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S版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精选10篇)

小学语文S版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1

初教二系语教10级2班

关麟妹、孟赛男、金鑫、任连翰、林田静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3.提高阅读的速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狼牙山五壮士“壮”的含义。

难点: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和体会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上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读了整篇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样几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称这五名战士为“五壮士”,而不直接把题目命名为《狼牙山五战士》?“壮”好在哪里?请同学

们用“壮”组词。

二、“导” 学研读专题一

1.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五壮士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任务?

教师相机引导

(1)他们是怎样完成这个任务的?(课件:拖住敌人、痛歼敌人)

(2)五壮士在这种情况下接受任务,表明了什么?(板书:壮心)

2.根据五战士勇于接受任务的壮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段。

3.本段小结:

从“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勇于受任的壮心。

三、“扶” 学研读专题二

1.读课文,找到五壮士痛击敌人的词句,深入体会当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教师相机引导

(1)这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描写)

(2)通过这些动作描写表现了什么?(五壮士的壮志)

2.探究人物心理及其变化的原因。

3.根据五壮士英勇歼敌的壮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段。

4.本段小结:

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

四、“放”学研读专题三、四、五

根据上述学习方法,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后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点评并总结:

1.研读专题三:

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2.研读专题四:

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

5.研读专题五:

围绕“五壮士为什么跳崖?”找出下面句子“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深刻体会到五壮士跳崖时视死如归的心情。

五、总结学法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主要是想使学生掌握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首先,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人物的心理;其次,根据课文内容,进入情境,探究人物心理变化活动及其变化的原因;再

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最后总结出课文的内容。

【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的壮心 痛击敌人的壮志

壮引上绝路的壮举

顶峰歼敌的状语

跳下悬崖的壮气

【教学设计反思】

小学语文S版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播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传播学的理论, 就是营造一个适合传播的环境, 将特定的素材有效的传播出去, 使该素材能对人们产生影响的一种理论。从语文教学的过程来看, 它与传播学的理论有相通之处。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要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 把语文知识传播给学生, 然后让这些语文知识能够影响学生。由此可以看到,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传播理论。

一、应用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关注学习主题

在传播学的理论中, 传播者如果要传播信息, 就要营造一个传播的环境。这是由于在信息时代, 受众可关注的消息有很多, 因此要受众重视某一条消息, 消息的传播者就必须思考, 这些渠道要放到哪种环境中最能让受众关注到;要提炼出哪些关键词才能够让受众一眼就注意到这条消息。如果以小学语文的教学来类比传播学理论, 教师若要引导学生关注语文知识, 教师就要找到一个学生能关注到语文知识的途径, 并且找到让学生关注这些语文知识的理由。

比如以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为例, 有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以前就曾经利用微博给学生推送过一条旧消息《昔日的抗日英雄曾被人们逼着跳楼》。教师推送的这条消息非常醒目, 许多小学生受到教师的引导开始关注这条新闻, 他们想了解, 被逼跳楼的抗日英雄是怎样的抗日英雄, 他们为什么会被人们逼着去跳楼呢?学生由于关注这条新闻, 就开始点击新闻文本,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到当初在狼牙山一役, 有五名抗日英雄为了掩护抗日主力撤退, 将日寇引上狼牙山, 他们战至弹尽粮决以后跳崖殉国。其中有两名抗日英雄大难未死, 存活下来, 却在特殊的年代受到迫害。当学生为英雄的遭遇而感慨时, 教师在新文文本后推送《狼牙山五壮士》电影的视频, 并引导学生结合视频阅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师借由新闻传播的模式在教学以前让学生关注需要学习的信息, 引导学生观看完消息之后, 对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好奇心, 继而自主的学习, 教师用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预习能为正式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吸收语文知识

在传播学的理论中, 消息传播者要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传播消息, 使受众能够通过自己喜欢的渠道接受信息。比如消息传播者可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的形式传播消息。如果以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来类比传播学理论, 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中用多种方法传递语文信息。

以那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为例, 那名语文教师首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 他们是否有学会所有的生字生词?整篇课文讲述的是什么意思?其次, 等学生跟着教师朗读完课文后,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篇课文的章架结构, 让学生从文章结构的角度课文讲述的内容。最后,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讲述这个故事, 然后让每组选一个故事讲得最好的代表上课讲述, 教师以让学生讲故事、听故事的角度, 可让学生理解这个故事。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意识到学生具有差异性, 如果用一种形式开展教学, 就可能会让部分学生不能有效的吸收语文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有效的吸收语文知识, 教师要借用传播学的理论, 用多种形式、式种渠道开展教学。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丰富情感体验

在传播学的理论当中, 消息传播者为了加强消息传播的效果, 会用引导人们讨论的方法引导人们深思这一条消息, 使这条消息能够牢记在人们的心里。比如在信息时代尚未来临以前, 部分报纸会用引导人们投票、写感想邮编到新闻编辑部的方式让人们反馈新闻信息;在信息时代来临以后, 消息传播者会引讨人们在论坛上、微博上讨论消息, 使消息能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如果把小学语文教学来类比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就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还要引导学生用语文知识来丰富情感, 使语文知识能够影响到学生的生活。

以那一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为例, 这名教师看到学生在学习完这一课后, 内心激荡着一种强烈的民族情感, 于是引导学生写《常忆狼牙山》这一篇作文。这名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知识与看过的视频去思考生命明明是极其宝贵的, 为什么狼牙山的士兵们全部决定抛弃了生命去狼牙山与日本人决战?支撑着他们做这一选择的是什么样的精神?我们后人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精神?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 在课后去思考这些问题, 然后学生交出自己的作文。

小学语文教师可结合传播学的理论, 在课堂教学以后引导学生感悟这节课学的知识, 让学生去交流、讨论、写作, 使语文知识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的人生。

总之, 从把传播学的理论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 用语文教学传播模式开展教学的案例可以看到,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学生做好预习环节将能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的吸收语文知识;让学生把语文知识与情感体验联系起来, 使学生能用语文知识指导自己生活。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全面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紫芳.传播学理论对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研究的意义[J].文学教育 (下) , 2011 (09)

[2]张学波.林秀瑜.信息化环境中的教育传播实践应用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1 (09)

小学语文S版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3

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 方案1:

播放《小兵张嘎》片头(尾)曲

1、孩子们,熟悉这首歌吗?那你们一定看过电视剧《小兵张嘎》了?你最喜欢剧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小兵张嘎》这部电视剧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白洋淀地区的嘎子、胖墩、玉英、佟乐四个孩子在抗日烽火中的戏剧故事和他们之间童稚的友谊。)

2、你还看过哪些抗日题材的文章、电影、电视剧,也像刚才那样谈谈好吗?(方案2:)

1、谈谈你曾经有过的感动?(感动无处不在,无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无论是在。。)

2、在抗日战争年代有哪些人曾经让你感动,让你震撼?

