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结构技法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文结构技法

作文结构技法 篇1

文章的主题“犹帅也”,如人之“灵魂”,文章的材料犹如人之“血肉”,而文章的结构恰似人之“骨骼”。失去健壮坚实、分布科学的骨骼,血肉就无所依附,灵魂也无处寄托。2005年中考满分作文是怎样健全“骨骼”,讲究结构技法的呢?主要经验有下列五条。

一、详略得当,体现合理性。

整体安排、事件选取、例证运用都要注意详略,根据则是看其表现主题证明观点的力度强弱。满分作文的作者都有较强的详略意识和主题意识。2005年浙江省中考考“乐在其中”话题,有位考生拟题《我活着,我快乐》,巧妙地把自己比作“一棵小小的芦苇”“一朵小小的野菊”“小条小小的鱼”。作者没有平均用墨,而是详写野菊享受大自然的愉悦和“既不因秋寒而枯萎,也不因孤独而选择春天”的品质,由自然属性进入社会意义,揭示“我活着,我快乐”的独特内涵,而这正是文旨的闪光之处。这样,略写的“芦苇”“鱼”成为衬笔,让叙写野菊的文字成为演绎主题的主体,体现出谋篇的丰富性与合理性的统一。

二、线索清晰,体现贯通性。

物、事、人、情都能成为文章的线索。串珠成链,才能成为艺术品;将分散的材料贯以一线,文章才能成为有机的整体,呈贯通之美。2005年厦门市中考作文考“流水”话题,有位考生以《乌江水,霸王情》为题,将目光投向项羽的悲壮人生。文章穿越时空,涉及巨鹿之战、鸿门之宴、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历史事件,作者巧妙地以题目为线索串起众多素材,构成“乌江诉说——乌江悲剧——乌江见证——乌江呼喊”这样一条圆润而贯通的艺术金链,“乌江水……似乎在不停地喊:霸王,你拔剑挥动的姿影,依然是气盖山河的铿锵姿影;霸王,你头颅运行的曲线,依然是气贯长虹的优美曲线……”这一结尾,正是这一金链耀眼的闪光。

三、照应紧密,体现严谨性。

这里的照应包括题文照应、首尾照应、图文照应(如看图作文),所供材料与文章照应等。善作照应是优化文章结构的基本功。2005年上海市一位考生以《活力是前人留给我们的财富》为题作文,行文时运用多种方法作照应。首先运用重复法作题文照应,文章中“活力”一词共出现21次;其次运用相同句式法照应,“于是我知道,在那一段岁月里,有种活力叫_________”这一句子出现4次,使前后勾连贯通;文章还运用首问尾答法,开篇提出“我不解”,结尾点明“我终于懂了”,首尾遥相呼应,使全文成为内在联系紧密的严谨整体。

四、过渡自然,体现流畅性。

过渡自然能使文章的各部分之间榫接丝连,显示环环相扣的连贯美与流畅美。中考作文中过渡缺失、生转硬接、随意跳脱的现象仍较普遍。为了克服这些毛病,考生必须学会用自然段过渡、用开头语句过渡等方法。

2005年河南省非课改区作文中考考半命题作文(幸福原来_________),有位考生拟题《幸福原来是一种乐观的态度》,开头两段叙述了一对残疾夫妇自强谋生、笑对磨难的事迹,接着用一自然段过渡:“这就是幸福,一种乐观的态度,一种豁达的胸怀,一种相互扶持的人生佳境。”作者用“这”复指,由实转虚,4句判断句自然地过渡到议论;紧接着两段都用“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就如……”这一语句开头,由总及分的过渡功能也很明显。上述两种过渡方法的运用,使这篇文章立意鲜明,转接流畅,在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

五、行文兴波,体现可读性。

悬念、误会、抑扬等等都是使文章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用效笔法。

2005年安徽省课改区中考考材料作文,有位考生拟题《与真理为伴》,阐述由材料引出的观点,虽是议论文,但文章注重内涵的抑扬兴波,将读者步步领入辩证思维的胜境。作者先引秦世王唐太宗例得出“兼听善听则明,则成功”,紧接着用“果真如此吗”这一反问句作“抑”,造成一“折”:于是,但丁、三毛、王选、桂希恩等人的名言或事迹纷纷在作者笔下亮

相,“张扬个性,放飞自我”这一观点又推到读者面前,当读者以为这是“扬”笔,是作者的中心论点时,文章却又一“折”:“面对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我陷入了沉思:……他们都是对的?抑或他们都错了?”

作文结构技法 篇2

圆转技法又称为圆形结构技法。它是指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人或物等从原点开始, 经过一番运动之后, 又回到原点的写作方法。作家晓苏把这种技法称为“圆型结构”, 他说:“在这种圆型结构中, 往往上一个片段的结尾是下—个片断的开头, 如此循环往复之后, 便构成了一个意味无穷的圆” (1) 。

圆转技法源于古老的美学思想。“圆”作为一个无缺的文化原型, 构成了中华民族“圆满美”的心向。许多作品都是以“大团圆”为结局的模式就是这种心向反应。刘勰就提出要“首尾圆合, 条贯统序” (2) 。

如果说刘勰还是从内容上提出要求的话, 那么,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是在形式上的实践了。诗人从江水 (“春江潮水连海平”) 写起, 引起万端思绪, 再写空中的白云, 青枫浦上的游子, 明月楼上的思妇, 最后又写到江水 (落月摇情满江树) , 回到随着江流起伏汹涌的思绪。这种思绪, 又是伴随着月亮的圆转轨迹 (“海上”、“空中”、“西斜”、“落”) 抒发的, 令人心荡神摇。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一座山上有个庙, 庙里有几个和尚……”的故事, 就是运用了圆转技法, 才永远也讲不完。此外, 古代的“回文诗”也可以看作运用圆转技法的一种特殊典型, 于回环流转之中, 产生“美”的艺术效果。

