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讯网推荐—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温暖的家》

2025-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师讯网推荐—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温暖的家》(精选10篇)

师讯网推荐—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温暖的家》 篇1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倾听老师讲故事;

2、大胆用普通话回答问题;

3、练习说比较完整的句子

二活动准备:

1、大纸箱一个:上面开一个比较大的口,面对幼儿一面布置成一个小水池;

2、卡纸立体动物三个;3小青蛙、鸭子、乌龟头饰若干;4泡沫垫子,在场地上布置一个小水池

三活动过程:

1、用三只小动物表演游戏给小朋友看引出话题,引起幼儿兴趣;

2、分别表演三只动物“扑通”跳下水的过程:提问:a小青蛙呢? b谁不见了?小鸭子? c小乌龟?

3、将三只动物重叠拿出纸箱问:第一个是谁?第二个是谁?第三个是谁?幼儿练习完整句式“第一个是。”“第二个是。”“第三个是。”

师讯网推荐—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温暖的家》 篇2

设计意图:

天气逐渐热起来了,有太阳的时候,孩子会发现地上有自己的影子,颇感兴趣,我想可以通过影子培养他们四散跑的能力。活动目标: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培养躲闪能力。2.知道物体在阳光下会产生影子。活动准备;

1.活动前了解影子。2.选择有阳光的场地。

重难点: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 活动过程: 1.找影子。

(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边念儿歌(走走走,走走走,一个拉着一个的手,拉拉手,拉拉手,拉成一个大太阳。)边围成一个大圆圈。(2)一起找一找别人与自己的影子。2.踩影子。

(1)“小兔”分散踩自己的影子。

(2)“小兔”互相追踩别人的影子,提醒幼儿避免推撞。(3)游戏反复数遍,注意控制活动量。活动延伸:

可利用散步等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观察树影、大型玩具影子。活动反思

师讯网推荐—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温暖的家》 篇3

设计意图:

结合主题活动“我的好妈妈”来激发幼儿关心妈妈,爱妈妈的情感,通过活动让幼儿不光关心自己的妈妈,也关心小动物的妈妈,在找鸭宝宝,送鸭宝宝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活动目标:

练习持物走的能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和平衡。

活动准备:

每人一块泡沫板。鸭蛋(报纸捏成)是人数的4—5倍。鸭妈妈的头饰一个。肉骨头若干。场地布置鸭妈妈家、山洞。

活动过程:

1.幼儿扮演小狗,边听音乐活动身体,做小动物模仿操。2.找鸭蛋。

(1)妈妈家的蛋宝宝不见了,不知道被谁偷去了,鸭妈妈急坏了,我们一起帮忙去找找吧。

(2)原来被大灰狼偷去了,藏在山洞里,我们把找到的鸭蛋宝宝快给鸭妈妈送回家吧。3.送鸭蛋。

每人一块泡沫板,每次送一个鸭蛋,提醒小狗要小心,千万不要让鸭蛋宝宝摔下来,不然鸭妈妈要伤心的。4.找肉骨头。

鸭妈妈(配班老师)说:“谢谢小狗,请小狗吃肉骨头。不过,知道小狗是聪明的,请小狗自己去山洞里找,找到了就可以吃了。

活动延伸:

用泡沫板运送其他东西,或者来比赛,看谁运得又快又好。

师讯网推荐—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温暖的家》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安静地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饭前洗手,饭后洗脸。

活动准备:

挂图一幅(托班上册2号挂图),布绒小熊一只。

活动过程:

1、出示布绒小熊,引出故事内容:这只小熊很爱干净,闻一闻香喷喷的,你们喜欢吗?可是它以前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不爱洗脸,后来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2、讲述故事一遍,提问:小熊后来洗脸了吗?

3、逐幅出示挂图,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边讲述故事,边出示图一,提问:小熊生日到了,妈妈买了什么?小熊爱吃吗?

(2)继续讲述故事,同时出示图二,提问:小熊吃的满脸都是什么?妈妈叫小熊干什么?小熊洗脸了吗?

(3)边讲述故事,边出示图三,提问:一大群什么动物爬到了小熊脸上了?

因为小熊嘴上有什么?小熊哭了吗?

(4)边讲述故事,边出示图四,提问:后来小熊爱洗脸了吗?