一、导入新课:

1、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八年中,正如刚才同学们所说,中华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如嘎子、××一样 的英雄,正是他们,抒写了中国历史上壮丽辉煌的篇章。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再来认识五位英雄。这就是——狼牙山五壮士。(方案2:有这样五个人,虽然离我们的年代比较久远,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他们,他们不仅感动了当时的中国,也感动了今天的我们,是他们创下了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这就是——狼牙山五壮士。)

(上课)

2、请同学们坐好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

3、课下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用一个词或是一句话说说你心目中的五壮士?

4、一提起五壮士,我们的头脑中就浮现出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为了纪念五壮士,修建了纪念塔。

出示图片资料,屏幕出示:(以下是对纪念塔的解说)资料1:

现在我们看到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是1986年修建的。在此之前,纪念塔两次修建,两次被毁,但毁不掉人民对五勇士的怀念。于是1986年重新修建了纪念塔。

从这些资料中你读出了什么?(主要是让学生说出五壮士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读了这些资料,我也不由地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到底是怎样的五壮士啊?他们究竟是以什么感动了我们,震撼着我们?才使得他们在咱

中国人的心里有这样重的分量?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五壮士,进一步去认识五壮士。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细细地品读课文,想一想五壮士的哪些言行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简单写一写你的体会。

二、品读体验:(交流)

(一)品“走”

课件:“为了不让敌人——引上绝路”

1、指名读,谈体会。

2、哪个词语让你深有感触?学生随便谈。教师重点指导:

“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班长斩钉截铁的说了一句“走”,同学们想一想,这一走意味着什么?从哪个句子看出来的?

是啊,其实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生路,一条是绝路,在生死关头,班长选择了绝路,他徘徊了吗?(没有)他犹豫了吗?(没有)他害怕了吗?(没有)这就是――(生齐)斩钉截铁。

从这个“走”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读进去。

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得不坚决,我可不跟你们走)

3、战士们怎么做?指读。漏掉“紧”,我看只用一个“跟”这句话也通啊,读读看行不行?加上了“紧”字让你知道了什么吗?

你也紧跟在班长身后了吧,你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吗?还知道什么?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

你们知道这一走意味着什么,但是你们还是――(生接读)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4、在这里,对班长、战士只用了一个字一个词,就把他们那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写出来了,谁能把这段读一读?

5、小结:壮士们这一走啊,走得是那么义无反顾,走得是那么斩钉截铁,他们这一走啊,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孩子们,这就是我们怎样的五壮士?

就是这种义无反顾,就是这种舍生忘死,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孩子们,这就是我们——

(生齐读课题)舍生忘死的狼牙山五壮士。

过渡语:刚才我们抓住一个“走”字,品着一个“紧跟”,逐渐走进了五壮士的内心。在向顶峰棋盘陀攀登的过程中,五壮士又有哪些言行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请同学们像刚才那样,自己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看一看你品出了哪一个词?

(二)品“砸”

出示课件“他刚要拧开盖子,——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

1、指名,说体会,指导朗读。

2、教师重点指导: A、“举”

从这个“举”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举起的是什么?读。B、“砸”

从这个“砸”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此时的石头,作者打了一个比方,把石头比作——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雹子吗?(教师简单介绍)雹子从几万米的高空降落下来是什么感觉?这里说石头像雹子说明了什么?(狠、力气大。。)

此时,班长的身体怎样?联系上文想一想。那他们力气之大又来自什么?(决心、仇恨)

此刻的石头,作者也赋予了它们生命,看,(生读“带着……)五壮士的决心是什么?中国人民的仇恨又是什么?

说到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行径,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作为一个中国人,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读进去。

3、小结:壮士们这一举,这一砸啊,尽显英雄本色。在枪尽弹绝的情况下,壮士们用石头作为武器与敌人血战到底,这就是我们怎样的五壮士啊——

就是这种顽强不屈,就是这种英勇顽强,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这就是我们——(生齐读课题)顽强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

(三)品“跳”

就是这样的五位壮士,在前是万丈深渊,后是咆哮之敌的情况下,是玉碎还是瓦全?他们毅然做出了选择。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第6-9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感受这壮烈的场面。出示课件:最后一部分。

1、仔细读读这一部分,看看哪个词让你的心一颤?

2、交流:

A、看(出示课文插图)

看,这就是五壮士跳崖时的情景,看到这五位壮士,此时你的脑海中跳出了哪个词??(顶天立地——)

他们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远方,想一想,他们看到了什么?(部队、群众)这是怎样的一看啊?(满怀深情)

他们又回头望了望正在向上爬的敌人,这又是怎样的一看啊?(无比轻蔑)

他们还看到了什么?(死亡)面对死亡,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这就是—(视死如归)教师引读:

师:看哪!【顶天立地】的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师:【满怀深情】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远去的方向。师:他们【无比轻蔑】地——〖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师:【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师:五壮士【视死如归】——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B、想

孩子们,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但是,当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难的时候,当想到侵略者滔天罪行的时候,壮士们却毅然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此时此刻,假若能再给他们一点点的时间,你认为他们会想些什么? 教师引导:(预设)〔音乐〕

a、马宝玉,作为一班之长,你这一跳,难道就没有别的选择吗? b、葛振林,你这老党员,这一跳,你难道就没有想想你的家人吗? c、你是宋学义吧,你一直默不作声,这一跳,你不后悔吗?(还没成家吧?)

d、还有你胡福才,还有你胡德林,你们这两个小战士,当时只有20多岁呀,这么年轻,这一跳,你们就不怕吗?

e、还有你,作为读者的你呢?此时此刻,你又在想什么? 小结:说得真好!你们的气概,正是来自于对祖国,对人民深深的爱呀。孩子们,让我们怀着对烈士深深的敬仰,再读这一段。(生齐读此段)

C、听(理解最后一句)引读:

听,这是班长马宝玉的声音:(打倒——万岁)这是副班长葛振林的声音:(打倒——万岁)

这是战士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的声音:(打倒——万岁)

这还是谁的声音?生答(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你从这声音中听出了什么?读进去。

别以为你是在读文,你们就是那五壮士,会怎样喊—— 让我们一起喊出五壮士的心声,(生齐读最后一句)让我们一起喊出中国人民的心声,(生齐读最后一句)

小结:壮士们这一跳啊,是那么坚定,那么从容,仿佛他们不是走向死亡,而是要去参加一次新的战斗一样。孩子们,这就是我们怎样的五壮士——

就是这种视死如归,就是这种宁死不屈,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这就是我们的——(生齐读课题)视死如归的狼牙山五壮士。

3、拓展读。

(1)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五位壮士这一壮举,不仅感动了中国人民,还彻底征服了疯狂的日本鬼子。

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一下,当疯狂的鬼子冲上来,原本想“抓活的”,却发现五壮士跳下深谷不见踪影,鬼子们会怎样想怎样做呢?(交流)同学们你们都猜错了,鬼子上来后,的确气急败坏,四处寻找五壮士的下落,企图全部活捉五壮士。当他们发现五壮士的确是从万丈悬崖上跳下去的时候,他们没有放一枪,没有放一炮,而是集合部队,列队向五壮士跳崖处,庄严的行了日本军礼!(学生尽说自己的疑问)

