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化底蕴的作文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文化底蕴的作文(精选9篇)

有文化底蕴的作文 篇1

摘要:新高考考试大纲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特别关注。高考作文作为最能紧扣时代热点、展现考生综合素质的一道试题,必将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考查。作文在紧扣题意的基础上,要具备浓厚的社会文化气息和历史文化底蕴。怎样才能写出文化气息浓厚的作文?考生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首先,立意要有新高度。它的立意应该反映出一定的精神文化内核。在新时期新趋势下,作文的立意应与时俱进。其次,选材要用新热点。陈旧的素材只能引发老套的议论,使整篇作文读起来毫无新意。考生在选材的时候,应呼应考题,同时结合时代热点,这样才能为作文带来新视角和新感受。再次,语言要有新风格。考生要学会将故事娓娓道来,将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将情感抒发得含蓄自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最后,整体要有新气韵。可以紧扣立意,整篇文章贯穿一个文化人物,将一个人物写深、写透,通过引用这个人物的作品素材、文言素材等,营造出与这个人物风格相符的作文风格。总之,考生应紧扣题目文化要点,反映新时代风貌,在模仿中创新,写出自己的个性与风格。这样,就能在考场上实现作文的提分。

关键词:考场作文;文化底蕴;立意新高度;选材新热点;语言新风格;整体新气韵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51

近几年,文化艺术界异常活跃,传统精神文化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到文化综艺节目《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的火爆,“传统文化”一词迅速成为2017年高考的关键词。

新高考考试大纲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特别关注。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表示:“高考命题的一个新课题是要让当代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

基于这些背景,高考作文作为最能紧扣时代热点,展现考生综合素质的一道试题,必将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考查。那什么样的作文能顺应这样的趋势呢?著名专家、中文教授莫怀戚一直倡导的“中学生写作的文化化”,可以给我们不少借鉴。从高考作文的角度看,“写作的文化化”即指作文在紧扣题意的基础上,要具备浓厚的社会文化气息和历史文化底蕴。

实际上,不少考生一直都在有意识地写有文化感的作文,但大多徒有其表,很难打到高分。原因很简单,眼界和素养的限制使考生只学到了文化作文的“表”:以为只要用到了文化素材,例如李白、陶渊明;只要语言比较优美,例如运用了排比、比喻手法;只要引用了文化名句,例如诗词,就等于写出了一篇“文化作文”。其实,真正具有文化底蕴和生命底蕴的作文绝对不是简单模式的堆砌,而是艺术审美和生活观察所得的心灵体验、生命情感的自然流露。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文化气息浓厚的作文?考生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首先,立意要有新高度。对于一篇文化气息浓厚的作文来说,它的立意应该反映出一定的精神文化内核。在新时期新趋势下,作文的立意应当与时俱进。考生应该关注能够反映新时代风貌的文化类事件和现象,这些事件和现象反映出来的是社会的新气象和新问题。相应地,考生就应该有新的思考方式和新的观点。否则立意就会落于陈旧,不能与时代同呼吸、共发展。

2016年高考天津卷材料提出了“阅读方式的多元化”这一种新现象,并要求考生“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写作。考生如果对这点没有新的认识和思考,很难写出有较高立意的作文。考场佳作《阅读的三重境界》对应材料中“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阐释了阅读的三重境界,“充电式阅读”可以说是对材料的最好回应。无论对电子阅读这一新的阅读方式赞同还是反对,考生都应该结合自己的体验有所议论。这其实就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新高度。除了对多元化阅读方式的探讨,文化危机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网络道德建设问题等时代性较强的文化类问题也应当引起考生关注和思考。

其次,选材要用新热点。陈旧的素材只能引发老套的议论,使整篇作文读起来毫无新意。其实很多时候,只要选材的有思路,就能让一篇作文焕发新意。当然,考生要先明白选材的意义。对记叙文来说,选材几乎决定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议论文来说,选材就是论据。因此,考生在选材的时候,应当呼应考题,同时结合时代热点,这样才能为作文带来新视角和新感受。

2016年高考上海卷材料提到?S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让考生谈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细心的考生不难发现,“人们的生活”就是与材料最相符的选材。考场佳作《评价与被评价》开头几段,考生落笔人们的生活如何被公开、被关注、被评价,很好呼应了作文材料。除了选材扣住了热点,考生议论的角度也不同一般:从人们窥探隐私的欲望到评价的心理过程,都有较为深刻的思考。还结合汉娜?阿伦特笔下的“平庸之恶”,比勒庞所称的“乌合之众”等文化理论,让自己的作文散发出浓浓的文化气息。除了评价人们的生活,2017年普利策“特写摄影奖”对生活在暴力阴云中人物的关注、旨在“以昆曲为媒介,让大学生重新发觉传统文化的美”的新版昆曲《白罗衫》涉及的戏曲传承与研究等文化类选材,也值得大家留意。

再次,语言要有新风格。语言风格的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因此这也成为拉开作文分数的重要因素。作文的语言风格虽然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但考生至少要做到不走弯路,明白有风格的语言并不是优美华丽词藻的堆砌,更不等同于生僻字词的滥用。考生熟知的不少高分文化作文,并没有特别运用古文、诗词或者文化素材,很多甚至语言质朴。正如老舍和汪曾祺那样的大家,行文朴素平淡却韵味无穷,字里行间有书香味,能打动人,让读者感到文章有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什么是有风格的语言呢?应该是流畅自然、成熟大气。当然,这离不开文章的内容,内容有格调是语言有风格的基础。学会将故事娓娓道来,将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将情感抒发得含蓄自然,就能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2016年高考北京卷材料中的“老腔”,象征的正是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考生要以此写一篇议论文,自然会谈到文化的源远流长、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考场佳作《“老腔”何以令人震撼》开头两段的语言读来就很有自己的风格。具体好在哪里呢?文字清晰流畅,没有多余的修辞,也没有故意使用生僻的词语,文字呈现出一种成熟大气的风格。那么,受阅卷教师青睐的文化作文的语言风格还有哪些呢?考验考生古文功底的古风作文、以史鉴今的历史作文、富含阅读感悟的文学评论等都包括在内,考生可以勇敢尝试。

