时, 需要将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作为调整的参考基础,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调整;当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产生分歧的情况时, 就要充分的考虑重要性原则, 应当以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为准, 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适当的调整。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所获得的子公司而言, 不仅要将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的差别作为调整的参考以外, 还需要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相关的管理人员还需要结合与母公司在购买时所涉及的关于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等设置相关的备查簿作为调整的参考, 这样有利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这样可以使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清晰的将购买日公允价值基础上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等相关数据在本期资产负债表中应有的金额反映出来。综上所述, 应当重视关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调整, 这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2 根据权益法的有关内容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做出调整
(1) 对长期的股权投资和所有者的权益进行统一。
现在许多母公司对子公司都进行了长期的股权投资, 在核算时主要采取成本法进行计算;子公司所有者的权益直接受到净损益的波动而产生变动。当所有者的权益想要与长期股权投资进行统一时, 就要重视财务报表的合并编辑, 个别财务报表编制对其统一无重要的意义。
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需要参考权益法, 当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时, 就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也是权益法的核心思想。股本、资本公积、未分配的利润等是所有者权益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就未分配利润的变动而言, 当期净利润的变动对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而资本公积的变动主要是因为部分业务发生变动引起的。
母子公司在确定关系时主要依靠的是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对财务报表进行合并编制这项工作, 其主要目的是针对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通常情况下母公司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做出持续计量, 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应当是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
(2) 在财务报表合并编制的工作底稿上对长期股权投资用权益法进行调整。
关于这一点, 我们可以利用反证法的知识进行论证, 母公司对于财务报表的合并编制应当依据实体观念来制定, 这主要是因为子公司和母公司均属于集团的一部分, 这两部分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不应分开处理。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根本不存在投资和被投资问题, 因此这两者之间就不会出现与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问题和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等相关的问题, 这就要求母公司与子公司将各自的财务报表已经确认的部分进行相互的抵销。
如果母子公司之间不能够按照权益法做出相关的调整, 这就会造成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依然是根据成本法进行核算的, 同时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也会受到投资单位的影响, 产生变动。如果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各自确认的部分是不相等的, 就无法有效的进行相互抵销。
(3) 企业应当把握好调整的关键点。
要想保证企业财务报表合并编制的有效进行, 就必须对调整的关键点进行准确的把握,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即对投资收益额多少的把握、掌握关于长期股权投资余额的多少以及长期股权投资调整额的多少等相关的重要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使企业准确的把握调整的关键点, 将财务报表合并编制做好, 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保证。
3 总结
综上所述, 我们对企业财务报表合并编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同时强调了如何把握企业财务报表合并的关键点和思路, 为企业进行合并财务报表做出了简单的总结。企业要想在当今社会中更好地立足与发展, 就必须合理的对资金进行规划, 保证企业的每一分钱都用于发展中, 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迪萍.浅析合并财务报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际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30) :183-184.
[2]刘庆丰.企业财务报表的合并编制[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3, (02) :39-40.
[3]邓晓云.试论新会计准则下合营企业财务报表的合并[J].天津经济, 2006, (05) :71-73.
[4]关京江.合并财务报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9.
