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名人故事短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诚信的名人故事短(推荐6篇)

诚信的名人故事短 篇1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但是, 在当今的世风中, 无诚信, 差不多已成为人人感慨、人人无奈的一种毒风!在民间流传的一个“越字谣”中, 说道:“话越说越好听, 事越办越差劲;……消费者起来越受骗, 广告越做越迷人;……手里越来越不差钱, 心里想的越来越恶心……。”也许像任何民间笑话一样, 颇为夸张、激烈, 不过, 这也总能让人猛省。

这里, 不妨再就诚信缺失现象, 举些已经公开发表的故事和资料, 以供大家赏玩或研究。

一、先看几个“有趣”的小故事: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有一个买酱油的故事。乙是大批发商, 甲搞的是小批发, 甲自乙处购一批酱油, 分三次取货。第一次到乙处拉货, 乙早已算准了时候, 先往桶里倒了半桶水, 又注入酱油, 甲也粗心, 没有检查。待到拉回去后, 他不由连呼上当。第二次到乙处拉货, 甲便多了一个心眼, 拿了探子去。而乙也偏偏早已料到了这一招, 在头天晚上往桶里倒上水, 摆在院中, 由于时值寒冬, 一夜之间桶里的水全都成了冰, 又注入酱油。甲拿探子一试, 提上来的果然是酱油, 以为这次无事, 便拉回去, 待把酱油倒出来之后方知再次上当。第三次到乙处拉货, 甲不免又多了一个心眼儿, 在用探子探时, 还要拉出来对照一下桶的深度, 而乙又早已料到, 在头一天晚上将桶倒水放倒, 使水在一侧冻住, 又注入酱油, 甲一试果然上当。

故事至此便结束了, 并没有那种善恶终有报的下场。甲对付乙不信任的办法, 却是更不诚信!可叹!

其实, 故事犹如一面镜子, 可以让我们照见世风的一斑。

▲被炫耀的“聪明”, 被泯灭的“诚信”。

出租车把他载到一所大楼前。“劳驾, ”他对司机说, “别关计价器。我到公司里去去就回来, 然后我们再朝前开。”司机不满地皱了皱眉。

“也许, 先结账不是更好吗?”司机问。“不, 不, 我还要继续坐您的车呢, ”他说, “瞧您, 不信任我吗?你想我会逃掉?那好……我把我的帽子押在您这儿”。

“您说哪儿去了!”司机生气道, “我要您的帽子干吗?我信任您……您把公文包留下再走。”“啊, 什么?”他冒火了, “行啊, 我把我的公文包留下。只是您要允许我记下您的车牌号码。”“您这是干吗?”司机皱起了眉头, “不信任我吗?您想我会开车溜掉?那好!把我车号记下吧:MT-40-20。不过您得先让我看看, 公文包里都有些什么。”“好, 既然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 ”他也凶巴巴地说:“干脆就来正式的!这是我的证件:身份证、通行证、结婚证。拿去吧!要知道, 您可是在跟一个正派人打交道。把您的也给我!”“给!”司机说, “这是驾驶证、工会证……”

他们恶狠狠地直瞪着对方。“听我说”, 他突然改口道, “您不觉得害臊吗?”“您呢?”“我为我们两个感到害臊!”他说。“我也是!”司机说着垂下了眼睛, “收回您的证件吧。”“您也收回您的。”“请把公文包拿去。”“谢谢”, 他说。我会把您的车号忘掉的:MT-40-20。”“让我们都忘了吧。”

他们相互温和地笑了笑, 随后他下了车。

快走到入口处时, 他发现通行证不在了。“真见鬼!”他想, “就是说, 他还是扣下了我的通行证以防万一……哼, 没什么……他溜不掉的……我也采取了万全之策, 我戳破了他的后轮胎……。”

他们都觉得自己很“聪明”, 而他们口口声声说的“信任”哪儿去了?