最后,整体要有新气韵。好的考场作文从整体来看,有一种特别贯通的气韵,这与立意、选材、语言都分不开。具体来说,普通的作文,除了陈述故事,在结构上要么并列要么递进,结构内部一般有较为明显的分割,每部分的感觉可能都不同,整篇文章读起来气韵不通;而优秀的作文却有一种贯通的气韵,立意、选材与语言风格高度融合,营造出整体的、和谐的文化气息。怎样才能写出气韵贯通的文章呢?可以紧扣立意,整篇文章贯穿一个文化人物,将一个人物写深、写透,通过引用这个人物的作品素材、文言素材等,营造出与这个人物风格相符的作文风格。

2016年高考江苏卷,要求就“个性的彰显”“创新意识的闪现”构思作文。考场佳作《无人处,赏西湖》在气韵贯通方面堪称典范。整篇文章只写了张岱一人,所写人物的作品素材贯穿文中,引用与化用结合巧妙。张岱本身就有极高的审美情趣,擅长写景,而且语言清新。这篇佳作的语言风格有意向张岱靠近,让人感觉人与语言自然融合,气韵悠远。

除了以上所述四点,考生还需谨记:紧扣题目文化要点,反映新时代风貌,在模仿中创新,写出自己的个性与风格。这样,不管哪一类型文化作文,只要梳理好新文化要点的主要思考方向及思路,就能明晰命题者的意图,实现考场作文的提分。

有文化底蕴的作文 篇2

关键词:艺术设计,传统文化,文化底蕴

引言:

现今时代,公众物质条件的富足,使得公众对于美的追求益发强烈。作为艺术作品而言,如若一味地排斥创新,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则将使其艺术魅力丧失殆尽。有鉴于此,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艺术设计人员应当注重提升作品的艺术格调与艺术内涵,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发掘设计素材,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融入于现代艺术设计当中,从而使艺术作品更具民族特质,此乃每一位艺术设计人员所应秉承的设计理念。

一、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任何艺术设计均应彰显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质,唯有如此,方能使艺术作品更具生命力与艺术价值。

1. 传统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创作土壤

从内涵层面来看,艺术设计活动乃是对美的塑造与追求。作为艺术设计本身而言,设计者通过将自身的审美旨趣以作品的形式外化表现出来,这一过程实则是对美的创造。在设计者进行艺术设计过程中,其设计理念的形成通常会受到其价值观、文化观的影响,因而在其所设计的作品中往往能够彰显出设计者受特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设计烙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并非一成不变,但其创作土壤却永远都是传统文化,因而可以这样说,任何设计者在艺术设计过程中都会受到其所长期浸染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2. 艺术设计是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

设计是一个载体,体现着文化的发展。很多优秀的艺术设计的作品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进行传承。

二、艺术设计应具备传统文化底蕴

藉由传统文化同现代艺术的演进历程来看,二者均非封闭的自我循环系统,而均为能够在来自外部的新观念与新思潮影响下实现自我发展的开放式系统。中华传统文化乃是中华各族人民优秀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气神”的独特价值表现,而设计的内涵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设计到了最高境界,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1.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传统文化是一个华夏民族的灵魂,可以说华夏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文化发展史。艺术设计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这不仅仅是作品本身提升水平与层次的关键,更是民族灵魂的体现。

2. 设计的内涵是一种文化

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生产艺术作品的环节,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理念。设计离开文化,作品就是苍白的、空洞的、无根的。中国的本土文化是儒学文化、五千年的封建文化,这些文化随着具体的事物通过视觉表现出来,如国画、书法、易经、中国结、秦砖汉瓦、京戏脸谱、皮影等,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设计急需汲取的养料,只有不断汲取这些养料,体现设计的文化内涵,设计作品才能是有生命力的。所以,艺术设计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使作品更具传统文化底蕴,更具生命力。

三、艺术设计如何具备传统文化底蕴

设计师要想使自己的艺术设计作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就要不断以传统文化沉淀自身,只有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才能达到厚积薄发之效。此外,在艺术设计过程中,要使作品取传统文化之“形”,延传统文化之“意”,传传统文化之“神”,才能真正使艺术设计作品更具传统文化底蕴。

1. 以传统文化沉淀自身,厚积薄发

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发挥到极致的中国设计师靳埭强先生可谓是平面设计界的传奇。靳埭强先生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奖项,并且曾于1999年被授予香港特首铜紫荆勋章。靳埭强先生的作品在传统文化的运用方面可谓是炉火纯青。靳埭强先生自幼受到工艺师祖父的熏陶,爱上了水墨如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后来跟随吕寿琨学习水墨,受到他的思想影响,加之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沉淀,所以其作品在水墨艺术的运用方面堪称经典。看靳先生之海报作品,往往夺目而来的是那气贯长虹的灵韵水墨,或如蛟龙,破纸欲出,或如处子,意守静笃。

靳埭强认为,无论设计师或艺术家,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他要在中国的文化之中寻回自己的根,创作起来便意念无穷。这种“寻根”的意识,其实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以及多年来默默的沉积与内化。

2. 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

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运用传统文化并非仅仅运用传统文化之“形”,这样的设计作品只能是停留于表面,而真正优秀的作品应该取传统文化之“形”,延传统文化之“意”,传传统文化之“神”,只有“形”“意”“神”兼备,才能真正地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

例如靳埭强先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为国际舞蹈节设计的海报(见右图),作品承载了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在靳埭强先生所创作的这幅海报作品之中,主体部分取传统文化之“形”,使用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笔法,看似淡然无奇的线条组合在一起,便如同彩蝶飞舞,竞相追逐;又好似丰容盛鬋的舞者,风姿绰约。海报中所使用的此种写意手法让人过目难忘,延传统文化之“意”,让人无形中想起了庄生晓梦的典故,谙合了道学思想。从舞蹈的起源来看,最初乃是人类对于各种动物姿态的模仿,在海报中传传统文化之“神”,让舞者同彩蝶合二为一,体现了舞者的曼妙与翩然的姿态,堪称巧夺天工。这幅作品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充分体现出道家思想的悠然意境。

四、结语

作为艺术设计人员而言,应当在设计过程中注重领悟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传承与内在精神意蕴,进而能够在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使作品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并非意味着一成不变,而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在这一过程当中,其不仅将自身的优秀文化组成要素加以保留,同时在同域外文化的交互影响过程中,实现一定程度的自我文化要素更新,有鉴于此,设计人员应当秉承艺术创新设计理念,使中华传统文化同现代艺术设计实现完美的契合。

参考文献

[1]姚远.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2]李霞,马长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研究[J].作家,2008(02).