师讯网推荐—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温暖的家》 篇5

水果在哪里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指认常见的水果.2 能说出水果放置的方向.活动准备: 桌柜、茶几及各种常见的水果等教具 活动过程: 1 出示桌 柜 茶几 水果教具,引出课题;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去宝宝家玩,你们看宝宝家漂不漂亮?哇,有好多水果哟,你们能告诉我,有哪些水果吗?”请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2 请幼儿仔细看看,这些水果在哪地方放的,请幼儿说出水果放置的方向.3 教师以宝宝的口气,谢谢小朋友帮他找到水果并告诉他,请小朋友吃部分水果.

师讯网推荐—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温暖的家》 篇6

一、教学目标:

1、能跟教师学念创作过的童谣。

2、喜爱与小伙伴一块儿做拉大锯的民间游戏,体会与小伙伴游戏的愉快。

二、教学预备:

在餐后游戏时教师与孩子做过传统拉大锯的游戏。

三、教学过程:

1、幼儿教师请1名孩子上来与教师做拉大锯的游戏,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致。

2、幼儿教师带孩子学念创作过的拉大锯的童谣。

3、孩子游戏,幼儿教师踊跃参加与孩子一致游戏,推动孩子的学习兴致。

4、孩子自个儿找小伙伴游戏,体会游戏的愉快。感触与领悟:

师讯网推荐—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温暖的家》 篇7

活动目标:手脚协调地动作和学习听指令游戏。

活动材料:一些小蜜蜂头饰,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朵,儿歌录音《小蜜蜂找花儿》。

活动过程:

1、出示蜜蜂头饰,教师示范游戏(边念儿歌边找到红花)1—2遍,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

——这是谁?小蜜蜂最喜欢和谁做游戏呀?(交代游戏名称)

——小蜜蜂找到谁做好朋友?

——小蜜蜂和花儿在干什么?

2、教师帮助幼儿戴头饰,扮演小蜜蜂,并带领幼儿一起边“飞”边念儿歌数遍。

3、在游戏中,教师通过动作示范和语言鼓励幼儿用脚踮起来走,两只手像蜜蜂的翅膀一上一下(较大幅度地)摆动。

4、进行“小蜜蜂找花”游戏,让“小蜜蜂”在反复游戏中逐渐地做到根据指令找花儿:

——现在,小蜜蜂要找哪一朵花做朋友呢?小朋友可要听清楚。

提示:

1、由于托班幼儿自我中心倾向明显的这一年龄特点,游戏中,仍然会出现不根据指令找花儿的情况,教师只需反复提醒或者示范,而不必责怪和强制幼儿。

2、此游戏亦可作为亲子活动的内容。

附儿歌:小蜜蜂找花儿(小小)

师讯网推荐—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温暖的家》 篇8

目标:

1.利用敲、拍、打、划等动作使纸盒发出不同的音响,模仿日常生活中听到的音响节奏,并运用于故事配音中。

2.幼儿能较准确地利用纸盒为动画片配上音响效果。

3.幼儿在创作中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满足。

准备:1.故事磁带《十个好朋友》《冬冬和亮亮》

2.日常生活声音磁带

3.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段

4.纸盒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过程:

一、感知纸盒能发出不同音响的特点

1.出示纸盒:提问:这是什么?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提问:你是怎样让它发出声音的?它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个别幼儿回答并演示

(动词:拍、敲、打、划 像声词:咚、哗、嗒、彭等)

二、模仿故事中及日常生活中的音响

1.这个纸盒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呢?

2.听故事磁带,教师现场配音

3.提问:①老师,用纸盒在故事里模仿了哪些声音?②蹦蹦跳跳的声音节奏怎样?老师怎么模仿的?我们学一学。扫地呢?走路呢?抹桌子呢?

4.模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声音

①小朋友真能干,一下都学会了,你们会模仿别的声音吗?听,这是什么声音?

②模仿各种声音

提问:a.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节奏呢?

b.我们怎么模仿呢?试试看

(依次模仿:敲门、闹钟、马蹄、关门、跑步、走路、炒菜、拍球、拍灰)

5.学习给故事配音

1.小朋友真了不起,会模仿这么多声音了?你们想给故事配音吗?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听听可以给哪些声音?

2.听故事。

3.讨论可以配些什么声音。

提问:①冬冬做了些什么?我们怎么给他配上声音呢?

②亮亮做了些什么?我们怎么配上声音呢?

4.放故事磁带,师生共同配音。

四、为动画片《猫和老鼠》配音

1.它们是谁?你们想给这些动画明星配音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干了些什么?

