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的内涵及特征(共8篇)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平衡;生态发展
目前,加快我国林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脚步,既是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重要手段,也为促进我国农林业经济进入崭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在全面了解“现代林业”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以可持续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林业经济新结构,能够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开放、绿色的新思路,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现代特色林业的转型与升级,对提升现代林业管理与治理能力也有积极帮助。
1“现代林业”的内涵
现代林业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积极投入到农林生产与运营当中,旨在实现林业产业的最大化效益,以真正满足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和谐发展成为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主旋律,当生态关系与社会关系能够和谐相处时,现代林业就真正走向了文明时代,可以从3个层次来理解现代林业的内涵: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森林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要搞好林业经济,就必须要充分调动林业从业者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提升现代化森林质量,以宝贵的森林资源为契机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在现代林业建设中要不断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现代林业是一个广阔的、开放的系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对于林业生产来说,主要存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保林农在提高自己经济效益的同时,避免出现一些功力化的负面问题;人林和谐,这也是现代林业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尊重林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确保生态平衡,通过打造现代生态林业,以确保子孙能共享现代林业盛果,这成为加速我国林业科学化发展的毕经之路
2“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
2.1现代林业的生态特征
林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建设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了主动力,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并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营现代林业经济的根本原则,这需要根据各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合理规划林业生产规模与种类,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节奏。
2.2现代林业的经济特征
经济是林业生产的功能3大功能之一,现代林业应为人们生产与生活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林业生产的经济功能所决定的,只有林农能获取丰富的经济收益,才能更好的推动林业向更强更大目标前进,这也是现代林业最为显著的特点。
2.3现代林业的文化特征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的突出表现,也是构建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特征是现代林业的显著标志。因此,客观认识林业发展规律,有效利用森林资源,是人类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体现,以森林文化为出发点,减少各种冲突的发生,有助于人类走向更为和谐、健康的未来。
3加速“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为了更好的迎接现代林业发展新局面,改变我国各个林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就需要从林业发展全局谋划入手,坚持经济收益与生态平衡相结合,开拓一条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高层次之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科技创新为构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体系提供有力工具,推进我国林业生产的现代化、科技化水准,需要做好林业资源与产品的科技研发,让更多的林业科技发挥其自身强大作用,为现代林业管理与生产体系的树立更为广阔的科技远景,从而能够真正满足科技兴林的需求;促进现代林业的社会化发展进程。通过推动我国林业产业化与集约化的进程,鼓励更多的社会群体与个人参与到我国林业产业的规划与建设当中,对林业发展有更为清晰的定位,从而可以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这是做好现代林业的重要一步;实现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发展。林业经济要实现绿色增长,就要兼顾林业经济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这才是现代林业的真正内涵意义,这就需要加快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建设,以区域为中心着重保护森林资源,生态立林,真正发挥出生态林业的示范作用。
4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林业生产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走一条特色化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生产在规模和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只要能够坚定不移的推动林业产业化与生态化进程,赋予林业生产更多的科技感,就能够全面实现现代林业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平衡,生态发展
目前,加快我国林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脚步,既是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重要手段,也为促进我国农林业经济进入崭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在全面了解“现代林业”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以可持续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林业经济新结构,能够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开放、绿色的新思路,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现代特色林业的转型与升级,对提升现代林业管理与治理能力也有积极帮助。
1“现代林业”的内涵