▲假酒假话“百分百”

有10个老头, 相约每人带一壶酒来开酒会。一个老头有私心, 灌一壶白水去了。谁知别人也和他一样, 大家都带了白水去。到喝酒时, 可就热闹了。倒了一杯, 发现一点酒味没有, 以为是自己那壶水。不好说酒淡, 反而喷啧称赞:“好酒!好酒!”“喷香, 爽口!”就这样, 大家喝了一肚子白水, 还连连夸奖:“这酒真好, 真好。”

第一次聚会的时候, 一个老头带了水, 而且没被发现。那么下一次聚会的时候, 他就肯定还要带水。如果一个干部当乡长的时候, 靠吹牛拍马和虚报“成绩”当了乡长, 那么到了新的岗位上, 他就会继续吹牛, 继续拍马, 继续虚假浮夸, 并企图以此登上市长的高位。但一个投机者“成功”, 会使一百个诚实者受到伤害, 使一千个旁观者心理失衡。

如果第一次带水的时候就被及时发现并给予严惩, 那么以后也就不会“十个老头十壶水”了。

二、诚信缺失已成大患

故事有典型性, 但也可能是偶发的。当然, 如果这类故事俯拾皆是, 那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到底我国目前的信用状态、诚信素质如何?请看一组资料:

◆企业信用缺失据统计 (2007年7月) , 我国企业赊销后坏账严重、账款拖欠时间长, 平均坏账率达5%-10%, 美国企业则为0.25%-0.5%, 相差10倍-20倍;中国企业账款逾期时间平均为90多天, 美国企业只有7天;中国企业每年的无效成本占销售总额的14%, 美国企业只有2%-3%。有资料显示, 中国50%的经济合作带有欺诈性, 足见市场交易行为中的信用危机何其严重!中国市场交易中的无效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至少为10%-20%。一些国内企业没有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用在提高产品质量上, 而是用在政府公关和“忽悠”消费者身上。结果, 这些企业主要不是制造产品, 而是在“忽悠”概念;消费者花掉昂贵费用主要不是消费使用价值, 而是消费“忽悠”。

◆中介机构欺诈比如, 国家审计署公布的1290家国有企业的审计结果显示, 企业会计报表失真占68.46%。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显示:在抽查的159家企业中, 资产及利润不实者竟分别达147家及157家。

整个社会制度是基于信用而构建的, 一旦信用被打破, 则原有的平稳必然陷入混乱, 相应的制度就会出现扭曲。我们反思今天的改革难点, 就必须追根溯源至诚信这一最基本的话题。

三、切勿误读“三国”, 歪用“诚实”

当今, 诚信缺失的条件下, 有人却找到了“经典”依据:说曹操屡屡说谎而不败, 而后主刘蝉却只因愚蠢而诚实!真是“欲加之歪, 何患无词”。

官渡之战时, 袁绍谋士许攸来投曹操。曹操喜出望外, 不及穿履, 跣足出迎。他和许攸的对话堪称垂世经典:

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 趋步出账曰:“吾以诚相投, 而公见欺如是, 岂吾所望哉!”操拘留曰:“子远 (许攸字) 勿嗔, 尚容实诉:军中粮食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 今果然也。”操也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曰:“军中只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 粮已尽矣。”从一年到半年、一个月, 曹操连说四次谎话, 及至被人揭老底, 脸也不红。

相比之下, 后主刘禅的诚实, 简直就是愚蠢了。刘禅归降司马昭后, 在一次宴会上, 司马昭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 不思蜀也。”须臾, 后主起身更衣, 正 (蜀臣) 跟至厢下, 曰:“陛下如何答应不思蜀也?倘彼再问, 可泣而答曰:‘先人坟墓, 远在蜀地, 乃心而悲, 无日不思。’晋公必放陛下归蜀矣。”后主牢记入席, 酒微醉, 昭又问曰:“颇思蜀否?”后主如正之言以外, 欲哭无泪, 遂闭其目。昭曰:“何乃似正语耶?”后主开目惊视曰:“诚如尊命”。昭及左右皆笑之。昭因此深喜后主诚实, 并不疑虑。

这是事买么?从“三国演义”而言, 确实如此。但是, 这不能说明诚信本身“不智”, 而只是误读的荒唐!

