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创新能力提升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营销创新能力提升(精选8篇)

营销创新能力提升 篇1

1、首要明确市场营销经营思想是核心经营思想,营销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公司的核心经营理念。

2、必须用市场营销的思维和专业性来界定和执行公司经营的各个层面问题,以具体的单项事情,以一个客户到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到公司的战略规范来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

3、明确经营目标市场,营销的第一大对象是客户(含潜在客户),博取客户的最大信任和满足的营销目的,以利于扩大市场占领市场。

4、明确营销是全公司每一个员工的重要职责,从基层普通送货员、职员到公司高管、总经理,人人进行营销,人人懂营销,事事营销。

5、营销人才的全面引进,总部人资中心、各分公司总经理、副总、人事行政部等,切实的、坚决的加快对有能力的营销人才引进,包括高级营销员,区域经理,部门经理,总监,副总。

6、对营销有能力的提升进行严格的、系统的反复培训,必须分两部分培训,一部分内部制定培训计划及目标培训,培训制度进行培训,一部分借助外部力量进行培训和咨询,外部咨询及培训有其专业性。

7、切实的严格的提升营销实操能力,对每个潜在客户深入研究,精心策划制定下步跟进方案和公关方案,切实提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的沟通能力和公关能力。

8、切实落实解决一切营销人员和部门的薪酬福利方面的实际问题,以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杜绝拖拉,对拖拉不作为,严厉考核和处罚。

9、严格把公司的形象及品牌提升落实方案,切实落实到位,所有的形象及品牌建设工作都是为公司营销工作服务,没有好的形象没有高于竞争对方的形象,新客户不会与我们合作,老客户也会弃我们而去,对拖拉不作为者的责任人严厉处罚和考核,通报批评。

10、专人负责把公司的形象及品牌的对外宣传、互动以及推广工作,加快建立推动起来,要有落实时间,落实责任人。

11、今年内组建完毕总部营销中心,成立专职团队推动提升公司营销水平,总部营销中心级别高于其它中心。

12、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公司内部、营销部(开发、客服、调价)品牌形象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思想。

13、全公司动员各个部门严格管理,严格抓落实,切实提升我们的营销水平。

营销创新能力提升 篇2

关键词:创新能力,市场营销专业,竞赛

笔者指导所在学院学生团队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市场学会、教育部考试中心、工信部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联合主办的“娃哈哈”全国第五届市场营销大赛, 获得复赛京津赛区第一名、决赛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 团队成员获得个人营销精英奖, 我也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作为一名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师, 笔者在辅导学生参与大赛半年多的时间里, 感触颇深。竞赛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巩固、创新能力培养、沟通、表达能力提高等方面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1 巩固基础理论知识

根据大赛章程, 首先对报名参赛的学生要完成理论素质的测试考试, 本着“以老带新、以新为主”的方针, 笔者针对大一 (下学期) 学生报名及其踊跃、但专业知识结构还不完善的现状, 特别重视营销大赛初赛笔试的备战, 专门针对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为同学们开设讲座, 组织同学们积极复习和备考, 最终考试环节要求严格闭卷, 为挑选出优秀合格的同学提供了通道, 成绩为后续组建团队提供了重要参考。

除了在初赛考试环节对学生理论知识进行了巩固, 在大赛后续环节如市场调研环节和策划案撰写等过程中, 对于所学到的理论课程如市场调研与预测与SPSS软件应用、商品企划等都有所涉及。市场调查与预测理论课的教学深入进行的专题性研究, 针对某一特殊的产品、产业或服务市场进行专题性研究, 从调查市场需求、市场潜力、竞争者状况等项目开始, 掌握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营销策划旨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结合企业的营销活动从产品、价格、广告、促销活动等入手设计策划方案。内容和形式上多样化, 目的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将创新性的思维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案。

2 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贯穿在备战大赛的过程中对销售实战创新思路开拓、撰写营销策划案、营销之道软件对抗等方面。

本次大赛的销售实战环节贯穿整个赛程, 与市场调研报告、营销策划案共同计入到团队总分。笔者带领的北京服装学院“凌云”团队取得了7月份销售量63644元1200箱全国排名第14, 8月份销售量38562元783箱全国排名第52和9月份销售量155104元3555箱全国排名第9。在整个实战销售阶段, 团队同学们实现连续三期京津地区排名稳居第一的不败神话。

由于大赛指定的销售产品“娃哈哈”在北方饮料市场的认可度远不如南方市场那么高, 团队学生们在我的启发下, 大胆开拓创新, 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实行线上、线下不同产品推广。线上学生们在各个大学的BBS高校论坛上发布产品信息来推广销售产品, 提高在北方大学生群体的认可度;同时还在社区的儿童产品论坛、妈妈论坛上发布“锌爽歪歪”的产品信息。学生们运用新媒体的超强影响力, 在微博和校内上推荐好友和粉丝更多地尝试娃哈哈产品。销售实战环节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也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一种营销体验, 学生通过销售实战, 体会到了营销工作的苦与乐, 这是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也体会到了把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营销中是多么重要。

营销策划案撰写过程中, 笔者带领学生结合市场调研的数据, 针对问题进行策划。学生们利用暑期时间, 在大量调研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 将“娃哈哈”现有功能饮料品牌“激活”重新进行了市场细分和定位, 并针对新的消费群体提出新包装、新卖点、邀请新的符合定位的广告代言人、开拓新的渠道等策略组合, 学生们的“NEW激活”创新策划得到了娃哈哈北京公司的高度认可!

