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精选7篇)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它记录了黄爱华老师的成长之路和他的教学主张。他认为,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数学应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应该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应该追求卓越的教学艺术。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时间不是我们施舍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的,为了让学生真正获得必须的知识,我们不能吝啬课堂的时间,要把时间还给他们。
结合我校的课堂改革,谈一下我的感悟:
一、还学生“动”的时间,给他们操作的天地。
操作是学生喜欢的活动,通过操作,也可以降低抽象性知识的难度,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黄老师给了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他们获得了与众不同感受,深刻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用处。这样,不同的学生能得到不同的发展,都获得必需的知识,教学效果也不言而喻。
二、还学生“读”的时间,给他们审题的余地。
讲解题目,有时我们经常会发现讲了几遍学生还是目瞪口呆地看着你,对你摇摇头;作业中,强调了多遍的注意点还是出错。这时,与其自叹理屈词穷,埋怨学生不踏实,不如拿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读一读题。读题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读通了、读懂了题目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审清了题目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读”是解题的一个步骤,也是一种解题的技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课堂上一定要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教给他们读的方法。
三、还学生“想”的时间,给他们思考的空间。
上课的时候,我经常会让学生停下手中的笔,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准备集体评讲时,学生们也会请求我再给一点时间。在解决某一问题时,有的学生能很快作出反应,有的学生冥思苦想也找不到眉目。教师不必为这种参差不齐的思维速度感到束手无策,其实这些都是不足为奇的,十个手指还有长短呢,更何况几十个不同的学生。从学生的请求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需要的是时间。
四、还学生“说”的时间,给他们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举例的时间,能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且贴近他们的生活,便于理解;给学生说算理的时间,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具有逻辑性,条理清晰,提高计算正确率;给学生说算式的时间,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答案,训练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给学生说解题思路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即使说出错误的想法也绝不是浪费时间,反而可以帮助大家改掉错误的知识,加深印象,透彻理解。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把这有限的时间还给学生,不要为了赶教学进度过分压缩学生动的时间、读的时间、想的时间、说的时间,这样将适得其反。教学设计要游刃有余,教学过程要合理控制,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人都获得必需的知识,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黄老师在书中讲到“教师最重要的是要享受研究的幸福。”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技巧的、慎重的发出教育的信息,也就是要注重自己的语言效应。精妙的表达一个信息,应该是百分之七的语言加百分之三十八的声音,百分之五十五的表情,有时候无声的身态语言,比有声语言更耐人寻味。
在书中,黄爱华老师介绍了许多教学主张,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化、细节化、智慧化三大观点。
黄老师的数学课上,处处能够感受到与生活的联系。他总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学生去思考和实践的.数学问题,并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黄老师始终认为:“细节可以体现一个老师的实力和功力,细节的变化标志着课堂理念与实践的变化。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具有品位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此话不无道理。
研读一个个教学案例,可以看出黄老师那些巧妙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他给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了生命的内涵,他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师生“学习共同体”,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精神交流关系,教学过程因此成了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成了学生自由表达观点、畅谈体验,充分展现个性的过程,成了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
我于几年前听过黄老师的一节课,对这位特级教师尤为佩服。黄爱华老师的课上的生动、形象、扎实,是一位技不惊人誓不休的老师,看了黄爱华老师写的书以后才了解他是一个真正潜心于教育的数学教师,也许正是由于他对教育的一心一意,才能让他在课堂游刃有余,让每个孩子听完后都意犹未尽,让每个听过他课的老师都迷上他的课堂。寒假期间我又把这本书拿出来重温一遍,并记录下阅读的收获与体会。这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这本书记录了黄爱华的成长之路和他的教学主张。全书按“我的成长之路”、“我的教学主张”、“课堂实录与点评”、“专家评说”、“人物介绍”五大部分详细解读了黄老师的成长历程。我主要谈两个方面的收获:
