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丝绸博物馆感想(共10篇)
我们首先来到了介绍各朝代服装设计的展厅,这里陈列了许多古代人的丝绸服饰,有的衣服袖子宽宽的,还很长;有的衣服呈H型,没有收腰;有的衣服袖子很短,袖口还很紧衣服微微的收点腰;有的衣服高高的领子配上短袖,看上去很有气质的样子,总之每个朝代款式花色都有自己的.特色。我还发现了古代成年女子穿的鞋子笔我们现代人的要小很多,看起来像我们现在小孩子的鞋子。看完这个厅,不禁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产生了敬佩之情,佩服他们可以用双手缝制出这么多款式各异,美丽动人的服装。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讲有关丝绸的展厅,这里摆放了许多花样、色泽精美的丝绸。有的上面绣着一对翩翩起舞的蝴蝶栩栩如生好,好像马上就要飞出来展柜似的,有的上面绣着一条金黄色的大龙,张牙舞爪的,仿佛要把坏人统统吃掉,还有的上面绣着一只可爱的小猫,它是那样的楚楚可怜,惟妙惟肖。只要看见它的人,无不被它那天真的表情迷住。参观完这个展厅,让我大开眼界,知道我们的祖先不但勤劳而且聪明,在很早以前就会用蚕丝织成布,并在上面绣上各种各样的图案,还以地域分为,苏绣、湘绣、杭绣等。
通过参观,我们了解了丝绸的历史和各朝代服装的变化。我想如果我穿上古人的衣服会怎样?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2011年10月22日上午,机械工程学院许力院长、副教授沙智华老师和茅以升班全体同学参观了大连大学博物馆,感受科学氛围,体验创新思维。大连大学旅游专业的学生为同学们做了详细地讲解。
博物馆里的一切着实让同学们耳目一新,大开眼界。同学们慨叹于自然科学之奥妙,惊异于艺术展品之绚丽,惊骇于生命科学的神圣与伟大。览古今中外之乐器,赏名人良师之佳作,仿佛徜徉在文化的长河中,沉醉不知归路。列展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亲临操作,更觉妙不可言。
此次参观活动开阔了我茅以升班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通过图片、实物展览等参观,大家对科学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提高了科学创新的积极性
当我站在那简朴而古感的楼体前,身心上的困乏却出乎意料地被一种油然而生的崇敬感替代。它是一座轻现代式、有着鲜明风格的建筑,气势恢宏但不失典雅的风情。独特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它的艺术价值。穿越那幽深的大门,一置身于弥漫着幽雅气息的前厅,我立刻就与整个馆内的典雅气息相融了。
首先观赏了具传统形式结构和现代审美韵致的山水画。从展出作品可以看出,虽然同学的手法还有些生疏与稚嫩,但也赋予古代山川新的意蕴。随着另一个展厅,进入眼帘的便是同学们的陶艺作品。正因为是学生作品,才呈现出某种特殊的孩童独有的鲜活。也使得我在欣赏的时候不经意的感受到一种童真童趣和身心的轻松。
对于油画作品展,每一件作品都是叫人赏心悦目的。用任何文字来赞美这些学生能做出的画作都不算过。因为是孩童所作,才能让画作达出意想不到的大胆创新的效果。这也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能力。
阳光明媚,柳絮飘飘,乘着大好春光,我们一行人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启了我们的半日游。
因为来得太早,中医药博物馆还没有开门,我们就先在校园里四处闲逛,感受到这所学校古朴的气质。林荫大道,绿树掩映红墙,空中柳絮随行人和微风而动,爬山虎趴在墙上,精神抖擞。日头渐渐上来,渐升的温度给人微醺的感觉。等了一会儿,博物馆终于开门了。
