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9篇)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岗”已成为一个涉及众多企业和职工的敏感话题。面对下岗现象和下岗人员的增多,如何实现再就业就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最有效的是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指导。由于职业指导工作刚刚起步,难免有一定的盲目性,为了准确把握住下岗职工心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心态调查是很必要的,以下便是近百名下岗职工的心态。
关键词:基本情况 就业流向 选择 基本问题
本人在暑假期间对所在地方一些下岗职工进行了询问,问了一些关于他们下岗后的心态,以及他们说需要的种种支持,以及他们对在就业的想法、态度以及行动,并上网调查了一些跟此有关的问题。根据我所询问得知的情报以及上网搜索的相关资料,整理出了这份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调查的实践报告。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岗”已成为一个涉及众多企业和职工的敏感话题。面对下岗现象和下岗人员的增多,如何实现再就业就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最有效的是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指导。由于职业指导工作刚刚起步,难免有一定的盲目性,为了准确把握住下岗职工心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心态调查是很必要的,以下便是近百名下岗职工的心态。
一、下岗青工的基本情况
全省困难企业和亏损行业主要分布在机械、轻纺、冶金、森工、煤炭等行业和部分军工单位,下岗人员主要集中在这些行业和单位。
1、下岗职工构成情况。一是下岗职工主要来自于过去长期被视为较好的行业或企业。通过上网搜查74个企业的调查情况,下岗职工主要分布在轻纺、冶金、机电、化工等行业,40岁以下下岗青工2587名,占下岗职工总数的56.6%。二是下岗青工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80%以上下岗青工学历为初中或高中。三是下岗青工多为生产一线工人,生产一线青工占57%,从事后勤服务工作的占30.7%,从事管理工作的仅有12.3%。四是下岗青工所占比例较大,约占全省下岗职工总数9万余人的40%左右。
2、下岗职工思想状况
(1)对下岗原因的认识
下岗职工对下岗原因的认识主要有三种:(1)认为是国家政策造成的。在过去生产经营状况较好企业中的多数下岗青年认为,企业在经营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利润都上缴给了国家,企业不但没有积累,而且还面临设备老化、离退休人员增多等问题,现在把企业推向市场,企业要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竞争,缺乏更新设备、购买技术的相应配套资金,这样企业只能是等死或“九死一生”。认为国家把目前的一些困难转给了企业,企业又把困难转嫁到下岗职工身上。(2)认为是企业自身状况造成的。下岗青工比较集中地认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开拓进取精神不够、生产经营决策不对路、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导致企业每况愈下。有的企业领导不能知人善任,任人唯亲,对购销等关键部门负责人管理不严;有的企业负责人挥霍浪费,中饱私囊,高于市场价格购买原材料,致使产品价格偏高、产品滞消,使企业陷入困境。由于企业领导的一些直接责任造成企业困难,使职工下岗。持这种看法的下岗青工占35.4%。(3)认为个人自身能力水平较低也是下岗的原因之一。19.2%的下岗青工认为,他们在文化程度、专业技术、劳动熟练程度和工作态度等方面不如他人,也是下岗的重要因素。
(2)下岗职工对所在企业的看法
绝大多数下岗职工对所在企业表现出情绪上的不满、情感上的依恋和对企业再度振兴寄予希望。他们感到自己曾为企业的发展付出过心血和汗水,而今意想不到地被企业“遗弃”,成为“无辜的受害者”。同时他们承认,对企业的各方面情况都熟悉,有难以割舍的感情,希望企业发展兴旺起来后能回到原岗位。对于所在企业的发展,他们的看法是:(1)现在企业不死不活已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他们认为企业转换机制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问题,要真正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做到权利与责任挂钩、风险与效益结合。如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好,企业领导要与职工一视同仁,也应下岗。(2)对企业“怎样改,能否改好”持不乐观态度。我们了解到有的困难企业在实现股份制改制的过程中,有的青工表示尽管自己可以想办法筹集入股资金,但是对企业实行股份制后是否就一定会好起来持怀疑的态度。有的青工说:“宁可下岗,也不入股。”(3)认为只有靠政府扶持,企业才能好转。持这种想法的下岗职工占绝大多数。
(3)下岗以后的心态
接受调查的下岗职工多表现为这样几种心态。一是寄希望于企业能尽快适应市场要求,再度振兴。他们认为,现在企业虽然困难,但还不必急于寻找出路,等企业情况好转,就回到原岗位。二是“说不清是坏事还是好事”。31%的青工认为,尽管下岗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再就业定会得到解决。“现在发展机会较多,只要自身努力,说不准情况还会比原来好。”三是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不愿也不敢闯市场,只能靠所在企业发给的基本生活费维持生活,这类青工心态十分复杂,且多为女性或无专业技能的青年,占下岗青工总数近20%。四是“相信政府会解决好这件事”,觉得这只是或早或迟的问题。
(4)下岗职工最希望得到的帮助
下岗职工普遍认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业务技术是他们再上岗的主要障碍,希望得到针对性强、比较实用的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希望得到政府劳动就业部门提供的再就业信息,认为政府部门提供的再就业信息可靠、真实,即使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找相应部门帮助解决。另外,他们还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为下岗职工提供一些就业机会,创造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下岗职工再就业流向和选择
1、当前下岗职工再就业流向
目前,已再就业的下岗职工大多数流向是以服务行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其主要就业渠道为:(1)通过自谋出路实现再就业。这一部分大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文化素质,他们或通过亲朋好友帮助介绍寻求到新的职业,或通过自身努力,搞起个体经营。(2)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实现再就业。这一部分为少数。(3)通过参加社会培训实现再就业。下岗青工根据社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通过自费参加电脑打字、电器修理、裁剪、营销等培训学习后自谋职业。现在把参加培训、提高技能作为赢得再就业机会的下岗青工越来越多
2、下岗青工再就业选择
调查表明,年纪轻、有一定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的青工多愿流向非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或从事个体工作。文化素质偏低、年纪稍大、专业技术适用面窄的青工,多愿流向国有企业
和商业服务行业。下岗女工更希望再次选择的职业相对稳定,以便能照管家庭、养育儿女、赡养老人。同时下岗职工大多希望由组织安排就业,表现出对政府部门很强的依赖性。在择业标准上,被调查青工选择的顺序依次为,收入高的企业、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工作环境较好的企业和人际关系宽松的企业,反映出他们自身的择业意向与现实具有较大的差距。
三、再就业存在的问题
1、社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与下岗青工再就业极少的反差比较明显。如我所在的地方对一些领域的劳动力需求量较大,家政服务、环境卫生、商业服务、市场营销、保险业务、保安、旅游业、第一产业等方面能吸纳大量劳动力,但是下岗职工再就业人数较少。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1)存在劳动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思想障碍。有的下岗青工说:“过去我家请保姆,现在我去当保姆,我才不干。”还有部分下岗职工不愿做一些脏、苦、累的工作,他们当中不少人认为”这些活我能干,并且能比外来工干得还要好,但是宁愿少拿钱也不想干。”(2)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不少下岗职工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从而失去一些再就业的机会。(3)对再就业认识片面。绝大部分下岗职工认为从事个体经营仍属失业,只有政府重新安排的工作才是就业。
2、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是制约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因素。下岗职工认为,“将来会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楚,现在即使自己找到工作,或从事个体经营,但没有了原企业的劳动关系和健全的社会保障,总有朝不保夕的感觉,心里不踏实。有的即使想自谋职业,最终仍裹足不前。
3、服务方法不多影响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绝大多数下岗职工由于自身局限性而面临再就业困难。他们当中或文化偏低、年龄偏大、无专长或专业单
一、技术面窄、再就业信息不灵、缺乏再就业资金等各种情况,都需要社会对其给予服务、帮助和支持。当前各种名目的社会培训良莠不齐,下岗职工即使花钱也未必能学到真本领。政府对下岗职工业务技能培训的投入不够,对规范社会办学的力度不够,目前还缺乏政府有关部门面向全社会的再就业信息渠道,社会舆论导向还没有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形成良好的氛围,再就业中介服务的欠缺也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障碍。
4、思想工作不到位使再就业的顺利实施变得更难。在调查中发现,有的企业领导一是不能正视企业职工的下岗问题,感到有损企业领导的形象,往往回避或不谈下岗再就业的问题,致使企业职工和下岗职工对再就业没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二是对企业现状认识不清,认为“市场经济琢磨不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不清企业哪一天又红火起来了。”这种思想对下岗职工有着直接影响,使他们在再就业问题上进退两难。三是对下岗职工不关心,工作方法简单、草率,甚至不闻、不问、不讲,严重挫伤了下岗职工对企业的感情与信任,影响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几点建议
1、帮助下岗职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择业观、就业观。政府有关部门、群众团体以及新闻宣传等部门和单位应采取多种形式,对下岗职工进行改革开放形势教育,帮助他们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树立竞争意识,克服自卑心理,转变就业观念,打破传统的“铁饭碗”观念,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主动到市场经济中去找出路、谋发展。帮助下岗职工开阔思路,引导他们向非公有制经济转移,向第三产业分流,动员下岗职工投身第一产业发展,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承包“四荒”,开发种、养、加等农业综合项目,发挥他门在产、供、销方面的优势。
2、加强再就业的技能培训,搞好中介服务。主要在于增强下岗青工的就业能力,拓宽下岗青工的就业渠道:(1)政府应加大对下岗职工转岗培训的投入,支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下岗职工开展培训。(2)进一步规范各类职业培训,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职教阵地。依靠社会力量,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下岗青工的需要,把知识教育与重点业务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使下岗青工学有所长、学有所用。(3)努力为下岗职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就业渠道。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吸纳下岗职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与新的劳动用工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应从实际出发。探求多种多样的解决办法,帮助他们解除近忧、消除远虑
患者的经济负担。在总额预付的方式下, 常出现定点医疗机构推诱医保患者、多收自付患者来增加医院收入的现象, 激化了医患矛盾。在按病种付费的方式下,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诊断升级和分解住院等方式来诱导需求;病种分类以及病种、病情之间转移的界定比较困难, 且管理程序复杂, 管理成本高。
督机构在2001年医保年度, 查处门诊违规金额达26余万元。对参保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是必要的, 但目前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监察力量不足, 监督人员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 经验有限;处罚力度不够、处罚手段有限 (除拒付、不予结算外尚无更有效的办法) , 并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
三、政策建议
1、重新审视城镇医疗保险运行模式。
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统账结合模式实行已10年有余, 在实践运行中也有板块式和通道式之分, 除了理论验证之外, 更需要通过实践检验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医疗保险模式。仅从医药费用控制这一与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单一方面而言, 国内尚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性实证研究, 难以总结出全面性经验。因此, 为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 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并修正医疗保险运行模式。