一、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同样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我的成长之路”中有这么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在业余时间里的所为和所不为。黄老师的闲暇时光基本上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书成了黄老师的宝贝,每当他能借到比较好的书就如获至宝。他曾经在一个星期内看完《特级教师课堂实录》并写下近十万字的笔录。还有一次他发现同事那里有一本200多页的好书,便要借阅,谁知那位同事脱口说道:借你一晚吧。就在那晚黄老师看到凌晨四点多,作了详细的摘录,当第二天同事们看到他浮肿的眼睛之后都惊呆了。正是黄老师这种不知疲倦、如痴如醉地读书精神使他积累了深厚的文化知识,接受着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不断地超越自己,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觉得自己也能够在忙碌的工作同时阅读一些专业杂志及书籍,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深深感受到自己所做的还远远不够。我想这也正是与名师之间的距离吧。读一本书容易,像黄老师那样把读书看成一种乐趣,如饥似渴地读书并不容易。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和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我觉得我缺少的正是这种毅力。尤其身为教师,必须不停地学习,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一个有涵养有魅力的人格的支撑,更是一名教育者的课堂底蕴的支撑。今后我要向黄老师学习,做一个爱读书的人,活到老学到老。
二、学习黄老师智慧化的课堂,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充满情趣和智慧。第二篇“我的教学主张”是本书的重点,阐述了黄老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观点,印象最深的是黄老师那富有智慧的课堂。
“数学应该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黄老师这样认为,他也是这样做的。上同一个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黄老师在浙江绍兴借班上课时,他从绍兴黄酒的酒精度17.5%导入新课。而三个星期后去大连上课时,他想如果再问大连的小朋友知道绍兴黄酒吗?肯定不妥当,于是,他想到大连是个足球城市,恰逢上课前一天有一场奥运会外围赛。于是,他又从中国国奥队的控球时间占整场比赛时间的69.8%来导入新课„„„不难发现,黄老师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了数学课堂,让学生时时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他主张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学生去思考和实践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做“数学实验”,亲身体会如何解决问题。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老师就是一个“适宜的点拨者、亲切的慰藉者、无私的协助者和诚挚的合作者”。
在教学方法上,他关注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力求:引人入胜地创设问题情境、激情四射地开展探索研究、意犹未尽地实践延伸。
美妙的课堂还来自于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把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愉快教学融为一体,便能不断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境界。在“圆的认识”一课,他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小猴子坐在方形和椭圆形车轮的小车里颠簸起伏的画面,乐得学生哈哈大笑;在“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一课的结尾,他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动脑筋出教室”的游戏,要求学号数能被2、3„„整除的学生依次出教室,全场的学生都要说出谁是几的倍数。当最后剩下学号是质数的同学时,他便问:“老师出一个什么数时,我们都可以离开教室?”学生们大声回答:“1”„„在一次全国的公开课上,当课上到这里,全场800多名教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总之,在教学中他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发展而教;尊重学生,与学生“和”“平”相处。
读黄爱华智慧教育有感
周丹
盲点本是一个医学术语,指在我们的眼底上的一个黄斑,在这一点上是不成像的,所以这个黄斑就叫盲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年龄、年级、经验的影响,像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的年级特征不同一样,他们的思维习惯不同,导致对知识的理解有些片面。这种片面性表现在:根本想不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会变通,稍有变化就不知所措;知其然但却不知其所以然;课堂上出现这种盲点,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到学校来,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是为了做人的那份智慧,数学来源于生活,但越高深的数学抽象性越高。在“烙饼问题”这堂综合实践课,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探讨4张烙饼需要多长时间时,两位同学对这个问题的精彩回答让人惊叹,一个同学是用的两个一组的方式,另一个同学用的是循环的方法。作为实际问题,前者显然更具有可操作性。当全班学生几乎都倒向前者时,老师追问“那某某某的方法有什么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第一,抽象性更高,直接把饼的正反两面画成随意的圆圈,显然这里他已经跳出了现实的束缚仅仅当做符号,思维已经上升到符号化的水平;第二,他的方法更具全面性,无论多少饼都适用,直接发现了次数和饼的个数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追问无疑地升华了学生的智慧。
即看到了成功中的精彩,也看到失败中的美丽。这是追问中的一大艺术。这是在学生想不到的情况下,那在容易理解错误时,该如何追问呢?