就曹操的说谎而言:一, 作者本意是在描述“奸曹”, 有意贬曹, 而非颂其“非诚”;二, 曹操不能一语揭底, 意在挽留许攸, 曹对许挽留的诚意是明显的, 所以才一步步逐步言实;三, 果如曹言, “兵不厌诈”, 即使对属下或兵众, 也不可泄底而引起军中惊慌;四, 曹之实、曹之言, 背后还有“敌营”, 实力不济, 一旦传出, 可能招致大败。曹作为统帅, 不可不慎。

就刘禅而言, 对降主如此不留心机, 可谓愚蠢至极, 但要注意, 除非读者是白痴, 谁都知道这种“诚实”, 是一种缺乏起码智慧的表现, 难怪刘禅“扶不上墙”!

可见, 诚信不是不要智慧, 不是不讲策略, 更不是不问青红皂白、不管环境对象, 一味“坦白”。问题的要害在于:诚信, 就是傻笨或吃亏吗?!现在, 不就有人认为, 不讲诚信才是“聪明”么?请问:只讲欺诈, 人性何在?

印度圣雄甘地曾告诫人们, 有七样东西可以毁灭我们:

没有道德观念的政治,

没有责任感的享乐,

不劳而获的财富,

没有是非观念的知识,

不道德的生意,

没有人性的科学,

没有牺牲的崇拜,

一句话, 世无诚信, 不知其可!

四、怎么办?诚信兴亡, 人人有责

真正要树立诚信之风, 道理是有的, 办法也是有的。就看你是不是真想、真要、真干。不是“非不为也, 实不能也”, 而是“非不能也, 实不为也”。也是不能实

动态博弈论告诉我们:在一个人人都尔虞我诈的社会中, 如果有谁选择诚实守信则他的利益必然受损, 所以相互欺骗是一个纳什均衡。而在一个人人讲求诚信的社会中骗人是会受到法律制裁和舆论指责的, 所以诚信也是一个纳什均衡。我虞有的相衡诚受责个

可见, 当背离行为 (失信、欺诈等等) 发 (生后, 惩罚措施是否被认真执行, 让失信者付出高昂代价, 是建立社会诚信的关键所在!说的再多, 说的再狠, 而不见切实行动, 是没有用的, 甚至比不说还要糟糕。因为等于告诉人们:你干你的, 他只是说说而已!

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信用体系和诚信风气?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如信息透明、群众知情权问题;权益责任制度体系问题;个人和企业信用记录和奖惩公布问题;经济活动问责体制问题等, 都有待解决或完善。

其中, 最要紧的是政府诚信和罚诫兑现问题。

公信力比私信力更重要。因为, 作为国家公共权力机关, 政府既是民众利益的集中代表者, 又是公共意志的体现者执行者;既是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又是公共关系的协调者和设计者。政府是否诚信, 较之于企业诚信、个人诚信而言, 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往往会对社会产生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要影响。

政府诚信, 对于社会风气的好转至少有四大意义。

意义之一:政府诚信是引领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首先, 政府诚信对社会经济活动起着根本的价值导向作用。其次, 政府诚信是调节社会经济发展中利益矛盾的伦理支柱。亚当·斯密指出:“自爱、自律、劳动习惯、诚实、公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规范等, 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之前就必须永远具备的。”正是这些诚信行为发挥着润滑剂的作用, 使社会利益冲突得以调节。再次, 政府诚信可以增强正向的外部性。这正如接种疫苗的有益效应不仅对本人有利, 而且能使其他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受益一样。

意义之二:政府诚信是推动政风建设的关键。首先, 政府诚信推进政风建设, 公务员以诚信为荣, 以浮躁为耻, 以个人能力为荣, 以炫耀“背景”为耻。其次, 政府诚信可以减少偏袒一方而损害另一方的行为。

意义之三:政府诚信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大量的史实证明:当一个政府能够顺应民心、合民意, 能够得到民众信任的时候, 社会的风气则会正、会好;而当一个政府失信, 不能赢得民众信任时, 社会首先危机四伏。