到底是什么让疯狂凶残的日本鬼子低下头来,向五壮士致敬?(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时板书)

是啊,当鬼子看到这惊人的一幕时,他们一定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他们也一定不会相信自己所听到的一切!孩子们,就让我们用朗读来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们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生齐读此段)

(2)孩子们,你们又可曾知道,五壮士视死如归,舍身跳崖,宁死不当俘虏的英雄壮举,创造了奇迹: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意外被一棵树卡在半山腰,奇迹般的生还。

(学生尽说疑问)

其实,这都是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感动了这里的一草一木才创造的奇迹啊!孩子们,就让我们用朗读来告诉人们:这就是我们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生齐读此段)

(3)那么你呢,我亲爱的孩子们,你又会怎样向别人讲述这一故事? 背诵此段。

三、课堂总结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带着一份感动,重温了六十六年前那难忘的一幕。正是有了像五壮士这样千千万万的英雄,中华民族才重新修改了历史!其实,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只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的一个缩影。

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还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下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拓展阅读,去感受他们的壮士形象。出示课件:

1、拓展阅读文章:

《北国雄师——赵尚志》 《中国陆军战神——张自忠》 《中华空军勇士——阎海文》

2、推荐网站:

中华抗日战争网 民族魂网

小学语文S版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4

lángyáshānwǔzhuàngshì22《狼牙山五壮士》niánqiūrìkòudàjǔjìnfànzhànzhēngdāngshí

jízhōngbīnglìxiàngwǒjìnchájìgēnjùdì

1941年秋,日寇(kòu)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

qīliánfèngmìngzàilángyáshānyīdàijiānchíyoujī

qīliánjuédìngxiàng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jīngguòyīgèduōyuèyīngyǒngfènzhàn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

bǎyǎnhùqúnzhònghéliánduìzhuǎnyíderènwùlóngwángmiàozhuǎnyíjiāogěileliùbān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wèiletuōzhùdírénzhuīshàngláidedírén

qīliánliùbāndewǔgèzhànshìyībiāntòngjīyībiānyǒujìhuàdìbǎdàpīdírényǐnshànglelángyá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shāntāmenlìyòngxiǎnyàodedìxíngbǎchōngshàngláidedírényīcìyòuyī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cìdìdǎlexiàqùbānchángmǎbǎoyùchénzháodìzhǐhuīzhàndòudírénzǒujìnlecáixiàmìnglìnghěnhěndìdǎ

fùbānchánggě

ràngzhèn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gě)振líndǎyīqiāngjiùdàhǒuwántādemǎnqiāngnùhuǒgēbolūn

yīshēnghǎoxiàngxìxiǎodeqiāngkǒupēnbùzhànshìsòngxuéyìrēngshǒuliúdànzǒngyàobǎ林打一枪就大吼(hǒu)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yīgèquānhǎoshǐchūhúnshēndelìqìhúdélínhéhúfúcái胳膊抡(lū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zhèliǎnggèxiǎozhànshìbǎliǎnbēngdéjǐnjǐndequánshénguànzhù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ěng)得紧紧的,全神贯注dìmiáozhǔndírénshèjīdírénshǐzhōngbùnéngqiánjìnyíbùzàiqí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qí)qūtǐdeshānlùshànghéngqīshùbādìtǎngzháoxǔduōdíréndeshī岖(qū)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shī)体。

wǔwèizhànshìshènglìdìwánchéngleyǎnhùrènwùzhǔnbèizhuǎnyí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miànqiányǒuliǎngtiáolùyītiáotōngwǎngzhǔlìzhuǎnyídefāngxiàngzǒu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zhètiáolùkěyǐhěnkuàizhuīshàngliánduìkěshìdírénjǐngēnzàishēnhòu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lìngyītiáoshìtōngxiànglángyáshāndedǐngfēngqípántuómiàndōushìxuányájuébìzǒunǎtiáolùneqúnzhònghéliánduìzhǔlì

nàérsān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tuó),那儿三

wèilebùràngdírénfāxiàn

dìngjiétiědì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

bānchángmǎbǎoyùzhǎn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zhǎn)钉截铁地shuōleyīshēngzǒudàitóuxiàngqípántuózǒuqùzhànshìmen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rèxuèfèiténgjǐngēnzàibānchánghòumiàn

tāmenzhīdàobānchángyàobǎ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dírényǐnshàngjuélù敌人引上绝路。

wǔwèizhuàngshìyīmiànxiàngdǐngfēngpāndēnghéyánshíxiàngdírénshèjī

yímiànyītuōdàshù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

shānlùshàngyòuliúxiàlexǔduōjùdírénde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shītǐdàolelángyáshānfēngdǐngwǔwèizhuàngshìjūgāolínxiàbùshǎodírénzhuìluòshānjiàn

jìxù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xiàngjǐngēnzàishēnhòudedírénshèjī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fěnshēnsuìgǔbānchángmǎbǎoyùfùshānglezǐdàndōudǎwánliǎozhǐyǒu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húfúcáishǒuliháishèngxiàyīkēshǒuliúdàntāgāngyàonǐngkāigàizimǎ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bǎoyùqiǎngqiányībùduóguòshǒuliúdànchāzàiyāojiānyīkuàimópándàdeshítóudàshēnghǎndào

tāměngdejǔqǐ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

tóngzhìmenyòngshítóuzá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dùnshíshítóuxiàngbáoziyīyàngdàizháowǔwèizhuàngshìdejuéxīndài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zháozhōngguórénmíndechóuhènxiàngdíréntóushàngzáqùshānpōshàng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chuánláiyīzhènjīliguālādejiàoshēng

dírénfēnfēngǔnluòshēngǔ

deyīshēngbáchū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yòuyìqúndírénpūshàngláilemǎbǎoyùsōu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sōu)的一声拔出shǒuliúdànnǐngkāigàiziyòngjìnquánshēnqìlìrēngxiàngdírénsuízhe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yīshēngjùxiǎngshǒuliúdànzàidíqúnzhōngkāilehuā

tiàowàngzháo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wǔwèizhuàngshìyìlìzàilángyáshāndǐngfēngqúnzhònghébùduìzhǔlìyuǎnqùdefāngxiàngzàixiàngshàngpádedírén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

tāmenhuítóuwàngwànghái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

liǎnshànglùchūshènglìdexǐyuè

望还

bānchángmǎ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bǎoyùjīdòngdìshuōle

tóngzhìmenwǒmenderènwùshènglìwánchéng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shuōbàtābǎnàzhīcóngdírénshǒuliduóláideqiāngzásuìleránhòu

xiàngměicìfāqǐchōngfēngyīyàngzhànshìmenyěángshǒutǐngxiōng

dìyīgèxiāngjìcóng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zǒudàoxuányábiānshàngzòngshēntiàoxiàshēngǔ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xuányáwǎngxiàtiàolángyáshānshàngxiǎngqǐletāmenzhuànglièháomàide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kǒuhàoshēng口号声:

dǎdǎorìběndìguózhǔyì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zhōngguógòngchǎndǎng

wànsuì

zhè

“中国共产党(dǎng)万岁!”

zhèshìyīngxióngdezhōngguórénmínjiānqiángbùqūdeshēngyīnshēngyīnjīngtiāndòngdì

qìzhuàngshānhé

小学语文S版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抄写自己受感动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教具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简要介绍背景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

(一)学习课文一、二部分

1.指名读(板书:接受任务,诱敌上山)2.说说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 3.这节课你还想了解什么内容?