圆转技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就运动的地域范围而言, 可以划分为就地圆转与开合圆转;就运动的轨迹而言, 可以分为独立圆转与复合圆转;就运动的方式而言, 可以分为行踪圆转与思路圆转等等。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独立圆转

人或物在文本中独立进行圆转运动称为独立圆转。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就属于这种类型。金志华先生就认为:“《荷塘月色》的结构, 是圆型的, 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 (3) 。这里的所谓“外结构”是指文本中作者的行踪:从家里开始, 出门, 到荷塘, 再回转, 推门进家;所谓的内部结构是指文本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情绪:从不静、求静到得静, 然后又回复不静。

生晓清的《两棵枣树》写院里有两株树, 住着两户人家, 东边的叫西边的刘大哥, 西边的称东边的为刘二哥。他们不是一家人, 却胜过一家人。因为两家的孙女在院里办家家, 见几粒熟枣落到地上, 都说是自家树上掉下的, 最后, 你揪我的头发, 我揪你的头发……于是两家就变成了仇家, 想挖条沟彻底分开两棵枣树。先是刘老大拿一把铁揪到院中, 挖着挖着, 忽然发现大根小根、粗根细根纵横交错, 越往深处挖根须越多, 分不清它们是从哪棵树上生长出来的。他楞楞地望了一会儿。突然发疯似地将土又全部填上了, 最后还用脚把土踩得结结实实。他悄悄回到屋里, 愧疚地站在窗前, 久久地凝视着那两棵枣树。

接着刘老二也拿一把铁揪到院中, 也一锹锹挖土, 后来又将土全部填上, 回到屋里, 愧疚地站在窗前, 久久地凝视着院里的枣树。于是又回复到文章开头, “院里有两株树, —株是枣树, 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不难看出:文章用两颗枣树象征两家的和睦开始, 因为小孩而造成两家的矛盾冲突, 两家各自用自己的行动使矛盾因为内因而消解, 又回到原点——两颗枣树象征两家的和睦。不仅文章的整体结构是圆转型的, 而且刘老大和刘老二也各自独立进行了 (拿锹出门→到院中挖土→填土→回家) 使矛盾消解的圆转运动。这种圆转技法的运用, 使文章妙趣横生。

2. 递补圆转

由几个人物采用递推或接续、填补等方式共同完成的圆转。构成递补圆转的几个人物的行为不是同时进行, 而是前后相续, 以接力的形式完成的。因此, 可以称之为接力圆转。

沈乔生的《蛋糕的奇遇》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甲要祝贺老友乙50岁生日, 买了一只大蛋糕, 并亲自在蛋糕上题了个“寿”字;乙因为儿子要毕业分配, 把蛋糕送给了儿子的老师丙;丙的女儿又把蛋糕送给未来的公公丁;丁有糖尿病, 又送给住院时曾帮助过自己的病友戊;快过年了, 戊为了向甲表点心意, 又把蛋糕送给了甲。当甲打开盒子, 发现竟然是自己给“乙”贺寿时送的蛋糕, 上面已长了一层绒毛。这盒蛋糕的奇妙旅行, 令人啼笑皆非, 又值得回味。

这盒蛋糕由“甲”送出去, 最后又回到“甲”的手中, 就是由“乙”、“丙”、“丁”、“戊”一个接着一个转送, 共同完成的。

郑树宗的小说《提名》在开篇的序是:“圆圈是个常见的几何图形, 不仅好看, 而且有趣。生活中有些事儿也能构成—个无形的圆圈, 这样的圆圈虽然也有趣, 但不好看。”接着写了一个年终评先进的故事:

张三因为老婆生病, 多亏李四帮忙, 就提名李四;李四因为平时受到王五敬重, 而提王五;王五因为去年当先进是马六提的名, 于是提了马六;马六又提了老拍别人的马屁, 自己却没人拍的赵七;赵七又提该评主任刘八;刘八本想当仁不让, 但为表示高姿态又提了张三。“兜来兜去, 成了一个无始无终的圆圈。”这个圆转运动是张三等人以递推的形式共同完成的, 暴露了人们评先树模的问题上的一些不正当心理。

3. 错位圆转

错位圆转也是几个人共同进行的圆转运动, 但这种运动形式是由于情节的错位产生的。

刘继明的小说《明天大雪》写了四对男女在大雪来临之前发生的故事。大雪来临的头一天, 洪村的商人前往吴镇找吴老板, 但吴老板却前往王庄买野味了, 吴老板的妻子小素接待了姓洪的商人, 并睡到了一起;吴老板这时到了王庄王猎户的家, 而王猎户前往张沟去了, 吴老板于是和王猎户的老婆碗儿发生了关系;王猎户这时在张沟, 到了翠翠家, 恰好翠翠的哥去洪村了, 王猎户便向翠翠求爱;这时, 翠翠的哥送木炭到了洪村洪老板家, 洪老的妻子玖又成了他心中的偶像。小说巧妙地用同一时间把不同空间的四对男女编织在一起, 通过情节的错位, 形成一个追逐爱慕的循环。在故事中, “不同叙述线索之间形成互文……前一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对于事件的执著在后一个故事中重演……” (4) 其实, 他们都是离家出走者, 他们苦苦追求的原来正是别人刚好放弃的。

