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读后感300字(精选10篇)
这个故事描写了很多人,但重点描述的还是通过香菱学诗这件事来表现书宝钗和黛玉两人不同的对待人、事、物的方式。宝钗内心深处并不是真的想教香菱的,她认为一个奴仆不值得,会显低她的身份,所以宝钗会偶摆夫子的架子,作者在此次是要体现出宝钗内心性格特征。而黛玉则不同,她认为香菱也是人,和大家一样没有高低之分,所以她不会嫌香菱不好,很认真的教她,香菱学诗终于成功,从而获得了大家的称赞。
曹雪芹在此处是明写香菱学诗,暗写宝钗和黛玉这两人的人物性格。和前面一样,曹雪芹除了明面上的意思外,还有很多是从暗处着手的,如后面写到的史湘云见宝玉,黛玉在窗下聆听,除了在明处设线了人物对话,又暗处着笔些了几人的内心想法。这也体现出了曹雪芹写作的高明之处。
香菱学诗,并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故事,从中甚至可以延伸出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一些感想或者说是期望。诗词要求的是创新,倘若有了“新”,那么诗词的格式等束缚,也就成为了空壳,可有可无,重要的是内涵,而非格式。
学诗的过程中,香菱找了宝钗、黛玉来指点,宝钗虽认定“女子无才便是得”,但还是给了香菱些许指点。但与黛玉则有了很大区别。黛玉虽生性好静,喜散不喜聚,可还是很大度地给了香菱不少指点。也让她成了香菱学诗成功的重要人物。文中还出现了探春、宝玉等人,也起到了不小的陪衬作用,似乎是在为香菱的而赞叹,又似乎是作者在为后文写伏笔。
循序渐进的文字,流水般俊秀的诗词,终于还是为香菱所写。
《红楼梦》中有许多诗词,这是今天读者的阅读难点之一。许多人草草看过,以为作者无所用心,这是可惜的。书中诗词,往往是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的,每个人的诗作都有自己的特点,表现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有些诗作,还点明了人物的处境与命运归宿。如上引香菱诗第三首中的“精华欲掩料应难”,实际就是在说香菱目前的情况。因此,仔细品味书中诗词,也是欣赏《红楼梦》的乐趣之一。
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还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他特别强调诗要有新意,要寄情寓兴,不能以词害意,这是一种通脱明达的认识。从课文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到作者比较欣赏唐人诗作,如王维、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仪的优秀诗人。
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她并不看重这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黛玉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中另一侧面的反映。从某种角度说,黛玉比宝钗其实更容易相处,也更同情弱者。
最近语文老师带我们学习了关于《红楼梦》这部著作的一个故事,了解了一个苦命的女子――香菱
故事的开头写的是香菱去客栈拜黛玉学诗,黛玉很高兴的收了这个徒弟,然后耐心的向她讲述了作诗的方法,并借给了她几本诗书。香菱收下诗书后,不负众望,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读书学写诗,对诗的热爱已然达到了痴迷的状况。过了一阵子,黛玉让香菱写一首关于“月”的诗,此后,香菱便“痴呆”起来,每次到很晚才肯入睡。第一首是在“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的她“连屋也不入”,但是费心写出的第二首诗依旧差强人意;终于精心所至,在梦中得到一份佳作。
其实《红楼梦》我是读过的。在未学习这篇课文以前,我从未注意到有关香菱这个孤苦的女子的文章,但通过学习,只是短短几页纸的文字,香菱的形象便深深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只是因为她对于不幸的乐观和坚强、对知识的渴求、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对学习的执着与刻苦,是那么受人尊敬,警示后人努力学习,不耻下问。这次的问题其实也揭露了我阅读时一个错误的习惯上――不懂如何精读。总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对于《红楼梦》这样深刻的有内涵的经典著作,我的浅尝辄止实在是不应该。
对于当时生活破败不堪的曹雪芹,能对小说中人物的塑造,可以那么饱满、形象,正因如此,《红楼梦》被后人当作那时整个社会的的缩影――立体而鲜活。
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香菱的乐观和坚强、黛玉的才思和谆谆教诲,如何读诗,如何赏诗,如何写诗评诗,大大小小,点点滴滴,有些连我自己也难以察觉的触动与共鸣,也都能反映社会的不公平。
经历了一番周折,香菱找到了好老师——黛玉。而据说,晓萌也是以倒数第几名的身份最后一批插到了实验班,成为李、石两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弟子(现在我好惭愧,说我是他们的弟子,因为我觉得越来越不配了,不过我会努力再次配的)。
没有过人的智慧,她就是死读《摩诘集》,夜深了,一遍又一遍,她硬是读出了些功夫,品得了“嘴里说不出来的意思”。去年的今天,(我估计即使将来我老年痴呆了也不会忘)呆呆的我一遍又一遍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了多少遍的高代数分!竟也朦胧的体会着数学结构大气的美,那其中说不出来的意思,竟也时时勾起我向上的嘴角。
束缚了,穿凿了,呆香菱作诗屡屡失败,正如我面对我的作业题们,我每回都会花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来做作业,因为理解能力不好,因为对形式,ε—δ语法的陌生和不能接受,那些题面前,我就是个呆子,一直没头苍蝇一样的乱撞。但那时的我相信,有一颗透明的心和一个严格大于零的可能性。。
但是我们不曾厌倦,虽近乎绝望,却固执的不可救药的喊出一句“我能!”累月的诗海终于浸润了她的心,幽幽咏月诗终于也走出了她的梦境!而后来,我也是偶有在与矩阵、微分为伍时被闹钟叫醒。然后悟出了些许奇妙的联系。。
最后,香菱爱上了作诗,寻觅那幽幽意境,深深情味,而半年前的我,也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让我忙个不停的数学。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
用生命的力量去追寻,全部的精力去打拼,没有探春之敏,黛玉之咏絮才,宝钗之深厚知识储备,我却可以做个香菱!能力自然愚钝些,思维自然呆板些,但有一颗一意追寻的透明心和存在的严格大于零的可能性,去做了,成不成,又有什么所谓?也许我做不了我一直期望的探春、凤姐型人物,但,我还可以做个香菱!为梦的舞动拼一次。
曾经奋斗的过程和香菱学诗的过程如此的相似,以致看到这段就像看到了我的大一一样。一幕幕,揪着自己的头发学习,吃着药片,在一样寒冷的冬夜,打着小手电,…任意ε>0,存在δ>0s.t.,读后感《香菱学诗读后感日记》。。。
没有智慧,没有灵性,这是学习的本真状态么?我想,他至少是我的状态!雪芹真的是太了不起了!诗文如此感性的东西,他竟要香菱那样动情的来学!难道是学习的通法么?我想,那些“须眉浊物”,恐怕真不是那么学八股文章的吧!好一个雪芹!恐怕他竟不知200年以后,有那么一些人,仍用香菱的法子,学着一门叫“calculous”的东西。
如果是个普通人如我,不妨学学香菱。正如今天这句话“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不付出一定不会有回报,付出不一定会及时回报,虚度终究什么也留不下。”谢谢红楼的凄然超度,我将继续追寻我的路。
对不起,文字总是那么苍白,请原谅一个学了一年数学忘了文章如何写的人吧。。