在烙饼问题中,整个探究活动,层层深入,每一层都有它的目的。探讨两张饼的做法,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烙饼的规则。探讨三张饼的做法,是为了让学生体验符号法的简介及其引入的必要性;探讨四张饼的做法,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悟实际烙饼的张数与所需时间的关系;探讨五、六张饼的做法,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深入感悟烙饼分组的策略。最后教师让学生丢掉学具来画图,“在脑子里想一想,想不明白的也可以再纸上画一画”。老师的要求又进一步,学生的思维此时已提升到抽象逻辑的水平。老师的追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在层层推进中得到了实在地发展。
干净保障有序 自主促进和谐
——四年级《垂直》教学实录与体悟
当下,“有序、和谐”应该成为数学课堂的至高追求,教师语言、教学资源和教学预设的干净,是课堂教学有序的保障;学生语言、学生思维和动手活动的自主,是创造和谐课堂、高效课堂的必需。
《垂直》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直线以后,首次接触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直是特殊位置的相交。本课时主要以理解“垂直”这种位置关系为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各种方法画出互相垂直的直线,并通过这些活动,体会垂线的一些特性,了解一点历史,感受一种自豪,促进不断成长。
下面从《垂直》一课的教学实录出发,尝试阐述对“有序、和谐”课堂的追求与体悟。
一、“近”生活导入,显现熟知概念
1.对话拉近师生距离。
师:我是深圳的黄老师,你们是淮阴实小三年级几班的同学?
生:三(1)班。
师:咱们真是有缘,有机会一起上这节数学课。你说我应该是一位教数学的老师,还是一位帮助学生学数学的老师? 【悟:师生间第一句对话即勾起学生继续推进课堂的兴趣,“真是有缘”消除了师生初次见面的戒备,达到了温情沟通的目的。】
生:帮助学生学数学的老师。
师:是的,“帮助学生学数学的”,强调学习的过程靠同学们自己,教师起到的作用是组织、帮助和引路。
【悟:教师对“帮助学生学数学”这一观点的认同,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进一步拉近了师生距离。】
师: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这节课老师主要是给同学们带路,路靠大家自己走,好不好?
2.由学生之间的互助,引出“互相”的概念。
师:我在领路的过程中,想知道你们掌握的情况。如果你掌握得很好,请做这样的手势;如果还有点不太清楚,请做这样的动作;如果你完全没有学会,请这样。(手势略)
师:你的同伴要做这样的动作,你会怎么办?(师做出“没有学会”的手势。)
【悟:此问非常平实,却又是继续教学所必须的,也可以说是整节课的奠基。问题离学生如此之近,应算是教学预设的匠心独运。】
生:我会帮助他,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师:我们说到一个词语——“互相”,你理解吗?
(屏显:互相。)
师:“互相”是指两个对象之间彼此同等对待的关系。有点深奥,其实同学们常用——我们不是常说要 “互相学习”。怎么理解?
(屏显:互相学习。)生:我跟你学习,你跟我学习。
师:“互相帮助”呢?
(屏显:互相帮助。)
生:我帮助你,你帮助我。
【悟:当整节课的奠基概念在教师的一问之下自然流露出后,再借助两个经常发生的“互相”事件让学生更深一步加以理解。】
二、“近”经验展开,突破核心概念
1.借助生活经验,直指核心概念。
师:接下来,你猜可能会看到互相什么?一起看——“互相垂直”,这里的互相垂直,是指什么和什么之间的同等对待呢?
(屏显:互相垂直。)
【悟:此问一抛,代表教师已经很干净利落地将研究视角从生活场景转向数学课堂,没有拖泥带水,没有所谓的情境创设,没有犹抱琵琶半遮面式地慢镜头进入,而是承接前一环节的两个“互相”事件直指核心概念,确保了教学时间的有效,教学内容的精炼和教学环节的有序。】
师:不是两个人,而是两条直线。
师: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屏显: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此时此刻,我由衷地想表达,你们真的长大了,以前学的是图形的形状、大小,现在开始研究位置关系了!这是一个重要的起点。师:怎么理解位置关系呢?这两位同学这样坐着,都面朝讲台,这是一种位置关系,如果这样相对坐着呢?又是一种位置关系。(请其中一位同学搬凳子坐到对面成两人相对而坐的位置关系。)
【悟:从今天起,学生开始真正接触图形中的位臵关系。对位臵关系的理解,是空间观念形成的起步,而教师借助两位学生的坐位形成的位臵关系来先行认识“物”的位臵关系,对于理解直线间的位臵关系有积极的建构意义。】 2.借助模型操作,剖析核心概念。
师: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理解吗?