晓苏在《乡村同学》中, 写初中的同学文、芳、福三人, 分别在乡村的三个地方。文师范毕业后在城里教小学;芳高中读了一半辍学了, 嫁给了一个屠夫;福因没考上高中, 早就成为打工仔, 在外地挖煤。在某个春节前夕, 三人不约而同地回到了这个乡村。他们都想见自己最想见到的人。文大清早起床, 朝芳的娘家走去, 他要去看曾经送给他一串大红枣的芳。他曾经帮助芳抬箱子, 由于一时紧张, 不仅没有帮好忙, 还意外地砸伤了芳的一个指头, 后悔不已, 他要去表示歉意;而在文出门的同时, 芳也出门朝福家走去。因为中考芳没让福看数学试卷以致福没有考上高中, 芳至今还感到欠他一笔债。芳出门的同时, 福却朝文家走去。他觉得自己特别对不起文——去班主任那里告了文的状。三个人都带着歉疚的心情去找自己要见的人, 但由于事与愿违, 都没有见到自己想见的人, 但他们的行动轨迹正好形成了圆转。这个圆转正是情节的错位造成的, 使故事的叙述在循环往复之中, 产生了特殊意趣。这种“特殊”正如晓苏教授所说的:“让作品的形式也生发意义, 这种意义往往是故事本身不具备的” (5) 。

注释

1 晓苏《文学写作系统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2 刘勰《文心雕龙·鎔裁》

3 《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 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年版。

4 葛红兵《刘继明小说论》,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年3期。

作文结构技法 篇3

随着书法作为一门课程进入课堂,学生对于写字的兴趣与日俱增。而对于中高考应试卷面字迹的美观更是求知若渴。那么,要想写好规范字,字的结构至关重要。根据自己多年的书法教学经验和学习交流总结如下规范字结构技法。

创造情景激发识字兴趣,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写字教学中,讲一些古人练字的故事给学生听,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是练字的生动教材。识字教学之前,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书写的具体任务,理解书写正确的规范字的重要性。每节识字课要给学生留足写字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完成写字任务。课外在作业中穿插练字训练,让学生在作业中巩固练字,把生字识记准确,从而养成规范的识字习惯。

一、规范字结构之框用法

1.口,内有笔画,收笔折把横挡住。如:田、目等。

2.口,内无笔画,收笔横把折拖住。如:口、中等。

3.口(框)内有横,横上无笔画穿过,则横挨左竖。如:日、月等。

4.口(框)内有横,横上有笔画穿过,则横离两竖。如:由、用等。

二、规范字结构之横用法

1.长横在字底要平正,在字中可稍上倾斜,在字首可略有微弧。

2.长横被任何笔画分成左右两部分,左≥右为宜。

3.一字多横,一般只有最长横顿笔收笔,其它中短横以驻笔收笔为宜。

4.字有长撇捺,长横短,两横近。

5.中短横在字上或字中可略仰。

三、规范字结构之竖用法

1.悬针竖一般用于字的最后一笔,纵贯字之上下,中分其字或其组字部件。(丫、个、川、下等字因字形所限例外)如:申、纬等。

2.所有悬针竖都可以用垂露竖替换,而悬针竖不可以替换垂露竖。

3.长(竖)撇遇竖,竖用垂露。如:乔、弄等。

4.如有两竖,一般右悬针,左垂露。如:仲、什等。

5.如有三竖,中竖最短,右竖最长用悬针。如:惭、柳等。

四、规范字结构之撇捺用法

1.撇捺为字之主笔,书写时,应把撇捺的交点落在字的中竖轴上,撇捺的高度、低度、斜度相对应。如:交、文、天、谷、爽等。

2.八字底,两脚齐平,斜度相同,重心两脚中间。如:共、贝、公等。

3.斜撇、斜捺倾斜角度45°,平捺30°。如:父、过、之等。

4.捺画起笔有笔画接触不宜顿笔,没有笔画接触应该顿笔起笔,如:人、大、史、丈等。

5.横和撇捺相遇,撇捺长。

6.两捺遇一起,一收一放。如:奏、炎、食(逢、汆例外)等。

7.撇下有竖,撇要挡住。如:白、向等。

五、规范字结构之独体结构法

1.看似几何图形。常用独体字大概有400个左右(类似“左”字写法上可看作独体字)如:下,倒等腰三角形;上、人,等腰三角形;三、二,等腰梯形;飞直角三角形;女,五边形;云,六边形;弓(宽:高=1:2)、月(1:3),长方形等。

2.强调主笔(一般字中最长笔画)。如:少,斜撇45°;之,平捺30°;小,竖钩正直等。

六、规范字结构之合体结构法

(一)上下结构

1.中心对正。上下结构的字组字的两个(多个)部件各自中心都在字的中竖线上。如:吕、皆等。

2.上下比例关系。上下结构的字组字的两个(多个)部件比例要相应。如:苗2:3或1:1,草、茶1:2,益1:1,幕1:3等。

3.上下结构组字部件宽窄参差相应。如:景1:2,各上下部件宽窄参差错落有致,并以中竖轴线左右相称。

4.上下结构字两个部件中,有一个可以横向延伸的笔画(撇、捺、横)则宽。30﹪-40﹪能直接看出来。比如:香、呆等。

5.上下结构字两个部件中,都没有可以横向延伸的笔画则下承上。如:昌、员等。

6.上下结构字两个部件中,都有可以横向延伸的笔画,只能因异而制。如:幸、草、寺、辛等。

7.方宽长窄。如:冒、胃等。

(二)左右结构

1.a避让,一般都是两个字组成左右结构的一个字,为了新组字和谐统一,两部分右左各收缩,使之紧凑,相得益彰。如:马、奇→骑,舟、亢→航等。

b.穿插,两个字组成左右结构的一个字,两个部件中的一个突出的笔画深入到另一个部件虚空位置,使之新组字两部件协调统一。如:女、子→好,木、木→林,女、少→妙等。

2.左右部件比例关系。组字的左右部件比例要不失调,要符合审美的视角冲击。单偏旁字一般左右比例为1:2。如:何、认、油、楼、担、狠、游(1:1:1)等,以两个单字作为部件的新组字一般比例为1:1。如:般、规、新等。