2、科学设计适宜的费用结算方式。
理论和实践证明, 费用结算的预付制优于后付制, 且在控费方面比其他管理手段更为有效。当前我国仍以后付的按项目付费作为医疗保险的主要结算方式, 各种预付结算方式仅在部分城镇或部分项目或领域得到尝试和实践, 并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不能有效发挥其控费与引导供方行为的作用, 因此, 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加强研究, 科学设计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相适宜的费用结算方式。
3、进一步引导参保者到基层医疗机构去利用卫生服务。通过医疗保险保障范围的设定与费用结算方式的设计, 改变现行不合理的就医模式, 进一步引导参保者到基层医疗机构去利用卫生服务, 有效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成本效果, 降低医药费用开支。
4、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水平, 加强监替检查。监督检查作为规范医患双方行为的辅助手段, 在医疗保险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需要加强医疗保险管理队伍, 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水平, 加强监督检查。
【参考文献】
[1]吴爱平:医疗保险政策对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J].中国卫生经
[2]吴爱平、缪银山、龚幼龙:基本医疗保险结算费用及在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流向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 (6) .
[3]刘洪青:个人账户:取消还是完善[J].中国社会保障, 2005 (9) .[4]吴爱平:南通市基本医疗保险结算费用及流向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04 (3) .
[5]温今中、刘俊杰、南远:对参保病人集中到大医院就医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 2004 (9) .
○王树忠 (承德市商务局劳动就业
下岗是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失业形式, 是指从劳动岗位上被剥离下来的无工作可干的, 但仍与原企业保留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再就业培训是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实施再就业工程中, 为帮助下岗职工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 帮助其转变就业观念, 增强就业能力, 尽快实现再就业的培训, 是一种有计划的组织努力, 它保证雇员获得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项目可以集中在改善个人的自我意识, 提高个人在一个或多个专业领域的竞争力, 或者增强个人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上。本文通过分析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特点与意义, 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设性意见, 希望能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提供一些参考。
一、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特点与意义
1、特点
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是我国现阶段社会转轨、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有的现象, 是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历史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在现阶段的总暴露。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实质是为了提高下岗职工的素质, 提高其择业能力。
(1) 针对性。由于再就业培训主要是帮助下岗职工提高或更新技术技能, 促使他们尽快重新就业, 因此, 要针对下岗职工的需求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行。培训前劳动部门、培训机构应该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看看哪些行业, 哪些工种还存在着就业机会, 这种就业机会有多大, 以此来确定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作的目标、内容及培训规模。
(2) 灵活性。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从培训时间、内容和方式上都要有灵活性, 如果某个岗位急需人员, 那么培训可以短期、集中针对这个岗位的技术特点进行岗前培训, 甚至也可以采取上岗培训的方法;如果不是急需的, 则培训时间可适当延长, 培训内容也可以放宽;培训可以采取班级授课制, 也可以采取有组织指导的自学形式。
(3) 综合性。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与通常的职业培训相比面更广, 除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外, 还要深入到职工的情感、兴趣、意志等心理领域以及就业观念、求职技巧等方面。综合培训有利于提高下岗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加就业机会。
2、意义
通过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 加快人力资本的形成, 不仅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提高再就业率, 实现再就业, 具有
再就业培训
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促进技术进步, 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至对于我国的经济腾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有利于配合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 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 使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并确定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实施再就业工程, 关系到企业改革的成效。而搞好再就业培训, 对推动再就业工程取得实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 再就业培训符合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
(2)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再就业工作的效果。当前, 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要原因为其择业观念比较陈旧, 与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市场就业的要求不相符合。一些下岗职工的就业期望值过高, 总想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 到工作环境比较舒适、收入较高的单位和岗位就业, 而不愿到其他单位工作, 也不想自谋职业。这种观念影响了就业岗位的开发, 把就业门路局限在较小的范围, 不利于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因此, 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 帮助他们转换观念, 努力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对促进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具有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3) 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针对再就业困难并急需职业技能的下岗职工开展再就业培训, 努力提高他们的职业技术素质, 不仅可以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条件, 而且可以促进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措施
1、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一方面, 提倡下岗人员创办、领办各类小企业, 创造更多的再就业岗位。另一方面, 要提倡外商资本、民间资本、个人资本投资于小企业, 发展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等一、二、三产业等多产业、多行业、多种所有制的中小企业, 扩大中小企业对下岗再就业的吸纳能力。同时, 迫切需要下岗失业人员解放思想、摒弃传统就业观念, 积极投身到多行业、多种所有制中小企业, 推动中小企业与再就业共同发展。但是与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人才、信息、销售渠道、产品开发等各方面处于劣势, 因而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的机率更大。因此,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政府必须采取必要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一要尽快完善中小企业的法制环境, 使小企业发展有章可循。二要加强对小企业发展的有效管理, 加强对企业发展的规划、指导与管理。三要鼓励中小企业的组织创新与创建。鼓励中小企业重组与创建, 随着企业的组织创新, 不断产生新的小企业。四要实行积极的财税与金融扶持政策, 增加中小企业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 降低小企业的所得税率, 建立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出台小企业融资政策。这些扶持措施, 将大大促进小企业发展,
扩大社会就业渠道, 缓解社会就业与失业的矛盾。
2、创新多样化的就业模式
国外就业模式的多样化已是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都能接受并习以为常的事情。全日制的正式工, 非全日制的小时工、临时工、季节工以及弹性工作制度多样化的就业模式, 以得到广大劳动者的认可并受欢迎。但在我国, 就业模式多样化尚未被广大劳动者接受。近年来, 许多下岗职工对钟点工的工作难以接受, 对社会服务性工作难以接受, 认为这不是正式工作和就业。如济南市环卫处推出垃圾袋装化管理, 提供千余个垃圾收集员的工作岗位, 并规定尽量招用下岗职工, 但因为工作时间是从晚10点到12点, 且工资不够优厚, 千余个空缺岗位很少有人问津。改革创新多样化的就业模式, 除劳动者的观念更新外也需要企业方的观念更新, 更需要企业经营向这一领域拓展。目前我国家政服务缺口较大, 主要是因为一部分是下岗职工及社会传统观念对新得到就业模式不适应, 二是想从事钟点工这一职业的人, 因雇主方与打工者双方彼此缺少契约化的制约手段, 害怕出现纠纷无法公正的解决, 因而望而却步。因此, 鼓励企业和政府多开发多样化的就业岗位, 实行弹性的工作制度, 在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吸纳和接受尽可能多的下岗人员, 缓解再就业压力。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不仅可以缓解就业矛盾对社会的压力, 还能有效地解除劳动者疾病、工伤、失业等后顾之忧。可以说,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减震器”, 是劳动力市场的“润滑剂”。在过去几年中, 我国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三条保障线”, 基本实现了再就业工程, 帮助大量下岗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在当前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政府部门更要坚定不移的贯彻促进再就业政策, 积极扩大就业, 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政策时, 将就业再就业优先考虑, 并且通过实行“两个确保”解决保障基本生活的当务之急, 通过促进再就业解决下岗职工的根本出路, 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长远保障。
总之, 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解决涉及到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社会保障等许多方面,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只有积极实施全方位的开放战略,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快结构调整力度, 积极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拓展再就业渠道, 出台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 并且不断完善配套措施, 才可以达到标本兼治, 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再就业问题对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 改革和发展, 稳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近几年来就业压力大的问题, 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下岗再就业问题也逐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
参考文献
[1]徐仁惠: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特点、内容及方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1 (6) .