[3]李晓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10).

文化: 让文章更有底蕴 篇3

“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沧浪《诗话》

“聪明的写作方法是先把读者看作有头脑的人,不要把一切都说出来,而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象事物的关系、条件和界限……” ——费尔巴哈

“它自然不是一眼能望穿的浅薄,但也不是故作高深的隐晦,而是一种具有穿透力的凝厚。这种语言风格,说到底是一种思想成熟的事物,决不是单纯的语言训练所能实现的,唯有思想的深刻和凝重,才能达到‘文句有意蕴’的境界。” —— 国家语文高考命题专家张伟明

【考纲概述】

是否“有文采”?《考试大纲》有一评分点是看文句是否有意蕴。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作文能否具有深厚的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对民族文化借鉴、吸收的多少。有意蕴的文句语言不直白,不浅露,言简意赅,蕴含深邃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让读者有咀嚼、回味的余地,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文章重在饱含感情,言此意彼,将意蕴蕴含在言辞的深处或所写的形象里,让读者经过思考,透过字面的意义去了解其中的底蕴;能让读者阅读时被深深吸引,阅读后能掩卷沉思,有咀嚼回味的余地。

范文例举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陈华屹

面对滔滔不绝奔涌直下的逆流,有的鱼选择逆流而上,以单薄之躯与江流抗争,洄到上游方可产卵,不撞南墙不回头;有的鱼却选择绕过汹涌的暗流,择水流平静处到达目的地。前者费尽千辛万苦,却人不胜天,在汹涌波浪中面临灭亡之虞;后者却得以舒适、安宁地繁衍后代,生生不息。

苏轼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然纵观古今先贤成功例,非惟其坚忍不拔,更重要的是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变通。古人云:“变则通,不变则亡。”当眼前的困难无可逾越之时,与其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如绕路前进。也许,回过头来,便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喜。

卡夫卡在其《城堡》里这样说:要穿越沙漠是不自由的,但人有选择如何穿越它的自由。是的,面对高耸而灼热的沙丘,我们何妨绕过它,也许,绕道即能寻觅到沙漠中的绿洲。著名的黑猫白猫论也说:无论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此语是说方法可灵活、方向可转换、思路可转变,目的是捉到老鼠。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时,不妨换个方向前进,也许就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国外留学时,曾立志做个实验物理学家,整日在实验室辛勤工作却不得要领。老师建议:为什么不试试理论物理呢?杨振宁于是绕开眼前的困难,从理论物理入手,终于在理论物理领域成为大师。在撞到南墙之时,懂得回过头来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而不是如移山的愚公般盲目坚持,才是真正的智慧。

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志士,都在绕过困难后,觅得自己的柳暗花明。徐霞客多次科举落榜,他没有继续纠结,而是绕过科举的大山,游遍五湖四海,留下闻名于世的《徐霞客游记》。倘若人人都像范进般不中举不罢休,世上该少了多少超世之才,多了多少酸腐文人?

固然,这世界喜欢奖赏坚守如一的人。但在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时,懂得变通者才能适应新世界,面对世界的恣肆洪流,墨守成规、盲目固执之人终将被洪流掩埋,唯灵活变通者才能如大浪淘沙,于滔滔江水底闪烁出耀眼的光华。

忽然想起了北岛《青灯》里的诗句:无路可走的时候,转过头来,那执青灯的人正立在不远处,他将巨石沉入水底,让河道转弯。

[范文解析]

本文的作文材料是:“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了下来,于是再爬,又掉下来,爬而又掉,掉而又爬,最后终于爬过了那块石头;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走向了它的目的地;第三只小蚂蚁到来,望石而转,也找到了丰厚的食源。”该材料立意角度有很多,可从三只蚂蚁各自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材料的整体上立意,但要写出彩,就需要我们从文章底蕴上下功夫,本文就着重强化了文章底蕴。

一、在形象描述中再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生硬议论,会索然无味,文章从自然现象入手:像那些逆流而上的鱼一样,“与江流抗争”真能人定胜天吗?作者通过对这一事例的理性思辨,表达了自己人生价值的取向,明确了文章的观点,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 。

二、在名著化用中浸透书卷气息。名著既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我们可以通过对名著的化用直接进入语言艺术的制高点,如文章引用《城堡》语,既暗合文章内在旨趣,又浸透着浓郁的书卷气息。

三、画面收尾,含蓄而有意味。文章的结尾,没有机械议论,而是用北岛《青灯》里的诗句收尾,诗歌的主题虽不确定,但这首诗所写的画面又与文章的主旨吻合,诗歌中形象的描述飘逸出诗情画意,让人回味无穷。

四、巧妙引用传统文化,增强文章底蕴。如文中引用苏轼语、古人云、经典诗句等,使文章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类文生成]

文句有意蕴,是指语言不直白,不浅露,言简意赅,蕴含深邃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让读者有咀嚼、回味的余地,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1. 引经据典,彰显文章文化意蕴。

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作品中的精美句子犹如一粒粒光彩照人的明珠,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它们或精致典雅,或豪放雄浑,或深沉凝重,或清新飘逸,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如果我们在写作时,从诗海中采撷些经典名句,就能使文章流光溢彩,让人读后满口溢香,余味无穷。

2.运用文化人物,展现文化意蕴。

“关注生活,关注生命”是文化人物身上的共同特点。人类历史是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构成的,关注生命,就要关注历史。优秀的文化人物为后人提供了典型的生命范本。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的生命歌唱,他们的生活思考,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3.“化用”和“引用”,增加文化意蕴。

所谓“化用”,就是将古典诗词文赋里的句子或典故,巧妙嵌入文章中以表现文章意蕴,这是文化底蕴的最高形式。所谓“引用”,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 (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化用”是一种智慧的再创造,单纯的直接引用多了,总给人以抄袭之嫌,它在证明你博闻强识的同时,也证明着你缺乏灵活性。如果把别人的智慧与自己的智慧撞击,运用化用的手法就能让人感受到你浑厚的积淀与灵动的才智。