3 增进表达、沟通能力

整个参赛过程中, 在市场调研、销售实战和营销策划环节中与消费者、企业方的交流, 以及在复赛和决赛环节中与专家评委的表达沟通交流等, 学生们沟通表达能力在受到了实战挑战的同时, 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初试笔试成绩公布后, 笔者与娃哈哈北京公司主动沟通, 为营销专业大一、大二同学们进行了《娃哈哈的营销之道》的主题讲座, 为参赛学生们搭建了与企业沟通的平台, 同学们与娃哈哈品牌之间多了份亲近, 为后续暑期销售实战环节以及市场调研、策划方案撰写等方面, 保持与娃哈哈北京公司的密切沟通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最终策划案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 也是建立在学生们与消费者和企业的深入沟通和交流基础上创新的成果!

通过参与到大赛的每一个环节中, 不仅仅是同学们在创新思路、团队合作等能力方面收获最大;作为参赛团队指导教师的我, 也带领着自己的队伍进行了实战演练, 期间的失败或是成功的素材和经验, 都为后续创新实践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参考;期间认识的优秀同行, 必将保持行业内联系和专业交流;在与凌云团队学生们备战的日子里, 我还收获了来自学生们难得的信任和朋友关系, 这也是值得珍惜的和最大的收获!

当然, 除了组织学生参与到校内、外竞赛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以外, 目前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课外实践活动非常丰富, 例如实习基地专业认识实习、时尚行业体验实践、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专题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 (如图1) 。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叔宁.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探索[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0 (5) .

[2]袁胜军.地方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6) .

企业成长与营销能力提升 篇3

菲利普·科特勒指出企业的营销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企业家营销阶段,刚刚起步、由一些富有聪明才智的个人或群体组成、借助某些市场机会而涌现出来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成功往往得益于企业家的营销想法和能力。

第二个阶段是惯例化营销阶段,随着小公司不断取得成功,它们开始注重专业化的营销手段,比如加大市场研究力度,利用营销绩效的监控与评估手段确保营销策略得以执行,等等。

第三个阶段是协调式营销阶段,很多大公司陷入惯例化营销之中,它们集中力量去阅读最新的尼尔森数据,浏览市场调查报告,然而却缺乏创造力和激情。因此,在这一阶段,这些公司更强调让具有专业素质的市场人员走出办公室,与客户交流和互动,并鼓励客户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

从营销意识和营销能力来看,目前中国企业大部分正在由第一个阶段向第二个阶段过渡;在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的行业,如家电行业、快速消费品行业,少数优秀企业正在由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过渡。在华的外资企业如宝洁公司等,它们的营销管理方法相对成熟,需要的足对中国市场环境的适应性和协调性,处于协调式营销阶段。

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目前正处于由企业家营销阶段向惯例化营销阶段过渡。与此相对应,企业的营销能力需要从企业家个人的能力向企业营销组织的能力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营销方法与营销工具的支持,企业无法真正将营销理念和方法落实到营销组织建设和能力的培育工作中去,愿望和现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但是,大部分企业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成长所带来的能力变化,面对营销问题,仍然按照过去的成功经验,从局部思考问题,寻找答案,在产品的4P层面上下工夫。

面对惯例化营销新阶段,在营销方法方面,有三点更值得企业关注。

首先,是研究导向,早期企业注重定性研究,如今则是定性与定量研究并重,许多成熟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已被一些大企业所关注和应用。如在产品设计中应用联合分析技术,以预测不同的产品设计可以取得的市场份额。这一技术对于产品规格、定价,甚至价格敏感度,都可以准确地预测。

其次,营销方法从仅仅关注产品层面的4P、4P组合,到更加关注营销模式的构建。营销模式意味着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与提供与具有竞争力的客户价值和企业利润来源相联系,将客户、资源和企业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有竞争力的价值链,并具有一定的不可模仿性,形成模仿壁垒。成熟的营销模式的构建,如美国的西南航空公司、中国的“如家连锁”等等。企业如果仅仅停留在解决产品层面的4P、4P组合问题上,是永远解决不了自身的问题的。

以礼品行业的怡莲公司为例,渠道成员成长壮大的结果就是对企业的背叛,这种情况单纯依靠渠道设计,如成立分公司、制定渠道政策等,已不能解决问题。怡莲公司要考虑通过什么样的营销模式可以构建自己的核心价值,靠自身的价值来吸引渠道成员,提高渠道成员的忠诚度。