(二)深入学习第三到第五部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1.自读第三部分。思考: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2.提问: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板书:引上绝路)

3.讨论:(1)五壮士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为什么不走那条“可以追上部队”的路,而是不顾自己的危险,要把敌人引上绝路呢?(2)“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这里比喻什么?战士们为什么热血沸腾?

4.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读这一部分?(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5.指名分别朗读第四、第五自然段。思考:向顶峰攀登的过程中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

6.提问: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英勇歼敌)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8.指名朗读第五部分。思考:五壮士最后是怎样英勇跳崖的?(板书:英勇跳崖)

9.讨论。

(1)这一段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

(2)五壮士为什么“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你从五壮士“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中体会到了什么?

(3)面对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

10.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三、总结全文

四、布置作业

1.试着朗读课文最后一部分。

2.课外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

一、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多种方式读,指导读出感情。2.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3.质疑,总结全文。

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学习生字词

1.读生字组词

2.读读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3.注意“尸、斩、磨、罢、豪”5个字的部首。

4.组词:

寇()晋()挥()葛()尸()

冠()普()晖()蔼()户()

崖()斩()磨()豪()屈()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 篇6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练习朗读课文第四、五段,边读边体会词句的意思。

3、带着对五壮士无限崇敬之情,重音鲜明、节奏有变化地有感情朗读课文第四、五段,提高朗读水平。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我们班上的课,同学们紧张吗?要是你们紧张,那就太不能干了,你们想想,我们昨天学的狼牙山的五壮士,他们区区的五个人面对敌人的大举进犯,毫不畏惧,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你说你们应不应该紧张?那好,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复习课文。

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两个部分,都想想,前两个部分是讲的什么内容?(接受任务、诱敌上山)那么,你们还知道这五位壮士的名字吗?(马宝玉 葛振林 宋学义 胡德林 胡福才)我们永远记住这5个英雄的名字!

三、我们接着学习第三部分内容,(课件出示——引上绝路)我请哪个同学起来凭自己的理解朗读这个部分,(朗读评价)

读书不光要读,还要想,老师问同学们,这段话的的“绝路”是什么意思啊?(死路)(课件出示——狼牙山顶峰图片)这就是狼牙山顶峰,谁能说说它为什么是一条绝路啊?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齐读这句话)

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课件出示句子)

(态度坚决果断 斩钉截铁)斩钉截铁就是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态度坚决果断(齐读这个词的意思。)班长明明知道这是条绝路,为什么还要选择走这条路呢?请你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齐读这句话)(班长心里想的是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的安全,根本没想到自己。)

这句话里还有一个词语“热血沸腾”(按课件的要求学习。)

你还能通过哪个词知道战士与班长的想法是一样的?(学习“紧跟”一词)不要“紧”这一词也一样的吗?

通过这段的理解,我们知道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不畏牺牲——课件出示)

朗读指导————因此,我们读班长的话要读得坚定、果断;读“热血沸腾”要高昂,从而表现五壮士那高涨的情绪。我们练读这两句话,老师引读,你们跟着读。“走哪一条路呢?”(学生接读)

四、好,读得很好。我们接着学习第四和第五部分。注意: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到感动的地方可以画下来!谢谢自己的感受,好同学们开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师:

1、默读这个部分,你体会到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课件出示——英勇顽强)你从哪里看得出来的?能谈谈你的理解吗?(班长受伤了”,“子弹也打光了”,他们还是用石头向敌人砸去看出来的)

2、(出示课件——班长砸的画面)这就是班长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场面,请大家默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画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回答,画出的词有抢、夺、插、举,然后教师引导理解班长想让最后的一颗手榴弹发挥最大的作用。)

现在你再把这句读一下,注意把这些动词表上重音!边读边想!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动作描写的好处!(形象 生动,好像马宝玉就在我们的眼前)同学们再读一遍想一想,马宝玉在想什么!

那么,你体会到了什么!前面我们看到马宝玉受伤了!,但我们现在能看出来他受伤了吗!为什么? 我们谁来读一下!(朗读指导。学生们自由练读后,指名朗读。)

4、读得很有激情,很有力量!五壮士为什么表现得这样英勇顽强呢?谁来读这个句子?(学生读。出示课件——顿时„„带着„„决心,带着„„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那么代表着五位壮士什么样的决心?(学生自由发言)那么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什么仇恨!(学生发言)展示课件 引出敌人的罪行。课件出示——

是的,8年的抗日战争,我们有3500万的同胞遇难,而在南京,仅短短的6周时间,竟然杀死我同胞30多万人。何况都是些手无寸铁的人,连老人孩子都不放过!想到这些国家耻、民族仇,怒火在五壮士心中燃烧。他们决心用石头与敌人血战到底!因此,我们要把这种仇恨的情感读出来。“砸”要重读,两个“带着”,第一个语气要强烈。大家自由练读。然后齐读。

五、读得很有感情。我们接着学习最后一部分(课件出示——跳下悬崖)

1、同学们高声朗读这最后一部分。边读边想五壮士在跳崖前的表现。

2、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狼牙山五壮士是怎么样的吗?(课件出示_坚贞不屈)

3、课件出示“屹立”图片。你能看出课文是哪几句写的这个画面的吗?(齐读第一句。)引导理解“眺望”一词。(近义词比较)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

4、引导理解“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齐读这句话。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为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表情吗?齐读“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5、五壮士是怎么跳下悬崖的呢?再读这几句写他们跳下悬崖的句子,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

6、你们想得怎么样呢?请与我这里的场面进行对比。(课件出示跳下悬崖情景)

6、看完了这个场面,那一声声的口号响彻云霄,作者在结尾赞美了五壮士的声音。

齐读最后一句话。

为什么说这是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他们把敌人引上绝路,在胜利地完成了战斗任务的情况下,子弹打完了,还用石头砸敌人,最后纵身跳崖,也不当敌人俘虏。这就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指的是什么?(惊天动地”是指声音很大,惊动了天地。“气壮山河”的意思是气魄像高山大河一样雄伟、豪迈)

这只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吗?(更是在赞颂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服于任何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

7、大家齐读这两句。

六、总结全文

是的,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课件出示——向狼牙山五壮士致敬!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7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将课文分为了五部分,分别是——生齐说(见板书:接受任务、诱敌上山、选择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学习了课文的1、2、3自然段,通过这两幅画面,大家从视觉上感受到那激烈的战斗场面,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他们的英雄本色和壮士豪情。