香菱,一个被人贩子拐卖给薛蟠当妾的女子,其中的血泪自不必多说。然而,出乎我的意料,香菱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卑微而对生活失去希望,或是成天怨天尤人,以泪洗面。相反的,她异乎寻常的自信面对自己的生活。从走进大观园的伊始,她就没有被其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丰厚的物质生活所吸引。惟独的,却被宝玉等人所办的诗会所吸引,为林黛玉的文气所痴狂。在众人或是玩闹,或是攻于心计知识,她沉醉于诗歌的曼妙之中。
初读香菱学诗总会想:香菱学诗是不是仅仅只为融入到众人中去,继而在贾母面前卖乖讨好而耍的把戏呢?但仔细一想,香菱定是真心想学才致痴迷到如此地步。若是为了讨好,定不能如此,必有破绽露出。根本不说茶饭不思,梦中得佳句了。
香菱为什么会对学诗如此执着呢?我想与其说是学诗不如说是在追寻精神寄托。她如此执着地追求着,使她身上的一切苦难都显得微不足道,只有在诗歌的世界里,她的精神才能得以放松,她才可以寻找到她一直想要的东西,而不必被世人所羁绊。也是在诗歌的世界里,她感受到一种平等的交流,她可以和宝玉、黛玉等平起平坐,她不再是那个被人拐来的女子,她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特别是在后来的观雪吟诗活动中,香菱与众人一起作诗,这一刻恐怕是香菱最幸福的时刻了。
香菱的执着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为了学诗,她竟然可以痴狂到如此的程度。回想以下自己的生活,似乎还没有什么能让我如此地投入。对与香菱的执着,宝钗笑道:“你能够像她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这话原是说给宝玉听的,但又何尝不是对我们说的呢?像香菱这样的,我至今只有耳闻,未曾目睹过。但我相信若是我辈众人能有如此痴迷的,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看了这回故事,不知大家注意到众人的反应没有。先说说宝钗,“这个人定是疯了”“何苦自寻烦恼呢?”“可真是着了魔了”。她觉得香菱这样做实在是怪事。既是进了这大观园为何不享受一下这里的富贵温柔,偏偏为这破诗伤了身子,费了心神。宝钗是宝钗,她懂的是机智处世之术,哪里晓得香菱的心思为哪般。再说说探春等人,她们见了香菱学诗,“咱们跟了去看,看他有些意思没有”“众人正笑”“争着要诗看”这群人的纯粹是以猎奇为主导的,他们也不懂得香菱的心思,他们的心早已被生活磨得粗糙。再看黛玉,她是唯一懂得香菱的人,她耐心地解答香菱的疑问,对香菱的诗提出中肯的意见。也只有黛玉这样心思细腻的女子方能理解个中的奥妙。
香菱为什么会对学诗如此执着呢?我想与其说是学诗不如说是在追寻精神寄托。她如此执着地追求着,使她身上的一切苦难都显得微不足道,只有在诗歌的世界里,她的精神才能得以放松,她才可以寻找到她一直想要的东西,而不必被世人所羁绊。也是在诗歌的世界里,她感受到一种平等的交流,她可以和宝玉、黛玉等平起平坐,她不再是那个被人拐来的女子,她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特别是在后来的观雪吟诗活动中,香菱与众人一起作诗,这一刻恐怕是香菱最幸福的时刻了。
香菱的执着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为了学诗,她竟然可以痴狂到如此的程度。回想以下自己的生活,似乎还没有什么能让我如此地投入。对与香菱的执着,宝钗笑道:“你能够像她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这话原是说给宝玉听的,但又何尝不是对我们说的呢?像香菱这样的,我至今只有耳闻,未曾目睹过。但我相信若是我辈众人能有如此痴迷的,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看了这回故事,不知大家注意到众人的反应没有。先说说宝钗,“这个人定是疯了”“何苦自寻烦恼呢?”“可真是着了魔了”。她觉得香菱这样做实在是怪事。既是进了这大观园为何不享受一下这里的富贵温柔,偏偏为这破诗伤了身子,费了心神。宝钗是宝钗,她懂的是机智处世之术,哪里晓得香菱的心思为哪般。再说说探春等人,她们见了香菱学诗,“咱们跟了去看,看他有些意思没有”“众人正笑”“争着要诗看”这群人的纯粹是以猎奇为主导的,他们也不懂得香菱的心思,他们的心早已被生活磨得粗糙。再看黛玉,她是唯一懂得香菱的人,她耐心地解答香菱的疑问,对香菱的诗提出中肯的意见。也只有黛玉这样心思细腻的女子方能理解个中的奥妙。
福清里美中学 郭小强
教学目标:
1.细品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学习作者以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2.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3.揣摩香菱这一形象,理解作者文中倾注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提问:四大古典名著是什么?其中有一部是巅峰之作哪一部?引出作者(简介)。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红楼梦》这部小说写了哪些人物?(出示香菱判词)引出本课主要人物:香菱。同时简介香菱身世。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大多数初读者都会被它的博大精深、纷繁复杂的内容所吓倒,常常是高山仰止,望而生畏。然而,不进入红楼,就永远不知它的伟大之处。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曹雪芹,走进红楼梦中大观园,去探访今天的主人公――香菱。
二、初读小说寻看点,分享阅读感受(自读、分享15分钟)
1、布置学生借助课文注释自读一遍课文,标上段落序号、划出不懂的生词。然后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2、分享阅读心得: 请先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如香菱学诗、香菱苦志(如痴如醉)学诗等。
请学生从故事情节(事件:学诗)这个角度来概括课文,谈谈香菱学诗的过程:
(香菱学诗可分为三个步骤:拜黛玉为师,黛玉指导她细细品味王维诗; 自己边读杜甫诗边尝试写作;作诗经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
从人物形象这个角度来概括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谈谈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聪明的、悟性极强的人;虚心好学、不懂就问的人;专心致志、废寝忘食的人;是一个乐学善学苦学的人等等)故事发生的环境(大观园)
小结:阅读小说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
三、赏读片断找妙点,学习人物的多种描写方法(20分钟)
通过第一次泛读,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
探究问题:香菱学诗有没有成功?有。之所以获得成功,我觉得,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于她自身的学习态度。课文中有很多精彩语段,描写了她的苦读,我们共同的体会一下。请大家赏读课文片断,并用笔筛选出香菱专心读诗、学诗的描写语句,寻找妙点(从词语运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形象塑造等方面体会课文描写精妙的地方),圈点起来,再在旁边作批注。
(1)香菱拿了诗,回到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动作)
(2)香菱听了,喜的是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动作)
(3)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动作、神态)