现代林业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积极投入到农林生产与运营当中,旨在实现林业产业的最大化效益,以真正满足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和谐发展成为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主旋律,当生态关系与社会关系能够和谐相处时,现代林业就真正走向了文明时代,可以从3个层次来理解现代林业的内涵: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森林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要搞好林业经济,就必须要充分调动林业从业者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提升现代化森林质量,以宝贵的森林资源为契机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在现代林业建设中要不断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现代林业是一个广阔的、开放的系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对于林业生产来说,主要存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保林农在提高自己经济效益的同时,避免出现一些功力化的负面问题;人林和谐,这也是现代林业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尊重林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确保生态平衡,通过打造现代生态林业,以确保子孙能共享现代林业盛果,这成为加速我国林业科学化发展的毕经之路。
2“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
2.1 现代林业的生态特征
林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建设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了主动力,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并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营现代林业经济的根本原则,这需要根据各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合理规划林业生产规模与种类,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节奏。
2.2 现代林业的经济特征
经济是林业生产的功能3大功能之一,现代林业应为人们生产与生活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林业生产的经济功能所决定的,只有林农能获取丰富的经济收益,才能更好的推动林业向更强更大目标前进,这也是现代林业最为显著的特点。
2.3 现代林业的文化特征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的突出表现,也是构建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特征是现代林业的显著标志。因此,客观认识林业发展规律,有效利用森林资源,是人类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体现,以森林文化为出发点,减少各种冲突的发生,有助于人类走向更为和谐、健康的未来。
3 加速“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为了更好的迎接现代林业发展新局面,改变我国各个林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就需要从林业发展全局谋划入手,坚持经济收益与生态平衡相结合,开拓一条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高层次之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科技创新为构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体系提供有力工具,推进我国林业生产的现代化、科技化水准,需要做好林业资源与产品的科技研发,让更多的林业科技发挥其自身强大作用,为现代林业管理与生产体系的树立更为广阔的科技远景,从而能够真正满足科技兴林的需求;促进现代林业的社会化发展进程。通过推动我国林业产业化与集约化的进程,鼓励更多的社会群体与个人参与到我国林业产业的规划与建设当中,对林业发展有更为清晰的定位,从而可以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这是做好现代林业的重要一步;实现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发展。林业经济要实现绿色增长,就要兼顾林业经济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这才是现代林业的真正内涵意义,这就需要加快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建设,以区域为中心着重保护森林资源,生态立林,真正发挥出生态林业的示范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林业生产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走一条特色化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生产在规模和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只要能够坚定不移的推动林业产业化与生态化进程,赋予林业生产更多的科技感,就能够全面实现现代林业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
界定教育制度是理解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前提。究竟何为教育制度?研究者给出的定义也是丰富多彩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教育制度作出了两种阐释。一种解释是“根据国家的性质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另一种解释是“各种教育机构系统”[3]。《教育大辞典》对教育制度的界定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包括学校制度(即学制)和管理学校的教育行政机构体系。教育制度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有的国家把教育制度看作按国家性质确立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4]也有的研究者将教育制度厘定为协调教育矛盾、解决教育冲突的教育立法或教育契约。还有的研究者认为教育制度是教育规章的集合体等,为我们深入理解学校教育制度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素材。
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亚层次概念,是制度在学校教育关系中的层次化和具体化。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及其规则系统。它规定了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教育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就业方向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它包括有关学校性质的制度、招生制度、学位认证制度、专业设置制度、就业制度、考核制度等。学校教育制度是制度化程度最高的教育形式。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5]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创新的过程。关于学校教育制度变迁的理论,是理解学校教育制度内涵不可回避的问题。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动态的现实过程,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那么,是什么力量导致了学校教育制度的变迁,其原因何在?动力何如?我们认为,引发学校教育制度变迁的路径主要有两种: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有两种类型的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和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然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纯粹因在不同选民集团之间对现有收入进行再分配时发生。”[6]学校教育制度的诱致性变迁,是教育工作者为了获取教育收益而发起的一种自下而上的制度安排,以自发性为基本特征,表现为通过制度创新,对旧有教育制度的更改或废止。学校教育制度的强制性变迁,是国家、政府及其相关的教育行政机关主导和干预下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变革,以强制性为基本特征,以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政府或上级教育行政机构的意志得以贯彻落实为旨归。学校教育制度的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影响和制约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表现形式
