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发表教育论文(共11篇)
一、教育教学论文结构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
1.论文题目
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4.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3.关键词定义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
期刊编辑Q993383282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4.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5.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二、发表论文的过程
1.投稿-审稿-用稿通知-办理相斧正编辑Q1366273999关费用-出刊-邮递样刊
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选定期刊后,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书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采用电子稿件形式。
2.发表论文审核时间
一般普通刊物(省级、国家级)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杂志,审核时间为14-20天。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4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3.期刊的级别问题
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胡锦涛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5项要求。
一是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 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 积极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
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四是必须促进教育公平,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 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 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
五是必须重视教育质量, 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 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
教育叙事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
教师自己叙述教育教学故事,既不是为了检验某种已有的教育理论,也不是为了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更不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因而教育叙事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师的主观想象。它十分重视教师个人的处境和地位,尤其肯定教师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第二,叙述的故事中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教师的亲身经历,不仅把教师自己置于事件的场景之中,而且注重对个人或学生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说明。
第三,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教育个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非常重视教师的日常生活故事及故事的细节,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替代教育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情节,不以苍白的语言来描述概括的教育事实。这种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对教师来说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同时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教育叙事的优点:第一,易于理解;第二,接近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第三,可帮助读者在多个侧面和维度上认识教育实践;第四,使读者有亲近感,具有人文气息,更能吸引读者;第五,能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第六,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想象空间。教育叙事的局限性:一旦与传统的研究方式混淆,容易遗漏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简接收集的材料,可能不太容易与故事的线索相吻合;读者容易忽略对故事叙述重点问题的把握,难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局内人”感觉;也许是当局者迷吧,结果常常不清晰明确教育叙事、案例稿写作要求。
教育叙事是研究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做什么,它只是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做什么。教育叙事要求有典型性,能让读者有心灵的触动。情感交流,唤醒教师主体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在跑。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
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
为祖国倒下的人,他的死是光荣的。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为国捐躯,虽死犹荣。
批评他的国家的公民是在含蓄地为国家作贡献。
我赞美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
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想从我手中抢走火炬,除非从我尸体上爬过去。
祖国的命运就是自己的命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教师在评职称的时候往往都需要发表一篇教育论文 。那么,教育职称论文写什么内容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教育职称论文写什么内容?
一、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意义
教育教学论文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它反映文章作者所从事的研究课题,巳做的研究工作和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通过研究所获得的结论,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一份工作的总结。
另一方面,对于文章的作者发展自己的专业提供机会,使自己在撰写的过程中出现“饥饿感”(如某些材料不足,某些论据还不够充分,某些经验上升不到理论高度去认识),从而促使作者进一步开展研究,加强学习,或查文献,或做实验,或进行调查研究等等。
从中获得更多的素材,使研究工作更趋完善。
再者,论文的学术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专业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说近一点,对自己的业务考核和晋级也大有益处。
二、为什么要发表文章
“文章”的发表是对作者学术水平、专业水平的肯定。
第一篇文章的发表,对一个人来说,不亚于奥运会上“零的突破”,它将成为作者在教学生涯中的里程碑。
在自己岗位上默默耕耘的教师发表文章目的是为了参与问题研究、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并通过文章的发表受到激励,使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双提高。
三、写什么内容
教学研究方面可写的内容很多,可分为调查研究,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理论研究专论等多种类型。
对我们从事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写:
1、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
例如:对课本上某些概念的.引入过程或某些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作适当的改进和更新;对己有的命题作适当的推广或移植;对课本上某些错误进行分析校正或站在新的理论高度、用新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某些问题。
2、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或大或小的体会,总有自己的得意之处,要善于及时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
3、对学生心理研究方面。
如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和规律,差生的转化;各科教学的课外工作(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活动、学科竞赛、技能竞赛等),常见解题错误分析。
4、学科思想方面。
如某些学科问题的特殊解题思路或巧解妙证,及一些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运用等。
5、课程、教材、教法的试验性研究方面。
目前,我国城乡有许多学校的教师都在参与各种课程设置、新教材试用和教法改革以及作业批改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的体会、成果很值得一写。
6、“教师一绝”。
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绝活、绝技、绝能,也可以是教师日常生活中的绝招,“一绝”并非绝无仅有,主要是教师的特点特长和特色,它具有相对性。
7、中小学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
8、激励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研究。
9、当今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的相关问题
请问如何区分省级还是国家级刊物
CN只是指国内统一刊号,并不是区分省级国家级或其他级的符号。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国家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
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
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所谓“国家级”期刊,一般即指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的会刊;所谓“省级”期刊,一般即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与本科院校的学报;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也可视为国家级。
期刊有无国家级、地方级的区别?