营销创新能力提升 篇4

课程背景:

大堂经理是厅堂营销的起点和枢纽,也是厅堂营销成功与否最重要的“人为因素”,需做好全过程营销管理,练好十八般武艺。厅堂营销是指员工利用网点营销资源,在关键营销触点,通过对进入网点的客户进行识别引导、需求挖掘、现场推荐、协同营销等全过程营销管理,提升网点营销效能。大堂经理负责网点厅堂内的服务销售管理、迎宾接待、客流疏导、业务推介、客户挖掘等各项工作,是厅堂营销的组织者和各功能区域相互协作的枢纽,是厅堂内发掘个人中高端客户的具体执行人,是确保网点服务销售流程正常运转的关键。厅堂营销一体化涉及网点大多数岗位,但是厅堂营销流程主要还是以大堂经理、柜员和理财经理三者的配合为主。

因此,大堂经理的能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大堂经理是银行业改善金融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个对员工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的岗位,大堂经理除了要熟知银行各类的业务以外,还需要很强的沟通能力及应变能力。作为客户接触银行的第一人,大堂经理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客户对一家银行的印象。所以,大堂经理的综合素质需要不断的加强与提升。

课程收益:

● 思维转变:建立正确的服务营销思维;

● 能力提升:提升大堂经理的客户识别与客户挖掘能力;

● 服务进阶:实现网点的服务的四大目标:建立客户关系、提升服务质量、培养客户忠诚、引领服务变革;

● 技巧应用:客户转介技巧及智能化工具的使用,厅堂中收产品的销售技巧(基金、基金定投、保险、贵金属)。

课程特色:

1.实战:深入剖析网点案例,原景重现更深刻,学习更容易; 2.实践:经典案例现场演练,互动实践更轻松,落实更简单; 3.实操:课程结构环环相扣,系统记忆更简单,操作更方便。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资深大堂经理、储备个人客户经理。

课程模型:

课程大纲

第一讲:大堂经理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

一、网点厅堂现状分析

1.网点转型,迎接客户体验时代 2.银行到客率逐年下降,厅堂需要做什么 3.智能化网点的加速发展对厅堂的影响 4.银行从结算型向服务营销型的转变

二、大堂经理的定位

视频分享:2018春晚小品《为您服务》 现场讨论:

1)从小品里可以反应出,在客户眼中的大堂经理是什么样的形象? 2)作为银行的大堂经理,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 3)找出小品当中你认为好的以及不好的厅堂服务要点。1.客户体验时代的银行形象大使 1)形象 2)专业能力 3)综合素质

2.银行网点的核心人物 1)掌控厅堂

2)管理、协调网点人员 3)挖掘潜力客户

三、大堂经理的工作职责 1.大堂经理的工作“七步曲” 2.智能化网点的服务动线

第二讲:厅堂客户的识别和客户挖掘

一、大堂经理客户识别 1.客户进门识别三步法:

1)第一步:看-看外在特征看气质谈吐看客户行为 案例分析:常见客户特征分析 2)第二步:问-问办理业务的种类

3)第三步:判断-关注客户行为(进门、等候、离开)a.客户咨询时识别判断 b.客户等候时识别判断

二、根据客户价值选择推荐方法(客户识别的六大关键信息)1.物品信息 2.业务信息 3.工作信息 4.家庭信息 5.行为信息 6.话语信息 三、四型人格与沟通技巧

工具:花样姐姐四型人格坐标图(活泼型顾客完美型顾客力量型顾客和平型顾客)

四、客户挖掘 第三讲:厅堂营销准备与开展

一、网点内部动线管理及营销环境解析 1.网点展板的设计与摆放 2.网点一纸化宣传折页的设计 3.客户分层分级管理表

案例演练:现场设计网点当月热销产品折页

二、针对流量客户的五大营销策略 1.初步营销 2.联动营销 3.目标营销 4.等候营销 5.微营销

案例分析:五大营销策略经典案例解析

案例演练:分组演练,从五大营销里任选一个进行演练

三、客户转介技巧 1.为什么要转介 2.现场转介

3.非现场转介-转介卡的使用 4.转介的时机选择 5.转介的实效性 案例演练:现场演练转介

第四讲:大堂经理客户营销技能提升

一、大堂经理胜任“ASK”模型 案例:“ASK”模型的应用

二、顾客购买决策过程心理分析 1.九型人格分析

2.客户决策购买的几个关键点

讨论:对于爱占小便宜的客户,是恨还是该爱?