[2]谢小青、赵燮:我国就业培训的现状及对策[J].济南论坛, 2005 (8) .
[3]张培喜、孙念茂:加强职业指导, 提高学生就业应变能力[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 2005 (1) .
[4]桂和荣:“定单式”职业教育机制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4) .
失业,就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就业者失去劳动机会的情况。但每个人对失业的定义是不同的,一是有工作能力,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努力寻找就业机会,但是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求职者称为失业;二是暂时被解雇但正等待恢复工作或到新的工作岗位报到的人也称为失业。在我国,失业一般是指城镇失业人员,主要包括各类学校毕业生和辞去原有工作的人,前者为没有社会经验和就业经历的,后者为有就业经历但失去工作的就业者。
下岗职工不仅仅包括国有企业改革的下岗人员,也包括城市建设中失去土地的农民。农民没有了土地,也就成了下了岗的农民。还有乡镇企业关停并转的分流人员、三资企业及民营企业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的淘汰人员。这部分人中存在再就业难问题的主要是 “4050”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资金少、门路缺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目前,应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政策还不到位。部分困难人群、困难单位、困难地区的问题仍未得到彻底的解决,大多数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不解决,不仅会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还会带来繁重的经济负担,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势在必行,也是我国全面实现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再就业问题现状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就业困难、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无技能等等,都困扰着大多数的下岗职工。就全国范围的就业结构来看,由于新兴产业的大量出现,下岗失业人员受原有技能的限制不能适应新型岗位的技能需求,导致不能再次就业。在下岗人员的能力结构与就业需求的能力结构要求相互冲突时,再就业问题对社会经济就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下岗人员在就业竞争中又处于劣势,使得当前棘手的就业问题集中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上,而且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带有全局影响性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
困难摆在面前,但希望也在前方。我们坚信,目前所遇到的困难,是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通过各方共同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
三、劳动力需求的利与弊
1.劳动力增长过快与需求相对减少的矛盾
从劳动力的供给来看,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而且大多看好企业,造成企业拥有大量的现有或未来的劳动力资源。而从劳动力的需求来看,企业却呈现相对减少的态势。这也会造成劳动力增多,而企业需求相对减少的现象。
2.农村劳动力对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冲击
近几年来,城市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这应归功于农村劳动力的弥补,他们来到城市不仅填补了城镇职工不愿去做的岗位空缺,还创造了更多的劳动价值。在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的情况下,一些企业比较喜欢雇用农民工,而不愿接收城镇失业人员,进而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对城镇劳动力冲击的现象。
城镇职工福利一般是由企业提供的,职工一旦下岗,他们就会失去福利保障,城镇职工进入社会,他们的福利就由社会承担,但目前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还不是非常健全,所以导致城镇下岗职工的生活变得非常困难,再就业也非常困难。
四、解决再就业问题的途径
1.大力开发就业岗位
要解决再就业这个问题,就要大力开发各种就业岗位,鼓励多种形式就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一方面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要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以扩大再就业领域。
很多下岗人员由于文化、年龄等条件的限制已无法适应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操作相对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却可以发挥他们的特点。如服装、玩具等行业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但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并不高。
同时,要发展新兴农业、新兴产业,发展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和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要求的新产业。
发展第三产业就是发展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完善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还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第三产业应坚持多元化模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产业,促进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市场的充分成长,从而促进整个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地发展。
2.加强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如今社会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一些地方时常出现岗位空缺、失业人员无技能无法上岗的现象。这一情况促使我们必须重视下岗职工的技能培训。为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率,提高上岗质量,增加企业工作需求,就必须不断完善就业培训制度,健全面向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岗位培训技能,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持,为企业提供更优的技能型劳动者。
下岗职工需要社会的关爱,更需要切实的帮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各地加强街道、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配备专门人员,构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使政府部门能支撑起下岗失业人员、企业退休人员的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要健全社会服务制度,加快再就业工作,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和信息更新系统,为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提供高效、系统、多元的服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该重视职业培训在促进再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救济保障毕竟只是权宜之计,从长远来说,重新上岗,才是让下岗者摆脱物质和心理困境的有效“药方”,要通过“再就业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提供岗前技能培训、学历培训和职业培训,提高职工的各方面要求,帮助员工尽快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再就业是推动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长期不懈地抓好,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再就业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编者按:本文是作者《对我国发展非正规部门和鼓励非正规就业的几点认识和建议》一文的第一部分。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转换向纵深发展,大批职工下岗,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采取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推动下,国企下岗职工不但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而且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他们再就业的去向在哪里,目前境况如何,是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都在关注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要对他们再就业后的状况作出全面量化评价,目前还有相当难度。为此,我们从组织一项小型调查入手,请上海、南京、济南、广州、武汉、湘潭、石家庄、西安、沈阳、齐齐哈尔和梨树的10市1县工会,共同按照统一计划,于1999年5至9月时限内,完成对550名下岗再就业人员的访谈调查任务(实际完成553名)。通过对一定量的个案实例分析,结合面上的有关调研资料,使我们对下岗再就业人员的就业去向、就业形式和再就业后的主要境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一、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要去向、就业形式和职业种类