截止到底,我国有期刊8889种,这些期刊都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
凡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
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成中央期刊和地方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
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家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政府行为。
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省一级期刊”、“××省二级期刊”等字样,与期刊的学术水平有关吗?
这种标识确实存在,这是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每年对本地区的期刊进行综合评比的结果,主要是督促期刊不断提高质量。
这种评比是滚动进行的,每年评比的结果都有变化。
这种由各地组织的评比,由于各地的评比标准不统一,也不是单从学术水平的高低对期刊进行评价,是地方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就本地期刊的出版质量进行的一种综合评价,因此不能完全以此来衡量期刊的学术水平。
“核心期刊”是怎么回事?
“核心期刊”是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
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
就学术而言,教育职称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以下是基础教育职称论文发表,请参考!
“位育”是潘光旦先生重要的学术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部分之一,它涉及领域广,蕴含道理深刻,挖掘其存在价值和作用,以阐述现代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以其之道治其社会之“道”,也许将给我们某种程度的启发,特别是对现在教育领域的热点与难点之一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实施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过程中,工作的重点应从宏观层面集中至微观层面教学环节、教师队伍的建设层面的发展。
基础教育均衡思想的着眼点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差距。
作为最关键而具有能动性的教师队伍怎样在国家政策思想指导下利用外在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资源并自觉地促进自我内在发展,同时带动教育均衡发展?这也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在动力。
笔者认为不妨用潘光旦先生“位育”之道迁移至教师队伍建设之道,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围绕“位育”之道而展开,先阐释“位育”视野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姿态,从而分析教师队伍在其的地位与作用,并以“位育”之道给教师队伍建设之道指路。
1 “位育”视野下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中庸》上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一位学着下注脚说:‘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
所以,‘安所遂生’,不妨叫做‘位育’。”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位育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位,即是务本,也谓安其所。
从整体上说,基础教育均衡的发展应由根部向外发展,也就是由内至外的发展路线。
而且基础教育根植的社会土壤的文化环境具有固有的棉续性和物质的连带性,所以每一个发展的物体有必须基于自身固有的现实基础。
从局部上说,不同区域之间,同一区域不同的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的群体之间,也因物质经济文化的差别,也存在着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异”。
因此不同的发展个体要从不同的“位”出发,因地制宜;同一发展个体在不同时期也从不同的“位”出发,与时俱进。
从“位”层面出发,由宏观至微观的剖析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存在适当的不均衡的合理性与现实性。
另一方面是育,即是进步的,进步的根据是基础教育分子间适当的“异”,“异”而逾量,引起质的变化。
基础教育均衡中的不均衡过于异化,将恶化均衡发展的局面,使基础教育均衡走极端化、阶级化,造成教育系统处于混乱不和谐的状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成严重的威胁。
“异”而适量,才能成为发展的动力与和谐的局面,方能遂生。
基础教育均衡方能自由、长久而增益其质量的发展。
‘育’而积量,当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步入另一个状态、阶段,又生成一个新的“位”。
由此形成据“位”而“育”、因“育”而另“位”的循环发展模式。
在此,“位”与“育”的循环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水平,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教师队伍的整合与发展问题
“事在人为”,发挥人的潜力,运用人的智慧,准确合理的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与方向,从而有效地控制事物在其规律的轨道上运行,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是人所具有的能动性,也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功,不仅是“事”的发展,更是“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利用“事”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更好的发展。