意义之四:政府诚信是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保证。政府诚信是国与国交流的基本原则, 也是一国政府一诺千金的品格和正气。凭借它, 可以便捷地参与国际竞争, 发挥比较优势, 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 增强国际竞争力。

惩诫兑现就蕴于政府诚信之中。

当然, 规则的科学设计和真正执行, 才能使惩诫得以实现。

如前所述, 人人尔虞我诈和人人讲求诚信都可以是纳什均衡。只要适当设计规则, 使对背离行为的惩罚是可信的, 并且惩罚的力度足以抵消背离行为带来的额外收益, 人们就不会有心思去背离规则的约束。那么靠什么使得信守诺言将成为纳什均衡呢?主要靠的是规则。回头来看, 人们之所以在经济转型时期会强烈感受到社会风气不正, 说到底, 应该归因于在市场活动范围扩大的同时, 却有一些人为的规则违反了市场交换的基本条件, 致使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

试想, 如果诈骗一次, 就能解决一生的生存问题, 而且充其量只是接受行政处分和公众斥责, 如果有关系捞人, 或买通执法人, 就更好办了。并没有损失太大的利益, 就会有人以欺诈为生了。在西方, 诈骗者一旦被发现, 终生都会因此而受到牵连, 但中国对此类行为的惩治力度太弱。

有一个近日的明显例证:美国政府对制药界辉瑞公司 (这是全球最大的制药界、美国制药界的巨头) 因在营销中夸大药效而罚款23亿美元!在我国这类的事可谓多见, 有谁受到了真正的刻骨铭心的惩罚?!

古代名人诚信的故事 篇2

曾子的妻子要去市集,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儿子说:“你就留在家里玩,等我回来后,我就杀猪给你吃。”当妻子从集市回来,看见曾子准备杀猪。妻子连忙阻止说:“我只是跟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不能跟小孩子开玩笑。孩子年纪幼小,不懂知识,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就等于教他学你那样骗人。母亲欺骗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并煮了猪肉给孩子吃。

刘廷式坚娶盲女

刘廷式本是农家子弟,与邻女定有婚约。后离别数年,刘廷式入太学读书,并考中进士。刘廷式回乡时,准备与邻女成亲。这时才得知邻公已死,其女双目失明,家道中落。不过,刘廷式并不因此违背婚约,还选好日子准备完婚。邻女打算退婚,她说:“我如今双目失明,形同废人,门不当户不对,怎能嫁你为妻呢?”刘廷式回答说:“既然我早与邻翁有约,岂可因翁死子疾而违背婚约?”结果,二人终成眷属,家庭和睦,并生数子。

宋就以诚感人

宋就曾在梁、楚交界处当县令,梁、楚边亭四周都种瓜。由于梁亭人勤劳,所以瓜长得很好;而楚亭人懒惰,所以瓜长得不好。

于是,楚亭人心生嫉妒和恼恨,在深夜践踏和扯断梁亭的瓜藤。梁亭人发现后,去请示县令宋就,认为要报复,去践踏楚亭瓜藤。宋就即摇摇头说:“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与人结怨,是招祸的门径。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也对人家不好,这多么狭隘呢!你们如果听我的话,那应以诚感人,每夜派人暗中为楚亭浇瓜地,不要让他们知道。”

季札赠剑

吴国宗室季札,在出使北方大国途中,顺道访问了徐国国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札的宝剑,但知它是吴国国宝,所以不好意思索要。

季札心知徐君很喜欢这宝剑,想立即将它送给徐君,但碍于自己仍需前往其他国家,所以需要带着这宝剑以代表吴国出使。于是,季札心中暗暗向徐君许下诺言:“当我结束这次行程后,我会再到徐国,届时定将这宝剑送给您。”

后来,当季札返回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来到徐君墓前,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随从连忙问道:“人都死了,还赠他宝剑干什么?”季札说:“我早在心中答应将这宝剑送给徐君,如今徐君虽已离世,但不可因此改变我的承诺,我仍要履行诺言。”

名人诚信故事 篇3

诚信赢得了爱情-余世维

专题:名人诚信故事 类别:名人励志故事 日期:2012-03-20 阅读:84 30年前,他和她刚认识。当时,他们两家都没有装电话,手机、寻呼机就更不用说了,那时候根本就没有。