三、客户需求和介绍信息 1.客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2.怎样介绍产品更加打动客户

四、了解客户需求的方法 1.如何引导出客户的需求 2.各类的客户回馈活动的本质 1)“SPIN”法则——顾问式销售技巧 2)“FABE”——产品推介技巧

第五讲:中收产品的推荐

一、资产配置的概念

二、厅堂微沙龙的组织与开展 1.微沙龙组织技巧与策略 2.微沙龙的举办与流程要素

现场演练:结合本月营销重点产品,设计网点微沙龙

三、基金产品的推荐技巧 1.任何人都适合买基金

2.老年客户——债券基金、保本基金 3.青年客户——股票基金、混合基金

四、基金定投的推荐 1.利用工具法(转盘)2.微沙龙——大富翁游戏法 3.推己及人法

五、保险产品的推荐技巧

着力提升创新能力 篇5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召开第二届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

2010年7月9日上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第二届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在该校体育馆隆重举行。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申纪云、娄底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鄢福初、湖南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左清、娄底市科技局局长曹刚、娄底市社科联副主席张智倩应邀出席会议。姜正国、柏连阳等校领导及600余名教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长柏连阳教授主持。

此次会议以“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实现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目的是全面总结该校近4年来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安排部署今后几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使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再实现新跨越,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会上,该校党委书记姜正国教授致词;柏连阳校长做总结讲话;副校长刘和云教授做工作报告;副校长谢祥清宣读表彰决定;肖华茂博士作为科研工作突出贡献个人代表做了经验发言;省教育厅申纪云副厅长、娄底市人民政府鄢福初副市长做重要讲话。

娄底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鄢福初在讲话中对该校在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上取得的显著成绩,为娄底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进行充分肯定,他希望学校更主动、更全面、更深入地为娄底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把学校建设成为娄底市高层次人才培育基地、娄底市科技创新高地和娄底市重要文化阵地。并表示,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篇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自主创新路子。但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存在着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科技物质基础条件薄弱,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战略,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新一届政府要组织实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并把“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作为第一项计划。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党代会和省人代会精神,加快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要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为目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注重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突出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进一步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制造大省向创造大省跨越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二)总体目标。

今后5年,努力实现“一个突破”、“三个改变”、“五个翻番”,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使我省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为在国内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打下坚实基础。

“一个突破”,就是要在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

“三个改变”,就是要改变创新人才不足、改变科技物质基础条件薄弱和改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五个翻番”:

一是科技投入翻番。全社会科技投入由2007年的50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000亿元以上,增长一倍;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左右,居全国前列。

二是科技活动人员翻番。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由2007年的34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68万人以上,增长一倍。其中R&D人员实现翻番,达到25万人年左右,居全国前列。

三是发明专利翻番。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由2007年的9500件和2200件分别提高到2012年的2万件和5000件以上,分别增长110%和120%以上,居全国前列。

四是新产品销售收入翻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由2007年的514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万亿元以上,增长一倍,居全国前列。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0%左右。

五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翻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07年的774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5500亿元以上,增长一倍;高技术产业产值超6000亿元,居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争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大幅提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在通信设备、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和新能源等6个重点产业产值均突破1000亿元。组织实施网络和通讯技术及装备、新型电子元器件、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等重大科技专项,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面向国家大工程、连续化大生产和我省区域块状经济发展的关键制造装备及自动生产线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工业生产水平。到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6%。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省科技厅会同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牵头,省信息产业厅、省外经贸厅、省统计局等参与)

2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重大工业项目计划、“958”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技术赶超计划和万亿技改促进升级计划,推进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明显提高传统产业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使我省纺织服装、皮革塑料、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通用设备制造、建筑材料、船舶修造等6个重点行业的规模、效益和技术水平均居全国前列。到2012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左右。(省经贸委会同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外经贸厅、省统计局等参与)

3着力增强各类开发区(园区)和基地的创新能力。围绕三大产业带建设和发展,努力办好杭州、宁波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软件、信息、生物3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1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60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开展创新型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园区发展方式创新。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建设集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于一体的产业创新基地。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成一批具有明显特色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与国家级产业基地。到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和基地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5%。(省发改委会同省科技厅牵头,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等参与)

4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创新型企业示范试点工作,加快孵化器建设,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500强和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到2012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增长一倍以上。(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工商局、省中小企业局、省统计局等参与)

(二)大幅提升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能力。

1加快培育农业创新主体,建立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农业科技企业600家以上。建立健全以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为创新源头,农业科技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为创新主体,责任农技员和科技特派员为纽带的农业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省科技厅牵头,省农办、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2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农业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加快发展种子种苗、农业生物、设施农业、精准农业、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做强主要动植物种子种苗、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工厂化设施农业、远洋渔业、林化产品制造等10个农业高科技产业,做优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竹木、茶叶、桑蚕茧、菌类药材、园林花卉、饲料等10个传统农业产业。(省科技厅牵头,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3加快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促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科技富民强县、欠发达县(市、区)结对帮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促进行动,增强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全省主要动植物良种和配套技术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省科技厅牵头,省农办、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三)大幅提升服务业创新能力。