按照学校系统的纵向、横向与二者相结合的划分维度,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双轨型学制、单轨型学制和中间型学制。
1.双轨型学制
双轨型学制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以二战前的英、法、德等西欧国家为代表,因而这种学校系统又被称为“西欧型”或“欧洲型”学制。双轨学制是在18~19世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了保障资产阶级子弟的教育特权,同时满足广大劳动人民子女对教育文化需求的条件下而产生的学校系统。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双轨制是指把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面向社会上层阶级,为社会上层阶级的子女服务,教育目的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级官吏及其他高级人才。这一学校系统由大学和中学组成,其发展轨迹是自上而下的,即先有大学,而后才有中学。这类学校收取高昂的学费,提供优质的教育,将劳动人民的子女拒之学校大门之外。另一轨面向平民大众,以满足广大民众对文化知识的需求而设立的带有普及教育性质的学校。这一学校系统由小学和职业学校组成,其发展模式是自下而上的,起点是小学,终点是职业技术学校。这两个学校系统自成体系,既不相通,也不关联,就像两条平行的轨道,因而被称为双轨制。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学校教育的双轨制由于违背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普遍性而遭到了激烈的批判和否定。科技革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工人阶级争取教育权利的斗争,迫使资产阶级在学制上作出了让步,其结果是双轨制学校体系得到了部分改变,逐渐向单轨型学制和中间型学制过渡。
2.单轨型学制
单轨型学制是横向划分的学校系统,是从双轨型学制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最早产生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所沿用。单轨型学制以美国为代表,又被称为“美国型学制”。19世纪后半叶之前,美国大部分学校都仿效欧洲各国的双轨型学制。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双轨型学制中的面向平民大众的一轨发展迅速,尤其是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在短期内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面向资产阶级和有产阶级的另一轨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反而呈现出颓废的态势,最后逐渐被取代,由此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型学制。单轨型学制之所以能够在美国产生,主要是因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特权文化的羁绊,加之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受封建思想影响较少,民主、平等、自由观念深入人心,因而随着美国各州强迫义务教育法令的相继颁布以及美国公立中学运动的开展,使为社会上层阶级子女服务的一轨逐渐失去应有的优势和地位,直至被另一轨所湮没。单轨型学制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结构体系,即一个国家的学制是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的相互联接的直线型系统。它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起来。其特点是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一个体系、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八四、四四四、六六等多种分段。
单轨型学制反映了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民主的理念,在原则上保证了所有受教育者都能进入同样的学校接受教育,有利于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普及,促进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因而备受世界各国青睐,对二战后世界许多国家的学制改革和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需要指出,由于教育条件、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所限,单轨型学制也存在一些不足,表现为同级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相差悬殊,不同级别学校之间的发展失衡等。
3.中间型学制
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上述两种学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属中间型学制,又叫分支学制。这是前苏联创造的一种学制类型,以前苏联为代表。中间型学制同单轨型学制的发展过程一致,也是从双轨型学制发展而来。在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国实施的是欧洲的双轨型学制。十月革命后,为了粉碎资本主义教育体系,消除苏维埃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障碍,苏联建立了单轨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学校教育体系。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当时教育的需求,又恢复了原文科中学的某些积极因素和职业学校单设的传统,形成了既有单轨型学制特点,又有双轨制学制特征的中间型学制。中间型学制既不同于欧洲的双轨型学制,也有别于美国的单轨型学制。因为它在入学的前一阶段(小学和初中)实行单轨,到后一阶段(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才实行分叉。普通高中的毕业生经考试合格后升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则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大部分毕业选择就业(工作三年之后也可升学),另一种是少数优秀毕业生可直接进入对口的高等学校就读。中间型学制的特点是“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连”[7]。
中间型学制兼顾了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益,注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兼有上述两种学制的优点。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在各阶段的衔接及其分支的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普通教育体系较为完备,水平较高,而职业教育却没有得到重视,条件较差,发展较慢,质量较低等。
三、影响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