3.左右部件位置关系(左高右低)。一般左右部件中,左小偏上,右小偏下。如:吃、攻、知、叙等。

4.左右部件大小关系(左收右放)。左右比例相同的两个部件,左写的略小。相同字旁在左小,在右大。如:鸩、沈,村、沐等。

5.左右部件长短关系。

a.如果一个部件有纵向伸展的笔画(撇、捺、竖)则长。

b.如果两个部件都有纵向伸展的笔画则右长。

c.如果两个部件都没有纵向伸展的笔画则右长。

d.言字旁例外,永远不能写长。

(三)包围结构

1.全包围,一般泛指国字框,外框宽:高=2:3,框内字占据中心略上,笔画分布均匀。

2.两边包围,压、庆、病、尿、扄、虎等偏旁的字,字头要写短小,被包部件外露1/3-1/2为宜。

3.右上包,司、句、式等字,被包部件上走左露1/3-1/2为宜。

氧、氢等字,被包部件右靠。

4.右下包,过、廷等字,被包部件上走,上露1/3为宜。

5.三边包:

a.同、月、闪、凤等框字,被包部件上走,占框内2/3为宜。

b.巨、区等框字,被包部件略上走,外与上横齐,底横稍长略凸。

c.凶、函等框字,被包部件上走,外露1/3-1/2为宜,字框本身上宽下窄,字底向上略凸。

此外,个别字还有网格和节点等构字方法。如:间(网格)、我(节点)等。

规范字书写结构上是有一定规律所遵循的,我们要谨记:上紧下松,左缩右放,中宫收紧,点画舒张。以上皆是工作中经验与积累,如有遗漏,有待增补,如有异议,可共勉之。

中考作文技法指导 篇4

中考作文的六个“一”工程

阅中考作文和阅平时作文有很大不同,中考作文的分数评判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教给大家一些应试技巧,用时下流行的说法,叫“六个一工程”。一个吸引人的标题

这适用于自拟题和半命题作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内容的一扇“窗口”,也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拟定标题是学生遣词造句、概括能力等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往往会给阅卷老师一个惊喜,从而让老师带着良好的印象去阅读下文。吸引人的标题往往符合下列条件:

切旨——标题吃透材料精神,把握其主旨;切体——“淡化文体”不等于文章无体,拟题要合乎体裁。如《如诗的秋天》宜写成写景抒情散文,《秋天的故事》宜写成记叙文,《秋天的思索》应是议论文。在切旨、切体的基础上,标题还要求新求趣。

如何让标题求新求趣呢?可直接引用与材料中心相吻合的诗词文句、名言警句、歌词俗语,如《为有源头活水来——谈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可移用术语,通过临时“错位”,让文题妙趣横生,如《警惕精神“滑坡”》、《对行贿人也要曝光》;可根据需要,对名言警句、成语俗语进行改造、改动或增删词语,翻出新意,如《忠言也要“顺耳”》、《君子动口也动手》、《理直气和》;可巧用修辞,如《读书乐,乐读书》,《写作苦,写作也甜》;可采用矛盾法,如《富有的乞丐》;也可采用幽默法、算式法,如《知识=∞》,《49和17之间》。一个精彩的开头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中考时,正值炎热的夏天,老师们批阅试卷已经很辛苦了,作文的头开好了,就能吸引老师看下去。老师一旦愿意看你的文章,你的文章就能得高分。反之,老师一扫而过,你的大作没有被老师发现是多么的遗憾呀。

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在阅卷中,经常发现不少考生一段到底,或三段式的结构。撇开考生的语文素质不谈,这种密不透风的段落布局显然扎眼,看起来费力,自然不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一般来说,一篇500—600字作文,5—7个自然段为宜,且每段主次分明、长短相宜、疏密有致。如对话描写可视其长短而论,倘若写不长,对话最好分行写,尽可能写出人物神情、举止、语调语态,这样既可巧避写不长,又可使行文生动,还可使文段疏密有致,一举三得。一个优美的片段

在片段中,熟练地运用一个写法技巧。如议论文段落中用排比句列举事例,用比喻来说理或巧用名言警句入题收题等。记叙文段落中的铺垫、伏笔、对比、烘托、欲扬先抑等技巧。靠一个生动的叙述,或一个优美的描写,向阅卷老师展示自己的“内功”,给阅卷老师留下又一个良好的印象。一个完美的结尾

考场作文结尾除了要注意与开头相呼应、语言流畅外,还要尽可能塑造一个完美的结尾。或戛然而止、或卒章显志、或画龙点睛、或启人深思、或余音绕梁……这是考场作文最后一次“亮相”,考生要尽可能塑造好这个“亮点”,给阅卷教师一个善始善终的印象,甚至让阅卷教师爱不释手,完成良好印象的最后“定格”。一个清爽的文面

清秀的字迹,整洁的卷面,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这是考生学语文的态度、习惯和语文素质的外在显现,也是对阅卷老师的尊重。卷面悦目,教师才爽心,才能得到教师情感上的肯定和评价。中考训练,除了练字速外,还要注意笔顺规范,间架匀称,字不能太小,也不能占满格。

当然,一手漂亮的字主要得益于平常的训练。考卷上字迹龙飞凤舞、东圈西划,肯定不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考试时,即使平常字写得不大漂亮,也要有信心、耐心,尽可能让字迹工整清晰一些,卷面干净整洁一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底线,以避免无谓的丢分。以上是中考作文训练塑造“亮点”的一些技巧。但要记住写好作文,归根到底靠平常系统扎实的训练。

