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教案英语(精选8篇)
中国的圣诞节
一、此研究活动提出的背景
随着各国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西方节日悄然传入中国,圣诞节越来越受中国人青睐。而我国中学生既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圣诞节是什么样子呢?时值圣诞节前夕,本人认为这是一个利用圣诞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好时机,一方面,临近的节日又为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圣诞期间这方面的知识及话题迎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究的目的1.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实践能力。
2.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学习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3.学生在学会收集处理信息的同时,形成小组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团体意识。
三、研究的重点
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加强对中国圣诞节的了解,借助自己从书本上和网络上了 解到的西方的圣诞节的相关信息,比较西方圣诞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圣诞节的差 异。让学生了解到圣诞节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圣诞节在中国不断产生的变化以及 中国人庆祝圣诞节的方式兼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都是该活动的重点。
四、研究的难点
实际上在这个活动中,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大量的信息采集,资料查询 和材料整理,这将会是学生在次活动中的一个难点。
五、研究的成果
要求每组学生上交一个成果。上一堂成果汇报课,各组以口头报告的形式 就有关内容向全班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共同分享成果,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六、研究的评价
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研究过程中的态度、方法和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情况都应该给出一个公正、客观、科学的评定。
一、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 我国中学教育虽然经过多次的改革, 但是大部分学生仍不具备自学能力, 这在英语课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僵化
在新课程改革之前, 我国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 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以习题为主, 这在英语课中尤其明显。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侧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 全然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及自学能力。即便是当前提倡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很多教师仍然无法做到这一点。
2. 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与现行不合理的考试制度相一致的是, 当前我国的教学语言环境也缺乏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中国虽然是学习英语人数较多的国家, 但是仍未达到形成英语学习氛围的程度, 虽然这是合理的, 但是这一现象在学校中也会出现, 这就非常的不合理。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根据当前英语教学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 我们应当对症下药, 首先要树立现代化的教学观念。现代化的教学观不仅要意识到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中, 我们应当提升他们自觉进行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因此, 应当在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策略。研究性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1. 探究性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式, 学生不需要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 而是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学生主动进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确定某个材料, 而是采用引导和归纳的方式, 将问题呈现在学生的发现范围之内, 对问题的讲解, 可以举一个相关的实例进行充分的解释, 讲解过后, 由学生自己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括。
2. 实践性
该学习模式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走出课本, 将学习中的理论内容与社会、科学以及生活方面进行相互连接, 加大学生对环境、科学技术的关注程度, 让学生了解这些方面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3. 开放性
该学习方法不确定学习的范围和内容, 所学习的知识点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中, 英语本就是一门融合多方面内容的学科。因此, 学生在生活中对英语进行主要的学习, 学习的方法不再是以书本为主, 而是以社会实践为主, 明确研究的目标、视角、设计、方法等, 让学生开放思维, 没有内容或方法上的约束。
三、研究性学习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
1. 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行方式
就实际情况而言, 根据不同的组织形式划分, 研究性学习包括三种:一是小组合作式的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的组织形式, 通常由3~6人组成一个研究小组, 在研究的过程中按照不同的分工完成任务。二是个人独立式的研究, 可采用“开放式作业”的形式进行, 这种方式的研究专题既可以确定范围, 也可以不确定范围。三是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采用这种形式的优点是通过全班学生的集体讨论, 实现研究成果的共同分享。
2. 实施研究性学习应确立科学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完全打破了过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努力创建出有合作、有交流的教育环境,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享结果, 交流学习经验, 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该项学习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 对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 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扎实和认真, 脚踏实地地进行相关的学习研究, 得出有效的正确结论, 同时要尊重别人的想法以及劳动成果, 除此之外, 还要培养不怕困难、能吃苦、不怕面对挫折和挑战的品格。
综上所述, 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行研究性学习有着巨大的优势, 这是传统的教学观念所不能做到的。此外, 研究性学习方式还能对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因此, 要进一步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必须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
参考文献
[1]张汉升.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基础英语教育) , 2010 (5) .