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就业结构为,转向第三产业的占88.5%,继续从事加工制造业的占9.6%,转入第一产业的占1.9%。他们的从业类别为,受雇就业占51.3%,自营就业(自谋职业)占48.7%。在受雇就业方面:用工单位的性质为非公有制单位的占77%(包括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占49.8%),公有制的占23%(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机关企事业分别占7.2%、4.5%、11.3%);受雇人员的就业形式———做临时工、劳务工、小时工、季节工的分别占59%、18.6%、10%、5.2%,而建立固定期限具有相对稳定劳动关系的合同工仅占6.8%;受雇人员的职业身份———个体私营工商户的雇员占25%,各类劳动就业组织的从业人员(主要从事社区服务业和保洁、保绿、保安、保养等公益性劳动)占11%,家庭工人(如家政服务员等)占15%,零散工(承接临时搬运、泥瓦工等各类杂活)占10%,政府机关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临时用工或外部工人(如分包送净水、送售报刊、代理收费、商品促销、打印装订、手工加工、保洁、保安和供餐等)占39%。在自营就业方面,从业的门类主要有:以商业零售为主的个体摊贩、店铺,约占60%;以家庭住所为经营场地,从事居民服务业和家庭手工业,如开办小饭桌、少儿托管、领养残疾儿童、开设公用收费电话以及从事裁剪缝纫、刺绣、编织、制作玩具等,约占24%;以自有简易交通工具,从事运输服务业,如运客、送货、接送孩子、收购废旧物品等,约占6.5%;从事各种修理服务业,如修鞋、修锁、修表、修理各类车辆和家用电器约占4.6%;兴办文教科卫服务业,如开办保健咨询服务、脚病修治所、摄影图片社、计算机软件销售业务、收藏品中介、美容美发培训、野生动物养殖科研、婚姻介绍中心、婚庆晚会主持等,约占3.8%;少数个体劳动者已开始走向合伙联手,共同承揽大宗劳务,如建筑装修、清洗服务、大件搬运、承包
山林河滩搞种养殖业等,有的已准备向正规小企业过渡,约占1.5%。以上情况表明,下岗再就业能再度进入国有、集体企业等正规部门,并获有相对稳定职业的,只是很少数。
二、再就业后的主要境况和心态
1.在经历了一个下岗、失业、求职和实现再就业的过程后(平均下岗11个月左右才找到第一份工作,其中有59%的人再就业后又经历一次以上的工作变动),普遍得到了较大的收益和进步。
(1)他们通过艰辛的劳动,获得一定的工资和经营收入,生活有所改善。下岗前,调查对象人均月收入为352.42元,再就业后被雇佣人员的人均月收入为461.29元;自营就业者人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上的占42.l%,比下岗前提高30个百分点。总体上有65.7%的人收入比下岗前有提高。
(2)他们经历了较长时问市场就业实践的磨砺,择业心理趋向务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自身条件出发,主动地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作。他们中通过自我创业和亲友介绍实现再就业的占67.5%,目前还想回原企业工作的只占19.3%;在择业条件中要求“比较体面”的已降至最末位,仅占0.7%;有70%以上的中年和女性,从“便于做家务”和“身体能适应”出发,表示愿意选择灵活的就业方式。目前,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表示满意的占32%,表示一般的占51.2%,表示不满意的仅占16.8%。由此反映了他们中的多数人已能平稳地面对现实。
(3)在职业变动中谋求新的发展机遇,涌现了一批成功者。在职业的大调换中,他们重新感受了劳动的意义,磨炼了自立自强的品格,扩大了眼界,增长了本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涌现了一批成功者。有的已成为新的用人单位的经营或技术骨干,有的下岗从商几年就成为“老板”,还能为其他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在本次调查对象中,再就业后获得各种先进荣誉称号的近8%。
2.在从事自谋职业和个体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从本次调查看,他们靠自己的积蓄和亲友的借助,人均投入本金21900元,人均年缴纳各种税费7165元,雇有领薪工人的已占1/4。这表明他们在创造就业和收入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也作出了贡献。但在他们中间小本经营的还是占多数(资本金千元以下的占31.4%,万元以下的占72.45%),在自营就业和个体经营中也遇到不少困难。
(1)在经营选项上缺乏咨询服务和指导。他们本小力单,不善经商,在消费不足的市场环境下,买卖更加难做。尤其在经营选项上往往出现盲目从众“跟风跑”的现象。例如,在一个中等城市,下岗后去经营三轮摩托搞个体运输的,竟有7000多人,出现“拉车的比坐车的多”的情形。类似这种蜂拥而上、超出市场一定容量的经营服务项目,往往进入者多,被淘汰出局的也多。
(2)缺少资金。由于缺少资信担保,无法获得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持。一些地方政府要给自谋职业和从事个体经营者以贷款支持的承诺,还多是纸上空文。靠现有的小本经营,多半仅够维持基本生活,有的虽有点节余,但积累太慢,要想增加投入把生意做大很难。
(3)税费负担过重。本次调查反映本金与税费之比为3:1,足可见税费负担之重。在税费中,费比税更重。一位下岗职工根据市场需求正筹办一个低价位的小招待所,要经15个部门盖章,没等开张,各种开办手续费已花去2万多元。在访谈中,反映这类事例不胜枚举。中央和各地政府为鼓励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经营、家庭手工业、社区服务业等,虽有减免税费的原则规定,但落实很难。据一个再就业工作先进城市的工会调查,在下岗再就业人员中,实际享受到优惠政策的只占12.24%。
(4)缺少经营场地。在创业者中,自有场地或享有政府提供的低价经营摊位的是少数。一般大中城市十几平米的小门脸月租金都在3000元左右,这对于小本经营是难以支付得起的。但如果没有经营场地证明,就办不了正式营业执照,不能享有依法正规经营的各种好处。税费重和铺租贵,是形成无照经营比例居高不下的一个客观原因。
(5)与政府管理和执法部门摩擦矛盾多。他们中不少人主要受本金所限,存在无照经营、占道经营或违章搭建临时建筑用作经营场地等行为,都会同城市的各项管理目标发生冲突,使他们在政策法律上也处于十分被动和不利的境地。再加上有一些管理执法的公职人员素质低、风纪差,粗暴行政、白吃白拿、按“人情”定税费等等,加大了他们的经营成本和精神负担。
3.再就业人员的精神负担依然沉重。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主要是:
(1)他们虽有工作和收入,但多处于不稳定和低收入状态。从本次调查看,受雇佣者多为短期临时就业,月均收入在400元以下的占55.3%;自营就业者多为小本经营,月均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57.4%。全部调查对象中月均收入在200元以下的困难户占13.4%,他们是一批生活在底层的“有工作的穷人”。因而他们最大的心理负担是怕被“炒鱿鱼”,再次下岗失业;怕买卖蚀本,生意搞砸了“明天又不知可以干点什么来养活自己”。
(2)他们虽能维持眼前的基本生活,但缺少以后的基本社会保障。相当一部分人因原企业连年经营困难,社保欠账,个人缴费部分也已中断,而再就业后的社保关系如何接续又不清楚,实际上已成为“断保人”。因而现在社会保障不落实,已成为他们“最大的后顾之忧”。
(3)他们虽已在社会上就业,但大多仍保留有“国企职工”的身份。本次调查对象中,仍有90%的人与原企业保持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劳动关系或社保关系。在目前劳动体制双轨并存的条件下,保留“企业人”的身份,还能享受一些福利待遇。但随着清理“隐性就业”和理顺劳动关系工作的推进,他们越发担心与企业脱钩后,将会失去最后一点利益和依靠,不但停发生活费,而且还要提高子女入学、冬季取暖、住房租金等费用的支付标准。
(4)他们虽然在努力适应新的就业环境,但还未从失落的阴影中走出来。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中80—90%是进入社会职业声望较低的传统零售、服务业,以及过去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苦脏累岗位或临时就业岗位,与原先“国企工人”的福利保障和社会地位有明显落差。再加上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普遍对求职者提出低年龄和高学历的要求,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和失落感。因而在他们中常有“昔日主人翁,今日打工仔”的感叹,或自称为“没有人要的弃儿”。
(5)他们虽然总体上认为国家和企业不改革没有出路,但改革真落到自己头上,又感到十分困惑和痛苦。在他们经受着体制转轨中利益调整和观念冲突的“阵痛”之时,正是他们游离失散于企业外的社会之中,大多处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尚难以覆盖的“盲区”。再就业后,在他们的身边有党和工会组织的仅占18%左右;他们中约占15%的共产党员,基本处于“散兵游勇”状态;工会的会员关系,也被“束之高阁”。因而,他们是最缺少精神关怀和组织保护的人群。在访谈中,发现他们中有少数人流露有消沉、孤独无助甚至不满情绪。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到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劳动创造、自强不息的奋斗中所取得的成就,也能感受到他们在职业流动和生活变迁中的艰难。他们为国企的发展和改革付出沉重代价的同时,在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大调整中,转入了困难较多的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对这部分下岗再就业人员,我们理应送出国企大门,扶上马后,再送一程。
今天,我要说的话题,也许在座各位都已经非常的熟悉了,但是,在面对这纷纭繁复的大千世界,面对这企业不景气,经济结构调整,体制改革深化的年代,面对这下岗大潮呼啸而来,下岗大军一天天扩大的今天,又不得不让我对您、对他、对所有的下岗职工,重新谈起这个神圣而永恒的话题:活出尊严!