[有感写作]

请以“沉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作文记叙文中学作文 篇4

我有个朋友,关系很铁,有一次他来我家做客,由于太晚了,就住了下来。第二天清晨,他把我摇醒,我正在神游中的时候,他突然来了一句:“今天七月七,赶紧给你对象打电话!”我拿起了手机一看,顿时无语,7月7号,这位大神居然不知道七夕是阴历。从这可以看出,我们这一代对中国古老的节日渐渐不重视,有多少人不看日历就知道清明节,端午节是农历几号?相反我要是说愚人节,情人节,可能你的脑海里会迅速反映出是多少号吧!还有很多关于节日的习俗,这些古老的习俗也在渐渐消失。西方节日的习俗我们却铭记在心,作为中国人的我们难道不感到羞愧么?

现今不论是学生也好,还是成人也好,都在火热的学习英语。各种英语教辅层出不穷,相反《论语》,《老子》,《春秋战国》等书却是少的可怜。《论语》,《老子》,《大学》,《中庸》我们这几代人有多少人还能背出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又有多少人还记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又被多少人歪解?有些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中国话从小说到大,考试也好、人际交流也好肯定没问题,于是乎开始玩了命学习英语,跟上潮流。我只能说太可悲了,谁敢说他自己国语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有多少人英语说得是滚瓜烂熟,而中文却是颠三倒四?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流行幼儿英语,各种补习班接踵而至,我很费解,一个连中文都说得不利索的小孩学的哪门子外国话呢?在高中,很多中学生不重视语文,仅仅当作任务来学习,完成书本上的要求就万事大吉,上课也是敷衍了事。相反数学,英语等学科却是忙的热火朝天。

外国固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西方各国以区区几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超越了中国,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但是我认为学习外国是以不失去本民族特色为前提的,诗书礼仪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族魂!外国人的思想开放,敢想敢做以及开放的政治管理都是我们的榜样。老夫子固然不好,但是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去了解先辈们的思想,毕竟那是经过五千年洗刷所提炼出来的。美国总统里根曾经说过:“让每个人的智慧发挥到极致。自由市场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如同中国古代哲人老子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要过多的干涉它’。”孔圣人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西方文化好处很多但也有许多弊病,中国文化亦是如此,但是我们非得连通弊病一起学么?答案很显然。

传媒文化底蕴与文化价值的流向 篇5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播文化日益成为了当今社会当中的主流精神,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逐渐受到传播文化的塑造、改编和修正。传播文化底蕴也前所未有的推动了文化价值的流向以及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这种传播文化地域与文化价值的流向影响呈现出了多级化,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研究传媒文化地域与文化价值的流向对于媒体运作过程中保证主流文化正确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传媒文化在当今社会当中有着相当的重要作用。传播文化不仅是当今信息时代的传播载体,同时也维系了整个社会当中的各项文化活动,对于构建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引导文化价值功能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媒文化的这种特有作用让其成为了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但是传媒文化底蕴也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文化价值的流向,对文化价值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一、“文化”概述

对于文化而言,无论其拥有何种含义都必须与意义和价值相互关联起来。文化的产生过程往往是来自于社会经验的意义的过程,而这些意义必定会创造出一种社会认同。任何一个社会必定需要一种与意义相关联的文化体系,文化是意义和价值的生产过程,但是文化必须以传媒作为中介。传媒通过其文化传播媒介将文化产品遍布到生活当中。文化价值最终的实现也只有通过传媒利用时间和空间散播给大众。但是当下却不能将传媒文化当作一种社会化的文化价值传播工具,其是一种极具自主性的理念,是遵循文化生产逻辑的,同时也是决定文化类型,体现文化价值的方法。

由于传播文化底蕴渗透到了当今社会生活中,社会大众往往接受的是媒体传播的外部世界以及现实世界。大部分社会大众受到了传媒文化的思想逻辑的引导,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世界评价也就沿用了传媒文化的视角,这就造成了当下文化实质上就是传媒文化。传媒文化中的社会大众开始积极利用媒体中的声音、图像和视频理解客观事物,在一定程度文化价值是被传媒文化底蕴构建起来的。大众普遍认可的文化价值都只能从传媒文化中获取。

二、传媒文化对于文化价值的影响

传媒文化对于文化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文化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发展之下衍生出了传媒文化,而传媒文化也不断创造和改变着现代文化价值。传媒文化凭借其传播媒介积极传播着当今文化价值体系,对于文化价值的传承有着积极的影响。传媒文化促进了大众之间的各种文化价值取向交流,将文化价值迅速扩散和传播出去,成为了人与文化之间的中介。

但是传媒文化对于文化价值一样有着不可磨灭的消极影响。传媒文化降低了大众对于文化价值的重视程度,导致了文化价值的畸形状态。由于传媒文化本身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特点,文化价值愈发朝着一种实质性的经济价值靠拢。这势必会影响大众对于文化价值的正确判断,最终导致大众对于文化价值的选择趋于庸化。

三、传媒文化底蕴的地位及其对于文化价值流向的影响

传媒文化当今处于文化生活当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情况。传媒文化底蕴成为了社会中文化价值的风向标,大众的文化意识、文化情感以及文化世界都被烙上了传媒的印记。在传媒文化广泛交流和媒介信息日益提高的今天,文化价值逐渐朝着传媒并拢。在传媒文化底蕴所构建的虚拟环境中,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了各种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传媒文化,被各种传媒文化构建的理念和价值所缠绕。

随着传媒文化的出现,手机以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整合了先进文化沟通的方式。在传播媒介构建的全新文化交流平台上,文化的声音、图片、价值都随着传播媒介被整合,根据个人而重新打造。传媒文化底蕴为传播媒介带来了驱动力,让大众在新兴媒介上随意、随时获取完全个人化的文化价值。与此同时,传媒文化与现代商业化观念、现代消费观念都不谋而