有一次他约了她晚上看电影,结果他临时早上有事出差到台北去,他认为能够很快地赶回高雄,后来发现来不及了。回高雄坐的是最后一班飞机,到家时快晚上11点了。她也差不多该睡觉了。他在台北也没打电话给她,回到家也没法打电话,于是他骑着摩托车到了她家的门口,她家已经熄灯,他想他们休息了。于是他就立刻在电灯杆底下借着路灯写了一封简单的信,装进了事先准备好的信封,投到她家的信箱里。

第二天一大早,她发现了信。她本来有些失望,觉得他这个人不守信用,但是看了这封信,她接受了他。她的父亲其实并不认为这个年轻人是最理想的候选人,比他条件好的人多得很。但是她对父亲说:“就是他,我就这么决定了,就嫁给他!”

这个年轻人就是台湾着名培训师余世维博士,是他的诚信赢得了爱情。康德守时的故事

专题:名人诚信故事 类别:名人励志故事 日期:2012-03-20 阅读:76 …康德有一次要去拜访一个朋友,约好了时间。他为了不迟到还提前很长时间出发了,但是不幸路上遇到洪水,河上的桥被冲垮了。

康德称作的马车不能过河,于是他四处找船。但是找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眼看约会时间就要到了,他就给了附近一个农民很多钱,把他的房子拆了做一条船渡河。这样他没有迟到,而且没有告诉任何人他的这次经历。康德是守时的典范。

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一诺千斤的季布的故事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晏殊为人诚实的故事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晏殊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韩信诚实守信的故事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大方的克雷洛夫

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克雷洛夫一生贫困,但他却生情乐观,碰到什么事情,都能保持快乐的心情。

他一直居无定所。一次,他终于又租到了一套房子。在与房东签订租房契约的时候,他看见房东事先写好的契约上面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房客因为粗心大意,致使房子起火,必须赔偿15000卢布。

克雷洛夫看完后,不但没有异议,而且在“15000”后又另外加上了两个“0”。

“先生,不要大惊小怪,”他不动声色地回答说,“我反正赔不起。”

克雷洛夫这句幽默的话,让房东大笑起来。房东觉得克雷洛夫是个幽默而又诚实的人,于是很愉快地把房子租给了他。

曾子杀猪的故事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华盛顿砍树的故事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他父亲到处询问。

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肖复兴简介

肖复兴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过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肖复兴的散文创作涉猎范围很广,有有关风土人情、自然境界及音乐艺术的记述作品。在作品中,作者文笔细腻,意味隽永,写出了水之经典、山之精魂、音乐之永恒,引导读者漫游于自由广阔的艺术天地。肖复兴,曾经当过十年的记者。他说:“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是要往前走。过去的路是一张弓,只能弹射得我们向前飞奔,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又不可选择的命运。

郭沫若的读书方法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

名人诚信故事 篇4

史蒂芬·葛雷的回答十分地不可思议,他说这和他2岁时的一次生活经验有关。2岁的生活经历会影响他的一生?可是,这确实是真的!

2岁时,史蒂芬想自我尝试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以前这事都是妈妈帮他做的。这次,他想证实一下自我的本事,结果瓶子很滑,他没拿住,一不细心将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洒得满地都是。史蒂芬·葛雷想:这下完了,肯定要挨妈妈骂了。

出乎史蒂芬的意料,妈妈到厨房后发现满地是牛奶,竟没有教训或惩罚他。妈妈的话完全让小史蒂芬放心了,她说:“哇,你太能干了,竟然能把奶瓶摔成这样,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奶水坑呢!在我清理它以前,你要不要在牛奶里玩几分钟?”

这可把小史蒂芬高兴坏了,他还从没玩过牛奶呢!过了一会儿,妈妈把地面清理干净了,对史蒂芬说:“你拿奶瓶的实验失败了,让我们一齐来看一看,你为什么失败吧。你拿个瓶子装满水后,再看看用手能不能拿得动。想一想,怎样拿才会更省力?”