[2]夏振伟.英语教学中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的探究[J].职教通讯, 2010 (2) .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语法 教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046-01
教案的科学编写,有利于教师良好的开展实践教学,做足充分的前期准备,依据教学内容作出合理规划安排,并提升教学效果。可以说教案的优化设计反应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程度。同传统初中英语教材进行比较,不难看出,牛津版英语教材体现出了教学内容的新颖、生动特征,引入了较多贴近生活的教学实例,令教材内容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因此教材的创新设计更给初中英语教师的教案规划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初中教师,如何基于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的优势特征、核心内涵,进行科学的语法教学、教案设计,正是本文主力探讨的重要内容。
1 初中英语牛津版教材语法教学研究
1.1 教材分布及语法项目分析
初中英语牛津版教材在设计选材教学内容上,更注重体现时代特色并贴近日常生活,为了实现与小学教学内容的有效搭接、畅通联系,在语法教学内容设计中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作出了一些创新尝试。首先,其体现了具有一定差异的语法体系,这样一来,令教师在设计教案进程中增加了一定难度,有些教师会产生盲从之感。因此,为优化教学效果,初中英语教师应对牛津版教材语法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分析,进而明晰教学思路,构筑良好的教学主线。在语法项目的编辑中,牛津版教材引入了间接引语。这些内容在小学教材的高年级语法教学内容中有所体现,只是需要掌握的深度有限。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对小学教学进程中的知识要点进行深刻理解,进而便于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进行良好的衔接,赢取主动性,快速掌握教学难点、明确重点,并优化教学效果。
1.2 语法内容与实践教学方式分析
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在语法时态内容上,同其他教材并无显著区别,仅仅是进行时与现在时呈现的顺序存在差异,同时教材之中并没有涉及到过去将来时的相关内容。现在进行时与一般现在时的语法内容,学生在小学学习中便有所涉及,因此,出现的不同顺序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实践造成显著影响。在教学中所要注意的是,对动词与助动词形式进行良好的分析辨别,以免形成不良混淆。例如如何有效区分is、are,does、do,以及cook、cooking等形式。在进行过去完成时语法内容的实践教学中,则可适时引入过去将来时,令学生充分熟悉、合理掌握。在语态内容上,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安排的阶段较早,给学生的综合理解增加了一定难度。同时由于学习了基本语法时态,令学生掌握了时态知识运用技巧,并理解了助动词的实际运用,因此,对被动语态的掌握学习形成了良好的辅助作用。能否学好被动语态,密切相关于学生的语感能力。在阅读句子中,主语倘若属于执行的被动动作时,则需运用被动语态语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强化语感训练,掌握语感能力,进而正确的运用被动语态,确保句子表述的科学准确。语法词汇教学阶段中,在总结数词阶段,可先进行序数词教学,令学生针对容易出现误拼写的序数词进行反复练习,对于介词以及冠词可进行全过程学习。可由固定与习惯用法进行冠词训练,并由具体的顺序、走向、位置、时间进行介词学习。小学阶段中便接触过的介词,因此,可进行人称与物主的统筹学习即可。可在适宜单元内容中进行不定代词的学习。名词复数、单数形式在初中阶段是一种巩固训练,可丰富不可数名词的相关学习,并基于物主代词进行各类名词所有格内容的科学培训。名词语法教学中的难点环节在于动词数与名词相同,为令学生巩固掌握,可进行语感培训。对于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较少涉及的动词内容,应适当的予以扩充丰富,帮助学生总结分析、汇总归纳。be动词的形式较多,对其进行巩固学习,有利于辅助实意动词的掌握,并科学应用助动词。对于应用频繁的情态动词,可进行分散训练、而后集中学习的方式,进行预先讲解。对于难点学习环节非谓语,教师可进行教材内容的判断,当有较多动词不定式、非谓语的应用时,再进行剖析总结。
2 初中英语教学语法教案实践策略
2.1 初中英语语法教案应科学呈现实践反思
英语语法教案设计阶段中,教师应自主进行教学实践的良好反思,进而令实践教学水平有效提升。完成每一节课程或学期末阶段,教师可依据实践教学具体过程进行有针对性、有意识的总结、研究、反思、探索,进而不断的丰富资料汇总,进行经验总结。可在每节课程完成后的教案中进行阶段反思的记录、标注,并对原始教案内容进行丰富的充实与有效的修正,并更新优化后续的教学实践,令教学效果更突出,全面提升教学效率。
2.2 明确针对性,优化教案设计
设计编制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教案阶段中,应首先对学生做足充分的观察了解,在备课阶段中应做到胸有成竹,明晰学生实践能力、认知状况、个性特征、不同需求,进而由最近发展区贴近学生进行教案优化设计。一个成功的教案应科学突出针对性,良好的符合教学目标,并实施层次性、综合性、不同梯度的方案规划设计,开展选择性培训教育。因此,语法教学实践设计阶段中,教师应依据学生个性化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案规划、内容安排设计,进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特征、契合其心理需求,令其发挥长处、弥补弱項,学有所用,提升兴趣,互相交流,并实现平衡、良好的科学发展,全面优化实践教学质量。
2.3 深入设计,体现创新性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教案的优化设计,应体现良好的深刻性,教师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刻分析、系统思考,进而明晰不同知识点、训练环节的良好衔接与内在联系。通过现象探析教学内容的内在,并作出教学进程的合理规划安排。为此,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心态,明晰学生存在的不同心理特征。当前,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年龄成长阶段,其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体现了对充满趣味性问题的强烈探究心理与求知欲望。同时其想象力丰富,观察问题的视角复杂多样,可能提出各类问题。因此,教师应依据初中学生该类现实特征,进行牛津版教材的科学考察分析,进行语法教案的深度探究设计,并确保教案安排的创新独特。应通过良好的教案规划体现牛津版教材的内容丰富优势、契合初中学生心理特征需求。同时,应引入更多贴近生活的实力至实践教材中,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可针对牛津版教材专题学习内容丰富的特征实施任务教学、问题教学,组织团队学习,在教案中设计小组竞技教学活动内容,摒弃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进而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充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可通过教案与牛津版教材内容的有效融合、互相扶助,真正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
3 结语
总之,基于初中英语牛津版教材内涵特征,在语法实践教学中,我们只有进行教学内容的综合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教案设计规划,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水平,激发牛津版教材优势价值,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令其掌握综合语法学习能力,并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咏梅.也谈初中英语的有效教学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12).