1.现代学制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学校教育制度提供了可能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资源。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社会里,由于没有充足的物质资源,要想建设体系完善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不可思议的。毛泽东指出:“我们不能饿着肚子去‘正谊明道’,我们必须弄饭吃,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8]上文所谈及的双轨型、单轨型、中间型三种学制,就是适应特定时期生产力水平的产物。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教育的普及程度。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壮大都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学校教育自不例外。学校教育机构的设置、经费的投入、招生规模、办学体制等,都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现代教育的普及程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得以不断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义务教育的普及年限越长,表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如由于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仅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而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普及了12年义务教育,如新西兰、德国和比利时,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则实行6~9年不等的义务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其发展也经历了由“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发展历程。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实现了大众化,而要达到普及化的水平,则还需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与之相匹配。
2.现代学制的制定要受一定社会制度的制约
一方面,社会关系决定着学校教育制度的性质。在阶级社会里,学校教育制度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服从或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的社会体系下,学校教育制度主要面向统治阶级的子女,为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服务,具有专制性和保守性。而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学校教育制度则面向广大劳动者的子女,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服务于无产阶级政治,具有平等性和民主性。
另一方面,政治结构制约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学校教育制度反映并受制于政治结构。政治结构对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起着阻碍或促进的作用。一般而言,无论是实行中央集权制政治结构的国家,还是实行地方分权制政治结构国家,抑或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政治结构的国家,统治阶级往往通过制定教育方针、教育政策修改或废止学校教育制度,加强对教育的控制。如对教育目的、学前教育领导权和被领导权等方面的规定和限制,从而决定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3.现代学制的建立受人口状况的影响
一方面,人口状况影响学校教育的发展规模。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的社会需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教育需求相应地大幅度上升,必然要求社会设置充足的教育机构,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学龄人口数量的稳定下降,势必对教育的需求产生抑制作用,必然导致部分学校的合并或倒闭。因此,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学校教育制度,必须依据和反映人口的实际状况。
另一方面,人口结构影响学校教育结构的调整。人口结构影响和制约着初等教育结构、中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结构和成人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年轻型人口结构的国家,适龄儿童在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因此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成年型人口结构的国家,接受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人口比重也会上升;老年型人口结构的国家,为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必然要扩大老年教育的覆盖面。
4.个体的身心发展也是确立现代学制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的阶段性。个体身心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表现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教育阶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按照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在每一个阶段,学校教育制度的设计要体现相互衔接的原则,必须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各发展阶段相对应,不能强求统一,简单划一。世界各国将教育划分为初等教育阶段、中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继续教育阶段及其不同的学制设置,便是鲜明表征。
另一方面,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影响学校教育制度的设计。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的差异,表现为身高体重的差别、体质的优劣和生理机能的强弱等方面。另一是内部差异,表现为认知能力的不同、爱好兴趣的不同、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等。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对学校教育制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1]为此,学校教育应重视个别差异,依据差异性特点,采取弹性的教育教学制度,或是设置相应的特殊学校、聋哑学校等,对个别受教育者进行特殊培养,或是按照受教育者的兴趣、需要与特长,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制度,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均得到最佳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民日报,2010-07-30(1).
[2] 任钟印.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4]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5] 冯永刚.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趋势.教育科学论坛,2011(10).
[6] [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刘守英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 柳海明.现代教育原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都市农业的内涵、特征及发展对策
都市农业随着城市的.发展,其区域范围和功能日渐扩展,内涵日益丰富.都市农业的特征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北京市应通过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全新大农业观,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应用高新技术,改革融资体制,增强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对策发展都市农业.