师:到底哪种情况是互相垂直呢?注意看——
(屏显: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师:请将你的理解告诉你的同桌,再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师:我看到有的人用手势,有的人用两支笔,表示了。老师这里有个用两根木条做成的模型,我想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演示“互相垂直”。
【悟:借助木条做成的模型可以有效运用物化的操作联接抽象的直线所需的心智操作,可以让学生对新知生成看得到、抓得住、记得牢。】
师:你觉得老师的这个模型做得好不好?
生:好!
师:好在哪里?
生:已经相交了。
师:相交就是相互交叉了,两条直线一交叉就会出现几个角?
生:四个角。师:哪四个?
(生数,如图:)
师:我是这样数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师数,如图:)
生:老师是上、下两个角一起数,左、右两个角一起数的。因为上、下两个角相等,左、右两个角也相等。
师:是的,这是对角相等。你能用这个教具摆出一个互相垂直来吗?
(请一位学生演示,没有带三角尺)
师:这样可以吗?你怎么知道这里是直角?相交成直角不是靠眼睛看,要用这个三角板的直角去靠。
(请另一学生来帮忙验证相交的角是直角。)
【悟:学生第一次用实物来反映个体所理解的“互相垂直”这一概念,很真实,也很脆弱,这需要同学的互助,更需要教师的准确引领。】
三、“净”教具操作,深化内涵理解
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到底摆出几个直角?
师:只能这样摆吗?还可以怎样?
【悟:当学生用教具摆出一个“互相垂直”并得到全体同学的验证后,教师在保持互相垂直的情况下整体转动教具,让学生感知只要相交成的直角不变,就还是互相垂直。】
师:我们可以依照这时两根木条的位置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怎么能够画出来呢? 生:做记号,每根木条先点两个点,再相连就可以了。
师:我们可以先画出其中的一条直线,只要再点一个点也能画出另一条直线。
(师示范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画法:
师:为了说明这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也就是互相垂直,我们可以标上一个直角符号,这个符号标在哪里好呢?
【悟:当形成了互相垂直的位臵关系后,需要有一个直角标志,如何标?这一问不仅是程序的持续推进,而且还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生:哪里都可以,因为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你们的意思就是说:当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其他三个角也一定都是直角。
师:用三角板的直角只摆了其中的一个位置,能确定其他三个角也是直角吗?
【悟:这一问是将核心概念的辨析推向前台,两条直线只有相交才会形成角,只有形成的角是直角才是“互相垂直”。而要想验证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时,得要把形成的四个角都用三角板去进行验证吗?显然不是,验证其中一个角即可得出结论,实际上前面在进行数两条直线相交形成角的个数时已经有所铺垫。】
四、“进”网状架构,强化认知水准
1.抽取关键词语,促进自主学习。
师: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把重要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写什么?
【悟:简洁、干净而真实的数学课堂。作为一堂包含几何概念的新授课,时刻关照学生的知识架构情况,是不得不必须警惕的。】 生1:“两条直线”—— 一条直线就谈不上“互相垂直了”。
生2:“相交”——相互交叉很重要,如果没有相互交叉就不能形成角了。
生3:“直角”——这个是关键。
【悟:学生能够提炼出“两条直线”、“相交”和“直角”这三个互相垂直的关键因素,说明新知建构已经基本成功,说明学生的理解是全面而且是有生命的,已经融入已有知识体系之中。】
师:用红色的笔圈一圈。怎么都圈了?是呀!我们学的数学的定义都是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述的,每一个字词都很重要。
(师板书:两条直线→相交→直角 互相垂直)
师:这一段的学习你学的怎样?示意给我!
【悟:教师分阶段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见对促进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有追求的,进而打造和谐课堂。】 2.故意错误发问,完善新知体系。
师:我们接着看——
(屏显: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师:哪条线是垂线?
生:老师的这句问话就有问题,一条是另一条的垂线,怎么能直接说哪一条是垂线呢?
【悟:教师故意设臵一个问题陷阱,学生没有顺势进入,而是及时发现,说明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 师:老师应该怎么问才合适?
生:这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它是哪条直线的垂线?(一学生上讲台指着黑板上的一条直线发问。)
师:可以用字母a和b来表示这两条直线。可以说直线a和直线b互为垂线。
师:垂足是什么?