第1课时(总第1课时)
一、自主学习
Task 1.学习1a-1c: 谈论日常行为活动
1、看图画,写出活动词汇
a 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 e go skateboarding
2、了解下列频率副词,写出其汉意
always(100%)usually(80%)often(30-50%)
sometimes(20%)hardly ever(5%)never(0%)
听听力,与1中的活动完成搭配。(只写1中的字母代号)
always_____usually _____often____ sometimes ____ hardly ever_____ never ___
3、两人一组,利用短语;仿照下列句型谈论日常活动。(注意;第三人称替换)
A: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B: I often go to the movies.A: What does he usually do on weekends? B: He often goes skateboarding.Task 2.学习2a-2c:学习频率副词,利用How often.........?句型谈论活动频率。
活动设计:
1、写出下列频率副词
总是_____ 通常________ 经常______ 有时________ 几乎不______ 从不______
2、写出下列表示频率的副词短语
每天: 一周一次: 一周两次:
一周三次: 一月一次: 一月两次
3、首先个人迅速理解下列词汇,然后听录音,给活动词汇排序。再听完成搭配(只写
字母)Activities How often
a.________ go to the movies every day
b.watch TV once a week
c._______ _ shop twice a week
d._________exercise three times a week
e.read once a month
4、理解下列询问频率的句型,并仿照练习(注意:第三人称替换)
A: How often do you watch TV? B: Twice a week.5、读2c对话,理解并仿照练习
网上冲浪 :surf the Internet
二、合作共建
1、你知道频率副词的位置在哪儿吗?将下列词组成句子。
(1)is late always he for scho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omework Gina school does often 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区别下列有关how的短语
how many _______ how much ______ how often ____how old ________ how long_____
三、系统总结
1、写出本课的频率副词:
2、本课的两个重点句型:(1)
(2)
四、诊断评价
1、翻译下列短语
(1)多久___________(2)去踩滑冰_____________(3)几乎从来不____________
(4)网上冲浪_____________(5)一周一次 _____________(6)一月两次 _______
(7)一周三次_______________(8)在周末 ______________
2、单项选择
(1)-_____ do you do your homework?---Every day.A.When B.How often C.How many times D.What time
(2)I visit my grandparents _________a month.A.two times B.second time C.the second time D.twice
(3)One of my favorite programs ________ Animal World.A.am B.is C.are D.don't
(4)She hardly ever ________ sports games _____ TV on Sunday evening..A.watching;over B.to watch;in C.watch;by D.watches , on
3、用下列词填空(surf , program , once , result , health)
(1)My grandma is pretty _____ because she exercises every day.(2)---What's your favorite TV_______?---It's CCTV news
(3)Here are the ______ of the students' activity at Hilltop School.(4)He hardly ever ______ the Internet.(5)______ a year,they have a Christmas Party.五、课后反思
第2课时(总第2课时)
一、自主学习
Task 1.会读写本课单词及短语
(1)个人记读单词3分钟(2)两人一组相互检查读音
(3)展示,写在学案上
单词:大多数的;大部分的;几乎全部的 结果;成果
活跃的;积极的 对于;关于 约摸;大约
短语:每天 一周一到二次 一周三到四次
在格林高中 至于;关于
大多数学生 一些学生
Task 2.学习3部分
1、利用所给数据填all、most、some、或 no
all=100% most=51%--99% some=1%--50% no=0%
ActivityEvery DayOnce or Twice a
WeekThree or Four Times a
Week
Exercise15%()10%()75%()
Do homework95%()0%()5%()
Watch TV85%()2%()13%()
2(1)根据表格1完成短文
(2)a.Here ar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ent activity survey at Green High School.该句为倒装句,其主语为the results of the student activity survey.“Here+be+主语”是英语中常见的倒装句型。
例如:高小姐,送给你一些鲜花。b.As for homework至于家庭作业:as for意为“至于,就……而言”,后接名词或代词构成介词短语,置于句首,作状语。
例如:至于牛奶,我很喜欢。
c.The results for “watch TV”are interesting.“看电视”的结果很有趣。
介词短语 for “watch TV”作后置定语,修饰the results.介词 for此处表示作用、用途,意为“供,适合于”。例如:我没有钱打车,所以我步行回家了。
(3)复述课文
Task 3.学习4部分
在小组内展开调查,完成表格,并根据调查结果写一篇作文 所需语言结构 A:How often do you read English books?
B: I read English books about twice a week
How often do youonce a weektwice a weekthree times a weekonce a month
read English books
二、合作共建
all,most,some,no这四个词的区别
三、系统总结
请你写出所学的表频率的副词(至少写10个)及表多少的词
四、诊断评价
1、选择
1)The twins' uncle every day.A、exercise B、exercises C、is exercise D、is exercises
2)do you go to the movies?
A、How mang B、How often C、How much D、How
3)I think I am.A、Health B、not health C、healthy D、healthest
4)My mother wants me.A、drink B、not drink C、drinks D、to drink
5)Jim is a good student.He late for class.A、is hardly ever B、is not ever C、is ever D、is always
6)There a lot of junk food on the table.A、are B、hav e C、is D、has
7)homework , we do it on Sunday.A、As for B、As to C、As of D、As from
8)How often do you play soccer.A、two time a week B、twice a week C、a time a week D、one time a week
2、补全句子
1)我每周购物一两次。I shop a week.2)“看电视”的调查结果很有趣。The “watch TV” are very.3)对于家庭作业,大多数学生每天都做。
homework, students do every day.五、课后反思
第3课时(总第3课时)
一、自主学习
Task 1.学习1a,会读写单词及短语
(1)个人记读单词3分钟(2)两人一组相互检查读音
(3)展示,写在学案上
废弃的旧物 _________ 牛奶______ 咖啡______ 薄片_______ 可乐
巧克力________ 喝_______ 健康________ 采访者________
Task 2.学习1b对话,谈论某人做某事的频率
活动设计:
1、个人迅速朗读对话,并理解汉语意思
2、小组内合作,准确理解意思
3、两人一组练习对话,向全班展示
4、用1a的单词,模仿1b编对话,并在组内交流
A: How often do you drink milk ,Liu Fang ?
B: I drink milk every day.A:Do you like it?