[5]王伟大.合并报表的合并理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关键词:财务报表;编制措施
一、概述
不论是哪个企业都会有财务部门,财务部门主要职能是记载企业的财务流通状况,主要有专业的会计人员来记载。财务报表是一个系统的,细致的、复杂性比较高的会计程序。财务报表主要映射了一个企业的营业状况和盈亏比例。投资者和债权人通过财务报表可以得出企业的经营现状,进而得出科学的决策方向。
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段里的总体财务状况;利润表顾名思义,就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盈亏比例,和分配情况;财务状况变动表,简单地说就是每天的现金支出流动表。记载了企业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和去向,这个表综合反映了企业资金流通过程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与结果;如日常用到的现金日记簿,现金明细薄等。附注表是为了能更加清晰的了解以上三个表的辅助表,主要记载最新的会计政策,政策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国家对于财务报表的编制,规定了基本的要求:真实记账、内容完整、精确、时时上报、手续齐全。 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汇总各类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记载,进行计算、对比,从而整体的分析和评价财务状况和企业经营业绩,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财务比率分析法、因素替代分析法等。
二、财务报表编制的局限性
(1) 数据不够真实。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时候,有些单位为了遮人眼目,谋取私利,便在制作报表的过程中弄虚作假、谎报数字,这会导致会计报表信息与企业实际出现偏差,严重影响了对整个单位运行的科学分析。例如一些公司为了争取贷款而虚报瞒报财务报表,使财务报表符合贷款要求,骗取国家贷款;还有一些企业为了逃避税收隐藏收入,多报成本费用等。
(2)报表时间与社会经济环境脱离。财务报表是对某一个企业,某一特定时期内,该单位财务状况和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具体反映。有事时间的特定性,没有计算到汇率的变动,市场经济通膨的变动等因素,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行政单位营业状况的分析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事求是,财务报表只能作为参考依据,不能过分依赖,否则会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3)报送不及时、政策不一致。国家对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要及时上报,实事求是。但是某些企业,借口各种原因,各种理由拖延时间。不及时上报。另外由于我国的会计相关制度,规定企业对于相同用途的财务支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所以容易导致企业记账混乱,资金的去向经常分不清楚,记账政策不一致。
(4)分析方法不规范。如:比较分析法的关键在于比较,要求选择同一行业的数据进行比较,因此在不同的标准下得出的分析结论大相径庭;同样趋势分析法,是企业将本期的数据与前期的数据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从差异中发现问题。但报表中的数据会受到政策变更、市场经济通膨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失去真实的可比性;财务比率分析法通过各种比率的计算,只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状况的某一方面,但是整体方面的情况反映不清楚,而且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也使比较的标准难以合理确定, 以上这些缺陷都会不同程度的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分析造成不良影响,容易偏离实际情况。所以,在下文中,笔者总结了几条合理的解决措施。
三、解决财务报表局限性的有效措施
(1) 采用国际型的会计系统,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研发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编制软件计算机操作,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广泛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编制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能够顺应时代的需要,我们应及时规范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并付诸实践。积极的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编制系统和分析方法。
(2) 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素 质对与新会计准则密切相关的从业人员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进行业务培训,及时更新专业知识,而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也要进行适当的新会计准则普及,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3) 出台会计监督的法律法规,提高准则,建章立规,对于虚报瞒报的行为严厉打击绝不姑息。尤其在上市公司,规范公司的证券市场为,加强市场监管工作,维持合理的证券市价,保证证券和股票市场的秩序。相关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应该根据新会计准则出台相关法规和条例, 及时、严密、公正的审核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利用对比、趋势分析等方法科学合理的判断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4) 统一规范价值计量方法,我国市场关系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在上市公司经常可以看到,股权的间接持有、直接和间接共同持有、多层持有及交叉持股重叠复杂现象。所以,针对这种现象,应该对其各种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实质控股方或实质受益方,确定应该纳入财务报表编制范围内的企业主体。