(4)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动作描写)
“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语言描写)
(5)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神态、语言)
以上属于正面描写。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香菱学诗非常认真专注? 薛宝钗的语言描写:
(1)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2)这个人定要疯了。(3)可真是诗魔了。
(4)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这些都是香菱苦志学诗在周围人们心上的折光反映。属于侧面描写方法。教师点拨:通过侧面描写方法,可以烘托人物形象,使之更生动,更具体感人。
全班朗读以上描写片断,进一步加深人物印象。
小结:用本文中的一句话概括香菱学诗的态度: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何尝不是这样呢?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四、小结课文,畅谈观点(5分钟)
香菱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香菱这个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子。她的学诗,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兴趣使然,更是一种执着顽强的自我回归(家早年迷失,已没法归,但在精神上可以回归自我,找到自已),是一个诗性女子对诗性人格诗性理想的执着追求。大观园正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自由、宁静、美丽,成了香菱放飞梦想,张扬个性的精神家园,在这里,香菱得到了精神解放,终于找到自身的价值。联想香菱的不幸身世,香菱的境遇很值得同情惋惜,有灵性有才气者为何却得到这样不公平的命运,这正是作者要读者深思的。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香菱学诗成功除了自身的勤奋专注外,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香菱学诗》。按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在设计本课时普遍会从题目入手,以“香菱为什么学诗?怎样学诗?最后结果怎样?”这三个问题贯穿课堂教学。但根据新课改的理念,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以“读—品—写”为学习线索,抓住“苦”和“笑”两个字对主人公香菱进行赏析,通过环环相扣而又螺旋上升的设计完成“品味—理解—运用语言”的任务,达到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说说这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香菱学诗》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四课,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主要描写的是香菱进入大观园后到潇湘馆拜访黛玉时请求学诗的情节。从结构看,本文分为两部分,即:黛玉教诗和香菱学诗。黛玉教诗可分三步走:首先讲授要领—“不以辞害意”;接着开列书目—先读王维五言律诗, 再读杜甫七言律诗,再次读李白七言绝句;最后指导写作。香菱学诗的成功与黛玉的善教是密不可分的,但更源于她自己的苦学。香菱学诗也经历了三个过程:先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的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从题目看,香菱是本文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以本课为入口,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红楼梦》的文学世界,激发他们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二、说学情
我教学本课时所面对的九年级学生,求知欲望、探究欲望比较强烈,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强。虽然对传统文化体会不深,但对阅读古典小说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积累了不少学习小说的经验与方法,对于理清课文脉络,分析人物形象有一定基础,但在语言的品味和鉴赏方面还有待提高,这在教学当中应该有所考虑。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制定
根据以上学情,结合对教材的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准备以学定教,这样制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概括香菱学诗的经过。
2、分析并且归纳香菱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本文正面与侧面相结合塑造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朗读课文 概括小说情节)——(品读语言 赏析人物形象)——(拓展延伸 感悟人物结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学习香菱苦志学诗的精神。
2、以本课为入口,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
对人物形象的赏析是小说阅读的核心,因此我把教学重点制定为:品读语言,赏析香菱人物形象。学生对于文中香菱所作的第三稿诗不好把握,而这又是香菱学诗的关键因素,所以我把教学难点制定为:结合香菱所作的第三稿诗,探究香菱学诗的原因。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我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独立自主解决问题。采用情境导入法,提问法,点拨法,同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法、对比阅读法、讨论法和勾画圈点读书法。有了这些教法和学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定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五、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我准备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环节1 导入新课
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的学生对《红楼梦》都熟悉。我在导课时播放经过我精心剪辑的《红楼梦》视频片段,其中包含香菱学诗的大致情节,让看过该片的学生唤起旧有的学习经验,让不熟悉《红楼梦》的学生直观感知。以此引出本文的主人公香菱,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
环节2 朗读课文
概括小说情节
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接下来我就让学生朗读课文,并以“拜师——()诗――()诗――()诗”这样一个填空的形式概括“香菱学诗”的经过。学生有了两年学习小说的经验与方法,通过预习和速读,能很快完成填空,给出的答案可能有:读、谈、写或读、论、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达到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目的。