作 者:赵晨霞 作者单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102442 刊 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AGRICULTURE VOCATIONAL COLLEGE 年,卷(期): 16(3) 分类号:F323 关键词:都市农业 特征 发展对策 北京市
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内涵发展工作启动以来,我校全镇上下教师经过观摩学习后一致认为现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打造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经过全体教师的观摩、了解,上海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高效课堂模式成为了我校推行的基本模式。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该教学模式的提出、实践、探索、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从整体上认识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又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惜时增效,轻负高效”,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现将我校内涵发展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创建准备阶段:
学校内涵建设启动以来,经过全面的宣传、观摩、落实。我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管理机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立足学生实际,进一步突出特色,教学教研取得新的突破,课堂教学效果有所提高,但新的教育形势,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日渐丰富。我校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教师讲,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勤于动手”的教研发展方向。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乐于学、勤于学”的特点。
在市、县局文件的指引下,经校行政会研究,制定了《白鹤滩镇中心学校内涵发展实施方案》,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按照县教育局统筹规划的工作思路,以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这一理念出发,我校迅速开始了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保证学校内涵发展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我校成立由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的领导小组,指导和组织全校实践研究活动的开展。
组长:高登华
副组长:
成员:杨宏玲、赵子菊、陈宏伟、孙会清、张清英、贺如军、戴萍丁玉萍及各教研组长、各村小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陈春玫兼任、副主任由杨宏玲兼任。
成员有:教科处、教务处、政教处其余人员组成。
2、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所以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坚信一个原则:“好的方法,往往会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学习讨论,形成共识。
召开教师学习动员会。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内涵发展的基本要求、理念和内涵,讨论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确定自己在活动中持什么态度,做好哪些方面工作,取得怎样效果,提高全体教师对打造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调动全体教师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全身心投入打造学校内涵发展活动之中。
二、创建实施方式:
1、召开内涵发展动员大会。内涵发展,必须首先统一教师的思想,改变多年墨守成规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在内涵发展动员大会上,我们明确提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立足课堂抓质量,立足课堂促教研,努力探求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优质高效”的新型课堂模式,大面积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集中学习。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并观看外地好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等,全面认识内涵发展新观念,全面了解全国各大名校内涵发展模式,真正掌握学校的深刻内涵。
3、充分发挥出外培训教师的作用,教师培训回来后,都安排培训教师在教职工大会上反馈出外学习感受,并将学习到的先进教育理念、好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全体教师,鼓励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大胆尝试应用,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工作成果:
1、成立高效课堂探索人才资源库。以学校各级骨干、教学能手为核心,群策群力,献计献策,总结归纳出适合本校实际的。确立了我校发展推进的教学模式为“愉快教育”全体动员,营造氛围,形成了教师人人思考反思课堂教学的良好局面。
2、组织学校骨干教师上一节模式研究课。活动分别由我校骨干教师杨宏玲、陈春玫、刘德丽、张晓倩主讲,四位教师教学风格各具特色,课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明显,学习情绪高涨,课堂教学展示气氛热烈,师生合作愉快,教学效果十分好,受到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极大地启示和鼓舞了其他教师。
四、存在问题
1、内涵发展强调的是课堂上以学生自学为主,体现的是先学后教,可是我校小学阶段学生受识字量、见识的限制,难以达到自学要求;再有就是我校班级超80人以上的大班额居90%,教学研讨难度较大。
2、我校40岁以上教师较多,在进行教学改革时经验欠缺,对教学模式的理念接收较慢。有的老师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还不能熟练应用。有的老师不能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习、学生解疑,总怕学生学不透,学不好,不能把信任送给学生,导致在课堂学习中耗时、费劲,失去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意义。
现代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基本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 肖 川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现代化”或“现代化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已成为人们非常熟悉的词汇。一些同志常常将“传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作为一对对称的概念,讨论二者的关系。我们认为,与“传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相对称的概念应该是“现代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Modernized Education or Modenizational Education);而与“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相对称的概念则是“古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古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这是一对在时间维度上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特征进行把握的概念;而“传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现代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则是一对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内在特性上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特征进行把握的概念。