(5)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对于没上市的企业单位,加强内部的财务管理,建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定期及时的对其财务进行详细的审核。对于上市公司,加强企业内部债权交易的管理。内部产权交易它就是企业内部的资金调拨,在债权赎回时其收益已经抵消。但在我国的债权赎回计算中忽略这一部分收益的抵消,直接将其合并在净利润中,所以容易误导真实的财务信息。对于此种现象,我们要利用国家办法,统一规定,将内部产权交易划分出净利润中。
结语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传统的财务编制标准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市场经济形势对财务报表的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加大改革的力度,严查严审,在财务编制规定上,不断进行部分修订,以使其更为完善, 保证记好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做好有效的、实事的财务账簿。(作者单位:河北中移通信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坤.合并报表范围的比较分析.科技经济市场[J].2007.9(17).72-73.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国经政经济出版社[M].2006
[3]赵 力 . 财 务 报 表 分 析 的 作 用 及 局 限 性 [ J ] . 财 经界,2013,(12):176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做好2011中央企业财务决算管理及报表编制工作的通知
国资发评价〔2011〕173号
各中央企业:
为做好中央企业2011财务决算管理与报表编制工作,真实反映中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促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根据《中央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国资委令第5号)及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我们研究制定了《2011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及编制说明,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和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决算管理,充分发挥决算作用
财务决算报告是企业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对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的阶段性检验。加强财务决算管理既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水平的内在需要,也是出资人履行职责、加强监管、评价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的重要手段。各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决算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财务决算的作用,将财务决算与测试内控有效性、梳理工作流程、堵塞管理漏洞等管理工作相结合,促进企业进一步夯实各项基础管理;要与预算执行考核、综合绩效评价、职工薪酬分配、成本费用控制等监管工作相结合,为相关责任指标清算奠定基础;要与评估经营风险、揭示经营短板、提出对策建议相结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促进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实现“做强做优”。各中央企业要在总结以往财务决算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运行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加强工作组织、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财务决算工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对财务决算反映的问题和各类审计及检查工作指出的问题,要积极协调整改,整改落实进展情况要随财务决算向国资委报告。
二、规范财务会计核算,夯实决算编制基础
各中央企业要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国资委关于财务决算管理的有关要求,夯实财务决算编制基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一是全面开展户数清理,对所属各级子企业(包括各类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事业单位、金融企业、境外企业和基建项目)户数、管理级次、股东结构、经营状况等情况进行清理核实,合理界定合并范围。二是认真做好资产负债清查,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认真做好各项资产清查工作,核实家底,评估管理实效与价值状态。对于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要及时足额计提减值准备;对于存在管理漏洞或隐患的资产,要结合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堵塞管理漏洞;对于处于闲置或经营亏损状态的低效或无效资产,要加快资产处置与资源整合步伐,努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三是全面梳理会计政策,及时修订会计核算办法,对新纳入或新并购企业要做好会计政策的衔接;对各业务板块会计估计差异过大的,应在评估和测算基础上予以适当调整;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要谨慎适度选用,科学确定公允价值估值方法,认真记录公允价值计量依据和过程,详尽披露相关估值假设及参数选取原则。不得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差错变更等调节间经营成果。四是加强对特殊资产和业务的管理,对无形资产、商誉、矿权等特殊资产要完善细化管理制度,对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减值测试等会计核算方法进行统一规范和明确。五是及时做好财务决算重要事项的备案工作,各中央企业应当于2011年11月30日前将财务决算合并范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重大资产损失、以前问题整改、决算审计安排等财务决算事项报国资委备案。