合。在文化工业上输出的文化产品由于商业利润和传媒引建的价值,文化产品只能扩大再生产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文化产品自身的文化价值已从一种精神文化变为了工业文化,加速了社会商品化进程。传媒文化引领了消费文化的构建,大肆宣扬一种享受生活的价值观,将快感和物质享受作为生命价值的实现。传媒文化底蕴使得文化价值指向了大众的心理欲望,促使大众寻找各种满足欲望的方式,与以往文化价值所倡导的人文内涵和人性价值背道而驰。

传媒文化将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彻底打破了,为现实生活中文化传播提供了多种途径,转变了文化价值形成的方式。传媒文化衍生的新兴媒体不单单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文化价值铸造的工具。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价值形态。这些由传媒文化底蕴所引发的文化价值形态构建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乐观者认为,媒介的走向是产生更加自然的形式,存活下来的媒介能达到人类某种自然生态环境,有学者称这种走向叫媒介演化“人性化趋势”。新媒体延伸了当今人们交流的能力以及范围,给人们提供了最好的东西,让人们可以长时间交流、远程交流,却又不会失去最自然的东西。也有学者提出,正是新媒体搭建的信息平台让人们走进了泛文化的传播时代,不同的文化以立体的符号呈现,为所有人都提供了分享不同层次文化的机会。新媒体指向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在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过程中实现自由、和谐发展。从目前的发展走向来看,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新媒体加快了思维的浅表化,信息海量膨胀,这些都是传送和接受的,深度和意义在信息海洋中逐渐消失、融化。

四、结语

中国茶道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篇6

作者: 发表于:2009-12-22 11:35:58 中国黑茶网 共有0 条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产茶大国,又是饮茶大国,中国人已有两千多年的饮茶史,它以中国文化为依托,由品茗升华为茶道。中国茶道酝酿于汉朝,成于唐朝,盛于宋朝,它总体上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思想,根植于华夏文化之中,并以民族传统美德为追求目标。随着饮茶习俗的传播,以在亚洲许多国家扎根,特别在日本形成了独树一帜,非常考究的日本茶道。而今走向世界,又促进了世界茶业及茶文化的蓬勃发展。

在当今的中国,说起茶叶、茶的功效、茶的药用价值和喝茶的好处,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说起茶道来,恐怕是知道的人不多。而一般的喝茶和茶道并不是一回事。

那么,什么是茶道呢?茶道茶道,乃以茶载道。茶作为古老的经济作物,最早出现于神农时代,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茶有解毒作用,从此茶的药用、食用、种植得到广泛的发展。到了唐代,茶圣陆羽写《茶经》时,社会上出现“茶道”名词,从此创立了中国茶道,为华夏文明和世界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继唐之后,宋代饮茶更为普遍。宋明两代商贸繁荣,饮茶成了一大行当,由家庭走向社会,由比屋之饮发展到了茶馆、茶亭、茶摊,由独饮发展了办茶会、茶聚饮。茶事不再是个人的享受,已成为全方位向社会开放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载体,一个小小的茶馆成为了社会生活的缩影和一面镜子。“道”,寓于饮茶之中,所以,茶道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茶的广为种植,二是茶的品饮及方式。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产茶饮茶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形成了独具风采的茶文化,由琢磨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道。茶道是一种文化艺能,是茶事与茶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和教化的手段。它不仅重视饮茶艺能,还重视饮茶时的自然环境、人际关系和茶人心态。具体地说,茶道的构成有5个方面:茶艺,茶人,主题,程序,环境。

茶艺指制茶、烹茶、饮茶的技术,技术达到炉火纯青变成了一门艺术,它包括精茶、洁水、活水、妙器;茶道的角色是茶人,包括烹茶的人和饮茶的人,茶人当有资格标准;茶道要有主题,可严肃,可轻松。然而,友谊是茶道永恒的主题,茶道的过程就是程序,也就是茶道进行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应受到礼法教育,获得道德修养;中国茶道重视品饮的环境、茶室的格局和内部装饰顺乎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

“天人合一”的境地。

中国茶道吸收了古代哲学家的思想精华。儒家的中庸、和谐在中国茶道中表现为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道家强调的天人合一,精神与物质的统一的自然观、哲学观、美学观以及佛教朴素的思想境界都在中国茶道中体现得更加充分,这些无疑形成了中国茶道丰富的精神内涵。

中国茶道与文化艺术、地域民俗的契合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性表现出鲜活的个性风俗。有茶为诗魂之誉,以茶助文思,以茶雅趣,以茶歌舞;有北京的茶馆,天津的茶社,广东的茶楼,杭州的茶室等品饮茶的场所;有广东、福建的功夫茶,白族的三道茶,满族的盖碗茶等形式;有

做一个有底蕴的设计师 篇7

那群虎都会变成羊;

如果是一只虎带领一群羊,

那群羊就会变成虎。

我就是那只虎——杰奥设计总监钟琳华。

羽绒服博物馆

杰奥伴随着中国羽绒服行业的起步,杰奥带领着中国羽绒服从保暖到时尚保暖的转变,杰奥带领着中国羽绒服行业从“0”走到今天。杰奥就是中国羽绒服博物馆,它见证着中国羽绒服的发展。从事设计师行业12年,从事羽绒服行业7年的杰奥设计总监钟琳华说:“杰奥就是一本中国羽绒服史书,翻开它,你会为它讲述的内容着迷。我就是被杰奥所拥有的文化背景深深的吸引。这也是我选择杰奥的初衷。当然杰奥提供给我一个巨大的发展平台,无论是在内销还是外销上,这都是其他品牌所不能比拟的。我也是在第一次参加完杰奥1000人的庞大客户群体的订货会后,对此更加深有体会。”

“中国羽绒服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基本层面,与国外相比还是很薄弱的。若想将中国羽绒服行业带领到国际轨道之上,这并不是一个设计师个人所能做到的,必须以企业作为背景进行推广。我相信通过杰奥一定可以将中国羽绒服行业带领到国际领域的。”钟琳华先生说道。

了解·沟通·磨合

在谈及到如何与企业老板配合,实现其提出的品牌定位和设计风格时,钟琳华先生说:“我个人不太认同这种说法。一个企业家在创业的时候,由他独当一面,品牌定位和设计风格是由其定位的。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他需要请专业的人士为其打理。也就是说老板信任我们,他退出了创业时把控着的产品舞台,给我们空间施展才华,而不是请一个助理级别的所谓的设计总监。”