大家迫不及待涌了进去,好奇地四处打量着。我们排着队上了二楼,被门口的动物标本吸引住了,蛇和小鹿栩栩如生,似乎下一秒就会活过来,舒展身子。接着,我们等来了北中医的志愿者为我们介绍博物馆的各种藏品。我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多药材,惊呆了,从药用植物的标本到中药饮片,从药材实物到丸散成药,左看右看,费了老半天才把二楼的东西看的差不多,实在让人目不暇接。印象最深的是那个马宝,原来它是马身体里的结石,那么大一个,也是这个博物馆一个稀罕的藏品了。还见到了我小时候经常接触的苘麻,我一直当它是野草,原来它也是有药用价值的呀,不然怎么说百草皆药呢。呃,博物馆给它贴的标签上字写错了,苘字写成了茼字,不知道有没有其他人发现。
然后我们又去了三楼,见识了很多有关中医史的藏品,真的很丰富,历代医药文物1000余件,善本医籍200种。展厅以中华文化为大背景,同时以中医药发展史为主线,通过各个时期的医药文物,再现了包括少数民族医学在内的祖国医学的主要成就。
最后,我们进行了“寻宝游戏”:哪一组找到的制定中药材多就算胜利,看哪组找的又快又对。在游戏中,再次感受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紧接其后,我们中的部分人还报名自制香囊,自己选择喜爱的味道给香囊加料,亲身感受中医药的奇妙之处。
访古,站在宽敞的博物馆大厅,会不知不觉融入那幅巨大的《燕山秋色图》国画中,去谛听夏商周神草疗医时是如何诊脉,去拜访在硕果累累的杏林中小憩的董奉,去感受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的执着和艰辛,去把握《本草纲目》科学定义以外的厚重思想。
赏今,这里已经借助网络技术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中医药博物馆,无论你在世界的任何地方,移动鼠标和敲击键盘就会得到博物馆收藏、展示和教育功能的数据,从而让更多的人在观赏和研究我国古代中医药文化遗存的同时而获得助益。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绿色的草坪,挺拔的大树和一张废纸也没有的地面,正对着大门是一座庄严的大楼,大楼的前面有一个大大的广场,校园里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沿着一条马路向前走,来到了一个叫“物理馆”的大楼前面。“物理馆”是干什么的啊?怀着好奇心我走了进去,迎面就看见一座爱因斯坦的塑像,雕刻的很传神,似乎在看着进出的每一个人。塑像的身后是一条走廊,不时有人拿着书经过,我沿着走廊向前走,两边的门上写着“引力实验室”、“ ct实验室”。。。我向一个开着门的屋子探了下头,只见里面有许多桌子,上面放着许多不知名的仪器。“真先进啊!”我想“我要是能在这个学习读书该多好啊!”
从“物理馆”出来,我们又来到了图书馆。图书馆的大门是自动的,学生要凭卡才可以进入,而我是被“特批”进去的,图书馆的一楼大厅连着三个门,中间的门通向图书借阅处,两面的门分别通向学生自习室,尽管学生很多,却非常安静。站在大厅里,抬头看见墙上镶嵌着“鹏程万里”四个大字,不禁让我肃然起敬。我忍不住想,如果能离开喧闹的都市,来到这个地方坐下来读一本好书,该有多么幸福啊!
最后我们来到了正在建设的体育馆前面,它的外形像一只正要展翅高飞的雄鹰,看着它,我仿佛听见了夺冠后观众们的欢呼声,真是奇妙啊!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同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辉煌的大门庄严与大气;墙上的雕镂规矩但不失美感;宽敞的广场亮洁而又不失华丽。
国家博物馆正门远视图
国博内雕镂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大厅。大厅里陈列的是近现代的雕塑,有毛泽东等革命前辈的塑像,曹雪芹塑像等。
革命前辈雕塑
曹雪芹头像
然后众人来到的是建筑设计展馆。展馆内包括:老馆建筑;国际竞赛设计方案;修改中标方案;实施方案四个部分。
今天的国博模型
接下来,众人来到了青铜器展馆。馆内的青铜器包括商周时代的器物等,每件都是国宝呀!不过,有些遗憾,由于时间缘故,我们未能去一睹“大盂鼎”等“重量级”青铜器。
然后,大家一同前往中国古代钱币展馆。馆内收藏了数以百计的钱币,种类良多,数量惊人!大部分使我们众人未见过的币型。
最后,我们参观了一下玉器展馆。显然,馆内珍藏的都是古代玉器。其中有石器时代的玉器,也有清朝时期的玉器。种类更是繁多,装饰型,实用性,把玩型......以上就是我们这次参观的全过程了。接下来就说说我们一行人的感想吧。简而言之,感想良多!