生:是这个点,交点。(生指垂足处。)
师:就是这个?(画两条相交但不互相垂直的直线,指其交点。)
生:不是。必须要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
师:这一段的学习你学的怎样?示意给我看!3.拓展变式练习,充分理解运用。
(1)寻找长方形中互相垂直的线。
师: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互相垂直了,我要是给你看一个我们认识的图形,你能很快找到互相垂直的线段吗?你会怎么找呢?
师:这是一个长方形,要是让你找互相垂直的线段,你能找到几组?
(屏显:)
生:因为直线a和b相交成直角,a和b互相垂直; a和b互相垂直,a是b的垂线,b是a的垂线。
师:同桌之间直接说一说谁和谁互相垂直。
【悟:让学生直接说出谁和谁互相垂直,是为了抓住新知的核心。若能准确辨别互相垂直的一组线段,那么谁是谁是谁的垂线,则是按固定格式表达即可。】(2)寻找四边形中互相垂直的线。
师:你能找出互相垂直的线吗?
(屏显:)
生:可以直接找直角就行了。
生:b是c的垂线,c是b的垂线。
师:能找到几个垂足?有几组互相垂直的线?
【悟:这里的两个问题是互相关联的,实际上寻找垂足的个数就是找到了有几组互相垂直的线,这一个规律,也是一条捷径,为后续学习作好了铺垫。】
生:一个。只要根据垂足的个数就能确定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共有几组。
(3)寻找汉字中互相垂直的笔画相交的垂足。
师: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横平竖直,在有些字体中,有的字笔画就是互相垂直的,你猜猜看,老师会给你看到一个什么字?(屏显:)
师:“垂”字中的交点、垂足与互相垂直的笔画。不如我们一起找垂足,有一个垂足就有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看谁找到的多!
生:一共有10个垂足,也就是有10组互相垂直的线段。(屏显:)
【悟:教师从核心概念中关键词的提取,到基于概念内涵的有意错误发问,再到变式练习的精心设计和巧妙运用,无一不是落脚于将新知能够有机地固化于已有知识结构,寄希望于即时形成新的、正确的知识网络。】
五、“竞”学习延伸,提升数学品味 1.画垂直——体会角尺的绝对优势。
师:下面,老师将和同学们来一个垂线的比赛。比一比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对同一条直线画出的垂线多。(师生同画垂线进行比赛,教师运用角尺画垂线动作更快。)
(屏显:)
【悟:利用角尺画垂线方便、快捷的特点,设计一个教师用角尺、学生用三角尺画垂线的比赛,自然引出角尺,并对角尺作简单介绍,让学生体会一下古人已经在利用垂直的特性为生产、生活的方便而进行发明创造。】 2.听故事——感受“矩”的多种功能。
师:大家一定听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规、矩。“矩”是古代画方形的用具。古人发明用“矩”离现在已有4000多年。
(屏显:大禹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此略。)
【悟:古人总结了“矩”的多种测绘功能,既可以定水平、测高、测深、测远,还可以画圆画方。一个结构简单的“矩”,由于使用时安放的位臵不同,便能测定物体的高低远近及大小,它的广泛用途,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无穷智慧。】
3.用垂直——学会跳远距离的测量方法。
师:有同学要问,学了垂直有什么用?当然有用,建房子时,墙和地面要互相垂直。
师:同学们参加过跳远比赛吗?你知道跳远比赛,怎么测量跳远成绩吗?
师:森林运动会小猴子参加跳远比赛,一起来看看。(播放森林运动会的flash动画。)
师:该怎样测量跳远比赛的成绩呢?请同学们把想法画在纸上,全班分享。
师:从跳进沙坑的这个点到起跳线最近的距离是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吗?
师:建议同学们课后研究,可以在本子上先画一条直线,然后在线外画上一个点,通过测量、比较等办法,看看怎么画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最短。
(屏显:跳远距离的测量:身体与沙池接触的离起跳线最近的距离就是运动员的成绩。)
【悟:用小猴跳远这一情境的创设将全课推向高潮,并引发研究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的测量方法,最终得出跳远成绩的测量亦是如此。如果说前两个古人发明的垂直工具让学生感受到了自豪、震憾与鼓舞的话,那么对小猴跳远距离测量方法的研究则是又一次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趣味性和研究性。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三个小竞赛的设臵,既延伸了本节课的学习范畴,又提升了数学学习的品味。】
六、回顾与反思
师:今天学习了垂线的数学知识,什么叫做互相垂直,还认识了角尺,知道了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的时候就用到画垂直的工具,这些数学知识,哪部分的知识给你的影响最深?