(请结合刚才看的电影和昨天我们学习的前三部分的内容,用一句话来说出你对五壮士的感受)

2、是啊,这一选择,是生死抉择啊!他们宁可选择自己面临死亡,却把生命的希望留给了部队主力和群众。五壮士这一选择,牵动着我们所有的同学的心,就让我们跟着五壮士一起直奔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继续透过文字走近这五位英雄,走进英雄的内心世界。

二、新授

(一)学习“顶峰歼敌”

1、出示要求:自由朗读“顶峰歼敌”部分(4-5自然段),五壮士最令你感动的举动是什么?找出有关句子恭恭敬敬的划下来,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

2、小组讨论

3、交流汇报(注意品读五壮士动作、语言的句子和表现决心的比喻句)

4、出示句子(读,说,读)

A写班长的句子(板书:动作、语言)

写出战斗的激烈,写出班长的勇猛、机智、英雄气概、毫不畏惧、英勇无畏、顽强,作为一班之长的坚决果断、毫不犹豫、领袖风范。

齐读写班长的句子。

读着读着,老师仿佛也看到了副班长葛振林英勇杀敌的情景——班长的喊声刚落,他——(学生接)

我还看到了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也在英勇杀敌,他们也——(学生接)

每一个战士都是那么英勇顽强,为什么作者只具体写了班长一人?(板书:点面结合、选择典型)

B写石头的句子(板书:比喻)

写出石头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写出五壮士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对敌人的仇恨。

C写敌人的句子(板书:衬托)

指导写作特点:课题是狼牙山五壮士,为什么反复写敌人?如果去掉会怎样?(出示:句子读)

生1:我认为不行,因为写了敌人更能衬托出五位战士的决心。

生2:我也觉得不行,因为加了写敌人的句子更能证明敌人是杀人不吐骨头的,然后更能衬托出五壮士的勇气。

师:写敌人,是为了衬托出五壮士的英勇顽强。因为敌人是如此的残暴,所以我们才毫不手软。

小结:题目是写五壮士,所以应写五壮士为主,写敌人是为了衬托五壮士的英勇杀敌的气概。,以后在读英雄的故事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一边要盯着英雄一边要盯着敌人。看看他们是怎么衬托出英雄的形象的。写作文时也可以用到这种方法,重点的人物详写,反面的人物略写,用来衬托主要人物的形象。D除了写班长,还有其他战士,文章中是怎么样写的? E同样是写杀敌,这一段与第二段有什么不同?出示第二段,指名读。读后回答。

5、齐读4、5自然段。

(二)学习“英勇跳崖”部分。

同学们,五位战士在顶峰英勇杀敌,可毕竟寡不敌众,毕竟势单力薄。很快地,他们弹已尽,路已绝。狼牙山上最壮烈的一幕,在棋盘陀顶峰展开。请同学认真听课文的录音,哪些细节震撼了你的心,定格在你的脑海中,请用心感受,圈点出重点词语,并在这边写下你的感受。

1、出示要求:有感情地朗读(6—9自然段)找出最令你震撼的句子。在旁边写上批注。

2、小组讨论。

3、交流汇报。

4、出示重点句子:A、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他们眺望什么?回头望什么?想着什么?)

B、班长马宝玉-----跳下悬崖。

C、口号声(表达出战士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5、此刻五壮士像山一样屹立在顶峰。山一样巍峨,山一样永恒的五壮士,和狼牙山融为一体。(同学们,让我们目送他们,看看他们的拳头、眼神、绷带,把他们的形象深刻在我们的脑海中。

6、齐读6-9自然段。

(三)小结课文。

1、同学们在你们的真情朗读中,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豪迈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他们不仅仅英勇善战,重要是他们为祖国为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战斗到最后一刻,宁死不屈。

2、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向五壮士致敬:敬礼!带着心中的无比敬意齐读6—9自然段。

四、小练笔: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 出示:我想说-----

五、总结

六、作业:

1、背诵跳崖部分。

2、搜集其他英雄故事。

板书:

狼牙山五壮士

英勇跳崖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

引敌上山

英勇顽强

宁死不屈

爱国爱民

不怕牺牲 接受任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课文所写的事件战争年代时期发生的事,不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决定利用时间,让学生观看影片《狼牙山五壮士》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学会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的同时了解哪一部分是解详写哪一部分是略写。

3、重点加强朗读,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品质。

第一个朗读点:在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有关五壮士打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描写的句子,这些句子是学生通过朗读理解班长的沉着,副班长的勇猛,宋学义的老练,小战士的严肃专注,所必须,在读中学生也感受到了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如果光去讲解这些词语,那么学生会觉得很乏味,也觉得这种感受是老师给我们的,接受上是被动的。在这点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后才能体会,才能感悟,也才能理解。

第二个朗读点:“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砣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热血沸腾”和“斩钉截铁”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五壮士为祖国为人民可以献身的崇高情怀。理解了“热血沸腾”和“斩钉截铁”这两个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就水到渠成,然后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就能入境入情,引起共鸣。

第三个朗读点:“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子弹用完了,五壮士不但没有退缩,而且还英勇顽强的打击敌人。不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是不能体会到

第四个朗读点:“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我先让学生自由读,再让他们说说五位战士为什么会有喜悦的表情。通过读学生从战士们因为任务已经完成而微笑的脸上,感受到五壮士的欣慰,无憾和自豪,通过读的反复强化训练,学生对英雄的崇高形象进一步感受,感悟和理解。

应该说本堂课教与学的整个过程完成得比较流畅,学生对五壮士的英雄形象理解也比较到位,大多被五壮士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打动,被他们的英雄壮举所感染。然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读,总觉得不太满意,如果个别句子,个别朗读还算可以的话,那齐读听起就很不自然,总觉得不尽人意,有失偏颇,显得别扭。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本站推荐) 篇8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通过对五位壮士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表达其思想感情的表达方法。

3、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1、领悟作者,通过对五位壮士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达其思想感情的表达方法。

2、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些什么?

2、生汇报:(1)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2)课文可以分为五部分,各部分的小标题是: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3)我们知道了,作者抓住五壮士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具体描写,体现了他们痛恨敌人,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4)学习方法:A读,画出描写五位壮士的语句。B标,抓住关键词语标体会。C读,带着感受有感情的朗读。

二、品读——顶峰歼敌

1、运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

师:那我们这节课继续运用上节课的ABC学习方法学习第4、5自然段。请大家运用ABC学习方法,开始自己学习。2汇报:

(1)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生:马宝玉都已经负伤了,他还能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体会到他多么的狠日寇。师:你是通过“举起”这个词体会到的。这是对马宝玉的什么描写? 生:动作。

师:还有哪些动作描写,画出了。生:我画了“抢”“夺”“插”“举”,从这一系列的动词中我可以体会到马宝玉很聪明。机智,知道没有武器了,就要保留武器,用在关键时刻。师:除了动作描写,作者还用了什么描写? 生:语言描写。“同志们!用石头砸!”