2.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教师提示人物的动作。

3.讨论配音内容及方法:

①杰瑞做了什么?怎样配音呢?(跑、撞墙、被摔)

②汤姆做了些什么?怎样配音呢(跑、洒水、被砸)

4.练习幼儿快速反应,做游戏、听口令、快速给鼠与猫跑步的音响及其它音响。

5.配音

①一半为杰瑞配音,一半为汤姆配音。

②交换配音。

五、结束

师讯网推荐—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温暖的家》 篇9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双手,双膝着地爬和跨的能力。

2、激发幼儿积极尝试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重点】

练习幼儿双手,双膝着地爬的能力。

整个活动的设计都是以这个重点为主的,主要是通过“小乌龟学搬家”的游戏,让幼儿学习手膝着地向前爬。【活动难点】

能跨过一定高度的障碍物。

对于托班的幼儿来说,有很多幼儿走楼梯都还不怎么会,让他们跨过一定的高度,非常具有挑战性,为此,我就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多次进出家门跨门槛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做跨的动作,巩固练习了本次活动的难点,也提高了他们的活动兴趣。【活动准备】

1、乌龟的胸饰与幼儿人数相等,教师(妈妈)的教具应能激发幼儿尝试活动的欲望,幼儿一戴上胸饰,就能很快展开想象,投入到乌龟宝宝的角色当中。

2、各类娃娃家中得生活道具,以此来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3、乌龟的家,并在门口系上橡皮筋做门槛,让宝宝来练习跨的动作。

4、磁带、录音机、围裙。【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创设情境、引出主题。(1)听音乐做律动

师:“宝宝,今天的天气真好,和妈妈一起来做做操,出来锻炼一下身体好吗?我们出来的时候要先跨过家门槛,跨的时候要把脚抬高点,小心别摔跤了”。(2)跟着妈妈爬一爬。

师:“我们都是可爱的乌龟宝宝,今天宝宝要跟妈妈学走路了,你们知道乌龟是怎么走路的吗?”

评析: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井然有序的活动氛围,既愉悦幼儿的情感,丰富幼儿的知识,也为下一个环节做好了铺垫。

二、基本部分。

1、乌龟宝宝爬啊爬。

师:“我的宝宝们真能干,爬的可真好,现在我们爬回家吧。”(再次巩固宝宝爬、跨的技能)

2、乌龟宝宝学搬家。

师:“冬天马上要来到了,我们的家又暗又冷,怎么办呀?”

“等妈妈找到了一处新的好地方,我们要搬家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练习学搬家吧。”

让宝宝尝试背着物品往前爬,提示保持身体平衡,物品不掉落。(1)示范引导幼儿游戏。

四肢着地,背上物品,慢慢往前爬。(2)请个别幼儿游戏。

游戏结束时,和宝宝共同讨论,找寻搬运物品成功或掉落的原因。(3)请全体幼儿共同练习搬运物品。

评析:此环节是活动的重点,同时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采用直观法是因为托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以看老师示范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而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学技能。

三、结束部分。

师:“宝宝们搬东西搬的全身都是泥,现在我们来洗洗澡吧。”(边听音乐边做洗澡动作)

师:“宝宝洗的真干净,和妈妈一起到外边去晒晒太阳,休息下好吗?”(在愉悦的情绪中,自然结束本次活动。)【活动反思】

师讯网推荐—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温暖的家》 篇10

一、活动题目:

奇妙的光线——光线能穿透物体吗?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光通过不同物体产生的不同现象。2.通过观察不同现象,能分析观察的结果。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玻璃杯、水、牛奶、手电筒、易拉罐、玻璃、花玻璃、茶色玻璃、布、塑料布、磁带盒、饮料瓶、塑料桶、灯泡、书、纸、木板若干。

五、活动过程

1、想一想:什么能穿透玻璃杯?

2、手电简的光可以穿过玻璃杯。

3、探究的问题:光线能穿过哪种液体(水和牛奶)?

4、说一说。

(1)盛满清水的玻璃杯是透明的,光能穿过水。(2)光穿不过玻璃杯,只有杯子的影子。(3)牛奶不能被光穿过。

5、试一试,怎样使盛牛奶的杯子透过yi点光?(1)可以把牛奶倒出来一些,再倒进一些水,光就能透过来一些。(2)稀牛奶成了半透明的,就有光透过来了。

6、画一画我的实验过程。

7、幼儿根据实验过程进行记录,并用语言表达实验现象。

8、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物体是透明的、半透明的、不透明的。

六、拓展思路

上一篇:考试交响曲的作文下一篇:五年级上册单元一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