B: No.But my mother wants me to drink it, she says it's good for my health.重点词组练习:(1)want sb to do sth 想要某人做某事
妈妈想让我和她一起去购物。.(2)be good/bad for 对----有好/坏处
不要在床上看书,那样对你的眼睛不好。.Task 3.2a、2b 听力训练
(1)放录音,完成2a
(2)听第二遍,回答2b的7个问题,把答案写在课本上
(3)听第三遍,检查答案,并进一步理解听力原文
(4)根据2b内容,进行采访问答
A: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B: I exercise every day.A: How often does Bill exercise?
B: He hardly ever exercises.二、合作共建
how many 后加______ how much 后加________________
翻译句子
1、你每天晚上睡几个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有几个橡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吃了多少牛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系统总结
你能总结一下本课所学的句型吗?它们表达怎样的含义?(组内交流)
句 型:
含 义:
四、诊断评价
1、选择
1)__________do you drink coffee?-----Twice a day.A.How many B.How long C.How soon D.How often
2)My teacher wants me _________ hard.A.study B.studying C.to study D.studies
3)Eating fruit and vegetables _____________ our health.A.is good to B.is good C.is good for D.is well for
4)Miss Liu is very ________, because she exercises every day.A.health B.healthy C.unhealthy D.unhealth
5)Thank you for _______ me with my English.A.help B.to help C.helping
6)_______ milk do you drink?
A.How many B.How much C.How often D.How soon
2、根据句意和首字母补全单词
1)My mother says it's good for my h________.2)Lily e________ every morning to stay healthy.3)I usually watch TV at night, but s________ I go for a walk with my parents.4)I like to d______ coffee.3、补全对话
A: _____ ______ do you ________(运动)
B: I _______ every morning.A: _____ ______ do you eat ________(蔬菜)
B: Every day.Because they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my health.五、课后反思
第4课时(总第4课时)
一、自主学习
Task 1:(1)读 Katrina写给笔友的一封信,回答下列问题。
a.How often does she exercise ?
b.How often does she drink ?
c.Does she eat junk food very often ?
d.Do you think she has healthy lifestyle? Why or why not?
e.Is her lifestyle the same as yours or different? What are the difference?
(2)翻译句子:
(1)我尽量吃大量的蔬菜。(try to do)
.(2)我的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我取得好成绩.(help sb.do sth.)
.(3)我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eating habit)
.(4)他的爷爷相当健康,他每天都照顾我的弟弟。(pretty healthy, look after)
.(5)把Bill的书信补充完整,注意一些频率副词及词组。
Task 2:小组活动,通过调查小组成员生活习惯,讨论谁的习惯最好,谁最健康。
二、合作共建
How healthy are you ?Write down your own habits.注意用上一些频率副词及词组。
三、系统总结 总结一下本课所学的频率副词和词组。
总结一下你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诊断评价
翻译下列词组
(1)许多,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2)一星期一次_______________
(3)照料,照顾 ____________________(4)垃圾食品_________________
(5)放学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6)尽力,努力做_____________
(7)与......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8)帮助某人做_______________ 词形变化
(1)He says it's bad for his ___________(unhealthy)
(2)She tries ___________(eat)a lot of beef.(3)Lily's __________(sleep)habits are pretty good.(4)My mother wants__________(I)to drink it.(5)My mother wasn't at home yesterday, I had to help my father _________(cook)单项选则
()1._________Do you have an English party?
----Once a month.A.How old B.How far C.How often D.How long
()2._________they are brothers, they don't look like each other at all.A.Because B.Though C.When D.As
()3.They try _________it together.A.to move B.move C.moving D.are move
()4.I'm not very strong, _________I usually exercise.A.but B.so C.as D.to
()5.His ideas are the same _________ hers.A.from B.for C.as D.to
()6.We eat a lot of________ and _________, but little _______.A.fruit, vegetables, meat B fruits, vegetables, meat
C.fruit, vegetable, meat D.fruit, vegeta ble, meats
4.改写短文
请将3a部分Katrina给笔友的书信用第三人称改
五、课后反思
第5课时(总第5课时)
【Learning objectives】
1、Knowing: 记忆本单元单词及短语
2、Understanding :熟练运用频率词练习What do you …?和How often…?句型。
3、Practising : 会描述课余时间的活动及基本饮食结构。
【Important points】表示频率的副词。
【Difficult points】写作训练
【Learning process】
一、自主学习
Task1:完成课本1中的填空题,注意动词的适当形式。
1、“keep in good health”意为“保持健康”(=keep healthy),keep后常接形容词。
例:我们必须保持清洁。
2、“must”意为“必须”,后接动词原形,无人称变化;
例:Mary放学后必须照顾她的妹妹。
“less”意为“较少”,修饰不可数名词。
例:尽量多吃蔬菜少吃垃圾食品。
Task2:写出下列单词及短语:
锻炼 节目,表演 结果,成果
咖啡 健康,健康状况习惯
不同的 虽然,即使 必须 保持
在周末 我最喜欢的节目 网上冲浪
一星期两次 一星期三到四次 ……的结果
至于…,就…而言 对…有益 垃圾食品
喝咖啡 相当健康 放学回家
他的饮食习惯 照顾 大量,许多
与……不同 保持健康 健康的生活方式
Task3:对话练习:
复习本单元学过的句型What do you…和How often……?根据下表两人或三人做练习
活 动频 率
go to the moviesoften, usually, sometimes,always, hardly ever, neverEvery day, three times a week, once a month, once a week.watch TV
exercise
surf the Inernet
read English books
二、合作共建:
写作:描述一下你好朋友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尽量使用下列单词或词组。
often , every day, usually, three times a week, sometimes, once a week, always, once a month, hardly ever, never
三、系统总结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频率副词?它们的程度区别是怎样的?放在句中什么位置?