生:(略)。
一、故事引人,揭示课题。1.教师讲故事。
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小朋友,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
讨论:哪只猴子分得的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通过师生分饼、观察和验证,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
引导: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板书课题)
[ 一上课,先听讲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组织讨论。
(1)既然三只猴子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它们分得饼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让学生小组讨论后答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1/4=2/8=3/12,它们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2)猴王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你还能说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通过观察演示得出: 3/4=6/8=9/12。
(3)我们班有40名同学,分成了四组,每组10人。那么第一、二组学生的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分数表示,然后得出: 1/2=2/4=20/40。
3.引入新课:黑板上三组相等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板书: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
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这个变化规律。
二、比较归纳,揭示规律。1.出示思考题。
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1)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2)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让学生带着上面的思考题,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再翻开教科书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2.集体讨论,归纳性质。
(1)从左往右看,由3/4到6/8,分子、分母是怎么变化的?引导学生回答出:把3/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就得到6/8。原来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现在把分的份数和表示份数都扩大2倍,就得到6/8。
板书: 3/4=3×2/4×2=6/8(2)=3/4是怎样变化成9/12的呢? 3/4=3○□/4○□=9/12怎么填?学生回答后填空。(3)引导口述:3/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得到6/8,分数的大小不变。
(4)在其它几组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怎样?几名学生回答后,要求学生试着归纳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都乘以相同的数)
(5)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 都乘以)
(6)引导思考:都乘以、都除以两个“都”字,去掉一个怎么改?(去掉第二“都”字,换成“或者”)再对照教科书中的分数基本性质,让学生说出少了什么?(少了“零除外”)讨
:为什么性质中要规定“零除外”?(板书: 零除外)
(7)齐读分数的基本性质。先让学生找出性质中关键的字、词,如“都”、“相同的数”、“零除外”等。然后要求关键的字词要重读。师生共同读出黑板上板书的分数基本性质。
[ 新知识力求让学生主动探索,逐步获取。“猴王分饼”和分析班级学生人数得出的三组相等的分数为学生探索新知提供材料,出示的思考题是学生探求新知、独立思考的指南,教师环紧扣的提问以及引导学生逐步展开的充分的讨论,帮助学生一步步走向结论。] 3.出示例2:把1/2和10/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思考:要把1/2和10/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怎么不变?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4.讨论:猴王运用什么规律来分饼的?如果小猴子要四块,猴王怎么分才公平呢?如果要五块呢?
[ 得出性质后,再让学生说出猴王的想法,并回答如果小猴子要四块,猴王怎么办?既前后照应,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帮猴王想办法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5.质疑:让学生看看课本和板书,回顾刚才学习的过程,提出疑问和见解,师生答疑。通过举例,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与除数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如:3/4=3÷4=(3×3)÷(4×3)=9÷12=9/12 [ 有助于学生顺利地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新知化归旧知。]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1.口答。(共4题)
学生口答后,要求说出是怎样想的? 2.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⑴2/9=2×4/9×4=8/36(共计6题)
运用反馈片判断,错的要求说明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哪几个字不相符。3.在下面()内填上合适的数。1/3=()/6 10/16=5/()9/21=()/7 12/24=()12/24=()/()采取师生对出数的游戏形式进行,如先由教师出分子,再让学生对出分母,也可以先由学生出分母,再让教师对出分子。
4.连续写出多个相等的分数。比一比,在1分钟内看谁写得多。让写出相等分数最多的学生报出来,师生予以表扬鼓励。
5.1/a=7/b(a、b是自然数),当a=1,2,3,4……时,b分别等于几? 讨论:a与b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关系?依据是什么? 6.把6/20、70/100、45/50、1/2和4/5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思考:分数的分母相同了,有什么作用?揭示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好、用好。
7.圈分数游戏:圈出与1/
2、1/3相等的分数。
让学生拿出写有若干个分数的练习纸,圈出与1/
2、1/3相等的分数。然后,教师在投影仪上,用叠片框出学生圈出的数,•影幕显示出“星星火炬”的图案,表扬学生为“星星火炬”增添了新的光彩。
[ 练习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巩固新知,又发展思维,其间还自然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师生对出数做题,能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揭示1/a=7/b(a、b自然数)中a与b的倍数关系,巩固了新知,通过举例,还渗透了函数思想。]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作业。< p> 教科书练习二十三第4、5题。
七、动脑筋出会场。
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的分数纸,要求学生看清手中的分数。与1/2相等的,报出自已的分数后先离场,与2/3相等的再离场,与3/4相等的最后离场。
[这是黄老师参加全国计划单列城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会的一节获奖课,这节课的成功可以用“设计巧,效率高,气氛活”九个字来概括。作为借班上课的教师,把教材中普普通通的一节课,上的有声有色,课堂气氛活跃,感染性强,在上千人的会场中,使师生之间、上课与听课教师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是很难得的。