三、紧密结合企业运行特点,突出决算重点工作
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影响,部分企业普遍面临成本上升、融资成本增加、存货及应收账款增加、债务水平上升等问题。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工作要针对经济运行中问题,确定决算重点工作。一是加强应收账款清理与催收工作,强化客户信用评价,及时评估重要客户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层层落实应收账款催收责任,减少资金占用规模,有效防范坏账损失;二是认真做好存货清查盘点,加快存货处置。全面开展存货清查盘点工作,真实反映存货盘盈和盘亏。对于委托存放在企业外部的存货要加强实地盘点,并完善管理措施;对于长期积压、易损变质、价格波动较大的存货,要加快处理。要根据清查盘点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存货管理内控制度,及时堵塞管理漏洞;统筹安排存货规模,进一步提高产销衔接水平。三是加强资金保障工作的评估,梳理各级企业资金收支与结余情况,分析资金来源结构与资金成本,对于资金存在缺口、资金成本过高、债务结构不合理、债务规模过快增长等问题,要积极研究制定应对措施。四是继续做好各类潜亏挂账和历史遗留问题的消化处理。对于各类客观原因长期未处理的各类挂账资产、费用、收入等事项,要加大处理力度;对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提未提、应摊未摊、应补未补的各类欠账,要积极消化处理。
四、加强基层企业管理,全面实施全级次编报
为加强基层企业财务管控,及时掌握基层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国资委决定自2011开始,全面推行财务决算全级次报送工作。所有中央企业应将集团所属各级子企业全部纳入财务决算报送范围,除BVI、壳公司等特殊子企业外,均应分户编报财务决算报表。少数中央企业因投资链条长、股权结构复杂、地域分布广、信息化基础薄弱,全级次编报整套报表存在困难的,经备案同意后,三级以下非重要子企业可报送主要指标简表。各中央企业要以全级次编报财务决算为契机,全面摸清基层企业经营情况和股东结构,梳理财务资产管理流程和权限,加强基层企业财务状况监测分析,定期组织开展基层企业财务检查,加大对资金、投融资、担保、利润分配、对外捐赠等重大事项的管控力度,抓好有关问题的整改落实,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五、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决算编制水平
企业财务决算涉及数据指标多、信息量大、填报范围广,工作任务繁重,需要功能强大的财务信息系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各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信息化工作,按照《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1〕99号)的有关工作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决算报表管理水平和编制工作效率。一是要将财务决算报表合并范围内的各级子企业全部纳入集团财务信息化范围,实现财务信息化全覆盖。二是要根据财务决算报表中涉及的编码、会计科目、报表指标、填报口径、计算公式等,做好系统对接,以满足决算报表填报要求;具备条件的企业应当利用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合并报告系统等相关信息系统,自动生成财务决算报表,提高财务决算信息的可靠性。三是要将财务报告系统纳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决算报表收集审核、分析汇总、传送上报等工作流程网络化和信息化,提高财务决算工作效率。
六、加强境外资产监管,做好境外决算编制工作
随着中央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境外资产规模快速扩大,加强境外资产的监督管理显得日益重要。境外子企业(机构)财务决算是开展境外资产管理的基础,也是中央企业财务决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中央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26号),认真组织做好境外财务决算管理工作。一是全面清理境外子企业户数、管理级次、股权结构、经营及财务状况,理清产权关系,界定管理责任,认真梳理外派人员、员工薪酬、资金管理、银行账户等基本情况,夯实境外决算管理基础。二是将境外子企业全部纳入决算报表填报范围,并按照境内会计准则、会计和集团母公司会计政策进行调整,规范编制决算报表。三是加强境外子企业财务决算的审计管理,原则上所有境外子企业财务决算均应实施中介机构审计,特殊情况由内审机构审计的,须经国资委备案同意。四是规范建立境外子企业财务决算数据库,准确分离纯境外数据库,确保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反映境外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各中央企业要以财务决算管理为契机,利用财务决算成果,加强境外子企业财务监督。
七、认真填报监管信息,规范编制决算报告
为增强财务决算管理的针对性,满足出资人监管工作需要,各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各类监管信息的填报工作。一是要认真分析和核实年初年末国有资本增减变化及其各项主客观因素,全面提供各类客观增减因素证明材料,真实反映国有资本运营结果。二是要加强利润分配及国有资本收益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决策程序分配利润,规范测算和填报应上交国有资本收益。三是要加强与薪酬管理部门的沟通,准确、规范填报薪酬管理指标。四是要认真做好业绩考核清算工作,各项考核指标要严格按照责任书约定口径分析填列。五是要加强与计划规划、投资基建、公益慈善等部门的协作,加强长期投资、基建投资、金融及其衍生品业务、对外捐赠的管理,准确统计相关业务信息。同时,各中央企业要强化会计报表附注、财务决算专项说明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的编写工作,做到填报口径准确、情况说明详细、原因分析客观、信息披露充分,其中专项说明需由审计机构进行鉴证。