中考作文技巧举荐

中考语文改革已明显倾向于读写考查,作文得分高是语文得优分的关键。因此学生注意临场作文技巧,是值得研究的。

一、命题要新颖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富有新意的标题是写好作文的开端。平时训练时,要重视文题对作文的重要性。要尽最大可能创造出新颖的作文题目,以争取作文得高分的第一良好印象。如,面对题目《_____的一幕》,有的学生填写“尴尬”,就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若是材料、话题类作文,要在认真读懂材料的前提下,拟出一个好题目,如,话题作文:情节感人的文学作品使人如醉如痴;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精彩激烈的体育比赛使人激动不已;充满真情的电影电视使人回肠荡气……请从下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1)《读____我真____》(2)《听____我真_____》(3)《看_____我真_____》。学生在认真分析话题提示时,明白了“读”、“听”、“看”的内涵,于是陕西一考生拟写《读<唐诗宋词选>我真痴迷》,便使作文拥有了一个成功的作文题,也使这篇作文在阅卷者眼中留下第一个“满分”印象。

二、开头要引人

好开头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动人效果。考场作文,应慎写开头,认真对待第一句、第一段的写作,最好先在稿纸上写出开头的段落,然后再自我感受几遍,若能让自己激动起来,那么也定能感动别人。如考生写《人生最需要掌声》的开头:“人生最需要掌声。许多人时常感叹:知音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就是人生中的鼓掌者吗?”这是一篇满分作文的开头,这是个能激动自己的开头,如同刚打开洪水闸门一样,使自己的写作如洪水般一泻千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好了开头,也便留给了批阅者“成功的一半”的印象。

三、内容要情真

构思内容,要做到以真情感动人。切勿内容假、大、空,切勿写自己并不了解的内容,不能感动自己当然便不会感动别人,因此在选择写作内容时,要选择自己受感动的内容,这感动自己的内容往往是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而且往往是一些琐屑的小事件、小细节;或者是自己曾阅读过的有很深印象的书刊登载,写作时可以将旧内容换新角度使用。写自己的真感,如《尴尬的一幕》。考生写一细节: 走廊上,与老师擦肩而过,自己试着努力想对老师说声“老师好”,可终于没有说出来,面对老师的微笑,自己低头而匆匆逃过,感到尴尬至极。

这是一个真切动人的小细节,是作者的实情流露,更是文章内容的精华细节。真情的细节内容构成文章的血肉躯体,是好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分作文的关键,因为好细节才能打动批阅者的心。

四、结构要创新

精心布局,创新结构框架,在阅卷者面前树立完美的整体形象,并产生一目了然的效果。如:反复排比式、日记体式、剧本形式、小标题式、镜头组合式、问答式、应用文体式等,都是有创新意义的结构体,且这种新框架极利于考场作文获取优分印象。如考生写《吴诚信的就诊报告》,结构上以“病情”“病因”“处方”的体式布局谋篇,给阅卷者以新颖的结构感,因此这篇作文在考场中获得了满分。

五、书写要工整

工整、流利的书写给人的印象是:如同步入卫生清洁的场地。读一篇书写工整的作文,如见到漂亮的罗敷,使“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工整的书写是考场作文给评卷者的良好直观印象。并且,工整的书写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书写工整,如同出门做客时整洁的穿着,是一种自重、尊人的表现。

考场作文,时间十分有限,因此,学生掌握战略战术,从而最大限度地赢取考场优分。

中考作文指导审清题目,准确立意

现在的写作,无论是“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材料提示作文”,写作范围都是相当宽泛的,但同学们仍然出现①更改话题②转移话题③题意不切等现象,导致作文的失误,令人忧虑。

审题,顾名思义就是在动笔之前,对命题提供的语言信息做一番详细、周密的审视分析,捕捉命题者命题的意图,从而决定所写文章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行文的重点和写作方法等,顺畅地写出好文章来。具体到一篇文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审出题目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命题中有一些题目一语双关,有深刻含义,如《脚印》、《阳光》、《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这也是课堂》、《人生路上风雨多》等,对这类题目,应透过字面的表层意思,去挖掘题目的丰富内涵,应注意展开联想、引申,由物及理,由事及理地表现主题,使文题的寓意得到升华或深化。

②半命题作文还要注意审清题目中关键字词,字词的含义,将题目本身的含义理解全面,确立写作重心。在补题时,不要只受所给选项中词语的限制,要调动自己的生活储存,综合考虑材料,立意等多种因素,在题目留白的地方补写出正确、鲜明、新颖的题目。尽量以写“我”为中心,以内容“熟”为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角度“小”为上策,有一个全盘考虑。

③无论是命题、话题、半命题、材料作文,要准确地找到写作的侧重点,都是至关重要的,惟其如此,不至于跑题或打擦边球,留下遗憾。才能合理安排详略,做到重心突出,详略得当。

例如:以“窗”为话题,有的同学写“窗边的洋槐”,很显然,就没扣紧话题,写偏了。“迎着风雨”这个话题,同学们写作时大多把重心放在“风雨”二字上,中招失败。若写成绩下滑,家庭的苦难等,而缺少“迎”的具体表现,缺少面对“风雨”,遭遇“风雨”时的具体行为,因此,只能是写自己经历“风雨”,也不是“迎着风雨”。

还有以“理解”为话题,很多同学只是通过写父母给自己送棉衣,做好吃饭菜,再苦再累也不抱怨等,最后结尾时点到自己理解到了父母对自己一片爱,开头缺少必要铺垫,中间缺少理解的具体内容和过程,只能算是一篇抒写亲情的文章,打了擦边球。

再如:半命题作文“珍惜所拥有的”,该话题特别要注意:应紧扣“珍惜”“所拥有的”这两个关键词来选材。写作时,先把珍惜的对象交待清楚,然后着重写自己珍惜它的原因、经过、结果,表达自己对它珍惜的情感,写明自己珍惜它的意义。

该题目写作常犯的错误是:为自己该珍惜而没有珍惜的东西而后悔。比如某生写珍惜母爱,一开始就交代自己应该珍惜却没有珍惜,之后用大量篇幅记述自己如何不珍惜母爱,与母亲斗气,文章结尾写自己没有珍惜母爱,非常后悔。全文大部分篇幅都在写自己如何不珍惜母爱,与话题要求记述的重点恰恰相反。还有的学生想用对比手法来表现自己的珍惜,先写不珍惜,再写珍惜,但写起来接不住,前长后短,选材重点自然偏了。