环节3 品读语言
赏析人物形象
在小说阅读中,人物是灵魂,所以本课的重点环节是赏析本文的主人公香菱这个人物形象。抓住“苦”和“笑”这两个字也就抓住了香菱这个人物的精魂,因此我以“体会苦—品读笑—感受苦—分享果”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赏析。
1、体会“苦”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首先出示原著标题“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意为:香菱进入大观园后,看到众多有才情的女子们在一起作诗,很羡慕,于是苦志学诗。让学生把它和课文标题“香菱学诗”比较,说说这两个标题哪更能体现出香菱学诗的情状?又是通过哪个字体现的?学生很容易会得出结论:原标题及“苦”字。以此为切入点,然后让学生采用速读、跳读法从文中圈点勾画出描写香菱学诗“苦”的语句,互相交流。我用多媒体展示第五段中的两处,“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这个人定要疯了!”让学生通过对第一句中的重点字词,如“只”“出神”“抠土”的细节品读,正面
体会香菱学诗的痴迷。而我示范朗读第二句后提问“香菱真的疯了吗?”一个“疯”字引导了学生从侧面体会香菱学诗的痴迷。
2、品读“笑”
我们觉得香菱学诗很苦,那她自己觉得苦吗?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经常挂在香菱脸上的一个表情,学生很快就找到答案,由此引出对香菱的“笑”的分析。香菱的笑在文中出现了十六次,用多媒体展示其中的三处有关“笑”的语言描写,让学生揣摩“笑”的含义。初三语文教学往往忽略朗读,这样的课堂就失去了语文味。所以我打算让学生通过个别读、齐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对这三句语言描写中的“笑”进行体味和推敲,细细品味,从“笑”中再次体验香菱学诗的痴迷,读出香菱的温婉、自信、好学、聪明、执着。通过前两个环节,学生初步把握了香菱这个人物形象。
“苦”和“笑”都体现了香菱学诗的痴迷,这时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提出疑惑,继续对人物进行深层次的解析。学生最有可能提出的疑惑是:香菱为什么要如此痴迷的学诗?
3、感受“苦”
这是本文的难点,这个问题解决了,香菱这个人物形象就更加完整了,教学重点也就解决了。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我先让学生采用对比阅读法对香菱所作的三稿诗进行比较,说说哪一稿作的好。显然是三稿好,一稿是就月写月,以辞害意;二稿过于穿凿,不是写月,而是写月色,跑题了;三稿梦中所得才算得上一首真正的好诗,借写月这个意象写人内心的悲苦。这时我用多媒体补充介绍香菱的身世介绍,从名字的变化让学生感受香菱身世的悲苦。再让学生结合身世对香菱梦中所得的第三稿诗进行解读,学生齐读后,自由讨论,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探究并交流此诗与香菱的联系。在我的点拨下通过品读重点字词,如“魄自寒”“不使永团圆”等,体会香菱通过写诗表达内心的悲苦,得出结论:写诗是她的精神寄托,她是在“以诗言志”。难点解决了,学生也完成了对香菱这个人物深层次的解读,悲剧美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本课的教学重点得到解决。
4、分享乐
香菱这样一个有着如此悲苦身世的女子,她学诗结果如何呢?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不难回答,显然,香菱学诗成功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香菱
学诗的启示。生发言后总结:她学诗成功绝非偶然,除了有黛玉这样一个好老师,有大观园这样一个幽雅的环境外,更主要的是她苦志学诗的精神和态度。完成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说出香菱这个主人公的形象特点,解决了教学重点。通过主动探究性学习,不仅使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体现,难点也得到突破。
环节4 拓展延伸 感悟人物结局
身世悲苦痴迷学诗的香菱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结局,作者又寄予她怎样的情感呢?多媒体出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给香菱的判词及她原名“甄英莲”的谐音“真应怜”,让学生课后对香菱的悲惨结局以及对这个人物所寄予的情感进行解读和交流。
从文本到课外,这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使学生更有广度,有深度,有高度的阅读古典小说。
环节5 作业布置
学习本文后,学生对香菱这个人物有了一定认识,但还不够深刻,于是我布置了这样的两项作业:
1、课后阅读《红楼梦》中和香菱有关的情节。
2、以“我叹香菱的------(苦、痴、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后感。
这样的作业布置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写作,做到学以致用。
六、说板书设计
根据以上教学过程,我设计了板书。它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香菱学诗》是一篇自读课文,本课从内容上看学生比较容易把握,但学生要更深入学习是有难度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把对香菱学诗的过程、学诗成功的原因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作变教学的重点,对于黛玉这个人物则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从教学的效果来看,所预期的目标基本实现,但对于部分难点,比如文中涉及到的三首诗的理解,没有能很好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加强理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发言的机会有些少,由于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些应该学生说,应该学生查的没有让学生说,让学生查,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还做得很不够。还有在语言赏析,讲得太多,让学生读得太少,有时候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往往要比多讲一些效果更好。
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选用了一首《红楼梦》的主题曲,学生对这首歌非常喜欢,很好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让本文的学习有了一种韵味;另外还有一些人物的相关图片,虽然对于学生想象力有影响,但毕竟让学生对于文学中的一些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关于文学常识和字词的文字性的内容,则很好地起到了检测学生预习情况的作用;其它的一些文字性的内容则以问题为主,通过问题来实现让学生的再读,使学生的读更有指向性,更有效。但整体看来媒体的运用还是有些单一,如果能再增加一些关于课文朗读的一些音频或其中的视频片段就更好了。
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哪篇课文?