师:关注一下标点符号,用了两个感叹号,从这两个感叹号,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说明他说这句话时,语气很强烈,体会到他很狠日寇。生:我还体会到了他们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决心。

师:应该怎么读呢? 生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师指导: 师:“抢”“夺”“插”“举”“喊”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在瞬间完成的,应该怎么读? 师:一个砸字,更是体现了他们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决心。怎么读? 师:你的这一砸,还不足以咋死一个小鬼子,力量再大点!

师:砸的好,砸的他们叽里呱啦的嚎叫,砸的他们纷纷滚落深谷。大家一起读。

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五壮士的动作、语言将五壮士用石头砸鬼子的场景描写具体的。从他们的动作语言描写中,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们对日寇的憎恨。师:在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字眼让你感到震撼?

生: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师:“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给这个句子进行缩句。

生:石头向敌人头上砸去。

师:作者为什么不这样直接去写,而是要写这么复杂?

生:因为,像雹子一样,说明他们咋的时候用的力气很大,石头一个接一个的往下滚。师:很密集,速度快,很用力。

师:雹子,见过吗?什么样子?下的时候,速度怎么样? 生:很快。

师:应该怎么读? 生读。师: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决心指的是什么决心?(完成任务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中国人民的什么仇恨?

生:根据自己的了解来自由述说。师插入资料:日本领略军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仅1943年对晋察冀边去北县区进行的三个月“秋季大扫荡”中,就残杀百姓6674人,烧毁房屋54779间,抢掠粮食2934万斤,抢夺耕畜19300头„„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他们太可恶了。生:他们太可恨了。生:他们太残忍了。

师:把你的体会送进句子中去。齐读句子“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2)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从“用尽全身气力”我体会到马宝玉对日寇的憎恨。

三、品读——跳下悬崖

1、师:五位壮士弹尽粮绝,连石头都砸完了,他们不仅把敌人引上了绝路,同时也把自己引上了绝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跳下悬崖。让我们将思绪移回到七十二年前的那个秋天,拉回到那高耸入云的狼牙山顶峰,一起去见证五位壮士的壮举!请齐读最后一部分。

2、生齐读最后一部分。

3、师:五位壮士相继跳下悬崖,他们是带着怎样的情感跳下悬崖的呢?请默读最后一部分,结合这个填空来思考问题。4汇报。

(1)带着胜利的喜悦跳下悬崖的。师:你从哪里看出来得? 生:“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师:在这里有两个表示看的词语,画出来。(眺望

望望)师:为什么第一个用“眺望”,第二个用“望望”?

生:眺望,说明群众和部队主力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望望,说明敌人就在狼牙山脚下。师:这两个词语告诉我们了什么?

生:群众和部队已经安全了,不会受到威胁了。师: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激动。生:轻松。

师:把你的理解送进朗读中去。生读。

(2)带着“对敌人的仇恨”跳下悬崖。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师:还从哪儿可以看出? 生:“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抢咋碎了。” 师:为什么要“咋”? 生:从日本人手里夺来的。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生:不能够把枪留下来,让他们拿上去杀害中国人。师:这又体现了什么? 生:对中国人民的热爱。(3)带着“对党的热爱”。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中国共产党万岁。

5、串读。

师: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他们带着对敌人的仇恨,跳下悬崖,狼牙山上,想起了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生接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师:他们带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跳下悬崖,狼牙山上,想起了坚强不屈的口号声——生接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师:他们带着对胜利的喜悦,跳下悬崖,狼牙山上,想起了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口号声——生接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6、回归课题。

师:我们永远会记住——(生读)狼牙山五壮士;

你们永远会活在我们心中——(生读)狼牙山五壮士;

我们敬佩你们——(生读)狼牙山五壮士。

四、总结写法

1、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了吗?为什么作者在前面用战士,后面用壮士? 生:因为他们做了了不起的事。

2、师:课文前后描写了完成两次任务,哪一次是详写?

生:第二次。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来写?

生:因为第二次任务的完成,可以体现出狼牙山五壮士热爱祖国,痛恨敌人,誓死完成任务的革命精神与英雄气概。

3、小结:我们作文时也要注意,能够突出体现思想感情的部分,要详细描写。这样才能够突出重点。

五、拓展结束

潘凤霞《狼牙山五壮士》教案实录 篇9

广西都安县安阳镇第一小学

潘凤霞

一、读课文。

二、质疑。略

三、审题:

师:《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狼牙山”告诉了我们地点:“五壮士”告诉了我们人

师:为什么不叫《狼牙山五战士》?这个“壮”字是什么意思?(1“壮士”表示了对五位战士的敬佩之情,对他们很尊敬。2因为他们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敢于献身,所以他们就是豪杰,是壮士)

师:说得好!不是一般的战士,这个“壮”字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壮”就是勇敢)

师:谁还有补充?一般的勇敢的人能不能称为壮士?要勇敢到什么程度? 生:一般的勇敢不能称为壮士,勇敢得为了胜利能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才能称为壮士。

(板书:勇敢,不怕死)师:勇敢地献出生命,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壮士。同学们看《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除了告诉我们地点和人,还暗含着什么?看得出来吗?(还暗含着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很好!那这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就知道要写五壮士什么高贵品质啊?(从课题上可以看出五壮士勇敢,为人民不怕死)

四、理文章脉络:

师:很好,歌颂了他们的勇敢精神。现在咱们看一看,这篇文章从层次安排上,是不是围绕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写的。现在看提纲(老师指黑板上的提纲)从文章层次的安排上,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 生:写了一件事。

师:一件什么事?(五壮士英勇杀敌的事。)

师:谁再概括一下,这篇文章写五壮士一件什么事?(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师:就这么一件事。按什么顺序写的?(这篇文章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写的。)

师:哪是发生啊?(“接受任务”是发生。)师:哪是结果啊?(“跳下悬崖”是结果。)师:那剩下的三段是什么。(是“经过”。)

师:题目叫《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写的是五壮士,这五段里哪几段直接写的是五壮士,谁看出来了? 生:“诱敌上山”、“引上绝路”、“跳下悬崖”这四段是直接写五壮士的。

师:好!五段里有四段都直接写五壮士,再看这四段里哪段最突出他们是五壮士? 师:应该说四段都是写五壮士的,而“跳下悬崖”这段是最突出他们的勇敢不怕死精神。再问大家剩下三段,联系课文想,有哪几段是写五壮士和敌人面对面斗争的,表现出来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这三段中第二段“引上顶峰”是写五壮士和敌人英勇斗争的经过。第一段“诱敌上山”也是写五壮士和敌人面对面英勇斗争的。)

五、讲读课文:(第一段)

师:四段里有三段都突出地写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的精神。现在咱们一段一段地看。第一段没有直接写五壮士勇敢不怕死,为什么要写这段?看看课文,(学生翻开书,看课文)第一段有没有用呢? 生:有用,第一段是作为介绍情况的一个开头。师:介绍情况的开头,干嘛要写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把日寇的猖狂劲儿写出来呢? 生:写了这些更能突出五壮士的勇敢不怕死,面临这么多的敌人一点儿也不害怕。

师:好,还有补充的吗? 生:敌人“大举进犯”,和六班英勇歼敌是对比写的。敌人“大举进犯”是说敌人人数非多,六班只有五个人,说明五壮士是勇敢不怕死的。

师:很好,敌人数以千计,反动气焰非常嚣张,我们就五个人,他们最后是……(以少胜多。)

师:对!更能突出他们是壮士,所以这段非常重要,不是没用的。(第二段)

现在大家来看第二段“诱敌上山”一共分几个小层?