2、比较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时常用的词和句子。
四、诊断评价
1、补全句子:
(1)His eating habits are(health)
(2)Look!The woman with two girls(swim)
(3)How often they(do)their homework?
(4)Here(be)some books for you.(5)This one is(不同的)from that one.(6)I try(eat)lots of vegetables.2、句型转换
(1)The girl likes watching TV.(改为一般疑问句,并做否定回答)
(2)Tina reads books every night.(就画线部分提问)
(3)He likes eating fruit three or four times a week.(就画线部分提问)
(4)I did my homework last night.(改为否定句)
(5)does often Gina school at homework.(连词成句)
五、课后反思
第六,七课时
单元综合测试,评讲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第1课时Section A 1a—2c(总第8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下列词语:health body parts head nose eye ear tooth neck stomach back leg arm foot throat mouth hand illnesses thirsty stressed out tired hungry cold fever headache toothache stomachache sore throat advice dentist lie rest honey water should shouldn’t
2,学习身体各部位名称的英文表达方式;
3,学习表达 身体的各种不适;
4,能够对他人身体的种种不适给予适当的建议;
5,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结构。
【学习重点】:1,学习表达身体的各种不适;
2,能够对他人身体的种种不适给予适当的建议;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资料
词语:health body parts head nose eye ear tooth neck stomach back leg arm foot throat mouth hand illnesses thirsty stressed out tired hungry cold fever headache toothache stomachache sore throat advice dentist lie rest honey water should shouldn’t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学习任务一:认读并书写本课单词..1.个人自读,记忆单词.
2.小组互相检查读、写情况..写出下列单词的汉语意思,并展示.
Health__________ body parts___________ head ________nose_______
Eye_______ ear________ tooth_____ neck_______ stomach_______ back____ leg______ arm_____ foot_______ throat ______mouth _______hand ______ illnesses________ thirsty______ stressed out_______ tired _______hungry ____
cold ______fever ______headache________ toothache ________stomachache ________sore throat _________ advice ______ dentist ______ lie ______rest _______honey_______ water________ should________ shouldn’t ________
4.在小组内核对答案.Ask: How many parts of the body can you name? Teach body parts names
5.完成1a.学习任务二: 学会谈论病痛并给予建议
e.g I have a headache You should have a rest.You shouldn’t play heavily..1.听录音完成1b..2.让学生理解并复述听力对话.并和你的同学编新对话.Do 1c
3.听录音完成2a和2b.4.根据2C自由对话。
如:
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stomache.You should …
You shouldn’t…
讲解:1,have :v.得了……病
病(痛)得(患)病
身体部位+ 身体某部位痛
翻译 :短语:感冒__________ 胃(肚子)痛_________
头痛__________ 咳嗽________
牙痛__________ 背(腰)痛__________
耳朵痛__________ 发烧__________
2,matter n.事情;问题;差错
毛病;麻烦事,前面常加定冠词the。用来询问……出什么毛病了?……怎么了?What,s the matter with..?
=
=
翻译句子:1)你的电脑怎么了?
2)改写同义句: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r grandpa?
What’s _______ ________your grandpa?
What’s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your grandpa?
3, sore adj.痛,指因发炎引起的刺痛
翻译:背痛________________ 眼睛痛_______________
喉咙痛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上周头痛并且喉咙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_______ a ______and a _____ ________last week.4, ache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用于_____________
Pain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于_____________
Sore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于_____________
5, foot 名词脚复数为 feet 短语:步行_______________
完成句子:1)A dog has four___________
改同义句: 2)Mike often walks to school.= Mike often ______ _______ ____ _____ _________.6,advice 不可数名词,忠告;建议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选题的重要性;
2、了解如何找问题并把问题转为自己的课题;
3、掌握论证选题的要求;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周围事物的意识;
重点:如何找问题并把问题转为自己的课题;;
难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说明:《开动脑筋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选题的重要性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研究性学习中,选题是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在整个研究性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题的选择、确定,直接决定了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发展方向和命运,甚至影响到整个课题的成败。
2.专题研究的选题创意来自何方?
提示:
(1)观察你周围的世界,尤其是留意构成本社区特色的东西;
(2)对平时非常熟悉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
(如牛顿发现了地球引力)
(3)比较相互有关联的事物,寻找其中的差异;
(4)想想平时和同学讨论最多的是什么?
(5)从最喜欢看的书籍文章或教科书中找一些关键字。
想想有没有你很困惑的问题?
学生寻找选题创意的有效途径,可源于:
(1)学科教学中的引发的问题;
例如:买蛋选鲜(物理)
人行道垃圾桶的设置(数学)
(2)社会的需要问题;
例如:出租业有降低空驶率的迫切需要
(3)人类的希望问题;
例如:“亚超声定时控制器”
(4)已有事物的确定问题;
例如:“布手套翻转器”
“聋人赛跑发令枪”
3.怎样把“问题”变成可研究的“课题”?
围绕问题问问题:
谁?什么?为什么?什么时候?哪里?怎样?
4.选题的论证
(1)“选题”是否符合道德法规;
(2)“选题”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3)“选题”是否缺乏研究的社会价值;
(4)“选题”研究的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5、分组
一个班分为6个小组!
6、讨论思考
学生思考!发言!
小组内讨论,寻找问题,确定课题!
让学生开动脑筋!