生:《香菱学诗》。
师:它是哪部小说的节选?
生:《红楼梦》。
师:2012年的5月31日有一位杰出的红学大家去世了(红学,即研究《红楼梦》的学问,横跨文学、哲学、史学、经济学、心理学、中医药学等多个学科),他就是周汝昌先生,他曾经这样评价《红楼梦》,他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具有最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只有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今天我们就要集合大家的智慧,通过对《香菱学诗》这个经典片段的学习来走近《红楼梦》。
预习检测:
师:昨天老师布置了任务,嘱咐同学们要认真细致地预习课文,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先请你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课文内容。
生1:香菱学诗。(有学生笑)
师:这位同学仅用了标题中的四个字,就把主要人物和情节全概括了,言简意赅,非常棒!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在老师给出的这段话中的每个括号内填上一个动词,使它符合课文内容。
屏显:跟随宝钗进入大观园后,香菱下决心()诗,于是拜黛玉为师,并在其指导下和众人的鼓励下开始()诗,()诗,最终能够自己独立()诗。
生2完成填空,(学、读、论、作)
师:填写非常准确,这段文字写了什么内容?
生2:这段文字概括了香菱学诗的全过程。
师:我们都知道: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一种文学体裁,简单了解了文章的情节内容后,今天我们学习的重点就是走近香菱这个人物,了解香菱。
初识香菱:
师:香菱学诗,这个姑娘为什么要学诗?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出香菱自己的话来回答。
生1:老师,我找到了!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 师:她“羡慕”什么?
生1:她羡慕大观园里姑娘们的才情,所以要学诗。
师:在这句话中香菱说自己学诗的态度是什么?
生1:顽。
【板书:顽】
师:大家注意这个“顽”字,其实是哪个wán字的意思?
生集体答:玩耍的”玩”字。
走近香菱:
师:香菱自己说她是学着“顽”,你们同意她的说法吗?
生集体摇头,表示不同意。
师:那你们认为香菱学诗是什么态度,请到文中找到相应的依据,然后发言交流。
生1 :“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
师:香菱是到了大观园后心血来潮,突发奇想要学诗的吗?
生1 :不是,“常弄”说明她平常就喜欢诗歌,“旧诗”说明书都被她翻烂了,“偷空儿”说明她经常忙中偷闲,注重自学。
师:日常生活爱自修的香菱。
生2 : 香菱说:“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说明香菱抓住一切机会虚心向黛玉等人请教,和他们交流学诗的体会。
师:遇见良师多请教的香菱。
生3 : 老师,我找了这一句:“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诸事不顾”,体现香菱只顾读诗,别的事情都不管了,特别专注。
师:那把这个句子中的“一首一首”换成“一首首”行不行?
生3 :不行,“一首首”就有一种读得很快,囫囵吞枣的感觉,“一首一首”强调了她读得细致、认真。
师:你能将香菱这种细致、认真读出来吗?
生3再读此句。
师:你的朗读很到位!
生3 : 老师,我还找到一句,“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鳏鳏”是眼睛长睁不闭,忧愁失眠的样子,说明香菱一心想着作诗,无法入眠。
师:这个词抓得好,特别形象。另外,老师补充一下,这里的三更是夜里11点至凌晨1点,三更后才躺下,到五更,即凌晨的3点到5点钟才睡。这里是全心投入废寝食的香菱。
生4:“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这里,我读出了香菱的刻苦。
师:句中哪些关键词最能够体现香菱学诗的刻苦?
生4:“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因为她一直在想着读诗作诗,说明她已经到达绞尽脑汁、废寝忘食地想诗句程度了。
师:这个句子里还有三个“又”字,能品一品吗?
生4:这三个“又”字把香菱既想读诗、又想作诗那种两难割舍,都放不下状态写出来了。
师:宝钗见到香菱这个样子,是怎么评价她的?