朋
友,您有尊严吗?也许您会觉得奇怪,人怎么会没有尊严?是的,鲁迅先生曾说过:“民族,不能是一个没有尊严的民族;人更不能是个没有尊严的人!”那么,在当今风起云涌的下岗大潮中,作为一名下岗职工,您,将如何去面对现实,又如何去活出自己的那份尊严呢?
下岗,这最简单的两个字,在几年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那么陌生,而今天它却无时无刻地不在冲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狼来了”的感觉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了生活压力的重负。
“下岗了,天塌了。”这种意识在我国1000多万下岗职工中并不少见。失去了多年捧“铁饭碗”的优越感,失去了往日生活的重心,许多人因此而迷茫、困惑、自卑和失望,甚至于自暴自弃。他们痛斥命运之神的捉弄,他们黯然自尊的丧失,抱怨自己“生不逢时”!
诚然,命运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它不仅有阳光雨露,更有风吹雨打;命运也并不总是残酷无情,只要您能正确地把握,敢于同命运抗争,同样也会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光彩。下岗了,也许会让您陷入一时的困境,但命运之神也带给了您又一次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奋起的机会。没有人剥夺您活出尊严的权利,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在山的背后,希望之路就在您的脚下。
42岁的丁桂英,用她重塑人生尊严的事实告诉我们:“下岗了,决不能趴下,离开了‘铁饭碗’照样能活出个样来!”
曾在水泥厂工作的丁桂英,怎么也想不到,当下岗大潮刚刚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涌起时,作为车间质检负责人的她,首先被下岗了。
回到家里,丁桂英感到委曲,感到自卑。儿女还没有成家立业,丈夫的单位也不景气,自己呢,又是小学文化、身无专长,全家4口人每月就100多元钱,这日子可怎么过啊?每当想到这些,两行酸楚的泪水就禁不住从丁桂英的脸上流了下来。可是流泪没有用,现实不相信眼泪,生活更不会同情弱者!经过几夜的辗转反侧,丁桂英把手攥成了拳头:先做点小生意吧。家乡的小吃不是别有风味吗?
不如去卖包子,这兴许会让家境有点好转。她把想法告诉了丈夫,可丈夫直摇头:“不行不行,这里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出去卖包子,让我怎么见人。”丁桂英的心一下子凉了。
下岗本来已经很痛苦,再加上亲人的不理解和百般阻挠,丁桂英的这段日子真是灰蒙蒙的,委曲、痛苦和自卑无时无刻不在困绕着她。但艰难生活磨练出来的丁桂英没有再流泪,她坚信:人有手有脚就能活出尊严!
丁桂英最终还是决定卖包子。40元钱,一只锅加一个炉子,开始了她艰难的创业。卖包子是一个辛苦的活儿,每天,丁桂英又要买、又要洗、还要剁,有时在厨房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加上原来在工厂落下的颈椎病,躺在床上浑身就像散了架一样。为了赶上每天早晨卖包子的好时候,她凌晨3点又得起来为此忙碌。可就是这样,开始每天也只能卖出几个包子,连2元钱都挣不到,丁桂英自己倒瘦了好几斤,儿子女儿感到不理解,丈夫也觉得心疼,劝她不要干了。丁桂英却想,钱虽说少,但这毕竟是自己用汗水换来的,为了这个家,为了活出个样来,再苦再累再丢脸,也得撑下去。她就这样艰难地寻觅着生活中那个属于自己的坐标。
几经风雨,几度春秋,如今丁桂英也开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饭店,当起了饭店老板,还招聘了9名下岗职工。去年,省市表彰“二次创业新女性”的名单上,丁桂英榜上有名。
回首往事,丁桂英感慨万千。如果当时,她不能正视现实,不能勇敢地面对下岗;如果当时,她只是因为害怕丢脸,而一味地埋怨、沮丧;如果当时,她遇到挫折后,没有继续坚强地走下去,那么今天她也不能用自己的双手赢得了做人的生存权和自尊。
她的天不但没有塌,反而比以前更加绚丽多彩!
朋友们,走出下岗的阴影,在困境中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蓝天的又何止丁桂英一个,只要我们每一位下岗职工在逆境的波涛中,不随浪飘荡和浮沉,而敢于像丁桂英、像许许多多已经走出困境的下岗职工一样,在当今改革大潮中坚强地撑起生命之舟,又怎会领略不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生佳境,又怎会活不出自己人生的尊严呢!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愿我们每一位下岗职工都能够尽快地从下岗的阴影中走出来,睁大您黑亮的双眼,用您聪明的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在失败中崛起,在困境中生存,寻找出您生命中新的光彩,新的尊严!
工作
摘要: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的评价标准去思考与研究企业职工的下岗分流与再就业问题。
关键词:下岗分流 再就业 市场经济
企业职工的下岗分流,以及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作为解决失业问题的一个重点,长期以来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其中做好相关人员的分流与再就业培训工程成为解决失业问题的通行做法与重中之重。作为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和着力解决的大问题,从市场经济的理论上阐述这个问题,有利于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和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深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也有利于统一思想,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一、正确理解下岗分流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实施再就业的重要性
下岗分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出现的结构性下岗是我们进行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我国迈向现代化过程中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下岗分流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会给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是,从根本上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下岗者要调整心态,拓展思维空间和深度,自觉地顺应形势,通过接受培
训或技能提升,突破自我局限,获取重新就业机会。
在充分认识人员精简和分流的必要性,解决思想矛盾之后,也必须深刻认识到,实施再就业工程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妥善解决好下岗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影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二、正确处理好下岗职工与原单位辩证关系,切实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后顾之忧
首先,要正确理解下岗职工与失业职工的概念差异。下岗职工是指由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等原因,已经离开本人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厂内轮训、停薪留职、提前退养、协议保留劳动关系、劳务输出和从事多种经营的人不视为下岗职工。失业职工则是指企业在法定情况下,依照法定程序裁减人员或终止劳动合同,从而解除了劳动关系,劳动法规定的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全部权利与义务不再存在的人员。
其次,下岗者要处理好主观客观的关系,认真反思自己,不能怨天尤人,下岗的原因很多,要多从主观上找原因,通过积极的态度和付出更多的努力来重新获取上岗及再就业的机会。
再次,企业要责无旁贷地做好下岗者的再就业工作,要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一是要组织下岗职工进行转岗培训,合理分流安置;二是为下岗职工交纳社会保险;三是发放生活费,保障最低生活水平;四是关心政治生活,按时通知下岗职工参加党团组织活动;五是按政策规定为下岗职工办好工资进级进档手续,使其待遇与在职职工一样;六是为下岗职工办好各种手续,让其享受优惠政策待遇。
三、开拓就业渠道,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下岗职工要摆脱陈旧观念,要克服陈旧的择业观念和依赖心理,树立自强自立意识、转业转岗意识、职业平等意识。在市场经济中,只要依法经营,文明经营,就没有不体面的职业,没有低人一等的岗位。
要走出心理误区,端正择业观念,打破就业终身制观念的束缚。
四、面向下岗人员,开展全面系统的培训服务
通过再就业培训,为下岗职工灌输市场经济知识,是增强下岗人员再就业本领和信心的重要途径:第一,培训机构应当根据不同年龄区别对待培训对象:对于40、50岁的失业人员,需要针对其人格特征逐渐敏感脆弱的特点给予及时的心理援助和辅导;针对受教育程度低,学习接受能力差的,要选择开展实用性强,技术难度低,易掌握的短期应急培训和进行基本常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其就业基础素质和基本技能,从而尽快实现再就业;对于年轻的下岗者,可进行职业生涯指导和偏重提高学历的培训,将参加短期的基
础课程培训和有学历的正规成人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其人力资本的含量。第二,全面的培训内容,包括:观念素质教育、技能素质教育、方式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培训者的各项素质,以适应市场需求。
五、从政策和市场开放的角度,解决下岗分流和再就业问题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再就业问题,可从国家及地方政策上和市场经济本身环境两方面来进行解决:第一、给予税费减免、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小额贷款、免费培训等政策的落实。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减免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登记、管理和证照类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发展部分公益性岗位,重点针对安排城镇零就业家庭和特困家庭成员。第二、完善就业服务保障体系。为下岗失业人员积极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档案管理、就业信息咨询等“一站式”便捷优质服务。第三、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于人员的需求不断加大,外出务工以及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也是解决再就业的好方式。
参考文献:
[1]徐步朝,花明,邹晓明.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6,(08)
[2]宋秀坤,黄扬飞.非正规经济与上海市非正规就业初
探〔j〕.城市问题,2001,(02)
一、资兴矿区下岗职工的特点