1组织实施服务业创新工程和若干重大科技专项,建立基于网络增值业务的技术支撑平台、标准和规范,大力发展软件、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现代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大力推进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电子商务、动漫游戏、应用软件等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水平居国内领先。(省发改委会同省科技厅、省信息产业厅牵头,省经贸委、省工商局、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外经贸厅等参与)

2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组织实施服务业信息化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难题,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实施一批示范工程,重点推进商贸、金融、运输、教育、卫生、房地产、城市管理、旅游等服务产业的信息化。大力推进智能交通、远程教育、数字卫生、数字社区。争取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由2007年的404%增加到2012年的45%左右。(省发改委会同省信息产业厅、省科技厅牵头,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省工商局、省交通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建设厅、省旅游局、省民政厅等参与)

3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服务。继续办好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与科技信箱,强化增值服务,推进市场运作。大力发展和规范科技评估、技术经纪、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专利代理和科技信息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鼓励市县与企业积极举办和参与国内外各类科技会展,促进技术成果引进和转化。(省科技厅牵头,省民政厅、省工商局、省科协、省统计局等参与)

(四)大幅提升节能减排、资源环境和健康安全领域的创新能力。

1组织实施高效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重大专项,攻克和推广一批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工艺及产品,抓好一批节能技术示范工程。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节煤、节材、节地和废弃物资源化的关键共性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省科技厅牵头,省经贸委、省发改委、省环保局、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气象局等参与)

2组织实施生态省和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工程,攻克一批“三废”排放削减、废弃物循环利用和环境污染整治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广一批成熟的减排和“零排放”技术,实施一批示范工程。建成3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6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科技厅牵头,省环保局、省经贸委、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3.组织实施科技兴海创新工程,提高海洋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建立和完善海洋船舶与装备制造、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源、海洋生物、海洋渔业和重大海洋灾害预警及应急处置重大科技攻关研究基地,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培育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海洋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打造港航大省提供科技支撑。(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4组织实施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等重大科技专项,加强中医药技术开发,攻克一批重大疾病防治、新型药物开发、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预警、预报和快速处置、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增强中医药原始创新能力,推广100项以上先进、适用的卫生技术,提高人口健康和公共安全水平。(省科技厅牵头,省卫生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公安厅、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等参与)

(五)大幅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1加强基础研究和竞争前技术研究,增强源头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强化收入分配激励,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自由探索、潜心研究,争取承担更多国家重点科学研究项目,着力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进一步提高对自然科学基金的投入,到2012年,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省R&D比重达到2%以上,获国家科技奖励数和国际论文被引用数居全国前列。(省科技厅牵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参与)

2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优化结构,培育优势,提高、新建一批重点学科。到2012年,争取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达到15个,二级重点学科达到60个,省级重点学科达到250个,重中之重学科达到4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达到21个。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支持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浙江工业大学等若干省属高校按照国家“211工程”目标建设,跻身全国高校先进行列,支持中国水稻所、国家海洋二所和省农科院、省医科院等科研院所发展成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省教育厅会同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卫生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3加强集成创新。鼓励产学研合作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单项和分散技术,加强综合集成,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实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重点支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在制造业和农业及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广泛应用。大力推进光机电一体化、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业电子化及嵌入式软件、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提高科技项目的集成度和关联度。(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省信息产业厅、省建设厅、省农业厅等参与)

4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引进规模,提高引进水平,专有技术和专利许可合同额占技术引进合同总额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鼓励企业与跨国公司及同行业高端企业的合资合作。鼓励和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联盟,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一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大重点项目,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等参与)

5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组织实施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大重点项目,建立和完善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标准推动成果产业化的机制,加快建设孵化器、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强化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激励机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奖,奖励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省科技厅会同省发改委牵头,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省教育厅、省质量技监局等参与)

(六)大幅提升知识产权、标准和品牌创造能力。

1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充分发挥《我省应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的导向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大力开发、购买和应用发明专利、商标和版权。到2012年,培育各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000家以上,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台州等市争取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内专利申请及授权量分别达到10万件和6万件以上,PCT国际专利申请达到500件以上;注册商标总数达到36万件,法人企业商标拥有率达到70%以上。(省知识产权局牵头,省科技厅、省经贸委、省工商局、省版权局等参与)

2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提高标准化水平。鼓励企业和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制订和实施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构建标准研制体系和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培育一支标准化专家队伍和一批标准化创新型企业。到2012年,争取为主制修订国家标准200项左右;国家和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达到100个左右,国际标准化专家50名,国内标准化专家1000名;培育500家标准创新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产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达到90%以上。(省质量技监局牵头,省科技厅、省经贸委、省建设厅等参与)

3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建设品牌强省。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知名品牌。到2012年,全省拥有中国世界名牌产品5个,中国名牌产品500个,省出口名牌300个,浙江名牌产品2500个,浙江区域名牌50个;驰名商标300件,证明商标区域品牌50个;省著名商标2600件,专业商标品牌基地60个;省级以上工业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以上。(省经贸委会同省质量技监局、省工商局、省外经贸厅牵头,省农业厅等参与)