生4:宝钗道:“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师引导抓关键字:怎么理解这里的“呆”字,真的是说香菱迟钝不灵活,傻呆呆的吗?
【板书:呆】
生4:这是借宝钗之口侧面烘托香菱学诗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忘我地步了。说明香菱专注于学诗,痴迷于做诗,已经给别人有点呆迂的感觉了。
师:人物形象塑造有两个角度,一是正面描写,一是侧面烘托。类似于此处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地方还有很多,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留心。这位同学们分析非常细致精准,还有吗?
生5:“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这个句子运用了人物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把香菱在第一稿失败,作第二首诗时,那种沉浸在诗的境界当中,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其中的状态刻画出来了。尤其是“默默”、“出神”“抠土”这些词体现出了她忘我作诗的精神。
师:嗯,“抠土”这个举动就像是小孩子般的无意识的动作,她全情投入,忘却自我了。那你能不能分析一下香菱“出神”“皱眉”“含笑”时,她分别在想些什么?
生5:“出神”说明香菱一心只想着怎么作诗,所以神游其中,不能自拔;“皱眉” 体现出她在认真思考、斟酌某些词句的写法,可是思虑阻塞,还没找到灵感,“含
笑”一定是想到了好词佳句,所以满意、欣慰的笑了。
师:你的分析就好像是亲眼见到了香菱本人,这是不惧挫败,忘我投入的香菱。那香菱这副样子,来往的人和宝钗怎么看待她?
生5:来往的人见到香菱这个样子,都忍不住“诧异”,宝钗忍不住说这个人要 “疯”了。
师:她真疯了吗?
【板书:疯】
生5:“疯”说明香菱的神态动作已经和平常迥然不同,神游诗境其中,物我两
忘了。
师:“疯”了的香菱在写了第二首诗后,又进入了另一种境界,那就是宝钗所说的“可真是诗魔了”。大家找到相应的句子没有,看看哪一处细节描写最能体现
出香菱“走火入魔” 的状态?
【板书:魔】
生6: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这个句子里“怔怔”是发愣的样子,探春叫她闲闲吧,是想劝她休息一下,可她却满脑子里面想的都是作诗押十四韵的事,周围的一切人和事都与她无关,周围的一切都变得跟诗有关,所以她答非所问地说“闲”字是十五删的,可见其走火入魔了。
师:你对这个词挖掘的很深。香菱这样全心投入、废寝忘食地学诗,最终作出好诗了吗?
生:作出好诗了!“ 师:何以见得?
生7:只听得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这个反问句不就表明香菱自己都觉得好吗!还有宝钗说:“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从侧面表现出上天都被她感动了,让她在梦中悟出了诗!
【板书:仙】
师:文中描写香菱的第三稿诗是梦中所得,你觉得这是不是偶然的,是不是香菱不做梦,就作不出好诗?
生7:不是这样的。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个情节的设计很巧妙,用
梦话来暗示香菱学诗的成功。“通了仙了”所指的梦中得诗,其实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香菱苦心孤诣的结果,是苦思冥想的结晶。
师:你的分析很透彻。同学们找找看,香菱学诗的态度用文中最具概括性的话来
说是什么?
生7:“苦志学诗,精血诚聚”。
【板书:苦志学诗】
师:香菱指把自己所有心力都聚集在一起,刻苦学习,费尽心思,呕心沥血地致力于学诗,这就是香菱学诗的态度。如果把香菱这种态度说成是“顽”,那咱们每个人都得好好学学这种难能可贵的态度,这种不玩之玩,可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啊!(在板书“顽”字上加上双引号)
师:刚才大家的分析都源于文本,而且细致准确,现在我们归纳一下香菱学诗的态度。
屏显:醉心学诗
寻常自修
虚心请教
全心投入
废寝忘食
不惧挫败
锲而不舍
„„ 深读香菱:
师:香菱学诗,学得越发“呆”了,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通了“仙”了,学得把所有的精力和心血都汇聚到学诗这一件事上,在作者笔下,在别人眼中,在我们读者心中,觉得香菱学诗学得很苦,那她自己觉得苦吗?
生1: 她自己不觉得苦,我找到了证据。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这说明了香菱非常渴望学诗,而且乐此不疲。
师:香菱这个时候脸上挂着什么表情啊? 生1:笑。
师:人物的语言和表情往往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中写了香菱脸上总是挂着一个惯常的表情——笑,共计15次,下面我们就通过其中的三处有代表性的笑来了解香菱,看看她因何而笑,笑从何来?
屏显:
(1)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2)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3)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生2:第一处笑写出了香菱因为即将实现学诗的愿望而高兴。
师:“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的“就”字能够看出香菱怎样的心思?
生2:表明她很好学,心情迫切地想尽快读诗,学诗,所以央求黛玉把书给她,好抓紧点滴时间学习,连夜里还要回去念几首。
师:你试着把香菱急迫的心情,央求的口吻通过对这个句子的朗读表现出来。
(生读第一处笑。)
师:读得真好。哪位同学接着说?
生3:这第二处笑表明香菱才学了这么几天诗就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竟能了解诗歌的妙处,所以她很高兴地谈到自己读诗的感受,也可以看出她很聪明。
师:难怪林黛玉要评价她“是个极聪敏伶俐的人”。这里的笑是高兴,开心,你也试读一下。(生读第二处笑。)
师:你读出了香菱悟诗的欢喜。第三处笑如何解读?