我们通过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法进行。问卷共发放 500份,回收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500份,回收率与有效率为100%。数量虽然不多,但质量较高。问卷大部分在下岗职工较为集中的地区发放,少部分通过各种渠道分散发放。样本的男女比例为54:46;年龄段:40岁以下的占33%,40--49岁的占 42%,50岁以上的占25%,基本符合下岗职工的情况。我们注重了发放对象的可靠程度,党员的比例比较高,约占20%。对于文化程度,由于资兴矿区是传统的国有企业,高中及中专层次的最多,占45%,初中及以下的占37%,大专以上的占18%。原单位职务,中层及以上干部占16%,一般职工占72%,专业技术人员占10%。访谈100多人,以熟人或熟人介绍人户访谈为主,访谈对象对我们有较高的信任度,因此访谈内容比较深入和广泛,获取的信息也更加真实。在访谈对象的选择上,我们尽可能选择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层次的对象,如原单位的负责人,军转干部,车间主任,班组长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等。在问卷的设计和访谈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主要围绕下岗职工的就业状况、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进行设计安排,并重点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力图从这几个方面尽可能客观地描述出下岗职工的现实状况。据调查发现,资兴矿区下岗职工除了具有全国整体下岗职工所共有的贫困特点、低素质特点之外,还有其独特性。资兴矿区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矿区职工主要就业行业为军工、机械制造业,因此由企业的性质造成了资兴矿区的下岗职工性别比男性多于女性。而且主要集中在年龄较大的群体中。另外,困难家庭的高下岗率往往带有群体性特征。婚姻上的门当户对,使得我国城市中夫妇双方均是产业工人的情况较为普遍,加上年龄上的相近性,以往值得称道的“双职工”家庭现在却成了夫妇双方均下岗。最后,资兴入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相对较差,相对于我国其他省份的下岗职工,他们主动提升自己的意识较淡薄。
二、资兴矿区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思想问题
1、再就业难
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思想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是再就业难。当前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是各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四大目标。其中充分就业被排在首位,足见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就业不充分,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存在,不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影响社会的安定。我国前任总理朱镕基认为扩大就业,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必须制定和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
2、平均主义思潮
平均主义思想观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矛盾统一体。它既是一种小农心理,也可以说是一种在中国人口众多和资源稀缺条件下维持整个种群生存的客观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平均主义在中国,尤其是在资兴矿区还有不小的影响。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脱胎出来的国民,经受了“大锅饭”的洗礼,普遍存在这种平均主义的传统价值理念。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却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在效率优先、效益至上的思想指引下,昔日的强势群体如资兴矿区职工渐渐失去了生存的比较优势,一些人从过去不相上下的同等地位滑向了弱势群体,这是今天大多数下岗职工所不能接受的。
3、弱势身份
当前资兴矿区下岗职工大多认同他们贫困弱势群体的身份,具有较强的贫困弱势群体归属感。这种现象的结果就是会导致弱势群体与社会的分离,而不是与社会的融合。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看作贫困弱势群体的一员,与社会上非贫困弱势群体区分开来,这样就可能在其心理上拉开与社会的距离,从而逐渐远离主流社会,与主流社会断裂开来。因此,下岗职工由于认同贫困弱势群体必然面临社会融合问题。
4、边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渐渐形成了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念,即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不劳而获者往往失去了应有的人格与尊严。比如在一个以关系为核心的华人社会,没有社区、邻里的交往,将使他们的许多权益受损。加上社会排斥和自我排斥的双重压力,城市下岗职工的人格极难得到自重和获得他人尊重。有学者就曾指出,失业者享受保障金是一种权利享受,将失业潮占称为失业救济是对失业下岗者人格的不尊重。
5、家庭地位变化
我们知道,父亲下岗可影响儿子对父亲的态度,而母亲对丈夫的评价的降低,则更让儿子对父亲的能力产生怀疑。所以,下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仅仅指的是生活水平的下降过程,而是整个社会角色关系和家庭角色关系的变更过程。因此,下岗者迫切希望通过再就业来挽回家庭中失去的地位,但现实是这些下岗者他们的职业技能缺乏市场竞争力,或者已经失去年龄优势,因而没有职业安全感,收入较低且不稳定,甚至“常有衣食之忧”,渐渐对生活前途悲观,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三、解决资兴矿区下岗职工再就业中思想问题的对策
1、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一是要将再就业政策检查工作制度化,建立督查制度,协商通气制度、社会举报监督制度,定期搞好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再就业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二是以社区居民服务业为重点领域,进一步细化,完善扶持政策的落实。比如社区居民服务业的界定和免税项目范围,除了国家税务总局已明确的内容之外,资兴矿区可以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增列项目,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这就为细化政策给出了空间。三是认真清理各种收费。各地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对部门收费项目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免收的行政性收费要明确项目,实实在在落到实处。减收的费用应有量化标准,严禁随意制定收费项目。
2、拓宽再就业渠道
资兴矿区下岗职工人数众多,做好就业工作难度很大,是一项长期任务。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保持资兴矿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开拓新的就业领域。当前各国的实践经验也证明,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条成功之路。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大背景为更多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谋求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国仍处于劳动力资源丰富、资金短缺、自然资源有限的发展阶段,现阶段发挥比
较优势建立起来的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并且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征。截至2009年末,西北某城市非公有制企业已达8.4万户,从业人员45万人。同时对于下岗人员来说,他们多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技术单一,而纺织、服装、食品、建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占用资金少,吸纳劳动力多,能为大量的下岗人员找到出路,解决就业的作用明显。
3、开辟灵活就业的新领域
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所、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灵活就业可以增加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缓解就业压力。一般来说,灵活就业分为高、低两个层次,小时工、临时工、季节工等这些低层次的灵活就业形式便于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下岗职工重新登上工作岗位。因此要端正下岗职工对灵活就业的认识,扭转认为只有在资兴矿区和集体企业长期工作才是就业,从解决就业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认识发展灵活就业的意义,将发展灵活就业纳入政府宏观经济和社会政策的考虑范围,实现资兴矿区下岗职工再就业率的稳步攀升。
4、积极开展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各级领导、各级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下岗职工的思想状况,把它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工作议程。应健全对下岗职工的、尤其是党员的社区管理体制,建立与下岗职工的沟通机制,关心他们的生活,尽量解决他们最困难的问题。适当时机出台对下岗职工尤其是老职工的扶助措施。其次建议有关部门应选择部分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再就业或就好业的下岗职工,尤其是已经成功自主创业的下岗职工,请他们现身说法,为尚未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讲述自己的成功经历。在具体方法上,应组织下岗职工实地参观考察这些成功者的经营场所,这样的效果很强,能很好地激发起下岗职工致富的欲望,让他们摆脱惰性,弱势认同感的消极影响。
地市县委各地区行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各大型厂矿企业
省劳动厅《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若干政策指导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省劳动厅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若干政策指导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发〔1998〕10号和晋发〔1998〕40号文件精神妥善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新问题现就我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中政策性问题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企业必须按照国家和省政策规定妥善处理好与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在认真做好定员定额优化劳动组合公开竞争上岗基础上实施下岗分流依法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不宜采取缩短法定工作时间职工轮流上岗全员发放最低工资等办法取代下岗分流和减员增效工作更不准以职工不参加集资入股或不缴纳风险抵押金为由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
二下列人员不列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统计也不安排进入再就业服务中
(一)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后参加工作劳动合同期满
(二)取得营业执照从事个体经营开办私营或合伙企业半年以上
(三)因本人原因离开企业一年以
(四)病休工伤人员医疗期未满
(五)企业内部提前退养
(六)协议保留劳动关系期限未满(含停薪留职)
(七)不愿意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不领取基本生活费且本人自愿缴纳社会保险费三下岗职工在中心期间劳动关系和保险福利按以下办法处理