首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无不因此而骄傲。我国博大的文化底蕴给了我们无限自豪。我们时时都能、处处都可以体会到“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尤其是当我们真正身临于文化载体之林时,我们的那种自豪感更是明显。
其次,就是有一种感慨,一种关于“要精深了解文化或者是一种文化的难度”的感慨。比如:在这次参观之旅中,最为吸引我的就是:中国古代钱币展馆。钱币,从商朝至今从未断绝过其发展,悠久的历史绝定了她庞大的“容量”,朝代的更替是她不断变换面孔的见证。
因此,如果真想把“中国钱币”当做研究课题或自己的兴趣,可真需要毅力来坚持以及无限的热爱。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自己对我国文化的了解甚少,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同学。这也就显示出两个问题。第一:同学们迫于学习压力(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没有真正去了解我国的文化,以至于大家都对我国文化知之甚少。现如今我国的教育制度决定了我们学生与教科书有着不解之缘,对于考试,我们的学生真可谓是“赛机器人”。然而对于现实,我们就只能坐叹时间不够、作业太多了。第二:我们国家对偏远地方的学生给予的文化知识宣讲不够,或者说,对于偏远地方的文化普及不够。现如今,城市的经济文化水平逐日提升,然而,在乡村,经济不发达,文化教育普及也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城与乡的学生的课外文化真地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一番感慨过后,当我们回到宿舍后,大家都阐述了一些见解和对这次活动的感想。
李建同学提到:“我们以后可以好好利用北京的资源,利用休息时间多去各种博物馆、文化圣地、旅游景点等参观参观,以提升我们的文化了解程度,弥补我们文化知识的不足。还有,因为这种活动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阅历和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愫,也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再则,大学生活也是紧张的。同学们往往会因为各种社团活动而缺少时间放松自己,锻炼自己,一心想着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如何在这个社会中为自己谋最大的利益?如何攀上‘权贵’?最终,大部分同学都培养成了急功近利、攀权附势等思想。而极少有人能养成以‘无偿继承与传扬我国优秀文化,发展与促进我国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等’为己任的不为世俗所动摇的、所‘污染’的优秀思想。因此,这种活动应多多组织。”
马国洋同学说:“我们可以试着培养一种关于我国文化的兴趣爱好,如:钱币收藏。以更好的增加我们的文化素养。这中性质的爱好意义有三:第一,培养自己的一种终身兴趣。一种值得伴随自己一身的爱好会影响人一辈子,而且这种一辈子的坚持将会是走向人生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力的制胜法宝。第二,这种与国家传统文化相联系的爱好,有利于加深对本国优秀文化的了解,加强个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第三,通过这些对某种或某些文化较为了解的人对其周边的人的影响与熏陶,有利于更多的人对这一文化的了解,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促进文化的宣传与普及。”
程佳伟建议到:“我们可以成立一个我国文化交流探讨兴趣小组。大家有时间就一同去参观参观,并且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感想什么的。这种行与知的结合,更有利于促进同学们对我国文化的认识与深入了解。”
白桑提议道:“我们可以自己先多了解一些我国的文化,在以后的支教过程中给偏远地方的学生讲讲,尽可能多的提高这些学生的文化来了解度。”
本次参观国家博物馆组织者:班级负责人 王硕
本次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同学:王硕、康旭、李敏骏、程佳伟、马国洋、白桑、索朗扎西、李建
我们坐了半个多小时的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导游领我们走进了大门,来到大厅中心的长廊。听导游说:“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丝绸了,我国的丝绸是很有名的,在一千多年前,就有很多外国商人沿着‘丝绸之路’来我国购买丝绸。”听到这里,我不禁暗暗赞叹:这些精美的丝绸背后原来还躲着这么多的历史故事啊!
接着,我走进了古代丝绸展厅。“啊!原来丝绸可以做这么多东西呀!我还以为丝绸只可以做衣服呢!”我看着玻璃柜里精美的荷包、小巧玲珑的钱袋、五花八门的香包等物品赞叹道。其中让我最感爱好的是古代人穿的衣服:有一件天子的龙袍,金簧色的,上面有九条龙,还有日、月、鸟等图案,漂亮极了,我真是太佩服古代人的手艺了。我还看到另外一些衣服,我猜想其中有两件是大臣穿的,一件是仆人穿的,一件应该是将军穿的,看到将军的衣服时,我仿佛看到了将军和敌人打仗时的情景:将军身穿这件战袍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后来,我们又往了二楼。那里是一片旗袍的天地。听导游讲旗袍可是我国的国服,在一些隆重的场合出席的女贵宾都要穿旗袍。摆放在那里的旗袍各式各样,我真的不知道这些不起眼的丝绸能做出这么多漂亮的衣服。
“到了,到了,我看见萧山博物馆这几个大字了。”我趴在车窗上叫着。我看见了一座独特的建筑——陶红色外墙 ,有四层高,呈半圆形状的大房子。房子上的玻璃透着蓝蓝的光,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这让我更加好奇。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跑过去,萧山博物馆五个金色的大字,再一次映入我的眼帘。我兴奋地站在这五个大字前,让爸爸帮我拍照留念。
爸爸妈妈带着我走进大厅,里面宽畅整洁。迎面走过来一位穿着红色志愿者服装的大姐姐。她戴着眼镜,面带微笑 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说:“你们好!如果你们是第一次来,我可以带你们参观,简单的介绍一下景物。”我们一家忙说:“好的,好的,谢谢!”