不成“人”无法成就“事”,“人”只有自愿融入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之“事”,才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从而转化为自身与“他人”的发展。
细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人为”因素,至上而下,有党政机构的有关工作人员、社会人群的有关人员以及学校管理队伍与第一线教师队伍。
其中目标达成的关键、最活跃、最基础的群体是第一线的教师队伍。
再看,影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有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人力资源的均衡性问题、有关法规与政策公平性问题等。
近几年来基于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事实,我国针对偏远、贫穷、落后及不发达地区的教育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法规与政策,给该地区教育发展提供了优惠政策与制度的保障,同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然而我们发现我国教育整体素质与水平并不高,整体水平呈不均衡发展趋势,缺乏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不可否认,在物质资源丰富的年代,在政府大力支持与物资大量投资下我国落后的农村地区的硬件设施绝大部分已经达标或接近达标的水平。
孩子们可以坐在图书馆里博览群书,通过计算机可以感受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果,利用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剖析物质结构隐藏的微妙等。
由于孩子们暂不具备完整的学识完成此学习任务,这需要教师在其间的指导。
试想如果缺乏教师“人”的因素,一切合理的政策、法规,优质的物质资源只不过仅仅是口号与摆设而已。
我们知道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资源四要素组成。
教育者利用教育内容及教育资源作用于受教育者,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
教育资源在其间的作用是中介、手段与工具。
教育者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中的“东风”。
基于如此重要与关键地位,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与能力,才能在整个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一种有文化传播和语言组织起来的解释性范式的储存”,一般包括文化、社会、人格三种结构,教师的生活世界不只要考虑可见可感的显性因素,而且应尤其注意隐藏在宗教、文化、理想、态度、情感、价值观中的隐性因素。
我们可以通过准确地分析、认识、理解教师生活世界显性知识的表征来透视其隐性因素,而隐性因素往往是教师生活的精神世界。
它是对世界、对人生的一种看法,一种不易改变、稳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它的稳定性、固定性常常与时代赋予教师综合素质应有的多样性、复杂性起冲突,具体表现在操作层面上,教师已有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与瞬息万变的社会的显性知识不相匹配。
特别是教育情境比较复杂、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封闭及落后地区的教师,应审时度势、更新观念,保持与时俱进的姿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学习新知识,丰富已有的理论基础知识,并调整已有的认知结构,通过注入新的血液途径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树立现代化的学生观、教学观、职业观和人才观,在实践中不断的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超越。
3 “位育”教师队伍发展的解读与出路
3.1 “位”——安其所
“所位与所由育的背景,当然是环境,环境可分为二:一是体内的环境,一是体外的环境。
体外的环境就人而论,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横亘空间的物质环境,二是纵贯时间的文化的环境。
教育的目的又当然在设法使我们和这两种或三种环境打成一片,使相成而不相害。
”学校分别分布在拥有不同的经济、文化、人口、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等区域,这些因素各异,优劣并存,错综复杂,构成了具有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的教学体外环境。
教学体外环境的差异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立足点,我们应本着特色办学、个性办学的理念,促进教育本土化的发展。
位于其中的教育工作者首当其中的任务就是了解、适应并融入其中的地理人文历史环境,在心理上接受、尊重并认同,避免在实践中因缺乏对环境的适应性而引起教学、生活上的冲突。
为此,应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与长期坚持教学的信念。
安其所,服其所。
达到“人”与“物”的和谐。
体内环境,笔者认为专指教师岗位的特质。
教师岗位的特质也就决定了教师从事该行业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等。
如何才能具备其岗位应有的专业素质服务其岗位?也就是安其岗。
随着市场经济如火如荼地展开,经济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异常丰富。
这些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对物质的需求,然而顾此失彼。
市场经济固有的弱点使其上层建筑精神层面的上空弥漫着拜金主义、唯利主义等。
这些空气侵蚀人们的思想,扭曲人们的价值观,使其不能各司其职,各献其能。
从事教师行业的人在金钱的诱惑下,身兼数职,从教的同时兼经商行业以赚取更多的钱财。
从事经商工作者想方设法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以损害人民生活利益为途径。
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想利用职务便利谋取更多的钱财或者盘算投资多少金钱方能从中买回多大的权势,做的是人民的公仆,过的是挥霍人民钱财、滥用权力谋取暴利的生活,等等。