(一)协议期内本人要求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可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二)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可在原企业办理内部退养手续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符合退休条件按国家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三)对无正当理由两次拒绝再就业服务中心提供就业岗位或拒绝参加再就业培训中心可与其终止协议原企业同时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四)对参加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组织临时性劳务活动中心应按国家规定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工业卫生工作有关费用从劳务收入中列支下岗职工取得报酬可相应减发或停发其基本生活费社会保险费仍由中心代缴
(五)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所需医疗费参加医疗保险社会统筹由社会保险机构按规定支付未参加统筹由中心支付不足部分比照企业在职职工标准由原企业适当补助
(六)冬季取暖补贴独生子女补贴以及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特殊劳动保护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所需费用由原企业负担
(七)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统一以全省上职工平均工资60%计算企业和个人缴费统一由中心代缴其中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缴费基数25%医疗保险为8%失业保险为3%四下岗职工变更终止和解除劳动关系后养老保险关系和退休待遇按以下政策执行
(一)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过去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与以后续缴社会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过去个人帐户基金储存额与续缴养老保险费累计计算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照全社会统一办法依据本人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计发基本养老保险金
(二)职工到新用人单位就业后应及时办理养老保险转移手续在同一县市范围内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跨县市同时办理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帐户基金转移手续基金转移额按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暂行办法》(劳办发〔1997〕116号)规定办理
(三)职工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应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养老保险手册档案卡台帐变更手续自谋职业期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由本人在上年省社会平均工资60%-300%之间自主选择缴费比例为20%
(四)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后不再就业下岗职工可以比照自谋职业人员按月或分期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也可以将本人距法定退休年龄期间费用一次缴清达到法定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含过去视同缴费年限)15年及其以上按月发放基本养老金不足15年一次性结算基本养老金
五企业可对下列人员依法变更终止和解除劳动关系
(一)本单位组织分流到其他用人单位(含本单位自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济实体)职工应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由新用人单位与其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原企业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和生活费补助
(二)被其他用人单位招聘并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以及领取营业执照从事个体经营或开办私营企业职工原企业应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三)停薪留职职工在停薪留职期间原企业与其协商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停薪留职期满企业不能安排上岗应当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本人不愿回企业或不愿进中心企业应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今后不得再办理停薪留职手续
(四)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放长假职工已经实现再就业企业应当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没有实现再就业可以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
(五)对挂名不上班职工企业有岗位可采取登报等方式限期招回安置未按规定时限返回或不按要求上岗可依法解除劳动关系企业无岗位可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不愿进中心可依法解除劳动关系
六下岗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按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七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与下岗职工签订《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应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协议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对劳动合同期限超过三年协议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不足三年协议期限要与劳动合同期限一致国有企业使用原城镇集体职工下岗后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对待符合条件可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企业拖欠下岗职工工资医疗费集资款社会保险费等由原企业支付支付有困难应在协议中明确偿还时限但不得故意拖延拖欠工资计算办法是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按本人基本工资计算基本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八加强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工作
(一)再就业服务中心要建立下岗职工基本情况登记台帐按月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送统计报表要有场地有管理人员有统一牌匾要在银行开设帐户对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进行专户管理要制定实施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方案充分发挥基本生活保障促进再就业和转业转岗训练等各项职能协议期内为每位下岗职工至少提供一次免费职业培训两次就业机会确保当年进入中心下岗职工培训面达到70%以上再就业率达到50%以上
(二)各级各类职业介绍机构要全部开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窗口开展代存职工档案定期提供职业信息和再就业交流洽谈等专项服务
(三)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全部开设个体私营企业社会保险窗口专项提供建立社会保险关系收缴社会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直接发放基本养老金业务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到非国有企业就业和自谋职业提供服务
延伸浪按:吉林大学的调研团队,于2006年对东北三省四市国企下岗职工生活、就业状况进行了广泛深入调查,先后走访了伊春、抚顺、吉林、长春四个城市的近230名在职或下岗工人,完成深度访谈个案82个。凭借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运用个案访谈与参与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下岗职工生存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描述性、纵贯性的研究。试图撕开问题的几个小角,让更多的人有机会窥探事情本身。鉴于报告中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本博对这个长篇调查报告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摘要.归纳整理,并加入了分段标题.国企下岗职工生存状况调查(摘要)
关键词之一:这一干就是一辈子,谁能想到下岗啊!
抚顺西露天矿一位38年工龄的装车工说:“我们都是下乡抽回城的,随父母就分配了,安排你干啥就干啥。……那时候都想搞个技术工种,学点车钳铆电焊啥的,像咱们普通工人,又没有门路,那就只能是熟练工,力工。比较苦,比较累的你也得干。这一干就是一辈子……老了,下岗了!”
一位在西露天矿的高级爆破工说:“在厂子干了这么多年了,就这一个技术,都是老把式了,培训也参加老了,证也老多了,年年的,都是我这摊活的,这一下岗,别的就什么都不会干了”
一位原抚顺特钢的锻压工说:“那个时代学别的劳动技能?不可能。你学了人家也不用你。你要学也得是单位让你学,要提拔你啊,给你调动啥的,不然你学他干啥,你也走不了,那时候你就得在这干,别处都不要你。那时候谁能想到下岗啊,都老天真了,就寻思国企好了,下岗?那不能啊,就这么单纯。”
关键词之二:当官的拉出去崩一个绝对不冤枉,搂的太厉害了!
一位抚顺铝厂的下岗职工是这样看待国企改革的:“国有企业改革应该好好改一改,主要在管理者。怎么算好呢?当官的好才能行,现在我们这,当官的拉出去崩一个绝对不冤枉他,搂的太厉害了。现在谁监督谁啊,现在当官的拿钱当的官,当上了就得篓钱,工人知道啥啊.当官净说谎,上面领导来采访,工段长装工人,说谎,都是假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一次石化厂那,总理来了,(当官的)把工人撵回家,整一大堆大学生说假话,瞒着上面。……”
一位过去在企业做过文秘的下岗职工说:“我给你透漏个内幕,我们厂归冶金局管,冶金局有个局长,让我们厂给他买套房子,300万,我们厂没给他买,就把我们厂长给下课了。你不给我买,不用你当了,重新调个人当厂长,从外单位调来的,啥也不懂啥也不是,管理不了,但它可以管钱啊,他可以给你买套 商品房。他管理不了,造成企业混乱.这厂长来我都没看到过他,我在机关的,我都没看到过他。光听说,工厂没人干活了,产品没人推销了,市场就没了,没有市场工厂还怎么生存。……厂子现在倒还有,放假了不生产了,被瓜分了。政府部门有权,让你当(厂长)去吧,让他当去吧,谁来也不干好事,原来厂子挺大面积,现在卖剩不点了,卖多少钱没人知道,工人没活,全下岗了。” 关键词之三:下岗的都是“劳模”!一承包企业就完了。
抚顺第一建筑公司的一位职工这样介绍他失业的原因:“为啥下岗?不知道。没告诉你吗?就是因为老实。我们“一建”原来多少人?将近一万人,现在还剩多少?不到一千人,你越老实,你干活越好你越下岗。看着没有,这些下岗的都是劳模。你知道啥叫改革不?从国企变到公司,公司底下是工区,是队,都是个人承包啦,一夜之间,国有资产啊,都没啦,流失啦。等公司明白过来,一盘结的时候,亏损老钱啦。……你说为啥?原来你是队长,一承包你是项目经理了,你就得充实你自己了,原来各车间库里什么都有,一承包全归个人了。企业都没人管了,有权的都捞东西去了,看看库里有什么,拉,整个车就去拉,那边还国有呢,这边就私人的了。公对私的时候,你这东西自然而然就没了,就对不上帐了。就这么企业就完了。企业一承包,我用你的时候就给你开支,不用你工人,你就回家。揽不着活了,工人就全回家了。上省里,上市里,聚众被遣散……哪都找了,找哪都没用了。”
关键词之四:什么保障?你一个臭工人,谁管你?