诸如此类还有“我战胜了”,“我读懂了”“我发现”“触动了我的心灵”“学会了”等等,都要注意写作的侧重点,否则,就写不出重心、详略得当、扣题紧的好文章。希望同学们能吃透材料,看清话题,注意限制,抓住重心,你一定能写出切合题意的佳作来。“立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如果把文章比作文,那么“主题”就是灵魂。而一篇文章首先要中心明确。文中的一切都是为中心服务的,它是统帅,没有中心,就没有文章。考场作文的中心一定要让阅卷人看得见,摸得着,明确认识到你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情”和“意”。反之,文章的中心藏在字句中,不鲜明,不突出,如“浓云蔽日”,阅卷人看了半天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坠云里雾中,不知道你到底想表达什么,这样势必会引起阅卷者的厌烦感。因此,文章的中心应该在比较明显的位置突出出来,是一种稳健的策略。

其次,还要注意立意,应积极、健康,表达思想感情应该符合“真、善、美”的要求,说得通俗一点,只要考生作文所表达的思想不是消极的、庸俗的、片面的,感情不是虚假的,苍白的,颓废的,都应视为”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但有些相反的表现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例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的考生做起了白日梦,说记忆如果真的可以移植,我就不用学习了,可以如何如何享受等。有位考生作文中写道:过去人们认为袁世凯是个卖国贼,实际上袁世凯怎样怎样,下面都是为他歌功颂德的文字了。这样的作文当然思想感情不健康。有位考生写

“选择”,内容大致如下:

“面对这个十分平庸乏味的作文命题,我实在是提不起写作兴趣,我可以写捡钱包之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选择上文……但我懒得写它,我可以写面对落水儿童,经过心灵的较量,选择跳入水中……但我也懒得写它。说假话的文章太多太多了……这些假话我实在不愿去说,所以我选择了“无话可说”。

全篇几乎全是牢骚、埋怨、讥讽,折射出考生内心的黑暗与阴冷。例如“诚信”,“心灵的选择”“宽容”这类指向性单一的作文,考生不要去求异思维,说诚信吃亏,选择救人不好等言论。这是认识上的糊涂虫。联系现实生活时,指责社会的黑暗面,要有分寸。不要对社会丧失信心,把什么都说成一团漆黑,批评家长、老师和教育,要有分寸,不可尖刻、讽刺、挖苦,甚至恶意地进行人身攻击。总之,尽量表现生活中美好的、光明的一面为最好。

立意准确后进一步的更高要求就应该是力求新颖,力求独到深刻。

新颖的立意,独特的见解,或给人心灵撞击,或给人思想以启迪,或给人精神以鼓舞。但是,一些考生往往忽视这一点,以为只要能围绕题意去写就行了,他们不重视立意的推敲,写出的文章认识肤浅,内容空洞。“立意新颖深刻”,说明白点,就是你比别人想得新鲜些,比别人考虑得再深些,琢磨得透彻些。例如一篇《心灵的选择》文章,内容叙述了动画片中唐老鸭和米老鼠这一对对头,在危险时刻,怎样做思想斗争,米老鼠作出选择——救唐老鸭。文章符合“四个基本”。但选材过于“低幼化”,缺乏必要的内涵,写法上也只是图解了动画片中的一个情节,别无新意。显得幼稚与单薄,缺乏大气。是文章得分不高的主要原因。作文专项指导巧妇为炊备足米,善于剪裁巧运用——谈作文中选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到写作时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同学拿到作文题后,不知从何下笔,或者即使文章写好了,也是写得毫无文采,生拼硬凑,枯燥无味。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文素材的缺乏。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寻找素材

①从教材中寻找素材。我们语文书,其实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只要我们用心,杜甫、文天祥、海伦•凯勒、陆游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就出现在你的眼前,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写作材料,就不会为材料的贫乏而苦恼了。②从生活中寻找。考场作文的内容一般是以学生熟悉、理解、体验的生活为主,在生活的河流中,我们有初探深浅的体验,有小试牛刀的回味,有喜怒哀乐的宣泄,有酸甜苦辣的写真,有遭遇挫折的痛苦,有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一旦让这些可贵的生活信息以它清新的面目走进作文,就是一盘原汁原味的“土豆沙拉”。③从自己平时阅读中积累,许多作文好的同学,几乎都得益于课内外阅读的结合。对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报刊,应常留心浏览,对一些文质兼美,可读性强,有现代意识、现代情感的好文章,或自己读后与自己有共通之处的,能产生共鸣的,不妨静下心来,琢磨一番,思考一下文章的感人之处,巧妙之处,可用之处,考试时,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二、围绕话题,扣紧中心,恰当剪裁。

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后,还有一个如何用材料构建佳作问题。

①不涉禁区,积极健康。这点在立意方面已有所涉及,不再重复。

②避生就熟,得心应手。避开自己陌生的材料,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只是给了写作者一个宽泛的写作范围,在这个范围之下,可以选用的材料很多。比如对于“心愿”这个题目,同学们的心愿简直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其中有自己的心愿,也有父母、亲人、朋友的心愿,既可以是小小的个人的心愿,也可以是国家、民族的心愿,可一篇作文的篇幅是有限的,这时,就要有一个取舍的问题,选取一个或两三个自己最熟悉的来写,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③弃故纳新,避同求异,独特出众。在“材料丰富”的基础上,还有一项“材料新鲜”。作文材料如果老是陈谷子旧芝麻,谁会喜欢呢?同学们笔下如果老是一、二年级时事,父母送棉衣、送伞,老师批改作业到深夜等,就会令人望而生厌。因此,选材时要尽量避开人们容易想到的材料。尽量选取别人不容易或不能够想到的材料,材料新颖独特,文章才能引人入胜。俗道的材料,保本不跑题,但让人觉得温开水一杯,无法使阅读者提起精神。