(七)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支撑能力。

1加快“六个一批”创新载体建设。到2012年,争取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工程)中心达到40家以上、省级企业研发(技术)中心1500家以上;国家实验室1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20家左右、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150家以上;集中扶持40家左右重点科研院所,建立科研机构创新基地;办好浙江大学和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省级以上孵化器达到70家以上,孵化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省级以上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达到120家以上;扶持100家左右技术转移等重点科技中介机构。各级政府和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都要高度重视和不断增加科研仪器设备投入,明显改善我省科研物质条件。(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参与)

2加快重大公共创新平台建设。采取股份制、理事会、会员制等多种形式跨地区、跨单位整合科技资源,强化公共服务,建设三类重大公共创新平台。围绕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建设好大型科研仪器协作共用等8个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围绕主要行业和重点区域技术创新,建设好50个左右行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省科技厅牵头,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教育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八)大幅提升科技人才规模和创新能力。

1加快实施“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和“钱江高级人才引进计划”,造就一支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到2012年,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500人左右,每万人从事R&D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35人左右,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R&D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超过60%。

研究制定有效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研发能力,并能实施重要产业化项目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大力培养、引进创新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鼓励创新团队潜心研究、凝聚人才。(省人事厅会同省科技厅牵头,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经贸委等参与)

2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新素质培养工程。深入实施5511培训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对重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轮训,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开拓创新意识、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企业家。到2012年,全省15%以上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参加过EMBA研修。(省经贸委牵头,省工商局、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外经贸厅等参与)

3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和企业职工、广大农民的技能培训,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高技能的生产一线创新人才。到2012年,全省高技能人才超过150万人。(省劳动保障厅牵头,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农业厅等参与)

4充分发挥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中小学每个学期必须开设一定时段的科学课程,高校要与企业、农村密切配合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到2012年,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达到250人左右。(省教育厅牵头,省经贸委、省农办等参与)

5.加强科技宣传与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加强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类科普设施建设和科普创作,经常开展全省性大型科普宣传、科技下乡等活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主流媒体应开设专栏、专版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精神,着力提高全省公民尤其是农民、未成年人、企业职工、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科学素质。(省科技厅会同省科协牵头,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等参与)

三、主要保障措施

(一)完善落实科技政策法规,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抓好国家科技法律法规、地方法规规章和国家扶持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与督促检查,加快推进《浙江省科技进步条例》、《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条例》等地方法规和规章的修订与制订,努力把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纳入法制化轨道。重点落实好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府优先采购等一系列财税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加强市县知识产权执法机构建设,推进专利委托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展创新文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

(省科技厅牵头,省法制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人事厅、省知识产权局、杭州海关等参与)

(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

强化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引导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主体、风险承担和创新受益的主体。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和完善动力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产权结构,鼓励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出资和参与收入分配政策,探索推行期权期股,推进知识资本化。深化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产权和劳动制度改革,推进公益类科研院所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完善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评价和考核机制。进一步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广大科技人员创业创新的积极性。

强化和完善市场导向的倒逼机制。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引导和促进企业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强化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联合高校院所,以股份制、理事会等多种形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各类创新平台和载体,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组织实施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省知识产权局、省国资委、省工商局等参与)

(三)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坚持环境、人才、平台、项目“四位一体”,推进科技管理“五个转变”,加强科技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探索建立省部、厅市和部门会商制度,形成科技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省市县集成联动、专家咨询与行政决策相结合的科技管理新体制。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建立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机构,开展对重大科技问题的战略研究。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加强重大、重点项目的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提高项目集成度和关联度,合理确定竞争性项目比重。全面推行常年申报和受理,实行网上申报、受理和评审,建立完善统一的项目库和专家库。坚持和完善“三审一决策”制度,提高科技项目立项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逐步建立和推广科技项目监理制,加强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科技信用制度,加强科技信用管理。

(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等参与)

(四)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提高经费使用绩效。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增加科技投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引导全社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集中资金,加大科技环境、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引进、农业、节能减排、防灾减灾等公益性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经费拨款方式,加强经费预算管理,提高经费使用绩效。

(省财政厅牵头,省科技厅等参与)

(五)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引导各类银行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科技型企业开展股权质押登记试点,拓宽融资渠道。支持金融产品创新,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高新科技研发保险险种;鼓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省金融办牵头,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等参与)

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省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有条件的市县也要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引进国内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创业风险投资。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特别是创业板,积极争取到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或收购重组上市公司。(省科技厅会同省发改委牵头,省财政厅、省金融办等参与)

(六)扩大国内外科技合作,集聚优质创新资源。

深入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两院十校”为重点的全面科技合作。支持军转民与军民两用技术的联合开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加强与俄罗斯、乌克兰、欧美、日韩等科技强国的交流与合作。(省科技厅牵头,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省教育厅、省国防工办、省外办、省台办、省侨办等参与)