结果,这次闯祸的经历,非但没有让史蒂芬变得胆怯,反而学会了实事求是地对待自我所作的事情,从失败中寻找原因和教训。

史蒂芬·葛雷回忆说,从2岁那一年起,他不再害怕错误,并且学会了诚实应对自我的错误。因为错误只是学习新东西的机会,科学实验也是如此。实验失败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即使出错的原因在于我们自我,我们还是会从失败中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开明的母亲!一件小事,成就了一位富有个性的科学家。

许多孩子变得爱撒谎的一条原因是怕父母批评或者惩罚自我。所以,孩子能否诚实地对待自我所犯的错误,诚实地对待他人,与父母的教养态度有关。

名人故事:诚信状元王拱辰 篇5

王拱辰通过多年的努力,少年时已经能写一手好文章,去参加乡试和会试,成绩都很优秀。天圣八年,他到京城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皇上认真审阅了每一个考生的考卷,发现王拱辰的文章立论新颖,见解独到,文笔流畅,没有人比得上他,于是就把王拱辰定为状元。

第三天,皇上把考中前三名的书生都召集到王宫的大殿上,在早朝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了他们的名单。其他两个书生都赶紧跪下磕头谢恩,王拱辰不但没有谢恩,反而说:“陛下,小生不配当状元,请把状元判给别人。”金殿上的人都议论纷纷,科举考试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从没听说谁把到手的状元往外推,这真是天下奇闻。皇上听了也很纳闷,就询问原因。王拱辰说:“陛下,我也是十年寒窗苦读,做梦都想中状元。可是这次考试的题目不久前我刚好做过,所以被选上状元是侥幸。如果我默不作声当上了状元,我就是个不诚实的人。从小到大我都没有说过谎话。我不想为了当状元,就败坏自己的节操。”

这样现成的便宜竟然不拣?”朝中众人不禁哗然。宋仁宗听后,特别赏识王拱辰的诚实,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所以不准王拱辰的请求,他还勉励王拱辰:“此前做过考题,是因为你勤奋,况且从你的文章里可以看出,你表达的是自己的真实想法,理应选为状元。再说,你能说出这样的实情是难能可贵的,能够诚信做人,这才是一个堂堂状元应该具有的品质,你的诚实比你的才华更可贵。朕颇感欣慰,因此,朕一定要选你做状元,你就不要推辞了。”于是,王拱辰成为北宋王朝第三十八名状元。

之后,宋仁宗任命王拱辰为怀州通判。他在任期间,为官公正、体察民情,深得百姓爱戴。王拱辰曾在一个除夕傍晚,微服外出察访民情。行至一条偏街窄巷,见一穷家小屋门前,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家有万金不为富,户养五子尚无儿”。横批是“夫妻度岁”。他进门一看,真是家徒四壁,一片凄凉。一打听,王拱辰得知这对夫妇有五个儿子,但都各立门户,从不照顾父母。王拱辰回府后立即派人用两乘轿子接这对老夫妇到衙门过年。五个儿子闻讯后,都赶到衙门向王拱辰请罪,表示愿意悔改,抢接父母回家赡养。王拱辰为这对老人重新写了一副对联:“万金难买岁月,五儿争养爹娘”。横批是“苦尽甜来”。

几年后,宋仁宗召王拱辰进京,历任盐铁判官、知制诰等职。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为翰林学士。宋仁宗非常信任他。任翰林学士不久,王拱辰又做了开封府尹,其后又出任御史中丞。他在朝中以大胆进谏而闻名于世。他曾因北宋王朝官员过多、官俸支出庞大一事上疏宋仁宗,他认为当时“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的局面弊多益少,那些官员们有的甚至只拿官俸,没有具体职位,真可谓“居其官而不知其职者,十之八九”。王拱辰指出这不仅是增加财政困难,而且由于官员过多,造成官吏相互推诿,不负责任,致使政治瘫痪。仁宗看完王拱辰的奏章后,也开始意识到官吏冗杂的危害性,就逐渐开始削减一些有名无实的官员,北宋的财政危机也由此得以暂时缓解。