由此可见,“事不对岗,岗不对位”的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与问题:不和谐局面愈演愈烈。
“在柏拉图看来,各做各的就是和谐,反之相互干涉就是不和谐,保持和符合和谐状态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指导这种和谐状态的知识是智慧。
破坏和谐状态的行为是不正义的行为,指导这种不和谐状态的意见称为愚昧无知”(柏拉图与理想国 )。
在实施基础教育均衡战略过程中,在学校教学的教师应恪守其岗,因不同的岗位要求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一岗位针对不同的学生也有所差异,所以教师要灵活变通,积极营造和谐的气氛。
其实学校教学的和谐问题是各个教师在岗位上”安其所,服其生“的问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地位适宜,关系也就得当。
教师有所教,学生有所学,使之对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各能有所贡献,不管在何阶段、何层面,即各有所用。
这就是柏拉图所谓的智慧。
3.2 “育”——遂其生
“位者安其所,育者遂其生”。
“育”是进步的,以“人”的进步带动“事”地发展,以“事”的发展促进“人”的进步。
同样的道理,以进步带动整个基础教育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发展促进基础教育的普及,以普及提供给每个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权,以平等的受教育权促进人的发展,因此,进步的根据是基础教育均衡教师队伍适当的“异”。
“异”的根源是教学的体外环境、教学对象等之间的“异”。
教师的体内环境: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专业精神要与之相匹配、相吻合,也是时代前进的步伐赋予教师应具备的智慧。
这种智慧是教师的生存状态、教学状态,是成功的处理背景、情境、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在具体情境、复杂关系的教学中,在解决问题同时教好每个学生。
关键词:教学管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201-01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在素质教育的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谈何发展和创新呢?只有抓住每一个孩子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教学管理方面
1、重视学生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在历届毕业班我首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我都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并对数学学习保持长久的乐趣和持续积极进取的态度,很快地获得优良的成绩。使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成功是最好的激励,学习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使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使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2、以良好的师生关系,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受到教师的漠不关心、过多的斥责等,都可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讨厌、对抗的不良情感,从而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不感兴趣。反之,我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学生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内心升腾起对我的信赖和爱戴,从而会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例如:对学习能力较弱或成绩较差的学生采取少一点“威严”,多一点“亲和”的方法,用略带微笑的点头、信任的目光和理解的鼓励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历届中考成功的所在。
二、课堂教学方面
1、渗透数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
①、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学会构建数学模型
近年来,由于中考数学试题中增加了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以致有人误认为在中考复习时应以做偏题难题为主,这是极其错误的。数形结合思想,就可把代数中的数量和几何中的图形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方法。这种思想的运用几乎在初中数学的各章节中都是体现最多的思想方法之一。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中利用这种思想可通过画线形图来轻而易举的找出行程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进而列出方程;函数及其图象的学习几乎把这种思想贯穿始终;统计初步中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解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题和圆中运用垂径定理求半径、弦长、弦心距及正多边形与圆的有关计算都可构造成直角三角形的模型。
②、渗透符号表述思想,让学生学会归纳推理