(七)加强领导,强化考核。

坚持一把手对本地区和部门的科技进步与创新负总责,坚持完善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各级科教领导小组要加强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中的重大问题。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自主创新。

营销创新能力提升 篇7

一、转变营销管理理念

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外, 更重要的是要转变旧的营销思想, 树立新的营销理念。一是转变“以我为主”的价值观念, 树立“以客为主”的价值理念。把营销管理的出发点从企业转到客户上来, 从偏于计较每一项或短期交易盈亏和利润大小的思维角度, 转向从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 了解客户需要什么, 然后利用企业资源创造一种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通过客户的满意获得利润, 建立起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和谐关系, 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转变单纯竞争的思想, 树立“营销竞合”的理念。要屏弃“竞争就是要通过多种营销方式和手段击败竞争对手”的传统营销思维, 更多地强调市场集成经营, 突出协同与创新, 不断聚合出新的市场竞争能力, 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三是转变小市场营销观念, 树立大市场营销理念。把营销视角由区域转向全国, 由国内转向全球, 树立全球化营销战略思维, 把世界看成一个大市场, 确立全球化的目标市场、产品规划、品牌战略、推销策划。

二、创新营销管理策略

企业要制胜新的经济时代、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必须进行营销管理策略创新。一是创新产品策略。通过产品创新来引导消费者需求。二是创新价格策略。新的经济时代消费者享有充分的信息知情权, 企业在定价时必须加大透明度, 尽可能采用低价策略, 以消费者接受为底线。实现价值的合理化和定价工作的简捷化。三是创新渠道策略。促进渠道结构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转变。采取一层批发、设立配送中心等办法, 直接面向经销商、零售商提供服务, 以减少通路层次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增加品质保证;充分利用新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和网络优势, 大力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分销活动, 实现分销方式的根本改变, 满足消费者快速、便捷并富有个性的需求。四是创新促销策略。重点是利用网络的普及, 在网络论坛和新闻发送信息传单等, 使企业运用网络与消费者进行交互式促销。

三、改进营销方式

一是加快传统营销方式向现代营销方式改进。传统营销方式只能按照企业生产什么, 就卖什么, 只是提高产量, 降低成本, 生产优质产品, 并不断对产品精益求精, 或致力于产品的推广和广告活动, 甚至强迫消费者购买等。而现代营销方式则是以消费者或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来确定企业的营销方式, 如市场营销、绿色营销、网络营销、整合营销、关系营销、错位营销、一对一营销、亲情营销等全新的营销方式, 面对广大消费者或者社会, 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 留住顾客, 并为他们创造更多价值, 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求新、求变、求美、求舒适、求方便等需求。二是促进硬性推销向整合营销转变。改收罗大批推销专家, 做大量广告宣传, 夸大产品好处, 对消费者进行无孔不入的促销信息“轰炸”, 如广告大战、降价大战、硬性捆绑销售等方式, 为整合营销, 对产品、价格、销售渠道、销售促进、销售力量、产品管理、市场研究工作实行最优化组合, 以达到企业的营销目标;营销部门和企业其他部门有机协调, 创造一个最佳的工作环境, 共同实现企业的营销经营目的。三是变“广告轰炸”为“亲情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 拿出企业的爱心, 努力接近、关心、爱护顾客, 奉顾客为企业的“衣食父母”, 与顾客保持一种良好的友情关系。如企业建立个人或家庭档案, 保留消费者的消费记录, 以数据库营销方式不时给自己忠实的顾客带来惊喜, 运用良好的售后服务拴住顾客的心。四是推动营销产品向营销文化改进。有形产品看起来是市场中的主旋律,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文化作为一种特殊产品已经开始逐渐被国外许多企业家或营销专家所看好。随着有形贸易的发展, 无形贸易如文化产品也越来越多地被发达国家出口到世界各地, 甚至随有形贸易一起走出国门。文化营销有时看起来比产品营销还要重要。

四、锻造营销管理团队

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强弱关键:是否有一支优秀的营销管理团队。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化的营销团队, 要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整体参与意识。培育和增强企业员工, 市场营销管理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意识。领导要带头, 经常深入各主要市场, 了解市场第一手情况, 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形成主要领导抓营销, 各部门促营销的局面。部门要联动, 各部门要围绕营销开展工作, 提供优质快捷服务。员工要尽责, 员工在出差、学习、旅游时都要对产品市场进行了解, 收集市场信息和对产品进行宣传。二是强化培训提高。要有针对性地对营销人员进行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 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教育, 塑造现代企业的良好形象。三是强化营销人才引进。转变观念, 挣脱从内部选择人才的束缚, 树立“眼球向外”的人才选拔意识, 大力吸收现代化市场营销人才。