生4:第三处笑可以看出香菱对自己的诗很满意,很自信,用一个反问句,可以
增强语气,如果换成陈述句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也体现了香菱对作诗很感兴趣、很执著,所以梦中成诗。
师:你能读一读这第三处笑吗?(生读第三处“笑”。)
师:你在读的时候把“还不好”的音拉上去,为什么要这么处理?
生:将音调上扬可以读出香菱的自信。
师:你处理得很妥帖。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齐读这三句话,读出其中的情味。(生齐读,效果甚好。)
教师小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这三处笑的品味我们看出了香菱是一个聪明好学、执著自信的女孩子,她学诗在大家看来是苦的,可她自己在学诗的过程中却是以苦为乐,乐在其中,乐此不疲的。
【板书:以苦为乐】
香菱悲歌:
师:面对香菱学诗这件事,宝玉是这么说的:“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对这样一个苦志学诗,以苦为乐的痴心女子来说,真的“天地至公”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香菱的生平经历。
播放背景音乐《叹香菱》,投影香菱主要经历,深入体会香菱的悲剧命运。
幻灯片1:香菱,原名甄英莲(谐音“真应怜”),姑苏望族甄士隐独女,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
幻灯片2:五岁那年元宵,看花灯时因家奴霍启(谐音“祸起”)看护不当,被拐子拐走;
幻灯片3:在拐子的打骂中艰难度日,十一二岁被卖于公子冯渊(谐音“逢冤”); 幻灯片4:呆霸王薛蟠打死冯渊,强买香菱,逼其为妾;
幻灯片5:薛妻悍妇夏金桂搅家不贤,拨弄是非,虐待香菱;
幻灯片6:香菱气怒伤感,内外拆挫不堪, 酿成干血之症,诊视服药,亦不效验;
幻灯片7:香菱受尽凌辱,含恨而死!
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
再读香菱: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字形容香菱的命运,你会用哪个字?
生1:惨。
生2:苦。
生3:悲。
师:是啊,香菱的命运非常不幸。按照常理来说,她应该没有什么闲情逸致来学诗,也未必能够笑得出来,在学诗的过程中,香菱为什么能够不觉其苦,反得其乐呢?
生4:香菱从小被拐卖,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最后沦落为呆霸王薛蟠的妾,饱受折磨,所以她想通过学诗写诗来排遣她心灵的痛苦,她刻苦痴迷,精血诚聚,终于写出了属于自己的诗篇。
师:这位同学认为学诗成为了香菱的一种情感宣泄的手段,也成为了她的一种精神寄托,你的分析很有道理。
生4:如果香菱整天因为自身遭遇而愁眉苦脸,就会让人觉得这就是一个柔弱无助的女孩。但写她笑着去面对生活,通过学诗来改善自己的精神世界,反而会更让人怜惜她,喜爱她。写她老是这样笑对生活反而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她内心的悲苦。
师:有学者说:曹雪芹刻画香菱,以“笑”来写“悲”,香菱笑得越多,越能让人感叹其身世之苦,越能引发读者的同情,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就使这个人物的悲剧性更为强烈了。
生5:香菱的命运是极为悲苦的,当她来了大观园这个美好的环境,又接触像林黛玉这样富于才情又乐为人师的少女,她内心里的对诗歌热情就激发出来了。学诗,可以让美好的香菱和苦难的香菱做个强烈的对比。
师:如果让你给香菱的人生涂个底色你会涂成什么颜色?
生5:灰色,或者黑色。
师:那么香菱学诗这一段,其实是给香菱的人生涂抹了最亮丽的一笔。
生5:嗯,我会涂成红色或者是明黄色。
师:嗯,有见地。这样的情节设计丰富了香菱的人生经历,可以使这个人物更加丰满。还有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6:香菱出身于名门望族,她的骨子里流淌着读书人家的血液,有读书人的基因,所以她的学诗是命中注定的,是一种本真的回归。
师:(笑)这位同学的解读用了“基因学说理论”,我们假想一下,如果没有被拐的命运,以香菱的家境出身、天赋性情以及她个人的后天努力,她有没有可能成为另一个林黛玉、薛宝钗?(生纷纷点头。)
生6:黛玉夸她极聪敏伶俐,宝玉说她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师:你的学说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哦!(生笑。)
生7:香菱命运不济,但她不甘心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是通过学诗来勇敢地和命运抗争,这种精神值得人尊敬。
师:香菱笑对多舛的命运,痴心不悔地追求精神世界的丰盈,完成了一个诗性女儿对诗性理想的痴心追求!师:同学们知道“香菱学诗”的原回目是什么吗?
学生摇头,表示不清楚。
师出示投影: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师:这里“慕雅女“的指的就是香菱。香菱不羡慕大观园里小姐们养尊处优的地位,不羡慕她们锦衣玉食的生活,她慕的是一个“雅”字,清雅、高雅、雅志,雅趣,因为有了一颗慕雅之心,她忘却了一切不幸,投身到学诗当中来,所以她能不觉其苦,反得其乐。在大观园学诗的这段时光,是香菱一生中难得的幸福时光,所以她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如痴如醉地学诗,所以她感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无情的命运非但没有让她沉沦麻木,反而使她的精神追求愈加执着,痴心不改。当这样一个女子笑着追求诗歌性灵时,她的形象在红楼大舞台上便熠熠生辉了!