其实,初中数学的符号是极其多的,而且各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和意义。如果老师有意识的教会学生运用简洁符号表述深奥复杂的数学道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用心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知识、体验和理解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科自身的特点,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素材和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这氛围中去参与探索、发现、获得知识。作为数学教师,应用心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3、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日常健康行为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重视健康习惯的培养,幼儿期的健康行为习惯不仅奠定了未来健康的基础,而且有益于今后生活、学习、工作的条理性和逻辑性的提高。
1、自理能力培养:《纲要》中指出“‘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蛊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由此,我们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教育活动。例:小班午睡后孩子穿衣服、裤子很慢,都坐在床上等着老师帮忙,于是笔者想到用儿歌激发幼儿自己穿衣、裤的兴趣:“小朋友来穿裤,就像火车钻山洞,呜呜呜出了山洞真高兴。”孩子们边说儿歌边完成了穿衣、裤的动作,这样把游戏运用到生活中,孩子们又高兴学得又快。
z、卫生习惯培养:殃及全国的“·非典”留给人们的启示之一就是提高国民的公共卫生意识。所以,在生活中笔者和孩子们一起争当“环保小卫士”,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环境卫生,并设计了主题活动..争做健康的孩子”,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3、争当健康宝宝:卢梭认为“教育的核心是怎样看待饮食”。儿童的饮食必须符合儿童体质,要培养幼儿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有意识的向幼儿灌输一些饮食制作及营养价值,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偏食的危害。孩子在进食时往往只图美味,于是笔者把很多蔬菜、水果‘·艺术化”后介绍给孩子们。例如:我们班的吴展宇间食不吃水果,笔者就把橘子剥开,告诉他你看橘子多象小船呀!让小船划进他们的海洋吧!这种方法不仅让吴晨宇开心的吃完橘子,其他小朋友也纷纷效仿。为了帮助幼儿改进偏食的毛病,笔者还设计了’‘争当健康宝宝”的主题活动,看看哪个宝宝的脸色最好、身体最棒,让幼儿了解饮食对身体成长的重要性。
二、安全常识教育
根据《纲要》提出的密切结合健康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要求,我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如: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提供剪子、小刀等工具时,知道幼儿怎样正确使用,并告诉幼儿工具的可伤害性。组织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安全出口、禁止吸烟、行人止步、危险等。我们还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疏散演习”活动,让幼儿了解最近的求生路线。带领幼儿体验交通警察的工作,认识斑马线,了解常见的交通标志等许多生动、直观的活动.将幼儿的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三、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孩f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而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两方面。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未来社会需要有个性特色的创新人才,为此《纲要》特别强调“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个体取向,主要是培养健康的自我,但由于个体的发展存在差异,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速度也有着较大的不同,常常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倾向。在对个体的观察中笔者发现儿童个体也经常出现的问题并不是智力问题,也不是道德品质问题,更多的是其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心理问题。人的个性、性格、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都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幼儿时期受到的教育和影响,常常会在一生中留下印记。不少有心理、行为问题的成人,究其原因常常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如在冷漠、甚至虐待中长大的儿童,往往有着强烈的自卑感。性格孤僻或暴躁,富于攻击性,被溺爱的儿童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不爱劳动等。而在幼儿期如果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能够形成许多好的行为习惯和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如:爱清洁、‘懂礼貌、爱学习、爱劳动等。现在,幼儿健康教育被视为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许多家庭过分溺爱.造成部分幼儿冷酷、缺乏同情心,习惯接受别人的帮助,而不知道应该关心帮助他人,于是笔者制定了几个爱心教育活动:
1、通过关心爱护动植物培养爱心:笔者班级的植物角养了金鱼和许多花,孩子们在给小动物按时喂食和为花浇水、施肥并做观察日记等操作活动,萌发了爱心和责任感。
2、每周进行一次周小聚活动,通过游戏活动大班孩子能亲身体验到帮助小弟弟、小妹妹的乐趣,而小班的幼儿也在大哥哥、大姐姐身上学到许多生活经验,他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同伴关系,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