“了解一个公司的文化、市场、产品,是我选择加入它的首要工作,我会判断我是否适合这家企业。下一步我会告诉企业的老板,以我的角度看公司所处的市场和产品存在哪些缺陷,如何改进才能让公司取得更大的效益,虽然我所说的并不一定正确,但是我相信我更加专业。在我和杰奥老板抵掌而谈时,我说我是一个想做事情的设计师。我希望你能信任我的为人,相信我的能力,同时给我空间,我坚信我可以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现在我们的合作是桴鼓相应的。”

每一个新成员就如一缕新鲜的空气,为企业带入新的思维,不可避免的会和企业固有的一些文化发生碰撞。沟通是将两者合二为一的融合剂。设计研发,可谓是当今企业的核心。设计部就是一个公交枢纽站,它与诸多部门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合作。合作与冲突又是孪生体。“这里的冲突没有纯粹的对与错,只会意味着大量的省时和效应问题,我们和各个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方式是化解冲突的最佳方法。长期的沟通再加上做事态度、管理水平的逐步磨合,我们将是最佳团队!”钟琳华先生讲道。

舵手·导师

“一个设计总监就像一个舵手,整个公司产品的走向应该由他来把握,而不是一个只知道问企业老板如何前进的执行人。如果设计总监不能起到指引的作用,整个设计部就像一盘散沙,很容易失控的。作为设计总监必须有引领我们制定的产品风格的走向的能力。”

同时设计总监还扮演着设计导师的角色。钟琳华先生说:“在每个季度开始之前,我都会给设计师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做准备功课,让他们充分的了解客户和产品。产品规划会也是每个设计师必须参加的,产品规划会可以让每一个设计师清楚明白的知道我们上一季度产品的优缺点。通过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我们才会开始动手做下一季度的产品。这是设计出具有创新而又能补苴罅漏产品的必备功课。”设计导师既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又要让每一个人独立成长。“从助理到设计师,我会把他们所设计的每一个产品图,做一个详实的批注。让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产品的设计亮点及缺失。同时我会认真的倾听设计师的想法,独断只会使产品走向单一。杰奥的设计师不是依葫芦画瓢的画手,是一个有底蕴,有背景的设计师。”

创新——生存之根

创新才是生存之本,一味跟随的时代早就离我们远去。“以品质著称的杰奥要打破消费者的传统观念,将羽绒服从保暖性延伸到时尚性,从面料、色彩、版型、设计的手法等各个方面进行革新,把时装的手法融入到纯粹的保暖功能的羽绒服上来,为中国羽绒服行业带来全新的多元化时尚潮流。”

自我而非自大

“和我熟知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比较自我的个体,但这并非自大。只是我对于许多事物都拥有自己的看法。例如我很少关注同行业的产品。在我的概念中,我做我的产品,没有必要去了解你的产品。这不是我不虚心,也不是我很无知。事实上,是我深知中国羽绒服行业现状,很少能在同行业中看见一些锐利的产品出现,导致我不再关注这个行业。就像人们所熟知的‘知己知彼’一样,这里的‘彼’一定要是对我有意义的。”当然这仅仅只是钟琳华先生的一些个人观点,谈不上对与错。

时尚就是生活态度

作为设计总监的钟琳华先生认为,“时尚就是时间的产物。每个时间段里面时尚的含义在不停地转变,时尚就是我们不断改变的生活态度。中国的时尚行业相比于国外起步太晚,在这一时段,我们做不到像国外一样,如GUCCI,D&G等时尚品牌无明显消费年龄区分。我们这一代经历着时尚的变迁,我相信未来我们与子女共享一个品牌。”

沉淀

有文化底蕴的作文 篇8

《马桥词典》顾名思义,这本书是关于一个地方的词典,是关于一个叫马桥这个地方的词典。这就会让人很好奇,我们一般常用的词典都是一部部关于语言文字诸如此类的工具书,但是从未听说过关于地方的词典,这是怎样的一本书?里面有着什么样的精彩世界?这也是韩少功的高明之处,以人们最熟悉的形式反其常规,带领人们探讨这看似熟悉却不明了的世界,真是吊足人们的胃口。

一、结构模式

“马桥”是个地理上的名词,但是它是作者虚构的一个地方名词,它是韩少功历史感受、现实思考、知青情结和语言探索的一次集中释放。故事一叙事者插队下乡的年代为主体,上溯至明末,延伸到改革开放以后,着重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马桥”乡的各色人等和风俗情景,但这些故事却被词典的叙事形式所分割。作者首先以完整的艺术构思杜撰了一个“马桥”,将其历史、地理、风俗、物产、传说、人物等等,以马桥方言为符号,编成一部名副其实的乡土辞典;然后,才以词典编撰者和当年插队知青的身份,对这些词典进行诠释,引申一个个文学性的故事,有人说它是“词典体小说”。

“《马桥词典》不仅开发了方言,丰富了语言资源,更重要的是将文学语言由从属的工具地位跃升到本体地位。语言不只为语言,而是文化意义的延异”。(《中国新时期乡族小说论》李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马桥词典》收罗了一个115个词条,马桥人生活史上的典故被编入其中,成为词义的注解,这里面不仅有词的本义,还有马桥人对其特有的定义,还追溯到词源,及其延伸,几乎每个词都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从里面的结构来看,这些词构成了一个个短篇故事,彼此之间相互独立;但从整体来看,它却是一部长篇小说。原因在于《马桥词典》经由“词目”系统(马桥语言)的窗口,为读者提供了一幅人物生活的长卷画,据“粗略统计,在115条词目的释文中,所出场的‘有名有姓’、拥有各式各样描写或刻画的人物,大约有三十个。出场最多,描写最为充分、最为丰满也最为生动活脱的,应推本义、复查、兆青、仲琪、铁香、志煌、万玉、盐早、盐午、马文杰、马鸣、罗伯、魁元、三耳朵、牟继生等”。(《韩少功研究资料》吴义勤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这些人物体现了“马桥”,并传达了“马桥”的生存形态。这些人物的出场也有一些规律,有的是间歇性频繁出场,如本义;也有的是集束性连续出场(但不排斥“集束”之外的零星出场)——譬如,“觉觉佬”之后是“哩咯啷”,然后是“龙”,这三个词目的释文,主要描写对象是万玉。又如,“汉奸”“冤头”“红娘子”“渠”,这四个紧挨着的词目则以集中的笔墨刻画了盐早的不幸命运,以及那种被欺凌、扭曲的个性。再如“宝气”“双狮滚绣球”“洪老板”“三毛”“挂栏”,从本义与志煌的关系写起,再描写与牛相关的词目,但自始至终都在描写志煌以及他具有的马桥人的性格„„这些连续的、集束性的刻画,马桥的重要人物都活脱脱的走到了读者面前,而且惟妙惟肖。