【板书:慕雅之心】
香菱颂歌:
师: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是将完美的东西打碎给人看。”香菱在这篇文章里是美的,但同时她的命运在整部作品中是悲惨的,香菱是作者成功塑造的一个悲剧人物。曹雪芹的书斋名叫“悼红轩”,是表明他对由女性所代表的美的毁灭的哀悼。一部红楼真可谓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我们每个人都领略了其中的点滴滋味。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记住香菱这个人物了吗?如此,老师就觉得非常安慰了。最后,让我们在一首送给香菱的赞歌中结束本堂课的学习。
师配乐朗诵《致香菱》:(配乐《欢颜》)
犹如一株独立寒潭的白莲 / 在寂寞的季节遥送暗香
任凭闪电狂放地打击 / 任凭风雨无情地摧折
尽管淤泥也试图将你沾染 / 你却还给世俗一个惊喜
学诗是你的自我回归 / 慕雅亦是一种精神自赎
你如饥似渴、如痴如醉 / 你废寝忘食、痴心不悔
你以一贯的坚守 / 绽放自己生命的春天
无情的命运 / 湮没不了/ 你血液里流淌的诗性与才情
你笑着追求诗歌性灵 / 迸发出灵魂的美和生命的诗意
你从红楼中姗姗而来 / 在红楼舞台上熠熠生辉
原来你从未走远 / 一直立于彼岸 / 微笑千年
(备注:《致香菱》节选自钱伟燕老师同名诗作)
板书设计:
香菱学诗
曹雪芹
呆魔疯仙
苦志学诗 “ 顽”
以苦为乐
③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教学重点:精析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第2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幻灯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
一、感受红楼。
1、播放红楼梦主题曲
2、作家谈红楼梦。
著名的作家王蒙说“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红学大家周汝昌曾经说过: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才爱读《红楼梦》,因为这部书里有你一生所需要的知识。
二、品味文章题目
三、诗意红楼。
一部红楼,千古流传。前面同学们初步感受了课文,了解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先后写了三首诗歌,下面我们来看看香菱所作三首诗(多媒体展示)
请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几方面对诗歌进行逐一赏析,师逐一点评。四,走进红楼。A、正面描写
1、香菱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歌,进步这么快的原因在哪?
2、请学生找出文中表现香菱认真、执着学诗的语句(多媒体展示)
“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 “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3、请读出认真执着的感觉来(老师适时指导朗读方法)
引出原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在香菱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理想。曹雪芹“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得来不寻常”而香菱也是几易其稿,终得佳句,真可谓苦志学诗精血诚聚啊
4、那你觉得香菱学诗苦吗?
请找出相关语句(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香菱笑的语句来)请依次找出并读出(找一生读出可爱来,师指导朗读)
由此可以看出香菱学诗是乐在其中,真可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啊 香菱总是笑吟吟的,真是可爱的女子
多媒体显示(香菱说自己学诗只是玩玩,带着这种心态写出了好诗,其实是不玩之玩,我知道北大清华好多学子都是以这种不玩之玩的学习态度把学玩到最高境界的,如果同学们能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治学心态,相信明年的中考你们一定会金榜题名
5、香菱论诗尤其可爱(视频播放)
(诗味诗境)诗歌是无理而妙,妙不可言,诗歌也说不出话,诗歌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诗在象外,诗在笔墨之外,诗在诗外。我们找出了对香菱的正面描写 它的作用是:表现她学诗的专注投入,乃至痴迷的境界
B、侧面描写
※视频播放香菱刻苦学诗
1、找出宝钗的语言播放幻灯片
侧面描写
(一)“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账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呆子了。”-----(宝钗)
“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害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宝钗)“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宝钗)侧面描写
(二)“„„越发成个呆子了。”(宝钗)“这个人定要疯了!”(宝钗)“可真是个诗魔了。”(宝钗)“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宝钗)
.宝钗的话烘托了香菱的专注,执着,但更多的是流露出她对香菱学诗的漠然,对追求心灵充实与自由的有意压制,很显然,他不是香菱的知音,更不是宝玉的知音。
2、觅知音(宝玉又是怎么说的呢?学生找出并评论?宝玉为什么要说天地至公?)播放香菱身世
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借宝玉之口讴歌了香菱这个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子。他曾这样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不正当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
想认识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他同情香菱,对香菱所作之诗大为赞赏,所以说宝玉才是香菱的知音,也是黛玉的知音。)
六,玩转红楼
电视剧《更年期撞上青春期》正在热播,你们试想一下,当古典遇上现代,经典撞上流行,可能会怎样?《荷塘月色》,《传奇》等歌曲都是你们的最爱,当然也是老师的最爱,其歌词有古典韵味,其旋律有婉约动听,就像方文山的《青花瓷》,他们都是取自我们的古典诗词,我们也来效仿香菱玩玩诗歌吧,诗歌可以唱,可以画,可以跳,可以改写等等。上课之前,我侦查了一下,知道你们班藏龙卧虎哦,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玩香菱的成功之作吧(多媒体显示歌词)
七,寄语红楼:美丽的大观园让香菱身心自由温暖,这也是她最终作出好诗的原因之一,让我们来看看大观园里的才子佳人吧(多媒体展示金陵十二钗你愿走进红楼梦,和那群精华灵秀的青年男女畅游大观园,与他们为伴,做香菱的知音吗?请同学课后阅读《红楼梦》吧
【香菱学诗读后感300字】推荐阅读:
关于读后感300字07-15
300字读后感大全10-09
《故乡》读后感300字11-25
《狼种》读后感300字作文05-27
小海蒂读后感300字06-10
青鸟读后感作文300字06-11
希腊神话读后感300字10-04
《劝学》读后感作文300字10-25
《森林报春》读后感300字11-04
路遥人生读后感300字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