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现代化是一个能动的具有指向性的过程,是一个对传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瓦解、扬弃、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也就是为使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面向未来整合,重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传统的过程。这一具有指向性的过程的结果,便是现代化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因此,也可视为一个实体存在物)。现代化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作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自身发展追求的一个目标和作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现代化运动的结果,在一定的时限内,是具有特定的质的规定性的。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现代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作为一个目标其本身也是动态发展的.概念。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也就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在实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现代化,对传统与现代的整合过程中,必须尊重传统文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在现实文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的反映和价值。传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即指在整个历史中形成的并已定型了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传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也曾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也是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中,有其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农业社会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不能适应工业社会的需要,因而农业社会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更是“传统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而当人类进人信息社会以后,能适应工业社会的那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却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也就成其为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的社会环境具有特殊性。当代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任何一种教育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 然而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的环境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环境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就是西方文化利用影视、娱乐、消费、宗教、政治、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向中国入侵, 在东西方文明的博弈中我们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强势。人类文化的传播犹如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一样具有单向性。
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矛盾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现阶段, 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比较特殊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 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也在加快, 中国正面临并将长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比如官员腐败、贫富差距扩大化、“三农”问题、仇富心态、教育改革、房产价格、医疗社保等, 作为年轻的学生, 他们思想活跃, 喜欢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但是由于缺乏对这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认识的引导, 在许多负面的社会现象面前不少学生容易感到迷茫、困惑、失落, 有的甚至被负面信息误导而导致思想观念扭曲。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对象具有特殊性。90后的大学生在2008年的秋天正式步入大学校园。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数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 他们最大的特征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不少学生出生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之中。在80后和90后大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特征、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使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又有了另外的特殊性。这些特征可以概括为:
以自我为中心, 承担责任意识弱。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有的人身上存在着任性、自私、懒惰和“娇”“骄”二气等不良行为。家长的过分宠爱, 使其人格、道德方面不健全, 存在着缺陷, 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一切从我出发”的思维处世方式, 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弱化, 通常他们只考虑社会应该为我做什么, 而不考虑我能为社会做什么, 有的学生对主观为自己, 客观为他人的想法非常赞同。
精神世界出现危机。现在的大学生中存在着理想信念淡薄、信仰缺失等精神现象。由于受到现实世界物质利益的冲击, 很多学生把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当做了人生的全部, 个人利益成为理想的重点。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 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同计划经济体制及观念紧密地结合起来, 当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 人们很难把共产主义同计划经济区别开来, 相反地却极容易把马克思主义同计划经济一同怀疑和否定, 造成大学生在接受时的错误观念, 造成一种信仰上的危机。
道德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有: (1) 诚信意识淡薄:论文抄袭、剽窃、考试违纪舞弊已不再是个别现象, 对做“枪手”、助学贷款欠款不还等行为, 也并不觉为耻; (2) 社会公德意识不强:为逃课而逃课、上课迟到早退、在教室里吸烟吃零食、随地吐痰扔垃圾、随意撕毁折叠涂画公共图书、在公共厕所便后不冲洗、在课堂上打电话, 这些现象不在少数; (3) 对传统美德漠视淡然:在一部分大学生的生活中, 艰苦奋斗被贪图享乐所取代, 勤俭节约被铺张浪费所取代, 知恩图报被理应如此所取代, 自力更生被处处依赖所取代。
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大学阶段, 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从2000年到2004年, 连续五年的调查显示, 大学生心理素质亟待提高。2000年82.9%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心理素质一般、较差或很差, 而同年91.9%的高校教师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一般、较差或很差。2004年, 这一数字有所下降, 但仍有68.1%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心理素质一般、较差或很差, 而同年仍有高达82.2%的高校教师认为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一般、较差或很差。 (1)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具有特殊性。相对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的环境和受教育的对象来说,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教师自身也有着许多特殊性。