3、开展每天做一件好事评比活动,让幼儿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4、利用文艺作品来培养幼儿的爱心:引导幼儿欣赏、理解优秀文学作品,挖掘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让幼儿体验关爱、亲情、分享等良好的情感。如儿歌《弟弟摔倒我扶起》、《学习雷锋叔叔的故事》,作品中处处都体现了帮助弱者、富有爱心的情感。
5、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帮助幼儿克服心理障碍。笔者班级的吴最宇小朋友刚来园时性格特别孤僻,不合群,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体质弱爱生病。他的家长告诉笔者,孩子在家和家人也很少交流,生活圈比较窄.很少与外界接触,所以造成他性格自闭,对别人不信任,胆小、不喜欢与别人交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针对他的这种现象,笔者先从亲近他开始.把他拉到身边问他:你的衣服很漂亮,是妈妈买的吗?从一些简单的生活话题开始,他开始和笔者聊天,并产生信赖感,每次和他聊天笔者都会鼓励他,比如:“吴聂字今天帮老师收玩具了,表现真好,谢谢你!下次还帮老师好吗?”孩子在表扬和鼓励下特别高兴,慢慢地开始主动说话,告诉笔者他看到和听到的事情,性格也变的开朗了。由于他喜欢看书,知道许多兵器方面的知识,因此,笔者经常让他给小明友介绍他了解的兵器,小朋友特别爱听,对他特崇拜,从吴最宇的眼神中笔者看到了自信和骄傲.他与小朋友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为了扩大他的活动范围,笔者经常让他去其他班级取教具和教学用品,这样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陌生人说话的勇气。三年过去了,孩子的进步特别快,时常能听到他开心的笑声,体育活动中看到了他矫健的身影,家长对教师的辛勤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为了及时了解到孩子们的心理情绪,笔者组织了“心情预报墙”活动,让每个幼儿把自己的心情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幼儿提供一个展示自己、释放自己的机会和环境。教师可以根据“预报墙”及时的了解和帮助幼儿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都能快乐、健康的生活。
四、体育活动中的健康教育
1.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是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目的,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主要是体质的增强。而科学的、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最积极、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应以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并充分考虑幼儿的身体特点,安排强度适中、不损害幼儿健康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来增强幼儿的体质。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态度
体育活动必须通过幼儿的自身参加才能实现,幼儿对体育活动是否喜欢,是否投入是体育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实施体育活动必须重视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态度。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途径探析——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改革与开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
辽宁大学
博士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研究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青海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华中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陕西科技大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研究
山东大学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期刊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方向论文发表杨编辑Q Q : 1966715440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东北石油大学
以民办高校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教育现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河北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渤海大学
校园文化建设中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才智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互动研究
宿州学院学报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理工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武汉工程大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探讨
法制与社会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途径探析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国教育学刊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太原理工大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河北科技大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研究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联动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农业教育