先说巧和活,教材中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从比较3/
4、6/
8、9/12的大小引入,教师巧妙地改为“猴王分饼”,分给猴1一块1/4,猴2要两块2/8,猴3要三块3/12,使分剩的饼分别成为3/
4、6/
8、9/12;并结合上课学生数的实际,求第一、二组学生的总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使一道例题变为三道例题。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找规律,逐步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既不多占时间,又比只举一例就归纳更有说服力。又如,下课的动脑筋出会场,既巩固了知识,又检查了效果,还进行了纠正错误和个别指导,一举多得,灵活巧妙。
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应用广泛的学科,被誉为锻炼思维的体操和人类智慧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数学教学艺术的探讨应比一般的教学艺术有着更为丰富和具体的内容。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和体会,谈一谈数学教学艺术的本质、特点和功能。
一、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的数学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个性品质的过程。数学学习中的发现是经过教学法加工的再发现过程,是对人类发现过程的一种体验。由于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体系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所以数学学习不仅有一般学习的特点,而且还有其自己突出的特点。
1.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
数学是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是逻辑建构的产物,所以数学学习需要学习者自身的认识和建构。按照认知学习理论,数学学习是在学习者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由于这种“同化”或“顺应”的工作最终必须由每个学习者相对独立地完成,因此,建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应当说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2.数学学习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当它以尽可能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已略去了它发现的曲折过程。学生看到的只是概念、公式、法则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演绎体系,而看不到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给学生数学学习的“再发现”带来困难。所以数学学习中的“再创造”较之其他学科要求要高,数学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数学学习的特点对数学教学活动的艺术性质必然提出相应的要求。
(一)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过程。
由于数学学科抽象、严谨的特点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要求比其他学科高,数学教材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理解力、思维力和想像力。数学教师更多的责任恰恰就在于他应当通过自己的“创造”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帮助每一个学生最终相对独立地去完成建构活动。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科书中的例题是“一辆汽车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教学这道例题,有两个要点,一是求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为什么要先求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二是求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为什么要除以2?教师创设两个思维情境,作为理解抽象知识的阶梯。(1)出示一张较长的纸条(超过学生尺子长度的2倍),要求学生用手中的尺子一次量出纸条的长度。学生想到对折两次,先量出纸条的长度再乘以4。(2)出示一个糖盒,提问:把糖果的块数分成5等份,能算出糖果的块数吗?当学生要知道的糖果的块数时,教师告诉这盒糖果的是18块。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活动。
(二)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感染力量。
由于数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们的数学教师就应通过自己的示范使学生体会到这样工作和学习的内在乐趣。一个好的数学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对美的追求。如,教师阐述所授内容时,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哲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叙述事理时曲而不直,含而不露,隐而不现,营造出最富于暗示性和启发性的意境,让学生在回味、追索、咀嚼中引起丰富的联想等,收到情理交融、曲径通幽的艺术效果。如教学“年、月、日”时,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奶奶去年过第16个生日,而奶奶的孙子去年过第18个生日,奶奶和孙子今年各是多少岁?当学生的思维“断路”时,教师引导学生想:(1)一般情况下,几年过一次生日?现在奶奶过的生日反而少,说明什么?(2)生日跟什么有关?奶奶有些年没有过生日,又说明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说明奶奶生日的那天,在有的年份中没有出现。这时,引入新课,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三)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对数学美的反映过程。
数学从表面上看来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却具有一种隐蔽的、深邃的美,一种理性的美。数学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的感性与理性的显现,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是一种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把数学美反映出来,并不断地感染学生,不断地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训练。如123456789×9=1111111101,123456789×18=2222222202,123456789×27=3333333303等这些算式,不仅给人以新颖奇异之感,而且使人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
(四)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创造”,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