“思政课”教师的年轻化。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正在进行新老交替, 一大批学历高的青年教师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中。这批人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理论功底比较扎实、知识面宽, 特别富有朝气。但是, 相当一部分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 就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即使一些年龄稍大一点的博士生, 往往也是从学校到学校, 对社会的了解仅限于书本和媒体, 就不要说比他们更年轻的教师了。所以, 当把他们推上教学第一线时, 讲课就很难避免从理论到理论, 空洞抽象。 (2)
“思政课”师资力量的建设落后于高校扩招的步伐。自高校进行市场化运作以来, 全国各大高校连年扩招, 但与此同时, 师资力量的建设却相对落后, 表现为:“思政课”教师担负着超负荷的教学工作量, 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教研和科研活动, 同时也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的授课教师, “思政课”教师的受重视程度和教师的工资待遇不高, 严重地妨碍了“思政课”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研究生在校规模日益扩大, 自1999年起研究生招生每年增速为27%。据统计, 目前我国在校博士生为12.5万, 在校硕士生已超过100万。大规模的研究生群体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和因为研究生扩招所带来的师资紧张、就业压力大等问题的呈现, 使得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又具备自己的特殊性。
研究生结构复杂以及面临的就业压力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与本科生相比, 研究生的生源结构相对复杂。从来源上看, 有的是本科直接考研的, 有的是工作几年再来考研的, 也有的是单位委培读研, 来自不同领域, 有的是普通学子, 有的是社会普通工作人员, 也有来自政府官员和商界人士, 群体构成具有广泛性;从年龄上看, 研究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 从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各个年龄阶层都有, 年龄跨度比较大, 人生阅历不一样, 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思想上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些特点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贯彻的时候阻力很大, 毕竟研究生相对大学生来说, 在思想上更为复杂和成熟, 有的研究生已经形成自己的一整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很难再接受理论的说教。
学术教育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辅助作用。研究生教育是以科研推动教学的研究式教育, 是一种个性化的培养思路。研究生的学习大多以自学为主或以导师指导的形式进行学习, 呈现出分散性和独立性的特点。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或实验室中度过的, 是在导师指导下学习知识、发现知识、研究知识、发展知识, 是以研究为本的学习。
由于研究生学习的特殊性, 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很难像本科生那样利用班级活动进行, 只能结合学习、科研和日常生活随机进行,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达到效果, 为此,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在研究生阶段就应该注意变革。
因此, 在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 学术教育是很重要的辅助点。
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 教育者的高素质是教育活动取得效果的保证, 相当部分高校虽然陆续建立了专门的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部门, 设立了研究生辅导员等思想教育工作者, 但配备不足, 相当一部分是由本科生辅导员或党政干部兼任。同时, 研究生思想教育队伍的专业水平较低, 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研究, 自身理论水平并不高;有的教育工作者与专业教师相比, 反应过于迟钝, 因而降低了研究生对他们的心理认同, 造成对研究生思想引导不力, 直接影响了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与普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相比, 导师在学生中威望较高, 如果导师在对学生进行学术指导之外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 并对有问题或者有困惑的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 那么达到的效果将会是十分明显的。
总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不同的阶段应对不同的受教育群体, 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把握各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所在, 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 不能一概而论。大学生, 作为当代青年的优秀分子, 在他们身上表现出许多特性,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对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 不能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来应对, 应根据群体的差异性区别对待, 否则只会引发学生强烈的排斥心理;其次, 也不能认为研究生是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任务是学习和研究, 少干预为好;第三, 更不能认为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 他们年龄大、思想成熟, 不用再有系统化、专门化的思想教育, 这些思想认识上的不足, 会直接导致研究生思想教育的无所作为。
注释
1 王松光:《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10) 。
关键词:和谐精神;和谐社会;和谐文化
和谐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以和谐思维弘扬和再造当代和谐精神,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
一、和谐精神的内涵
和谐精神是一种以“以人为本”为内核,以“和而不同”为基本理念,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为基本手段,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和思想境界的总和。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的核心部分,构建当代和谐精神,不仅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而且有益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促进和谐机制的改善。
1.和谐理念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人与人的和谐理念,即人际和谐。人际和谐主张人通过修身,在实现人自身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其二,人与群体的和谐理念,即群体和谐。群体和谐一方面是指国家、社会对民众负责,以民为本;另一方面是指人生活在群体中,要树立群体意识,人对群体应有责任感、义务观念和奉献精神。其三,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即天人和谐。强调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恣意妄为,以达到“天人合一”。在这最基本的三大和谐中,人从修身做起,实现人际和谐,这是一切和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群体和谐,这是一切和谐的核心;最后实现天人和谐,这是一切和谐的最高境界。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和谐精神的根本要义就是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和谐思维