④顺序操作,注意规则。选材时可先用发散思维,在草稿纸上列出你认为切合题意的材料(为节约时间,可用少量字作提示),然后分析、鉴别,选定要使用的材料。

⑤讲求形式,丰富多彩。议论类文体的正反论据加起来不少于3条,论证方法也不能少于3项,尤其是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法不可缺少。

记叙类文章要学会设置波澜,因为“文似看山不喜平”,美文均为“在尺水中兴波”。具体方法如下:

一波三折,写出情节、细节。内容丰富的文章总是有起伏,引人入胜,出人意料,给人以回味和想象的余地。文章有情节才感人,有细节才动人。⑥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化实为虚。话题作文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宽泛的写作空间,如果大处着笔,宽泛而谈,就缺少具体性。因而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把大的话题通过具体内容来表现,写出深度,写出细节,打动阅卷者。

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切口,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不求“面面俱到”,从相对宽泛的题目中精选一点,从小处着眼,小到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

但不管怎样,材料和中心必须保持一致,文章选材与表达中心的关系至关重要。当我们围绕话题去选材时,必须考虑我们所选的材料可以表现什么样的中心。如果选材时不这样考虑,那我们的选材就是盲目的。

中考作文指导:巧妙布局,结构出新

[方法指津] 中考作文的布局,按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交错式三类;按材料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传统式和创新式两大类。近年来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作文不断增加,给了学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写作自由,如能掌握一些创新式格局,对写好考场习作是大有裨益的。常用的创新格局,有以下几种——

一、日记缀连式

日记是学生最熟悉、最常用的一种练笔形式。它用之于考场作文的布局,具有层次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等优点。如2001年江苏省盐城市作文题是:以“考题”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体裁(除诗歌外)作文。一考生以《都是考题惹的祸》为题,用三则日记展开。文章写的是“我”这个差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因很多考题未做对而引起的一连串“麻烦”。三则日记分别写的是“教室里老师刻薄的批评”、“寝室里同学恶意的讥讽”、“家庭中父母粗暴的责骂”。且三则日记巧妙运用“小雨”、“大雨”、“暴风雨”这些有关天气的词语来暗示情节发展,传递作者的心情。这篇文章因布局巧妙、感情真挚而获得了高分。

二、镜头组接式

镜头式也叫剪辑式。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的不同镜头按一定的顺序有机地连接起来。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突破时空局限,灵活自由,变而不乱,视感强烈。镜头式是考场作文中运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布局方法。如2001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题是:《那里留下了我的》。一篇《那里留下了我的童年》的一类文,就是以镜头式布局的。作者用“小树”、“小蚕”、“小故事”、“小风车”为小标题串起全文,文中写与我一同长大的小树,写让我吓得要死的小蚕,写奶奶给我讲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小故事,写舅舅给我做的漂亮的小风车。用一组典型的镜头再现了我金色的童年,流露了作者对生我养我的小山村的深深依恋。如《校园生活二三事》(2000年哈尔滨市中考题)就可用镜头式布局。

三、散点式

散点式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从数个点上进行发散、铺排,每个点都有一个精美的句段,数个点连成一体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种“散点式”习作最突出的优点是层次明晰、语言优美、情感浓郁。用散点式布局往往能出奇制胜。200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题是:写一篇文章,题目中必须含有“喜欢”二字。一篇题为《我喜欢……》的习作是这样写的——

我喜欢在薄雾缭绕的早晨,看天边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 喜欢在热浪炙人的中午,听树林里此起彼伏的蝉鸣; 喜欢在蛙声震天的月夜,嗅田野里迎面扑来的稻花香; ……

全文精选美好的事物作为抒情对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是一篇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考场佳作。

四、书信式

以书信的形式写大作文,显得自由灵活,亲切真实。如2001年重庆市中考作文要求是以“北京申奥”为话题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一考生以《致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一封信》为题作文,文中客观地介绍了中国承办奥运会的实力,热情地叙述了中国人民为申办奥运作出的种种努力,激情地抒发了中国人民承办奥运的渴盼,也得体地表过了中国人民办好奥运的信心,文中处处洋溢着作者满腔的爱国热忱,本文也因形式灵活、内容翔实、表达得体而获得了满分。

五、小剧本式

剧本因其时空情节集中,矛盾冲突尖锐,台词简练生动等优点引人入胜。用剧本形式写中考作文,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200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题的要求是: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一篇《错?对!》的习作就是以独幕剧的形式来写的。剧情大意是:我是个爱好写作的学生,到了初三仍忙里偷闲写些小说,不想被老师逮个正着。师生间为“初三生写小说究竟是对还是错”展开了一场争论。文中以典型的环境描写、生动的人物对话、形象的舞台提示、激烈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当代学生学业上的迷惑,颇能引起人们对现代教育的深思。

六、创编式

创编式即“旧瓶装新洒”式的故事新编。即借用大家熟悉的神话、寓言、童话等,对之进行创造改编,注入新的内容,借来讽喻折射现实生活,这样的文章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如2001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题是:以“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一考生以《仙界新说》为题构思一篇妙文,请看节选的精彩片断——

宙斯一见玉帝,便气冲冲地说:“玉帝呀,你来评评理,智慧女神雅典娜欲辞职不干,带着她那帮圣斗士去开什么“创意公司”,说什么凭她的头脑一月至少也能挣个千儿八百的,当神有屁用。丘比特现在射一箭,开价两万,谁给钱多就为谁射,这不,想辞职去给××公司当形象代言人呢……

文章以仙界折射人间,寓庄于谐,耐人寻味,连神仙也不能超脱金钱的诱感,可见金钱对某些人的腐蚀!