生:第二段分三层,第一层从“为了拖住敌人”到“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这层说的是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第二层从“他们利用险要地形”到“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这层是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第三层从“战斗进行很久”一直到“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这是写五壮士消灭了很多敌人。

师:很好。这三层,有几层是直接写五壮士的?

生:有两层是直接写五壮士的。

师:哪两层?

生:第一层和第二层。

师:好,这两层是直接写他们什么,表现出一种什么精神?

生:这两层直接写五壮士怎样把敌人引上山,怎么歼灭敌人。

师:再说得明确点儿。

生:写五壮士英勇杀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表现了五位壮士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师:对,这两层是写五壮士英勇杀敌,表现他们不怕死的精神,可以概括成:

(板书:英勇杀敌)

第三层没正面写五壮士怎么英勇杀敌,这层有用没用?

生:有用,因为第三层写敌人死得很多,说明五壮士非常顽强勇敢。

生:我也认为这层有用。因为这层说敌人死的特别多,横七竖八的,都数不过来了。这说明五壮士英勇顽强,杀了无数敌人,更能说明他们是英雄。

师:很好,第三层实际上就是他们英勇杀敌的结果,更突出他们的勇敢精神。那前两层都写英勇杀敌,写法一样不一样?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既然都写英勇杀敌,为什么写两层呢?写法哪儿不一样?

生:第一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概括写,是写他们怎样把敌人引上狼牙山。而第二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具体地描写他们每一个人怎么样打敌人。第二层写他们对敌人刻骨仇恨,狠狠地打敌人。[ 生(齐答):概括地写集体。

师:第二层是具体地写了每一个人。那么,哪一层最能突出他们是五壮士呢?

生:第二层。

师:现在咱们就来看第二层。第二层共几句话?看书!(学生看课文。)每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第二层一共五句话,第一句是“他们利用险要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这句话是概括地说他们狠狠地打敌人。第二句“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从这开始是具体地写每个战士英勇杀敌。

师:好,她说第一句是属于概括地写这五个人英勇杀敌,然后分述每个人怎么样勇敢杀敌人的。前面是总述,后面是分述,很清楚的。后面分别写五壮士的四个句子都描写了五壮士的什么?第一句写班长什么?第二句写副班长什么?第三句写宋学义什么?第四句写两个小战士什么?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平时咱们常讲:描写人物用各式各样的方法,看看用了什么方法?谁看出来了?

师:我找同学读一句说一句,是描写人物的什么?是语言?心情?还是动作?神态?读一句分析一句。

生:“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这句主要描写班长的动作,说明班长……

师:主要描写动作?谁有不同意见。

生:描写班长马宝玉的神态。

师:神态,哪点儿是神态?你说!

生:从“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的“沉着”表现了他非常镇静,不慌张。

师:很好,坐下。第二句谁分析一下?

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这句是写副班长葛振林的动作和语言。

师:语言在哪儿。

生:没有语言。

师:别的同学再说。

生:描写了副班长葛振林的心情。

师:是动作为主还是心情为主。

生:我同意??的意见,写心情多。

师:什么样的心情?你说!生:“……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这儿细致地描写了副班长葛振林愤怒的心情。

师:第三句写什么?

生:“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就把胳膊抡一圈儿……”写了他的动作。

师:很好,坐下。第四句呢?

生:“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这句写的是表情和动作。

师:表情为主还是动作为主?

生:以表情为主。

师:这四句话有的描写表情,有的描写动作,有的描写心情。通过这些描写,你能不能看出五壮士心里想什么?

生:他们想一定要把敌人死死地拖住在狼牙山上,拖不住敌人,大部队就要受到很大的威胁。

生:五壮士想的是一定要狠狠打击敌人,掩护好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 师:好。

生:五壮士这时候想的是:要把敌人死死地牵制在狼牙山上,不能让他们乱动一步,好给大部队创造转移的时间。

生:这时五壮士想的是:把敌人多杀几个,好拖延时间,让大部队安全转移。

师:五壮士这时候一心想消灭敌人,充满了对敌人的什么?

生(齐答):仇恨!

师:那我们读这段时,应该读出五壮士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应该读出五壮士对敌人刻骨仇恨的心情。

师:把这四句读一读,读出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来。

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满腔怒火。”

师:应该是“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我找四个同学一人读一句,看谁能够把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读出来。(生读这四句)

师:好。这一段大家读得还比较好。(第三段)

咱们现在看看第三段写的是什么?

生:(齐答):引上绝路。

师:什么叫“绝路”?

生:就是死路。

师:绝路就是死路。第一段写五壮士的句子有几句?

(学生看课文)

生:“走哪一条路呢?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师:她找得很好。这里一共写了两句话,一句写了谁?

生(齐答):班长。

师:一句写的班长,另一句写那四个战士。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这个“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说话时态度特别果断。

师:那是这个词的意思,在这儿为什么要用“斩钉截铁”地说呢?

生:这就说明班长的话非常坚决、果断,不是犹犹豫豫地说的。

师:是指在什么面前毫不犹豫?

生:面临着死亡的情况下毫不犹豫。

师:怎么知道面临着死亡?

班长明明知道这是条绝路,为什么还要选择走这条路呢?请你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齐读这句话)(班长心里想的是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的安全,根本没想到自己。)

这句话里还有一个词语“热血沸腾”(按课件的要求学习。)

你还能通过哪个词知道战士与班长的想法是一样的?(学习“紧跟”一词)不要“紧”这一词也一样的吗?