一般来讲,社会的性质决定思维方式的性质,不同的社会性质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思维方式上的反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树立和谐思维,才能在不同的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人与资源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寻求共存、共生、共利和共同发展。
当代和谐思维主要包括三个意识,即他者意识、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他者意识以强调个体与整体、自我与他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互动为主导。规则意识是一种以公开、透明、民主、平等为价值指向的现代意识,它既是衡量社会理性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意识。同时,和谐社会也应当是人们自觉、主动地规范和调整自身行为的社会,是自律意识发挥主导作用的社会。
3.和谐心态
社会转型导致了利益格局的调整,引起了社会阶层结构的重组和变迁。社会结构状况的变化必然反映到社会心理层面,引起个人情绪、群体心理、社会心态、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等整个社会意识的重大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取义心理与取利心理的冲突、平均心理与先富心理的冲突、保守心理和竞争心理的冲突、社会定向心理和个体定向心理的冲突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心理冲突的主要表现。
和谐社会养育和谐心态,和谐心态造就和谐社会。当代和谐心态是和谐精神的倾向与态度,具体来说就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豁达平和的心态。培育和谐心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对于政府而言,其责任是在全社会营造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和谐心态的形成;对于公民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对社会客观认识的基础上,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自强自立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二、和谐精神的特征
第一,在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顺应与保护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所谓“天人合一”,即天(自然界)和人(人类社会)密不可分,互相依存;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和基本条件,人类必须保护“天”(自然界),顺应“天意”按自然规律去办事,才能取得成功,反对把天看做人类的对立面。
第二,在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民族、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群体主义、奉献精神;强调遵守纪律,讲求信誉;强调忠于国家和事业,关心集体。这些精神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实现国家与民族的和谐稳定。同时,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关爱他人,克己为人,化解矛盾,以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三,在不同国与国之间、民族之间、政治力量和社会阶层的关系上,强调以国家利益为重,维护统—,团结合作,求同存异。尤其在国与国交往中,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第四,在宗教观和思想信仰上,强调信仰自由、兼容并包,不排斥异国、异族的文化信仰。即在遵纪守法爱国的前提下,在思想信仰上可以自由选择,广泛吸收,兼容并包。这有利于实现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和谐相处,减少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培育和谐精神的机制建设
1.培育和谐精神的经济机制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导致了一部分人心理上的严重失衡。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以全局的、联系的观点来认识和对待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各得其所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样才能大大降低社会系统的内耗,从根本上去除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风险源,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培育和谐精神的政治机制建设
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政治民主的经济基础。培育和谐精神就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培育和谐精神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权利。二是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而又能真正体现择优和公平原则的选举制度。三是坚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局面。四是完善和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保证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五是建立公开、公平、科学、民主的政策机制,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为培育和谐精神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3.培育和谐精神的教育机制建设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理应关注人性精神层面的建构。一是加强对广大公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和谐精神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华民族传统和谐精神基础上,不断完善、充实和谐精神的内涵。二是建立社会心理咨询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在民众和政府、民众和民众、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进行有效沟通和人际合作,使个体心理冲突和群体心理冲突得到释放,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凝聚力。三是做好对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和调节工作,关心其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提高他们对社会压力的心理承受力和对改革的认同感、支持力。
4.培育和谐精神的法律机制建设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因此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客观上要求建立法制机制。在构建和谐精神的过程中,法制机制也非常重要。必须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使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参考文献:
[1]钟明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孙玉杰.中国和谐文化的思想资源、重要地位和正确导向[J].科学社会主义,2006,(5).
【现代教育的内涵及特征】推荐阅读:
第二章家庭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和发展趋势06-12
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内涵12-10
论科技创新的内涵及其与现代思维的关系07-26
教育现代化呼唤什么样的教育创新07-10
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12-16
从人本主义教育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09-22
更新教育观念,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09-27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05-24
现代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