七、对话式

英语万能作文技法 篇5

Today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are realizing that X is of great importance.For one thing, success in many fields depends on X.For another, failure often results from the lack of X.For example……,From what I have mentioned above we can see that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do…… Clearly, X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2,面临的问题

We inevitably run up against a lot of difficulties.For example…,Moreover,…… Certainly, there are some other roadblocks we may com across.3,出现的问题、副面影响、麻烦

As is known to all, everything has two sides.When we are enjoying the benefits which X has brought us, we are suffering(at the same time)from a lot of troubles, such as…, …and…

4,解决问题或困难的方法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olving the problem.There are, I think, at least two possible ways to cope with it.The first way to tackle it is to do….The other policy that is worth adopting is to do….Only in this way can we succeed in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 in the future.5,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Different people, however,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is matter.Some people think that….According to them, all of us should…… Others argue that…… In their opinions, nobody can…, without……

6,优缺点对比

Compared with Y, X has a lot of advantages.For example… At the same time, X has the advantages of Y.For instance…, I have come to conclusion that X and Y are equally important

7,原因

What caused these changes problem? I think there are two good reasons.In the first place,…… lead(s)to…… Secondly,…… produce(s)… Maybe there are some other reasons.But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above mentioned reasons are commonly acceptable.8,巨大变化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re have been tremendous changes in people’s lives.Ten years ago, few people could even imagine things like…and…Today, however, all these newly emerging things are benefiting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9,个人观点及前景

如何打造高分作文技法 篇6

妙用四类精彩文段,撑起作文肥实“猪肚”写高考作文我们常常会用心打扮“凤头”,打造“豹尾”,其实肥实的“猪肚”更需要我们去浓墨重彩,因为“猪肚”的丰满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质量。如何让你笔下的猪肚圆润起来呢?笔者认为需要用精彩的文段支撑起“猪肚”来。

一、活用诗文显深意诗词文句和中外名言,历来具有表达精练、含义深刻、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引用得好,往往有助于文章主题的阐明和揭示,有助于文章表达的精练和生动。在作文中若能恰当引用,必能使文章神采飞扬,意蕴深刻。例1:思念使诗圣感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比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杨柳岸晓风残月,思念使摩诘先生每逢佳节走入“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心境,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遥望故国,思念使爱国词人“铁马冰河入梦来”。(《思念是一道风景》)例1巧妙地直接或间接地化用了多个诗词句,从多个角度具体地表现出思念的形态。

二、善用修辞放异彩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增强文章中心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保证“猪肚”精彩的一个重要手段。例2:春天的雨本是那么迷人,像牛毛、像细针,丝丝缕缕,轻飘细扯,可是这一切在“运动

鞋”的心中都成了惹人心烦的东西。刚才那个“玻璃罐事件”把他的雅兴全赶跑了。(《春雨潇潇》)例2段作者在描写中接连运用了比喻、借代、对比等多种修辞,让读者身临其境、如见其人,看到了春雨迷人之景,表现了描写对象的特点。作者又通过对比反衬出“运动鞋”烦闷的心情。可见善用修辞能使清水出芙蓉,使文章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

三、真情道白泣鬼神真情实感是好文章的灵魂所在。只有发自内心抒发真情的语言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正如法国缪塞所说:“最美丽的诗歌是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诗篇是纯粹的眼泪。”例3:我的母亲,用粗糙的手掌不停劳作,为了我的明天;我的姐姐,在青春年华四处奔波,为了我的学业。我爱她们,因之而爱天下所有平凡或不平凡的女性„„我在心底里想对她们说:“你们!永远是春天的第一朵鲜花,给平凡世界带来了美丽和真情„„”(《春天的第一朵鲜花》)例3作者用真诚的话语表达出自己对母亲、姐姐的感激之情,这种真情不但会打动读者,更会流进他们的心田。

四、创造妙语领风骚富有哲理的妙语是作者智慧的喷发、思维的开放。用精彩的妙语表达理性的思想和观点,能充分地表现出文章的主题,提高文章的价值和品位,还能为“猪肚”镶嵌上一道亮丽的思想光环,给人以理性的愉悦。例4:执着的追求从拒绝平庸开始。如果你是一只仅仅安于低空飞行的鸟儿,那么你永远只是一只平凡的鸟;如果你是一尾仅仅安于浅海游弋的鱼儿,那么你将永远看不到深海醉人的湛蓝。我们应该追求成为翱翔蓝天的苍鹰,成为遨游深海的猛鲨。如若为土,我们就该成为山冈;如若为水,我们就该成为海洋;如若为树木,我们就该成为白杨;如若为风景,我们就该能够黯淡所有的风光。拒绝平庸,追求完美,这样的生活才充满活力。(《执着追求的生活》)例4用理性的妙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崭新看法:拒绝平庸,追求完美。

五、嫁接老树发新芽我们写文章老是为找不到素材而着急,但当我们翻阅历年来的考场优秀作文时便会恍然大悟。这些优秀作文不是在选用新材上取胜,相反,都是在许多旧材料上翻新,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例5:瞧瞧历史吧!我们的老祖宗归有光八次落第,于是有了《项脊轩志》这样的文章;英国大将威灵顿七败七战,于是有了永垂不朽的美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是有了“苦心人”的豪言壮语!莫说挫折不可战胜,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惨淡的人生。莫说痛苦只可放大,真正的智者只会把这痛苦当作前进的动力。(《那时花开》)例6:在神圣的文学殿堂里,我可以站在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描写绿色的陶醉,也可以站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我可以乘着刚朵拉去描绘东方威尼斯的图画,也可以静坐在荷花池边欣赏如舞女裙般洁白的荷花;我可以手执长矛独立寒风,感受那“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也可以在夕阳下看那“古道西风瘦马”„„在文学

上一篇:初中物理实验探究课下一篇:员工对公司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