当时有僧侣用铸佛像的名义来迷惑众人,京城中很多人都竞相把金银投到冶炼炉中,宫廷也曾出钱资助。王拱辰又上奏宋仁宗说:“西边的驻防部队急需军费,我们却不出资,把钱财浪费在这些沽名惑众的事上。这样很容易动摇军心,引起民怨。”于是,宋仁宗下令立即禁止铸佛像。

宋仁宗在迩英阁供置着《太玄经》,经常用它来占卜祷告。一天,他对王拱辰说:“我每天都读这本书,从中获益匪浅,你知道它讲的是什么道理吗?”王拱辰把全书的内容讲给仁宗听,和背诵过了一样完备周详,然后进谏说:“希望陛下留意‘六经’,旁采史策。《太玄经》这类书不足为学问,不值得花这么大气力去研究它。”宋仁宗听从了他的劝告。

公元1043年,经过欧阳修等大臣的推荐,宋仁宗提拔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上任不久,范仲淹就向仁宗皇帝提出十项政治改革的方案。历史上把这一段政治改革称为“庆历新政”。王拱辰由于对新政中一些措施提出不同见解,引起范仲淹的不满,受到范仲淹一派人的排挤,在朝中很受孤立。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宋神宗即位,年仅20岁。年轻的皇帝眼看国家财政空虚,官僚政治暮气沉沉,军事力量又不堪一击,很想振作一番,以巩固自己的皇位。于是破格提拔了王安石,支持王安石变法。

皇位。于是破格提拔了王安石,支持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当政后,实行了一系列新法令。其中的保甲法,是为加强地主武装服务的,规定每户人家只要两个人以上的`,就以一人为保丁,以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进行步射和骑射等军事训练。因为天天要操练,有的农户地里的活儿忙不过来,庄稼就歉收。王拱辰认为此法不妥,于是上疏宋神宗谏道:“这样做不仅是误了农民的农时,使庄稼歉收。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打不出粮食之后就可能离家外出去做盗贼。这就简直是等于用法令把他们赶到犯罪的道路上去。现在就有许多农民成了小偷小摸,甚至四处流窜作案。这种情况,各地郡县官都不敢往上呈报,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朝中有些人趁机指控王拱辰败坏法令,王拱辰愤然地说:“这正是老臣所以报效国家的地方!”接下来他仍不停地上章禀奏。王安石对此大为愤恨,视王拱辰为异己,千方百计地利用手中职权打击他。

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逝,其子赵煦即位,年仅10岁,尊皇太后高氏为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被后代史家称为“女中尧舜”的高太后执政后,召回被宋神宗贬谪的名臣司马光、王拱辰等主持朝政,王拱辰被拜为安徽北院使。一上任,王拱辰就上疏太皇太后,请求停止王安石新法。太皇太后准奏,并下旨停止修城,解散民工回家务农。王拱辰还上疏弹劾了当朝权贵御史中丞蔡确,指责他内外勾结、卖官求利、公开霸占田地。太皇太后令人查明王拱辰所奏属实后,遂下旨严惩蔡确,受到了百姓欢迎。

关于短的名人名言 篇6

2) 书籍若不常翻阅,则等于木片。——莎士比亚

3) 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革拉特珂夫

4)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5) 聪明才智是拨动社会的杠杆。——巴尔扎克

6) 思想感情的一致产生友谊。——德谟克里特

7) 仇恨终将泯灭,友谊万古长青。——西塞罗

8) 有高尚思想的人永不会孤独的。——西德尼

9) 习俗是爱情的天敌。——布尔沃·利顿

10) 忠实的朋友是菩萨的化身。——拿破仑

11) 真理是永远蒙蔽不了的。——莎士比亚

12) 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宋教仁

13)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14) 真正的才智是刚毅的志向。——拿破仑

15)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雪莱

16) 附和真理,生命便会得到永生。——泰戈尔

17) 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贺拉斯

18) 朋友越老越好,美酒越老越香。——约翰雷

19) 时间是人类必须珍惜的东西。——袁滔

上一篇:科创就业下一篇:镇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