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理解研究性学习具体如何开展。
课后反思个别小组不知道该研究什么课题,认为没有什么好研究的,教师应做相应的引导。
课时:1课时
授课人:
教学目标:1、透过比较阅读,赏析“散文中三峡的神韵”。
2、借助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潜力和创新潜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人们常用“亘古未变”来形容山川河流,此刻,山川河流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三峡这条古礼貌的大通道就要不见了,永久的不见了。三峡是灵异的、浪漫的、富有诗意的,这一节课我们就一齐用心去认读三峡、研究三峡。
二、播放三峡风光片
1、学生谈从“风光片”中获得的信息。(风光片中的三峡过于文静、单薄)
2、学生补充自己收集的资料。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到,人们的心中存在两种三峡:一个是自然的三峡,一个是文学作品中的三峡。那么,到底哪个更具魅力?
三、明确研究专题
如此秀丽的自然三峡就要不见了,这是令人遗憾的,幸运的是文学作品保存了三峡的秀丽,这一节课我们就一齐研读“文学作品中的三峡”。
文学作品的样式很多,可研究的领域依然很广阔,一节课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我们只可能就一种样式展开研究,我们这一节课的研究专题是:“散文中的三峡神韵”。
四、比较阅读
要求:
自读郦道元《三峡》和刘白羽《长江三峡》,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提示:能够从景物特点、写作角度、语言风格、情感态度等方面比较)让学生跳读两分钟,然后让同一爱好的学生自由组合,学习研讨,进而双方擂台赛。
(谈到情感态度的差异时插入的资料:相同的景物,不同的作者,由此写出不同的意韵;其实,就同一作者,对同一景物也会写出不同的篇章。如李白58岁时流放到夜郎,经过三峡时,他的感觉是“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而到白帝城时,忽然接到大赦的消息,这时的李白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无不烙上作者的感情色彩。)
五、老师引导大家梳理归纳讨论结果
大家刚才找出了许多的不同点,此刻我们把它归纳整理一下,着重是哪几方面?
异同点主要体此刻:①景物特点②情感态度③语言风格④写作角度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围绕研究专题重点探讨的四个方面,即四个切入点。
六、引导学生探究研究课题
我们从散文中去看三峡,还是一孔之见,三峡是我们民族古文化的繁衍之地,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东西还很多。如今,随着“高峡出平湖”的奇观出现,中国人70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其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三峡的灵异、浪漫也将不复存在,它将意味着三峡的文化,个性是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下面就请大家凭着对三峡的热爱、了解,思考一下,你将确立哪方面的研究专题。(小小组讨论,后大班交流;所研究的专题能够独立操作,也能够几个人合作。)
(如果时间允许,就其中的某一课题探讨研究方向)
七、老师总结
关键词:移动学习,信息素养
1 前言
Google的副总裁说过:“手机是因特网的未来。”以前那些因特网独有的功能出现在了手机上, 手机上的这些应用软件使电脑上的网页和一些程序出现在了这个小小屏幕上。尽管互联网和移动技术都起源于西方, 但自从中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 中国“信息爆炸”时代到来, 先是电脑与互联网为国人打开了一天崭新的大门, 真正了解到“不出门而知天下事”之说。之后, 移动技术的普及更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现在的人们“下了电脑就上手机”, 年轻人现在大多数是“手机一族”, 无论在何时何地总是低头看着手机。与此同时, 教育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只需一本书, 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就够了, 而现如今, 高科技也进入了教育行业, 课堂上多了多媒体、投影仪这样的设备, 可以连上网络, 给学生播放视频, 音频, 还可以随时查询资料。在移动网络和广泛覆盖的无线网络环境下, 利用便携式设备如mp3, mp4, 手机, ipad等, 可以在任何地方, 任何时间里进行学习的方式就是移动学习。
本文研究的是移动英语学习环境下英语专业学习者信息素养研究, 由于信息技术和手机等便携式设备的技术限制, 学习者多用移动设备听外语音频、看学习视频或是查字典, 移动学习应用于英语学习中居多。且大学生相比其他群体思维更活跃,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更倾向于使用移动学习这一种最前沿的学习方式。所以本文研究对象为英语专业学习者, 对移动学习环境中人手一机的英语专业学习者而言, 移动学习是他们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的重要方式。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信息素养”这一名词也吸引了众多国际教育学者和信息技术专家的关注。一方面信息素养这一能力在教育领域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 随着移动学习时代的即将到来, 以英语专业学习者这一代表性群体为研究对象, 调查在移动学习条件下的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2 文献综述
2.1 移动学习和语言学习
移动学习研究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期, 并迅速发展起来, 目前已成为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发展领域[1]。而田剪秋表示, 未来语言教育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语言学习理论与移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找到合适的方法确保语言学习高度情境化、个性化、协作式, 实现持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 换言之, 如何实现真正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的学习[2]。
2.2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对应的英文词为information 1iteracy。1974年,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提交给全美图书馆学和信息学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 他将之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原始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随着人们对信息素质认识的不断深入, 信息素质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展, 对信息素质的重要性形成了普遍的共识。在信息社会, 为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性和提高生活品质, 人们需要获取信息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需要从过多的信息中找到和使用各种类型的信息以满足广泛的个人和事务的要求[3]。
对于信息素质国内教育界专家也有提出自己的见解,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吉庆先生, 他在其专著《信息素养论》中是这样认为的:信息素养是人们在信息社会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它包括信息意识与情感, 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各方面, 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4]。另外还有佛山大学的刁生富先生, 他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四个方面, 也就是说:“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 就是一个具有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人, 从而能够较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人[5]。
2.3 移动学习与信息素养的关系
大学生具有好奇感强, 接受新鲜事物快等特点, 是移动设备的体验者和应用者。是否能利用移动学习更好地为学习服务, 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同时, 移动学习这种方式也有利于促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二者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 移动学习要求较高的信息素养。移动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 这种学习过程贯穿始终是对信息的检索查找、鉴别利用、组织处理和创新的过程, 移动学习在形式上是移动的、内容上是互动的、实现方式是数字的, 同时它是一种高度片状化的经历, 也是一种个性化和情绪化的学习过程。在整个的移动学习过程中, 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需求将不再仅仅限于基本的信息意识、信息检索表达、信息沟通交流等技能。也就是说, 仅仅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是无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需要, 实现移动学习的。