职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仅仅联系在一起。当企业效益不好,甚至破产倒闭时,职工的命运也完全失去了保障,基本生活都难以为继。这是我们采访时三位下岗职工分别向我们介绍的情况:
“现在你一个臭工人,谁管你?还什么保障?大集体的(钢厂集体)一分钱也不给,你找谁去,有招想去,没招死去……咱钢厂那退伍军人都下岗了,现在个个没能耐就饿死。”
“93年开始,十年多了,没给开支,下岗这几年一分钱都没给我,企业就是不管了,不是说我一个人,……下岗最起码得给失业金吧,失业金也不给你,啥也不给你,国家还不承认下岗,还不给钱,……根本就不够生活费……”
“像我们这样的集体工人一分钱不给开。就像倒闭了似的,倒闭了矿里还不承认,承认倒闭给你买断也行啊,都干了二三十年了,买断也不给你买断,也不给你钱,也不算你退休,就像放假似的!”
关键词之五:哭着喊着借钱交保险,不交保险钱就不给你退休呀?” 抚顺西露天矿就出现下面职工所描述的情况:
“俺们都五十来岁了,俺们就是靠(等)啦,靠到退休,还拿不起这个保险金,一万多,不开资,就是给人家白拿钱,到五十周岁退休就得拿一万多的保险金……现在这十来年,单位一分钱保险钱不给你交,全得你自己拿。”
“那到时候怎么办呢?退呗,那你也得退呀,到亲戚家谁家借呗。不交保险钱就不给你退休呀?哭着喊着借钱,等退了,用养老金还债,把”折“给人家,等两年你才能缓过来,才属于开自己的钱。这“折”是什么折啊?存折呗,退休的存折。我跟你讲现在有多少能交起的啊?没有。都是这样,用这种方法。这两年你白交钱,你一分钱开不了.关键词之六:干一辈子,买断工龄一个人才有七千多块钱.抚顺下港工人:”买断工龄一个人才有七千多块钱.每个工龄200多元.听说沈阳280元,比我们高.这还要争取,集体企业,一分也没有.要生活,孩子要上学,你说哪有本钱吧,卖菜你还得有本钱呢!现在这社会孩子奶奶养活着,奶奶一个月就那点退休金!我们这些老人也不指着活多长时间了,死了更省心。难就难在现在这些年轻的没工作的。”
关键词之七: “家?别提家,离婚的老鼻子了,没有钱,媳妇就跑了!
一位多次上访的西露天矿下岗工人说:“中央文件上说,为保障职工家庭的基本生活,夫妻双方在同一企业的,不要安排双方同时下岗;但是我们一找到企业,企业就说不知道(是双职工家庭)。这都是糊弄人,一查工人登记表或者一查个人登记表,一查不就查出来你是矿外的还是说局内的了吗?”
“家?现在我们这家庭幸福的太少了,离婚的老多了,没有钱,媳妇就跑了,不跟你了。哪还有家啊?你想想俩人在一起,天天只想着一百多块钱全家一个月咋花还咋过日子啊?唉……为什么现在社会离婚的这么多?现在不开支啊,老爷们不挣钱,老娘们就跟你离婚呗,再找别的呗。要不她没有生活来源啊。找个七八十岁的,有劳保的呗。岁数小的你下岗了你没钱了,那趁年轻再找别人呗。现在岁数大的五六十岁离婚了找一个七八十岁的最后还有遗产呢。” 关键词之八:现在富的太富了,穷的太穷了!
“……现在富的太富了,轻轻松松好几百万,穷的太穷了。以前大米八毛一斤,现在一块多一斤,什么买时都得寻思寻思。买菜一个月真是啥菜便宜买啥菜,肉是半个月吃一回……。”
“那都靠什么活呀?就一个月开一百多块钱的低保。只能天天喝粥啦。孩子都养活不起呀。”
这位被访者因为有心脏病下岗后特别难找到工作,妻子也和他离婚了,他就一个人带着孩子每天在盼退休的消极心态中渡过自己的日子,因为退休后还可以有退休金,而之前这近十年的生活只能依靠“低保”了。调查中抚顺市大部分享受低保的受访者都表示由于物价上涨,每月一百七十元的标准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太低了,还无法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低保“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一些确实存在生活困难的职工由于不符合地保对象的规定享受不到低保的救助;另一方面个别有工作收入的人通过关系“骗取”低保,这些问题影响了“低保”资金使用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扭曲了人们对“低保”政策的理解。
在抚顺钢厂附近的一处劳动力市场我们遇到了一位耐火厂的下岗机关干部。他今年四十九岁,在谈起自己下岗之后的生活状况时,他的焦虑完全写在了脸上:“现在有很多不该享受低保的享受低保了,这里好多都是。你家有亲戚朋友在区政府,在街道他就给你办了。通过自己符合条件办低保的根据我了解就60%吧。” 关键词九: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
”最要命的是,我们下岗之后养老和医疗保险单位都不管了,说没钱,没钱你也不能不够工人死活是不是?我们把青春都献给党了、献给企业了,你不能老了就把我们扔给社会啊。你知道我们现在怎么说吗?说我们这一代人啊,“下生就挨饿,上学又停课,毕业就下乡,而今没工作,今后无着落”!“2004年11月23号,早晨七点多我们西露天矿一共50多人在劳动保障部的大门口跪着,快八点了,郑部长上班正好碰见了,他当时都哭了,说工人们受苦了,大伙就跟他反映情况。他把我们的上访信传到省里了,这是我们最受重视的一次。后来郑部长派的两个人,还有省市的人来调查,开(调查)会之前领导威逼利诱,工人们也没能把真话递上去。上面来人说对政策上规定的关于养老、医疗保险,再就业签合同什么的矿里应该执行。但是人一走了,就拖,现在还撂着呢。上面政策是好的,但是下面有时候执行的不行。我们去省劳动厅信访办,一个50多岁的男的说我们„你们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就不管你们了,就把你们推向社会了,爱哪告哪告去‟!
”我们上访有时候半道就给截回来了,回来之后有的把车票给报了、有的在路上吃啊喝啊的,回来之后单位就“包保”,看着你那也去不了。以后要是有个啥中央精神了、会议了,就来“看管”着你,这段时间你说啥要求他们都说行,等这阵风过去就拉倒了。有的闹得凶的,你提啥条件他都满足,报销医疗费了、有的家要盖煤棚了他就给你水泥阿、砖、瓦什么的,还有得给焊个门什么的。
“一直没得到好的解决。但是,如果不上访、不闹,那就一点希望没有。上访有时候也给解决,尤其那些头头儿。反正,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
关键词之十:“没有希望……全是失望……” 访谈中我们听到了太多这样无奈的诉说:
“……我没有钱,我有钱,我姑娘我也(能给)培养上大学了。我姑娘一米七三,长的也行,个儿也行,就是一样,交不起学费念不了。那模特学校(学费)一年五千多,加上住宿啥的一千,得一万多,你说这好几万上哪要去,谁供得起啊,要不我姑娘早上大学了……”“现在上个学就是要钱……原来一个班上50多人,上到初二就剩十几个在那学习的了……”
【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下岗职工困难补助申请报告09-27
下岗职工创业故事11-12
下岗妇女再就业07-15
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解读05-28
职工违章的十种心态12-05
亲情永不下岗初中作文11-02
下岗工人入党申请书11-10
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06-05
新职工岗前培训效果调查的论文07-13
女职工特殊权益保障维护工作的调研报告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