通过这段的理解,我们知道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不畏牺牲——课件出示)

朗读指导————因此,我们读班长的话要读得坚定、果断;读“热血沸腾”要高昂,从而表现五壮士那高涨的情绪。我们练读这两句话,老师引读,你们跟着读。“走哪一条路呢?”(学生接读)

(第四段)

好,读得很好。我们打接着学习顶峰歼敌部分(课件出示——顶峰歼敌)

1、默读这个部分,你体会到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课件出示——英勇顽强)你从哪里看得出来的?能谈谈你的理解吗?(班长受伤了”,“子弹也打光了”,他们还是用石头向敌人砸去看出来的)

2、(出示课件——班长砸的画面)这就是班长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场面,请大家默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画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回答,画出的词有抢、夺、插、举,然后教师引导理解班长想让最后的一颗手榴弹发挥最大的作用。)

3、现在看这个句子,(课件出示)句中写的是“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与“举起一块石头”哪个句子更好一些,为什么?(学生具体地分析、比较了这两个句子,还进行换词的训练,说“砸”可以换成“投”“掷”“撇”。)

4朗读指导。学生们自由练读后,指名朗读。)

5、读得很有激情,很有力量!五壮士为什么表现得这样英勇顽强呢?谁来读这个句子?(学生读。出示课件——顿时„„带着„„决心,带着„„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中国人民的仇恨”是指什么

6、引出敌人的罪行。课件出示——

再读这句!是的,他们竟然杀死我同胞30多万人。想到这些国家耻、民族仇,怒火在五壮士心中燃烧。他们决心用石头与敌人血战到底!因此,我们要把这种仇恨的情感读出来。“砸”要重读,两个“带着”,第一个语气要强烈。大家自由练读。然后齐读。

(第五段)

读得很有感情。我们接着学习最后一部分(课件出示——跳下悬崖)

1、同学们高声朗读这最后一部分。边读边想五壮士在跳崖前的表现。

2、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狼牙山五壮士是怎么样的吗?(课件出示_坚贞不屈)

3、课件出示“屹立”图片。你能看出课文是哪几句写的这个画面的吗?(齐读第一句。)引导理解“眺望”一词。(近义词比较)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

4、引导理解“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齐读这句话。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为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表情吗?齐读“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5、五壮士是怎么跳下悬崖的呢?再读这几句写他们跳下悬崖的句子,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

6、你们想得怎么样呢?请与我这里的场面进行对比。(课件出示跳下悬崖情景)

6、看完了这个场面,那一声声的口号响彻云霄,作者在结尾赞美了五壮士的声音。

齐读最后一句话。

为什么说这是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他们把敌人引上绝路,在胜利地完成了战斗任务的情况下,子弹打完了,还用石头砸敌人,最后纵身跳崖,也不当敌人俘虏。这就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指的是什么?(惊天动地”是指声音很大,惊动了天地。“气壮山河”的意思是气魄像高山大河一样雄伟、豪迈)

这只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吗?(更是在赞颂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服于任何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

7、大家齐读这两句。

总结全文

是的,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课件出示——向狼牙山五壮士致敬!

小学语文S版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10

(一)引“壮”

1、板书:狼牙山五战士(故意写错,重在引“壮”)

2、什么样的战士才算壮士?【预设:视死如归、有勇有谋、豪气冲天、坚定不移„„】

3、“壮士”一词最早出现在“荆轲刺秦”的故事中。(出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时期,秦国不断强大,消灭了赵国,燕国也危在旦夕。为了保卫国家,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时,太子丹和荆轲的几个朋友,全体穿戴起白衣白帽,一同相送。荆轲边走边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的歌声激起了送行者无比悲愤慷慨的心情。

(二)品“壮”

过渡:古代壮士慷慨悲愤,当代的壮士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示的词语,想想词语描述的都是课文中哪些画面,找出来,读一读,好好体会体会。板书词语:满腔怒火、斩钉截铁、英勇顽强、壮烈豪迈

1、满腔怒火—打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象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1)说说,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带着理解读。【预设:愤怒】(2)我们对日寇为什么那么仇恨哪?学生交流。

(出示:①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被打死打伤中国人达2100余万人,1000余万人被残害致死。仅南京,6个星期内,就杀死了30万人。②日本侵略者在我们东北建立了一个“731”细菌部队,http:///sjbwz/用中国人做实验,向人体内注射鼠疫,手段极其惨忍。③1941年起,日寇在共产党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被杀害中国人不计其数。)

(3)而现在,他们又要对我们的群众赶尽杀绝,能不愤怒吗?读。

(4)这段话抓住人物的什么来写?想象一下,此刻,鬼子们正拿着枪支、挥舞刺刀、张牙舞爪、耀武扬威的功上来,而你就是五战士中的一员,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2、斩钉截铁——走

过渡:五战士就这样打一段,走一段,走一段,打一段,终于完成了掩护任务。此时,他们面临的又是什么呢?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1)就说了一个字,是什么?(“走”)怎么说的?(“斩钉截铁”)什么叫“斩钉截铁”(像把钉子斩掉,把铁截掉那般坚决果断)读:铿锵有力、声情并茂(2)再看看战士们,战士们的表现怎样?(热血沸腾)(3)斩钉截铁、热血沸腾,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4)为了群众和连队的安全,毅然选择了绝路,选择了牺牲的道路,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这就是壮士。

3、英勇顽强—砸

过渡:在选择绝路的壮举中,壮士的英雄气概还在继续。“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请大家把眼光聚集在“砸”字,在“砸”的背后,你能感受到什么?

(2)小结:子弹用完了,http:///article/班长负伤了,手榴弹也剩下最后一颗了,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斗志,一个“砸”字,尽显壮士们的英勇和顽强。

4、壮烈豪迈——跳

过渡:此时,他们已经弹尽粮绝,来到了悬崖顶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读到这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然而战士们有丝毫的畏惧和迟疑吗?

结合学生发言,依次小结:

① 身临陷境,浑然不顾,这是壮士的气概。② 昂首挺胸,纵身跳崖,这是壮士的气概。③ 豪言壮语,惊天动地,这是壮士的气概。

(2)请你想象一下,战士们此时的神情是怎样的? 出示:(的)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地)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地)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2)出示图片:这是五壮士屹立狼牙山顶峰的图片。此时此刻,如果给他们一点点时间,你认为他们会想些什么?

(3)小结:是啊,英勇顽强、壮烈豪迈、视死如归,这就是壮士,狼牙山五壮士。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出示: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三)读“壮”

过渡: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只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在八年抗战中,还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英勇献身的英雄激励着后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去感受他们的壮士形象。共产党员赵一曼,面对敌人严刑审讯,坚贞不屈,拒不吐实,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赵一曼只是怒斥敌人:http:///susoft/“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敌人在公开处决前将她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她一路高唱《红旗歌》,壮烈牺牲。

共产党员杨靖宇,率部队与日伪军在冰天雪地展开激烈的斗争,50多天里,作战40多次,几乎弹尽粮绝,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日伪军包围住他,要他投降,他坚决不从,壮烈牺牲。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割下其头颅,又剖开遗体的腹部,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残暴的敌人都感到十分震惊。

一九三九年三月,张自忠率军团迎战日军,击毙击伤敌军超过一万三千人,后来,由于敌众我寡,被围于十里长山,敌人以飞机大炮配合轰击,弹如雨下。张自忠卫士伤亡殆尽,自己身中六弹,屡次爬起冲杀,部属请他突围逃生,他坚持不允,说:「我今天战死,自问对国家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一代陆军战神终于战死南瓜店。

(四)写“壮”

今天,我们走进了历史,走进了国难当头的岁月,走进了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岁月,我们感受了被侵略的屈辱,也感受了壮士们的坚强不屈。

1、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想?写下来。

2、你积累了哪些赞美壮士(英雄)的好词好句,写下来,越多越好。

(选做)狼牙山五壮士 英勇顽强—打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前后说课稿下一篇:实验小学教育管理现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