八、强化审计管理,提高审计质量
各中央企业要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原则,强化财务决算审计管理,确保财务决算审计质量。一是要规范会计师事务所聘用管理,对资质、数量和审计年限不符合规定的要及时更换,未按规定及时更换的,国资委将视情况纳入财务抽查审计范围。二是要加强对主审所和参审所的统筹协调,做到“统一协调、统一标准、统一底稿”;对集团主审所业务量达不到50%的,要采取措施逐步扩大主审所审计范围;对于多地同时上市的子企业要逐步统一年报审计机构,减少重复审计。三是对特殊子企业、境外子企业等经备案同意采取内部审计方式的,要严格按照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要求实施内部审计,规范出具审计报告。四是要加强对财务决算审计问题的整改,对重大未决事项、与中介机构存在重大分歧的事项要及时向国资委报告。五是要切实采取措施提高管理建议书的质量,充分发挥财务决算审计对经营管理的诊断作用,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结合财务决算审计探索对企业内部控制开展评价。
九、改进决算审核方法,加大问题整改力度
各中央企业要认真组织做好财务决算审核工作,确保财务决算审计质量。在决算审核中要充分听取审计机构对相关子企业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子企业总会计师工作报告,检查财务管理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质询决算审核工作发现的有关问题。对决算审核中发现的决策失误、内控缺陷、经营风险等,要进行认真评估和核查,督促子企业及时整改,发生重大资产损失的企业,要组织开展责任调查和责任追究工作。国资委将积极探索财务决算分类审核方法,在财务信息质量审核基础上,重点开展财务管理审核。对财务决算质量保持优良、财务基础管理工作比较扎实的企业,简化审核程序;对于会计信息质量失真、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实施重点审核;对于问题整改不力、财务内控不健全的将要求企业进行专题说明。
十、强化数据分析利用,深入开展绩效评价
各中央企业要充分利用财务决算数据,结合各业务板块生产经营情况,深化财务决算分析工作。通过开展财务分析、行业对标、风险预警、趋势预测等,对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运行质量、经营风险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数据挖掘,总结经济运行特点,评估经营风险,剖析困难与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各中央企业应当按照《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4号)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有条件的企业要按照“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选取同行业国际先进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建立对标指标体系,积极开展国际对标,并将国际对标分析内容纳入自评报告之中。各中央企业应当于2012年5月20日之前将本企业2011财务绩效自评报告报送国资委(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同时,要积极探索将财务绩效评价纳入子企业领导班子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扩大财务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范围,完善企业内部业绩考评与激励约束机制。
十一、落实上报要求,及时报送财务决算报告
各中央企业应于2012年4月30日前将本集团合并财务决算报告和所属子企业分户报告报送国资委,并抄送派驻本企业监事会。
(一)企业集团应正式行文报送集团合并的财务决算报表(含会计主附表、财务情况表,下同)、会计报表附注、财务决算专项说明、财务情况说明书等材料,以及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和审计情况说明的纸质文件与电子文档。其中纸质的财务决算报表以“万元”为金额单位。
(二)企业集团所属三级以上(含三级)子企业以及所属三级以下重要子企业应报送财务决算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决算专项说明、财务情况说明书、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的电子文档;其他子企业报送财务决算报表电子文档,其中经国资委批准、实施全级次报送全套报表暂时有困难的子企业报送财务决算报表中的企业主要指标简表电子文档。
(三)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在2011年已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中央企业及所属上市公司,应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随财务决算抄报国资委。
(四)中央企业应将报送财政部的厂办集体企业财务决算报表会计主附表,随财务决算抄送国资委。
(五)2011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的数据处理软件另行下发。
国资委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财务决算报告的审核工作,并继续进行财务决算管理和报表编制质量审核的评比,对决算管理成效显著、报表编制质量较高、问题整改到位的企业进行表彰,对于工作组织不力、存在较多问题的企业进行通报批评。
附件(略):
1.2011企业财务决算报表
2.2011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3.会计报表附注内容提要
4.财务决算专项说明内容提要
5.财务情况说明书内容提要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财务会计报表编制例题】推荐阅读:
合并会计报表对财务管理的影响11-02
蒙牛财务报表分析07-04
财务报表分析考试10-13
财务报表舞弊识别系统05-30
财务报表分析任务四10-14
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10-28
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现状06-08
财务报表分析-复习提纲-抄06-08
自考财务报表分析简答06-28
财务报表的基本构成要素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