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赏析 李白(精选4篇)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按】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仙人】虞喜《安天论》说,月中有仙人和桂树,月初生只见仙脚,渐明乃见仙及桂成丛状。
【白兔】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注释】
(1) 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 属《杂曲歌辞》。
(2) 瑶台: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3) 仙人:神话传说中月宫里的吴刚。垂两足:由月亮上的阴影想象而成。
(4) 桂树:神话传说中月宫里的桂树。团团:聚成一团。
(5) 白兔捣药:神话传说中月宫里的白兔在桂树下捣药, 吃了此药可以长生不老。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那是月亮, 把它称做白玉盘。又疑心它是瑶台的明镜, 飞上了高高的青云端。月宫里的仙人生着双脚, 一棵棵桂树聚成一团。桂树下的白兔捣成了仙药, 请问是给谁去品尝?
【赏析】
诗人首先回忆自己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做“白玉盘”“瑶台镜”, 二者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 (jiǎo) 洁可爱。接着又运用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 描写月宫中的仙人等景物, 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最后以疑问作结, 准确地表现了儿童天真、好奇的本性。
这首诗语言精练, 比喻恰当。“白玉盘”“瑶台镜”“青云端”色泽明艳, 外形晶莹、玲珑;“呼”“疑”“问”这三个动词传神地刻画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 极具童趣。
【作者】
李白 (701—762年) ,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天水附近) 。他的一生, 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 (742年) , 因道士吴筠的推荐, 被召至长安, 供奉翰林。因文章有风采而名动一时, 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 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 晚年漂泊于东南一带, 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著有《李太白集》。屈原而后, 他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 集中提高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貌的诗人。他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天赋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 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之评, 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 世称“李杜”,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注释】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赏析1】
《朗玉行》 为乐府旧题,李白采用它,故称 《古朗月行》。诗中通过对月的描写,寄寓了政治的慨叹,为时事而发。
诗的前四句,从感知出发,追述了小时候对月亮的幼稚简单的认识,把它看成“白玉盘”和“瑶台镜”。既突出了自己当时的那种天真烂漫的稚气和性格,又表现了月亮所具有的神秘性和对人们的吸引力。月亮,作为一种艺术的原型,常常为古代的文人墨客所吟咏,被摄入诗歌创作题材,李白是写咏月诗最多的诗人之一,在内容与手法上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对月亮的描写是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和性格的,诗中连用“呼”、“疑”、“飞”等几个动词,十分生动、贴切,把他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具体地表现出来,运笔不凡,富有趣味。
【赏析2】
李白一生爱月,写下了许多咏月的佳作。《朗月行》是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将此题列入《杂曲歌辞》,刘宋鲍照有《朗月行》一首,内容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此诗在乐府旧题前加一“古”字,而诗的主旨与鲍照之作迥异,显然,李白此作是自铸新意,仅仅套用旧题罢了。
诗人开篇先写孩提时代对月亮留下的美好记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多么天真烂漫而又充满瑰丽想象的诗句啊!诗人以“白玉盘”、“瑶台镜”比喻月亮团的形状和皎洁明亮的颜色、光感,贴切而传神,让人从无限的联想中感受月亮的可爱。又以“呼”、“疑”两字,逼肖地传出儿童初见月亮升起时的新奇感和美好感。这四句诗,看似漫不经心,却是情采交融,令人神往。
【创作背景]
此诗应该是创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陈沆云:“忧禄山将叛时作。”(《诗比兴笺》)萧士赟云:“按此诗借月以引兴。日,君象;月,臣象。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
【作者简介】
实验小学西校区 马淑兰
教学目标:
1、认识“朗”、“识”“玉”三个字,会写“识”、“玉”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和情感。
3、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感受月亮的美妙和神奇。
重点难点:如何读出古诗的韵味和情感,如何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感受月亮的美妙和神奇。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贴出图片(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众星下一轮玉盘似的月亮高悬夜空)你看到了什么?看到这个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喜欢抬头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在他眼里,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写的《古朗月行》这首古诗。
二、初读诗文,找出生字宝宝
1.大家自己先来读读古诗吧,有信心读好吗?如果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
2.学生在古诗中找到生字宝宝,读读它们,并想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适时指导朗读,相机理解诗意
(一)指名学生读诗,读后及时评价指正。
(二)检查生字的学习,并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认识“朗”,并理解题目:古朗月行
1.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能给“朗”字组词吗?
2.引导理解“朗月”。
什么样的夜晚才会有明月?(晴朗)
古时候有个叫鲍照的人在一个晴朗的夜晚看见了月亮,于是写下了“朗月行”这首古诗。几百年以后,李白也看见了这样的朗月,他也特别想为月亮写首诗,所以他就借用古人鲍照写过的《朗月行》的题目,并在前面加上一个“古”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朗月行。学生接读题目。
认识和书写“识”这个字,并理解“小时不识月”。
1.这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在田字格里怎么写这个字呢?
2.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识”字,(什么结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告诉老师该怎么在田字格里写这个字。学生再书空,然后在书上写这个字。
3.给“识”字组词。
4.李白小时候不认识什么呢?齐读第一行诗:小时不识月。
认识和书写“玉”,并且朗读和理解“呼作白玉盘”。
1.出示“玉”,这个字和哪个字很相像?(区分:玉王)怎样在田字格里写好这个字呢?学生自己观察,自己书写。
2.给“玉”字组词。
3.李白小时候不认识月亮,他把月亮称呼为什么?齐读第二句诗:呼作白玉盘。想象白玉盘是一只什么样的?如果你见到了这样的月亮你会怎么样?李白小时候和你们一样,见到如此美丽神奇的月亮,可是却不知道是什么,他忍不住大声呼唤:呀!天上有个白玉做成的盘子!
4.那这句诗该怎么读呢?指名学生读,在不断评价中引导学生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然后再齐读。
学习剩下的两行诗
1.天上的圆月还让李白想到了什么呢?学生自己读读剩下的两行诗。再指名回答。
2.这面镜子是从哪里来的?瑶台是个什么样地方?镜子本来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可是现在它飞到哪里了?想象一下从这面镜子里,我们能看到什么?如果你见到这样的月亮你会怎么样?
3.我们该怎样读这两行诗才能读出月亮的神奇与美丽呢?在指名读后的评价上引导学生读出惊叹的语气。在必要的时候,老师也可示范读。
四、整体感悟,指导背诵。
1.学生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描述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个晴朗的夜晚,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一个小孩子抬头望着它,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啊,它那样洁白,美丽,一定是最好的白玉做成的盘子吧?不对!不对!它那样明亮,那样神奇,一定是王母娘娘的镜子飞到了云朵之上。
2.你喜欢这样的月亮吗?喜欢它的什么?那让我们边读诗,边展开想象吧!配乐齐读古诗。
3.想不想把这么美的诗背下来呢?指导背诵。
五、拓展延伸
1.在这首里,李白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神奇的月亮,我们还学过他的一首关于月亮的诗,它是?指名人背诵《静夜思》。在这首古诗里,看到天上的月亮,李白想到了什么?
2.我们还学到了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指名人背诵《小小的船》,在儿歌里,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或者是儿歌?
六、课堂小结:
【古朗月行赏析 李白】推荐阅读:
李白诗词赏析《塞下曲》06-19
李白将进酒赏析11-15
送友人李白原文及翻译赏析06-22
李白《赠孟浩然》的赏析与翻译09-09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代李白原文赏析11-02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翻译与赏析05-29
鹊桥仙赏析05-25
满分作文赏析05-27
登高杜甫赏析06-03
简爱赏析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