期刊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刍议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析
皖西学院学报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兼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探析
新西部(理论版)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吉林大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对接与融合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新时期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融合发展途径研究
中外企业家 2016-08-25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价值工程 2010-08-08 期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分析与思考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文学界(理论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探讨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实现途径
知音励志 2016-02-29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 普洱学院学报 2017-10-30 期刊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10-05 期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
现代职业教育 2016-09-08 期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研究
赤子(上中旬)2016-09-15 期 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提升——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王娟;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关系
考试周刊 2016-02-24 期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研究
才智 2016-01-25 期刊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亚太教育
试论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李雅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追加教育经费可以,但必须把教育经费以教育券的形式均分到受教育者手中,让他们决定钱该花到哪里,而不是送万名校长出国考察。
教育投资少、资源分配不公,已经成为当今民生一困。最近中央政府提出把教育行政经费提升到GDP的4%的目标。随后,一位教育部官员在两会期间表示:中国计划在未来三年组织“上万名”中小学校长到国外培训,让他们去了解国外的基础教育是怎么让孩子们更加快乐地学习的,可以从中找到为中小学生减负等方面的经验。
在我看来,这个计划可能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育经费,而且会加剧已经存在的教育不公。
为什么说这是个浪费钱的计划?因为我们根本找不出上万名能够有效地观察国外基础教育的校长。实地观察国外的中小学教育,不仅对语言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往往要有当地的生活经验,知道学生在家庭、社会中的生活状况。计划去的几个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和欧盟等,都是生活费用最高的地方,而且语种的要求也非常多样。
举个我个人的例子。我本人在耶鲁接受了三年左右非常严格的日文教育,并且到日本强化学习了一年。如果把课程的数量和质量通盘考虑,恐怕不下于现在重点大学日语专业学生的训练。但是,如果让我到日本中小学观察学习人家的教学,我绝对无法胜任。我能胜任的也许是观察美国的教育,因为毕竟我是在美国拿了博士、教书数年,而且自己的孩子也在美国小学读书。试问:中国有多少中小学老师,有一门外语能够达到我日语的水平(即大学外语专业的水平)?要知道,这样的水平上街买东西没有问题,在家读读书没有问题,看看电视也许勉强,但要看懂人家的教育技巧和效果几乎不可能。
要知道,实地观摩国外基础教育,考察怎么让孩子更加快乐地学习,比起在大学听课可能还更难一些:你不仅要听懂老师讲课,还必须观察孩子的反应,否则就无从印证其教学效果。这后一点非常难。因为孩子大多不愿意和陌生人聊天,对外国口音的听说能力比成人差得多。孩子中各种文化暗语非常多,自成一个世界。一个没有在国外亲身养过弦子的人,很难进得去当地孩子的世界。老实说,即使一个外语能力达到研究生专业水平的中小学校长,坐在国外的中小学课堂也可能和傻子一样,是否跟得上老师的讲课且不说,即使听明白了,也很难懂得哪个学生吸收消化得好、哪个学生有压力、哪个孩子产生抑郁厌学的情绪。更不用说对这些不同的学习效果深化分析了。所以我们可以预测,万名校长出国考察的效果了。
再者,中国义务教育最迫切的问题是资源分配不公平。目前农村许多中小学生人均教育行政经费才三五百块,一个校长出国考察一个月,以5000多美元算,折合人民币3万多元呢。最后能去的,肯定都是城里重点学校的校长们。
我们不妨计算一下:万名校长,3万多人民币的一个人次的考察,那就是3亿多人民币。如果贫困地区的孩子人均教育行政经费是500元(实际还远远不到),这笔钱就相当于七八十万孩子的教育行政经费。请问,这些孩子谁来管?
在美国的中小学,一个孩子身上每年的教育投入平均接近1万美元。而且美国教育界整天嚷嚷要向外国学习先进经验,《纽约时报》也刊登过不少欧洲的成功例子。但即使如此,在美国的公立学校中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老师校长公费出国培训的。中国孩子的人均教育投入是多少?大概是人家的几十分之一吧?但是,中国的校长怎么花得起美国校长花不起的钱?
快乐教育不是不应该学。但有便宜得多也有效得多的办法。比如,请有关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翻译一些国外的专著。这并不会大量消耗中國宝贵的教育经费。放着这些事情不做,却搞起不可能有效果的出国培训来。如果教育部如此花钱,那么纳税人就应该质问:是否应该把教育行政经费提高到GDP的4%?