由此可发现,《马桥词典》的人物出场,从表面上看充满了随意性,其实是有所安排,虽然该书起首安排了一个“条目首字笔画索引”,但正文却完全抛开了这一“索引”。这至少说明,词目及释文的先后出现,是依据作者的内在意图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把这些人物用语言串起来,使他们成为一种比较严格的、特别的整体,就是本书整体为长篇小说的重大原因。

韩少功借用了“词典”的形式,把马桥的人事物理、轶闻趣谈、风俗民情、村寨环境做了新安排,并以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叙述,展示了马桥人的富有历史感的生存形态。这种新颖的安排方式,兑现了韩少功的小说观念,打破传统小说的“主导性”结构模式,或冲击以往小说的“主线霸权”,还实际生活以本相。有效瓦解了传统长篇小说惯用的整一性故事构造(起伏跌宕,前呼后应,主导性的人物、情节、情绪等等)。

二、文化沉淀

《马桥词典》若只有结构的新颖,是绝不可能吸引众多的读者的,虽然“词典体小说”在国内闻所未闻,但在国外却已有先例,塞尔维亚作家帕维奇就已写过《哈扎尔词典》。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作品的内容,作品精神,文笔的功底就尤其被考验。韩少功从语言的角度谈文化,马桥语言蕴藏了马桥区域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并且与华夏大文化交流更彰显其独特性,我们可以感受到马桥乡里浓浓的乡土气息。

奇特的生活习俗,如“三月三”写的是每年农历三月三日,马桥人吃黑饭,家家户户霍霍磨刀,磨各种各样的刀,正是春耕的好时节,马桥人这种特殊的习俗应当是农耕文化里的遗产。马桥人对人际关系、传统宗族、血缘、婚姻、友情等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及相应的独特习俗。马桥人没有同宗、同族、同胞一类的说法。一律以“同锅兄弟”称呼同胞兄弟,甚至是非同胞兄弟的,只要在同一国吃饭,关系也视同一家人。可见“锅”在马桥中的意义和地位与我们一般常用的“锅”不知要高几百倍。再比如“放锅”,这也是马桥特别的婚俗之一,出嫁新娘在婚礼上要将一口新锅到夫家灶上,煮一锅饭表示她已是夫家人,放锅意味着结婚,背锅则预示着退婚。这种对吃的看重,多少都可以窥见这地方曾经是多么贫乏,以至于能不能吃饱成为了他们日常最重要的事情。但是马桥人也有比别人更隆重的享受,证据之一就是“颜茶”,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城里人只会和低级的茶,而马桥人去要喝十分讲究的“擂茶”:生姜食盐为主料,伴以炒制的豆子芝麻等香料,再加上红枣鸡蛋,用滚开的沸水反复冲对而成,让读者几乎可以闻到那浓郁的透着乡土气息的茶香味。还有马桥与众不同的“发歌”,马桥的发歌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与他们近似于说悄悄话的耳边发歌形式,我们常看到的常听的的山歌等都是要用响亮的强调唱出来的,而马桥的歌却一反常态。这种鬼鬼祟祟的歌风早已形成但却找不到原因,无形中使马桥更透着一种神秘感。马桥人结婚忌处女,喜欢未婚先孕,以此证明女人的生育能力。在他们看来,生育力比贞操更重要。所以洞房禁忌“撞红”,这对正统贞操观是一大冲击,也是楚文化浪漫的余韵。但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头胎子却常遭溺毙,有显示楚人的野蛮。如果没有对词语的深刻理解,就不可能理解马桥蕴涵其中的奇特文化。

语言禁忌。“嘴煞”“魔咒”“飘魂”“散发”“结草箍”都是马桥的禁忌语言,属特殊的传统文化。所谓特殊传统文化,“是指跟语言有直接关系的文化形态,如语言禁忌、文学艺术、语文游戏等。它们经由语言而形成,也随着语言的变化而变化”。(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因而对语言文字便产生了一种迷信的看法,以为语言文字有一种超自然的魔力,对它感到神秘,感到畏惧。„„日常生活中称名道物谨慎小心,唯恐触犯神灵,招来灾患;或者给一些平凡的事物涂上喜庆的色彩,取得心理上的满足。”(邢福义《文化语言学》)这就是语言禁忌的缘由。“嘴煞”就是一种语言禁忌,它是马桥人对语言魔力的反应。复查失言骂罗伯“翻脚板的”,但他没想到这是马桥人最骂不得的话,最恶毒的嘴煞,当地人最忌讳。罗伯第二天不幸遭狗咬而死,从此复查留下了心病,变成了影响他后半生的沉重的精神包袱和心理负担。人的心理是很微妙的,很容易遭到暗示,语言魔力就产生在这种暗示里面,只要你有了思想包袱而又得不到解脱,就很难走出死胡同,这也是科学难以解决的。“魔咒”是运用咒语诅咒痛恨的人使之遭到惩罚,其灵验度让人不敢轻举妄动。“飘魂”指一个人灵魂出窍,是死亡的预兆。若发现某人“飘魂”了,不可直说只能暗示。用“散发”代替“死”,用“结草箍”起誓结盟。这都是语言禁忌的表现。