大姐姐边走边说:“萧山博物馆成立于,馆内有几千件文物,属于国家级文物的就有一千多件。有陶瓷,书画,金属,玉器等等,最多的是陶器。”说完,她把我们带进了陶瓷馆。里面摆满了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烧的软陶。经历了好几个朝代,烧瓷辉煌的过程都有实物可以证明。我们仔细地一个个看过去。最后到了模拟烧瓷工艺这个景点。大姐姐说:“做陶瓷要经过很多个程序,在古代都是靠手工制作,这个工作量不但大,还很讲究,所以,古代的陶瓷,到现代都变成了古董,很值钱的。更是一门艺术。”我看着景点里面那些用泥土做的烧瓷人,深深地感到,我们萧山的古代人和现代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我们来到名人馆,我真没想到,我们萧山古代有这么多名人。人们把这些名人用蜡重新塑造得惟妙惟肖,跟真人一样。有民族英雄葛云飞,有历史演义作家蔡东潘,有卧薪尝胆的勾践,还有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 等等。我听了大姐姐的介绍后, 知道了民族英雄葛云飞的故乡在进化。临浦有个西施公园,越王勾践当年在越皇城带兵打仗的故事。听完这些后让我感到和这些古代名人特别亲近,特别熟悉。
当我们走进精品展厅时,我见到了许许多多的扇子。扇子上的图案五花八门,令我眼花缭乱。它的对面是多媒体厅。走进这里,就像走进了一个幻影世界,让你在虚拟的制陶过程中寻找快乐。我好奇地摸住一块陶泥,图画里的陶泥慢慢变圆变粗,不一会儿,一个像 饭碗的陶瓷形成了,真是太神奇了!
时间过得真快,到了下午四点,博物馆要关门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今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脑子里满满的。坐上车,我对着博物馆说:“再见了,博物馆,明年我还会来看你。”
作者:张亦然
今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周末!名师点评:这篇作文的语言运用的很生动,对事物的描写也很到位,很形象,例如作者为我们介绍的礼贤江山龙:‘礼贤江山龙很大,它身长20米,好像一个大巨人,它的脖子比长颈鹿还长,它的头像蜥蜴,身子也像蜥蜴,它的尾巴就更像蜥蜴了,原来它是蜥脚类恐龙,它还是我省发现最大最完整的恐龙化石。’把这条礼贤江山龙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写参观江山三卿口制瓷作坊时,作者写道:‘水碓也发出了“笃、笃、笃”的声音,我猜想水碓就是榔头,在敲什么东西吧?’‘我想龙窑这么像蛇,为什么不叫它蛇窑呢?’这些语言表现了作者可爱的童心。二年级的小朋友能写出这样的作文,我觉得很了不起了。‘博物馆’很大,门上还写着几个大字“衢州博物馆”。我们一走进‘博物馆’就看见了礼贤江山龙,这里几个博物馆用的有些重复,‘最后我们一走进去就看见了――’后面的博物馆可以省略不用。(学乐中国特聘教师:罗丹娜老师)-10-23 12:55:00
——国庆假期访北京李大钊故居有感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驻足这幅悬挂在北京李大钊故居正屋墙上醒目的对联前,我浮想联翩。刚刚参观完北京李大钊故居,仿佛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大钊先生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身处大钊先生简朴的故居,感受他留下的丰富精神成果,使我对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境界油然起敬。
北京李大钊故居是一座普通的四合院,位于北京新文化街文华胡同。如同众多的北京四合院一样,故居由坐北朝南正房一间,东西厢房各一间,南房一间组成,青砖红瓦,绿树鲜花,显得雅静肃穆。正房是客房和卧室,一张木桌,几把木椅子,一个普通的热炕,别无他物。西厢房是书房,摆设同样简朴。整个故居都体现着平淡无华、简单勤俭的风格。看着这些,我非常诧异,不禁在想:“难道当时身为北大教授,收入不菲,以”南陈北李“而著称于世的大钊先生就生活在这样俭朴的环境中吗?” 带着疑问,我阅读了李大钊生平简介,从中读出了答案:李大钊一生简朴,身为北京大学教授,图书馆主任兼任四所大学的教授,月收入达二百多银元,本可以过上宽敞富裕的生活,但生活却一直很拮据。因为,他将这二百多银元大半交纳了党费,又留下一部分来帮助并资助朋友,同事和进步青年……。与俭朴拮据的生活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故居居住的四年期间,他工作非常忙碌,孜孜不倦,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为革命事业发表各种文章140余篇,文字总量超过33万余字,平均每9天一篇;参加各种会议120次,平均每10天一次会;陪同会见、拜访各界人士30次,讲演30次。
【参观丝绸博物馆感想】推荐阅读:
游中国丝绸博物馆作文07-17
博物馆参观感想12-15
参观天津博物馆有感07-24
参观中国文化博物馆10-06
博物馆参观安全预案11-04
参观省博物馆有感12-05
参观博物馆思想汇报07-10
参观自然博物馆有感作文09-10
参观地震博物馆活动总结09-16
华人华侨博物馆参观心得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