教学的对象具有主体性,他们是活生生的人,在教学中不是被动地接受“塑造”,而是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塑造”自我的过程。一堂好课须由师生双方共同创造,教学艺术的出发点便是师生在教学中的交流与合作。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看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水平,以及师生关系是否融洽,能不能心领神会地默契配合与协作,能否做到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出示=,先由教师出分母,让学生根据分母填出分子,再由学生出分子,教师则根据分子填分母。师生对答,融洽了师生关系,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当学生有意说出“分子填5”来为难老师时,教师机智地让其余学生帮助老师想办法解决问题。最终学生想到=,=。这一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真正做到了思维共振和感情共鸣。
可见,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它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以富有审美价值的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进行,使学生能积极、高效地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教学美的教学技能技巧。
二、数学教学艺术的特点
教学艺术的特点是教学艺术的本质在各个具体方面的表现,把握艺术的特点是了解和运用教学艺术的关键。数学教学艺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创造性
创造性是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生命力。数学教师只有寻找最优的教学活动方式,组成最优的教学结构,建立协调一致的教学方法群,去开拓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局面,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使之具有艺术魅力。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原则、方法的选择、运用和独特组合上;表现在教师善于捕捉教学中各种因素的细微变化,迅速机敏地采取恰当的措施,如巧妙地利用一些突发事件,或者创设新的情境把教学引向深入,或巧妙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等。
●形象性
由于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要求比其他学科高,致使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形象性。要求数学教师不仅要注意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善于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通过直观性语言和感性化材料的辅助来展开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数学教学艺术的形象性,主要表现在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借助于比喻、类比、模拟、描绘等艺术手法,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使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或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掌握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公式和定理;表现在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恰当地选择各种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通过观察实物、实验、模型、挂图,以及电化手段等,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特点和规律。●情感性
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又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艺术的情感性首先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可以溶化学生心中的“冰块”,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是教师搞好教学的原动力。其次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挥情感的作用,创设愉快、和谐、合作、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次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品尝学习取得进步的欢乐。
●审美性
数学教学艺术的审美性表现在教学设计的美、教学过程的美、教学语言的美、教态的美和板书的美等方面。教学设计的美表现在既新颖别致又具体可行;既便于操作又富有成效。教学过程的美表现为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环环相扣、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余味无穷。教学语言的美表现为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富有情感。教态的美表现为衣着打扮美观大方,仪态端庄,态度真诚、热情,举止潇洒、自然等。板书美表现为书写规范而美观、布局设计比例协调、对比鲜明,板书内容既突出教学重点又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三、数学教学艺术的功能
教学艺术的功能是指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作用,是教学艺术存在并得以发展和研究的内在依据。数学教学艺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陶冶功能
由于数学教学艺术情理交织的特点和感染力很强的审美形式,使之形成鲜明的情境性和非理性因素,具有不可忽视的全方位的潜在教育功能。如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频繁多向的人际交往、教师出色的课堂表演等,这些都在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着理性的教育,给他们留下持久性的深刻印象。
●高效功能
教学艺术的高效功能是指教学艺术能使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学到较多的知识,并充分发展其认识能力。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能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全面地运用教学原则,恰当地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师生之间的情意互动作用,善于从学情出发、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特点出发来组织教学活动。因此,能用较少的时间和较轻的作业负担取得较大的教学效果。
●激励功能
教学艺术的激励功能是指教学艺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想像力,推动学生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讲课时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优雅、亲切的姿态,炽热、动人的情感,清楚、漂亮的板书,准确、恰当的讲评,在学生心中树起一块丰碑,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激励学生求实、求真、求善、求美。
●育美功能
教学艺术的育美功能是指教学艺术能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操,提高其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能用自身的行为美、知识的内在美、教学的过程美、目标的崇高美、气氛的和谐美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产生美的遐想、美的向往、美的追求,给学生以良好的审美体验。
●整体功能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推荐阅读:
用智慧与激情引领课堂10-17
《启迪与智慧》读后感10-05
《班主任的真情与智慧》读后感12-08
传统课堂智慧课堂09-17
智慧课堂技术07-26
智慧课堂听课反思06-01
初中语文智慧课堂10-05
智慧课堂系统结构10-28
智慧课堂技术创新07-15
谈数学课堂的教学智慧07-13