淳朴的“天人合一”思想。“神仙府”里的“四大金刚”(四个从不老实作田的“烂杆子”)却似乎悟透了老庄高深的哲学思想。他们睡草铺,吃昆虫,把耕田种地看做俗务,不屑于参加荒唐的政治运动。马鸣也自有他的一番生活哲学,他钓鱼“不在鱼,在乎道”。颇有欧阳修的味道,可见老庄的思想,魏晋文人的风骨对他的影响多深厚。但这种不为而为的对抗方式,也有它极端的一面,就是被社会遗忘。“显然,他已经不成其为人了”。“如果他不是人,那么他是什么呢?社会是人的大写。他拒绝了社会,也就被社会取消了人的资格——他终于

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在我的猜想中,他从来就想成仙”。此外,马桥方言中的反语评价也有一番老庄屈原思想的韵味。所谓反语评价是指“马桥人的评价词汇与普通话对这些词语的理解相反”(何言宏 杨霞《坚持与抵抗:韩少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如“醒”,在马桥人的语言里,“醒”就是愚蠢的意思。屈原的“世人皆醉我独醒”在马桥人的眼里看来是不可理解的,罗人(马桥人的前身)不大可能理解楚臣的忠贞,他们不认为为了一个抛弃了自己的国家而献身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于是便有了他们对“醒”字的独特理解和运用。“以‘醒’字代用‘愚’字和‘蠢’字,是罗地人独特历史和思维的一脉化石”。

此外,“梦婆”“走鬼亲”“火焰”“枫鬼”等充满了神秘与诡异的词目代表了马桥的神秘。“话份”“格”代表了马桥人的社会地位与话语权。一百一十五条词目,包罗万象的文化特征,这种语言反映文化,透过寻找词源,语源来翻开历史,是作者为文学寻根的手段,寻找深植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文学之源。

参考文献

何言宏 杨霞《坚持与抵抗:韩少功》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11月

吴义勤主编《韩少功研究资料》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年5月

韩少功 《马桥词典》(修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5月

李莉《中国新时期乡族小说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年5月

有文化底蕴的作文 篇9

论文摘要:河南历史悠久,资源丰厚,河南是一座浩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一本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的中国历史文化教科书。拥有五千年厚重文化历史底蕴的河南,该如何充分利用自己本身的历史文化资源,迈向文化强省,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这是一个值得人思考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教育。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能够体现河南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各种深刻而独特文化风貌的资源。河南的每一寸土地都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河南的历史就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河南历史文化开创和构建了整个中华文明体系。河南历史文化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中华五千年的发展中,河南作为源头,并且伴随着中国历史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早已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教育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河南丰厚的历史文化,来发展河南省的教育事业,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南文化,也认同河南的教育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原崛起,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必须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把文化建设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和增强软实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任务。

在徐光春同志代表七届省委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未来五年文化发展的具体目标,在出席省八次党代会的代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金秋十月是收获季节,河南也正在收获着文化发展的硕果。一批精品力作屡获全国大奖;一批文艺大家走向全国;“河南文化现象”、“宝丰文化现象”引起广泛关注;体制改革、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05年,全国仅有九个省份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00亿元,河南跻身其间。

代表们一致认为,我省文化发展势头良好,此时提出文化强省的目标可谓正逢其时,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增加了动力,坚定了信念。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面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把文化建设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和增强软实力、提高 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任务,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一、创新体制机制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濮阳团代表贾璐认为,我省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古迹众多,文化名人灿若星河。我们应该大力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推进体制创新、艺术创新和运营方式创新,用全新的方式对文化资源进行包装、开发、利用,打造一大批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知名的文化品牌,使文化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

鹤壁团代表姚菊泉说,近年来,我省出现了《木兰诗篇》、《风中少林》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剧目,成为宣传河南、树立河南形象的知名品牌,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我们要将文化资源的后发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争取推出一大批名家、名人,名剧、名篇,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效果。

商丘团代表张新说,河南文化资源如何包装、如何用现代人喜欢的形式向外推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最近,由著名导演唐季礼执导的电影《花木兰》即将在文化部确认的花木兰故里——虞城开拍。这将是我们向世人推介木兰文化的很好时机,对发展木兰文化产业,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

平顶山团的严寄音代表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关键是要挖掘和培育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宝丰自古就是中国民间文化之乡,底蕴丰厚。我们就是抓住了“曲艺之乡”、“魔术之乡”这一历史文化资源特色,大力发展民间演艺业,才形成了叫响全国的“宝丰文化现象”。截至2005年底,全县有民间演艺团体1400多个,从业人员55000多人,加上演员培训,演出道具、服装加工业的崛起,每年带来的直接演出收入和相关产业收入达3亿多元。周口团的刘金志代表说,通过近几年举办老子国际文化节,老子文化已成为河南乃至全国的知名文化品牌。目前,我们加大了对太清宫、明道宫等两大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老子文化做文章,围绕老子文化旅游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拉长产业链,推进产业发展,使之尽快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依托古都开封的文化底蕴,开封团的李公涛代表是以民营企业家的身份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在这些年的发展中,翰园碑林不断扩大规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李公涛说,“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下一步,我还准备建一所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吸引全中国、全世界的华人艺术家到此创作、交流、交易。”

二、人人享有平等文化权利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多。省直二团的代表认为,要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构筑完善的公共文化体系,基本实现市、县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有文化服务中心、村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深入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先进文化进基层、文化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大力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让农村群众平均每月看上一场电影。

洛阳团代表王绣说,政府还应加大对公共文化单位的支持力度,尤其应加大对博物馆、体育馆等大型文化场所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文博单位也应该创新展览方式,以人为本,加快与社会各界的对接,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充分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三、着力提高公民科学,文化道德素质

开封团代表杜复平说,要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人是关键因素。大力提高公民科学文化道德素质,就必须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在重要位置。要全面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要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加快中原崛起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历史上,河南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古都安阳和商城郑州。悠久的历史为河南留下了极为珍贵和丰富的文物古迹,历史学家称河南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河南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这里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有以少林武术发源地名扬四海的“中国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闻名中外的相国寺,等等。河南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如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苏秦、岳飞,科学家、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文学家、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司马光,佛学家玄奘等等。他们都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也是河南人民的骄傲。

河南省有着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们的文化,把我们的文化应用于教育发展,让每一个河南人都热爱我们的历史文化,能够充分的了解到我们的文化,并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我们河南,知道我们悠久的历史,知道我们的教育不逊色于任何一个省市。

上一篇:土壤重金属含量标准下一篇:瑞典新留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