另一方面, 信息素养能够有效促进移动学习。信息素养是一种运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对信息资源的选择、利用、评价与学习的能力。信息素养能力需要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才能获得。大学生在移动学习中, 通过对信息工具、移动设备的广泛长期应用, 对学习资源的充分检索和获取, 会逐渐地培养信息意识、积累信息能力、提高信息组织、评价和应用水平, 进而实现信息素养的逐步提高。越是移动学习经验丰富, 移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他的信息素养就越高, 二者是成正向比例的[6]。
3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由于时间和资金有限, 本文的调查问卷参考了河南大学牛鑫[7]以及河北工业大学的孙素华[8]在其研究中的问卷的部分题目。问卷回收后笔者对筛选出有效问卷进行分析, 保证了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度。本文通过对信息素养相关知识信息的研究和分析, 结合移动英语学习的大环境, 先设计原始的问卷, 预发放之后对被试展开访谈, 然后不断完善问卷, 得到最终问卷, 发放给学生填写, 然后回收问卷, 对有效问卷用SPSS进行统计和分析, 研究信息素养现状并提出相关策略。旨在为英语专业移动学习者乃至整个大学生群体的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选用选择题和内部一致性较佳的莱克特五级量表的方式设计构建了“移动英语学习环境下英语专业学习者信息素养的调查问卷”。受试者根据题目所描述的事件, 在不同的选项中, 勾选一个最符合被试者个人的实际。
3.1 调查目的
了解当前在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情况, 特别是移动英语学习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 为在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以及移动学习促进提供依据。
3.2 调查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南通某大学英语专业大三学生, 一共向他们发放了56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52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
3.3 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分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致被试的封面信和指导被试如何填写问卷的指导语。第二部分是被试的基本情况调查。第三部分是信息素养相关问题的调查。
本文对信息素养的调查分为四个维度, 分别是从信息意识方面、信息能力方面、信息应用与创造方面和信息安全与道德方面来设计问题。当然在移动学习环境下, 信息素养不仅仅是以上四个方面, 它还强调如果利用信息技能来解决学习上的难点和疑点, 如何在诱惑繁多的网络世界里寻找到自己的学海, 以及小组内交流和共享学习资源等。
个人基本情况调查问题设置为性别以及对移动学习的了解和使用方面, 旨在调查移动英语学习的大环境。第三部分的信息素养调查结合了移动学习能力。第一个方面, 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个人是否对信息有一定的敏感度, 以及加以利用的意愿。这一方面主要采用是否选择题, 调查英语专业学生是否具有信息意识。第二方面, 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本身或对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第三方面, 信息应用和创造, 这是在掌握信息能力和拥有信息意识的基础上的实际运用和创新意识的体现。这两方面主要采用莱克特五级量表进行统计。最后一部分是信息安全与道德, 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资源, 大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很容易受到网络的诱惑从而做错事。这一方面主要采用是否选择题进行统计。
4 研究结果和讨论
4.1 个人基本情况
这一部分主要了解被调查者的性别, 是否听过移动学习以及用移动设备进行英语学习的倾向。
4.1.1 性别
男生14人, 占比率27%;女生38人, 占比率73%。这符合英语专业女生多男生少的基本情况。
4.1.2 对移动学习的了解和使用
根据统计得出, 听说过移动学习的为29人, 占56%, 虽然超过了半数, 但可以看出移动学习的普及率还不算高。倾向与使用移动设备与他人交流的人数为36, 占70%, 每月愿意在移动设备上的花费为20~50元的居多, 可经常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英语学习的人数仅为14人, 占27%。虽然是在英语专业中进行的调查, 但也可以反映出整个移动学习氛围不是很理想, 需要进一步进行发展。但确实移动学习在我国起步比较晚, 相关研究也比较少, 所以这一数据也符合现实情况。
4.2 信息素养
4.2.1 信息意识
从1-4题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信息意识, 他们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其发展前途, 能明确自己有信息需要以及如何去表达。但在描述信息需要时缺乏关键词和术语, 并且从第5题可以看出, 56.7%的人在搜寻信息时, 曾收到其他无关信息 (如广告) 的吸引从而偏离最初的目的。这体现了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意识, 但缺乏专业知识以及容易受到诱惑。这要求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时要主要灌输其专业知识并且锻炼其自制力和控制力。
4.2.2 信息能力和信息应用与创造
本部分首先对信息能力部分和信息应用与创造部分的莱克特五级量表题进行了计分统计, 重新定义变量后分析了两者的相关系数。
皮尔逊r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信息能力和信息应用与创造之间存在显著的中等正相关关系 (r=0.667, p<0.05) 。
这说明了信息能力越强, 其信息应用与创造就越强。这启示我们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中要全面提高其信息能力, 同时也不能忘记培养其运用和创新能力。
4.2.3 移动学习与信息素养
为了研究移动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之间的关系, 本文把调查移动学习能力的题目:信息能力中的第4题、信息应用与创造中的第6题到第8题和信息安全与道德中的第7题;调查信息素养能力的题目:信息能力中的第1题到第3题、信息应用与创造中的第一题到第5题重新定义变量, 计算得分, 并比较两者的相关性。
皮尔逊r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移动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的能力存在显著的中等正相关关系 (r=0.661, p<0.05) 。
这表明了移动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能力息息相关, 二者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关系。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时, 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 也要提高其总体信息素养水平。
4.2.4 信息安全与道德
这一部分统计结果表明, 除去第一题男女之间有巨大差异, 其他几题男女之间的选择趋于一致。53%的学生表示其曾经引用过网上的文章的时候没有标明出处, 只有13%的学生表示其曾经做过向有关部门举报非法网站的举动, 大多数学生没有对他人在网上进行人身攻击并且能辨别免费资源和收费资源, 并且能做到不侵犯他人利益。这表明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络信息安全与道德意识, 但是其法律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是很薄弱, 需要加强。
第一题在男女生之间有较大的差异, 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 在“您曾经浏览过色情、暴力有关的网站吗?”这一题中, 女生38人全部选择了“否”, 男生14人有13人选择了“是”。这表明男生在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中, 更容易受到色情暴力方面资源的影响。因此在培养信息素养方面应加强对男生这方面的引导,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结论
笔者结合当今移动学习和信息素养两者在教育领域愈发重要的这一背景, 以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 研究了移动英语学习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情况,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意见。研究表明, 移动学习虽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但是其对移动学习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也没有真正地进入所谓的“移动学习时代”。大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 信息意识比较强, 但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的信息素养。更重要的是, 大学生在信息安全和法律意识这一方面有缺失, 特别是男生容易收到色情暴力网络资源影响。研究还调查了信息能力与信息应用与创造以及移动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能力之间关系, 研究表明两者都息息相关。这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时, 要注重能力和应用之间的联系, 两方面一起抓。了解到移动学习与信息素养相辅相成, 一方面是否能利用移动学习更好地为学习服务, 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另一方面, 移动学习这种方式也有利于促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由于笔者在问卷设计环节考虑得不全面, 自身的研究能力不足, 理论学习不够等, 并且调查对象只限于一所学校, 范围过于小, 所有本文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对教研和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 从而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尽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Pachler N.WLE Center, Institute of Education[D].Universityof London, 2007.