本文摘自:文艺理论研究
网址:
一、主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内在动力
实践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实践对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之所以具有实践价值,是因为理论创建主体需要大众化的理论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特点,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这两大价值的生成。这种价值生成来源于理论创建者和人民群众这两大实践主体的需要。
实践价值来源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表面上看其实践对象是理论的大众化,但作为主体的理论创建者,正是在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中具有了直接经验,为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经验基础,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并使之大众化。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逐步深化、我国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当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撑。因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提高人们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重要性的认识,正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实践价值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并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它不仅是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实现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从实践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殚精竭虑、有目标分层次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基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自主认同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看,人民群众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客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接受主体,其主体意识的觉醒既是其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重要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能否获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应当考虑人民群众这一接受主体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需要。实践价值来源于两大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实践价值是主体自觉能动性的体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能动性发挥。主要体现在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更能为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而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发挥,主要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解、认同和运用。人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它集中地体现了人思维的自由。有了这种思维自由,人在实践过程展开之前就对实践结果进行观念的确定。并在客观规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在各种可能的结果中进行选择和应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使之大众化。目的在于应用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而人民群众运用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目的在于指导自身的行为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实践价值的结合点就是发挥两大主体的能动性。但是,两大主体的能动性发挥的实质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是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然后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而人民群众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提升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可见,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照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指向了中央领导集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指向了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激发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
二、贴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思想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内容的大众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特色。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思想,贴近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贴近了人民群众基本道德素质提高的需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涵盖了社会普遍遵循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等文明风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最后,当代青年要成为“四个新一代”思想,贴近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胡锦涛指出,希望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四个新一代”思想贴近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回答了当代青年如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为广大青年谋划了今后一段时期总的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形式的大众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形式。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形式方面的大众化,有效地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服务群众是贴近群众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在农民问题上,既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又加大了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的力度;在义务教育问题上,从2007年起,在全国城乡逐步实行全免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政策;在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上,既逐步建立了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逐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住房问题上,建立健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实践主体的大众化,这就要求广大人民群众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人民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主体,其发挥能动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在的动力为依据的,这种动力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感召大众的力量,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具有的“以人为本”的内在精神,具有进行理论教育所具有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吸引大众的力量。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备了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回答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现实问题、消除人民群众种种社会疑虑的特点,因此,具有吸引大众的力量。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实践的力量。理论的实践力量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力量,体现在人民群众在理论指导下解决思想认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从而形成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奉献精神。
三、一脉相传: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理论前提
确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对人民群众主体性的肯定,就是对其独立性、能动性、实践能力的倡导和重视。
马克思思格斯非常关注实践主体的发展需要。“人始终是主体。”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主体性不是指人自身孤立存在的某种特性,而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同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马克思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而这种本性的最高层次是发展需要。列宁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从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必须组织力量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进行自己的宣传和鼓动。所以,列宁经常提醒社会民主党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政治停
滞时期,还是在革命高潮时期,深化和扩大对群众的影响这项工作总是同样必需的。在形式上,列宁倡导要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非凡的说服力。简单明了的论据,简短通俗的词句,没有矫揉造作,没有专为加深听众印象的令人头晕的手势和力求效果的词句,这一切都使列宁的学说远胜于通常“议会”演说家的演说。
四、功能诉求: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桥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理论创建主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深人群众,了解群众,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02年12月,胡锦涛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进行学习考察,并谆谆告诫全党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两个务必”,强调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叫。中共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集体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厂矿基层,同人民群众话家常,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为形成科学理论和制定正确政策提供了群众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理论创建主体制定密切党群关系的政策方针。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2006年,党中央印发《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强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2009年,党中央转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和《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这些都是倾听群众声音、关心群众疾苦、排解群众困难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措施。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实现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核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效果如何,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共产党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如果广大共产党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那么,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然也就不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重点主体应当是全体共产党员。
应当看到,实现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环节是多样的。如组织全体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组织全体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组织全体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等。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因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求不能把理论教条化,又要求不能把理论庸俗化,在展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时,应当贴近全体党员的生活工作思想实际,从而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认同,首先应使广大党员要在感情上接受,在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的真、善、美时,就应当运用大众化形式激发全体党员的情感共鸣。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实现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关键方式。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方式上看,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代替艰深晦涩的理论文字是教育方式的大众化,用简明的理论观点代替繁琐的逻辑思辨是教育方式的大众化,用普通群众感知的具体生动的事例代替苍白无力的说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大众化。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人心并化为行动的指南。教育方式的大众化是关键所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凹。为此,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大量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如《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理论热点18题》《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等。上述通俗理论读物
运用平和、平实的文风,以理服人,不摆架子,不兜圈子,不说空话,从而拉近了理论与群众的距离。知方期刊网快速发表论文
【怎么发表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怎么发表论文11-09
发表教学论文05-27
好的论文发表机构07-18
论文发表管理办法10-15
国家期刊论文发表网11-06
高级职称论文发表期刊11-08
水利工程职称论文发表10-03
评职称论文发表的要求范文09-07
新闻论文发表《传媒观察》杂志征稿启事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