营销创新能力提升 篇8

关键词 市场营销 数学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社会是商业社会,商业社会是一个通过财富不断流通而且日益繁荣的社会。99%的社会财富都来源于营销,商业营销是时代日益市场化的产物,企业对既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素质营销人才除需要具备较好的营销专业课知识和实践技能本领以外,还需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其中重要的一条素质是要具有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和较强的市场分析能力、市场预测能力。对营销人才来说,会运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是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营销人员在市场中通过观察、捕捉信息,并进行分析和预测来确定。好的营销人员既能分析当前,又能预测未来。

在对市场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预测中,数学是我们常使用的一种有力工具:(1)在现代企业营销中,诸多复杂问题都是利用数学的方法加以解决,数学思考方法在建模解决营销问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数学是一切思维的工具,数学素质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3)数学概念可以为营销理论提供形象化的解说,用数学数据和表格说话,使营销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应用数学估算作定性思考,使我们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不会错失良机;用数字说话比论文述说更真实可靠。

1 市场营销专业数学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市场营销专业需要的数学理论与方法涉及到了大学数学的所有基础学科,如微积分、线性代数与线性规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在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微积分、线性代数与线性规划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学科作为基础理论课开设,运筹学做为专业基础课开设,但各个院校的做法均有所不同。目前数学在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面临着如下一些问题。

(1)应用型本科院校,有专业实践教学,基础理论课课时没有那么充足,数学课课时不得不压缩,各门数学课开设学时,不同的院校也有较大差别。目前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微积分74学时,概率统计54学时,由于课时所限,没有开设线性代数与线性规划和运筹学两门学科。所开数学学科自然无法完全满足专业课程的需要,学时分配上是否合理,也有待于商榷。

(2)我们使用的数学教材大都是传统的大学本科数学教材,每一门教材都力求自身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理论性强,涉及的应用问题少,不能很好地将理论联系于实际。

(3)所有财经管理类专业使用的都是相同的数学教材,市场营销专业也不例外。教材专业的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些内容完全脱离了专业的需要。教学中我们也时常发现某个专业该用到的数学,没学到,而用不到的内容或者用得很少的内容在教学中却花掉了大量的学时。 由于基础课与专业课内容上的脱节,导致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我们应将数学课与专业课在知识内容上充分地衔接和融合,让学生能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改变基础课与专业课两张皮的现状,实现二者的紧密结合。

2 营销专业数学课改革方向与途径

2.1 基于专业课程的需要,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解构与重构

以应用为目标,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旨在培养数学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能力和培养学习职业能力课程时的数学思维习惯。经过对数学课程内容的解构与重构,以最大限度实现与专业的融合。从概念开始就实现数学与专业知识的融合,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工具思考和解决专业问题的习惯,用专业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

传统的大学数学教材知识系统、全面、深厚,可为学生日后的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但由于内容多,难度深,需要较多学时。若教材再体现专业特色,则需融入大量专业概念和案例,需要增加更多的教学学时。侧重于专业需要的数学教材,可能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打破数学学科的系统,弱化它的基础。在教學学时有限的条件下,基础与应用之间会产生矛盾,如何处理好基础与应用之间的平衡是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要解决好上述问题,我们应当从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出发,充分了解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数学方法和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质。然后再深入到相关营销专业系科,与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师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磋商,充分了解营销专业对数学知识的具体需求情况。学习营销专业相关课程,领会专业概念与专业案例。向营销专业教授数学课程的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问卷涉及该课程的诸多问题,通过问卷汇总,教师能够明晰本学期学习的大致内容及重点训练项目,做到有的放矢,还能够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及对教师的各项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为适合专业教学的大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收集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编写具有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系列高等数学教材。教材在保证数学学科的科学性、基础性、全面性的基础上,将应用案例有效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同时教材还要注重对学生数学修养的提高和良好思维品格的养成,内容上要充分体现出理论与应用的统一、基础与专业的统一、学科知识与综合素质的统一。

2.2 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从教学方法角度考虑,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概念性内容,理论性内容和应用性内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教师应针对这些不同的侧重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1)基本概念性内容应结合职业能力课程和实际生活,注重发现式教学法的运用;(2)基础理论性内容应侧重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3)应用性内容应着眼于讨论式教学法的运用;(4)加强数学实验在教学环节的应用,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重视直接经验。教学方法上要贯彻“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综合运用,科研渗透,学用结合,课堂为主,课外为辅”的教学原则。

教学上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做到学用结合。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运用PBL教学法、情境型、演讲型、辩论型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还要积极鼓励教师探索符合学科特点的“科研渗透”等探究性教学模式。

2.3 改革评价方案

利用合适的评价方法,能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教学效果。考核可以采用期末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方式,其中期末成绩分笔试闭卷与笔试开卷两部分,闭卷主要检查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基本数学方法的考查,开卷主要以解决一些开放性的专业问题为主,目的是检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借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

[2] 彭秋发,孙占学.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

上一篇:小学作文:温暖的舅舅下一篇:部编本七年级上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