[2]田剪秋.移动语言学习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外语电化教学, 2009, 03 (126) :22-26.
[3]皮介郑.信息素质理论与教育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4]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5]刁生富.论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6) .
[6]范乔真.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创新[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5 (3) .
[7]牛鑫.大学生移动学习设备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 2013.
【摘 要】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凸显它的重要性。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尝试指导研究性学习活动。一、创设问题 引入情境;二、融洽师生关系 创设探究氛围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三、鼓励学生质疑 教师尽力释疑;四、分小组合作探究 每堂课评出最佳组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在我省全面铺开,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必然。教师教学方式转变是对课程实施过程的优化,其目的在于充分挖掘课程的回旋余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这最终取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学习方式,是通过研究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学会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并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旨在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其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因此,在高中新课程伊始,英语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快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促进英语学科课程的转型。 顺应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尝试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我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问题解决的学习中,善于引导学生对书本的内容、教师讲授的内容、同学发言的内容进行质疑、问难,有时还组织学生针对疑难问题进行小组或其他多种形式的合作探讨。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的基本学力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学力不断得到培养,个性、特长不断发展,综合素质也不断提到提高。以下是笔者一阶段来对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探索,如有不是或不妥之处,敬请批评与指正。 一、创设问题,引入情境 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创造,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和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可见,好的情景设计能够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美妙的学习氛围,感受语言,享受到运用语言沟通的快乐,而且和谐的富有创造性的情景,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比如在教学SEFC BookⅡ Unit16 The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时,我设了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1)When was the USA founded?(2)Who was the first president of the USA? (3)Whendid the USA invade Iraq? (4)Who is the present president of the USA?有了世界历史和时事政治的知识,这些问题对他们来说并不难,因而其兴致浓了,积极性也高了。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科与学科间的互相渗透。让学生对情景设计好奇、愿意了解、愿意探究,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二、 融洽师生关系,创设探究氛围,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善于观察学生、注意情感沟通,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 三、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尽力释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从英语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造质疑情景,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四、分小组合作探究,每堂课评出最佳组 青少年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五、关注后进生,尊重个体差异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今天这个世界如此精彩。”如果教师没有切实考虑后进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生活感受能力、接触生活的范围等因素,或者考虑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忽视学生在学习中可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那么学习效果就只能是短期的,长期以往,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迅速递减,直至消失。因此我努力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个性得到施展,同时赏识不同学生的个性,引导每个学生都迈向成功。上课时经常采用激励性话语,捕捉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注意对后进生进行“心灵环保”,采用“绿色幽默”,既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从错误中学到东西,心悦诚服地进行改正。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每一位学生的特点,研究优秀或可爱的学生的爱好,因为只有在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前提下,创设恰当的“此时此景”与学生进行沟通,才有可能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有智者說,生活中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课堂教学有诸多的值得我们思考之处,也需要我们善于发现的眼睛。老师和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活生生的人。只有设计出和谐、灵动的课堂教学情景,师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解放,在课堂上才可能进行心灵的碰撞,从而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以上是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探索,谈不上经验。如有不是或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今后我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研究性学习进行深入探讨,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2、《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版)》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7月3、《福建教学研究》(中等教育文科)2005年7月
【研究性学习教案英语】推荐阅读:
英语研究性学习过程综述09-17
英语研究性学习小组个人总结03-03
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案02-15
五年级上研究性学习教案07-03
语文研究性学习公开课教案01-29
性格与英语学习研究12-29
论高中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11-12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论文03-24
基于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09-22
《小学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课题研究计划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